第一篇: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工程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分数、小数应用题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工程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类应用题是用分数来解答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工程问题基本相同,只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题时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由于计算的不是具体的数量,学生往往感到抽象、不易理解。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 掌握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工程问题的基本题。
基本技能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中引用家乡的汤山公园、杭州湾大桥建设等大量图片,渗透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点: 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三、说教法。
由于工程问题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采用尝试、发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发现自学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能力。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找到正在探讨的问题和已经知道的问题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养成主动发现新问题的习惯。这节课前我让学生做了三道整数工程问题的应用题,使学生发现整数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发现“为什么这三道题的工作总量分别是120亩、20亩、1亩而用的工作时间相同呢?”进而引入分数工程问题,把前三道题的工作总量去掉,还能不能解答?让学生尝试练习,进一步发现和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方法。这样循序渐进,既缓减了教学的坡度和难度,又使学生能理解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便抽象思维为具体形象思维。
2、联系生活教学:在本课中围绕一条主线;即汤山公园绿化展开教学,汤山 公园为学生所熟知,在教学中通过对公园绿化的不同陈述,展示了不同工作情景下关于绿化的工程问题,通过学生的练习,让学生感悟了公园的美景。在联系中明白 把一项工作、修路、运货等全部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也逐步把握了工程问题的特点,及其数量关系。
四、说学法。
在教学中,把着眼点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本节课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这样几个程序进行:
1、复习铺垫:复习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的旧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充分的准备。
2、课前让学生做了整数工程问题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发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然后引入分数工程问题,让学生尝试练习,发现规律,进一步类推出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变抽象为具体。
3、练习巩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深化练习。
4、全课总结:对本节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布置作业。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计算
工程问题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95页例9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工程应用题的特点,初步掌握它的解答方法,理解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猜测、观察、推理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3、加强数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谈话:请同学想一想近两年我们学校发生了那些变化?在建设方面有哪些?我们现在中学、小学已经合成了一个学校,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学校领导决定修一条高档次的一级塑胶跑道。大家高不高兴?今天我们来研究修跑道的问题。现在请每一位同学包括我在内来做这项工程的总指挥,那么你打算找什么样的工程队?
师:如果我们将新修跑道的工程进行招标,应聘单位有三个,他们都承诺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但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5天,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20天。(板书:修一段跑道,甲队单独修需10天,乙队单独修需15天,丙队单独修需20天。)
师:因为有施工现场,学校考虑到同学们的安全,学校领导想让工程队提前完成任务,要加快施工速度,还要保证质量,咱们该怎么办?咱们现在找两个工程队行不行?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的方法。
师:同学们可以猜想一下,两个工程队共同加工需要的天数大概会是多少天?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忙算一算需要几天能完成。想办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
(板书:两队合修需几天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认真观察各组讨论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展示给大家?
让不同层次的小组由浅入深的发言,并让其他同学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给予解答。
师:跑道的长度没有确定,咱们可以把这段跑道用单位“1”来表示。
(1)把这段跑道看作单位“1”,那么甲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多少?乙队呢?(甲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0,乙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5)。
(2)110和115这两个分数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因为甲队用10天可以修完,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天修其中的1份,所以甲车每天修这项工程的110。因为乙队15天可以修完,把单位“1”平均分成15份,1天修其中的1份,所以乙队每天修这项工程的115。)
教师说明:还可以这样想,用工作量“1”除以工作时间,就得到工作效率110或115。
(3)两工程队合修,每天可以修这项工程的多少?(110+115)
(4)工作量有了,两队的工作效率也有了,怎样计算两队合修多少天可以运完呢?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来列式的?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解答。教师板书:
1÷(110+115)=1÷16=6(小时)
教师讲解:修一段跑道,那么工作总量到底是多少呢?工作总量在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单位“1”。根据“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可以得知甲每天修这项工程的 110,根据“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可以求出乙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5。110+115的表示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和。所以,今后再列式可以直接写成:1÷(110+115)。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好多这样的例子,像盖房子、修公路、打稿件等等。我们可以称这样的问题为“工程问题”(板书)。工程问题有什么特点?今后我们做这类的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下面就请大家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没有信心?
1、只列式,不计算。
(1)修一段日照沿海公路,甲队单独修需要8天修完,乙队单独修需要10天修完。甲、乙合修,几天可以完成任务?
(2)打一份稿件,小红单独需8小时完成,小明打完需12小时,两人合作打需几小时?
(3)从甲站到乙站,快车要行6小时,慢车要行9小时。两车同时从两站对开,几小时相遇?
2、修一段跑道,甲队单独修需10天,乙队单独修需15天,丙队单独修需20天。三队合修需几天完成任务?
3、一堆货物,甲车单独运,4小时可以运完乙四单独运,6小时可以运完。现在由甲、乙两车合运这堆货物的34,需要多少小时?
4.编题练习。
1÷(18+110)、1÷(18+110+112)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今天我们探索、研究的问题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我们的学校和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第三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小升初)
第4讲
工程问题
一、基础篇
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常常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只提出“一项工程”、“一块土地”、“一条水渠”、“一件工作”等,在解题时,常常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
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1”,这样,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进而就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总工作量÷(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
变通后可以利用上述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在两队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例2、一批零件,甲独做6小时完成,乙独做8小时完成。现在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24个,求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例3、某项工程,可由若干台机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增加2台机器,则只需用规定时间的就可做完;如果减少2台机器,那么就要推迟小时做完,现问:由一台机器去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时间?
例4、一个水池,底部装有一个常开的排水管,上部装有若干个同样粗细的进水管。当打开4个进水管时,需要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当打开2个进水管时,需要1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现在要用2小时将水池注满,至少要打开多少个进水管?
随堂练习
1、一件工作,甲干6天,乙接着干5天可以完成;或者甲干2天,乙接着干7天也可以完成,甲乙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
2、加工同种零件,甲干6小时,乙干9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甲干2小时,乙干6小时两人只能完成任务的一半,如果甲乙单独完成任务各需多少小时?
3、一步书稿,甲先打10天后,由乙接着打10天可以完成,如果甲先打4天后余下的乙接着打25天可以完成,这边书稿,如果由甲单独打要多少天?
4、一项工程,甲独做24小时完成,乙独做36小时完成,现要求20小时完成,并且要求两人合作的时间尽可能的少,那么甲乙合作多少小时?
5、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单独完成家工作要10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5天,李单独完成甲工作要8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20天,如果;两项共组都可以由两人合作,那么两项工作都完成最少要多少天?
6、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要9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2天,王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要3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5天,如果每项工作都可以由两人合作,那么两项工作都完成最少要多少天?
巩固练习
1、单独干某项工程,甲队需20天完成,乙队需3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干8天
后,剩下的工程乙队干还需多少天?
2、单独完成某工程,甲队需10天,乙队需20天,丙队需30天。开始三个队一起干,因工作需要甲队中途撤走了,结果一共用了6天完成这一工程。问:甲队实际工作了几天?
3、某工程由甲单独做10天,再由乙单独接着做15天可以完成,如果甲乙两人合作需12天完成,现在甲先单独做8天,然后再由乙单独接着做,还需多少天可以完成?
4、单独完成一件工作,甲按规定时间可提前2天完成,乙则要超过规定时间3天才能完成。如果甲、乙二人合做2天后,剩下的继续由乙单独做,那么刚好在规定时间完成。问:甲、乙二人合做需多少天完成?
5、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2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8小时完成.若甲先做1小时,然后乙接替甲做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做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请问:完成任务时,共用了多少小时?
6、甲工程队每工作6天休息一天,乙工程队每工作5天休息两天,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需经97天,乙队单独做需经75天,如果两队合作,从2013年8月10日开工,几月几日可完工?
7、水池上装有甲、乙两个大小不同的水龙头,单开甲龙头3小时可注满水池。现在两个水龙头同时注水,60分钟可注满水池的,如果单开乙龙头需要多长时间注满水池?
8、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10天,乙单独完成需15天,丙单独完成需20天,三人合作3天后,甲有其他任务而退出,剩下乙、丙继续工作直至完工。完成这项工程共用多少天?
9、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单独完成甲工作要8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20天;李单独完成甲工作要
12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5天.如果每项工作都可以由两人合作,那么这两项工作都完成最少需要多少天?
10、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30小时,乙需要36小时,丙需要4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
11、某工程由一、二、三小队合干,需要8天完成;由二、三、四小队合干,需要10天完成;由一、四小队合干,需15天完成。如果按一、二、三、四、一、二、三、四、……的顺序,每个小队干一天地轮流干,那么工程由哪个队最后完成?
二、提高篇
例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例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例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例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例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例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
例7、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随堂练习
1、某工程队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
2、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根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点了,小芳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问:停电多少分钟?
3、明明和乐乐在同一所学校学习,一天班主任老师问他俩各人的家离学校有多远。明明说:“我放学回家要走10分钟”,乐乐说:“我比明明多用4分钟到家”。老师又问:“你俩谁走的速度快一些呢?”乐乐说:“我走得慢一些,明明每分钟比我多走14米,不过,我回家的路程要比明明多1/6
”。班主任根据这段对话,很快算出他俩的路程。你会算吗?
4、有一堆围棋子,其中黑子与白子个数的比是4:3从中取出91枚棋子,且黑子与白子的个数比是8:5,而剩下的棋子中黑子与白子个数的比是3:4。那么这堆围棋共有多少枚?
5、一项工程,甲独做需12小时,乙独做需18小时,若甲先做1小时,然后乙接替甲做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做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问完成任务时共用多少小时?
6、一件工作,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1小时,甲、乙合作需要1小时20分,甲、丙合作需要1小时30分.问甲独做需要多少时间?
7、甲、乙两人同做一项工程,需8天完工,若甲一人独做8天后,再由乙独做10天完工,问甲、乙独做各需几天完工?
8、一件工作,甲独要20天完成,乙独做要12天完成,现在先由甲做了若干天,然后乙断续做完,从开始到完工共用了14天,问甲、乙两人各做了多少天?
9、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12天,乙单独完成需9天,若甲先做若干天后乙接着做,工用10天完成,问甲做了几天?
10、一份稿件,甲、乙、丙三人独打字需要的时间分别是20小时,24小时,30小时。现在三人合打,但甲因中途另有任务提前撤出,结果用12小时完成,甲只打了多少小时?
巩固练习
1、一件工作,甲、乙两人合作36天完成,乙、丙两人合作45天完成,甲、丙两人合作要60天完成.问甲一人独做需要多少天完成?
2、一件工作,甲独做要12天,乙独做要18天,丙独做要24天.这件工作由甲先做了若干天,然后由乙接着做,乙做的天数是甲做的天数的3倍,再由丙接着做,丙做的天数是乙做的天数的2倍,终于做完了这件工作.问总共用了多少天?
3、某项工作,甲组3人8天能完成工作,乙组4人7天也能完成工作.问甲组2人和乙组7人合作多少时间能完成这项工作?
4、制作一批零件,甲车间要10天完成,如果甲车间与乙车间一起做只要6天就能完成.乙车间与丙车间一起做,需要8天才能完成.现在三个车间一起做,完成后发现甲车间比乙车间多制作零件2400个.问丙车间制作了多少个零件?
5、A、B两项工程分别由甲、乙两个队来完成。在晴天,甲队完成A工程需12天,乙队完成B工程需15天;在雨天,甲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40%,乙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10%。现在,两队同时完成这两项工程,那么在施工的日子里,雨天有多少天?
6、某水箱有三个同样的进水管,和另一个在底部的出水速度不变的排水管。如果打开一个进水管,需要60分钟将水箱注满:如果打开两个进水管,则注满水箱的一半需要10分钟。如果将二个进水管都打开,那么注满水箱的三分之一需要多少分钟?
7、一件工作,甲做完一半后,再由乙、丙合作做另一半,共需138天;若由乙做完一半后,再由甲、丙合作做另一半,则共需92天;若由丙做完一半后,再由甲、乙合作做另一半,则共需69天。若每人单独做这项工作,各需多少天?
8、A、B、C三人一天的工作量的比是3∶2∶1。现在,某工作三人用5天完成了全部的.然后A休息了3天。B休息了2天,C没有休息,最后把某工作做完了,试问:
(1)B一天完成全部工作的几分之一?
(2)这项工作,从开始算起,是第几天完成的?
9、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现在他们两队一起做,其间甲队休息了3天,乙队休息了若干天.从开始到完成共用了16天.问乙队休息了多少天?
10、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单独完成甲工作要10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5天;李单独完成甲工作要
8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20天.如果每项工作都可以由两人合作,那么这两项工作都完成最少需要多少天?
11、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要30天,乙单独完成要45天,丙单独完成要90天。现在由甲、乙、丙三人合作完成此工程,在工作过程中甲休息了2天,乙休息了3天,丙没有休息,最后把工程完成了,问完成这项工程前后一共用了多少天?
12、一项工程,甲、乙两人合做4天后,再由甲单独做6天才完成全部任务。已知甲比乙每天多完成这项任务的,则甲、乙单独完成各需多少天?
13、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2完成,乙独做18天完成,丙独做24天完成。这件工作先由甲做了若干天,然后由乙接着做,乙做的天数是甲做的天数的3倍,再由丙接着做,丙做的天数是乙做的天数的2倍,终于做完这件工作,共用多少天?
14、修一段公路,甲队独做要用40天,乙队独做要用24天。现在两队同时从两端开工,结果在距中点750米处相遇,这段公路长多少米?
(57中)
15、甲、乙两人分别从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走到全程的地方与乙相遇.已知甲1小时走4.5千米,乙每小时走全程的,求A,B的路程.(八中)
16、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需75小时,乙独做需50小时,已知每小时比甲多做12件.如果甲的工效提高50%,而乙每小时比原来多做8件,那么两人合做完成这批零件的需要多少小时?
17、加工一批零件,甲、乙合做24小时可以完成,现在由甲先独做16小时,然后乙再独做12小时,还剩下这批零件的没有完成.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加工3个零件,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18、一批零件,由甲、乙两人合做30天完成,甲先干22天,两人再合做12天,剩下的乙单独还要干16天才能全部完成.又知甲每天比乙少生产4个零件,问照这样完成任务时,乙共做了多少个零件?
19、一件工程,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0小时完成,如果按甲、乙、甲、乙……的顺序交替工作,每次一小时,那么需要多少小时完成?(铁二)
20、某工程由一、二、三小队合干,需要8天完成;由二、三、四小队合干,要10天完成;由一、四小队合干,需要15天完成。如果按一、二、三、四、一、二、三、四……的顺序,每个小队干一天轮流干,那么工程由哪个队最后完成?
21、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字要14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要20小时完成。如果先由甲打1小时,然后由乙接替甲打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打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那么打完这部书,甲、乙共用了多少小时?
第四篇:《工程问题》说课稿
《工程问题》说课稿
《工程问题》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工程问题是用分数解答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的应用题。它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基本相同,仍然是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答时,要把工作总量作为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这样,由于解题中遇到的不是具体数量,有的学生往往感到抽象,不易理解。
教学重点是:掌握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难点是:如何分析分数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关键是:正确分析题目中哪个量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二、说教法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小学数学课应增加学生的数学活动,依据本单元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运用复习引入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分析法等进行教学。并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说学法。
教与学密不可分,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因此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入以渔”。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下学习方法:转化迁移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复习铺垫。
由于用分数解工程问题与整数解工程问题的思路基本相同,仍然是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答时要把总量作为单位“1”,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所以我先让学生口答:(1)如果这项工程计划12天完成,平均每天修( )。今天完成了工作的( )还剩( )。(2)如果这项工程每天完成 ,( )天完成。巩固了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第二环节是学习新知识,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加深对整数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出示:三毛小学要修200米的塑胶跑道,甲队独修要10天,乙队独修要8天,两队合修要几天可以完成?
引导学习读题,明确已知、未知条件及怎样列式。学生列出正确算式之后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每一步表示的意思,根据是什么,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第二步:探究用分数解工程问题。
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出示改变题目(即把上题中的“200米”去掉)。启发学生想:没有这个条件,这道题能不能解答?引导学生想:可以把这条跑道看作单位“1”,那么甲队每天修这条跑道的几分之几?乙队每天修这条跑道的几分这几?两队合修,每天可修这条跑道的几分之几?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怎样求?根据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联系学过的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逐一解决每个问题,也就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第三步,比较分数解和整数解工程问题,加深印象。
比较上下两道题,使学生认识到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是一致的,数量关系基本相同,都是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的和。只是在后一种解法中没有给出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只给出“一段公路”,“一项工程”,“一件工作”,“修一条路”等,解答时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
第四环节是练习、巩固。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尽量地做到科学、合理,体现一定的层次性,针对性,有坡度,难易适中。
工程问题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及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工程问题。
2、在主动参与、发现和揭示数学原理和方法中提高思维水平。
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校准备在明年暑假把操场上的跑道改造成塑胶跑道。你见过塑胶跑道吗?它有什么优点?但铺塑胶跑道需要很多钱,还需要专业的施工队。
2、出示:
(1)如果这项工程计划12天完成,平均每天修( )。今天完成了工作的( )还剩( )。
(2)如果这项工程每天完成 ,( )天完成。
3、揭题:
在日常生活中,像修跑道、造桥、运货、搞绿化等各种工作,我们统称为工程,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工程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谈话:
如果我们能将修塑胶跑道这项工程进行招标。应聘单位有两个,他们都承诺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但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8天。
问:(1)如果你是校长,你选择哪个施工队?为什么?
(2)但新学期开学迫在眉睫,为了 同学们在新学期一开学就能在跑道上上体育课,如果你是校长,又该怎么办呢?
2、出示:
三毛小学要修200米的塑胶跑道,甲队独修要10天,乙队独修要8天,两队合修要几天可以完成。
(1)独立解题 200÷(200÷10+200÷8)= 4 (天)
(2)交流反馈、小结数量关系式:
讨论:200÷10与200÷8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商加起来又表示什么?再用200除以它们的和得到了什么?根据什么数量关系算出合作的时间?
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工作时间)
(3)那如果要修建的塑胶跑道是400米,800米又要多少天时间呢?独立做。
400÷(400÷10+400÷8)=4 (天)
800÷(800÷10+800÷8)= 4 (天)
(4)讨论:三道题做完了,你有什么发现?猜猜如果跑道是1000米的话,用几天时间完成?跑道长度是a米呢?看来完成工程的天数跟工作重量没多大关系?那么到底为什么工作总量在变化,可完工的时间却一样?
3、出示:
例、三毛小学要修一条塑胶跑道,由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10天;由乙工程队单独施工要8天完成。两队共同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1)分析思考:A、工作重量不知道怎么办?
B、甲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是多少?怎样想出来的? 乙工程队呢?
(2)怎样列式。(尝试)。
(3)交流说说 。1÷( + )中。 、各表示什么? + 又表示什么。“1”
《工程问题》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工程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分数、小数应用题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工程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类应用题是用分数来解答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工程问题基本相同,只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题时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由于计算的不是具体的数量,学生往往感到抽象、不易理解。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 掌握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工程问题的基本题。
基本技能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中引用家乡的汤山公园、杭州湾大桥建设等大量图片,渗透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点: 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三、说教法。
由于工程问题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采用尝试、发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发现自学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能力。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找到正在探讨的问题和已经知道的问题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养成主动发现新问题的习惯。这节课前我让学生做了三道整数工程问题的应用题,使学生发现整数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发现“为什么这三道题的工作总量分别是120亩、20亩、1亩而用的工作时间相同呢?”进而引入分数工程问题,把前三道题的工作总量去掉,还能不能解答?让学生尝试练习,进一步发现和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方法。这样循序渐进,既缓减了教学的坡度和难度,又使学生能理解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便抽象思维为具体形象思维。
2、联系生活教学:在本课中围绕一条主线;即汤山公园绿化展开教学,汤山 公园为学生所熟知,在教学中通过对公园绿化的不同陈述,展示了不同工作情景下关于绿化的工程问题,通过学生的练习,让学生感悟了公园的美景,。在联系中明白 把一项工作、修路、运货等全部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也逐步把握了工程问题的特点,及其数量关系。
四、说学法。
在教学中,把着眼点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本节课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这样几个程序进行:
1、复习铺垫:复习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的旧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充分的准备。
2、课前让学生做了整数工程问题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发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然后引入分数工程问题,让学生尝试练习,发现规律,进一步类推出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变抽象为具体。
3、练习巩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深化练习。
4、全课总结:对本节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布置作业。
《工程问题》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责任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79页例9、练习二十。
2、教材简析。
“工程问题”是研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学问题。它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工作问题的思路相同,仍是工作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答时,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这是工程问题的基本特点。从教材安排上看,由筹备题、例题、做一做和巩固练习的构成,题量较大,不仅要求学生能求工作时间,还要能求部分工作量。教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剖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3、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工程问题的构造特点,控制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学生解答比较简略的工程问题。
(2)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尝试、探究、猜测、合作交换等能力,渗透数学的利用意识。
4、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症结:
(1)、教学重点:
控制工作问题的构造特点和解答方法。
(2)教学难点:
为什么将工作总量抽象为单位“1”,建立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的对应关系。
(3)教学症结:
控制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会迁移运用,组建新的认识构造。
二、说教法、学法
老师创新教学的平台,介绍教育及教学研究前沿动态,讨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中的各类课题和观点,探索最佳学习之方法,交流个人学习的心得,关注中小学课程教与学,关注网络平台教学、教学新技术。
1、在教法上重要是采用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适时地“引”来激发学生自动地“探”,使师生双边活动发生共识,协调发展。创设情境,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亲密与现实生活的接洽,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积极自动地参与,从而培育数学意识。关注学生的自主摸索和合作交换,让学生经历“问题—探究—利用”的学习过程。
2、在学法上要激励学活泼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自动构建数学知识,逐步由“学会”向“会学”改变,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
出示两道复习题,让学生答复后,概括出基本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探究新知
(1)让学生弄清题意,理解数量关系。
(2)独立思考,学生自己列出算式。
(3)合作交换。在独立思考、自主摸索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换,学生要充分展示解题思路。①30÷(30÷10+30÷15)②1÷(-+-),学生进行讨论,把“长30千米”去掉,又如何解答?把题中谁看单位“1”?甲乙队的工作效率又怎样表示?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式?让学生共同辅助来发现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4)反馈评价。
四、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练习二十第1题。
五、总结
学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相似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说课稿
我是六年级数学老师,我简单说一下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妙思巧说,亲身感触,小小发明家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
一、妙思巧说。就是通过让学生先想想身边的事,然后说的浅显易懂。用大家熟悉的身边的事物来让大家认识新知识。我:出示了一个我已经剪好的圆的模型。问:“你们见过哪些这样的物体?”
“胶布”,“一元的硬币”,“杯子”,……,课堂上,同学们奇思妙想,七嘴八舌地说着、笑着、回味着自己身边的事物,初步体会着圆的概念。
二、亲身感触。学生经过了以上的认知过程,思考就有了载体。就牢固的掌握了本课知识,而且是愉悦地接受。
(1)摸一摸,感知圆。
(2)辨一辨,通过实物分辨圆个曲面。
三、小小发明家。就是让学声自己画一个圆。一时间,有用硬币的,用胶布的,圆珠笔的,……大家都感觉自己一下成了发明家。瞬间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这也为学习圆的面积做好准备。
在教学观察物体时,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四人分别坐在四个方向,观察摆在课桌正中间的茶壶,让学生自己描述所观察到的茶壶的样子,再交换位置继续观察,比较与前面观察到的形状是否相同。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同一个物体,观察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也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观察物体都只观察到物体的一部分。要观察到全貌,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因此,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数学知识及数学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