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的教与学五篇

时间:2019-05-15 03:4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信息技术的教与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信息技术的教与学》。

第一篇:浅谈信息技术的教与学

浅谈信息技术“教”与“学”

内容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中学成为一门必修课,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技术,本文对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作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观念 模式 主体 自学 动手

进入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技能也更新得越来越快。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各种软件版本不断地更新,而其更新的速度更可谓日新月异,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给我们掌握这些知识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信息技术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我们面对这纷繁复杂的计算机世界,应如何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呢?下面我就从教师〝教〞与学生的“学”来谈谈本人的观点。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在当今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我们作为教师该如何去教呢?

首先,教师观念的转变。

变传递型为引导型。教师将由事件的重述者和经验的传递者,转型为学生学习的刺激者和协作者。教师要做“领航员”,提供变换学习跑道的建议以及关于学习方法的重要指导和援助。

其次,学中想教。

教师在参加培训做学生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的巨大影响,自会更加努力的学,同时可设计将来如何去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最好?哪些最需要掌握,哪些可调动学习兴趣等等。一

方面汲取知识,一方面学习别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不墨守成规,积极探索,创造出符合实际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

第三,信息技术课我们应采取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1.一边讲、一边演示。这种教学一般在多媒体教室上课。适合于软件操作的教学教程,如WINDOWS、WORD。

以上机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上一节的理论课为基础,布置好上机的作业和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从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实践问题,以待下一节课的说明解释。

2.以网络教室为主的机房中上课,对操作性强的内容,教师讲后学生马上可实践操作。效果较好,学生掌握较快。

3、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借助CAI和软件嵌于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的作用。其关键是合适的课件和软件。我们一般用金山打字通中打字游戏让学生练习指法,而练习鼠标一般让学生玩WINDOWS自带的纸牌或扫雷游戏,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键盘、鼠标的使用技巧,可谓效果良好。

第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讲的是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计算机课尤其如此。在电脑的教学中努力从学生的实践出发想他们所想,以引导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计算机中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而掌握技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应引导学生找方法,发现方法,不要把他们的思维框

死在一条路上。如利用WORD做板报时,我们可以规定板报的大致内容,而细节问题可以放给学生来处理,这样学生就可以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也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总之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计算机技术的海洋中遨游。

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导者,他们又该如何学习这门课呢?

首先、学好信息技术的基础--自学

信息技术学科所要教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浩瀚无边,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么多内容,只能无限地提升,不断地获取。从原来的“DOS+WPS”到现在几乎被完全视窗化的“WINDOWS+WORD”取代。不断出现的各种应用软件几乎覆盖到了各个技术领域。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瞬息万变,各种类型的卫星网、广域网及校园网层出不穷。作为任何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都难以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不可能把信息技术的每个知识点都掌握,更不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钻研透后再去教给学生。同样,学生的知识技能如果完全依赖老师的教导,那是死读书,只能坐以待毙,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学生要更好地获取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quot;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模式。努力培养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走在时代的潮头。

如何自学,可以从两方面去培养:

一、课前的预习,即对教材的

自学。学生学习新授内容之前,把将要学的内容去看懂,读懂,能基本明确操作方法,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更多的主动权,而不至于成为死板的灌输式。

二、是课余时间的自我探究,主要是对课堂知识的加深,扩展,更主要是对课堂中没有学到的、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获取。内容不限,具有广泛性和选择性,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如何来形成自学呢?教师应倡议学生订阅各种计算机刊物,让学生能主动去学、去看、去学习,掌握更多地知识技能。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探讨及向老师的指教来逐步掌握。

其次、学好信息技术的关键--动手

自学能掌握知识,特别是理论上的。而要真正把所学知识溶入到自身,还必须亲身实践,动手操作。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只掌握知识没有技能就如同纸上谈兵。所以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多动手,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而不是靠教师的长篇阔论。课余开放电脑房,学生可按班级轮流上机实践,内容不限,完全自由。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而且更可以去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教师作现场指导。而多操作,多动手,也能对各种基本的操作,如鼠标运用,键盘的使用变得越来越熟。

所以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提倡他们敢于动手,勤动手。

技能水平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不断熟练,从而进行练习或活动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学生在不断地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能。信息技术也不例外,从最基本的指法,到各种软件的应用,只要能坚持练习的话,速度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动手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极大地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地掌握。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就会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那么神秘。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一点点收获,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信心也会大增,学习劲头更会越来越足。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我们要力避传统课程的缺陷(如片面追求学科体系化,教学内容偏深而不实用等),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不断改良教法,提高自己,使信息技术课真正为基础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

同时,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生更应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走在信息化时代的前端。

第二篇: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

认真回顾《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这门课,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找出课程中一到两个可以借鉴的做法?

答:通过对《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这门课程我收获很多。我学会了信息技术课件的制作,也学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我还知道了许多以前我不明白的理论知识,比如:(1)、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2)、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功能: 资源获取、加工、利用 知识创建、展示、演示 情境创设和实验模拟 交流、通讯、协作 练习、测试、评估 最后,在进行信息整合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我确实感到信息学科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使学生更加喜欢我的物理课了,当然,信息技术融入物理学科教与学还需要很多问题和探讨,需要累计经验并进行理论的思考。我希望能在此次的培训中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三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关系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关系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重教轻学,即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教,学围绕教转。新课程倡导的教与学的关系是教要为学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学服务。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也要定位在关注学生的学上,教要转化为学生的学,要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教学与学的关系?怎样才算促进学生的学?其表现形式和考量标准又是什么?根据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又如何才能做到促进学生的学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考量指标 教与学关系 先学后教

【中图分类号】G632

教育专家林华民老师指出:“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会让学生主动地学,而缺乏经验的教师则会让自己拼命地教。”传统的教学本末倒置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中强调教师教什么、如何教。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以生为本,把教的本质定位于学生的学上,教为学服务。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其落脚点也要落到学生的学习上,要体现在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上。那么怎样才算促进学生的学?在教学中又如何才能做到促进学生的学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实践与体会。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促进学的表现形式和考量指标

教是促进学的,这种促进分成两种:一种是直接促进,直接促进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生马上就掌握了某种技能。另一种是间接促进,指的是通过老师的教,学生从中慢慢悟出了学习的道理、掌握了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这是一种更长效的教。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衡量教促进了学生的学呢?有二个指标作为考量参考:

第一个指标指是学生的学习体验。一方面是指学生以什么样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的,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学习感受,学生对学习过程感兴趣,心理学把它称为“过程兴趣”,这时如果老师引导得当,会取得很好的学习结果。另一种情况是学生觉得学习过程没那么有趣,但是学完以后觉得很有价值,心理学把它称为“结果兴趣”,如果这些兴趣伴随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学生获得的学科知识就会越来越多,对学科的学习的兴趣就越来越强。

第二个指标就是通过学习后学生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从不知到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

二、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如何促进学生的学

1、“过程兴趣”重要,“结课兴趣”更重要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促进学生的学,首先要考量的是学生的学习体验。社会建构主义提倡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学习最为有效,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的“过程兴趣”。在教学中,如果老师能想方设法让学生不断取得进步,不断积累成功感,那么就会激发“结果兴趣”。否则如果学生没有取得预期进步,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慢慢消失。有“过程兴趣”并不能保证学生学得好,而是做好了,“结果兴趣”才会进一步巩固“过程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浓起来了,而后就学得更好,进入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

2、先学后教,以教促学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促进学生的学,第二个考量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衡量学生学习是否有成效,不应该只看学生懂得使用了某几种应用软件,使用这些软件完成了多少个作品。还要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提出 “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整合才构成发展,也就是说,老师在传授知识、技能训练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并且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与教学关系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其关系是动态的、变化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变化,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独立,教师的作用也就达到了。根据我国著名的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的观点,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把教学分成四个阶段,如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到了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就进入第四个阶段“基本独立阶段”,这个阶段,如果老师硬是教100%,那么学生的75%的独立能就要丧失,老师的教就会阻碍学生展。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采用“先学后教,以教促学”的教学方式。当前以“先学后教”为教学理念和教学特征的著名教改实验有杜郎口模式和卢仲衡老师指导的“自学辅导教学”等。其共同点就是让处于基本独立阶段的高中生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根据学习自学情况进行精讲,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能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的特点,真正做到了促进了学生的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要保证学生实践的机会和时间。结合“先学后教”教改实验的成功经验,确立高中信息技术教与学的关系为:“先学后教,以教促学”,具体的教学模式为如图1所示:

图1:高中信息技术“先学后教,以教学促学”教学模式

高中信息技术“先学后教,以教促学”教学环节说明:

(1)、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意,激发学生的“过程兴趣”;

(2)、根据高中生“基本独立阶段”特点,让学生“先学”;

(3)、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精讲”;

(4)、基础任务、提高任务和拓展任务的设置依据是任务中新旧知识所占的比例不同,有一定的梯度,体现分层教学;

(5)要加强学生作品情况的监控,激发学生的“结果兴趣”。

三、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如何促进学生的学的教学实例

下面以《中国珍稀动物寻觅之旅――Flash中用按钮控制动画》为例,阐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1、激趣引入。展示我国珍稀动物图片,引入课题:“中国珍稀动物寻觅之旅――Flash中用按钮控制动画”制作,通过本节,唤起学生保护国家珍稀野生动物的意识。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过程兴趣”。

2、学生自学。学生通过自学,尝试完成基础任务:在老师提供的半成品作品中,在中国地图的地川位置插入Flash内置的按钮,使用gotoandplay()时间轴控制函数,实现单击文本按钮跳转并显示熊猫图片及文字说明。

3、以教促学。老师精讲,按钮的四种状态和Actionscript的使用。

4、巩固提高。布置三个有梯度的提高任务:(1)建立“西藏”文本按钮,实现单击文本按钮跳转并显示藏羚羊图片及文字说明;(2)建立“东北虎”图形按钮,实现单击图形按钮跳转并显示东北虎图片及文字说明。(3)建立“华南虎”图形按钮,添加音效,实现单击图形按钮跳转并显示东北虎图片及文字说明。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密切注意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适当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结果兴趣”。如图2是我们在教学

实践中开发的教学软件,可以实时观察学生提交作业的情况(四种手形图片代表学生完成任务的数量,单击可以展示学生作业)。

5、作品点评。强调Flash中的按钮实际上也是Flash关键帧动画的一种,其最大的特点是可加入ActionScript代码实现交互,让学生在新旧知识进行关联,在此环节中,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的同时,展示多个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行分析作品思路和使用的方法,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6、拓展提高。展示拓展任务:制作《中国珍稀动物寻觅之旅》Flash动画封面,添加场景并添加“进入”按钮,单击按钮进入本节完成的动画。此任务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7、课堂小结。小结本节制作Flash按钮的主要知识点和实现方法,播放姚明《没有杀戮就没有买卖》的公益广告,再次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如图2所示,通过本节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四个学习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教促学的心得和体会,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符合的。新课程倡导的教要为学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学服务。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要促进学生的学,就要根据高中生阶段的学习特点,落实“先学后教,以教促学”的教学方式,无论是从课前教学资源的准备,还是在教学中生成性的针对性教学、三维目标的渗透和学生学习任务监控等方面,我们信息技术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真正做到教促进学生的学。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 李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自主学习当堂达标教学理论与实践》 主编:吕学江 山东教育出版社

4.《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四篇:“微课”助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与学

【摘 要】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已经成为促进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探讨了“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与传统课堂教学及传统教学视频相比较的优势,“微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的可行性,及针对信息技术不同教学内容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006-02

一、微课的概念及定位

所谓微课,就是“微型视频课程”,是以短小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的核心是微型教学视频片段(微视频),视频时长一般为5~8分钟。同时,还包含与该学习视频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设计(微教案)、素材课件(微课件)、练习测试(微练习)、专家点评(微点评)、教学反思(微反思)、学习反馈(微反馈)等辅助性教学内容。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资源(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又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信息技术教学使用微课的优势

1.与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相比较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以章节、课时划分,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多且不易理解,教师若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微课不是以课堂章节为划分标准,而是以教学中的重难点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学词典中的词条为单位实施积木化教学,其优势在于教学时间短、问题聚焦性强、主题突出、指向明确,所有的教学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技能或知识点展开,不仅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学”,学生易于接受。这不仅打破了教学内容冗长繁杂的瓶颈,还可根据学生信息水平差异调整教学进度,实施分层教学。因而,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较,尤显得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2.与传统信息技术教学视频相比较

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应用模式可以说是传统教学视频在“微时代”下的衍变。与传统教学视频相比,微课除了同样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特点外,还具有开放性的优势。与信息技术教学词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微课的资源要素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扩充、修改而日臻完善,同时还突破了信息技术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教材版本的束缚,既不受制于教材,又能融入教材,适用性更加广泛。而传统教学视频资源结构紧密、固化封闭,难以扩充和修改,且有相当大的教材版本局限性。

3.与其他学科使用微课相比较

微课作为一种视频资源,虽然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观看和学习,但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其主要终端还是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直面计算机操作的学科,其课堂教学环境为微课的传递与使用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同时,在微课制作视频和后期剪辑方面,信息技术教师无疑更有优势。因而,无论是学科、硬件还是环境,信息技术课上使用微课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总之,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视频来说,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更适合于打造主动学习者,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按照自己的需求、进程和方式进行个性化的分层高效学习。

四、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微课应用

教无定法,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也不例外。因此,在微课开发与制作环节中,应该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发挥微课的最大效用。

(一)常见的微课类型

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信息技术课堂上比较常见的微课有讲解说明型、操作演示型、任务活动型、解题推理型,等等。

(二)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微课的应用

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为例,微课在教材的各个教学模块中,对促进有效教学方面均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如操作任务比较明确的教学内容,使用操作演示型和任务活动型的微课既可以传授新知,又能对知识强化巩固、查漏补缺,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

(三)微课应用案例

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宁波)八(上)第七课《photoshop 文本编辑》为例,简要介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的实践过程。

教学片断:

1.情境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校园海报,体会文字在图片中的作用:文字能让海报及其他图像的主题更突出和明确,更易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指出本课任务是为校园海报画龙点睛。

2.探究新知

(1)添加文字。学生利用教师下发的微课资料(包括以添加文字、设置文字属性为核心内容的操作演示型微课视频

一、课件、练习素材),自主学习探究,选择素材添加文字,并设置文字属性。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文字的位置摆放、字体字号设置、颜色的选择是否有利于突出图像的主题进行。

(2)文字图层。学生通过讲解说明型与演示操作型相结合的微课视频二了解文字图层有关概念,掌握使用图层样式对文字作进一步美化的操作技能。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一步加工,表述设计思路。教师适当评价。

(3)栅格化文字图层。学生通过讲解说明型与演示操作型相结合的微课视频三,掌握使用栅格化文字图层把文字图层转化成普通图层的方法,以使用形变和滤镜等效果。通过微课视频中的对比分析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字图层与普通图层的区别,及文字图层转化成普通图层的合适时机。

3.拓展升华

展示作品评价标准,学生通过任务活动型微课视频四及微素材,选择一张校园海报添加合适的文字并合理美化,把文字图层栅格化后保存。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作品,实现智慧碰撞。

此课中利用不同类型的4个微课视频进行photoshop文字编辑的教学,分别针对添加文字设置文字属性、文字图层样式设置、栅格化文字图层等词条式知识点展开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的积木化教学,学生则根据自身水平按需获取新知、巩固技能,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有效实施了分层教学,对提升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均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资源,虽尚未成熟与完善,但其在教育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已得到一致认可。相信随着微课研究的不断深入,微课必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并在教育领域中大放异彩。

第五篇:信息技术融入学科的教与学的感悟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的教与学的感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信息技术与基础学科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国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在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一直在努力尝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合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模式。在此过程中我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中,教师如何认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内涵?我们能切切实实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做些什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下面谈谈自己的感悟。.一、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切入点

1、信息技术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的整合

兴趣是学习上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切创造发明活动最直接的动力。依据顾泠沅的情意原理“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和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其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许多抽象的科学知识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不仅能大大增强表现力而且易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极高的价值,从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入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我在三年级科学课本中,当讲到“观察水”的知识点时,笔者在课前做好了一些准备工作,即收集好与教材上《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彩图有关的视频资料,并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观看教材上的彩图,再通过电脑与电视相连接的背投技术,让学生观看视频短片,了解江河里的水是如何被引入自来水厂整个过程。这样一来,全班学生对水就有了更加深刻、全面、具体的认识。

2、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整合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我在讲授酸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塑料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国内外塑料研究的最新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3、信息技术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整合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而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启迪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实质和核心。也就是勇于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重新组合既定的感受、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结论的思维过程。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具有生动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等特征,所以在科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以达到启迪创新思维的目的。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科学过程,生动地、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科学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使思维得到适时地启迪。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为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依据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这一新的教学结构去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的切入点融入到教学当中,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兴趣—自主学习—创造”的教学模式,即:激发兴趣、自主实践、创造迁移。教学过程要经历“观察”和“思维”两大基本层次,实现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目标。其教学过程的基本思路是:

在上述模式中,将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是未知过程的设计者、指挥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感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劫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体验、评价,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协作性、主动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且很多基本技能得到开发。

如在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创设“情境”、促进“协作”、提供“会话”的平台和引导“意义构建”。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通过网络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这是一种开放交互式的一种模式。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的特征,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三、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带来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信息技术与化学的整合带来了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在进入信息时代后,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网上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提炼为我所用,再结合教学实际,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使用有限的教材、教参备课的老套路;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新情境,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实验现象,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以激起学生兴趣;利用互联网进行人机交互沟通,通过上网查资料来进行研究性学习,甚至布断推广远程教育,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这样灵活高效的组织课内外活动,为此教学的空间极大地扩展,学科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余地得到无限延伸。

四、新的时代,中学教学需要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认为,以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计算机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理念和媒体。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必由之路。

五、现代的学生,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兴趣,开拓思维.而使用信息技术,能创设贴进学生实际的化学情境,挖掘教材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科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服务,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六 现代的课堂,需要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计算机成为能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新技术。利用信息技术能给学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让学生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七、现代的教师,需要掌握信息技术

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关系未来将发生本质的变化,学生将根据个人的需要实行自主学习,从而拓宽视野,发展思维。而教师则会成为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在教师角色定位上,教师将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导”,更主要的是“引”,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为教师所掌握,而应由学生去理解、去研究、去发现。在教育理念上,教师将更注重“以生为本”,因为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除了传统的文本信息、图片信息,还包含大量的声音、动画等动态资源,学生将通过媒体演示进行讨论或者建立网站发表自己的成果,学生思维拓展空间更为广阔。教师将更注重学生合作、协同能力的培养。合作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信息技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展现个人的自身价值,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以及教师群体相互激励、相互提高的作用,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合作学习者、合作研究者,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将成为常态。

总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化学教学现代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而且能培养中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体会发现的乐趣,体会探索的乐趣。这样我们的老师与学生都在一种积极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与工作,这真的一件最快乐而又相当有效的事情。这也正是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重要原因所在。

下载浅谈信息技术的教与学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信息技术的教与学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五篇范例)

    浅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 编号:21910074 浅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 文章摘要: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

    浅谈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浅谈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大连34中学 吕肖博 生物学科的教学不仅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还要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

    信息技术给教与学带来了些什么?

    信息技术给教与学带来了些什么? 摘要:本篇旨在强调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标志,是未来教育不可或缺的成分。不仅教师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根据......

    信息技术融入音乐学科的教与学的看法

    信息技术融入音乐学科的教与学的看法 根据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质的整合将引发学科课程的全面变革。对于音乐学科来讲,信息技术与音......

    如何让信息技术融入化学学科教与学之二

    如何让信息技术融入化学学科教与学之二 二、化静态为动态 在九年级化学课本中有大量精美的图片,这些图片有利于学生领悟更多的化学知识。但是,笔者认为,如果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

    信息技术融入数学学科中的教与学几点体会

    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与学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含五篇)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 江铃学校 万德华 [内容摘要]:新课程应该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生物课堂教学—让教与学飞起来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生物课堂 教学 摘要本文论述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下生物教学的优化作用。 多媒体信息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