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萍教案
武术—健身拳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力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中学习成长。
二、教材分析:武术是中华传统以及,有着悠久的历史,学习武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增强民族优越感和民族认同感。健身拳相对比较简单,再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身体素质的积累以及武术的接触,对于本节课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健身拳》,有助于增强学生身体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尤其对于培养上下肢协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是水平四阶段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经过多年的学习,思维模式有所提升,并且对于抽象事物能有了一定的认知,由于其好奇心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充分的进行问题的思考,学习兴趣比较高。并且在此阶段学生渐渐步入青春期,逐渐的在意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竞争意识也比较强烈。因此,应当充分的借助学生的好奇心以及竞争意识来进行展开教学。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说出健身拳技术动作的名称以及要领,80%学生可以掌握4~5式健身拳的技术动作。【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学生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体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规范做出武术动作
【难点】连贯协调做出武术动作,并打出精气神
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习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完整练习法:通过完整动作的学练,帮助学生建立动作的整体概念和动作间的练习。
4.递进分解练习法:便于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5.分组练习法:通过体育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并进行组间竞赛,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并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六、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强调纪律安全,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教学意图】课堂常规的进行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以热情饱满的态度进行学习,锻炼学生做事不拖沓的习惯;课前对于着装的检查以及安全的提醒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的发生。(二)准备部分(8分钟)准备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体温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且也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有效的避免了在后续联系中出现运动损伤: 1.慢跑 方法:四路总队围绕体育场进行慢跑2圈,慢跑过程中要求队伍整齐。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教学意图】慢跑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提高身体热量,并且整齐划一的慢跑也有助于培养集体意识以及整个班级的纪律性;配乐韵律操替代了传统的徒手操,在活动关节和肌肉拉伸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放松心情,融入课堂。
(三)基本部分(30分钟)1.示范导入:在《男儿当自强》音乐伴奏下教师进行《健身拳》动作示范,引导同学进行观看,教师顺势讲解中国功夫文化,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课题《健身拳》 【教学意图】通过教师进行富有精气神的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全套武术动作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和学习。
2.示范及讲解(1)先组织学生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观看挂图并且进行尝试模仿动作,给予学生5min,对动作形成初步的印象。(2)讲解:教师运用递进分解法进行讲解前五式技术动作。
①预备势:并步直立,目平视前方。
要点;挺胸、收腹、两腿央紧。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②起势:两手在胸前相合成“抱拳礼”。紧接上动,两手握拳迅速收回腰间;同时头向左转,目平视左前方。要点:拳掌变换要准确。
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③戳掌冲拳: 右脚向右后撤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前方戳出,目视右掌;接上动两腿成马步,同时右掌变拳收至腰间,左掌变掌摆至右肩前,目视左掌;接上动右腿跪膝前跟步,同时右拳向前冲出,左掌收至右臂内侧,掌指向上,目视前方。
要点:戳掌要伸展有力,跪步要平稳。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④抽拳弹踢:
左腿支撑,右脚向前弹踢,同时两臂回抽至腰间,目视前方。要点:抽拳、弹踢要同时,动作要有力。教师带领练习2次
⑤进步蝶掌:
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外展,同时两手如图,目视前方;接上动左脚向前上一步成半马步。然后右腿蹬地成弓步,同时双掌向前推出,目视前方。要点:连续上步要连贯,蝶掌推出要有力,两掌根上下相对。
教师带领练习2次
【教学意图】选用递进分解法进行教学,更有助与学生对于整个武术套路的掌握,也可以更好的降低技术动作的难度,在教学中循序渐进,有助于提高整个武术套路动作的连贯性。讲解与练习相结合也有助于学生对于整个技术动作的把握,学习中不断的进行巩固。
3.完整练习
(1)异质分组练习,练习过程中组内相互纠错,教师进行巡视纠错指导。
练习时间:5min,练习结束后教师进行集体纠错。
(2)巩固练习:依照上次练习分组进行练习。
(3)集体展示:教师前面进行示范,带领学生做完整动作。
4.大比武
每一小组依次进行展示,并且小组间相互评价。教师给与评价及其鼓励。
【教学意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让学生逐渐的掌握动作要领,更好地学习本节内容。通过教师的个别纠错与集体纠错,能够迅速帮助学生回归正确动作,解决重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通过分小组练习、交流、讨论、评价,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设置优生展示的环节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进行比拼。
(四)结束部分(4分钟)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2.课堂小结: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总结,表扬优生,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机体稳定状态,为下节课做好身心准备。并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总结,强化本节动作要点。针对本节课进行鼓励性评价,为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自我评价的意识。
八、场地器材
体育场、录音机、磁带。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
《足球运球绕杆》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趣味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学法指导,掌握技术、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运球绕杆动作足蓝球项目之一,具有脚支配球为主,灵活多变的特点,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协调性具有显著作用,是在学习水平二脚内侧运球的动作基础上学习的,掌握好运球绕杆动作为继续学习运球射门动作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时会出现浮躁的心情,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体育则是他们释放压力的学科,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足球活动,发展奔跑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足球游戏和教学比赛形式,在活动中培养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难点】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问答法: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或辩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4.演示法:通过动作图片、战术板等小道具的直观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动作表现,为技术的练习做好认知准备。
5.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习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在介绍教学内容环节进行设疑导入,如: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球星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的表扬学生,加以总结学生的答案,引出他们如此优秀是因为带球技术好,顺势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运球绕杆。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转法练习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二)准备部分
1.同步卫星游戏 方法: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三组,每组一次出一人。预备时各站于圈内手持一只球。发令后,垂直高高抛起,赶紧按逆时针方向互换位置,并接住前边一人抛起的球。每成功一次可得一分。在规定的局数内,以得分多的队为优胜。
规则:抛球一定要垂直,向右左偏离大于地上圆圈半径时,算失误扣掉一分。组织教学: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分别围成一个圈。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三)基本部分
1.复习脚内侧运球
组织教学:前后两个人为一组
动作要点:支撑脚向前跨,踏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上体前倾向里转,提运球脚,用脚内侧推球后中部,改变反向运球时,经常用两只*替拨球。
练习(1)运球绕过一个障碍物后换脚运回,并强调脚的触球部位为脚内侧。
组织教学:四路纵队,前后距离5米,一次运球练习。(2)听口令变向换脚运球,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运球时低头看球的不足,教师提醒大家练习的时候同伴之间要用信号来提示对方抬头。
(3)绕5-6个障碍物运球练习。
组织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一次练习。
2.检验—运球绕杆接力游戏(1)方法: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15米的运球绕杆游戏,先完成者为获胜者。
(2)评价:表扬获胜组,鼓励其他组别。
组织教学:学生自行决定运球的顺序以及每个学生间的间隔,哪个小组时间用时少则获胜。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五)八、场地器材
足球20、标志桶10个、足球场。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3%-40%;平均心率:128-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
略。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田径——拖重跑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水平四学生的身心特点,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和谐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总目标。注重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理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由于面临体育中考,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有所转变,求知欲强,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按照教师指导,积极参与完成各项活动,具有一定的竞争合作意识与分组竞赛能力。从知识和技能角度来看,学生在200米跑过程中提供主要动力源的肌群是髋关节周围的前后肌群,特别是股后肌群和臀大肌等,这些肌群的收缩用力,产生了大腿绕髋轴的快速转动,是快速跑中的主要发力环节。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不仅是人体最大储存能量的环节,也是水平位移的主要动力源,尤其是在途中跑阶段,由于速度快,支撑时间短,步幅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髋关节的伸屈力量和灵活性及摆动腿下扒着地的速度、方法与效果。
二、教材分析: 当今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途中跑技术特点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伸髋(跑进中髋部伸展的意识、速度、幅度);鞭打扒地(着地时的积极性、速度、方法、距离和效果)。在摆动伸髋与鞭打扒地技术中重点是平衡发展髋部前后肌群,特别是股后肌群快速力量。人体向前跑进过程中支撑腿离地后向前摆动,在短跑中有重要作用,运动员有意识快速前摆大腿,可以使髋部带动大腿向前摆动尽量早些,从而缩短支撑时间,提高前摆速度。缩短前摆时间,是提高跑速的主要途径。通过拖重跑练习,增大学生髋部肌群和股后肌群的力量,从而加大其向前摆动幅度,带动髋部积极前送,不仅可增加步长,为大腿积极主动下扒着地创造有利条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髋部肌群和股后肌群,是人体水平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动肌,通过拖重跑练习,增大学生髋部肌群和股后肌群的力量,便能更好地完成“伸髋与鞭打扒地”的技术;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伸髋与鞭打扒地。教学难点:确保支撑腿完全伸展,与地面短暂接触。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讲解示范、提示、设置疑问、小组练习、自评互评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课堂学习评价表等方法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自我评价。
课堂结构 :
开始部分:1,指定集队地点,检查学生服装,接受体育委员汇报;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及要求。准备部分:
1,组织学生在田径场上慢跑。
2,教师口令、动作提示,指导学生跟随节奏练习; 3,语言激励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热身效果。开始部分:1.教师示范、讲解摆臂动作的要领,指导学生按节奏练习;
3.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对动作练习效果不好的同学进行辅导。4.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5.巡回指导,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6.拖重跑的作用:训练蹬地阶段动作技术和专项力量。同时还迫使身体重心有一定程度的前压,提高跑动中用力的向前性。结束部分:1,放松与交 流; 2.布置课后作业; 3.归还器材,下课。1.组织、引导学生边放松边交流本课学习感受;提议交流内容围绕自我在学习拖重跑时遇到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改进方法进行交流; 2.结合学生交流的内容,进行总结; 3.制定课后锤炼作 业,组织收还器材,宣布下课。1.学生放松时围绕老师提议,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交流本课学练体会; 2.明确课后锻炼作业,自觉认真实施; 3.收回器材。要求: 1.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2.各组积极主动的协助老师收还器材。
小 2’ 预计练习密度: 35%-40% 预计心率:120~180次/分 场地:田径场 器材: 标志物六个,牵引杠铃片7块 教学反思
第二篇: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罗鸿萍)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
134班 罗鸿萍 指导老师:吴永伟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马车,数百年纺着疲惫的歌。中国,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正以他的伟人之资横亘在这片广阔的世界大地上。
中国,新型社会主义国家。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普照在这久违阳光的华夏大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光芒带来了“改革开放”的希望。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就在工业革命的高潮,清朝的统治者毫不犹豫地挡住了那一缕曙光。用他们的鼠目寸光坚持着他们的“闭关锁国”;把那大江山河的“物产丰盛”,拱手相送外人;一味地退缩,让那敌人的“洋火洋炮”,肆意地攻击。16世纪开始,随着哥伦布,麦哲伦等的“乘风破浪”殖民掠夺进一步掀起扩张高潮。19世纪,欧洲的“日不落”帝国的余晖将进一步洒落在这古老的大地:鸦片的不断输入,白银的大量外流,官吏的贪污腐败,人们的军队已是无可御敌之兵,又有几个林则徐挺身而出。火烧了圆明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迎来了《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成功将中国送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高潮。孙中山的诞生,注定要给中国改换灵魂。毛泽东的出现注定要给中国一次改头换血,邓小平的改造,注定给中国迎来真正出路的曙光。
过去的中国是我们的教训,现在的中国,是充满希望。破旧的老马车是被骄奢淫逸,苟且偷安的人所创造,落后的装备谱不出明亮的歌。因此,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斗争的生活。下定决心卓越而果断的履行我们的职责。复兴中华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应该在行动上有所努力,下定决心“复兴中华”脚踏实地地为崇高理想而奋斗。朝气蓬勃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复兴中华,义不容辞,从我做起。复兴中华,要知新。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带动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轮轨才能真正在这片黄土地上跑出一片天。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应该勇于创新。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复兴中华,要知耻。落后就要挨打,曾经的衰弱,虽然给我们留下刻苦铭心的不堪过去,但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复兴中华,义不容辞,从我做起!
第三篇:罗智教案
课题:七年级《基础课认识键盘》
二中:罗智
七年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自编教材,主要讲解键盘历史渊源、四大分区以及其中基本键区的使用。是学习好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前提。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对象时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刚升入初中,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对键盘操作比较熟练,但有的太不熟悉,即使比较熟悉键盘的同学也不是那么全面了解,所以让同学们认识键盘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目标:
1、了解键盘的发展史,使学生产生兴趣;
2、了解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
3、了解基本功能键的使用;
4、了解盲打等打字方法
5、通过认识键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键盘的历史由来和认识并使用主键区
教学难点:各功能键如shift、enter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回一下之前学的电脑的输入设备有哪些?(鼠标、键盘、扫描仪、麦克风、摄像头、手写板、光盘磁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就关于其中一个输入设备是哪个呢?老师说一个谜语,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来。有户人家真奇怪,房子区域分四块有的面积大,有的面积小有的成员多,有的成员少别看他们不起眼,少了他们真麻烦(打一个电脑的输入设备)对,今天咱们将要学习的就是键盘。板书:认识键盘
二、历史引入、激发兴趣
《认识键盘》(引入)就像大家都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1946)却从来很少有人去注意键盘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如果说cpu是电脑的心脏,显示器是电脑的脸,那么键盘----就是电脑的嘴。是他实现了人和电脑的顺畅沟通,就是那么重要的一个小东西,它所受到的关注却很少,常常被大家忽略。好了言归正传。谁告诉我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1946)所以随着电脑的出现,键盘也在1946年应运而生被发明出来对不对?(错!)板书:
1、键盘之历史 :
1868 克里斯托夫其实键盘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714年,就开始相继有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发明了各种形式的打字机,最早的键盘就是那个时候用在那些技术还不成熟的打字机上的。直到1868年美国人“打字机之父”克里斯托夫·肖尔斯获得了打字机模型的专利并取得了经营权,这个时候便开始出现了现代键盘的实用形式和首次规范了键盘按键键盘。
三、认识四区、侧重主键 了解了键盘的历史之后,我们再来重温一下刚才的谜语:有户人家真奇怪,房子区域分四块。谜语中的房子区域分四块是哪四块呢?今天的第二个知识点:键盘的四个分区 板书:
2、键盘的四个分区
这个键太小了大家看不清楚,老师大概把手中的键盘它画下来。好,老师已经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了四个分区。它们分别是主键盘区,功能键区,光标控制区和小键盘区。跟着老师重复一遍:很好。那谁知道,在这四分区中,那个分区是我们最常用的呢?(主键盘区)对,顾名思义的,最主要的分区就是主键盘区。板书:
3、主键盘区 拼图
现在我们是不是拥有一块完整的主键盘了呢? 补缺键
主键盘又叫基本键盘区,它由数字键,字母键,符号键和基本功能键组成。
这节课我们先重点来看字母键。我们从左往右来看,键盘,细心的同学可能会问了为什么这些字母顺序会是键盘的排序呢?为什么不是按照字母表键盘AB的排序呢?是因为这样的排序方便我们打字对不对?(错!)
大家大胆的猜一下嘛
其实,和方便我们打字,提高的我们打字的速度这个说法正好相反。它是为了减慢我们 的打字速度。
在19世纪70年代,由于当时的机械工艺不够完善,使得键盘的各个字键在击打之后回弹的速度很慢(动作示范),一旦打字员的打字员的打字速度太快,旧容颜易发生两个按键卡在一起的现象,必须用手工再很小心的把他们分开,严重影响了打字的速度。
为此,制造键盘的公司,也就是之前所说克里斯托夫的公司也就遭到了大量的客户投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和设计师可是伤坏了脑筋。终于他们决定,既然我技术就摆在那里无法提高,那么我就想办法来为难打字员好了,把键盘上的字母排得乱七八糟很难打字,让你们打不快。我们看到F和J下面有两横红线,其实是两个突起的横杆。这是咱么食指的位置,下节上机课的时候老师会再跟你们强调。他们把最常用的O、S、A安排给了最笨拙的小拇指、无名指,把使用频率较低的V、J、Y等字母却由最灵活的食指负责,于是,这种键盘就诞生了。直到现在,无论如今的工艺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多么成熟的地步,后人再发明多少合理的排序方法,都无法推广沿用,可知社会的习惯势力是多么强大。
四、模拟感受、初识盲打
这样的键盘布局真的非常没有效率,有时候为了打一个单词,我们需要常常上下往复的移动我们的手指。兵来将挡,在1888年的时候,一个叫马加林的打字员发明了“盲打”,把打字速度提高了三倍以上,后来专门发展成了盲打技术。(加加林----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板书:盲打?什么盲打呢?好,现在请大家闭上双眼,开始想象一个你最熟悉的键盘,可以是你的手机拨号键盘,可以是你家大门上密码锁的键盘,你是不是闭着眼睛也也能输入密码或拨通号 码呢?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输入110。好,大家都非常认真做的非常好。这就是盲打技术,只要记住键盘就可以。今天的作业就是自己下去,像老师一样,把主键盘区画出来,最好把它背下来。
五、双字符键、功基本能键 我们现在来看绿色标记的数字键和符号键,他们和字母键有什么区别呢?对,它们叫双字符键。
板书:双字符键
我们按这个键显示出来的是什么?是数字1还是感叹号?对,在默认的情况下,双字符键优先显示下半部分的字符。那当我们要用到感叹号井号时是要怎么做呢?这就要用到刚才我们XX同学补上去的shift换挡键对,先按住shift键不放,再按需要的双字符键。像shift这样需要按住不放需要配合别的键使用的基本功能键,还有ctrl 和alt 它们中间的开始键和电脑桌面上的“开始”是一样的功能。长相最特别的回车enter键有两个作用,第一是确认输入的执行命令,第二是在文字处理中起换行作用。大家应该没有见过打字机,打字机有一个部件叫“字车”,每打一个单词“字车”就向前移动一截,当打满一行字符之后,打字的人就要推动字车到原来的位置。老师也只在电影里见过(动作),这个动作就叫回车,后来键盘发展出了能自动回车的键。(回车上的箭头符号)我们的tab键和大写字母键转换键将在下节课的上机练习中和大家详述最后再让大家猜一个谜语,键盘里的那个键最帅呀?下节课老师将带大家认识除了主键盘区之外的F家族功能键区和光标键区还有小键盘区。大家别忘了画主键盘区的作业。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四篇:教案罗春雨
《赵州桥》教学设计
年级:三年级
科目:语文
执教者:罗春雨
时间: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2、体会文段中句子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心句子。
3、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2、解决办法:(1)读(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看(看关于赵州桥的图片);(3)划(划出文段中的中心句子等);(4)说(说出自己自己喜欢的句子及原因,感受等);(5)想(想一想赵州桥与自己所见过的桥有什么区别)。
第二课时
三、教学步骤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这篇文章当中的生字
词,了解了赵州桥名字的由来。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赵州桥,去了解一下,赵州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出示课件:课题及赵州桥的照片)。
2、自主感悟:
(1)走进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课文中的新词语。(让学生齐读词语)。
(2)、想知道作者会用怎样的文字来讲述赵州桥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赵州石桥。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想问一下,你们想了解关于赵州桥的那些信息?(出示课件:赵州桥图片,并请学生自由发言)。
(3)、自由阅读课文。
3、汇报所得:
(1)、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了解了关于赵州桥的那些信息?(请学生发言)
(2)、出示课件:介绍李春。李春已经不在了,谁能当一回设计师李春的代言人,介绍一下赵州桥的建筑特色?(示范:用李春的口气介绍。)能否用最简单的词概括?(抓住“雄伟”“创举”“美观”“坚固”等词,并理解这些特点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品读课文:
(1)老师示范朗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这一自然段所讲述的内容。
(2)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并提问:这一自然段讲述赵州桥的什么特点?从那一句话可以看出?(让学生划出这段的中心句子)。
(3)a.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并提问,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体现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让学生划出这段的中心句子);b.这段话的第一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的作用(承上启下)。
(4)请学生单独朗诵第四自然段,并给出一定的评价。(相机也可以让学生齐读)。
(5)总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和建造意义。雄伟、坚固、美观(节省石料)。并且说明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赵州桥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在文段中找出来)。
5、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1)请学生自由发言,并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看图片,用赞美的语言说一说赵州桥和李春。(提醒学生也可以用文章中的句子和词语)
6、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四、板书设计:
雄伟:长、宽
赵州桥:
坚固:一千四百多年
闻名世界
美观:图案
第五篇:罗英教案
唐玄奘西行取经
荣县东街小学 罗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堂教学PPT,学生准备搜集玄奘法师生平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讲述背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唐玄奘西行取经,指导“奘“的读音,以及书写。(“奘”读zàng,而不读zhàng;,“壮”与“奘”的区别)
2、导入: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明朝小说家吴承恩以唐三藏西行取经为原型创作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展示作者空前绝后想象力的作品。其实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求法的真实事迹和小说中的描述相差极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学者、翻译家、旅行家的事迹。
二、检查预习效果,通览全文内容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
玄奘(zhàng)缉拿(jī)高僧(sēng)
天竺(zhú)堡垒(lěi)朝拜(cháo)
2、测查学生词语理解
束手无策:束、捆绑;策、计策,就像双手被捆住一样无法解脱,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办法。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屈服,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明白,户户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3、默读课文,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理清脉络
一、(1)取经原因
二、(2-10)取经经过
三、(11-13)取经影响
2)了解重点段层次
默读(2-10)自然段,思考
玄奘西行取经,途经哪些地方?(可先在文中画一画)
(长安—凉州—玉门关—高昌—西域—天竺)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
三、研读课文,重点理解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共同思考:
玄奘西行取经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僧人?
(学识渊博,治学严谨)
2、读了课文第一部分,你有什么问题?
[可能会有两方面的问题:
1)他学识已很渊博了,为何还要不远万里去天竺学习?
2)从长安到天竺,山高路远,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毅然前往,并克服重重困难?]
导:也许学习完这篇课文,自然能解开你心中的疑问。
3、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品质。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取经过程中,玄奘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对待的,从中你感到他拥有一种怎样的品质?
[要点:1)混出玉门关2)单人匹马走沙漠
※重点句:
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忽然想起临走的时候,他曾立下誓言,不达目的决不后退一步。
“从不达目的决不后退一步”,可感受他有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
※感受沙漠环境的恶劣,体会玄奘冒着生命危险,舍身求法。
总结:玄奘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天竺求学,一切源于他心中坚定的信仰,与一生的追求——对佛法的弘扬。
过渡:玄奘西行求法十几年,从印度带回大量的佛经,这些真经是佛家教义的种子,只有翻译成中文它们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否则印度留学所创造的辉煌将变得毫无意义。
4、结合课外资料,了解玄奘的历史贡献。
1)学习小组合作读最后一部分,结合资料思考,回国后玄奘潜心做了哪些事情?
(要点:翻译佛经,编写《大唐西域记》)
2)师生合作交流资料
※屏幕出示:
玄奘带回来的佛经数量大,覆盖面广,质量特别高,如果我们把唐朝汉译佛经比喻成为汉译佛经中的皇冠,那玄奘翻译的佛经就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玄奘西行求法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求取直经,而取到直经才只不过走了求法之路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翻译佛经,他魂系真经,迫不及待,也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佛法功德圆满。
阅读了课文,交流了资料,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玄奘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吗?
角度:
1、从学者的角度,他敢于对前人的译作提出批判,严谨治学,敢于探求真理。
2、作为一个高僧,他历经艰险,百折不挠,远赴无竺,学习真经,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功德无量,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
3、作为一个翻译家,教育家,他翻译方面的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他又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西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四、总结全文,提炼升华
1、浏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玄奘西行给你印象最深的场景或细节。
2、出示季羡林先生引鲁迅的一段话作为总结: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拿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季羡林: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这样精神的玄奘的确算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板书:
百折不挠
唐玄奘西行取经
舍身求法
中国的脊梁
作业:
1)推荐阅读《鉴真东渡》《苏式牧羊》
2)写一篇读后感。
《七颗钻石》教案
荣县东街小学 罗英
教学目标:
1、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学会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罐、翼、喘、涌;要求会写的字有:钻、旱、缝、滴、捧、嘴、银、凉、需、股;要求掌握的词语有:钻石、旱灾、焦渴、岩缝、雨滴、捧着、嘴巴、清凉、需要、一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对他产生敬佩之情。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课时:共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二、学生轮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轮读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1、你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旱灾特别严重?找出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就是这样一场大旱灾,一个小女孩的母亲生病了,真是祸不单行。小女孩是怎么做的呢?谁给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1)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2)你体会到了什么?
3、小姑娘捧着来之不易的一罐水,会怎么做呢?默读课文3—8自然段,想想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你对哪次变化过程感兴趣,为什么?再读读相应的段落。
4、看板书:每一次神奇的变化,都离不开小女孩爱的作用。爱的范围越来越广,爱的分量越来越重,产生的奇迹越来越大。
5、全文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那一定是“爱”,那小姑娘就是爱的化身。让我们像小姑娘一样,从深爱自己的母亲开始,真挚地爱小动物,爱我们身边的人吧,用爱心善待生活。爱的含义就是用你的手,为你的朋友建一座房子,让他不被风吹雨打。
四、了解作者,延伸课文
1、除了记住小姑娘,我们还应该记住谁?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伟大的文学家
列夫·托尔斯泰
世界 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
2、他把木罐、钻石、星座这看起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写成了这篇文质兼美的童话故事。全文共400多字,却没有一个爱字,但字里行间无不体会到小姑娘无私的博爱。也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3、了解并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原版《七颗钻石》《穷人》《跳水》《李子核》《两兄弟》
五、学生交流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板书:
泉水 大熊星座
七颗钻石
金水罐 爱
银水罐
木水罐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反思
之所以选这篇课文,是因为这个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美好的追求:无私的博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爱也像一颗种子,只要我们用心呵护,它一定会在我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在的孩子每天笼罩在爱中,却体会不到爱;享受着众星拱月般的关爱,却不愿意奉献自己的爱。正好借这篇课文,让孩子们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母亲的呼唤
荣县东街小学 罗英
[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3.认识“憔、悴、愚”等三个生字。
[教学重点]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教学难点]加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
交流:回家后,听到自己妈妈呼唤自己时的甜蜜体验。
那么作者对母亲的呼唤有什么感受?
二、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对母亲的呼唤有什么总的感受?
[板书:亲切甜蜜]
2.文中写了三件事表现了这充满爱和关怀的呼唤。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三件事分别给作者留下什么感受?
——最快乐,最难忘,心烦又渴望
3.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感动自己的相关句子,写体会感受
4.小组内仔细读读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5.全班汇报:
(1)“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带我到公园玩,捉迷藏时母亲的呼唤成为“我”幼年生活中最快乐的记忆。
重点理解“总是,慈祥,温暖,温馨”
——融融亲情,深刻难忘
(2)小时候的一天,母亲带“我”到海边玩,母亲担心的找“我”,那次呼唤令“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重点理解“急切、近乎绝望、声嘶力竭”
——担心到心力憔悴
“憔悴不堪、散乱的头发、喜极而泣的神情”
——无比关心,深切爱意
(3)“我”小时候听到母亲的呼唤感到“心烦”,但听不到母亲的呼唤又会感到害怕。
“心烦”——小,天真幼稚,不懂这是妈妈爱“我”的表现。
“感到害怕,哭了起来”——与前面茅盾,显得刻骨铭心,感到幸福眷恋
6.哪件事最令你感动?选择一件,有感情地读一读。
7.最后一段。这段课文怎样总结全文,与开头呼应的?
——表达我对母亲的深深眷恋。
首尾呼应
[意在渗透文章的写作方法]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五、再讲讲你的感受母爱的故事。
[意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
《难忘的教诲》:母亲教育孩子不要讥笑别人,要学会自己奋斗,学会去掉不必要的负担,快乐地生活。
《可贵的沉默》: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
[意在拓展学生视野,课内外有机的结合]、板书:
母亲的呼唤
快乐难忘
亲切
渴望
甜蜜
绿叶的梦
荣县东街小学 罗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还记得吗?(指名说)
哪些问题在课余学习中已经解决?还有哪些没解决?
3导入: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未解决。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课文,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
二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1出示默读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⑵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
2学生自读课文。
三深入学习课文:
1回答问题,梳理内容:
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演示图片,提出质疑:
①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②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③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
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
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⑴浏览课文。
⑵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⑶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随机板书]
4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
[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
⑴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词语练习:
*(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
*(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
*照样子摘录词语: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
③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⑤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⑥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⑵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
②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③交流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练习有感情朗读。
⑶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结合“泡泡框”谈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随机板书]]
③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④试背诵本段。(时间允许可以齐背或指名试背)
⑷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
③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教师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
④结合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收获。[随机板书]
四总结全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4总结语: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五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组织一次小组活动:(三选一)
3预习下一课。
内容:①交流自己童年有趣的故事。
②设计一次活动,享受童年快乐。
③走访长辈或邻居,搜集大人们的童年生活趣事。
《难忘的八个字》教案
荣县东街小学 罗英
教学目标:
1、会认读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把字写规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师爱的伟大和无私,懂得获得爱的幸福和美好。
3、在读课文的同时能提出问题,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展开小组讨论,对文章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师爱的故事。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3.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再次进入情境。
二、引导学生进行评议。进一步理解重点语句。
三、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师:如果你是这个小女孩,你会想些什么?
[换位思考,理解人物内心感情,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与语言文字沟通,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师:你想对这位老师说什么?
[把思想感情与语言表达相结合,捕捉住学生的情绪,在他们有所感、有所悟的时候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促进语言的发展,使学生有的说、说真话、说好话。]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归类比较来记忆、查字典记忆、形近字记忆等),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提示、强调以下字的笔顺:
重点指导:挺(中间不是走之旁)
唇(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注意里边的上部要写紧凑)
嘲(左、中、右三部分的宽窄、长短、高低的比较)
练习书写:选写一个自己最想练的字进行书写。
投影评议:
[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外积累
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和好段。
[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
选作:模仿课文写一段话,练习描写一个人的相貌。
《听诊器的由来》教案
荣县东街小学 罗英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诊、克,治”等到17个生字,会写“内,板,紧”等8个生字及“木板,紧贴”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培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听诊器的挂图,引发兴趣。
1、观看听诊器的图片,让学说说在哪见过这个东西,它是做什么的,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机板书“听诊器”。
2、师导言:听诊器的发明,还有一段故事呢。在家想知道吗?板书“由来”,理解其意思。
(二)尝试读文,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想想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要求尽量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
(三)集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抽读生字卡片
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
1、生找朋友互读课文,注意把每个生字都读对了。
2、请个别同学分段读课文,并纠正其读音。
(五)书写指导
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
(1)“病”字主要写好“丙”字,不是“两”,最后一笔是个点。
(2)“内”第二笔是横折钩,里边是撇,点,不是撇、奈。
3、让生读读,写写。
(六)细读课文,深化理解
1、第1自然段中“非常”表示难过的程度很深,要让学生体会到雷奈克是个关心病人,很负责任的医生。“一直”是说想的时间长。
2、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语境理解“站、贴、蹲、划”等动词了解两个孩子的不同姿势,并引导学生明白这也是雷奈克感到好奇的原因。而后通过细细朗读,让生从中休会雷奈克医生的兴奋心情和迫切的举动。
3、第四自然中,引导学生从“第一个”体会其创造的价值和意义。
(七)课堂练习,积累语言
1、再读课文,在小组内说一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在课后词语花篮的空花朵上。
听诊器的由来
雷奈克
(难过 吸引创造了听诊器试了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