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学》教案设计
《为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读文,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为”“鄙”“语”“恃”“去”“顾”等词在文中的意思。
2.借助教师范读、原文与译文对照,能读通文,理解意思,背诵文,初步培养喜爱古文的感情。
3.创设情境,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能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和情感,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
4.立足“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原因体悟,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
.认识“鄙、曰、恃”3个字,正确书写“乎、鄙、僧”等6个字。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文,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和情感,并背诵文。
2.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时。
教学过程
第1时
一、故事导入,揭题释义
1.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和尚穷,一个和尚挺有钱。有一天……(“蜀鄙二僧”故事部分)
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板书题:为学)齐读题,注意“为”读第二声。知道“为”是什么意思呢?“学”又指什么呢?(做学问,求学)。
2.简介作者,了解背景。此文的原题目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作者彭端淑写给子侄们看的。让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相关资料。
屏幕出示:彭端淑是清代四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笔力刚劲,气势浑厚,激昂奋进,常给人以鼓舞和教益。彭端淑一生著述较多,其中《白鹤堂文集》最为有名。本文是《白鹤堂文集》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篇,意在教育晚辈们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有所建树。
【通过教师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然后自然地引入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想知道原文中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吗?请你自由地读读文,借助后面的注释和字典,争取把文读通顺。然后看看文哪一个自然段是在写这个故事,请你在自然段前面做个标记。
2.同桌互读,呈现难点。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读,一个听,纠正字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此字,留待解决。教师巡视,相机把难读字词写在黑板上。交流正音。
预设:钵、语、蜀之鄙、子何恃而往、亦易矣。
3.指名朗读,掌握学情。
请学生再次放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刚才交流过的几个字。然后指名请学生试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纠正同学错误的读音。
【通过同桌互读,指名试读,呈现难读字词,集中解决,为接下来把文读通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探究停顿,读通文
1.细听范读,边听边画,展示矛盾。
听着同学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把与你读得不一样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交流不同之处,教师随机在投影仪下画出)
2.借助注释,探究停顿,读通文。
同学们,有些句子读得不一样,就是停顿或者读音有所不同,老师建议大家结合译文,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再想想到底该怎么读。
预设:
天下事/有难易乎?(读出问句的语气。)
蜀之鄙/有二僧(结合注释知道“蜀”是四川简称,“鄙”是边境的意思。)
贫者/语于/富者曰(“语”读第四声,告诉的意思,“曰”是说的意思。整个句子的大概意思:穷和尚告诉富和尚说。)
吾/欲之/南海,何如?(“吾”,我的意思,文中指穷和尚。“欲”,打算;“之”,到、去的意思)我们还学过类似意思的句子吗?(送孟浩然之广陵)“蜀之鄙有二僧”中的“之”是否也是这个意思?(的)
子/何恃而往?(“子”,你;“恃”,凭着、依靠的意思。整句话大概意思:你凭着什么去呢?)
吾/一瓶一钵/足矣。(“钵”,古代盛饭、菜等的陶制器具。整句大概意思:我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整句大概意思: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了。)
3.再读文,理解意思,讲述大意。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文,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加通顺。
刚开始老师讲的故事就是原文的第2自然段,你能看着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先自己试试,然后指名交流。
【通过借助注释、结合译文能正确断句,读出古文特有的味道。在读通顺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大意,初步体会的故事梗概。】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这节,我们试着读通了文,并借助注释和译文学习了“蜀鄙二僧”的故事,至于为什么贫和尚能够到达南海,而富和尚却不可以到,我们下节再来学习。
2作业:
(1)认读本要求识写的生字;
(2)完成后习题2;
(3)把文多读几遍,要求读通顺,能准确断句。
第2时
一、复习文,师生互译
1.老师范读文,要求学生不看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2.老师一句一句说译文,指名学生说对应原文。
3师生一起说故事。
【运用教师范读,师生互译等不同的方式,读好文言文的停顿和节奏,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文本,为接下来的探究打好基础。】
二、品读对话,明确其义
1定格对话,品味原因。
导语: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两个和尚身上,想想他们之间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1)分角色读贫者和富者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条不同;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决心不同:富者过分依赖物质条,“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贫者“吾一瓶一钵足矣。”(穷和尚很有信心,非常有勇气。)
讨论:穷和尚这一路会有哪些困难?(路途遥远。地图展示四川和南海普陀山的距离;合理想象穷和尚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实际问题?风餐露宿,舟车劳顿等)
*态度也不一样:抓住两个“子何恃而往?”
想当初富和尚也向往南海,计划着买船出行,但至今未能如愿。穷和尚凭着这一瓶一钵竟然敢去。这两个句子该怎么读?学生谈理解后有感情朗读。第一个是普通的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也可读出感叹的语气来。
*结果也不一样。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小练笔:贫者会告诉富者什么呢?富者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完成后,指名读一读写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
3.试着背诵这段话。
【在品读贫和尚和富和尚之间的对话中,初步读懂两个和尚之间的明显不同之处,通过想象说话,尝试练笔等方式体会贫和尚的坚强意志,并通过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意思表达出来。】
三、品文涉理,悟出文道
1学习第1自然段。
作者由这个故事还想到了我们做学问,他在一开头就提出:那就是(师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生接)则难者亦易矣;(师说)不为,(生接着读)则易者亦难矣。(下句话同上。)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
(2)小结:看来做学问难易转换的关键就在于是否“为”,作者都是先用一个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作答。这样,对比鲜明,突出了“为”对“学”的作用,说明了“难”与“易”的关系。
(3)体会文言文句子的精美。这段话中一共有4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近似于对偶,读起来琅琅上口)
(4)练习背诵。
2.“贫僧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的故事结尾说明了什么?它与作者的看法有什么关系?(说明“事在人为”,这个故事是一个例证,作者用它来生动形象地证明自己看法的正确。)
3.学习第3自然段。
(1)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去:距,距离;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副词。反而,却。)
(3)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贫者能到的原因是在于能够立志,富者不能到的原因是不能立志。把这种反问的语气读出来。
(4)从这一自然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人贵有志,事在人为。)
()练习背诵。
【读懂作者通过对比方式亮出自己观点的行文特色,体会文言文精练的语言特色,明白“人贵有志,事在人为”的深刻内涵。】
四、落实识字,积累内化
1.认读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
2.学生独立书写要求会写的字,教师提示:
(1)注意“曰”与“日”的区别。
(2)“鄙”字左边的写法,下面是“回”字。
3.试着把全文连起来背诵;背给同桌听。
4.拓展作业:
(1)把蜀鄙之僧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收集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或故事,丰富外知识。
第二篇:《为学》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
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1.加强诵读,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认识到“人之为学”,关键在“为”,只要树立志向并坚定去实践,就可以化难为易达到预定目标。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结构紧凑,对比鲜明,句式整饬的创作美以及故事所揭示的意蕴美。
二、学法引导
1、以学生自读为主,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文中字词的音、形、义,教师抽查巩固。
2、可将文中故事改编成小说剧表演,也可用复述的方式加以理解。可对这个故事的思想内容进行讨论,讨论一下可从哪些方法得出不同的理解。
3、理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妙处,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4、可以根据文章结构层次,将本文化整为零,逐段背诵,背熟后再合零为整体背诵。默写。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根据注解直译文章,教师答疑并讲析重点词语,让学生明确,巩固重点。
2、难点
理解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解决办法:
教师适时恰当引导学生思考。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电子白板设备。
2、幻灯片。
3、学生收集制作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熟记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强化诵读练习。2.准确直译文章。
3.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七、教学过程
(一)激活思维
让学生复述《龟兔赛跑》这则寓言,然后变换角度提问,启发学生认识天资和勤奋的关系。
问:在正常的情况下,龟跑得过兔吗?(不能)这说明什么?(龟不善跑,受到天资的限制。)龟能取胜,除了兔睡大觉而外,还有别的原因吗?(不停地走)这又说明什么?(天资差这个条件,并没有限制它——它以自己的努力突破了天生条件的限制。)(对兔的失败也可仿此提出问题,要达到的结论是:有好的天资却屏弃不用,结果跟天资差的没有什么不同)《为学》这篇文章中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活动过程
1、明确学习任务
⑴、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⑵、真正理解文章主旨“人贵立志,事在人为”的道理
2、交流课前搜集的作者及本文相关资料。
彭端淑(约1699一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他是清代四川的著名文学家。彭端淑从小聪慧颖异,十岁即能文。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谈》、《晚年诗稿》等传世。
3、解题
题目《为学》 为——做 学——学问
本文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可见这篇文章是长辈对晚辈在求学和做学问方面的指导与规劝。
4、熟读课文
⑴、教师范读一遍课文,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指导朗读,读顺句子,读好停顿。⑵、检测字音。
逮(dài)怠(dài)迄(qì)鄙(bǐ)语(yù)恃(shì)钵(bō)还(huán)犹(yóu)⑶、出示下列语句,要求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①、天 下 事/有/ 难 易 乎?
②、然 则/昏 庸 聪 敏/之 用,岂 有/ 常 哉!③、蜀 之 鄙/有 二 僧,其 一/ 贫,其 一/ 富。④、吾/ 一 瓶 一 钵/足 矣。⑤、顾/不 如/蜀 鄙 之 僧 哉?
5、疏通文意。
⑴、结合书下注释,学生自我领悟为主。⑵、教师答疑、归纳有关字的释义和用法。⑶、检测:
说出下列语句的重点词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①、吾资之昏,不逮人也。②、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④、吾欲之南海,何如? ⑤、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⑥、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问题研讨:
⑴、课文讲的是做学问的事,可是从“天下事”起笔,为什么? 明确:开头从“天下事”写起,它包含着“人之为学”;“人之为学”只是“天下事”之一。这样自然的由泛论天下事的难易引入到求学难易的问题上。同时用两个设问句式,引人思考,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显然是为了突出为学的主题。论证均从正反两方面作答,鲜明对比,揭示了“易”“难”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使阐发的道理倍为深刻。
明确:这是一篇议论文,结构是提出论点,进行论证,得出结论,找出本文论点。中心论点是“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⑵、为了证明观点,作者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短的话概括。
明确: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⑶、小组合作,情境再现
提示: 合理设计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语气。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请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明确:表现出富者的轻蔑傲慢;贫者的坚定自信 特别强调:两个“子何恃而往?”的区别。⑷、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为学的成败,不在天资的高低和客观条件的好坏,而在于人们主观上是否努力。只要志向坚定,勤奋努力,一定会学有所成。板书: 人贵有志 事在人为
7、文末一段示晚辈。
明确:“是故聪与敏……自力者也。”
现在,我们大家该懂得《为学》这篇文章之所以出名的原因了吧? 这个原因就是它表达了所有的长辈对下一代的希望。我们决不能辜负长辈们对自己的希望。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来回报长辈们对我们的爱!
8、拓展延伸。
⑴你还能再举一些例子帮助作者证明他的观点吗? ⑵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材料。教师补充:
⑴、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 二十六岁失去了听觉,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⑵、古希腊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于是每天含着石子,面对大海朗诵,无论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的演说家。
⑶、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的时候被老师称为“智能底下的人”,只上
了3个月的学就被迫离开了学校,但他并不因此而丧失了信心,反而一直勤奋学习,最后终于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⑷、牛顿小时很笨,成绩很差,当他做的风车被嘲笑他的同学弄坏以后,他开始发奋学习,终于成为影响物理学界的重要物理学家。
9、小练笔:
请想像一下,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后,看到富和尚,他们见面时的场景及两人的对话,写下来。
三、板书设计
为学 彭端淑
人贵有志 事在人为
第三篇:《学与问》教案设计
《学与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学会本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文说出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凭借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重点难点:、朗读文,理解文的内容
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密切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论点。
这节,我们继续学习第23《学与问》学生齐读题
2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也叫议论文。
3我们曾学过的《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都是这类。议论文三要素分别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这篇文的论点是什么?
4开头,作者清晰地陈述论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ppt出示:学生齐读)
结尾,作者又进一步深化观点,说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ppt出示:学生齐读)、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总领,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总结两句话又形成的关系是——首尾呼应
6、这两句话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就是要——勤学好问,这样作者的观点清晰明了。
7、为说服大家,作者充分摆出事实,快速浏览文第2—4小节。简洁概括作者用哪两个事例来证明“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学生自读文,概括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总爱问为什么。2我国大科学家沈括通过观察思考,解开了山里桃花开得迟的疑团。)
小结:两个中外典型事例充分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引读)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文中这两个事例就是论据,用事例证明作者观点的过程就叫举例论证,这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板书举例论证】,其实,论证的方法还有很多,文中除了以前学过的举例论证外,还要两个论证,只要你认真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任务一:感受哥白尼的好问和沈括的好问善思。
策略:、默读文二、四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了解到哥白尼的好问?沈括是怎么在问中学的?并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在展示时小组要选取其中一个自然段进行汇报交流。
教师随机指导,并指导朗读到位:
⑴充满了好奇经常问这问那„„:(指导朗读)
缠着哥白尼非得把问题问清楚不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不懈探求
一串问题(指名学生逐个朗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读出好奇与疑问来)。
“„„”省略号里究竟省略了多少个问题呢?数不胜数
教师相机指导。
⑵小时候的哥白尼如此好问,长大后的哥白尼(注:如果这里学生能补充出来,并能感受出来就更好了。)
(ppt出示)哥白尼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推翻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地球是宇宙中心的错误认识。他的天文学说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他在任职的教学楼上,建立了一座小型天文台,不论寒暑,每天都用自己制造的天文仪器来观测、计算、研究,30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写出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
⑶同学们来说一说小时候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和他“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出示句子: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指导齐读句子
指名学生朗读句子。
哥白尼的事例,让我们真正认识了“问”在成功道路上的如此重要。(注:在此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让生齐读)
板书:好问
学习第四自然段。
我国大科学家沈括也是勤学好问的典范。他是怎么在问中学的?
他是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的。
仔细读沈括的事例,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他善于观察思考来?
⑴观察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呢?
这样才叫善于观察和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开疑团。
⑵从诗句中发现了问题。
出示诗句:
(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朝代)公元817年白居易写成《大林寺桃花》。这首诗诗脍炙人口,但直到沈括生活的北宋这漫长的100多年时间里没有有人发现过这个问题。
点评:沈括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把勤学好问与思考结合在一起了。
⑶当妈妈无法解开他心中的疑团时,他仍然把问题放在心上,在反复思考。
作者用沈括的事例说明了请教他人的同时,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引读),这样才能获得真知。
⑷学和思结合起来,问和思结合起来,这就是论语里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结:古人尚且如此,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不仅要多问好问,还应像沈括那样将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作者的举例论证又深入一层。
任务二:自读文第三自然段,思考我们又该怎样去问?
过渡: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⑴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回顾哥白尼的问题
出示问题: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
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
„„
你有什么发现?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
强调: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
这是问的一种好方法。还要怎么问?
⑵拜“能者为师”。
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是“能者”?确实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
那什么又叫“能者为师”?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确实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⑶关于“能者为师”道理,孔子曾经说过(出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说说意思读读。
3小结方法,古人的话精辟而见地,请教和询问促进学习,作者用讲道理的方法,证明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样的论证方法叫做“道理论证”
4(教师指板书)从哥白尼“好问”,深入谈到了小学生应该“怎样问”(板书:怎样问)和沈括的观察思考,作者的论证又深入了。板书:层层深入
四、了解比喻论证。
哥白尼从小勤学好问,长大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沈括小时候好问善思,长大成了有名的科学学。从他们的身上,大家悟出了什么道理呢?学生自由回答问题正如书上所说:„„
出示句子:“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作者把“问”比喻成“金钥匙”“铺路石”,直观简单地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这两个比喻贴切、自然地说明了“问”的重要性,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的证明方法是“比喻论证”。
五、总结拓展:、过渡: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懂得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清郑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六、检测导结。
过渡:下面老师想检验一下大家活学活用的能力:
出示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一块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学假如你是这位智者,你会怎样来说服这位只知“学”的老二呢!
板书设计:
23学与问
好问
举例论证
怎样问道理论证
观察思考
比喻论证
层层深入
第四篇:《学与问》教案设计
《学与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的意思.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重点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2、通过阅读本文,知道问与思的密切关系,养成良好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论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学与问》学生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也叫议论文。
3.我们曾学过的《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都是这类。议论文三要素分别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这篇课文的论点是什么?
4.开头,作者清晰地陈述论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ppt出示:学生齐读)
结尾,作者又进一步深化观点,说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ppt出示:学生齐读)
5、这两句话一句在开头,起的作用是——总领,一句在结尾起的作用是——总结.两句话又形成的关系是——首尾呼应.6、这两句话的意思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就是要——勤学好问,这样作者的观点清晰明了。
7、为说服大家,作者充分摆出事实,快速浏览课文第2—4小节。简洁概括作者用哪两个事例来证明“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学生自读课文,概括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总爱问为什么。2我国大科学家沈括通过观察思考,解开了山里桃花开得迟的疑团。)
小结:两个中外典型事例充分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引读)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文中这两个事例就是论据,用事例证明作者观点的过程就叫举例论证,这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板书举例论证】,其实,论证的方法还有很多,课文中除了以前学过的举例论证外,还要两个论证,只要你认真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任务一:感受哥白尼的好问和沈括的好问善思。
策略:、默读课文二、四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了解到哥白尼的好问?沈括是怎么在问中学的?并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在展示时小组要选取其中一个自然段进行汇报交流。
教师随机指导,并指导朗读到位:
⑴充满了好奇经常问这问那„„:(指导朗读)
缠着哥白尼非得把问题问清楚不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不懈探求
一串问题(指名学生逐个朗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读出好奇与疑问来)。
“„„”省略号里究竟省略了多少个问题呢?数不胜数
教师相机指导。
⑵小时候的哥白尼如此好问,长大后的哥白尼(注:如果这里学生能补充出来,并能感受出来就更好了。)
(ppt出示)哥白尼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推翻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地球是宇宙中心的错误认识。他的天文学说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他在任职的教学楼上,建立了一座小型天文台,不论寒暑,每天都用自己制造的天文仪器来观测、计算、研究,30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写出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
⑶同学们来说一说小时候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和他“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出示句子: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指导齐读句子
指名学生朗读句子。
哥白尼的事例,让我们真正认识了“问”在成功道路上的如此重要。(注:在此出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让生齐读)
板书:好问
学习第四自然段。
.我国大科学家沈括也是勤学好问的典范。他是怎么在问中学的?
他是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的。
仔细读沈括的事例,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他善于观察思考来?
⑴.观察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呢?
这样才叫善于观察和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开疑团。
⑵从诗句中发现了问题。
出示诗句:
(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朝代)公元817年白居易写成《大林寺桃花》。这首诗诗脍炙人口,但直到沈括生活的北宋这漫长的100多年时间里没有有人发现过这个问题。
点评:沈括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把勤学好问与思考结合在一起了。
⑶当妈妈无法解开他心中的疑团时,他仍然把问题放在心上,在反复思考。
作者用沈括的事例说明了请教他人的同时,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引读),这样才能获得真知。
⑷学和思结合起来,问和思结合起来,这就是论语里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结:古人尚且如此,我们新一代的小学生,不仅要多问好问,还应像沈括那样将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作者的举例论证又深入一层。
任务二: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我们又该怎样去问?
过渡:无论是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还是沈括生活的世界,它们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⑴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回顾哥白尼的问题
出示问题: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
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
„„
你有什么发现?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
强调: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
这是问的一种好方法。还要怎么问?
⑵拜“能者为师”。
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是“能者”?确实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
那什么又叫“能者为师”?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确实能给别人启发,给别人帮助的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⑶关于“能者为师”道理,孔子曾经说过(出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说说意思读读。
3.小结方法,古人的话精辟而见地,请教和询问促进学习,作者用讲道理的方法,证明了“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这样的论证方法叫做“道理论证”
4.(教师指板书)从哥白尼“好问”,深入谈到了小学生应该“怎样问”(板书:怎样问)和沈括的观察思考,作者的论证又深入了。板书:层层深入
四、了解比喻论证。
哥白尼从小勤学好问,长大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沈括小时候好问善思,长大成了有名的科学学。从他们的身上,大家悟出了什么道理呢?学生自由回答问题正如书上所说:„„
出示句子:“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作者把“问”比喻成“金钥匙”“铺路石”,直观简单地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这两个比喻贴切、自然地说明了“问”的重要性,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的证明方法是“比喻论证”。
五、总结拓展:、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懂得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因为“我们从小应该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是的,勤学好问,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有许多的名人名言也验证了这一点,下面请大家看几则名人名言.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清郑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六、检测导结。
过渡:下面老师想检验一下大家活学活用的能力:
出示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家,得到了一块当朝宰相赠送的书有“学问”两个字的金匾.这家主人过世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家,谁都想得到那块能带来学问的金匾,互不相让.结果两人只好找来工匠把匾从中一分为二.老二得到了有“学”字的半块.于是他就扛着这半块匾到处求学,见什么学什么,从不多问.几年下来,却一无所获.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智者……
各位同学假如你是这位智者,你会怎样来说服这位只知“学”的老二呢!
板书设计:
23.学与问
好问
举例论证
怎样问道理论证
观察思考
比喻论证
层层深入
第五篇:~学写儿童诗教案设计
学写儿童诗教案设计
郎中乡坝头小学崔丽霞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诗,但并没有系统地学过儿童诗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尤为合适,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创作兴趣。
学习目标:
1.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2.发挥想象,尝试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3.通过学习儿童诗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重点:
1.激发对对大自然的向往。2.创造简单的儿童诗。
学习难点:
初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说出你知道的诗人的名字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向往。2.出示PPT《咏鹅》导入课题《学写儿童诗》。
二、口述目标:
有一位名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小诗人,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学学儿童诗的创作方法。写一首属于自己的儿童诗。(板书:写儿童诗)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播放《蜗牛与黄鹂鸟》)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哦!
二、品读《蜗牛》,了解诗歌特点(出示诗句)(1)自由读
老师为这首歌中的小蜗牛写了一首诗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2)交流感悟
(从小诗的简短、单句成行、好玩、有趣、想象成人来感悟儿童诗的特点:琅琅上口、充满童趣、想象丰富)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A:感悟琅琅上口的特点 ①指名读
你读这首诗,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简短、单句成行
②谁再来读,说说你的感受?
你说的很对,哪几个字让你感觉读起来很顺口呢? 你真会读书,“慢,遍,全”它们的韵母都是an,这在诗 中就是押韵,正是有了韵,整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板书:琅琅上口)B:感悟充满童趣的特点
① 读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生说感受(好玩、有趣)
同学们,把普通的小蜗牛写得活泼可爱。让我们读起来既好玩又有趣(板书:充满童趣)C:感悟想象丰富的特点 小蜗牛会说话吗?能听懂我们说话吗? 这就是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板书:想象丰富)②齐读小诗
这就是想象的神奇之处,在想象中,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连蜗牛都会说话!带着你的想象再来读一读,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用自己的话说
(读、想象、再读,说感受,让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力让儿童诗变得趣味盎然)
三、改写《阳光》 出示诗句:
阳光
林武宪 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1、读诗句,体悟用词巧妙(1)齐读(2)交流感悟
(从爬着,笑着这些词语感受诗人用词的巧妙,运用想象写出阳光的活泼)①你喜欢哪句话? a:阳光在窗上爬着
阳光没有手,没有脚,怎么能在窗上爬呢?换成“照着”可以吗?(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②你喜欢哪一句? b:阳光在花上笑着
一个“笑”字写出了阳光的活力,把阳光写成了一个可爱的小朋友一样,不仅有动作,还有了表情,多可爱呀!(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1.改编诗句 ⑴换动词
“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还可以在溪上怎么着?谁来试着说一说? a: 阳光在溪上跑着
师:快把掌声送给他,我们的小诗人创作出了阳光在溪上跑着,多好啊!b:阳光在溪上躺着
一个“躺”字,写出了懒洋洋的阳光 c:阳光在溪上飘着,我喜欢你的想象 ⑵换地点
阳光还可以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同桌之间可以先讨论一下(同桌讨论)a:阳光在树上睡着 b:阳光在教室里微笑着 c:阳光在奶奶的棉被里藏着 …… ⑶换事物 阳光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美好的感受,如果我们把阳光换成月光呢?试着读一读,有什么感受?
从你们的表情中我感觉到了了,换成月光,带给我们的感受也很美。
四、展开想象,创作小诗
1、激发想象
我在校园里发现了一片很美的树叶,换成树叶读读看? 出示:树叶在— —(生说自己的想法)
你一句、我一句,说得都很美,把你们刚才说的合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诗,原来,写诗就这么简单。
2、鼓励创作
现在,请你以小草为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下你自己的诗吧!
五、评改
1、自己评改
写完的同学请你小声地读一读,读句子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
2、同伴欣赏
自己边读边修改过之后,与同桌互换,互相欣赏;请你推荐出你认为优秀的小诗,还可以把推荐的理由写在旁边。
①生推荐优秀作品
说出你推荐的理由,你认为她写的“树叶在风中唱着”很形象,而且很美!他写得棒,你评的更棒,会评的孩子写得会更好!
②谁再来推荐
小诗人想象力丰富,把树叶写成了一个可爱的绿娃娃。你说出了儿童诗的特点,你很会学习,真了不起!
③师生评改
谁有勇气拿出来自己的作品,我们一起修改。
3、再次修改
用上我们刚才学到的修改方法,对照儿童诗的特点,对自己的作品再次修改,好诗不厌百回改。
六、展示作品
①赵婉贞的小诗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还特别有趣!② 候绍莹的小诗幽默风趣,还琅琅上口。
③ 李佳润的小诗想象力丰富,“比花开的早”一句更是绝美的佳句,不仅采用拟人的方法写成小草的特点,更让我们感到小草既有花的美又有草的完全生命力。
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诗歌的特点,还通过读诗、改诗、仿写、到最后写成了一首优美的小诗!这让老师非常感动,同学们,这节课,仅仅是我们童诗创作的开始,希望以后能读更多的诗,写出更多的诗,还可以创作自己的诗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板书:
学写儿童诗
特点: 方法:
琅琅上口 读 充满童趣 改 想象丰富 仿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