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粗浅思考
对“整本书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粗浅思考
永登县武胜驿镇金嘴小学教师:刘
义
5月11日,我参加了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主办的“小学语文金艳名师工作室论坛”关于“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研讨会”,感悟很深。
整本书的阅读,对于我们山区教师来说,是新鲜事物。整本书阅读进入语文课程,不管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看,都已引发了已有语文课程形态的变革——丰富了语文课程的资源,扩展了语文课程内容,开拓了阅读教学组织方式,加强了学生的阅读量,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个人肤浅的认识到它的兴起不仅初步露出语文教学改革理念变革的端倪,也是当前小学语文多样化阅读的重要体现。
通过这次学习,我尝试着把整本书阅读同我们现用的阅读教学进行了一些粗略的比较。
一、从课程内容来看,传统的阅读,我们更多的阅读内容,来源于教材,一般是教室里,面对着一个班的孩子,照着教科书的编排顺序,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学下来,要求不外乎字、词、句、段、篇,源于教师成人式的灌输,让学生硬性接受,阅读的量难以得到保证。而金艳老师提出的整本书阅读,则更加强调人文性和文学性的融合,扩大了学生视野,也培养了学生大胆表达的愿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从教学策略来看,针对阅读理解能力不是很强的小学生来说,选书应为首要问题,而我们通常的课外阅读,基本上是以学生个体来完成的,教师并不参与其中,学生选书不免驳杂,导致学生多选“流行”而少读经典,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润泽和精神的滋养。而整本书阅读,就要求以班级读书会等组织形式引导学生阅读,避免阅读的功利性,用故事中的力量唤起学生人性中闪亮的情愫。再加上教师参与并指导了学生,没有加重学生负担,破坏学生的阅读胃口,让阅读成了有的放矢,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写作方式的变革。中小学作文教学大规模施行的文章体式主要有“闪光点”的记叙文、“格式化”的议论文、“生动”的说明文、“日常”的应用文。这种所谓“好作文”是为着应试的,往往是“做”出来的。读完书后写的读后感,面貌千篇一律,开头写内容,中间作检讨,最后表决心。而在本次听了靳克俭老师开课时出示的获奖作文《妈妈回来了》,以及周益明老师讲座时出示的学生仿写诗歌,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这绝对不是在“做”文章——这是孩子们与书中同龄人的对话,是与生活中的同伴对话,是与爸爸妈妈的对话,是与作者的对话,更是与自己的对话。这样的表达意味着写作体式的变化——这正是写作课程内容变革的关键因素。
四、课堂结构的变化。在我们熟悉的阅读课堂里,基本上是教师牵引着学生阅读课文,照着教科书的编排,在读读议议中,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及主旨,理解重点句子;而这次学习中,听了刘颖老师执教的《吃六顿晚餐的猫》,让我感受到课堂完全是学生思想、体验的交流场,教师更多地是走下讲台,作为普通的读者参与讨论,在某些时刻点拨讨论引向深入,跟着学生的思想与体验,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体会到了“交流多则文明盛,交流少则文明衰,无交流则野蛮”的深刻道理。周益明老师执教的《外公是颗樱桃树》,则完全围绕着“猜”字展开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考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学生想象和书中故事情节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故事的温馨与感人。这些课更让我认识到了“好的教学不是展示教师才华的教学,而是展示孩子从不懂到懂的学习过程,既要预设更要注重生成。”
总之,我对整本书阅读虽然还一知半解,难免不切实际,但是这种教学思想和模式,为我的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将它引进课堂教学中来,摸索前行,定会促进我的语文教学更上一层。
第二篇:对电视公益广告发展的粗浅思考
对电视公益广告发展的粗浅思考
摘要:近年来,电视公益广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电视公益广告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电视公益广告发展方向思考
电视公益广告是传播先进文化、塑造高尚精神、引领文明风尚的有效载体。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电视公益广告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电视公益广告的数量明显增多、质量明显提高,一批主题鲜明、导向正确、寓意深刻、生动传神的公益广告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电视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相比,电视公益广告数量太少而且制作不如商业广告精美;内容涉及面比较窄,其形式也比较简单;电视公益广告的投入与广告营业额大幅增长的趋势不相符,与商业广告占社会广告总数的份额相比,所占比重太低。未来的电视公益广告如何通过短小精练的广告形式和极其特殊的广告手法激起公众的欣赏兴趣,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引导,在匡正过失,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健康、有序运转方面,走出一片新天地呢?
香港著名广告人林俊明曾说过“广告无真理,只有喜欢与不喜欢”,选择老百姓最熟悉的事情,用老百姓看的懂的形式,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是电视公益广告创作中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更是决定公益广告影响力大小的保证。下面,就电视公益广告今后的发展方向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1.电视公益广告要彰显“人文关怀”的理念
“人文关怀”是本世纪中国先进思潮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公益广告以它独有的“人本性”、“公益性”、“倡导性”等特点,寓情于形,把人文关怀包含在广告所要表现的日常现象中,唤醒人们内心深处最纯、最美的东西,引导人们向善与美的方向发展。
2.电视公益广告与知识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
当代不论是网络上出现的新媒体技术,还是楼宇电视、手机电视等新的投放渠道,传统电视媒体的电视公益广告信息在一定时期的知晓度和影响力还是无可替代的。“科技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提倡的精神,而电视公益广告对人性的关注必将使它得到长足的稳健发展。知识经济概念和意识的引进,将鼓励人们努力求知创新,更新观念,更进一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公众服务,把电视公益广告做的更好,做的更有影响力。
3.电视公益广告商业化倾向更加突显
实践证明,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单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单一层面的竞争,而是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展开的以整体实力和整体形象为中心的文化导向的竞争。近年来企业大力推行公益广告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一些头脑敏锐的企业家已经认识到企业选择做公益广告,虽然并不能直接宣传自己的产品,但在公众面前积极宣传社会文化,倡导科学文明观念,表现出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再通过频繁的播出强化企业的商标印象,从而树立品牌效应,达到既宣传社会文化、又吸引公众、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最终对背后的企业产品产生购买行为,从而达到爱屋及乌的目的。与此同时,制作电视公益广告资金不足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从而达到企业与媒体的双赢。
4.电视公益广告拒绝商业广告(这值得商榷)
2011年3月1日起重庆卫视全面改版,不播放商业广告,而改用城市宣传片、公益广告片代替广告的位置,要打造一个“主流媒体、公益频道”。给广大电视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清爽感觉,可谓在全国电视圈里一石击水,在电视行业内部引起震动,此举引发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以回归公益的旗号拒绝商业广告的创举对于重庆卫视来说是重庆卫视实践探索“人文情结”的勇敢之举,也可谓是有电视理想的电视人在现实面前说“不”的执着尝试。
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扶持卫视,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老百姓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电视台不播商业广告,有利于把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放在做纯粹的新闻频道上,搞好自办节目上,而不是跑经营、拉广告上,重庆卫视将商业广告拒之门外,必然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当然靠财政“养活”卫视,有违市场经济的方向和规则,会不会回到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过上“无忧无虑、养尊处优”的日子,进而丧失其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当然,取消商业广告未必是上策,最好的方式应是规范它。
5.电视公益广告宣传将更加规范
以规章制度规范公益广告宣传。1997年,中宣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关于做好公益广告宣传的通知》,明确了各类媒体刊播公益广告的责任,规定电视媒介发布公益广告的时间应不少于全年发布商业广告时间的3%,电视媒介在19点至21点时间段每套节目发布公益广告时间应不少于该时段发布商业广告时间的3%。2003年,中央文明办、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公益广告宣传的通知》,重申媒体落实刊播公益广告的责任。国家广电总局规定,将电视发布公益广告的情况作为评价该单位信用等级的重要依据。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为电视公益广告宣传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电视公益广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而作为一种社会公益事业,它承担着启发公众思考、引领公众参与的重任与使命。进一步提高公益广告的文化品位,发挥其更大的社会文化职能,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电视公益广告事业定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郑明波.《公益广告商业性现象批判与控制》,暨南大学新闻系系刊.
[2]倪宁.《公益广告新天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3年5月第一版.
[3]潘大军.《发展公益广告事业的若干思考》,北京商学院1997年第一期.
第三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思考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思考
清流城关小学
马清香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已经八年的时间了,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我谨以个人谈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勉!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恐龙的灭绝》这篇课文时,我找来各种各样恐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博物馆里巨大的恐龙化石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恐龙,了解它们灭绝的原因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恐龙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拓展教材,放飞学生想象力。
在教《宿新市徐公店》这课时,我让学生搜集有关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进行对照,并通过情境的设置启发学生想象“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美好景色,最后让学生想象篱落外还有怎样的美丽景色,这样一来,教师以教材为本,又超越了教材本身,突破了课文的局限性,拓展了教材,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整节课学生的创造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获得了知的收获,思的启迪,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及能力的发展。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创新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结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局面,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学生的教材,开放学生的课堂,利用语文的优势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服务。因此,语文教材就要联系学生实际,努力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信息。引导学生在自然、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而拓宽语文教育,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1、与其他学科整合
语文内容包罗万象,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把握语文课个性的基础上,适当向其他学科开放,使各学科相互渗透,互相提高。如,《找春天》一课,理解课文后,结合《春天在哪里》这首歌让学生唱春天,学生兴趣高涨。这样把教材当作载体,打破了学科界限,体现出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融合,使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音乐融为一体,更加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四个太阳》一课,跨越学科界限,让学生动手画,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这一环节将语文与美术有机融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2、向课外延伸
开放的语文离不开感悟。感悟是一个思维过程,扩大阅读增强积累是学生“自我感悟”的关键,而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仅靠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中华文化宝库浩如烟海,语文课本只能是沧海一粟。如果把课本看作学生学习语文的全部,那必然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古人的经验说明广泛涉猎、大量吸收,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教学中把课文当作“例子”,课前指导搜集资料,课中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推荐读物,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科学的补充教材。《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引导学生搜集其他动物的尾巴特点资料并编故事,孩子们编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拓宽了知识面,实现了知识共享。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第四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点粗浅思考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连续第三年中央发出的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作为“十一五”十大方略之首,这次“一号文件”继续着2004、2005年“一号文件”的精神和政策措施,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对农业农村支持建设发展的投入力度在继续进一步加大。在建设的重点上,仍然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社会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这六个方面重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建设,也就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去建设,而且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新村庄建设,而是全方面建设、全方位建设。
从理论上说,全方位协调推进无疑是缜密的,是正确的,但在问题的实质的认识和把握上,特别是对于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如何进行实质性技术操作来说,又觉得如坠雾里,看着这个充满诱惑力的馅饼,不知道从哪里下嘴。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课题,我觉得有必要从宏观背景上去认识,在中国实际发展阶段中去把握,从农村实际去操作。
从宏观上认识,就是对中国发展阶段的分析和判断。需要清醒认识的是,中国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阶段,处在向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起飞阶段”,如果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的判断,那么,中国总的发展背景仍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这是中心任务,所谓“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是“第一要务”,这个“发展”,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因为,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世界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中国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客观事实是,“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极”,按照发展极理论,只有一个地区先发展起来了,才能聚集力量,带动、辐射其他地区发展起来,比如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及正在酝酿发展的“环渤海”地区、“津京冀”地区等等,因此,尽管在地位上是未来十大发展战略之首,这不过是在政治策略上的排位,从发展的角度讲,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第一位的,至于如何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那是另一个课题,在此暂不做讨论。那么如何理解、认识和把握中国在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历史课题呢?我觉得,从战略上讲,从未来发展趋势上讲,需要把握住两点:一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二是农村发展环境建设问题。当然,其他也都很重要,但在“都很重要”的要素中,这两块是“木桶原理”中,相对较短的关键的“木板”。
回想中国改革开放25年来走过的道路,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建立推开之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就被推到了改革开放的边缘地带,只要粮食这一重要的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没有出现重大危机,“三农”问题就成为实际操作层面“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了,这也符合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干部考核机制,同时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正是我们把力量都用在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上,才有了这25年中国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但是,在发展的背后,我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里只讨论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的代价,那就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社会事业历史欠账太多,致使原本突出的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更为严重的是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的掠夺性过渡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我们承接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达国家把高污染、高能耗以及低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移到了我们这样的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招商引资”和“加快发展”,很多地方在发展中出现了很多资源与环境问题。因此,对于未来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仍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廉这个优势,仍然要朝着世界制造业中心方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努力变农村劳动过剩负担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优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教育、培训、就业问题是另一个课题,在此不做讨论),这就涉及到一个造就现代化新型农民的问题,所谓“以人为本”,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讲,就是未来造就新型农民问题。那么,就在这样的未来发展趋势下,讨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实力决定一切。在农村经济建设的问题上,一是注意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以科技为先导,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二是注重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于脆弱的经济环境地区,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问题,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在一定经济条件下,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注重社会各方面的协调,注重构建和谐社会。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判断,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认清和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坚持“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还是要加快发展经济,只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意经济增长方式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资源、社会、地区间的协调与平衡。这是一个总的方向和方针。因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远远没有完成,如果牺牲城市化、工业化速度和进度,分散精力和力量,可能是个战略性错误,可能导致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作为政治战略取向,应该是纠正和改变以往对农村过于不关注甚至歧视的政策和做法,应该真正关注农村发展,关心农民生活,支持现代农业建设。但是,也不可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仍没有足够的过剩的财力来填补广大农村这个无底洞,政府财政投资必须更加讲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真的把大量的有限的宝贵资金仍向广阔的农村,只讲政治效益不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谁敢保证不会是一场“政府投资灾难”重演。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发展是一个机遇,也充满了危机和挑战,如果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把握不好这个度,同样会充满危险。
2、加大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确实有很多任务,有方多方面,但欠账最多,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的,同时能够拉动内需,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也能真正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和利益的,是加快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排在第一位。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何投资建设,是应该车很大的问题。尽管中央财政拿出了几百个亿甚至几千个亿,但,对于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口,肯定是杯水车薪,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还清所有欠账,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不能把人们的胃口一下子吊的太高,让所有地方政府眼睛都盯着中央政府这有限的资金,或者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好了,你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你中央要给我钱,不然就是失望,就是责怪中央不兑现承诺。这里,我认为有个财政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的问题。“分灶吃饭”财政管理体制,就要财权与事权分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究竟怎么划分职责任务。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技术路线是:通过政策和其他各种措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或者通过转移支付给县级财政,由县级财政担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目前,县级财政向市级、省级、中央财政层层上缴财力,留在地方尤其是县级财力有限,这就不可能真正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在,虽然农业税取消了,农业利润不再流向工业和城市领域了,但,产生在农村的税收,还是通过乡、县、市税收渠道流向省和中央,而乡和县级财政根本无力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明确了县级财政作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那么,富裕的地方给政策,贫困的地方通过转移支付,总之,在财政和税收体制上落实“多予(转移支付)、少取(尽量把地方上产生的税收留在地方使用)、放活(给地方一定的积极性)”政策,这样,以县为单元和主体,来贯彻落实支持农村的政策,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财力下得到加快发展。
3、切实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我们的国家,除了美丽繁华的城市,就是广大的农村,如果经济发展了,环境破坏了,城市是不宜居住的城市,农村和不宜居住的农村,即使经济再发达,也很难说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从未来发展上看,农村人口将继续不断地大量地转移到城市,农村怎么发展和建设,留给未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农村,确实应该值得研究和思考。再造秀美山河,应该值得科学规划。
(1)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现在农村的发展,基本上是靠当地资源开发和高耗能和低成本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为主。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的发展,如果不走循环经济,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要说未来100年,就说我们这一代人能赶上的2030年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就北方而言,几乎大河小河皆干,水资源危机;煤矿、铁矿等各种矿藏乱采滥挖,工业企业“三废”污染严重;村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农田承包零散难以规模化、机械化耕作,农田里白色塑料一片,土壤沙化,肥力下降;村庄建设缺乏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产品匮乏,农村村庄社区服务严重不足,有钱农民建新房,房内现代化,房外“脏乱差”;经济好一点的村庄,有新房无新庄,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等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这是未来农村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也是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首要问题。
(2)发展环境,也就是投资环境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户,发展环境和平台的供给者和搭建者是政府,搞好行政管理和行政服务,是地方政府的职责。比如其中的规划问题,没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就难以做到科学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发展,是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体现。比如,一个地方城市体系规划中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小城镇建设规划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比如一个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交通道路、通讯设施、水电气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等等,比如一个地方生产力布局的规划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这些规划发展背景,才知道财政的资金、企业的资金、村集体的资金、农民的资金怎么投入,投向哪里,投向哪些项目,否则,就像大炼钢铁的时代一样,全面铺开,没有规划,缺乏重点,肯定是“乱弹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科学规划大背景下,有侧重、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有序展开。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3)社会环境建设。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时期,是社会经济矛盾多发期,农村也不例外。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含义非常深刻。一个地方发展,确实应该看经济发展水平,但,也不能只看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上不去,有多种原因,历史的、客观的、区位的、资源的、客观的、主观的等等,但是,一个地方治安混乱、民怨鼎沸,肯定是人为的原因。相对于农村来讲,从GDp到农民收入低于城市,这很正常,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国家,但是,农村有农村的生活方式,农民有农民的活法,在国民待遇上,农民要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国民待遇,比如在教育方面,在医疗卫生方面,在社会保障方面,在劳动就业方面等等,城乡应该一体化。因此,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应该有一个大的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治理农村社会、管理农村社会方面,有一个大的改观,使一个地方人民安居乐业,稳定祥和,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当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很多方面,但这些应该更重要,更紧迫。
第五篇:对语文教学目标的理性认识与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标的理性认识与思考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性活动,教学目标功能导向也应体现在变化中。以语文课改指向为依据,从目标确立、目标发展的过程性、目标关联之间的原则与突出点以及目标的模糊与清晰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审视与思考,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认识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07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已经成为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导向,包括一些教材或教参也都在每节课之前有目标提示,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然而,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性的变化过程,如果教师不考虑实际而死搬硬套教材或教参提供的教学目标,就不可能深度把握教学的变化,课堂教学往往是低效的。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性审视语文教学目标,以便让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学生发展特征是语文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差异性特征,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对社会认识的基础不一样,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思考自然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其获得的知识与情感就会不同。比如朱自清的《背影》,生活在农民家庭的学生,由于对父亲辛苦劳作所带来的变化,以及父母对子女成长关心的内心慈祥的外化与内涵有深切体会,他们自然就在这种亲情的感染下对父亲的高大形象有着更深刻的发自内心的理解。因此,用固定的教学目标对他们的学习提出要求显然是不科学的。
实际上,无论是语文教材还是语文教参,其提出的教学目标只不过是一种普遍性的目标。教师在利用这些目标的时候应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发展的实际做一定程度的调整,一方面可以采取如降低或提高难度、分层要求、变换容量等措施;另一方面也可以放弃自己独断的意见,让学生根据自我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便让目标的呈现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信息掌握上的变化,从而实现学生知识、情感与价值观在目标的引领下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学生的发展更需要关注目标的过程性导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归宿,但是学生最终学习结果的实现只是教学目标的一个基本要求,从三维目标来看,学生的过程与方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所以,在关注学生实现知识性目标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完成知识性目标的过程,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否学会了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措施是不是很恰当,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特别要提出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往往是在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过程性导向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的过程,让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能通过文本的听、说、读、写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通过文本思想的思考得到情绪的渲染,能通过师生合作或生生之间的合作带来成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标在体现集中原则的同时更应突出重点
语文教学主要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以及通过语言文字渗透思想性的教学活动,相对于数学、物理等理科的教学目标而言,其教学目标的序列性很不强。例如,单从培养学生对文本思想的情感陶冶来说,虽然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或许能找到一定的层次,但要说到具体方面,确实又很难找到合理的序列,只能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听、说、读、写来培养他们的情感目标。
对于一节课而言,教学目标要兼顾的内容很多,教师往往是难以取舍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按照集中的原则,以三维目标的内容进行分类集中。但是,由于三类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独自的特点,势必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做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突出目标重点,即在一节课中,应确定一个主要目标。例如,是学习新知识的目标还是巩固已学的旧知识的目标,不能不分主次的全部兼顾。在确定主目标的基础上再确定一些辅助目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规范性,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是主要目标,而通过以上目标的过程性活动发展他们的情感态度、思想情操则是辅助目标。当然,语文教学目标集中但主次分明还需要教师既要考虑一节课中目标的内在联系,还要考虑多堂课之间的目标联系,这就无形中对教师形成挑战,在提高知识的基础上有整体把握的能力。
四、语文教学目标的公开与模糊应该结合起来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一节课的开始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清楚自己将要面临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知道这节课中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可能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等。但我们也必须清楚,明确教学目标只是一般情况下的需要,在许多时候,有些目标还是需要模糊或隐藏的,如情感目标就需要模糊一点,因为不同的学生所受到的文本的情绪感染是不一样的。再如,在培养学生学习态度的时候,就可以不公开这个目标,只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他们存在的问题就可以了。因此,依然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教师应清楚地知道明确、公开的情况。
总之,正确看待语文教学目标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在遵循教学目标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教师还应该根据实际,尊重学生差异,灵活运用目标开展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