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作用

时间:2019-05-15 03:4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作用》。

第一篇:谈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作用

谈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作用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问题意识的提高标志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也标志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初步养成。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为基础来做好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问题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开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本文笔者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多年,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关于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结如下。

一、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教师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重点还是要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出来,给予学生在课堂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挥自身的课堂主体作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并在主体作用的刺激下主动的提出问题,并自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做好引导工作,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发生。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个部分的时候,其中有一章节是谁先迎来黎明,在之前的章节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到了地球是在自西向?|的自转,这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的主动权适当的交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地球的自转会给地球上的人们带来什么样的不同。很多学生都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来考虑这个问题。随即就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地球东边的人是不是先比地球西边的人看到太阳?”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笔者感到非常的欣慰,因为这个学生道出了这一章节学习的重点,也为整个章节教学铺设了良好的开端。在这个学生提问之后,很多学生都纷纷的开始讨论,有的学生在国外有亲戚,就提出了时差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之上笔者顺势开展这个章节的教学,学生带着疑问而来,经过了一节课的学习,带着问题被解答的满意而归。

二、做好基础知识教学,为学生的问题意识插上翅膀

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也要给予正确的认识,这就涉及到引导学生正确提问的问题,要想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对于学生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至关重要。学生只有站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其问题意识才能够真正的得到有效的培养,否则只能让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涣散,反而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声音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学生对于声音可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对于声音传播的知识却并不是很了解,在没有接触正式的物理学知识学习之前,学生们对于声音还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在这个部分学习的时候才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多数的问题并不与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相关,也就是说,学生的提问效率较低。看到了这个问题,笔者在进行这部分知识内容学习之前,先对学生有关于声音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讲述,让学生能够首先懂得什么是声音,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许多学生提出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是否会递减,回声现象是怎么回事。在学生的这些提问之后,笔者并没有直接的做出回答,而是直接开始这部分知识内容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行的通过课程学习来寻找答案。在课程结束之后,很多学生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于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的非常深刻,在与教师的探讨之中非常明确的表达了自己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识。笔者不仅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还看到了学生不断提高的问题能力和课堂提问的积极性。

三、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对于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一个学生所能达到的高度毕竟有限,而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的交流和沟通不仅会对课程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还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提问会变得更加的有针对性。因此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开展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内部能够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彼此交流、相互促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会变得更高,而且学生内部会自行的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之内的讨论而得到问题的解决,这不仅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灵感碰撞出火花的过程。教师对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要给予适当的帮助,首先在问题的提出方面要让学生的合作更加具有价值,让学生能够以教师问题的解决为目标,自觉自发的进行合作交流。如果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具备太多合作的价值,而教师又一味的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则学生的小组合作只能是流于形式,学生在小组之内必然会相互的嬉闹和玩耍,导致课堂教学纪律的涣散。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之中,不仅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也可以几个小组之间相互提问,以竞赛的方式来增进彼此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这种他人监督的方式,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主动,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学生会甘于落后于其他学生。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引导和协助,既要保证学生的提问不超出学生知识能力范围,又要保证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率的解决问题,服务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水的三态变化的时候,这个现象学生们都很熟悉,生活中也极为常见,这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冰是否能直接变成水蒸气。很多学生在开始接触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很惊讶,因为他们习惯了冰先化成水,然后再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然后笔者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给予重要的提示――温度。在学生经过分组的讨论和研究之后,笔者顺势将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教给学生,并且根据学生的研究讨论来讲述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学生通过之前的讨论对于这部分知识本来就产生了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再经过教师的点拨,其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提问学生会把自己对于知识内容的先入印象表达出来,这样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既有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过程的发生,让学生的知识获得更加的稳固。

第二篇: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而“问题”是数学生命的源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迪学生畅开言路,自主学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方法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

世界上有一个民族特别关心下一代的教育,那就是犹太民族。当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几乎是相同的。“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题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我今天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没有回答出来!”家长会像孩子一样的得意、高兴,并会喜形于色……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曾经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生命的源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营造自由气氛,使学生敢问

新课程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对待学生疑问,教师不仅不能压制、阻塞学生的思路,而是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幼稚,不合情理,没有思维价值,教师也应给予精神上的鼓励;特别对那些不循常规、独辟蹊径,思维具有创意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以激励其他同学积极思维,这样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简单化和数学化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一些具有发散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测高》这一课之前,我首先带着孩子们去操场上采集数据,四人一小组,分别测量国旗杆在阳光下的影长,某个易测量物体的高度和它在同一时刻阳光下的影长。学生在记录这些数据时就开始产生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同一时刻啊?”“为什么这样就可以测出旗杆的高啊……”“珠穆朗玛峰,埃及金字塔的高度可以这样测吗?”。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学生摸得着、看得见,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既学会了数学知识,又解决了实际问题,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

在讲授“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时我是这样问学生:“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有的同学问道:“我想知道用什么办法知道你所作的角等于已知角?”问题提出后,有的说用度量法,有的说用叠合法。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说:“那么你就学我的方法去画角,然后用你自己的办法去验证。”不一会,一位同学突然站起来问道:“老师我想知道你这样画的依据或理由是什么?”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我灵机一动说:“用这节课的知识还不能解决你提出的问题,但是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个问题蕴涵着几何的后续知识,随着以后的学习就会解决。”半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这名学生兴奋地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知道了,你是用‘边边边公理’来求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没想到自己不经意的回答,却成了学生半年的困惑,他始终在想着如何用已学的知识来思考解决这个问题。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把课内探究延伸到了课外,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

四、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善问

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提问,提供高质量的范例,并力求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问题是从哪里来的。例如新授概念时,可以问:“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对于实际问题,可以问:“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用到哪些数学知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什么?”几何问题可引导学生问“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什么要求?它的具体规定是什么?需要哪些条件?”“基本几何图形有哪些?还有哪些解题方法?”等等。在评价解决办法时应提出:“必须满足哪些要求?判断的准则是什么?这种解决办法是否满足了这些要求?”一般来说,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境下,不同的知识内容,教给学生科学考虑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面对情境会思考,会联想,会总结,逐步掌握提问的诀窍。教师应进行适时诱导点拨,教给学生?l现问题的方法。如采取对比异同法、类比联想法、知识迁移法、问题发散法和矛盾法等等。在教“圆锥体表面积”时,学生纷纷提出:“圆锥体表面是哪几个面?圆锥体的表面积怎么算?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区别是什么?”问题提出来之后,指导学生类比“圆柱体有几个面?”“圆柱体表面积是如何计算的?那么圆锥体表面积是否也可以这样计算呢?”引导学生观察模型进行实际操作,知道沿圆锥母线展开的侧面图形是扇形,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易于解决。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在学习中质疑。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哈佛大学师生中也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呼唤。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教师要多加指导,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畅开言路,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让我们从每一个45分钟做起吧!

参考文献:

[1]刘晓波.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2]?小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有效教学[J].数学大世界,2012,1.[3]赵晓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数学教学通讯,2006,1.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研究方案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己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而教育又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产生新问题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陶行知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闯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很少有学生提问,即便是问,也只是问某一道现成的题目,而不能或不善提出真正有质量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

2、课题界定: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培 养问题意识就是教师想方设法激发这种心理状态,并利用合理方法、创设情境,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有利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研究依据(—)理论依据

l、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教学形式就是“问题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和学的过程为: 教师

(1)提问、试验等形式,向学生提出研究问题的任务;(2)组织学生深思熟虑所提出的问题:(3)建议学生证明所提出的解决任务的方案的正确性;(4)如果学生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要求他从该假设中做出关于所获得的新知识的结论。学生(1)接受任务,并开始思考解决的各种可能的途径:(2)说出解决这一任务的可能的方案:(3)证明其中一种方案的合理性;(4)概括做出的关于所回答的新知识的结论。

2、杜威提出的问题解决的五步模式:

(1)意识到困难的状态;(2)确定疑难所在;(3)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4)对问题重新加以阐述;(5)验证、证实或驳斥假设。

3、奥苏伯尔和鲁滨逊提出的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2)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3)填补空隙;(4)解答之后的检验。

上述三方面的理论虽然都有偏颇,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为研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奠定基础。(二)实践依据

我校是一所村镇学校,学生家长多为农民和矿工,对学生的学习不够关注,一些关注学生的家长也只是关注成绩,而对关系学生终身发展的提出问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不够。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学校地处偏远,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不多,对课程改革认识不足,课堂教学不够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此项课题的研究,既是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也使教师在研究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

三、理论假说与研究目标 l、理论假说

每个学生都对精彩纷呈的语文学习活动充满了好奇心和疑问,如果教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训练学生的提问技巧,学生就会在精彩分呈的问题中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2、研究目标(1)科研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的教学模式。(2)育人目标:

敢问:即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等后,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勇于发表自己见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会问: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原有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理解信息,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 解,并有其深度。(3)工作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教师,逐步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建设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一五年级学生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掇据课题的内容,课题组成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有行动,有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行动研究法”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实施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地贯彻行动计划。收集研究的资料,监察行动的全过程。反思就是对行动效果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

(2)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加以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总结实验的得失,再指导研究和实践。

(3)个案法:对实验班的个别学生(优等生、潜能生),进行个案分析,跟踪调查研究。辅助资料收集法、调查法、观察法、问卷法、座谈讨论法等。

四、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研究要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实践探索方向的正确性。

2、合作性原则: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相互合作,共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

3、开放性原则:本课题起始阶段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逐步开放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空间、开放学习方式(小组或个体)和指导教师(可以是校内教师,也可以是校外的家长或专业人士等),开放信息来源渠道(既可以在校内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查阅获取资料,也可以到校外采用采访、调查等形式获取资料),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停留在课堂上和语文学科的学习中。

五、研究内容及措施(一)研究内容

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完善小学语文问题教学的基本模式:受到启发——提出问题——阅读求解——解决问题——剖新发展。并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细化模式,使之与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二)研究措施

(1)创造优良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语文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个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对学生自己发现而的提出问题进行鼓励。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砰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

(2)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以及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只有科学地设置河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这点,在课堂教学的问题设置上要体现“五度”、“五要”:“五度”一是难度,问题的设置要有。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让他们“跳一跳、摘挑子”;二是跨度,问题的设置要有主次、轻重之分。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三是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四是密度,问题的设置应疏密有问,有一定的停顿时问,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五是广度,问题的设置,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面向全体学生。“五要”一要简洁明确,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二要讲求过程,不仅要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还要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明白获得结论的过程,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三要体现阶段性,在教学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应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问题设置;四要有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五要注意时机,问题的设置时问要得当,把握好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3)采用延迟判断的方法给学生思维的时问和空间。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不过早做出评价,使学生意见得到充分发表,把判断与评价分开;对于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通过启发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完成解答。在课堂上,我们老师的指导与讲解,力争较少叙述事实,较多提出探索性问题,较少给出现成答案,着力引发学生的独立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解题中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不墨守成规,在教学中,要留出足够的时问,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勇于刨新的精神。

(4)通过及时得到鼓励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教学中,我们要及时肯定学生对的、好的地方并给予鼓励。当学生不敢提问时要及时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当学生敢于提问时要及时鼓励他们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很多问题时要及时鼓励他们选择关键问题;当学生选中关键问题时要及时鼓励他们从课文和课外去搜集材料解答问题;当学生取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时要由衷地和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在提问和答问的过程中要严禁过早评价,要使问题教学得以充分展开。

六、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6年1月——2006年5月)2006年1月,选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成立学校课题组,申报课题。2006年3月,制定实验方案,培训实验教师。

2006年5月,修改实验方案,开题论证,召开学校课题开题会。(二)实施阶段(2006年6月——2008年3月)

1、培训实验教师,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和本课题的认识。通过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工作促进的实际案例,让教师认识到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法。培训教师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如研究方案的撰写、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如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等。

2、细化管理流程,制定课题管理规定。每学期在学校制定研究计划的同时,要求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人研究计划,并及时总结。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课题讲座或课题研讨。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课题汇报课,展示自己的研究进展。学校科研室及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档案管理要科学、规范,填好课题管理卡。

3、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三)总结阶段(2008年3月—2008年7月)归类整理研究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撰写论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和教学案例,申请结题,参加验收答辩。

七、成果形式

教学案例、论文、研究报告。

八、保证措施

我校领导对此项给予高度重视,保证课题运行经费。主持人具有多年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有能力完成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科学,科研室有联网电脑,保证资料来源丰富,信息畅通。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只铅笔》的教学思考

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段的学生应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运用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点,所有的知识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对教学的感悟,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以及策略。关键词:问题意识;数学;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片段:

师:左手拿出2只铅笔,右手拿出3只铅笔,将两只手和在一起,谁能将老师的这三个动作说一说。

生:左边有2只笔,右边有3只笔,合起来有5只笔。师:和起来我们今天用一个新的词代替:一共。生:左边有2只笔,右边有3只笔,一共有5只笔。

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几只铅笔》的教学片段,是学生首次接触加法,因此,本人将对加法含义的理解设为本文的重点,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学会说“三句话”:左边有2只笔,右边有3只笔,一共有5只笔。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加法就是:合起来这一含义,加法含义的建模在学生心理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对以后学习减法奠定了基础。但是,本节课并没有让孩子提出问题,学生只是机械的说一共有多少物品,孩子心中的问题意识并没有深刻的建立。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只是一个教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的新问题、新的可能性,则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定理,公式,定义,公理,证明?没错,这些都是数学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些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为数学的心脏,问题才是控制数学的枢纽。没有问题的数学是不能正常运作的,就像一部没有程序的机器,根本就如同一台钢铁空壳。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主流,广大教师都在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一理念,如果简单的说,就是改变以往简单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成为让学生主动提问,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实践,本人了解了让孩子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发现问题,正表明了孩子对事物产生了兴趣,对事物不是表面的接受而是重新的组合,提出了问题,因此孩子的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如何科学的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成为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那什么是问题意识呢?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认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

二: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在当今的课堂中,学生已习惯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却很少能提出问题。即使教师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题,结果往往是“没有问题”其实“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1、学生不敢提问,不会提问

新课改以来,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是,真正能够成为主人的是极为少数,那些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的孩子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还不够开放,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一直贯穿整堂课。

学会提出问题是需要培养的,在灌输式的教育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思维已经被限制了,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去提出问题,而那些在开放的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孩子,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定势,总会去问一个为什么。

2、对孩子的提问没有给予适当的回应

有的孩子有很多的奇思妙想,经常会问为什么,但是,家长和教师总是置之不理或者敷衍了事,对孩子的提问没有进行正面的引导,久而久之,孩子提问的兴趣和激情也就被磨灭了。

小学生对教师总是崇拜的居多,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会担心自己的提问会不会有错,老师会不会责备等等,因此,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许教师一句简单的评价能够造就另一个牛顿或者爱因斯坦。

三: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第一是由教科书提出的,第二是由教师引导而提出的,第三则是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提出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提出新的问题的过程。因此,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分学段进行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状态都不同,因此,可以分学段有重点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符合学生年龄的心理特征。

1、低段学生

低段的学生刚刚走进小学,对小学这一新的环境还处于适应阶段,7—9岁的孩子对活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动画和图片,渗透问题意识,而不用刻意的去让孩子提问,毕竟这个时候孩子的词汇不够丰富,语言表达不是很完整。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解决的题目,初步感知提问和解决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中段学生

中段的孩子已经能够基本适应小学的生活,也初步接触了很多问题解决的题目,对提问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在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高段学生

高段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解决问题的情况也接触了很多,对于提出问题已经不是难事,但是要培养学生提问的主动性。高段的学生由于做题比较多,很多时候会形成思维定势,因此,要让学生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创造性的提问。

(二)落实教学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

1、教材

在教学时应该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有价值和富有挑战性的教材,这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切入口。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总是处在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进入另一个更高的发展状态”。只有当学生领悟到提问的价值时,才能自觉主动地从问题中求取智慧获得发展,这对教师既是一种促进,又是一种挑战,一方面,通过分析某个学生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教师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把握他的思维特点,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发问,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应变能力,课堂调控艺术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一年级数学加法的学习中,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对学生来说,这个是很难理解的,但是,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加简单的理解呢?教师引领学生交换位置来理解“变与不变”的状态,从而更加生活的解释了加法交换律的含义,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但是和不变。

2、教学过程

推迟判断,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教学技能和方法。这段时间里面,学生有机会可以思考和判断,这短短的半分钟甚至几秒钟,都可能会有精彩的火花。但是教学经验不足的老师总是急于让学生接受,留给学生的时间很少,一堂课一问一答地结束了,结果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思考的东西。

“质疑”是学生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因此,教师不仅仅是要“释义”、“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引而不发,更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

质疑的产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联想等等的形成产生,这些都是学生产生问题的过程,等待学生的质疑是教师应该学会的。

(三)让学生学会思考

定期的反思是问题意识培养的核心。反思的目的是给学生以发现、探究、总结、发展的空间。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问题解决后应对完成的工作自觉地进行反省,做到“求取问题的解答并继续质疑”。而不只是满足于用某种方法求得问题的解答,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而还需继续“问题提出”,如“这种方法可行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用于其他问题解决吗?”“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等等。

反思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解。其实质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

(四)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恰当评价

一个和谐的、开放的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加愿意提问。教师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鼓舞学生,让学生敢问,善问,不会磨灭学生那颗想问为什么的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培养要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更关键的应该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直要坚持和追求的。一堂好的数学课堂应当是每一个学生都敢问、会问、善问,但目前的数学课堂中,学生提出的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并不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整个学习环境学习氛围紧密相关,创造环境和氛围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是一名或几名实验组的教师能完成的,更需要整个校园文化的支持和整个社会、家庭文化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创造力》,[J]自考、成教、职教2000年第11期。

[2] 王延奏,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J].校长阅刊.2005,(5).[3]林仙,《数学新课程标准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红河学院学报,2006,02

[4]王泉生,《论学生数学意识地培养》,[J]中学教研(数学),2005,03 [5]纪尧兵,《如何在数学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教学与管理,2007,06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摘要]传统的课堂上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本 论文 主要探讨了在小学 科学 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策略。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影响教学进度,为了按照教学时数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只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教学,严重约束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 发展。基于此,文章以下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等基本能力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学生自主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处于自由想象的环境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同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例如:学习《地球引力》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地球引力的普遍存在;然后,让学生想象对没有地球引力的太空失重现象等。此外,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力支持。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这一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的思考获取知识,自觉的进行判断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标准,打破一切以教师领导为中心的束缚,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应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参与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许多学生个体的问题意识淡薄,是由于担心自己的问题会显得无知或者遭到嘲笑等自卑或恐惧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认真、和悦的的态度耐心倾听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于大胆提问有创意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问题不明确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对于提出幼稚问题的学生,应在肯定他的勇气的同时,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教师对每位学生提出问题的尊重,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勇气与信心去探究新的问题。

三、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

许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已经将教学内容讲清楚了,所以没有任何疑问了。这种现象不是说明教师把知识点已经讲清楚,而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与学会技能,同学要教会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有意识地、系统地、点滴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中有许多结论性内容,如三年级下学期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章中,在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时,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实物或网上信息,共同讨论比较是否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在要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包括: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这一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四个因素,组织小组对四个因素分别作控制实验,检验四种因素对植物萌发的影响,然后小组汇报,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内容的同时更锻炼了思维欲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课程深入开展的切入点,对这些内容的质疑,会锻炼学生思维能

用心

爱心

专心

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如学习级四年级上学期融化中的食盐融化这一节时,教学难点是“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物质融化时变成的微粒大小、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溶解还是没溶解等方面进行 总结 ,从而掌握教学的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四、设计促进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对于学生来说又是力所能及的一种困惑状态。良好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一致,若在某种情境下出现与原有观点或信念不一致,人们就会出现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意识,人们就要力求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协调。在 科学 教学中,通过营造恰当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前预先设计好问题情境,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使学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以此调动学生对新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问是课堂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科学课堂中的提问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科学课堂中最常用的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课堂的节奏在教师的调控之下,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并掌握教学内容,但是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陷于别动的角色,让学生产生上课只需按老师的提问回答就可以的惰性问题意识。

五、结语

问题意识不仅引导着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同时也激发产生学生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和进行创新活动的热情,也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注重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下载谈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科学课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课题小结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小结 【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一、选定课题,制定方案。 去年九月份,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需要,确定了要研究“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如何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紧迫话题。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首......

    谈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内容摘要: 温总理曾经说过:“努力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要培养杰出人才,就是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

    小学科学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之我见

    小学科学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之我见 摘 要: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到科学知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因此,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把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当作一项重要......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罕宏完小罗小松 内容摘要: 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合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王玉梅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强调问题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关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新课程认为,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

    _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国各地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是......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解题思路保守,不重视记录 数学教学中,思维模式保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大敌。而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这种保守的思维模式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