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7短文两篇教学案3课时
学案设计
年级:八年级 科目:语文
课题(写清章、节)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3课时)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第一课时 自学课
教学目标: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和词,通过小组合作,翻阅工具书理解其意义(重点);
3、在整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未复有能与其厅者”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理解(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明确字音 明确要求:字正腔圆,吐字清晰
二、小组合作,明晰字义 明确要求:圈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和词,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三、集体分享,明白文意 明确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 讲授课 《答谢中书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重点); 3.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难点);
教学提示:
《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山水小品,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本文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优美的意境上“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大自然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主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己相融合的生命愉悦。另一方面,本文结构缜密、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另外,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以四言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答谢中书书》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虽然没有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板书课题 作者)
二、(首先看文章的题目和背景)
1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2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古代文人们 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这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齐读学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品味四字句的节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3.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解释下列词语】
(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俱,全都。(3)歇:消散。(4)夕日:夕阳。(5)颓:坠落。(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7)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8)与:参与,这里指欣赏。(9)奇:指奇山异水。
【全文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人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呜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理清思路。
明确:从结构划分,全文可分三部分。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二)、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接着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三)、结尾以感叹总括前文。
五、赏析写景,体验感情
根据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写景的特点。(教师稍加点拨。)
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美在何处呢?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点拨、讲解:
(1)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峻峭,水的明丽。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2)其次是缤纷的色彩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3)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卷。
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问:想想,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有的认为流露了现实归隐之意,等等。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
文章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总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2.学生齐背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总结全文:
同学们: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仁人智士用他们脍炙人口的文章写尽了山川草木的秀色,让我们去品味,让我们去感怀。其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灵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大眼睛,用宽广的胸怀去发现,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们的阳光将会变得更加灿烂,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限的美好。
第三课时 讲授课:《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简洁的语言中蕴涵的复杂、曲折的情感;
2、品味作者笔下月色描写的精妙,感受所营造的宁静、淡雅的意境(重点);
3、探究“闲人”所饱含的复杂微妙的意味(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猜字谜繁体字“閒”字引出“月色入户”导入。
二、认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1、自由大声读课文,读准字词。
2、强调几个字词的读音:起行、荇、柏、横
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提出字词、句子疑问。
4、齐读,根据文意读准节奏。
三、解读,品味语言和情感 通过反复的品读,感悟文中情感,读出文章的味道。
1、解题,哪个字表明了文体特征?记的是件什么事?夜游。什么季节夜游?深秋。作者夜游的起因呢?为什么到承天寺去呢? 相机插入写作背景和怀民其人。
2、看叙述部分,请同学们找找能出能表现的作者情感的词语,细细品味,说说你所体会到的作者夜游过程的情感变化。
3、点名读,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4、重点品析写景的句子。体会月色描写的精妙,体会清幽宁静的意境。写作手法、“盖”字的妙用,竹柏的象征意义。
5、反复品读,读出月色描写的美,读出作者情感的寄托。教师配乐范读。
四、赏析,感悟态度和人生
1、作者为什么自称“闲人”?身闲,心闲——闲——閒。
2、那为什么作者要用一个“但”字?你还能体会到作者那些感慨? 结合全文内容,思考“闲人”含义,体会其中包含的复杂微妙的情感。
被贬谪的淡淡孤寂,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对世人追名逐利的讽刺,对自己能够身处逆境仍能欣赏到大自然之美的自豪。
3、视频欣赏
4、课上到这里,同学们一定对苏轼有了更多的理解,请你告诉我,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豁达乐观
5、导入苏轼其他诗词,和林语堂《苏东坡传》中的文字,加深对苏轼豁达乐观精神的体会。
6、让我们满怀崇敬的再次朗读《记承天寺夜游》吧。学生配乐齐读。
五、拓展延伸: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身闲有时间,心闲有慧眼,《记承天寺夜游》就是这样一篇“妙手偶得之”的佳作。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教师寄语。
六、课后作业
完成导学案27《观潮》
第二篇:《短文两篇》教学案
《短文两篇》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基本的文言词汇,能正确翻译文言文。
2、有感情地诵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3、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理解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汇,背诵课文。
2、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意义,理解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学习方法
诵读法
点拨法
合作探究法
练习法 学习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
了解神话常识,学习《夸父逐日》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授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娲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
二、知识链接
1、关于神话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例如: 《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
2、《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4 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主要内容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
三、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 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
:
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
北.饮大泽..
道.渴而死
弃其..杖
3、翻译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饮于河、渭;
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4、学生口译
四、合作探究
1、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逐走,入日——渴饮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2、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积极意义: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英勇的气概。
消极方面:比喻自不量力。但这种理解不合乎其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3、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杖化桃林,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神话的内涵,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
个英雄的形象,表现夸父勇敢追求、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
5、开过神话的主题。
主题: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
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6、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五、总结全文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
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六、课堂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
复习神话常识,学习《共工怒触不周山》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神话常识
2、背诵课文
二、知识链接
1、《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百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
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
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2、“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xī)、神农、黄帝 五帝: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3、背景资料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
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不
要相信共工氏。共工氏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 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三、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 昔者..
怒而触.不周之山 争为.帝
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维绝..
故水潦尘埃...
归焉
3、翻译重点句子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4、学生口译,教师订正。
四、合作探究
1、理清故事情节。
原因:二雄相斗争帝 经过:败后怒触不周山 结果:日月星辰移位
2、“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3、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正面: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不向强权低头的人。
反面: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
4、如何理解课文结尾的两句话?
这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5、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1)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
(2)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五、总结全文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
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
传奇人物来。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六、拓展延伸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喙:huì鸟嘴;詨:xiāo呼唤
以悲剧的方式反映和赞颂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百折不回、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堙 :yīn堵塞
反映了远古人民与自然斗争时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精神。
盘古开天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
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甿:méng百姓
第三篇:短文两篇教学案
课题:短文两篇学案
主备人:刘延春
审核人:王志仙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3.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学习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
1.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夕日欲颓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怀民亦未寝
水中藻荇交横 ...2.再读:自读3——5遍,读熟。注意下列句子的节奏 实是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盖竹柏影也
3.三读:大体疏通文意(借助课下注释)
(1).我会了:(写出自己会的词语解释,或者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出来。)(2).我不会:(提出自己不会解释的词语或句子,或者在文中用三角号标出来。)4.思考下列问题,了解内容。
(1).《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写到“山川之美”,美在哪里?请找出相应的语句。或者写到下面,或者用横线标在句子下面,并在旁边做好批注。)(2).《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找出《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句子。(用曲线在文中标出来)(4).《记承天寺夜游》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根据表达方式把文章分成几个层次。(在文中做好批注)
(5).《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堂展示: 预习检测:
1.填空: ①《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南北朝时南朝的____________。
②《记承天寺夜游》是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所写,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为“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的加粗字:
答谢中书书()
五色交辉()四时俱备()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解衣欲睡()月色入户()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翻译下列句子:(1).实是欲界之仙都。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对应练习
(一)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下列问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书”的意思是__ 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下列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词语。
念: 遂: 盖: 但:
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写景,写了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
5.找初文中的比喻句、反问句。
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天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全承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3.翻译下列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
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测试
1.填空题。
《答谢中书书》作者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有《________》。2.默写课文。
_______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语段点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遂至承天寺:________。②积水空明:________。③盖竹柏影也:________。④但少闲人: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是一个比喻句,从前后文来看,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________。3.文中写“竹柏影”,实际上是从侧面描写________。4.本文的语言有何显著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3短文两篇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4、对比探究阅读;
5、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二、学习重点:
感受作品语言柔美、细腻的风格,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对比探究阅读;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三、评价设计:
学生品读、欣赏课文,完成目标三和五。
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完成目标一、二和四。
四、学习流程:
导入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篇优美的散文,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吧。
新授
(一)夯实基础
1、知人论世
小思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2、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2、字词过关
shōuliǎnkuānshùzàncuìruòbēiwēigǒu
收敛宽恕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
(二)研读文本
1、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抽男女学生各一名)。
(3)自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a、《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b、《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a、“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b.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联系文章的主旨以及问题所处的具体语境作深入地分析、解答)
2、研读与赏析
再次默读全文,思考下面问题:
①《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②《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③《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学-的心”?
④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讨论后明确:
①我们一般是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有新意。它赋予秋风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厂进来。言少而意浓。
②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③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不是人们对她的绝对地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爱的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白谦的说法,其实足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④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人微,笔触清柔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丁白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留下令人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把着力点放在过程上,既要看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还要看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全程体验,更要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
这两篇短文都从细小、具体的事物中让我们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引起了我们对
生命意义的思索。是啊,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沉着稳健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步履蹒跚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但人只要我们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四、作业(拓展)
1、实践作业:课外搜集——些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求的名人事例,并讲给你身边的人听听。
2、收集一些有关小思和席慕蓉的诗文,自己去欣赏和品评。
3、作业本:练习二
6.板书设计:
蝉聒噪、瘦弱————延续生命
抑————扬哲理:„„„„
贝壳
7.课后反思:
第五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科普文章的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并解释
遗骸(): 蟾蜍(): 褶皱(): 追溯():。
天衣无缝: 2.填空
(1)两篇短文选自_______国_______作家_______的作品,两篇文章同为________。(2)我国的“恐龙之乡”是四川______________(地名)。(3).这两篇短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3.你还知道多少“恐龙”的情况?请说一说。二 .指导学习.研讨
(一)情景导入:利用所学地理知识,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简介作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三)、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l)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此题意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比阅读,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 侧面 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四)、细读课文,揣摩语言
1.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速读课文,试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下列补充说明文字有何作用。(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3.默读课文,揣摩这两篇短文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摘录下来。
三、总结课文
提问:这两篇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共同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文章的作者提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其实我们中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的,请你从自己的体会入手,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不少于200字)新课标第一网
2.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问题。
(1)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赤潮”的记载。
(2)直到显微镜发明以后,人们才逐步揭开了赤潮的神秘面纱。原来是海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从而引起水色异常,形成赤潮。造成赤潮的生物种类较多,主要是微型或小型浮游植物和原生动物,现在已知的有40多属、120多种,其中以夜光藻、骨条藻和原生物中的溢虫等较为常见。它们主要分布在离水面几十厘米至一米左右的海水表面。(3)赤潮的颜色,主要由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的颜色决定,如以夜光藻为主形成的赤潮,主要呈红色;而以绿色鞭毛藻形成的赤潮则为绿色。因此,赤潮实际上是各种有色潮的总称。发生赤潮的海水常常带有粘性和腥臭味,所以又被称为“臭水”、“厄水”。
(4)近年来,赤潮的频繁出现与日益加剧的海洋污染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人类长期向海洋倾倒垃圾,工业污水、生活废水和农业肥料大量流入海洋,给海洋
生物增加了过量的食物,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增加和聚集,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这是赤潮形成的根本原因。
(5)此外,海区内的水文气象条件,也与赤潮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强烈的日照、水温的升高、海水的停滞以及海面上空气流稳定等因素,均有利于赤潮生物的集结。因此,这 也是赤潮形成的自然条件。
(6)密集的赤潮生物不仅堵塞鱼类的鳃,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海水极度缺氧,而且还能够形成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威胁其他海洋生物生存,导致其大量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这种生物毒素不仅能够引起鱼类及贝类中毒或死亡,人若食用了含有这种毒素的海产品,也有可能发生中毒或致死事件。
(7)人类怎么也没有想到,早在20亿年前就已经活跃在地球上的藻类,今天会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敲响警钟。这是海洋对人类破坏生态的报复,它告诉我们,海洋绝不是人类的“垃圾站”和“污水桶”。保护海洋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选自《化石》,有删改)(1).第(7)节画线句子中“这样的方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向我们敲响警钟”中的“警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2)节中加粗词语“一些”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建国初到60年代以前,我国沿海仅发生过4次赤潮,70年代达15次,80年代以来达到了260次。请运用选文中的相关知识解释我国赤潮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