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案
第一节 百家争鸣
一、出现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卿大夫崛起;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
③经济: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④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二、内容:
◆儒家——创立发展,未受重视 ⑴孔子:
① 政治思想:仁、礼、序、德 评价:A“仁”:a、包括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民本思想,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具有一定的进步性;b、对我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观和伦理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奠基作用;c、“爱人”但是有阶级性的。
B“礼”的实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C“德”: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②自然观: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③教育:
A教育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教育的范围
B创办私学: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学在官府”的局面
C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D培养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六艺。
④古籍编订:五经 ⑵孟子:
A、政治主张:①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②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B、伦理观:性善论,主张通过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⑶荀子:
A、天人关系: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朴素的唯物主义)B、政治思想: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
C、伦理观:性恶论,认为可以通过“法治”和“礼义”使人变成君子,把普通人变成圣人。
◆ 道家:
1.老子:
①唯心主义(道是世界的本源)②朴素的辨证法思想;③消极悲观的态度(政治倾向:“小国寡民”)2.庄子:齐物论(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
◆ 法家——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1.理论来源: “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又吸收道家思想。
2.主张:法治观、集权观、改革观。
3.发展趋势: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
政权的工具。
◆墨家:
1.特点:①组织纪律严密;②刻苦俭朴和自我牺牲;③讲求实际功利
2.主张: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②认识论:“三表法”C逻辑学:类、故 三.百家争鸣的意义: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深远的影响。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此后中国两千多年思想文化的源头。
③儒法道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节 汉代儒学
一、1.秦:尚法,焚书坑儒 2.汉初:用道,恢复经济 3.汉武帝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新儒学:
①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③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④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2.汉武帝: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
◆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第三节 宋明理学
一、儒学的困境和复兴
1、困境的原因
①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②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同时又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2.先声:唐朝中后期
①韩愈: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②李翱: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3.理学在北宋出现的背景:
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4.主张:
①推崇尊王攘夷,批判唐代政治。②主张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③文化上;强调“华夷之变”,将佛教和道教视为夷狄之教。
二、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1、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
⑴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⑵邵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⑶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⑷“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
三、理学的成熟:朱熹
⑴理气关系论:①理是世界本源,理先于气②理离不开气 ③万物皆有理。
⑵理学的修养论:①强调学习积累、循序渐进,即“慎思明辨,格物致知”。②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③仁者境界不仅是追求精神自由,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⑶社会政治理论:①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三纲五常”。②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③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⑷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
四、理学的发展――心学
1、心学的基本特征:⑴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
⑵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
2、陆九渊:
①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②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
③他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
3、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
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②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 “致良知”。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③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五 对比理学与心学: 六 宋明理学的影响:
积极: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消极: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第四节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出现的历史背景
1、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社会各种矛盾尖锐。(批君)
2、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
3、思想文化: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经世致用)。
二、主要思想家及主张(一)李贽
⑴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针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提出“吃饭穿衣,既是人伦物理” ⑵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⑶提出“童心说”,以此反对理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⑷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⑸抨击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提出男女平等。⑹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⑺特点:批判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二)黄宗羲 ⑴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君臣平等,提出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⑵工商皆本。
⑶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⑷著作:《明夷待访录》(三)顾炎武
⑴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腐败; ⑵提出“众治”的主张;
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⑷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⑸《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⑹脚塌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四)王夫之 ⑴政治思想:“循天下之公”,揭露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⑵哲学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唯物主义)⑶《船山遗书》
⑷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五)唐甄:
⑴倡导“经世致用”,著有《潜书》 ⑵大胆抨击君主专制(帝王皆贼也),反对神化帝王 ⑶抨击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⑷著作:《潜书》
三 评价明清之际进步思想: ⑴进步性: 1.政治:君主批判意识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起到了民主政治的思想启蒙作用; 2.经济:“工商皆本”的思想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3.思想:深刻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是中国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⑵局限性:
①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没有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②对君主专制和官吏腐败行为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
◆荀子的“性恶论”及其与孟子“性善论”的比较
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好逸逐利,如果顺其发展,就会天下大乱,因而要有道德和制度的约束。这种道德和制度的集中体现,就是“礼”。
孟子主张“性善”,主张通过修养和扩充,达到尧舜的境界;荀子主张“性恶”,但又认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改造后,人仍然可以成为尧舜。二者在最终目标上,殊途同归。
◆法家的“法“术”“势”的理解。
“法”是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法律,是臣民必须遵守的。
“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以才能授予官职,要求做官的言行一致,恪尽职守。君主用这样的要求来考察官吏,不称职的废黜,称职的、有能力的奖励和提升。
“势”主要是指“权重住尊”的权势、威势。韩非等认为只有大权在握,有了权势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有了权势也要造势,形成威严、威势。秦始皇为自己正名,后世皇帝都要人们喊万岁、万万岁,等等,都是要造势。◆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对于考据学,梁启超在“概论”中有几句扼要的话:其治学之根本方法,在“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佚,等等。而引证取材,多极于两汉;故亦有“汉学”之目。
◆现实社会中,老子思想的影子: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第二篇: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⑴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⑵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重点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如何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复习并导入】从孔子引入。让学生谈谈对孔子的了解,教师补充材料。
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儒家文化闪烁着智慧的人生哲理不仅贯穿中国文化,同样也传播到西方国家,并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讲授新课】
一、百家争鸣
1、概念:所谓诸子百家,是对先秦至汉代初期各学派的总称,“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习惯上指“九流十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法、墨四家。“争鸣”说的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主要是在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的不同。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特征:⑴思想自由,思想家富有创新精神。⑵流派纷呈,学术活跃,形成“百家争鸣”。
3、原因⑴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⑵政治: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
⑶经济: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⑷人才: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受到诸侯国同统治者重用。
⑸各国统治者争霸的需要。
4、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具体学派及代表人物:
(一)儒家学派及代表人物:
1、孔子——创始人⑴地位:教主(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家+教育家 与政治思想
活动探究1:材料
一、子曰:“仁者爱人。”(什么是仁?)材料
二、“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怎样实现仁?什么是礼?)〔克己复礼”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
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仁在政治上的推行)材料四敬鬼神而远之。(实际上也是民本思想)
评价:a、包括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包含民本思想,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b、对我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观和伦理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奠基作用 c、“爱人”但是有阶级性的。活动探究2:阅读下列材料:子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⑴据材料,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⑵孔子“仁”的思想有何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文化?
参考答案:⑴主要内容:谦慎、宽容、守信、灵敏、宽厚。主要目的:协调社会人际关系,促进人类自身发展。⑵在当今社会,儒学思想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都有积极意义。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瑰宝,我们要吸其精华为今所有,并将其发扬光大。
②“礼”的学说:实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B、教育方面:①教育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教育的范围
②创办私学: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学在官府”的局面③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④培养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礼、乐、射、御、书、数
C、整理文献:孔子:《诗经》《书经》《礼》《乐》《易》和《春秋》+弟子编纂的《论语》 思考: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 ⑴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⑵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⑶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社会**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
2、孟子——继承发展
⑴生平及地位: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很高,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孟子和其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子》一书,成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
⑵思想主张A、政治主张:①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②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B、伦理观:性善论,主张通过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荀子——丰富完善⑴生平: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他50岁到齐国游学,曾经三次在著名的“稷下学宫”担任“祭酒”。⑵主张:A、天人关系: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B、政治思想: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
C、伦理观:性恶论,认为可以通过“法治”和“礼义”使人变成君子,把普通人变成圣人。⑶评价:A、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法家和道家)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时期成为“显学”。B、朴素的唯物主义为后人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
荀子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为什么一般还是把他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讲析:荀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他基本上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但他的学说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道家:老庄之学
1.道家学派的整体特点老子与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2.道学的奠基:——老子
(1)生平:春秋时期楚国人,曾经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负责征集和收藏文化典籍。孔子曾经专门向老子请教过有关“礼”方面的知识。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思想通过《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流传下来。
(2)基本思想主张:A、万物起源和演变:“道”。B、朴素的辨证法思想;C、消极悲观的态度。问题探究: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3.道学的形成——庄子
(1)生平: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2)基本思想主张:①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②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三)法家思想
1.法家的出现及其在各国推行的变法(自主阅读)
⑴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在这样的时代形势下,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法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奖励耕战、实施严刑峻法,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特点。
⑵战国前期的法家人物纷纷在各国推行了变法运动。主要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等,其中商鞅变法最为有名。
A、李悝变法的主要措施 B、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⑴战国时期法家的不同流派:战国法家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重“法”、重“术”(人主驾驭群臣的统治之术)、重“势”(人主的权势)的不同学派。
重难疑点解析:法家的“法“术”“势”的理解。“法”是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法律,是臣民必须遵守的。
“术”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以才能授予官职,要求做官的言行一致,恪尽职守。君主用这样的要求来考察官吏,不称职的废黜,称职的、有能力的奖励和提升。“势”主要是指“权重住尊”的权势、威势。韩非等认为只有大权在握,有了权势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有了权势也要造势,形成威严、威势。秦始皇为自己正名,后世皇帝都要人们喊万岁、万万岁,等等,都是要造势。
⑵韩非的思想主张:①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②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③哲学方面。
3.影响:①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②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和秦朝的治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秦朝的短暂而亡,也暴露了其局限性。③两汉以后,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墨家的主张
1.墨家的风气:①组织纪律严密;②刻苦俭朴和自我牺牲;③讲求实际功利 2.墨家的基本主张:①“兼相爱、交相利”;②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3.墨家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贡献(自主阅读)(1)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他提出判别知识的三条标准这就是有名的“三表法”。
(2)墨子提出中国最早的逻辑学术语,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
4.“墨辩”学派及墨家学派的湮灭墨子死后,他的一些弟子专门探讨逻辑学,历史上称之为“墨辩”学派,也称后期墨学。汉代以后,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了。
三.影响
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①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②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③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课堂小结】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孟子和韩非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有教无类;民贵君轻;以法为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二、儒学的兴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重点理解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教法问题探究法 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复习并导入】西汉初期统治者接受秦亡的教训,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成为迫切的要求。儒家学说因顺应、维护社会新秩序需要而取得“独尊”的思想统治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它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它的演变原因及影响。
【讲授新课】
一、儒学发展的低潮
(一)阅读第一目,思考:
1、分析儒学发展转入低潮的原因。
2、简述“焚书坑儒”。
3、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4、课堂探究1: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⑴变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
⑵原因: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
课堂探究2 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 讲解
1、原因:①秦朝统一后,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②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③导火线:关于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
概况:①焚书:a焚书的范围;b不焚的书。②坑儒:警告文化人
评价:①实质:文化专制政策
②积极:在当时是必要的,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一定程度上维护统治。
③消极:a、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b、使儒学走向低潮。C、受到主流文化的批判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分析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2、评价汉武帝的文化体制改革。
3、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态度的异同。(二)讲解
1、原因:
⑴现实的需要: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政治:王国问题。民族关系:北方匈奴+南方西南地区。经济: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
⑵用人政策: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⑶个人发挥: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新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采纳。a、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c、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d、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②心态: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
③思想根源: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④特点:外儒内法
3、评价(影响):⑴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⑵结束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⑶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⑷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4、相同:①目的: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治;②实质:文化专制;③作用: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不同:①政策:秦始皇对儒学排斥、打击,汉武帝则尊崇;②原因:秦始皇面对刚统一的国家,需要巩固君主专制;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成为政治需要。③影响:秦始皇时儒学发展进入低潮;汉武帝则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三、儒学教育的建立--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一)阅读第三目,思考:
1、简述汉武帝创立的教育体制。分析其影响。
3、P11学习思考1、2 讲解
教育体制:⑴中央: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⑵地方:郡国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⑴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⑵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⑶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⑷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四、儒学的全面影响
(一)阅读第四目,思考:
1、结合必修一的内容,说一说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2、结合必修一的内容,简述科举制的发展过程。
3、分析科举制考试的特点。
4、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二)讲解
1、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确立;隋朝——完善:唐朝——发展;北宋——强化:明清
3、特点:①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②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4、影响:儒学因此而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①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②促成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文化的发展;③选官方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④读书-考试——做官,知识分子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⑤导致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影响科技的发展。
【课堂小结】
1、儒学兴起的表现。⑴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⑵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⑶“贤良之士“的儒生大量进入国家政权机构,担任职务。⑷儒学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2、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
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有人认为,儒学的思想原则有积极健康的一面,如“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在。也有人认为,传统儒学可以实现现代化的转化。分析以上观点,结合相关知识阐述你对于儒学的现代价值的观点。答案: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但在对儒家思想积极性加以发挥的同时,也不要被一些传统儒家的陈规陋俗所束缚,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板书设计】 【作业 教学反思
三宋明理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及其主要思想观点;认识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主张和人生观点。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理解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以增强学生对古人道德情操的感性认识。通过设置情景,小组讨论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感受先代哲人睿智的哲理思想,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感受理学家们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
教学重点: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教学难点: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课时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佛教传入中国后,与道教、儒家学说互相吸收、融合,从东晋到隋唐时期,形成了三教并行的局面。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儒学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佛教、道教的教义和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之间的冲突促使一些儒家学者提出结束三教并行,重新确立儒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的要求。可以简单地说,理学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先秦儒学的回复与创新。所以理学又被成为新儒学。
【1.回顾宋明以前的儒学发展演变的脉络:春秋——兴起;战国——蔚然大宗;秦朝——遭到打击;西汉初——复苏;汉武帝——正统。
2.分析魏晋以来,儒学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不必多讲,但要交代两点:(1)先声——韩愈、李翱(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北宋五子”
主要成就
地位及影响
周敦颐
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是理学的开创者。他们将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邵雍
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张载
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
程颢、程颐兄弟合称“二程”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就是“孔颜之乐”。
寻孔颜乐处:理学的发端
教师简单介绍周敦颐的生平及教导“二程”时强调追寻“孔颜之乐”的历史典故。设问:这反映了周敦颐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和追求?
概括:在周敦颐看来,颜回之乐并不是贫贱本身可乐,而是颜回达到了一种超越利害得失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带给他一种快乐。周敦颐之后,“寻孔颜乐处”成了宋明理学一个内在的主题。过渡:周敦颐提出的这个命题对二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直接促使二程对人生和宇宙问题的思考。二、二程悟理:理学的建立
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各循其理,何劳于己力哉。——《二程遗书》
设问:程颢指出了的这里的“理”指的是什么呢?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谈的物理、道理是否有相通之处?
概括:理学中所说的“理”,其中两个最主要的意义是指事物的规律和道德的原则,在人身上则体现为人性。在理学家看来,理虽然可以主要分析为这样几种不同的意义,但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即道德原则实质上是宇宙法则在人类社会的特殊表现形式而已。程颢的弟弟程颐也提出了理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就是“性即理”,“性”就是指人的本性。程颢是用“理”来规定、界定天的概念,天是最高的本体。程颐则用“理”来规定、来解释人的本性。
过渡:在修养方法上,程颐强调通过格物得到具体事物之理。这个思想对程颐之后的另外一位思想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格物致知:理学的成熟 教师简单介绍朱熹的生平。学生问:“昨谓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如何?” 朱熹答:“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此天地„„” 学生问:“理在先,气在后?”朱熹答:“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 学生问:“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朱熹答:“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塔处„„”——朱熹《朱子语类》 设问:朱熹是如何来看待“理”与“气”的? 概括:朱熹认为“理”先于“气”,“气”依“理”而存在。“理”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也是事物的价值标准。那么怎么样来认识这个“理”呢?朱熹发挥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并加以具体化、通俗化。朱熹认为“格物”的途径很多,内容非常地广泛,我们可以来看朱熹的一首诗: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设问:请同学们站在理学的角度上,再读这首诗会有什么新发现呢?
概括: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在这首诗里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其一生都在追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遏人欲而存天理”。
设问:这里反映出朱熹在治国问题上有着怎样的主张? 概括:朱熹主张应该“正君心”,有点类似于孔孟所说的“仁”。在这个基础上,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因此,他也关心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希望从基层入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说话:凡为人子弟必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 读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详缓看字;
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朱熹《童蒙须知》 设问:看到这些行为规范,同学们有何感想?
概括:按照朱熹的逻辑,如果连日常生活细节中的良好习惯都难以养成,那么就谈不上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更不用说治国平天下了。也就是说做大事业必须要从小事做起。
过渡:在朱熹的同时,已经出现了和朱熹思想相抗衡的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思想。甚至他们还发生了一场专门的学术辩论会,史称“鹅湖之会”。
四、发明本心:理学的发展
教师介绍“鹅湖之会”的相关情况。设问:结合这个故事,谈谈陆九渊的主要思想主张? 师生共同探讨指出指出:陆九渊主要以“发明本心”为学说宗旨。“本心”即心中本有的道德意识。他认为宇宙的根本法则是“理”,心中本来具有的道德意识也是“理”,因此“心即理”。他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过渡:陆九渊的理论知识勾勒了“心学”的一个轮廓,要进一步了解心学,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位重要人物,这个人的经历非常传奇,他就是王阳明。
教师讲述王阳明“格竹子”和“龙场悟道”的历史故事。设问:“良知”指的是什么呢? 教师补充讲述王阳明弟子捉小偷的故事。设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概括:每个人都有良知,这良知便是人的本心。人凭着良知,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人人按本性做,都是圣人。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良知”是“知”,推致“良知”的行为是“行”,“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阶段小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下列表格。理学派别
代表人物
核心观点
地位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宋明理学是在儒学受到挑战的情况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重新振兴本土文化的一次积极的尝试,从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
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其在我国自秦以后,确能成为时代思潮者,则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及明之理学,清之考证学,四者而已。——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从理学的发展史中我们发现,从古代一直到现代,中国文化一直在和各种外来的文化因素的互动场域里面不断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反而使儒家文化深入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而重新掌握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外来因素并不是儒家发展的障碍,恰恰可能为儒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一些营养、契机,给儒家认识自己提供更好的参照。
问题探讨:在19世纪后期以来,我们面临着新的现代化社会变迁的时代,遇到了更广泛的世界文明的环境,同样也遇到了社会价值的重建的课题,重新审视宋明理学的产生、建立和发展,可以为我们今天提供哪些思想文化上的启发呢?
概括: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课堂结束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过程与方法:以人物为中心,选取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相关史料,适当补充相关史实,引导学生探寻他们之所以成为思想巨人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既继承了前代优良传统,又对正统理学作出批判,并有所创新,使儒学思想更趋务实,更靠近国计民生,是儒学的新发展,开创了具有新颖的哲学观点、政治见解
教学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难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要特点及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导入。教师展示主题一:第一篇:烂熟中承古萌新
设问:为什么明清之际一度出现了思想的活跃局面呢?
概括: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第二篇:求索上别开生面
(设计意图:利用王夫之的原话作为主题,用此来体现儒学在继承中发展,进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教师活动:教师介绍李贽的生平及独特个性,包括图片、生平、代表作或名言名句及主张: 1.李贽的生平、性格:明朝后期,离经叛道
2.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3.反正统思想主张:①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②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③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并感悟。
互动与收获:李贽所著《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自己这本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
设问:请用具体史实说明李贽提出了哪些“颠倒千万世之是非”的观点和见解。概括:否定儒学正统„„
互动与收获:李贽的思想切中时弊,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异端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社会下引起强烈的反响,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对以后的反封建斗争有着较大的影响。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共同点: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看书,回顾所学相关知识,并展示三大思想家图片,同时说明“经世致用”概念。经世致用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精神。其特点是,以实用为宗旨,发扬注重实践,注重实证的求实精神,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实际的倾向,强调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课本,并在此基础上相互交流讨论,归纳概括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之处。互动与收获:总结概括三大思想家在“求索中别开生面”的共同点为:一是政治主张上,都属于反传统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君主专制和礼教道统而闻名。二是人生经历上,曾亲身参加抗清斗争,且誓不降清,不在清朝做官。三是思想倾向上,具有满腔爱国意识,思想开明,学识广博,有开明的资本主义经济主张的先声,总体上属于唯物主义思想家。四是学术影响上,都致力于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基本的自学能力。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各自特色:(1)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教师活动:教师提供史料,要求认识黄宗羲的主要思想观点。
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
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宗羲的主要思想?
概括: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思想;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梁启超说这部书(《明夷待访录》):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深。——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设问:针对以上论述,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概括:黄宗羲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顾炎武:启蒙精神
教师活动:教师提供史料,要求认识顾炎武的主要思想观点
材料一: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 设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顾炎武的观点。
概括: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提出了“众治”的主张;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3)王夫之:“孤秦陋宋”批判①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的哲学思辩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②主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之私;从三个方面批判了秦朝以来的暴政。他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具有浓厚的哲学基础。在发挥古代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教师活动,创设历史情境:船山先生草堂大门有幅对联,右联:清风有意难留我;左联:明月无心自照人;横批:湘西草堂。简简单单的文字带来的既有反清复明的内在情结,又有浓浓的归隐田园的气息。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并领悟王夫之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怀。互动与收获:通过下列材料了解王夫之的重要政治思想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王夫之《读通鉴论》 设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概括: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思想上发挥了古代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成为古代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相关的历史史料,创设相关的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和基本的归纳、概括和演绎的能力。)问题探讨: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他们激烈反对传统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那么他们还是不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呢?
教师提供下列素材为学生的讨论提供资料依据: 李贽并不一概否定儒家思想和理学,甚至还十分敬佩明朝理学代表王阳明,他真心接受王守仁的“良知”说,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真心、天性,而这便是“良知”。——《中国儒学史》 黄宗羲是以“继承儒家民本思想”为前提,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国儒学史》 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王夫之《日知录》 师生共同探讨并使学生认识到下列论点: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尽管他们激烈反对传统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但是他们仍然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全否儒家思想,而是批判与继承并行、与时俱进,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因此,有些人将明清之际思想特征概括为——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时期。(设计意图:通过提供具体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与传统儒家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时期的思想活跃局面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第三篇:沉暮下晚风轻拂
教师活动:教师强调几位思想家都以反对君主专制和礼教道统而闻名,致力于经世致用。正是基于对儒学传统教条的多方批判、反思与修正,使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生活动:联系必修Ⅰ专题一“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和必修Ⅱ专题一“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容,进一步探讨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师生共同探讨得出:(1)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而统治者却重农抑商。(2)工商业者队伍扩大,市民要求反对专制束缚,发展商品经济。(3)统治者利用道统来禁锢人们,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了人性,阻碍社会更新,进步思想家们要求挣脱藩篱,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4)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腐朽性日益暴露。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并没有撼动当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第三篇: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单项选择题
1.孟子对孔子的思想主张加以继承和发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更为系统的“仁政”思想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在孔子“性相近”观点的基础上发挥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④提出施政用 “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讨论儒学经典,前来太学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汉明帝这样做的目的是()
A.树立皇帝的权威 B.推行儒学教化 C.显示皇帝的学问 D.实行仁政 3.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它是封建社会的进步思想 B.它主张实行仁政,得到人民拥护 C.它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学子只有信奉儒家学说,才能人仕 4.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②注重气节与品德③发奋立志 ④敬畏天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6.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C.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人 7.重视或发展民本思想的思想家有 ①孔子②孟子③韩非子④黄宗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的思想实质上反映了()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9.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礼义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10. 朱熹和王阳明都对“理”进行了不同阐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否定佛教、道教的教义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1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条件是 A.社会经济发展 B.“士”阶层壮大 C.各国招揽人才 D.阶级关系的变化 12.下列有关图中人物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他周游列国,宣传“仁”的学说
B.他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现象 C.他注重整理古代典籍,传说他编订了《诗》《书》《春秋》等 D.他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13.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具体化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之间的关系③指出了统治者得民心的重要性④主张“尚贤”“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14.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当今世界哪些观点上还有继承和发扬的价值()①“仁”的学说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有教无类” ④“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儒家思想到了汉代被赋予新的含义,即
A.人定胜天 B.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 D.实行仁政 16.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17.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宋明理学 B.佛学 C.黄老之学 D.民主思潮 18.宋明理学的形成是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了()A.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B.佛教和法家思想 C.道家和墨家的思想 D.佛教和墨家思想 19.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是()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②“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③“存天理,灭人欲”④“宇宙便是吾心”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哪些观点属于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①“心性论” ②“宇宙便是吾心” ③“致良知” ④“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①都生活在明末清初②都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均集中在哲学领域④都受到过文字狱迫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2.明末思想家李贽指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主要反对()A.封建君主的文化高压政策 B.封建统治者的闭关政策
C.理学压抑人的自然欲求 D.形神分离的佛教观点
2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倡“众治”,反对“人治”,其进步性主要在于它()A.吸收西方民主思想 B.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C.动摇封建正统思想 D.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色彩
24.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清·丁云鹏·《三教图》 庄子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材料二
材料三 宋代的程颢、程颐兄弟
材料四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为什么还能出现材料一“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
(2)材料二所描绘的情景在什么时候成为盛行的社会热点?最早可能出现在
(3)材料三所示人物的思想主张与材料四所示思想的内容有何共同之处?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朱熹的学说为什么会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5)明末清初,李贽等思想家批判了儒家思想;五四运动中,民主资产阶级又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
27.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以德治国”是我党反复强调的重要方针。依据下列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孔子 董仲舒 朱熹 顾炎武
(1)结合有关史实回答,图示人物在治国方面的主张有哪些?他们的主张所反映的本质是否一致?为什么?
(2)图示人物的思想主张之间有着怎样的继承与发展特点?请简要说明之。
(3)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德治与儒家传统思想的德治有什么本质区别?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 swell。”这一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应回答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影响。下列表述不确切的是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3.下列内容不属于苏格拉底关于道德方面的主张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道德就是知识 C.知识就是道德 D.知德合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据此回答4-5题。
4.上文中的“纱幕”主要是指中世纪在欧洲盛行的 A.古希腊罗马文化
A.“异端”运动 B.封建领主制 C.宗教神学 D.人文主义
5.上文中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是因为从意大利开始的
B.文艺复兴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宗教改革运动
6.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
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④天赋人权,生来自由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②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④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出来 B.它把古文化古为今用
C.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D.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Kuang 2.称古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的9.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兴起后,迅速扩展到西欧其他国家并达到高潮的根源是 A.人文主义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B.近代民族国家普遍形成 C.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各国普遍出现 D.封建统治日趋腐朽没落 0.文艺复兴运动最主要的影响
A.促进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 B.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产生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促进了欧洲人民思想的解放 11.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性质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①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浪潮②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③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次伟大变革 ④它把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桎梏下彻底解放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13.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是
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14.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肯定了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1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③都反对宗教信仰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启蒙学说发展了人文主义,这主要表现在
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 B.宣传天赋人权 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17.下列对启蒙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动法国的革命的爆发 B.首先兴起于意大利
C.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 D.影响了亚非拉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18.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19.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许多画家都创作了一些宗教题材的作品,但人民却认为这些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 A.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
B.贬低了神的地位和抬高人的形象 D.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 C.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
20.程功同学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响 C.政治改革的意义 D.民族战争的结果 21.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变化中,最本质的是 A.运动中心的变化B.体现不同阶级的意志
C.对封建专制制度斗争的彻底性
D.领导者的变化
22.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和欧洲启蒙运动宣传的理性主义的共同思想特征是 A.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实生活的享乐 B.反对封建束缚,崇尚自由平等 C.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D.反对私有制,批判圈地运动的罪恶 23.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最大的不同表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方面 B.反对天主教方面 C.斗争性质方面 D.斗争方式方面 24.启蒙思想倡导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事物,其中“理性”主要是指 ①以人为主体的思考与判断②注重真实,尊重科学③不唯上帝,不唯权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④摆脱神学束缚
25.有人认为,理性是“人类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真理”。这种观点出现在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26.1778年,伏尔泰因病逝世,巴黎人民为他树立了纪念铜像。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对此碑文理解正确的是 A.他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他热情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袖,影响深远 D.编撰了《百科全书》,使启蒙思想深人人心
27.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
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是
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 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
28.卢梭岛是人们漫步日内瓦湖畔时的首选人气小岛,也是缅怀卢梭的地方。卢梭 被世人如此景仰的主要原因是:
A.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影响深远
C.他坚决否定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D.他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 “理性的阳光”是指什么?
(2)材料二所体现的是什么思想?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这种思想在政治上的实践,并指出这种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4)据材料四,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5)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三与材料二、四各侧重什么?
——卢梭《社会契约论》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BBCAB CDDAC ADAAC DAABC CCDA 25.答案(1)出现原因:经济上,井田制的崩溃;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文化领域,学术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问”,出现了私人讲学。(2)唐朝。魏晋南北朝时期。
(3)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4)按照朱熹的理论,“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三纲五常”的道德伦理观念,有助于统治者维护秩序,有利于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
(5)儒家思想严重束缚了人性,阻碍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受到攻击和批判。但儒家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人合一”、“仁政”、“民本”积极人世的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个人修养的提高、新时代荣辱观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6、答案:(1)孔子主张“仁”和“礼”;董仲舒主张“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
不一致,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度,后三者主张维护封建统治。
(2)都继承了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董仲舒增加了“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朱熹将儒家学说发展为理学;顾炎武着重对儒学思想的弊端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限制君主的种种主张。
(3)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的。
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旨在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后者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旨在维护社会主义的稳定和发展、人民的利益。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1-28 DCACB ADDCD DBDAA DBAAA CBAAD CDC 29.(1)因为当时的神学世界观和天主教会对人民的思想进行严密的思想控制,严重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发展。(2分)
“理性的阳光”是指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2分)(2)体现了三权分立的重要思想。(2分)
政治实践: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把国家权利分为立法、司法、行政,分别由议会、法院、总统所掌握。(2分)影响: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在政治制度上的具体解决办法,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2分)
(3)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2分)作用: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4分)(4)①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
②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③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6分)(5)材料二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一、三侧重于通过规范国家权力来保卫自由和人权。(4分)
第四篇: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
基础知识整合
(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
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和编订的《诗经》《尚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的“五经”。
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的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观点,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特点: 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二)儒学惨遭摧残——秦朝
秦朝虽已一统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极不利于当时的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秦始皇为了压制原来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的政治势力和思想影响,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野蛮的“焚书坑儒”政策,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学之士,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三)儒学独尊地位——汉代
西汉:董仲舒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常”。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欣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等政策,禁止其他各家思想传播,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特点: 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
(四)儒学新的发展——宋明理学
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新儒学的正统。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明朝: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通过“内心自省”、“以致良知”。说明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也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特点: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是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
(五)儒学发展变异——明清
明清之际,随着封建朝代的激烈更替,随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对晚清民主思想的兴起有一定的影响。“异端”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批判理学的“天理”学说。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政治上:提倡“趋时更新”,反对君主专制独裁,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提倡“法治”,反对“人治”;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农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继承宋明理学,否定理学的形而上学观点,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和行为。
特点:明清儒学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进,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六)儒学遭受打击: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地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思想领域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革命的主要对象。天平天国虽然在开始时把西方宗教平等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结合起来,作为反清斗争的思想武器,但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后却把儒学经典贬斥为“妖”,扫荡封建传统文化,否定原有的封建道德秩序。辛亥革命后,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七)儒学重新泛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出于复辟封建帝制的政治目的,废除资产阶级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改革,利用当时中国封建思想意识的浓厚残余,在社会上掀起反动的尊孔复古逆流,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和专制统治的护身符。
(八)儒学统治地位动摇——新文化运动前期
随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激进民主主义者为了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武器,提出在中国实现“德先生”“赛先生”、“打倒孔家店” 等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用新的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主义,为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
特点:前期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继续,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文化反封建文化的一次重要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前期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片面倾向。
(九)儒学统治地位彻底动摇:——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无可挑战地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长期和马克思主义意见不一的儒学继续逐渐遭遇厄运,受到更为猛烈、更有组织的批判。“文革”时期,更是开展“批林批孔”、“批周公”运动等闹剧,对儒学文化进行全民规模的、彻底性地破坏,也最终将反传统文化的运动推向了历史的顶点,儒学思想在我国影响进一步减弱。
(十)儒学焕发新春——文革结束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思想解放”运动,儒家学说也得到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前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号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儒学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在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前提下焕发出新的光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知识综合拓展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基本内容: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主要包括老庄与道家、孔孟与儒家、墨翟与墨家、韩非子与法家等各派主要思想及其特点。
道家思想:春秋晚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庄子发展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社会现象。
墨家思想:战国时期,一方面由于封建制的确立,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小生产者的队伍壮大;另一方面,战争频繁,生灵涂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小生产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墨子代表平民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创立墨家学派。墨子这种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是进步的;“兼爱”、“尚贤”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法家思想:战国时期,封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适应这种客观形势的需要,韩非子提出了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主张实行“法治”,“法不阿贵”。法家思想对地主阶级的改革起了指导作用,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这种理论被秦王赢政所运用,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依据。秦统一以后的许多措施就是法家思想的运用。
出现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历史意义: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批驳又彼此融合,终于初步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当时学术文化的繁荣,并对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百家争鸣”各派学说,为不同阶级、阶层服务,有的成为诸侯国改革变法、立国发展的理论基石,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前奏。
二、中外历史上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 1、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正式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明末清初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对近代史民主思想兴起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3、洪秀全把西方宗教平等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结合起来,作为反清斗争的思想武器,但太平天国后来严厉打击封建儒学。
4、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传统道德相结合,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还假托孔子招牌提出变法主张。
5、新文化运动极力批判儒家传统道德,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6、“文革”时期,更是展“批林批孔”、“批周公”等运动,为政治需要全面、彻底地摧残儒学文化。
7、改革开开放后,坚持 “古为今用”方针,对儒学能进行扬弃。
8、新加坡在独立后的国家建设中,重视发挥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对国家的经济腾飞产生非常良好的效果。
三、正确认识历史上的“以德治民”和今天的“以德治国”的异同点
今天的“以德治国”是对历史上的“以德治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两者都具有民本思想,实施时都可以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两者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1、所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前者是在封建社会、甚至在近代社会仍有很大影响;后者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基本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为基本内容,形成上尊下卑的封建等级制度。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
3、代表阶级利益、根本目的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后者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4、儒家的“德治”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治,而今天的“德治”是在肯定“法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把“德治”和“法治”有机结合起来。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倡“一断于法”,强调法治和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互补性,分别适用不同的情况。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和统一,实行严刑峻法,强化阶级压迫和政治统治。西汉初期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统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到了汉武帝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基本上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且济之以道,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统治模式,影响深远。如唐朝时,轻徭薄赋,缓和矛盾;中央集权,实行法治;选贤任能,以德治国;开明政策,民族友好;兼容并蓄,对外开放。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
----唐宋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
----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二、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三 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及其思想
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孟轲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为荀子为代表的“孙氏之儒”。
孟轲,《孟子》一书中记载了他的言论和思想。他的政治思想是“仁政”,其内容可归纳为实行“井田制”、尊贤尚能和“省刑罚,薄税敛”三个方面。他还提出了著名的民贵君轻思想,这一民本思想,是庶民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思想领域里的反映,把我国古代重民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哲学思想上,他提出了“性善论”。
荀子,有《荀子》32篇传世。他认为治理国家主要靠礼仪道德,同时主张把法制作为礼的补充形式。主张“法后王”的进步历史观,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欢迎。他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进取思想。主张“性恶论”,是一种唯心主义先验论,但强调后天对人的作用,有一定的进步性。
四、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大一统 ;
4、新儒学的影响: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 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
五、宋明理学
(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二)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从广义上说,它也包括由朱熹所摄入的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和二程)的学说,并延伸到朱熹的弟子、后学及整个程朱的信奉者的思想。由于朱熹是这一派的最大代表,故又简称为朱子学。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开始为统治阶级所接受和推崇,经元到明清正式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其实,我们常说的宋明理学,在通常的意义上就是指程朱理学。
内容: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③存天理,灭人欲
1、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代表作品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其学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关于无极、太极以及阴阳五行的运转变化等,他认为无极是宇宙的根源,由“无极而太极”,由“太极”的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太极”是一种非物质性的精神,亦称为“理”。从此可知,他的学说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学说。由此出发,他把封建的伦理道理以至刑法说成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的法则,是“理”的衍化,所以世俗的人们都要遵守,要主静,要无欲。总之,要安于天命,不做任何非分之想,更不要反抗封建国家。据说,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名震遐迩。
2、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关学的创始人,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著作是《正蒙》一书,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张载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气”。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浮与沉、升与降、动与静等矛盾的对立运动。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别,见闻之知是由感觉经验得来的,德性之知是由修养获得的精神境界,进入这种境界的人就能“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在社会伦理方面,他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认识能力的扩充去“尽性”。他主张温和的社会变革,实行井田制,实现均平,“富者不失其富”,贫者“不失其贫”。
3、程颢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他们共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有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北宋理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们的著作编成《二程全书》。程颢程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天理”,他们认为理是一种本体;它不仅是自然界,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是永恒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天理”那里产生出来的。提出的这一个总括天地万物的理,在当时是有它的实际政治意义的,其要害在于用精神世界来支配物质世界,把自然界道德化。二程把一切封建伦理道德都说成是“天理”,从这一点出发,他们提出了“灭私欲,则天理明”的命题。从二程开始,“理”或“天理”正式成为理学的基本范畴,二程关于“理”的思想学说为程朱理学奠定的基础。
4、朱熹:理学的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其学说内容广泛,在理学方面,以“天理论”“心性说”“格物致知”最为著名。“天理论”。继承二程学说,认为“理”是宇宙的本源,而“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心性说”。他认为“性”是一切有生命的生物所具有的天理,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合于天理的,故也是善的;气质之性则是“理与气杂质”,故有善有恶。他把物欲说成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去人欲,存天理”。
“格物致知”。在认识论上,他提出“格物致知”论。格物即接近、接触、了解社会事务和自然之物,穷尽事物中的天理,使物中之理完全被感知、被承认。致知即充分运用自我认识能力,达到承认天理的最终目的。“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致知”的目的在于实现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实践。其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奠定了理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地位。
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历程
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很久以来,西方人来华都被称为到天朝上国朝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面临危机,而欧美列强崛起,加紧对外扩张。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还仿制西方战舰,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他提倡的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进一步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此外当时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还有姚莹的《康车酋纪行》和徐继鱥的《瀛环志略》等。这些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政局岌岌可危。洋务派看到西方船坚炮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改变现状。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但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二、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学“制度”
1.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的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早期维新派认识到向西方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必须上升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但是,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上升到系统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他们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著名思想家严复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论证变法维新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以便达到救亡图存,自强保种的目的。虽然后来的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告失败,但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产生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革命派:学习民主共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用民主革命思想来改造中国,提出了三民主义,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展开激烈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虽然后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3.陈独秀、李大钊:学习“民主”和“科学”
辛亥革命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思想方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而以前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在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儒家思想。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与
“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德思想进行了最猛烈的抨击。陈独秀的“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
三、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发生,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例如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向警予、周恩来等在对西方传入的思潮进行分析对比、激烈论战和与中国实践经历进行比较后,坚定地放弃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放弃了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45年的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二)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呈现以下三大特征: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2.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
3.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林则徐等萌发新思想、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第五篇: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演变和发展的历程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
演变和发展的历程
一、基础知识整合
(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
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和编订的《诗经》《尚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的“五经”。
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的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观点,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特点: 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二)儒学惨遭摧残——秦朝
秦朝虽已一统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极不利于当时的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秦始皇为了压制原来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的政治势力和思想影响,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野蛮的“焚书坑儒”政策,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学之士,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三)儒学独尊地位——汉代
西汉:董仲舒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常”。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欣然接受董仲舒建议,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等政策,禁止其他各家思想传播,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特点: 以儒学为基础,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结合,互相渗透。儒家思想宗教化、经学化、政治制度化。
(四)儒学新的发展——宋明理学
两宋: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新儒学的正统。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明朝: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通过“内心自省”、“以致良知”。说明理学由客观唯心向主观唯心演变,也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
特点: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是儒学第二期发展的象征。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
(五)儒学发展变异——明清
明清之际,随着封建朝代的激烈更替,随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对晚清民主思想的兴起有一定的影响。
“异端”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批判理学的“天理”学说。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政治上:提倡“趋时更新”,反对君主专制独裁,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提倡“法治”,反对“人治”;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农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继承宋明理学,否定理学的形而上学观点,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和行为。
特点:明清儒学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进,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六)儒学遭受打击: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地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思想领域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革命的主要对象。天平天国虽然在开始时把西方宗教平等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结合起来,作为反清斗争的思想武器,但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后却把儒学经典贬斥为“妖”,扫荡封建传统文化,否定原有的封建道德秩序。辛亥革命后,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七)儒学重新泛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出于复辟封建帝制的政治目的,废除资产阶级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改革,利用当时中国封建思想意识的浓厚残余,在社会上掀起反动的尊孔复古逆流,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和专制统治的护身符。
(八)儒学统治地位动摇——新文化运动前期
随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激进民主主义者为了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武器,提出在中国实现“德先生”“赛先生”、“打倒孔家店” 等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用新的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主义,为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
特点:前期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继续,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文化反封建文化的一次重要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前期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片面倾向。
(九)儒学统治地位彻底动摇:——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无可挑战地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长期和马克思主义意见不一的儒学继续逐渐遭遇厄运,受到更为猛烈、更有组织的批判。“文革”时期,更是开展“批林批孔”、“批周公”运动等闹剧,对儒学文化进行全民规模的、彻底性地破坏,也最终将反传统文化的运动推向了历史的顶点,儒学思想在我国影响进一步减弱。
(十)儒学焕发新春——文革结束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思想解放”运动,儒家学说也得到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前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号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儒学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在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前提下焕发出新的光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知识综合拓展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基本内容: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主要包括老庄与道家、孔孟与儒家、墨翟与墨家、韩非子与法家等各派主要思想及其特点。
道家思想:春秋晚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庄子发展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社会现象。
墨家思想:战国时期,一方面由于封建制的确立,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小生产者的队伍壮大;另一方面,战争频繁,生灵涂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小生产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墨子代表平民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创立墨家学派。墨子这种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是进步的;“兼爱”、“尚贤”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法家思想:战国时期,封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适应这种客观形势的需要,韩非子提出了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主张实行“法治”,“法不阿贵”。法家思想对地主阶级的改革起了指导作用,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这种理论被秦王赢政所运用,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 的理论依据。秦统一以后的许多措施就是法家思想的运用。
出现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历史意义: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批驳又彼此融合,终于初步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当时学术文化的繁荣,并对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百家争鸣”各派学说,为不同阶级、阶层服务,有的成为诸侯国改革变法、立国发展的理论基石,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前奏。
(二)、中外历史上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
1、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正式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明末清初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批判,对近代史民主思想兴起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3、洪秀全把西方宗教平等思想和儒家“大同”思想结合起来,作为反清斗争的思想武器,但太平天国后来严厉打击封建儒学。
4、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传统道德相结合,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还假托孔子招牌提出变法主张。
5、新文化运动极力批判儒家传统道德,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6、“文革”时期,更是展“批林批孔”、“批周公”等运动,为政治需要全面、彻底地摧残儒学文化。
7、改革开开放后,坚持 “古为今用”方针,对儒学能进行扬弃。
8、新加坡在独立后的国家建设中,重视发挥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对国家的经济腾飞产生非常良好的效果。
(三)、正确认识历史上的“以德治民”和今天的“以德治国”的异同点 今天的“以德治国”是对历史上的“以德治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两者都具有民本思想,实施时都可以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两者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1、所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前者是在封建社会、甚至在近代社会仍有很大影响;后者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基本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为基本内容,形成上尊下卑的封建等级制度。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
3、代表阶级利益、根本目的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后者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4、儒家的“德治”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治,而今天的“德治”是在肯定“法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把“德治”和“法治”有机结合起来。
三、考点基本认识:
(一)、中国古代思想往往与政治经济的辨证关系。思想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联,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综合反映,反过来又影响政治、经济的发展。如古代封建社会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这就决定了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政治上的专制集权又要求思想上的高度集中和统一,这实质就是大一统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独尊儒术都是政治一统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而反过来,董仲舒新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对于西汉社会稳定、政治集权、经济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对古代中国统治思想确立及发展的认识: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形势、确立相应统治思想,作为施政的指导,并以此规范人们和社会的行为。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倡“一断于法”,强调法治和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互补性,分别适用不同的情况。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和统一,实行严刑峻法,强化阶级压迫和政治统治。西汉初期以道家“无为”思想为统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到了汉武帝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基本上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且济之以道,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统治模式,影响深远。如唐朝时,轻徭薄赋,缓和矛盾;中央集权,实行法治;选贤任能,以德治国;开明政策,民族友好;兼容并蓄,对外开放。
(三)、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学之所以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为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宣扬天命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宣传忠孝,严格等级次序;政治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些都是一切剥削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共同需要的思想武器,在根本上都是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另二方面,是因为儒家的人世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面目。特别是汉代的儒学,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并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另外,儒家为了丰富自己的哲学,在批评佛、道两教的同时,也充分吸取它们当中对自己有用的思想资料,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哲学体系。宋明理学既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同时它又保持自身的根本特质和立场。
(四)、我们对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反对对传统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否定的态度。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优秀丰富的内涵,今天我们应该古为今用,宏扬其优秀部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儒学的现代价值:
1、儒家的大一统意识,对维护社会的安定统一和祖国统一大业有极大的现 实指导意义;
2、以人为本、民为贵思想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维护和谐的社会有重要作用;
3、民本思想对于今天“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道德规范意识是现代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
5、和谐意识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
四、为什么儒家思想能经历两千多年而不衰落?
1、儒家自身因素:不断适应政治和社会的变化。
2、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独尊儒术的结果。
3、教育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
4、经济因素: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