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地型景区的游憩空间营造方法探讨
山地型景区的游憩空间营造方法探讨
——以《广西桂林恭城燕子山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为例
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游客对于山地景区的游憩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游步道+缆车的定向、定线、定时序的观光游,已经与游客“追求个性、自由安排线路、探奇自然”的需求心理不相匹配。因此,新常态下,对山地景区的游憩空间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燕子山,位于广西桂林恭城县,地处广西和湖南两省交界处,是桂林地区少有的高山草原与喀斯特地貌兼具的山地资源。燕子山景区规划面积大72平方公里,南部为银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为高山风车电厂,山中错落布局沙地原野、瀑布丛、灌木林等,盘山公路近10公里。多年来,燕子山始终保持着原始未开发的状态,直到桂林-广州的高铁开通,燕子山成为两广游客出游2-3小时即可抵达的旅游地。
燕子山作为一个地质类型多样、形态相对复杂、体量较大的景区,如何有效地串联山地景区的功能组团,利用山地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元素打造精致的游憩空间,将很大程度的影响到游客体验与山地景区的旅游吸引力。
一、燕子山景区游憩空间设计难点
难点1:出入口设置
燕子山地势东高西低,西侧山下村落是传统的上山入口选择。然而,西侧的传统入口距离景区主游览区域较远,且通行能力有限,道路拓宽涉及到的村落改建工程量大。东侧和南侧由于地势的原因,无法满足作为主入口的设置选择。如何设置出入口和交通动线组织,是游憩空间规划面对的首要问题。
难点2:大尺度空间的景观游览差异
燕子山区域的生态景观差异不大,除了高山草原地块的景观具有区域独特性,山中、山下数十平方公里均为沟谷林地。山势起伏较大,视野范围所涉及的景观却十分类似,且由于保护区的整体开发限制,不宜对生态景观进行过多改造。如何构建景观的差异性体验,是一个较为难突破的瓶颈。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难点3:立体游憩空间的交通组织 燕子山规划面积大,虽分为五个景群,但景群之间的交通联系十分不便利,山路通行难度大,距离远,景群之间尚无通车能力。一方面,山下、山中、山上的空间类型差异大,游览方式的衔接成为难点;另一方面,未来建设景区电瓶车道的工程量较大,需要结合地形与项目设置,解决大尺度空间的交通组织问题。
二、燕子山游憩空间营造方式
营造方式1:有效选择出入口和交通动线
景区道路依托山地自然地形以及现有乡村道路建设,景区入口根据不同客群以及不同区域旅游项目设置,选取靠近城镇,便于依托高速以吸引近中程市场自驾游客,同时也易于打造“快旅漫游”的游憩方式。
区域内以“主线串联”的方式实现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通过一条或多条主线将山下空间与山上空间联通,并在山中打造多个特色游憩节点以保持游客的兴奋度。组团内部根据不同地理空间内型组织交通。在谷地沿主环呈带状,山脚及山地形成环状交通组织模式。基地对外交通主要依托省道201及县道160。充分考虑交通可达性与停车要求等因素,设置三个出入口,均位于基地西侧,其中出入口一与县道160相连。未来,随着过山隧道的开通,南侧出入口将成为景区的主要出入口。
营造方式2:以功能策略引导空间组织,建立立体游憩方式
结合燕子山的大尺度空间特征,规划提出燕子山景区的功能策略:山上游,山下住。
所谓山下游,山上住,就是把山下作为旅游服务的基营,提供住宿、餐椅、综合服务的空间,山上则作为生态观光、娱乐休闲的场所。山上、山下空间的联动,主要依托交通路径串联。上山沿途根据地理特征打造有层次的景观风貌,并提供立体式的多种交通方式。
在功能策略的基础上,规划提出燕子山景区的空间策略:立体交通,点轴渐进。
结合燕子山地貌空间的类型以及视觉空间特点,设置了集游步道、车行道(包括电瓶车和小火车)和索道于一体的立体交通方式。游步道穿越的地貌空间类型最多,空间类型丰富,视觉感知方式多样,步道路径能够完整全面的感知山地风景区的地貌空间景象;车行道能够快速方便的连接各个组团,节省交通时间,同时小火车对儿童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索道能够突破地形地貌的空间限制,串联目的地,并且能提供较独特的观赏视角。
连通东西向谷地交通,与山顶核心景观相接,峰谷联动,先期引爆项目。强化东西向旅游线路,串接南北向节点,加强南北互动。环路优化,项目整体协调发展。多种立体交通的配合,串联了山上山下的空间,同时也盘活了山中的游憩空间,使整个山地景区的各个区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营造方式3:因地制宜,个性化设计游憩方式“微体验” 山上:强化主题,塑造燕子山景区的引客特色。
燕子山天仙生态草原拥有大面积山地原生态草甸草原,一方面释放草原景观吸引力,将游憩资源的可游玩最大化价值;另一方面通过立体游憩方式的应用,置入多种旅游新业态项目,创造美好旅游体验。以观光、运动为项目设计核心,通过恭城瑶族文化历史符号植入、玩酷极限运动概念运用,打造面向家庭、自驾、高端等专项客群的南方稀有天仙草原品质景区。
山下:引水造湖,重构山水隐逸的休闲空间。
山下从三个方面进行游憩空间的建设。依托山下的乡村资源,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一村一品打造各具特色的田园度假村。以旅游景观设计引导,营造原乡生活情境。第一,燕子山有山无湖,流经的溪水难以存留。因此,在地势较为低洼的村落引水造湖,丰富水景。第二,通过导入特色酒店业态,打造养生度假休闲娱乐服务组团,令游客畅享度假好时光。第三,在景区入口处,打造集餐饮、购物、娱乐休闲、交通换乘等功能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小镇,服务出入景区的游客。
山中:设置集散中转地,拓展秘境探奇的游憩空间。
利用山中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打造以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为主体功能的游览体验区。同时在山中的景区内部交通中转地,建设一处特色服务小镇,解决游客餐饮、住宿、娱乐等休闲度假需求,成为景区内休闲服务基营项目,与其他项目一起构成景区综合服务、休闲度假功能中心。
同时,在小瀑布群景观比较集中的地域,设置秘境探奇类型的旅游项目“瀑布林”,以本地神婆文化为元素,将生态景观赋予传奇内涵,通过三条特色游步道抵达山中制高点—蜜蜂顶,形成完成的山中探奇游憩体验序列。
结语
诚然,从游憩空间营造的角度,解读燕子山景区开发,仅仅是一个缩影。作为一个山地形景区,构建差异化的游憩空间仍然是当前同类型规划的难点。未来,随着旅游体验不断变化,山地景区在构建游憩空间营造的方法,也将不断创新。以需求引导功能变化,再进一步影响游憩空间营造的变化,以便实现山地景区在旅游体验上的不断精进。
第二篇:山地景区道路设计浅析20
山地景区道路设计浅析
摘要:本文针对山地景区道路设计中的设计特点,道路线形、平面、竖向、路面结构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作者结合中国西部某景区道路设计实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景区道路;线形设计;平面设计;竖向设计;路面结构设计
1引言
当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世纪后,人民经济实力、生活水平和品质的不断提高,对外出旅游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参与外出旅游的人口越来越多。我国的旅游业长期的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总结以往的发展经验,逐渐形成“西部大开发,旅游要先行”的一致共识。中国西部地处山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但西部地区旅游交通面临着路网密度低,通达水平低,道路等级、质量差的难题,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探讨山地景区道路的设计与建设,对促进西部旅游业平稳发展,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山地景区道路设计特点
(1)建设条件:山地景区,通常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山脉相连,高低起伏,坡大沟深,山崖陡峭。伴随着大小水系分布着大小河流及山间谷地。山区河流具有河床纵坡大、流量小、流速快,形成山区地形山高谷深垂直切割的显著特点,道路沿线的山岭、坡地、河流,构成诸多鬼斧神工般靓丽的景色。因而,设计过程中克服高差大、地势险峻的不利条件,是山地景区道路的首要设计特点。
(2)适应技术标准多样:随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景区建设也告别了过去粗旷型发展模式,相应提档升级,配备齐全的生活娱乐服务设施;因此,景区道路根据其区位、功能的不同,适应技术标准总体分为公路技术标准和城市道路技术标准两种。对连接各景点(组团)间的道路,主要具备交通功能,宜采用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对各景点(组团)内部道路,市政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强且人流集中,宜
采用城市道路标准进行设计。
(3)与景相融的特点:旅游景区多属于自然保护区域,其森林植被茂密,自然风景秀丽,名胜古迹诸多。景区道路设计应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环境保护作为设计的控制因素之一,尽可能避免或尽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风景、植被、古迹的破坏,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注重道路景观打造,达到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的和谐统一,使路融于景中,景环绕路旁。
(4)注重安全设计:安全是山地景区道路设计的首要问题。必须从设计环节着手,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保证景区道路自身设施的安全、车辆行驶的安全以及游客、行人通行的安全。山地景区道路线形受限较大,即使在达到相应等级指标的情况下,也存在较多的极限指标线形或组合;另外,由于山区山体较多,森林植被较好,乔灌茂密,因此,在较小半径的平曲线路段,容易造成视距不良;同时为了克服高差,山区公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长大陡坡路段。在此情况下,道路使用过程中,为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道路沿线的安全设计显得致关重要。山地景区道路设计
3.1景区道路的总体设计
这种设计是在山地景区全局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分为平曲线设计和竖曲线设计。前者包括确定道路的宽度、平曲线半径和曲线加宽等;后者包括道路的纵横坡度、弯道、标高等。山地景区道路的线形设计要全面考虑造景需要,实现蜿蜓起伏、曲折有致,要尽量利用自然地形,确保路基稳定,减少工程量和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1)山地景区道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又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在采取一种方式为主时,也要采取另外方式作为补充。
2)山地景区道路能按其功能需要,运用变断面的形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窄,坐凳、椅处外延边界,包括路旁的过路亭,及景区路和小广场相结合,宽狭不一,曲直相济,使园路多变,可一条路结合休闲、逗留和运动于一体。
3)山区景区道路蜿蜒曲折。为延长游览路线,提高游览趣味和绿地的利用效率,园路—般设计为蜿蜒起伏状态,而在平坦区,一马平川,也需要人为创造条件配合山地景区的转折和起状。
4)山地景区道路的交叉要:防止多路交叉,避免路况复杂,导向不明;尽可能接近正交,否则角度过小,不利车辆转弯,人行穿绿地,不利管理;要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有明显区别;应具有景色和特点,特别是在三岔路口,应形成对景为宜。
5)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现代山地景区道路,尤其大型公共绿地要按相关标准提供无障碍设施。
6)安全设施。山地景区道路受山区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线形受限较大,存在较多的极限指标线形或组合。另外,由于山区山体较多,森林植被较好,乔灌茂密,因此,在较小半径的平曲线路段,容易造成视距不良。针对线形、视距不良较多的特点,应该根据线形、视距条件,同时考虑交通量、车速、交通组成等因素,合理选择标志结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急转弯、连续转弯等警告标志,在极其困难路段恰当设置禁止超车、限速等禁令标志;同时视距不良的转弯起终点位置加设鸣喇叭等指示标志。另外,山区本身陡崖较多,对于此种特点,设计时不能单一地靠设置护栏来保证安全。对于曲线内侧、或废方较多路段,应尽可能放缓边坡,或通过填废方来实现路侧宽容。这样既减少了护栏的数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使路侧更为美观、更为安全舒适。
3.2 山地景区道路平面设计
1)道路的宽度。单行车道要大于3.5m,双行车道要在6.0~6.5m之间,单人行道按0.8~1m,三人游步道可以2~2.5m。
2)转弯半径,曲线加宽:考虑到景区内存在消防需求,通常转弯半径要在15m以上,以利消防车通行。同时,对单车道必须严格设置车道加宽,双车道在急弯处可采取单车道通行的方式而不加宽。
3)山地景区道路:平曲线不可整齐划一,连续弯不应过多,道路交叉口不应距离在20m以内,分岔角度不可太小。
3.3 山地景区道路竖向设计
1)在保证路基稳定条件下,尽可能运用原有地形减少工程量,景区内外道路要有良好衔接,以便于排水。
2)应有3%~8%的纵坡,1.5%~2.0%的横坡。
3)舒适的游览坡道值要小于7%,约1:15;短距离的步行坡道,坡度可陡点,容许在10%左右,即1:10;景区道路在山坡时,坡度应大于6%,应顺着等高线铺设盘山路,山地自行车道坡度小于8%,汽车要小于12%;无障碍道路的坡度,应控制在1:15之内。路面需进行防滑细部设计,较长坡道需设横坡,以便雨水不致沿着纵坡流泻。
4)人行坡度陡于10%时,应设计台阶。台阶之踏面高度,应在8~15cm之间,长的台阶可取10~12cm为宜;台阶之踏面宽度宜取28cm,台阶的级数应在8~11级,不可超过19级,否则需进行分级,中间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应大于1m。实践证明,台阶的尺寸应以15cm×35cm、12cm×30cm为宜。道路超高设置需考虑车速低的因素,不可超过2%。
3.4 山地景区道路结构设计
1)面层是路面的顶层。它直接承担人流、车辆的荷载和气候作用的影响。所以必须坚固、平稳、耐磨,少尘土,方便清扫,应优选沥青混凝土路面。
2)基层在路基上。它承受由面层传下来的荷载,同时把荷载传给路基。应具有相当强度,通常用水稳碎(砾)石、灰土及矿物废渣筑成。
3)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为道路提供了平整的基面,承受路面传下来的荷载,保证路面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若土基的稳定性不好,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路面的使用寿命。考虑到景区道路行驶车辆主要为小车的特点,路基压实度以不小于90%为宜。
4)景区道路材料要实用。目前,新型材料种类较多,应优先选用接近自然、施工方便、可以修整的材料。如青石板、条板、豆石子、卵石及各种装饰石料的下脚料,都适合作为山地景区道路材料。
3.5山地道路景观设计
山地城市道路景观与平原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基本一致,而山地城市道路景观侧重于与山地原有形态地有机融合,侧重于对道路两侧山地地形地貌的保护和修复,侧重于道路景观环境设计与山势地形、路边地貌、临街构筑物和建筑环境特征的有机结合。它是在山地城市总体景观统帅下的道路景观系统,它要求环境景观在各个方面都符合山地特征,成为山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5.1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
山地景区道路景观设计首先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尽量多利用当地的植物和树种,并尽力采用自然化的种植方式塑造道路景观系统。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日常养护和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保持当地生物的生态特征,维护生态平衡。如局部地区植物资源匮乏,则尽可能的采用双行或多行行道树的配置方式,或将乔木、灌木、花、草及藤本植物综合配置的种植模式,尽量增加物种的丰富性,在可能的条件下发展生态效果更佳的片林种植,从而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新植物群落。
其次要尊重山地的地形特征和生态特征,山地景区道路的景观系统比一般的道路景观更注重对道路安全的保护效果和结合山地地形特点
形成的步移景移的观景效果。因此在设计时不仅要满足其基本道路交通功能、对山体或坡地的保护功能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还必须重视研究如何使山地景区道路成为串联各景点的纽带,并成为观赏风景景观的最佳场所,从而充分展现山城魅力,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3.5.2尊重当地的历史和人文环境
道路景观作为山地景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遵重景区本身的历史发展脉络,尊重当地人的人文情感要求。因此在设计山地景区道路景观的时候,应该准确把握道路景观与周围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共生的关系。当道路景观与一些具有人文和历史特点的建筑和景观发生联系时,应该以突出该人文历史景观为设计原则,此外路边环境小品的设计风格和特色、植物的构成和生长特点等等都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风格与特色。
在树种选择上,同样应该因地制宜、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当地的植物种类,这样不但可以突出地方特色,增加植物的成活率和降低日常维护成本,而且还能进一步体现当地文化内涵,反映地方环境特色。结语
在山地景区道路工程道路设计中,因地制宜、灵活的选取了道路设计指标,采取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索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车辆行驶安全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探索道路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完美结合。
第三篇:镇江市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研究
摘要:在介绍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镇江滨水区旅游资源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了镇江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过程及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镇江;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
镇江地处江苏省长江南岸,是典型的滨水城市。2006年镇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北部滨水区建设,至今已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本文在介绍国内外城市滨水区游憩空间开发研究的基础上,对镇江北部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进行分析。
一、文献综述。
城市滨水区就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许多城市的旧港口和滨水区出现衰退现象,城市滨水区的重建在北美首先发起,随后蔓延至欧洲乃至全球,其中出现了不少公认的成功典范,但同时也有失败的模仿者。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由于实践的领先,在理论研究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成果,对城市滨水区再开发中的物质、经济、社会、政治层面都有深入探讨。在物质层面,国外专家普遍强调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及公众利益的维护;在经济层面,国外学者将城市滨水区更新开发策略归纳为两类:一是重振港区的工业和商业功能;二是以商业、游憩等开发为导向,对其进行彻底的改造,大部分成功的项目属于第二类,这与“后工业社会”中第三产业的兴起有直接关系;在社会政治层面,发达国家城市滨水区更新开发一般采用公私合作的方式进行,在这一关系下,如何平衡政府、再开发机构、投资机构和市民的利益成为一大难点。国外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城市滨水区更新开发中旅游游憩功能进行研究。例如,Krausse(1995)以美国罗德岛的新港为例,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调查,认为滨水区旅游业发展必须和当地社区居民需求进行平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城市滨水区的更新改造和再开发呈日益增长趋势,国内学者、规划师首先从介绍国外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开始,然后结合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实例,从开发机制、经济发展、相关者利益、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关注城市滨水区开发。例如,保继刚、刘雪梅通过对广州滨江东开发的案例分析,指出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滨水区开发模式的缺陷,建议政府应在意识、理念、体制、政策等方面发挥控制角色。国内学者对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研究大部分是通过案例来阐述所研究的内容,具体包括滨水区旅游资源评价与整合、旅游产品设计、游憩空间开发及原则等。
二、镇江北部滨水区旅游资源及特点。
镇江北部滨水区是指长江路、东吴路、禹山北路以北,以内江(又名北湖)为核心,含老港池、水面及长江滩地在内总面积约61.6KM2的沿江临水区域。该区域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且结合非常完美。闻名中外的“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沿江拔起于平畴之上,颇为壮观。金山海拔虽仅44m,但山中建筑依山层叠而上,别具一格,堪称立体园林,金山寺更是蜚声海外;焦山耸峙江心如浮玉,又中分二水,颇有中流砥柱之势,隔岸象山对峙;北固山绝壁临江,形势险固;“三山”名胜历史遗存、民间传说丰富,如金山的“白娘子水漫金山”、焦山有关《瘗鹤铭》的传说、北固山的“甘露寺刘备招亲”等。云台山风景区的西津渡历史街区,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镇江博物馆(原英国领事馆)、全国现存唯一的喇嘛式过街石塔(昭关石塔),有清末民初镇江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西津渡古街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被英籍作家韩素音女士誉为“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
拥有得天独厚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镇江北部滨水区本应是彰显镇江“大江风貌,城市山林”的最佳之处,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给人的印象却是滨江不见江,靠山不见山,原因在于镇江在城市工业化初期,北部滨水区一直承担着航运、工业生产的任务。众多码头、泊位、企业在支撑镇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排放大量污废水和废气,致使城市滨水区环境污染严重,面貌“脏乱差”。
镇江北部滨水区在大尺度空间上处于长江下游变化最剧烈的河段之一—长江镇扬河段。历史上长江镇扬河段的河床和主泓道发生过几次大的南北往复摆动;清康熙以后,长江主泓道北移,镇江沿岸泥沙沉积加剧,1840年前后,与镇江主城区相连的大型边滩—征润洲形成,以后征润洲不断向北、向东淤涨延伸;目前,征润洲沙滩、焦北滩已基本包围包含镇江老港池的长江内江水域,以河成湖内江(北湖)为核心的北部滨水区由此形成。
内江由于不断有大量泥沙淤积,一方面,使镇江老港港池通航条件越来越差,建国后虽经多方整治,但最终还是由于港池淤塞、无法生产不得不外迁;另一方面,内江容量的不断减少,也影响镇江城市的防洪功能,加剧了滨水区水体的污染,使“三山”风景区失去原有“水面云山”、“山水相连”、“东西浮玉”的秀丽山水景观。
三、镇江北部滨水区游憩空间开发过程及所体现的原则。
2006年镇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北部滨水区建设之前,镇江市已先后启动并完成了长江路滨江大道拓宽与沿江风光带建设工程、位于北固山和焦山之间的滨江旅游风光带工程,取得较好效果;2006年之后,在镇江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启动实施了金山湖整治、内江节制、拆迁安置等一系列工程建设,以及截污、控污、污染企业搬迁、渔民安置、码头搬迁等配套措施工程;未来的北部滨水区将以波光粼粼的内江(北湖)水体融金、焦、北固三山为一体,自西向东形成征润洲景区、金山景区、云台山景区、内江湿地公园、北固山景区和焦山景区六大特色景区。纵观镇江北部滨水区建设这一巨大系统工程,城市滨水区旅游游憩空间开发的一些原则得到了较好的遵守: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要求规划建设滨水区时要时时想到整个城市,保持原有城市肌理的延续。北部滨水区建设是“十一五”镇江城市“南山北水”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规划建设中,通过在城市南、北之间建立纵向联系通道,如朱方路、檀山路、黄山北路、黄山南路等,将大江风貌引入城市,使滨水区空间更加开敞、开放,使“南山”、“北水”有机连在一体。
2.优先考虑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原则。
镇江依水而建,因水而灵,水体的质量对滨水区乃至整个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在北部滨水区主要以工业、航运为主时期,内江水体污染相当严重。镇江北部滨水区建设的重点是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为此,镇江市政府于2002年底向科技部争取到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镇江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简称镇江“863”项目,2003年10月正式启动,先后对滨水区内二百多家生产性企业、27座码头实施搬迁或整治;通过在征润洲引航道内江入口处修建节制闸,扩建焦山东南方向焦南闸、焦南坝,新建运粮河七摆渡、二摆渡闸等“四闸一坝”工程,并对内江进行清淤扩容,以有效控制内江的水位和水质。金山湖整治工程通过退渔还湖、引换水控制、环湖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恢复金山三面临水的风貌;同时组织专家对北固湿地系统进行生态修复、对金山湖湖滨带植物群落进行恢复设计,从而有效改善滨水区水环境质量、恢复良好生态系统。
3.旅游游憩功能开发与其他功能开发相协调原则。
专家们普遍认为城市滨水区作为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区,其用地项目应向大众开放。镇江在滨江大道工程及滨江旅游风光带工程中,都给游客和市民保留了面积可观的公共景区空间,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但北部滨水区建设作为一个大型区域性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十分巨大,就投入产出而言,其主体不对称,相对局部的大投入、短期的强投入,它回收的范围更多是全局性的,回报的时效更多是长期性的,因此滨水区旅游功能开发必须与城市防洪功能、居住功能、商业功能开发相协调。对宝贵的北部滨水区土地资源,采用市场化经营,坚持通盘考虑、统一部署,追求滨水区土地不断整体升值,保持北部滨水区整体社会、经济、环境的平衡协调发展。
4.尊重地方文脉原则。
文化要素是最能体现城市自身环境品质和潜质的方面之一,城市滨水区开发过程中,应全面了解城市的历史与演进,体验她的特色和脉络,收集她的人文与传说。镇江北部滨水区开发过程中,设计者充分认识到镇江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尊重了城市文脉。例如:滨江旅游风光带中的咏水诗画长廊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在镇江段长江上发生的重大历史典故,集中了历代文人墨客描写、歌颂水文化的诗作;金山湖整治工程中,景观设计面积为1.08KM2,而其中新形成水面积就有0.68 KM2,目的在于让游人领略昔日“水漫金山”的风采;北固山附近经清淤与生态修复后,将重现“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胜景;在内江封航之前,有关部门两次组织打捞可能遗失在江中的《瘗鹤铭》碑刻。
镇江北部滨水区建设是镇江“滨江山水型”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游憩空间开发既有一般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的共性,同时由于镇江北部滨水区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又具有自身的个性。镇江北部滨水区旅游开发中积累的经验、遵循的原则丰富了我国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践
第四篇:营造课堂气氛的方法
营造课堂气氛的方法
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四、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
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第五篇:朝鲜亚运外交营造想象空间
朝鲜亚运外交营造想象空间
韩国仁川亚运会闭幕之际,由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长黄炳誓,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兼朝鲜国家体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长崔龙海,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兼统一战线部部长金养健等组成的朝鲜高级代表团4日飞赴仁川进行闪电式访问。
朝鲜第二、三、四号领导人集体打造“亚运外交”,发出了异乎寻常的信号。一方面,派遣高级领导人出席亚运会不是朝鲜惯例,韩国作为东道主举办的1986年汉城亚运会和2002年釜山亚运会,朝鲜没有派团参加汉城亚运会,在参加釜山亚运会时也仅派出了美女啦啦队展开民间外交。另一方面,在本届仁川亚运会期间,朝鲜对韩国总统朴槿惠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涉朝言论表达了强烈不满。朴槿惠上台后,虽然朝韩关系一度出现转机,但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再度使半岛两国关系失去改善机会。
在这种气氛下,朝鲜高级代表团突访韩国事先缺乏预兆,但这正是朝鲜外交传统的特征之一。事实上,有一些迹象为此次朝韩高层接触提供了解释。其一,9月25日朝鲜举行了第13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二次会议,年内两度召开最高人民会议,意味着朝鲜人事变动或已大致完成,朝鲜得以将精力用在改善对外关系上。此外,韩国外交官员透露,金正恩早先对朝鲜外相李洙墉下达了“改善对外环境”的指示,李洙墉自4月上任后,朝鲜活动明显增多。其二,7年前的10月4日,朝韩双方最高领导人在平壤共同签署了《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选择这个与仁川亚运会闭幕式重合的时间点,通过体育访问激活双边关系,有助于政治脱敏。
尽管朝韩仍处于对峙状态,但双方具备迅速展开合作的基础。自2000年以来,朝韩共同推出了以开城工业园区与京义线铁路连接工程等经济合作项目。尽管此后这些项目均告中止,但相对于新建项目,重启已有项目难度小得多。此外,朝韩离散家属重聚等事务性议题,也为朝韩高层接触提供了充足“理由”。
朝鲜“亚运外交”,为半岛形势的改善营造了想象空间。但双方的接触能形成什么实质成果,还有待两个环节突破。一是朝鲜需在核立场上表现出更灵活的态度,二是朝鲜政局和对外政策能够长期稳定。具备了这两点,朝鲜半岛的核阴云才能消除,未来的发展形势才可预期。这不仅是韩国的最大关切,也是国际社会的最大关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