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顾炎武文学思想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顾炎武文学思想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是人类文明和精神的摇篮。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们贡献出的思想成果在世界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很多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乃至世界而言,可谓历久弥新,极具生命力。孔子开创的“温故知新”、“信而好古”的原则,使今天的我们更懂得尊重古人的思想遗产,从中不断吸收各种应对社会及人生问题的资源。阅览许苏明教授的《顾炎武评传》,体会到博大精深的顾炎武思想不仅对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思想有深远的影响,亦对现当代中国的教育有广泛的借鉴意义。其文学思想对语文教学尤其是对作文教学更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学问、见识和写诗作文的水平卓著。一生著述宏富,著作多达五十余种,五百余卷。他创作的《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堪称“三大奇书”。许苏明教授评价著作等身的顾炎武“思想中充满着对社会深刻而彻底的反映,和对既往的思想文化冷峻而深沉的反思”。他的理论创造和学术成就,使他成为一代思想文化巨人,亦使他成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学术宗师。他的文学思想对清代学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也对离不开深厚文学素养的语文教育起着广泛的现实指导意义。
面对现今中学生作文难,思想贫乏的现状,只做简单的应试作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好的文章必然是“言之有物”,深邃而有感召力的。我们虽然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文学家,但却应该让同学们学会用文学的创作观和发展观去写作,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将更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作文之路。而顾炎武的文学思想将对中学生作文有更切实的指导价值。以下笔者将谈一谈顾炎武文学思想对作文教学的三方面启示:
一、理清两大辩证关系
文学的创作需要把握一定的创作思想基础,比如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等。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内容与形式的争斗一直存在,此起彼伏。齐梁诗风绮丽,重形式而轻内容。随后初唐时期就有了陈子昂等人在诗歌领域的复古革新,进一步发展了“初唐四杰”所追求的充实、刚健的诗风,重视内容的诗风重新登上诗歌舞台。再看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倡上继三代两汉的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针对的就是六朝以来强调形式的骈文。“复古”、“古文运动”是对诗文内容的重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可见自古以来文学创作中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都是值得文学创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也正如创作的宗旨,规范着创作者的创作方向,同样规范着我们当代中学生的写作方向。顾炎武的文学思想,对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以及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有明确的界定,对写作亦有明确的指引:
(一)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顾炎武强调“诗避三巧:巧句,巧意,巧对,三者大家之所忌也。” 从诗歌的“情感——审美”本质出发,他进一步提出“诗主性情,不贵奇巧”的深刻命题。
他在《日知录》卷二十一《作诗之旨》中说:“舜曰:‘《诗言志》。’此诗之本也。„„建安以下泊乎齐、梁,所谓辞人之赋丽以淫,而于作诗之旨失之远矣。”他认为诗歌情志是根本,那些“丽以淫”的“辞人之赋”是不合乎“作诗之旨”的。这就强调形式当服从于内容,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诗风。其在诗歌创作的多个方面的文学思想中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1、诗歌用韵要“以韵从我”
《日知录》卷二十一《古人用韵无过十字》:“宋奇以下,韵学渐兴,人文趋巧,于是有强用一韵到底者,终不及古人之变化自然也„„是指以韵从我者,古人之诗也。”其中提倡
诗歌的用韵要服从于自我情感,正是强调了内容的绝对地位。
2、诗乐的融合要“以乐从诗”
他说“古人以乐从诗,今人以诗从乐”,“古人必先有诗,而后以乐和之。”可见音乐应配合并服从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若反之,以诗从乐,就是强使内容服从形式,诗歌的情感——审美本质被形式主义所掩盖,诗歌的抒发情志的审美功能也被大大削弱了。这一观点也是对“文以载道”,“以意为主”的优秀创作传统的继承。充分地肯定了形式当服务于内容。
再看看如今的作文教学,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太多的格式技巧,把应抒发的情感俨然变成了一道套用的公式。如果作文教学单纯地训练写作技巧,没有沉甸甸的内容支撑,那么,只能滑向“为文造情”的泥潭。因此我们要处理好技巧训练与内容训练之间的关系。应该改变以写作技巧训练为主的倾向,引导学生把思想的触角延伸向自我内心情感的抒发。
当然强调以形式服从内容,并不是完全忽视形式。顾炎武亦主张讲究文采及修辞艺术。《日知录》卷十九《修辞》中就批评了宋儒中轻视词章之学的倾向,而对杨慎所论述的文与道、诗与言之统一的观点表示认同,且称颂王世贞和范介儒为矫正“语录之不文”的努力。
故我们的作文教学亦不可只谈内容不谈形式,抛弃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以形式服务内容,在强调自由抒发自我情感的基础上,把写作技巧的训练,融入到对素材的选择、立意的提炼、主题的升华中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看看每年的高考高分作文,这样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只有形式而空无一物的文章必然是空洞无味,无法得到广泛认可的。
(二)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顾炎武提倡“立言不为一时”的独立人格,呼唤勇于冲破束缚的“俊异之才”和自由表达思想的优秀作品。主张:“天下之事,有识者,不必遭其时;而当其时者,或无其识。”提倡“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的独立思想。强调思想的引领性、创新性、前瞻性。
其《日知录》卷十九《文人模仿之病》中说:“近代文章之病全在摹仿,即使逼肖古人,已非极诣,况遗其神理而得其皮毛者乎。效《楚辞》者,必不如《楚辞》;效《七发》者必不如《七发》”。在顾炎武看来,时代有不同,个性有差异,模仿的再像也不过是得其皮毛而遗其神理,毫无价值。顾炎武认为“文体有今古之异”,认为“诗文之所以代变,有不得不变“的原因,即“一代之文沿袭已久,不容人人皆道此语。今且千数百年矣,而犹取古人之陈言——而模仿之,以是为师,可乎?”。故文无“定格”,当“独出千古”。
同样,创新并不意味着抛弃一切传统,历史永远有警示作用,文学永远有借鉴意义。顾炎武并不否认文学的继承性。他在讨论诗歌创作时对“似”与“不似”的辩证关系有深刻的论述:“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李、杜之诗所以独高于唐人者,以其未尝不似,而未尝似也。”这充分诠释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用许教授的话说就是“既深刻强调了人们的创造性的发挥,又克服了晚明学者只讲创新而忽视继承性的弊病。”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他的本体论重建正是从复归“六经”,精研《易》学来着手的。其尊重独立的思想和创造的这种伟大的精神情怀,是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予以继承和弘扬的。纵观我们的文学史,多数文学体裁都是继承了古人,一些艺术技巧依然得到延续。而今天我们学习顾炎武的文学思想,不也是一种文学的继承吗?
因而写作要继承借鉴古文学之精华,更要反应自己的时代精神,表现独特的精神和个性。作为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就不应该在一种保守的作文模式下束缚学生的情感发挥。在苏教版必修课和《史记》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总结前人优秀作品的写作特色,更要鼓励学生们结合当今的时代和自己的生活有创造的发挥。取古人之精华,扬个人之风采,这样的文章才既有深厚的古韵,又有时代和生活的气息。
二、把握作文思想内容
理清以上两大关系,心中便有了写作的一个思想标准。既然形式要服从内容,那么内容如何才能打动人?既然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那么要如何才能“独出千古”?这就引发了我们对作文思想内容的思考。顾炎武的文学思想强调真性情、联社会。这正是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一篇深刻而有思想的作文应该包含的思想内容。
(一)文必真性情
《日知录》卷二十一《作诗之旨》:“舜曰:‘诗言志’此诗之本也。”其中“志”即情感。古人亦云:“言之不足,则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许教授说:“这是古代哲人对于诗歌的‘情感——审美’本质的深刻认识。人的情感的表达,发为歌咏,这就有了美文学意义上的创作。”鲁迅先生亦如是说:“情感已经冰洁的道学家对于诗人往往会作出隔膜的揶揄和谬误的判断。”可见两人观点若合一契。
由此,顾炎武提出了“诗本乎情”,“诗主性情”的观点,特别重视情感之抒发的真实无欺。他说:“世有知言者出焉,则其人之真伪即以其言辨之,而卒莫能逃也。”,认为文学作品中真性情必有其相应的语言特征,反之假大空的言辞也有其相应的语言特征。从文辞中可以看出真伪,那么要想写出令人信服,动人心弦的文章,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真情实感,缘事而作。
而当今中学生很少有时间和意识自主习作,大多都是在完成老师布置和考试要求的作文。一旦有了各种命题和材料的限制,就很难做到缘事而发,要倾注真情就显得难乎其难。但我们不能退而求其次,顾炎武明确警示我们真情实感是作文中不可代替的宗旨。“不平则鸣,一鸣惊人”亦是揭示发自内心的呐喊才是最打动人心,最能引起共鸣的呼唤。那么老师可引导学生多深入生活,关注内心,越是生活中的细节越应该多用眼细致观察,用耳仔细聆听,用心细心体悟,用笔点滴书写。鼓励学生亲近自然的同时多记录生活,阅读精品的同时多思多想,养成我手写我心的写作意识。久而久之,即使是应试作文,学生也会有足够多的情感和体会去应对,才能真正抒写自己的真性情。
(二)文必联社会
作“不平则鸣”,触动自我内心的必是有真情实感的。于是,很多同学在随笔中开始大发应试教育之弊端,大抒学习压力之大,高中生活之枯乏。篇篇的“不平”都是“小我”情绪的消极抱怨,没有“大我”情怀的积极挥洒。这样的文章虽是真情实感,却只算得一纸抱怨,毫无思想,就似祥林嫂的唠叨,最终连仅剩的同情也变成了避之不及的厌弃。这样的文章何来共鸣?何得高分?
纵观人类文学史,好的文学作品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顾炎武的文学思想就特别强调关注社会现实,提倡文学家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倡导文学作品的社会批判精神。其“明体适用”、“唯变”、“唯物”的本体论更是强调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现实。总结其关注社会的精神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两点:
1、社会指导意义
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张“立言不为一时”,曾说:“天下之事,有言在一时,而其效见于数十百年之后者。”强调了文章的前瞻性,揭示了文章应该对社会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其自述文学宗旨乃“文章有益于天下”,认为读书人应该有伊尹、太公、孔子的“救民于水火之心”,著书立说应该有益于指导社会实践,解决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他规范自己“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正体现了柳宗元所倡导的“文以明道”,主张以文章来“明道教人”,努力使其文学作品发挥指导社会实践作用的精神内核。
2、社会批判精神
纵观中国历代的正直学者和文学家,都是富于社会批判精神传统的代表者。顾炎武亦曾
说:“诗之为教,虽主于温柔敦厚,然亦有直斥其人而不讳者。”他认为批判社会的文学作品正是深得《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之“诗人之义”的表现。认为富有社会批判精神的作品,才是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作品,它体现着作者的高贵人格。这和白居易提倡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社会批判精神一脉相承。顾炎武的诗论正是对这一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批判往往意味着揭露,而揭露正是需要作者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入的思考力。具备这样的能力自然能自觉以天下苍生为念,融社会于诗篇。发出这样的呐喊,必然是秉承了顾炎武的“器识”论,这是何等的大气!
也许有人说这对于现在离电子信息媒体越来越近,离火热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的中学生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那么我们来看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程“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回话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一标准不正合了顾炎武关于“文学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使命和责任”的论述吗?可见,深入社会和思想性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社会生活实践,永远是学生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文章联系社会必然能促使学生自觉肩负起心怀苍生和富民国强的责任,也自然能引导学生写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好篇章。
三、提升文化素养
追溯顾炎武的一生,便可知优秀作品的创作往往是其多种素养的自然流淌。腹中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自然洋溢出华美的篇章。正所谓“文如其人”,文学作为人的精神的对象化活动的产物,是直观文人学者的主观精神气质的一面镜子。文学者的眼界、胸怀、气度、德行、见识等等都会在其文学创作中展现。能引起共鸣的文章往往不在于繁复的写作技巧,而在于高远的精神境界、博古通今的学识和大无畏的精神品质。顾炎武博大精深思想的形成是有迹可循的:
1、书香门第,耳濡目染。
其嗣母王氏是一个大家闺秀,喜欢读史书和明代政纪方面的书,最终为坚守国家气节绝食逝世。叔祖父顾绍芾豪迈不群,特别注重经世致用之学的研究,教导顾炎武读兵书和史学著作,强调“士当求实学”。他们的文学教养和耿介绝俗的操守对顾炎武的民族情结和著书立说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博学于文,厚积薄发。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是顾炎武的治学宗旨。他提出的“格物致知”,不仅重视道德伦理知识,而且重视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探求天文、地理、数学、声学等学科知识。
3、广交志士,见贤思齐。
顾炎武17岁就加入了复社,参加了江南读书人的当社活动。期间结交的都是“八俊”、“八厨”及以文学豪迈著称的“复社四公子”。常常与友人“入则读书作文,出则登山临水,间以觞咏,弥日竟夕。”1651年顾炎武加入了惊隐诗社;1657年顾炎武北游,期间在太原他结识了奇士傅山并时常一起出游切磋诗文。在关中又结识“关中三友”李因笃、王弘撰、李顒等豪杰。
综上所述,顾炎武深厚文学素养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学生大量的时间在学校,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当辅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比如:在平时教学中抽出一节课为学生做读书指导;划分一个读书兴趣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方向自主结对,彼此切磋讨论;发动学生组织和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假期提供参考读物,要求做好读书笔记;请阅读广泛或有独立思想见解的同学做演讲报告会等等。这样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为同学们提供了写作的平台。
最后不得不强调的是顾炎武耿介绝俗的爱国情操,正是因为他这份执着的民族情结,才有关注社会现实的自觉性,才有分析社会国民的深刻见解,才有深刻的思想。这份良知、信念和操守是指导顾炎武深入思考的源泉以及动力。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发扬学生的爱国情操,这种信仰的滋养亦是同学们深刻思想性写作的源泉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顾炎武评传》许苏明著
2、《中国思想家评传》周宪、程爱民主编
第二篇:“中国好歌曲”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丁爱华
央视三台倾力打造的大型综艺节目“中国好歌曲”已经开播两季,这档节目聚集了各地各行各业的音乐唱作人,收视率一路领先。选手们集作词、作曲、演唱于一体,在舞台上演绎他们的原创作品,让人耳目一新,而他们讲述的历经艰难执着追梦的经历也常常令导师和观众动容。看的次数多了,就本能地用语文老师的眼光来打量这档节目,越发觉得它对作文教学颇有启示。
一、欣赏作品:一场温暖的相遇
这档节目首轮采取“唱片初选”的模式,四位导师被面前的歌词显示屏遮住视线进行盲听,若被歌曲打动就推动面前的红色推杆,歌词显示屏旋即降下,这时导师和选手面对面,可直接看到选手的“庐山真面”和继续演唱的情况。
对每一位新上场的选手,导师们都满怀期待,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就很认真地听,神情专注,心无旁骛,在被感染时还不自觉地打着节拍,想象着手中拿着某种乐器,进行模拟伴奏,激动时更是手舞足蹈,完全投入,形体动作尤为夸张,还不时发出叫好声和助威声。在和选手交流时,总是先热情地问好,然后友好地询问歌曲的创作过程和相关的背景故事,不时肯定其付出的努力,毫不掩饰对歌曲的喜爱之情,有时还会走上舞台和选手即兴合作一曲。就是歌曲本身有瑕疵,导师们也会委婉地提出意见和建议,鼓励选手继续努力。在抢人环节中,导师们不惜放下身段,降低姿态,为争夺自己中意的学员使出各种招数,他们诙谐幽默,惜才如命,彼此调侃,毫不让步,处处让人感受到平等和热忱。整个过程就是一场温暖的相遇,期间充满了友善和温馨。
想想我们做语文老师的,在要批改学生作文时也是怀着期待的吗?有过倾听学生在我们面前朗读他们自己文章的时候吗?给过学生这样的机会吗?在学生朗读时我们有过触动吗?在受到触动时有过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评价吗?有过毫不吝啬自己的褒扬之词在众人面前大加赞赏学生的一篇文章吗?有过让学生讲述自己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的时候吗?在被学生感染了有过即兴写过几句的时候吗?扪心自问,对这些问题都能作出肯定回答的恐怕不多吧。学生用数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用心地写一篇作文,自把作文交上来的那刻起就在心里思忖着老师的朱笔会在文章下面留下什么内容,自己精心设计的亮点有没有被老师看出来,要是能看出来多好啊!老师会不会在作文纸上画上表示肯定的波浪线呢?如果会,那会有多少呢?会不会所写的所有得意之笔都被画上了呢?甚至自己不是很满意可老师觉得还可以也被画上了呢?等啊等啊等,作文本终于发下来了,急忙打开来一看,只有一个中不溜秋的分数和草草的“阅”字,满满的期望一下子降到冰点。几次下来,学生的写作热情锐减自在情理之中。其实每个学生都期望一点点鼓励,教师如果能把握时机,就有可能让学生看到一片新的天地①。而你的冷淡,你的草率,很可能抹杀学生原本就很脆弱的写作期待。
尽管作文评改的方式有多种,而老师做得最多的还是收上来自己批阅,等到下次作文时再发下去评讲。学生是看不到批阅过程的,看到的只是结果,甚或是不愿接受的结果。能不能偶尔也采用一下“中国好歌曲”的节目形式,来一次现场模拟?安排几位评委,确定几位选手,让选手们展示自己的文章,再来个现场评判,最后一起来修改。还给学生作品欣赏的过程,让他们听听大众的评审,看看作品的传播效应,和同学一起琢磨切磋写作技法,相信学生的表现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可能还有意外的惊喜呢!
二、呈现作品:拿什么打动观众
导师推不推杆决定着选手的去留,而摁下那个白色直通键则表示对选手的高度肯定,意味着选手可以跳过中间环节直接进入决赛,因此作品拿什么来打动导师尤为重要。总体来看,选手的成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这其实也是学生想写出好文章需要关注的几点:
首先要有引发共鸣的触点。导师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作品,他在欣赏过程中一直在寻找能够触动他的那个点,只要这个点出现了,引发了他的共鸣,他就会推杆表示肯定,而不同的导师选择的点会有所不同,推杆时间自然也有先后。对于语文老师来说,看作文时在潜意识中也是在寻找那个触点,一旦找到了,对路了,就会毫不犹豫地打上高分。因此作者在创作时,要力求找到这个触点,可这个点在哪儿?看看选手们的歌,他们为自己、为亲人、为所爱的人、为所关注的事而写,这些都与宏大叙事、地方发展、企业创收无关,但却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情感生活和生存环境息息相关②。他们从自我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出发,从心出发,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真情感染真情,以生命感动生命,引发听众的共鸣,通过作品与他人进行心灵的交会,在“走心”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比如关涛的《妈妈,我不想再唱悲伤的歌》用倾诉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人出去闯荡的孤独、无奈、恐惧、心酸和微茫的期待,这是漂泊多年的音乐游子用真挚的情感与母亲深情地对话,唱得导师蔡健雅泪眼朦胧,唱得其他导师神色凝重,他们纷纷推杆表示认同。其次要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导师刘欢在点评刘雨潼的《等风来》时说:“我头脑里有太多的音乐,可以让我在听一个东西时,一会儿靠向这个,一会儿靠向那个,当我听到有一个东西完全靠不上别人,它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而且很明显地展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就会为它激动的,我坐在这里一直等等等,我就等这样的东西出现在我耳朵里,你的歌曲就是那样的。”这样的评价高度肯定了这首歌的独特性。胡海泉也评价说:“这是一朵让人惊艳的野花,从没有见过,出现的时候就有一种惊艳的香。”其实,不只是刘雨潼,其他选手的成功也多因自己的音乐与众不同,极具辨别度而获得首肯的。他们独特的曲调,别致的演唱方法,让人闻所未闻,拍案惊奇。你看,谢帝用四川方言演唱的说唱歌曲《明天不上班》,乐翻了现场的观众,唱得导师拍脑袋敲桌子,大声吼叫,忘乎所以;潘高峰的《节奏·爱》采用别致的放克音乐形式,融合自己对节律的理解进行创作,令所有导师都推杆,并以三个直通键的方式进行争抢;霍尊的《卷珠帘》则运用中国风的古韵唱出了思妇的寂寞、痴情和忧伤,一下子把听众带到凄美缠绵的古典意境之中;莫西子诗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用决绝的语言表达出对恋人的一往情深„„这些选手都是让人一曲难忘的主儿!
而语文老师,看过太多的好文章,批阅过太多的学生作文,在看学生作文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在等待一个独特的音符出现呢?又何尝不想享受一下“惊艳”带来的芬芳呢?所以,作为学生,要想让自己的文章进入老师的法眼,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独家素材,有自己的观点与思考,有自己的语言表达特色,才能引发关注。从开场的别开生面到内容处理的不拘一格,再到表达的自然流畅、结构的峰回路转等等,全由作者自己去掌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这一个”,从而获得肯定与赞许。
最后要有扎实深厚的基本功。这一点实际上是贯穿作品始终的,基本功犹如大厦的根基,练得越实在,大厦就会越牢固。很多作品一开场导师们就能大致判断出该作品处于怎样的档次,而作品呈现的过程就是自身素养的一次综合展现。所谓“台下千日功,台上一分钟”,任何精彩的背后都离不开勤学苦练。每位导师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偏爱,可能这位导师欣赏的,那位导师却不能接受,可遇上一些歌曲,几位导师会不约而同地推杆,这说明他们对好歌曲评判的标准是存在共性的,而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就是他们肯定的共同基础。用蔡健雅的话说:“我以为这只是我的菜,没想到你们也都推过来了。”俗话说“各花入各眼”“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有人喜欢萝卜有人喜欢青菜,但它们毕竟都属于蔬菜啊,面对新鲜诱人的蔬菜,大家都会伸手去采摘的,因为对它们好的评判标准是一致的。对于学生,要想让自己的文章得到一致的肯定,需要进行长期积累、细心观察、勤奋思考、推敲立意构思、反复锤炼语言等写作技能的训练,苦练写作基本功。从文从字顺练到行云流水、深刻丰富绝非一日之功,相信练到最后,只要你的“蔬菜”是好的,尽管不是萝卜青菜,“色泽可人的番茄黄瓜”也同样能赢得老师的赞赏。
三、创作指导:在体悟中习得技法
在作文指导课上,老师们热衷于讲解各种写作技法,可无论怎么教,学生似乎并不买账。记得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听说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类推一下,学生听过看过太多的写作技巧,依然写不好作文。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难道那些技法真的是无用的屠龙术?别急着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好歌曲”的选手们是如何进行创作的吧。
他们参赛的所有歌曲均是自发性原创,在创作时他们有的边走边哼,用手机录音、笔记等方式把零散的曲调记录下来,再进行整理;有的爬到山顶上,在赏景时产生灵感;有的把自己关在黑屋子里写歌;有的随时抱着乐器,在拨弄中有曲调走进脑海;还有的在特定情境下爆发式地写出一首歌„„真是千姿百态,不一而足。而他们在叙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时几乎没有一个人说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堂里完成的,是他们没有拜师学艺吗?不会吧。那说明什么呢?创作是自己的事,是将所学化为自己的东西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他们的创作方式与李贺骑驴郊外寻诗、富兰克林在浴缸里写作、席勒脚泡凉水写作、伍尔夫站着写、马克·吐温趴着写等等,在本质上并无二致。学生的写作其实也是这样,每个人得到灵感的方式不同,也就不必逼着学生一定要在学校里课堂上完成作文了。对于作文来说,“不教而教”,让学生亲历写作的过程,去体验和积累种种写作的感受,体悟写作的规律,这才是作文教学最基本的教学内容③。在课堂上我们所教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剪裁、语言表达等技法也并非毫无用处,关键在于学生能够真正的习得,在亲历体悟中将这些技法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并结合个人的写作特点形成自己的写作经验,这样才能达到指导的效果。
音乐是灵魂深处的声响,那些用血泪写就的音符,永远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你看昔日摇滚鼓王赵牧阳的《侠客行》:前头是高山后头是黄河/冷冷的北风迎面吹过来/不能够向前不能向后走/让冷风吹心头/让冷风吹心头/是谁曾经握着谁的手/是谁曾经为谁把泪流/无助的双手端起一碗酒/让烈酒浇心头/让烈酒浇心头/阵阵狂风笑着黄沙走/逍遥怒吼黄沙塞满口/目空心空端起一碗酒/飘飘悠悠一去不回头。这首歌是他在最落魄的时候写下的,走投无路的人生,冷风劲吹的悲凉,借酒浇愁的无助,黄沙塞口的苦涩,无不让人感到活着的酸楚,但最后“飘飘悠悠一去不回头”,留给世人的依然是侠客坚强行走的背影,这股不可征服的拗劲令人心生钦佩。
创作者只要有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生活积淀,一提笔就有可能创作出好作品来。学生写作也是如此,只要有受到触动的经历,写出来自然就会打动人心,真正的写作根本不在于使用了多少技巧,而在于对生活理解、对生命感悟的深度上,只有认识达到了某个深度,才能看到那个深度的风景。让学生在体悟中习得技法,在观察、阅读、思考中丰富写作积累,赢得人生的丰满与充盈,唤起他们的写作冲动,教会他们用文字去倾诉交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写作成为他们生命的自觉诉求,这才是作文教学的要义所在。而学生习得了技法,以后无论进行自发的内驱性写作还是应对作文题的外驱性写作,他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就像“中国好歌曲”选手的自选歌曲呈现和应对“24小时限时极限创作”考核一样,优秀的唱作人都能应付自如,都能拿出优秀的作品来。
笔者从作文教学的角度看“中国好歌曲”这档节目,得到了以上三点主要的启示,当然还可以利用这档节目让学生积累时新的作文素材、赏析歌词的艺术特色、学习口语交际、汲取节目中的正能量、享受网络时代带给我们的听觉盛宴和精神大餐„„ 参考文献 ①王栋生:《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②朱小松:《私人订制的好歌——〈中国好歌曲〉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词刊》,2014年第6期。
③黄厚江:《作文教学,我们教什么——关于作文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思考》,《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1期。
第三篇: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主题教学使语文教学重组知识结构,建立起语文课程体系,推进母语文化的发展,更好地为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发展奠定基础。论文通过对主题教学的了解,把握主题教学的内涵,并归纳出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希望通过对主题教学的学习,能够给当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一些启示,提供一个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主题教学,内涵,启示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研讨的重要课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一个关键,引起了众多教育专家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当前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公式化、机械化的现象,以致语文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厌学,最终导致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为了使语文教学走出这种困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育界提出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主题教学。这是由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提出来的,主题教学的提出,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和教材两者之间的有机整合,把听说读写统一于一个主题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积累知识,丰富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同时重视民族文化和生命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视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达到学语言、训思维、经营人性的目标。
一、主题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一)主题教学的含义
主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所谓的“主题教学”,就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具体地说,主题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具有共同主题的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
[1] 性教学。主题教学就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促进生命成长的主题,它有着丰富而
深刻的内涵。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主题教学的具体要求
主题教学立足于语文教材,从课文的言语内容和形式中,获取具有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价值的核心“语词”即“主题”。其体验、发现的过程称之为“主题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张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现状,课程单元和教材自身出发,围绕一个主题,通过拓展迁移,以“积累、感悟、创造“为形式,由主题为关键,再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确切的说就是要挖掘出的文章的哲学主题或文化主题,把那些散乱的拓展材料串联起来,提炼升华,形成立体的主题教学效果。但这并不是说要跳文章本抓主题,而是立足于课文,坚持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取向,从课文的主题中挖掘出促进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价值主题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主题教学遵循“积累——感悟——创造”三位一体的主题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升华自我四个步骤完成由主题确立到创设主题教学情境到升华文章主题的教学实施过程。在主题教学中,抓住主题,从生活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谈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自身感悟。
教学时以课文为主体,在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的同时注重字词句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多角度地把课文理解透彻。理解文本,首先要从文字入手,抓住文字的字音、字形、字义,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成语、典故的积累,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能力。主题教学引导学生从作者巧妙的语言文字的背后挖掘蕴含深刻的主题思想,体会课文深刻而丰富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拓展课外知识,加强与文本有关或相似的篇章阅读,对比阅读,找出文章主题的共鸣处,多角度、多渠道地理解课文的“主题”。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把散乱的课外资源组合成课文主题,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得到整体的认识和升华。通过朗读从文章语言中提炼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中的感情,在教学中运用朗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诵读,将课文中的感情读出来,并仔细体会,将酝酿在心底的感受表达出来。
主题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文本的特点在课堂实施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多角度诵读法;创设主题情境法;课堂对话法等。这样比起传统的教授法来要好得多。
(二)主题教学的特点
主题教学的特点是:一是丰富性;二是基础性;三是发展性丰富性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强调积累。即从文章的主题出发,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加大课堂知识容量。主题教学根据主题相同或相近,向着语文的广度拓展材料,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把有限的教学内容无限扩大。基础性
主题教学的基础性体现在“三个一”的语文教学目标上,即“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主题教学从基础出发,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并根据主题教学自身特点,根据不同年级特点都有不同的要求发展性
主题教学的发展性体现在它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当“设计师”又当“建筑师”,上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所达到的思维深度,情感浓度和理解高度,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备学生”,并深入地解读教材、运用教材、拓展教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现象到本质,形成教学阶梯。
二 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主题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题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推广运用,对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和提升儿童的人文素养,培养儿童的语文学习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注重实践,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主题教学的理念除了注重课堂教学外,还主张让孩子们懂得在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收集广告语、谚语、春联;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现象,讨论社会的热点话题;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界的美景。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要将语文引
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立足课堂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语文教学由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场所,根据主题教学的这一理念,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文并紧密联系生活,着眼于“课堂即生活”,比如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主题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与挫折,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自己是怎样做的,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扮演各种角色进行采访,了解不同的人对待困难与挫折的态度,从而营造一个开放性的语文课堂。“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将生活实践与语文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用自己的思想去畅游语文世界,真正地将生活融入课堂,学会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感受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
(二)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教师要引领学生敢于向教材质疑,敢于向名人发难,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通常我们上课的时候习惯性地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展开教学,内容机械化、公式化,老师满堂灌,把学生当初录音机,教师成了传声筒,漠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主题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这种弊端,致力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学分为课前、课内与课后三个阶段,课前,是教师指导学生预习自学阶段,在教学新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对课文及相关资料进行预习,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按老师的规定有序地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课内,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边读边思考,品味语言文字的美。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学质疑,不问就要问,更要注重学生自身的独特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创设情境,组织学生
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与合作精神。课后的复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巩固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有针对性。
(三)教师角色的转换
主题教学要求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要明白我们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学会自我创新,自我超越,做到与时俱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语文教育和德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不能满足于当好教书匠就行了。每一个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法,没有创造力老师就没有学生的创造力。要明白语文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不同观点,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同时要明白教师与学生间应该是平等的,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间心灵交流的过程。
总之主题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材、课堂、教师方面的进行全面改革,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注释
[1]窦桂梅.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8 [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人民教育,2004(12).
[3] 张微.“主题教学”—迈向语文教学更恢宏的境界[J].上海:基础教育,2007(02).
[4] 王晶.初中语文主题教学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学—情境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6] 余蕾.语文教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8] 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9]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雷州市英利第二中学廖萍英***524251
第四篇:多元智能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多元化智能理论教学说通俗一点就是“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如何能真正做到“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当中都成为发光体,每一个孩子在学习当中都成为发光体,那我们的因材施教就真正落到实处了。今天进入21世纪我们教育要人才辈出,要能够培养出素质良好的建设者和出类拔萃的人才,那因材施教就非常重要,因材施教就必须让每个孩子在学习当中能够发出自己耀眼的广告。学了伍老师的多元化智能理论让我深受启发,下面浅谈一下如何将多元化智能理论用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就是如何做到“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因为一切教学行为都是受教育思想的支配,有怎样的教学思想就会有怎样的教学行为、教育活动,我们所面临的是21世纪的孩子,起码有这么几个要点是我们应该思考清楚的。
1)科学最近研究表明,常人蕴含的脑子的潜力是基本差不多的,普通学生从科学最新研究来看,他们所蕴含的发展潜能是差不多的,我们教育就是要把孩子蕴藏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这就对我们因材施教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和条件,当然我们就很难说了。
2)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都是活脱脱的生命体,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特点爱好。我想孩子的多样性这是客观存在的,其实心理学家研究说得非常清楚,人是有多元智能的包括:语言的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体育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廖昌永是现在上海唱男中音最好的歌唱家,在四川被政治老师发现,音色非常美妙,音乐非常宽广,因此这个政治老师培养他,后来送他去学习,可是碰到的老师认为他并不怎么样,后来有幸到上海来碰到周小燕,他蕴藏的潜能得到了开发,因此就成为我们中国甚至亚洲世界很少有男中音歌唱家。所以这就告诉我们,每个孩子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孩子是多样性的,我们不能用标准化的办法去培养孩子,而应该用多样化的教育去发展孩子的特点,适应孩子的个性,哺育他们成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二、锻炼敏锐的目光,培养认识学生的真本领。雕塑师本事很大,他能够辨识材料的质地的,辨识材料的走势,然后因势造型雕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教育又何尝唱不是如此。我想作为老师必须走进学生的世界,其实知识世界的背后有丰富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如果你对他的生活状态一无了解,如果你对他心灵世界,他想些什么追求什么,是若明若暗,这样很难做好,因为教心必须知心,不知心是无法教心的,教育的有效性,来自于教学的针对性资质深,资质总,你的教学预言,你的教学行为才能得到学生的呼应。
苏联教育学家曾经讲过这样一段,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很隐蔽的一角,老师教育他们时,要和他对准音标,这样你讲的话能够拨动他的心弦,引起特共振和共鸣,这样教育有效性就大大提升,所以你要教心就必先知心。我有一个学生,上课的时候不专心听课时,叫起来回答问题他觉得是故意在学生前面扫他面子,就故意说不懂,叫他把题目念一遍,他说不认识字。当时我非常生气,叫他到办公室来,也不提上课发生的事,而是询问了他家的情况,当他说到有一个哥哥在凯里一中(重点高中)读书时,我就说你哥哥读重点中学,而你的成绩又不是很理想,是不是平时别人经常拿你和哥哥比较。没想到他当时就哭了,说是父母经常骂他不争气,哥哥也说他笨,越哭越伤心。我安慰他一下,然后问他上课时是不是故意这样做的,是不是觉得老师这样做在扫你面子,他马上就承认错误,说是以后再也不这样。我耐心的劝导他,老师叫你回答问题是在提醒你注意听课,而不在故意扫你面子。从那以后他上课就特别注意听课,虽然成绩还是不太理想,但比起以前来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其实大教育家孔夫子早就讲了,他的教学就是因材施教,一个人一个样,你对学生要了解,要观其所以,因为看他的日常行为言行,你要观其所由,他走路怎样的,走掉哪条路要清楚,仔细的搞清楚他的秩序所在,你要退而行其次,要退下来仔细的思考,他那个言行究竟反应了什么。
21世纪的学生跟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学生不一样,他有很多共性,但是绝对不一样,现在孩子成材愿望非常强烈,思维非常活跃,而且科技起点,科技知识起点是很高啊,你怎么想到小学生现在可以网络运用得那么成熟,有许许多多的优点,但是他也有不足,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与人之间交往的关系,有很多不真全的。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经不起挫折,像玻璃一样的,碰不得,脆弱得很,一碰就脆,因此对这样的学生你应该怎么教,恐怕就不是用原来的一层不变的方法,老办法来督促他划地为牢,那是不行的,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在教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是在学,边教边学,先学后教,这样才行。
在了解共性的同时,也必须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差异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一个人一个样,要把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搞清楚,对有的孩子话重一点能够承受对有的孩子则是不行的,要旁敲侧击,不能直言不讳的,有的时候我们看起来现象是差不多的,其实在差不多的现象背后,有很多差不多的问题实质存在。前几天才听到这样一则信息,一所学校一名15岁的男生把一名9岁的女生拉到厕所强奸,校长气极了,把男生拉到办公室就掴了几巴掌,结果那男生跳楼了。
三、尊重孩子的特点,让每一个学生教学中散发光芒,我觉得教学要有弹性,绝对不是死板板的一块,要有张力,就像橡皮筋一样,是可松可紧的,教学本身像周武王治国一样,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如果始终把弦绷得很紧弦要断,如果太松驰剑又放不出去。教学必须要有弹性要有张力,要能够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
我们因材施教往往非常容易停留在知识技能的层面,其实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因材施教就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教育,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人的整体,他两个世界都很重要,任何一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就是他的生理世界,他的五藏六府,四肢是他的生理世界,还有一个精神世界,思想和道德品格,他的追求、好奇心,精神世界,每个人都是两个世界的统一体,因此我们因材施教是一个人的因材施教。既是知识技能,也是情感价值化。两者和谐统一有机的紧密结合我们因材施教财产权能力取得更大的效果。我觉得班级教学有两点很重要。(1)、备课的时候除了备教材外,还要备学生。(2)、教师还要努力为各类学生搭建发展个性的平台,要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搭建发展个性的平台,我所教的学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孩子自信心很强,当我看到学生的眼光充满自信的时候,我那种欣喜难以言表,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他的学习就成功了一半,将来事业前途就能够不断创新。
第五篇:人本主义教育对教学的启示
人本主义教育对教学的启示
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人本主义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人本主义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需要、兴趣、情感和价值,怎样看待每个学生,教师角色如何扮演,以及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教学中应该考虑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从人本主义学习论有关学生成长问题中得到些启发,1.学生是学习主体。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2.每个学生都值得培养。人本主义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所有的学生都值得培养的观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都有内在的潜力,都有向上、向善的内在要求,关键在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3.学生是完整的个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具有两层涵义:一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包含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等诸方面的基本素质,缺一不可;二是在每个基本素质中,其组成要素也具有完整性。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就应该对学生毫不犹豫地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4.尊重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个性。教育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交流,体验其中的乐趣,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
二、注重知识以外的社会经验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是知识外生活能力的学习。教育的内容不但有书本知识,还应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一大功能应该是以社会文化塑造社会合格成员,把一个生物个体培养成具有独立生活、独立工作,能在特定社会条件下接替社会空缺、完善和发展社会生活的人。同时,大力倡导知识应用技能的培养。例如,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读写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语文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三、教师职能的变化
历来人们对教师有着高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无论是道德还是专业方面,把教师比作“红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过去的“一碗水”发展到“水龙头” 等等,社会对教师期望过高的结果会导致教师的社会压力加重。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成长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职责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提供促进与保障的条件。主要体现在:
1、帮助学生确定探究问题。
2、参与探究活动,及时点拨、补充、评价。
3、帮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教师的作用与智慧应该更多地体现在探究程序、活动平台的设计与搭建上,而不完全是教师自身的人格与学识上。
四、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人本主义学习论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主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宽松、自由、信任、无外在压力、无讽刺的良好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前提。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共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搞好家庭教育,家长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才能正确的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用律己正己的思想行为来影响孩子,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要多鼓励孩子,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学会循循善诱,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要注意开拓孩子的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学校的教育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与社会进步极不相称的、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丑恶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实,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门一道努力,齐抓共管。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人本主义教育坚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育观,重视学生知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