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六大问题与对策1

时间:2019-05-15 04:5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六大问题与对策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六大问题与对策1》。

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六大问题与对策1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六大问题与对策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就由我来讲解《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这本书的第二板块“阅读教学”中的前六个问题。由于自己教学水平有限,且教学经验不足,在讲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足,在这先敬请大家原谅。当然,我会尽全力把我所负责的部分和大家共同探讨,希望通过我的一些感悟与体会,大家都能够有所收获。

在我备课的时候,曾经仔细阅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发现其中所讲述的道理不是生硬的,深刻的,而是我们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也是时常困扰我们的一些现象。通过解读,我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探讨第一个问题。

(一)老师的问题:是“桥”还是“墙”?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我们在课堂上随时可以看见的是老师在不断地问,学生随着教师的问题在回答。在这一问一答间,老师似乎成了“问题先生”,而学生则成了“问题奴隶”。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变得不敢提问题,不会提问题,偶尔有学生提问,也只是局限在对字、词理解上,极少有人提出有创造性的或引人深思的问题,学生跳不出老师思维的圈子,禁锢了自己的个性发展。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曾对3所小学、2所中学和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课堂提问情况作过调查,结果显示,小学一至六年级6节语文课平均每节课教师提问32.5次,只有1名一年级学生向老师提出想尝试表演的要求。面对着这种现状我们不禁要思考:老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老师的提问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老师的问题,到底是“桥”还是“墙”?

教材中有这样一个案例(黄继光一文教学片断略)。面对这样的教学,面对教师这样的提问,我们不禁反思: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内容吗?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吗?

二个问题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老师设计的问题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并不大,答案是昭然若揭。教师设计问题的根本就是为了完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课标中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老师这样的提问是根本完成不了这些任务的。

阅读是学生自我建构意义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按照这种思路,老师的问题应该是“桥”,是“梯子”,是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线索;好的问题应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启发的作用,启发学生多元化的思考,深入的思考,启发学生在思维的困境中找到路途。在教学陷入困境时,教师的一个提问固然可以起到“恍然大悟”的作用,但在思维空间特别大的地方,设计具体的问题反而束缚住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由此看来,学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才是教师设计问题的主要依据。其实,上述案例中的问题如果是学生提出来的,是多数学生感到困惑的,它的思维价值就提升了。学生在回答老师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作为一个“信息受体”出现的,搞得不好,教师在前面精心设计的诸多问题就只能成为牵着学生鼻子走的一种手段,学生在这一个个问题面前难免有被审的感受。这样的问与答其实已经失去了教学的本质意义。

记得我在教学《黄河魂》一文时,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课文大篇幅写的是壶口瀑布,那么课文题目为什么不写成《壶口瀑布》,而要用《黄河魂》?这一个问题恰恰点出了文章中所蕴含深刻思想:壶口瀑布代表了中华儿女的一种精神,代表了炎黄子孙的一种魂魄,是黄河精神的体现。这个问题提得好,好在哪儿?好在是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好在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好在它恰恰是符合学生阅读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设计问题,不要总是从自身出发,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要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正如一位老教师反思的那样:“我年轻的时候,过分地看重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时,竭力使设计成为‘艺术’,可是一些顽皮的孩子,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不珍视我精心设计的这份‘艺术’,并不‘配合默契’地去共同创造这份艺术。”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老师又会产生疑问:既然教师的提问存在着如此多的不足,那么在教学中教师是不是应该少提问题或者不提问题,尽量让学生提问呢?如果学生没有问题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教学成功呢?其实不然,主张让学生问问题,并不是不让老师问问题,关键是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该问什么样的问题,如何问等等。新课程也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看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正确认识和利用教师的问题。

教师的问题是根据学习任务、学生的实际和自己对课文的钻研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进入一种疑问情境,激发他们的疑问与思考,好的问题应该是“桥”,是“路”,是“钥匙”。哪怎样来合理运用老师的问题呢?

1、依据学生的学习进程,设计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最终解决问题。

好的问题就是提纲,就是线索。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围绕学生的学习进程设计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李时珍》一文时,有位老师围绕“李时珍是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这句话,设计了一个问题:从哪里看出李时珍伟大呢?然后学生围绕着教师的这个问题层层深入,抓住文章中的句子、词语去体会李时珍的伟大。不管哪个年段的学生,教师提问的出发点应是通过问题将思维空间抛向学生,让学生来交流、思考、解决。也就是说,教师的问题不应是针对内容本身的,而应是让学生针对内容本身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动脑思考,这样的问题才能起到桥梁的作用。

2、将疑难的问题化成小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

对于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把难点分成一个个学生解决起来比较方便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去解答。教学《三棵银杏树》一课时,对于学生提出的“秋天落光了叶子的银杏树上停着一两只鹰,作者为什么说它像一幅古画而不是现代画”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就应该善于将问题化小,分成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1)什么是古画?什么是现代画?(2)课文中的画面让你有什么感受?(3)书中所描绘的画面更接近哪种画?同时引导学生观赏几幅古画和现代画,进行比较欣赏,再精读品味,想象画面,感受文字中所蕴含的幽静、古朴、深远的美,从而这个复杂的问题就得以很好地解决。

3、利用反问、追问等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

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具有独创性但又缺乏理性的问题,老师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寻找到正确答案。例如反问、追问等。书中有比较详细的案例,这里不再多讲。

4、教师的问题还能起到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推学生的作用。

比如“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呢?你能告诉别人你是怎样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吗?”等等。

二、教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如何问。

作为一名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怎样问,这是很多老师包括我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老师应该提一些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和学习过程进一步反思的问题。备课时,老师应该先自问:这个问题要不要问?为什么要问?什么样的回答者是这个问题所期望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像这样三思而后提。

从问题涉及的内容看,我们把问题分成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二是描述类问题,三是探索性问题,四是发散类问题。其中第一类问题可以设计成练习的形式,第二类问题可以和内容的理解、复述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使用。这两类问题侧重于中低年级。而第三类问题应主要引导学生来提,也是中高年段问题教学的重点。而教师在设计探索性问题时应注重过程与方法的研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自身的经验,大多数学生的水平。第四类问题属于教师重点提问的问题,应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始终。多数情况下,这类问题不是指向内容本身,而是指向学生思考的实践,即让学生去提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换句话而言之,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注重第四类问题的提出,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而不是针对具体的课文内容进行提问。例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当小青蛙看到外面美丽的世界时,教师便可以设一个疑问:小青蛙还会回去吗?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从而进一步理解“天”的大。教学《江雪》一文时,教师可以设问:这么寒冷的冬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再例如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引导学生体会秋天景色的美丽时,教师便可以设置一个问题:秋天是一个五颜缤纷的世界,读一读文章,看看哪句话写得最美?通过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秋天色彩的美丽。

三、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

就整个小学阶段看,问题教学一般是由教师问为主逐渐过渡到由学生问为主,是一个由教师提出问题,到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来进行。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具有进行初步抽象根据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儿童此时的思维主要是依赖对事物的内化本质或关系的理解,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此时,老师的问题承担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教学的重点、难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等化为一个个孩子容易理解的问题,孩子思考了,回答了这些问题,目标也就实现了。例如:平平上二年级了,还没戴上红领巾,心里怎么不着急呢?(选自《平平在家里》)这个句式较为复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不能提复杂的问题,而是要用孩子们懂得的语言设计问题:平平几年级啦?平平为什么着急啊?戴上红领巾什么意思?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趋向平衡。而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概念思维开始成为思维的主要形式,经过低年级的训练,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就深了,学生就能够自己试着理解句子了。因此,在教学时,可以结合他们的思维特点设置合适他们的问题。

窦桂梅老师在教学《珍珠鸟》一文时,首先抓住了文中的一句话:渐渐,它胆子大了。”俗话说“本性难移”,设计了一个问题:鸟从怕人到不怕人,为什么反差这么大?从而引出了“信赖”一词,牵一发而全身,由信赖引申出了小鸟、大鸟、自然与人的信赖,整个教学既富有严密性又不缺失“语文味”。可以说,窦桂梅老师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也正是这个问题使得教学有声有色地开展了下去。

在书中43页针对前面我们举的《黄继光》一文的案例进行了修改,老师们不妨看一看。

总之,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设计问题,更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提问的能力,让问题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成为学习征程上的指南针。

第二个问题:如何问:缘何游离于问题教学之外?

根据我们前面所学,在教学中“问题”是很重要的,不仅有老师还包括学生。由此我们不禁产生第二个问题: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到底应该怎么问?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毫无疑问,阅读教学中提出问题往往成为教学的起点。那么问题该由谁来提?传统的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者往往都是老师,学生总是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打转,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只学会了“答”,而却不会“问”。胡东芳先生的一番话不禁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不勇于挑战权威成为我们学生的共同特征?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我们的考试内容为什么用“答”代替了“问”?我们的考试评价标准为什么只有“答”的标准而无“问”的标准?我们教育不引发学生“问”的兴趣,反而用“答”来伤害学生“问”的兴趣?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的话语权应该是平等的,提出问题的权利也应该是平等的。不顾学生的发展,按自己的设计,提出问题,或一味让学生提出问题,没有调控选择,课堂教学就有可能是低效的。关键的问题是要教“学生问问题”。

我比较同意美国一位教育家的说法:“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指导学生提问题之前,教师先要认清四个问题:第一,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环节,应该重视起来;第二,所提问题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让学生提问题,来培养他们思考问题、提问题的能力;第三,要了解学生为什么提不出问题,是懒惰,是不愿意思考,还是不知道该怎样提问题;第四,提问题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逐渐获得的。

如何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首先,教给学生自问策略,也能就教给“向谁问”的思想。可以通过预习布置给学生“问”的作业,可以向家长问,可以向老师问,可以向同学问,可以向作者问„„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强学生“问”的意识,培养学生问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也能够主动发问了。

其次,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这个问,要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问。这里,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问的方法。

1、可针对课题进行质疑。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围绕它大胆质疑,往往可以一下子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则是培养其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促使其思维向深刻性发展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学《难忘的八个字》一课时,我就要求学生思考:“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就提出这些问题:“我想知道是哪八个字?”“那八个字为什么难忘?”“令谁难忘?”等等,这些问题解决后,本课的重难点也就易于突破了。

2、可针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大家为什么会“不约而同”?

3、可针对标点进行质疑。例如《奇妙的“眼睛”》一文中的“眼睛”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4、可针对反义词的运用进行质疑。例如,针对《温暖》一文可提出;“深秋的夜晚是寒冷的,为什么用‘温暖’做课题呢?”

5、可针对修辞手法进行质疑。例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为什么把几十里外欢迎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

6、可针对课文结构进行质疑。例如,《曼谷的小象》为什么还要写傍晚的景色呢?

7、可针对不明白的现象进行质疑。例如,《五彩池》一文,为什么池水会出现这么多颜色?

8、可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例如,《奇妙的“眼睛”》一文提出:“天文学家的眼睛为什么是望远镜?”“极小的病菌有多小?”“海军战士是怎样用潜水艇监视海面上的敌人的?”

9、可针对难点处进行质疑。例如,《葡萄沟》一文提出:“为什么在阴房里能够制成葡萄干?天气炎热的室外能不能制成葡萄干?”

学生掌握了以上几种质疑方法,体会到它的作用,逐渐地就敢于质疑,也善于质疑了。

第三,按学生的实际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低年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提问的习惯。陶行知老先生在《八个顾问》中这样写道: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如,何地,何去,好像弟弟和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这里的“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如,何地,何去,几何”不妨教给学生,让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与这“八何”打交道,使学生从小就树立问题意识。敢问,能问,然后才是学会问。到了中年段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筛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高年级则侧重于启发学生选择适宜的方法,策略,自主地分析,解决问题。

第四,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评价,要以来激发、提高和巩固学生的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给予及时的、积极的反馈。不管本着何种评价目的,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问题,对水平高的学生,应该重视问题的质量,相对差的应该鼓励其提问题的进步。其次,评价要具体,解决要及时,若则就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

在去年12月末我参加全国创新杯教学艺术比赛时,在四川绵阳听了吴正宪老师上的一节数学课《估算》。在这节里,吴正宪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课伊始,她便让学生围绕“估算”提问题。学生们提了很多的问题,有的说为什么估算要逢5进1,有的说估算是谁定的?有的说用什么方法进行估算?估算应该用在什么时候?有什么用处?等等。而吴老师正是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以“估算应该用在什么时候”为切入口展开教学,整节课学生上得是兴趣盎然,老师教得是轻松自如,真正实现了“以学定教”。借鉴这节数学课,我们也不禁应该思考自己的语文课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产生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在教材第53页有一则《全神贯注》的教学案例,大家不妨看一看,也许会有所收获。

总之,我们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那就要将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提出他们“不懂”的问题,从而开展教学,而不能再搞“一问堂”了。

问题三:朗读:是不是老师发出的简单指令?

谈到阅读教学,不可避免地要谈到朗读教学。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已经认识到朗读在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朗读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现在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会听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也经常会看到老师让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某一段。但我们是否真正注意到了朗读的作用呢?我们是否能够很好地运用朗读这种教学手段呢?书中有一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恐龙》一文时,让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气势”,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恐龙的句子。这种读就不禁让我们“叹为观止”了。这两次读既没有合理运用朗读的作用,也没有尊重文本本身的特点。其实,《恐龙》一文属于常识类说明文,教学重点不是体味、感悟、积累语言,而且培养学生迅速搜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因此这篇文章的教学朗读倒不如默读或速读来得更加恰当。

我们不禁反思:我们语文教学中对朗读的处理是否过于“简单”了呢?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如线索功能、手段功能、环节功能、训练功能、评价功能以及多种功能的合一。阅读教学时,哪个教学环节需要朗读,要发挥朗读的哪种功能,试图达到什么目的,学生读完了该如何评价,备课时都需要认真思考,精心设计。而目前的教学主要问题在于过于强调朗读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反而对朗读的安排简单化了,随意化了。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注重朗读没有错,但不能一味强调朗读,要知道语文阅读方法中还包括默读、速读、浏览等,要针对文本的文体特点“量体裁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读的功效。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他们的阅读方式是从眼——口——耳——脑,必须以口语为中介,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才能读懂文本的意义。因此低年段的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读。而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则变成了眼——脑——口——耳,耳主要是反馈和监控,因此这时段的学生阅读就不能像低年级一样一味强调朗读,而应该注重其它阅读方式的训练了。

那么朗读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书中第59页阐述得很清楚,一是能稳定儿童阅读时的注意,二是能帮助儿童理解阅读材料,三是可以发展儿童想象力,增进对文字的鉴赏力,四是有助于对课文的记忆。日常教学中把朗读当成一个贯穿新课教学的线索,或是训练的环节,事实上,朗读还有其它的教学价值。比如可利用朗读来表达不同的观点、重音、语气、语调、停顿、感情等的不同。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文第三自然段“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的读法。有的学生读得越来越慢,他是表达视觉角度:太远,看不清;有的学生读前三个声音大,后三个声音越来越小,他是在表达自己紧张的心情;有的学生读六个数字越读越快,表达了作者的惊讶与担心。正所谓“有多少个观众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此外,朗读还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角色评价的一种方式,即分角色朗读。

古人说,读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如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可见不同的文体朗读会带来不同的感受。要认清的是,不是所有的文体都适合朗读,都非常用朗读的形式来进行不可,应该处理好朗读与默读等其它阅读方式的关系。应该说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记忆黄金时期,就阅读教学来说,适合采用朗读、诵读以背诵等方式。要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作为重要目标,在朗读中穿插做动作、表演等。而中高年级的朗读仍然重要,除此之外,默读、诵读、浏览、速读等方式要逐渐加重分量。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文体特点,合理安排好朗读与默读、诵读及浏览的关系。

例如教学《恐龙》,先让学生迅速浏览第二自然段,将出现的四种恐龙的名字,在相应的插图上标识出来。然后再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重点默读描写四种恐龙的内容,抓住各自的特点,之后再进行汇报。最后,让学生重点朗读描写四种恐龙的句子,在朗读中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教师可以在需要强调的地方进行指点评价。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朗读并不是阅读教学唯一的方式,默读、浏览、诵读也都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真正的教学艺术在于要清楚:哪些课文、哪些地方需要重点朗读,反复咬嚼?哪些地方只需要一般的朗读?什么时候用其它方式要比朗读效果好?什么时候又是训练朗读的最佳时机?

在朗读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意把指导和评价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时,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特别注重指导和评价,从最初的“浪漫”到“情境”,再到“涟漪”,一步步提高学生读文的品质,同时加大对学生朗读的赞赏性评价,学生便越读越好,也真正实现了朗读的作用——由文入景,由景入情。

再看一则于永正老师精彩的朗读指导: 师:(该生读完“抢救伤员”这件事时插话)这件事最感人,感情不容易表达,听于老师读一下。(师范读。)

师:大家注意了没有?”当您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这句话中间是个逗号,可是老师为什么停了较长时间?

生:房子炸平了,小孙孙炸死了,心里很悲伤,所以„„

师:志愿军说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很难过。说——

生:说不下去了,所以说到这里停了较长的时间。

师:对了,理解了,感情体会出来了,才能读好。——请大家把“抢救志愿军伤员”这件事读一读。(生自由读。)

以上两则案例不难看出,指导学生朗读并不是简单下一个指令即可的事情,那是要花心思的事。

书中第64页也有二则案例,大家也不妨阅读一下,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四个问题:“分段”“归纳段意”:能不能因噎废食?

提到“分段”“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词语,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了。记得我刚毕业时,那时还提倡分段,归纳段意。可是新课程改革后,这些似乎变成了“雷区”,很多老师都不敢教,也不能教,不然会被人说成“应试教育”。这顶帽子戴下来,可是会影响课堂评价的。于是乎,课上不再讲分段,不再提中心思想,语文课成了开心课: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学生们上得不亦乐乎,老师们也眉开眼笑。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分段”“归纳段意”就真正退出了阅读教学的舞台呢?

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周光旋分析得很透彻: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根据中心思想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内容,把握文章的要义,应该说不失为一种有用的阅读方法。既然是一种有用的阅读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何尝不能用呢?关键是我们以前把这种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等作为了唯一的方法进行教学,使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一种僵化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其它方式的学习运用,压制了学生在阅读的多元感受,而且把原本充满情趣味和有着丰富内涵的阅读变成了索然无味的机械重复。把本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的熏陶感染变成了说教。实际上,只要合理地运用这种阅读方法,是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文章地整体,把握文章的脉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对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归根结底,我们以前的分段、归纳段意是脱离了学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自学,追求学习结论,无视学习过程,强化同一性教学,淡化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属于典型的“先生讲,学生听”教学模式。

中国人的学习讲究推陈出新,讲究“温故知新”,也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我们应该确立这样一种思考: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要分段,但是需要分段的就不能怕分段。分段、概括段意是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训练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发展的需要来具体安排,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新课的背景中,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提不等于取消,只是反对简单、机械的做法。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把握“分段”和“归纳段意”的学习方法呢?首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任务要求,灵活变化分段、归纳段意的练习形式。低年段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将段意段落划分设计成孩子可以接受的问题或练习形式来进行。教学《云房子》一课时,可以让围绕“造云房子——快乐玩耍——云房子消失”这样一个线索来找相依的段落内容,这就是分段、总结段意的训练。中高年级则要相应提高思维训练的要求,我在教学《秋天的雨》一文时,便安排让学围绕课文所描写的“色彩”“香味”“冬天的消息”划分相应的段落展开教学。这也是划分段落的相应训练。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列提纲,这也属于分段的训练。其次,根据不同文体特点和需要,与其它教学手段相结合进行。可以和朗读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这一段讲了什么。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里面分出几个小问题,相应就是分几段。或者向学生提供小标题或拟定小标题,学生根据标题找到相应的段落。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翠鸟》一文时,就注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归纳每一部分内容讲了些什么,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描写线索,体现了“分析”和“归纳”的训练。具体请阅读74页案例。

问题

五、扁平化:“形象”解读的瓶颈?

所谓“形象”扁平化教学,主要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作品“形象”的把握过于单

一、肤浅的一种倾向或做法。这种倾向或做法在低年级教学中较为突出。有一篇课文《北风和小鱼》,讲述了北风吹过,万物凋零,河面冰封,只有小鱼说不怕,在河底捉迷藏。老师在教学时提问:你想对小鱼说些什么?大多数学生都在表扬小鱼的勇敢,甚至说跟小鱼是一伙的。唯独一名学生发扬见解,劝告小鱼不要太得意了。还有学生希望北风和小鱼做好朋友。这种独创性的见解却被老师给否定或忽略了。也许在老师的心中,不应该这样去否定正面人物,结果造成形象的“扁平化”,即单一——大家都说小鱼好。新课程倡导“学生、文本、老师之间的对话”,强调学生自己的体验、感悟,强调合作中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就刚才的案例来说,如果老师能够停一停,问一问学生“你有什么根据不让小鱼得意太早呢?”你怎么会想到让北风和小鱼做好朋友的,他们能不能成为好朋友?相信课堂上定会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

为什么会造成“形象”的扁平化?我想是不是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老师还是太依赖于教参或教案,把其中的答案硬性化,教条化,不能轻易改之;二是课文内容具有思想的倾向性,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产生了矛盾,造成顾大局而忽略“个别”;三是新旧两种教育观念的冲突,造成老师在追新课程的潮流中又固守着以往的教学思想,无法产生突破;四是教师的权威性致使学生更依赖于教师的观点,而冲淡了学生的“个性”张扬;五是学生语文成绩评价的单一与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产生矛盾,使得老师不得不在“考试”这根指挥棒下低头。

教师教学思想与行为中的这些矛盾纠葛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势力,将教师的个性化空间、创造性空间挤压得越来越小,同时也使得学生面临的“创造”空间逐渐缩水。这种形象“扁平化”的教学,不是教学简单化的一种具体体现,这种教学最可怕的后果就是,孩子的创造力在其过程中逐渐被扼杀掉。

那么如何避免在教学中出现“扁平化”的现象呢? 简而言之,就是“求同存异”。正如那句烩炙人口的话所说的那样: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能阻止也不可能阻止学生的“奇思妙想”,必竟他们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与价值观,面对着同一个形象他们也会有着千变万化的阅读体验。因此我们不妨允许他们这种“个性张扬”,倡导他们“奇思妙想”。这是不是就等同于我们放手不管?这是不可以的。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我们也有着我们的责任。要想取得一个平衡,我们不妨要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

1、每个形象之间的矛盾关系。低年段所学的童话、寓言、故事主要是在形象关系的发展中展开情节的,因此,要理解形象,把握主题,我们必须把握形象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这些矛盾关系中,我们应该牢牢抓住主要矛盾。如上个案例中的北风与小草、梧桐、小鸟、小鱼的关系就是主要矛盾,从中体现小鱼的勇敢,体会北风的与寒冷无情与狂妄自大。但这是不是就够了呢?远远不是,我们抓住了主要矛盾,还要善于理清其要矛盾。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其次矛盾加以理解,弄清这些次要矛盾对理解形象,把握作者情感的作用,对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发展的作用,那么我们就不会对课文内容、对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化处理。

2、思维开放与思维控制的关系。低年段的孩子很容易离开文章的思路,想到别的地方去,这很自然,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那么,在低年段阅读教学中,什么该放,什么该约,放到什么程度,又约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需要教师积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当然,对它们的把握程度,主要取决于教师个性教学的自觉程度和理性把握、艺术把握的程度,属于一个模糊境界。

3、学生眼中的形象与老师眼中的形象的矛盾关系。心理学表明,低年段的孩子的思维主要靠表象进行,不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在他们的观察和思维中,现实世界就是形象的世界,他们判断形象的依据就是自己的情绪的变化、情感的好恶,这与成人世界的解读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是特殊的成人,应该是“老鹰捉小鸡”中的老母鸡,领着他们还得护着他们,要善于从故事情境中跳出来,还要时时沉入其中,如果反过来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是非常愚蠢的事情。某教师上《下雨》一文时,由于文章内容简单,学生易于理解,通过多次朗读后,学生对文章所要传达的意图已了然在心,于是准备结束课文,谁知道,这时,杀出了一个程咬金,一只小手举得高高的,嘴里不停地叫:“嗯,老师„„”他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个小宝一点也不聪明。”教室里一片哗然!老师示意他继续说道:“自己淋湿了,很容易生病。我有办法让小宝既不淋湿,又让那位同学有伞。”此时,他一脸的骄傲,说:“其实小宝只要和那位同学一起撑伞回家,到了家门口,再把伞借给那个路远的同学,这样不是自己不会淋湿,又做了好事吗?”试想,如果老师没有让他继续发言,而是否定他们的观点,又怎么会现闪如此“聪明”的学生呢?

4、牵着孩子走和被孩子牵着走的矛盾关系。很多老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形象的解读,怕学生“天马行空”,将课堂引向一个自己无法控制的方向。其实,我们认识到,牵并无过错,不能认为,牵着学生走就是传统,让学生自己走就是改革。关键是牵着学生走,是走向一个正确的思路,还是将学生牵进自己的备课圈子,被孩子牵着走是由孩子的启发顺着孩子的思路寻找新思路,还是教学失去控制。这其实是两种教学思想的斗争,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实,这个问题的关系不是谁牵谁的问题,而是为什么牵,往何处牵的问题。

5、应试与发展的关系。应试教育是围绕“为了孩子考个高分”而教,而素质教育则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教。作为现代教育而言,我们肯定是要面向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而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允许他们的奇思妙想,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但就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一张考卷决定成绩的情况还要存在很长的时间,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妨也备备试卷,使学生在个性张扬的同时也能够“一语中的”。

总之阅读教学中关于“形象”的解读,要求我们老师要有更高分析鉴赏能力,更强的包容力,更宽泛的理论知识储量,只有这样,形象的解读才会“丰满”,才会更具“个性魅力”。

第六个问题:100顶高帽子:好不好戴?

于永正老师在接受访谈时曾经说过: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是的,现在的公开课或者观摩课上,随时都可以听到老师对学生的赞美性的评价,还有的老师“别出心裁”的将一顶顶高帽使劲往学生头上戴,把学生弄得晕晕乎乎的,高兴得好像捡到什么宝贝似的。然后,这顶高帽子真的就那么好戴吗?真的就可以随时戴吗?真的戴上就高枕无忧了吗?且看样一个案例:

一次听《邱少云》一课时,有位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人的生命是何等的宝贵,邱少云在完全可以保住生命的情况下,却活活被烧死,死得可惜,死得不值,我觉得他这是犯傻。“老师居然大加赞扬:你真不了起,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还有的课堂上,每当学生作出解答或发表了看法后,老师总是让学生拍起小手“棒,棒,你真棒!”棒在哪里不知?而学生被“棒”字打多了,也就麻木了,丝毫激不起求知的欲望。

其实,什么是“高帽子”?它不是表扬的代名词,更不是老师平时上课表扬他们总是说一句“你真棒”所能涵盖得了的,其实质是在学生身上发生了积极作用的评价,表扬和批评都是评价的重要形式。所以在阅读课上,我们强调高扬表扬的武器,但并非不要批评,关键问题这种批评引起的反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当然,批评是要讲情境,讲对象,讲方法的,只要评价出于尊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那就是合适的。当然这种评价语言可绝不是简单的“你真棒”就可以的,它把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在一句简单的评价中被轻轻地抹掉了,这对老师来说是轻易的,对学生的忽略却是沉重的。其实,评价不单单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或是自我评价。只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或是进步点,进行合适的、充满爱心与尊重的评价,那么这顶高帽子戴起来自然就水道渠成了。

那怎样才能更好地把高帽子给学生戴上呢?

一是针对学生不同方面进行评价。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因此,评价时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独特性的地方,闪光的地方,积极、热情、多角度寻找闪光点进行评价。二是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对于五个学生的五个问题进行五个不同层次的评价:

生:为什么地球可爱,又容易破碎呢?地球这么结实,怎么会碎呢?

师:问得好,答案肯定在书上。生:人类毫无休止地破坏地球,它还能活多久?

师:这是一个大问题,非常有研究价值,它跟第一个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地球的矿产资源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师:一个相当不错的问题,可惜书上没有答案,放到课外研究,好吗?

生: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

师:这个问题我们上节课还讨论过,可能这位同学认为研究得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研究。

生:那些人凭什么破坏地球?地球是我们大家的。

师:凭什么?好一个义正词严的“凭什么!”好一个充满愤慨的“凭什么!”

生:我们应该怎样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人类的母亲?

师:一个了不起的问题,一个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把前面的问题包含进去了。

从老师的评价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对于学生的问题都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肯定与褒奖,评价不重复,却都同样给学生了一种信心,一种肯定,一种赞赏,一种提升,一种学习的劲头。这就是戴高帽的好处。

那什么时候戴高帽好呢?

1、学生缺乏信心时。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全神贯注》一课时,一名同学读课文,一边读了几遍也没未读正确,孩子急了,无所适从。于老师没有作肯定或是否定的评价,而是亲切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教师热情地鼓励让他有了信心,第七遍,他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了。在学生缺失信心的时候,老师适当的评价,会拔开他眼前的迷雾,看见胜利的曙光。

2、学生迷茫时。老师应通过评价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比如: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还有不同的吗?展示你的不同,展示你的精彩;一双双发现的眼睛,靠得是会思考的大脑等等。

3、学生取得成功时。老师可通过评价指出学生成功之处,如“你读得声音真响亮”“你有一双慧眼,能读懂藏在字后的意思。”“你的问题真的很重要”“你的回答让我们茅塞顿开”等等。

4、学生答错时。老师要善于从错误中指出闪光点,比如“真好,她不仅读出了她喜欢的这一段,而且讲出了喜欢的原因。只是有一个字音没有读准。”“你真勇敢,你敢于暴露自己的弱点;你更会有毅力,读错了再读,一直努力着,相信你一定能读对它!” 其实,给学生戴高帽,只是一种手段,我们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确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提高。这种评价,其出发点是应该充满爱心与尊重的。

以上就是我所要讲述的阅读教学中的六大问题,其实只是照本宣科,并没有真正讲好,还希望大家见谅。也希望自己的“抛砖”,能引来“美玉”,以让我们共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神圣殿堂里共同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曾植英

一、我们面临的问题和问题背后的原因

(一)教育体制的问题,人才观的问题

举国的应试体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二)指导思想的偏颇

1、妄自菲薄。课改基本上搬的“芬兰模式”。而母语教育应是植根于民族之沃土的。

2、不能全面的发展的看语文教学。

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学科两个重要特征。工具性、人文性好比一张纸的两面,好比水和乳,应水乳交融。

(三)语文教学内部出现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基础方面有所削弱,学生的词汇量不足,甚至有下降趋势,在表达时喜欢用网络语言,书写质量下降,错别字太多,经常出现用词不当的问题。小学生的词汇量应达到7500个左右,才有可能在表达时语汇丰富。中、低年级一定要打好识字、写字、朗读、普通话这个基础,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让每个孩子写一手好字。

2、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差。阅读能力包括:

①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是依据文本信息进行逻辑上的理解,包括字面信息的理解和隐含信息的理解。如小聂耳见妈妈闷闷不乐,知道了妈妈的心事。“妈妈的心事”是什么?文中有现成的答案,答题时可以提取这些信息回答。

②对文本作出解释的能力:是整合并加工文本信息,结合自己的既有知识经验来建构意义(即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品味语言,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如: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聂耳是个怎样的孩子。答题时需要学生自己提取文本中有关信息,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整合和加工后作回答。

③对文本作出反思和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文本中表达的观点进行反思性的批判和评价,包括对内容的评价和对表达形式(结构和语言特征)的评价。

3、口语交际能力不乐观。

听抓不住要点,说不能清楚明白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能主动、大胆、自然地进行交际;不会听课,听抓不住要点,记没有速度。

4、作文能力不理想。教师层面

1、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理解内容的目的(得意这一块)定的太高,造成深挖洞,广积粮的现象。造成低、中、高年级的繁琐分析内容(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提问上,放在内容分析上)。语文能力的目标不明。这样造成低年级字词教学缺位,中年级段的训练缺位,高年级表情达意方法的缺位。

2、教学内容的问题。

把课文等同于教学内容,其实,课文不完全等于教学内容。课文>教学内容,要有所舍才有所得。课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有无穷无尽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有用的课程资源都可利用起来。

正确的是用课文教,而不是教课文。课文是个例子,运用这个例子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教学策略上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太强势。教师太强势导致学生弱势,学语文,老师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主经历听说读写语言实践活动;要教给孩子方法,挖掘孩子的学习潜力。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增强课程意识,致力于改革我们的课程。

1、我们的课程一定要加强与生活、与儿童的想象世界、经验世界相联系。我们的教育应注重学生自身的、切身的体验。

2、改革阅读课程。

①依托语文书的传统阅读教学要简化,要整合,要增效。②要把儿童阅读纳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二)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

1、明确各年段的教学目标。低年级(1、2年级):

①以识字、写字、学词为重点。低年级的老师一定要给学生打好识字,学词的基础,要培养识字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要使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词汇,而且不只会抄、会默,还能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灵活运用。

②重视朗读训练。

训练学生朗读,首先,把课文读正确,其次才是读流利,读出一点语气来。读正确,每个字音都要读正确,包括轻声、儿化、变调要读正确,多音字要读正确,要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还要读出长句子当中的词语之间的停顿。我们培养孩子读正确,才能慢慢地建立起语感来。

③指导学生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

逐步培养学生能从文中找出重点词句,教给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④积累语言。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从词语到句子,甚至成篇的短文,课文要尽可能让学生背。多读一些好的童诗,童谣,好的古诗。

中年级(3、4年级): ①继续进行词、句训练。

不仅要让学生理解重点的、关键的词句的意思,还要体会它的表达,就是要做到“言意兼顾”。②加强朗读,重视默读。

中年级要按部就班地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通过默读能有一点自己的感受,从一边读一边想,到慢慢学会一边读,一边画、批、注,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③重视段的教学。

在中年级,要利用合适的课文,培养孩子把握一段的内容,进而把握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由理清一段的叙述顺序到理清一篇的叙述顺序。一个是把握文章的大意,一个是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这两种能力都是很重要的。

④略读课文粗知大意。⑤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样重要。高年级(5、6年级):

①继续进行词句训练,重在体会词句的含义。

②进行篇章训练,不仅要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而且要理清文章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注意读写结合,从读学写。

③学习不同文体(诗歌、散文、说明文、叙事写人)文章的阅读。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写人的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情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④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确定教学目标举例

《穷人》一课的教学目标:一是,初读课文,概括课文讲了件什么事。(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二是,细读课文,抓住环境、对话、心理描写的部分反复读,知道这些部分讲了哪些意思,体会这样写的作用。(对文本解释的能力);三是再读课文,对穷人(桑娜)作出评价,你认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对人物评价的能力)

2、整合教学内容

①精选教学内容。这里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怎么处理教科书里面课文的教学。每篇课文的信息量是很大的,语文能力的训练点很多。教师精选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根据年段的要求,把握各个年段的训练重点,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学生和老师自身的实际,来确定教什么,不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不学什么。千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②整合单元课文的教学。单元整组的教学,课改以来提出并实践单元整组的学校和老师不在少数,像广东的、山东的、湖北的,都在实施单元整组教学,但是像山东跃华学校对单元整组教学理解得这么深的,改革力度这么大的,在教学实施当中处理得这么好的,为数还不是很多。他们向我们展示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作家笔下的人》的单元整组教学,给我的感觉是:进行了不一样的设计。我见到的单元整组教学,多数只是在开始的时候让学生了解一下这一组的学习要求,有的还让学生浏览一下整组的教学,接下来还是一课书一课书地来教,而跃华学校采取了不一样的设计,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他们把这一组的教学内容——三个片断、两篇课文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分做三个大的模块。从他们提供的资料来看,应该是四个模块,还有一个预习的模块没有给我们展示。那么剩下来的是三个模块,一个是感受人物形象,一个是揣摩人物描写的方法,一个是在理解内容和揣摩写法的基础上迁移,让学生自己来说来写。特别是“感受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写法”这两个模块,经历了从语言文字到理解内容,再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怎么用语言来表达内容的过程;经历了从语言文字到内容,再到语言文字的过程,也就是说经历了“依言得意”和“据意悟言”的这么一个过程。上述四个模块,给我感受就好像一部交响曲,预习是序曲,然后有三个乐章,非常流畅、自然,浑为一体。我们看到三个板块由三个教师来执教,但是他们彼此衔接得非常好,给我们展示了单元整组教学的全过程。

我们先来看孙红侠老师“感知人物形象”这一板块。我觉得有这么几点值得关注:第一,孙老师从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到细聊课文,始终坚持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是课标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孙老师抓住文本各自的特点——这三个片断、两篇文章特点大不一样,有的侧重服饰的描写,有的侧重语言的描写,有的侧重动作的描写,有的侧重神态的描写。孙老师抓住文本各自的特点,紧扣文本的语言,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她始终在让孩子感受人物的形象,牢牢抓住“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做到了重点突出,而不旁逸斜出,不蔓生枝节。

孙老师课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有了不一样的教法。她的课是用读书和聊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围绕着理解的重点,读读聊聊,聊聊读读,引导孩子越聊越深,越读越有味,最后做到了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文章的语言,比如,对王熙凤的服饰及外貌的描写的那段,我们很真实地看到学生由初读读正确到比较流利地读,到读得有滋有味,最后都能够背下来这样一个过程。有个小男孩在读《金钱的魔力》一文里的老板的话时多么传神!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学习能力的提高。

值得我们注意的孙老师课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读读、聊聊、议议。而老师只是在旁边,在学生学的过程中,进行适时的点拔、引导。老师相信学生的能力,比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体会到老板的吹棒在步步升级,这是很难得的。老师还很注意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每一个阶段的讨论老师要收场了,一个男孩子还要发言,老师鼓励他,还是给了他发言的机会,结果这个学生发言非常精彩。老师恰当地担当了自己的角色,注意鼓励、发现、引导、小结。比如,用“作者都从哪些方面描写人物?”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写人的方法,体现了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点拨者。孙老师在课上话不多,却比较得当有效,对这一点我非常欣赏。老师的话不多,占用的时间就少,给学生读、聊、议的时间就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机会就多。就是创建“省时高效”的阅读教学的一个法宝之一。

再说第二板块。第二板块是孟老师的执教的“探究描写人物的方法。”如果说刚才那个板块是引导学生依言体会文章表达的内容的话,那么这个板块就是引导学生揣摩表达的方法,作者怎样以言表意。孟老师的课有这么几点值得我们关注:第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提出整合的问题,同样注重整体的把握。她的课始终围绕着“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写好在那里?”这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得不多,注重整合。上课伊始,她用小嘎子语言描写来示例,然后引导学生抓住王熙凤和严监生的外貌、服饰、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由点点滴滴到比较系统;由学生感觉比较蒙胧到对人物描写的方法获得比较清晰、比较系统的认识。

第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加强自学,适当地让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发现,领悟写法。孟老师多次出示个人自学提纲、小组合作学习提示,不论是提纲还是提示,“点”都打在“这样写好在哪儿?”“是怎么写的?”在这两个重点上来引导学生发现。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比如,在内容上引导学生从服饰的描写来体会王熙风的华丽和高贵;在写法上,让学生发现王熙凤的服饰是自上而下来写的,是有一定顺序的。写严监生的手,有四处关于手的描写,让学生体会到动作、细节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老师在这两点上是用力、用心的。

第三,在课上老师还引导学生读同一题材的阅读材料,也就是同一题材的拓展阅读。在讲严监生的时候,引进了描写世界知名的四大吝啬鬼的有关句子,起到了扩大阅读量、培养理解力、丰富同类人物的形象、加深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的多方面的作用。刚才我讲的这两个板块,一个是感受人物形象,一个是探究描写人物的方法,大约用了三个课时,应该说是取得了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第一,学生理解了本文的内容,从教学过程来看,多数学生对人物的特点基本上能准确地把握,而且读出了自己的理解。第二,培养了语感,从学生朗读可以看出来。第三,受到了正确价值观的熏陶。第四,熟读了课文,积累了语言。第五,提高了分析、判断、评价的能力。这样实实在在的学习收获,是一般的课堂教学用两倍的时间都难以达到的。之所以省时高效,只因为教学抓住了重点,注重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整体把握,克服了繁琐的内容分析。

以上谈到的是前两个模块。最后还有一个迁移写法、落实读写的板块,是由赵老师执教的。我们说书面表达能力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着力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赵老师的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第一,她用“人物描写哪个片断给你的印象最深?”这个问题来开始她的教学。她列举两个片段,一个是王熙凤,一个是严监生。她引导学生再一次关注课文中人物描写的实例,从而再次加深作者是怎样来写人的印象。第二,她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来拓宽学生的表达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这次习作准备写什么内容,帮助学生解决内容的问题,体现了习作指导是从内容入手。如果这个环节把“面”铺得再宽一些就更好了。因为我发觉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同学身上。其实,这次作文要求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当然,可以是同学,可以是同龄人,也可以是不同龄的人,比如长辈;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也可以写陌生的人,陌生人也有给人印象深刻的呀。第三,赵老师用师生共画“人物树”的办法,很形象地小结“怎么写人”的一些方法。很形象地提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这棵“人物树”的“根”是事情,“干”是人物的特点,而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是“人物树”的枝叶,很形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前面两位老师教学的基础上,赵老师把写的知识上升到了规律性的层面上。第四,我觉得值得肯定的,就是在指导的过程中,赵老师不仅解决了“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而且调动了学生平时大量的阅读储备。因此,这个班的学生能够在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写就二、三百字有内容、文从字顺的短文就不足为奇了。特别值得高兴的是,孩子的习作能够用童言童语写出他们的童心童趣,这是很值得肯定的。小学生习作千万不能用大人的腔调,用大人的思维方法,用成人的语言,写一些假话、空话、大话、套话。

3、教学策略的改进。

(1)教学环节要简化,采用“三环节”教学。

三环节:一是预习,自学;二是讨论,交流;三是练习。(2)激发兴趣,自学在先,先学后教,特别是高年级。(3)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关注学情,心中有学生。不能在理解内容上低估学生,不是每篇课文都从“O”开始,应顺学而导:指导、辅导、诱导。①激发。教学之初激发孩子兴趣,使他们喜欢学,师生之间有一种非常亲和的关系,要形成一个学习的场。②营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宽松、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孩子们轻松、活泼地学,思维活跃地学。③唤醒。唤醒孩子的问题意识,唤醒孩子的创造潜能。④导向。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让孩子明白学什么,怎样学。⑤放手。给足学生学习、练习的时间,向学生开放学习的空间。⑥帮扶。a.用问题引路,问题要精;b.用“方法”助学;c.用“朗读”示范;d.用“话语”点拨,在孩子思维愤悱之时进行点拨;e.用“生成”促学;f.用“评价”激励。

最后,儿童阅读读什么?厚今薄古,厚中薄外。低年级学生喜欢儿歌、童谣,有重复性情节的故事,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因此,可以多读读绘本、童话。中、高年级可以读一些有丰富知识的作品。如科幻小说、科普作品、儿童文学名著、中外经典名著。

怎样指导孩子阅读?①激发兴趣;②适时推荐,鼓励学生自已选书;③进行指导,展示交流,形式多种多样:读书会、读书笔记、小报、故事会、诵读会、儿童剧、课本剧。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享受愉悦、成功的喜悦。采取激励办法,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日以长久保持。

今后要从以下两个重点去努力:

一是怎样大力改进课文阅读教学,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由课文分析内容向学习策略指导式的美丽转身。二是怎样在学校、班级推广、推进儿童阅读,推进教学改革和儿童全面发展。

记住: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改变人生的厚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能改变人生的终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五步

曲”

郇璐璐(学员)发布时间: 2011-08-29 10:22:34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五步曲”

通钢三小 郇璐璐

内容摘要: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继探索出语文阅读教学的“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四步教学模式‟”后,我校又总结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五步”教学法。即:

一、创设情境,入课有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欲望;

二、指导明确,便于操作,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方法;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四、适时点拨,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问题;

五、概括归纳,课后延伸,促使学生不断解决问题。问题解决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无可置疑的,在对问题的追问、探索、解决过程中,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创新的种子开始萌芽。从这种意义上看,不正为受教育者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吗?

关键词:阅读教学 解决问题 能力 “五步曲”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进入大面积的课改实践阶段。这次的课程改革与以往不同,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着眼和最终归宿——“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几年来,我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的“问题学习”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在研究初始阶段,我校对“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四步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的确,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展问题学习的前提和条件;而解决问题是学生智力发展的结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的人,是问题学习研究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试想,如果不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我们发现问题又有多大意义。众多的发明创造,都是在人们发现问题后,进行坚持不懈的研究,才取得成功的。也正因如此,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由此,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核心的实现都离不开学生的问题学习的实践。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不断探索提出问题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继探索出语文阅读教学的“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四步教学模式‟”后,我校又总结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五步”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入课有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它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课堂上,教师要从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开始,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1.以疑导趣。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力求做到入课有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指导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他们的好奇心加以诱发,唤起心理效应,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学《落花生》一课,教师出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以„落华生‟为笔名?”问题一出现,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急于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揭开谜底。

2.以情激趣。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在教学中,我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文中蕴含的感情和学生感情的相通之处,设计牵动学生情思的导语,有计划地为课堂创设理智、情感并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语:“„送‟是什么意思?„送‟是„送别‟,„送行‟。对于生者可以说„生离‟,而这里要送的是一位为人民操劳一生、耗尽心血、至敬至爱的开国总理呀,这分明是„死别‟。是十里长街在送总理吗?1976.1.11.当总理的灵车经过长安街时,首都百万群众自发地涌向长安街两旁,哭别敬爱的周总理。”一段深情的话语感动了学生,他们想知道在这万民悲痛的时刻,人们是怎样送别敬爱的周总理的。

3.以美引趣。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在审美过程中通过感知,获得了审美的体验,会产生一定的审美趣味。小学语文课本中《桂林山水》、《草原》等课,都是写景优美的文章。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录像,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了他们学习全篇课文的兴趣,积极动脑思考,作者是怎样描述美丽景色的。

二、指导明确,便于操作,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加强学法的指导,而且指导要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学生只有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尝试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根据语文课的特点,我教给学生如下一些的方法解决问题:

1.联系课文内容。通过体会重点词、句、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学《白杨》一课,让学生逐句体会13自然段中爸爸的一段话,懂得爸爸借白杨赞美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建设者,表明自己也要做这样的人,也希望孩子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理解了这一段,“爸爸在表白什么?”这一问题也就解决了。

2.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海上日出》一课,理解“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船动、人动、海水动,会有这样的感觉;并让学生以手势演示,一纵一纵地;还请看过海上日出的学生谈看到的景象,学生们很好地理解了这个句子。

3.结合个人感受。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痛苦难以理解。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让东西烫过时的本能反应,体会邱少云忍受无法想像的痛苦,使他们感受到这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4.结合插图。同样还是《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教师让学生看插图想像邱少云在身体纹丝不动的情况下,什么在动?学生们说:“他的手在动,手指深深插入泥土中;他的牙在动,咬紧牙关;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的脑在动,他想为了战友们的生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一定要死死地趴在这里。”

5.联系查阅的资料。教学《义犬复仇》一课,如果不查阅课文的写作背景,“义”字除情谊,还包含正义的意思这个问题就难以解决。

除此之外,通过合理想像、对比写法、修辞手法、肢体表演等方法也能解决问题。教师教给学生这些方法后,要加以总结,使学生明确要解决课文中的问题到底有哪些方法,怎么用。比如要体会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就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态、心理活动去解决问题。值得强调的是:在语文课上要解决问题,首先应该联系课文内容。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教师要放手让他们独立思考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这样做,给每个学生,特别是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他们在个人学习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自觉地进行合作学习,大家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分工明确,归纳意见。这种学习氛围,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展开碰撞,纯真的心灵彼此沟通,真实的情感进行交融。问题解决了,他们感受到了个人的价值,认识到了合作的好处,饱尝了成功的愉悦。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时,钻研精神得到了培养,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意识得到了加强,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增强。

四、适时点拨,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事实上,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还会遇到问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1.意见分歧时引导。他们有时对某些问题产生分歧,教师不要简单地充当裁判的角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而要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使他们自己悟出结论。

2.价值取向偏斜时引导。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学生们在研究“董存瑞为什么以自己的身体为支架炸掉暗堡?”这一问题时,有的学生认为:董存瑞不这样做会受到军法的处治。面对这突发的情况,我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认真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学生们终于从文中找到了答案,领会了董存瑞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

3.百思不解时引导。学习《跳水》一课,学生们弄不明白孩子为什么没听明白船长的话就跳到水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孩子听到什么?见到什么?不明白什么?孩子听到的是船长大声喊:跳到水里。看到的是船长用枪瞄准他,不明白船长只是用枪威胁,并不真正射他,因此跳入水中脱险了。经过教师引导,问题终于解决了。

五、概括归纳,课后延伸,促使学生不断解决问题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过程,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另外,多元化的理解,容易使学生缺乏对问题的综合理解。所以,理解问题后,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使他们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学《跳水》一课,学生探究“孩子为什么跳水?”这一问题时,答案不唯一,有的认为:处境危险,不跳不行;有的认为:船长用枪瞄准,不跳孩子认为会被船长射死……这时对问题的理解需要整合。

课内的问题解决后,我们还应该把问题向课外延伸。教学《义务“导航员”》一课,课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为更好地保护海豚,请你给新西兰政府提建议。”“请你调查了解我们国家在保护动物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你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吗?”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独创的思维之光开始闪烁,敏捷的思维之火开始点燃。学生发现了《跳水》一课孩子身高与桅杆高度不成比例的问题。问题解决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无可置疑的,在对问题的追问、探索、解决过程中,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创新的种子开始萌芽。从这种意义上看,不正为受教育者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吗?

参考文献:

作者

篇名

刊名

期数

《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 《“问题学习”课题研究学习资料》2003.3.田本娜《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小议》 《小学语文教学》2003.7.李春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教学设计》2004.3.郑康 《在课程改革实施中,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北京教研》 2004.3.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设点教学法。

(1)设点发散:让学生就一个重点词、句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比如学习《瑞雪》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想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时,在他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景象。学生说:“在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出现了一望无际、金色的麦浪。”“出现了一片繁忙的收割的景象。”“出现了农民开着拖拉机喜售爱国粮的景象。”“出现了姑娘买回花布、小伙子搬回大彩电的景象。”

(2)设点扩展:教材中有的文章和段落比较简练概括,把简练概括的文字扩展为详细的内容。如:讲《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可以抓住描写小鹿的一句话:“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他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让学生扩展。教师挂出一块这样的小黑板: 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接着要求学生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和语句,把删节号变成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从小鹿可能看见什么?听见什么?闻到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等等进行多角度的想象。孩子们兴趣很高,想象力也很丰富。仅()小鹿,一个括号中就填了十六个词。一个孩子把这句话扩展成为:几只活泼可爱的小鹿在溪边悠闲地散步,他们看见了绿茸茸的青草,五颜六色的鲜花;听见小溪在欢乐的唱歌;小鸟在喳喳地叫着;闻到了春天泥土的阵阵清香;春风温柔地抚摸着它们的身体,它们觉得舒畅极了。它们有的俯下身子津津有味地喝着甘甜的溪水,愉快地想:“又喝上春天的水了。”情不自禁地对小溪说:“小溪,你好!谢谢你对我的款待。”有的侧着身子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看到美丽的鹿角又长了一截,又兴奋又自豪。

(3)设点求异: 对教材的某个部分提出“假设点”,即假设将课文的某个部分改换一下,再与原课文对比一下,看看变换得是否贴切,是否合理。在何处设假设点?一般地说“课题”、“开头”、“结尾”、“人称”、“体裁”、“结构”、“思路”等都可以成为变换的假设点。

A、变换题目。比如在学《草地夜行》一文时,要求学生在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来变换题目。从内容上命题:《过草地》、《走在茫茫的草海中》;从主体上命题:《舍己为人》、《舍己救人》、《不要管我》、《记住革命》;从人物上命题:《老红军》、《一个无名英雄》;从时间上命题:《艰苦岁月》、《长征路上》等等。

B、变换开头。如学习《西门豹》一文时,文章用的是顺序开头法。可以要求学生把它改写成倒叙或者插叙开头法。学生改成的倒叙开头是:巫婆的把戏被揭穿了,从而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倒叙的开头是:今天河边站满了人,原来是巫婆又在给河伯娶妻呢。

C、变换人称。在课堂上,可以练习变换人称的复述,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把第二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比如《再见了,亲人!》一文是第二人称,可以改为第三人称的方法讲故事。《罗盛教》一文,可以让学生把第三人称变换为第一人称,把亲身经历讲给大家听。学生们受到启发、领悟后,会讲出生动感人的故事。

D、变换结尾。学习一篇课文也可以试着变换结尾。如学习《爱因斯坦 小时候》一文,它原文的结尾是:老师看他这样认真,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在展开想象的基础上,可以改写为:

老师的脸红了,注视着这个可爱的孩子,“啊,你这样认真,长大了一 定能作出一番大事业。”

老师愣了片刻,亲切地拍着他的头说:“好孩子,你很认真,你一定会 做出很好的板凳。”

老师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现在交给我的的确比你手里的好,你还能再改改吗?”

E、变换结构。它的关键是对原有的内容掌握的清楚。《饲养员赵大叔》一文,共讲了四件事,即:和牲口说话、给牲口起名、优待母马“金皇后”、为“金皇后”下驹忙碌。这四件事可以用若干个排列组合的方法处理。如:

从“金皇后”下马驹了,赵大叔忙里忙外,追述到怎样优待母马金皇后。

再加上这样的过渡句:赵大叔不仅关心母马“金皇后”,而且对每一头牲口都十分关心,然后写牲口说话,给牲口起名。

从下雨时赵大叔不顾一切地奔到地里去拉“金皇后”回来,再写为“金皇后”下马驹忙碌。然后过渡到赵大叔关心每一头牲口,给牲口起名,和牲口说话。

从赵大叔为了养好每一头牲口,精心地了解它们的特点,给它们起名,再写夏天里的故事和为“金皇后”下马驹忙碌。

F、变换体裁,把诗歌变成散文,把短篇古文变成故事都属于变换体裁。

(4)设点评论。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让学生评论:“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这段话为什么用“照射”一词。学生先试着换了一些词:洒在、普照、照耀……,最后一致认为,“照射”一词用得好,因为可以反映出夏天的树木枝叶繁茂、遮天蔽日,阳光丛树叶间的缝隙透过来,就像一道道利剑射下来。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既能使学生理解语言,丰富发展语言,又能突出语文课的特点,改变传统教学中注入式的一系列做法,对培养创造型人才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能力。”这是语文新课标中对现代公民应具备素质的阐述。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社会,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知识腾飞的局面,要求人们不仅要不断地去学新知识,更加要求人们不断的去发现问题,通过自主的探究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教育从古至今都是为人类更好的发展而服务并且带有阶级性。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抓住未来就必须要抓住教育。教育是要培养人,使人得到最大发展的一项事业。基础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众所周知,语文是基础学科,它的内容涉猎很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生活琐事,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语文课程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的文本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语文课应是活泼、自由充满了探究的乐趣,尤其是阅读教学。但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技能训练和教师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严重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一般是学生按照教师设计好的“路线”一路走过来最终达到“目的地”。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还要以心理学知识为基础。特别是阅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想象力、创造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探究能力;学生由记忆的学习方式转向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探究中积累、感悟、获得学习经验、经历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探究能力并且具有怀疑精神、探究精神,不迷信权威。促进学生个体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个性特征的更好发展。

一、理论综述

探究学习的心理基础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儿童在相当程度上受本能驱动,环境中诸多因素都在向他们挑战,他们对此感到好奇,并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提倡儿童发现问题、通过探究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探究学习”一词最初由英文“inquiry learning” ①翻译而来。探究学习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J.JSchwab)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首先倡导的。在观念上注重平等、民主、开放;在过程中强调自主、体验、个性;在形式上表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各式各样;在目标上追求实事求是、多元化、与时俱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探究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新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建议部分的教材编写建议中也指出:“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我国已有不少人进行关于探究学习的研究,对其定义的界定也各有侧重点。课标中的“探究”并不是指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它遵循一定基本程序,采用一系列方法,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表达和交流等活动来解释大自然的奥秘、推动科学发展。” ②对于学习中的探究,也是众说纷纭?有人把探究学习看成学习过程: “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也有人把探究学习看作是学习活动,即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施瓦布③所下的定义:探究学习是指这样的一种学习活动:“儿童通过自主的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基于以上对探究学习的解释,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探究学习即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参与阅读教学活动,并运用探究的方法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获得知识、情感、能力的学习活动。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注重儿童在阅读中所经历的探究过程,探究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所感受的情感体验,以及所获得探究的技能,学习的方法。学生要想更好的进行探究学习离不开和谐、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教师的大力支持。哲学上讲,内因是第一位起根本作用。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让学生喜爱整个学习过程,更要让学生具有探究的理念,学会探究的方法;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教他们获得知识的方法。“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含义应该如此。本文侧重于探究能力的培养有一些思考。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

探究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现代的教育已由传统的经典知识传授,转为能力地培养。衡量一个学生不单单只凭学生学习的分数,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纸上谈兵”型的人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探究学习中探究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何为探究能力,众学者有自己的理解。笔者认为:探究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人类在获取、创造知识的过程中所必须的素质。如: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种能力是探究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生探究的基础,衡量探究能力强弱的一个侧面。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有利平台,在包罗万象的文本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发问,尽情的探索研究。从问题开始,带着新的思考结束。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原动力。有了疑问学生才会产生解决疑问的需要,才可能去探究。问题产生的途径多种多样,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的言行思想都会有不同。对于同一个文本内容不同的学生会有自己的见解。当学生们在对话交流时在不同的意见中受到启发,从而引发出许多问题。对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而学生从不同的对话中所获取的信息非常庞大。学生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时所产生的问题也是不可轻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是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源泉,在阅读教学中对话不可忽视。问题对于探究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发明万万千,起点是一问”。1.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内容的广博,形式多样更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更多的提出问题。但是长久以来的课堂上学生未经允许不得发问,不敢发言,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殊不知,教师们精心设计的“完美”问题正一步步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挤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被动的去思考。这大大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学生应积极主动的思考。教师要把提问权交还给学生。有一点应值得注意并不是学生提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价值,教会学生提问就是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

究竟什么是问题呢?作为鼓励学生提问的教师首先应该明白。问题是你遇到一个情境,一个没有直接明显的方法、想法或途径可遵循的情境。它具有以下三个要素:

a.给定。所谓问题的“给定”,是指一组已经明确知道的,关于问题的条件地描述,即问题的初始状态。

b.目标。所谓问题的“目标”,是指关于构成问题的结论的明确地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

c.差距。所谓问题的“差距”,是指问题的给定与目标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距离,必须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而达到目标④。

明确了问题的定义就要适时把握讲课尺度,适时的引导学生提问。教师的每一堂课学生都会提出问题,然而有的学生却不会提问,有的学生提的问题确实没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认真听取学生的同时,还要分辨学生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或者闪光点。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针对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一,借助课题,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

上课伊始,教师可以问下列一些问题。如:看到这个课题你怎么想?想知道什么?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我还想知道什么?还是在《智烧敌舰》一课中,教师一问课堂一下活跃起来。有人问:“我想知道为什么叫智烧”,有人说:“我想知道是怎么智烧的?”这些问题一提出,学生接下来会主动阅读文本内容进行探究、思考解决疑问。或是利用其他手段使学生处于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处于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进而唤起学习者强烈的问题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学生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用探究的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养成每当一看到课题等就开始思考,开始提问,想知道为什么。

第二,利用文本,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郑板桥云:“学问二字,需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又学武文,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耳。”教育的首要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人类已有的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多种多样的问题。问题中不仅包含着学生的求知欲,还包含着学习的动力,探究欲望。学生通过长期的探究学习活动完成对自身知识的主动构建。学生在读中思考,提问、并进行探究分析。初读阶段,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并提出一些问题。这篇文章是用什么基调写成?是什么让我产生这种感觉?这些字、词是什么意思?它们有哪些来历?这不仅帮助学生增加重读课文的动力,还可使学生更深刻的记住生字生词,通过探究了解这些字词的有关历史和知识。复读阶段,学生对文本有更深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内容、潜词造句等提出自己的问题。如:对一些重点的句子、段落、修辞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熟读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自省,我学到了什么;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我还想知道什么?

第三,引导学生用联系的方法产生问题。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把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思考,课内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打开视野,放开思路去发问。例:在讲《智烧敌舰》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要是阴天阿基米德他们该怎么办?都看到敌舰了在回家拿镜子怎么来得及呢?阿基米德生活的时代有镜子吗?玻璃是什么时代产生的?”抓住文章与文章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异点。如,针对达尔文与牛顿这两位科学家都喜欢观察,质疑,勇于实践的特点,教师提出:“你从《红色的报春花》中的小达尔文与《小风车》中的牛顿身上看到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教师有意让学生从更广阔的方面去提问,把学生从某一课引出来,在更的大的空间里进行探究学习。或是把各个部分,疑点联系起来提问。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对同一篇文章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思考,去发问。第四,盯住争论,引发问题。

争论往往是对同一个问题持不同的见解和理解引发出来的。在争论中师生、生生之间相互提问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的不同建议,即使那与语文本本意或教案、大纲相冲突,不能使用教师的权威强加给学生,让他们无条件服从。例如,在讲《灰鹊》一文中,对于灰鹊是不是小男孩儿拿走的,班内的同学分成了两部分持有不同的意见且相持不下,其实课文的本意就是灰鹊被小男孩儿拿走的。这时教师变成为了主持人兼主席。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自动分成了两组他们会主动提问,主动做答且提出反问。如:甲方问:“怎么证明是小男孩拿的呢?”乙方答:“文中开头写„在高大的白桦树上‟树太高了小男孩儿爬不上去怎么抓呢?”甲方答:“人们经常喂鸟儿面包渣,所以鸟儿是不怕人,在它吃食时被抓到”……这节课上的很轻松,很活跃。同学们主动的去读、分析文章的内容找出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经过唇枪舌战,真理终于浮出了水面,大多数同学的意见达成了一致。真理是越辩越明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深刻多了。教师要敢于撒手,学生思想的碰撞最能激起智慧的火花,引起他们更深入的思索。

第五,在学生众多的问题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尊重个性的探究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在融洽,有利于交往的心理氛围中无拘无束地提问。这样才有更多的有价值的问题被提出来。如:想到一篇新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处理,让全班同学对这篇课文做无条件、无限制的提问。然后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并对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给与适当的表扬,像“你问得真好,这个问题也正是我想问的,问得不错,问得真有创意,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疑问”。利用“榜样”来引导学生进行继续的提问,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或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借此了解剖析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倡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如:《智烧敌舰》一课中,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有人问:“我想知道阿基米德为什么叫人一字排开?”这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吸收阳光产生热量,烧着敌舰的帆布。还有人问:“第一艘战舰着火了,第二艘为什么不赶紧冲上岸?”这些问题正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智”,阿基米德的聪明,学生通过这些问题把“敌”,“我”双方进行对比,并考虑作战因素,研究战争双方的实力、条件、所处的环境……自己进入对文本的探究。教师要马上抓住时机点出来。2.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提出问题后,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问题。虽然有些问题是可以直接给出答案,但是绝大部分问题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找”出答案。教师完全告诉学生,这是失败的教学,失去了鼓励学生提问的意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指给学生方向的,学生寻找答案路程中的路标。“路标”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第一,利用手中的阅读文本对问题进行分析。

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会了针对文本的内容提出问题,还要教学生从文本中找到答案。教学生学会读书。对文本整体提出的概括性问题要引导学生站在文本上解决问题。从整个内容入手,着眼全篇,把握好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喜鹊》一文中,问:“喜鹊”为什么人们不直接叫它“鹊”呢?这就要指导通读课文,看看哪些段描写了喜鹊的“喜爱”之处。对于细节问题,学生可以从具体的段落中入手,分析某些重点的句子、词语、字以及标点符号,透视它们所表达的真正含义。读书要读透,把书中的文字,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知识能力等。如:《喜鹊》一文中,学生说喜鹊的颜色和体态惹人爱。指导学生重点读描写喜鹊颜色和体态的段落及重点句、词:“闪着油亮的紫色光泽 ”,“那长尾巴总是一翘一翘的,整个身体也随着一颤一颤的,使人感到它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对这些重点内容地分析、思考、探究,感受喜鹊的惹人爱。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利用多媒体及其它手段渲染气氛,让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产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帮助他们分析问题。

第二,充分借助课外资源。教材的内容有限,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许多问题仅凭教材,全靠课堂是解决不了的。教师要把学生从课堂上带出去,把他们引到无穷无尽知识的海洋中,动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提倡学生去图书馆、书店去查阅资料去探究分析,去博物馆观看、调查研究。信息社会,强大的网络资源也是学生们分析问题的有利帮手。可以在网上查阅资料,展开论坛讨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避免学生走过多的弯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书目。兼听则明,教会学生收集信息,课下可去向家长、朋友、有关专家讨教。古语云“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提倡同学多读书,更要多思考,只读不思不如不读。

此外,学生还应掌握一些技能,如何借书,查自己想要的书,网络操作的一些技能。面对着众多的信息如何选择,如何利用等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们经过搜集、访问、调查、思考分析一系列的过程,最后可能还得不出结论。但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所经历的过程。让学生养成时时刻刻纪录的习惯,可以是调查笔记、日记、谈话记录、随笔总之要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有所纪录。至于那些对问题已得出结论的同学,问题解决的形式可以是五彩纷呈:表演、录音、调查报告、论文、心得体会、展览、交流会……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以结果来衡量。评价的视角转向学生在整个过程的表现,收获。

学贵有疑,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应给予肯定。如果通过自己的探究使疑问解开,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心里表现应是接纳自我。阅读文本时,自我与文本同在,笔者认为: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其它同学始终保持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最佳关系状态之一。良好的阅读氛围有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对话”不愧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最佳方式。

(二)通过 “对话”,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对话是学生发现自我,沟通他人,与文本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心灵碰撞的有效途径。学生要想进行真正的对话,必须有面对面的平等意识。教师自己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意识,不能把书本当成权威。对话是交流沟通贵在真诚,学生要敢于直言自己真实的想法。探究学习就是要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具有平等意识,怀疑精神,实事求是的品格,“对话”正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此平台上可通过对话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课堂上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对话方式。

1.与文本的对话。大多数学生对于一篇新的内容还是有兴趣读,但是最怕反复读书。因为学生此时是被动去接受文字信息,与文本没有交流。试问谁又愿意重复看已知道的信息?学生因为与文本没有交流,就不会主动去思考,就像看一则通知,没有形成自己的看法。如:为什么会这样写?这点我不同意或真是太对了等。学生以对话的心情去阅读文本时就会与文本产生这样的交流,首先要通读即对文本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对话顺利进行下去,实现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对话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取信息,并对信息揣摩发表见解,或者提出问题的过程。随着对话的深入,学生会继续分析已知信息寻找答案。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等的能力)的目的。教师要在课上努力引导学生去与文本对话,教师可以针对课题、课文具体内容、或者对课文整体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读书与文本对话。例如:《神奇的鸟岛[a1] 》一文中,教师明确提出要求,“请你读读文中哪体现出鸟多?”。如:《智烧敌舰 [a2] 》这篇课文,学生见到课题后提出:“我想知道为什么叫„智烧敌舰‟或怎么智烧的”。教师可以趁此机会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体现探究,文中哪儿体现出“智”?学生会仔细读并且琢磨。

2.学生之间的对话。有句成语叫“孤陋寡闻”,一个人若不与外界交流,只一味闭门造车其后果可想而知。学生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又一次探究的过程。阅读文本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分成小组、全班)从相互的对话、发问、质疑、争论中获得启发,从而继续进行探究。在同学各抒己见之中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信息量,权衡别人的见解,培养学生归纳信息,分析信息,总结概括,吸收信息等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由于是同龄人别人遇到的问题也许正是他也会遇到的。积极地学习别人的经验教训,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抽出一些时间专门安排学生,同桌之间或者同小组之间对某一段落,文本以及其中的人物种种进行对话,要求畅所欲言。鼓励学生间的对话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有些课可以改变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对话。如:《麻雀 [a3] 》一课,在讲到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与猎狗争斗时,教师故意停下来让学生进行交流自己的感受。同学们不仅说道老麻雀母爱的伟大,还谈到自己的妈妈平时是如何关心自己的。课文内容在同学的话语中得到升华,引起学生对母爱的思索。

3.师生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主要是分享学生的思考见解,对此加以启发引导。或是学生向教师提问引发谈话。教师与学生对话时,应注意尽量多的带给学生信息,启发学生去发现、探究;把学生引向课外,接触更广阔的阅读世界,为对话不断带来新鲜血液,使对话生机勃勃。如:《智烧敌舰》一课中,学生问:“乡亲们在看到了敌舰后才回家拿镜子还来得及吗?”师:“欧洲的海岸不像中国的,比较陡。同学们可以看一看有关欧洲的地理方面的书。”教师可以列出一些参考书目建议学生去阅读,去了解一些欧洲的风情,把学生的探究活动从课上延伸到课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的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对话式阅读教学为学生的“发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探究打下基奠。学生在对话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且在对话中分析问题,并把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

探究能力的培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阅读文本丰富多样,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因为文本内容是发散,像一些科普知识的介绍的文章,可以从写作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通过对文本进行改写、扩写或是补充介绍促使学生更多的阅读,表达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想象思维力地发展。探究能力不是提出一个问题,写出一篇文章就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

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是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一些学习都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课程改革倡导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中尤其重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各种语文实践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都依靠问题意识来维持和支撑。

一位教师教学《太阳》一课中,教师导入“太阳对于我们来说好象是极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人类知道得太少了。需要老老小小、一代一代的科学家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会提出问题。现在,你们面对太阳想知道它的什么?

学生围绕太阳提了许多问题:太阳有多大?距离我们有多远?据说太阳是个火球,那么太阳上究竟有多高的温度?日食是怎样形成的?太阳上面的黑子是怎么回事?

教师将学生的问题概括:主要找一找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方法是:一是从课文《太阳》中去找答案,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求得解决,三是有的问题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同学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教师的这一教学环节设计得十分巧妙。首先这位老师通过导入渗透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要学会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后,他又指出了解决的方法,既考虑了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又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出了建议,关注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我们的老师们也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杨建梅教学《乌鸦喝水》板书后问学生“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刘同彬板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后问学生“你想知道什么?”等,引导学生提问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导入后提问。

还有,如小学孟凡红教学的《尊严》导入后提出“年轻人与其他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这样设疑是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抓住重点来读书。有的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归纳后给学生提出来。如:于秋菊教学的《和时间赛跑》是教师小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后,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1)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2)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3)我和时间赛跑的结果?这种方法也在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提问的技能。这种设疑既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又教给学生设疑的方法。这是抓重点部分提问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这方面老师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巧妙地设疑,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采取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释疑、解疑,最终实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形成。

如何使学生会提问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应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方法:

①就文题提问。每一篇课文都可以问学生,看了题目,想到什么?想知道什么,有什么要问的。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会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和时间赛跑》一文学生根据题目会问:谁和时间赛跑?怎样赛跑的?结果怎样等问题。

②就重点段提问。

如《和时间赛跑》写作者听了爸爸讲述“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并例举了爸爸也有童年,但再也回不到童年了后的作者心里的感受的一段,学生读后可让他们提问。学生就会提出,为什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感到可怕”、“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问题。

③抓重点词句提问。

如《检阅》一文,教师可提示学生从文章的重点句“这个小伙子真棒”“这群小伙子真棒”等提问。如:《一定要争气》中“一定要争气”出现几次等提示学生提问。

④可以从内容的矛盾处提问。

如《爬天都峰》中为什么“一老”和“一小”能从对方中汲取力量。《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焦虑”而又“耐心”的等待,等引导学生提问。

⑤可以从自己认为不懂、奇怪的地方去提问。

这是培养学生提问的最常见的方法。一般可在初读后引导学生提问。

教学生提问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努力强化问题意识,学生就能够发现问题,会提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再由学生通过思考、研究来解决,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更高。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成败。但综观目前的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问点随意,缺乏目的;有的问题肤浅,缺乏思维深度;有的问法呆板,缺乏技巧;有的不考虑时机,机械发问;有的习惯于包办代替,不重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探寻课堂有效提问的常见策略。我认为,课堂有效提问的常见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选择问点,明确提问的目的

所谓问点,就是提问的切入点。同一个教材内容,可以设问的方面很多,但又不能随意设问,这就需要我们精心选择问点。问点的选择一般要把握以下几点:

1.问点要着眼于突出教材重点

在教材重点处设置问题,要求教师不仅要准确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而且要紧扣教学目标,巧妙地处理教材。现以《九色鹿》这一课的三种提问设计为例:

第一种:

(1)调达为什么会背信弃义?

(2)调达受到国王的惩罚后心里会想些什么?

第二种:

(1)九色鹿救调达不图回报,从中可以看出九色鹿具有怎样的品质?

(2)九色鹿为什么要在国王面前怒斥调达?

第三种:

(1)从九色鹿救调达不图回报以及在国王面前怒斥调达两件事中,可以看出九色鹿具有怎样的品质?

(2)从调达前后两副截然不同的嘴脸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你想对故事中的王妃和国王分别说些什么?

《九色鹿》一文的主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颂扬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和机智沉着的高尚品质,另一方面谴责调达恩将仇报、背信弃义的卑劣行为。从以上三种问题设计来看,第一、二种问题设计,就问点的整体属性而言,都存在偏颇和缺陷,没有准确、全面地把握课文的重点。第一种问题设计,一是把着力点放在调达上,显然没有准确全面地把握课文的重点;二是意在揭示调达的泄愤心理,似乎要把调达背信弃义的责任推向王妃和国王,从而要为调达“平反昭雪,落实政策”。第二种问题设计,只是一味赞扬九色鹿高尚的品质,同样没有全面把握课文的重点。相比之下,第三种问题设计,既准确全面地把握了课文的重点,又兼顾到课文的次重点,即对王妃和国王的评价,显然比第一、二种问题设计优化了。

2.问点要立足于突破难点

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两句话: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2)“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其中的“碰壁”“四周黑洞洞”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这样设问:“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作者真的“悟”了吗?鲁迅的鼻子真的是给墙壁碰扁的吗?这里的“四周黑洞洞”和“碰壁”分别蕴含着什么意思?以上提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深入思考,从而懂得“四周黑洞洞”是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失去自由;“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围绕文章的难点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3.问点要有思维价值

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便难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些精于设问之道的名师常常能独具眼力,在易被常人忽视之处,捕捉到具有较大思维价值的问点。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凡卡》一文时,围绕凡卡的信爷爷能否收到这个中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为什么?联系爷爷的处境想一想,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能不能改变凡卡的处境?为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显然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它们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4.问点要明确具体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因此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穷人》一文时,先问学生:“对课文用„穷人‟作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桑娜是穷人,所以用„穷人‟作题目。”“因为桑娜收养的是穷人的孩子,所以课文题目叫《穷人》。”显然,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存在困惑。于是,教师接着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着重写的是桑娜,为什么不用„桑娜‟为题,而是用„穷人‟呢?谁能从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中去仔细想一想,找到答案呢?”这样的问点明确具体,学生经过思考后有所悟:“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都是穷人。”“课文叙述的事情都发生在穷人之间。”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追问:“作者描写这些穷人,叙述穷人之间发生的事,为的是什么?”此时,学生恍然大悟:“为了歌颂穷人的高尚品质。”

5.问点要灵活应变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穷人》第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从桑娜家的“温暖而舒适”中理解桑娜的勤劳能干,问学生:“桑娜家„温暖而舒适‟说明什么呢?”结果有的学生认为说明桑娜家富有。显然,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思维目标,此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作了及时的调控:“桑娜家真的富有吗?看看她家到底怎么„温暖而舒适‟?”这就把学生思考的焦点引到了对“温暖而舒适”的正确理解和原因的探究上,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讲究提问的技巧,提高提问的艺术性

在选择了合适的问点后,问法就变成了需要讲究的问题了。提问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而教学艺术的活力在于创新。因此,有效的提问需要问题设计者倾注心血,不断追求创新。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才能做到问法新颖,形式灵活,富有情趣,从而为学生所喜闻乐答。要达到这些要求,使所设计的问题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

1.变直为曲

直,就是直接发问,问点显露,问题明确,学生容易回答。但直问的最大弊端在于形式呆板,缺少变化,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曲,就是曲问,就是不从正面发问,而是绕道迂回,旁敲侧击,问在此而意在彼。曲问的妙处在于含蓄生动,饶有情趣,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时空,从而调动学生答问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曲问,可以提高答问的效果。

两位教师在教学《将相和》“完璧归赵”这部分内容时,对相同的问点,采用了两种不同的问法:

第一位教师:

蔺相如是采用什么办法智胜秦王,实现完璧归赵的?从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位教师:

蔺相如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吓唬吓唬秦王?为什么?

第一位教师采用的是直问,问题明确,答案可以从课文中直接找到。第二位教师采用的是曲问,不但答案不能直接从课本中找到,而且问题中包孕着多种诱答的因素。它需要学生围绕是真撞还是假撞进行多向的思考。这样的曲问,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力度。

又如,在教《清平乐村居》时,针对“最喜小儿无赖”一句,若直问“无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必定索然无味,不如变直为曲,绕道迂回,可问:“小儿子是个„无赖‟,怎么还会讨人喜欢呢?”问在此而意在彼,则可以增加思维含量,使提问别具一格,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通过讨论,学生便理解了在这里“无赖”不是指“游手好闲,品德不好”,而是“顽皮”的意思。

2.化顺为逆

顺,就是顺问。教师按照一般的逻辑和时空顺序发问,学生只需顺藤摸瓜。顺问的最大不足在于思维的价值不大,而且多次的顺向提问,学生的思维还会出现暂时性抑制。

逆,就是逆问。它是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点,要求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回答问题。逆问的妙处在于借助正反对比材料,构成矛盾情境,从而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是顺问“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而是逆问:“假如诸葛亮借箭不成功,有可能产生几种情况?现在借箭成功,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逆向思维,从而加深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认识。学生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借箭天气的选择来看,如果第三天没有雾,或者雾不大,借箭计划将会落空。可第三天果然“大雾漫天,江上连对面都看不清”,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真是“神机妙算”。

第二,诸葛亮洞悉鲁肃、周瑜、曹操的心理特点。假如鲁肃把诸葛亮嘱托的借二十只船的事如实告诉周瑜,周瑜一定会设法阻挠。而鲁肃“果然不提借船的事”,说明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信守诺言。假如周瑜在这三天中亲自观察诸葛亮的活动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诸葛亮也无法实现草船借箭的计划,而现在周瑜并没有这样做,说明诸葛亮对周瑜狂妄自大的个性特点了如指掌。假如曹操听到鼓声不放箭,而是亲自带兵出来,则诸葛亮不但借箭不成,而且完全有可能成为俘虏,而曹操也没有这样办,只是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疑心重、不敢轻举妄动的心理十分了解,可见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第三,从借箭所需的物质装备、借箭时草船与曹营的距离及停留的时间来看,假如草船的数量少,或者草船与曹营过远,借十万支箭的任务也不可能完成。现在诸葛亮根据草船的只数、草把数计算了在曹营前需要停留的距离和时间,结果得到了足足十万支箭,这也说明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通过逆问,不但训练了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全面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3.变散为聚

有效的提问忌散贵聚。散,就是散乱零碎,缺乏整体性。聚,就是简洁、凝练,具有整体美。有些教师误认为问答式就是启发式,问得越多,启发性就越大。综观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满堂问”的倾向,看似热热闹闹,思维活跃,实际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从优化课堂提问入手,提问要变散为聚,化零为整,增强提问整体性。整体性提问的设计,要求教师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将备课中初拟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具有较大的容量,大到举纲提要,统率全篇,小至能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这种“问题链”,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又能打通学生的学习思路。

如有一位教师在教《梅花魂》一课时,抓住点睛之“魂”,精心设计了四个问题:(1)什么是魂?(2)梅花有魂吗?(3)课文中的“梅花魂”究竟是指什么?(4)你从“梅花魂”中领悟到了什么?这四个问题组成了一个“问题链”,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在这四个问题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领悟了课文的思想内容。

4.寓庄于谐

庄,是严肃、端正的意思,提问过于严肃、端庄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答问的兴趣。谐,是诙谐、有趣的意思,诙谐、有趣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强烈的因素,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有效的提问还应当做到寓庄于谐,寓趣于问。一个妙趣横生的提问常能使得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令他们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去学习,去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寓庄于谐的提问方法很多,现介绍常见的四种:

(1)谬推法。这种方法以学生错误的认识为前提,推出一个荒唐可笑的结论,从而使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么一句话:“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教师问这句话中的“呻吟”一词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把“呻吟”一词理解为“声音很微弱地说话”时,教师追问:“你们小声说话能叫呻吟吗?”学生在笑声中恍然大悟,“迷途知返”,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2)矛盾法。这是一种揭示认知材料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从而诱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方法。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抓住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盲姑娘说的一句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问学生:“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既然盲姑娘的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她为什么要说自己是„随便说说‟?”这一提问,意在揭示矛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当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后,一位既酷爱音乐,又善解人意的盲姑娘的形象便浮现在他们的面前。

(3)假设法。就是通过假设一定的环境、背景、条件,在各种关系发生转换的基础上提问,使学生入境悟理。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这课时,发现学生对具体事实和科学道理不感兴趣,因此在分析太阳第一个特点时,巧妙地采用假设法提问:“如果地球和太阳之间有一条路,如果你一生下来就会行走(假如你能活100岁的话),你一生能走完这条路的几分之几?如果你乘太空飞船,待飞到太阳那一天,你大概有多少岁?”这样的提问新奇有趣,不仅使学生通过计算,对“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探索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4)补白法。这种方法就是在课文留下的艺术空白处设问,激发学生的联想,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填补空白,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可以抓住课文结尾的空白处提问:“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真的来到奶奶的身边,她将会对奶奶说些什么?”这样的提问,易激发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在奇思妙想中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如,有一位教师教《九寨沟》一课,在讲到珍稀动物小熊猫时,巧妙地进行了拓展性提问:“小熊猫一边照镜子,一边会想些什么呢?”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三、把握提问的时机,增强提问的针对性

我们在提问时,不仅要在微观上考虑问点是否优化,问法是否艺术,而且要从宏观上总览全文,使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处于最恰当的时机。

课堂提问选择时机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时机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心理状态加以把握,也就是:当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无法突破时;当学生受旧的知识影响很深而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若有所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时……

例如,《詹天佑》一文,开篇就写“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如果在讲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理解“杰出”一词后,就让学生说说詹天佑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答案虽然正确,但认识还不深刻。因为此时学生对詹天佑的“杰出”还只能从字面上讲出他“才华出众”。如果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说说詹天佑是什么样的人,效果就大不相同。因为这时学生已经对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如何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有了感性的认识,此时,他们对詹天佑评价的条件方才成熟。

四、优化提问的方式,提高提问的实效性

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学一篇课文,一般要经历揭示课题、初读感知、精读理解、总结评价四个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我认为,哪一环节采用怎样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现以《石头书》为例,谈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可采用的基本的提问方式。

1.揭示标题,采用引发性提问

这一环节的提问,就是通过引发性提问,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为教学作好心理上的铺垫。提问的重点是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求知动机。如教《石头书》时,可先板书一个“书”字,然后问学生:“你平时见过用哪些材料做成的书?”接着在“书”前面加上“石头”两个字,问学生:“你可见过„石头书‟吗?由课文题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这一问,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了:“石头怎么可以做成书呢?”“石头书和我们平时看的书一样吗?”“石头书上会有哪些内容呢?”……这就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课文。

2.初读感知,采用疏导性提问

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清文章的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作好准备。为此,在这个环节里,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疏导性提问。例如,教学《石头书》一文,在初读感知课文时,可要求学生思考:(1)课文中的问句特别多,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文,细心找一找共有哪些问句。(学生在文中共找到6个问句,并标出序号。)(2)川川和磊磊提出的6个问题,叔叔是怎样一一回答的?(3)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定向阅读,可以又快又好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精读理解,采用探究性提问

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为此,这一环节的教学,可设计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例如,教学《石头书》一文,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读了这几个问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教师围绕问句,进一步提出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发现:(1)这几个问句都是围绕“石头书”这个话题来问的。(2)这几个问句问了不同的内容,但前后顺序不能颠倒。(看什么——哪里有书——书上有字吗——书上有画吗——化石能说明什么——看懂这些有什么用)(3)这几个问句都有提示语。从内容来看,有的写了人物的神态,有的提示语写了人物的动作。从提示语的位置来看,有的提示语在人物语言的前面,有的在人物语言的后面。学生探究发现的过程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通过探究性问题的引领,学生不仅读懂了石头书的不同方面的知识,而且还明白了写人物对话时提示语的不同写法。由此可见,在精读理解环节,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探究价值的提问,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4.总结评价,采用发散性提问

这一教学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联想,谈感想,说体会,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此,在这个教学环节里,一般可设计一些发散性的提问。例如,在《石头书》教学的最后环节,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课文的最后,川川与磊磊说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你知道他们两个人的收获是从哪里来的吧?(刨根问底问来的)(2)你从川川与磊磊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结合对课文6个问句的理解,教师适时提出发散性问题,让学生畅谈感想,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价值所在,而且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可谓一举两得。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四个教学环节的提问,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作者简介:

郭根福江苏省溧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主任。1976年开始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课程·教材·教法》等二十余种教育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科研报告三百余篇。近几年曾参与人教版小修订版、大修订版、新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出版了《小学语文教学科学研究方法》(广西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新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学术专著;主持编写并出版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及教材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教材;编著出版了《小学生作文全程训练》《小学生作文系列训练》等五套作文辅导教材。

第二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该学科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诸多优越条件。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是最具可行性也是最有效的德育渗透方式之一。语文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因此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就成为我们现在研究问题的所在。但是农村语文教育远远达不到我们的目标和要求,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改进,从哪些方面改进等等一系列存在的问题来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以便能为我们乡村小学语文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的形式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这种方法被大多数的教师运用在实践中。但在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较好,但实效性比较差。有些教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没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而有些问题,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就可以得出结论,根本不需要合作学习;有些问题提问的方式不正确,学生不明白该去合作什么,讨论什么;有时候合作讨论没有足够的时间,几个学生刚刚凑到一起还没怎么讨论,时间就结束了;有的小组里,只是将自己的答案说出来,几个同学对照一下,就完事了,根本没有合作啊讨论啊之类的;在小组里,发言的依然还是成绩优秀的同学,学习差的学生只有倾听的份;还有的小组因为缺乏良好的组织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合作学习时居然成了聊天玩耍的机会,更使合作流于形式;还有的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时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很多的问题表现了出来。

小组内的合作学习需要遵循合作学习的原则,首先,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学习,有些问题学生能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就不需要进行合作学习;其次,教师要善于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当学生确实意见不统一,确实遇到疑难问题时才去合作,这样才会是有意义的学习;再次,讨论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的方向、问题、内容、范围,小组内同学们能各抒己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教师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还有,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要因内容而定,教师应该协调好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果遵循了这些原则,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避免出现两种倾向:首先是目标替代了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教师把目标当成过程,学习过了、分析过了就以为学生学好了、分析好了,殊不知两者之间差距是比较大的,学生学了,不代表他学好了,掌握了,理解了、吸收了,同样,分析过了也不能说明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了,这种教学过程就忽视了教学目标的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肯定不能实现,更说不上教学任务的完成了。其次就是很多教师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主要看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比如在语文指导朗读过程中,朗读一般也讲究两个方面,一是质量,二是数量,读的多了,过程就体现了,质量上相应也应该体现出训练过程,一遍遍的朗读,争取后一次要能比前一次有进步,在反复的训练中,逐步体会文中的语言和作者的感情,同时也提高朗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广泛运用多媒体课件,但是我认为对多媒体资源的开发还应该更加合理、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学手段比以前更加优化了,体现在教学中的就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难否认,多媒体的运用不但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应的时代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所带来的便利也是我们所期望的。但是在多媒体运用中,我们同样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教师对课件的期望太高,依赖太强。有些教师认为没有好的课件就上不出好的课堂,所以就把课件当成提升自己课堂水平的筹码,为了增加课件的技术含量,追求课件的新、奇,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课件,在课堂上,从头至尾都在使用课件,课堂成了展示课件的平台,在课堂上看到的只是课件的声音和图画,而看不到教师的教,看不到学生的学,课堂的活动被课件完全替代了。其次,有些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还不够清晰,从而导致主次不分。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是主要手段,在课堂中,有些教师的课很明显是跟着课件走,教学过程被设计得有条不紊,教学进程由课件来控制,教学节奏也是由课件来决定,这样就导致课件 2

占据了教学的主导,教师却变成了多媒体的播放者,完全不能体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不是老师而是多媒体课件了。当然这样说不是要严厉禁止多媒体的运用,对多媒体的使用还应提倡和推广,但是同时也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使多媒体的运用更加合理、科学。多媒体运用的好,确实可以为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也可以为课堂增色添彩,只是希望多媒体不要取代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个性,甚至有些纵容,这就影响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性,在一篇文章中,阅读应该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但是有些教师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些忽视,刚读一遍课文,就让学生说书你喜欢哪一句、哪一段,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说的只是琐碎的东西,说的也是课文的某一个方面,提的问题也相对比较肤浅,不够深刻,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的也不全面。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会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方式、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来读,这确实是注意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是没有利处的。学习不能光凭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也需要一定的吃苦耐劳和刻苦努力,如果有些学生的读书心得只是来源于自己喜欢读的内容,自己不喜欢的就不学不读,长此以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不完整,不全面,这样也会导致学生阅读上的缺陷。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选取某一重点段落进行品读赏析,是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思想的,但是如果割裂的文章的整体性,只看重某一段则是有害的。还有些教师,喜欢运用多媒体出示某些重点语句或是段落,引导学生品读,试想,脱离了大的语言环境和内容情境,描写的再美的词句或段落能有多大的魅力呢?所以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对整体文章的把握,对于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和品位也要放在大的背景和氛围中进行,千万不能割裂开。

五、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中,应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供学生们讨论,从而培养学生个性阅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重视了思维的发散,而忽视了整合优化,导致学生们的思维有点过分。比如在《乌鸦喝水》一课,总结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学生有的说乌鸦很聪明,自己想到了喝水的办法;有的说乌鸦爱动脑筋,有的说乌鸦很勤快,到处找水,还 3

有的说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不干净,也有的说乌鸦不太聪明,怎么不找吸管喝水呢,到处找石子多累啊,更有学生说乌鸦叫声很烦人,不讨人喜欢„„而这位教师对每个答案都微笑点头,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我觉得好像已经走进了误区,这种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旨在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与文章的结合,前几种意见说明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比较到位,而后几种意见显然脱离了文章主旨,而教师却没有及时评价,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再让学生说说“乌鸦还有别的方法能喝到水么”,相信教学效果会好的多。

六、针对一篇文章,提问的问题不宜过多,也不能琐碎甚至偏离语文教学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喜欢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提问与回答,这样会使课堂显得过于繁琐、饱满,教学思路也不够清晰明确。课堂中应围绕一个大问题引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进行与文本的对话,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提出有价值性和内涵的题目,在问题中,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要统一,有时我们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无法回答,说明我们备课不充分,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摸得不透彻,或者也可以说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教师的文化素养不够深厚。在课堂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很多突发性问题,有时也会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无关,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避开,但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那些需要解决但又不是重点的问题,教师应该注意把握分寸,掌握时间分配,不能占据大量的时间。

在语文教学中,或许我们还会碰到更多的问题,有些还会让我们觉得棘手,不知道从哪里解决好,但是我觉得只要我们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目标,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主旨的指导下,逐渐摸索自己的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教学思路,我们一定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受到重视,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有很多,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本文试图结合中职语文教学情况,理清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职教学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问题 对策

一直以来,坊间流传着“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声讨。为了这个,研究语文教学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有很多,但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有力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有人说,没有分数的标准,没有升学的压力,相对于高中沉闷的课堂,中职的语文教学应该呈现一派生机,然而只要是在中职学校从事过语文教学的老师都会发现,中职的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那么中职语文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主要存在有以下问题。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从教材看

现行的语文教材部分选文陈旧无味,艰难晦涩的文章多,作品数量锐减,课后习题的设置只是单纯的继承性学习,应用文单元的必学课文实用性不强,教材中许多课文和初中课文重复,教材装帧版式设计陈旧。大家都知道,语文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的提高。这样的教材现状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从教师看

中职学校的大多数教学还是以在普高教学中适用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为主。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是在面向普通高中的师范教育模式中培养出来的,而且中职教师很少有教学研讨和进修的机会,教学观念难有更新,缺乏对语文教学的更深入研究。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中职学生素质太低,到中职学校学习无非就是学点技术,文化课只是装点门面,所以很难将语文教学和实用性联系在一起。

3.从学生看

由于独生子女比例上升,高等教育扩招引发了普高热,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选择中职学校就读。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一部分是中考失利,作出了不情愿的选择,心理上的失衡在很长时间内都难调整过来;大部分学生是由于上不了普高不得已选择了中职学校。所以虽然中职的学生从年龄、生理上和普高学生相差无几,但这些学生是一群有较强失败感和挫败感的学生,简单落后的教学方法不但取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加剧他们对学习的抵触和厌倦。他们在中职学校的学习一方面有自暴自弃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会缺乏足够的自信。他们和普高学生语文学科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基础薄弱。中职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常识缺乏,学习视野狭隘,语言积累薄弱。

(2)惰性。学习意志力、自觉性较差,教学中习惯于被动接受。

(3)阅读量低。有很多学生课余时间是完全不阅读的,家庭藏书量也极低。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方面来对症下药。

二、中职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教材方面

因为教材的老化是一个全国现象,所以不存在精选教材之说,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曾经在这方面做过尝试,即自己选择一些文章篇目,比如龙应台的《目送》,用以和朱自清的《背影》作比较性学习。还加大在应用文写作方面选取适合的例文。另外还鼓励学生自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放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讨论,这些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教师方面

一定要转变观念,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不仅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更要在实用二字上下功夫。

中职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初、中级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教学应结合实际突出实用性,让学生能读写各种类型的应用文。中职的教材编者也很重视这方面的重要性,在应用的教材《语文》三十二个单元中,编排了七个单元计四十二篇课文。涉及了几乎所有常用的应用文。但是很多教师对这个重要性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学生毕业后,工作总结、调查报告不会写,甚至连简单的条据都不会写。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文章可分为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两大类,非文学作品是为了应用。可以说,每一位受过教育的人无一例外地在踏入社会中都要写应用文。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为校团委写广播稿、为学校大型活动写新闻报道、为学校盖房子写合同书等等,并把这个纳入期末评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实用性而乐于学习。总之,教师要首先转变观念,才能想出好的教学方法。

3.学生方面

(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指出:“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必须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因此,让学生明白语文课学习对他们以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曾花了三节课的时间让刚进中职的新生讨论学习语文的意义,结果学生得出不论是从精神方面还是现实层面语文都是不可欠缺的。

(2)因为中职生普遍在学习上缺乏耐性,对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产生长久的兴趣。单纯的讲授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是小组合作、项目教学用得多了他们也会觉得厌烦,所以笔者尝试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在讲授《迢迢牵牛星》时,对“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一主旨句的理解,就结合《魂断蓝桥》和电视剧《潜伏》中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加以体会,因为是经典影片和热播电视剧,学生非常感兴趣,也深刻地理解了这两句诗中所传递的情感。考虑到很多中职生以前很少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在诗歌单元,就搞一个全班的诗歌朗诵会,做到全员参与,这样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也得到了自我提升。

(3)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意作业的多样化,要尽量地和学生所学专业联系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比如说在给旅游专业的学生上《城市的文物与文化》这一课时,笔者就让他们给当地的一些有文化底蕴的景点写导游词;同样的课文在给计算机专业上时,就让他们做介绍当地文化与景点的PPT,并且让他们在课堂上模拟展示。经验证明,只要教师布置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是很乐意去做的。这样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语文的实用性――学好语文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意。

三、小结

现在,我们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需要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来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问题,又面临着我国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缺乏、几百万大学生难以找到工作的局面。如果通过改革基础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制度,中国庞大的劳动力人口将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本,这会维持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未来拼的是智力而不是劳力。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需要很多笔者这样在教学中多点思考的一线教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职业教育一定不会再是普高教育的附庸,会在各方面成熟而迎来自己的春天。

(作者单位:沅陵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第四篇: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培训心得

《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培训心得

(二)班

落冲小学

钱思宁

7月16——23日,我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暑期小学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思考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中心校骨干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专题报告让我豁然开朗,大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慨,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做个终身学习者。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自己的教学理论,要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教师应向

个性化、研究型、创新型教学发展,通过教学实践—反思—研究—升华,培养科研意识,对教学问题跟踪研究,使之课题化,并总结成果,形成个性和特色的理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理论支撑。

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个思考的实践者。

对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语文工具性的偏失、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字词教学的忽视等并没有做深入的思考和变革。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必须是个思考的实践者,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为,为有最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做到“省时高效,整合简约”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服从于、服务于学生的学,当好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儿童,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质疑、交流。教师应当让儿童充分思考,给儿童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儿童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而教师仅做学习

过程的组织者,学习目标的制定者,探究问题的整合者,重疑点的点拨者,学法的指导者和促进学习精彩的生成者。

三、在课堂教学中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

培训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思考。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使学生和自己都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发展。

第五篇:201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培训讲义

有效教学——小学语文 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培 训 讲 义

主讲人:袁成兵

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问题与对策培训讲义

主题:识字、写字:起点、规范与功底问题? 过早识字:纷争还是应对? 地点:中心小学远教室 参训人员:全体专任教师 学时安排:2个学时

时间:2015年9月20日

第一课时

结合当前识字教学的实际,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一、我的识字教学假设是不是零起点 学龄初期学生的识字不是零起点,可我们的教学往往从零起点的假设开始。这种零起点的假设表现在教学中,就是不调查、不了解学生的识字基础,不进行幼小衔接的研究,关起学校大门,依照教材的进程规规矩矩地教,勤勤恳恳地学,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不但效果不好,还伤及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我是不是忽略了孩子识字差异

为什么识字教学的课堂常出现教与学的脱节现象,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仔细研究每个学生的识字基础,忽略了不同时代孩子的变化。其实,如果认真地作一番课前调查就会发现,当代孩子的实际状况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当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孩子已脱口而出答案时,我们不妨停止滔滔不绝的述说,问问自己:“我是不是忽略了孩子?”

三、低年段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没有突出出来 识字教学是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多向联系,而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平均用力的情况,这就有待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调查,确定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字形教学应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我有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识字差异较大

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整体平均识字量差异比较大,这就要求在对“课标”规定的识字量的把握上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就像有人说的,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现实,那么我们就改变自己,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实际中,我们要正视学生过早识字的现实,并有效地加以利用和引导,调整和变革传统的教学思路和做法,以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

识字教学:原来可以这么做

一、结合低年段学生的识字基础,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课标”明确肯定了“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那么,低年段识字教学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应如何结合学生的识字基础来解决?这些都是识字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要特别注意的是,现实教学中学生^只字负担重,重就重在机械识记字形的负担上。虽说学龄初期的孩子有意注意有了发展,但因其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还欠完善,知识经验缺乏,对事物缺乏理解,对记忆内容难以进行逻辑加工,所以常是机械记忆。教师要善于沟通字

形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增强意义识记能力;注重生字和学生已掌握的熟字之间的关系,以减轻学生的机械记忆的负担。

1.明了儿童的字形认知特点

学龄初期儿童的各种感觉分析器已有较好的发展,但对客观事物又往往限于大体轮廓的知觉,笼统,粗略,不精确。如掌握半包围字不如全包围字,不对称字不如对称字,尤其对字形内各部件大小、长短、距离、方位等把握起来更困难。因此,多一横,少一点,或部件相互推移,或两字相混的情况较为常见。教师应根据儿童精细辨别事物能力不高,空间知觉的完整性、精确性和分化性发展水平不强,不大注意事物的形状等特点,引导他们多在生字和熟字之间观察、比较、书写,以逐步达到要求。

2.借助学生已掌握的字形、部件、独体字等学习新字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最初记忆字形时,是将生字分解成笔画记忆,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逐渐以部件为单位来记忆新字形。这时学生已有的字形知识在同化新字形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可从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有关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理论找到依据。奥苏贝尔的同化论就是从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解释新知识学习的,其新知识学习的内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学习新知识前,学生头脑中要具有与新知识有关的原有知识。(2)学习一方面是在新知识与头脑屮相关的原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3)学习另一方面还要在新知识内部建立联系。

(4)要牢固地记住新知识,防止遗忘,还要辨别新旧知识的差异。应用上述理论的关键,在于找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在字形学习中的具体体现。新知识即所学生字,旧知识就是已经掌握的笔画、部件或整字。根据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已掌握的笔画、部件或整字越是巩固,其同化效果也越好。可见学生已掌握的笔画、部件或整字是新字形学习的关键,具体教学时可灵活采用多

种方式,比如“找朋友”、“猜字谜”等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

二、调查学生的识宇基础,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备课时老师应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些生字学生入学前已经掌握了多少?学生具备哪些与生字相关的背景知识或是生活经验?学生对这些生字了解情况的差异在哪儿?在解决三个问题的基

础上,.以课文内容与要求为依托,才能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与学的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最终提高识字效率。

三、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识字实际,照顾到个体差异

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一些孩子初始识字就少,进学校后识字增长速度也慢,这就给其在集体学习中带来一些负担,有可能在起点上拉开差距,对学生的发展很是不利。另外,在照顾弱势群体的同时,还要考虑保护有潜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须要指出的是,识字教学过程中在注重识字的量的同时,不能忽视识字的质,即挖掘识字教学本身所带来的教育意义。

四、考虑各地实际,让教师有调整识字量的权利

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异也很大。如果将发达地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的识字量和欠发达地区学七能力差的孩子的相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将会更大。鉴于此,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最低识字量。

主题:识字教学——莫要造成符号与文化的割裂? 地点:办公室

参训人员:全体专任教师

时间:2015年9月20日

第三课时

老师们,我想考一考大家。“木”怎么教呢?“果”怎么教?“巢”呢?我有不同的教法:我们可以给孩子们板演这三个字的演变过程:巢:上从甾,像巢形,表示树上有一个鸟窝。篆文将巢的上缘与巢断开,遂被后人误解为露出的三个小鸟的头。

让我们看看识字教学的缺失

几十年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改革与探索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识字教法是异彩纷呈。每个老师都可以感受到,在我们的识字教学课堂里发生了许多喜人的变化:课堂枯燥乏味的少了,有趣新颖的多了;机械呆板的少了,人文浸染的多了;死气沉沉的少了,激昂碰撞的多了。但是,透过这一个个所谓的示范课、公开课和优质课,在喧嚣渐渐退去之后,我们静下心来总觉得识字教学似乎还缺少点什么。

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善于利用熟字学习生字,或者让孩子展开丰富的想象,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以适应他们形象化认知的特点等,这些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识字教学不仅仅是掌握字的音形意,还应该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我们往往津津乐道于孩子的识字量,孩子的识字能力。也在不断寻求各种方法,尽快度过识字关,好让孩子尽快地进入阅读、写作的领地。当我们理直气壮这样做了的时候,让我们静下心问问自己:汉字本身的文化生命是否在孩子身上植活了?是否被我们轻轻抹去了?加上电脑打字越来越普及,汉字也越来越从文化和符号的合体走向纯粹的符号。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拿什么来热爱我们祖国的文字,又凭什么让学生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讨论:那么,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该注意什么呢?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四课时

原来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正确认识汉字的文化价值,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注意汉字文化的渗透.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发现,低年级语文学期总课时量少了,课文数量却多了,课文篇幅也长了,识字量更是增加了不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老师为了赶进度或挤出时间进行所谓的“阅读分析”,生字教学像是走过场,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或干脆让学生课前自学、课后机械抄写,或者是简单地想办法让学生识记,却不得汉字的魂,不得汉字的神韵、汉字的风骨。久而久之导致识字效益下降,学生造句、作文错别字连篇。

二、结合汉字自身规律和学生发展特点进行教学

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在简单的零打碎敲中,缺失规律的发现。

我们也应该注意两方面:不光是抓住汉字自身特点,进行文化渗透;还要侧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体现出识字的趣味性。

结合汉字自身规律和学生发展特点教孩子识记,我想对他们来说是厚重的,是终生难忘的。老师们,尽管老师贫穷清苦,但是能让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也是自豪的。

三、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文化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新教材编排本身就有意识地突出多元开放的识字方式。

四、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更要注重价值的引领。“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生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由于学生个人认知等能力的局限,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时,往往会出现价值取向背离社会公德等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的独特的“创新”体验。

如果识字教学一味追求趣味性,而丢掉了思想性;如果识字教学一味追求新颖性,而不顾价值取向,那一定是得不偿失的。识字教学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必须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

五、我们不能在简单的机械训练中,缺失思维深度的开掘

长期以来,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让每一个孩子从一踏进学校大门之日起,就陷入了日复一日地对汉字的机械记忆中,每天大量的抄写背记,逐渐淹没了许多人与生俱来地对汉语言的兴趣和偏爱,继而产生了一种由厌倦变为厌恶的心理,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悲哀。

所以识字教学,我们不能在汉字本体的外围徘徊延误着,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们在作业本上一行行十遍十几遍的写,沉湎于笔画笔顺上下左右半包围等结构的机械记忆之中,我们要让学生看到汉字的风骨、汉字的魂,感受到汉字的神韵。

六:让识字与生活相连,体现开放性和实践性。

学习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识字教学应该紧密地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多多识字。

1、以生活劳动经验为媒。

2、利用学校身边的资源。汉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根,她像母亲的乳汁哺育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张扬汉字的美丽、睿智与广博,启迪初入语文殿堂的孩童心智,传播中华民族悠远厚重的文明,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希望我们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再多一点文化的渗透,多一点规律的发现,多一点价值的引领,多一点思维的深度开掘!

主题:写字教学——独特价值在哪里?? 地点:办公室

参训人员:全体专任教师 学时安排:1个学时

时间:2015年9月20日

第五课时

老师们,针对我们的教学实际,让我们都来问问自己:你认为我们的写字教学存在着哪些问题?我们在写字教学中都有着什么困惑呢?

1.重视程度。

教师都能理解写字教学对于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意义。但在具体的教学实际工作中,个别老师(学校领导)并不重视写字教学。虽然开了写字课,但形同虚设:或让学生做作业,或挪用上其他课。可是学校还要检查作业怎么办?一节课有的写2张,有的甚至写3张。效果可想而知。低年级语文教师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中、高年级。但是,低年级在实际教学中重识字轻写字的现象也极为严重。

2. 学生兴趣。

学生写字兴趣从总体来看呈低迷态势。分析其中原因:

一是教师对写字缺乏有效、有趣的指导,写字教学中“满堂灌”、“满堂练”的状况极为普遍,在写字课堂上常常是教师讲一笔,学生练一笔,或是教师大讲特讲书写技巧,完全由示范者变成了陈述者,学生却听得漫不经心,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是平时的作业中,教师对学生写字训练量的安排失当,重复机械的练习使学生写字的过程变得枯燥乏味,罚写成了惩罚学生的一种重要手段;

三是写字练习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和艰苦的过程,成绩的取得并非易事,学生在写字上取得的成绩对学生成长的激励因素较为弱小。

3.写字指导。

教师自身的写字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教师缺乏写字教学的基本功,影响了教师写字教学的有效指导。有的老师只布置写字作业而不进行写字指导,让学生“放羊式”地练习。

4.练习时间。

受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冲击,许多语文教师都不自觉地将语文学习引入题海战术,学生写字专项练习的时间占语文学习的时间呈越来越少的趋势。因为面临学期总时间过短,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突出,极大地挤压了学生写字练习的时间。许多教师只能将学生写字

练习的时间安排在课外或回家后的时间,学生写字练习时间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写字教学的质量。

原来我们可以这样做!

我们的写字教学,该走向何方?

一、加强对写字教学功能的科学认识。

1、弘扬民族文化,热爱祖国的文字。

通过写字教学,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进学识修养,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说道: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第一学段的目标是: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学段的目标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第三学段的目标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所以,我们应该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加强写字教学,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汉字写好、写美。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2、写字能益智 与学习成绩相关

大家应该有这样的感受:凡是字体比较工整的孩子,学习成绩都较好(学习态度端正);而字体比较潦草的孩子,学习成绩都较差。这是因为长期书写汉字时的手指运动对脑的智力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另外,汉字构字有一定规律性,要把字写规范端正,必须通过观察,比较辨析.联想,想象,动脑,动手等活动,反复地认字,写字,才能把字写好,在写好汉字的过程中,学生的智力会获得交好的发展。

3、写字能够转变学生性情,养成良好的习惯。

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就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揣摩笔画的呼应、避让、穿插,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缓急,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学生通过写字养成的细心、沉着、注意力集中等心理素质又能对学习其他课程产生良好的影响。

4、写字帮助学生成功,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仅仅有爱还远远不够。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总是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5、写好字能留下好的印象,挣得较高的感情分。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老师们在批阅试卷时遇到好字,总会觉得是一个好学生,在改试卷尤其是作文的批改常常是手下留情,不舍得扣分,写的字喜欢人,小孩也一定喜欢人,所以总会根据第一印象太好而酌情扣分。

二、正确认识写字技能,科学施教。1.练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

正确的书写习惯,不仅是写好字的关键,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

2、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3、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看起来简单写起来却很难。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比较运笔方法:(2.比较间架结构: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4、训练要有度,教学要适度。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

5、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 能听听同学生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的上进心。

主题:如何问:缘何游离于问题教学之外?? 地点:办公室

参训人员:全体专任教师

时间:2015年9月20日

第6课时

根据我们前面所学,在教学中“问题”是很重要的,不仅有老师还包括学生。由此我们不禁 产生第二个问题: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到底应该怎么问?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 质疑能力? 毫无疑问,阅读教学中提出问题往往成为教学的起点。那么问题该由谁来提?传统的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者往往都是老师,学生总是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打转,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只学会了 “答”而却不会“问”。胡东芳先生的一番话不禁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不勇于挑战权威成为我们学生的共同特征?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我们的考试内容为什么用“答”代替了“问”?我们的考试评价标准为什么只有 “答”的标准而无“问”的标准?我们教育不引发学生 “问”的兴趣,反而用“答”来伤害学生“问”的兴趣?“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和学 生的话语权应该是平等的,提出问题的权利也应该是平等的。不顾学生的发展,按自己的设 计,提出问题,或一味让学生提出问题,没有调控选择,课堂教学就有可能是低效的。关键 的问题是要教“学生问问题”。

第7课时

我比较同意美国一位教育家的说法: “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 出的问题。”

在指导学生提问题之前,教师先要认清四个问题:第一,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 非常有价值的教学环节,应该重视起来;第二,所提问题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 让学生提问题,来培养他们思考问题、提问题的能力;第三,要了解学生为什么提不出问题,是懒惰,是不愿意思考,还是不知道该怎样提问题;第四,提问题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逐渐获得的。如何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首先,教给学生自问策略,也能就教给“向谁问”的思想。可以通过预习布置给学生“问”的作业,可以向家长问,可以向老师问,可以向同学问,可以向作者问??通过这样的活动 增强学生“问”的意识,培养学生问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也能够主动发问了。其次,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这个问,要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问。这里,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问的方法。

1、可针对课题进行质疑。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围绕它大胆质疑,往往可以一下子抓住文章 的主要内容。尤其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则是培养其问题意识和 质疑能力,促使其思维向深刻性发展的有效方法。

2、可针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3、可针对标点进行质疑。

4、可针对反义词的运用进行质疑。

5、可针对修辞手法进行质疑。

6、可针对课文结构进行质疑。

7、可针对不明白的现象进行质疑。

8、可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

9、可针对难点处进行质疑。

主题:

1、100 顶高帽子:好不好戴?

2、多媒体-是饰品还是手段? 地点:办公室

参训人员:全体专任教师

时间:2015年9月20日

第8课时

于永正老师在接受访谈时曾经说过: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 100 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是的,现在的公开课或者观摩课上,随时都可以听到老师对学生的赞 美性的评价,还有的老师“别出心裁”的将一顶顶高帽使劲往学生头上戴,把学生弄得晕晕 乎乎的,高兴得好像捡到什么宝贝似的。然后,这顶高帽子真的就那么好戴吗?真的就可以 随时戴吗?真的戴上就高枕无忧了吗?

其实,评价不单单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或是自我评价。只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或是进步点,进 行合适的、充满爱心与尊重的评价,那么这顶高帽子戴起来自然就水道渠成了。

怎样才能更好地把高帽子给学生戴上?

一是针对学生不同方面进行评价。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因此,评价时要关 注到每个学生独特性的地方,闪光的地方,积极、热情、多角度寻找闪光点进行评价。二是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

那什么时候戴高帽好呢?

1、学生缺乏信心时。

在学生缺失信心的时候,老师适当的评价,会拔开他眼前的迷雾,看见胜利的曙光。

2、学生迷茫时。

老师应通过评价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比如: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还有不同的吗?展示你的不同,展示你的精彩;一双双发现的眼睛,靠得是会思考的大脑等等。

3、学生取得成功时。

老师可通过评价指出学生成功之处,如“你读得声音真响亮” “你有一 双慧眼,能读懂藏在字后的意思。“你的问题真的很重要”、“你的回答让我们茅塞顿开”等等。

4、学生答错时。

老师要善于从错误中指出闪光点,比如“真好,她不仅读出了她喜欢的这 一段,而且讲出了喜欢的原因。只是有一个字音没有读准。“你真勇敢,你敢于暴露自己的 ”弱点;你更会有毅力,读错了再读,一直努力着,相信你一定能读对它!”

其实,给学生戴高帽,只是一种手段,我们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确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提高。这种评价,其出发点是应该充满爱心与尊重的。

以上就是我所要讲述的阅读教学中的几大问题,其实只是照本宣科,并没有真正讲好,还希 望大家见谅。也希望自己的“抛砖”,能引来“美玉”,以让我们共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神圣 殿堂里共同成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六大问题与对策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六大问题与对策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大全五篇]

    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下面我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方面谈论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教师课前......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

    小学六年级语文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六年级语文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第十二册语文教学中,可能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我们现就第一线教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谈谈自......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就自己九年来在教学中的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凭自己的经验教学,教法单一。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被动接受学习,教学耗时长,效果差。 3、汉语拼音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着避而不谈、满堂灌以及囫囵吞枣等问题,需要进行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分散语法难点、习得......

    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杨田文〔关键词〕习作教学 单一性 多样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等问题,使得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