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西北职教联盟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寻求政、行、企、校、研五方联动的多元化办学模式——
辽西北职教联盟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辽宁省政府部门《关于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辽西北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辽西北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进程,按照“政府引导、资源共享、连锁办学、优势互补、校企合作、共谋发展”的原则,辽宁职业学院倡议,辽西北相关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建“辽西北职业教育联盟”。2013年6月19日,辽宁省首个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辽西北职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
联盟以服务辽西北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多方共赢为基本准则,以专业建设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纽带,努力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共育、校企人才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用、招生就业联动、社会服务共推等目标。推进辽西北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辽西北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发展,加快辽西北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步伐。
一年来,在辽宁省教育部门、省农业部门及铁岭、阜新、朝阳等市政府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成员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联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组织形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在推动区域经济重大转型、升级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有效的尝试,集团化办学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完善工作机制
增强联盟凝聚力
在组织建设上,为加强校企、校际之间的深层合作,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定位,联盟理事会组建了招生与就业指导、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人才资源合作、教学研究与指导、职业技能鉴定等5个专业委员会。各委员会分别由同类相关专业的院校、企业组成,初步形成以“指导委员会为指导,理事会为中心,专业委员会为基础”的联盟组织运行机制。
在队伍建设上,为密切联盟成员单位的联系,保证联盟工作顺利开展,联盟内各理事单位都按要求配备了一名联络员,建立了联盟联络员队伍。联络员队伍的建设以及联络沟通制度的不断完善,为成员单位之间及时加强联系、沟通信息,更好地落实理事会决策,促进各项工作协调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联盟制定了《辽西北职教联盟校企合作奖励办法》、《辽西北职教联盟网络平台信息管理办法》等工作制度以及一系列联盟管理制度。确保了联
盟工作深入有序开展。
推进校企融合提高联盟竞争力
为加强校企之间的了解与合作,联盟在成立初期就设计了调查问卷表,掌握了各成员单位的基本信息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企业与学校互访”活动。“企业走进学校”是让企业相关人员走进学校,了解学校情况,为学校职业教育改革、毕业生就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学校走进企业”是让学校相关人员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现状,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研发和专业技术人才储备提供支持和服务。校企互访活动搭起了校企合作的桥梁。
联盟在大连森茂有限责任公司等19家企业建立了“企业课堂”(场中校),弥补了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缺陷,使专业课学习实现了与企业无缝对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双课堂”交替学习中,训练岗位专项技能,培养岗位核心能力。企业的技术人员与校内的专任教师共同授课。以实际生产任务为载体,工学交替,强化了专业核心课程的技能训练和核心能力培养。
联盟成员学校依托职教集团平台,继续深化“辉山班”、“申通班”等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内容改革与教学过程实施等方面,校企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联盟各企业成员单位积极接纳学生开展认知实习、专业教学实习与顶岗实训,配备专业人员加强指导与管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真正成为中国式“双元制”模式。
以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为目标,在联盟内院校现有双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制定校企置换的师资培训和交流机制,实现教师、高级技术人员的双向兼职,优化学校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优化企业技术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联盟为进一步促进校企密切合作,加强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与指导,及时提供社会人才需求信息,聘请各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全过程,共同研究调整专业方向、共同研究确定专业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共同研究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联盟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
创新活动载体
提升联盟创造力
一年来,联盟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在辽西北地区职业教育中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作用,显现了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的功能和活力。
为了更好服务联盟内各院校学生成长成才,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2014年4月18日—19日,联盟举办了首届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共有来自辽宁工程职业学院、阜新市第一职专、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等15所学校的72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大赛分为插花、宠物外科手术、汽车营销、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四个项目,实行笔试+实践的方式进行比赛。大赛邀请国内职业教育专家和企业专家作为评委,比赛过程全程录像,确保大赛的公正、公平、公开。经过角逐评比,最终有辽宁职业学院、朝阳工程技术学校、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抚顺农业特产学校等7所院校获得奖项。
2014年4月23日—25日,在辽宁职业学院举办了第一期骨干教师和企业经理人培训班,来自联盟内校企成员单位的120名骨干教师和135名企业经理人参加了培训。联盟邀请了辽宁职业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作了专题讲座。同时对来自联盟内的骨干教师、企业经理人还进行了户外拓展训练活动。通过培训,对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职业经理人的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合作精神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帮助联盟内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联盟成立了就业研究中心和大学生创业中心,广泛搜集各成员学校毕业生信息及企业需求信息,定期发布。并积极与辽宁省就业援助工作委员会、天津滨海新区人才中心等省内外机构进行合作,努力提高联盟内各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2014年5月30日,联盟在辽宁职业学院举办了首届大型人才招聘会,来自省内外的215家企业和联盟内院校的2000余名毕业生参会。招聘会当日,企业为学生提供近3800个岗位,最终有1235名学生成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通过招聘会的举办,为相关企业和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招聘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让每一名毕业生有更多的机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凸现了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的功能和活力。
为促进联盟成员相互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辽西北职业教育联盟建设了专题网站,设置了9个专题栏目。自网站正式开通以来,除了供联盟成员单位交流工作动态、展示工作成果、发布供需人才信息外,还建立了联盟网上专家资源库及创业先锋库。同时,联盟秘书处将联盟网站链接到各成员单位,制定了联盟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给成员单位发放了信息传送权限;建立了微信平台,加强联盟宣传;举办了联络员培训会议,增强了信息员网页信息编辑和处理能力,发挥了联盟网站宣传沟通联络的优势和作用。
强化对外宣传
扩大联盟影响力
当前,辽西北地区急需汽车装配、汽车检测、交通物流、设施农业、畜禽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园林花卉、商贸旅游、节能减排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紧缺人才。为增强集团化办学服务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能力,打造辽宁职教集团品牌,促进联盟畜牧兽医、园林园艺、汽车装配、机械制造、交通物流等主干专业群建设,联盟积极吸纳对上述专业建设至关重要的企业、职业院校和行业协会加入职教联盟。一年来,联盟新发展了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网力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等140家成员单位,使联盟的成员单位由205家增加到345家。
为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找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全力做好辽西北职业教育联盟改革与发展工作,一年来,联盟秘书处先后赴沈阳、大连、营口、青岛、烟台等地,进行了职教集团化办学专项调研工作,以及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契合度的调研工作,为进一步引导联盟职业院校科学设定人才培养标准,优化专业设置,深化课程改革,加快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一体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联盟成员学校充分发挥专业、师资、设备、技能鉴定、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社会、行业的广泛联系,积极开展各类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联盟成员学校面向社会开展食品检验员培训、叉车培训、汽车驾驶、汽车
维修、农产品种植、家禽饲养等各类培训和技能鉴定达3万人次;协助辽宁省教育厅举办了“全省职业院校农林牧渔大类学生技能大赛”等多项大型活动,有效提升了联盟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联盟于2014年3月28日举办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一体化论证会。来自沈阳农业大学、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西丰县职教中心、昌图县职业高中、辽宁丹铁种业公司、铁岭宝源种业公司、辽宁唐人神曙光集团,铁岭永鸿牧业有限公司等院校、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制定了《中高职一体化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畜牧兽医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农经管理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专升本考核纲要》、《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对口升学考试考核纲要》。对参与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倡导的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联盟还联合组织开展了“项目研发”。例如,联盟职业院校与铁岭通达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进行了荷花的反季节栽培项目研究;与省农科院合作的《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合青贮效果的研究及推广》获2013年度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专家重点项目等等。各研究项目实践与探索体现“四个性”:即体现校企合作的“导向性”、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体现联盟成员单位联合探索的“集团性”、反映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的“科学性”。研究取得的成果直接应用于联盟的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推广应用价值。
联盟充分发挥宣传媒体阵地的作用,通过网站、电视、广播、报刊等多媒体形式,加大对联盟的宣传和推介,不断扩大联盟影响力。一年来,联盟扎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活动载体,得到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网、中国高职高专网、搜狐网、网易新闻、百度新闻、辽宁省政府网等各大知名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下一步,联盟将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打造高效服务平台;丰富联合培养模式,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加强骨干专业建设,提升联盟院校办学内涵;强化校企深度融合,增强联盟服务能力,努力将联盟建设成示范性职教集团。
第二篇:2012.1.2 26亿,助推职教师资发展
26亿,助推职教师资发展
【关键词】近日,教育部召开专题会议,就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等事宜进行了严密部署。其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拿出26亿进行职教师资培训,进一步提升职教水平。
近日,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的消息说,中央财政在“十二五”期间将投入至少26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今后10年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必须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最突出的位置。
他指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重点要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校企深度合作等十个方面的统筹与衔接。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于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历史转变。
据介绍,该计划主要内容包括:2011-2015年,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支持2万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产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支持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优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支持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基地重点建设300个职教师资专业点,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基地的实训条件和内涵建设,完善适应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培养培训体系。其中,重点支持培养培训面向IT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以及中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其中,2012年,贵州省必须完成中职教师3070人的培训任务,高职教师2260人的培训任务。
教育部此举将极大地促进职教师资的发展,助推职教教学质量的发展。据悉,在贵州省区域,最专业的IT教育院校当属贵州新华电脑学院。该院也在不断进行着师资技能的强化,加快教学改革,创新地将实训引入教学中,加快校企合作,提升就业质量。办学20年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IT专才,助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笔者相信,由政府的支持,十二五规划期间,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新型工业化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新型工业化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省第九次党代会做出实施“一化三基”战略以来,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本文拟就2007年以来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位居前30名的县市区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其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和特征,为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参考意见。
一、前30名县市区发展主要特点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位居前30名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9.42 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6.6%,比2007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总值过百亿的县市区有27个,比2009年增加5个,比2007年增加12个;前30名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8.3%,比2007年提高2.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额的51.9%,分别比2009年和2008年提高9.3个和2.9个百分点。前30名县市区平均规模工业增加值为101.88亿元,是2007年前30县市区的1.96倍。
(二)工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工业经济增长,拉动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前30名县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1.0:54.8:34.1调整为2010年的9.8:57.0:33.2,二产业比2007年高2.2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稳步提高,2010年前30名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4%,比2007年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提高9.9个百分点;前30名的县市区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的县市区有14个,比2007年增加2个;超过30%的县市区有27个,比2007年增加3个。
(三)工业投资力度加大。2010年,前30名县市区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897.43亿元,是2007年前30名县市区的2.8倍;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为48.9%,比2007年提高7.0个百分点;前30名县市区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过百亿的县市区5个,过50亿的15个,分别比2007年增加5个和11个。2007年-2010年,前30名县市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其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略低外,其余3年占比均超过50%,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8个、10.0个、4.1个和5.9个百分点;前30名县市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5.1%,比2007年提高11.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6个百分点。
(四)经济效益贡献突出。2010年,前30名县市区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达到8826.3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5849.93 亿元,分别是2007年前30名县市区的1.5倍和2.1倍。前30名县市区实现利润总额564.31亿元,是2007年前30名县市区的1.9倍;工业实缴税金总额为496.54亿元,是2007年的1.3倍。
(五)科技创新能力增强。2010年,前30名县市区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1359.08亿元,占其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4.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4.5个百分点。前30名县市区规模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115.66亿元,占其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6.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3.6个百分点;获得专利授权量为7498个,占全省专利授权量的54.0%,比2009年高12.3个百分点。
(六)产业转型步伐加快。2010年,前30名县市区规模工业制造业占其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7.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前30名县市区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占其规模工业的比重为46.8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规模工业的比重为6.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其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0.7%,比2009年下降4.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2个百分点。
二、县市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存在的不足
1.区域发展不平衡。从2007年-2010年县市区新型工业化考核结果来看,考核前30名的县市区,主要集中在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等工业基础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2010年,“长株潭”地区前30名县市区有12个,“3+5”城市群有22个。新型工业化考核奖励实施四年来,按照考核数据排名,张家界所属县市区从未进入全省前30名,湘西自治州、怀化、娄底、永州等地区进入前30名的县市区比较少,由2007年的6个减少至2010年的3个,且位次比较靠后。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新型工业化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2.总量规模不够大。2010年,全省122个县市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额超过300亿元的县市区仅2个,过100亿元的15个,仅占县市区的12.3%;全省县市区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44.06亿元,仅为福建的57.4%,河南的63.5%。
3.环境保护仍有待加强。2010年,全省有36个县市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占全省县市区的29.5%;42个县市区万元工业增加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溆浦县万元工业增加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为52.58千克,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5倍。
三、几点启示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要建立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协调机制,要把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要强化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放,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县域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二)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优先培育发展高端产业。要突出高端,突出特色,建立鼓励和扶持高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县市区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延升。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数字移动通讯系统、太阳能光伏配电系统、通信网络优化系统等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三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通过产业导向、政策扶持、科学管理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县市区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要推进协调发展,加快区域布局调整。要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大力发挥长株潭高新技术基地、产业园区和创新资源多的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鼓励“3+5”城市群率先发展,带动全省资源整合,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湘西地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积极打造一批以农林产品深加工、特色资源利用的特色产业基地。
(四)要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各县市区要加大目标管理和责任制,强化各项监管措施,确保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砷、镉等各项减排指标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要加大对各县市区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监测力度,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第四篇:农民教育助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农民教育助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为加强为民服务力度,推行干部一线工作法,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年活动。实现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动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利用省州及外县基地学校平台,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民教育体系,组建了由77名专家组成的农民教育讲师团,通过“把课堂设在村组,把讲台摆在田野”的教育方式,定期深入34个乡镇,462个村(社区)传经送宝。围绕新形势下出现的医患、土地征用和拆迁、林地界限纠纷等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16名律师、80名公安干警、25名法制宣讲成员和115名法制专干为广大农民上法制辅导课1209堂,实施法律援助780件。同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概念、法律以及商品、价格、价值、税收、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等内容对农民进行教育,农民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得到提高。
截止目前,全县累计为农村投入资金4200万元,投入小额贷款4602万元,帮助2539名农民进行了创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1903人。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解决。农民教育年活动的创新开展,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干部作风真转真变。
第五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郴州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郴州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2008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湘南地区开发开放战略,2009年又赋予郴州承接沿海梯度产业转移34条优惠政策。郴州要抢抓机遇,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湘南开发中准确定位,更好地发挥承接产业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两城”建设的重要作用,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
一、郴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1、郴州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郴州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GDP由1949年的1.01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0.3亿元,2009年达到84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60年来增长69.4倍,年均增长7.3%。从各产业看,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是1949年的143.5倍、6391倍和1683倍,年均增长3.9%、13.1%和8.7%;分别是1978年的34.8倍、94.2倍和114.7倍,年均分别增长5.2%、11.3%和10.2%。
经济结构呈现新格局。三次产业比重由一产业占绝大比例逐步向二、三产业倾斜。1949年建国之初,郴州三次产业比例为75.0:6.5:18.5,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郴州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
30.3:43.2:26.5,2009年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为15.7:50.0:34.3。六十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4.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8.0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由1978年的25.9%提高2009年的45.9%,三十年提高20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郴州被批准成为改革开放过渡实验区后,郴州市各级认真贯彻实施开放兴郴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措施,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开拓国外市场,积极为本市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攀亲结友搭建平台,想方设法吸引国内外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大集团来郴和相关企业共同发展,先后引进了华润电力、三九南开、青岛啤酒、云锡矿业等一批境内外大企业(公司),中国五矿、西部矿业、华信有色、上海杉杉、深圳中邦等战略投资者也纷纷落户郴州,增强了郴州的经济竞争力。郴州企业和郴州产品逐步走向世界。郴州建成了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全省第一个对外开放二类公路口岸,并被批准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
2、郴州区域经济发展现状。2009年,郴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即GDP)为84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8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419.9亿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314.6亿元,增长1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9059元,比上年增长16%。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为13.3:50.1:36.6。全部工业增加值38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1.1亿元,增长24.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园区工业增加值49.2亿元,增长12.1%,高技术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36.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2.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27.2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49%,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9亿元,增长19.3%。财政总收入80.2亿元,比上年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7元,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19元,增长10.2%。
3、郴州承接产业转移情况。郴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大胆先行先试,大力招商引资,加快对接珠三角,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1个,同比增长29.79%;实际到位外资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9.19%,完成全年任务101.07%;实施内联引资项目767个,实
际到位内资156.7亿元,同比增长13.91%,完成全年任务的106.97%;加工贸易备案企业27家,其中外资14家、内资13家,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过千万美元的企业 4家(华录数码、俊丰印染、成城金属、金旺实业)。
2009年,全市出口加工贸易完成进出口总额1.28亿美元,同比增长88.71 %,总量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3.2%,加工贸易总量居全省第二位,进出口增加绝对额居全省第一位,出口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全年完成标准厂房建设投资20.34亿元,建成167.63万平方米,当年出租率达62.5%。据统计,各县市区共安排财政资金投入6.69亿元,银行贷款及社会融资4.81亿元,完成标准厂房建设96.1万平方米。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郴州出口加工区)已建设21.5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3万平方米的外来员工公寓。市经济开发区建设2.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科技总部基地均已动工。
二、郴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郴州承接产业转移,2008年9月把郴州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试点,支持郴州先行先试。为进一步推动湘南开放开发,2009年2月19日,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副省长甘霖在郴州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大力支持郴州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工作,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先行先试若干优惠政策,确保先行先试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先后出台了《郴州市关于加快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意见》、《郴州市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市财政连续两年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同时,加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建设。按照“建设1个国家级重点承接产业园(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2个重点承接试点县(宜章县、桂阳县)、3个重点承接工业小区(石盖塘工业小区、良田工业小区、华塘工业小区)”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郴州海关建设,市长向力力特意从市长专项资金中挤出600万元用于海关建设,加快了郴州海关建设的进程。2009年4月16日郴州海关正式开关,这为郴州外贸出口提供了更为快捷、便利的通道。申报的郴州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获国务院批准。争取了省政府将全省唯一的供港澳农产品集中验放场定在郴州建设,推进了湘南国际物流园建设,郴州二类公路口岸车检场、国际快件中心建设已全部完成。大大提高郴州乃至湖南的对外开放程度和水平,郴州已成为全国内陆省份中对外开放平台最齐全、功能最完备的市州之一。
2、区域优势。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接之处,东界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有湖南的“南大门”、粤、港、澳“后花园”之美誉。北瞻衡岳之秀,南直五岭之冲,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文人毓秀之所”。靠近沿海,是与粤、港、澳对接的前沿阵地,毗邻江西,是红色老区的摇篮。郴州是“泛珠三角”的门户,位于“珠三角”向“泛珠三角”扩散的过渡区域,并处于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无论是南下北上,还是东进西出,郴州都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转站和汇集点。
3、交通优势。郴州交通便捷,历来被称为“楚粤之孔道”,目前已形成了高速公路、国道纵贯南北,高等级公路、省道横卧东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国家交通“大动脉”京广电气化铁路、武广高速客运专线,公路107国道、106国道纵穿郴州南北,为南来北往的人流、物流提供了畅通的渠道。武广高铁的贯通,更使郴州便捷的交通如虎添翼,北上武汉,南下广州,可以朝发午返,实现了武汉、长沙、郴州、广州生活圈的大连接。省道1806线、1803线和郴资桂、桂嘉高等级公路贯通东西,东连江西、西接广西,从而构成了“六纵三横”的主骨架路网结构,正在建设的厦蓉高速、岳汝高速再为郴州的便利交通锦上添花。
4、资源优势。郴州资源丰富,素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南方重点林区”、“湖南能源基地”之称,系联合国农工发“小水电”基地。全市已探明各种金属矿物7类70多种,有色金属储量占湖南全省总储量的三分之二。其中钨、铋、钼储量居全国第一,锡、锌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第四位。柿竹园多金属矿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此外,区内石墨储量占全国储量的一半以上,煤炭储量8.12亿吨,占全省储量的四分之一。全市水能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37.1万千瓦,可开发量166.1万千瓦,其中农村水电可开发量105.7万千瓦。全市人平可开发量365瓦,为全省人平194瓦的1.88倍,为全国人平303瓦的1.2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9.1%,是华南地区天然的绿色宝库。宜章县莽山10万亩原始次森林是中国南北动植物的汇集地,被誉为“第二西双版纳”,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郴州旅游资源尤为丰富,集奇、险、秀、美、幽于一体,汇山、水、洞、穴、热于一市,有“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世界洞穴奇观”万华岩、蓄水82亿立方米的“南国洞庭”东江湖、“中国生态旅游第一漂”东江漂流等。
(二)制约因素
1、经济增长不集约,发展后劲不强。虽然全市结构趋于改善,但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发展状态,经济增长模式仍属于传统的粗放型。从规模以上工业结构看,2009年,高耗能工业增加值增长19.1 %,化工工业增长32.1%,造纸工业增长44.7%,资源型工业增长36.0%。虽然技术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36.9%,装备制造工业增长43.3 %,其中电子信息工业增幅也达到39.4%。但高耗能工业占规模工业比重仍高达52.3%,而高技术工业占比重仅1.4%,装备制造工业占比重也只有
4.9%,比重明显偏小。从投资结构看,内涵性投资增长,外延式投资趋于下降。200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169.63亿元,增长122.8%,增幅比城镇投资高2.8个百分点;新建和扩建投资分别增长195.8%和164.1%。传统产业仍占主要地位。郴州市传统的矿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的主动力。据统计,全市矿产品工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超过24.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6%。这种产业结构对资源的依赖性大,对环境影响大,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同时还容易受政策及价格因素影响。
2、产业结构不优化,资源利用不高。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重为13.3:50.1:36.6,虽然同比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远不及沿海发达地区2008年水平,2008年东莞三次产业比重为0.3:52.8:46.9,深圳三次产业比重为0.1:48.9:51.0,珠海三次产业比重为0.4:52.8:46.8,与他们比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新产品产值仅占9.0%;在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中,出口交货值仅占5.4%。从承接产业转移主要平台的开发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8.0%)来看,园区工业企业对全市工业生产的贡献并不是很大。从利用外资方面来看,2009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为4.65亿美元,而沿海的东莞、深圳、珠海2008年则分别为24.47、40.30、103.44亿美元,郴州2009年仅为东莞2008年的15.9%,深圳2008年的9.7%,珠海2008年的3.8%。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郴州的产业结构尚处于亟待优化升级之际。作为以资源性生产为主的工业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单位GDP耗能为1.5263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和全省分别高0.6、0.3个百分点。
3、经济发展不均衡,县域经济不强。从各县市区的情况来看,各地的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从总量上看,经济相对较发达的郴(北湖、苏仙)、资、桂总人口占全市总人口39.0%,经济总量却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0.7%;经济欠发达的汝城、桂东、安仁总人口占全市人口20.1%,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3%。从人均水平来看,经济强县的北湖、苏仙、资兴、永兴四县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216.7%、159.3%、182.6%、103.8%,而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汝城、桂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却分别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0.7%、30.9%,明显处于落后状态。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北湖、苏仙、资兴、桂阳、永兴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522元、1328元、1221元、453元、11元,汝城、桂东、安仁则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135元、5192元、2622元。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经济发展较强的北湖、苏仙、资兴、永兴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788元、2447元、1564元、1516元,而经济相对落后的汝城、桂东、安仁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618元、2517元、2468元。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不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不大。
4、体制机制不灵活,龙头企业不多。近些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措施,但与沿海地区相比,全市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差距,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仍然有待进一步改善与加强。部分经济领域存在市场竞争的不公,个别地区社会治安留有隐患,少数政府部门服务意识滞后,使得全市体制机制不灵活,难以吸引外资企业的落户。目前,进驻郴州境内的大型龙头企业仍然是屈指可数,特别是国际知名企业,国内百强企业对郴州的投资力度不大。
三、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郴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1、加强基础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要用活政策。要在用足用好现有省政府赋予郴州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努力推动政策创新,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充分利用政策,大力深化各项制度改革,理顺管理体制,用政策吸引沿海优质产业的进驻,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政策保证。二是要搭建平台。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要通过搞好园区规划,扩展园区功能,建好标准厂房,引进优质企业,建好配套设施,优化园区服务等一系列途径,发挥开发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筑巢引凤”作用。三是要发展交通。郴州目前的交通网络较为发达,高速、高铁、国道、省道纵横交错,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努力打好全市交通大会战,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市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四是要优化环境。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减少多头检查,严禁重复检查,严禁卡、索、拿、要,严禁以权谋私。依法保护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生活秩序,严厉打击搅乱企业发展的不法行为,优化企业发展的空间与环境。
2、构筑产业集群,提高配套能力。积极构筑产业集群是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和拓展企业创新与发展空间、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要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配套及相关产业,结合各地的资源、环境、区域优势,形成区域品牌,培育多种模式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小城镇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要依托工业园区、骨干企业,发展协作配套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发展功能。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投入,培养、发掘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人才培训,充分发挥人才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构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生力军作用。
3、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服务质量。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服务质量。一要提搞行政效能。要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级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以高质量的品牌和人性化的服务,实现政府职能真正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二要加大财政投入。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的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按要求落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同时要制定激励措施,重奖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和对承接产业转移有功的单位和个人。三要简化办事程序。要对承接产业转移实行“保姆式”服务各种模式,对进驻企业的审批登
记,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从快、从简办理,对产品的物流、出口通关等方面要限时办理。四要加大金融支持。各金融部门要改进对转移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要建立健全银企会商制度,完善多层次融资结构,培育资本市场,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及时周到的融资服务。
4、强化自主创新,统筹资源利用。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尖端技术,培养高技人才等手段来实现自主创新,从而提升产业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要依靠自主创新,促进企业从高耗、高污染的产业链末端走出来,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齐头并进。二要加强人力资源利用。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要加强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队伍。三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继承性,随着经济成长阶段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优势的发展已不能完全适应今天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原有优势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产品和市场等先天之利,培植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