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三第一讲考点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

时间:2019-05-15 04:5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三第一讲考点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三第一讲考点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

第一篇: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三第一讲考点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

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考纲展示 命题探究

第一讲 传记类文本阅读

考点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基础点: 1.传记的定义

传记单称“传”,属广义散文里的一种文体,多用形象化方法,记载人物事迹,描写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传记既有历史特征,即尊重史实;也有文学特征,即强调艺术性。所有传记的基本特征是纪实性和文学性的高度统一。

2.传记的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2)文学性。传记是介于史学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边缘性文体,既有历史特征,尊重历史与事实;又有文学特征,运用白描等手法刻画人物。因此,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注重文学性与真实性,形象性与审美性的结合。

(3)通俗性。作为一种叙事文体,传记一般要求作者在语言表达方面简明易懂,便于读者阅读。同时,语言风格讲究多样化、个性化,如评传是全面介绍和评论人物的生活和贡献,语言兼有叙述性、概括性、议论性色彩;而小传则主要介绍人物的社会经历、思想轨迹、兴趣爱好、主要著述或功过事迹等,文笔简短集中,往往是粗线条的。

3.传记的种类

(1)自传。自己给自己写的传记,自传的目的是让别人了解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也是为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有的自传只写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几件事情,一般篇幅较短,如《老舍自传》;有的详述自己的生活经历,篇幅较长,如《富兰克林自传》。

(2)小传。小传是较简略地记述他人生平的传记,篇幅较短。小传可以写出传主的一生经历,也可以只写几件典型事例概括其一生,如《启功传奇》。

(3)评传。这一类传记既要描述人物的生平,又要评论人物的思想、生活和贡献。评传的对象一般是那

些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著名人物,如《孔子评传》。

(4)画传。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人物传记的写作,如《梅兰芳画传》。

传记的其他种类,如大传:指那些记述全面、篇幅很长的传记,如《马克思传》,这类传记不仅再现了传主的一生,而且生动地再现了传主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回忆录: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人物生平事迹的回忆录也是传记的一种,如《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大多数传记以第三人称叙写,自传以第一人称叙写。

4.阅读传记类文本的要点

(1)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5.提炼、筛选、整合信息

所谓“信息”,就高考实用类文本而言,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而是表现为文中现成的词语、句子,或者是藏在语句里面的深层含意,或者是闪烁在字里行间的隐含的意义。所谓“筛选”,即确定对象,针对题干的要求及其提供的信息,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题干信息与语言材料信息对应的信息源。所谓“整合”,即调整组合所选信息,把筛选出的有用材料按要求分类,用准确的语言把加工过的信息进行总结概述。

重难点:对于实用类文本而言,其逻辑性、理论性均要比文学类文本高出一筹,所以虽然看起来篇幅不长,而实际上文本所包含的信息量并不少。因而尊重文本,是我们筛选并整合信息时必须遵守的原则。

[考法综述] 总体把握文意时,要弄清作者是怎样把材料组合起来的,文中的关键性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然后结合题干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词语、句子、段落。最后理解、择取、概括这些主要信息,进行筛选整合。

命题法 筛选整合题特点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①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

②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

③在英国期间,侯仁之逐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学科逐步建立起来,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④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刻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

⑤1958年,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多次奔赴西北沙漠进行考察。

⑥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中考察统万城。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⑦在这次考察中,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迫三次南迁。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身世”。

⑧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在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侯仁之曾说:“我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

⑨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100米。“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

⑩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他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可能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味。

(摘编自高毅哲《侯仁之:城市的知音》)侯仁之被称为“城市的知音”,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作为一个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北京等城市充满热爱;②侯仁之对榆林、承德、北京等

许多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他们被埋没的历史;③侯仁之积极参与城市保护工作。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重要信息和概括文本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城市的知音”。“城市的知音”作为文章的题目贯串全文,因此本题的答题区间比较大。结合文本,从第⑥⑦⑧段可以概括出“侯仁之对榆林、承德、北京等许多城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他们被埋没的历史”。他对城市充满着热爱,尤其是对北京。从第⑨段可以概括出“侯仁之积极参与城市保护工作”。从第⑩段可以看出他对北京的热爱,他的研究让人们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味。

解题法

---------------------------------------------------

1.常见设问方式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或论述的?(2)文章写了描述对象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

(4)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5)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6)结合全文,概括××的主要原因。2.筛选整合题的答题步骤(1)审题

①审准题干中的信息,筛选准确,这是做题的前提。

②审准筛选范围(区间)。把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放入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间,认真探究相关信息区间的前后文,看清是否有与其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段落。

[典例] 中试题的答题区间较大,经筛选后可确定为⑥~⑩段,这五段是描写侯仁之研究并保护城市的主要段落。找准这个区间才可以为下一步答题打下基础。

(2)答题 ①遵循答题步骤

第一步,浏览筛选。根据题目要求,浏览全文,搜索相关信息;要依据筛选标准,感知全文,筛选重要信息。

第二步,比较辨别。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要进行比较辨别,要比出有关与无关,较出事实与结论;要分出主要与次要,辨出现象与本质。通过比较辨别,选取出重要信息,提取出关键信息。

第三步,调整组合。对提取的重要信息进行调整组合。要依据题干要求,将重要信息进行分类,调整顺序;要按题目要求,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加工。

②有效组织答案

a.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答,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

b.善于利用文中的关键词句。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比较贴近。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明智的做法。

c.整合概括。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时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它们转换为抽象的、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典例] 中⑥~⑩段共5段的内容需要我们在答题时整合概括为三点。③因分赋点,列点分条陈述

要特别防止过度答题,即考生因怕漏掉答题要点而信奉“多答比少答好”的原则,过度答题,以致出现写出的答案让阅卷老师“二次筛选”的情况。

此类试题一般分值为6分,需要我们整合成三个答题点。

第二篇: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一第三讲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

第三讲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基础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论述类文章阅读能力的要求。筛选是指阅读过程中,在辨别信息主次的基础上,根据阅读目的对信息进行搜寻,选取重要词句,舍弃无关信息的过程。整合是对筛选出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综合、转换的过程。

对于论述类文章来说,“信息”主要指文中介绍的最新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进行阐释的语言材料、作者观点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2)能够从文中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并进行归纳整合。

此考点的题型有两种:

一是客观题,要求能对照材料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这种题型都是“四选一”;二是主观题,要求能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进行简要表述。

重难点:明确筛选标准,然后快速准确地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

[考法综述]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既要统观全局,又要有的放矢。也就是既要掌握布局谋篇的顺序和文章的中心意思,又要找到具体选项的来源和含义。

命题法1 对照材料,辨别文中信息正误(即客观题)典例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

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答案] C [解析] C项,强加因果,根据原文第4段可知,“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与“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不存在因果关系。

解题法1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要旨

通读全文,基本理解文章内容(如文章基本观点、作者感情倾向等)。

速读[典例1],即可明了:第一段讲20世纪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第二段讲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第三段讲艺术文本对接受者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的召唤性;第四段讲文本与接受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五段讲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进而可以总结出全文的基本观点:理解和接受对艺术品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理解题意,筛选信息

逐字逐句阅读题干和选项,找出设题的区域、角度及考查的信息,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有关语段,标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尤其要注意准确解读隐含信息。[典例1] 属于文艺理论类文章,此类文章理解难度较大,此题偏重比较鉴别,需要我们认真对比,细心推敲。

(3)整合信息,比较验证

把选项与文中相关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可能性与现实性等,并留心选项之间的矛盾,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注意:每个题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命题法2 筛选语句,归纳整合(即主观题)典例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比较戏剧、小说、新诗、散文的成就,要推散文的成就最高,其次是小说,这也是因为其与散文最近。诗是迟放的花朵。戏剧呢,抗战以来,因为它是比较有利的宣传工具,吸引了许多有才能的作家努力地写作;到今天似又为电影所转移。但无论如何,它们都还比不上散文的成就。在散文上成就甚早并且提倡小品文使它成为一时风气的,最重要的一个便是朱自清先生。

近代散文早已撕破了昂然道貌的假面具,摘去了假发,卸下了皂袍:它与一切问题短兵相接,与人生日常生活相厮混,共游戏。一句话,它不再装腔作势,专为传道者与说理者做工具,而是每个人表情达意的语言符号。

我们叫这种散文为小品文,这样说好像是另有一种大品文或雅文,专供大人先生之用,这误会还小;若是认为小品文其品不庄,只供文人游戏笔墨,以是不敢当散文之正统,只能自居于散文之旁支小道,这误会可就大了。直截了当地说,现代散文就是这个样子。随便你怎么叫,叫它身边随笔也好,叫它小品文也好,它虽不完全接受散文的传统,却自然而然地成为散文的正宗。它可以写身边琐事,也可以讨论国家大事;它可以说理,也可以抒情;它可以诙谐,也可以庄重。它只是把一切问题——哪怕是哲学的与科学的——说得更自然,更亲切,“就近取譬”罢了。“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不失为正经;“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也不失为正史。韩愈的《毛颖传》,虽句句规模史记,其内容仍是游戏;柳宗元的《李赤传》,虽章法取诸正史,虚诞比之寓言。可知小品不小品,并不在乎文字的雅俗。现代散文,可以让孔子“莞尔而笑”,这并不失为圣人之徒,只不过是假道学罢了。

朱先生自始就注重北平的方言,尤其近几年来,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很可观。在他的文章中,许多的语句都活生生地呈现在纸上,使你感到文章的生动、自然与亲切。同时他用来很有分寸,你不觉得像听北平话那样——油嘴子似的。这里发生了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完全用一种方言——比如北平话,写文章?用方言,文字才生动,才有个性,也才能在民间生根。可是方言有时就不够用,特别在学术用语方面。并且,若是全用北平话,也觉得流利得有点俗。朱先生在这方面的主张,是以北平话做底子而又不全用北平话。那也就包含一个结论,便是: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发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

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使其成为自创的语言。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与不断努力的。

最后,我觉得是朱先生的性情造成他散文的风格。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并不缺乏风趣。对人对事对文章,他都处理得很公允,妥当,恰到好处。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中出来,幽默是从忠厚中出来,腴厚是从平淡中出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久领导我们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

(选自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有删改)和古代散文相比,现代散文具备怎样的特点?请简要作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内容方面,不再虚假做作,而是表达真情实感,题材广泛;在形式方面,可自由选用多种表达方式。

[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文中论述现代散文特点的段落(第二、三段);进一步寻找各段落中对应题目的相关语句,然后对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压缩;最后分点概括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解题法2 筛选并整合信息的简答题解法 ---------

筛选出来的信息常常是分散的,凌乱的,必须经过分析组合,用简明的文字表述出来,才能整合成最佳答案。

具体做法:(1)把分散在全文各处的主要信息筛选出来之后,直接分条罗列即可。[典例2] 即属于此类,文章第二、三段为答题区间。第二段可找出的现代散文的特点为“与人生日常生活相厮混,共游戏”“而是每个人表情达意的语言符号”。第三段可找出“它可以写身边琐事,也可以讨论国家大事;它可以说理,也可以抒情;它可以诙谐,也可以庄重”,“它只是把一切问题……说得更自然,更亲切”。两段内容一为就内容而言,一为就形式而言,总结陈述即可。

(2)根据题目要求把筛选出来的原文语句进行简单转化,如改变陈述角度或叙述方式等。(3)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合并、抽象、概括,转化组合形成答案。

第三篇: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十三第一讲考点四传记探究含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

(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③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解析 回答本题时,要抓住戴安澜的具体行为和思想态度。比如,他对宗祺仁的看法,表明他以祖国利益为重;写给夫人王荷馨的绝命家书,表明他关爱家人,侠骨柔肠,视死如归;“相关链接”中的“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表明他兼具文韬武略;等等。这些都是戴安澜自身的特点,都属于题干中所说的“内在原因”,考生按此思路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聂华苓,漂泊与归属

肖莹

90年前,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聂华苓出生于湖北武汉。因为父亲聂洗的桂系身份,1929年桂系失势后,聂华苓随家人躲避到汉口的日租界,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她爱待在家里听父亲母亲讲外面的花花世界,也会溜进门房听听差们讲那些直系、奉系、皖系的军阀,以及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人的故

事。

聂华苓11岁那年,父亲去世。一年后,抗日战争爆发,刚考入湖北省立一女中的聂华苓和同学们一起“排山倒海”地参加抗日活动。

1949年,聂华苓拖着母亲和弟弟妹妹,冒着台风到达台北,开启了全新的生活。她加入雷震和胡适创办的《自由中国》半月刊,开始以本名写散文和小说,并受到雷震的赏识,成为编委会中最年轻的,也是唯一的女性成员。

那时的台湾文坛,反共八股盛行,聂华苓却偏偏关注政治框架以外的纯文学作品。在她的主持下,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还有柏杨的小说、余光中的诗,一篇一篇在《自由中国》发表出来,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命运的捉弄却并未消停——1960年,言论开放的《自由中国》遭国民党当局封闭,聂华苓的家门外一直有特务徘徊,接着是母亲去世,她和王正路的婚姻也陷入“无救”状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生命的曙光出现了。这道光,便是安格尔。这个著名的美国诗人,曾被约翰逊总统聘任为美国首任国家文学艺术委员会委员,并任华盛顿肯尼迪中心顾问。

1964年,聂华苓接受安格尔的邀请,从台湾来到爱荷华。3年后,国际写作计划诞生。1971年,他们结婚,把家安在爱荷华河边的小山上,取名红楼。聂华苓的流浪至此才真正结束,而安格尔和国际写作计划,成了她后半生的生活重心。

一次泛舟爱荷华河的时候,安格尔提起退休的打算,聂华苓突然建议:“你为什么不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写作计划?”“你这个想法有点疯狂!”安格尔说。“你试试吧!”面对聂华苓的坚持,两人又聊了许久,安格尔最终承认:“倒是个有趣的想法。”

就这样,从1967年开始,每年都会有二三十位外国优秀作家受邀参加国际写作计划。“交流时间起初是半个学年,后来出于财力、人力等方面的考虑,调整为3个月,人数渐渐变少,但越来越精。在爱荷华,作家们可以完全自主地写作、讨论、参观、旅行。”至于每位作家几千美元的经费,最初由她和安格尔自筹,后来得到一些基金会、学术机构甚至美国国务院的资助。

1988年,聂华苓和安格尔退休。1991年,他们获得波兰政府文化部颁发的国际文化奖。那年3月,他们兴冲冲地准备去领奖,可安格尔倒在了芝加哥机场,再没有回来。

没有安格尔的日子,聂华苓不再参加国际写作计划的活动,但仍会将到访的中国作家请到红楼喝茶,或到外面共进晚餐,与他们聊文学、中国,还有人生百态。聂华苓说:“我用中文写作,却和中国离得很远。这个距离,让我对人对事都更客观,这在邀请作家时很有必要。但作家的生活不需要这种距离。作家就应该近距离地感受生活,然后将这种感受写入作品。”她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很难将某个时代的作家与另一个时代的作家相比较,但成长的土壤对作品有很大影响,大陆作品有本土气息,有它的历史和现实经验在其中;台湾的文学是内向的,属于岛屿文学;香港是中西都有,所以我说真正好的中

文作品多半出自本土,它有深厚的根在那里。

聂华苓自己的根,深深扎于大陆,在台湾长出了挺拔的枝干,最终将生命的枝叶散开在爱荷华。她已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安格尔的墓碑上。那块黑亮的大理石碑的背面,刻着安格尔的一句话:“我不能移山,但我能发光。”

(选自《环球人物》,有删改)文章结尾处安格尔墓碑上写了一句话:“我不能移山,但我能发光。”对此,结合文章内容,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不能移山,但我能发光”是安格尔和聂华苓对自己一生的评价,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平凡的,每一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可是,如果能够将有限的生命能量充分开发出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哪怕是发出一点点微弱的光,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聂华苓以大陆为根,汲取了能量与营养,在台湾和爱荷华长出了茂盛的枝叶,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意思对即可)解析 解答本题时,需要对“移山”和“发光”这两个词进行思考。“移山”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发光”则是能够实现的目标。这样,结合聂华苓的事迹,从有限的生命可以“发光”这一角度,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得出具有思辨性的观点即可。

第四篇: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三第一讲考点四传记探究含解析

考点四 探究

基础点:近几年高考传记类阅读加强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是新课标极力倡导的能力之一,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也将其列为考查的六种能力之一,并列为最高能力层级。《新课标高考语文大纲》中的探究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在实用类文本阅读当中,主要考查的内容为:(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此类题目不限定标准答案,不限定答题思路,考生可从多个角度思考发掘,在文本中寻找答案,自圆其说。

重难点:相对于文学类文本,传记类文本阅读侧重于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传记类文本的此种探究往往要求结合时代,结合自身来作答,这就大大提升了探究题的难度。找到文本中的观点与时代、自身的相通之处就成了重中之重。

[考法综述] 探究性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品味选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如:这篇文章在写法、语言、形象方面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某个人物?对文中的哪些观点赞成或不赞成,为什么?不同人物、文本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如何评价?不论哪种类型的探究都必须紧密联系文本,以文本为基础来作答。

命题法1 启示类探究

典例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韩爽

1988年,《平凡的世界》乘着央广的电波飞入无数青年人内心。27年后,《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版登陆卫视频道,岁月流转,感动常在。路遥,这位离开了20多年的上世纪作家,从来没有消失在人们的书单上,即便评论界并不怎么看好他的作品。

终生与贫穷为伴

路遥1949年12月3日出生于陕西清涧县,原名王卫国。他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为了生存,在路遥七岁时,父亲就决定将这个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远在延川县的王玉德。对于在父母家的生活,路遥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与屈辱。当时,路遥衣衫褴褛,裤子破了不敢到别人面前,有人搞恶作剧,专门把他拉到人群里,惹得人们哄堂大笑。贫困艰难的生活给路遥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创伤。

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大学。大学里,路遥的生活是很简朴的。同学白正明说,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礼服,“老三样”(白、黄、玉米发糕)、饭后一碗开水冲菜汤是他很喜欢的美味佳肴。

路遥的《人生》在全国获奖了,但他到北京领奖的路费还是跟四弟王天乐借的。路遥曾对朋友说过,《平凡的世界》那点稿费,还不够他那几年抽烟的钱。茅盾文学奖的奖金除了应酬文学界的朋友,就是还

债。

文学殿堂的艰难跋涉

路遥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可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当中央还没有对“文化大革命”作结论、别人还在喊“文化大革命”好的时候,他逆风而动,以超常的勇气与远见卓识,写出一篇声讨“文化大革命”的六万字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他寄给了全国各大刊物,可都给退回来了。没有人理解他的小说,也没有人敢发。后来,《当代》慧眼识珠,尤其是得到老作家秦兆阳的欣赏,《惊心动魄的一幕》才得以在这个杂志上发表并获得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惊心动魄的一幕》的获奖,增强了路遥前所未有的自信,这部作品成了他向更高目标攀登的基石。1981年6月,不到32岁的路遥,以顽强的毅力,用了21个昼夜,创作完成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他自己认为这是可以开创一个时代的作品,写出来后先后寄给几家刊物,可还是被退稿。但他坚信并预言:要么取得巨大成功,要么彻底失败。结果《人生》果然让路遥一举成名。

《平凡的世界》这座辉煌艺术大厦,路遥建造得并不轻松。第一部全部完稿了,过去发表过他的作品的一些刊物(都是些有影响的大刊物),看过这部作品后,都纷纷退稿了(大多认为不适应时代潮流,属老一套“恋土”派)。稿件辗转了几个编辑部,最后由谢望新主编的广东《花城》杂志表示愿意发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问世之后,路遥没有赢得掌声与喝彩,相反,却遭遇文学评论人士的当头棒喝。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研讨会上,绝大多数评论人士都对作品表示了失望,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长篇小说。很多评论家认为《平凡的世界》相较《人生》而言,是个很大的倒退。呕心沥血创作的一部长篇,居然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可,路遥的心情灰暗到了极点。

路遥对好友白描说他要继续写下去,写第二部,写第三部。可就在抄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路遥本来就没有恢复好的身体再次出现了问题,吐了血。

六年的文学远征,流血、流汗。《平凡的世界》终于在他顽强毅力的支撑下圆满完成,并一举夺得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但此时的路遥已明显感觉到了死神的侵袭,感觉自己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这位原准备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发表演讲的作家,又坚持完成了不朽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而后带着未竟的事业,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成功与失败

“路遥是一个成功与失败的悖论。”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李星这样评价。他和路遥是文学刊物《延河》的同事,目睹了路遥的成长和上升,灿烂的生和光辉的死,作为同时代的文学评论工作者,他说路遥在生前似乎就不断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和野心,一步一步地建构着自己非凡的人格形象,尽管生命短暂,但他却成功了。

从路遥文学馆馆长、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厚夫的新书《路遥传》可知,这种勇气和野心在路遥10岁的时候就已见端倪:在延川“顶门”的他,成为了村小学里的孩子王,因为他曾因口音问题被冷落嘲笑;在与养父上不上中学的斗争中胜利,把握住了命运之船的航向。他曾经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他创作的初衷:“我起点太低。我要改变命运,要成大事,就得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甚至牺牲。”

(有删改)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路遥的人生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有顽强的毅力。路遥很多作品的诞生,都是较为艰难的,甚至达到呕心沥血的程度。其作品有时还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但他并不气馁,而是以顽强的毅力继续创作。②不屈从命运,敢于挑战自我。路遥没有在困窘的生活和众人的嘲笑中自暴自弃,而是勇敢地抬起头,坚强地生活,最终取得不凡的成绩。生活的磨难不是打垮我们的敌人,而应成为我们挑战人生的动力。③人活在世上总会遇到一些坎坷,我们也应该有路遥那种勇气和力量,别人的不认可甚至是批评嘲弄,要勇敢地面对,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别人的看法,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 路遥的成功经历会给每位考生不同的思考和启示,考生答题时应不拘一格,可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较客观的分析评价。但要注意,探究题并不是完全开放的,不可天马行空,任意发挥。

解题法

1---------------------------------------------------

1.常见设问方式

(1)传记中传主的某某做法给了你什么样的联想或启示?

(2)你从这篇传记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全文,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答题步骤

(1)首先概括文本中的传主事迹,从事迹中整理出传主形象。此步骤中概括要全面,不可遗漏。[典例1] 中主要记叙了路遥的创作历程,时间、体力、疾病、不被认可都成了路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不只是面对,路遥凭借勇气和野心勇敢无畏地解决了这些困难。文末的一句“我起点太低。我要改变命运,要成大事,就得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甚至牺牲”更成了路遥的性格写照。

(2)确定答题的角度,然后从传主的事迹、性格、形象中理出自己的启示,此步骤不可夸大,要恰到好处的理解。

(3)回答时要联系传主的经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适当地深入挖掘,不可蜻蜓点水。命题法2 观点类探究

典例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玩家王世襄 童涵冰

骑马架鹰、玩转京城,在晚年自嘲“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的王世襄在1939年遭逢了他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转折——母亲病逝,这个噩耗似乎让王世襄在顷刻间变得成熟,他深感自己这几年将精力都花在了“玩”上却忽视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而叫他们伤心。于是,他决定放弃从前一切用来玩乐的物什,或送给好友或挪作他用,以潜心攻读来告慰母亲的殷殷期盼。其实王世襄的母亲金章亦非等闲之辈,她的一手小楷颇得晋唐风韵,擅长国画又以鱼藻闻名于世。毫无疑问,她深厚典雅的艺术涵养也对王世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年王世襄在燕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的论文题目便是“中国画论研究”。

在燕京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之后,王世襄南下谋生,但却未能如愿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得到理想的工作——因为傅斯年的一句“燕京毕业的不配到我们这里来”,年轻的王世裹遭到了一次小小的打击。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王世襄从古代建筑的“大木作”“小木作”开始最终落实到古代家具的研究,尤其是对明清家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而走上了他不同寻常的收藏之路。

“我没有收藏书画,没有收藏瓷器,没有收藏玉器,更没有收藏青铜器,因经济所迫,对这些都不敢问津,只是用几元或十元的价钱,拾掇于摊肆,访寻于旧家,人舍我取,微不足道,自难有重器剧迹。在收藏家心目中,不过敝帚耳,而我珍之。”所谓收藏,一凭自己爱好,二靠一双慧眼,三是肯花力气,再加上一点审时度势的机灵便万事具矣,而那锦衣华服的劳什子不过都是浮云。一辆破自行车,一身草根打扮,便足以成就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藏家。“逢年过节我都出门,骑辆车,近在九城,远到郊县,那时候连‘打鼓的’都跑不过我,我的车一次能驮两把椅子或一只小型桌案,受的累不少。找着有价值的东西真高兴,忘了疲劳。遇到人家不卖或我买不起的时候就拍照或描绘,碰上不理解我的人还得说好话,赔笑脸。”王世襄的快乐也许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但正所谓“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内心的充实让王世襄体会到了巨大的满足,那既在收藏的过程中也在那些与“宝贝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

很多人在采访王世襄时都会问他将收藏的80件明代家具悉数捐给上海博物馆是否会有些不舍?王世襄的回答干脆而简明:“不会。”此话不假,正所谓“由我得之,由我遣之”,这些曾令王世襄在感官上获得莫大愉悦,而这些“宝贝们”也将因捐赠而得到更加稳妥的归宿。千金散尽,王世襄只为自己留下了一个念想,那便是他和夫人袁荃猷买菜时用的一只小筐,作为两人几十年来相濡以沫的见证。

“文革”爆发,拖着久病未愈的身体,王世襄被下放到了湖北咸宁,每天都需要蹬着三轮车往返30多里地运水泥。虽然潦倒至此,王世襄也咬牙坚持挺了过去,并且还在这些困顿的岁月中完成了《竹刻鉴赏》《髹饰录解说》等重要著作。痛苦自不必多说,他甚至一度希望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终结这些可怕的灾难,然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坚守,选择了相信希望——夫人袁荃猷无悔的陪伴给了他莫大的勇气,还有他内心对于文化执着的热爱以及强大的信念都促使他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里看淡世态、坦然面对。“‘三反’冤狱,故宫除名,‘五七’扣帽,不仅敝帚之不如而直弃同敝履矣。大凡遭受极不公正待遇者,可能自寻短见,可能铤而走险,罪名同为‘自绝于人民’,故万万不可。我则与荃猷相濡以沫,共同决定坚守自珍。自珍者,更加严于律己,规规矩矩,堂堂正正做人,惟仅此虽可独善其身,却无补于世,终将虚度此生。”

时间和历史都证明王世襄的坚持是正确的。2003年,王世襄因其在明代家具研究和收藏方面的突出成就而荣获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可他并没有把命运的垂顾看作理所当然,而是懂得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这样的收获,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10万欧元的奖金捐赠给了“希望工程”,在福建修建了“武夷山市中荷友好小学”,期望将文化的火种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传递开去。

相关链接

①王世襄(1914.5~2009.11),字畅安,祖籍福建省福州市,著名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学者。他使市井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他不但能玩,也能写,玩物并研物,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

(百度百科)②他治学不走熟路;兴趣或爱好罕见地广泛……我年略长于王先生,在北京住六十年以上,见闻中学术界的人不少,还没有一个既读《说文解字》又养鹰兼斗蛐蛐的。此之谓天生的奇才,世间罕见者也。

(张中行)王世襄从小爱“玩”,“骑马架鹰、玩转京城”,让市井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他“玩”出了学问,“玩”出了文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请结合王世襄先生的事例,谈谈你对“玩”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玩物不能丧志。王世襄爱玩,但他也意识到他的有些爱好是在浪费精力,母亲去世后他变得成熟。②“玩”也能玩出名堂。王世襄爱玩,玩出了文化,成为了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学者,并且获得了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③“玩”也需要勤奋和专注。王世襄在玩的时候专注、认真,倾注了自己的热情,并且不怕辛劳,所以才能成为“京城第一玩家”。④“玩”也要有审美趣味。王世襄爱玩,也玩得不落俗套,他收藏、研究古代家具,事实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解析] 作答本题,一方面要纵观全文,从整体上把握王世襄“玩”的独到之处,另一方面要注重把握王世襄在“玩”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精神品质、处世态度、生活情趣等。

解题法

2---------------------------------------------------

1.常见设问方式

(1)结合×××的事例,谈谈你对××的看法。

(2)有一种观点认为××,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你认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3)有人认为这篇文章中传主是一个××的人,也有人认为他是××的人,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2.观点类探究

结合文本及自身经历言之成理即可。两种观点比较类探究必须确定一种观点作为探究对象。[典例2] 中要求探究对“玩”的看法,而对“玩”的看法必须以王世襄先生的事例为基础,这就是说要以文本为据,切不可脱离文本作答。

命题法3 关系类探究

典例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莫言——不倦的探索者

杨鸥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莫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听到获奖的消息,我很高兴。但是我觉得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我认为中国有很多优秀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接下来我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

作品必须写出自己的特色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说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瑞典文学院还认为,“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莫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红高粱》被称为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作品,从《红高粱家族》到《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再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莫言的作品在主体意向非常充分的视角下展现乡土中国的历史和命运。莫言说:“我一直在写作形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力戒重复,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重复自己比抄袭别人更可耻。”

莫言回顾自己的写作生涯称:“我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文学天才。和大多数普通文学爱好者一样,我的文学之路也是从阅读和模仿开始的。”他说:“我从1976年当兵正式开始写作,最初都是模仿外国作家的小说。1981年5月,我的小说终于在杂志上第一次发表,这篇小说就受到了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影响。”莫言还承认自己受过福克纳、马尔克斯的影响。

待到写作日趋成熟之后,莫言逐步意识到作品必须写出自己的特色,不能一味跟着西方走,最后还是要回到追求民族化写作上。《檀香刑》《生死疲劳》和《蛙》就是莫言在探索个性写作和民族化写作过程中的产物。

故乡不局限于这片乡土

莫言小说中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故乡高密。获奖后莫言表达了对故乡的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莫言谈到,对于一个作家来讲,故乡是很重要的。1984年上军艺以前,找不到素材来写作,很多时间就是下去体验生活,千方百计找能够让自己感动的故事。到了《透明的红萝卜》阶段之后,一想到过去,想到了童年,就想到了故乡的生活,感觉好像一条河流的闸门被打开,活水源源不断而来。故乡情结、故乡记忆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的宝库。

现在莫言对小说中的故乡有了新的理解:小说都讲究有故事和典型人物,但写了30年,故事也都写的差不多了,渐渐地你就会有一种能力了,把别人的故事变成你自己的了,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一样。就像我写高密县,但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这片乡土了,它可以作为一种风景,发生在美国的、日本的故事我都可以拿过来用,让它变成发生在高密县,所以乡土也就开阔了。

越是经典越耐得住重读

《纽约时报》著名书评人M.Yhomaslnge在《史诗般的小说,一流的中国作家》中说:“莫言是世界级的作家,可能是鲁迅、老舍以来最有前途的中国作家。”对此,莫言表示,“很多书出版时要引用这段

话的时候,我就持反对意见。我觉得抬得太高了,鲁迅、老舍是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我认为衡量一个作家才华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作家有没有创造一种独特的文体,而鲁迅、老舍都是创造了一种独特文体的作家。鲁迅的文体再放50年依然不会过时,老舍的文体中对北京方言、土语的改造,依然是了不起的。他们的才华是难以超越的。”

莫言作品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小说语言,评论家季红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有分析。首先是大量的民间口语进入语言;其次通过在传统的经典典籍《三国演义》和文言文以及翻译小说中找来的东西以及从民间戏曲学来的东西。

谈到阅读,莫言说,现在的书太多了,但是他基本只读经典。“比如说中国几部古典小说,比如说鲁迅、托尔斯泰的作品,我觉得这些书实际上就足够了。我觉得越是经典的书越耐得住重读。”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0月13日,有删改)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原因有很多,请你就“阅读与写作”“故乡与文学”“民族与个性”三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阅读经典对莫言的写作有促进作用。①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模仿的对象,莫言最初写作,都是模仿外国作家的作品。②优秀作家的作品,是学习的对象,莫言的语言,就是从传统的经典《三国演义》和文言文以及翻译小说中学来的。③优秀作家作品是后来者学习的榜样,如莫言认为鲁迅、老舍创造了独特的文体,他们的作品值得反复阅读。他阅读了福克纳、马尔克斯等人的作品,奠定了他个性化的创作风格。

观点二:故乡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故乡和文学关系密切。理由:①故乡的文化元素渗透到作品。莫言的作品都留有他的故乡山东高密东北乡的文化元素,甚至决定了他的作品风格。②故事素材和人物原型离不开故乡的影子。莫言小说中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故乡高密,他的作品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③故乡能激发写作灵感。莫言写不出作品时,想到过去,想到故乡,文思如泉涌。

观点三:个性化的民族的作品才是世界的。理由:①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特色的作品体现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莫言的作品展现的是乡土中国的历史和命运,正是体现了这个特点。②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一条道路。就像莫言写高密县,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这片乡土了,发生在美国的、日本的故事都可以拿过来用,让它变成发生在高密县,所以乡土也就开阔了。③个性化的民族的作品会成为经典。莫言最初多是模仿,他意识到作品要有自己的特色,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包括个性化的语言。

[解析] 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莫言成功的经历和他的文学成长经验的角度来阐述理由,总结出自己的感悟和看法。如文章中体现的,莫言最初写作模仿优秀的作品语言,创作风格,选材等方面的经验可得出,阅读经典能提高写作的水平。组织答案时,就可以从观点、理由方面答题即可。

解题法

3---------------------------------------------------

1.常见设问方式

(1)本文对传主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A”和“B”关系的认识。

(2)本文传主××的原因有很多,请你就“A”与“B”、“C与D”、“E与F”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2.答题步骤

第一步:选择一种关系类型,结合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和理解,用一个高度概括化的句子概括两者关系。如[典例3] 中从“阅读与写作”“故乡与文学”“民族与个性”三者中选择“阅读与写作”,观点可表述为“阅读经典对莫言的写作有促进作用”。选择“故乡与文学”,观点可表述为“故乡为莫言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第二步:从文中相应段落寻找依据,用跳读法整合信息,分条论述。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决定是否联系实际以及联系实际的角度。命题法4 句意类探究

典例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徐光宪:一生“扎根”稀土

马荣真 彭广舟

“科学家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工匠’,还有一种是‘大师’。前者的目光局限在具体的研究中,而后者则研究科学的哲学层面。徐光宪就是后者的境界。”徐光宪的学生严纯华院士说。

1920年,绍兴城徐家的第四个儿子出生,曾就读于政法学院的徐宜况给儿子取名“宪”,与姓、辈合起来,就是“徐光宪”。

宪,是法中最高的。

徐光宪十几岁的时候,徐家家道中落,徐光宪在父亲的影响下,抱着想要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愿望,考入了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杭州高工位于浙江大学西南角,与浙江省立图书馆仅一门之隔,在繁重的课程之外,徐光宪和他的同学们常常跑到图书馆去借书自习,学习知识如饥似渴。

不久,抗战爆发,杭州沦陷,杭州高工随之解散。1938年夏天,徐光宪转学至宁波高工,继续艰难的求学之路,吃、住、上课都在一座小寺庙里。1939年,徐光宪又辗转到了上海,晚上做家教谋生,白天到大学听课。为了省钱,他考取了学费最便宜而且有奖学金的交通大学。当时的交通大学一部在法租界的震旦大学教室上课,上海租界是血气氤氲的孤岛——租界内的中国同胞既要承受日军刺刀的威胁和“思想战”的巨大压力,还要忍受外国人的欺辱。然而在这座孤岛内,徐光宪和同学们挤在简陋的教室里解析艰涩的化学方程式,用残留下来的仪器做实验,大家学习的热情格外高涨。在那期间,徐光宪做了大量的习题,徐光宪曾说,“这些学习对我打下基本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生受用不尽”。

在交大的整整四年,徐光宪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大学毕业后,徐光宪以两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修量子化学,由于成绩特别优异,还获校聘助理。在这里,他迎来了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

1951年3月,徐光宪凭借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获得博士学位,从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他只用了短短的两年零八个月。年轻的徐光宪面前是一派锦绣前程,然而,他毅然选择了回国。

1960年,适应国家原子能工业发展的需求,他将核燃料萃取化学作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为打造北大

技术物理系这一“核科学家的摇篮”做出了历史性贡献。1972年,为扭转我国稀土工业的落后状况,他又转向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一辈子搞稀土,我喜欢,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这是一种乐趣。”2009年,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徐光宪感慨地说:“它紧紧连着我和祖国。”

据学生们回忆,徐光宪授课细致认真,一口绍兴味的普通话,耐心细致地推导和解释问题。他总结了很多公式和公理,而且每一课都要拿出一份清楚的讲义。但是有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学的是俄语,英语功底薄弱,徐光宪便常常督促学生加强英文文献的阅读,有时候,他还要亲自修改学生论文的英文摘要。

“文革”期间,徐光宪被打成特务,他的学生也受到牵连和迫害。在一次批斗会上,他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保证自己百分之百不是特务,也保证他们不是特务。”他的“顽固不化”保护了一批学生,却给自己带来了危险——整整半年,他被关在北大一隅的一个小房间里,常常被提去问话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要起床接受劳动改造。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徐光宪创立串级萃取理论,并运用于实际生产。这一全新分离方法,使我国单一稀土产量猛增,一时间,国际单一稀土产品价格暴跌,国外的稀土垄断公司不得不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一举确立。

晚年的徐光宪一直呼吁保护稀土资源。2005年,徐光宪联合师昌绪等14位院士,撰写《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两次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并多次深入白云鄂博地区调研,这份建议很快得到温家宝的批复。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文中说:“一辈子搞稀土,我喜欢,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这是一种乐趣。”徐光宪这句话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内涵?请谈谈你的认识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表现了徐光宪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正是因为自己热爱科学、热爱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才能带着喜欢和乐趣,不断努力地探索,最终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人如果能结合国家的需要,积极投身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中去,就能够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在自己的领域里收获属于自己的风景。

[解析] 对文中人物语句进行探究,需要对该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精神世界、精神风貌进行深入解读。徐光宪这句话是对自己一生事业的一个总结。透过这句话我们能够读出其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而这种爱,便成了一种工作时的乐趣。从这一角度思考,引申出自己的认识即可。

解题法

4---------------------------------------------------

1.常见设问方式

(1)你是怎样理解文中“××××××××××”这句话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2)结合文意,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句、段)内涵的理解。(3)请根据文本,探析×××这句话的涵义。

2.答题步骤

(1)速读文本,理清人物、事件,从而把握传主形象。[典例4] 主要记叙了徐光宪的求学经历以及回国后对稀土事业的挚爱。

(2)要探究的语句,往往是传主的语言亦或是他人的评价,这些都与传主形象密不可分。所以要先对语句的本义进行解释,再结合传主形象深入探究。

命题法5 标题类探究

典例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超越时空的对“画”

尹传红

毕加索在西班牙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马拉加长大,从小就跟着他做美术教师的父亲学画,并表现出了不寻常的天分。4岁的时候,他的涂鸦之作就已让家人感到非常惊讶。表妹玛丽喜欢叫他画驴子,不管他是从脚、背还是从耳朵画起,最后成形的东西都像极了实体。

快满11岁时,毕加索的父亲决定让他接受正规的艺术训练,并把他转入自己任职的一个美术学院。在完成一些基本的训练之后,毕加索的绘画水平就已经超过了他的启蒙老师。

此后不久,毕加索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新思想。这座城市所弥漫的反叛和无政府主义情绪使毕加索深受感染,他更加厌恶那种刻板僵化、令人窒息的传统绘画教育,独立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1904年,心高气傲、贫穷而又落魄的毕加索终于定居在他梦寐以求的巴黎,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居所“洗衣船”。这幢破楼因外形特别像塞纳河上洗衣服的船而得名,当年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场所,也是各种新思想和新风格诞生的“作坊”。艺术家们彼此之间,以及他们与慕名而来的各色人等闲聊侃谈的话题,除了前卫艺术,常常还有诸如第四维、空间几何学等新玩意。

就在这一年,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于美国发表的演讲,已经预见到一个“变化即将到来”的世界。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由于技术上的新进展,比如飞机、汽车、X射线、无线电报和电影艺术的出现及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按照庞加莱的解释,既然二维面的一个景象是从三维面而来的投影,那么,三维面上的一个形象也可以看成是从四维面而来的一个投影。庞加莱提出,可以将第四维描述成画布上接连出现的不同的透视图。

画家们对此很感兴趣,因为他们都尝试通过同时展示许多不同的透视点去表现物体。他们也隐约感觉到,那些奇妙的数学和空间新观念对他们的艺术创作来说,似乎包含着一种新美学或新技法的种子。这艺术中的科学层面自然没有逃过毕加索的眼睛。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不同的透视图应该在时间“同时性”里展示出来。可这又该怎样去表现呢?

1907年3月至7月,毕加索一头扎进“洗衣船”的一个画室里,处在某种新事物的临界点上,经历了

一番“可怕的精神孤独”和无尽的焦虑与煎熬。这种新事物是他全身心渴望着的,也绝对是突破性且惊世骇俗的。在创作过程中,他完成了上百件草图与习作,并不断地调整作品里的相关形象,还有其姿势与造型,终于绘就一幅超越时空视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亚威农少女》。

这有异于具象写实的抽象画里的视觉形象,是通过几何语言来表现的。画面里右下方蹲坐着的那个扭曲、变形的少女,乍看让人简直分辨不清到底是正面、背面还是侧面。实际上,其正面像和全侧面像被同时表现出来了,毕加索将之解释为第四维空间的一个投影,并为其新艺术形式构想出了一种新的美学观点:将一切还原成几何图形。即同时表现完全不同的视点,这些视点不同的总和构成被描绘的物体。

《亚威农少女》这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以一种近乎几何形的构图法,将多种艺术流派的影响和观念融入到一种新的艺术风格中,创造出一种与客观对象截然不同的新形态,构建了一个奇特的视觉世界,从而结束了用单一视角表现空间的模式,展现了所有视觉形式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亚威农少女》面世之前两年,1905年5月,爱因斯坦于瑞士伯尔尼完成了他的旷世宏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给出了“同时性”的严格定义。仅仅相隔两年,立体主义和狭义相对论这两大创新成果就分别在两个26岁的年轻人——毕加索与爱因斯坦的画笔和钢笔下诞生,并且就一定意义而言分别成了现代艺术与现代科学的象征,堪称传奇。

毕加索与爱因斯坦都相信,艺术与科学是探索感知和表象之外的手段。事实上,他们都以各自天才的洞见,完成了某种共有更深层联系的全新的东西。两人的顿悟似乎都源于一种感觉,即人们当时理解艺术与科学的方式中所欠缺的某种要素。他们在艺术与科学领域里的探索成就,可谓殊途同归,人们看待事物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由此发生了改变。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作者以“超越时空的对‘画”’为标题有何深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标题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对‘画’”即“对话”。(2)毕加索的画作同时表现了不同时空的多个视点形象,可说是超越时空的“对画”。(3)毕加索的艺术创新折射了亨利·庞加莱数学和空间新观念的内涵,恰似两人超越时空的“对话”。(4)在不同领域和不同时空,毕加索与爱因斯坦不约而同地完成了某种共有深层联系的全新探索,恰似艺术与科学超越时空的“对话”。(5)毕加索与爱因斯坦的探索成就改变了人们看待事物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恰似前驱与后辈超越时空的“对话”。

解题法

5---------------------------------------------------

1.常见设问方式

(1)以×××为标题有何特殊含意,结合文本分析。

(2)文章标题为“A”,有人认为应改为“B”,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答题角度

(1)结合文本,寻找依据,分条论述。一般来说,可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

①题目本身能否使人产生联想,有丰富的意蕴,是否对表现传主性格有突出作用。

②题目是否与文中描写传主的主要情节有密切关系,是否是对表现传主品质的主要情节的概括。③题目是否与直接表现传主精神品质密切相关。

④题目本身是否有其他修辞或表现手法,对表现传主精神品质有重要作用。⑤题目是否切合主题或写作意图,有深层次含义。

⑥题目是否能表现作者对传主的某种情感。以上答案,如题目与各要素之间关系密切的话,可作为更换题目的理由;如关系不密切或无关的话,可作为不更换题目的理由。

[典例5] 题目的含意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答,内容方面要抓住谐音双关,“对画”“对话”来理解。

(2)如果是对比评价哪一个题目更好,首先要明确哪一个更好,二选一,然后再陈述理由。命题法6 选材或结构类探究

典例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不成样子的怀念

王蒙

在大六部口那个漂亮的四合院和陈设简陋有些寒酸的房间里,我们从来只谈国家、世界、文艺大事。我说:“上星期三,报纸上有一篇重要的报道……”

他说:“噢,不是星期三,是星期四。”

我为他水晶般的清晰吓了一跳。因为他是夏衍,比我大三十四岁,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距离我出生还有七年。

他永远是那么思维敏捷,条理清晰,言简意赅,不打磕巴儿,不模糊吞吐,节奏分明而又迅疾,应对及时而又一针见血。他的这些特点使你不相信他是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你也许会为他的瘦削而吃惊,他这个人也像他的思想、语言一样,删除了一切枝蔓铺排,只留下提炼到最后的精粹。他总是明白透彻,一清见底。

他当然是绝对的前辈,然而他从来不摆前辈的谱。他早就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了,然而他从来不拿哪怕是一点点官架子。说起待遇,他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一回他出差到某市,当地按照他的级别给他安排了房间。“那房间大得太可怕。”他说的时候似乎还“心有余悸”。八十年代初期,有一次邓友梅同志称他与另一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作家为“首长”,他立即打断说:“不要叫首长。”

他真诚待人,渴望吸收新的信息,对一切新的知识、新的动向感兴趣。在这方面,他永远不老。七十年代中期,与世纪同龄的他居然半夜里起床看足球并如数家珍地作出评论,这真是一绝。

我第一次听他讲话是他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致闭幕词。与一些官样的文章不同,夏老语重心长地讲了反封建与学科学,字字发自肺腑,字字是毕生奋斗经验的结晶,他寄大希望于年轻人,令人感动不已。

华艺出版社当时出版了一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新作大系》。出版社领导要我求夏公给写个序。考虑到夏公的高龄,我起草了一个提纲供他参考。夏公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是各人文章写作风格不同,捉刀的效果往往不好,他无法使用我代为起草的提纲,他自己一笔一画地另外写了篇颇有见地的序言。他还对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朋友说:“按王蒙的那个提纲去写,人家一看,就是王蒙的文章么,怎么会是夏衍写的呢!”就这样,他老人家把我的提纲“枪毙”了。但为了“安慰”我,他声称他的序言里已经吸收了我的提纲。我也就假装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心中暗暗为老人喝彩叫绝。

在大六部口住所的院落里,有两棵丁香树,一紫一白。一九九零年开花时节,我去赏花,从年轻时候起我就喜欢丁香。夏老那天也高兴,拄着拐杖出来看花,看小猫在房上跑,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是它也喜欢石榴花。那场面很像是一幅水墨“新春行乐图”。

一九九五年元月初,我最后一次在他清醒的时候看望他。我们谈论的是社会治安问题与《人民日报》刊登的胡绳同志的文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那天他精神很好,坐在椅子上谈笑风生。“说曹操曹操就到”,我们说着说着胡绳同志就进病房来看望夏公来了。据说那是夏公病情不好住院以来情况最好的一天。

倒数第二次与夏公的见面是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底。他那天十分疲劳,静卧在病床上。他已经卧床数日了。见此情况我稍事问候便起身告辞,以免打搅。夏公平躺着衰弱地说:“有一个担心……”

我连忙凑过去,以为他有什么话要告诉我。

他继续说:“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而我们的青年作家太不熟悉市场经济了。他们懂得市场么?如果不懂,他们又怎么能写出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来呢?”

我感到惊讶。在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夏公关心的仍然是中国的文学事业。本文在选材和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选材的最大特点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文章没有以夏衍平生中的大事来展现他的形象,而是选取一些工作与生活上的平常小事来刻画他感人的形象,表现他崇高的人格。本文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以言谈交往串起追忆,用漫想跳跃的方式选取往事,以剪影速写的文笔刻画形象。文章以“谈话”开篇,又以“谈话”结束行文,首尾呼应回环,给人一种言犹在耳的感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文章通过记叙作者与夏公交往的一些琐事以及夏公的一些日常生活影像来表现夏公的崇高人格,从中不难看出选材上以小见大的特点。结构上,作者紧扣“怀念”这一中心,将全文的情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解题法6

---------------------------------------------------

1.常见设问方式

(1)本文选材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

(2)本文为什么选取人物的这几件事来塑造人物,请结合文章分析。(3)本文结构上为什么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方式,请结合原文赏析。

2.答题角度

(1)选材的角度一般有两种,一是选取小事见证人物大品格,[典例6] 就是以小见大,以夏衍生活中的小事来展现他的崇高伟大人格。二是文本多选取另一个人物的事件,这些事件都与传主有关,从侧面刻画传主形象。

(2)结构的角度要抓住倒叙、插叙、片段、谈话、回忆等几种方式来分析。

第五篇: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二第一讲考点二分析环境描写含解析

考点二 分析环境描写

基础点: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和景物等,社会环境包括小说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为人物的活动和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对完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和领悟小说的艺术之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环境描写既可以是对社会环境作全面的介绍,又可以是对具体的生活场景作细致详尽的描绘。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故事气氛。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2)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烘托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3)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4)暗示社会环境。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也会被看作对社会环境的暗示。

(5)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2.根据位置判定自然环境的作用

(1)如果所给景物文字出现在开头,那么其作用主要是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感情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加舒缓自然、顺理成章。另外还有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主人公的作用。

(2)如果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作用便是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中,那么其作用是推动情节发展。

(3)如果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

(4)如果景物描写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3.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社会对人来说总是个具体的存在,社会群体的活动,政治的、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民俗的、地域的、流行的等都会在人的性格和心理上产生影响。小说中社会环境的描写就是要将人物置于真实的、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定环境中,这个环境甚至对人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完整的社会环境描写可以充分展示历史的真实和民俗的真实,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交代人物活动及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3)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4.自然环境描写的手法

(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5)白描和工笔。

重难点:赏析环境描写,命题重心往往以两种方式呈现:一是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的特点和作用相结合。特点、作用、手法交错考查,要求我们不能孤立的去赏析环境描写,而是结合情节、人物来分析。

[考法综述] 分析环境描写,必须联系段落位置、重点词语、重要人物、情节发展、作品主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思考。

命题法1 概括分析环境特点

典例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一九四二年二月

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特别注意人物活动的具体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情风俗、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本题要求概括小城生活的特点,点明了考查的是小城的社会环境,可以从人物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体现出来。

解题法

1---------------------- 1.环境特点类试题常见设问方式(1)概括××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分析。(2)小说中几次写到某一景物?请概括分析。(3)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其特点。(4)某一社会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2.解答“环境特点”类题目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题干要求,分清环境描写的种类,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典例1] 中问“小城生活的特点”,很显然是社会环境。

第二步,找出环境描写的句段。自然环境语句很好找,在找社会环境语句时需要关注人物活动的场所、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身份、人物的对话、情节发展过程以及写作时间等。[典例1] 中,我们可以通过邮差先生送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来概括小城生活的特点,当然还有小说最后邮差先生那句由衷的感

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第三步,根据句段,重新组合画面并在脑海中再现画面,想象、品味画面的整体特色。

第四步,具体分析所写环境的特点,用几个形容词概括环境的特点。此例要注意术语词的运用,如孤凄冷寂,清新雅致,开阔壮丽等。

另外,注意题干用语“景物(环境)特点”与“景物(环境)描写特点”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景物(环境)描写特点”是要答描写技巧的。

命题法2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典例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活 着 余华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刚来到。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去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家里五口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的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有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有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嗒吧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摊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

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节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结尾宁静祥和的环境描写,点出了老人的生活环境,照应文章开头,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安宁、祥和生活的向往。

解题法

2---------------------- 1.环境作用类试题常见设问方式

(1)阅读文中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2)概括××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3)请分析小说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2.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类题目的答题步骤

(1)按图索骥。首先要找到题干要求的自然环境描写,勾画相应的语句,为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做好准备。

(2)据点定位。在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位置并不固定,但一般可以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种。位置不同,起的作用也有差异。[典例2] 中要求回答小说结尾的作用,重点应是照应前文,深化主旨等。

(3)规范答案。组织答案时,可以运用自己熟悉的模式:

模式一: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背景,营造/渲染……氛围)→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模式二:××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氛围,渲染了……的感情基调,烘托了……思想感情,为下文……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模式三:触发了……思想(情感)的转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命题法3 分析环境描写的手法 典例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溜 索 阿城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

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一个一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早卧在地上,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子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猛然耳边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猛听得空中一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牛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打抖起来。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环境描写的手法。我们不妨从细节、动静、修辞等角度和写景的顺序、观察点与题干内容对照一下,看有无共通点。也可以从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来分析。

解题法

3---------------------- 1.环境手法类试题常见设问方式(1)这段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方法?

(2)画线句子是从什么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的?(3)从修辞手法的手度赏析画线句子。2.分析环境手法的两个关键点(1)判——判定环境的特点

①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虑景物特点。

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典例3] 中“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是视觉,“隐隐喧声腾上来”是听觉,用两种感官来写怒江之气势恢宏。

③从人的感受角度感知社会环境的特点。(2)区——区分环境描写的方法

①从写景的层次和观察的角度,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视等。[典例3] 中“自西北天际”是远望,“俯望那江”是俯视,作者从多角度来写怒江和峡谷。

②描写的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虚”指作者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地刻画)和白描(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精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③交错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拟物、排比、对偶、夸张、通感等。

下载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三第一讲考点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三第一讲考点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含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