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文明滋养校园 让生命健康成长
用文明滋养校园 让生命健康成长
沧州市迎宾路小学始建于1992年,现有75个教学班,在校生5386人,教师229人,是一所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凝聚力的学校。
我校深入贯彻中央和省文明委2017年“广泛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安排部署,认真对照《河北省中小学校省级文明校园测评体系》,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做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一、领导班子勤奋务实
(一)机构健全,分工明确。学校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德育处作为主抓科室。学期初德育处负责制定具体创建方案,召开教育干部专题会议进行学习并具体分工。
(二)深化党组织建设,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学校开展了演讲比赛、重温誓词、党员志愿者日等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激励他们为党旗增光添彩,在工作中发挥了榜样作用。
(三)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生活上关爱进城务工子女,学习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微心愿的方式了解学生心中所需,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四)做好家校沟通。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设有校级和班级家长委员会,每学年对校级家委会组织机构改选一次。通过家长课堂、家长开放日等,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升了家长的文明素养和家教能力,学校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理解与配合。
以上工作保障了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序推进。
二、思想道德建设效果显著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以区教文体局编纂的《核心价值观教材》、学校汇编的《核心价值观教案》作为抓手,通过课堂让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学习。利用晨诵、做操、升旗仪式进行背诵,校园相关位置进行张贴,让学生时刻记诵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心灵。
(二)增强爱国情感,放飞中国梦。抓住清明、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中国梦”主题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庄严、隆重的氛围中树立报国之志,培养中国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意识。
(三)榜样引领,做到常态化。月主题活动和日积月累好习惯评价体系相结合,每月评校级美德少年,并通过颁奖仪式、校园展示窗进行宣传。常态化美德少年的评选通过快乐反思、家长寄语、教师评价三种评价方式让学生们好习惯、好品质逐渐形成。
(四)童谣唱响校园,浸润心灵。童谣传唱是我校的特色活动,编写了校本教材《童谣新唱》,举办了童谣节,创编的童谣剧《赛童谣》在区艺术节演出获好评。利用晨诵、升旗仪式进行传唱,楼道内张贴原创童谣。现在,我校已创编优秀童谣200余首,童谣成为学生们生活、学习的好伙伴,潜移默化地规范了他们的言行。
(五)“三爱”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我校以班为单位承包“种植园”、“迷你动物园”,学生们在种植园内翻地、种植、收获,动物园中为家禽们打扫圈舍,喂食物,在劳动中了解了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动植物成长规律,体验到劳动者的辛劳,品尝到收获的喜悦。通过科技月、勤奋学习月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通过升旗仪式、清明祭扫仪式等活动增强爱祖国的情感。
(六)德育课、少先队活动扎实开展,注重实效。每周一第一节课为少先队活动课,学期初制定详细月、周队会计划,每学期开展示范课观摩活动让队员在规范的程序中接受教育。
我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设有心理健康咨询室。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自2015年来,学校涌现出“绿色教室”36个、“最美园丁”46名、“文明有礼美少年”600余名,赵一诺同学作为省少先队员代表参加了全国第七次少代会。校园处处充满文明之风,洋溢着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
三、活动阵地建设丰富多彩
(一)宣传标语入眼入心。我校在校园内外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核心价值观标语及展牌178处、文明校园标语在大门口及文化展牌进行张贴。
(二)板报、展牌定期更换、评比。教室内板报结合月主题活动每月更换一次,每学期展评一次。校园内文化长廊结合学期大型活动做到及时更换。
(三)净化网络环境。校园网络有专人负责,对网络中不健康的内容做到及时屏蔽,对师生需要的素材及时准备,确保师生在运用时做到畅通、快捷、安全。
(四)多措并举健全少先队组织。每学年进行大队委竞选,少先队队知识竞赛、重温队史誓词、新队员入队仪式、中队阵地评比等活动,增强了少先队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以上工作的开展营造了浓郁的创建氛围,调动了全校师生创建的主动性。
四、教师队伍敬业精业
(一)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前提。学年初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签订师德师风责任状,演讲比赛、评教活动、阳光历奇培训、班主任节等活动规范了老师们教育教学行为,体会到“敬业爱岗奉献”的内涵,享受着教育路上的幸福与尊严。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开展了主题研讨、读书交流、微创新论坛等活动,解决了教师们工作中的困惑,让他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前行。
(三)形成科学的梯次教师团队。通过拜师仪式、骨干教师公开课研讨、青年教师素养大赛等活动,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优秀教师走向卓越,班主任走向了专业化。
我校打造了一支有创新、开拓进取的教师团队,现有省级骨干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1人,名师1人,教学标兵1人。18名教师在国家级评优课中获奖。
五、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浓厚
(一)了解文化内涵,增强集体荣誉感。学校把校训、校风、校徽等文化标识在校园醒目位置张贴,建立了校史室,升旗仪式或大型活动全体师生都要大声唱校歌。
(二)多彩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阳光健体节、男孩节、女孩节、拉歌赛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成长。红领巾小交警队、校长助理班、家长护学团队让志愿者用行动传播着文明,在奉献中享受着快乐。青苗课程让学生们学会了多种劳动技能。
(三)发挥网络文化作用。学校网站及时发布学校工作,校讯通平台是家校沟通的桥梁,自2016年10月设立学校微信公众号以来,共发布信息101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成功组织了英语节微视频、节徽投票活动,家长及师生积极参与,学生们增强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以上工作的开展,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着师生的心智,激励着师生在迎宾校园快乐地学习工作。
六、校园环境建设有序和谐
(一)教学设施规划合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按片就位,各种植物及设施有序布局,建有景观带10处,种植园1个,动物园1个。
(二)张贴宣传标识。醒目位置张贴“禁止吸烟”、“爱护环境”、“三节”等环保标识和宣传展牌。
(三)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协调辖区相关执法部门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倾听法庭审判、小手拉大手等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以上工作的开展,校园处处洋溢着美的气息,充满生机与活力,规范了师生的不良行为,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秉承“健康第一、快乐成长、为学生的幸福童年负责”的办学理念,以文明校园“六个好”为标准,继续完善各项工作,创办让师生幸福,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
第二篇:让作文滋养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关爱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既教书又育人。《新课程标准》规定:“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感动的内容。”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感情真实。”
1、培养学生审美观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育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做好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习良好的道德是不可忽视的内容。把国情、养成教育同作文有机联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审美教育,使学生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美的潜力,不断鞭策自已创造价值的事。让学生在作文的构思中悟出真、善、丑恶,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在作文中,使作文不空假,写出自己独特的东西,从而突出作文的个性和学生个性创造。
2、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
自强自信是一个人良好的心理品质。我们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自强、自立、自信的优秀品质,才会面对现实,勇于克服困难,才会不断进步。心理学家认为,在每次成功的时刻,孩子总会发现新的自我,这将成为向上的动力。学生不仅要学会用赞赏的眼观光去评价他人,更要学会肯定自我的进步,自信自强。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对他的助手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我想让每一个向往成功的学生,都牢记先哲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为了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更加自信,我设计了一节题为《让金子闪光》的习作课,给学生创造机会认识自我、表现自我。从“我能行!”这一醒目的标题中,从“敢说敢管的辣椒班长”形象描述中,从“利用自己的幽默化解父母的矛盾、协调家庭的关系”的智慧言语中,从“在我的字典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精益求精的境界中„„既体验到作文的乐趣,又体验到自己成长的快乐,促使学生主动发现自己,自强不 息,自我超越,变得更加自强、自立、自信。
学生意志的良培养好心理品质心理学认为,人的意志可以调节人的内外活动,它会推动一个人去达到一定的目的或排除与目的相矛盾的愿望与行动。小学生身心正处于幼稚和半幼稚状态,意志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作文中,要培养学生的恒心。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须具备坚定不移、持久不变的意志。
教师应首先要求学生把“我一定要写好作文”当作自己长期的奋斗目标,铭刻心中。当佳作问世甚至在报刊上发表时,教师应告诫他们不能把头昂得太高,须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强中更有强中手”,沾沾自喜不得,而是应该持之以恒,更上一层楼。写读书笔记,做读书卡片,也要坚持不懈,不管严寒逼人,还是酷暑难耐。
3、培养学生诚实的健康心理品质。
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是学习做人的一种锻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因为只有诚实可信,才能取信于人,别人也会乐于与之合作。
小学语文习作中有些是反映人诚实的心理品质的内容,在教学时应适时渗透教育。习作就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千万不能说套话、成人话,更不能说假话。如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做了好事说“做好事是人快乐之本”等不切合实际的话,反而使文章缺乏真实性,缺乏感染力。想像作文《纸团疑云》就是对学生进行诚实教育的好素材。我让学生仔细阅读所给的材料展开合理想像,然后进行续写。同学们经过思考后,作文的主题展现出来了,有的说这可能是王力同学准备好的答案,打算考试时偷看的;有的说这也许是王力同学拾到的同学丢给他的答题纸;也有的说这也许是他自我勉励的话等等。不管是哪一种解释,我们通过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正确认识考试,考试是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只有诚实考试的人才会不断进步。中再一次接受了诚实的教
4、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良好心理品质。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得到的爱太多,却不懂的珍惜;天天在爱的包围下成长,却不懂得去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使学生在对“爱”的感悟中学会感恩,我先让他们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作为子女的责任,就是要报答父母,报答父母对你的关怀,报答他们对你的无限的爱和忠诚;而且应当用同样的关怀、爱、忠诚去报答。”为了使学生学会感恩,我在学生中开展了“修补爱心”的活动,让学生回家采访父母,并把采访的过程及自己内心的感悟写下来,让孩子自觉走进父母,了解父母对孩子的那颗眷眷爱心,学会感受爱。接着又让孩子们回家做让父母高兴的事,哪怕只做一件,让孩子们用行动告诉父母自己长大了,懂事了。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心灵受到冲击,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也懂得要报答父母。
教育学生心存感激是生命教育的本源,只有心存感激的人,他的生活才会安宁,才会感觉到生活在幸福之中;只有心存感激的人,他的欲望才不会太的,才不会生出很多的怨恨。这一教育对于个人来说少了烦恼,对于社会来说少了麻烦,所以我们要适时地教育学生要心存感激,要感谢家长、老师、社会及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并且在生活中表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例如,六年级第十册第二单元习作和《——关心我》,第六单元习作《我的好——》,第十二册第六单元习作《——爱我》和第七单元习作,学写感谢信。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我告诉学生,表示感谢的形式很多,可以当面用语言表示,也可以用行动表示,还可以写感谢信。结合单元习作训练——学习写感谢信。使学生知道哪些人曾经对自己有恩,曾经或正在关心自己,也学着去感谢别人给予的关怀,并要求学生把感谢信直接寄出去,让对方知道你的感激之情。过一段时间以后,同学们激动地跑来给我看他们受到的回信。学生的快乐同样也感染了我。这一行动让学生经受了一次情感体验,效果远远胜于教师的空洞说教。
三、、滋养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
指导学生写好日记,是建立学生心理保健的一条“绿色通道”。一些学生心理具有闭锁性,学业上的沉重压力,考试前后的紧张焦虑,师生、同学及父子母女之间的冲突和摩擦,社会适应的不良,以及青春期生理变化带来的困惑和躁动,使得他们“心有千千结”,内心充满了许多困惑和矛盾。显然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及时予以疏导和诱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其实,学生中许多棘手的思想问题、纪律问题和学习障碍都源于心理问题。怎样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呢?指导学生坚持写好“心理日记”是一种好办法。引导学生在日记中宣泄内心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情感可以有助于他们克服消极心理状态,完善自我人格,从而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与此同时,教师往往能透过日记这扇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的“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线索。例如:近年来,我的学生中曾有不少生活在离异家庭里,他们在日记中将内心深处的那些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幽怨感,形诸于文,宣泄于笔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内心的痛苦和压力。对于其中的几个流露出轻生念头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他们施以“心灵的按摩”,即细致温暖的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较快地振作起来,重新树立了生活与学习的信心。
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坚持写好日记,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一种有效措施。但利用日记进行心理教育时,也应使用好这把“双刃剑”,以免发生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
1、要“有意为之”。现在,许多语文教师普遍把日记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项措施。但如何在日记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日记中少记“流水账”,多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体验,才能达到利用日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要以诚相待。即教师要充满爱心地关怀信任每一个学生,只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教师对他们火热真诚的情感时,师生才能做到彼此心理相融。这样,学生也才愿意在日记中自由、真实地表达内心世界,学生的心理自我,也才能通过日记这条渠道得以畅扬。
3、要谨慎和宽容。一方面,要严格保守学生在日记中记录的心灵的隐密(心理日记一般不宜公开讲评);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要允许学生享有“心理日记的自治权”,要做到学生的心理日记给你看也欣然,不给你看亦欣然。
日记是我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时所采取的一种做法。在运用这一种做法渗透心理教育时,还应将学生在日记中反馈出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及时同学生或“面谈”,或“笔谈”,或“电话交谈”(心理咨询),促使心理教育落到实处。
当前,如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而在作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教育,既是当代作文教学改革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时,对各育各科提出的共同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
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是滋养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阳光、园丁、“绿色通道”。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和生命情趣吧!
第三篇:让书籍滋养孩子的生命
让书籍滋养孩子的生命
——临沂市小学生蓓蕾读书工程纪实自2005年初,临沂市的二千余处小学开始悄悄发生着变化。尘封许久的图书室向师生开放了;一些疏于管理、甚至只有上级检查时才打开的阅览室里,每天都有学生在静静地读书;教室里,新设了图书角,孩子们把自己的书放进图书角,再从图书角借走自己喜欢的图书;“书香班级”评选、“读书考级”、“亲子阅读”、“师生同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每一位学生、老师和家长,到处书声琅琅,处处书香飘逸……变化,源于这个市正在实施的“小学生蓓蕾读书工程”。镜头一
临沂第四实验小学的礼堂里座无虚席,走道上也坐满了各地来的校长、老师。舞台上,古乐悠悠,180名小学生在朗诵着《三字经》、《兰亭序》、《满江红》,三十余名小学生环绕在舞台周围挥毫泼墨。孩子们精彩的表现,博得与会领导、老师、家长和记者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是最近举行的临沂市小学生蓓蕾读书工程经验交流会上,学生语文素养展示的情景。
镜头二
郯城县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的一节班级读书会,主题是“走进三国话三国”,孩子们谈战例、论英雄、评是非,个个口若悬河。课后,这个班掀起了一股“三国热”。
镜头三
坐落在沂蒙山深处的蒙阴县岱崮小学,校舍和教学设施显得明显
简陋,墙壁上却色彩斑斓,贴满了读书名言、好书推荐以及孩子们的书法作品、手抄报、读书心得……
立意,起于对学生发展的关注
地处沂蒙老区的临沂市,有一千多万人口,近八十万小学生,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老区人民盼望着教育能改变他们的生活。可是,封闭的学习、生活环境,物质条件的匮乏,使得农村孩子信息接收量小,难以形成开阔的眼界,影响了学生素养的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青少年时期阅读大量有益读物,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可以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健全人格,发展个性,增强发展后劲。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便捷、经济、有效。基于以上认识,临沂市教育局在总结本市普遍开展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经典诗文素养”经验的基础上,于2005年初启动了“小学生蓓蕾读书工程”。
“读书工程”确定以“我读书,我阅报,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口号,以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为目的,内容包括“读书”、“阅报”、“诵经”三部分。“读书”,即按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年级段规定课外阅读总量,推荐优秀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成本的书。“阅报”,即阅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报刊,提倡一人一报(刊),每天阅读20分钟。
“诵经”,即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诵读经典诗文。
“蓓蕾读书工程”立足临沂地区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明确,操作性强,一经启动,立即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于是,一股读书热潮在各小学悄然兴起。
造势,为学生营造读书氛围。
读书,长期坚持才能见效。要让每个学校、每位教师都能鼓励学生读书,让每个学生家长都能支持学生读书,让每个学生都能热爱读书,必须重视读书的软、硬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走进校园,耳之所闻,皆为书声;目之所及,尽为书影。
于是——
各级教育部门、学校纷纷成立了“读书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读书工程”实施细则,家长收到了关于实施“读书工程”的公开信,学生拿到了优秀图书推荐表……
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纷纷敞开了,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新书搬上了书架,新的管理制度使学生更便于借阅,有限的图书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建起了电子阅览室,学生利用网络阅读经典名著;每个教室里,或简陋、或精致,都有了一个图书角,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交到图书角,再从图书角借走自己喜欢的图书,班级图书角,成了最能牵动孩子们的地方……
早晨,学生踏进校门,广播里迎接他们的是《三字经》、《诗经》、《读书方略》等中华经典;课间,“小学生古诗新唱”的音乐代替了传统的铃声;中午,红领巾广播站又准时开播,在“我读书,我阅报,我成长,我快乐”的导语后,是“中华成语千字文”、“世界经典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世界儿童文学故事”以及学生习作。教室、校院的墙壁上,宣传栏里,空洞的口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经典名言、读书格言、古诗词、手抄报、精彩习作等,学生自己设计版面,自己编排,自己写、画。学生徜徉在经典中,沐浴在书香里……
放假了,许多小学生带回家的,除了成绩报告单,还有一份阅读考级证书。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能力,各级教研室、学校重视研究对学生阅读水平的评价,阅读考级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学校给不同年级学生规定了阅读量,规定了必读书目,推荐了选读书目,并以此为等级标准。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情况申报相应的等级,每学期期中、期末两次进行阅读考级,合格者颁发相应的阅读等级证书,特别突出的授予“阅读小博士”称号……
创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阅读竞赛、古诗诵读比赛、读书演讲,一个个读书活动吸引着学生,也影响着教师和家长,师生同读、亲子阅读,读书成为他们共同的语言……
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浸润着学生,浓厚的读书氛围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读书乐、乐读书,学生尽情享受读书带来的无穷快乐。助推,让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小学生行为持久性差,兴趣容易转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爱读书,会读书,从读书中获得提高,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快乐,是形成持久稳定的读书兴趣的动力。有效的阅读指导,促进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按“蓓蕾读书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每个班级每周开设2节阅读课,阅读课主要有四种课型:阅读指导课、阅读交流课、好书推介课、集体阅读课。
阅读指导课,主要是在老师指导下,对某一类读物的阅读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一位教师执教《对联赏析》,让学生搜集交流对联,研究对联的特点,尝试对对子、编写对联。短短的两节课,学生了解了对联,激发起对这种祖国传统文学形式的浓厚兴趣。《走进长篇,触摸经典》则指导学生探讨阅读经典的意义和方法,鼓励读成本的书。《和安徒生爷爷对话》了解安徒生,探讨安徒生童话的思想和语言特点,尝试写作童话。
集体阅读课是阅读课最常见的形式,为提高阅读效果,采用自由阅读和主题阅读相结合的形式,避免阅读的盲目性。主题阅读的“主题”一是来自于“蓓蕾读书工程”实施意见的推荐书目,二是和教材内容相结合,三是根据学校、班级、学生拥有的图书或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四年级学习《珍贵的教科书》、《黄继光》、《壮丽的青春》一单元时,确立本月的课外阅读主题为“英雄”,搜集讲述英雄人物事迹的书籍或文章阅读。兰山区白沙埠镇是古代著名孝子王祥的家乡,“卧冰求鲤”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孝”是白纱埠中心小学一个重要阅读主题。
阅读交流课,是根据班级阅读计划和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围绕一类作品或一种作品交流阅读收获。好书推介课重点对作品介绍、评
价,帮助学生选择阅读书目,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欣赏鉴别能力。师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总结出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如“问题读”:带着问题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勾画读”:边读边在书上作勾画圈点;“笔记读”:写读书笔记;“摘抄读”:摘抄好词好句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阅读课指导、影响着学生的课外阅读,避免了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增强了实效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时雨醇绵润蓓蕾,书香氤氲盈校园。如今,读书已经成为临沂市小学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坐拥藏书,漫步书海,学生从书中品味生活的精彩,从书中感悟人生的真谛。书,伴随着孩子们成长,滋养着孩子们的生命。
第四篇:用传统文化滋养生命Microsoft Word 文档
用传统文化滋养生命
去年冬天,应朋友之邀到宜居书写碑文,经过汽车三个多小时的颠簸,快达目的地时,因弯大路窄坡陡,只好以步代车。行进中,时不时抬头仰望,绿树掩映下房檐屋角却有几分别致。续前行,不觉转入其中,一座古色古香的土家吊脚楼展现在眼前,雄伟高大,古朴典雅,彰显着古老的文化底蕴,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朋友感慨:现在我们每走到一个地方,除了看富裕程度外,更重要的是要看文化„„
是啊!因为文化才是一个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哪怕是一座房屋、一块石碑,都见证着一个地方的文脉。她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今年三月的一天,一同事谈到孩子成长,现在虽已考上了重点大学,与外省市的孩子比起来,综合素养却差得太远。外省市那些孩子在书法、美术或音乐等方面,都有那么一至二项艺术特长,这却成了孩子的短板。孩子不甘示弱,决定在暑假抽时间补补书法,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同事意味深长的感叹折射出我们的基础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重成绩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等,教育人都感同身受。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建设先进文化的新时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2013年央视科教频道针对汉字手写危机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全民关注的带有民族性质、国家精神的活动。我们的汉字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活动。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中国灯谜大会》作为云南卫视2014年的开年之作,意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集益智性和竞猜性为一体,也是2013-2014跨年夜将文化、民俗和趣味相融合、独具特色的一档电视娱乐节目,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著名媒体人“老梁”**都已加盟。
市教委针对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全面实施以实践大课堂为重点,以科技、阅读、演讲、书法、英语等教育为抓手的减负提质行动计划(简称“1+5”行动计划),„„ 一系列的行动,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积极倡导传统文化,丰富文化的内涵,提升文化的品位,让祖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文化引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当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并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最终目的的尊重人性的管理,而这种管理必须建立在具备一定特色的学校文化的基础之上;必须使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起到“文而化人”、滋养生命的功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从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抓起。让祖国的传统文化植根于每个学生心中,用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生命。因此,基础教育首当其冲,任重道远!
第五篇:让文明洒满校园,让德育润泽生命
让德育润泽生命,让文明洒满校园
——2011-2012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新学期开学了,在这熟悉的校园里,我们全体师生又欢聚在一起。我们队伍中,又多了一张张新鲜的面孔,充满阳光,朝气蓬勃,他们,就是高一年级的新同学!在此,我作为教师代表,对高一年级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再过几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了。不知不觉我在教育园地工作已二十五年。回忆这些年走过的岁月,可以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怨叹。喜悦的时光觉得当一个教师是多么的幸福和光荣,怨叹的日子觉得当一名教师是多么的辛苦和疲劳。每当面对同学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就是再累,也不觉得苦了;每当看到同学们金榜题名,付出再多,也觉得值了。人间春色本无价,笔底耕耘总有情。我相信,不只是我,一职高所有的老师都和我一样:无怨无悔地热爱着这份职业,勤勤恳恳地坚守这个岗位,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所以,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请允许我向尊敬的同行们致以节日的祝福,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这些年,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师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教师,我常常感到责任重大、压力巨大。但是我相信,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压力就像是催化剂,它促你成长,助你进步。身为人师,就应该勇于接受挑战。努力学习,大胆创新,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 1
学相长。
亲爱的同学们,秋天是自然界收获的季节,也应该是我们心灵收获的季节。在这硕果累累的日子里,你们是否扪心自问:我的学识进步了吗?我的修养提高了吗?我的体质增强了吗?作为老师,我很想给你们一些新学期的嘱托和寄语:希望你们脚踏实地,刻苦学习,拼搏进取;希望你们身体健康,乐观自信,勇敢坚强;希望你们志存高远,超越平凡,追求卓越。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是独特的你,都有属于你的美丽和芬芳。
老师们、同学们,展望明天,我们深知肩负责任的重大,我愿意与大家一起,树立坚定的信心,发扬一职高精神,携手并肩,同心同德,大胆地去追求课堂教学的快乐和幸福,大胆地去追求努力学习的快乐和幸福,用最大的努力,来争取最大的可能。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领导、老师新学期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愿同学们日有所进、学有所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