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童谣在幼儿园小班的传承

时间:2019-05-15 04:3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方童谣在幼儿园小班的传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方童谣在幼儿园小班的传承》。

第一篇:地方童谣在幼儿园小班的传承

地方童谣在幼儿园小班的传承

摘要: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方言正在以我们可以看得见的速度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乡音,这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我们警觉乡音的流逝时,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我们主动担负起了方言传承的担子。在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我们从环境的创设、集体教学、语言区、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午后的户外散步等活动中开展了生动有趣的地方童谣活动,为乡音的传承默默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关键词:地方童谣;方言传承;幼儿园

【分类号】G613.3

普通话是我们民族的共同语言,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主体文明和哲学世界观,也方便全国人民交流。而方言和民族语言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地方文化,承载着地方的特色文明和哲学世界观,蕴藏着地方的智慧、技艺、信仰、风俗载体,是普通话无法替代的。常熟方言语调快而硬,像豆子滚落。方言虽然生硬难听,但还是有它独特有趣的地方。浓重的乡音,生硬快速里自有它独有的麦香气息,粗糙本真。

《指南》指出:3-4岁的孩子应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然而,近年来,在小班开学初我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即一半以上的小班孩子不会用本地的语言表达,半数孩子听不懂他人说的方言要表达什么意思。3-4岁幼儿的语音发展到了一个大的飞跃期,同样也是词汇飞跃发展的时期之一。如何把握住孩子语言发展飞速的这个时期,来传承方言呢?下面是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地方童谣在幼儿园小班的传承”的研究。

一、环境创设――自制地方童谣图夹文,引发孩子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在白茆地方童谣园本课程研究中,我们对图夹文诠释本地童谣进行了一些研究。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们从《陆瑞英民间故事歌谣集》中选取了一些适合孩子的文字形式的本地童谣,然后,为了便于幼儿欣赏和理解这些本地的童谣,我们把这些文字的内容用图绘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研究的成果展示到班级语言区,激起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孩子们看到这些图片总会一边指指点点,一边说着自己对图的理解。也就是这些适合孩子的地方童谣图夹文图片的展示,激起了孩子说的兴趣。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适时地介入孩子的阅读和讲述中,和他们一起来说说图片里的事情。方言就在这里进入孩子的阅读。

二、地方童谣课程走进语言集体教学,延伸在语言区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白茆山歌可谓是一本很珍贵的教科书,但是现今山歌传承人大多年岁以高,“肚里山歌装满箩”和“山歌声声汇成河”的盛况,要想世世代代传承下去,需要新的传承人;山歌文化要想不断适应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的提高,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需要新的传承。在这样时不我待的情况下,我们把山歌引进了幼儿园的课程中,从白茆山歌的童谣部分着手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形成了具有白茆特色的本地童谣园本课程。

以小班童谣《姆娘姆娘好吃来》为例。童谣《姆娘姆娘好吃来》原始内容仅两句话,即:姆娘姆娘好吃来,黄狗罗罗眼热来。就在这简单的两句话里,包含了方言词汇:“姆娘姆娘”“黄狗罗罗”,更包含了一个品尝美味的情境。品尝什么美味呢?结合小班音乐活动《苹果》,我设计了小女孩(小细娘)、小男孩(小猴子)吃苹果,黄狗(黄狗罗罗)看见了羡慕(眼热来)这样一个生动的生活情境过程。

然而方言的传承不是几次童谣集体活动就能完成的,所以集体活动童谣《姆娘姆娘好吃来》只是打开了幼儿学说方言的一扇门,之后的延续活动在语言区展开,孩子的方言词汇不断增加。

童谣《姆娘姆娘好吃来》在语言区里的延伸活动:

●借助童谣《姆娘姆娘好吃来》,进行动物的替换,丰富方言词汇:“小花猫伲”“小羊妈妈”。

1.教师:“喵喵喵,谁来了?”出示小猫(小花猫伲)图片 “用白茆话怎么和它打招呼?看见小猴子吃苹果,小花猫伲说什么呀?(姆娘姆娘好吃来,小花猫伲眼热来。)小花猫伲,守一守呗嫩好吃吃。”

2.教师“咩咩咩,谁来了?”出示小羊图片(小羊妈妈)“用白茆话怎么和它打招呼?看见小细娘吃苹果,小羊妈妈说什么呀?(姆娘姆娘好吃来,小羊妈妈眼热来。)小羊妈妈,守一守呗嫩好吃吃。”

动物主角的替换,给幼儿说童谣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孩子的方言词汇得到丰富。而且,这里教师预设了一个情节: 守一守呗嫩好吃吃。这个情节的预设为后面的活动做了铺垫,这里是等一等吃好吃吃。

●动物、食物匹配。

教师出示食物图片肉骨头、小鱼、青草。

1.教师:“小朋友喜欢吃苹果,黄狗罗罗喜欢吃什么呢?(肉骨头)”请幼儿给黄狗罗罗送肉骨头。“吃到了香喷喷的肉骨头,黄狗罗罗开心地说:姆娘姆娘好吃来,黄狗罗罗开心来。”

2.教师:“小花猫伲给它送什么好吃的?”(小鱼)请幼儿给小猫送小鱼。“吃到了鲜美的小鱼,小花猫伲心里怎么样?(开心)”鼓励孩子和老师一起来说说小花猫伲的感受:姆娘姆娘好吃来,小花猫伲开心来。

3.教师:“快来给小羊妈妈送好吃吃吧。”请幼儿送食物。“吃到了鲜嫩的青草,小羊妈妈开心地说,孩子们开心地说:姆娘姆娘好吃来,小羊妈妈开心来。”

上一个环节是“等一等吃好吃吃”,这个环节是“吃到了而开心”,孩子们把食物图片送给小动物,就像真的给小动物吃了它??爱吃的食物一样,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满足。

至此,一首崭新的白茆童谣诞生了。

童谣《姆娘姆娘好吃来》由原始内容“姆娘姆娘好吃来,黄狗罗罗眼热来”变为下面的内容:

姆娘姆娘好吃来、黄狗罗罗眼热来。姆娘姆娘好吃来,小花猫伲眼热来。姆娘姆娘好吃来,小羊妈妈眼热来。姆娘姆娘好吃来,黄狗罗罗开心来。姆娘姆娘好吃来,小花猫伲开心来。姆娘姆娘好吃来,小羊妈妈开心来。

幼儿的方言词汇学习从先前的“姆娘姆娘”“黄狗罗罗”两个,到现在的“小花猫伲”“小羊妈妈”“肉骨头”“小鱼”“青草”等,方言词汇在累积中得到丰富,情感的体验也从先前的不得食物而眼热到后来的得到食物而开心。

在幼儿有了童谣感知的基础上,我们后续又自制了童谣手偶,这种根据童谣内容教师自制的手偶投放到语言区,使得孩子们说童谣的兴趣倍增,在手偶操作中童谣说得朗朗上口。

三、总结

当然,在《陆瑞英民间故事歌谣集》中,还有许多适合孩子们说的白茆童谣等待我们去发掘。我们相信,更多的白茆童谣在教师精心设计后会走进幼儿的一日生活,白茆地方童谣会在孩子们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中唱响,白茆地方童谣在我们的努力下会得到传承与发展。

第二篇:小学地方课程 童谣

陈年童谣余味香

——传统童谣在低段地方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童谣具有民俗性、教育性、趣味性、文学性、创造性、可读性。她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地方课程所追求的,把传统童谣引入到地方课程中,可以使教学更加风趣、更加生动,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童谣 低段 地方课程

引言:

传统童谣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口口相传,千年璀璨,在厚重的历史尘埃中也难掩其美。她具朴素无华、音韵和谐、节奏多变、语句简练、琅琅上口、易懂易记、幽默诙谐之特点。她涉动物、生活常识、语言、游戏、忆旧等内容。她融民俗性、教育性、趣味性、文学性、创造性、可读性于一体。传统童谣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地方课程所追求的,把传统童谣引入到地方课程中,可以使教学更加风趣、更加生动,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一、巧用童谣,激发兴趣,积极参与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点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在《人自然社会》的编写过程中,编者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煞费苦心地介绍了许多传统的游戏。如一年级从第2课到第6课,分别介绍了点将、踢脚绊绊、玩小棒、跳房子、挑花线、踢毽子的游戏。二年级第2课介绍了踩高跷、滚铁环、抽陀螺、丢手帕、抓子儿、踢皮球、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如果说这些游戏是丰盛大餐的话,那游戏过程中的童谣就是提鲜用的鸡精,让人回味良久。

在教学“踢脚绊绊”这一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了童谣。

踢脚绊绊,绊过南山; 南山北斗,鲤鱼开口; 新伴上任,旧伴缩进。

因为用普通话念有点拗口,我把童谣改成了萧山方言版,而且鼓励学生用方言来念。

踢脚扳扳,扳过南山,和玉兔山,汤罐大路,跌落脚落扳落进。

其实这段童谣说不上什么具体的意思,字词之间也没有什么逻辑可言,但是跟游戏一配合,很快印在了孩子们的头脑中,本来看似很无聊的游戏也变得韵味十足。更让人意外的是,孩子们回家把这段童谣念给家长听,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甚至有的家庭围坐在一起也玩起了这个游戏,这让孩子们自信心爆满,感觉跟父母平起平坐,能平等对话了。由此,对地方课程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游戏中的童谣,如 《燕儿挑花线》 燕儿燕儿挑花线,剪儿子股、豆腐块,里拐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踢毽子》 一只毽子滴拨滴,马儿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这样,借助童谣独特的魅力,似磁铁般一下子将学生们的注意力聚敛,使浓厚的学习兴趣充满课堂,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都达到最高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产生新的审美追求。

二、泛用童谣,拓展内容,增进体验

由于一二年级学生识字量少,《人自然社会》在编写过程中采用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的编写模式,突出教材是学生的学本,强调活动性与体验性。但是仅靠屈指可数的几张图片,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童谣用有限的文字,为孩子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增进了活动性和体验性。有一位特级教师指出: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最好的办法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把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其中。这样的结合既自然,又使学生感到亲切。我将童谣融入其中。

在教学《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我出示了民俗童谣《十二月》。

一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种地下秧子,四月上坟烧锭子,五月白糖温粽子,六月朝外扇扇子,七月西瓜吃心子,八月月饼嵌馅子,九月金柑夹桔子,十月砂糖炒栗子,十一月铁铁扑扑落雪子,十二月冻死凉亭叫花子。

区区百来字,涵盖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介绍了每个季节时兴的吃食,以及季节转换过程中代表性的事物,信息量非常大。

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童谣里体会嗑瓜子的闲适,放风筝的乐趣,下秧子的艰辛;一起品尝糖蘸粽子,冰冻西瓜,糖炒栗子;一起在清明悼念逝去的亲人,在端午缅怀爱国的屈原,在中秋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一节课下来,有些小孩子惊呼,好像过了一整年。

我还让不是本地户籍的孩子介绍他们那里特殊的传统风俗。有个温州的小孩子就向我们展示了温州版《十二月》。

正月灯;二月鸢;

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 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晒霉毒; 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 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 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

看了温州版的《十二月》,孩子们议论纷纷。原来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啊!然后,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冒出来了。麦秆怎么吹箫啊?我们这里是唱越剧,你们那里唱什么戏啊?重五怎么过啊?喜鹊真的会来吃吗?你们那里最高的山叫什么名字呀,你能爬到顶上吗?糖糕是不是跟我们这里的年糕差不多?简直跟开新闻发布会差不多。这样一来,他们不光过了一整年,还等于到温州转了一圈。

童谣,似一座桥梁将现实生活与地方课程教学紧紧相连,使地方课程教学展现出迷人的光彩;同时,也赋予地方课程教学更多的活力和灵性,使学生们获得了更好的体验教育。

三、善用童谣,陶冶性情,加强德育

著名儿童学家、首都师范大学金波教授认为,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且对儿重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王献之和王羲之》时,我出示了《懒汉耕田》的童谣。天亮露水白洋洋,宁可中午弗乘凉。中午太阳热煞煞,宁可夜里夜半旮。夜里蚊虫响如鼓,宁可明朝天亮补。懒汉耕田像契约,每日总有早中夜。

孩子们听了我的解说,一个个都乐呵呵的,笑这懒汉一日复一日,明日何其多。我请孩子们劝劝这个懒汉,孩子们说的头头是道。有的说,你这样下去,秋天没有粮食收,你会饿死的。有的说,不要拖拖拉拉的,你的田总是要你去耕的,别人是帮不了你的。有的说,中午太热,晚上蚊子太多,你还是趁早上把田耕了吧。我话锋一转,把矛头转向了几个喜欢偷懒的家伙。我们班有没有这样的人?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等到秋来冬已至,不如收拾到明年。

马上有人举报了,谁做作业拖拖拉拉,谁每次都是最后一个交作业,谁课文不会背诵,谁回家作业没完成等等。这些被点到名字的学生都羞红了脸,心想再不改正缺点,以后就要被冠以“懒汉”的名头了,还能不改吗?就靠着这个童谣故事,不需要老师的说教,孩子们就懂得了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道理。

在上《张乐平和三毛的故事》时,为了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旧时代孩子辛酸的生活,我出示了《头字歌》。

看牛小人吃苦头,睏么睏在牛圈头,三脚稻草当被头,两块砖头当枕头,蚊虫苍蝇叮鼻头,老鼠来咬脚趾头,天亮爬起五更头,夜里归来呒日头,三餐吃个冷饭头,过饭啃个菜蔀头,夜饭吃过洗灶头,还要再汰尿布头,若还做得不对头,一巴掌加一拳头,眼泪咽落肚里头,何年何月会出头?

孩子们开始还大声朗读,读着读着就降低了分贝,读到“眼泪咽落肚里头”时,有些小孩子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这首童谣的每一句话都像一个镜头出现在我们面前。蜷缩在牛圈里瑟瑟发抖,不时还有蚊虫骚扰,老鼠也会吱吱叫着爬出来。眼睛都睁不开就要起来,捧着冰凉的饭碗,嚼着跟石头一样硬的剩饭。从早干到晚,还要挨打,瘦弱的肩膀微微颤抖,却又不敢哭出声。这样的辛酸我们不能真真切切的体会,但是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却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孩子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有的说以后不再对父母提无理的要求,买这买那。有的说以后在学校里不再挑食,一定把饭菜吃完。有的说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让父母生气。

由此可见,耐人寻味的地方童谣十分吻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突出了地方课程极强的特色性和针对性,使地方课程的说教不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是有着无限的精彩,同时也切实发挥了地方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

四、活用童谣,再度创新,精彩无限

地方课程内容广泛,包罗万象,传统童谣毕竟数量有限,内容也比较狭窄。仅仅靠收集传统童谣,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想到了自己来给课程编童谣。第一首写的是《安全歌》。小朋友笑呵呵,大家来唱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路边饮食要注意。你拍二我拍二,健健康康真快乐。你拍三我拍三,遇到险情别慌张。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当会出事。你拍五我拍五,横穿马路排队伍。你拍六我拍六,电器说明要看透。

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戏。你拍八我拍八,电线不能随便拉。你拍九我拍九,上下楼梯靠右走。你拍十我拍十,安全知识落到实。

上课的时候一出示,孩子们就像嘴刁的食客,开始挑剔起来。有的说,好像跟以前读的味道不一样。有的说,好像次序有点乱。我只能从实招来,这是老师创造的现代童谣,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这下他们来劲了,各说各有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干脆,每个人都来创作一首,安全为主题,形式不限。没想到,他们还编的有模有样。

小学生,上学校,按时到校不迟到。教室里,走廊上,不追逐来不打闹。上下楼,靠右行,不把扶手当滑梯。拐弯处,不快跑,以免把人给撞倒。莫玩水,莫玩火,以免伤害我们大伙。同学们,要记牢,安全常识很重要。还有仿照《三字经》写的。小朋友,正年少。走路时,靠右行。过马路,要当心。斑马线,看分明。红灯停,绿灯行。

我把这些作品带到课堂上展示,孩子们读着自己的作品,传达着安全的重要性。我突然觉得这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教室,更是展示才能的舞台。虽然,他们的作品还很幼稚,不是那么琅琅上口,不是那么对仗工整,不是那么前后押韵,但他们能积极去吸取传统童谣的精髓,进行自主创作,这无疑说明了在地方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童谣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引导他们主动深入课堂、参与教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能很好地体现地方课程跳跃的时代性和鲜活的现实性。

结语:

实践证明,将传统童谣引入地方课程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对地方课程的热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体现了教学的生活化;同时,在课程实施中,处处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而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借此契机,努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更好地达到地方课程教育教学理想的境界,使其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赵志军 《地方课程建设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中国教育学刊》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 《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学科教育》 辜伟节 《略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傅顺康 《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实验》

第三篇:让童谣在幼儿园绽放芬芳

让童谣在幼儿园绽放芬芳

民间童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它来源于民间,篇幅短小、童趣盎然,富有节奏、声韵的美感。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语言符合幼儿的朗诵特点,便于幼儿吟诵与理解,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增长知识、扩大生活经验、陶冶幽雅性情、提高文学素养。

童谣在幼儿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早已被人们认识到,对儿童开朗乐观的性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童谣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如此大的教育价值,而我们传统的童谣教学却往往停留在让幼儿记忆、朗读的层面上,重语言技巧,轻审美感受,民间童谣的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那么究竟如何开展民间童谣教学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呢?

创设一个良好的童谣欣赏、学习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因此,我将童谣渗透在一日生活之中,渗透在班级的各个角落之中,让幼儿边欣赏、边回忆,从多角度、多方位、多通道来感受童谣的无穷魅力,从而主动地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进一步萌发学习童谣的兴趣。

1.一日生活中的童谣渗透。“幼儿园一日生活都是教育”。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个环节来对幼儿进行童谣教育。如现在的孩子都有点娇气,惰性很强,对运动缺乏热情,于是我们利用每天的早锻炼和户外活动环节,和幼儿玩一些童谣游戏,如“划旱船”“编花篮”“一米二米三米”等,既激发了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又让幼儿学习、感受了民间童谣的趣味性。又如幼儿每天的饮食起居等环节,我们都用童谣的形式来提醒幼儿遵守各项常规要求,如盥洗童谣、整理物品童谣等等,使幼儿的良好行为、生活卫生等习惯在一日生活中自然、巧妙地得到培养。这样不仅使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同时减少了幼儿排队、等待的消极现象。

2.区域活动中的童谣渗透。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延伸和补充,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及需求在活动区投放了许多有关童谣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一步学习、巩固。如在《梦幻西游》主题活动中,我们在语言区提供了西游剧场,引导幼儿将童谣《唐僧骑马咚那个咚》中的人物形象画出来,制成手偶,这样可以边操作,边学习童谣,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由于幼儿的能力存在个别差异,在投放材料时除了考虑操作性、趣味性,还要充分体现层次性。如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利用手偶这种直观形象的形式学习童谣。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通过直接念文字来学习童谣。通过孩子们之间自主的交流、分享,班级里学习童谣的氛围会越来越浓厚。

3.主题活动与童谣的融合。我们在开展《梦幻西游》主题活动时,特意拓展了有关“西游”童谣的内容,孩子们积极地去搜集,并通过自己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等多种形式来表现,活动效果非常好。

幼儿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联想。直观形象的教具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因此,应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1.颜色鲜艳的图片。把民间童谣的内容按需要描绘下来,拍摄和制作成照片、图片、卡片等,使内容形象化。

2.形象逼真的动画。动感强的东西幼儿都特别感兴趣。电化教具具有色彩鲜艳、形象具体、动感强等优势。如:《小老鼠上灯台》的童谣教学,利用多媒体把小老鼠偷油吃时的一举一动都刻画得很生动,见到老猫吓得滚下来时更是形象。这种动画最能吸引幼儿的目光,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童谣。

3.利于表演的手偶。手偶通常以一个角色的形象出现,它以幽默夸张、鲜明有趣、操作性强而深受幼儿喜爱。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手偶,吸引幼儿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习童谣。

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起很大的作用。若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形容生动,会使幼儿感到无趣而失去兴趣。相反巧妙设计、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则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启发性的语言。在激发幼儿兴趣中教师启发性的语言至关重要,如民间童谣《剪窗花》中,教师引导和启发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窗花的奇特,从而激发幼儿学习这首童谣的兴趣。

2.优美动听的示范语。教师示范朗读童谣时,充分掌握音准和朗读的技巧,以抑扬顿挫、变化生动、声情并茂的语言朗读,不仅增添童谣的美感,更能够有效地感染幼儿。如童谣《十二月花名歌》,教师的示范语使幼儿对这首童谣产生很大的兴趣,幼儿在说童谣的时候,既可以丰富自身语言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也认识了植物生长的特点。

3.利用当地语言。在熟悉童谣的基础上,我们会用自己本土的语言让幼儿说一说。这样的形式增添了不少童趣,而且念出来的童谣特别有乡土气息。同时,幼儿感受到家乡语言的美,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有了合适的教材,那么教学活动如何进行,才能萌发幼儿发现美的意识,激发幼儿表现美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呢?许多老师会将民间童谣的教学活动理解为读读念念,这样孩子得到的只是机械的记忆而没有情感上的体验,那何来审美能力的提高呢?《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语言发展的条件。”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幼儿语言发展和审美能力提高的前提。

(一)领域互渗说童谣

《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各科教育活动要注意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将有助于幼儿获得广泛的、丰富的经验,以及巩固知识内容。如《数数歌》,这类儿歌是专门为培养数目观念而创作的。它把数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儿童在饶有兴趣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掌握一些数的概念,是适合儿童认识水平最早的算术教材。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一二三四五”等。又如童谣《编花篮》,如果光是枯燥的学习背诵,孩子们既不会感兴趣,也不会理解童谣的内容。而如果和体育活动相结合,让孩子边说边做,效果则大不相同。琅琅上口的儿歌,加上有趣的游戏,既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又使孩子们在相互游戏中锻炼了交往能力、合作能力。

第四篇:小班童谣:《圆圆歌》

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幼儿园(长虹幼儿园)

小班童谣:《圆圆歌》

设计意图: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他们更喜欢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学习和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过程关心活动的结果,幼儿的活动更应注意游戏化和情景化。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所以,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正如《纲要》中所说,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通过思考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问答歌一问一答的形式,用多种方式叙述童谣。2.感知不同物品的特性,并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出来。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问答歌的乐趣。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圆形及许多圆形的东西

物质材料准备:ppt;小鼓、皮球、气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圆圆家做客,圆圆家有许多好玩的东西,但是它们都藏起来了,请你们去找一找,看看你找到了谁?

(提出要求:每个小朋友找一个就好,找到了就带着他坐到位置上。)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在哪里找到了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我找到了小鼓,它是圆圆的。

师:你找到了小鼓,小鼓圆圆,还有谁来说说看你找到了什么,你能像我一样来说说吗?(学说小鼓圆圆,皮球圆圆,气球圆圆)

师小结:原来,圆圆家的许多东西都是圆形的,小鼓圆圆,皮球圆圆,气球圆圆。

二、玩一玩,感知不同物品的特性。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把它们都找出来了,现在请大家带上你找到的东西玩一玩,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自主玩一玩。

师:它们都累了,把它们放在地上让它们休息一下吧。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你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示范)师幼共同小结:原来敲鼓时会发出咚咚咚的声音;拍皮球时皮球会蹦蹦跳,玩气球时气球会在空中飘!

三、说一说,体验问答童谣的乐趣。

1、分段叙述童谣,感受一问一答形式。师:我还想来考考小朋友们。

师:什么圆圆响咚咚?什么圆圆蹦蹦跳?什么圆圆空中飘?

(引导幼儿学说小鼓圆圆响咚咚,皮球圆圆蹦蹦跳,气球圆圆空中飘。)

师:小朋友们真棒,把你们找到的好玩的东西都加入我们好听的童谣里了。我刚刚也找到了一个圆圆的东西,和你们的都不一样,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看看你猜对了吗?(出示太阳图片)师:瞧,是谁呀? 幼:是太阳。

师:对了,是我们的太阳,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呢? 幼:红色的、红彤彤的。(学说红彤彤)

师:那什么圆圆红彤彤? 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幼儿园(长虹幼儿园)

幼:太阳圆圆红彤彤。

2、初次完整叙述,掌握问答童谣形式。

师:小朋友真聪明,什么都难不住你们!这首童谣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圆圆歌》,我们一起来试试完整的说一遍!

完整叙述童谣。

3、多次叙述童谣,体验问答童谣乐趣。

师:刚刚我们是一起说的,现在我们再来玩一个你问我答的游戏,请听清楚要求哦:我问,你们来回答,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示范)师:现在我们换一换,请女孩子来问,男孩子来回答。

四、想一想,激发再编童谣的兴趣。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呢? 幼:挂钟、苹果…… 师:什么圆圆XXX?

师:今天请大家回去再找找看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圆的,明天我们在一起把它们编进童谣里问一问,说一说!

附:童谣 圆圆歌

什么圆圆红彤彤?太阳圆圆红彤彤。

什么圆圆响咚咚?小鼓圆圆响咚咚。

什么圆圆蹦蹦跳?皮球圆圆蹦蹦跳。

什么圆圆空中飘?气球圆圆空中飘。

第五篇:幼儿园小班民间文学活动——童谣:剪纸歌(模版)

幼儿园小班民间文学活动——童谣:剪纸歌 幼儿园小班民间文学活动——童谣:剪纸歌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语言活动目标:1.学习童谣,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进行创编。2.感受剪纸的乐趣,愿意尝试剪纸。活动准备:1.幼儿欣赏过剪纸作品。2.剪纸材料(剪刀、彩色纸等)。3.邀请大班幼儿进行剪纸表演。活动过程:1.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剪纸表演。★指导语:哥哥、姐姐在干什么?怎么剪的?剪的是什么?2.学习童谣,感受剪纸活动的乐趣。(1)欣赏童谣,理解童谣内容。(2)学习朗诵童谣,感受剪纸活动的乐趣。3.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进行创编活动。★指导语:小剪刀还能剪出什么好玩的东西呢?4.尝试剪纸,产生对剪纸活动的兴趣。资料链接:剪纸歌哥哥姐姐手儿巧,拿把剪刀绞呀绞。绞只狗,绞只猫,绞只麻雀喳喳叫。

下载地方童谣在幼儿园小班的传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方童谣在幼儿园小班的传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小班民间文学活动——童谣:剪纸歌(合集五篇)

    我的分享,让知识的力量传递的更远。 幼儿园小班民间文学活动——童谣:剪纸歌 主要涉及领域: 艺术、语言 活动目标: 1.学习童谣,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进行创编。 2.感受剪纸的乐趣,愿意尝......

    小班童谣《阿福阿喜》

    小班童谣《阿福阿喜》 小班童谣《阿福阿喜》设计意图: 惠山泥人,是江苏无锡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而惠山泥人大阿福给我们无锡人留下一个动人的民间......

    小班语言教案童谣《九月九》

    文档仅供参考 小班语言教案童谣《九月九》 目标: 1、会欣赏儿歌,初步学习儿歌。学习词: 2、通过儿歌,懂得要关心老人,要对老人有礼貌。准备: 1、课前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重阳......

    小班安全童谣主持稿(5篇)

    幼儿园养成教育特色活动“安全童谣伴我行”主持稿 亲爱的老师、小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为了推进和创新我园的养成教育工作,本学期,我园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为此,我园小班年......

    幼儿园实用童谣5篇

    1、做早操 早上空气真叫好, 我们都来做早操。 伸伸臂,弯弯腰, 踢踢腿,蹦蹦跳, 天天锻炼身体好。 2、饭前要洗手 小脸盆,水清请, 小朋友们笑盈盈, 小手儿,伸出来, 洗一洗,白又净, 吃饭前,......

    小班语言活动:童谣“小妞妞”

    活动目标: 1、在看图理解童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童谣的韵律美,丰富词:家务活。 2、尝试替换童谣第三、第四句的称呼,进行仿编童谣。 3、知道劳动是一件快乐的事,乐意做个爱劳动......

    小班语言活动:童谣《弯弯腰》

    【设计意图】 童谣是儿童“心灵的游戏”、“有韵的母乳”,它与游戏相依相伴,集自由性、趣味性、创造性、教育性于一体,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优秀的童谣对孩子具有性情陶冶、潜移......

    幼儿园童谣歌谣儿歌——歌谣收集

    幼儿园童谣歌谣儿歌——歌谣收集 荡秋千 秋千秋千高高, 荡呀荡过树梢。 树梢点头微笑, 夸我是勇敢的宝宝。 多吃菜 红萝卜,绿青菜, 红红绿绿真可爱, 吃萝卜,吃青菜, 脸儿红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