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力征文2012.3

时间:2019-05-15 04:1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动研究力征文2012.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动研究力征文2012.3》。

第一篇:行动研究力征文2012.3

在教研活动中做研究型的教师

陈丽

2012.2 2011年9月我园申报了科研课题:“依托幼儿科学文艺作品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研究”,并在我园开始实施,在一学期的研究过程中,我从每位老师的行动研究路程中也学到一些。“行动”主要是指实际工作者的实践和实际工作。对于我们幼儿园的教师来说,是指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我们的教育教学实际活动。

一、为行动而研究

初期开始研究时,我们从查找幼儿科学文艺作品开始,根据本年领班的幼儿特点查找适合的幼儿文艺作品进行研讨,并且在研讨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尝试。初使我们是先看科学文艺作品的内容在制定活动课内容,在小、中、大班进行尝试,从运用幼儿文艺作品中教师的是如何指导的进行了研讨,大家真是茫然不知怎样来讨论这个问题,只是觉得只要给了幼儿这个科学文艺作品就可以了,和下面的活动内容就是两个内容,没有真正起到幼儿科学文艺作品在科学活动中起到引导作用,从而激发幼儿大胆探索科学文艺作品中的科学性知识。活动后大家有了一点启示和思考的空间,大家都觉得这样的科学活动是建立在科学文艺作品的前提下,在制定活动方案时总是有许多的问题出现,在逐渐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觉得挑战性太高,于是我们决定换一种研究方式,于是,我们决定从快发课程和各年龄班的科学活动中根据科学活动的内容查找适合的幼儿科学文艺作品进行研究。

二、对行动的研究

学期初我在中班组和每一位老师一起研究运用幼儿科学文艺作品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我们就以9月秋季为主,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随着秋季的到来,我们在户外、在家里到处体现着秋天的特征,孩子们通过观察、收集知道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因此,我们根据季节开展了“秋天”的主题科学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知道收获的秋天,了解秋天的明显变化,知道动、植物的变化,知道四季的顺序以及天气的变化与我们的关系,运用故事、儿歌、诗歌、散文引导幼儿体会和感受秋天的美以及秋天的特征。

三、在行动中研究

在我们选出科学活动后,我们开始从两个方面展开实践研究。

(一)、以诗歌为导入开展科学活动。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对身边周围的事物都特别感兴趣,我们就以季节为重点活动内容,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活动。体现秋季特点的诗歌特别多,因此,我就以诗歌为科学文艺作品开展了科学活动。我们有在活动中运用了不同的研究形式:

1、主题谈话式: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知道秋天的树不一样,树上的叶子发生了变化。

2、主题式科学活动:“秋天的树”,我通过诗歌“秋天”作为引入,带幼儿走进秋天,知道秋天枫树叶、银杏叶、柳树叶的不同,通过图片、实物,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秋天的明显特征,并且带幼儿去户外采集树叶,看树的变化。随着深秋的降临,树叶到处飘落,孩子们通过键鼠也来玩拔梗的游戏,还组织了幼儿自编游戏“树叶飘”:秋风来了,小树叶随风飘,飘呀飘,飘呀飘,飘到哪里就是哪儿。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我们还组织了游戏“小树叶找妈妈”,更加深了幼儿对树叶颜色和形状的了解,同时也进行了分类练习。树叶的散文诗也把季节进行了排序,散文诗“落叶”,把幼儿带入了秋的世界,对秋天的认识加深了,也对四季有了一些了解,在学习“快发”中,儿歌“小蚂蚁坐大船”,孩子们自发的把儿歌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把原来是片小花瓣改成了原来是片小树叶,说明秋天落叶的特点,孩子们是有很深的印象的。在科学区我们投放了四季图,请幼儿按照顺序找一找图中缺少哪个季节,对此加深幼儿对四季的认识,也能知道四季的顺序。我们还通过故事“大老虎啊呜”去了解四季的基本特征。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开展了树叶的联想,通过诗歌“秋叶”,引导幼儿在诗歌中指导叶子的用途,叶子可以为小虫、蚂蚁当屋、当船,发散幼儿思维想一想你想把叶子变成什么?从而开展叶子粘贴活动,我们除了幼儿园里的动手想象,还把家长请进来,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丰富多彩的叶子画。现在这些作品也都收集起来,我们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并展示出来。在益智区和美工区我们都投放了不同形状、颜色的树叶,这都是随着活动的开展而制作出来的。秋天是美丽多彩的,散文诗“秋天的色彩”,把我们找到、看到的秋天都描述出来,秋景图更是生动的展现了秋天的特点,进而在美工区进行了绘画。我们还通过谈话一起说“秋天的色彩”。我们还找了一些小诗歌,但内容过难幼儿不能理解,我们就没有用到活动中。秋天季节的特征最为明显,通过这些儿歌、诗歌、散文、故事帮助幼儿更多的了解秋天,对秋天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我们的活动已进入尾声,在本次研究活动中,我切实地体会到每位教师们在日常教学和研讨活动中充满着行动研究。教师在活动中设计着,参与着,展示着。从活动设想、萌芽、实施到展示和反思,我们始终围绕幼儿科学文艺作品开展实际的科学活动。此时,运用幼儿科学文艺作品引导幼儿探究秋天的特征更是事倍功半,孩子们对秋天有了更多的认识,孩子们也从中探索了更多叶子的游戏等,而且诗歌“落叶”我们在活动后进行了修改以贴近幼儿生活为主,让叶子飘落在我们的周围,你会想到更多的内容,活动后我们反思、总结,把实践后的幼儿科学文艺作品进行了整理,作为资料收集。

(二)、运用科学故事指导幼儿开展科学活动

随着我们初步成果的显现,我们又根据季节的转变开始创设新的科学活动,与此同时查找更多的科学文艺作品工作布置开来,我们是以三大方面的内容:故事、诗歌、谜语,我把这三个内容分到了三个中班,我们注重的是选择冬季比较有可操作性的内容为主,因此,科学文艺作品也是关于冬天的内容,随后我们一起在中班组研讨幼儿科学文艺作品,把查找的内容大家一起讨论,查找的故事:不怕冷的大衣、雪孩子、小动物过冬;诗歌:雪地里的脚印、雪花,而谜语都是针对不同的动物,和我们现在要开展的科学活动关系不大,因此,我们把查找的谜语收集在一起作为今后的资料备用,而是从故事引发科学实验的活动。例如:故事“雪孩子”,我从网上下载动画,通过在教研活动和中班组研讨活动中大家一起观看动画片,找出动画中的科学内容,我把科学性的知识进行总结,内容很多,有雪遇热融化;水变成水蒸气升空;大家还提到了冬天气候寒冷,大地上到处是白雪茫茫等,而且从动画中孩子能够很直观的了解冬季的科学知识,动画是幼儿都喜欢的,我在之前也曾带孩子在雪中玩游戏,打雪仗、踩雪时,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也能够提出雪化了,我的手套都湿了相关的问题,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因此,我也是抓住这一契机,迎合12月科研月我把“雪孩子”这个文艺作品,编入了我制定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依据纲要的目标,把活动课分成了两部分:

一是:前期活动“雪孩子”,提出问题“雪孩子哪去了?为什么会化成水?”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激发了孩子在故事的引导下探索雪遇热溶化的现象。二是:科学实验活动“会变的冰”,根据季节的特点和看动画后的讨论,我们开展第二次的活动。组织幼儿开展冰变水的实验活动。

1、感知冰的特性:我带领幼儿玩自己冻的冰,在玩的过程中感知、体验,随后我们一起总结冰的特性。

2、提出问题:看看我们手中的冰在手中有什么变化?幼儿“冰在手中化成了水。”接下来我和幼儿一起探索冰怎样才能变成水,孩子们兴趣特别高,在动画的启发下有的幼儿说:“放在微波炉里”,有的说:“放在热水里”,还有的说:放在火上、放在水里、放在暖气上等等,之后我把孩子的想法进行了记录,请幼儿动手去尝试自己的想法,看一看冰能不能变成水,孩子们探究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孩子们边操作边看自己的实验成不成功,最后,孩子们高兴的告诉我:“老师,我的冰块放在热水里化成水了;老师我的冰块放在水里化成水了;老师我的冰块放在微波炉里化成水了……”从孩子们她兴奋的表情上就能感受到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也是通过看动画引发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而这正是从孩子们兴趣中来,通过这次的实践、研究,也让我在完善活动方案的同时,更好的运用科学文艺作品奠定了成长的经验,我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进步。

总的来说,这次的研讨过程中所展示的活动过程和成果,符合行动研究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的流程,只要善于进行系统的总结,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相信我们一定会成为“研究型教师”指日可待!问题总是有的我们会继续持之以恒的研究下去。

第二篇: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法是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首先提出的,最初行动研究法在心理学、民族学领域被运用,五十年代被推广应用到教育界。七十年代以来,行动研究法在欧、美各国已经成为主要的教育研究方法之一。近些年来国外的教育科学方法论著中几乎都开辟专门章节论述行动研究法。可以说行动研究法也是当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教育科研方法之一。行动研究法的主要特征是:实践性、合作性、及时反馈性、开放性和兼容性。

行为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历史教学中运用行为研究法,可以将一节课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教育目标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及时根据课堂主体学生的行为活动,调整教学进度,活动强度和难易程度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又有机的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反思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做到有的放矢,高效快捷。

第三篇:教育行动研究

教师怎样作教育行动研究心得体会

孔艳琼

一听到研究就会联想到专家和学者和支撑研究的的高深的教育理念,其实教育行动研究就在我们每个教师身边,它是指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或者组织中的成员合作,将问题发展为研究主题,进行有系统的研究,以讲求实际问题解决的研究方法。教育行动研究的要义主要归结为三点:(1)教育行动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2)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研究过程也行动过程的结合。(3)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手段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进行持续的反思。通过阅读本章后我觉得教育行动研究就是我们把平常进行的教育教学写成反思和笔记,收集相关的教育教学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或领悟。如: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的需要,更接近新课程的要求。最后要强调的是教育行动研究并不等同于教育经验总结,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传统的校本研究常以经验交流或经验提升的方式展开,如观课,说课与评课,集体叙事与案例开发,专题经验的总结等形式,但这些研究的方法同教育行动研究相比较,主要是“规范性”的程度有所不同。从研究的过程来看,(问题的提出)教育行动研究重视理论和课程标准的参照作用,研究的问题感较强,重视对问题的初始调查,而教育经验总结对问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缺乏理论支持,问题的焦点比较模糊。(问题的归因)教育行动研究重视理论和经验的启发作用,以实证的调查为最终依据。而教学经验总结主要依靠主观推断和臆测。(措施与行动)教育行动研究措施建立在调查归因的基础之上,并体现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日常资料。而教学经验总结措施主要结合在备课和教案中日常资料的收集包括课堂实录,课后小结,教学日记等,行动展示则表现为上示范课,评课与说课等活动。(评估与反思)教育行动研究重视在实证观察的基础的上对措施和行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与反思,而教学经验总结缺乏实证材料的支持,评价上正面评价居多,反思成份较少。

我觉得不如变个题目更为合适,即: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行动研究?学校工作的改善需要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学校工作的实际问题,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教育行动研究促进学校工作全方位的改革,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行为、文化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等。

教育行动研究可以改善学校工作:一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如上海一所中学搞的“成功教育”研究旨在使学习困难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一种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最终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大幅度提高,一些学科统考成绩名列全区前茅。二是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我国学者季苹把学校文化比作一棵“生命树”。生命之树的叶子是学校中具有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状态,生命之树的主干是指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具体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生命之树的土壤是指学校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和行政文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提出了全新的学校文化要素,就是学习、开放、交往、研究。美国学者提出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一组共享的价值和信仰,主要体现在(1)学校有开放、多向、诚信的沟通形式(2)学校要有一个互助合作的社群观(3)成员间要有持续的对话与深思熟虑(4)每个成员根据计划与实际积极地探讨和解决问题(5)注重个人与团体的反思与行动。三是教育行动研究能广泛应用于学校各工作领

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经过教师的整体教育研究,而且实施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研究的过程,为了确保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教师必须自觉地进行课程探究,而这种研究活动对教师自身发展来说也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首先研究活动促进自己的教。教师通过研究自己的教育活动,可以发现和解决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动,提高自己的教育活动水平。此所谓“教研相长”。其次,研究活动也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随着社会与教育实践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拓宽。当今社会不仅要求优秀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而且要具备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职责内容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再者,研究活动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仅仅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生涯中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而且使自己在学术研究、学术创造、文化发展上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能更好地体现教师实践社会责任,使教师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

教育研究中的几个注意的问题:

第一,以行动研究为主。教育行动研究作为教师行动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教师为改进新课程实施的实践,解决新课程实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这意味着:教师在学校中成为教育研究的中心,教师自主地进行探究,成为不断反思的专业人员并且其专业地位得以实质性提高。教育行动研究在西方已经有较长的历史,现在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发展出多种类型,拥有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在当前的中国,教育行动研究也开始受到重视,由于重视教师的参与,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与研究过程的结合。重视针对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课程实施实践的反思和改进,因而是提升教师的新课程实施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类型。

第二,以校本研究为主。近几年来。“校本”日益被我国的学者和教师广泛关注,即人们日益关注学校生活,日益关注学校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校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校本研究。所谓校本研究就是以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培养更高层次学生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活动的研究活动和实施实践活动的改进。

第三,在研究中加强合作。由于教育研究的复杂性,也由于教师研究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师与教研员的合作,校内教师的合作,甚至是大学课程专家和研究机构的合作,通过合作寻求一定的理论支撑,并借助各方面的智慧和努力来提高教师的研究和决策水平。为了加强这种合作并使之规范化和有序化,有学者主张,要建立以下三种研究共同体:一是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合作的共同体;二是教研员和教师合作的共同体;三是校内部分教师结成的共同体。

第四篇:步入行动研究

模块九活动二 步入行动研究

一、你觉得一线教师可以怎么应用行动研究法?平时注意收集学生数据,经常反思总结算不算行动研究?

答:我觉得一线教师应用行到研究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师本人首先得学习行动研究法的相关理论。

2.按照行动研究法的步骤进行操作,即从计划、行到、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做起。

3.在行到过程中会有挫折,要有应付挫折的措施和战胜挫折的信心。

我认为平时注意搜集数据,经常反思总结应该属于行动研究的范畴,但是我感觉不是很严格。因为,行到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小范围内探究教育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目的不在于建构理论体系、归纳规律,而在于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通过行到来加以解决,以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平时搜集数据,经常反思总结,也是行动、观察、反思,属于行到研究的环节,但是如果指定计划,让研究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反思时更注重理论上的总结、经验的推广应用,就是更严格意义上的行动研究了。

二、你认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所在吗? 答:我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确实首先应该实现教师成为高标准的研究者。教师专业化,是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种教师实际行为,不是一句空话。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需要每天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定期出去培训和交流,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需要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更新,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以便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理解和总结,并发现其中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作好准备。应该结合自己的学情、环境、条件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同事互助或导师引领等相互渗透,重研讨、重实践、并且不断总结,而不甘愿做一个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教书匠”。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创造性在于学习和提高自己“转识成智”的能力,即用智慧去驾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转换知识观,而且了解不同学科、不同场合、不同目的所使用的不同知识形态,采取不同的传递方式,指导和帮助学生能够在这些知识面前善于判断、选择、取舍,并能够进行不同知识的组合、转换,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习着手解决问题。而不甘愿做一个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单一学科的“教书匠”。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具体如下:

1.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也要改变原来“教书匠”形象,向研究型人才发展。

2.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也未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3.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只有不断学习加强研究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对于教师本身而言和从教育教学的实践要求出发,都需要教师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

三、以你参与过的研究课题为例,说说你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体会。答:从参加工作至今也参加了不少课题研究,而自己主持的只有一个课题。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虽然知道要根据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困惑,来确立研究问题,但是,经常会出现选题或者确立主题过大的现象,给后期的研究带来方向性不强,或者针对性不强的障碍。

2行动:在教育教学实际的工作中,繁杂事务很多,这些都是干扰行动研究的因素,有时候明明在计划中应该能够实施的工作,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推迟,甚至搁浅。这是在行动研究中必须克服的最大干扰因素,只有克服这个因素的干扰,研究结果才更客观、更科学、更有推广价值。

3观察:观察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而是对行动全过程、行动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我们的研究过程中观察会出现疏漏,不全面、不细致,有时候出现整理资料不是很及时等现象。

4反思:由于前面三个环节中或多或少出现问题,在反思环节中需要弥补的也就比较多,反思一般都比较深刻、比较客观,并把前面积累的资料包括经验、教训等一并整理归档。对行动的全过程和结果做出判断评价,并为下一个阶段的计划提供修正意见。

总之,经过一次一次的行动研究的进行,我会在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得到不断提高,为后续的行动研究做的更好提供条件,是研究的结果更有推广性更有价值。

第五篇:行动研究总结

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阶段研究总结(个人)

这一阶段我们继续深入实施“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的行动研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强调“观察”、“实验”、“探究”、“调查”“操作”“反思”等活动,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努力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能考虑到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解读和反思,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我觉得要达到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堂上必须创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以上的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我多次用到了:“真的吗?你说得有点道理,你能举一些例子吗?”尽可能地做到以和平、商量的口气向学生提出问题。我在组织集体反馈评价中,同样在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的前提下,进行随机调控,力求达到最佳的动态效果。

生活中的数学,必须依赖实践活动,使数学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师应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如在上面的案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和朋友在教室的位置,在队列中的位置,让学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教室里,在队列中,在自己身边,从而感悟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人人用数学,体会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成“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学习风尚,教育教学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学习上,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主动参与度高,思维活跃,初步养成了勤于思考,主动探索,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习惯。能够不迷信课本,不迷信老师,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解决问题时有自己的新思路、新设计,能自己动手去“做数学”,在“做”中“学”,“学”中“用”,能自觉地用体验的眼光去寻找生活中的学科知识,在感受到数学应用价值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初步构建了在学科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以“教学反思与反思性教学的行动研究”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在学科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创设情境——发现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意义建构——练习拓展—反思提升,课内外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教学方法从静态的传授到动态的科学探究和自我学习。教学氛围民主宽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自己具有的技能、技巧、知识为条件,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服务者和参谋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三、提高了自身的科研能力。

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自己也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自觉主动学习摘录相关理论,写好心得体会,并能坚持进行札记的撰写。平时能注重组织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一定提高。

在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效的同时,自己也清醒地看到:研究的形式比较单一,形式和内容还没有得到和谐的统一,体验内容的设计还不够精彩,缺乏创新等等,这一些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不断努力加以改进,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

下载行动研究力征文2012.3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动研究力征文2012.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动研究(作业)

    让音乐在幼小衔接阶段中活起来 ——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 杨昌敏 学号:E1005353E07 摘要:习惯是一种行为、一种方法,良好的习惯有助与学生能顺利、......

    2012安全征文范力

    把“孝道”融入安全教育 “孝道”与“安全”,这两个词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孝为安全之根”,把孝道融入安全教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这个道理,是我最近才参悟到的......

    企业员工学习力研究

    企业员工学习力研究朱振光2012-10-15 15:17:56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期上摘 要: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是学习力的竞争,而员工学习力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能力和市场......

    课堂行动研究心得体会

    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分为开放性的和定向型的。开放性研究过程是先制定行动方案,在教学中实施方案,实施中根据观察和反馈调整计划,分阶段有计划的 课堂行动研究心得体会 收集数据......

    行动研究的定义

    教师行动研究的特点 1、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教育实践质量的提高 不同于传统的教育科研将理论的形成与理论水平的提高作为主要目的,行动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善教......

    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

    教师的行动研究与教育叙事研究的学习教师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法是为了克服传统的教育研究脱离教育实际、脱离教师实际的弊端,教育实践的参与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或组织中的成......

    江苏隆力奇征文比赛

    江苏隆力奇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通过员工的笔触,将自己在隆力奇成长过程中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成 败得失,为自己的成长道路找明方向。 二、征文主题:我在隆力奇的......

    “学雷锋,见行动” 演讲征文

    “学雷锋,见行动” 演讲征文 松涛阵阵催人搏,春意浓浓惹人醉。在这春光明媚、艳阳高照的龙泉学校里,我们共同迎来啦2011年的3月,正是学雷锋月的三月。 我们七六班55名同学: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