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较文学》教案要点
《比较文学》教案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名与实
“比较文学”作为专用术语,并具有了现代的文学研究意义上的内涵,是1827年法国著名批评家魏尔曼在巴黎大学讲学时开始使用的。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英国著名文学教授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给予确定并使用的。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名言:任何规定都同时是否定一样,比较文学不可能因为定义的束缚而停止发展。
第一节:比较文学ABC
第二节:定义的多重建构
法国学者率先提出过比较文学的定义,法国基亚提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卡雷大力倡导研究文学间的“事实联系”,他指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品之间的关联,它格外注重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事实联系。
梵·第根总结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起点,放送者:作家、著作、思想;到达点,接受者;经过的媒介者:传递者。
美国: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称为“美国学派”。
奥尔德里奇:比较文学是从超越一国民族文学的角度或者从与其他一门或几门知识学科的相互关联中,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
俄苏:比较文学被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代表维谢洛夫斯基。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和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杨周翰:主张对文学的主题、文学类型、文**流、批评和审美标准或诗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相互影响;把文学与其他文艺领域进行比较,研究其关系;在相互比较中发现一些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
钱钟书、季羡林、现任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当前中国学者较为认同的另一种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第三节:学科的一般性
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概念主要有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民族文学指的是在多国家中,那些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它们遵循共同的美学标准,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书面与口头文学。国别文学又称为国家文学,是按照国家这个政治概念和地域人为划分成的文学。
总体文学是指为了找出具有普遍性规律,对所有的文学现象所进行的全面、综合性的研究。
比较文学存在可比性、开放性、宏观性、理论性等一般特点。
第四节:发展中的特性
边缘性:
1、文学研究正在向前发展,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2、在边缘交叉学科蓬勃发展的今天,比较文学之所以在学术界显得格外活跃,是因为它的研究范围的边缘呈模糊状态,具有某种不稳定性。
3、当前文学研究的以欧洲为中心状态虽然扩大到以西方为中心的学术范围,但都在崛起的东方挑战之下,表现出多元化倾向。
跨界性:
1、比较文学由于定义不断被刷新,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倾向日渐明朗。
2、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越语言界限的文学研究。
3、比较文学也是一种跨越文化界限的文学研究。
4、比较文学还是一种跨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
包容性:既然形成了边缘性和跨界性,那么其包容性也就应运而生了。
第五节: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研究比较文学的意义。
一、文学研究开疆拓土
1、比较文学为文学研究开拓了领域,开辟了新的探索途径。滥于文学史的研究,文学研究沟通了国别文学之间的缝隙,这种跨越民族语言障碍的文学研究,是传统文学研究未曾涉猎过的新的独立领域。
2、比较文学的开展,使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出现了另辟蹊径的崭新局面。
二、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比较文学是在各民族文学相互渗透、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继续在这种交流中得到巩固,并将反过来促进这种交流过程的发展。
三、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
比较文学可以更准确、更科学、更全面地认识文学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比较文学与可比性
第一节:比较方法的思维特点
一、比较法的客观性
比较法是科学方法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是对照各个研究对象,以便揭示其共同点和差异点的一种逻辑方法。人的认识分为感性和理性的两个阶段。借 助于比较方法,可以初步整理文学的事实材料,其作用首先在于辨认文学事实,其次是通过比较法来给文学事实定性定量,最后在比较的基础上给文学事实分类。局限性:只是将所比较对象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来相比,而暂时有条件地撇开了其他方面。
二、文学现象的可比性
首先,世界万物皆有可比性。两位异域作家、作品之间,往往存在着多方面的逻辑联系,即是说可以找到“第三者”将它们联系起来。无条件性和绝对性;条件性和相对性。要正确的比较,不仅要弄清可比性原则,还要进一步了解运用比较法所遵循的逻辑规则。
(1)运用比较法研究文学,在比较文学中形成独特的可比性,就是要不断地发掘文学现象中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从而不断加深对中外文学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比较法才脱离了普遍意义而取得了进入比较文学领域大门的权利。
(2)主要是因为这门学科的基础,文学事物的可比性问题,实际是历史的必然产物,并早已有丰富坚实的实践为理论依托。“可比性”是回答比较文学从何来,是什么,去何方的最佳答案。
第二节:异质同构的心理
一、人的一致性形成文学可比性 从文学表现出的丰富内容来分析,有许多共同的东西是人类所关心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同一性是可比性的重要前提。
二、文学实践到理论认知具有可比性
从文学形式和文学发展趋势的视角来观察、分析并进行中外文学研究,也可以发现不少具有共性的规律。文学形式主要包括体裁、韵律和表现手法等。文体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更多的相同规律。
三、自我求证的文学昭然可比
人类探求人生意义的意识,古今中外是相通的,只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不尽相同而已。文学家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求索精神是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虽然包容在世界文化中的东西方文学,在各自发展史上所表现出来的“自我求证”与探索的底蕴有着表面上的不同,但是其精髓却是相似的,它渗透在对自己的某种特殊关心的深层意识里。
第三节: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一、“徒劳”的主题
吴刚伐桂、希腊神话西叙福斯推着石头上山,而后石头掉下来。表现了初民时期的人类,在与自然进行斗争时,努力抗争,但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川端康成在《雪国》里,虽然描写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艺妓的遭遇,但是他主要还是试图以艺术形象说明,人在生活中所作的一切牺牲、所进行的一切追求都是徒劳的,流露出面对他所不想了解的世界,而产生的一种虚无思想与悲观情绪。古代神话传说流传至今对人生徒劳的感叹,加缪从中汲取了力量,陈染表现出无奈,川端对现实丧失信心。“徒劳”成了他们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态度的试金石,这是由于他们不同的创作个性和相异的心理感受决定的。
二、“变形”作品的反思
主要与作者的创作心理和民族文化积淀有密切的关系。在古代的作品中,人被描绘成能变成某种动物,实际上是人类发展到文明阶段以后,一种返祖心理的反映。《奥德修纪》、奥维德在长诗《变形记》中,把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和一些历史人物编织在一起,颇具想象力。一百年后,阿普列尤斯的《变形记》、《一千零一夜》。在中国被描述得最为详尽而且绘声绘色的,莫过于唐代孙頠的《幻异志》中“板桥三娘子”的故事。
中外这类变形故事表明,人类有一种返祖心理长期潜存在深层意识中。到了现代也不乏其例,中外文学家在这类变形故事中寄托了现代人的思想意识,表达了他们对生存环境的一种困惑与恐惧。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这种变形的思想基础与古代已截然不同,是建立在人对现代社会的恐惧心理上的,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与认识意义。
三、“睿智”与二妇争子
德国现代著名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将中国的《灰阑记》改编为《高加索灰阑记》。作者遵循的原则是:“一切归属于善于对待它的人”。二母争子、智者明断的故事在希伯来文学总集《圣经·旧约》的《列王记》中,就有所罗门王断案的类似故事。
总结:他们将不管是否有关联的同类主题,按照自己民族的审美需要加以抉择,再繁衍出新的故事题材。由于主题的相同,文学研究有了另一种“可比性”。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进行某一标准下的比较,又派生出新的可比性。
第四节:世界文学与可比性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学派
第一节: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的法国学派是比较文学学科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学派,也是最主要的流派之一。阿扎尔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总体文学”来进行研究,致力于研究欧洲各民族思想之间的共性和感情倾向,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欧洲各民族文学的一种尝试。他认为文学思潮的影响研究也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通过各个国家的文学作品来观察其相应的影响。梵。第根是第一个系统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比较文学家。他的最大贡献在于强调各国文学间的相互影响才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而且科学地勾画出这种”影响”的经过路线,即影响的放送者、传递者和接受者。
1981年,法国学派在索邦大学创立了比较文学研究中心,这标志着法国比较文学走上了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综合研究的道路。中心分4个小组:
1、主要研究各国间的文学关系;
2、主要研究文学的表达方式;
3、主要研究比较分类学和比较符号学;
4、主要研究比较文学方法论。
第二节:美国学派
法国学派强调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必须要有“事实联系”,它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且有明显的沙文主义倾向。美国学派的理论,相对于法国学派的”影响理论”,可以概括为“平行理论”;研究方法也可相对于法国的“影响研究”而简言为“平行研究”。
初创时期理论尚欠严谨、定义过于宽泛的不足,仍是当前比较文学研究应该关注的事实。
第三节:俄苏学派
与法国学派的偏狭、美国学派的放任相比,俄苏学派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即独特的本质论和方法论。
一、从本体论而言,俄苏比较文学学者普遍认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国际间的文学联系和文学关系,研究世界各国间文学艺术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其次,许多学者不仅研究东西方之间的文学异同,欧洲各国之间的文学联系和关系,而且还研究俄罗斯文学与其他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二、就方法论而言,俄苏比较文学学者注重“类型学”研究。
第四节: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李达三“中国学派”的主张,非常明确,即走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中庸之道”,于是中国学派就成了中庸学派。中国学派的研究方法为“阐发法”,“阐发研究”,不仅仅是中国学者的一个成功策略和明智选择,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日新月异。中国学派“双向阐发”研究,任重道远。
曹顺庆在文中指出:“如果说法国学派以(影响研究)为基本特色,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为基本特色,那么,中国学派可以说是以(跨文化研究)为基本特色。如果说法国学派以文学的(输出)与(输入)为基本特框架,构筑起了(流传学)(誉与学)、(渊源学)、(媒介学)等研究方法为支柱的(影响研究)的大厦;美国学派以文学的(审美本质)及(世界文学)的构想为基本框架,构筑起了以(类比)、(综合)及(跨学科)汇通等方法为支柱的(平行研究)大厦的话,那么中国学派则将以跨文化的双向(阐发法),中西互补的(异同比较法),探求民族特色及文化根源的(模子寻根法),促进中西沟通的(对话法)及旨在追求理论重构的(整合与建构法)等五种方法为支柱,正在和即将构筑起中国学派(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大厦。”
第四章: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研究中心。
第一节:影响的类型
一、正影响:一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较为先进发达,因而其文化、文学有能力远播其他民族,并给予其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同时,它并未因自己的优势而拒绝接受和吸收其他的民族在文化、文学方面的影响。
二、反影响:一国文学希望从反面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外国的影响作用,指那些借批判外国文学,从反面支持本国文学的某种趋势与意图,通俗地讲就是”打鬼借钟馗”的道理。
三、负影响:一国文学在外来影响刺激下所产生的新的文学流派与思潮,往往被用来反对本国的固有传统或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和文风。
四、回返影响:一国文学中的某些因素为某个外国作家所接受,并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超越影响:某些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影响,超出在本国范围内的影响。
六、虚假影响:某些作家有意用虚假的异国题材内容,给自己的作品增加审美情趣,为读者制造某种假象,以便影响他们的审美意向。
七、单向影响:一国文学单方面接受别国文学的影响,而没有或不可能产生反影响的现象就是单向影响。
八、双向影响:两个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现象就称为双向影响。
九、直接影响:一国或民族的文学影响到另一国或民族的文学,其间没有插入包括其他作家或作品等媒介者。
十、间接影响:一国或民族的文学影响到另一国或民族的文学,其间经过了其他作家或作品通过各种方式作为媒介。
第二节:流传学
流传学:是以放送者为研究的起点,以接受者为研究的终点,探求一件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一种国别的文学在国外的成就、声誉、反响的学问。
一、总体影响:指一种民族文学或者一种思潮和运动所给予接受者的影响。
二、个别影响:指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对接受者的影响。
三、技巧影响:指放送者所制造的或改进后的文体、艺术形式、创作技巧等一些艺术表现形式影响了接受者。
四、内容影响:指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以及思想内容对接受者的影响。
五、形象影响:指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在接受国度的流传与影响。
第三节:媒介学
媒介学: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联系的 具体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因果规律的学问。
一、个人媒介者
二、环境媒介者
三、文字材料媒介者
1、中国翻译史
中国翻译事业信而有征,于东汉恒帝(刘志)元嘉元年(151 年),安息国太子安清(安世高)译出《明度五十校计经》始。
徐光启和意大利利马窦合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通四夷馆,专门翻译和传播外国语。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他们在文学翻译事业上具有开辟蒿莱之功,影响深远。
2、外国翻译史
古希腊沦陷以后,许多有文化的人也被带回罗马当奴隶,安德罗尼科斯是迄今为止有文字可查的第一位欧洲的翻译家。
《圣经》是目前翻译最多的。《赵氏孤儿》,法译本取名《中国悲剧赵氏孤儿》是第一部译为外文的中国剧本。第一部英译中国小说《好逑传》。
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专著《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严复又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译事三难、信达雅”的主张。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只有他将翻译定位为一门科学,他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一种文学的再创作,而且还是一门科学。
苏联翻译理论费道罗夫为代表,称为语言学派,后者以翻译家加切奇拉泽为代表,称为文艺学派,主张在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的“等值翻译”。翻译理论分为:直译理论和意译理论。
第四节:渊源学
渊源学:又称源流学。它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探求放送者即输出影响者、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在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方面曾经吸收和改造过的外来因素。
一、笔述渊源:见之于文字的渊源。
二、口传渊源:
三、印象渊源:指风景、艺术品、音乐等在视觉和听觉中的印象,勾起了作家创作的情感和思想。
四、直线式渊源:渊源研究的目的是从一部作品重新找到另一国文学作品的渊源,可以是题材,可以是情节和细节,也可以是思想。
五、集体渊源:指一个作家不是受一部外国作品或一国文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影响。
第五节:影响研究举隅
第五章: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经过推理分析,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是美国学派提倡的重要方法。
第一节:平行的模式
一、类比比较
二、对比比较
第二节:主题学
一、主题和主题学:主题探求某一部作品或某一个人物典型所表现的思想,重点在于揭示研究对象的内涵。主题学研究是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对考察研究对象外部——手段和形式的关注。
二、主题学研究的主题:主题是对题材的提炼和塑造形象所得出的高度浓缩与升华的思想结晶。
1、爱情和义务冲突的主题:中国洪的《长生殿》,唐明皇是失朝纲,还是占情场的冲突。司汤达的《法尼娜。法尼尼》中烧碳党人彼得和女主人公之间革命与爱情的尖锐矛盾,都表现人的感情和理智的矛盾。
2、不相识的父子相残的主题。
3、大家族盛衰史的主题。
4、描写战争的主题。
5、描写人总有一天会被赶出乐园的主题。这类作品主要表现人在离开福地时产生的一种失落感。中国的《红楼梦》。
6、描写生死恋主题的作品更多。
7、描写反咬一口的主题。
8、描写市民心态的主题。英雄主题。拿破仑主题。
三、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1、母题研究。
2、主题研究。作为主题学范畴里的主题研究,它关注的对象不是个别作品的主题,而是主题的相互取舍、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3、人物研究,又称典型研究。西方文学中常常以一些典型人物的名字来指称主题。如普罗米修斯主题。
第三节:题材学
题材学:主要研究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形态及其文化历史。
1、关于造人题材的神话;
2、关于“灰姑娘”的民间文学题材;
3、其他相类似的题材。
第四节:文类学
文类学:研究文学的种类和类型,也就是研究文学的体裁,它可以研究无事实联系的同一体裁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发展过程及其共同的规律和特点;也可以研究某些文学类型产生于某种民族文学之中,又流传到其他民族文学的历史轨迹,以及变迁演化的过程。
一、不同文体的比较
二、“缺类研究”与文类发生学有关系,它研究一种为何在这个国家里有,而在其他国家则没有,或者即使有这种文体的形式,而其实质或表现形式又相差甚远等。在这些研究中,中国有没有长篇叙事史诗,有没有按照西方古典文论界定的悲剧等,就成为要涉及的内容。中国的史诗出现在周文王时代,“文王史诗”这种中国式的史诗所表现的不是西方史诗中的那种尚武英雄主义,而是一种所谓的崇文的英雄主义。这种中国史诗中的英雄是聪明睿智、文质彬彬的圣哲,而不是西方史诗中那种骁勇善战、极端表现个人的英雄,二者明显不同。
中国少数民族的史诗《格萨尔王传》与外国相比,恐怕也难分高下。《格萨尔王传》产生于11世纪至13世纪,在我国西藏部分地区广泛流传。
至于中国有无悲剧的问题,有关学者各抒己见,至今无定论。朱光潜先生发表了题为《悲剧心理学》的博士论文,“事实上,戏剧在中国几乎都是喜剧的同义词,„„仅仅元代(即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有五百多部剧作,但其中没有一部可以真正算得悲剧”。
三、文学风格研究
第五节:比较诗学
比较诗学:诗是广义的文学,诗学是广义的文艺理论,简言之,比较诗学即不同体系的文学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
一、中西文论比较的几点异同:
1、中西文论都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论较为系统完善。对文学作品进行理性的评论,中国古代文论则不注重系统完整,具有即兴评论的特点。
2、中西文论都强调文艺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世界,但西方文论盛行再现说。中国古代文论注重“表演说”。
3、中西文论都程度不同地承认文学创作中的灵感问题,西方认为灵感与创作的关系是直接的,而中国则认为其二者的关系是间接的。
4、中西文论都宣扬文学艺术要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只是西方不大注意对”度”的把握,而中国很注意对“度”的掌握。
5、中西文论都强调文艺作品对人的教育作用及审美作用。受宗教影响,西方“惩恶扬善”侵透了基督教思想,中国“善恶有报”则处于佛教精神。
二、中东文论比较
三、中日文论比较
四、中印文论比较:韵不在弦上,而在弦外;味不在言表,而在言外。
第六节:平行研究举隅
第六章: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又称跨类研究,或非本科研究,简言之,跨学科研究专门探索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研究文学本身。
第一节:文学与自然科学
一、计算机与文学
二、系统论与文学
三、信息论与文学:美国数学家申农被认为是信息论的创始人,信息论要求人们以研究对象和由它发出的信息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为依据。
四、控制论与文学
五、数学与文学:模糊数学说明了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无法定义为一个确切标准(如堂•吉诃德、阿Q等)。模糊数学是美国应用数学家查德创立的。
第二节:文学与哲学
一、存在主义与文学:存在主义
1、存在先于本质,2、自由选择,3、世界荒谬。萨特的《禁闭》用传说或虚构的荒诞情节,反映了“自由选择”和“他人就是地狱”的哲学思考。波伏瓦的《女客》。
二、结构主义与文学:法国著名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罗兰•巴特在《论拉辛》一书中,用行为模式的方法对拉辛所有剧本的情节进行了高度抽象,拉辛的两部代表作《安德洛玛特》和《费德尔》。
第三节:文学与心理学
一、精神分析与文学:弗洛伊德成立的精神分析学。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医生、曾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认为人的心理状态由3个系统组成,它们分别为潜意识系统、前意识系统和意识系统。提出人的精神人格分为3个层面。按“快乐原则”行动,这是“本我”,“自我”,按现实原则,“超我”按“至善原则”活动。弗氏认为人从孩提时代开始就有性欲本能冲动,由于受社会道德的压抑,这种冲动被压抑到无意识的深处,形成“情结”。这种本能冲动最初表现在儿童暗中恋爱异性父母而妒忌同性父母的倾向之中。他借希腊神话俄狄浦斯弑父娶母来说明“情结”的作用,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以厄勒克特拉情结是恋父弑母。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一种颇有吸引力的“原则”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是“集体无意识”。
二、“意识流”与文学
第四节:文学与宗教
文学与宗教:西方文学受犹太教基督教影响最大,东方文学受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较深。中国文学则主要受到佛教影响,间或也能发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影响的痕迹。
一、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二、宗教与中国文学
第五节:文学与艺术:在文学和艺术各门类的关系中,文学与绘画、文学与音乐的相互渗透与相互影响显得尤为明显。
一、绘画与文学
二、音乐与文学
第五节:跨学科研究探得
第七章:阐发研究
阐发研究:阐发研究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和文学理论进行相互阐发,相互说明,以期达到对文学研究在新的层面上的理解,得出具有某种借鉴价值和审美欣赏意义的新结论。用不是本国的文艺理论,来解释本国文学。
第一节:阐释学的启迪
一、传统阐释学及其理论意义
二、现代阐释学与比较文学
第二节:阐发法的出现
一、阐发法的涵义:台湾学者率先也是正式提出“阐发法”。译者往往需借“外书”即中国道家和儒家学说中哲理上的名词术语,来附和“内学”,即佛教教义中类似和等同的概念。这种被称之为“格义的方法”。
二、阐发法与中国学派
第三节:阐发研究的勃兴
一、阐发研究的实践
二、阐发法与比较文学
第四节:阐发研究示范
第八章:接受研究
第一节:接受研究与比较文学
一、视接受者为主体的契合点:接受研究来自接受美学,接受研究强调读者。接受研究不仅把一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对外民族的影响作为研究重点,而且同样把 本民族对外民族文学的接受作为研究重点。
二、接受理论产生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原联邦德国5 位年轻的文艺理论家和教授,伊瑟尔和尧斯是接受理论的代表人物。
第二节:接受理论的新建树
一、接受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接受理论的合理性与偏颇
第三节: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
一、接受理论对比较文学的渗透
二、接受研究与接受理论的区别:首先,它可以使比较文学研究在考察文学诸多观念时,注意在域外的一部作品或一位作家被读者理解、接受的过程,原作被翻版、再创造的过程,以及文学事实本身对读者的影响。其次,接受研究是探索文学生活全部过程的研究,其中尤为注重对读者的研究。
第四节: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
一、接受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差异:接受研究是影响研究的延伸,它将主体和客体的位置进行了调整,改变了以往影响研究只研究甲如何影响乙的模式,而强调了乙对于甲的接受研究。读者可视为积极的吸取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经过文化过滤有吸收、有屏弃,早已成为世界各国传统的阅读观念与方法。中国人将这种方法称为“借鉴”。
二、接受研究的现实意义:接受研究可以阐明一个民族在接受了域外作家、作品、文艺思潮的影响后,形成的艺术气质、集体意识、精神风貌和文化心态,以及接受者个人在接受影响后再创作时,所表现出的艺术个性等诸多特点。
第五节:接受研究技巧
“赵氏孤儿”如何到《中国孤儿》的。
《中国孤儿》是18世纪思想家和文学家伏尔泰的重要悲剧作品。因《中国孤儿》是受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影响写成,所以它现今已成为学术界耳熟能详的中法文化交流的结晶之一。
悲剧艺术主要是通过悲剧冲突产生美感并引起共鸣。《赵氏孤儿》的悲剧内容:春秋时代,主要人物:晋国奸佞屠岸贾、赵盾、程婴、韩阙。对人物一系列壮举,及反面人物穷追不舍的诸多悲剧冲突。《中国孤儿》的主要人物:成吉思汗、张惕及其妻伊达梅。成吉思汗的内心深处也在对待伊达梅的爱情和虐杀孤儿之间展开了感情与理性的矛盾冲突。
伏尔泰对原剧主题的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自17世纪,中国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至18世纪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欧洲的主要国家都笼罩着一种对中国道德备感兴趣的气氛。他们把中国人视为极有道德的人类,渴望从中找出矫正自己的规范。因此,伏尔泰在自己的《中国孤儿》剧里必然会尽力表现这种道德的力量。他希望《中国孤儿》 剧在充分显示中国人的道德方面,能够胜任任何耶稣会的报告,由此可见,让孔子的道德学说蕴涵于剧中并不足为奇。
二、伏尔泰曾与卢梭就自然与文明的关系问题发生过争论,卢梭在论文中以蒙古人、满族人最初的文明虽不及汉人,却一再征服汉人为实例,说明野蛮社会的力量比文明社会表现得更为强大有力。伏尔泰在《中国孤儿》剧中体现出中国人的道德同样征服了成吉思汗的好战蛮风,成为其有力的武器。
三、伏尔泰对《赵氏孤儿》剧悲剧冲突的改动,是以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为基础的。他对《赵氏孤儿》剧的艺术成就颇有微词。他认为《赵氏孤儿》剧难以和法国古典主义名剧相提并论。是由于他师法高乃依和拉辛。
在戏剧研究中,人物形象塑造占重要位置。伏尔泰之所以要改变这一人物形象的美学内涵,并对它作如此大跨度的重新塑造,是有深刻原因的:
首先,谙熟中国历史的伏尔泰从历史中找出了要表达自己思想的真实史实。从历史上看,造成中国孤儿最惨痛悲剧的,不是屠岸贾,而是成吉思汗。其次,伏尔泰想通过悲剧主人公的美学意义,以便从道德层次上肯定《赵氏孤儿》剧是一部杰作。《赵氏孤儿》剧居然会产生在蒙古族统治下的中国,伏尔泰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野蛮的征服者接受了文明的被征服者的文化道德传统。为了使自己的这一观点具有说服力,最佳途径是使几乎征服了半个世纪的成吉思汗也折服于中国的传统道德。因此,成吉思汗在《中国孤儿》剧里顺理成章地取代了屠岸贾,成为作者颇具匠心地构思塑造的一个新的人物形象。再次,伏尔泰在《中国孤儿》剧里,将原剧中的具有类型化倾向的形象屠岸贾,再造成一个能够改变历史进程的重要历史人物成吉思汗,表现出超凡的审美力度。他将这个悲剧英雄置于情感和理性的矛盾中进行考验,最后让他的理性战胜感情。表达出许多启蒙主义思想,成了伏尔泰的代言人。伏尔泰将悲剧主人公按照古典主义美学的标准进行塑造,无疑更适宜于当时具有古典主义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的法国观众。因此,伏尔泰用剧中人成吉思汗取代了屠岸贾,目的在于要和塑造树立自己美学主张中的悲剧形象,以宣扬自己的启蒙主义思想。
悲剧的结局十分重要。《中国孤儿》剧由于悲剧冲突、悲剧形象的变化,悲剧结局已和原剧迥异。但同样具有悲剧美。它恪守古典主义悲剧的美学准则,在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中,表现理性的胜利,给人以一种感情净化后的畅美。《中国孤儿》剧与《赵氏孤儿》剧的悲剧结局虽然表现方法不同,但很圆满,都能被当时各自国家的人民所接受。这说明中法两国人民在悲剧结局的处理上具有某种认同;有某种相近的、追求完全美的审美心理与要求。
第九章:比较文学研究在国外
英国比较文学学者波斯奈特。
第一节:比较文学在欧洲的形成
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在西方发展较早,于19世纪30、40年代先后在法 国和德国形成。1892年魏尔曼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比较文学的专门杂志、比较文学书目和比较文学的理论专著,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比较文学。
第二节:比较文学研究在西方
阿诺德是他将法文的“比较文学”一词改造成人们现在通用的英文。波斯奈特发表的《比较文学》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的理论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
第三节:比较文学研究在东方
在日本真正的比较文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第一位比较文学启蒙者是坪内逍遥。1930年,日本比较文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阿部次郎认为比较文学是一种以认识文学普遍性为目的研究,并运用歌德世界文学的概念解释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塔哈塔维誉为埃及比较文学先驱。
第十章: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
第一节: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比较文学勃兴十年潮(1982~1991)
第三节:比较文学跨世纪随想
一、现状与特点
二、现状与特点的再认识。第一,理论化倾向。
第二,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趋向。第三,中外文学关系史的研究。
三、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视野。首先,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问鼎; 其次,跨文化倾向。
第二篇:比较文学学习心得
中文0993
大魔王
2009959036
比较文学学习心得
一学期的《比较文学》学习,在此,即将告一段落。而对于这个《比较文学》本科期间不深讨的课程,一学期的时间,或多或少有些心得和自己的想法。
开课处,老师说道,《比较文学》目前还是一门不成熟,虽然《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学关系的研究,即使它最早出现在法国,但是,至今,比较文学还是一门没有取好名字的学科。
前几天一个在北京同样学中文的朋友跟我说:“比较文学太不成熟了,学科出现到现在有70年的历史,最多可以算作100年吧。”
关于这个历史长短,我没有去研究过,更没有仔细论证过。但是,我觉得,比较文学这个学科不成熟与它的历史短似乎是毫无关系。比较文学之学科不成熟是因为“研究群体”的票友性质,不具有井岗山精神。
我本来就对比较文学这个学科没什么好感(对其它带有“比较”二字的学科也一样),真不知道比较来比较去最终能得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来。本来“比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好的,但现在好像都为比较而比较了,还成了一门显学。国内的比较文学研究很浮躁,绕来绕去,都没有抓住重点和实质。
好在我们的朱老师的讲课极为生动,虽然《比较文学》本身是比较枯燥,但老师总会引申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后回过头再来讲解课本内容。于是,先前对《比较文学》比较消极的想法,慢慢的就殆尽了。
那么,我先说下我学到的关于《比较文学》。
所谓比较文学呢,就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学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合编的《比较文学教程》(1816)中,但该著作未涉及它的方法与理论。使这一术语得以流行的,是法国文学批评家、巴黎大学教授维尔曼。1827年他在讲授中世纪和18世纪法国文学课时,曾几次使用“比较文学”和“比较分析”等术语,两年以后他将题名为《18世纪法国文学综览》的讲稿出版。1865年后,“比较文学”作为专门术语而被普遍接受。
19世纪70年代后,比较文学在欧美各国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心在法国。1931年法国保罗·梵·第根的著作《比较文学论》,第一次全面总结了近百年来比较文学发展的理论和历史,主张把文学研究划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三大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1952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在美国创刊,按年总结比较文学发展的成绩与问题。
那么学习《比较文学》的实际意义在哪里?大学学习,归根结底是要为日后的人生服务的。简而言之,之后的工作能不能用到《比较文学》这是我所关心和了解的方面。
中文系里的专业,现在找工作最不容易找的是古典文献、古代文学,但是古典文献又是中文系里研究最实在的、最成熟的,只是研究的人太多吧?在实在的这一点上,现当代文学自然没法去比。不过,人们批评古典文献一般是从“创新”上去批评,说古典文献没有“灵性”没有“思想”,只是故纸堆。最近几年,研究古代文学的人里边也有一些乱整的成份了,比如,解读“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什么什么稀奇古怪的“解裳”、超现代的床,解读“蜡矩成灰泪始干”和金瓶梅差不多了,等等,都是信口雌黄,“灵性”飞扬了,这也不好。
总之,不成熟的学科,“钻空子”容易些。成熟的学科,“进步”缓慢些。不过,客观地说,不成熟的学科总得快一点成熟才是,成熟的学科也要锦上添花才行。许多东西,不同专业之间,没有办法拿来彼此比较,张三不能跟李四比,李四不能跟王五比,张三是博士不一定比王五是硕士好多少,李四写了十篇文章不一定比张三只写了一篇文章强,李四发表的“权威核心”是个不成熟的学科不比张三发表的“一般刊物”强,不同学科之间,确实很难去相互比较,就研究者个体来说是这样。但是,就学科整体来说,还是能够进行比较的,一比较就看出来拿个是不成熟学科哪个是成熟学科了。
我个人是推崇“比较”二字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因为比较而“存在”。只是,问题是,“比较”的前提是学术的积淀、知识的积累,没有跨学科的、十年二十年的、冷板凳的积淀、积累就不要去做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学术,不是靠忽悠人就能行的。学术也不能靠韦小宝那样的灵活就能行的,从读大学到评上了教授、博导一直都没有读几本书的人也不少,这才是问题所在。不管你是韦小宝不是韦小宝,都得有冷板凳的读书的经历、积淀、积累才行。
我个人是不会去批评“比较”的。但是,“比较”的前提是学术积累,没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就不要去“临时”地造出个学术的原子弹来!临时的拼凑,拿个名词术语吓唬人,没有学习经历、知识学术的积累就忙着去创造希奇古怪的“前沿学术”,这才是问题的症结,这是学术欺骗,这是“生意人”的所谓的“学术”,不是真正的学术——这部分坏东西,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好东西,这也是当代中国人的可悲之处。
比较文学不成熟,与“比较”二字不成熟无关。
所以,我总结了《比较文学》的学习,必然要走学术研究的道路。我们一学期所学的涉及太过皮毛,很难用严密的“比较”角度就分析某物某物。但是,我们至少了解到了《比较文学》这门课,也了解了其学习方法。那么热爱它,就会审视它,就会继续研究它。
第三篇:比较文学判断题
一、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1.将作者───作品───读者这一以作品为中介、构成作者与读者交流的复杂过程作为一个具有多向关系的总的系统来考察,与只限于考察某一局部或局部关系其实是相同的。(╳)
错误。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作者在特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制约下写出了作品,作品作为一个符合系统,将作者意识到的或尚未意识到的信息传递给读者,读者并不是消极地接受这些信息,而是在特定的主观和客观的条件的制约下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再创造。系统论这种把文学作为一个有普遍联系的整体来进行研究,开阔了研究的视野,也往往能得出有意思的不同于局部或者局部关系考察的新结论。
2.哲学思想可以离开文学而存在,文学却不可能完全离开哲学思想而独立。(∨)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文学家是人,是思考着的人,他必然受到某一时代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也必然对遭遇的一切进行思考。好的作品必然在某些方面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3.作家的阶级出身固然对他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一定就真正打上了“不可磨灭的阶级烙印”。(V)
4、许多作家背叛了自己出身的阶级,为另一阶级服务,作家的出身背景与他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有时有联系,有时也并无多大联系。
“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
正确。“和而不同”中首先是“不同”,没有不同就很难有发展,“和”的主要精神就是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这种承认差别,不断追求新的和谐的精神,正是比较文学的精神。比较文学就是一方面要在不同文化的文学里,从诸多差别中,寻求内在的一致,也就是“和”,另一方面,又要从已有的、已然呈现的和谐中,分解出其差别和不同。
5.在现代小说中题材就是指客观的具体事件。(?╳ ?)
在现代小说中,题材不只是客观的具体事件,主观的意象、象征、某种行为、心理也可以构成题材。
6、主题往往由一个题旨构成。(? ╳??)
主题有时由一个题旨构成,如鲁迅的《药》;有时由几个或更多的题旨构成,如歌德的《浮士德》。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是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
7、“在远东国家中,迄今为止还没有按照类属对文学现象进行过系统的分类!”(╳)答:这种说法不够确切的。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成书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已经对诗歌进行了风、雅、颂的分类,后来,班固、曹丕、陆机、挚虞等都进行过分类。特别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功能”为标准,建立了三十四种文类的系统,同时,他在这个系统之外,创造性的提出了“体性”的新的研究层面。因此上述说法是不确切的。
8.只有在同一文化系统中,才能找出那些有意无意共同支持着的共同元素,在不同文化体系中进行文学理论的比较是不可能的。(╳)
由于术语、概念、欣赏习惯、心理结构、哲学体系的不同,不同文化系统中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是比较文学中最困难的课题,但是困难并不等于不可能。目前,已有关于中西文学理论关于文学存在方式、文学存在理由等各方面的比较研究。
9.中西文论都承认文学有模仿或反映世界,提高人们认识的功能。因此,中西诗学在文学的存在理由方面取得了完全的一致。(╳)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尽管中西文论中都承认文学有模仿或反映世界,提高人们认识的功能,但这里的“世界”有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理念世界、道德世界的区别,西方文论中谈得最多的是一个具体存在的实体的世界,而中国文论所强调的则是一个形而上的、总体的、偏重于道德风尚和抽象关系的虚实相生的世界。而且西方的模仿多少带有人为的、自觉的去仿照
和创造的意思,而中国文论则强调是自然的流露。
第四篇:比较文学名词解释
影响研究:比较文学传统研究方法之一。
影响研究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那些被接受的“异域”文学的影响,即侧重在对域外文学的借鉴、模仿,以及素材源泉等事实联系的梳理,研究视点集中在作品上
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为中心,以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跨出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第一步。此期以法国学者维耶曼、梵·第根、基亚等为代表。1931年梵·第根出版《比较文学论》,这是一部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著作,被誉为法国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多年来被当成是比较文学入门的必读书。他明确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目的及经过路线,强调“精细和准确考据”的研究方法,而忽视审美批评和赏鉴赏在比较文学中的作用。该书出色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建构了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不失为一部重要的比较文学著作。
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来研究,注重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学派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而也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
平行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之一。比较文学包括两个方面。一它是超越国界的文学研究;二它是有关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美国学者强调的是超越事实联系的平等研究,而法国学者强调的是依靠事实凭据来解决问题的影响研究,并且将文学批评排除在比较文学领域之外;第二点更是法国学者所激烈反对的,雷马克认为应该将文学同人类的知识、人类的其他活动领域联系起来,开展“跨学科研究”,还十分强调综合研究。美国的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关注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学科联系,注重作品的美学比较,理论基础是新批评等。平行研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大的扩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并使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此期是以美国学者重视平等研究建设为中心的阶段。
阐发研究:阐发研究作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之外的第三种比较研究的类型,是有台湾学者首先提出的,所谓阐发研究就是指综合运用西方有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进行重新的审视和阐释。并在此过程中对西方的理论进行验证,调整和改造。以期在中西方文化的共同规律方面有所发现。
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是近来科学方法讨论的热点之一。近年来一大批使用跨学科方法或从事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科学家陆续获得诺贝尔奖,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就其深刻性而言,跨学科研究本身也体现了当代科学探索的一种新范型。跨文明研究: 在全球化文明冲突时代,比较文学学科理论面临着重大的调整与转折。从“‘文明的冲突’与跨文明对话”、“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以及“‘汉语性’研究与异质文 化探源”等三个角度,论述了跨文明研究作为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特征 和实践指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主题学:主题学与主题研究:在探讨主题学的内涵之前,必须将主题与主题学加以区分。(台湾)陈鹏翔在《主题学研究与中国文学》一文中说:
1、主题是在任何文学作品层面中一个层次研究。
2、主题学研究的是相同主题(包含套语、意象与母题等)
3、一般的主题研究探讨的是个别主题的陈列。
4、而主题学研究则可朔自柏拉图“理念观”与儒家的诗教观。
(二)主题学的定义 目前定义较多:
1、梵·第根观点
2、弗里德里希与马隆观点
3、法国《拉罗斯百科全书》观点
4、乐黛云先生观点
5、杨乃乔的观点
总体文学: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化过滤:指在跨文化文学交流,对话中,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审美习惯等不同,接受主体有意无意的对交流信息进行选择,变形,改造,渗透,创新,从而造成交流信息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异现象
文学误读:文学误读:是读者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和主观评价。是因为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主观管情感不可能和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完全一样造成的。
第五篇:比较文学复习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纷纷出版。
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热”,当时,伏尔泰接触到马若瑟删节并译成法文的元杂剧《赵氏孤儿》,把它跟欧洲的同类剧作进行了比较,并改编和创作了《中国孤儿》一剧,影响很大。
1877年匈牙利学者梅茨尔创办《比较文学学报》。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专著《比较文学》。1897年法国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第一个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综观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分为“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的建立”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三个阶段。
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建立了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系所,创办了专门的比较文学刊物,成立了各级比较文学协会,并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大潮逐渐接轨合流。
2、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
3、出现了大量研究比较文学的成果,编辑了多种比较文学教材,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要求日趋强烈。
“四个跨越”中跨民族与跨学科:
1、跨民族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强调民族文学是比较文学研究展开的基础,因为从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审视,每一个民族所秉有的语言与文化是唯一性的,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两种最基本的生存标识。文学研究的视域一旦超越了民族的界限,就必然跨越了语言与文化的界限,于是文学研究主体的视域便可能维系在两个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上,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化是连接在一条意义链上的。
2、跨语言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标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沟通创作主体与阅读主体的媒介,民族之间与文化之间的最主要分水岭又在于语言的差异,民族文学之间的影响与接受也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如加拿大文学、美国文学、澳大利亚文学与英语文学虽然用英语撰写,又如海外华文文学的写作虽然操用的是汉语,但由于在某种程度上跨越了国界、文化与民族,仍然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3、跨文化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标识。在跨越东方西方文化系统下展开的比较文学研究,一定跨越了民族与语言。但是欧洲一些民族和国家在信仰上共同隶属基督教文化系统,那么对这些民族和国家的文学进行双项的比较研究,虽然同属一种宗教信仰文化系统下,但这种比较研究也跨越了民族、语言,比较文学在这里同样可以成立。如法国文学与德国文学同属于欧洲基督教文化体系下,但法德文学比较研究是建基于两种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与 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
4、跨国界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但不是唯一性标识。对于由一个民族构成的国家,如法国、德国,跨国界就是跨民族,但是对于统一于一个国家下的多民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这也属于比较文学研究范围内,如把汉族文学与藏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并且统一于一个国家下的两个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独立的语言与文化。
5、跨学科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室美国学者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一文提出来的,80年代以来,追寻文学与艺术、哲学、宗教、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所交叉的共同规律,成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跨学科研究大大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这最终也使比较文学研究走向了视域更为开阔的文化研究。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有着自身的学理要求,表现为三个规限:
1、和文学做交叉比较研究的这个领域,其必须是一个与文学相关的、独立的学科,并且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系统性。
2、跨学科研究必须是把双向知识汇通后,在比较研究的视域与思考中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自洽体系,这个自治的体系最终呈现在研究成果中,形成汇通双方又不同于双方的第三种学术立场。
3、文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研究,也必须是在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学的条件下才可以成立。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在学科的成立上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同时比较文学把学科的研究客体定位于国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汇通。
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则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以欧洲为例,历史上各国之间大规模的文学交流就至少有三次;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浪漫主义运动时期。
影响研究的对象既然是不同民族文学与不同国家作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研究内容就不难确认。梵.第根认为,任何一个影响研究都必须沿着“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这条路线追根溯源。具体来说,从“放送者”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一种民族文学在外国的影响,这种研究被梵.第根称为“誉與学”;从“接受者”出发,探讨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接受了哪些外国作家作品的影响,这被称为“渊源学”;从“传递者”出发,研究影响是通过什么媒介和手段发生的,即“媒介学”。
一个完整的影响研究应该包括“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三个方面:
1、誉與学。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集团对集团的影响,二是集团对个体的影响,三是个体对集团的影响,四是个体对个体的影响。(1)集团对集团的影响是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如法国文学对德国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17世纪诞生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几乎影响了当时的整个欧洲文学。俄国古典主义遵循法国古典主义的一些基本法则,推崇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尊重理性、强调三一律、要求语言典雅等。研究各国之间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的流传和影响,会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文明史上许多带有普遍意义的现象。
(2)集团对个体的影响是指一国文学对一个异国作家的影响。中国文学曾影响了许多日本作家,如茶传龙之介的《杜子春》扩展了唐李复言的《杜子春传》,《仙人》源于《聊斋志异》卷四的《鼠戏》一篇。
(3)个体对集团的影响是指一个作家对一国的众多作家的影响。受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玩偶之家》影响,20世纪初中国文坛相继出现了一大批反映争取恋爱自由、个性独立、妇女解放、反对传统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小说,如胡适的《终生大事》、鲁迅的《伤势》、茅盾的《创造》等。
(4)个体对个体的影响是指个别作家作品之间的影响。如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学说对20世纪的西方文学产生了广泛影响。
2、渊源学。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三种:印象的渊源、口头的渊源、书面的渊源。
(1)所谓印象是指作家旅居国外时所得到的感受。如歌德曾两次漫游意大利,他接触了丰富多彩的人民生活,研究了古代的艺术遗迹,逐渐从“狂飙突进”运动中解放出来,走向了古典主义。
(2)口头的渊源是一种不见诸文字的渊源。一个偶然听到的故事、一次谈话、有时会成为一位作家的某段文章,某一本书,甚至全部著作的基础。(3)书面的渊源也是必要的,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帮助。
3、媒介学。分为三种:个人媒介、环境媒介、文字媒介。(1)个人媒介又可分为三类:“接受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放送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和第三国中的个人媒介者。这些媒介都致力于将一国的文学翻译介绍到另一国去。(2)环境媒介指文学社团、文学沙龙、国际会议、官方的机构以及开放的城市等,它们在各国的文学交流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
(3)文字媒介是媒介学研究的重点。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曾对多部晚清中国小说产生影响,如钟心清的《新茶花》、何诹的《碎琴楼》。
美国学派及平行研究强调的是没有明确的渊源关系的文学,文化现象之间的研究。美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奇、列文。
平行研究是指将那些没有直接明确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研究其异同,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缺类研究,即一种文类为什么一国有而另一国无。
平行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明确切入点,限定问题范围。
2、通过面现象,深入辨析同异。
3、突破认知“模子”,实现超越与汇通。
4、坚持文学本位,明确学科界限。
主题和母题的区分:母题是对事件的最简归纳,主题则是一种价值判断: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具有主观性:母题是一个基本叙事句,主题是一个复杂句式:主题是在母题的归纳之上进行的价值判断,因此,一般来说,母题是一种常项,主题则是变量。
题材是主题或母题所赖以寄身的事件。主题学范畴内的题材专指在民族文化间具有共通性的典型事件。题材研究主要考察一种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流传演变或者某种类似的题材在不同文化语境中表现形态的异同。
典型人物形象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型形象,一种是类型形象。原型形象一般是指保存于神话或传说中具有民族特性的人物形象。类型形象一般指的是某种性格与个性。
意象是当人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也就是“意中之象”。意象是一种符号,一种蕴含了个人审美情趣和文化倾向的表现符号。
社会集体想象物指的是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可以分为文本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部分。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文本内部研究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是词汇,第二是等级关系,第三是故事情节。
套话历经时间的积淀,凝集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丰富的历史内容,成为了解异国异族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