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0届一轮复习教案:2.5《北魏孝文帝改革》(岳麓版选修1)22(全文5篇)

时间:2019-05-15 04:2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2010届一轮复习教案:2.5《北魏孝文帝改革》(岳麓版选修1)2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2010届一轮复习教案:2.5《北魏孝文帝改革》(岳麓版选修1)22》。

第一篇:【历史】2010届一轮复习教案:2.5《北魏孝文帝改革》(岳麓版选修1)22

优化方案 成功相伴

高三(岳麓版 历史选修I)·

优化方案 成功相伴

军事上

① 与经济、文化更为发达的南朝政权接壤,受南朝威胁;

② 在其北边,有虎视眈眈的劲敌柔然等族。(3)政治上

北魏已建国一百多年,保守势力相当强大,在封建化的过程中,原来的鲜卑旧俗和委任汉族地主为地方官吏的宗主督护制已不适应当时政权的巩固与皇权的集中,滞缓了北魏的进一步发展。

② 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迫使统治者必须加强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实行汉化政策,使自己的政权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北魏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来自三个方面:(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造成的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矛盾激化:恶化尖锐,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稳固。(3)各地人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

面对动荡局势,冯太后和孝文帝认识到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和采用汉族封建国家先进的统治经验和政策,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六)改革目的

(1)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的社会发展。

(2)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鲜卑族封建化,加快社会经济发展

(3)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加强对广大中原地区(黄河流域)的统治

二、主要内容、措施、情况

孝文帝于485年颁布了均田令,494年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一)建立卓有成效的新制度

——实行均田制、三长制、俸禄制度、任期考核制。1.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485年,颁布了均田令

——均田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

(1)内容:将掌握在国家手中的无主荒田,加上农民原有的土地,进行有限度的还授。把荒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露田40亩,妇女每人20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男子每人桑田20亩。

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2)作用:

① 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②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发展了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优化方案 成功相伴

2、设立三长制

(1)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2)内容:486年,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选择本乡“强谨”的人充当(基层行政组织)。“三长”负责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3)作用: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控制,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3、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度、任期考核制,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

(1)目的:为杜绝官吏贪污

(2)内容:

① 规定官员的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

——官吏无权到民间征收,不得接受馈赠,违者严惩

② 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按政绩好坏决定地方官吏的任期。

(3)作用:

① 改善了吏治,减轻了赋役负担,使农民可安心从事生产

② 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发展

(二)巧设计迁都洛阳: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

——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

1.原因、目的:为巩固北魏的统治,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落后的风俗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平城(今山西大同)的局限:定都已近百年,气候恶劣,生产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地处偏僻,很难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逐渐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威胁。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

(2)洛阳的优势:是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原因有:

① 倾慕汉族文化: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

1)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2)孝文帝认为: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

② 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1)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2)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

③ 解决粮食供给问题:

1)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

后来,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

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优化方案 成功相伴

2)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④ 地理环境的影响。

1)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

2、情况、经过:公元493年,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

——从平城出发,494年把国都迁到洛阳。

3、作用: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4、材料解析:

这些史料,说明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决心。当时,平城地偏一隅,经济落后,常受柔然骚扰,对控制中原地区和推行改革十分不便,也不能和黄河流域的汉族地主联系。离开平城,迁都洛阳,就成了孝文帝推行改革实现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甘冒风险,定计迁都,假借南征,迫使鲜卑贵族就范,甚至决心大义灭亲来推进改革,完成迁都之举。

③ 迁都洛阳,这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的行动,为后来北魏在政治上、社会风俗上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实行汉化政策,雷厉风行,移风易俗:改穿汉服,改姓汉姓,与汉族通婚,改说汉话,改行汉制。

孝文帝宣布几条法令: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1、内容、措施:

(1)改说汉语:30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30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话,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

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

(2)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下令,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

(3)改用汉姓。公元496年,孝文帝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

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还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同时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

规定凡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就算是洛阳人,死后不许归葬塞北。孝文帝这些强制性的政策,都是为了减少民族差异、民族隔阂。许多贵族虽然心怀不满,却也只能执行。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4)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为了拉拢汉族地主,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还主张同汉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5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这种姻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而且,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

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优化方案 成功相伴

(5)孝文帝还延用了汉族的门阀制度。他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按门

优化方案 成功相伴

④ 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大融合4、材料解析:这些史料反映了

① 孝文帝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② 孝文帝从姓氏、服装、语言、婚姻等方面进行改革

——清除了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

③ 孝文帝对改革非常重视,其主观动机是想缓和阶级、民族矛盾,巩固统治。

但在客观上,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各族的融合,作出了贡献,孝文帝是一位有卓见的杰出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

三、历史影响、评价、作用、意义

——~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

(1)农牧业的发展。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其原因有:

① 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② 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③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2)手工业的成就。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较大发展,北方青瓷的出现。——原因主要是农业、商业的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3)商业活动的活跃。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其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北魏的贵族的大都经商:一方面说明了商业的活跃,另一方面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2、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政权的封建化。

通过改革,鲜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起同期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鲜卑族的汉化程度是最高的。

鲜卑族经济的转型,推动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的自律,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孝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废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

——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最终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即周代最早对“礼”(祭祀、朝食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强调和固定。后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沿用这一制度来维护统治。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孝文帝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份的落后残酷的法律,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优化方案 成功相伴

——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适应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鲜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风俗习惯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

(1)生活习惯的汉化: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小结: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1)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从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2)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四、胜因:成功

(1)国家强制推行力度大

(2)顺应历史潮流: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3)知人善任,策略得当,减少了阻力,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

☆习题点拨

一、阅读与思考

与汉服俑较为相似,因为孝文帝移风易俗的一项措施就是改鲜卑服为汉服。

解析与探究提示:

说明了孝文帝为了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迁都洛阳,促进了洛阳的全面繁荣。

二、自我测评答案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北魏统一北方后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汉族落后。

(2)各民族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再加上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4)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改革。2.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有:实行均田制与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3.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 应用体验

※ 训练测评

一、选择题

1.建立北魏的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

A.大兴安岭北段 B.大兴安岭南段C.小兴安岭北段 D.小兴安岭南段

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优化方案 成功相伴

2.北魏统一北方是在

A.386年 B.439年 C.485年 D.493年 3.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柔然侵扰北魏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4.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5.被北魏孝文帝比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

A.均田制 B.三长制 C.俸禄制 D.改穿汉服 6.北魏人口达到3000多万,是在

A.拓跋珪时期 B.冯太后时期 C.孝文帝时期 D.孝明帝时期 7.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8.北魏时台湾名称

A.朱崖洲 B.夷洲 C.流求 D.琉球 9.北魏孝文帝亲自主持的

优化方案 成功相伴

(1)魏主是指谁?孝文帝

(2)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

改革鲜卑姓为汉姓

(3)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

(4)提出论据的意图何在? 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17.恩格斯曾指出:“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谈谈你对这一论述的理解。

答:

(1)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面临的经济、政治危机,本质上是落后的奴隶占有制与中原先进生产力的矛盾,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融合趋势的矛盾。改革的核心是克服鲜卑制度的落后成分,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制度全面纳入封建轨道。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推行均田制与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2)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明恩格斯揭示的历史规律是正确的。18.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18.不同意这一观点。

答: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拓跋民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探究感悟

均田制的性质学术界看法不一,主要有下面两种说法:

(1)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答:同意

优化方案 成功相伴

优化方案教考资源网

第二篇:2017-2018学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 专题综合测评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荐)

专题综合测评(三)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本试卷共6个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顷以来,遂各怠慢,纵奸纳赂,背公缘私。致令贼盗并兴,侵劫滋甚,奸宄之声屡闻。

——《魏书·高祖纪二》

材料二 丁卯,诏曰:臵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班禄以十月为始,季别受之。旧律,枉法十匹,义赃二十匹,罪死;至是,义赃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仍分命使者,纠按守宰之贪者„„三载一考,考即黜陟,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受禄者无不局(恐慌害怕),赇赂殆绝。然吏民犯他罪者,魏主率宽之,疑罪奏谳(审核)多减死徙边,岁以千计。都下决大辟(判处死刑),岁不过五六人;州镇亦简。

——《魏书·刑罚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北魏出现社会问题。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为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北魏采取的措施。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9分)【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官„„纵奸纳赂„„”“贼盗并兴”、材料二中的“中原丧乱”等关键词语可总结出社会问题;第二小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要注意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总结;第二小问可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总结。

【答案】(1)社会问题:吏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百姓纷起反抗。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官吏无俸禄,导致官吏贪污盛行,任意搜刮百姓。

(2)措施:制定俸禄制(班禄制),严厉整顿吏治;对官吏实行任期考核制度。积极作用:使吏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政局安定;农民安心生产,北方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以后的改革创造了有利局面。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一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

“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5分)(2)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以史实加以说明。(10分)【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可以看出,北魏急需改革;根据材料“前秦在淝水一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可知,要吸取前秦的教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在改革前实现了统一,民族矛盾激化,冯太后与孝文帝仰慕汉文化。第(2)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分两步:第一步,进行选择或者判断,即亮出观点;第二步进行论证,如果同意赵翼的观点,首先结合材料概括出其观点,即北魏政权的灭亡源于“汉化”政策,需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完全汉化的弊端作答;如若同意材料中黄仁宇的观点,首先要结合材料概括出黄仁宇的观点,即孝文帝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结合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作答即可。

【答案】(1)背景: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北魏统治者吸取前秦崩溃的教训,试图通过汉化来巩固统治;北魏统一北方;社会矛盾激化:冯太后与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2)观点一: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源于“汉化”政策。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同时也造成了鲜卑族内统治阶层的分裂,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国力日衰。

观点二: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孝文帝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文帝“定姓族”,确认汉人士族的法律地位,也使鲜卑贵族门阀化。他规定鲜卑中的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同于汉族门阀中的崔、卢、李、郑四姓,只任清职,其余按照三世官爵列入不同的门第等级。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须知鲜卑本无文化可言,要有学术文化,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鲜卑贵族自不能等到懂得儒学或有了“隽才”之后,才取得与汉人士族同等的社会地位。„„孝文帝不讲人伦,只讲姓族,不问个人如何,只问门第高低„„目的在使鲜卑贵族的政治社会地位能与北方汉人崔、卢、李、郑等大姓迅速一致起来。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材料三 时宗室外戚权幸之臣,竞为豪侈,高阳王雍,富贵冠一国,宫室园圃,侔于禁苑,僮仆六千,伎女五百,出则仪卫塞道路,归则歌吹连日夜,一食直钱数万。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孝文帝“定姓族”的原因。(6分)(2)综合上述材料,应怎样评价孝文帝“定姓族”的举措?(9分)【解析】 第(1)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二进行归纳总结。第(2)问“评价”要注意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原因:鲜卑族文化落后;学习文化需要较长时间;巩固统治的需要;提高鲜卑贵族的政治社会地位。

(2)积极:促进了民族融合;提高了鲜卑贵族的政治社会地位;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消极:强化了门阀制度;导致士族生活腐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9分)(2)根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解析】 第(1)问,要将两次改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商鞅变法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转型时期,孝文帝改革处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过渡的转型时期,由此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列举相应的改革措施即可。第(2)问,抓住“除旧布新”“形式”等要求,结合第(1)问中各自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可从政治(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秦国经济与北方经济)等角度回答。

【答案】(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举一例说明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2)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相同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王朝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迁都之计”。十八年“二月甲辰,诏天下,喻以迁都之意。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并任用南朝儒士制定礼乐制度,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

——《北朝时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的汉化措施。(7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孝文帝的汉化政策。(8分)【解析】 第(1)问措施根据材料中“定迁都之计”“革衣服之制”“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死葬河南,不得还北”“诏改姓为元氏”“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进行概括即可。第(2)问,对孝文帝的汉化政策的评价要全面、辩证把分析,既要看到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其存在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措施: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改籍贯,迁都之民死后葬洛阳;皇族改姓元氏;仿南朝制定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答出四点即可)(2)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移风易俗;加速了北魏社会封建化;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消除了鲜卑民族特性的全盘汉化;使拓跋贵族迅速腐化堕落;为北魏发展埋下了隐患。改革必须在立足自身主体性和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先进文明,不能直接移植、生搬硬套。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它有力地荡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旧习俗、旧观念,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中国古代史资料》

材料二 在今天中国的范围乃至整个东亚,在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间,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一直是总体上最先进、文化水准最高的民族,所以对其他民族而言,“现代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就是“汉化”的过程。当然,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的限制,想汉化未必化得了,但要进步就只能学习汉族文化却是别无选择的道路。不仅前面提到过的各个民族毫无例外,就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元(拓跋)宏迁都及其汉化》(1)根据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论证材料一中“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的观点。(6分)(2)试结合材料二,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述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9分)【解析】 第(1)问,实质是对商鞅变法内容和影响的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要从两个方面理解孝文帝改革的实质及对其的认识。

【答案】(1)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2)孝文帝改革的实质是鲜卑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即由奴隶制文明到封建制文明,由鲜卑化到汉化的演变过程。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虽然失去了民族特色,但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对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论证严密、合理即可,持否定态度的不予给分)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教案 川教版

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课标要求】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探究,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课文内容,编演历史小剧,进一步认识孝文帝的迁都和汉化政策,从而培养学生表达、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小组讨论孝文帝改革的作用,评价孝文帝,从而形成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正确评价的能力。通过识读课文中的地图、插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少数民族的内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从而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学习孝文帝锐意改革的史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介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学习各民族大融合的史实,使学生感知民族美,感受民族的和谐美。

【重点难点】

一、重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二、难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实施的新制度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爱心

用心

专心 1

【教学方法】启发式和问题教学法

【教具(媒体)】《爱我中华》歌曲,鲜卑族的发展过程,鲜卑族、汉族生产生活的图片,“朕为天子„„”史料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采用擂台赛形式说出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播放《爱我中华》歌曲,(教师小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看今朝,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共建四个现代化;忆往昔,早在北魏时期各民族已融为一体,共创我国的历史。古代北魏各民族的大融合,是孝文帝改革的功绩。(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一、少数民族内迁

(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民族的分布格局: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散居边地;掌握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名称:匈奴、鲜卑、氐、羯、羌;知道少数民族迁移的方向:南迁中原。再出示鲜卑族迁移、发展、建立北魏和统一黄河流域的多媒体,了解内迁的少数民族中,以鲜卑族拓拔部的影响最大)(教师小结)

中原主要是汉族的居住地,政治、经济、文化较为发达,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内迁的鲜卑族拓拔部建立了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标志着北朝开始。

(指导学生观看北朝(439年-581年)示意图,了解北朝的更替情况)(过渡)北魏的发展为孝文帝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爱心

用心

专心 2

1、改革背景

(先出示鲜卑人落后的生产生活资料,再出示黄河流域汉族人先进的生产生活资料,引导学生作鲜明对比,展开联想:内迁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在交往中会做些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后开展讨论:孝文帝为什么要改革?设想假如不改革会导致什么后果?)(教师小结)

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后与汉族交往频繁,增强了民族融合,但鲜卑贵族千方百计地阻止鲜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强行维持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鲜卑贵族还残酷地实行民族压迫,把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变为奴隶和杂户,激化了民族矛盾。各族人民反对鲜卑贵族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北魏政权面临着危机。为了适应中原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缓和社会矛盾,缓解政权危机,巩固北魏统治,孝文帝顺应潮流,锐意改革。

2、改革措施(1)实施新制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注释,知道实施的新制度有:三长制、均田制、俸禄制;理解实施新制度的目的:加强政府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教师讲述)

均田制: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将农田分给农民,确保耕者有其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三长制:即五户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完善了北魏的基层行政组织。俸禄制:废除官吏自筹俸禄,敲诈百姓的制度,确立官吏的俸禄由政府统一筹集、分发的新制度,加强了政府对官吏的管理。孝文帝实施的这一系列新制度,有利于巩固北魏的统治,有利于北魏经济的发展。

(2)迁都洛阳

(指导学生先观看教材中的迁都示意图,了解迁都位置;后阅读教材和小字叙述,了

爱心

用心

专心 3

解迁都的曲折斗争;再观看由学生表演的历史短剧——迁都洛阳:三名学生各扮演孝文帝、改革派、保守派,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教师小结)

北魏都城从黄河以北的平城迁到黄河以南的洛阳,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尽管北魏政权中改革派与保守派斗争激烈,但改革派最终赢得了胜利,充分表现了孝文帝改革的胆识和决心。(3)实行汉化政策

(学生阅读教材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鲜卑人进入中原后有哪些不便?语言不一样,饮食不一样,穿戴不一样,礼仪不一样……;了解汉化政策的内容:改语言,说汉话,穿汉衣,与汉人通婚,完善教育制度……最后指导学生观看《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图,组织学生讨论: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汉化政策?)(教师小结)

鲜卑人多是二、三字的复姓。孝文帝原名拓拔宏,复姓拓拔,名宏,是北魏王朝的第六任皇帝。他为了实行汉化政策,带头将自己的鲜卑名“拓拔宏”改为“元宏”。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少数民族汉化,缩小民族之间的差别,学习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加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民族大融合。

三、北方民族大融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观看《北魏墓出土的石砚》、《北魏墓碑上的书法》、《反映北朝时期上层人物生活的石刻》等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孝文帝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小结)

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具体表现在;生产方面,少数民族从游

爱心

用心

专心 4

牧方式改变为农业居民,汉族人民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了畜牧业的生产和加工技术;生活方面,“胡人汉服”、“汉人胡食”。

总结新课

(出示媒体史料:“朕为天子,何必居中原!朕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若永居恒北,复值不好文之主,不免面墙耳。”指导学生理解其意后,提出议论题:今天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有人说,“孝文帝的汉化,导致了鲜卑的消亡,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也有人说,“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的功臣”,你是怎么看的?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后,选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评价孝文帝的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应以某个政权和民族的兴衰为标准。(教师总结)

孝文帝的改革虽然距离我们已经一千五百多年了,但他对今天我国多民族之间的发展繁荣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仍具有借鉴作用。他实施了新制度,迁移了都城,实行了汉化政策,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他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古代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为推动我国历史的发展立下了功勋,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

【巩固练习】

1、从东汉末年起,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A、氐

B、羯

C、鲜卑

D、匈奴

E、羌

2、北魏是_____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氐

B、羯

C、鲜卑

D、匈奴

E、羌

爱心

用心

专心 5

3、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从_____迁到_____。A、洛阳

B、平城

4、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_______。A、促进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 B、促进了北方各族大融合 C、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D、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

5、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爱心

用心

专心 6

第四篇:2019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同步练习: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南昌高三联考)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之于历史的意义,不在于破坏,不在于摧毁,而在于回归,在于重生;这生生不息的人性启蒙,这潜滋暗长的普世关照,是导引着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和繁荣的必由之路。在此作者强调的是()A.五四运动没有其现实意义 B.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 C.五四运动的爱国救亡意义 D.五四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 答案:B 2.(2018·临沂高三评估)下图所示为1920年5月4日胡适等发表的文章《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并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作者反对学生参与社会事务 C.五四运动产生负面社会影响 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 答案:A 3.(2018·宿州高三统测)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国人对学习西方的深刻反思 B.巴黎和会一度给国人获得世界强国地位的希望 C.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抗争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答案:A 4.(2018·临沂高三联考)五四运动期间,一家理发店门前贴出“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诸君不必光顾”的告示。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市民阶层 B.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五四运动的主力是资产阶级 D.五四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 答案:B 5.(2018·保定高三模拟)1939年5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其中写道:“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新阶段”指()A.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参加革命斗争 D.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答案:B 6.(2018·银川高三统考)1919年,北京等地流传着名为“请看高丽现实之惨状”的漫画。描绘了朝鲜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惨遭屠杀活埋的场面。其目的是()A.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

B.表达对朝鲜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 C.激励国人反帝爱国斗争的决心 D.赞扬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精神 答案:C 7.(2018·鞍山高三模拟)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这反映了()A.中国人民开展收回利权运动 B.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四运动 答案:C 8.(2018·秦皇岛高三联考)“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了五四运动()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答案:C 9.(2018·汕头高三模拟)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1919年的“五四”,我们可以说,“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这主要是指五四运动()A.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B.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是激励中华民族腾飞的不竭精神动力 答案:D 10.(2018·海口高三期中)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答案:B 11.(2018·大庆高三模拟)教育家蒋梦麟说,五四事件使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由此可见()A.五四运动宣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B.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C.广大群众在五四运动中团结救国

D.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 答案:C 12.(2018·抚顺高三统测)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着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不能说明这些结论的是()A.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 B.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C.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道路 D.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人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8·青岛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如若有人问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大概的答词必然是爱国救国。五四特有的精神是(一)直接行动;(二)牺牲的精神。

——陈独秀

材料二 五四运动有三种真精神,是学生牺牲的精神,是社会制裁的精神,是民族自觉的精神。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民族自觉的精神万岁!

——罗家伦

材料三 我认为五四运动的精神中最重要的两点,是具有强烈民族主义诉求的爱国精神和对自由民主的不懈追求。但在发扬爱国精神的时候应该谨防盲目排外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出现。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应该具有大国心态,应当具有宽广发展的眼光。因此我们应当在不忘历史的基础上爱国,分清哪些是国外对我国的敌视,哪些是我们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陋习。

——杨凤城

(1)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精神的基本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五四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青年在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案:(1)基本内容:爱国、民主、科学、追求真理、勇于牺牲、敢于斗争、思想解放等。

(2)核心内容:爱国主义。史实:反对巴黎和会上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的提出;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近代中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为此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这些都体现了五四运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3)在发扬爱国精神的时候应该谨防盲目排外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出现;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14.(2018·惠州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指社会主义学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 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罢学风潮”是什么?“近因”指什么?(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中肯?为什么?(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答案:(1)“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近因”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材料一诬蔑、敌视学生运动。材料二支持、赞扬学生为爱国运动。

(3)不中肯。因为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无产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和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4)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异: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并认为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

第五篇:历史:3.10《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案(岳麓版08版选修4)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10课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课标要求】

(1)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

(2)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孙中山探索革命真理、创建中国同盟会和提出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史实,体会孙中山追寻救国之路的艰辛历程及其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了解孙中山在缔造中华民国、推翻清王朝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过程中的历史功绩,探讨孙中山在推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了解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斗争及领导护法运动的历程;探讨孙中山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的历史过程及其重要历史意义,对孙中山的先驱作用做出客观独立的历史评价。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观看《孙中山》等历史题材的影片,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了解孙中山前期革命经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时代发展和人物心路历程的关系,在引导学生建构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再造共和、组织护法运动、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的历史轮廓的同时,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继续革命的活动与革命理论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孙中山组建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举行广州起义等活动,展示了一个革命先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通过学习,应积极继承和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为民族的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团体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史实。2.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改组中国国民党,提出新三民主义学说。

【教学难点】

1.理解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2.如何理解孙中山不断革命、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世上有三种人:一为先行者、二是墨守中道的人、三是落后者,而先行者往往要付出代价,甚至牺牲,但他们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0世纪中国的一位先行者——孙中山。

2006年中共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胡锦涛讲话:“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那我们就通过此课一起走进这位时代的伟人。

一、从“医人”到“医国”

(提出问题)孙中山早年的人生规划是什么,后来有何改变?为什么会有这一改变?你从孙中山对职业的选择中得到什么感悟?

【师生活动】早年孙中山孙中山,原名孙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名逸仙。1866年(同治五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在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家。名孙文,字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故号中山。

他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急剧变化的时期。外患日重,人民在苦难深渊中挣扎。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但人民的反抗斗争没有止息。孙中山自幼参加农业劳动,最喜欢听太平天国革命的故事。;这使他对中国农民有较深刻的了解,也使他看到了人民的反抗精神,认清了清朝统治者的狰狞面目。12岁时,他投奔了在檀香山经营农业的哥哥孙眉,此后又在香港、广州等地读书,受到了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教育。他非常景仰华盛顿、林肯等人,更感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合理,产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国群之愿”。遵循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言,决定习医。他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十分关心政治问题,并“以学堂为鼓吹之地”。他与同学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人经常一起纵论时政,称颂太平天国革命,被人称为“四大寇”,他也自许为“洪秀全第二”。

(1)改良思想:1889年,《致郑藻如书》,试图在家乡试行乡村改革,进而推向全国,达到民富国强的地步。表现了孙中山改良思想的初现。1894年,《上李鸿章书》,想依靠清政府自上而下改良,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结果失败。

(2)民主共和:1894.11在美国檀香山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认识:从对清政府幻想,和平改革救中国到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

二、民族、民权、民生

(提出问题)孙中山是怎样建立中国同盟会的?其革命纲领如何? 【师生活动】

1.成立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一致推举为总理。

纲领:“驱除鞑虏、回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提出三民主义: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里,孙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皇权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人民享有国家主权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通过核定地价、土地国有的方法来解决土地问题 3.新三民主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孙中山以俄为师,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4.影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包括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描绘了他心目中中国现代化的前景。

三、建立民国

(提出问题)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等人为建立民国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

【师生活动】 1.在两广筹备起义:

2.1906年制定《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3.赴欧、美筹集经费 4.1912年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四、愈挫愈勇

(提出问题)孙中山在民国成立后为维护共和进行了哪些努力? 【师生活动】

(1)二次革命,1913年。

(2)组建中华革命党。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继续领导反袁斗争。

(3)护法运动:1916年,孙中山奋起倡导护法运动,捍卫共和国的象征——《临时约法》好国会。

(4)不断寻求救国之路。

五、《建国方略》

1.完成:1917年-1919年孙中山完成《建国方略》。《建国方略》是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为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启发与唤醒全社会的民众、开创未来社会建设新局面而撰写的重要著作。

2.内容:

(1)“孙文学说”是心理建设(2)“实业计划”是物质建设(3)“民权初步”是社会建设

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同意改组国民党

2.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意接受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3.收回部分“关余”:1924年初 4.黄埔军校的建立:

5.《北上宣言》1924.11,重申国民党反帝、反军阀的立场 6.北平病逝:1925.3.12“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提出问题)纵览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是什么精神在支撑这他,使他“愈挫愈勇”?体现了他的那些精神品质?(归纳“孙中山精神”)

(学生活动)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的民族精神。

③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④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提出问题)归纳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学生活动)

1.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最伟大的功绩);

4.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顺应历史潮流,改组国民党,制定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进程;

7.孙中山所著的《建国方略》是他的政治思想和建国思想的光辉结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课堂小结:胡锦涛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这是美好的前景,更是重大的责任。光明在前,任重道远。我们不能懈怠,我们仍需努力。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勇敢担当历史赋予的责任,共同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

【板书设计】

第10课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一、从“医人”到“医国”(1)改良思想:(2)民主共和:

二、民族、民权、民生

1、成立中国同盟会

2、提出三民主义:

3、新三民主义:

三、建立民国

1.在两广筹备起义:

2.1906年制定《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3.赴欧、美筹集经费

4.1912年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四、愈挫愈勇(1)二次革命(2)组建中华革命党(3)护法运动

(4)不断寻求救国之路。

五、《建国方略》

1.完成: 2.内容:

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布置作业】

[自我测评] www.xiexiebang.com 结合史实,评价孙中山山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提示: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光辉旗帜。他系统提出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之后又为捍卫民主共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3.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实现了一生中的伟大转变,改组国民党,制定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并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4.孙中山所著的《建国方略》是他的政治理想和建国思想的光辉结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下载【历史】2010届一轮复习教案:2.5《北魏孝文帝改革》(岳麓版选修1)22(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2010届一轮复习教案:2.5《北魏孝文帝改革》(岳麓版选修1)22(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