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2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1

时间:2019-05-15 08:5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2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2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1》。

第一篇: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2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1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3-2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同步练习

(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B.共和政体的确立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答案】A

【解析】英国和德意志帝国的政体不是共和政体,排除B项;这几个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排除C项;首先,美国不属于欧洲,其次,英国、法国、德意志帝国这几个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也不能说明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排除D项。

2.在高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A.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体制

B.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答案】A

【解析】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没有君主,因而不存在从君主制过渡的可能;英德等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非共和体制。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审读材料,材料内容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句话是总统对议会的制约;第二句话是议会对总统的约束。总统拥有行政权,议会拥有立法权,总统和议会的相互制约体现了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4.(2012·襄阳)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B.总统对议会负责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1

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哪一项最能体现孟德斯鸠的上述思想(或受其影响)()

A.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员成为共和国总统

B.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C.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D.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答案】C

【解析】孟德斯鸠的思想是强调“贵族参与立法的程度应该和他们在国家中所享有的其他利益成正比例。贵族应组成一个团体,有权制止平民的侵犯,正如平民有权制止他们的侵犯一样。”参议院的设立体现了这一思想。

5.(2012·信阳)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着重强调“心脏”的重要性,而“心脏”指的是立法权,在近代西方国家拥有立法权的是议会,故D项符合题意。A、B、C各项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

6.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B.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

C.经宰相批准后立即生效

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获得通过

【答案】D

【解析】德国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皇帝真正掌握国家的权力,不利于政府的法案不可能获得批准和通过。

7.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答案】C

【解析】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8.“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民主代议制,其突出表现在()

A.选举权方面

C.行政权方面

【答案】B

【解析】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结合材料,议会最主要的职能体现在立法权上,而材料中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都不掌握立法权,本题选B项。

9.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于1946年写出了《德国的浩劫》,对法西斯主义出现作了初步剖析。“后来灾难的种子根本上就植根于此前的历史之中,绝非现代史上的偶然现象。”作者所要表达的原因是()

A.法西斯主义在德国不会消失

B.长期分裂饱受大国欺凌

C.普鲁士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D.政治统一和经济的崛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普鲁士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为法西斯主义的出现埋下了祸根,故选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0.(2012·苏北四市)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收使节。”宪法赋予“皇帝”大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A.皇帝掌控外交权为德国传统

B.普鲁士领导并完成德国统一

C.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

D.容克贵族在议会占绝对优势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德意志皇帝具有无上的权力,之所以有此特点,其原因在于德意志帝国是在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的形式统一了德意志之后而颁布的,原来的国王摇身一变成了 3 B.立法权方面D.司法权方面

帝国皇帝,所以权力巨大。

11.(2013·银川文综)“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

C.法国《1875年宪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理解。关键信息是:“统一”“君主制”“民主制”。由此结合德意志的历史背景,可知选B项。

12.(2012·太原)1871年帝国议会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议员作为整个帝国人民的代表并不服从某一特定团体的特殊指示„„帝国议会每年由德皇召集。联邦议会在得到德皇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解散帝国议会。下列说法符合这些规定的是()

A.帝国议会的行政权力非常广泛

B.帝国议会具有专制主义的典型特征

C.联邦议会对帝国议会拥有支配权

D.帝国议会有立法权但皇帝有否决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特点的准确识记与理解。德国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但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B.《德意志帝国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1870 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答案】(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4)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第(1)题,注意时间限制;第(2)题,“标志”可再现所学回答,根源要从经济上找原因。第(3)题,德意志的统一是在容克地主阶级的领导下完成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第(4)题,言之有理即可。

14.(2012·厦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才真正踏上工业革命的道路。„„普法战争后,国家实现了最后统一。„„到70年代末,德国工业革命终于宣告完成。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在理论上为欧美和其他地方的革命和改革做了准备。„„普鲁士的统治集团在1848年革命的震撼下,感到有必要在政治上作一些调整,„„国王在1848年和1850年前后颁布两部宪法,成立两院制议会,上院议员由国王任命,下院议员通过选举产生。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第二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及思想方面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出台的背景。

(2)分析材料二,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

(3)许多学者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西方代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材料二概括西方民主代议制的核心内容。

【答案】(1)政治: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普鲁士代议制的奠基;

经济:德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

(2)特点: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意义:巩固了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选举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制。

第二篇: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学设计(精)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教学设计(岳麓版必修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据此本课主要围绕法国总统制共和制确立的背景,初步确立,曲折发展和最终确立这一线索展开的。由于其过程的复杂性,学习这一课,对于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从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上,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今天的法国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的原因。

2、对教材的处理意见:

本单元的内容主题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因而每课的教学主题就是该国家是如何确立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之后又有怎样的发展。故此对教材可以进行大胆的取舍,着重分析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形成,突出法国模式的特点,即封建专制主义的力量非常顽固,而民主的革命力量也非常的强大、坚定,两者的矛盾冲突总是以暴力斗争的形式来解决的,体现其走向共和的艰难性。

3、本节教学内容与设计对今后教学的影响: 从图片等直观的图象到抽象的历史概念,从视觉的盛宴和科学的评价中体验、感悟历史,使学生觉得历史不再是枯燥的、遥远的、抽象的,而是活生生的,就在我们的身边。

4、根据课标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法国1875年宪法 难点:法国政体多次反复的原因

二、、根据课标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法国的等级制度、《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和内外措施、法国政体的反复演变和结局,第三共和国宪法,宪法修正条文阻塞君主派的复辟之路;通过对法国整体反复性的学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参照导学提纲的知识体系,学会按照历史概念的要素组成来分析整合教材,形成依托教材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所列问题的思考分析,学会从整体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同类问题的比较,掌握分析、认识问题的角度。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艰难性的认识,提高抗挫折的能力,认识民主建设的艰难性、长期性和必然性。

三、教学策略

针对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本课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和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在本课教学中采取情景烘托、设疑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来说有: 情景法——用图片、影像音像及生动的语言再现情景,使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快速进入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探究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启发性、针对性、活泼性和层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意向。其他方法:比较法等

同时,采取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便于学生理解,增强信息量,充分集合文字、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如法国国旗,卢浮宫、凡尔塞宫、《马塞曲》等),同时可以营造情景氛围作为学生活动补充。

四、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目标达成的对象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初中时对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和法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课堂应顺应学生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另外,学生通过本单元前两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近代社会一些基本特征,知道了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确立的一些规律;能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并能较顺利的从教材中查找相关的信息。

五、板书设计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一、共和制的初步确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1、法国大革命

2、颁布《人权宣言》 3、1791年宪法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4、179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二、共和政体的曲折发展——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反复斗争

1、法兰西第一帝国

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3、法兰西第二帝国

三、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2、宪法修正条文——共和政体的巩固

六、教学过程(略)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三篇:2019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同步练习: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南昌高三联考)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之于历史的意义,不在于破坏,不在于摧毁,而在于回归,在于重生;这生生不息的人性启蒙,这潜滋暗长的普世关照,是导引着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和繁荣的必由之路。在此作者强调的是()A.五四运动没有其现实意义 B.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 C.五四运动的爱国救亡意义 D.五四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 答案:B 2.(2018·临沂高三评估)下图所示为1920年5月4日胡适等发表的文章《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并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作者反对学生参与社会事务 C.五四运动产生负面社会影响 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 答案:A 3.(2018·宿州高三统测)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国人对学习西方的深刻反思 B.巴黎和会一度给国人获得世界强国地位的希望 C.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抗争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答案:A 4.(2018·临沂高三联考)五四运动期间,一家理发店门前贴出“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诸君不必光顾”的告示。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市民阶层 B.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五四运动的主力是资产阶级 D.五四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 答案:B 5.(2018·保定高三模拟)1939年5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其中写道:“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新阶段”指()A.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参加革命斗争 D.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答案:B 6.(2018·银川高三统考)1919年,北京等地流传着名为“请看高丽现实之惨状”的漫画。描绘了朝鲜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惨遭屠杀活埋的场面。其目的是()A.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

B.表达对朝鲜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 C.激励国人反帝爱国斗争的决心 D.赞扬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精神 答案:C 7.(2018·鞍山高三模拟)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这反映了()A.中国人民开展收回利权运动 B.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四运动 答案:C 8.(2018·秦皇岛高三联考)“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了五四运动()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答案:C 9.(2018·汕头高三模拟)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1919年的“五四”,我们可以说,“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这主要是指五四运动()A.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B.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是激励中华民族腾飞的不竭精神动力 答案:D 10.(2018·海口高三期中)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答案:B 11.(2018·大庆高三模拟)教育家蒋梦麟说,五四事件使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由此可见()A.五四运动宣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B.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C.广大群众在五四运动中团结救国

D.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 答案:C 12.(2018·抚顺高三统测)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着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不能说明这些结论的是()A.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 B.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C.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道路 D.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人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8·青岛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如若有人问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大概的答词必然是爱国救国。五四特有的精神是(一)直接行动;(二)牺牲的精神。

——陈独秀

材料二 五四运动有三种真精神,是学生牺牲的精神,是社会制裁的精神,是民族自觉的精神。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民族自觉的精神万岁!

——罗家伦

材料三 我认为五四运动的精神中最重要的两点,是具有强烈民族主义诉求的爱国精神和对自由民主的不懈追求。但在发扬爱国精神的时候应该谨防盲目排外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出现。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应该具有大国心态,应当具有宽广发展的眼光。因此我们应当在不忘历史的基础上爱国,分清哪些是国外对我国的敌视,哪些是我们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陋习。

——杨凤城

(1)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精神的基本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五四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青年在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案:(1)基本内容:爱国、民主、科学、追求真理、勇于牺牲、敢于斗争、思想解放等。

(2)核心内容:爱国主义。史实:反对巴黎和会上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的提出;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近代中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为此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这些都体现了五四运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3)在发扬爱国精神的时候应该谨防盲目排外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出现;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14.(2018·惠州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指社会主义学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 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罢学风潮”是什么?“近因”指什么?(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中肯?为什么?(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答案:(1)“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近因”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材料一诬蔑、敌视学生运动。材料二支持、赞扬学生为爱国运动。

(3)不中肯。因为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无产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和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4)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异: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并认为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

第四篇: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同步练习:2-10梨园春秋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一、选择题

1.《家有儿女》里刘星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怎么比窦娥还冤呢”。“窦娥”这一形象出自下列哪位戏剧家的代表作品()A.关汉卿

C.马致远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窦娥出自元杂剧的奠基者关汉卿的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B、C、D各项所指也都是元代杂剧作家,但与窦娥无关。

2.在唐代宫廷中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A.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为宫女们传诵 B.皇帝和大臣们欣赏带有西域风情的歌舞 C.梨园院向王公贵族们展示新排练的京剧剧目 D.大臣把张旭的狂草送给皇帝鉴赏 【答案】 C 【解析】 京剧形成于清朝。

3.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色”表示()A.忠勇正义

C.凶狠残暴

【答案】 A 【解析】 “白色”表示奸诈狡猾,“黑色”表示铁面无私。4.江苏省作为教育部新课程试点地区,从2008年开始在20所中小学

B.奸诈狡猾 D.铁面无私 B.白朴 D.王实甫 试点开设京剧课程。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A.是兼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的 B.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C.继承了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 D.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答案】 B 【解析】 京剧中有很多剧目都是表演历史故事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欣赏京剧,受到艺术熏陶时,还可以学习一些历史知识。

5.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贵妃醉酒》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戏中梅兰芳饰演的角色属于()

A.生

B.旦

C.净

D.丑 【答案】 B 【解析】 京剧中旦主要是指女性人物的扮演者。

6.2007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于2007年2月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中国的京剧与西方的交响乐交相辉映,中国艺术团选择京剧作为表演重点的原因是()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B.京剧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 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D.京剧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答案】 C 【解析】 中外文化交流,京剧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7.一人生活在明朝,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京剧形成于清代,排除含④选项。

8.《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 【答案】 D 【解析】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作品。

9.“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A.汉赋

C.京剧

B.宋词 D.传奇 B.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丑角”关键词,并结合对京剧的理解和认识可以判断。

10.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以展现我国国家级文化遗产和民间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祥云小屋,受到中外宾客的一致好评。你认为下列文化符号与其对应地区正确的一组是()A.变脸——四川

C.京剧——江苏

【答案】 A 【解析】 昆曲兴起于江南,京剧形成于北京,黄梅戏是安徽的地方戏。

11.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划桨表示行船,绕场一圈表示日行千里。这些舞台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A.综合性

C.虚拟化

【答案】 C 【解析】 京剧在表演艺术上注重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12.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答案】 B 【解析】 京剧是由清朝时的徽戏融合其它剧种而来。

B.程式化 D.现实性 B.昆曲——辽宁 D.黄梅戏——陕西 13.(2011·广东六校联考)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元朝杂剧俑和京剧脸谱反映的是戏剧的发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

二、非选择题

14.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善的受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摘自关汉卿《窦娥冤》

材料二 程长庚(1811~1880)名椿,一名闻翰,字玉山,寓名四箴堂。祖居安徽怀宁石牌镇,出生于潜山县黄泥镇程家井。其父程祥桂是道光年间三庆班掌班人。1840年前后由安徽入京,不久成为三庆班的台柱和班主。他广泛吸取各种戏曲的长处,融合徽剧、汉剧和昆曲等多种声腔,推陈出新,自成一家。其唱腔高亢饱满、字正腔圆,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作品是__________(剧种)的主要代表作。请你分析这种剧种在当时得以流行的原因有哪些?

(2)“元曲四大家”除了关汉卿,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说明在戏曲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剧种”。(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京剧在全国广泛流行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元杂剧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需求、元代的民族政策使得很多文人从事创作。

(2)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

(3)南戏、杂剧、京剧。

(4)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京剧自身的魅力;京剧集唱、表白、动作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欣赏性;京剧艺术的大众化;统治者的重视等。

第五篇:2014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同步练习-1.2.2古罗马的政治与法.

一、选择题

1.《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能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利益 C.维护贵族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答案】C 【解析】此题容易误选A项或者B项,由题目所给的材料可知,《十二铜表法》更注重维护贵族的利益,但是由于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必须按律量刑,所以一定程度上是平民斗争的胜利。D项是罗马法的影响。

2.罗马人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要携带自己的法律。这反映了罗马人()A.法律意识浓厚

C.经常犯法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很明显地反映了罗马人具有浓厚的法律意识。3.(2013·广州文综)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B.喜欢打官司 D.维护私有财产 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释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使得罗马有律可依,改变了以前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的情况,体现了成文法所具有的进步意义,题中信息体现了这一意义。

4.“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法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①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 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④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既不符合材料,又不符合史实,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选出正确答案A项。

5.《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基础,也是了解早期罗马社会的重

B.②③④ D.①②④

要文献。我们可以从中了解()A.罗马贵族为了维护特权排斥法律 B.罗马人常以法律为工具对外扩张 C.罗马共和体制将被帝国体制取代

D.罗马人对公平与权利的追求

【答案】D 【解析】罗马贵族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不是排斥法律,排除A项;罗马不断修改法律内容以适应不断扩大的疆域,并不是以法律为工具进行对外扩张,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早期制定的法律,从中不能看出罗马共和体制将被帝国体制取代,排除C项;《十二铜表法》用成文法取代了习惯法,体现了罗马人对公平与权利的追求,故选D项。

6.《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不得超过一分”“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等可知《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体

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7. 《十二铜表法》规定:将无力偿还债务的人“交付法庭判决”,“凡故意伤害他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下列选项中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倡导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④提出所有权原则和契约原则 A.①②

C.②③

【答案】C 【解析】《十二铜表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因此,①“所有人”不对;材料没有契约问题,排除④。

8.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法律体系

C.保障平民利益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罗马制定的这些法律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权益,其主要目的是缓和贵族和平民之间尖锐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9.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

B.稳定社会秩序 D.实行民主政治 B.①③ D.②④

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答案】C 【解析】古罗马是奴隶制帝国,法律的制定从本质上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等级对立森严,不可能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10.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为什么近代欧洲法律体系比较多的吸收了罗马法而不是时间早得多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西亚古巴比伦王国,世界历史现存第一部成文法典)?”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的是()A.罗马法随罗马军团影响到了广泛地区 B.罗马法体系完整、内容完备

C.罗马法的平等公正理念符合了近代需要 D.文化差异导致东西方法律无法借鉴 【答案】D 【解析】东西方文化之间有差异,但并非不能互相借鉴。11.(2012·广州)罗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A.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法典》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D.《法典》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答案】B 【解析】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在奴隶社会,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其权利得不到任何保障,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排除D项;材料中的规定保护个人的财产不受损失,这体现了B项。

12.(2012·德州)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A.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C.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答案】A 【解析】罗马法禁止在公共场所刮胡子,奴隶在公共场所理发违背了这一法律,故对被割喉承担责任,这些规范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故选A项。其它各项与材料不符。

二、非选择题

13.(2012·荆州)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是几千年来文明沉淀的精华,从古至今,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也是人类文明进步

的一个缩影,以下是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征,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材料一 “命为制,令为诏;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摘编自《秦律》

材料二

第3表:如债权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和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

第5表: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第一条

第一款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第二条

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第三条

第一款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政治制度?该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为什么说《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

(3)材料三所倡导的政治原则是什么?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有何影响?

(4)三则材料体现了什么变化趋势? 【答案】(1)制度: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

特点:皇位世袭显示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显示地位不可僭越。(2)审判和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3)原则: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影响:是近代人类文明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成为人类探索民主政治、扼制专制的重要思想准则和运行机制。

(4)人类社会法治逐渐取代了人治,社会政治文明不断进步。1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人亦可诉诸处理”;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二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三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2)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

【答案】(1)条文内容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过去习惯法的痕迹。

(2)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随着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多。

(3)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帝国的统治。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法中蕴含的 公民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内容和影响,试题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设置了新的知识情境,回答时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题注意不要单纯提取信息,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出其特点;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结合教材知识综合回答其作用与影响。

下载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2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3-2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