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周彬教授讲课堂教学的
听周彬教授讲课堂教学的“前因后果”的培训心得
2014年4月12日,濮阳县教师阅读工程暨2014年“研训赛”集中活动在建业国际学校如约举行。来自濮阳县各个中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都参加了这次活动。我们首先迎来的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的周彬教授,他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引得在场所有的人阵阵掌声和欢笑,这次报告使我们在轻松愉快的语言中了解到了教学与读书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教育的真谛。
周彬教授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开始他的报告,向我们提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老师读书的重要性。谈到新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时,他讲到:学生考的好不好与老师听的课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买书看书,在书中多找几种方法,再去问老教师。他以生动的实例给我们讲解了新入职老师可能会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
对新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他讲到思考才能成长,老师一定要有自信。我认为思考和自信在教学中确实很重要,现在的社会和生活使我们越来越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去好好思考一些问题。
他接下来又重点讲了教学中的备课、预习和成绩的问题。在讲到备课时,首先提到的是怎么去吸引学生,这是老师应该考虑的事情,内容随便怎么讲都是可以的,关键一点是如何去吸引学生。其次讲到所有的有效只有做减法才能有效。在教学中,老师是帮学生在学习的
时候如何偷懒的。在这一点上周教授又提到了“思考”这个词,他说人越是累的时候,越要腾出时间思考。在讲到教材中知识重点时,老教师与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完全不同的,老教师会把两个知识点分成一个重点和一个非重点,一个月时间里的二十八天讲重点,剩下两天讲非重点,这样学生也能很清楚的把重点学好。否则,如果重点很多,一学期下来,重点也会变成非重点。“老师要用一生去备课。”是出自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我们老师要用一生去备课,就不要堂堂去备课。我们备课要把课串起来,一备可以把一周的课都备了。一个好老师,不是不分轻重缓急的把教材教给学生,而是先把教材梳理一下,再分轻重缓急的教给学生。
周教授还提到现在的口号“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提倡让学生参与课堂,不是要放任课堂。现在好多课堂会挤出十到十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学习,然后再导入新课又用这么多时间,这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我们都知道预习很重要,但是预习的时间不应该是在课堂上,而是在课前学。这就好比他讲的胎教的故事一样,都是很浅显易懂的道理。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会一直集中,我们应该把重要的内容放到课的最前面来讲,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更有效。
他讲到影响学生成绩的有三个因素:智商、方法和兴趣。智商不可改变,要无条件接受。我们对学生要宽容,很多的痛苦就来源于我们不能接受的东西。既然无法改变,我们除了无条件接受,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事实上,对学生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方法是要不断改
变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断进步的,我们要关注孩子学习方法的变迁。对症下药,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可以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找方法。保护学生的兴趣也很重要,我们当老师的不能像专业教练教业余选手那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当老师的不能吓唬学生,因为你太专业了。谈到兴趣的培养时,他说了“宽容”和“感染”两个词,这样孩子的兴趣就得到了培养。兴趣的责任人是老师。
周教授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他的报告虽然结束了,但是对我来说并没有结束,它才仅仅是个开始。周教授的丰富经历为我们传授了很多信息,我们不应该对他浅显易懂的实例一笑而过,而应该把它当做一生的财富去珍惜,我也会用有限的生命去思考教育中的种种问题。
第二篇:听周彬教授报告会有感
听周彬教授报告会有感
星期六来到十中,有幸聆听了华东师大周彬教授的讲座。他的讲座说教少,笑声多;笔记少,思考多。几乎每一个小例子都会引起在座老师的笑声与共鸣。
听了周彬教授的讲座,我感受到作为教师要能积极、乐观、幽默、风趣、宽容、包容。它们与教育无关,又与教育有关。它们是教师的生活态度、处事原则、个人修养的体现,又是一种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极好诠释。
1、教师一定要积极、乐观,因为我们要用它来感染学生。教师一定要是积极的、乐观的、主动地,因为教师带给孩子的首先是情绪和态度的影响,然后才是知识的影响。一种悲观的氛围和一种积极的氛围传染的范围比知识传播的速度更快。
2、教师一定要幽默、风趣,因为我们要用它来吸引学生。学习是枯燥而又乏味的,因此孩子们希望自己的老师要幽默和风趣。要用老师的幽默和风趣去弥补知识学习的枯燥和乏味。
3、教师一定要宽容、包容,因为我们要用它来接纳学生。我们应该关心孩子而不是关心学习;我们的任务不是发现问题而是解决问题;我们的职责不是指出问题而是要解决问题。我们要用足够的宽容心、包容心来对待孩子。
此刻留在我脑海里的12字真言,是今天讲座给我最真也最深的感受。
第三篇:听金一南教授讲《苦难辉煌》有感
听金一南教授讲《苦难辉煌》有感
《苦难辉煌》一部让我觉得是散文一般的史诗巨作,他不但让我感受了红色年代的钢铁意志,更让我体味了当今这个年代无法扬起的人生激情。说来随意,这部书是我为了打发闲暇时间,同时为了解一点中国共产党近代历史而无意间搜罗的读物。坦言讲:虽然我喜欢中国历史,但我的确不太喜欢近代史,理由很简单,近代中国历史不如古代史那么富有生动的故事性和传奇色彩,更多的是唯物主义或者平铺直叙的理论传播,读起来也是不堪乏味。不过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光知道古代史的发展进程,确实是对历史的不完整回顾,的确我们不能光着眼辉煌,而放空那个苦难年代的悲哀,只记住永恒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往往永恒产生于痛苦时代的磨砺。
意志是什么?是肉体凡胎在经历过千锤百炼后的一种精神的飞跃,它超越躯壳,达至人生的精神素养,在某种恶劣甚至是无法生存的环境中,他是这摊血肉为以支撑的生命原动力。中国共产党或者说是中国红军正是凭借着这个精神的源泉,完成了那一次次历史的奇迹,的确他们不是神话,他们没有谁护佑着,他们只是凭借着一种信仰而存在下来,凭借着一种只有革命者自己才能理解的忠贞信念而前行。《苦难的辉煌》是国防大学金一楠上将历时十五年而写成的一部历史著作,这部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区别于以往对党史的那种歌功颂德、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长征路线的神话,还有就是对一些党政的错误指导和历史问题的避讳!的确没有一个政权的兴起,是在绝对的正确中走过来的。一个政权的建立、一个国家的复兴不是说只要某个人的出现或者某个思想的诞生,就指明这个社会或这个世界将是一片光面、前途无量的,不是的,那是不可能的。纵观中国历史的形成,每个兴盛时期的王朝或者时代,都是在不断的混乱中修正、前行,而后才最终走向辉煌的,就像人们熟知的开元盛世,开元前期也是在经历了无数次政权的变更,上演了无数次宫廷政变大戏,最终才由历史,由时代选择了李隆基,让他来完成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阶梯。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如今的扬眉吐气也是如此,正向金一楠将军在书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一样,“我们如今的成就,我们如今能享受到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先人的身躯上,是他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是他们用自己的肩膀为我们搭建了前行的阶梯,成为我们的指路明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政权的最终夺取,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也可以说其中充满了历史的偶然。在早期被共产国际的控制中,中国的国家政权形成了很多错误的思想和路线,比如苏联对蒋介石的大力支持,铸就了这个对大革命时期革命成果的背叛者和屠杀者,更有在后来通过共产国际、通过苏联对中国共产政权的走马换将,让一批只信奉十月革命的工作者来指导中国革命的路线,使中国共产党几乎走上死亡的绝境,更没人会想到,一个从湖南农村出来的图书馆管理员,没吃过任何洋墨水、打过任何仗的乡下知识青年,会成为领导中国共产党走向辉煌的精神领袖。过去我们盲目的相信着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个奇迹中,一个个正确的路线中走到今天,但今天我们也要相信,这一个个奇迹、一个个路线,都是在不断的失败中走过来的,是在无数个错误路线的修正下挺过来的,从八一南昌起义到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使得红色根据地全部损失殆尽;从红十军团的全军覆没,到长征被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甚至是红军长征期间张国焘带领红四军以及内部亲信集团的叛变,都曾经给这个政权带来死亡的绝境,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成型也都是在这种不断生死考验中挺立起来的。大家不知道吧“原来被歌颂的四渡赤水”实际情况也是在一种走投无路、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形成的,并不像歌中和以往历史的读物中所说的那样,“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似乎是在耍着敌人玩;就连这个在人们眼里最伟大、最具传奇色彩的革命领袖,也曾被罢黜党内所有职务,也曾打过无数次败仗,但也正是如此,才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中国革命历程,也正是这种失败和错误,让我们更加觉得这支队伍的真实与可歌可敬,他们不再是人们为达到某种政治倾向、政治敬意而颂扬的神一样的对象,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只是这些人比我们多了些苦难中铸造的钢筋铁骨以及思想情怀,而这种支撑他们走过来的情怀就是一种渴望自由、开创美好国度、为中国改天换地的大情怀、大境界。读过毛泽东思想的人,很多无不被他在自己理论体系中阐述的政治、军事思想所折服、所惊叹,而殊不知这些思想是凝聚了无数的失败与教训而形成的,也无人知晓,这些理论的形成凝聚了无数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和鲜血的教训。记得书中曾描述到,红十军在一场伏击战中,被国民党王耀武部几乎全歼,其中一名红军团长胡天桃被俘虏,在被带到王耀武面前审讯时,王耀武几乎震惊了,他不敢想象这个跟自己一个军阶的红军干部,竟然是衣衫褴褛,数九寒冬只有几篇单裤。王耀武试图用最优厚的待遇劝胡天桃投降,但是凭借着一个共产党人忠贞的信仰和价值观,胡天桃依旧从容赴义,死前只向国民党的高官表示自己的生命永远服从于自己的信仰,这些你们是不会明白的,而王耀武也不得不由衷的对自己的这位对手感到深深的佩服,同时他也惊讶于共产党人这种思想力量的强大和不可思议,要知道精神的最高境界不是知识的总和,那是超越生死甚至于淡薄生死的人生勇气,古人言“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而胡天桃就把这种精神的动力化作人生的本然,以精神的永存矗立于天地之间。在那个恐怖加艰难的时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方志敏、刘畴西等等革命先驱,他们并没有看到中国革命的大胜利,可以说是事业中到而猝,而且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都有着失败与错误的经历,但是他们留给我们的不正是一种修正和坚贞吗,正是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勇气,一个只有中国人才独有的道德大义的风范,这种风范是基于一个民族的兴旺,基于一个败落大国的再次崛起,是对挽救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更是带领我们后人不断开拓进取、乘风破浪的精神源泉,真可以说是“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中国共产党人以最饱满的精神闯荡着最危险也是最激情的那个年代,他们不畏生死,开拓未来,寻找属于自己的执着信仰,寻找属于中国的强盛路线,回忆起“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的光明、湘江之战的惨烈、强渡金沙江的艰险、飞夺泸定桥的英勇、四渡赤水的坚定、翻越雪山的豪壮、过沼泽草地的无畏”,无不激励着每一个现代人去进取、去超越自我,去为自己的理想争取那无量的光明,这一幕幕感天动地的大创举都仿佛展现在了我的眼前,他们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无限。也许马克思思想、共产主义永远只是一种不可实现的精神探索,但是正是这种精神的探索让这些曾经鲜活的血肉为我们后来人搭建起了光明、幸福的桥梁,他们完成了生命中的不断转变,从一个几乎灭绝的政权、从飞蛾扑火般的抗争中,最终达到凤凰涅槃的境界;从在蒋介石和苏联政府看来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中,成为“钟山风雨起仓皇,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海啸之师,这一切都证明了精神力量是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团队、一个国家走过千难万险、经历千锤百炼乃至于最后无比强大的最佳武器和生命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人说是历史、是那个大时代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但是没有对时代的正确判断和对人生的坚定不移,试问谁又能在时代的怀抱中找到自己真正正确的方向呢,时代确实给予了中国共产党机遇,但是中国共产党也是用自己身经百战、烈火焚烧的金刚之躯等待着这个机遇的到来,他们在挫折和悔悟中汲取思想的营养,寻找战略的航向,在不断地失败中找到了无限的光芒,从修正到胜利,从艰难到雄壮,吹响了一曲曲震惊世界的号角。他们有残阳如血的悲壮,但凭借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份执着与对未来世界的希望和向往,他们对过往也只是“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感慨和回望,他们在不断地行走与迂回中,最终完成了“莫道君行走,风景这边独好”的革命奇迹,最后我还是要激动地吟出那句毛泽东的千古绝唱“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四篇:听周红五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听周红五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刚刚跨入教师行业的我,很荣幸学校给我这个机会能够现场感受周红五教授的讲座--《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师生交往的艺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教师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听完周教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想说一说周教授本人魄力对我的影响。在六百多人的会场里,周教授没有坐在讲台上,对于一个60多岁的老人来说,在讲台前一站就是3个多小时,中间不休息,不看稿子,整个过程侃侃而谈,激情洋溢,幽默风趣,把枯燥的教学管理和难懂的心理学讲得生动易懂。并且每一个案例,每一个观点都直击我的内心。这一切激励我要认真对待工作,真诚的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其次我再说一说周教授的讲座在教育工作上对我影响最深的两点。
一是教会我们要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面对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的话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话,但都是他们的真心话。我们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要学会倾听,让他们把话说完。周红五教授说:“作为老师不管学生是什么个性的学生,只能爱他们没商量。人的个性本身
没有好与不好,关键是看你怎么看待你的个性。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你在说别人错时,自己就对吗?如果坚持自己是对的,那他为什么会错呢?”我们还要学会关心学生的身体,很多时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身体动来动去,那是因为他身体不舒服了。关心学生除了关心现在还要关心过去,关心他的家庭,关心他的成长经历。
二是要有同理心。同理心是以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对方的立场感知对方,而不是同情心。首先要换位思考问题,要了解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要让对方了解你能设身处地地了解对方,还要学会表达,我们要防止“自以为是”的态度和灌输式的沟通交流方法,要让对方拥有温暖感和安全感。认识了同理心,让我找到与孩子交流的方法,找到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途径。我相信以后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会更有耐心,更有宽容心。
经过这次学习,感受颇多,今后我会不断努力与学习,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第五篇:听周发猛教授讲课有感
听周发猛教授讲课有感
张广军
4月20日上午从9点开始,我们许多音乐爱好者齐聚一堂,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的阶梯教室里面苦苦等了两个多小时,到10点50分,那个周教授在学院领导和市文化局领导的陪同下,缓缓走进讲台。学院女书记做了简短的致辞后,掌声热烈的响了起来,欢迎周教授讲学。
他从自己小时候求学的坎坷经历,娓娓道来,一路辛辛辛苦苦,抓住一切机遇,勤奋学习。终于学有所成。曾经师从金铁霖等,从中学到了许多许多,在工作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练声必须练: 嘘—呀---嘘,吁---呀---吁。现场找了几个师范,亲自指导,如何突破男高音的瓶颈,不咔壳,气息,声音不能进喉咙,不能造成憋气的原因。
时间过得非常快,一会就到12点多了,教授还意犹未尽,我们听的津津有味,受益匪浅;要求继续讲课。一直到12点50分结束。后来老师和大家合影留念,大家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老师,离开了教室,我们心里期盼着教授下次再来和我们上课交流。
感谢周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丰盛的音乐盛典。我们不会忘记,永远不会。
201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