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教案改革的几点建议
对教案改革的几点建议
——以语文教案为例谈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各种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然而对于教案的书写和评价仍然是传统的方式。尤其是在这个信息高速化的时代里,各种备课资料纷至沓来,教案的书写和检查成了教学中的尴尬:教案的编写几乎成了大多数人简单、机械、重复的抄写,无变化、无思想、更无个人特色,有的稍作改动,也只是网上几篇精品课例的简单拼接,只有很少一部分能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于是,教案成了应付检查的工具形式,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也以此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就在这种模式化的教学中一点点消失殆尽。
说到这里,好像一切责任全在教师们,其实不是,这是教案发展中的一块顽疾,也是改革的内在动力。学生要“减负”,老师首先要“减负”。费时费力的抄写教案,劳民伤财,于谁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作为教师们,真的应该从繁琐的抄抄写写中解脱出来,省出一些时间为教育教学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这样才能使教育改革的步子迈得更顺利。教案要改革,需要自上而下地改变观念,改变工作指导思想,建立趋于完善的评价机制。在进行检查指导时,我们要尽量摒弃形式上的东西,把宝贵的时间真正还给教师们,让他们能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案例来。
据悉,国外的学校教育没有固定、刻版的教案,更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教师从不受教案的束缚。目前,国内也在进行“零教案”的改革尝试,使教师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教材的理解和研究中。目前所尝试使用的新的教案形式大概有这样几种:
1.倡导个性化书案。不是不写教案,而是打破了传统教案固定、僵化的模式,书写的内容变了,并从写在本子上变成了写在书上。书案允许因人、因课程、因教学内容而异,根据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具体写,繁简得当,不拘一格,是个性化、创新性的教案。写书案的目的就是要把广大一线教师从重复的文本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多多钻研教法,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2.尝试电子备课。没有创新和革新就永远没有进步,因此教案的改革也应该追求“新”追求“精”,在减量的同时力求提速,实行电子化备课,以适应新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真正为教学所用。教师的备课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写教案,还体现在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对相关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方面。要求教师的教案用电子稿件打印,40岁以上教师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手写。在对电子备课的管理上还要本着发展性的原则,在教案的书写和共享过程中要求教师不断的进行更新和调整,教学同一年级或者轮回教师要进行参考和完善。
3.大力开展集体备课。给教师提供足够的时间及空间,为教师搭建研究平台,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促进研与教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规定统一时间,同年级、同科目教师之间就教案编写展开集体讨论,一个教师主备教案,其他教师搜集资料,博采众长,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富于创新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充分论证,反复研究,然后分工编写,合成一体。这是规范化的集体备课,另外可以有随机性的集体备课,比如利用间操时间进行的小型集体研讨,就刚刚上完的课或即将要上的课进行切实有效的交流,这种做法经济实惠,同样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我比较提倡将以上三者相结合,即将集体备课、电子备课和个性化书案进行融通,以寻求最佳的教案效果。以下这些具体操作要求是借鉴了《吉林师大附小教案改革试行方案》中的部分内容,至于细节的合理性,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1、教案书写设计为精品课和非精品课两种类型。
(1)精品课的备课:要求每位教师每单元备出一节精品课,同学年的教师协调合作,不重复备课的内容,也尽量避开重复的课型。以语文课为例,每单元周有7课,若同学年有5人,可分别选择精读课、略读课、口语交际课、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所剩的课时再以非精品课处理。要求撰写教学详细教案,包括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教法的运用,教具和多媒体的准备、运用以及学法的指导,完整的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每位教师要在上周末拿出自己的一节精品课,与同事们共享。
(2)非精品课的备课为了节省广大教师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提倡采取以下备课方式:
①纲要式备课。要求教师把教学的主要环节运用纲要的形式写下来。
②批注式备课。即教师以批注的形式把教学的设想和思路写在教材上。
③流程式备课。教师把教学过程运用图标流程表示出来。运用图形和箭头均可以。
2、教案书写具体数量
语文可以以一个主题单元的内容为一组,精品课每人每单元撰写1篇。如果教材内容有10个主题单元,每学期每人所备的精品课数就是10个。每单元的总课时数减掉大家所备精品课数,剩下的即是每人要备的非精品课数。要求一个年组的教师根据单元数平均分配课型,然后全组进行资源共享。
3、呈现形式
①建议以活页的文件夹形式,抽取使用方便。
②有条件的学校可用U盘上交电子稿,教务处统一资源管理并传到校园网络系统。
③个性化书案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展开教学,不拘一格,以实用为主。
4、具体要求
40岁以下教师统一用电子稿件,严禁抄袭,如果在网络找到相同教案需要重新撰写。40岁以上教师可自由选择,手写或者电子教案。
教案改革后学校要加大教学监管力度,加大听课力度,让每个教师切实可行的利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事实上,我们这里有些学校已经在尝试着实行了,只是没有形成主流,有些做法还不够成熟,多数学校还停留在形式的表层,没有实质的工作,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及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努力。期待我们的教案改革,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也越来越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009
小教部:蔡道贤 年12月
对教案改革的几点建议
——以语文教案为例谈
蔡 道 贤
第二篇:手写教案改革建议
关于“手写教案制度”的变革
彭校及各位领导您们好:
我写这封建议信,目的是和你们探讨下写有关写教案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又会有何建议?我真心期望各位领导能从百忙之中抽空来仔细的读完这封信。
一、目前手写教案出现的问题
很多时候和同事在一起聊天,都会问你的教案“抄”到哪里了。每每聊起这个问题,我的内心就装满了种种心酸。“抄教案”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只是各位一线的老师都不愿在领导面前提起,谁也不想给领导批评啊。到哪抄?抄教案书,抄网路上的。难道领导不知道吗?当然知道。很多领导曾经也是一线的教师,我绝对不会相信所有领导对这个明显的问题一无所知。
如果几个人抄就算了,只能说这些老师太懒,为了应付检查而偷懒,都不会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备课。而现实是,我调查了很多老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百分百都是抄的。抄完以后也基本不会很认真的去看,上课的时候还是只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来上课。当然,我也不排除有些老师会很用心的用自己的教学方式去写教案,毕竟身边还是有很多教师是兢兢业业。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那些抄教案的老师就不敬业了呢?这样说显然对那些在一线改一大堆作业,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教育学生如何为人等等方面的老师来说是不很不公平的。我了解到,我周围一些教师,为了做好一个课件,足足会花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去制作和琢磨。可见昨晚了,课也备完了。但是,他还是直接说,我宁愿花心思去琢磨如何做好课件,做到深夜都无所谓,也不愿去抄教案,因为抄教案根本就是毫无意义。
诚然,对于这样的老师,我们说他懒,那是有失偏颇的。
写教案,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应有的工作,写教案是备课不可缺少的环节。认真写好教案,做到胸有成竹,肯对上课有极大的帮助。既然是好事,那为什么教师们还是都去抄教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为了了解问题所在,我们还得回到教案本身去。
二.目前教案的格式和“抄教案”所在原因
首先是教学目标。上课的时候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执行并达到目标,那才是一节成功的课。教学目标哪里来?谁应该都知道,从教参上来。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增长知识的特殊目标。
那么我想问:每节课的那几条教学目标,上课前一晚认真的去琢磨,难道会记不住吗?既然可以记住,为什么还要抄到教案本上?
再说教学重难点,一般都会在教学目标里。我曾经就在某些教学目标后面写上“重点”“难点”二字,给检查的领导批评了,说需要再重新抄一遍。
我想问:课前认真的钻研教材,难道一个教学重难点都记不住吗?既然可以记住,那么为什么还要抄到教案本上?
接着是教学方法。对于语文来说,有阅读法、讲授法、对话法、实践法、电教法、等等。另外还一些比较少用的却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如自学法(自学—辅导式)(卢仲衡、魏书生);语感教学法(洪镇涛、王尚文);思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于漪);案例教学法(根舍因、克拉夫基);点拨教学法(蔡澄清);情境教学法(李吉林);导读教学法(钱梦龙);目标教学法(布卢姆);反馈教学法(刘显国);问题教学法(杜威、马赫穆多夫)等等,在次就不一一列举。
诚然,我们每次上课不可能把所有教学方法都用上。有时候只要用上两三种种教学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愉快的接受知识。如果用心去听听于永正、薛法根这些教育大家的课就会发现,他们用的教学方法用得很少。但听他们的课,每次都会让我有种如沐春风之感。精炼的板书,生动风趣的语言,深厚的朗读功底,精巧的引导,这些构成了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的重要因素。
那么我想问:课前记住那么几个教学方法,难道还记不住吗?既然可以记住,为何还要抄写到教案本上?
再说到教学用具准备和课时安排,如果说课前好好去准备了上课,连这两样的不能记住,那我想他就该收拾铺盖走人了。
总之,写教案只是备课的其中一个环节,是把所有备课以书面的化形式呈现出来。一篇好的教案,可以看出教师有无认真去备课。既然写教案的目的是为了上好课,我还是要回到那个问题,既然可以记住的东西,为何还要写出来?谁都知道,明明熟记于心的东西,再写出来就是在浪费时间。
我们去上课,难道会拿着教案放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吗?显然不是。课堂是活的,按照教案来死板的教学,只会让课堂死于其中。学生的反应很多时候都会超出你的设想,那需要我们每位教师急中生智,用智慧去应对万变。再说到,教案写得好,就会把课也上得好吗?显然,这不能画上等号。但是,写不好教案,那是肯定上不好课的。
说到这,我想大家都会明白,很多老师不想写教案的原因,是讨厌写那条条框框。那些浅显易记的东西,再次抄到教案本,实则是无必要的。做没必要的事情,试问,谁不会厌烦呢?
我所不能理解的是,有些老师要教四个年级的英语,要求是一个年级要手写,其他年级可以打印。所谓的打印,也并不是教师用实实在在的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电脑前一字一句敲打出来,而是直从网路上下载下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能全部打印呢?如果你说手写教案才有用,那对于其他三个班级来说,打印的教案就太对不起那些孩子了。
记得有次有个领导说,写教案可以练字。那好,如果人家问你,你手写教案为了什么?你说是为了练字。这,岂不是个天大的笑话吗?
还有个笑话。我有个同事是位英语教师,他不是专业的,据他说,他的教案是网路上下载打印出来的,但是从来没有翻阅过一次。但是,他们班却考出了全镇第一的好成绩。如果说那位同事是天才,那早就被挖出来了;如果说其他专业的老师太差,这样说也太不公平了。他说,为了上好每节英语课,他会在课前反复琢磨如何上,不懂的知识问其他老师,不会念的单词在网路上学习。加上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就这样,他就把成绩教好了。但是,这也并不是不写教案也能教好书的作证。因为小学英语知识较为简单,而语文数学的知识是很需要我们去琢磨和钻研的。当然,更好的英语,也需要更好更使用的教案去辅助教学。
这不过是个例子,也可以让我们去对目前教案模式去思考很多。
总结起来,“抄教案”的原因,不是一线的教师懒,也不是他们认为写教案没用,而是如今写教案格式太死板,很多格式对于教学没有多大帮助。做无用功,其实是一种极大的心理负担。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原因。但是,不管什么原因都好,出现的问题就明明白白的摆在眼前。既然有问题,我们就不能固步自封,就必须做出改变去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把教师从这个桎梏中解放出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手写教案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新型教案模式
在此,我推荐两种全新的教案模式,共领导参阅。这两种模式,首先就得剔除那些无用的条条框框,直接写教学过程。但是,过程必须实际,必须能够突出教学目标,必须能够突出重难点,必须能够突出教学方法。可以在这个教学过程里的每个教学环节中,可用特殊的符号标出哪些是目标,哪些是重难点,那些是教法。这样,既简洁,又美观,又实用,一举三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一)新型教案模式之“集体备课”
所谓集体备课,是指同一年级的教师一起来备课。每个老师备一个单元,然后再拿到一起来讨论优缺点,最后收集每位教师的教案一起打印出来,再分配给每个教师手里。教师课前备课时,可拿出这些教案再作进一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稍作修改以便使用。
集体备课的好处,就是集大成者智慧,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付诸于课堂教学里。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在不同的思维里碰撞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此外,还可以节约教师们手写教案的时间,让教师可以把“手写教案的时间”拿来钻研课堂教学。用这样的教案来让教师做到胸有成竹,提高教学效率,又有何不可呢?
(二)新型教案模式之“依然手写”
这种教案,就是依然手写。但是格式得转变,也就是只写教学过程。
而我更加认为“集体备课”优势更大,既有工作效率,又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
(三)教学后记之我见
现在的教学反思,要求是在每个单元后面写,我觉得这是不科学的,应该要每次上完一节课的时候有感悟就马上写。但是,写教学反思应该不要求字数,也不没必要每节课都写。而是有感悟的时候写,感悟多的时候写多点,感悟少的时候可以一句话总结。如果领导们去检查常规时,有些老师一点反思都没有,我想,他也不用做老师。
四.改变教案模式所担心的问题
改成了这样的教案模式,领导们可能会担心常规检查里少掉了重点。没错,教案,确实是常规工作中的重点,而且还是重中之重。但是大家都明白,教案写得好,不一定上课上得好,也不一定能把学生教成四有新人。教育是个长跑过程,验证结果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往后看。所以,从宏观来看,要把学生教好,不单单只是会教知识。
这样看来,我们领导来评价老师,更不能只看教案。那要看什么?看那位老师上的课如何,看那位老师教出来的成绩如何,看那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怎样的老师,看那位老师在其他方面的工作能力,看那位老师平时的行为是否遵守了师德规范等等。
对于常规,听课记录依然要写,而且要写的必须是真真正正。领导来检查,如果发现是虚假的,可做出适当批评。试卷分析依然要写,这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认真规范的作业批改,更是重中之重。总之,常规得实事求是,不应出现弄虚作假。领导应该综合这些来评价一名老师。除此之外,做课件也是备课,在课本备注也是备课,查找课外资料也是备课。有些可以看见,有些却看不见。对于这些常规,领导发现有教师弄虚作假,应该做出严厉批评。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的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在教师行业里,是不允许出现败类的。因为教师不单单要对自己负责,还得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甚至是对整个社会的负责。
我建议领导可以多让在某些科目教学上比较优秀的老师来多听听新教师的课堂,然后做出指导。这样,就能更好的让新教师有所进步。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我想,看到每一位老师的进步,更是每位领导所期待的。
五.变革的“好”与“坏”
中国历史上很有多政治上的改革,如商鞅变法、秦始皇改革、永贞革新、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等。这些改革在当时都受到不少保守人士的反对,但是当改革改革者不顾一切把改革执行下去时,改革所带来的进步,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没有哪种制度是永恒对的,也没有哪种制度永恒是错的。
是好还是坏,那得根据实际情况。有些东西在某个时代是行得通,但当时代在进步,依然固步自封的话,那就变成坏的。
清朝的衰败不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吗?
再说到美国的“汽车之都”底特律,二十世纪上半叶,那是何等的风光和辉煌。然后,在日本等国外小型汽车的冲击下,那些汽车大亨依然坚守以前的想法,加上众多的经济衰落的原因,在2013年12月3日,美国联邦破产法官罗兹做出裁决: 底特律市符合联邦破产法第9章的相关规定,符合申请破产保护的资格。这座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城正式宣告破产,它也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城市。
举这些例子,我只想说,任何曾经再好的制度,在出现问题时候,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以来应对。写教案的形式,只要能促进和帮助老师的教学,那就好教案。我们应该不拘于形式,而应该要有特色。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不论白毛还是黑猫,只要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换而言之,不管你的教案是何种形式,能够帮助你成功的完成教学的就是好教案。不论是手写还是电子稿,也不论是条目清楚还是独具特色,能够为课堂教学出一臂之力,那就是好教案。写教案的初衷本来就是为了更好的上好课,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不论怎么说,有问题了就得改变,不应该坐以待毙。
六.结束语
诚然,我所给出的新型教案模式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教案模式,也许还存在很多漏洞。但我相信以领导们的经验和智慧,可以制订出更好的教案模式。我也坚信,在领导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教案模式的变革,一定也会也会举得不小的成就。
此信的想法,有我自己的,而更多是我通过私底下调查一线的老师所得出的。也许大家都觉得一时不能和领导们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所以我才把它以书面的形式作为建议信写出来。在此我感谢那些勇于创新的一线教师,是你们让我有勇气把我们大家的想法说出来。我也真心期待领导们能在新形势下,进行这项变革。我想,这个小小的变革定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望各位领导能在百忙之中腾出时间来好好思考这个目前出现消极问题,我们一大批教师都在期待着你们做出行动!
第三篇:对推进乡镇改革的建议
对推进乡镇改革的建议
对推进乡镇改革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三农”问题是建设全面小康的“短板”。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处于最低层且发挥基础核心作用的政权组织,其权力的运行和职能作用发挥,事关政权的基础牢固、农村的发展稳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和全面小康的建成。如何进一步理顺乡镇管理运行体制,优化服务职能,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改变目前乡镇政府面临的困境,进而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已成为深化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目前乡镇政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无限小”的权力艰难支撑“无限大”的责任。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通过乡镇去落实,乡镇干部形象的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责任重大,但赋予乡镇政府履职尽责的权力却很少。乡镇党委、政府没有一定的干部人事调动权、调整权、任免权,无法有效激发干部活力;没有项目和资金审批权。乡镇政府手上没有任何项目、资金和资源,要实现一方发展只能靠一次又一次地上报文件、一次又一次地说好话。一些项目和资金上级批准了,但建设资金却掌握在部局手里,立项、招标、付款乡镇不能管,但工程质量乡镇要监管,施工环境乡镇要协调,工程验收和报帐单据乡镇领导要签字,这种脱节的管理方式,让乡镇很无奈;没有行政审批权。乡镇辖区的厂矿、企业,其涉及的登记注册、用地审批、环保评审、安全审批、爆破器材审批等乡镇没有审批权,但属地管理责任在乡镇,一旦发生任何不安全、不稳定等责任事故,乡镇必受追究;没有执法权。现在乡镇的执法单位,比如国土所、派出所、计生办、林业站等,都没有独立的执法权,执法只能是调查取证、整理资料,最后报上
级主管局依法处理。
二是政事不分“一锅搅”的工作模式影响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重任。乡镇工作千头万绪,包罗万象,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乡镇“七站八所”设置不能顺应发展变革。近几年乡镇人才进口封堵,人员进退流转不畅,出现交叉任职现象,造成乡镇干部成为“万能干部”,在工作落实上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或“顾头不顾尾”,出现“不务正业”或越位、错位行>使职权,政事不分,该服务的没服务好,该行政的没行政好。
三是“吃饭财政”满足不了群众期盼发展的强烈愿望。乡镇一级政府没有一级财政,经费由县财政年初预算,按季度下拨。“吃饭”财政状况造成乡镇固步自封,艰难保持正常工作运转,一旦有机关建设、突发灾难应对、群众急需诉求解决等硬任务、硬要求,背上沉重债务包袱是难免的。机关干部和受乡镇管理、考核的单位干部的工资、津贴、奖金由县级预算,直接打入干部个人工资折子,上挂站所干部的工资由主管局发放。工资发放权的无法掌控造成干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难以实现奖罚分明。
四是程序化的检查考核难以激发与时俱进的工作激情和活力。有人把乡镇形容成:残缺不全的政府、残缺不全的职能和包罗万象的责任。可在对乡镇的指标检查考核上并没有因天生“残疾”而放松。各级对乡镇制定各种各样的严格考核标准,造成乡镇无自主权,无自由空间,成了“机器人”。硬性考核乡镇产业发展面积的做法造成了镇村干部的强迫命令,对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的硬考核造成了乡镇拆东墙补西墙债台高筑。
五是对乡镇干部认识上的“偏见”影响优秀人才积极投身农村这方热土的热情。乡镇干部工作环境艰苦,地位不高。乡镇有一半以上的干部家属没有工作,其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乡镇干部的工资,且享受政策待遇没有上级部门干部优越。社会地位不高,群众不理解他们,上级部门不能很好听取他们的意见。大部分乡镇干部在乡镇一呆就是几十年,有的直到退休,进城工作率低,缺乏城乡交流。社会舆论缺乏对乡镇干部和乡镇工作的正确认识,丑化乡镇干部形象的问题还很突出。
六是干部能力和素质的缺失难以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乡镇干部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骨干力量,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宣传者、推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党委、政府工作的贯彻以及惠民政策的落实和基层政权的稳定。目前,乡镇干部大体可划分为两代:“老一代”和“新生代”。“老一代”是多年来一直在乡镇工作,仍然是乡镇的主体,这一代人拥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和广泛的人脉关系,但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不知不觉蜕变成了新的“文盲”,涉猎前沿科技信息知识基础乏力、掌握和应用吃力。这一部分人,大多缺少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工作只求稳,得过且过,认为自己年龄偏大,追求上进无门、无机会,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新一代”是乡镇干部队伍的新“血液”,是“凡进必考的公务员”、“三支一扶”人员和选调生,他们拥有新知识,新技能,但缺乏农村经验,社会根基浅,还不能独立的开展工作。同时,部分的年轻人,大多娇生惯养,吃不了苦,静不下心,工作浮躁,缺乏进取精神。这两代人新旧交替,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中间出现了断层,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对改革的建议
第一、适当下放“三权”,着力解决权责不一致问题。科学划分职权范围,进一步明确乡镇责任。适当赋予乡镇履行职责相匹配的人权、财权和事权,做到人权、事权与财权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对于县级部门设在乡镇的机构,应尽可能下放人、财、物和事权,由乡镇统一管理;对于上级部门需要乡镇配合的工作,坚持“条块结合,以条为主”进行管理,应赋予相应的权限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要尊重乡镇,让乡镇有发言权。比如:国家在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项目建设、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等,应该以镇为单位全面做好设计规划方案,坚持“整合资源、资金捆绑、整村推进或整片推进”,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全局后局部、先支持积极性高”等原则,镇报县审县确定,建立项目规划、申报、审批、实施的科学合理机制,避免争资金跑项目过程中的无序性、盲目性、重复性和不正之风,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撒胡椒面”工程、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腐败工程等。比如:乡镇辖区内厂矿、企业及工业项目建立等,其规划审批、项目审批、用地审批、安全审批、环保审批等涉及事项,实行谁审批谁负责,共同研究审批共同负责。如果审批过程中乡镇没有发言权,就不能让乡镇管他们管不了的事。
第二、合理设岗定责,着力解决政事不分问题。结合乡镇工作实际,科学调整乡镇编制,合理调配使用人员,整合乡镇职能站所,使乡镇承担的工作和拥有的人员相一致。要做到“因事定岗,因岗定人”。要优化整合乡镇涉农单位,按照职能定位,赋予服务职责,使其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流通服务等上来,切忌乱拉乱用、施予行政职责、搞行政命令。对于行政干部,要加强各项政策法规的教育培训,促进和引导其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加强对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监督,严禁瞎指挥、不懂装懂。
第三、加大财税改革,着力解决“吃饭财政”问题。积极探索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科学机制,或者建立对乡镇财政合理预算决算机制。属于乡镇管理的社会事务,要预算必要的财政支出,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要把乡镇维护农村稳定、应对突发事件和突发自然灾害工作经费列入预算,专款专用;在乡镇的重点项目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项目建设等,必须要有项目和资金保障,否则超越乡镇财力的建设项目让乡镇去实施,必然对乡镇造成巨大的债务压力和“寅吃卯粮”的恶性循环。把乡镇机关和单位干部职工工资的发放交给乡镇党委、政府,以便乡镇灵活掌握、奖优罚劣。
第四、科学设置考核,着力解决“疲于应付”问题。在考核工作中,要把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作为乡镇的主业,加大考核力度,不要把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等乡镇没有能力不能起决定性作用的任务作为硬性指标去考核。当前考核乡镇工作的主要指标应该体现在:一是农业。主要考核政府对于产业发展的引导能力、示范能力和典型带动能力。考核政府为农民提供产业发展技术、致富技能和信息掌握的服务能力,不能以面积、数字论英雄;二是农村。主要是农村的社会稳定及社会转型期大量出现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新的社会矛盾的如何化解,村容村貌的治理、村庄的长远规划和布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在农村公平、公开、公正的实施,党的执政基础如何在农村不断强化等问题;三是农民。重点解决农民思想的解放、道德素养的提升、文化生活的活跃、生活方式的转变、文明程度的提高、积极关心支持集体事业的热情等。“三农”工作需要乡镇干部去认真探索和化解的问题还很多,任务还很重,乡镇干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陷入跑资金要项目、保安全抓稳定、迎考核搞应付之中,造成忙忙碌碌而碌碌无为,“硬”任务干“软”了,“软”工作没干“硬”,到头来老百姓并不买帐。
第五、加强规范管理,着力解决“能力缺失”问题。一是加强干部技能素质培训,解决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二是加强干部宗旨教育,解决有位不为的问题;三是建立干部管理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第六、平等关怀关爱,着力解决“有为有位”问题。加大乡镇干部公开选拔的力度,让有志青年都能在乡镇这片热土锻炼成长成才,尽快解决乡镇干部“活力不足”、“青黄不接”问题;在乡镇适当设置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职务,让一些年龄大、优秀的干部工作有动力。加强乡镇干部与市、县直部门干部、贫困偏远乡镇干部与经济发达乡镇干部的交流,实现干部能进能出、优势互补的良性运行机制。同时要正确认识乡镇干部、理解乡镇干部,不能让乡镇干部既流汗又流泪。长期以来,乡镇干部为推动农村发展做出了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比如计划生育、催粮要款、征地拆迁、产业发展等,面对硬指标、硬任务以及“摘帽子”、“硬否决”、“严问责”要求,乡镇干部常常会做出伤害群众感情的事,乡镇干部一度成为“作风粗暴”、“刁蛮粗话”的代名词,让乡镇干部树立在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是检验本次改革成果的关键。
第四篇:我对公司的改革建议
解决公司改革的建议
根据目前我公司职工老龄化的现状,为了我公司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过我长期以来在职工中的走访和自己的揣摩,作如下建议。
一、重点培养公司一线人才
1、在职工中选拔并培养出10名以上的人员,要求这类人员能熟练掌握相应车间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相关要领以及熟悉相应车间的原料和产品的特性,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这类人才将是我公司各车间的班长,他们的工资待遇建议要高出公司职工平均工资的15-20%。
2、在职工中培养出20名以上的主要操作工,此类人才必须要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能熟练掌握各自工段的操作要领,熟悉本工段的原料和产品的特性及各种操作规程。他们的工资待遇建议要高出公司职工平均工资的8-10%。
二、工作时间改革
现在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工人短缺,为什么没有年轻人来我公司报名,或上班没
多长时间就退出呢?我想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工作待遇低的问题、另一个是工作时间长的问题,只要我们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想只要其他公司有年轻人上班我们就应该能招到并用到年轻有能力的职工。我有如下想法,可能可以用及低的代价解决减少工作时间、提高职工工资。我公司目前工人每天上班时间为12小时,工人易疲劳,所以用工比较多,而工人实际操作时间很短,一般操作时间只有5-7小时,只有班长或主操的工作相对长点,因此我想能不能把工作时间从12小时改成8小时,把休息的时间留给工人回去自己支配呢?只要工人在上班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原来24小时工人实际操作时间为12小时左右,更改后实际操作时间就变成18小时左右,每班工作时间还是6小时,即每个工人每天的总工作量不变,且产量也没有变。所以我想采用在各工段少添加或不添加人员,将原两班人分成三班人,实行三班倒,每天的产量不变,工人工资不变。这样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工人工资,解决了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问题。但这种模式我建议不要采用上12歇24的模式,因为在休息的24小时内工人回去不一定会休息多少,而在公司上12小时时,工人同样面临工作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容易出现失误。形成一种安全隐患,而去增加人员则会增加成本,达不到改革的目的。(我建议不要考虑工人上班频率问题,因为工人不可能感激你在这方面对他们的照顾,他们只会埋怨公司少用了人,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提高不了工人的积极性。其实上班频率高只是个现象,而实际上每个人的上班频率还与以前一样,并没有增加职工负担。另外将原来的8小时进行优化,改成早上6点到中午2点再到晚上10点。)
三、管理模式改革
我认为目前我公司的管理模式比较原始,有许多小事都要盛铁军过问,感到他很累。而现场管理人员即使有能力管也管不好,甚至现场管理人员、班长用工人也用不动。这种问题我认为不一定要怪工人,因为每个人都有惰性,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建议要将管理模式改改,让基层管理有一定的权限处理职工内部的矛盾。我有如下想法:
1、确立逐级考核、逐级管理制度。即公司对车间进行考核,车间对班组进行考核。公司发现某个工人有违反厂纪厂规的,公司领导不需直接找工人,而是通知车间主任,由车间主任通知班长,再由班长找工人解决,即使有某个人直接来找公司领导,公司领导也不去做任何表态,婉言劝其去跟班长协商解决。公司领导可以不定期与职工交流。这样就不会出现工人与现场管理人员的矛盾,从而建立好公司领导在职工中的威信,提高了班长的权力方便班长开展工作,从而减少职工之间的矛盾(这里我特地在网上下载了一篇文章),提高了工作效果。各级考核内容是:车间安全【工艺安全、人身安全(含交通安全、有无在公司内打架)、危险场所抽烟等】、现场卫生、职工表现(生产区域非危险场所抽烟、防护用品的佩戴、工
作态度等等),发现问题找车间并扣其分值,各项设总分100分,对应一定的金额,除安全方面每发现一项全额扣除外,其余每天每项最多仅可以扣5分,扣完为止。
2、明确各工种的职责,让工人明确自己上班时间内必须要做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形成一种制度。我这里仅提车间职工的职责。
班长的职责是:对本工段的安全负责,协调各车间物料的供给、协调本工段内工人的工作,做到基本公平合理、协助主要操作工操作(在滴加、蒸馏、分层、转料、投料等方面协助操作)、每天提前半小时接班,做好本班的操作计划,作出科学的部署、完成本班每天的报表,及时向车间主任或公司领导反馈生产情况等等。
主操作工的职责是:对本工段的安全负责,服从班长的领导,认真做好本工段内滴加、蒸馏等关键工作,协助其他职工做好本工段的其他工作。
副操作工的职责是:对本工段的安全负责,服从班长的领导,认真做好本工段内分层、转料、投料等关键工作,协助其他职工做好本工段的其他工作。
普通工人的职责是:对本工段的安全负责,服从班长的领导,做好本工段的原料领取、成品入库、废水废渣的规范清理、清洗反应釜、压滤、离心、现场卫生等工作,及时向班长回报当天成品的产量和含量。
3、要完善交接班制度。班长提前接班,交接班内容,是对操作记录、生产设施、安全设施、使用工具等进行检查。如发现上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协商解决,解决不了的通知车间进行协调,如果车间解决不了找公司值班人员进行协调。一旦接班,下一班则承担上一班的责任,不可推诿。
4、各工段的原料由各工段组织,各工段产成品按照公司要求送至指定地点以及一个班的领料量等,其他细节方面的制度也要设立。
四、公司用工调整
由于公司对工作时间根据上述内容进行了调整,所以对用工量也要进行调整,根据我公司的特点我提出如下建议:
1、兼并工段,这样可以减少用工人数。将一车间四个工段合并成两个工段即裂解工段和合成工段;将通氯与三步环合工段合并;其他不变。
2、用工量减少。裂解工段用3人(一个班长、一个主操、一个普通职工);合成工段用工5人(一个班长、一个主操、一个副操、、两个普通职工);环合工段用工4人(一个班长、一个主操、一个副操、一个普通职工);吡虫啉工段用工6人(一个班长、一个主操、一个副操、三个普通职工);啶虫脒工段用工4人(一个班长、一个主操、两个普通职工)。以上用工都是满负荷生产条件下一个班组的用工人数,三班总人数66人(目前总人数为62人)。如果因产量减少可酌情减少用人数量。公用工程班次、人数不变。
五、工资的组成设立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班长500、主操300、副操150
工龄工资:一年工龄10元/月,100元/月封顶(对新来职工如有能力为班长,一旦
任用享受全额工龄待遇,如有能力为主要操作工,一旦任用外加5年工龄待遇)奖金:安全奖根据考核情况分配(不少于200元/月)、满勤奖50、环境卫生奖100、职工表现奖100、产量、绩效奖按考核计算
第五篇: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建议
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建议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且广泛涉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是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生物体的各种化学过程,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生物化学教学的基础环节。做好教材中的实验,对于验证概念和理论,形成对生命科学现象的正确认知以及更好地把握生物化学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意义。
我校生物化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建议。在近几年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教学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
一、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随着实验室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我们加强了对实验室的管理,逐步实现了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完善了仪器设备.实验教学档案的建设,进而提高了实验课教学质量。加强实验计划管理,针对各实验室的具体内容要求应提前制定实验计划,并按计划进行预测,强化计划表的执行力度。对试剂,实验材料,(菌体,植 物)等实验器材,实验用品等分门别类;按计划使用,试剂,器材,实验用品等分别登记建账管理,并由专人负责保管,防止丢失和浪费。由于加强了计划和使用的管理,不仅保证了实验课的正常进行,也提高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实验用品,实验器材的利用率。同时,由于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逐步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实验课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材建设。由于课程体系尚需逐步完善,目前的生物化
学实验课的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缺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问题,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材建设是搞好实验课教学的前提性工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我们在重视教材的编写和更新的同时,逐步编写出适合我校本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在选择实验内容上,既要合理安排必要的基本内容,又要根据本学科发展的特点,将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使实验内容顺序更加合理连贯系统性更强。
三、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意义认识尚不充分,实验课效果有待提高和基础知识欠缺。实践中有的学生实验兴趣低下过分依赖老师,不善于动脑。实验过程应付了事,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听课不专心,实验操作照方抓药,实验报告敷衍四个方面。此外,实验课的课堂纪律需要加强,有少数学生不爱护实验室里的一些用品,对此我们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化学实验课对学好本专业知识的作用,激发他们学好生物化学的热情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开设对象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来说,理应对有关的基础知识(如微生物学无机及有机化学等)有较好的了解。但事实上,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些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够。例如,有的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还有的学生离心时,不知离心管应对称放置并予以平衡。同时,由于此间微生物学课程还没有开课,缺乏相关知识的准备,因此,有必要调整课程的开设时间。当然,作为授课教师应力求知识广博,多多了解生物化学在生活科研中的应用,结合学生的具体专业做到有针对性
有计划性的备课。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坚持对用到的所有试剂都应由学生自己配制,每位同学自己动手处理实验器材和实验数据,这样每次实验都能强化基础操作。不仅学生对基础的东西掌握得比较牢固,而且今后 在做与生化相关实验时,能够避免出现诸如上面的问题。
四、重视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水平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在教师队伍的组成和建设上强调梯队配备,并保持相对稳定从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要从数量学历职称等方面予以保证。在师资培养上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经过长期锻炼和积累,当前整个教学队伍均全面掌握了教学内容,具备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能独立主讲并进行实验指导工作。搞好本科生物化学实验课,不仅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授课技巧。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使生物化学实验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由于我们的任课教师多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学经验的不足使得他们在课堂组织方面还有所欠缺。此外,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尚不灵活,对某些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时把握的不够准确,对学科的科学问题及发展趋势把握不够。为此,要求青年教师要虚心向老教授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并将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形成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良好局面。任课教师的科研要力求与生化方向紧密相关,这样,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实际,更生动地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实验技术方法和经验。对于那些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生,也可以从中进
一步了解任课教师(以及所在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课题及相关的实验资源如质粒DNA,某些特殊的试剂的配方等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
尽管青年教师存在自身的不足,但他们在精力方面记忆力方面则有着明显的优势。青年教师可塑性较强,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观点,思维方式也与本科生相近,师生之间容易沟通,进而容易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了解他们的需求逐渐建立师生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作为青年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与优势,努力在岗位上建功立业。
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我们将努力发挥每位任课教师的作用,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力争将该课程建设成为我校的精品课程,从而为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