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方案实践研究(共5则)

时间:2019-05-15 04:4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方案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方案实践研究》。

第一篇: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方案实践研究

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最早是在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展望亚洲发展的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指出“要把关注的重点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随后各国政要开始频繁使用“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但是,真正使“包容性增长”为国人所熟知的则是胡锦涛主席在各种国际会议上的讲话。例如,在2009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倡导“包容性增长”;此后,在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再次使用“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内涵丰富,包括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它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包容性增长倡导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性。

核心词对教育教学价值的思考:

1公平合理分享成果:机会均等,公平参与,关注需求,成果分享,各得其所。幸福而有尊严地生存:享受学习,激发兴趣,满足需求,个性发展。3 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形成能力,掌握方法,产生愿景,渴望提高。一 什么是“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

包容性:

本研究涉及的是学生,面对来自各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与基础、性格差异与适应能力不同、有各种不同需求以及发展目标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积极评价不同的地域文化与个人生活背景对他人的影响,吸纳一切先进文化元素,尊重差异,鼓励竞争,“和而不同”,体现出首都教育的公平、公允的容纳特点。

主要特点应表现为:接纳、认同、完善、提高、发展 发展:

发展是指在适合的环境下,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在学习能力与自我完善中,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自信、自强、自尊的心理状态,主动谋求在发展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形成。

课堂教学:

课堂学习是学生发展你的主渠道,是学生融入集体生活,学会与他人交往沟通的重要渠道,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场所,是学生理解与运用知识的训练场所,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学生的发展。

二 为什么要研究“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

1有利于实现学校包容式发展办学特色的形成,满足社会需求,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

2有利于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得到满足,形成持续性发展能力。3有利于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提高专业技能。

4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课堂教学特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三 “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实施原则与要求 实效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有效。有效教学的根本是关注学生学习需求,突出学习重点,重点指导学习方法与培养能力,使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所发展。参与性原则

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应处于宽松和谐的氛围,产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主动参与的愿望,在参与中不怕出现错误,能够善于倾听,不断吸纳,主动修正自己,能够体验参与的快乐与成功感。全员性原则

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不遗忘每一个学生,课堂参与率能够达到80%左右。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够使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得到参与、表现、提高的机会。教学活动设计应体现分层意识,环节活动目标针对性强。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面向每一位学生施教”,“不让一个掉队”,“一个都不能少”。不能以点代面,以好代差,以表面的“热闹”代实质的“虚假”。一句话,不能想着法子在掩饰课堂上的问题,要做到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激励性原则

人的发展需要激励,激励能够使人愉悦,使人发展欲望更加强烈。课堂教学要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发展与变化,适时、机智、真诚地给予学生激励。教师要把宽容、关爱、鼓励作为重要教学理念。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发展性原则

发展不是统一的尺度,发展有不同的目标。多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表明,人的智力特征各有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因此教师要避免用一把尺子要求所有学生,产生不合理的急躁情绪。学生的发展需要过程,量变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四 “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基本思路和实施途径 思路: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效果检测----效果评价 深钻教材----优化目标----搭建平台----关注参与----激励引导----产生实效 途径:

① 深入钻研教材,在教材理解、使用、开发中,挖掘包容性发展因素。

教材是落实课堂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况且,教材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无法满足现实中每个学生的需要:如教材的内容相对静止,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能完全吻合;教材限于篇幅和开放的需要,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写得十分详尽。也不可能把一些定律、法则、公式、规律的发现探索过程叙述的清清楚楚„„,所以教师必须十分熟悉教材,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加工。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教学目标所必须的?还需要补充什么?哪些内容要渗透及如何渗透学科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学应从哪里开始?教材中所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什么?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之后,才能合理的调整教学顺序,提供现实背景,挖掘学科思想方法,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设计或引进开放性习题,让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的提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与合作交流。

②精心设计教学,在知识技能学习中,给予学生发展空间。

如何选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呢?教学方式的选择是与学习方式相对应的。如果不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调整、变革我们的学习方式,我们就会落后于时代。这种变革表现在:从循序渐进向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转变;从消极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向积极主动地探索性学习转变;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等等。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主要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教学方式的选择则要突出这些特征。

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多个不同方式来实现,学习内容好像是有多个门或入口的房间,对于学生来说,哪一个入口最合适,入门之后走哪一条路线最顺利。都因人而异。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应该是学生与课程之间的中介,能够根据学生个体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学习方式,采用那些能有效传达教学内容的辅助手段,并能尽量采用有效的方法运用它们。

③智慧实施教学过程,巧妙利用手段,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富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会与众不同。所以,我们的课堂必然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思维灵动的课堂。就是因为有了动态生成,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拥有憾人心魄的感动,才会拥有不曾预料的精彩。教师只有紧紧抓住这一动态生成的有利资源,才能使孩子的精神世界、创造能力、道德情感、审美情趣等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培养,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在课堂中,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冷僻的问题,使教师措手不及,一时不知如何解答。但是,教师不要置之不理,也不要含糊敷衍,在肯定学生积极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向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的处理,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肯动脑筋的积极性,又保证了教学进度按着构思进行,同时,存疑不答的方法也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下去,对进一步掌握知识起了推动的作用。这种方法与简单的否定、批评学生所提问题,或是为了不失面子而随便作答的做法,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激发学生意趣上,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在教学中,学困生的学习是让人头疼的一件事,而善待学困生,善待他们学习中的“错误”,让他们勇于面对“错误”,不是放纵错误。在指出他们学习不足的同时,要给予鼓励,通过激励性地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课堂教学把“错误”转化成新的课程资源。

④依据目标,及时反馈检测,追求学生发展实效。

现代教育新思潮表现为三大特点:一是以单纯传授知识,向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转变:二是以重视教法,向不但重视教法,同时也重视学法转变;三是从主观思辨向客观实验转变。三个转变的重心都落在研究学生怎样学上面。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

“当堂训练”中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成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

⑤不断总结,及时调整,在反思中形成经验。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师的反思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向教师专业行为与活动。目的是提高教学成效——教学反思;另一方面是指向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目的是清晰自己今后专业发展的方向——教师专业成长的反思。课后教学反思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途径,同时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方法。

教学反思是重要的,课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它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的理性分析。要提高课后教学反思的力度,可以从多方面切入。例如:

(1)从得意之处切入展开课后教学反思 他人评价中普遍认可之处,反思其优点,是否能否很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2)从遗憾之处切入展开课后教学反思

精心的设计为什么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学生学得没有效率,是否不能很好地为促进学生的认知服务,组织方面是否还需改进„„这节课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这节课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什么?什么样深度和广度的材料对学生合适?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达到目标?如何组织材料和学生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气氛?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

(3)从反馈结果切入展开课后教学反思

从各个方面的反馈结果来深入反思课时教学,包括他人的意见,也包括学生学习后的效果。这节课是怎样进行的。是否如我所希望的。

(4)从课的再设想切入展开课后教学反思

是否有另外的教学活动或方法会更成功,为什么?可以从多角度审视他人的意见和优质的课例,在比较中找出差异,审定差异,进行二次备课、三次备课„„,在再设计中提高专业素质,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诚如有的名师所言,“备这节课只要15分钟,而我是用这一辈子的时间在备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不变的主题,还需我们在不断的、深入的课后反思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 我们当前要做些什么? 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只是古时对读书人的最高奉承,却也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培根也曾说过,书是人类智慧的阶梯,顺着这架阶梯,积累的不仅是智慧,还有一个人的价值。然而在一个功利当道,众生喧闹的时代,读书似乎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是也只有读书最可以使人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肃穆。

读书的意义在于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读书的意义在于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的意义还在于涵泳性情,修持道德;读书的意义更在于使人明晰地认清现象与本质,从而认识自己,塑造自己。修炼,不断提高个人的素养

用读书提高个人思想境界,形成开阔的心胸。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

包容首先是一种胸怀。患得患失、吃不得一点亏的人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在利益面前、在得失面前不斤斤计较,而是以大局为重;处处争先、得理不饶人的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让字当头,范式以和为贵、让人一步;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的人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甚至对一些言辞激烈的攻击也能理智对待,择其善者而从之;碰到事情喜欢生气、对别人的一点冒犯就报复的人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心态平和、宽容大度、淡然从容。

包容更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以博大的胸怀为基础的智慧。包容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包容的人会因为谦和的姿态避免成为别人的攻击目标,包容的人有着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的工作、事业、生活顺风顺水。

包容是一门精深的艺术,只有领略到了其中滋味,包容他人之举,真正地拥有那份广阔的心胸,那份坦然,那份自然,才是活出了真正的人生。试着用包容的心去对待他人,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或许某一天,你就会猛然发现: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妙!思考,才能不断进步

摆脱束缚,用心思考。任何环境任何人都会影响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应该摆脱他们,离开他们的纠缠,站在高处,审视他们,编排他们,让他们为自己服务,而不是左右自己。

给自己思考空间和时间。如果不努力,任何时候都不会有空闲,人生是自己,时间是自己的,不能任由他人支配。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思考,长时冥想,短暂思索,总之,在处理任何事情或面对任何人时,让自己充分的思考,可以不作为,可以不回应,但不能没有思考。

给自己足够的空间,不能让自己因为空间的束缚而失去思考的机会,如果空间不够或空间不合适,就努力去寻找,找到合适环境,合适的人群,让自己的思考更开阔,更有意义。

思考要带碰撞。不能闷头思考,应学习他人的思考成果,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应时不时把自己的思考呈现出来,以检验其是否正确。交流可以实现这些目标,多与家人交流,多与朋友交流,多与同事交流,多与领导交流。总之,增加主动性,主动验证自己思考的正确性,主动更新自己的思考方向,主动调整自己的思考内容。实践,才能不断创新。

学习到不到位,思考正不正确,创新有没有效,还得由实践说了算,不实践,一切都将是空谈。深入发展最前沿,敢于实践,就必须敢闯、敢试,敢于承担风险。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科学的政绩观,是树立在积极实践的基础之上的。不注重实践,容谈理论,雷声大雨点小,丧失的是发展的机遇,动摇的是执政的根基。只要心中装着学生,就不会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不会迈着四方步,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不是有进取之心的人的做法。

第二篇:发展包容性提升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就是从增进人民福祉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减少社会排斥,促进机会平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1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的必要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坚持富民优先的重要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的理论依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一方面,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发展新阶段,我们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后,将越来越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帮助贫困人群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以浪费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牺牲社会福利和公平正义为代价,求得经济的一时增长。实践已表明,这种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相对均衡的发展战略,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相互包容,实现以共享式增长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今后5-10年是难得的黄金发展期,又是严峻的矛盾凸显期。面对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带来的种种矛盾与挑战,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告别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GDp至上,盲目追求高速度,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从根本上说是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不相容的。只有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才能控制贫富差距扩大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公正趋势,让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要求加快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在富民与强桂的关系中,富民是目的、是归宿,强桂是基础、是动力。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是正确处理好富民与强桂关系、坚持富民优先的重要举措。

2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的良好基础

发展理念不断创新

经济实力逐步壮大

民生事业稳步推进

相关政策日益完备

发展理念不断创新,为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提供了思想前提。提高发展的包容性需要思想理论的支撑。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完善,科学发展观日渐深入人心,形成了包容性发展的强大理论优势。2011年4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的主旨演讲,阐述中国对这一概念的看法以及中国在包容性发展上的实践。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牢牢

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注重提高发展的包容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经济实力逐步壮大,为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提供了财力支持。提高发展的包容性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需要足够的财力支持。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具备集中力量消除发展失衡、完善公共服务、改善百姓生活的物质条件。2011年全区财政收入1542.49亿元,是1978年14.32亿元的108倍。这就意味着,财政投入能更多地用于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发展的包容性。

民生事业稳步推进,为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提供了实践载体。提高发展的包容性需要努力探索,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地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些年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积累了包容性发展的宝贵经验。过去5年,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投入累计3370亿元,年均增长32.6%,比“十五”增加2.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9%、12.7%,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扶贫攻坚、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都取得重大进展。今年还将筹措资金432亿元,实施社保惠民、卫生惠民等十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在卓有成效的民生工作基础上,包容性发转自:http://www.xiexiebang.com展的空间将得到新的拓展。

相关政策日益完备,为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提供了政策保障。政策是提高发展包容性的有力保障。具备提高发展包容性的政策优势,同时享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民族地区政策、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政策、边境地区政策等多重优惠政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政策体系上体现了中央的关怀和支持,是推动跨越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促进包容性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宏伟目标、总体要求和战略任务,必将引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包容性发展之路。近年来,各民生领域的规划和政策密集出台,进一步增强了提高发展包容性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3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的若干措施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充分就业为基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以消除贫困为目的,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以民心工程为载体,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民生为本,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主导向消费、投资、出口并重型转变。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将经济增长转向主要依靠依靠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素质提高轨道上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充分就业为基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发展的包容性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完善就业困难群体的救助制度,努力实现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改变居民收入增长长期滞后于GDp增长的局面,提高劳动报酬在GDp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的消费层次、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通过公共支出、税收、价格、社会保障等综合手段,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以消除贫困为目的,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消除贫困,特别是农村扶贫,是实现包容性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抓住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重大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群众同步进入小康。增加财政引导性资金投入,引导民间多渠道筹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农村居民住房建设,扩大农村危旧房改造面,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居住条件。探索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新模式,加大产业扶贫、科教扶贫、生态扶贫力度,在“输血”的基础上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以民心工程为载体,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包容性发展要具体落实到完善与经济快速增长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上。实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工程,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积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障的覆盖面,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提高发展的包容性,离不开制度的保证。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建立完善的包容性发展需要的体制机制。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以发展的包容性作为衡量干部政政绩的一个标准。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完善面向民生的财政体制,实现由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从缓解社会最突出的矛盾出发,以参与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探索建立困难群体的利益表达和诉求机制。

第三篇:包容性发展:思想渊源、现实意涵及其实践策略

包容性发展:思想渊源、现实意涵及其实践策略 作者:姚荣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来源日期:2011-9-5 本站发布时间:2011-9-5 8:04:40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01)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关于发展的思想不断丰富完善。随着转型期改革发展情势的不断深化,围绕“包容性发展”的讨论方兴未艾。本质上说,包容性发展是个操作性战略方针,其内涵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嬗变。通过厘清包容性发展的概念,追溯其思想渊源,探讨其现实意涵并寻求与当前我国国家治理相适应的实践策略是当前“包容性发展”理论探讨与实践的应有之义,更是基于对“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趋势而做出的有益思考。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思想渊源;现实意涵;国家治理;实践策略

一、包容性发展的思想渊源

“包容性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于2007年提出,它是在世界银行早期的“广泛基础的增长”、“对穷人友善的增长”以及“共享式增长”等概念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发展主题。与之前的经济发展概念不同,包容性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发展不仅要普惠穷困群体,而且要对中产阶级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给予足够的重视。2008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指出:“构建和实践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可取得巨大成果并为民众所广泛共享。合理充分地利用经济增长造福于所有民众,将成为消除贫困的有力武器之一。持续高增长的经济体具有五个明显的共同特征:①充分利用全球经济;②着眼于未来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④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和可持续的公共财政,以确保宏观经济稳定;⑤拥有敢作敢为、值得信赖和精明强干的政府。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所涉及的基本政策要素错综复杂,但总体上可分为五类:累积型政策、创新型政策、稳定型政策、分配型政策和就业型政策。”[1]包容性增长模式和理念已成为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致力于贫困减除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核心战略,并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接受和认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宣称要致力于推进和实现包容性增长。

胡锦涛总书记先后数次就“包容性”相关话题发表过演讲:第一次是2010年9月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之后两个月(2010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再次提出,要“倡导包容性增长,增强内生动力”。2011年4月15日的亚洲博鳌论坛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的主旨演讲,阐述了中国对这一概念的看法以及中国在“包容性发展”上的实践。

从包容性发展的思想形成历程和脉络可以看出从“广泛基础的增长”、“对穷人友善的增长”以及“共享式增长”到“包容性增长”再到“包容性发展”的提出包含了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领域学者的智识贡献。从最初围绕贫困、经济不平等、经济增长而展开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彰显包容性理念的发展的理念嬗变历程不仅具有推动各国发展之间的包容如“普惠式发展”、“开放性发展”即国际层面的包容,同时也具有对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各领域、社会各阶层、各地区甚或人自身的包容性发展。对于包容性发展的概念厘清需要从概念的思想渊源出发,整合国际组织、官方机构、专家学者等的观点,紧密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阐述其科学内涵。

二、包容性发展的现实意涵

围绕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渊源的分析以及当前国际国内发展情势的判断,结合各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包容性发展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内涵丰富,至少包含以下六点内容:

第一,机会平等;包容性发展注重机会的共享。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其代表作《贫困与饥饿》中详细论述了机会对于经济平等的重要性,可见机会共享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它无疑充当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稳定器和调节器,这可以有效遏制贫富差距的无序扩大。权利剥夺、能力缺失是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真正原因。发展经济学研究视角下的贫困与经济增长理论在其演变过程中经历了“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机会贫困”等发展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由两点因素决定:“第一,人的背景或者所处环境(包括家庭财富与权势、社会关系、宗教信仰、肤色、性别、所处的地理环境、所工作的行业等)的不同;第二,人的努力与勤奋程度的不同(Roemer,2006)。[2]包容性发展强调通过机会的共享实现实质自由并从根源上消除贫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里的机会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教育机会、就医机会、住房保障机会等的共享,而就业与教育机会的共享则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成果共享;“共享性是包容性发展的主要特征,或者说,包容性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共享式发展。共享性的‘共’字充分体现了包容性发展的普遍性特质。”[3]包容性发展之所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是由于该思想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我国转型期的诸多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未实现真正的“共享”。既得利益集团垄断了社会利益的协调分配,当前我国需要重塑社会利益的分配格局,让广大人民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就要求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到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建立充分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协商对话机制等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中共中央党校王贵秀教授认为当前我国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阻力,如何建立利益集团间的有序博弈机制从而保证利益分配的公正合理从而有效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

第三,统筹兼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而包容性发展则更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节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传统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低效发展到以创新为原驱动力的新型发展方式。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数量、结构等多重指标,尤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一些学者认为,支撑我国过去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要素充裕红利”、“技术后发红利”以及“体制变革红利”等因素正在衰退和消失,人均GDP刚刚超过4000美元的我国很有可能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如何从非平衡和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包容性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曾铮提出“国内经济包容性发展要实现三类发展,即个人公平发展、部门协调发展和地区平衡发展。”笔者认为,实行包容性发展战略需要统筹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利益群体、各个区域的发展愿望、发展需要、发展机会等,以统筹推动共享,以共享促进发展。

第四,民主开放;包容性发展强调权利的平等与共享,注重公民权利的维护。强调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绝不允许国民之间不同的权利配置,绝不允许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垄断特权或多元分割,绝不容忍制度化地相互敌视或群体性地彼此仇视。[4]打破社会排斥,实现民主开放在当前中国意义重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管理创新都强调开放格局的构筑与民主政治的演进。孙立平教授在他的“断裂三部曲”中描绘了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和沟通障碍等问题。包容性发展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对于消解阶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或差异具有重大作用,高度关切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权益保障。当前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主要沿着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从基层民主到较高层次的民主的方向发展。实行包容性发展需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注重政务信息的公开。建立民主开放的政府以满足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信息的需求从而提高公民的幸福指数。包容性发展重视多元利益的考量、注重多重思想的交流、注重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研讨等。曾培炎认为:“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相比,包容性发展将更具有开放性、普遍性、可持续性,缓解以往由于发展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发展结果不平衡,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均等、规则透明、分配合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发展代表了一种民主开放的趋势,表现为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吉利斯等人也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民必须是这一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这样才能带来结构的诸多变化。参与发展过程,意味着享受发展带来的利益,并且参与这些利益的生产过程。如果增长在国内外只是极少数富人受益,那就不是经济发展。”[5]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认为:“包容性发展的对立面是对某些人群的歧视与排斥,即通过歧视性的社会排斥制度,对某些人采取区别对待的歧视性政策,并构成对其系统性和制度性的排斥,使其基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遭受侵害,也缺乏实现这些权利所必需的政治与法律体制的渠道。”阿玛蒂亚·森认为“社会排斥本身不但是权利剥夺和能力缺失的一部分,而且是造成各种权利剥夺和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6]因此,包容性发展不仅注重机会平等、成果共享,更注重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过程的普遍公众参与。

第五,兼容并蓄;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中华民族自古崇尚“有容乃大”、“海纳百川”、“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费孝通先生更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其中包含了文化自觉与文化包容的思想。提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优劣高下之别。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社会制度以及发展模式等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包容性发展提倡各种文明平等、互补、兼容,主张不同文明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求同存异。包容性发展倡导兼收并蓄的精神对于转型期中国汲、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的推动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少走弯路”。注重对各国间知识、技术、管理经验、发展模式经验的共同探讨与交流合作,从而推动国际范围内的良性发展局势。此外,由于区域发展差异、城乡发展差异、行业发展差异、经济与社会甚或自然的发展差异等的客观存在以及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使得我国各地区的乡村治理状况大相径庭。陈红太教授提出“实际可以构建一种‘包容性的体制机制和文化’。这种包容性的体制机制和文化,就是在中央科学发展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允许各地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条件的政策和策略,从而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群星璀璨的‘包容性发展’格局。”

第六,社会包容;包容性发展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基础上的系统化策略的建构,对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它倡导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而言即提升社会质量,改善公民的生活状况,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网与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包容是人们进入或被整合入构成日常生活的不同体制和社会关系的程度。公民身份是包容的主题,社会包容为通往可及性的基础环境铺平了道路。[7]包容性发展的内涵中显然包含了和谐社会的内容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发展,构筑包容性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与建设的重要内容,该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构筑包容性社会体现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社区管理与政治参与等诸多方面的包容。具体而言,要求建立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与社会管理格局从而保障公民权的维护以及包容性价值的彰显,避免社会排斥。包容性社会与社会质量理论具有内在契合,社会质量理论提出现代社会建设包括四个要素,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包容、社会团结和社会赋权。“社会包容性程度就成为衡量社会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一个高度社会质量的社会不可能在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分化和鲜明的等级特征的社会中出现,它也不可能具有许多社会离异者、社会流浪者和各种权利被剥夺者。”[8]因此,构筑包容性社会从而提升社会质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三、包容性发展的实践策略

包容性发展作为操作性战略方针,对于转型期我国的国家治理具有重大启示。“发展还应当是一种包容性地发展。包容性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包容性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并对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及其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具体实践道路。”[9]具体而言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以民主政治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管理创新、文化多元与繁荣、生态建设为表现。这里主要探讨包容性发展在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创新、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经济发展体系、区域合作发展格局、执政党建设、地方政府创新六个方面的应用。

第一,构筑包容性社会治理与政策体系。孙立平教授提出,随着1990 年代以来社会的分化,资源的重新积聚,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包括固守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以及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的弱势群体。每当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时,都会有一部分社会成员不适应变化而被甩到边缘地带,在社会利益的新的分配格局中被弱势化,逐步转变为社会弱势群体。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断裂”[10]当前中国出现的“断裂的社会”的局面,从根本上是由国家体制的“社会排斥”因素决定的。无论是劳动力市场还是教育、住房、医疗、户籍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社会排斥,从根本上是一种“政策歧视”,通过包容性社会与政策体系的构筑消解“排斥”因素是转型期中国的必然选择,也是基于我国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做出的正确判断。例如,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推动“包容型城镇化的制度建构,可以针对社会精英群体、中间群体和弱势群体,分别建构不同的制度,使得各种群体均能得到公平、平等的发展,真正实现包容型城镇化的建设。”[11]通过包容性社会治理与政策体系的建构打破身份歧视、待遇歧视、就业歧视、教育歧视等社会排斥现状。包容性发展要求让更多的人自由选择更好加入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使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社会就业和人的自我实现。具体而言,取消传统的户籍制度、构筑统一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公平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力市场的公正有序、围绕教育资源平等共享的教育体制改革、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公民参与机制、公民利益表达与协商机制等是包容性发展在社会建设层面的应有之义。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需要推动包容性治理的开展,着力加强包容性治理结构、包容性治理程序、包容性治理对象、包容性治理效益四位一体的包容性治理格局。公共治理的包容性是一个谱系性概念。可以从政府的承诺与努力、信息的可获得性、会议文化、成员资格、决策权力观念、社会评估、预期目标的设定、资源分配和治理责任制等维度,将公共治理的包容性划分为五个等级:积极的排斥、消极的排斥、潜在的排斥或包容、努力走向包容、全面包容。(李春成,2011)[12]构筑包容性的公共治理谱系,构筑由包容、效能、民主三重价值构筑的公共治理网络。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包容性治理具有行政典范革命的意涵,新公共管理运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后掀起了全球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的浪潮,而今天整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推动治理的技术、方法、手段与治理结构、治理对象、治理程序、治理功能、治理评估体系等走向全面包容则是构筑变革社会的新治理典范的应有之义。[13]

第二,构筑包容性国际社会交流合作机制。包容性发展最初是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围绕国际社会经济社会的交流合作展开研讨,交流合作领域由最初的经济援助、经济发展经验探讨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国家安全甚或军事等诸多领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国都应以包容的心态,正确看待、沉着应对,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互利共赢,不能盲目排外、搞狭隘的民族主义,影响国际经济合作。曾铮认为“对外经济包容性发展,包含四部分内容,即与发达国家共赢发展、与新兴市场国家协调发展、与资源型国家互补发展、与贫困国家对接发展。”曾培炎认为:“亚洲国家应当树立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把亚洲看作一个大家庭,把各国的发展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结合起来。通过本地区不同层次、渠道的会晤、磋商机制,增强政治互信,照顾彼此关切。在处理一些敏感的热点问题上,摒弃冷战思维,通过平等对话化解矛盾,通过友好协商消除争端。除官方机构外,有更多的民间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增进亚洲各国人民相互理解与信任,夯实合作的社会基础。”包容性国际社会交流机制旨在通过构筑国际范围内各国家与国际组织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各国在经贸、文化、政治、社会管理、生态保护、教育甚或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通过推进跨国交通、能源、通讯设施网络的建设,提高本地区发展后劲。倡导发达经济体在国际社会发展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通过给予落后国家与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援助推动其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以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构筑绿色经济发展体系。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是“十二五”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经济以一种和谐包容的、可持续的方式发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速度、质量、公平三要素的有机结合。包容性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内需和外需均衡发展,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绿色经济不仅倡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更强调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发展体系中去,从而保证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结构的合理优化。绿色经济是经济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相统一的持续经济、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市场竞争与生态竞争相统一的持续经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并最大化的持续经济。[14]绿色经济发展体系的构筑要求通过包容性指标与维度的设计建构绿色GDP考核体系,建立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维度在内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四,构筑区域合作发展格局。包容性发展的根本要义在于“共享”、“平等”、“开放”、“兼容”等,通过构筑区域合作发展格局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我国国内区域发展差距拉大、城乡发展二元化的现状。区域合作发展格局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思想,通过区域内部以及区域间信息、资源、人才、交通等的交流合作制度化平台的构筑促进区域内部的均衡发展以及区域间差距的缩小和互利共赢。胡鞍钢认为当前中国呈现出“三个世界”的局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基尼系数俨然超过国际警戒线。通过区域合作发展格局的构筑,一方面,推动区域内的资源流动互补;例如,江苏省已经形成的苏南地区制造业较发达,苏北资源较丰富,苏中介乎两者之间的格局。江苏省通过苏南、苏中、苏北在技术、资源、劳动力、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劣势互补推动省内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近年来,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进行的路径选择。另一方面,推动区域之间的合作交流。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沿海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一系列对口援助行动的开展不仅是在“输血”,更是在“造血”,通过激活西部地区的发展热情、改善发展理念、厘清发展思路,使得西部地区的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技术援助、创业信息、政策支持等,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当地民生,使得更多贫困地区的人们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五,推动包容性政党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理念、执政体制一直是党内外各界人士关注的课题,执政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世纪党建工作在社会情势深刻变化、改革发展局势不断深化、社会管理情势日益复杂的今天面临着诸多挑战。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通过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而推动执政党的包容性则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应有主义。保持包容性是执政党有效执政必备的政治品质,是执政党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15] 包容性政党建设包括政党内部包容与外部包容两个方面,执政党的内部包容性主要体现在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包括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制度、执政能力、执政作风等多方面内容;执政党的外部包容性主要体现在妥善处理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各类社会团体力量的关系,加强执政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进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改善执政环境,推动国家社会长治久安。归根到底一句话,执政党是否具有包容性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生命力的延续,关系到整个华夏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第六,构筑包容性地方政府创新体系。政府创新,就是探索政府行政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挑战,从而不断改善政府公共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刘靖华等,2002;俞可平,2006)。伴随着全球化与信息革命步伐的不断推进,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都发生了较多的变化。自2000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设置以来,我国各地区政府掀起了政务创新的浪潮,在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公共服务三大方面进行了较多的有益尝试。但是,一项有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研究表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已“成大势”的呼声也许只是表明的浮华。(吴建南,2007)我国政府创新也呈现出地域的极大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创新能力差距较大。中国有大量的政府组织,而真正的政府创新并不多。包容性发展理念要求构筑包容性地方政府创新体系,该体系侧重不同地区创新案例之间的互动学习(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创新工作亟待加强),侧重在技术、理念、制度等层面借鉴与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创新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此外,创新不仅会为社会带来极大的效益,也会为社会带来风险与损失。地方政府创新体系必须厘清其目的、本质、内涵及其意义,忽视了这些的政府创新只能成为某些地方官员的政绩工程“锦上添花”、“添砖加瓦”,而并不能真正提高行政效率,增进社会的公共福祉。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政府创新的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当然,构筑地方政府创新体系这项系统工程,离不开上级政府的支持与信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与积极监督,离不开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与积极配合,更需要包容与理性的审视。

“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从民族走向世界、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物本”走向“人本”的历史过程,这种趋势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16]包容性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道路与战略选择,归根到底是包容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愿望、发展能力与发展诉求,形成巨大的发展合力,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2]杜志雄、肖卫东、詹 琳:《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中国农村经济》,2010(11).[3]、[4]、[9]邱耕田、张荣洁:《论包容性发展》,《学习与探索》,2011(01).[5]联合国新闻处.联合国手册: 第八版增编[K].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2:96.[6]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03).[7]花菊香:《灾害社会救助中保障、凝聚、包容与增能之整合路径》《社会科学》,2010(12).[8]高红、刘凯政:《社会质量理论视域下中国包容性社会建设的政策构建》,《学习与实践》,2011(02).[10]孙立平:《我们开始面对一个断裂的社会》,《战略管理》,2002(02).[11]陈君武:《城镇化推进中包容性发展的制度创新》,《文史博览(理论)》,2011(03).[12]李春成:《包容性治理:善治的一个重要向度》,《领导科学》,2011(19).[13]裴丽、姚荣:《包容性行政:变革社会的新治理典范》,《经济导刊》,2011(06).[14]崔如波:《绿色经济:21世纪持续经济的主导形态》,《社会科学研究》,2002(04).[15]王晓芸:《保持包容性是执政党应有的政治品质》,《社会科学报》,2011-8-18.[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538.

第四篇: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摘 要: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以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对现代化教学条件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讨论了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课堂教学设计

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工程的实施,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思维定势,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条件,使课堂教学设计充满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使其在课堂教学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松散性、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本文以现代化教学为背景,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用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思路对当前课堂教学设计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以崭新的视角对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最终给出了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希望对现代化教学工程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职称论文。

1.现代化教学条件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分析

可以说,将课堂教学设计应用于现代化教学的实践,目前还算是一种较新的尝试。笔者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对部分科目内容进行了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现对实践的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1现代化教学条件下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势

笔者将课堂教学设计技术应用于《机械原理设计》和《机械基础》科目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及其应用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效果是好的,是成功的。

1.1.1课堂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等现代教育思想。由于教学设计以“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服务”为宗旨,无论是教学信息的选用与组织,还是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都是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这种课堂教学设计指导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高度的自主权,能够主动参与,并且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学习和提高,这样,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这种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这也恰恰符合建构主义课堂教学设计理论的要求。

1.1.2课堂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简单地说,课堂教学设计相当于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一个可执行的“处方”,它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备课活动,是一种更为系统的教学设计技术。课堂教学设计注重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有价值的所有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地分析,使教学能够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并将这些学习资源提供给每一位学生,从而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了长久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大有益处。另外,由于课前充分的设计准备,即使在课堂上出现突发的事件,教师也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启动备用的教学策略,做到对教学计划的合理调整。因此,无论是在提高课堂知识传授效益方面,还是在增强学生能力生成效益方面,课堂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都不可小视。

1.1.3课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大部分教师都习惯于讲课与考试测评的分离,认为只有课终的考试评价才是学生是否学好的依据,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甚至走进了“我教我的,你学你的,他考他的”的“教、学、考”相分离的误区,这与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而课堂教学设计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进行这种形成性评价的时机,以及如何进行评价,如何将评价的结果反馈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完善,从而使课堂教学思路更顺畅,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融洽,也迎合了现代化教学对课堂“教、学、评”有机结合的要求。因此,课堂教学设计无论对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教学,还是对学生学习、建构知识都是非常有效的一项教育技术。

1.2现代化教学条件下课堂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化教学工程的实施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诸多有利的条件,使课堂教学设计技术更具优势,对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由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仍处于起步尝试阶段,教师对这一教育技术的掌握并不很到位,在设计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所以笔者认为,认真地分析这些在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提高教学设计技术的应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2.1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活动相脱节的问题。即课堂教学设计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教学活动没有按教学设计程序进行的现象,教学设计是一回事,教学活动又是另外一回事,两者是并行关系,而不是指导、反馈、执行相统一、相协调的关系。产生这一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教师对课堂设计过于理想化,片面地追求现代化教学的形式外显而忽略了教学的实际内容,对教学情况把握不准,没有客观地分析影响课堂教学设计的各种客观因素,比如对教学资源的开发、选择,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认知风格的分析,对教学任务的分析等等。另一方面,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教学设计主要依赖的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具体的内容,而不是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要因素进行。所以即便是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由于与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相左而出现课堂教学无法继续的尴尬,从而使教师放弃教学设计的指导,又回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这样,课堂教学设计的工作就变成了“吃力不讨好”的无用功。

1.2.2教师对在教学设计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自身角色认识不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次序。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摆脱不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既想按照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进行,又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产生一种无从下手的无奈,致使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出现比较混乱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的认定,现代化教学的实施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求教师从“台前”转到“幕后”,教师既要做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又要做教学设计的组织者、执行者,还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课堂中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引导、指导的作用。认识了教师的作用,还要有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精神,不断的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在实践中增长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质量。

1.2.3部分学生对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排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从属技能不能满足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使学生失去学的信心,并产生排斥心理。为此,我们尝试采取了一些措施:1.指导学生掌握如何自主获取信息的技能,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接受多重刺激,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2.帮助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学习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3.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交由教师或班集体共同讨论。4.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过程与手段。5.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并参与同学间的竞争,使学生在成果的展示中获得成就感。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为逐步实施现代化教学奠定了基础。

另外,还存在课前教学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教学设计执行中断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放,现代教学手段的丰富,现代教学方法的千变万化,使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往往会有一些盲目性的选择。而教师在课前的准备确不充分,比如,没有对所选的媒体播放工具的功能进行熟悉,没有事先检查教具是否完备,没有对学生上课前的情绪状态进行了解,没有对学生的前期知识学习掌握的情况进行摸底等等,这会对教学活动的实施带来一定程度的阻力,甚至会使课程被迫中断。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分析、解决,为课堂教学设计在现代化教学的课堂上大展异彩而努力。

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教学设计的技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设计的理论,我们认为,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2.1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系统性原则

教学的各个要素与各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对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资源进行整体协调、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科学安排,这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所决定的。系统性原则要求课堂教学设计,一是做到各个教学要素内部的有机结合,二是实现教学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融合。这样,教学活动程序运行的才能更加有序、更加稳定。

2.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客观性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包含了大量具有客观属性的因素,比如,真实的教材内容及相关的知识信息,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的能力,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其从属技能的掌握,现有的教具、教学条件等等。因此,客观性原则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的特征之一,它要求做到对教学过程中的各因素进行客观性的评价,从而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客观性的教学资料,使教学设计的目的更具针对性,并在应用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2.3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建构性原则

“为建构良好的认识结构而教”是现代教学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教师按照学生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与规律设计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

2.4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体性的发挥与发展是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内在联系的。因此,教学没计要注意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唤起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进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5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可行性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将这种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因此,可行性是衡量课堂教学设计是否优化的又一个重要指标。可行性就是由教学设计将教学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连接起来,真正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科学”的作用,使其一方面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际,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设计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2.6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开放性原则一方面,课堂教学设计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干扰性因素,课堂教学的设计不应过于程序化、模式化,而应留有教师现场发挥的余地,充分调动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必须是开放性的。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有着极强的个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形成性目标决定了它的评价标准不可能是一个僵化的教条式的标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也是难以预测的;一个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也不可能涵盖众多的教与学的行为。因此,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可能用一个既定的标准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行为,必须为评价者的评价留有余地。

2.7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和谐性原则

教学设计的艺术性主要体现为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在动态的组合中具有高度的和谐性,这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高层次的特征。和谐性具体表现为有序性与波动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协调,具体到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它又表现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教与学互动的和谐,原理引证、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的和谐,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的和谐,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的和谐,超越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的和谐等等。可以说和谐性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较高境界。

第五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来开展训练,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重视技能传授、忽视综合发展等问题,再加上小学生身体还没有完成发育容易出现伤病,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进行了探讨,以期获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而体育教育在这其中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完整的人格。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深感责任重大,我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经验,来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一、更新教学观念,适应时代要求

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过于注重身体的训练和成绩的达标,忽视培养学生的品德,致使学生的容易形成孤独的性格。在此背景下,广大体育教师要进行深入思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融合起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时代要求,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德。小学生具有模仿性强、对新事物好奇的特点,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也不具有独立性和拼搏精神。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育人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教学之中,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

如,在课堂训练开始前,笔者会讲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教学难点及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在队列训练中,笔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和严守纪律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身体的协调能力,使其在队列行进中达到动作准确的标准;在场地器材摆放的过程中,笔者会讲述这些器材的使用原理,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养护教学器材和场地,从而培养他们热爱集体财产、爱护公物的意识。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笔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他们在长大后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

二、进行趣味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们的动作是否标准,导致传统教学中的技能训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就会使其很容易出现伤病,最终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应当依据强度适宜、难度适中的原则开展科学训练,改造一些训练方法和模式,帮助学生拓展运动技能,培养他们形成拼搏、顽强的运动作风,使其在面对困难的环境时能够战胜困难,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要积极地配合体育教师,努力把技术动作做的标准,避免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的伤病,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协调性,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

如,在上课前,笔者会带领先到场地的学生打扫和检查训练场地,排除里面的安全隐患,使他们树立安全观念,同时会向其灌输安全第一的意识,指导他们学会急救方法、了解一般运动损伤的处理流程。在“30米跑”的教学中,笔者还会设计一些跟生活紧密相连的活动来代替枯燥无味的训练,像采取变换跑的方式,让学生采用各种姿势的起跑、折返跑、障碍跑、S线跑等方式,这显著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其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玩耍、在训练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笔者还会纠正学生在训练中容易出现伤病的错误姿势,减少他们出现伤病的概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既树立了安全意识,又学会了如何避免伤病,还能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三、开展团体活动,提高协同意识

现代的孩子们大多都是家庭独生子女,缺乏和同龄人的互相交流。升入小学后,家长比较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培养学生的性格,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集体意识。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团队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一方面符合新课改的改革精神,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一项研究数据表明,经常参加团体活动的学生,其性格都较为开朗、活泼,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拥有很强的社会成员意识。而体育活动在培养小学生团队意识方面,拥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体育活动是培养其协同意识的主战场。

如,笔者在体育课上设计了“托起明天”的这一趣味活动:大球两个、一组5名学生按身高分别托住大球。笔者发令后,学生托住大球迅速向前奔跑,中途球不得落地,以最后一人最先通过终点者为胜。还有就是“推动火箭”这一活动,每个小组有12人,协商分工,有的扶住“火箭”,有的推动滑板,有的准备在循环往返地搬运轨道开路和铺路,以火箭尾部最先到达终点为准。同时,学生们在上体育课前也会亲手编制一些趣味项目——“跳圈接力”“巧射足球”等,共同创建体育游戏,将趣味性、游戏性和运动性结合在一起,动作易于学习,还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笔者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其身体协调能力,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发展。

四、开展人文教育,灌输体育精神

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身体的同时,还具有塑造他们完整人格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在促进学生身体发育的同时还应当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够起到心理“减压阀”的作用。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小学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排解内心的焦虑、抑郁,精力充沛,有利于成长为一名心智健全的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穿插讲述一些伟大体育运动员的故事,使其在困难时能够靠自己的意志来克服,进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如,在小学运动会中,有的学生参加中长跑比赛会因为体力不支而跌跌撞撞跑到终点,有的学生会因为很难坚持下来想放弃,这时候,笔者和班级的其他同学会在赛道旁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克服掉自己内心的气馁的想法,发扬拼搏精神,越过身体的“极点”,达到最终的目的地。同时,笔者还会为小学生讲述一些奥运故事: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奋力苦战、连扳三局,最终以3:1获得女排奥运会冠军,重回世界之巅。那一刻,不管是现场的女排队员还是国内的老百姓,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人文教育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养成遇到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进而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影响着未成年的小学生,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也关乎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目前,一部分小学体育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体育教学技能,但是缺乏高水平的人文素质,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学校应当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其教学思路,使他们积极地创新训练方法,掌握必要的技能知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全面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学校要及时了解体育教师的心理动态,尽可能掌握每位教师的详细情况,从细节入手感化他们,使其能够静下心来踏实工作,留住优秀的教师。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广大教师也应当从自身找原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积极与同行教师开展交流丰富自己的眼界,查找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锐意进取,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可以以技能比武大赛和公开课为契机,邀请其他单位的教师来开展交流合作,以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有责任心和事业感的教师队伍,切实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总之,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育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健康,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在农垦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研究课题的引导下,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又要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使其能够成长为一名拥有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1].吕时珍.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03)

[2].陈敏.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13)

[3].吕小标.论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26)

下载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方案实践研究(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方案实践研究(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与实践(共5篇)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与实践》课题 实 施 方 案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课题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化学教学应注意从......

    我校体育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我校体育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王广容 摘要:对于体育高效课堂教学我的理解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用引人入胜的讲解、准确娴熟的......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上海市塘沽学校程核红 【摘要】 在二期课改的现实背景下,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升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

    课堂教学评价性语言发展研究

    课堂教学评价性语言发展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性的评价性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育良好的情感。一堂好课,不在于教师“表演”得怎样,重要的要看......

    激励性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激励性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与背景 5.12特大地震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作为极重灾区的都江堰市,所有的学校实现......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共5则范文)

    打造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与研究 李清花 打造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与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

    “四五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四五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四模块;五策略;六环节【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8―0......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优化措施的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优化措施的研究 摘要:小学生是振兴祖国的民族希望,而小学语文则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它把充满希望的小学生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同时对小学生进行复兴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