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教学的现代视角(200多页练习)范文
历史教学的现代视角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
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
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
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
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
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
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
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
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
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
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
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 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
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
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
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
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
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
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
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
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
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
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
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
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
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
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
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 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
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一、公民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追求
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的个人特质和社会角色是“公民”。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公民的园地。但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却不见公民,多的是“臣”、“仆”、“奴”。被梁启超称作“为帝王将相作谱牒”的二十四史,连篇累牍记载的是圣君贤相青天大老爷的惊天伟业,盖世丰功,嘉言懿行;或者是“臣仆”们的奴颜媚骨;而民则一律以“草民”、“贱民”、“小民”、“蚁民”称之。即使到了近代现代,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公民”也未能顺利登场。这就使得在历史教育中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对公民权利的呼唤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要加大批判封建主义的力度,并且也应该毫不回避地分析近现代公民权利未能真正落实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扫清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要解放思想。比如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对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文件宣扬的社会理念,诸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褒扬,充分肯定它们真正的历史意义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不要动不动就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简单化地予以否定。
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以人的主体意识的倡导为起点。只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体特质,并因此获得自身的最佳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然而,在中国历史的餐桌上就坐的是“天、地、君、亲、师”,唯有“人”始终是缺席的。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从意识形态层面看,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崇拜造成了中国哲学思想和社会意识里对个体价值的蔑视,导致建立在主体性原则上的追求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从社会实践层面看,过分强调政治或经济的功利目的,把人仅仅看作工具,忽视了“人是目的”这个绝对命题;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看,宣扬“螺丝钉”品质,表彰恭顺、服从和为了某种功利目的的自我牺牲式的奉献,压抑自主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念的觉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我们历史教师的深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的樊篱,调整观察的视角。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有利于统一”这样的认识上,而且还应该从窒息人性、摧残文化的角度进行抨击。至于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应该把它们放在当时的世界背景之下,与几乎同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辨明孰优孰劣,进而或褒扬之,或痛斥之。
二、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的倡导
民主的基本内涵是民成为公民,公民以自由和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政治的决策和运作,并且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以此为尺度考察中国历史,民主基因几乎未曾发育,专制主义、集权思想则根深蒂固。自然,中国历史上也有“重民”的传统,比如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那是“民本”思想而非“民主”观念。“民主”的思想基础是主权在民,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人际的平等,这里的“民”是“公民”,公民的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而“民本”思想却是在君权的统治下,主张放宽对“民”的限制,这里的“民”是“臣民”,臣民的一切都不是自身拥有的,而是君主的“恩赐”。“民主”以法制作保障,法律神圣,至高无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本”思想则祈求君主实行“德治”,乾纲独断,“朕”即是法,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仅仅是“说法”而已,实行的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正因为民主传统的缺乏以及专制主义、集权观念的深厚,使得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负累重重,步履艰难。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既任重道远,又刻不容缓。历史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彻底清除“师道尊严”的旧意识,做到教学的民主化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民主意识的熏陶过程。其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深刻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集权观念,热情弘扬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例如,通过辨析,分清“民主”观念和“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减少对圣君贤相领袖伟人的过分颂扬,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历史贡献;对于历史上的“法家”思想与现代法制理念的区别,也应从根本上辨析清楚,对于它的评价,也不能还是囿于“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这样的以肯定为主的认识上,而更应指出其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理论,奉献策略权术,凸显其权术的阴暗性、专制的残酷性和影响的恶劣性。再如,我们也无庸讳言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人治”,“权大于法”、“个人崇拜”,直至发展到“文革”无法无天这样事实,而是应该正视它、研究它,从而进一步认识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弘扬
邓小平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来发展的。因而培养科技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是教育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富矿,值得好好挖掘。
①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成果。我们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科技、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诸如四大发明,一系列的世界之最,都是我们祖先创造力的光辉结晶。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激发,又能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激励。②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使学生在理性的基础上得到警策,获得启示。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的是社会伦理和精神内省,缺乏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探究;传统的直感式经验型思维方式,又使得传统科技缺少理性的基础而不能升华为真正的自然科学。B.在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上,缺乏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和创新精神的肯定;再加上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空前强化,造成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极大摧残。如“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使得知识分子视科举仕途为唯一正道,研究数理科技则被认为不务正业;“八股取士”的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中的成功者成为皇帝的奴仆,而失败者则成为孔乙己式的废物。C.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封闭、僵化的社会环境,不但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推动力,反而使既有的科技成果也不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杠杆。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被马克思称赞为“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而在它们的诞生地中国却被用于“敬神”、“看风水”,沦落为迷信活动的工具。③加强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史的教育,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④赞美中外历史上的科技巨匠,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献身科学的志向。⑤还可用中外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对比教学来强调创新的重要。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创造性地引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比东欧一些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剧变而使国家变质,以此来教育学生认识创新精神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意义。
四、竞争观念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针对科技的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人才的流动化,文化的多元化,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主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尤其是“学会共处”,可以说是对教育理念的历史性超越——超越了国界、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把教育置于全人类的视野下。新世纪的历史教育应当强化合作和竞争意识。历史上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比如,近代现代国际间反对邪恶势力斗争中相互支援的史实;比如科技无国界,世界文明是在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下发展的史实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具有对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多元的思想观念、多样的社会制度彼此宽容、互相尊重的涵养和交往共处、共同发展的观念。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真正做一个胸怀祖国、拥抱世界的现代人。
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是教育本质的内涵和现代的使命。而现代化是物质的现代化、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三者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过程。这里,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因为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去推动、去创造,而现代人依赖于现代教育的培养和塑造。这就是新世纪教育的定位,也是我们思考问题、从事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是一致的共识。但诸多的论述似乎都集中于“历史”的视角、传统的遗产,着眼于“过去性”,例如爱国主义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传统美德的哺育等等方面。这自然没有错,因为培养现代人必须从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多元文化,信息网络,机遇挑战,日新月异的发展,眼花缭乱的变化,要求人的素质中具有更多的现代因子。因而,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历史视角”,更应该具有“现代视角”;不仅要着眼于“过去性”,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吸取“传统的营养”,更应该补充“现代的钙质”。本文试作些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第二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多页版)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概论
1.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
团,为着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用反映本阶级或政治集团利益和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想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转变其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促进其思想行为身着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的社会活动,它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学说)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启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我们科学地制定教育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一,此理论阐明了人的发展的社会制约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必须从人们现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出发,从现实社会的发展善及其发展要求出发,而绝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第二,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必须自觉遵循这一历史的必然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去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三,阐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长期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必须坚持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既要坚定地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想目标前进,又要从我们现阶段的实际出发,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人的发展的现实可能,实事求是的确定人们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所就达到的要求和标准。
3.如何理解“灌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
第一,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产生来看,“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第二,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作用来看,“没有革命的理论,就还会有革命的运动。”
第三,从两种思想体系的斗争来看,“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由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历史久远、全面加工、传播工具广泛,如果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它对工人阶级所起到的作用将是很危险的。
(2)发展马克思主义灌输论
一方面更新灌输新的内容,内容要与进俱进,另一方面,改变灌输的方法,方法要不断改进。
4.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决定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原则,也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所遵循的发展原则。
5. 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
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普遍的意义:
它贯穿于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
之中,在一切工作领域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服务的性质,它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提供
服务保证。
(3)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决定性的意
义,它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提
供的服务和保证,直接关系各项工作的方向和进程。
(4)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渗透性的特
点,它只有渗透到经济工作和其他一
切工作中去,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去
做,才能取得其应有的地位,发挥其
应有的作用。
6.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重要保证,在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
要的作用。(1)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
道德建设的基本手段。(2)思想政治
教育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思想保
证。(3)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
义新人的基本措施。
7. 如何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
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
用辩证统一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以教育影响为
中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性活动过程,是实施
教育、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
合。
一方面,由于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代
表者,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受教
育者自我教育积极性的激发者,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
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受教育者是能
动地认识并影响教育者和教育影响的,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因此在思想
政治教育过程又发挥主体作用。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
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受教
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育者的激发与引导。另一方面教育者主导
作用的实现离不开受教育者主体的发挥。
8. 思想品德:指人们在一定的思想体系
指导下,按照社会的言行规范行动
时,表现在个人身上的相对稳定的特
点和倾向性。这是以心理因素为基础的思想与行为的统一体,是知、情、信、行的统一。
9. 内化:在教育者的帮助和各是受者对
教育所传递的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
和行为规范和认可、筛选的接纳,即
将其纳入自身思想品德结构之中,变
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成为支配、控
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
量。
10. 外化:就是在教育者的帮助下和促进
下,受教育者把自身已经形成的思想
观念和信念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行
为,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
11. 青年心理特点和思想特点 1心理特点 开拓创新。(1)智力发展达到高峰(2)情感(3)示范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丰富而又强烈(3)自我意识显著增作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处强(4)性意识逐渐发展成熟 处以身作责,为人师表。2 思想特点(4)长期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1)敏感性(2)多变性(3)差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长期的坚异性(4)矛盾性 持不懈的努力。12. 青年的思想特点表明,青年思想的主启示:过去特点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流是积极的,向上的,但也存在着明育者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包括政治素显的缺陷和不足。同时,他们的思想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尚未定型,仍具有可塑性。针对青年和能力素质等五个方面,在加强知识的思想特点,切实加强青年的思想政素质方面,要求工作者要具备扎实的治教育,引导他们充分发扬积极因马克思主义知识,系统的思想政治教素,克服缺点和不足,把自己塑造成育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27. 16号文件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和建设者,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的一项重要任务。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13.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客观依据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是:社会要求 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要及其思想品德发展善和发展规律。贴近生活,贴近学生。14.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含义:是人们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15.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党性原则、疏导原则、求实原则、民主原则、激励原则、层次原则和渗透原则。16. 什么是疏导原则,为什么要坚持疏导原则,如何贯彻。含义:疏导,即疏通和引导,疏导就是广开言路,让人们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见引导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循循善诱的说理教育和善意的批语帮助人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积极健康的方向上来。原因:(1)坚持疏导原则是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决定。(2)坚持疏导原则是由人们思想认识的规律决定的。(3)坚持疏导原则是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贯彻:(1)正确处理疏通和引导的关系(2)正确处理疏通和灌输的关系(3)正确处理疏通和规范约束的关系 17. 什么是激励原则,为什么要坚持激励原则,怎样贯彻: 含义:激发和鼓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科学的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并使它们有机结合,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人们在生产、劳动、和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人们奋发努力,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原因:(1)坚持激励原则,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决定的。(2)坚持激励原则,是由人的行为规律决定的。贯彻:(1)坚持把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结合起来。(2)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3)坚持以表扬为主。18.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采取的影响和培养人们思想品德的各种方法的总和,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方式。19. 说理引导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第一,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不可能在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自发产生,也不能用强制的手段向人们硬灌,只有紧密联系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通过系统的深入的说理引导,才能使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第二,品相品德认识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通过说理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认识,往往就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起点。第三,人民群众中所产生的思想问题一般都属于思想认识问题,所以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理引导 20. 情感陶冶法的概念:是利用各种情境中的教育因素,特别是教育者自觉创设的教育情境,对人们进行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的培养人们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从而提高人们思想觉悟和品德水平的方法。21. 自我教育法的作用:第一,自我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第二,运用自我教育法有助于培养人们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三,运用自我教育法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22. 实践锻炼法的重要性:实践锻炼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在于:第一,实践是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第二,引导人们“按共产主义的真正要求去行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23. 16号文件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请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分析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表明,说理引导和实践锻炼未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便利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1)说理引导法的作用。(2)实践锻炼法的作用。24. 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重要性: 第一,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第二,加深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是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措施。第一,加深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证。25. 为什么要发挥行政系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的作用: 第一,结合行政管理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是行政系统的重要职责。第二,发挥行政系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26.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创造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善于
第三篇: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 ——文学教学中的两个视角
毛刚飞
《语文课程标准》里多次提到或隐含了“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这两个概念。如“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我认为,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这两个视角显得愈加重要。当然,涉及到方法论上,有关论述的文字不是很多。本文想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事例从这两个视角谈些浅陋的认识。
一、历史眼光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E·霍布斯鲍恩在《历史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一书中说:“一切社会科学都需要历史作依据,作为启发自己研究的模式和反模式。历史学研究的方法蕴涵着变革、转化和相互影响的因素。因而,它对于社会学科的其他分支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显然,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也应该以历史为依据,应该具备历史的眼光。我想,所谓的历史眼光,也就是要把作品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解读,要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动机,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历史的画面和氛围,能够客观地分析作品的历史价值和存在的不足。当然,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有它独特的审美功能,其反映在时代上也有超越历史的一面。因此,我们提倡历史的视角并不是说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就是简单地从这个评判角度去涵盖一切。
1,从文学作品中了解有关历史的画面
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是一个特定历史的鲜活的组成部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为什么可以被人们记忆、追溯、甚至是某种程度的还原,我觉得文学作品起了很大的作用。文学是历史空间中最易被激活的思想元素,它参与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参与了对现实的文化思想的塑造,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更哲学,更有普遍性。”中国向来是文史本一家,了解历史有助于对文本的了解。即使是古典神话,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大禹治水的故事应该是同当时洪水泛滥的社会现实有关,《后羿射日》大概是同那时的连续旱灾有关。史传类的作品就更不用说了,它本身就是历史的记录,尽管有些记录同真实的历史有所出入,但更多的文学家和史学家都是坚持了“铁笔著信史”的原则。作为文学样式的小说无论是写实的还是浪漫的,都是一扇很好的了解社会的窗。我国古典小说同史传作品有联系,作者总是把人物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习惯性地把作品的故事和历史联系起来,在其中精心选择几桩典型的事例来突出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是魏、蜀、吴三国逐鹿中原的斗争,书中所有的人物都在这场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大激战中表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再譬如《水浒传》描写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故事,也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北宋末年徽宗时代,以蔡京为首的统治集团把持朝政,皇帝只顾贪图享乐,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百姓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是造反,还是忍耐,还是受招安,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每个人的性格都得到充分的展现。《红楼梦》更是一部了解清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即使虚构的小说如《聊斋志异》我们也可从中了解到有关清代的社会风貌。同样在阅读外国小说或者戏剧中,我们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触摸和体会到时代的喧嚣。
2,从文学作品中了解时代的精神
历史的眼光要求读者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一部作品为什么有它独特的价值,我想除了语言形式的精湛雅致艺术的价值外,更重要的是作品反映并且弘扬了特定时代的一种精神。我们非常感动于屈原笔下的《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离身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那种身许国家的豪言壮语,那种义薄云天的慷慨之音通过文字扑面而来。《史记·楚世家》中记载:“(怀王)十七年,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二十八年,秦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沫,取重丘。”“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败楚军,死者二万。”“三十年,秦复伐楚,取八城”“(顷襄)元年,秦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从中不难看出楚国在抗秦的战争中伤亡的惨重。但是当时的楚国的士气民情,并不低落,在怀王人关不返死在秦国后,就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屈原的这篇追荐阵亡将士的祭歌,就是反映了这样一种同仇敌忾和忠正勇敢的爱国激情。
又譬如同是描写爱情故事的作品,《孔雀东南飞》的价值在于焦仲卿和刘兰芝用殉情的方式让我们理解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从一个侧面告诉读者应该维护爱的神圣和高贵;《西厢记》的价值则在于明代理学盛行的大背景下,主人公崔莺莺和张珙大胆突破封建礼教的藩篱而私自结合的叛逆精神,作品还喊出了“愿天下有情人总成眷属”的呼声。《牡丹亭》用超现实的手法表达了那种为爱而生为情而死的斗争精神的可贵。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有关爱情、人格与金钱孰轻孰重的话题,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明未经济发展后人们对爱情的新的思考„„文学史说到底也是一部人性发展和弘扬史,阅读的本质也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去穿越作品的内在的精神价值。
3,历史地分析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思想意义
历史的眼光就是告诉我们要尊重文本。我们强调学生有它独特的解读权利,但是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就必须强调作品和作者的主体地位。不顾特定的历史条件任意理解和分析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阅读。记得我在上课的时候,一位学生说到郭沫若的《女神》,认为这简直不是诗,缺乏诗歌的韵味。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说,也许其艺术性未必强烈。但是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我们认为这首诗是一种革命,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火山爆发、江河决堤的激情恰恰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就这一点而言《女神》是不朽的。即使如胡适的《尝试集》,尽管其中的诗歌更多的是“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缺少诗歌意境的大白话,但是它毕竟基本上冲出了文言窠臼,创造了白话诗的现代化形式,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因此它的作用也是不可抹杀的。再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我们应该看到作者通过刻画葛朗台这个形象来揭示这一类人的丑陋,它也是不朽的,因为它为世界文学画廊增加了一个难得的典型人物。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所开出的药方并不是很正确:他认为惟有宗教才能提升人的灵魂,才能完善人的心灵。尽管我们也可以宽容地对待宗教,认同它在外国文化思想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不能不说这也是作品的一个缺憾。
不能不指出的是,由于知识、经历等客观原因,学生在阅读作品时自然存在着一定的阅读障碍,很难从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以历史的视角加以准确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重视历史背景的介绍以缩短历史距离。《语文课程标准》里就有这样的话:“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有些人似乎很忌讳作品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似乎一说到时代背景就落伍,就程式化。我觉得有的程序确实需要,如果缺少这个程序,有时整个系统难以运转。学生的知识经历和作品、作者之间存在距离,没有适当的缩短,就无法引起共鸣,这个时候教师就有必要帮助学生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譬如屈原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抒情诗,年代的久远、语言的晦涩,使得学生和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地补充屈原所处时代的背景知识,惟有这样,学生才会为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高洁而赞叹:才会为其“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而感动:才会为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所振奋。同样,在阅读盛唐边塞诗和中唐边塞诗的时候,也有必要联系时代因素,惟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盛唐的边塞诗为什么更多的呈现出盛唐气象,更多的是反映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理解中唐诗人李益等人的边塞诗为什么会有更多的哀怨的情感,更多的是表现了战士对战争的厌倦、对家人的思念。
二、现代观念
文学文本往往以“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多层面的、开放性的空框结构。文学解读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和敞开性的活动。伽达默尔说:“对一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不断克服,而使意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正是由于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一定时代的读者有必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自我的个性对作品加以动态性的意义生成。显然,无论从社会还是阅读主体角度而言,都得考虑到现代观念这个视角。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使得历史不但保留了它的原貌,同样能够发挥它在当今世界中所起到的作用。那么文学史更应该是当代接受史,当代的审美史。任何文本的阐释都是两个时代、两颗心灵的对话和意义重释。只有运用现代观念从传统文学中提炼出真正适合我们现实世界人性发展的元素时,文学才发挥它的作用,教育才体现了它的价值。
1,运用现代观念对作品的主题进行重新解读
文学作品有其即时性,有它产生的特定的背景;但那些经典的作品更有其历时性,有跨越时代的独特的价值。譬如巴金的《灯》,在当时不少人对中国的抗日的形势不很乐观。因此,《灯》这篇散文确实是写出了作者坚信革命会胜利的那种信念。但是,我们今天的读者去阅读的时候,除了解作品的即时性外,有必要从历时性的角度把这部作品理解得更加全面。我记得上课的时候,一位学生说:“尽管现在我觉得学习很苦,作业的负担很大,但是我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我要考上理想的大学,那就不再苦恼,就不会被一切压倒,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一定能成功”。确实,每一个人都有困难都有精神迷失的时候,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勇敢地走出困境,那么我们一定会有胜利的时候。我认为这种个性化的现代解读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完全是有必要的。再如屠格涅夫的《门槛》是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的,作者与女革命家一直有来往,1878年又发生了女革命家行刺彼得堡总督的事件,使他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女英雄敬仰不已。文章写好以后一直没有发表,直到1883年9月27日即屠格涅夫的送葬日才在群众中散发。阅读作品我们有必要挖掘他的历史意义,即肯定和赞扬了那些具有崇高理想、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革命者的精神。但是,我们今天去阅读的时候,更应该从哲学的层面上去理解。但丁《神曲》通过主人公游历地狱、炼狱、天堂体现出了一种追求升华追求崇高的精神: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敢于同魔鬼签约体现出了一种永不停顿的探索精神;美国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和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在险恶的环境中弘扬人的精神、保持人的高贵;《门槛》也是一样,作品中的“俄罗斯姑娘”这个象征性的形象,也体现出了人类一种共有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作品启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该向真向善向美进取和奋斗。2,运用现代观念对作品的人物性格进行重新定位
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达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判断。人物形象有它较为固定的性格特征,但是有些作品的人物形象本来就是比较多元和模糊的,在阅读中我们有必要运用现代观念对作品中的人物的性格重新定位。譬如《项链》一文,以前我们大多认为是整个社会的追求享乐的大风气,使玛蒂尔德养成了爱慕虚荣的性格,而这造成了她自己的悲剧人生。但是如果仔细考虑,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略显得单薄和机械,其实主人公的性格发展有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用大段大段的描写来写她的梦想,这确实体现了她的爱慕虚荣的性格,但是文章的重点不是为了表达这一点。这也只是故事的引子,故事的真正开始应该是她发现项链丢失以后,在面对这样惨重的人生打击,她并没有绝望,相反她勇敢地迎接挑战。对待朋友,她是那样的讲求信用,变卖了所有的家产,还不顾后果地借了高利贷,最后花了三万五千法郎买了一副和佛来思节夫人外形一模一样的项链。她和丈夫辛勤工作,经过十年的努力后还掉了债务。女主人公勇敢地去面对她的好朋友,并且告诉了事情的经过。作品的结尾处佛来思节夫人告诉主人公这个项链是假的,故事到了高潮,也在这里戛然而止。丢失项链是玛蒂尔德悲剧的开始,但我们设想一下,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以她开头理想的生活与现实家境之间的矛盾,她或许会陷入更大的悲剧,这在外国文学作品中是很常见的。也正是十年的磨练,使她认识了真实的人生,使她变得勤劳、坚韧、真诚,使她和丈夫在患难中找到了真正的爱情。我们要说,那时的玛蒂尔德是一个非常美的典型,她的精神美的光芒远远地扫淡了外貌美消失带来的遗憾。我们认为这样的解读是符合文本的,也符合接受美学的精神的。3,运用现代观念对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加以重新认识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就是为了从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宝贵的人文精神,并且从中汲取的精神对现实也是能起到作用的。阅读并不是简单的再现,阅读更是一种创造,每一个时代的读者都应该读出每一个时代人所需要的东西,否则阅读也就失去了意义。陈思和先生在《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人文精神离不开传统,这是人所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我们今天如何来认知传统,如何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建立当代人的精神家园,是人文精神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譬如说自杀在文人里是比较常见的,屈原、王国维、朱湘、老舍、傅雷、海子、顾城、三毛选择了自杀:杰克·伦敦、斯·茨威格、沃尔夫、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选择了自杀。自杀在中国的作品里更多,如刘兰芝,如杜十娘,如《家》中的鸣凤。尽管我们的文学评论家总是对这些文化人的死持肯定的态度,总是说这些美丽而又可怜的姑娘死得有价值,同样,我们的教学者也是灌输这样的思想。中国文学史如果把这些自杀的人排成一排,那队伍是非常庞大的,但我从那些赞美声中看到一缕缕的鲜血。我总认为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痕迹是可悲的可怕的,因为一个没有同情心、一个对别人生命不尊重的人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着健康人格的人。我认为这样的教学不符合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在人心越来越脆弱的现实环境中,在大企业、大学甚至中学不断传出有人因为事业因为爱情因为学业受挫而自杀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给社会提供这样的信息:生命是可贵的,即使你受到再大的挫折,也要勇敢地生活下去,相信自己,一定能走出生活的阴影,一定能走向阳光灿烂的未来。
历史视角和现代观念这两个视角应该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有必要通过作品这一冰山之角去把握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历史状况、本质和时代精神。但是阅读绝不能停留在这一层面,我们同样有必要以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对作品的主题、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其行为等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得到阐释。这也要求我们认真地研读文本,并且可以尝试在叙事学、符号学、解释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原型批评等各种文学理论的启发下采用新的阅读视角对作品作出合理的赏析。当然,我们说在运用现代观念观照作品的时候,一定要依托文本,一定不能无视文本的历史背景去作出看似创新实则纯属误读的判断。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文本,并且使阅读“立人”的本质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第四篇:高中物理复习精讲易错题经典教案(200多页超经典!)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第一章 质点的运动错题集
一、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位移、路程、时间、时刻、平均速度、即时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圆周运动的规律。在学习中要注意准确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特别应该理解位移与距离(路程)、速度与速率、时间与时刻、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不同。
二、基本方法
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的问题,这是将复杂的问题利用分解的方法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简单问题的基本方法;利用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图像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的方法,这也是形象、直观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这些具体方法中所包含的思想,在整个物理学研究问题中都是经常用到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加以体会。
三、错解分析
在本章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要领理解不深刻,如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之间常混淆不清;对位移、速度、加速度这些矢量运算过程中正、负号的使用出现混乱:在未对物体运动(特别是物体做减速运动)过程进行准确分析的情况下,盲目地套公式进行运算等。
例1 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使5分钟后突然刹车。如刹车过程是做匀变速运动,加速2度大小为5m/s,则刹车后3秒钟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是多少?
【错解】因为汽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v0=10 m/s加速度
【错解原因】出现以上错误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刹车的物理过程不清楚。当速度减为零时,车与地面无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变为零。二是对位移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不深刻。位移S对应时间t,这段时间内a必须存在,而当a不存在时,求出的位移则无意义。由于第一点的不理解以致认为a永远地存在;由于第二点的不理解以致有思考a什么时候不存在。【分析解答】依题意画出运动草图1-1。设经时间t1速度减为零。据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1=v0-at则有0=10-5t解得t=2S由于汽车在2S时
【评析】物理问题不是简单的计算问题,当得出结果后,应思考是否与
s=-30m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与实际不相符的。应思考在运用规律中是否出现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本题还可以利用图像求解。汽车刹车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据v0,a
由此可知三角形v0Ot所包围的面积即为刹车3s内的位移。
例2 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
2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m/s)
【错解】物体从气球上掉下来到达地面这段距离即为物体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所以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为 1445m。
【错解原因】由于学生对惯性定律理解不深刻,导致对题中的隐含条件即物体离开气球时具有向上的初速度视而不见。误认为v0=0。实际物体随气球匀速上升时,物体具有向上10m/s的速度当物体离开气球时,由于惯性物体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在重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分析解答】本题既可以用整体处理的方法也可以分段处理。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方法一:可将物体的运动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草图如图1-
32所示。规定向下方向为正,则V0=-10m/sg=10m/s据h=v0t+
∴物体刚掉下时离地1275m。
方法二:如图1-3将物体的运动过程分为A→B→C和C→D两段来处理。A→B→C为竖直上抛运动,C→D为竖直下抛运动。
在A→B→C段,据竖直上抛规律可知此阶段运动时间为
由题意知tCD=17-2=15(s)
=1275(m)
方法三:根据题意作出物体脱离气球到落地这段时间的V-t图(如图1-4所示)。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其中△v0otB的面积为A→B的位移 △tBtcvc的面积大小为B→C的位移
梯形tCtDvDvC的面积大小为C→D的位移即物体离开气球时距地的高度。
则tB=1s根据竖直上抛的规律tc=2s tBtD=17-1=16(s)在△tBvDtD中则可求vD=160(m/s)
【评析】在解决运动学的问题过程中,画运动草图很重要。解题前应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草图。草图上一定要有规定的正方向,否则矢量方程解决问题就会出现错误。如分析解答方法一中不规定正方向,就会出现
例3 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使时,制动后40s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使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使,司机立即制动,能否发生撞车事故?
【错解】 设汽车A制动后40s的位移为s1,货车B在这段时间内的位
S2=v2t=6×40=240(m)
两车位移差为400-240=160(m)因为两车刚开始相距180m>160m 所以两车不相撞。
【错解原因】这是典型的追击问题。关键是要弄清不相撞的条件。汽车A与货车B同速时,两车位移差和初始时刻两车距离关系是判断两车能否相撞的依据。当两车同速时,两车位移差大于初始时刻的距离时,两车相撞;小于、等于时,则不相撞。而错解中的判据条件错误导致错解。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分析解答】如图1-5汽车A以v0=20m/s的初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40s停下来。
2据加速度公式可求出a=-0.5m/s当A车减为与B车同速时是A车逼近B车距离最多的时刻,这时若能超过B车则相撞,反之则不能相撞。
(m)
△S=364-168=196>180(m)所以两车相撞。
【评析】分析追击问题应把两物体的位置关系图画好。如图1.5,通过此图理解物理情景。本题也可以借图像帮助理解图1-6中。阴影区是A车比B车多通过的最多距离,这段距离若能大于两车初始时刻的距离则两车必相撞。小于、等于则不相撞。从图中也可以看出A车速度成为零时,不是A车比B车多走距离最多的时刻,因此不能作为临界条件分析。
例4 如图1-7所示,一人站在岸上,利用绳和定滑轮,拉船靠岸,在某一时刻绳的速度为v,绳AO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不计摩擦和轮的质量,则此时小船的水平速度多大?
【错解】将绳的速度按图1-8所示的方法分解,则v1即为船的水平速度v1=v·cosθ。【错解原因】上述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弄清船的运动情况。实际上船是在做平动,每一时刻船上各点都有相同的水平速度。而AO绳上各点运动比较复杂,既有平动又有转动。以连接船上的A点来说,它有沿绳的平动分速度v,也有与v垂直的法向速度vn,即转动分速度,A点的合速度vA即为两个分速度的合。vA=v/cosθ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分析解答】方法一:小船的运动为平动,而绳AO上各点的运动是平动+转动。以连接船上的A点为研究对象,如图1-9,A的平动速度为v,转动速度为vn,合速度vA即与船的平动速度相同。则由图可以看出vA=v/cosθ。
【评析】方法二:我们可以把绳子和滑轮看作理想机械。人对绳子做的功等于绳子对船做的功。我们所研究的绳子都是轻质绳,绳上的张力相等。对于绳上的C点来说即时功率P人绳=F·v。对于船上A点来说P绳船=FvA·cos
解答的方法一,也许学生不易理解绳上各点的运动。从能量角度来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
还应指出的是要有实际力、实际加速度、实际速度才可分解。
例5 一条宽为L的河流,河水流速为v1,船在静水中的 速度为v2,要使船划到对岸时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航程是多少?
【错解】要使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与岸垂直的方向。最短航程为L。
【错解原因】上而错解的原因是对运动的合成不理解。船在水中航行并不是船头指向什么方向就向什么方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是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方向与水流方向共同决定的。要使航程最短应是合速度垂直于岸。
【分析解答】题中没有给出v1与v2的大小关系,所以应考虑以下可能情况。
此种情况下航程最短为L。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②当v2<v1时,如图1-11船头斜向上游,与岸夹角为θ时,用三角形法则分析当它的方向与圆相切时,航程最短,设为S,由几何关系可知此时v2⊥v(合速度)(θ≠0)
③当v2=v1时,如图1-12,θ越小航程越短。(θ≠ 0)
【评析】航程最短与时间最短是两个不同概念。航程最短是指合位移最小。时间最短是指用最大垂直河岸的速度过河的时间。解决这类问题的依据就是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及两个方向运动的独立性。
例6 有一个物体在h高处,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落地时的速度为v1,竖直分速度为vy,下列公式能用来计算该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是()
故B正确。
【错解原因】形成以上错误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模型与规律配套。Vt=v0+gt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而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不能用此公式。第二不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每个分运动都对应自身运动规律。
【分析解答】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C,D。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分运动与合运动时间具有等时性。
水平方向:x=v0t①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据式①~⑤知A,C,D正确。
【评析】选择运动公式首先要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运动性质确定了,模型确定了,运动规律就确定了。判断运动性要根据合外力和初速度的关系。当合外力与初速度共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合外力与v不共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当合外力与v0垂直且恒定时,物体做平抛运动。当物体总与v垂直时,物体做圆运动。
例7 一个物体从塔顶落下,在到达地面前最后一秒内通过的位移为整个位移的9/25,2求塔高(g=10m/s)。
【错解】因为物体从塔顶落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得H=13.9m 【错解原因】物体从塔顶落下时,对整个过程而言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而对部分最后一秒内物体的运动则不能视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最后一秒内的初始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初速,由于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清,导致物理规律用错,形成错解。
【分析解得】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草图,如图1-13所示。物体从塔顶落到地面所经历
时间为t,通过的位移为H物体在t—1秒内的位移为h。因为V0=0
由①②③解得H=125m 【评析】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对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过程相互关系的分析,是解题的重要环节。如本题初位置记为A位置,t—1秒时记为B位置,落地点为C位置(如图1-13所示)。不难看出既可以把BC段看成整体过程AC与局部过程AB的差值,也可以把BC段看做是物体以初速度VB和加速度g向下做为时1s的匀加速运动,而vB可看成是局部过程AB的末速度。这样分析就会发现其中一些隐含条件。使得求解方便。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有很多题通过v-t图求解既直观又方便简洁。如本题依题意可以做出v-t图(如图1-14),由题意
例8 正在与Rm高空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每隔1s释放一个小球,先后共释放5个,不计空气阻力,则()
A.这5个小球在空中排成一条直线 B.这5个小球在空中处在同一抛物线上 C.在空中,第1,2两个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D.相邻两球的落地间距相等
【错解】因为5个球先后释放,所以5个球在空中处在同一抛物线上,又因为小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C选项正确。
【错解原因】形成错解的原因是只注意到球做平抛运动,但没有理解小球做平抛的时间不同,所以它们在不同的抛物线上,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但是先后不同。所以C选项不对。
【分析解答】释放的每个小球都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速度与飞机的飞行速度相等,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是开始的时刻不同。飞机和小球的位置如图1-15可以看出A,D选项正确。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评析】解这类题时,决不应是想当然,而应依据物理规律画出运动草图,这样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本题水平方向每隔1s过位移一样,投小球水平间距相同,抓住特点画出各个球的轨迹图,这样答案就呈现出来了。
例9 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以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1-16所示,再把物块放到P点自由滑下则()
A.物块将仍落在Q点 B.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 C.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 D.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
【错解】因为皮带轮转动起来以后,物块在皮带轮上的时间长,相对皮带位移弯大,摩擦力做功将比皮带轮不转动时多,物块在皮带右端的速度将小于皮带轮不动时,所以落在Q点左边,应选B选项。
【错解原因】学生的错误主要是对物体的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不准确。实质上当皮带轮逆时针转动时,无论物块以多大的速度滑下来,传送带给物块施的摩擦力都是相同的,且与传送带静止时一样,由运动学公式知位移相同。从传送带上做平抛运动的初速相同。水平位移相同,落点相同。
【分析解答】物块从斜面滑下来,当传送带静止时,在水平方向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物块将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做平抛运动。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都是向前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也做平抛运动,且与传送带不动时的抛出速度相同,故落在Q点,所以A选项正确。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评析】若此题中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物块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情况就应讨论了。(1)当v0=vB物块滑到底的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没有摩擦力作用,物块做匀速运动,离开传送带做平抛的初速度比传送带不动时的大,水平位移也大,所以落在Q点的右边。(2)当v0>vB物块滑到底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有两种情况,一是物块始终做匀加速运动,二是物块先做加速运动,当物块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度时,物体做匀速运动。这两种情况落点都在Q点右边。
(3)v0<vB当物块滑上传送带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有两种情况,一是物块一直减速,二是先减速后匀速。第一种落在Q点,第二种落在Q点的右边。
第二章 牛顿定律错题集
一、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计算,牛顿运动定律,物体的平衡,失重和超重等概念和规律。其中重点内容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应用,这其中要求学生要能够建立起正确的“运动和力的关系”。因此,深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则是本章中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的基础。
二、基本方法
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力的分解与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是所有矢量进行加、减法运算过程的通用法则;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时,常需要将某一个物体从众多其他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的“隔离法”,隔离法是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而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又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因此,这种从复杂的对象中隔离出某一孤立的物体进行研究的方法,在本章中便显得十分重要。
三、错解分析
在本章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物体受力情况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其原因通常出现在对弹力和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方面,特别是对摩擦力(尤其是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能准确地把握,如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时,常表现出用矢量公式计算时出现正、负号的错误,其本质原因就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没能正确掌握,误以为物体受到什么方向的合外力,则物体就向那个方向运动。
例1 甲、乙两人手拉手玩拔河游戏,结果甲胜乙败,那么甲乙两人谁受拉力大? 【错解】因为甲胜乙,所以甲对乙的拉力比乙对甲的拉力大。就像拔河一样,甲方胜一定是甲方对乙方的拉力大。
【错解原因】产生上述错解原因是学生凭主观想像,而不是按物理规律分析问题。按照物理规律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由哪一个力决定的而是由合外力决定的。甲胜乙是因为甲受合外力对甲作用的结果。甲、乙两人之间的拉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是相互作用力,甲、乙二人拉力一样大。
【分析解答】甲、乙两人相互之间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甲、乙两人身上。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评析】生活中有一些感觉不总是正确的,不能把生活中的经验,感觉当成规律来用,要运用物理规律来解决问题。
例2 如图2-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
A.10N向左 B.6N向右 C.2N向左 D.0 【错解】木块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当撤去F1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与撤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正确。
【错解原因】造成上述错解的原因是不加分析生搬硬套运用“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某时刻去掉一个力,则其他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去掉这个力的大小,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的结论的结果。实际上这个规律成立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去掉其中一个力,而其他力不变。本题中去掉F1后,由于摩擦力发生变化,所以结论不成立。
【分析解答】由于木块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依据牛二定律有F1-F2-f=0此时静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撤去F1后,木块水平方向受到向左2N的力,有向左的运动趋势,由于F2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此时—F2+f′=0即合力为零。故D选项正确。
【评析】摩擦力问题主要应用在分析物体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的情况,所谓运动趋势,一般被解释为物体要动还未动这样的状态。没动是因为有静摩擦力存在,阻碍相对运动产生,使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表现为一种趋势。由此可以确定运动趋势的方向的方法是假设静摩擦力不存在,判断物体沿哪个方向产生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方向就是运动趋势的方向。如果去掉静摩擦力无相对运动,也就无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就不存在。
例3 如图2-2所示水平放置的粗糙的长木板上放置一个物体m,当用于缓慢抬起一端时,木板受到的压力和摩擦力将怎样变化?
【错解】以木板上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因为物体静止,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错解一:据式②知道θ增加,f增加。
错解二:另有错解认为据式②知θ增加,N减小则f=μN说明f减少。
【错解原因】错解一和错解二都没能把木板缓慢抬起的全过程认识透。只抓住一个侧面,缺乏对物理情景的分析。若能从木块相对木板静止入手,分析出再抬高会相对滑动,就会避免错解一的错误。若想到f=μN是滑动摩擦力的判据,就应考虑滑动之前怎样,也就会避免错解二。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分析解答】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如图2-3物体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物体在缓慢抬起过程中先静止后滑动。静止时可以依据错解一中的解法,可知θ增加,静摩擦力增加。当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可以同错解二中的方法,据f=μN,分析N的变化,知f滑的变化。θ增加,滑动摩擦力减小。在整个缓慢抬起过程中y方向的方程关系不变。依据错解中式②知压力一直减小。所以抬起木板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小。压力一直减小。
【评析】物理问题中有一些变化过程,不是单调变化的。在平衡问题中可算是一类问题,这类问题应抓住研究变量与不变量的关系。可从受力分析入手,列平衡方程找关系,也可以利用图解,用矢量三角形法则解决问题。如此题物体在未滑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所受三个力围成一闭合三角形。如图2-4。类似问题如图2-5用绳将球挂在光滑的墙面上,绳子变短时,绳的拉力和球对墙的压力将如何变化。从对应的矢量三角形图2-6不难看出,当绳子变短时,θ角增大,N增大,T变大。图2-7在AC绳上悬挂一重物G,在AC绳的中部O点系一绳BO,以水平力F牵动绳BO,保持AO方向不变,使BO绳沿虚线所示方向缓缓向上移动。在这过程中,力F和AO绳上的拉力变化情况怎样?用矢量三角形(如图2-8)可以看出T变小,F先变小后变大。这类题的特点是三个共点力平衡,通常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大小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改变。还有时是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大小不变,方向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
例4 如图2-9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现用水平外力F推物体,在外力F由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物体所受摩擦力怎样变化?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错解】错解一:以斜面上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力如图2-10,物体受重力mg,推力F,支持力N,静摩擦力f,由于推力F水平向右,所以物体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摩擦力f的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mgsinθ=Fcosθ ① N-Fsinθ-mgcosθ=0 ②
由式①可知,F增加f也增加。所以在变化过程中摩擦力是增加的。
错解二:有一些同学认为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则有F增加摩擦力减少。【错解原因】上述错解的原因是对静摩擦力认识不清,因此不能分析出在外力变化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确定摩擦力方向。由于外力的变化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趋势有所变化,如图2-10,当外力较小时(Fcosθ<mgsinθ)物体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F增加,f减少。与错解二的情况相同。如图2-11,当外力较大时(Fcosθ>mgsinθ)物体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外力增加,摩擦力增加。当Fcosθ=mgsinθ时,摩擦力为零。所以在外力由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加。
【评析】若斜面上物体沿斜面下滑,质量为m,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我们可以考虑两个问题巩固前面的分析方法。
(1)F为怎样的值时,物体会保持静止。
(2)F为怎样的值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以加速度a运动。受前面问题的启发,我们可以想到F的值应是一个范围。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首先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当F较小时,如图2-10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N、斜向上的摩擦力f和F。物体刚好静止时,应是F的边界值,此时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可近似看成f静=μN(最大静摩擦力)如图建立坐标,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当F从此值开始增加时,静摩擦力方向开始仍然斜向上,但大小减小,当F增加到FCOSθ=mgsinθ时,即F=mg·tgθ时,F再增加,摩擦力方向改为斜向下,仍可以根据受力分析图2-11列出方程
随着F增加,静摩擦力增加,F最大值对应斜向下的最大静摩擦力。
要使物体静止F的值应为
关于第二个问题提醒读者注意题中并未提出以加速度a向上还是向下运动,应考虑两解,此处不详解此,给出答案供参考。
例5 如图2-12,m和M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则M和m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错解】以m为研究对象,如图2-13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N、摩擦力f,如图建立坐标有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再以m+N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2-14,(m+M)g·sinθ=(M+m)a③ 据式①,②,③解得f=0 所以m与M间无摩擦力。
【错解原因】造成错解主要是没有好的解题习惯,只是盲目的模仿,似乎解题步骤不少,但思维没有跟上。要分析摩擦力就要找接触面,摩擦力方向一定与接触面相切,这一步是堵住错误的起点。犯以上错误的客观原因是思维定势,一见斜面摩擦力就沿斜面方向。归结还是对物理过程分析不清。
【分析解答】因为m和M保持相对静止,所以可以将(m+M)整体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14,受重力(M十m)g、支持力N′如图建立坐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x:(M+n)gsinθ=(M+m)a ① 解得a=gsinθ
沿斜面向下。因为要求m和M间的相互作用力,再以m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1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因为m,M的加速度是沿斜面方向。需将其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如图2-16。
由式②,③,④,⑤解得f=mgsinθ·cosθ
方向沿水平方向m受向左的摩擦力,M受向右的摩擦力。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评析】 此题可以视为连接件问题。连接件问题对在解题过程中选取研究对象很重要。有时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时以单个物体为研究对象。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将不知道的相互作用力去掉,单个物体作研究对象主要解决相互作用力。单个物体的选取应以它接触的物体最少为最好。如m只和M接触,而M和m还和斜面接触。
另外需指出的是,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有时需要分解力,有时需要分解加速度,具体情况分析,不要形成只分解力的认识。
例6 如图2-17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 A.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错解】 因为静摩擦力的最大值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fmax=μN=0.2×6=12(N)。所以当F>12N时,A物体就相对B物体运动。F<12N时,A相对B不运动。所以A,B选项正确。
【错解分析】 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一致是对A选项的理解不正确,A中说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是以地为参考物,显然当有力F作用在A物体上,A,B两物体对地来说是运动的。二是受物体在地面上运动情况的影响,而实际中物体在不固定物体上运动的情况是不同的。
【分析解答】 首先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18,在水平方向只受拉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mA+mB)a ①
再以B为研究对象,如图2-19,B水平方向受摩擦力
f=mBa ②
代入式①F=(6+2)×6=48N
由此可以看出当F<48N时A,B间的摩擦力都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也就是说,A,B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所以D选项正确。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评析】 物理解题中必须非常严密,一点的疏忽都会导致错误。避免错误发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按规范解题。每一步都要有依据。
例7 如图2-20,用绳AC和 BC吊起一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A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50N,而B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00N,求物体最大重力不能超过多少?
【错解】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力如图2-21。由于重物静止,则有
TACsin30°=TBCsin60° TACcos30°+TBCcos60°=G
将TAC=150N,TBC=100N代入式解得G=200N。
【错解原因】以上错解的原因是学生错误地认为当TAC=150N时,TBC=100N,而没有认真分析力之间的关系。实际当TBC=100N时,TBC已经超过150N。
【分析解答】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力如图2-21,重物静止,加速度为零。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TACsin30°-TBCsin60°=0 ① TACcos30°+TBCcos60°-G=0 ②
而当TAC=150N时,TBC=86.6<100N 将TAC=150N,TBC=86.6N代入式②解得G=173.32N。所以重物的最大重力不能超过173.2N。
例8 如图2-22质量为M,倾角为α的楔形物A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B物体从楔形物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在B物体加速下滑过程中,A物体保持静止。地面受到的压力多大?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错解】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23,因为A物体静止,所以N=G=(M+m)g。
【错解原因】由于A,B的加速度不同,所以不能将二者视为同一物体。忽视了这一点就会造成错解。
【分析解答】分别以A,B物体为研究对象。A,B物体受力分别如图2-24a,2-24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运动方程,A物体静止,加速度为零。
x:Nlsinα-f=0 ① y:N-Mg-Nlcosα=0 ②
B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x:mgsinα=ma ③ y:Nl-mgcosα=0 ④
由式①,②,③,④解得N=Mg+mgcosα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地面受到的压力为Mg十mgcosα。
【评析】 在解决物体运动问题时,在选取研究对象时,若要将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做为研究对象,应该注意这几个物体必须有相同的加速度。
例9 如图2-25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两小球均保持静止。当突然剪断细绳时,上面小球A与下面小球B的加速度为 [ ]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A.a1=g a2=g B.a1=g a2=g C.a1=2g a2=0 D.a1=0 a2=g 【错解】 剪断细绳时,以(A+B)为研究对象,系统只受重力,所以加速度为g,所以A,B球的加速度为g。故选A。
【错解原因】 出现上述错解的原因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不正确。由于剪断绳时,A,B球具有不同的加速度,不能做为整体研究。
【分析解答】 分别以A,B为研究对象,做剪断前和剪断时的受力分析。剪断前A,B静止。如图2-26,A球受三个力,拉力T、重力mg和弹力F。B球受三个力,重力mg和弹簧拉力F′
A球:T-mg-F=0 ① B球:F′-mg=0 ② 由式①,②解得T=2mg,F=mg
剪断时,A球受两个力,因为绳无弹性剪断瞬间拉力不存在,而弹簧有形米,瞬间形状不可改变,弹力还存在。如图2-27,A球受重力mg、弹簧给的弹力F。同理B球受重力mg和弹力F′。
A球:-mg-F=maA ③ B球:F′-mg=maB ④ 由式③解得aA=-2g(方向向下)由式④解得aB=0 故C选项正确。
【评析】(1)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对应关系。合外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合外力瞬间改变,加速度瞬间改变。本题中A球剪断瞬间合外力变化,加速度就由0变为2g,而B球剪断瞬间合外力没变,加速度不变。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2)弹簧和绳是两个物理模型,特点不同。弹簧不计质量,弹性限度内k是常数。绳子不计质量但无弹性,瞬间就可以没有。而弹簧因为有形变,不可瞬间发生变化,即形变不会瞬间改变,要有一段时间。
例10 如图2-28,有一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上,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传送带将该物体传送10m的距离所需时间为多少?
【错解】由于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上,所以v0=0,物体在竖直方向合外力为零,在水平方向受到滑动摩擦力(传送带施加),做v0=0的匀加速运动,位移为10m。
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有f=μmg=ma,a=μg=5m/s
2【错解原因】上述解法的错误出在对这一物理过程的认识。传送带上轻放的物体的运动有可能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二是达到与传送带相同速度后,无相对运动,也无摩擦力,物体开始作匀速直线运动。关键问题应分析出什么时候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才好对问题进行解答。
【分析解答】以传送带上轻放物体为研究对象,如图2-29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受滑动摩擦力,做v0=0的匀加速运动。
据牛二定律F=ma 有水平方向:f=ma ① 竖直方向:N-mg=0 ② f=μN ③
由式①,②,③解得a=5m/s
设经时间tl,物体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0=v0+at ④
解得t1=0.4s
221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物体位移为0.4m时,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物体0.4s后无摩擦力,开始做匀速运动
S2=v2t2 ⑤
因为S2=S-S1=10—0.4=9.6(m),v2=2m/s 代入式⑤得t2=4.8s 则传送10m所需时间为t=0.4+4.8=5.2s。
【评析】本题是较为复杂的一个问题,涉及了两个物理过程。这类问题应抓住物理情景,带出解决方法,对于不能直接确定的问题可以采用试算的方法,如本题中错解求出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m用2s,可以拿来计算一下,2s末的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v=5×2=10(m/s),已超过了传送带的速度,这是不可能的。当物体速度增加到2m/s时,摩擦力瞬间就不存在了。这样就可以确定第2个物理过程。
例11 如图2-30,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可以不计,盘内放一个物体P处于静止。P的质量为12kg,弹簧的劲度系数k=800N/m。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s内F是变化的,在0.2s以后F是恒力,则F的最小值是多少,最大值是多少?
【错解】
F最大值即N=0时,F=ma+mg=210(N)【错解原因】错解原因是对题所叙述的过程不理解。把平衡时的关系G=F+N,不自觉的贯穿在解题中。
【分析解答】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0.2s前F是变力,0.2s后F的恒力的隐含条件。即在0.2s前物体受力和0.2s以后受力有较大的变化。
以物体P为研究对象。物体P静止时受重力G、称盘给的支持力N。因为物体静止,∑F=0
N=G=0 ① N=kx0 ②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设物体向上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此时物体P受力如图2-31受重力G,拉力F和支持力N′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G=ma ③
当0.2s后物体所受拉力F为恒力,即为P与盘脱离,即弹簧无形变,由0~0.2s内物体的位移为x0。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则
将式①,②中解得的x0=0.15m代入式③解得a=7.5m/s
F的最小值由式③可以看出即为N′最大时,即初始时刻N′=N=kx。代入式③得 Fmin=ma+mg-kx0
=12×(7.5+10)-800×0.15 =90(N)F最大值即N=0时,F=ma+mg=210(N)
【评析】本题若称盘质量不可忽略,在分析中应注意P物体与称盘分离时,弹簧的形变不为0,P物体的位移就不等于x0,而应等于x0-x(其中x即称盘对弹簧的压缩量)。
第三章 机械能错题集
一、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功、功率、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基本概念,以动能定理、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其中对于功的计算、功率的理解、做功与物体能量变化关系的理解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223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二、基本方法
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用矢量分解的方法处理恒力功的计算,这里既可以将力矢量沿平行于物体位移方向和垂直于物体位移方向进行分解,也可以将物体的位移沿平行于力的方向和垂直于力的方向进行分解,从而确定出恒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对于重力势能这种相对物理量,可以通过巧妙的选取零势能面的方法,从而使有关重力势能的计算得以简化。
三、错解分析
在本章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先入为主”导致解决问题的思路过于僵化,如在计算功的问题中,一些学生一看到要计算功,就只想到W= Fscosθ,而不能将思路打开,从W=Pt和W=ΔEt等多条思路进行考虑;不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导致乱套机械能守恒定律。
例1 如图3-1,小物块位于光滑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 ]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错解】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是支持力,应与斜面垂直,因为支持力总与接触面垂直,所以支持力不做功。故A选项正确。
【错解原因】斜面固定时,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支持力做功为零。受此题影响,有些人不加思索选A。这反映出对力做功的本质不太理解,没有从求功的根本方法来思考,是形成错解的原因。
【分析解答】根据功的定义W=F·scosθ为了求斜面对小物块的支持力所做的功,应找到小物块的位移。由于地面光滑,物块与斜面体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在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初状态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为零,当物块有水平向左的动量时,斜面体必有水平向右的动量。由于m<M,则斜面体水平位移小于物块水平位移。根据图3-2上关系可以确定支持力与物块位移夹角大于90°,则斜面对物块做负功。应选B。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评析】求解功的问题一般来说有两条思路。一是可以从定义出发。二是可以用功能关系。如本题物块从斜面上滑下来时,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物块的动能和斜面的动能,物块的机械能减少了,说明有外力对它做功。所以支持力做功。
例2 以2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势出一物体,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8m。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则物体在离地面多高处,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2相等。(g=10m/s)【错解】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画出运动草图3-3,设物体上升到h高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
此过程中,重力阻力做功,据动能定量有
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由式①,②,③解得h=9.5m
【错解原因】初看似乎任何问题都没有,仔细审题,问物全体离地面多高处,物体动能与重力势相等一般人首先是将问题变形为上升过程中什么位置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而实际下落过程也有一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
【分析解答】上升过程中的解同错解。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设物体下落过程中经过距地面h′处动能等于重力势能,运动草图如3-4。
据动能定量
解得h′=8.5m
【评析】在此较复杂问题中,应注意不要出现漏解。比较好的方法就是逐段分析法。
例3 如图3-5,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研究对象,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错解】以子弹、木块和弹簧为研究对象。因为系统处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所以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又因系统只有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
【错解原因】错解原因有两个一是思维定势,一见光滑面就认为不受外力。二是规律适用条件不清。
【分析解答】以子弹、弹簧、木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在水平方向,弹簧被压缩是因为受到外力,所以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由于子弹射入木块过程,发生巨烈的摩擦,有摩擦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减少,也不守恒,故B正确。
例4 如图3-6,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射入木块中。设子弹在木块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f,且子弹未射穿木块。若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则木块向前移动距离是多少?系统损失的机械能是多少?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错解】(1)以木块和子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沿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沿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子弹和木块共同速度为v。据动量守恒有mv0=(M+m)v 解得v=mv0
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摩擦力对子弹做负功
(2)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即为子弹损失的功能
【错解原因】错解①中错误原因是对摩擦力对子弹做功的位移确定错误。子弹对地的位移并不是D,而D打入深度是相对位移。而求解功中的位移都要用对地位移。错解②的错误是对这一物理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不清楚。子弹打入木块过程中,子弹动能减少并不等于系统机械能减少量。因为子弹减少的功能有一部分转移为木块的动能,有一部转化为焦耳热。【分析解答】以子弹、木块组成系统为研究对象。画出运算草图,如图3—7。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M+m)v(设v0方向为正)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子弹打入木块到与木块有相同速度过程中摩擦力做功:
由运动草图可S木=S子-D ③
【评析】子弹和木块相互作用过程中,子弹的速度由V0减为V,同时木块的速度由0增加到V。对于这样的一个过程,因为其间的相互作用力为恒力,所以我们可以从牛顿运动定律(即f使子弹和木块产生加速度,使它们速度发生变化)、能量观点、或动量观点三条不同的思路进行研究和分析。类似这样的问题都可以采用同样的思路。一般都要首先画好运动草图。例:如图3-8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的长木板上,有一粗糙的小木块以v0沿木板滑行。情况与题中极其相似,只不过作用位置不同,但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完全一样。参考练习:如图3-9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M。现以地面为参考系,给A和B以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刚好没有滑离B板。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最远处(对地)离出发点的距离。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提示:注意分析物理过程。情景如图3-10。其中隐含条件A刚好没离B板,停在B板的左端,意为此时A,B无相对运动。A,B作用力大小相等,但加速度不同,由于A的加速度大,首先减为零,然后加速达到与B同速。
例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外力对质点做的功为零,则质点的动能、动量都不变
B.合外力对质点施的冲量不为零,则质点动量必将改变,动能也一定变 C.某质点受到合力不为零,其动量、动能都改变
D.某质点的动量、动能都改变,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错解】错解一:因为合外力对质点做功为零,据功能定理有△EA=0,因为动能不变,所以速度V不变,由此可知动量不变。故A正确。
错解二:由于合外力对质点施的冲量不为零,则质点动量必将改变,V改变,动能也就改变。故B正确。
【错解原因】形成上述错解的主要原因是对速度和动量的矢量性不理解。对矢量的变化也就出现理解的偏差。矢量发生变化时,可以是大小改变,也可能是大小不改变,而方向改变。这时变化量都不为零。而动能则不同,动能是标量,变化就一定是大小改变。所以△Ek=0只能说明大小改变。而动量变化量不为零就有可能是大小改变,也有可能是方向改变。
【分析解答】本题正确选项为D。
因为合外力做功为零,据动能定理有△Ek=0,动能没有变化,说明速率无变化,但不能确定速度方向是否变化,也就不能推断出动量的变化量是否为零。故A错。合外力对质点施冲量不为零,根据动量定理知动量一定变,这既可以是速度大小改变,也可能是速度方向改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变。若是速度方向改变,则动能不变。故B错。同理C选项中合外力不为零,即是动量发生变化,但动能不一定改变,C选项错。D选项中动量、动能改变,根据动量定量,冲量一定不为零,即合外力不为零。故D正确。
【评析】对于全盘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只要找出一反例即可判断。要证明它是正确的就要有充分的论据。
例6 物体m从倾角为α的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高为h,当物体滑至斜面底端,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错解】错解一:因为斜面是光滑斜面,物体m受重力和支持。支持不
错解二:物体沿斜面做v0=0的匀加速运动a=mgsina
故选B。
【错解原因】错解一中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注意到瞬时功率P=Fvcosθ。
只有Fv同向时,瞬时功率才能等于Fv,而此题中重力与瞬时速度V不是同方向,所以瞬时功率应注意乘上F,v夹角的余弦值。
错解二中错误主要是对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概念不清楚,将平均功率当成瞬时功率。【分析解答】由于光滑斜面,物体m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滑至底端
F、v夹角θ为90°-α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故C选项正确。
【评析】求解功率问题首先应注意求解的是瞬时值还是平均值。如果求瞬时值应注意普遍式P=Fv·cosθ(θ为F,v的夹角)当F,v有夹角时,应注意从图中标明。
例7 一列火车由机车牵引沿水平轨道行使,经过时间t,其速度由0增大到v。已知列车总质量为M,机车功率P保持不变,列车所受阻力f为恒力。求:这段时间内列车通过的路程。
【错解】以列车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牵引力和阻力f。据P=F·V可知牵引力
F=P/v ①
设列车通过路程为s,据动能定理有
【错解原因】以上错解的原因是对P=F·v的公式不理解,在P一定的情况下,随着v的变化,F是变化的。在中学阶段用功的定义式求功要求F是恒力。
【分析解答】以列车为研究对象,列车水平方向受牵引力和阻力。设列车通过路程为s。据动能定理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评析】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恒定时,据P=F·V可知v变化,F就会发生变化。牵动ΣF,a变化。应对上述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个定性的认识。下面通过图象给出定性规律。(见图3-12所示)
例8 如图3-13,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轻质杆相连,在杆的中点O处有一固定转动轴,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释放,在B球顺时针摆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A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A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A球、B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不守恒
【错解】B球下摆过程中受重力、杆的拉力作用。拉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所以B球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守恒,A正确。
同样道理A球机械能守恒,B错误,因为A,B系统外力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故C选项正确。
【错解原因】 B球摆到最低位置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动能确实增加,但不能由此确定机械能守恒。错解中认为杆施的力沿杆方向,这是造成错解的直接原因。杆施力的方向并不总指向沿杆的方向,本题中就是如此。杆对A,B球既有沿杆的法向力,也有与杆垂直的切向力。所以杆对A,B球施的力都做功,A球、B球的机械能都不守恒。但A+B整体机械能守恒。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分析解答】B球从水平位置下摆到最低点过程中,受重力和杆的作用力,杆的作用力方向待定。下摆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但机械能是否守恒不确定。A球在B下摆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由于A+B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A球机械能增加,B球机械能定减少。所以B,C选项正确。
【评析】有些问题中杆施力是沿杆方向的,但不能由此定结论,只要杆施力就沿杆方向。本题中A、B球绕O点转动,杆施力有切向力,也有法向力。其中法向力不做功。如图3-14所示,杆对B球施的力对B球的做负功。杆对A球做功为正值。A球机械能增加,B球机械能减少。
例9 质量为m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如图3-15所示。物块从钢板正对距离为3X0的A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体质量也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O点,若物块质量为2m,仍从A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最高点与O点的距离。
【错解】物块m从A处自由落下,则机械能守恒 设钢板初位置重力势能为0,则
之后物块与钢板一起以v0向下运动,然后返回O点,此时速度为0,运动过程中因为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2m的物块仍从A处落下到钢板初位置应有相同的速度v0,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又返回机械能也守恒。返回到O点速度不为零,设为V则:
因为m物块与2m物块在与钢板接触时,弹性势能之比
2m物块与钢板一起过O点时,弹簧弹力为0,两者有相同的加速度g。之后,钢板由于被弹簧牵制,则加速度大于g,两者分离,2m物块从此位置以v为初速竖直上抛上升距离
【错解原因】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错解中由于没有考虑物块与钢板碰撞之后速度改变这一过程,而导致错误。另外在分析物块与钢板接触位置处,弹簧的弹性势能时,也有相当多的人出错,两个错误都出时,会发现无解。这样有些人就返回用两次势能相等的结果,但并未清楚相等的含义。
【分析解答】物块从3x0位置自由落下,与地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
v0为物块与钢板碰撞时的的速度。因为碰撞板短,内力远大于外力,钢板与物块间动量守恒。设v1为两者碰撞后共同速
mv0=2mv1(2)两者以vl向下运动恰返回O点,说明此位置速度为零。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接触位置弹性势能为Ep,则
同理2m物块与m物块有相同的物理过程
碰撞中动量守恒2mv0=3mv2(4)所不同2m与钢板碰撞返回O点速度不为零,设为v则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因为两次碰撞时间极短,弹性形变未发生变化
Ep=E’p(6)由于2m物块与钢板过O点时弹力为零。两者加速度相同为g,之后钢板被弹簧牵制,则其加速度大于g,所以与物块分离,物块以v竖直上抛。
【评析】本题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能量转化的。守恒等多个知识点。是一个多运动过程的问题。关键问题是分清楚每一个过程。建立过程的物理模型,找到相应解决问题的规律。弹簧类问题,画好位置草图至关重要。
参考练习:如图3-16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分别与质量为m1,m2的物体1,2,栓接系数为k2的轻弹簧上端与物体2栓接,下端压在桌面上(不栓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施力将物体1缓慢地竖直上提,直到下面那个弹簧的下端刚脱离桌面,在此过程中,物体2的重力势能增大了多少?物体1的重力势能增大了多少?
提示:此题隐含的条件很多,挖掘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前提。但之后,必须有位置变化的情景图如图3-17。才能确定1,2上升的距离,请读者自行解答。
例10 如图3-18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的正上方有一金属块从高处自由下落,从金属块自由下落到第一次速度为零的过程中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A.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弹力没有做正功
C.金属块的动能最大时,弹力与重力相平衡 D.金属块的动能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错解】金属块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开始减速,当重力等于弹力时,金属块速度为零。所以从金属块自由下落到第一次速度为零的过程中重力一直做正功,故A错。而弹力一直做负功所以B正确。因为金属块速度为零时,重力与弹力相平衡,所以C选项错。金属块的动能为零时,弹力最大,所以形变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D正确。
【错解原因】形成以上错解的原因是对运动过程认识不清。对运动性质的判断不正确。金属块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要看合外力方向(即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分析解答】要确定金属块的动能最大位置和动能为零时的情况,就要分析它的运动全过程。为了弄清运动性质,做好受力分析。可以从图3-19看出运动过程中的情景。
从图上可以看到在弹力N<mg时,a的方向向下,v的方向向下,金属块做加速运动。当弹力N等于重力mg时,a=0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所以C选项正确。弹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始终反向,所以弹力没有做正功,B选项正确。重力方向始终与位移同方向,重力做正功,没有做负功,A选项错。速度为零时,恰是弹簧形变最大时,所以此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故D正确。
所以B,C,D为正确选项。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评析】对于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认清物理过程,建立物情景是很重要的。做到这一点往往需画出受力图,运动草图,这是应该具有的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可以采用分析法和综合法。一般在考试过程中分析法用的更多。如本题A,B只要审题细致就可以解决。而C,D就要用分析法。C选项中动能最大时,速率最大,速率最大就意味着它的变化率为零,即a=0,加速度为零,即合外力为零,由于合外力为mg-N,因此得mg=N,D选项中动能为零,即速率为零,单方向运动时位移最大,即弹簧形变最大,也就是弹性势能最大。本题中金属块和弹簧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做往复运动是一种简运振动。从简谐运动图象可以看出位移变化中速度的变化,以及能量的关系。
第四章 圆周运动错题集
一、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部分和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能量问题,其核心内容是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在圆周运动中的具体应用。
二、基本方法
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与第二章牛顿定律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具体应用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圆周运动的特点:物体所受外力在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才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利用矢量合成的方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同样也是本章的基本方法;只有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物体才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关系可知,当物体在圆周上运动的某一瞬间的合外力指向圆心,我们仍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对这一时刻列出相应的牛顿定律的方程,如竖直圆周运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问题。另外,由于在具体的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除重力以外的合外力总指向圆心,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因此向心力对物体不做功,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三、错解分析
在本章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的受力情况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特别是物体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静摩擦力参与提供向心力的情况;对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的规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内容不能综合地灵活应用,如对于被绳(或杆、轨道)束缚的物体在竖直面的圆周运动问题,由于涉及到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表现出解答问题时顾此失彼。
例1 假如一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A.根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D.根据上述选项B和C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
【错解】选择A,B,C
所以选择A,B,C正确。
【错解分析】A,B,C中的三个公式确实是正确的,但使用过程中A,【分析解答】正确选项为C,D。
A选项中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是在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而r变化时,角速度也变。所以此选项不正确。同理B选项也是如此,F∝是在v一定时,但此时v变化,故B选项错。而C选项中G,M,m都是恒量,所以F∝
【评析】物理公式反映物理规律,不理解死记硬背经常会出错。使用中应理解记忆。知道使用条件,且知道来拢去脉。
卫星绕地球运动近似看成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此将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根据以上式子得出
例2 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它们沿环形圆管顺时针运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都为v0。设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那么m1,m2,R与v0应满足关系式是。
【错解】依题意可知在A球通过最低点时,圆管给A球向上的弹力N1为向心力,则有
B球在最高点时,圆管对它的作用力N2为m2的向心力,方向向下,则有
因为m2由最高点到最低点机械能守恒,则有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错解原因】错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向心力的分析中缺乏规范的解题过程。没有做受力分析,导致漏掉重力,表面上看分析出了N1=N2,但实际并没有真正明白为什么圆管给m2向下的力。总之从根本上看还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功受力分析不过关。
【分析解答】首先画出小球运动达到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受力图,如图4-1所示。A球在圆管最低点必受向上弹力N1,此时两球对圆管的合力为零,m2必受圆管向下的弹力N2,且N1=N2。
据牛顿第二定律A球在圆管的最低点有
同理m2在最高点有
m2球由最高点到最低点机械能守恒
【评析】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如能依照题意画出草图,确定好研究对象,逐一分析就会变为简单问题。找出其中的联系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例3 从地球上发射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和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RA∶RB=4∶1,求它们的线速度之比和运动周期之比。
设A,B两颗卫星的质量分别为mA,mB。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错解原因】这里错在没有考虑重力加速度与高度有关。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知道:
可见,在“错解”中把A,B两卫星的重力加速度gA,gB当作相同的g来处理是不对的。【分析解答】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评析】我们在研究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时,地面附近物体的重力加速度近似看做是恒量。但研究天体运动时,应注意不能将其认为是常量,随高度变化,g值是改变的。例4 使一小球沿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从最低点上升,那么需给它最小速度为多大时,才能使它达到轨道的最高点?
【错解】如图4-2所示,根据机械能守恒,小球在圆形轨道最高点A时的势能等于它在圆形轨道最低点B时的动能(以B点作为零势能位置),所以为
从而得
【错解原因】小球到达最高点A时的速度vA不能为零,否则小球早在到达A点之前就离开了圆形轨道。要使小球到达A点(自然不脱离圆形轨道),则小球在A点的速度必须满足
式中,NA为圆形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上式表示小球在A点作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轨道对它的弹力和它本身的重力共同提供。当NA=0时,【分析解答】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在轨道最高点时,受重力和轨道给的弹力。小球在圆形轨道最高点A时满足方程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根据机械能守恒,小球在圆形轨道最低点B时的速度满足方程
解(1),(2)方程组得
轨道的最高点A。
例5 用长L=1.6m的细绳,一端系着质量M=1kg的木块,另一端挂在固定点上。现有一颗质量m=20g的子弹以v1=500m/s的水平速度向木块中心射击,结果子弹穿出木块后以
2v2=100m/s的速度前进。问木块能运动到多高?(取g=10m/s,空气阻力不计)
【错解】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mv1=Mv+mv2(1)式①中v为木块被子弹击中后的速度。木块被子弹击中后便以速度v开始摆动。由于绳子对木块的拉力跟木块的位移垂直,对木块不做功,所以木块的机械能守恒,即
h为木块所摆动的高度。解①,②联立方程组得到 v=8(v/s)h=3.2(m)【错解原因】这个解法是错误的。h=3.2m,就是木块摆动到了B点。如图4-3所示。则它在B点时的速度vB。应满足方程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这时木块的重力提供了木块在B点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解
如果vB<4 m/s,则木块不能升到B点,在到达B点之前的某一位置以某一速度开始做斜向上抛运动。而木块在B点时的速度vB=4m/s,是不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木块在 B点时的能量为(选A点为零势能点)
两者不相等。可见木块升不到B点,一定是h<3.2 m。
实际上,在木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当木块运动到某一临界位置C时,如图4-4所示,木块所受的重力在绳子方向的分力恰好等于木块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此时绳子的拉力为零,绳子便开始松弛了。木块就从这个位置开始,以此刻所具有的速度vc作斜上抛运动。木块所能到达的高度就是C点的高度和从C点开始的斜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之和。
【分析解答】 如上分析,从式①求得vA=v=8m/s。木块在临界位置C时的速度为vc,高度为
h′=l(1+cosθ)如图所示,根据机船能守恒定律有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木块从C点开始以速度vc做斜上抛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为
【评析】 物体能否做圆运动,不是我们想象它怎样就怎样这里有一个需要的向心力和提供向心力能否吻合的问题,当需要能从实际提供中找到时,就可以做圆运动。所谓需要就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F向=ma向的力,而提供则是实际中的力若两者不相等,则物体将做向心运动或者离心运动。
第六章 机械运动、机械波错题集
一、主要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机械振动、回复力、振幅、周期、频率、简谐振动、受迫振动、共振、机械波、波长、波速、横波、纵波、波的干涉和衍射等基本概念,以及单摆振动的周期规律、45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简谐运动的图像、简谐运动中的能量转化规律、波的图像、波长和频率与波速之间的关系等规律。
二、基本方法
本章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由于振动和波动的运动规律较为复杂,且限于中学数学知识的水平,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不可能像研究直线运动、平抛、圆周运动那样从运动方向出发描述和研究物体的运动,而是利用图象法对物体做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及振动在介媒中的传播过程进行描述与研究。图像法具有形象、直观等优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物理信息,在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加以体会;另外,在研究单摆振动的过程中,对于单摆所受的回复力特点的分析,采取了小摆角的近似的处理,这是一种理想化物理过程的方法。
三、错解分析
在本章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于诸如机械振动、简谐运动、受迫振动、共振、阻尼振动、等幅振动等众多的有关振动的概念不能深刻的理解,从而造成混淆;不能从本质上把握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的区别和联系,这主要是由于振动的图象与波的图象形式上非常相似,一些学生只注意图象的形状,而忽略了图象中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因此造成了将两个图象相混淆。另外,由于一些学生对波的形成过程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对于波在传播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周期性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由于干涉和衍射的发生条件、产生的现象较为抽象,所以一些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相关的知识内容,表现为抓不住现象的主要特征、产生的条件混淆不清。
例1 一个弹簧振子,第一次被压缩x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被压缩2x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T2,则两次振动周期之比T1∶T2为 [ ] A.1∶1 B.1∶2 C.2∶1 C.1∶4 【错解】 压缩x时,振幅为x,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为4x。压缩2x时,振幅即为2x,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为8x。由于两种情况下全振动的路程的差异,第二次是第一次的2倍。所以,第二次振动的周期一定也是第一次的2倍,所以选B。
【错解原因】 上述解法之所以错误是因为把振子的运动看成是匀速运动或加速度恒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了。用了匀速或匀加速运动的规律。说明这些同学还是没有掌握振动的特殊规律。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分析解答】 事实上,只要是自由振动,其振动的周期只由自身因素决定,对于弹簧振子而言,就是只由弹簧振子的质量m和弹簧的劲度系数k决定的,而与形变大小、也就是振幅无关。所以只要弹簧振子这个系统不变(m,k不变),周期就不会改变,所以正确答案为A。
【评析】 本题给出的错解是初学者中最常见的错误。产生这一错误的原因是习惯于用旧的思维模式分析新问题,而不善于抓住新问题的具体特点,这反映了学习的一种思维定势。只有善于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才能开阔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防止思维定势。
例2 一个单摆,如果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
A.频率不变,振幅不变 B.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C.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D.频率改变,振幅改变 【错解】 错解一:因为单摆的周期(频率)是由摆长l和当地重
变(指平衡位置动能也就是最大动能),由机械能守恒可知,势能也不变。所以振幅也不变,应选A。
而振幅与质量、速度无关(由上述理由可知)所以振幅不变,应选C。
错解三:认为频率要改变,理由同错解二。而关于振幅的改变与否,除了错解一中所示理由外,即总能量不变,而因为重力势能EP=mgh,EP不变,m变为原来的4倍,h一定变小了,即上摆到最高点的高度下降了,所以振幅要改变,应选D。
【错解原因】 此题主要考查决定单摆频率(周期)和振幅的是什么因素,而题中提供了两个变化因素,即质量和最大速度,到底频率和振幅与这两个因素有没有关系。若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是应该弄清楚的。
而错解二和错解三中都认为频率不变,这是因为为不清楚决定单摆的因素是摆长l和当地重力加速度g,而与摆球质量及运动到最低点的速度无关。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错解二中关于频率不变的判断是正确的,错误出现在后半句的结论上。判断只从能量不变去看,当E总不变时,EP=mgh,m变大了,h一定变小。说明有些同学考虑问题还是不够全面。
【分析解答】(1)实际上,通过实验我们已经了解到,决定单
单摆的周期与质量无关,与单摆的运动速度也无关。当然,频率也与质量和速度无关,所以不能选C,D。
(2)决定振幅的是外来因素。反映在单摆的运动中,可以从能量去观察,从上面分析我们知道,在平衡位置(即最低点)时的动能EK 的重力势能也不变。但是由于第二次摆的质量增大了(实际上单摆已经变成另一个摆动过程了),势能EP=mgh不变,m大了,h就一定变小了,也就是说,振幅减小了。因此正确答案应选B。
【评析】 本题的分析解答提醒我们,一是考虑要全面,本题中m,v两因素的变化对确定的单摆振动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要进行全面分析;二是分析问题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如本题中决定单摆振动的频率
例3 如图6-1所示,光滑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圆弧底部中点为O,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在O正上方h处的A点和离O很近的轨道B点,现同时释放两球,使两球正好在O点相碰。问h应为多高?
【错解】 对B球,可视为单摆,延用单摆周期公式可求B球到达O点的时间: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对A球,它做自由落体运动,自h高度下落至O点
【错解原因】 上述答案并没有完全错,分析过程中有一点没有考虑,即是振动的周期性,因为B球在圆形轨道上自B点释放后可以做往
上述解答漏掉一些解,即上述解答只是多个解答中的一个。
对B球振动周期
到达O点的时间为
高中物理复习错题集
显然,前面的解仅仅是当n=0时的其中一解而已。
【评析】 在解决与振动有关的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振动的周期性,由于振动具有周期性,所以此类问题往往答案不是一个而是多个。
例4 水平弹簧振子,每隔时间t,振子的位移总是大小和方向都相
【错解】 1.首先排除A,认为A是不可能的。理由是:水平弹簧振子的运动轨迹可简化为如图6-2,O为平衡位置,假设计时开始时,振子位于A点,每隔时间t,振子的位移总是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所以t
第五篇:重要——国际现代文化与用全球化的视角解读历史(推荐)
国际现代文化与用全球化的视角解读历史
——周有光答《南风窗》记者问
1、国际现代文化
《南风窗》: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有些人对西方文化表示不屑,主张弘扬中华文化。在您看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西方文化?
周有光:“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人们发现,“文化大革命”就是“大革文化命”,中国既不要西方文化,也不要苏联文化,也不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变成了一片没有文化的荒原。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人就呼吁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弘扬华夏文化。这是一个好事情,可是怎么样弘扬呢?问题很复杂。因为弘扬有两条道路,一个是复古,一个是创新。我反对复古,我提倡创新。
《南风窗》:1990年代有人提出“30年河西,30年河东”,认为文化的接力棒要传到中国来了,世界的文化高峰要从西方转移到东方来。
周有光:把人类文化分为东方和西方的“东西两分法”虽然流传很广,可是不符合客观事实。根据历史事实,有四种传统文化,亚洲有三种,东亚是中国文化,南亚是印度文化,西亚是伊斯兰文化。第四种是西欧文化,西欧文化传到美洲成为西方文化。就是西欧文化加上北美文化,代表是美国文化。东亚文化、南亚文化和西亚文化合称东方文化。东亚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部分,不能代表全部东方文化。
有人提出,不是四种是五种,还有一种俄罗斯(斯拉夫)文化,我不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呢?我仔细做过对比,斯拉夫文化从数量来说是贫乏,从质量来看是落后,从历史来看是晚期。我还是坚持四种传统文化的看法。到了全球化时代,情况改变了,四种传统文化相互流通,相互学习,相互吸收,产生了没有地区差别的世界性文化。
《南风窗》:世界性文化不再以地理方位划分。
周有光:世界性文化就是“国际现代文化”。比如说马路上的汽车,你不能说汽车是西洋文化,这是国际现代文化。每个国家都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生活在地区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之中,所以说,现代是“双文化”时代。
国际现代文化是世界各国“共创、共有、共享”的公共文化,正在突飞猛进,覆盖全球。国际现代文化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拒绝的。我认为,任何国家,一方面要传承传统文化,一方面又要接受国际文化,国际文化是主流,传统文化不会消灭,传统文化都在改进。
《南风窗》:和传统文化有关,近些年有一种思潮提倡“国学”,炒作“国学”。就像上世纪30年代10个大学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那样,他们强调中国的“本位文化”。
周有光:“国学”二字不通,没有一门学问叫“国学”,国民党时代已经有人写文章分析 “国学”两字的不合理,到现在还用“国学”,这是没有进步的表现。弘扬华夏文化是可以的,最重要是更新,不能够复古。华夏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不能丢开国际现代文化来搞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补充国际现代文化的,不是代替国际现代文化的,这一点要搞清楚。
《南风窗》:恐怕有人会批评您在提倡“全盘西化”呢,因为他们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周有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完全错误的。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际是“封建为体,枪炮为用”,完全失败了。
2、要用全球化的视角解读历史
《南风窗》:全球化时代应该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周有光:解放前写文章很少人提世界观,解放后,根据苏联习惯,许多文章都谈世界观。什么叫世界观呢?其实世界观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自然世界观,讲自然界的进化;另一部分是社会世界观,讲人类社会怎么发展,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进化论。关于后者,苏联提出“五阶段发展论”,苏联瓦解以后,俄罗斯许多学者讲,社会主义在苏联没有成为现实,苏共是打倒一个统治阶级,自己变成一个统治阶级。原来40多个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只剩下6个。因此,苏联宣传的“五阶段发展论”是不合理的。
历史观和世界观是一回事,我认为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历史观就是社会世界观的一个构成部分。国外有一个潮流,叫做“全球化历史观”,就是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观和世界观。特别是东欧国家,组织起来重写第二次世界大战,认为其中最重要一个问题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谁发动的”?
《南风窗》:流行的说法是希特勒德国发动的。
周有光:我看到有篇文章说,不是一个国家发动的,是德国和苏联联合起来瓜分波兰,才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第一个阶段是和德国联合起来侵略波兰和欧洲,第二个阶段,因为德国攻打苏联才有卫国战争,把两个阶段混合起来讲是历史错误。
《南风窗》:看来,全球化时代历史观在发生巨变。
周有光:俄罗斯独立以后,所有的学校历史课都停了。可是,一个国家没有历史课也不行啊,怎么办呢?就把一个法国人写的俄罗斯历史翻译成俄文,暂时替代。俄罗斯的教育部长很有趣,他说我们俄罗斯的历史都是进口的。
我们自己也有一些改变啊,比如朝鲜战争,以前总说是美国挑起来的,现在承认是朝鲜先打起来的。可是改变还不够多。我一个孙女在英国读了两年书,又到美国读了两年书,回
来后我问她,在外国几年,你有什么感想?她说在英国美国读书都很顺利,可是有一件事使她很难受:外国学生经常有小组讨论,讨论的问题讲到中国,外国人都知道,就是中国人不知道。
《南风窗》:“五四”时思想界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看来,在全球化时代,也需要“重估一切价值”。
周有光: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要改变,过去我们从国家看世界,现在从世界看国家,所以一切事物都要重新认识。看国家,看民族,看文化,看经济社会的发展,都需要全球化的视角。
《南风窗》:这些年出现了新情况,有些人觉得中国能够走出一条新路来,好像我们发展经济的方式还挺管用,我们不是创造“中国奇迹”了吗?
周有光: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外国朋友开玩笑说,你们不是参加WTO了嘛,有几个WTO? 改革开放以后,新加坡大学邀请我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新加坡大学规模不大,各方面非常好。空闲下来,我和一位英国教授到公园散步聊天,我问他,许多人说新加坡是一个奇迹,你是什么看法? 英国教授告诉我,世界上没有奇迹,只有常规。什么叫常规呢?按照国际先进的先例来做,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国家要是民主的,要是开放的,有这个条件就可以得到国际帮助。新加坡本来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后来被赶了出来,李光耀大哭,我们又小又穷,又没有人才,又没有资源,怎么建立国家呢?后来召集国际会议,说建设一个新国家很简单,没有就请求帮助。新加坡走民主道路,搞开放,很短时间就“起飞”了,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前些年大家都说“大国崛起”,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小国崛起》,新加坡就是典型。
从经济学上讲,不存在“中国奇迹”。没有奇迹,只有常规。常规就是走全世界共同的发展道路,一定要强调特殊国情,“独辟蹊径”,历史已经证明“此路不通”。正所谓“殷鉴不远”,希望那些无视走过的弯路,仍然试图找到第二条道路、第三条道路的人们警醒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