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还是站着讲课好
教师还是站着讲课好
关于教师在课堂上可不可以坐着讲课的问题曾经引起过一番争论,中小学在这个问题上意见相对统一,而且很多学校明确要求教师不得坐着上课。大学就不同了,坐着讲课恐怕不是个别现象,然而,没有任何部门有任何规定教师不可以坐着讲课。那么教师可不可以坐着讲?是坐着讲好还是站着讲好?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记得有一年新生开学典礼上,我有幸被领导安排在会上代表教师发言,出发前我像小时候过节一样精心打扮了一番,以示对此事的重视。当我赶到现场,却发觉我是唯一一个着正装、打领带的人,当时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小题大做了?其时烈日炎炎,个个挥汗如雨,衣着随便一点也属平常事。可当我看到我们的同学一个个身着迷彩服,正襟危坐,我心头一热,心说:“我没错!”事后,一位做学生工作的领导对我说:“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当时我真想跟她说:“你是我的知音!”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种形式,有时候,形式本身包含了许多内在的东西。就教师上课而言,坐着讲是一种形式,站着讲也是一种形式,也许有些课程站着讲与坐着讲的形式本身对课程的内容的确不一定产生太大的影响,比如很多文科课程完全可以坐着讲,其效果未必比站着的人讲得差,关键看你怎么讲。有些老师以“大讲堂”为例论证,以此证明坐着讲课的好处。不过在我看来,有些课程只能站着讲,坐着讲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例如数学课,也许本人孤陋寡闻,抑或坐井观天,可是坦率地说,在本人听过的很多课中,迄今为止,还没有见过坐着讲效果好的数学课(本人在检查课堂教学时偶尔也碰到过坐着讲数学的教师),这里指的是数学课堂教学,而非学术报告,其实数学界学术报告也很少有坐着的。其他的课程本人不敢妄加评论,因为不是内行,怕讲错话。那么从上课的形式上说,该坐还是该站呢?这使我想起另一件事,记得有一年军训,本人也去了,却发现我们的辅导员打着遮阳伞观看学生训练。我看到我们的学生穿着厚厚的迷彩服,坐在滚烫的水泥地上,当即对我们的教师说:“老师到现场不得打伞。”也许这一要求显得有些苛刻,但面对那么些烈日下的学生,我们如何举得起手中的那把伞?(当然,学校并未规定大家一定要如何做,更没说不许打伞。)有人也许觉得是否尊重学生并不是靠这些表面上的文章,可我认为:老师传授知识远远不是培养人才的全部内容,还包含很多很多。说到这里,有人或许会质问于我: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坐着讲就是不尊重学生?说心里话,本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从小学开始,寒窗20余载,除了听报告,从未遇到一个坐着讲课的老师。习惯成自然,我的老师的行为自然影响了我的行为,所谓潜移默化也许就是说的此类事情吧。很多事情就好比玩游戏,大家都要遵守同样的规则,不同的是,有些规则是约定的,有些则是俗成的。约定的规则通常大家都要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而俗成的规则伸缩性则比较大,你可以承认它,也可以反叛它,如果谁违背了它,有时不一定会受到惩罚。本人这么说绝无谴责他人的意思,很多规则有其特定的范围。也许站着讲与坐着讲就是相对于不同教师的不同规则吧,这是一种俗成的而非约定的规则,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规则。毕竟一百个教师有一百种不同的教学风格,百花齐放方显得丰富多彩,何必强求。这里也只是谈自己的观点而已。
如果是一个纯学术的探讨,我倒是有一个建议,有兴趣的老师不妨亲身同时尝试一下站着讲与坐着讲的效果,不同的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没必要扯到大讲堂那么远,就试试我们自己的课,也许大家会改变看法。说到大讲堂,其实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同的,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下,站着讲与坐着讲效果是一样的,因为报告者必须面对镜头。试想,报告者在镜头前走来走去或者手舞足蹈会是个什么效果?可课堂教学又有所不同,记得有一次做录像,当时采用的是画中画,即屏幕上是学生听课的场面,有时也切换到幻灯片,教师在镜头前只露出上半身并以画中画的方式出现在屏幕的一角,因此讲台真的成了咫尺讲台,教师不得越雷池半步。当时参与录像的除了我,还有一位教中文的公认的平时课讲得很好的老师。录像完成后,现场的听课专家讲了这么一句话:“不能让老师的风采迷失在镜头前。”于是,按日常上课的方式重新做现场实况录像参加评比。这就是说,电视课堂与课堂教学是不同的教学形式,二者可能不适合做比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用声音发出语言,有时还要借助肢体语言,教师的课堂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口头语言上,也体现在他(或她)神采飞扬的表情与恰到好处的身姿与动作中。我不知道易中天先生在厦门大学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是否也像电视上那样不敢跨越讲台半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被引进了课堂,这可能也造就了更多的教师(包括某些数学教师)宁愿坐着讲课,原因是经常要碰那些鼠标与键盘。这里顺便给大家推荐一个产品,它可以将我们从鼠标和键盘中解放出来,而且效果非常不错。市场有一种激光遥控笔,既可以当教棒用,又可以用来翻幻灯片,由于用的是射频技术,不受一般障碍物影响,方圆15米内有效。你可以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走动,随意发挥,(据说有一款遥控笔还可以点击带链接的幻灯片,不过尚未见到。)这样就弥补了多媒体的不足。我院给所有教师配备了这样一支笔,当然尚不了解大家使用效果如何。本人使用后感觉方便了许多,我通常左手握着遥控笔,右手拿着粉笔,比传统的黑板教学好了许多。其优势在于:我们可以将以往需要在黑板上写一遍的概念、定理以及图片事先做成幻灯片,既节省了不少时间,又增强了美观。有些还可以做动态演示(如极限概念)。如果我们的教师是因为多媒体操作的原因而不得不坐着讲,现在则大可不必。
说千道万,课堂教学的形式的确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真正用心去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感受到了那种氛围。
第二篇:人品好还是制度好
一、人品好还是制度好
答:在中国的传统中,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寄托于“包青天”式的人物,以至于一个企业或一个部门一出现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该单位领导肯定有问题。这种思维定势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而且还影响着政策的制定。在人治的社会里,人们更注重领导的个人品德。人治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不重视制度对人的行为约束,而强调个人品德及自律。但是,在现代社会里,制度比人品更重要。第一,由于信息不对称,我们在选择干部时,不可能了解该人所有的信息,因此,我们不可能总是把最优秀的人才选择到领导岗位上来。第二,任何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人品好的人也不例外。人品好的人和人品不好的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可能采用的方式有差异,但是,人们采用什么方式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品德,它还取决于社会的制度环境。在一个好的制度里,品行并不是很好的人也得好好干,否则,随时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在一个不好的制度里,品行较好的人也可能不好好干,在这个制度里,不好好干可能更有利。因为当今流行的制度经济学所讲的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这些规则有几个特点,一是公平性;二是效率性。制度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讲的就是为了克服人性的弱点。一个有效的制度,就是要做到奖罚分明。总之,制度具有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
强调制度比人品更重要,并不是否定人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其实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好的人品有利于制度的实施,并可以大大地降低制度运行的费用,而制度可以促进人们品德的提高,具有约束力的制度能有效地规范人们行为。这里为什么要把制度与人品作一个比较,从理论上讲,制度比人品更重要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一个基本观点。
第三篇:歌词=还是家乡好
还是家乡好
漫漫风尘路 何处是尽头 难离故土难忘家 一步一回首 故乡明月好 相别已太久 儿行千里终思归 莫把泪儿空流
长长回乡路 流年磨白头 大千世界多苦忧 往事莫回首 常问云消息 乡情浓似酒 遥听慈母唤儿归 上路你莫停留 圆不了的乡梦 展不开的心头 扯不断的乡恋 解不开的乡愁
圆不了的乡梦 展不开的心头 扯不断的乡恋 解不开的乡愁
乡愁。。...漫漫风尘路 何处是尽头 难离故土难忘家 一步一回首 故乡明月好 相别已太久 儿行千里终思归 莫把泪儿空流
第四篇:教师讲课大比武
讲坛竞技展身手,教研交流促提高
——西华二高举行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比武讲课活动
作者:王亚清 更新:2014/10/20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西华二高在本学期举办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比武讲课活动。
此次大比武讲课活动全校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全部参加,各展才华。活动采用每周三个人讲课的形式,讲课的学科、时间、节次、班级由教研室有关人员安排,并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学校挑选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担任评委。参加教学大比武竞赛活动的教师,以新课程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指导,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课堂上,参赛教师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要求、课件制作独到、师生互助默契等多方面,整体展现了优质的新课改教学效果,以及教师良好的素质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集中展示了我校教师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采。
这次中青年教师大比武活动既是我校新课程改革成果的展示,也是对全县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的一次检阅,为全县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探讨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平台,对学校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我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五篇:辩题:教师远程培训效果好还是差?
辩题:教师远程培训效果好还是差? 我认为教师远程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下面是我对教师远程培训优势的一点个人见解,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浅谈教师远程培训
知识信息化社会,终身教育思想日趋深入人心,要适应经济社会对知识不断增长的要求,要生存和发展,人人都要学习。终身教育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生的第一要务。终身教育不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要对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作出判断。不断提高教师个体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从终身学习的观点出发有机地融合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进修或培训,使两者在“教师教育”的理念上得以融合与升华,其目的在于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以及师资水平,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
远程教师教育展示的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强化教师的主动性学习,优化教师的研究性学习,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较之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教师远程培训正以其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交互性和渗透性强等特点,日益受到教师的认同与喜爱。
教师远程培训与传统培训相比主要有以下优势。1.为受训教师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
教师是成年人,理想的成年人学习环境既要富有挑战性,又要使人感到安全;既要满足参与者依赖性学习的需要,也要满足其独立性学习的需要。学习环境的建设除了充分利用成年人丰富的学习与实践经验,还要考虑其极大的差异性,不仅要与参与者的目的相关,而且达到目的手段也要符合成人的特点。即不仅要使学习者感到满意,还要激励他们进一步的参与。在教师继续教育中最需要解决的是“工学”矛盾。因此,教师远程培训为中小学教师开展继续教育,提升专业素养提供了最理想的环境选择。
2.为受训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和优秀的导师
我国传统的教师培训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不能紧密联系受训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而远程培训是由各知名院校组成的教师教育联盟,在各院校提供的学习资源中,只有优质资源才能通过严格的质量审查进入培训网络平台。因此,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均能共享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同时,能成为我国教师教育联盟的高院校均拥有强大的教师队伍,许多知名专家、教授在中小学远程培训中担任导师,帮助受训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以及教学和科研的方法。
3.为受训教师提供了相互间广泛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中小学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而且,由于资料短缺(尤其农村学校),很少有人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教师所处环境是极其相关的。在远程培训中,教师可以通过共同的网络相互结识,交流教学的心得和经验,畅谈学科教学的设想,开展网上协作学习,对课程或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一个研究体。另外,远程培训辅导教师也都是一些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一定程度上也为受训教师拓宽了信息或资源渠道。
4.远程培训的时空不限性,可以满足“培训”历时长、地点散的要求
教师远程培训历时较长,而且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实践,完成培训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参加各个主题的论坛。因此,受训教师的学习研修主要是在自己的工作实际环境中,同时也保证了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的充分参与和及时沟通。这种学习培训是一种真正的行动性研修,即理论—实践—反思—理论—实践,真正消除了传统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实现教学相长。
5.网络流动的数字化信息,有助于挖掘并记录受训教师的隐性知识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受训教师获得的是培训教师的显性知识,如讲座、文稿等,而无论是专家名师,还是普通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无形的经验智慧,即隐性知识,如个人的观察力、思维习惯、技能经验、判断、构思等,这些知识只依附在人脑中,只有与拥有者合作交流才能获得。
远程培训的交互特点不但可以促成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间的交流协作,促进无形经验智慧在培训教师和参训教师之间流动,形成教师与学员间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现代培训特点。更为可贵的是,网络交互媒体可以将这些无形的经验智慧以有形的数字化信息如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成为显性知识,为资源的全面共享、评价反思提供支持。
6.运用远程网络平台,展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相对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而言,远程教育具有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交互性、渗透性强等特点,具有满足所有人教育需求的潜能,可以让任何人随时随地得到个性化的教育。传统教学一直是在特定的环境(教室)、特定的对象(学生)、特定的时间(每年上下两个学期)、特定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状况下实施的,但远程教育却使人类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学习自由,它拆除了城乡教育的栅栏,打破了校园的边界,构建了无围墙、无时空的“虚拟教室”和“虚拟学校”。远程教育将使学员从封闭的圈子走向一个无班级、无年级、甚至无国界的广阔学习空间,学员可在任何时间去与多个时区的教师交流。学校与社会的分离模式、教室上课才是学习的概念将逐渐失去存在的理由。
以上是我对教师远程培训一点粗浅的理解,希望在未来的日子中,远程教育伴随所有个人,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师资和课程资源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