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民族声乐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关系Microsoft Word 文档
论民族声乐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民族声乐的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在声乐界曾经闹过一阵“土”、“洋”之争,其中就牵涉到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你要过于讲求科学性,就势必会削弱民族性,你要不讲求科学性,就不能更好地体现民族性。怎么样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民族声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
近几年来,在我国的电视媒体中,出现了一道令人关注而且颇具影响的风景线,就是原生态歌手的演唱、演出和各种类型的比赛。其实,民间歌手的演唱,这在上个世纪也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那个时候声乐教育、演唱方法以及传播媒体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和丰富,民间歌手不可能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展示自己,好的、正宗的民间歌手要比现在多得多。之所以说“正宗的”这个词,是因为现在所谓的“原生态歌手”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原生态了。由于传播媒体的空前发达和普及,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戏曲唱法等各种可供模仿的现代化唱法,可以渗透和传播到中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原生态唱法多少或者直接受到影响,互相“串味”是免不了的,很难保持其纯粹性。当下,一些从事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为了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音乐,不遗余力地为民族民间音乐搭建展演平台,这是很有意义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些从事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出于一种“怀旧情结”的驱使,过分夸张了对原生态歌手的推崇,这样也难免产生负面影响。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这是哲学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会产生好和坏的转化,尤其是过犹不及的事情,好的会变成坏的,坏的会变成好的。
歌唱作为一种艺术,要达到一定的美学标准,还是必须需要科学性的,不管何种唱法,如果不讲科学性,它的审美效果从哪里来?应该说,原生态唱法从科学性的角度讲,毕竟是有缺陷的,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域的原生态唱法,不可能天生是完美的,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庄子有句名言说:“始生之物,其形必丑”,越是朴拙的东西越具有原生性,越是原生性的东西,虽然憨态可掬,但是某些劣根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原生态的演唱就是这样,这里不包含它的文化价值,在发声方法方面,它毕竟还是简单的、粗糙的,不完美的。
我国的声乐艺术发展到现在,无论是演唱技术技巧还是演出形式,应该说已经很先进、很科学、很完美了,许多歌唱家之所以广受观众欢迎,就说明其演唱的歌声是先进的、科学的、完美的。
曾几何时,有人对民族声乐产生置疑和颇多微词,那也只能说明是“审美疲劳”的原因,听的、看的太多了,就像再好的食物吃多了也会腻味、需要换口味一样,但也不能因此置疑和颠覆它的科学性和美学标准吧?如今,原生态歌手的演唱之所以备受人们关注,并不是因为唱法多么先进、多么科学、多么完美,而是听惯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人们需要换口味,需要图新鲜。这正如文革时期的中国人饿着肚子吃着杂粮强烈渴望吃着细粮填饱肚子,而现在的都市人在高档酒店吃着珍馐佳肴却常常屈尊到简陋的农家乐吃农家饭一样,山珍海味吃腻了就会渴望粗茶淡饭,这是人的味觉逆反心理,或者味觉疲劳。
人的听觉也是有听觉逆反心理和听觉疲劳的,老是听一种漂亮、完美的声音,总会渐渐失去兴趣,转而要去听丑的、怪的声音,比如即便是彭丽媛、宋祖英、阎维文的声音,久而久之,听来听去,总会厌烦的,之所以像腾格尔、臧天朔、田震等这种嘶哑、粗厉风格的声音也广受欢迎,也就是这个原因。音乐中有乐音和噪音,声乐中也有乐音唱法和噪音唱法,彭丽媛、宋祖英、阎维文是唯美唱法,像腾格尔、臧天朔、田震是噪音唱法。现在的受众有两种,一种是以传统审美为主的,喜欢听发声方法比较正统的、正规的、完美的歌声;一种是以现代审美为主的,喜欢听个性色彩强的、具有判逆意味的歌声。
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为了突出民族性特点,确实需要继承传统向民族民间唱法学习,可是,我们究竟学习它什么?是故意脸红脖子粗青筋暴出地唱出一种挤卡喊叫的近似原生态的声音来吗?我们当然不能学习它的缺陷,是学习它的特色,是学习它的文化,是学习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孕育出来的特殊情感,是学习某个民族某个地域的特殊润腔方式,是学习它的某些科学性。我们不反对原生态唱法的演唱、演出和比赛,但不能因此在声乐领域有反科学的倾向和思潮。
2002年的央视“青歌赛”藏族歌手索朗旺姆的夺冠,使我国声乐界有一些人提出了民族声乐“返璞归真”的呼声,同时对专业音乐学院的规范化声乐教学效果提出了批评和质疑。索朗旺姆的夺冠是一个特例,评委们之所以给她打高分,是因为对一种久违了的藏族女高音特殊唱法风格的追慕和再认可,这并不意味着民族声乐就从此像索朗旺姆一样不需要经过专业训练而“返璞归真”。索朗旺姆的唱法是一种藏民族的特色唱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确实很好地体现了民族声乐的民族性。然而,难道凡是不经过专业训练的声音就一定具有民族性吗?这是声乐界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所谓“返璞归真”,我们应该理解为对民族风格特点的回归诉求,而不能理解为回到原点上来,甚至推倒重来。科学性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民族性,简单的、粗糙的、原始的东西,不能代表民族性,最精致、最完美的民族声乐艺术才能让世界瞩目。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当下的专业民族声乐是由于对科学性、规范化的过分重视,从而导致民族特性和地域风格的缺失。事实上,专业民族声乐对科学性、规范化的重视并没有错,决不是因为科学性和规范化从而导致民族特性和地域风格的缺失。比如,藏族有藏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蒙古族有蒙古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美声唱法有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民族唱法有民族唱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能用藏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去套蒙古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不能用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去套民族唱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这正如用粤菜的烹饪方法是烧不出川菜的味道的,用粤菜的烹饪方法烧川菜当然是不科学和不规范的。
在我国有一个共同认可的观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概而言之,我国民族声乐的科学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越要体现民族性就越要讲求科学性,越要讲求科学性就越要体现民族性。蒙古族的长调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喜欢,都认为它很美,说明长调的唱法是科学的,或者说具有某种科学性,可是蒙古族自己也觉得长调在发声方法方面还是有缺陷的,需要借鉴美声唱法的优势,使它更科学,更具有民族性。这也跟果树嫁接技术一样,通过嫁接的苹果品种会更加优良,而不是嫁接后本质变了,变成了西红柿或是别的什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演唱的《赞歌》是一首长调歌曲的典范之作,从1964年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首唱至今,胡松华将这首《赞歌》演绎了快50年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对这首歌百听不厌,不但全国各族人民都喜欢,蒙古族人民更加喜欢。在我国内蒙古唱长调的人很多,长调唱得也很正宗,但是,在全国有影响的长调歌曲似乎没有几首,而唯独不是蒙古族的胡松华的《赞歌》在全国影响如此之广泛、如此之长久,可以说是“余音绕梁,几十年不绝”。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是胡松华很好地解决了科学性和民族性问题,把国际共同规律和民族特殊技法加以很好地融合,既处理好了蒙古本民族长调地域性太强、语言有疏离感的因素,又把握住了蒙古族长调最具特色、最富有煽情意味的元素,使演唱效果比蒙古族还蒙古族,又很大众化,使全国老百姓喜闻乐听。德德玛、拉苏荣、腾格尔是全国有名的蒙古族歌唱家,他们的有名不仅仅因为他们在北京的文艺团体,而主要在于他们的演唱方法受大民族大文化的熏染比较多的原因,他们的演唱既有蒙古族的特点,又有汉族的特点,这是最根本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敖包相会》是蒙古族作曲家创作的具有浓郁蒙古族风格特点的歌曲,在全国传唱很广,而唱红这两首歌的并不是蒙古族本土歌手,其原因也是一样的。土特产品确实很独特,但是,如果不用一些现代手法进行加工、包装,那么,仅仅它的原始性状态是没有太大价值的。原生态民歌的演唱也同此理,如果从文化标本的角度,保持其原生性、保持原汁原味是无可厚非的,但从艺术的角度讲,就必须要加工、提升,既然是演唱就应该有一定的艺术性。讲艺术就必须科学,科学对于每一个地域、每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总之,民族声乐的科学性、民族性以及科学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第二篇:民族声乐理论探索者
民族声乐理论探索者
“她是建国后推动中华民族声乐发展中一位活跃的拓荒人”。这是1990年丁雅贤演唱35年、教学30年师生音乐会之后,时为中国音协主席的吕骥先生对她的评语。
而早在此10年前,即1980年4月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民族民间唱法二重唱汇演”时,吕骥、时乐潆等领导和与会专家就有这样的共识:“丁雅贤的演唱,通过细致的音乐处理和控制能力,表现出她在声乐上有理论、有方法、有功夫,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这是文化部第8期简报上寥寥数语中的一段话,对当时一位歌唱家冠以“有理论”的评价,那是不寻常的。
首次提出“声、字、腔、情”说
丁雅贤对民族声乐理论的探索始于1975年。那时她已校。十年浩劫,民族声乐跌到了低谷,如何把多年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升华为理论,解开民族声乐的奥妙,掌握民族声乐艺术规律,重振民族声乐教学,是丁雅贤的坚定决心。
就在那一年,丁雅贤开始进行全面思考,潜心研究,认真总结唱戏、唱歌、唱洋歌和唱民歌,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共性。经过几年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钻研,于1979年10月,在辽宁省音协作了《浅谈民族唱法>的专题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唱法的“声、字、腔、情”说,论证了声与字、声与腔、字与腔、声与情之间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丁雅贤在全面阐述了中西结合、整体共鸣、混声“筒”状发声方法的同时,又提出了与风格相关的特殊技法,仅共鸣与用气就有10多种。如“唱字”,她把一直以来演唱中关于“字”的技法叫做“吐字”、“咬字”,改称为“唱字”,这是比较准确又有深层意韵的概括,是对演唱技法规范的又一升华。她把“唱字”分为字头、字颈、字腹、字尾、声调及字的衔接六个环节。把传统的“十三辙”用“春、夏、秋、冬、西、南、北、江、河、湖、海、浩、月”13个字来代表,便于记忆和掌握。即使是―个字在不同地方出现,其唱法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歌唱者对每个字必须辨其秋毫,掌握要领,得其分寸,才能将字唱得精确讲究,唱美、唱活、唱出字的神采来。她强调“唱情”是歌唱的主导,以情带声、以情唱宇、依情行腔是民族声乐的突出特点。
丁雅贤的学术报告,是“文革”后令人振奋的第一声,她精彩的全面总结和独到见解,引起了民族声乐界和学术界的极大震撼和强烈共鸣。主持会议的辽宁省音协主席丁鸣激动地说:“雅贤老师是1953年戴着红领巾考入东北音专附中的,也是李劫夫院长1956年创建民族声乐专业时栽种的第一棵实验苗。她20多年在演唱上取得的成就和对民族声乐开拓性的理论研究成果,极有力地回答了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不但非常丰富,非常科学,而且具有强大生命力!丁雅贤不仅仅是民族声乐教师、歌唱家,同时她也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民族声乐理论家!”
音乐评论家王霭林在《丁雅贤的艺术之路》一文中,高度评价丁雅贤以实事求是、开明大度的思想观点,论述了民族唱法的定义内涵、沿革发展;对民族唱法的各种技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概括分类和科学的规范;阐明和丰富了我国民族歌唱原则;以现代的科学观点,剖析了民族声乐的特殊演唱技法;论证了我国民族声乐学派,已经从自发的感性阶段,上升到自觉的理性阶段。
之后,丁雅贤便相继应邀在“沈阳音乐周”、“全国民族民间唱法汇演大会”、中央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以及在天津、上海、广州、成都等十几个城市的专业院团,作关于“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报告,大长了当时处于弱势和困境中的同行们的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规范民族声乐润腔技法
民族声乐的润腔技法丰繁复杂,精微奥妙。长期以来的传承,仅限于有声的形象示范和模仿,不能用文字清楚表达,更没有符号标记。
为了适应民族声乐的发展,丁雅贤经过苦心探索钻研,把口语化的描述变成概念化的表达,把具体的润腔技法分为七大类(连腔、断腔、装饰、音色、力度和速度变化,以及音高的微变等)五十多种,新创编符号二十余个。其论文用表格的形式,按技术类别,对动作要领、艺术效果、符号和简短谱例,翔实地加以阐释,填补了我国民族唱法的行腔润味只能用口传心授的空白。
1985年,在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全国民族声乐教学会议”上,她作了《关于编定民族声乐润腔技法与符号的意见》的发言,并于1987年全文刊发在沈阳音乐学报《乐府新声》第3期上。顾旭光教授在其专著《民族声乐论》的“腔”中,肯定并采用了丁雅贤的全部归纳与分类。学术界也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润腔技法与符号》是难得的“载道之篇”,也是实用教学手册,对民族声乐教学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体系化,无疑是一种“催化剂”。
确立民族唱法六功兼备说
丁雅贤在提出中华民族唱法的”声、字、腔(味)、情”说之后,又在1987年“全国民族声乐理论研讨会”上,将其发展为“发声、唱字、润腔、唱情、神表和形表”即“声、字、味、情、神、表”六功兼备说。她倾心撰写并发表了《对民族唱法的认识与体会》、《谈民族声乐演员的基本功》、《中华民族声乐的演唱特点与训练》等论文,详细阐述了民族声乐二度创作的基本功和审美原则的内涵。
关于“六功”中的“形表”,丁雅贤说:“具有中国韵、东方美的形体动作、姿态和表情,是观众能看得见的辅助歌唱的技法。然而‘神表’,却是把心灵的信息传达给人们的一种特殊能力,它是要观众用心去感受,与灵魂交融的征服观众的无形法宝。‘神’是从出台直至回到幕后全过程中,始终渗透于演员内在的心理意识和艺术修养在外部一举一动、一声一字中,所给予人们的实质性的传达与感受,是沟通演员与观众心灵的纽带。有‘神’的表演会使演唱事半功倍,真正打动人心”。这是她从长期观察“大家”们的表演和自己在演唱的实践中领悟出来的,是她对表演美学理论的又一新的突破。
1984年,丁雅贤为《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撰写了“中国歌唱艺术”(与舒模先生合作)、“发声”、“唱字”和“润腔”等关于中华民族声乐的主要条目,使其理论得到了权威性的认定。
论说民族声乐体系
为响应吕骥和关鹤童先生在1984年于烟台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教学经验交流会上的期望――将中华民族声乐学派的理论完整化和系统化,1987年初,丁雅贤在沈阳音乐学院组织召开的“全国民族声乐理论研讨会”上,作了《对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体系探讨》的发言,后刊发在《乐府新声》1989年第2期上。丁雅贤认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寄寓于民歌、说唱、戏曲和新民族声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而这些不同演唱种类,又都依赖演唱技艺的不断提高而得以发展和流传。该文分为五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大唱法系统、四种声音类型、基本技法提要、艺术特点与规律。
关于中华民族声乐所具有的艺术特点与规律,丁雅贤首次将其概括为:(1)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2)演唱形式
和风格的多样性;(3)艺术表现的细腻性;(4)技法技巧的复杂性与灵活性;(5)形体表演的特殊性:(6)审美原则的辩证统一性;(7)体系的完整性。她有理有据,见解独到,条理分明,具体生动地阐述了自己关于确立中华民族声乐历史地位的与众不同的前瞻性观点,大胆亮出了自己的结论:中华民族声乐学派,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完整的体系。它以自己极其丰富的内容,多样而完美的形式,独特的风格、技艺、神韵,而使世界声乐艺术变得更加精彩。
主编《民族声乐教学曲选》
1995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丁雅贤主编的《民族声乐教学曲选》(上、下册)。它是一部颇具特色、较为完整的系统教材。吕骥在为其作的“序”中,称它是“一条通向民族声乐的道路”。民族音乐学家冯光钰也著文给予高度评价。
丁雅贤在《曲选》的“前言”中,与时俱进,重新对新民族唱法的质态作了阐述:“这里所说的民族声乐艺术,是一个比较狭义的概念。具体说来,它是既不同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又是在继承并发扬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欧美声唱法歌唱理论的精髓,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新民族歌唱艺术”。王霭林教授在《声乐之路教学之本――记(曲选)出版的价值和意义》中说:“丁雅贤对民族唱法新质态的描述与概括,符合我国新民族歌唱艺术发展的历史实践过程,也符合这种新民族歌唱艺术的精神实质和存在形态”。她当年提出的民族声乐的“四性”,现已成为业内的共识。
五十年演唱与教学实践
丁雅贤学习民族声乐,是从1953年“洋土之争”的漩涡中步履艰难地挣扎出来的,是附中的民间音乐课,使她与民族声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寻找民族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她经过了从真声、假声、真假声相接到真假声混合的多次变化,每次变化都要花上一两年,甚至三五年时间,每次变化都是一次探索,一次创造,一次冒险,甚至是一次“牺牲”。1957年至1963年期间,沈阳音乐学院曾两次派丁雅贤赴上海“留学”,是林俊卿博士解决了困惑她多年的混声唱法问题,并引领她进入美声唱法的殿堂,系统地学习了科学发声的理论和大量的作品,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她驾驭民族声乐的能力。
长期以来,丁雅贤主动积极地多方求教,广收博取,大胆创新。她先后向数十位著名表演艺术家如常香玉、李桂云、花淑兰、李丽芳、诸世芬、丁喜才、黄虹、白秉权,资深教授程浩、周淑安、李洪滨学习;深受王昆、郭兰英、郭颂等老一辈歌唱家的影响,在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中,形成了她自己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演唱特色。
丁雅贤的演唱曲目宽泛,其中主要以北方民歌、说唱和戏曲选段为主,并有大量创作歌曲,当年她演唱的《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人民公社是金桥》广为流传。1982年、1990年她成功地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和“师生音乐会”,充分展现了她民族声乐的功力,有近十位专家撰文给予高度赞扬,被人们誉为“全能演唱家”。除影视作品外,她还演出了单出头《小老板>、交响乐《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吉剧《包公赔情》中的王凤英。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沈阳京剧院成功主演现代京剧《海港》,饰演方海珍。她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演唱艺术,对唱、念、做、表、舞,手、眼、身、法、步有深切的体会,这些对丁雅贤之后从事理论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丁雅贤的教学独具特色,已形成了一整套:“声情并茂、字真味浓、形神兼备、唱表结合”即六功兼备、综合立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在课堂上她讲理论,教方法,言传身教,一丝不苟,其精彩示范总是赢得学生的赞叹与掌声。几十年来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民族声乐演唱家和教育家。丁雅贤的理论研究成果,来自她50年开拓、探索与广泛实践的丰厚积淀与心灵感悟,是她50年矢志不渝、艰辛奋斗的心血结晶,她在民族声乐学术上的建树和理论上的贡献有目共睹。从某种意义上讲,她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也是我国音乐院校民族声乐专业从无到有发展的缩影和见证人。
如今,丁雅贤已退休定居北京,被聘为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的客座教授,仍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而默默耕耘着,是一位难能可贵的志向高远、敬业奉献的探索者。
(责任编辑 张萌)
第三篇:民族声乐教学
浅谈民族声乐教学
福建师范大学 07级音乐学本科1班
李文祥
【提要】本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声乐的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理论方面着重论述了民族声乐发声方法的教学,让所学中华民族声乐唱法的人士认真做好自己的歌唱能力,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发扬光大。
【关 键 词】民族声乐、教学、科学、训练、气息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已经是艺术百花园里的馨香四溢,与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绚丽花朵。民族声乐实是对传统的民歌、戏曲、曲艺唱法和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的各种唱法的总称,它体现了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是长期待的艺术实践中初步建立了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民族语音为基础,以科学的发声为原理的中国式歌唱艺术。作为声乐专业的学者,从本人的所学知识方面来浅谈至关重要的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声乐训练中的辩证关系
在声乐的教学中,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所持的观点和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谁,在演唱实践中受到观众的欢迎和承认,并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或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只要能培养出好的声乐人才,在演唱实践中收到观众的欢迎和承认,并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证明教学办法是对的,根据这个时间所总结的经验和理论就是可靠的。在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时,也应当通过自己的时间去体会和验证,经过反复的理解和消化后,才有可能取之精华、为己所用。任何声乐理论(包括自己总结的经验)无不例外的都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之中,有所调整和充实。正确的声乐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的,使我们少走弯路。反过来,实践又是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也可以验证声乐理论是否正确和实用。因此,应当说检验声乐教学和声乐理论的标准是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或经过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不好的经验,是站不住脚的。
我认为,在明确声乐教学方向,标准和目的的前提下,思想方法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主观、保守、缺乏一分为二的观察问题的方法,不虚心去学习和吸收古、今、中、外声乐艺术以及同行们的宝贵经验,不重视实践对教学的检验,这样必然照成艺术视野狭窄。因为声乐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听觉和辨别力来指导学生的训练,听到了学生演唱中的问题、就要拿出具体的办法去解决。声乐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训练学生有一对客观的耳朵、能听出自己演唱的对与错。所以,教师的分辨能力和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学生的演唱水平的,就声音的训练来讲,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整体的歌唱,这就要求声乐教师的思想方法是辩证的,听觉是平衡的,看问题是客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全面的。如果在训练中,过分强调了声乐的高位置而忽视了气息的深度,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发出的声音效果容易尖、挤、卡、虚的现象,这样不但不能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和头腔共鸣,反而会破坏歌唱状态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当提示声音要高位置时,要注意与它反向的气息深度,反过来,当提示气息深下来时,要注意保持声音的高位置;提示喉咙打开时,应注意声音的集中;提示声音靠前时、要注意声音的垂直当提示字的清晰时,要注意它的科学性;窄母音宽唱,管母音窄唱;歌唱姿势要放松也要积极;歌唱中的每一个字要统一在科学唱法的共性之中,而科学唱法中的每一个字又是它本身个性的体现等等。
在声乐作品演唱上的处理,也应体现这一原则音乐上的起伏变化、为了更加生动的表现作品的内容,例如:快、慢、强、弱、高、低、连、断等,在演唱中,充分利用对比的作用。在我国京剧演唱中,常提及的“欲快先慢”、“欲强先弱”等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对比就没有起伏,就会将作品演唱的平淡无味。因此,每位声音教师,都应该在声乐的训练当中,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二、学习声音,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从自然到不自然,再到新的科学自然阶段。
很多青年歌手和声乐爱好者,在未经正式学习声乐之前,都具有一定的歌唱能力,演唱时信心十足,敢于表现,没有框框,有的还颇有名气很有名气很受观众欢迎。他们靠自己的自然嗓音条件和乐感或模仿某个他们喜欢的歌唱家去练习歌唱时,往往都属于自然阶段。当考进了音乐学院或找到了声乐老师,开始学习声乐之后,老师就会指出他们在自然练声阶段演唱中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有些人还要从基本的训练着手,这就必然打破原来的演唱习惯和自然平衡,需要用新的歌唱方法加以调整,逐渐找到比较科学的平和。在打破原有的自然唱歌阶段平衡之后,还没建立新的科学平衡之前,就是不自然阶段。在这阶段中,唱起歌来往往感觉别扭,原来唱得很顺的歌,似乎也觉得吃力,声音里出外进,连一首比较简单的歌也难以胜任。嗓子容易疲劳和嘶哑,有时音准都无法控制,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个别人还会对唱歌产生恐惧感,也有的对自己声乐指导教师所训练的方法产生怀疑和动摇。作为声乐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胸有成竹,满怀信心,具体分析每个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准确有效 解决办法,同时,要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正视这段时间的不平衡现实是许下声乐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要告诉学生每个歌唱家在他们学习声乐时都是如此,必须要经过不自然阶段。只是根据原来基础和条件以及学习勤奋程度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所需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问题看得准,提示方法对,解决的快,不自然阶段的时间就可以缩短,或者没有明显的痕迹。当然还有个师生配合的问题,【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有的学生或歌手长期处于不自然阶段,而无法得到解决,就会因不能胜任专业演唱工作而改行。通过正确的训练方法是可以使不自然的歌唱阶段缩短,尽快达到新的歌唱平衡。
经过严格的全面训练,逐步熟练掌握各种演唱技巧,自如、熟练、灵活地运用科学唱法随心所欲、毫无顾虑的尽情歌唱,科学的发声方法已经成为下意识的习惯动作和感觉,不需要更多地去考虑如何运用声音问题,科学的发声技巧和演唱方法已经完全溶化在表现声乐作品内容之中,成为艺术表达的工具,成为艺术表达的工具,作为【声情并茂】、【字正腔圆】时,它即是科学的、又是自然的,这就是新的科学自然阶段。
三、歌唱的呼吸
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呼吸”。有人讲“歌唱就是呼吸”,古人也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说法。在歌唱艺术中,它更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歌唱的动力源泉,歌唱需要气息歌唱者要求有意识地去吸气,保持把所吸入的气息分配在要发出的一定数量的声音上,而每个音都要有特定的高度、长度、强度。唱一首歌曲时,歌唱者只能在休止的时候和歌词、乐句等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换气,总之,是有意识,有准备,有计划的。歌唱呼吸是一个兴奋而放松的循环过程,在我国悠久的民族声乐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就非常重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总而言之,气息在歌唱中的作用之大,下面有几种吸气方法的学习,可体会正确的歌唱吸气:
(1)叹气式呼吸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叹气是下行、放松的,所叹的部位又是在腹部周围,所以要先叹后吸,即叹到那从那吸,在唱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叹气状态,不论高音、低音、强音、弱音或所有的字和声都要始终保持这种感觉来歌唱,形成良性的呼吸循环,这样就不会在歌唱中出现气僵或气浅的问题了。
(2)下支点吸气法
下支点吸气法,也就是腹式呼吸的位置,“下支点”在中山装的第四个扣子处,找到“支点”让学生假设为声带和嘴巴的位置,在那里做为唱歌的交点来吐字或发声,并有震动感。要让学生感觉气息在“下支点”处吸,好像没有通过鼻、口、气管似的,每次呼吸都要这样做,就可以达到腹式呼吸的作用了。
(3)高位置吸气法
在歌唱中,气息时似乎气从鼻子和上牙缝、上腭、通过气管到横膈膜处的,这与歌唱的高位置是一致的。保持使用高位置的吸气方法,再从原路出去,正体现吸与呼的统一性。这种呼吸没有声音,吸得深、容易保持,正好与歌唱形成一个整体,声与气息不至脱节和分离。如果吸气没有抛物线角度,气息从下牙,舌面吸进来的,必然浅而僵,声音放紧肯定是白、紧、挤、压,高音吃力,音域狭窄、不持久、音色干散,失去光彩。因此,高位置呼吸正是这些毛病的克星。
(4)闻花式吸气 这种吸气方法容易吸得深,而且没有叹气的抽气声和多余的动作,也较容易体会和掌握。闻花时,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别愉快,在辨别花香时又特别要求认真和用心,上身完全放松又兴奋的感觉。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歌唱的呼吸与气息控制的正确运用,是多方面的,它不是孤立的,单独存在的,它涉及到全部发声器官的机能状态和全部的歌唱技巧。我们在实际学习中,决不能把呼吸孤立起来练习,我们对呼吸的要求,最终是把呼吸、发声、气息的保持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尽善尽美的歌唱这一目的,在具体的学习达程中,根据每个人各方面的差异,需要做更具体,细致的工作,勤奋努力,不断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声乐道路。
结论
目前,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很快,从事民族声乐教学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要建立民族声乐的教学体系,不只是唱几首歌剧选段,创作歌曲就能解决问题了。还需要有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水平、有层次、有质量、有相当数量的声乐教材以及与专业课有关的全面音乐基础,艺术修养的学校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档次的民族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音乐美学》王次火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金铁霖漫谈名族声乐教学》音乐周报,1992年 【3】《歌唱的艺术》著 赵梅伯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Concerning ethnic vocal music teaching(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07 undergraduate class 1 grade musicology
LiWenXia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hinese ethnic vocal music teaching in som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ory, and discussed the teaching method of ethnic vocal music voice, let what the person of China national vocality earnestly their singing ability and train excellent talents for the country.key words:shut ethnic vocal music teaching, scientific, training, and breath
第四篇:民族声乐与中华民族声乐之我见
民族声乐与中华民族声乐之我见
摘要:当代,在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歌坛上,对民族声乐的界定呈现出各行其说,百家争鸣的状况。针对这一状况,文章在总结民族声乐不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定义和分类的方法,解释了“民族声乐”及“中华民族声乐”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我们应该认识到,界定民族声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如何处理文化传承关系的问题,其着眼点应该放在继承优秀传统声乐基础之上。
关键词:民族声乐; 中华民族声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6-0058-04
民族声乐艺术如同琴棋书画甚至宗教、科学等文化形式一样,都是人类文化现象。它是人们的一种音乐行为。人类早期的声乐艺术只是一种简单的歌唱,随着社会的发展,歌唱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声乐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人民的心声,展示了不同群体的文化特征、心理特征和民族特征。我们可以透过歌声中的文化联系去了解人;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了解生活在各种生活状态中的人类。
一、关于民族声乐的解释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族声乐理论研究逐步展开,有关民族声乐的概念探讨,呈现出百家争鸣,各行其说的状况。但总体来说,对中华民族声乐的解释大致归为以下几种:
1.有学者认为:以中华民族的一种语言和音乐风格表达中华儿女思想、感情的声乐作品及表演就属于我国的民族声乐。石惟正先生在《中华民族声乐的范围、结构及其发展方向》学术报告中所述:“以中华儿女熟悉、喜爱的母语文学以及音乐语言表达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的声乐作品及其表演就是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换言之,用中华民族的一种语言和风格以声乐形式表达民族思想、感情的艺术种类就是我们的民族声乐。”
2.还有学者认为:民族声乐这一概念有两层意思,即“民族”与“声乐”。“民族”指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声乐”,是指民族的声乐。它包含唱法(技术层面)和审美价值取向(文化层面)。金铁霖先生在2004年出版的《金铁霖声乐教学》中提到:“民族声乐,是由传统艺术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一是来源于中国戏曲、曲艺;二是来自民歌,从而形成了一种传统的民族唱法”。之后,金铁霖先生又说:“民族声乐艺术,根植于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来源于各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是地地道道的反映中华民族特色的一门艺术。”
3.另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声乐应该包括民歌、曲艺、戏曲等一切演唱艺术形式。陈君凡先生在《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中提到:“要研究中国古代声乐艺术,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概念的界定问题。‘民族声乐’的含义有两个方面,狭义的讲:它是指具有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歌唱技巧及表现特色;广义的讲:民族声乐是指民歌、说唱、戏曲等传统体裁的声乐形式及专业作曲家创作的各种民族声乐作品。”
以上三种解释集中体现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内涵及范围。但也看出从不同角度对中华民族声乐的理解。从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华民族声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远古时代,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练就了不可低估的声乐唱法。如汉朝的叙事歌《孔雀东南飞》,全曲长达350多个乐句,用优美感人的声音演唱如此之长的歌曲,演唱者应具备相当高的声音韧性和演唱技巧。从古代有关唱论的描述中也可见中国传统声乐艺术是很讲求方法的,如:《礼记?乐记》中描绘:“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曲如折,止如搞水,俗中距,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殊”;又如《东府杂录》中讲:“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亢坠之者,即得其术即可致遇云响谷之妙也。”其实,我国传统的对于歌唱的科学总结早于西方“BeCantuo”唱法两千年左右。这足以说明我国的传统歌唱艺术源远流长,并在演唱实践和理论总结上都达到相当的水平。
二、民族声乐及中华民族声乐
民族声乐,指歌唱行为(包括演唱方式、演唱技巧、歌唱语言、表演等。)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一种演唱艺术。它包括历史上不同民族的歌唱艺术,既包括西方民族的声乐,也包括东方民族的声乐;既包括传统声乐,也包括近现代、当代的声乐。简而言之,民族声乐包括了各民族不同的演唱形式和不同的演唱方法。
中国的民族声乐,既包括汉族声乐,也包括少数民族声乐;容纳了民歌、说唱、戏曲,以及近现代创作歌曲等演唱形式。可分为民间歌唱、民间说唱、戏曲演唱和民族新唱法四大类。
1.民间歌唱
民间歌唱,指由民间艺人、民间歌手演唱本地区、本民族乡土民歌的演唱方式。其演唱主要根据当地传承的民间歌曲、演唱方式即兴演唱。演唱者一般没有经过专门的声音训练,但能在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吐字真切,唱出韵味浓郁,自然纯朴的歌声。一般而言,我国北方民间歌唱声音豪放、高亢、明亮,唱高音时常用真假混声;而南方的歌唱则委婉、甜美、圆润,常以真声为主。民间歌唱源于民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习俗,不同的民族语言,形成了丰富多采的民间歌唱。有的形成了民间歌唱系列,如:茉莉花系列、摇篮曲系列、送情郎系列、山歌系列、号子系列等。在演唱实践中,民间歌手们逐步找出适合自己的、较为科学的用嗓方法和技巧,演唱各种山歌、号子、小调及各地方、各民族不同种类的民歌,并在民间口传心授,广为传唱。这些来自民间的歌唱,是孕育中华民族声乐的摇篮,也是民族声乐发展的源泉。
2.民间说唱
民间说唱,实质是念白和歌唱在表演过程中交替进行,即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说说唱唱、讲唱结合。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吟为主,加上唱的一种民间演唱形式。音乐体裁以叙事性为主,兼有抒情功能。我国民间说唱曲种繁多,明清时期,我国的说唱艺术发展很快,曲种达三百多种,如今随着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各民族曲种更为丰富多彩,2007年在全国少数民族曲艺现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据中国曲协有关领导介绍,目前曲种已达六百多种。汉族的南方弹词,北方的大鼓、渔鼓道情、牌子曲类、琴书、杂曲、走唱、板诵等,深受人们的欢迎。还有少数民族说唱如“好来宝”“大本曲”、“赞哈”等;民间说唱多为民间艺人演唱,说唱自如,韵味浓厚。说唱表演要求艺人们要有“清晰的口齿、灵活的吐字、动人的声韵、感人的声音”。他们在民间传唱着本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等,须具备较强的说唱能力,他们有娴熟的说唱技巧,能用声音塑造不同的人物角色。如果把民间演唱比喻成短小的诗篇,那么民间说唱就是长篇的乐章。说唱是民间演唱的继续和发展,在历史的发展中,也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声乐演唱形式。
3.戏曲演唱
戏曲演唱的起始年代已无从考察,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中的一种演唱类别。我国戏曲丰富,各民族、各地方戏曲品种繁多。戏曲演唱中主要是以昆曲、京剧为代表。现代京剧除了在唱腔上保留原来的传统外,增加了合唱、重唱、伴唱等形式。乐队编制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戏曲演唱是民族传统声乐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代表性声乐演唱艺术,在中国声乐史上曾占有主导地位。它采用大嗓、小嗓、大小嗓结合、堂音等不同的演唱方法,并按音色划分生、旦、净、丑不同的行当。唱腔讲究,对于吐字、归韵、收声、声调等都有严谨的规范。“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我国民族声乐至今仍沿袭着这一基本特征。优秀的戏曲演员都具有深厚的“念、唱、做、打”基本功,特别在唱功方面,独具特色。戏曲演唱中的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中的杰出典范,它为中华民族声乐的提高和发展奠定了扎实而广博的基础。
4.民族新唱法
“民族新唱法”,主要是继承了我国汉族民歌传统唱法的特点,同时借鉴了西方美声演唱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唱法。它既不等同于上述的三种演唱形式,也不同于西方的美声唱法。它是以汉语为基础,适应性较强,既能演唱各种传统歌曲、唱段,又能演唱近现代、当代创作的不同风格歌曲和歌剧,其表现方法和表现力具有民族风格和特点。民族新唱法的优点是咬字吐字清晰,声音甜美,气息灵活;又有美声唱法的声区统一,音域宽广,真假声结合的长处。这种新唱法使演员的演唱时间延长,是我国声乐工作者多年来努力研究探寻的结果。
“民族新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发声原理大体相同,但是,因表现歌曲的风格不同,吐字方法、润腔、气口等不同,所以表现技法也不同。“民族新唱法”是“民族民间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结合,在中国有人泛称为“民族唱法”,也有人称为“中华民族声乐学派”、“中国声乐学派”、“中国的民族声乐”等。这表明“民族新唱法”在传统声乐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使中国特色的声乐艺术在中国乐坛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我国“民族声乐”有两层含义:广义上讲,“民族声乐”既包括了我国各民族民歌、说唱、戏曲等传统演唱形式,也包括了民族新唱法这种形式;(包括了专业作曲者创作的各种民族风格特点的声乐作品)狭义上讲,它是指具有中国风格特色的声乐作品及演唱。
总之,中华民族声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演唱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的演唱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的演唱风格特征的声乐作品,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的古代声乐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的形式创作的、具有本民族形态特征的声乐作品。我们应该用立体的思维,全方位的去理解中华民族声乐这个概念。中国的民族声乐,应该包括汉族在内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声乐艺术,即包括中国不同地域特色、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演唱方法上,既包括“学院派”的唱法,也包括各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唱法、同时也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通俗唱法。演唱内容及题材上,既包括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民歌、民谣、说唱、戏曲等演唱类别,以及从古代传承下来,在近现代又有所发展的声乐作品,也包括当代创作的具有中华民族固有的形式和形态特征的声乐作品。
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深深根植于民间音乐,从中吸取营养和创作灵感。在对传统歌唱艺术进行系统、深入地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声乐艺术的发声方法,将民间传统歌唱艺术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使之形成自身特有的演唱技巧和民族风格。多年来,在演唱、创作、表演和声乐教育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其发展发可归为:一是以传统声乐艺术为基础,吸取借鉴西洋唱法之长处,使歌唱能力得到提高;二是以西洋唱法为基础,结合处理好中国歌曲的字音特点,使其具有民族语言韵味。二者虽然有不同,但都强调“中西互补”,前者的基本定位是民族声乐唱法的美声化,后者是美声唱法的民族化。
我们应该认识到,界定歌唱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如何处理文化传承关系的问题,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放在继承优秀传统声乐基础之上。
中国的民族声乐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贝尔康托”(美声唱法)则建立在欧洲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两者存在着不同的文化渊源。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已经把继承和借鉴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合适了。早在三四十年代,在延安解放区的声乐工作者中两种唱法就是并存的,相互影响融合贯通的,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如此。当民族声乐走进高等学府以后,在教学方式、程序和方法上对欧洲的歌唱方法都有所吸收和借鉴。但是,应该明确在演唱、学习和教学中,继承或是借鉴, 都不能代替特质与创造。在继承方面,将传统转为现实活动时,不断根据现实的发展注入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方法、新内容、新精神,这种不断注入新内容的本身,既是对传统声乐艺术的继承,也是对自身的弱点进行不断的扬弃和修正,对民族声乐艺术来说是一种丰富和创造。在借鉴方面,要学习一切姊妹艺术,及欧洲唱法的长处,经过分解、消化融合和吸收,为我所用。那种把“贝尔康托”作为唯一科学的唱法,并作为唯一的标准对不同民族的声乐加以评价,甚至用简单的“对”与“不对”来下定义,都是片面和偏颇的。
三、结语
民族声乐艺术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内含以及关联于特定的地域、语言和历史形态的人声的音乐。它与器乐相对而言,是“歌唱的音乐”。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民族声乐艺术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声乐艺术。承认不同民族的声乐艺术应该有平等的价值观, 这是我们分析不同民族声乐艺术特质的前提。其观念包括三层意义:(1)人类不同文化的声乐价值是相对的。(2)不同文化的声乐艺术, 在传统价值体系上主要体现出差异性, 因而是不可比的。(3)衡量一种声乐艺术的价值,只能用它所根植的文化作为价值标准。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否认西方价值体系的绝对意义。对任何文化所表现的价值认识和评价, 取决于拥有该民族文化对事物的看法,承认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充分的社会价值。
(责任编辑:周真刚)
第五篇:论民族声乐教学中唱法与风格的掌控能力
教学中唱法与风格的掌控能力——马秋华教授声乐教学多样性现象思考》,就是一篇好文。音乐教学尤其是声乐教学,其过程非常个性化和复杂。我们欢迎和鼓励所有教育者,尤其是一线的老
师,多思考、多钻研,多写下心得和同行交流,以其促进中国当代声乐教育的发展。
论民族声乐教学中唱法与风格的掌控能力
——马秋华教授声乐教学多样性现象思考
柏林林
摘 要:就声乐的科学方法来说,正确的科学唱法要求是一致的,是歌唱的共性。不同的是风格,由于语言、生活习惯、心理气质、审美观念以及不同的声音条件,声乐艺术在表现方法、表现形态、艺术风格上便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个性。歌唱技
巧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歌唱目的是完美表现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关键词:声乐教学;共性个性;唱法风格;马秋华 声乐界对“三种唱法”的争鸣从 1986 年第二届全国歌 手青年大赛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当下三者的界限越来越难 辨,“美民”“民美”“美通”“民通”等新称谓的产生,反映 了唱法无法涵盖、表现无法归类、概念无法理解的问题。给 教师者、学习者、乃至创作者带来困惑,给大众造成误导。正确的科学唱法要求是一致的,不存在唱法之分,歌唱 技法本是手段不是目的,掌握技巧的目的是完美表现不同风 格的声乐作品。声乐教学中如何掌控唱法与风格的关系是声 乐教育者需要认识并掌握的能力。
一、教学中关于唱法“共性”的掌控能力
1、敏锐的感知能力
沈湘先生讲:“耳朵里有没有分辨歌声的标准,对细微 的变化之好坏,对错能否分辨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① 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对歌唱中的肌能行为和声音形态乃至细 微的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其中既包括感觉又包括知觉,教 师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内感觉等感觉形式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等知觉形成的协同参与作出客观判断。其中听觉是最直接的感知手段,因为任何机能行为最终必须 落实到声音才显现出来。教师没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就不知方 法往哪里用。因此不断的训练自己的感知能力,丰富感知经 验,增强感知的敏感性,才能对人声现象作出准确的判断。
2、教学示范能力
声乐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示范教学在学习中有直 接的作用。“声乐教师虽然不是歌唱家,但必须是正确的歌 唱者,以便以实际方式给学生示范正确的发声方法。”声乐 教师标准规定:“能亲自进行发声示范,使学生对正确的发 声方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②具有良好的歌唱能力和规范 的示范能力,是现代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1)声乐学习的目的是用美好的声音来演绎和表现作
品,教师具有示范演唱能力,就会在教学中发挥直接的“教 育榜样”③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人只能 由人来建树”④在素质教育中“只能用素质培养素质„„这 种说法实质上就要加强教师的榜样示范力度。”⑤声乐教师 一旦具有这一能力,就会使教师以这一素质内涵转化为教学 的手段功能,从而使学生自觉的接受教育榜样的影响,有效 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歌唱欲望。
(2)声乐技能的学习是整过程的艺术行为和动作行为,每个动作能力的形成是从“无到有,再到无”,“从自然到不 自然,再到科学的自然”的渐进过程,每个细微的肌能变化 都会制约和影响声音的达成,一切技能是在一点一滴、循序 渐进的不断调试和积累中获得。示范指导会使学生更多的注 意技术和正确的姿态,倘若除去示范,学生则更多地注重目 标。如果以目标化的声音技能状态来要求学生,既不符合运 动技能的学习规律,也不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肌能状态和音 响形态。由此可见,示范教学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3、规范与训练发声的能力。规范与训练发声的能力是 指教师要遵循声乐教学的特殊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发声方 法和手段等,在渐进中不断调适学生的发声行为和美化声音 所具备的能力。
(1)发声机理和相关人体解剖。歌唱是人体发声器官运 动的产物,声乐教育界一致认为声乐训练只有建立在人体机 能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才能最大可 能的挖掘人体乐器的潜能,使之得以可持续发展。为此声乐 教师必须对人体乐器的结构和发声机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才能对参与发声的诸部体进行有意识、有主次、有分工、有 布局、有取舍地调适,才能准确地把握歌唱中语言、发声、呼吸、共鸣诸肌能在运动中的动与静、张与弛、松与紧、整 体与局部、主动与被动、稳定与变化等相互制约和互为因果 的关系,才能使歌唱发声符合人体生理的自然规律,才能认 识到歌唱发声的本质层面。
(2)了解声学理论。歌唱声学是在物理声学的基础上,结合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审美学等学科共同构建起来的 一门新兴学科,是揭示人体乐器的组成结构、材料品质、肌 能操作与其声音效果间内在规律的自然科学。人体是一件极 具复杂性的活性乐器,复杂性体现在发声的生理机制,腔体 的动态转换,肌能的合理协作,神经系统的控制等方面。长 期以来人们对这一复杂行为的判断与解析普遍借助于听觉,而听觉的准确性自然要受教师自身认知和教学经验的限制。1977 年瑞典斯德尔摩皇家理工学院约翰·桑德柏格教 授在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发表论文题为“唱音响学”,发现并确定了共振峰,第一次以声乐学科的研究从物理声学 角度打开一个突破口⑥,之后又有许多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取 得了进一步的成果。在声乐领域有效地借助声学的理论依据
来测量解析人声现象,把可将模糊、笼统、抽象的概念转化 为具体,直观,精确的判断。使感性上升为理性,对于揭示
人声现象和教学具有实用意义。
4、教学手段的使用
手段是为实现目标采取的具体办法和途径,是教师素质 的外化形式。如果说感知能力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声音概念 是达到目标的前提,那么手段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教学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设计能力。指选用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合 理的教材设计,是学生提高技能和素质的基础,也是教学成 败的关键,包括演唱曲目、练声曲和其他辅助性练习。根据 学生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确定教学起点和终点,制定短期 目标和长期目标,进行合理、优化、有序地选择和组织教学。教师首先应在曲目上有一定“量的累积”包括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作品,“只有资之深,才 可逢其源”,同时每一个曲目从演唱能力、语言形式、题材 内容、风格流派,审美意向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方可 结合学生当前的状态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解决存在的 问题,逐渐提高唱法能力和艺术素质。
(2)教学表述能力。教师的表述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技 能的重要纽带,是构成教学手段的重要部分。心理学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并非作全靠有声口头语言,其体态语 言或称为行为语言占重要地位。
声乐教学特别是对声音的训练,是诉诸于动作肌能的技 能性操作行为,除口头语言外,其目光、眼神、表情、手势、姿态、情绪等非语言的体态信息传递更具有直接性。这一非 语言的通过体态符号传递的信息具有连续性、同时性和整体 性的优势功能。良好的表述能力应具有意义准确.、凝练概 括、清晰流畅、快速敏捷的特点。
二、民族声乐教学中彰显“个性”风格的能力 笔者认为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在继承戏曲唱法、曲艺 唱法、民歌唱法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科学的发声理论和训练 方法形成的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独特的行腔韵味为特点,以唱法和形体相结合的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声乐艺术。要做到 这些需要声乐教师认识、掌握以下的能力。
1、韵味行腔是风格形成的关键
韵,也就是“韵味”。何谓韵味呢?有人认为“韵味” 是来自行腔的声情和艺术风格。有人认为“韵味”是指行腔 中字里行间能够激发听众美感的特质。傅雪漪先生认为:“韵 味的解释就是语言的美(文体、词意、声韵、感情语气、语 调)与旋律的美(唱腔、节奏、强弱、顿挫、断连、叫放、吞吐、滑擞、吟揉、装饰、风格,其中还包括唱与伴奏的相 辅相成)经过‘凝律结想,神与物游’的形象思维(即意境
美),和既洗炼又缜密,既冲淡又含蓄的艺术手段相结合之 后的成果。它是包括了声音,语言(字音)如何美化,语调、语气如何润色、表达,以及根据文词中感情意境的需要,剧(乐)风格的特色,给予形象鲜明,恰如其分地表现技巧等 的综合体。”
韵味,是很难以把握的。人们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模式: 西洋歌剧、民歌、通俗唱法,他们有完全不同的风格和诠释 方法。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他可以把《茶花女》、《蝴蝶夫人》里的咏叹调唱得回肠荡气,犹如天籁之音,可 是他唱美国的流行歌曲却是直着嗓子在“吼”。所以“对” 与“韵味”差得很远,你可以把什么音都唱对了,可就是没 有那种韵味。如何把握呢?
(1)语言特征。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人类的语言有十 分丰富的表达能力,它不仅可以使人们相互交流感情,它还 可以直接、形象、具体地描绘景物,反应社会现实。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们就可以分析、理解和把握作品,西方的艺术歌曲、歌剧已经广为流传百年,成为声乐界的经 典之作,她有严格的演唱模式,这里我们不多谈论,主要谈 谈中国的民歌。
民歌是人民的心声。人民群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最直 接地一种声乐形式。民歌的特色和风格与所处地区的地理位 置、自然气候、语言特点(包括方言土语)及民俗文化、风 土人情有着最直接的联系,体现出不同的民歌风格与特色。《采茶舞曲》、《太湖美》,歌者只要一开口,听众就知 道是江浙一带的民歌,她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的特点及方 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郭颂演唱的《新货郎》也包括了许多 东北人民日常生活用语,亲切朴实又很生动,有着鲜明的语 言特点。歌剧《洪湖赤卫队》韩英的唱段《没有眼泪,没有 悲伤》中其中一句“韩英我加入共产党”中的“共”用了湖 北的方言,突然出了这个故事发生在湖北的洪湖地区„„另 一方面,我国的戏剧音乐分类很广:京剧、上海越剧、河南 梆子、广东粤剧、川剧高腔等,这些剧种除了有关曲牌和板 腔外,她的鲜明的特征就是地方语言。所以,我们要掌握语 言的特征是准确表达作品的表达作品的必要条件。(2)行腔的抑扬顿挫。抑扬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歌 唱声音的抑扬虽然必须依据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但是,仅 仅依靠音乐旋律的起伏而呆板、机械地唱出音乐的高低变化 来,这样的声腔是不会具有生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在一首 声乐作品中,每一个乐段根据思想感情的发展,音乐旋律都 有相应的起伏变化和艺术表现中的抑扬手法的掌握和运用,都必须着意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并在行腔时予以艺术夸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顿挫是音乐是艺术表现中的一种特殊技巧。顿挫即停 顿、间歇和转折的意思。在艺术歌唱中对作品情感的表达、意境的表现、韵味的形成、神形的揭示、艺术形象的塑造无 不借助于声音的顿挫。顿挫的运用不但能促使歌唱的行腔的 委婉、润腔多彩,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而且更加能够深刻地 揭示语言和音乐的感情内涵,丰富歌唱的艺术效果。歌唱中的顿挫不是自然地停、随意地顿,而是情感表达、神形揭示的一种手段。非感情、神韵到此不停不顿不足以表 达内心的感受时方可运用。而在音停、声顿时,深蕴于内心 的情和意不能断。在音停、声顿之中,使情感和意境得以过 渡、发展和升华,以求淋漓尽致的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3)特殊声腔效果的运用。我国民族声乐中,由于语 言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以及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 响,在声乐艺术中形成了富于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歌唱中,对于特殊声腔的运用,便是这种富于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的 内容之一。特殊声腔效果包括有哭腔、笑腔、滑腔等。这些 特殊声腔在演唱的过程中,会生产极为丰富的艺术效果。哭腔如歌剧《白毛女》中的“哭爹爹”、“恨似高山仇似 海”等唱段,以及《江河水》、《兰花花》等歌曲都运用了哭 腔的特殊技巧;笑腔最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有位同志最会 笑》;陕北的信天游《赶牲灵》在行腔中巧妙地运用了上滑 腔,使唱腔更显得高亢、辽阔,充分体现了信天游的韵味。
2、润腔与风格
润腔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是戏曲、说唱、民族民间唱法的演唱技巧
(1)真声与假声的运用对比明显。这种润腔在青海、甘肃花儿和陕北民歌中较多,例如,陕北民歌《兰花花》中
第一句:蓝线线的第二个“线”,由混声延长到“2”时,突 转小假声,在声型上形成鲜明的真假声对比,突转时喉头自 然往上动一下,这是正确的,因为它是风格、特色、演唱技 巧、艺术表现的需要。这一特点是这首歌的精华,是“点睛” 之处,所以在民歌特色演唱时,适当的个别地方音色“不统 一”反而是正确的,“唱法”为“风格”服务。(2)滑音是最常见的润腔,民歌中很多,其中有上滑、下滑、大滑、小滑,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3)喉音对一个歌唱者来说,是可怕的名字,有喉音 意味着方法的错误。但有的民歌、戏曲中因风格需要,常有 喉音润腔,这是可以的。只要整个方法不是喉音,心明而用 之,即可行。
(4)嗖音是民歌、戏曲、曲艺中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润 腔法,演唱实践中体会到嗖音有两种,其发音部位不同,一 种发自鼻咽腔,一种发自咽喉腔。学生了解了发音部位,懂 得了发音机能状态,听了示范的声型,就会很快掌握。(此 润腔方法曲谱无法记录)
(5)直音是民歌中常见的风格、特色之一,它是在气 息的支持下的直音,只是共振少而已,因此不要一听直音就 觉得“不科学”,如《赶牲灵》,第一句“哟”,民间艺人四 拍全是直音,很有特色,教学过程中也可尝试前两拍直音,后两拍直音转成小音波,再转成大音波。这样处理既保持了 直音的风格,又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6)共鸣腔的灵活运用。由于风格、特色的需要,共 鸣腔的运用也可随之变化,有时可突然从胸腔共鸣转为头腔 共鸣。这种跳跃式的突变的共鸣交替应用,是民族民间演法 常见的特殊演唱技巧之一。
(7)节奏是形成风格的重要一环。节奏的变化和特点,对风格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民歌中有很多节奏是非常自 由的,若用节拍器,一定唱不出民歌的味儿。所以在学习风 格时必须重视学习节奏的特点和规律,了解节奏变化与内 容、感情语气的关系,因为曲调节奏是以语言的节奏为基础 而发展的,自由的节奏常见民歌中。
(8)掌握戏曲唱法中节奏特点。戏曲演唱中要求慢板 快唱、快板慢唱。如果以慢板慢唱,那肯定会松散、拖节奏、不感人。以快板快唱,势必会赶节奏,听不清字,破坏了原 曲的意境。因此节奏对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3、审美能力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中早已有了对于声乐的审美标准。明 代魏良辅所著《曲律》中曾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 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明代朱权所著《词林须知》更 指出“唱若游云之飞太空,上下无碍,悠悠扬扬,出其自 然„„故曰:‘一声唱到融情处,毛骨萧然六月寒’”古人这 些关于演唱艺术的表述,在我们今天看来,仍可称之为精辟,他们用形象的语言和比拟,阐明了唱曲(歌)审美原则的三 要素,即:“字”、“腔”与“节奏”。指出了民族声乐艺术中 “用声”与“表情”的关系:只有作到演唱方法“上下无碍”、“出其自然”,才能达到令人“毛骨萧然六月寒”的感人艺 术境界。
掌握语言的特征、行腔的抑扬顿挫,以及审美修养的提 高,多听、多唱、多积累,“风格”就会慢慢培养出来。
三、马秋华声乐教学多样性现象是声乐教学中“唱法” 与“风格”掌握能力的集中显现
马秋华教授是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她学贯中西,近年 来她所取得的成就备受关注。我们来看一下她所教授的学 生:王莉、薛浩垠,青歌赛美声唱法金奖;王庆爽,中国音 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金奖,青歌赛民族唱法铜奖;姚贝娜、阿 鲁·阿卓、曹芙嘉,青歌赛通俗唱法金奖、银奖„„ 笔者通过对马秋华教授教学录像资料的反复分析和研 究她的学术报告,得出的结论是:马秋华教授通过对金铁霖 教授提出的声乐教学“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 的深刻剖析,又融汇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把“四性”灵活地 运用在了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中,形成了她声乐教学 中的独特现象。
1、科学共性的灵活运用
在科学的共性方面,马秋华说:“科学性就是遵循规律,集纳精华„„科学性的本身是没有国度的。我认为,坚持声 乐教学的科学性既要讲继承,也要提倡借鉴和融汇„„我想 只有将中国的、外国的、传统的、优秀的加以融会贯通,才 能最终形成中国自己的唱法„„”在科学的个性方面,马秋 华教授认为:科学性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性”在每一种 唱法和风格不同的作品中,包括每个演唱者身上体现都不同 的,它没有一个具体的格式标准。“科学性”要求把喉咙打 开,喉头放下,但每一个人的生理情况不一样,不要求所有 的人喉头打开是一样的,喉头一定放很低,只要打开适度,喉头相对稳定即可。“科学性”需要符合作品的风格,通道 可长可短,共鸣腔可大可小,因人而异,因作品而宜。以上 观点充分体现出唱法为风格服务,共性为个性服务。
2、民族性的多元渗透
马秋华教授说,三种唱法都离不开民族性的学习。民族 性是美声唱法的必然之路,必须要有民族的情感、民族的语 言、民族的审美。中国人首先要唱好中国作品,美声唱法要 好好学习中国的语言如何在科学状态下运用,这是中国声乐 老师的责任。
民族声乐的概念已远远不是纯粹的民间歌曲的狭窄范 畴,她已经是在继承和发展了民族传统演唱精华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大量西洋唱法的技法,而形成有“科学性、民族 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声乐艺术。而通俗歌手有著名的白 雪的东北民歌《摇篮曲》,张迈示范的西北民歌《黄河源头》,在洋溢着时代气息的同时,他们演唱的声腔中,民歌的语言 和韵味都非常到位,具有鲜明的个人演唱风格和特点。综上,笔者以为,三种唱法是有共通之处的。所谓三种 唱法,其实应该说是三种不同的演唱风格、不同的表现形态。通过对马秋华教授的教学观点研究得出的结论:声乐教学 中,要清楚地分辨与掌握“唱法”与“风格”的能力,既教 唱法又教风格,是高等音乐院校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参考文献:
马秋华 《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共性与个性》 《中华民族声乐 论文集》(第四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组委会)白秉权 《民族歌唱方法研究》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
刘元平《关于声乐教师能力结构的思考》 黄钟2003 年第3 期 ①《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11.②曹力 《歌唱要旨》[N].音乐周报 1998.12.5 第3 版 ③燕国材 《素质教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