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的品味与运用
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的品味与运用
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与运用来加深理解文章的內容,避免那种单写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又如何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呢?我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那就是:品味词语的运用和品味语句的运用。
一、品味词语的运用
大家都知道,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即语境)中,就是同一个词语,它的含义、功用、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等都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语言环境,由于词语的不同,它的含义、功用、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等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品味与运用词语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我主要运用下列四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词语的品味与运用。
(一)在替换比较阅读中领略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的含义的差异上感受在同一个语境中不同词语的所具有的不同的表达效果,让学生通过替换比较阅读,体会作者在词语上的正确运用。
例如:“就又从那火门里钻了进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句的“钻”字能否换成“挤”或者“走”,为什么?大家知道,在课文中,作者运用“钻”字,不仅写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还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的精神。而把“走”和“挤”代替“钻”,变成“就又从那火门里走(挤)了进去。”读起来则没有“钻”这种表达效果。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不仅理解了词语的表达效果,而且体会到作者运用词语的准确性。
(二)在前后比较阅读中品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同一语句在去掉某一词语前和去掉某一词语后的比较阅读来品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例如:(1)“人们几乎中断了一切活动。”(张允文《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一句中的“几乎”为什么不能去掉?对这一问题,我就指导学生进行去掉前和去掉后比较阅读,即去掉前的和去掉后“人们中断了一切。”进行比较阅读。同学们通过前后比较阅读后就发现,去掉“几乎”后的句子在语意上变得比原来绝对肯定了,这样,既不符合当时的实际,也违背了作者在原文中的了本意,所以不能去掉。(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这一句中的“闲人”能否去掉?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去掉前后的比较阅读,在阅读中,学生感受到,去掉后语言似乎是简洁了,但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似的,在读,细品味,发觉“闲人”两字才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被谪的悲凉及有时间欣赏美丽月景的高兴悠闲心情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情感。这样,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体会到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方法。
(三)从感情色彩上品味词语的运用的目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的褒贬等感情色彩上领会作者在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杨朔《荔枝蜜》)“总”字表现了作者不喜欢蜜蜂由来已久。作者在感情上首先来了个“贬”,然后在下文才开始扬,从而达到全文的先抑后扬的目的。
(四)从词义上理解词语运用的表达作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语句中词语的本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引申、比喻等相关联的理解,体会作者在文中运用语言的技巧能力,感受语言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例如:“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阿累《一面》)这
句中的“结结巴巴”本来指人说话不流畅,口吃;而在课文这里却比喻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就表现了作者见到鲁迅时那种十分高兴的程度。这个词语在意义上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不能按照本义来理解。但可以从本义中进行引申、比喻等相关联的理解。
其实,象这样的品味词语和理解词语的运用的方法及例句是十分多的,我不可能一一列举,同时,品味语言,运用语言,还可以从语句上加以进行。
二、品味语句的运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学会品味词语的运用的好处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语气和感情色彩等方面去体会作者在语句运用上的表达作用,领略作者在文章中的造句艺术,以达到更深刻理解文章主题的作用。我主要从下列三方面指导学生品味作者在文章中的语句的运用。
(一)从修辞角度去品味语句的运用。
指导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体会和感悟作者在语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些修辞有什么好处或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你会觉得它用得好等,这样来提高学生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造句水平。
1.从比喻的角度品味语句的运用。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体会和感悟比喻用得好及其用得好的原因,达到理解语句妙处的目的。例如:(1)“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有如海中的巨大旋涡,缓慢升腾。”(江口涣《鹤群翔空》)这句话好在哪里?为什么?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鹤群的形状和动态的特点,给人一种轻盈、舒缓、优美的感觉。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比喻这种修辞运用的妙处了。
(2)“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席慕蓉《乡愁》)诗句中的“没有年轮”用得好,好在哪里?作者用比喻写出了乡愁虽没有年代记载也
同样永恒,永萦于心这一感觉,给读者带来了无穷无尽诗意,多美妙啊!
(3)“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柳宗元《小石潭记》)这两句写得好,好在:前者用斗折蛇行作比喻,写出了小溪曲折飘动的形状;后者用参差不齐的犬牙作比喻,写出了两岸高低凹凸不平的形态;形象生动,美不胜收。
2、从排比的角度品味语句的运用。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作者运用排比从不同的方面赞美了志愿军战士的崇高思想境界,感情炽热,气势豪迈。
(二)从语气(句式)的角度品味语句的运用。
指导学生通过对特定语句中的句子的语气或句式的理解,来体会语句中语言运用的优美。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这一句作者运用反问的语气,表现出一种泰然处置的镇定气度,一种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气概。
(三)从思想感情的角度品味语句的运用。老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在语句里所表现出的强烈思想感情,理解和品味语句的妙处。
例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一句,表现了作者那种对故乡依依不舍的思恋之情,真挚感人。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加强指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还必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会语言的品味和运用,体会文章中语言所具有的表现力,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语言的品味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使学生成为真正具有大语文素质的一代新人。
第二篇:浅谈语文阅读中品味语言的教学指导
浅谈语文阅读中品味语言的教学指导
槐南中学——罗旌藏
摘要
语文是唯一以语言方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语言的品析。揣摩语言的阅读是最有效的阅读,因此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现代文阅读语句的品析又备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新课标中也要求中学生能阅读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关键词 阅读 语言 品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品析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及“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章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表现”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余映潮老师对于阅读教学也有过这样的警语:“阅读教学的三要素是诵读、品析、积累”。可见,品析之重要性。而抓住重点词句、语言的品析理解课文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感悟语言的有效策略,这已经是语文界的共识。多年来中考命题在语言品味分值七到十分,多则十几分,分值重。特别是农村中学学生对语言品味题,无从下手,随便胡乱凑几句话或者干脆从文中摘录几句,解题方法不对,答案五花八门,得分点低。因此品味语言,在落实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教会学生一些品析语言方法,现就对语言品析教学方法指导的实施浅谈如下:
学生现代文阅读首先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思路、把握中心。再结合自身阅历体会作者所表达中心中心思想,再来品析语言,有助于对文本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品析呢?
一、抓住句中重点语言来品析。讲关键字词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除了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和理清文章思路,还要精讲重要段落和精彩句子。为了深入体会和品味文意,要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品析。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根据语境品味词语,主要是看词语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富有表现力,是否突出文章主旨题意,就要指导学生咬文嚼字,替换词语、推敲词语,如果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对这些关键词句视而不见,我们不能深入地去理解文章的内涵或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的语文教学强调咬文嚼字、推敲词语,目的就是为了能引导学生找到破解文意的钥匙。上海特级教师陈钟樑先生讲授《风筝》的一堂示范课(节选)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师:“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的天使”。这“偶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偶尔”?这本书还是外国的,说明什么?你有什么见解?
生:“偶尔”说明在当时的中国这样讲论儿童的书数量很少,儿童的心理不被重视,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扼杀童真童趣是很平常的,这很残酷。”
师:为什么用“不幸”这个词?鲁迅先生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沉重。
师:这里连用了4个“堕”字。我有点想不通,“心”为什么用“堕”来描述呢? 生:“心”变成沉重的铅块,所以用“堕”字来描述。
从这一段的课堂实录里,我们可以看到陈钟樑老师通过实实在在地推敲文章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去理解文本主旨,逐步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善于抓住关键词进行研读、品味的方法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语言和文字都是需要推敲和锤炼的,所谓的“语文味”指的就是如此吧!
又例如在学习《伟大的悲剧》一课时,笔者曾发现学生对文章的结尾关注不够,匆匆而过,没能认真品味其中关键语句的深意,尤其是这个句子:“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个句子........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到点题的作用。这个时候,笔者抓住了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用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渐揣摩出文章的主旨——(1)“所有这些”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不可......战胜的厄运”对斯科特一行人来说是指怎样的遭遇呢?你认为是悲剧吗?(3)你觉得他们的心灵.....高尚吗?为什么?在老师的一一启发下,经过全班的讨论,学生对这个主旨句逐步有了深入而清晰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主旨,最后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可以随机培养孩子的品味语言能力。在景物描写中,关键词句最能反映景物特点,又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比如朱自清的《春》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嫩嫩的,绿绿的”强调突出初春小草嫩绿特点,让学生一下子能感受到能工巧匠的作者面对大地春回的生机勃发的喜悦之情。描写人物行动的动词往往起到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抓住了这些词眼,人物的性格的和作者的情感便突兀如峰了。又如鲁迅的《孔乙已》,非常经典的表现孔乙已的动作的词“排”、“摸”,把孔乙己的灵魂被毒害之深和不幸遭遇揭露得入木三分。可见词语品析,是指导学生理解、分析、品味、欣赏、运用字词的阅读教学过程,是永远不可忽视的学习语言的基本活动,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文本研读活动,是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学习活动。在任何课文的教学中,我们都要关注它的教学设计。
二、抓住文中关键语句来品析。品析精彩句子在初中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文章都是出自名家之手,那一篇篇精美记叙文或华美精彩或凝炼含蓄或优美流畅或质朴动人,可谓处处闪耀着作家智慧的光芒。学生对其文句进行赏析,不但可以提高对文字的鉴赏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可以从文章中一些精髓的句子,如总起句、总结句、议论句、抒情句、过渡句等。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中的含义至关重要。如果是总领句,必须从下文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就须上溯,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确实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文中的过渡句、文末的议论句、抒情句,要加以推敲、品味。教师要善于把握并恰到好处的指导,教给学生分析方法,体会它独到的写法,让学生有所领悟,对理解文章主题起关键作用。
(2)、可以从修辞角度来品句子之精妙。作者善于用生动优美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或塑造形象。让人产生共鸣,留下深刻印象。有人说,写景状物的过程就是修辞运用的过程,我很赞同这句话。著名文学家鲁迅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得优美语段中,就是作者巧妙运用修辞方式。请看:“油蛉在这里歌唱,蟋蟀在这里弹琴”此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表达了作者对充满升级的百草园的喜爱子情。又如优美的《春》,就是作者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式所连缀而成的。请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此句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们对春的盼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之信使驾着东风来了,春姑娘已迈步向我们款款走来。
(3)、可以从表现手法来分析句子之作用。从广义看,文章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比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欲扬先抑、想象联想、正侧结合等,但品析句子时,我们最主要是从句子的描写手法、表达方式、反衬、烘托、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画龙点睛等方面切入。如高尔基的《海燕》文中写暴风雨将要来临,描写海欧恐惧、海鸭被吓坏、企鹅躲藏,来反衬海燕勇敢和坚强,通过鲜明对比更突出海燕大智大勇的形象。
(4)、可以从联系上下文入手品句子之深意。作家写文章手法不一,艺术风格各异,语言特色也大相径庭。有的通俗质朴,有的含蓄隐晦,话里有话,言外有意,这就有必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意。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这句话富含哲理性,从上下文意理解它告诉我们:个体生命是有止境,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应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在理解分析中学生获得人文教育,当生活中遇到不幸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当然品析句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可以分析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严密性等。
三、抓住文中精彩语段来品析。读精彩语段诵读是品味语言的重要方式,更能培养语感能力。学生在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中,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生动性和连贯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的鉴别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从朗读的语调,节奏和生动形象的语汇中,领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学习《在山的那边》这篇现代诗时,教师可采用多种朗读方法,除齐读外,可先让学生自读,后提问个别学生朗读,再放录音范读,让学生体会范读的速度,声调的高低抑扬,感情的变化等,再让学生试读,揣摩体味,这样就能使学生感知:奔向理想人生的征途是漫长的,但只要百折不挠的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加强诵读,以读为本,以读悟情,“熟读精思”,这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种基本方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反复诵读,因为非诵读不足以进入作品描绘的纷繁世界,非诵读不足以进入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思维世界,非诵读不足以感受语言文字的表现力,获得多方面的启发与熏陶。通过诵读,使学生读通文气、读懂文意、读出文味,读人如见其人,读声如闻其声,读景如临其景,读事如历其事。
例如,《安塞腰鼓》是一篇铿锵激越、气势磅礴的抒情散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文章那种生命奔放、力量喷涌的美。朗读时老师要适当地给以指导,如:(1)把握全文粗犷、豪放的感情基调。(2)尽力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3)注意节奏的变化,把握轻重音、音量、语速、语气和语调等的变化。(4)排比句和短句要读得快速、热烈„„。通过训练,学生读得有气势有感情,声情并茂而极具感染力,在朗读中学生逐步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壮阔的生命图景中,他们仿佛进入了清代学者唐彪所说的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大量的教学实例证明: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学生体味到了语言的魅力,获得了强烈的感动和启悟,培养了良好的语感,学习效果非常之好。朗读中可以随机点拨。新诗如此,古诗更需朗读,古人云:“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理可见一斑,那么文质兼美的文言文也当然要读了,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通过熟读成诵,积累多了自然就成“渠”了。诗文如此,散文亦然。如《春》、《济南的冬天》,也是要采取多种朗读形式,用心体会,就能理解作者对祖国山山水水那股赞美之情了。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也会自然而然的品味出作者语言的奥妙,并体会其深刻含义。
综上所述,语言品析教学是搞好语文阅读所必须的。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学习语文,感悟语言,练习朗读的有效策略。生活处处有语文,学生通过不断品析和积累语言,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使我们的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来。
2014.9.10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运用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还记得在北师大教材培训会上,培训老师说: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在阅读方面,一贯强调“广积粮”,而不过多地“深挖洞” 我认为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厚积薄发;应用起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如古诗所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看张”的境界。但学生终究存在着年龄及个性上的差异,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一、通过熟练背诵,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精力旺盛,求知欲高,记忆力强,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为了抓住小学生的背诵黄金时机,我校几年来一直坚持使用我校自编的校本教材《小学生古诗名句诵读》
全书在照顾时令节气,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知识基础上共选择240首古诗、240句歇后语或谚语、名言、警句,每学期平均按二十周计算,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和一个名句。对学生背诵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而且形式多样,可检查性地抽背,巩固性地小组背、齐背,可游戏性地同桌或两组对背,也可在课间背、课前背、放学背、路上背等。
二、通过摘记好词好句,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记是对读过的、背过的语言材料进一步地加深巩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做好不同形式的摘记工作,这样既积累语言,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合北师大教材,如“日积月累”设计了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
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例:
写下面的字时应该注意什么――辨析字形,发现字的易错点。如:“礼物”的“礼”――示字旁,只打一点。“博大”的“博” ――左边是“十”字,和竖心旁区别。
抄一抄――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常用词语的积累。这些词语有的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有的是常用书面词语,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在语境中使用汉字。此题每一行后面,留有一个方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课文中的词语学习。如:精美、滋润、郑重其事。
比一比,再写出几个词语――体会、辨析词义,扩大词汇的积累。如:一瞬间、一眨眼、一刹那,都是表示极短的时间。
读一读――比较每组句子表达的不同形式,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决心,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在陈述的过程中加入抒情和议论,产生了感染力)
此外,“日积月累”还设计了有关区别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词义,结合句子理解词义,读警句、格言,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等方面的练习,不仅注重读的积累,而且重视写的积累,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通过生活积累,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种多彩的语言文字积累资源,就要靠老师去慧眼识得。作为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将其各种生活体验充实到他们的脑海中,视线里,引导、启发他们的积累。如:小朋友们都爱看动画片,我们不防允许他们在晚上完成作业的基础上,看10分钟的动画片,让他们在动画片里找人物的名字。另外学生还可以把动画片里的故事记在脑子里,和小伙伴们分享,真是其乐融融,语言文字积累的兴趣马上激发起来了。电视广播媒介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而积累这些语言文字,对学生来说是没有负担的。最值得一提的是小朋友们都爱吃东西,玩玩具,很多商家都通过做广告的形式,对自己的商品进行推销,很多好的广告词,其实都是诗词般精练简洁含义深刻、琅琅上口、的优美语句。平时让小朋友们多关注这些语句的话,真的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4、通过勤思勤记,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
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写日记,既能积累语言文字写作素材,又能锻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可以是自己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是看过的有意义的画片、糖果纸、门票、小照片等剪贴而成的剪贴式日记,在日记本上,根据自己贴、画的内容用上自己的语言文字写几句或一段话。
还有通过名篇名句的摘记,写读书心得,课文的续写、仿写等。如:四年级上册《散落的钞票》:用100个左右的字缩写这个故事,从中挑选出最关键的几个词语。五年级上册《‘诺曼底’号遇难记》:老船长营救了所有人,自己却与轮船同归于尽。如果你被感动了,如果你联想起别的事,就拿起笔写一写你的心得吧。四年级下册《谁说没有规则》: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仿照课文,续写一节。四年级下册《沙漠之舟》:尝试把下面的资料作适当修改,插入课文。四年级下册《七子之歌》:假如 闻一多先生见到香港、澳门回归,会有怎样的心情?试着改写一段课文。三年级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抄一抄课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话,背下来。四年级上册《桥之思》作业:熟读课文,挑选喜欢的句段背诵。这类习题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语言精华,加厚文化底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这样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学生的思路会逐步清晰,阅读能力会随之提高。多知才能多智,厚积才能薄发。在积累了大量语言文字后及时练说练写再加以创造性想象,将来就能挥洒自如地应对考试、写作和辩论。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始终坚持以语言积累为轴心,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多读、巧记、乐说、善写,让记忆与感悟融合,积累与运用并重,储存与整合统一,趣味性与生活
性兼顾,多管齐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对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语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品味数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
品味数学教学中的幽默语言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工具,语言的正确表达更是反映了说者的良好语言技能和对听者的思维影响。中国有句话很让人寻味,一句话可以让人笑,一句话也可以让人跳,一句话的分量可想而知。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特殊的科学语言,他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学习和使用的。苏霍姆林斯基坚持认为教学语言的艺术修养是教师的素质之一,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幽默语言是语言使用中较高的一个层次,若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就能更好地减轻数学学习困难者的压力,积极增强克服对数学学习惧怕的心理,促进师生关系,并对润滑知识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幽默语言能进入数学课堂的原由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阵地,语言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学生最渴望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愉快地接受知识。1.现实社会,家长对子女期望过大,使得学生幼小的心灵背负沉重的压力。
幽默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的意识为有趣或可笑的意味深长,它既包括诙谐的动作,又包括幽默的语调和语气。现代社会人的生活压力日渐增大,这种压力也随着社会的影响传播给了孩子,他们缺少了应有的欢乐,他们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带着父母的嘱托和期望艰难地过着每一天。人们在巨大的生活压力背后呼唤心灵的愉悦,每一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国宝级”笑星赵本山赢得了亿万人的期待和掌声。在课堂上正确、恰当使用幽默的语言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减轻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同样会赢得学生的期待和掌声。2.枯燥的数学语言,呼唤幽默教学用语。
数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这种学科特性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的距离感,很多经过学习历程的人都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场异常艰难的过程。它的每一个概念都有确切的含义,每一个定理都有确定条件。例如“形如ax=b(a、b为已知数且a≠0)的方程叫最简方程”的定义,要准确地阐明为什么a≠0,而且在每次叙述出“最简方程”概念时都不能遗漏a≠0的这个重要条件。这种数学的严谨性思维,让许许多多的人很难体会到数学的真正乐趣,从而远离了数学。
二、如何在数学课堂中使用幽默语言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超越其它任何一种约束的最大的力量源泉。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形成智能的重要动力。数学课以理性见长,由此带给学生更多的是“一本正经”的严肃与紧张,较之语文、音、美、体等学科更易产生疲倦。我认为平时在数学课堂上,不妨适时适地来点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数学的学习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案例一:
在通过相似引入全等时,我与学生们作了如下交谈: 师:(故作神秘)今天,老师衣服口袋里装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大家都很熟悉。
生:(惊奇怀疑)啊!怎么装呀? 师:(幽默地):把人变小呀!生:真能把人变小?
师:能!想想看通过什么能把人变小? 生:„„?
师:(变戏法模样从口袋掏出两张自己的二寸照片)怎么样!生:喔!(继而大笑)
然后我从相似知识自然引入全等概念,看似简单交流,其实是课堂知识的过渡,并在笑声中消除了学生对老师和学习数学的紧张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简单的几句看似调侃的随意聊天,一下子便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为学好数学作了一次很好的“脚手架”。
一堂数学课是一个完整、连续的知识传输过程,教师是一个端口,而学生是另一个端口。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仅重视知识传输的“量”,而忽视了知识传输的“质”。教师就像是广播、电视的媒体一样,播出的声音作为听众或观众只能听与看,被动地接受。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在的数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呢?是需要每一位学生去理解与感悟的。作为执教者要从教学的理念上更新,更要让每一位学习者对数学在思想上发生巨大的转变。1.一节新课开始的幽默
刚开始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下课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上,而没有或不能完全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教师可灵活运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到乐学的境界。
案例二:
在教学《方程和方程的解》时,待学生们起立坐下后,我就说老师刚才在办公室感觉到有人在说老师坏话,(大家)比较惊讶!老师可神奇了,可以隔着肚皮知道你们心中正在想什么?这一下,大家惊呆了,要不试一试,我要求同学们心里想一个数(不要告诉老师),然后用这个数除以2再减去1告诉我结果,老师就知道你想的数是多少?同学们纷纷举手,有人说2,我“掐指”(很神秘)答6,又有人说101.5,我立即答205„„,在欢声笑语中进入方程的学习,我与同学们感觉都非常好。2.课堂教学当中的幽默
课堂教学中是一节课当中最主要的阶段,也是一节课内容呈现最多的时段,然而45分钟的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持久,课中充分运用幽默,使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涌现和保持下去。使用幽默的点拨,如同叩击学生心灵的鼓点,让其松懈的情绪马上又转变到课堂中来,同时也可以驱散学生的疲劳,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可以让教学内容趣味化、形象化。
在每一节课的例题讲解过程中,我有时用一句时尚的广告词“地球人都知道了吗?”来激发与加深对例题的了解与吸收。又如在讲解《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时,学生普遍觉得十二个三角函数值难记忆,也对记这些特殊值感到很枯燥乏味,我马上灵机一动说了一句“一二三,三二一,分母都是二,分子别忘带帽子”。一下子就把正弦与余弦值记住了,学生们印象特别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案例三:
在《圆》的概念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导入: 师: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神秘一笑)生:圆形(自信回答)。
师:为什么要做成圆形?难道做成三角形、四边形„„不行吗? 生:不行,它们无法运动。
师:那如果我非要做成这种形状呢?(并随手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轮子的自行车模型)
生:(开始茫然,继而大笑)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会忽高忽低!师:为什么做成圆形就不会忽高忽低了?
生:(议论纷纷,最后探讨出结论)因为圆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至此,教师自然地给出圆的定义。这样逐步精心设问又不缺乏幽默,让学生思维逐渐活跃,思路豁然开朗,心情愉悦地掌握了知识。3.教学结束的幽默
教学幽默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的智慧,是教师娴熟地驾驭教学的一种能力的表现。它是高雅有趣的、出人意料的、富含高度技巧教学艺术的特点的,它在教学中散发出永恒的魅力。美国的乔治•可汗说:“当你说再见时,要使他们脸上带着笑容。”幽默式结束常能收到这样的艺术效果,这有时来自于教师精心的设计,我常使每一节课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常说“要知详情,请听下节分解,啪!黑板擦拍在讲台上——下课。”师生在会心一笑中完成整个课堂教学。
三、使用幽默语言避免走进误区
语言幽默固然很好,很乐于被学生接受,但切不可盲目追求一味地幽默而忘了数学的本源,那样就走极端了。不可能每节数学课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数学是一个理论体系,这其中渗透了很多理性的东西还需要静心的思考。切不可追求课堂的轻松而思维肤浅;切不可追求课堂俏皮而实质内容单一;切不可为了追求幽默而幽默。
教师的幽默语言不可片面地追求生动通俗,避免低级、粗俗,应当文明、规范、高雅,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乳汁。要把握好幽默的“度”,幽默语言就好比炒菜时加的盐,适度则菜鲜美,多则很难下口。在教学中使用幽默语言,不能一味地搞笑取乐,这样就有粗俗、轻薄、油腔滑舌的感觉。如在七年级(下)的《实践与探索》教学中,在讲到用一批纸做纸盒的设计方案的例题时,我把大家都成为设计师,叫张××回答时称张设计师,叫李××回答时称张设计师,大家很高兴也很乐意回答。但若叫皮肤稍黑的学生为“卖炭翁”,稍胖的女生为“琵琶女” „„虽然这种带有讽刺性的幽默把有些人逗笑,但也无形中伤害了不少学生的自尊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四、结束语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数学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也无止境,正如伟人毛泽东同志所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涵的丰富知识。然而,幽默只是一种手段,并非目的。不能以幽默为终极目的,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幽默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活力,有了它,课堂就像磁铁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恋忘返的知识殿堂。其作用就像菜肴里的盐,枯燥乏味的语言如同一盘忘记加盐的菜破坏着食欲,不论其营养价值多么高,总是食如嚼蜡,淡而无味;但若加盐过量,数学课堂也将是一道倒胃口的菜肴,只能喜而远之;只有加盐适量,数学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味中珍品,百尝不厌。
第五篇:诗歌教学 语言品味
诗歌教学 语言品味
[内容摘要] 诗歌教学先让学生熟知典故,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情感,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体现语言的理解,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
一、熟读典故 感知语言
古人炼字的典故《一字师》,相传唐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他的朋友齐己是个和尚,他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己带了自己的《早梅》诗前去请教。诗中有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总觉得有些不妥,他反复推敲,最后说:“数枝”不能体现梅花早放,不如改成“一枝”。齐己顿时叫绝。只改换了一个字,整首诗立刻显得生动起来。于是人称郑谷“一字师”。唐代诗圣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写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说:“我特别喜欢雕琢词句,写不出惊人之语死不罢休。唐代诗人卢延让《苦吟》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他说:“为了吟得一个字,把胡须都捻断了几根”。又比如王安石写《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最初用“到”,后改为“过”,又改为“满”,凡如是十余许,始定于“绿”。“绿”为什么好呢,(让学生回答)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表达更合理更丰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到”、“过”、“入”等字只能状出春天来到江南,而“绿”即能让人感到一片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2)“满”字较前三字为好,因为它写出了范围,但却没有写出春季特有的颜色,而“绿”却从春天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3)查背景可知此时诗人正值奉召回京,重施变法之际,诗句用“绿”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心情和谐的。从古人炼字的典故中我们知道他们常常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确定,读一读不禁双泪长流。事实说明,抓住关键词语处,发掘非凡表现力。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这些好词佳句是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的足以表述诗歌内容的词句,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体验情感 感悟语言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情感体验在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诗歌又是语言的艺术,其高度凝练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而厚重,语言品味在诗歌教学中不可或缺。诗歌因其动情而感人,这是诗歌的共性;因其独特而动人,这是诗歌的个性。因此,诗歌教学不仅要以情感人,体现诗歌的“温度”,更要展现其丰富的内涵,这是诗歌的“厚度”。温度要靠感悟,厚度则离不开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节好的语文课,感悟与理解缺一不可。
常作印老师执教的《乡愁》,主要从人论世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余光中的愁绪,通过反复的、有目的朗读,引导学生涵泳体味,以心会文,感悟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情感。常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层次,教学过程如下: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涵的深情→学生谈感受,揣摩朗读《乡愁》的语调、语速→指导学生用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朗读→多重对话,加深理解,再朗读→知人论世,小组讨论→学生深情地朗读→在拓展迁移中感受诗歌的创造美。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我们知道,吟诵不仅能帮助读者真切地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而且能使读者自然进入诗歌的审美情境。常作印老师把握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安排了四次朗读,每次朗读都基于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而层层递进,整节课书声琅琅,情感丰富。教学特别注重感悟和感情熏陶,旁征博引,用丰富的资料(包括歌曲)感染学生,动情处比比皆是。课内问题有较大的思考空间,突破了“为探究而探究”的做法,使教学在探究层面有了实质性的意义。教学在情感、知识、思维等方面处理得很好,几个方面共同服务于“温度”,使学生获得了对诗情、诗味的体悟,在深深的感动中体会了海外游子的故土情怀。
三、体味内涵 理解语言
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仅仅基于知人论世的角度,虽然易于让学生动情,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理解特定文本。当前诗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理解多,语言品味少。教师应该认识到,从言语层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厚重的情感,是增加诗歌教学力度和厚度必不可少的方法。诗歌要求高度凝练,就必然会出现语言表达上的跳跃和省略。因此,对诗歌文本的教学,要重视揣摩语言的省略和隐喻。在《乡愁》中,作者用“这头”“那头”“里头”“外头”突出时空隔绝;“后来啊”包含多少沧桑、感叹和惆怅;“矮矮的”准确地表现了母亲一生奉献之后对子女所求甚少;“浅浅的”包含了多少遗憾和疑问!“小小的”“窄窄的”如此轻描淡写,体现出作者年轻时“不识愁滋味”的情怀。四个修饰语,都是“淡化”意味,什么意思?这里有时间的久远,有心中的茫然,有对比中的痛心疾首。这些精彩的言语,处处显示出作者的功力,显示出诗歌情感的厚度!如果诗歌教学过于注重借助资料(包括歌曲)来感动学生而忽视通过品味诗歌精彩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感情,那么语言学习将被架空,对学生来说,无论是诗歌解读还是语文学习,都是缺乏厚度的。
诗歌解读的厚度,还表现在读者对诗歌个性的把握上。我们知道,所有的乡愁诗歌情愫相近,都借助意象表情达意。从意象角度理解“情”,这是诗歌的共性。然而,作品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诗歌的构思上。重视分析构思,诗歌的个性就清晰了。
余光中《乡愁》则以时间为线写尽一生乡愁;其他乡愁诗大多表达个人感情,而余光中《乡愁》则从个人离愁写到民族感情。鉴于此,在余光中《乡愁》的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独持的构思,还应在制作课件时紧扣《乡愁》之特点拟标题,才能使《乡愁》给学生留下独特而深刻的印象。如:时空隔离,无限惆怅(共性);一生愁绪,情意绵绵(个性);一腔深情,四种离愁(个性);凄凉离别,魂系故土(个性)。从突出诗歌个性的角度看,本实录在分析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时,不仅点出它们表了诗人的乡愁,更点出了这四个意象都与离别相关,抓住“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既有生离,也有死别。学生在分析《乡愁》时,应该关注的是乡愁诗的共性“愁与思”,更应该关注的是对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表达“愁与思”、作者的表达有何独特之处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诗歌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乡愁的学习,体会诗歌的多样性和无限精彩,联系特定作品,从多角度、多层面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和语言蕴藏着内涵。我深深地感到文本解读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诗歌教学的情感体会和语言品味,是诗歌教学的双翼。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建设
语文出版社教材第十二册 上海教育 人民教育
20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