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语文总复习学案35 固定文言句式
高三语文总复习学案35 固定文言句式
一、学习目标
识记并准确翻译固定文言句式
二、学习交流
(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如„„何 若„„何 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如:①其如土石何?
②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 ③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
例如: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何如”,相当于“怎样”“哪个”。
“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史记·张释之列传》)——“陛下以降侯周勃是个怎样的人?”皇上说:“忠厚长者。” 又如:因问明帝:“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因此问明帝:“长安与太阳哪个远?”
“乎哉”,如侧重“乎”,则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如侧重“哉”,则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比如我这样的人,可以保护百姓吗? 董生勉乎哉!(韩愈《送董邵南序》)——董生自勉啊!
“何„„为”,表疑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呢”。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史记·孙吴列传》)
——有人说:“你儿子,只是个小兵,但将军亲自为他吮吸疽脓,你为什么哭呢?”
(二)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 „„何如„„ „„孰若„„ „„何若„„ 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都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
例如: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③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④救赵孰与勿救?
(三)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1、不亦„„乎?
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吗?” 例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今吾之优越,犹人只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
2、何(以)„„为?何„„焉为?
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 例如: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何„„之有
可译为:“有„„呢?”
例如: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②夫晋,何厌之有?
4、何有
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
例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5、“无乃„„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不是„„吗”。无乃尔是过与?(《论语》)——难道不是该怪罪你吗?
6、“如之何”“奈何”,相当于“怎么”。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君子于役》)——君子服役去了,教我怎么不想他?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平民不怕死,怎么用死来威吓他们?
7、“得非„„与”“岂非„„与”,表反反问,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柳宗元《封建论》)
——难道不是强盛的诸侯,好像尾巴太大不便随意支配似的过错吗?
(四)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1、何其„„
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 ②赐,汝来何其晚也?
2、何„„之„„
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例如:①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 ②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
3、“焉哉”,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吧”,“焉”不起作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过去了的事不去想,也就算了吧!
(五)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
1、唯(惟)„„为„„
可译为“只”“只有”“惟独”。例如: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②唯谨慎为得久。
2、唯(惟)„„所„„
可译为“任凭„„”“随便„„”。例如:①臣有三剑,唯王所用。②太祖常赐良,唯其所择。
(六)表示假设的习惯说法 有„„于此(斯)
翻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一“假设”“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例如: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若其”相当于“假如”。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晋书·周浚传》)
——现在违背命令,打了胜仗也不算什么;假如没有胜利,罪过就太大了。
(七)表示指代的习惯说法
1、有所 无所 何所(安所、奚所)
可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所„„的”“是什么”。例如: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②女亦无所思。
③二者可容,何所不容? ④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2、有以 无以(有所以 无所以)
可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例如:①项王未有以应。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无以„„为
可译为“没有必要用(要)„„”。例如: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4、“之类”“之属”,相当于“这一类”。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所以大王不能(以德)统一天下,不是挟着太山跳过北海这一类;大王不能(以德)统一天下,是折枝这一类。而养游侠私剑之属。(《韩非子·五蠹)——但是私养游侠武士之类。
(八)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说法
1、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
例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2、得无„„乎
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吧”。例如: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九)表示认定的习惯说法 „„之谓也
可译为“说的就是„„”
例如: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我之谓也。
(十)其他
1、“而已”,相当于“罢了”。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我懂得种树而已,当官治理不是我做的事。
2、“且„„且„„”,相当于“一面„„一面„„”或者“又„„又„„” 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史记·淮阴侯列传》)——(高祖)见韩信被杀死,又高兴又怜悯他。
3、“所以”,有两个意义,一是“„„的原因”,二是“用来„„的办法”。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件的发生。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
——推行百姓认为好的,防范百姓认为坏的,这大概才是用来增多财物衣食的办法吧!
4、“焉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国焉耳。(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他盗窃兵符,不是为了魏国,不是为六国,为了赵国罢了。
5、“非„„则„„”,相当于“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迁徙了。
6、“然则”,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7、“焉耳矣”,表肯定语气,相当于“了”。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心的了。”
8、“者„„也„„”,一表判断,二表强化解释原因。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胜吴广列传》)——陈胜,是阳城人。然则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列传》)
——然而破灭的国家接连不断,圣明的君主太平的国家几代不见的原因,就是因为(君主认为的)忠臣并不忠,贤才并不贤。
9、“以为”,一是相当于“把(它)作为”,二与现代汉语语意相同,即“认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来客)的主人。“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我私下里认为太后您疼爱燕后超过长安君。”
10、“因遂”,相当于“于是”。
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告也。”因遂自刎而死。(《史记·刺客列传》)——(田光)想自杀激励荆轲,说:“希望你赶快去拜访太子,说我已死,表明不会泄密。”于是自杀而死。
11、“于是”,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二是相当于现在汉语“于是”。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史记·周本纪》)——西伯偷偷地做好事,诸侯都来(请他)公平决断。在当时,虞国、芮国的人有案件不能决,就到周伯那里。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史记·始皇本纪》)——于是让御使详细地调查询问各个书生。
第二篇: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句式 学案
古汉语语言现象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是古汉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掌握文言句式却是疏通文意,做好内容理解题和翻译题不可忽略的一步。文言句式分为两部分,即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无乃„与、何以„为、不亦„乎,等等)。
一、倒装句
倒装句(或称为“变式句”)是文言文常见句式之一,“倒装”是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的,其实,从古汉语语法角度来看,并不是“倒装”,而是正常句法。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 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的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主谓倒装(主语后置)。在某些含有感叹语气的句子里,为加强语气,就把主语放在谓语的后边,例如: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辞千金》)
(二).宾语前置(这是考查的重点内容)。所谓宾语前置,就是作宾语的成分放在谓语的前面,以示强调。有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例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 又如:(2008年辽宁卷)陈人欲战,蛮奴撝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解析:本句中“诸君何事”宾语前置句,“何”是“事”的宾语。译文: 陈国人想要应战,任蛮奴挥手呵斥说:“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众人都四散逃跑。2.否定句中,作宾语的代词,也要提到动词的前边。例如: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又如:(2009年天津卷)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解析:本句中“不吾予”是宾语前置句,“吾”是“予”的宾语。译文: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又如:(2009年四川卷)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解析:“不吾继”是宾语前置句,“吾”是“继”的宾语。译文:我们虽然为它即将推行而感到高兴并且庆幸,但又担心那些后来的人不能继承我(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推究它的意义来告诉后来的人。3.借助“之”“是”等助词,把宾语从动词的后面提到前面。如:何罪之有?(《墨子·公输》)何厌之有?(《烛之武》)译:
(三).定语后置。通常定语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句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定语后置有以下两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又如:(2008年湖北卷)石华、象溪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解析:本句中“陈氏族子之幼者”是定语后置,“幼”是“陈氏族子”的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译文: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2.用“者”使定语后置。例如: 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又如:(2009年上海卷)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解析:本句中“里人疾周者”是定语后置句,“疾周”是“里人”的定语,“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译文:有憎恨沈周的乡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画工名单),于是(他)被传唤(去画壁)。
(四).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用“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放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此介词结构提于动词之前作状语,“于”一般翻译为“在”“比”“向”“从”“被”等;“以”一般翻译为“用”。
例如: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又如:(2011年山东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解析:本句中的两个短句都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的语序为“勿以罪惧,勿以力止”,“以罪”做“惧”的状语,“以力”做“止”的状语。译文:(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2009年湖北卷)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解析:本句中“被之以威”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的语序为“以威被之”。译文: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2009年江苏卷)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解析: 本句中“无补于明之亡”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的语序为“于明之亡无补”。译文: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呢?
二、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常见格式有: 1.用助词“者”“也”表判断。格式有“„者„也”“„也”“„者,„”“„者也”。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 又如:(2009年北京卷)叔孙通者,薛人也。
解析:本句中“„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所以考生必须将本句译成“„„是„„”的格式。译文: 叔孙通是薛地人。2.在主谓间,用“即”“乃”“则”“皆”“本”“诚”等副词表判断.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3.用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判断。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臣是凡人,偏在远都。(《赤壁之战》)4.通过停顿直接表判断。例如:刘备,天下袅雄。(《赤壁之战》)
又如:(2006江苏卷)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解析:本句中没有明显的判断词,主要是通过停顿表示判断关系。译文: 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 5.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判断。
例如:予本非文人画士。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病梅馆记》)
三、被动句
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里,主语不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施动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文言被动句有: 1.在动词后用“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主语+动词+于+名词”的格式。例如: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2.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或配合“所”字一起使用。例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 又如:(2009年上海卷)(沈周)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
解析: 本句中“为„所„”表被动,“世”是动作的发出者。译文: 文章模仿左氏,诗词模仿白居易、苏轼、陆游,字模仿黄庭坚,都被世人喜欢看重。3.在动词前边用“见”作为被动词标志。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如:(2008北京卷)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 解析: 本句中得分的关键点为“见”和“得无„乎”,都是典型的文言句式,一个翻译为“被”,一个翻译为“恐怕„吧”。译文:一个人因为尊敬父亲而被处罚,恐怕有损教化吧!4.在动词前边用介词“被”作为标志。例如: 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5.意义上的被动,无任何语言标志。例如: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译: 又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赤壁之战》)
解析:这句话中虽然没有语言标志,但是根据“非心服”,还是可以推断出“逼兵势”为被动句。译文:归顺曹操的荆州民众,是被曹操强大的军队所逼,不是心甘情愿的。
四、省略句
文言文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省略,古汉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尤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居多。阅读时,可根据上下文进行语境还原,加以合理的添补。
1.省主语 例如:余扄牖而居,久之,[余]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又如:(2009江苏卷)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解析:这两句话都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把主语明确出来,放在括号内,句意更显明确。译文:(彭子篯)刚刚卸任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听到这件事感到惊奇。2.省谓语,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论语·述而》)3.省宾语,例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和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4.省介词,例如: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墓碑记》)
五、固定句式
1、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译为“怎么办”、“怎么样”、“把„„怎么样”等。
例如: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2、得无„„乎(耶)、无乃„„乎,译为“恐怕„„吧”,都表示推测、估计。例如: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3、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表感叹。例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4、孰与、何如、孰若、何若,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表示比较。例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5、有以、无以,可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例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译:
6、“所以”,可译为“„„的原因”、“用来„„的办法”。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7、、“然则”,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例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8、“为所”“为„所„”“见„于„”,表被动。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9、何(奚)以„为?”“何(焉)„为?”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
例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
10、“以„为”,表判断,相当于“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例如: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篇:文言常见句式学案
文言常见句式学案(五)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的句式特点。
2,把握判定方法,提高翻译能力。
二、导入:文言文翻译是必考的,需一定的实虚词积累、文意的理解还需掌握句式。请做下面练习。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结构特点:
1,陈胜者,阳城人也。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8、陈轸者,游说之士。
9、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思考:上面句子都是判断句,其标志是什么?
再看下面句子,总结规律: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4非死,则徙尔。
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9、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説乎?
11、此亡秦之续耳。
探究发现,那些词还可表示判断?
三、以上我们探究了判断句的形式及结构特点。还有类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承受着,这类句式是被动句。做下面练习,体悟结构类型。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臣诚恐见欺与王而负赵。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李氏子蟠,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5、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请指出上面例句是被动句的表志词:
翻译下面句子,分析结构特点,指出句式标志词。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2、山峦为晴雪所洗。
3、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标志词是:
翻译理解下列句子。
1、帝感其诚。
2、戍卒叫,函谷举。
3、予羁縻不得还。
4,忠而被谤。
这类句子该如何理解:
四、课后巩固练习。
翻译下列句子并指明句式特点: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非臣殒首所能上报。
3、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与赵王。
4既自以心为形役。
5、臣之进退,实为狼败。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也。
7、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8、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第四篇:高三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高三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3课时
第二专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
现代文部分
基础知识
【知识梳理】
一、语音吧台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狭隘
跋
涉
沉溺
慰藉
麻痹
戕
害
给
予
符箓
钥
匙
炽热
捏
造
甄
别
擅
长
时髦
真知灼
见
二、字形超市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辉煌殿塘
书藉
闲遐
出类拔萃
三、词语网络
近义词辨析
【积累/积聚】都有“(事物)逐渐聚集”的意思。前者可用于资金、材料、经验等方面,如:在语文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积累词语的训练,让学生不断扩大自己的语汇量。
后者多用于钱财。如:本书主要阐述了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财富积聚和过度消费现象。
【教养/修养】前者①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②教育培养。如:每位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先天的发展水平和家庭教养环境都是不一样的。
后者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②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如:这人有修养,从不和别人争吵。
【灼见/卓见】灼见:透彻的见解。如:真知灼见。卓见:高明的见解。如:您的卓见让我们茅塞顿开。
【精练/精炼】精练(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如:语言精练。精炼:①提炼精华,除去杂质。②同“精练”。如:原油送到炼油厂去精炼。
(二)熟语积累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前感到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如: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如果没有高科技的帮助,恐怕大多数观众面对足球赛只能“望洋兴叹”。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如:从最新的卡通造型到古典花木造型,从工笔画到夸张写意的山水画,指甲盖这么大的地方也气象万千。
【举一反三】从一类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如:一个人要学得快,就要懂得举一反三。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如:这满园春色,叫人情不自禁地想入非非!
【大彻大悟】彻底明白、领悟。如:每病一次都有大彻大悟的感觉,可是归结出来总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道理。
【了无一物】空洞,没有什么内容。如:说什么一辈子都要一起玩耍,如今想起却成了了无一物的瞎话。
【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如:他的真知灼见,使我们对事情有了一个透彻的了解。
【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之上,也说出类拔群、出群拔萃。如:我认为,一块真正出类拔萃的砖头,宁愿在建筑中销声匿迹,也不肯在大道上绊人一跤。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如:学习科学知识,应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走马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观花”。如:尽管只是走马观花,但澳大利亚的学校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些印记。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如:如果你细读他的,就会发现他对世事与人性的了解洞若观火。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如:能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而去支援x藏的人,值得尊敬!
【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如:为人处事要有定见,绝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如:要想给学生一个清新的课堂,就必须推陈出新,不断设计新游戏。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如:经过警方锲而不舍的追查侦辨,一件曲折离奇的凶杀案终于水落石出了。
文言文部分
【知识梳理】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生
①君子生非异也
②蛟龙生焉
利
①非利足也
②金就砺则利
暴
①虽有槁暴
②暴殄天物
③性情暴躁
驽
①驽马十驾
②相如虽驽
备
①圣心备焉
②有备无患
③关情备至
绝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佛印绝类弥勒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望
①吾尝趺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③先达德隆望尊
④适冬之望日前后
闻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博闻强志
③不能称前时之闻
用
①用心一也
②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③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④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⑤皇上欲大用康先生
从
①惑而不从师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攻
①术业有专攻
②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中
(①—④读zhōng)
①瓮中之鳖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中道而废
④古之人虚中乐善
(⑤—⑦读zhòng)
⑤木直中绳
⑥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⑦欲中守法
致
①非利足也,而致干里。
②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③罗敷前致词,使君自有妇。
④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⑤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③孔子师郯子
④吾师道也
⑤巫医乐师
①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二.辨析虚词
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而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吾尝趺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则
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于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而耻学于师
③青,取之于蓝
④不拘于时
⑤其皆出于此乎
乎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三.通假总汇
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的本字: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君子生非异也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或师焉,或不焉
四.活用串烧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2)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和“下”: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
(3)名词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吾师道也
(师:学习)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
(5)形容词用作名词:
圣益圣
(圣:圣明之人)
愚益愚
(愚:愚蠢的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圣:圣人)
小学而大遗
(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使……快,走得快。)
(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耻学于师(耻:认为……可耻)
其身也,则耻师焉(耻:以……为耻)
耻相师
(耻:以……为耻)
(7)数词用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
(一:专一)
五、判断句式
.判断句
(1)“者……也”,表示判断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轻使之然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也”,表示判断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无明显标志词的判断,翻译时直接在主语后面加“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示被动)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确筋骨,“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3)状语后置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结构“于水”后置,翻译时提到“寒”的前面)
而耻学于师。(介词结构“于师”后置,翻译时提到“学”的前面)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于弟子”后置,翻译时提到“贤”的前面)
4.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5.固定句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六.异义细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参
古义:验,检查;今义:参加,加入。
声非加疾也。
疾
古义:强,洪亮;今义:疾病,快。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
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
用心一也
用心古义:因为心思,两个词;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小学学校教育。
吾从而师之。
从而
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跟从”和连词“而且”;今义:合成一个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
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
古义: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七、集结名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达标练习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沉溺
舟楫
契约
六艺经传
B.麻痹
阿谀
跬步
木直中绳
c.戕害
句读
槁暴
跂而望矣
D.符箓
骐骥
炽热(zhì)
真知灼见(zhuó)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锻炼
斑斓
训诫
锲而舍之
B.驽马
灸热
寂寞
金石可镂
c.慰藉
闲暇
喧响
出类拔萃
D.蓬勃
彷徨
桑梓
蓬荜生辉
3.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于“教养”也即精神与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 和扩展。
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
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③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弱其中的杰作,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与丰盈。
A.逐渐
增强
领略
B.逐步
增强
领悟
c.逐渐
加强
领悟
D.逐步
加强
领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B.在学会阅读技巧之后并不背弃它们,而是继续深入书的世界,一步一步地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
c.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提出切合实际的真知灼见。
D.他看着孩子们锲而不舍地玩着游戏,无可奈何的走出了屋子。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第4课时
阅读与写作
课时目标
1、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掌握高考文言文考点的阅读技巧
3、积累“学习与修养”的写作素材
(一)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乏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7.作者倡导怎样一种读书观?试分条概括。
8.作者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和人格作为前提,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9.“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请问,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意义?
(二)文言文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0~11题。
问说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颖,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①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果,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不见其有可耻焉,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选自刘开《孟涂文集》)
[注]①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致:招致,取得
B.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规:规劝
c.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
鄙:卑鄙
D.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
几:接近
1.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基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问焉以破其疑
B.舍问,其奚决焉
c.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
D.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
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一致的一项是()
A.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
B.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c.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D.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
3.下列各句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读书人“学而不问”的陋习,围绕“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的中心观点作阐述,倡导“问学相辅”的正确求学态度。
B.作者引用儒家经典中的话“就有道而正”“好问则裕”等,来证明“问”的必要,从中看出“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一环。
c.在作者看来,今人学而不问有“师心自用”“好学不诚”等多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今人所学“非古人之学”,而所好“非古人之好”。
D.写作允许模仿,但拒绝抄袭。清代桐城派刘开的《问说》很明显是模仿了韩愈《师说》,语势纵横,说理透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译文:
(2)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译文:
(3)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译文:
现代文部分
一、精品鉴赏
请对下列两个语段进行鉴赏,写出超过50字的鉴赏性文字
从形式上对语段一进行鉴赏
语段一
最初,他们把这个世界当成一所小小的美丽幼儿园,园内有种着郁金香的花坛和金鱼池;后来,幼儿园变成了城里的大公园,变成了城市和国家。变成了一个洲乃至全世界,变成了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永远以新的魅力吸引着他们,永远放射着异彩。昨天的花园、公园或原始密林,今天或明天将变为一座庙堂,一座有着无数的殿宇和院落的庙堂;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都等待着新的召唤和复苏,都时刻准备着将它那万千声音和形式掩盖下的同一性体验。
从内容上对语段二进行鉴赏
语段二
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与此同时,我们却相信自己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目标,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同样的痛苦。在数千年来无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谰锦缎中,在一些个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十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于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二、素材提纯
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话题有关的内容
话题:学习•修养
第二专题
现代文部分
【知识梳理】
一、语音吧台
隘——ài
跋——bá
溺——nì
藉——jiè
痹——bì
戕——qiāng
给——jǐ
箓——lù
钥——yòo
炽热——chì
捏——niē
甄——zhēn
擅——shàn
髦——máo
灼——zhuó
二、字形超市
辉煌殿堂
书籍
闲暇
出类拔萃
文言文部分
【知识梳理】
一.实词一词多义
生:
①“生”通“性”,天赋,资质,名词
②生长,动词
利:
①敏捷,快,形容词
②锐利,形容词。“蚓无爪牙之利”的“利”同此
暴:
①pù,同“曝”,晒干②(tiǎn)天物(bào,糟蹋
③bào,急躁
驽:
①nú,劣马,常比喻没有能力
②nú,比喻愚劣无能
备:
①具备
②准备
③详备,完全到位
绝:
①停止,消失
②隔绝
③极,尽
③横渡
假:
①借给
②借助
③假装
望:
①远看
②盼望
③名望
④农历每月十五
闻:
①听到 ②见闻
③名声
用:
①因,由
②用途,用处
③物资财用
④采用 ⑤任用
从:①跟随 ②自
攻:
①研究
②攻打
③ 雕琢
中
:(①—④读zhōng)
① 内、里 ② 中间、当中③ 半、一半④
心中、内心
(⑤—⑦读zhòng)
⑤ 符合、适合⑥ 命中 ⑦ 爱到、遭到。句意为,想要使太守受到法律制裁
致:
① 达到
②招引,招来
③表达,传达
④意志,情趣
⑤尽,极
师:
①名词,老师
②动词,从师学习
③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动词,学习⑤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传:①动词,传授 ②名词,解释经义的书
二.辨析虚词
而:
①表转折
②表顺承 ③表并列
④表递进 ⑤表修饰 ⑥却,表转折
则:
①就,表条件
②就是,表判断
于:
①比 ②向 ③介词,表所从,可译为“从” ④被 ⑤在
乎:①比②呢,反问
三.通假总汇
①“有”通“又”,“暴”通“曝”。
②“知”通“智”,智慧。
③“生”通“性”,资质,禀赋。
④“受”通“授”,教授。
⑤“不”通“否”
达标练习
.cB跬步(kuǐ)D炽热(chì))
2.B
3.A(增强:增进,加强;加强:使更坚强或更有效。逐渐:渐渐,逐步;逐步:一步一步地。领悟:领会,理解;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4.D(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用于孩子们玩游戏不合适。)
5.D(A为宾语前置句,B为判断句,c为定语后置句,D为被动句)
(一)课内语段阅读
7.①读书不在于数量,重要的是要以个性或人格为前提(或:要敬重知识,注重爱的阅读);②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③必须花力气、下功夫读杰作。
8.“个性和人格”指爱的阅读(或“对文明的热爱”)、对知识的敬重、心的教养。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很难获得教养。
9.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读书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不能成为生活的目的。但现实是,不是读得太多,而是太少。读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应该倾心于书。
(二)文言文语段阅读
0.c(鄙:庸俗,浅陋)
1.A(A为代词,指“贤于己者”;BcD或为句中语气词或句末语气词)
2.B(“审问”古义是详细地考察、询问,今义是审讯)
3.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君子之学必好问。”)
4.(1)非常勤勉地只是将进修(学业)作要务,(这)并不多见。(2)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别人是错的,(这是)世俗的通病。(3)(那些)非常难解的问题,(拿来)追问别人来极尽别人的短处。
文言文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愚笨的人所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真理不是只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要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现代文部分
一、精品鉴赏
【语段一赏析】:“幼儿园”“大公园”“城市和国家”“一个洲乃至全世界”“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作者将书的世界比喻成这些美好的事物,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生动形象,活泼传神,能唤起读者美好的感受。
【语段二赏析】:“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是每部经典的个性。“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目标”“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人类对于真、善、美与“崇高”的追求都是一致的,这也是“教养”之所在。这里,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二、素材提纯
话题:学习•修养
.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2.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3.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4.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
5.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文言特殊句式之 固定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之
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一、“以为”、“以„为”
1.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2.“以为”是“以„为„”的紧缩,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例】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二、“所以”
1.“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前出师表》)
【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三、“如„何”、“奈„何”、“若„何”——“怎么”、“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 【例】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例】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四、“何(奚)以„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 “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例】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五、“何„„之有”——“何”是“有”的前置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 【例】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传》)【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六、“不亦„„乎”——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七、“无(毋)乃„„乎”——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恐怕(只怕、大概)„„吧” 【例】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例】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礼记·檀弓》)
八、“得无„„乎”——表疑问,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有所不同吧?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九、“有„„者”—— “有(个)„„的”或“有(个)„„的人”。【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苗助长》)【例】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
十、“孰与”、“与„孰„”
【例】“孰”字,疑问代词,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
1.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4.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5.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6.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羽本纪》)
7.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8.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9.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用它呢?
注:“孰与”这个凝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拆开理解,二是要译出它的“比较”意义。
十一、“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对译。如: 1.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2.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如: 4.„„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十二、“与其„„宁„„”和“宁„„无(不)„„”
“与其„„宁„„”和“宁„„无(不)„„”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对译。如: 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
2.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新注四书》)——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如)有偷盗的臣。
3.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4.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较量力气。” 5.孙叔曰:“进之!宁我薄(通‘迫’),无人薄我。”(《左传·宣公十二年》)——孙叔说:“进军!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还有时“与其”中的“其”字不出现,构成“与„„宁„„”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6.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列传》)
十三、“有以” “无以” 可译作“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对译。“用来(拿来)”、“来”等。如:
1.项王未有以应。(《项羽本纪》)
2.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本纪》)
3.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羽本纪》)——(项庄)说:“君王与沛公共饮,军营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十四、“„„有所„„”、“„„无所„„”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意思。如: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如: 3.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淮阴侯列传》)
十五、“„„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其„„之谓也”的形式中“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如:
4.太史公曰:“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应当指出的是,本文只是就古汉语中常见的凝固结构进行大致的归类,所依据的也只是大家所熟知的古代文作品,和考试中常见的句式,那些不常用的及一些特殊句式所涉及的部分格式未作探究,诸如“„„者哉”、“„„者„„也”之类;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古汉语凝固结构的诠释不能死搬教条,还要据其在不同语境中定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