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修其德与运其智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知道高尚的道德和丰富的知识是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必要条件。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说出和恰当地解释课文中的两句话——“大德必得其寿”、“知者不惑”;同时,能做到日行一善(天天做好事)、日增一智(天天添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树立培德、增智、健体三位一体的观念,并化为行动,付诸实践。、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修其德”和“运其智”二诀的学习,阐释德与智对体的保健奇效。
难点:明确养生必须以高尚的道德为前提,以丰富的知识为指导。
三、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能够活得健康一点,长寿一点,这也就是养生。但是,很多人都处于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另一方面却在不断地损害自己的身体。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活得更健康、更长寿呢?在这点上,我们的先辈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无价之宝——“中华养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华养生中的“修其德”和“运其智”两条古训,并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之后,能够自觉地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
(二)出示思考题,指导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根据思考题进行自学,并找出答案。
思考题:
1.“大德必得其寿”出自何书?何人最先提出?意思是什么?
2.“养德养生无二术也” 出自何书?何人最先提出?意思是什么?
3.解释“智者不惑”。
4.如何理解“修德可以养生”?
5.如何理解“运智可以养生”?
6.如何发挥强身延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学生自学。
(四)检查自学效果,师生讨论。
思考题答案:
1.出自子思所作的《中庸》,最早由孔子提出,全文是“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大德:崇高的道德,此指道德高尚的人。其寿:指自然寿命,古称“天年”,分为上、中、下“三寿”——下寿八十,中寿百岁,上寿百二十。
2.出自《医先》,由王文禄(明代医学家、养生学家)提出。养德;培养道德。养生:保养身心。无二术:没有不同之处,是一致的。
3.出自《论语》。智者:原为“知者”,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不惑;没有疑惑,不受迷惑。
4.修德,指努力培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德,是做人的基础,更是做长寿人的基础,早在春秋时孔子就指出了“大德必得其寿”,在明代,医学家和养生学家王文禄专门从养生角度指出了“养德养生无二术也”,可见品德的健全和身心的健康是一致的,也就是“修德可以养生” 或者说“修德可以增寿”。
5.运智,指运用知识,即把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加以运用。
“运智养生” 即把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养生。用生理养生知识养生,过正常而规则的物质生活;用心理养生知识养生,过从容而乐观的精神生活;用哲理养生知识养生,过唯物而辩证的理性生活。
6.在养生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强身延年的主观能动性,即病可预防,老可延缓,死可推迟。例如:积极预防,以防生病;过正常而规则的物质生活,减少机体的损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过乐观的生活„„
(五)布置课后作业。
1.记诵“大德必得其寿” “养德养生无二术也”。
发挥强身延年的主观能动性有什么作用?
第二篇:劳模李运其先进事迹
植根荒山志云霄 搏浪市场谱新歌
劳模李运其先进事迹
他,是一个敢闯敢干靠双手打拼先富起来的百万富翁;他,又是一个倾其所有将200多万元积蓄全部投入开荒造林的大傻瓜;
他,是一个眼光独到在商海恣意遨游的农民企业家;他,也是一个热心公益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领头人。
他,就是**县射埠镇李运其,一个普通却又极不普通的中年农民。
把200多万都丢到荒山上,人人都说他傻
在乡亲们眼中,李运其从小就不安分,脑袋里常有新点子蹦出来,由于家境清贫,十几岁就外出闯荡,他打过工,办过厂,开过矿,搞过汽车运输。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摸爬滚打十余年,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李百万。1996年,他怀揣着一份喜悦,一份收获,带着妻子儿女从河南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虽然临近春节,但是村上却感觉不到太多过年的气氛,显得异常的冷清和萧条,因为乡亲们的生活依然不富裕。看到这一情景,李运其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琢磨:自己富了,能为家乡干点什么好呢?
他回想起在河南开矿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把石头山开垦出来大兴造林,靠大面积种植药用经济价值非常的枣皮树发家致富。他顿时眼前一亮:为何不带领乡亲们一起来走这条致富之路呢?说做就做,当晚他便和妻子谈起自己的想法,妻子听了是一万个不同意,认为那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并声称只要你去造林,我就卖掉商店带小孩回娘家。妻子的不理解和不支持,没有改变李运其的想法,他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心动不如行动,他第一时间找到村支书要求承包村上110亩荒山。当初,村支书以为是他在开玩笑。这也难怪,当时在月塘村乃至在全镇、全县,花这么多钱来承包荒山造林,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遭,太不可思议了。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跟村支书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最后与村组签订了110亩山地承包协议,承包期四十年。乡亲们听到这个消息,都说他傻。他的妻子也是一个个性倔强的人,二话不说,不顾丈夫的挽留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
回到冷冷清清的家中,铁骨铮铮的汉子潸然泪下。但他没有气馁,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成绩让乡亲们和家人刮目相看。他拿出20万元按河南老百姓的方法将110亩山地全部种上了 枣皮树,虽然栽培管理都很到位,但由于气候和土壤等方面的原因,三个月后,110亩的树苗全部枯萎死亡,20多万元一下子全部打了水漂。
第一次造林彻底失败了!家人的埋怨、乡亲们的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接踵而来,面对重重的压力和困难,李运其没有退却,在林业部门的悉心指导下,他毅然决定改种楠竹、板栗,油茶等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冬春是植树造林最好的季节,他利用农村春节拜年走亲访友的农闲时段,花高价请了二十多个劳动力向荒山开战了。为了加快造林进度,他在山上搭了一茅棚,人多的时候,六十人的队伍不分昼夜地奋战在山上。冬去春来,迎着刺骨的寒风开山劈石,顶着酷暑的烈日挑土填方,一锄一锄挖下去,一山一山的开垦过来,一颗颗苗木种下去了,这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他自己默默体会。整整一年多来,李运其日日夜夜战斗在山上,逢年过节之时,所雇的农民工都回家团圆去了,他却废寝忘食地坚守在山地,认真仔细收拣损坏的工具,检查一颗颗苗木,苗木倒了的把它扶正,夭折的补植,就如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怕它受到一点点伤害。正是由于他的耐心和细致的培育、看护,新种植的苗木成活率达到了惊人的97%。这一年,李运其新造林1120亩。
后来,本村的荒山开发得差不多了,李运其的目光又瞄准了邻近的新桥村、柴塘村、鹿明村。这时,两大难题摆在他面前,一是资金问题,垦复一亩荒山费用约150元,购买种苗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其二是树苗种下去需要长期的管护,要用三五年的时间才能出成果。他咬紧牙关,节俭度日,一边带领着30户村民继续他的荒山造林,一边向亲戚朋友筹借资金。几年来,他甚至没有给家里添置一件家具,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裳,连自己心爱的东风汽车也卖掉了,还左找人,右找关系向银行贷款。到2000年,经过他几年时间的精心培育和管护,所种植的油茶和板栗树绿树成荫,总面积达到了5000多亩。这时,他已累计向荒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
把一个弱质产业做成了大规模,人人都说他精
李运其曾形象地对大家说林业多种经营将变成‘三本存折’活期存折,定期存折,长期保值存折。随着基地规模的不断壮大,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长年积累起来的经验,独创性地开始实施七个基地,三个结合战略。七个基地即建立板栗基地、良种油茶基地、楠竹基地、金银花药材基地、白杨树基地、花卉苗圃基地、速生桉树基地;三个结合即把经济林与用材林相结合,林木与豆类、凉薯等经济作物结合,林木与花卉相结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到2006年,李运其带领村民开垦荒山新造林达11000亩,创造了一个开荒造林的奇迹。如今走进李运其的林业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杨树、**林,硕果累累的油茶林,争奇斗艳的花卉,一排排辛勤劳作的农民,俨然一方广袤的绿色天地。
基地有了,怎样依托基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眼光敏锐的他看到了花卉苗木和油茶深加工这一难得的商机。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居住环境和食用油的需求日益增长,花卉产业和油茶产业必将成为拥有巨大市场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为此,他多次往返**、**等地考察园林绿化苗木花卉产业,学习栽培技术。他充分利用当地因干旱常年不能耕作的稻田和荒地,通过联营,引种等形式发展桂花、罗汉松、草皮、玉兰、大叶樟等花卉苗木近800亩。同时,他高薪聘请园林绿化技术人员,对外承接园林绿化业务;并与**多家花卉苗木公司经纪人建立了广泛联系,拓展销售空间。
花卉苗木做起来了,他又把目光瞄准了油茶深加工。**县是传统的油茶产区,有着丰富的油茶资源,随着国家关于加快油茶产业政策的出台,**县的油茶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李运其也紧紧把握住了这一历史契机,2006年,他注册500万元成立**市农其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主营油茶基地建设和深加工。到2008年,他通过低改、新造,建成了近5000亩良种油茶种植示范基地,为发展油茶深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底,李运其摩拳擦掌开始着手实施油茶深加工项目。但油茶深加工对于长期以来从事基地开发的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植物油市场打开一片天地,又谈何容易。生性不服输的他又拿出当年开垦荒山时的劲头,经过专家们的分析论证后,他毅然背上行囊南下北上、东奔西跑,考察植物油市场,了解生产工艺。几个月下来,一整套生产销售方案已经成竹在胸。紧接着就是繁重的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由于资金紧张,很多事情他都只能亲力亲为。为了确保厂房按时完工,尽快地安装调试设备投入生产,抢占市场,他曾60多天守在工地没回一次家,有次还因过度劳累晕倒在了车间里,当他那早已回心转意的妻子赶到医院时,一下子竟然没有认出他来。就这样经过半年多的艰辛与努力,一个占地10余亩的精炼茶籽油深加工基地在万树叠翠的射埠镇月塘村拔地而起。厂房建成后,他又和技术人员一道,日日夜夜蹲守在车间进行设备调试。
2008年11月,终于调试成功,生产出来的精炼茶籽油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检测,达到了国家一级油标准,填补了**市精炼茶油的空白。如今,公司生产的天子山牌精炼茶籽油,已成功进入步步高、心连心等大中型超市,走进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厨房。公司也发展壮大成为了拥有150名员工和一个年产3000吨精炼茶籽油加工厂、11000亩基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朴素的着装、朴实的语言、实干的作风,这就是李运其的真实写照。2004年至今,他先后获得了全国绿色小康户、全省造林绿化先进个人、全县十佳县域精神实践者、全县十佳农村致富带头人、政协‘两为’特别贡献奖、**县劳动模范等荣誉。这一串串耀眼的光环,记载着他不平凡的经历。但他没有沉浸其中,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着一个信念: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乡亲们致富。
把乡亲们时刻放在心里头,人人都说他好
李运其常对农民群众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不算成功,只有大家成功才是成功;一个人富裕不是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调动广大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他积极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契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发动群众以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发展油茶、楠竹等林业产业。他还把多年积累起来的林木栽培技术经验传授给村民,并派技术人员进行重点指导,解决了农民种植技术缺乏的问题。在他的基地示范带动下,射埠镇掀起了开荒造林的高潮,全镇涌现规模造林大户25户,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近年来,他还先后无偿赠送给邻近村民苗木二万多株。月塘村的龙胜平以前在家务农,经济效益并不好。看到李运其种植花卉苗木,效益不错,他萌生了种植的想法,但是由于缺乏资金,他连买第一批苗木的钱都凑不上。在这个紧要关头,李运其先为他垫资,让他购买第一批苗木,并免费为他提供技术上的支持。2004年,龙胜平种植了10亩苗木,2008年开始见效,到现在,他的苗木基地达到了50亩,年利润达到了6万余元。而像龙胜平一样,加入到李运其的造林队伍中来的农户,仅月塘村就达到了30余户,他们都说李运其是他们致富创业的贴心大哥。
勤劳致富了的李运其并没有忘记对社会的回报。他常说:没有党的富民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所取得的一点成绩,是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的。2008年,他当选为村支部书记,为了群众的利益日夜奔波,一年多时间,头发竟然白了一大半。而且他还非常热心村上的公益事业,几年来,他先后捐资80多万元,用于村上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济困,充分展示了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一个勤劳朴实,积极奉献的的农民新形象。在全球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来袭的时候,他的公司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当他看到很多当地大部分返乡农民找不到工作,便立即调整生产重心,增加就业岗位,60多名返乡农民工得以稳妥安置。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走在去工厂的路上,李运其写满沧桑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这就是李运其,一个憨厚朴实却不失睿智的普通农民,他用勤劳的双手在苍莽林海中构筑起一条山区人民通向富裕的金光大道,他将迈着坚定的步伐,带领乡亲们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
第三篇:国学与修心 张其成
国学与修心 张其成
张其成: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我不是心理学家,可我是在给你们心理学家讲课,因为邀请我四次了,前三次,每一次我都拒绝,为什么?因为这是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我说我不够格。后来告诉我,说我们讲的是心理学家,后来我就更害怕了。所以我今天讲这个话题,当然跟我们心理有关,我把我们的心理分为三个层面:
1、心理。
2、心智。
3、心灵。所以我讲的可能更偏向于心灵层面。
我是研究国学的,所以我要从国学讲起,看我们博大精深的国学是怎么在讲我们的心灵,在提升我们的心灵境界。
什么是国学?其实很简单,国就是中国,学就是学问。中国传统的学问,中国传统的学术,也叫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国学基本的构造,用这张太极图就可以说明,这就是中国国学最典型、最完美的一种表现方式。
中国国学的构造,它的基本结构可以用两句话概括:
1、一源三流。
2、一干三枝。就是我们的国学,中国传统文化就和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华大地上的地理风貌非常接近。4.14玉树地震之后,大家可能都知道我们中华大地上有一源三流,源头就是玉树,青藏高原。流出来三条江,一条是长江,一条是黄河,一条是澜沧江。澜沧江流到东南亚就是湄公河。
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一源三流。一源就是易,三流是儒家、道家、释(佛),准确说就是中国化的佛家,它的代表就是禅。就是儒、道、禅。为什么这么说?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然后再说易、儒、道、禅是怎么养性修心的,这就是我们先贤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可能跟我们的西方心理学在某些方面稍有不同,或者在很大层面要超过现在的西方心理学。
为什么说易是源头?因为易形成的时间最早,《易经》这本书形成经过三个阶段,伏羲氏就做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夫子做了解释,一共写了十篇,叫作十翼。黄帝距今五千年,伏羲氏是在黄帝之前,有人说七千年,有人说八千年,有人说六千年,我们取一个中间数,七千年左右,这当然是传说的。但传说不是没有道理的。后来随着大量的出土文物,发现是有道理的。比如伏羲出生在甘肃天水。传说伏羲就做了八卦,很早。暂且不说伏羲氏,我们就说周文王,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应该是不虚的,周文王距今三千年,因为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建立了周代,这是三千年。他写了《易经》这本书,后来才有《诸子百家》《春秋战国》,因为周文王是商朝的,他的儿子才把商纣王打败,建立了周朝。
后来诸子百家最重要的就是儒家和道家,距今2500年左右。老子生于公元前585年,农历2月15日,这都是公元前500年左右,他们生活的时代,孔子活了73岁,老子不知道活了多少岁,史记上记载:不知所踪。
在西汉末年又从古印度引进了佛家,佛家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农历4月初八,释迦牟尼活了80岁,所以他们生活的时间都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这就提醒我们要纠正一个基本错误——文化总是越来越进步。科技文化越来越进步,但是人类文化、宗教文化、哲学文化是越来越进步?儒家的有超过孔子的没有,道家有超过老子的有没有,佛家有超过释迦牟尼的有没有?绝对不可能有。如果你们思路稍微开拓一些发现公元前500年左右,那个时候在西方是古希腊时代,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时期出了一批巨作,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后人有谁超过?所以要提醒大家纠正一个基本错误,文化总是越来越进步是不对的。应该说只对了一半,另外一半不对。所以这个时代被称为“轴心期”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基本是各民族文化形成的轴心时代,我把它成为高峰期,公元前500年左右是世界文明的高峰期时代,直到2010年10月19日上午8月55分还没有出现第二个高峰。好多人说了,11点会不会出现,我告诉你不可能,2012年12月21日真正到来才会出现。但我相信不可能,因为2012年12月22号的早晨太阳照样升起。所以我们才要学国学,才要学他们,否则的话文化越来越进步,我们还学干吗。
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诸子百家,公元前500年左右,可是到了汉代,准确地说是到东汉以后就不是诸子百家了,就是三足鼎立,是三个代表,所以我把国学成为“一个中心,三个代表”。一个中心就是易,三个代表是儒道佛。一源三流,源就是易,三个流就是儒家、道家和中国化的佛家,因为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就跟中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了。这里结合的最成功的就是禅宗,禅宗就是古印度的大陈佛教和我们中国易老庄结合的产物。所以它就是中国化佛教的代表。
自汉代之后,中国文化就是这三个代表,三足鼎立,但是别忘了,都是跟易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周易就是一个源,叫做一源三流,因为它时间最早。
一干三枝。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做一个比喻,把它比喻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个树的树根就是伏羲八卦,有七千年了,当然这是传说。真正发现最早的八卦是在2006年5月16日,在河南淮阳平阳台这个地方发现的,是一个陶片,检测是距今4500年来。但是这个问题并不太重要,当然这由考古学界进一步证明,我要说的是这种八卦的思维方式很早就形成了,这是一个源头,没有问题。所以把它比喻成一棵大树的话,它就是树根,然后有一个很粗的树干,就是易学。这个树干上长出三个枝:儒家、道家、禅。但是别忘了,这里面除了这三枝以外,还有一枝,现在还是绿的,就是在我们老百姓层面还在广泛使用的,还运用的到,就是中医。
中医是什么?好多人就问我,你说一源三流,但中医是哪个流?我说中医叫汇流。我指的是到隋唐时期,那个时候的中医就把这三家汇总了,并且运用在我们老百姓的生命层面。最近习近平有一个讲话,说到: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就是我们国学的结构,现在听出来了,一说国学,中国传统文化好像一盆糊涂糨,现在比较清楚了。现在国学热,已经成为现在企业家们做培训,已经成为最贵的培训。听一堂国学课,廊坊一家公司办的,1万/天/人,叫华商书院,总共学费36万。为什么这些人都要来听国学?当然华商书院金牌老师就是张其成。因为我的评风一直是遥遥领先的,不是我讲的好,其实我太会说了,所以我是最无知的,这是老者说的,言者不知,知者不言,我最无知,但是没办法,我是被你们逼的,如果我也像释迦牟尼佛,一句话不说,拿着一朵花看着你们,你们肯定说这个人神经病。所以我有一句话叫做: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为什么我们的国学有这么大的魅力?国学热实际上从2004年开始,一开始都在北大、清华讲,北大国学班最后的年会都在这边讲,我给他们讲了好几次,对象跟你们有所不同,他们都是非专业的,但都是在自己的领域作出很大贡献的,都是企业家们。为什么?好多人学了国学之后说,现在只要国学课我就听,不是国学课我就不听。他们说现代管理我都学过了,让我手下的人去学。我说你们学了之后有什么感觉?他们告诉我四个字:一头雾水。我说听了半天怎么一头雾水,有的听了两三年。他说现在讲国学的有诸子百家,以现在的诸子百家讲过去的诸子百家,不一头雾水才怪。我觉得有道理,后来就琢磨,怎么学国学之后不一头雾水,而且在我们现实人生当中加以应用,得以弘扬。后来我琢磨出三句话,按照这三句话学国学,我保证你不会一头雾水:
1、一个中心。
2、三个代表。
3、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易,学国学一定要抓住易。三个代表: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也就是我刚才讲的从汉代之后是三家为主,就是儒、道、佛。两个基本点:国学在当代社会有两个落脚的地方,意思就是说在当代社会有两大基本作用:一是修心,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二是开智。当然最核心的就是要修心。这种国学怎么可以用来修心,修心是修什么心?如果说儒道佛三家好比三颗珍珠,易就好比一根红线,就把三颗珍珠串起来。当然除了儒道佛三家之外,还有一家叫医家,也就是中医,也就是把这四颗珍珠串起来。
如果用一张图来表示更形象一些,就是太极图,也叫阴阳图,还叫八卦图。你们所见到的太极图跟我所放出来的这张太极图是不是一模一样?不是。最大的区别在哪里?这个头不一样,你们看的都是大头,我这是小头,也就是说你们看的太极图都是两个半圆,我这是凹进去的,好比两条鱼,白鱼伸到黑鱼里面,黑鱼伸到白鱼里面。
不要叫我国学大师,我只是讲国学的大学老师,但是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我讲国学是负责任的,你们所见到的太极图全是错的,这是唯一一张正确的太极图。1999年我写了一本书《易图探秘》。我想说的是,只有这张图才可以把易学的内涵全部包含进去。我们说国学就是这张图,这张图里面有八卦,有四象,有五行,更重要的是可以用这张图来说明儒家、道家、中国化的佛家,还有医家,都在这张图里面,就用这张图来修心。在这个图里,你能找出你的位置,你能找出你生命的过程达到了哪个位置,你的心理状态在什么位置,你的心灵境界到了什么位置。
你们要深深的爱上这张图。我们的邻国——韩国,就将太极八卦当做他的国旗。国旗是这个国家精神的最高象征,你要对这个国家进行抗议,非常简单,把他的国旗给烧了,人家把它当做最高精神的象征。我们中国人一提起太极八卦,那就是封建迷信。现在又多了一个罪名叫八卦新闻,所以使得我们年轻人对它爱不起来。这不是你们的过错,是我们的过错。所以大家一定要慢慢来品味它。
如图,感觉一下儒家在哪里?我刚才说一个中心是易,易和这张图是一回事。易有两种写法,上面是日,下面是月,日叫太阳,月叫太阴,所以日月就是太阳、太阴,所以易是讲阴阳。中华大道就是阴阳大道,就是讲一阴一阳,把阴阳搞清楚就行了。这张图就是阴阳规律的一个最佳体现,最形象的、最完美的一种表现方式,它表达了一个阳涨阴消,阴涨阳消,互动、互伸、互克、互化的一个规律。所以这个太极图实际上就是有这几个要素构成,有白的、黑的,有两个点,有重点S曲线,有外面一个圈,无外乎是这些要素构成。
我们感受一下儒家在哪里?白的。道家?黑的。有一次讲课给我印象最深的,他们回答我这个答案,我说为什么呢?有一个学员举手,道家是黑的,因为黑道黑道。我说那白的呢?他说白道。我说真聪明,但是这种感觉是对的。为什么你的感觉这么准确?因为你是中国人。我们来看一个秘密,为什么儒家是白的,道家是黑的?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发现一个什么秘密?他们的坐骑是不同的,他们骑什么是不同的。老子骑的是青牛,孔子坐骑是马车。你们看过周润发演的《孔子》,孔子会射箭,孔子会骑马,这都是真的。因为孔子教学生先教礼乐射驭。所以孔子的坐骑是马,老子的坐骑是牛。
我上次问孔子的坐骑是什么?他们想想回答说是毛驴,我说那是张果老。孔子的坐骑是马,老子的坐骑是牛,这就是他们两家不同思想的反映,所以这是一个意象,马和牛都是一种象。马跟牛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马是快,牛是慢。如果你学过《周易》,你会发现《周易》上讲动物可以用八卦来表示,马是乾卦,牛是坤卦,叫乾为马、坤为牛。马走得很快,所以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龙马精神。乾卦为龙,乾坤也为马,乾坤是六根爻,所以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龙马精神,这代表一种什么精神?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孔夫子55岁周游列国,周游列国了14年,他这一路上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当时我们孔夫子还是刚健坚毅,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这就是典型的阳刚的精神。
所以儒家是白的,如何修心?要改变思维方式。
道家为什么是黑的?因为老子骑的是牛,牛就是坤卦,就是为阴,黑的为阴,乾卦是纯阳,坤卦为纯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是宽厚的、包容的、自然的、不争的、无为的,这就是道家思想。儒家的思想,孔夫子的思想,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仁。老子《道德经》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道。仁,表现一种什么精神呢?是一种刚健坚毅的精神,这是孔子自己说的,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所以他是刚健的。到了老子,他是一种柔弱的、自然的、无为的、不争的。所以孔子的仁,他的精神就是阳,老子的道的基本精神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阴,一阴一阳,一刚一柔,一儒一道,在中华民族就走到了今天。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六种古文明形态当中唯一走到今天的,就是因为有一阴一阳。
后来又加入了佛,西汉末年又从古印度传来了佛教。佛在这张太极图的什么地方?外面一个圈,你是看出了佛家的本性,佛家用一个字来说叫空。但有人看出两个点,或者在中间S曲线,这也对,你是看出了佛家的中性,佛家又讲中。中是什么意思?不生不灭、不争不解、不来不出,不是这个不是那个,那就在中间。不在两端,就在中间。佛家讲中,没有错,佛家讲中。儒家讲不讲中?儒家也讲中,儒家叫中庸,所以孔孟之道就是中庸之道。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如何来修心?阴阳中和,这就是我们国学的基本精神,也是我们修心的最终目标、最高境界。
我们把我们的国学基本精神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阴阳中和,用一张图来说就是太极图,用一个字来说就是易。这里内涵就是儒家偏于阳,道家偏于阴,佛家偏于空,但是这三家都讲中和。儒家讲中庸。道家讲不讲中?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家也讲中,叫中观。道家也讲中,叫中和。儒家也讲中,叫中庸。中医更讲中,所以西医老攻击我们中医,说你们中医太简单了,什么都叫阴阳。一个人有病了,叫阴阳失调,怎么治病,叫阴阳调和,病治老了叫阴阳调和了,越简单的东西越接近事物本质。
张其成定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叫智慧,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叫知识。学国学不是学知识,是学智慧,越学越简单,最后归于太极图,然后太极再进一步一推就是无极,当你到无极的时候你就成佛了,你就成仙了,你就成圣了。儒家成圣,道教成仙,佛家成佛,就是到一个无极状态。从太极到无极,从这个图当中来读,所以这一张图就够了。儒家偏于白,道家偏于黑,佛家是外面一圈,中医是中间,所以这张图体现阴阳中和。
阴阳中和表现为三个层面:
1、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天人合一,天和人这一对关系当中谁是阳谁是阴?天为阳人为阴。
2、人我合一,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社会要和谐。人我合一里面谁是阳谁是阴。我经常给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生和年轻教师讲课,经常问一个问题,注意他们是博士生,有的快毕业的,也就是学中医至少学了11年了,还有教师,就是11年多了,然后我问他们,我说老师同学们,你们学了10年的阴阳,你们懂阴阳吗?他们响亮的回答:不知道。人和我之间谁是阳谁是阴?我是阳,人是阴。
我在华商书院讲课,有一个学员来找我,他说我和我老婆现在距离越来越远,他说现在有一个人和我相处非常好,我层次在同一个层面上,我们谈话非常开心,能够心灵的沟通,怎么办?我说你改变,学易经,易还有另外一个写法,第一种写法是上面太阳,下面月亮,另外还有一个写法就是像蜥蜴,就是变。学周易不是算命,而是改命,我说你改,你变。他说那怎么变?她文化程度在那里,还有人生经历,还有目前所处的境界,怎么办?可以变,改变你自己,人生只有一个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所以人我关系之中,如果从他的位置来说,别人是阳我是阴,因为外在是阳,内在是阴。如果从功能上来说,起主导作用的是阳,被主导的是阴。
3、形神合一(心身合一)。这里面神是阳,形是阴,也就是说心是阴,神是阳。现在老百姓科学素养,或者对于自己生命,对医学等等基本素养实在是太低了,所以张悟本一说吃绿豆,什么病都治好了,这是胡说八道,但是就有那么多人信他,弄得绿豆涨价,还缺货。因为他不懂养生主导的是神。养生是精气神,就是太极图。
哪一家偏向于讲天人合一?道家。这三家不是那一张矛盾图,而是太极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儒家以阳为主,道家以阴为主,佛家以空为主。
哪一家偏向于讲人我合一?儒家。就是人,个体跟社会要合一。
哪一家偏向于讲心身合一?禅。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就讲心。
在太极图当中,就能体现出来,把这三家的思想共同反映出来。所以我写了一个对联,易贯儒道禅(医),道统天地人(心),重点落实在心上。我们看怎样来修心?
三家的修心各有侧重。儒家讲正心。大家如果学过《大学》,会发现,《大学》里面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正心。道家讲清心。佛家讲明心,叫明心见性,即可成佛。这三家,无论哪一家殊途同归,这三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就是乐。
佛家说人生下来就一个字:苦。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想来到这个世上,我们都是被出生的,按照佛家的说法生命就在于呼吸之间,没了。这短短的一生,实际上都讲一个乐。所以修心,修的一种快乐之心,当然你也可以叫幸福,就是快乐。好多人又从文字上说幸福不是快乐,快乐不是幸福,你知道什么叫快乐吗?不是吃喝嫖赌,那是小乐,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儒家叫做无忧之乐,孔子和他的弟子快乐的生活着。《论语》二十篇,第一篇,第一章,叫:“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琢磨好几年,这讲的是人生的三重快乐境界,都追求一个乐去的。所以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君子有三个“不”:
1、无忧,就是没有忧愁,没有忧愁就是快乐。
2、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所以要正了心之后,你就有一种无忧之乐。而道家讲清心,清了心之后你就有一种逍遥之乐。庄子《逍遥游》,在我看来比什么心理方法都管用。
我有一次给企业家们讲课,我经常要讲《逍遥游》,我说你听到我讲《逍遥游》之后,你就剩下两个字,下面说:逍遥。我说不,再想,哪两个字?结果我上一次在沈阳东北大学讲课,有一个女的,长得很漂亮,她回答“销魂”。周易上说,人一生下来灵魂就在外面游荡,叫做游魂。周易最后讲要归魂,人一生下来灵魂在外面游荡,然后回到自己的身上,叫安身立命,命就定住了,这叫修心。是有方法的,我们的方法很高明的,当然不是量化的方法。
佛家讲明心,明心见性即可成佛。你们能不能成佛?能。苏东坡和佛印大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佛印跟苏东坡说:苏东坡,我越看你越像佛。苏东坡跟佛印说:佛印啊,我越看你越像牛粪。佛印没有说什么,笑一笑。苏东坡很得意,回去跟他妹妹苏小妹说了这个事情,苏小妹说:你心中有牛粪所以才看人家是牛粪。你自己必须要成佛,看谁就都是佛。所以你要明心见性,这叫卸脱之乐。
这三家在养生方面各有侧重,儒家偏于养德,从伦理方面来养生。道家偏于养身方面,佛家偏于养心。这三家不是说我只讲养德不养生,不讲心,不是这个意思,太极图不是中间一刀两断。
让我们修心,有什么方法?修心有一个共同的法门,一个字:静。
修心有四个层面:修天地之心、修民族之心、修企业之心、修个人之心。前面三个不说了,我重点讲修个人之心。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还是佛家,儒家说:半日读书,半日静坐。道家说:致虚极、守静笃。你要虚和静,这个往往容易做到,但是虚到极点,静到极点,这就很难做到。这实际上跟佛家讲的三个字也是一回事,佛家虽然没有直接讲静,佛家:戒—定—慧。我们人生下来就苦,怎么摆脱这个苦,苦的最根本原因是无明。先要戒,守戒律,佛家讲“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昨天给你们讲课的王老师,他是我的博士生,在一次企业家课上,五天内吃饭不许说话,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能悟道,才能够修心。所以当时来了一些企业家,其中有一位叫牛根生,坐在地上五天,中午吃饭不许说话,叫静语。五天下来大家焕然一新,牛根生说终于知道我们企业家来做什么了,就是逍遥。我相信牛根生的文化程度并不比你们高,但是他的悟性跟你们一样高。当时有一点我很佩服他,他悟道了之后立即去做,于是他在2004年底,2005年初,就做了一个重大的举动,逍遥,归零。归零叫做虚极静笃。
儒家、道家、佛家的这些方法,刚才讲佛家的戒—定—慧。定是什么?定就是道家说的虚极和静笃,就是到了偏于心灵的定。《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禅宗里面分为坐禅,四禅定,定了之后就能开智慧。而这三家工夫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易字统领起来。
洗心法。怎么洗心?当然首先要静。观象洗心,怎么观象。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修心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无思也。没有思路,不要有意念,要排出一切杂念。以后有缘,我们可以来训练,排除杂念。我先问你一句,大家先把眼睛闭上,什么都不想,你能不能做到?可能很难。好多人说老师你别让我什么都不想,你让我什么都不想,我什么都想了。你可以先用有为法,再达到无为法。
第二步,无为也。无为是指行为上的,好多人觉得无为就是不要去做,就在家里睡大觉,不是这样的。无为就是不要人为,不要按照自己的意念去做,要按照自然大道去做,所以叫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你在行为上不要按照自己的意念做事,而是要按照自然规律来做,不要按思虑。
第三步,寂然不动。这都是递进关系,先没有思虑,然后行为上宁静,这样就达到寂然不动了。寂然不懂是哪里不动?表面上看是身体不动,实际上不是,心不动,心不动了就大动。
太极图上,心不动在哪里,你是什么五行,你是什么八卦,你在太极图上什么位置,寂然不动在太极图的最下面。我们看这八条半径就可以看出,最上面全是白的,所以是乾卦,最下面全是黑的,所以是坤卦,左边这条半径是一半白一半黑,但是白的一般在外,黑的一半在内,所以是离卦。右边一半白,一边黑,但是黑的在外,白的在内,所以坎卦,剩下四个卦同样如此。只有这个太极图是唯一正确的太极图,它可以量化,它就是八卦图。
你寂然不动就到了坤卦,就像一天当中阴气最旺盛的是子时,所以子时就活了。这是怎么动?是感动,一下跟外物感应上了,就通天下之故。
无思也,无为也相当于佛家说的戒,寂然不动相当于佛家说的定,然后是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观象洗心,观卦象,卦太极图之象都可以,首先太极图这个象你要观出来。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观卦象。要说六十四卦都学会很难,但是学一个卦就够了,就是乾卦。因为这个卦就是你心灵状态的反映,就是你人生过程的一种反映。人生就分六部曲,你到了哪里,怎么观出来,只有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我在《全解周易》书中解释出来。把自己肢体趋静,看你在六根爻的哪一个位置。我从2004年开始讲,一直讲到现在,每一周至少讲三整天,我做了这么多测试。
举一个例子,上次我在复旦大学讲课,有一个人来听,他说张老师,我怎么看了像几只蜈蚣,那就很有意思。他说什么意思?我说现在不告诉你,我一会儿告诉你。下课的时候我告诉他。他说太对了,就是这样的。什么意思?观这个象,除了像蜈蚣之外,观他整个面相,陷入了一种极大的困惑。
还有一个人,他说怎么像六根铁棍。我说你观了之后怎么样,他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说那你再进一步看还有什么反应没有?他说这六根铁棍压得好害怕,很恐惧。我说你有牢狱之灾。后来这个人就进去了。这就叫科学。
但是也有一个人说我看出六根铁棍,我说你什么感觉,我手抓在最上面那根铁棍上荡秋千,我说你的艰难马上能渡过去,这就叫科学。如果所有人一看,看到六根铁棍都要坐牢,这就叫迷信。很简单,虽然每个人都是六根铁棍,但是对每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就看你在当场状态下的心灵感应。你为什么紧张,为什么害怕,说明你潜意识里有一种恐惧感,说不定你做了亏心事,做了违法的事,将来发现把你抓起来,弄到监狱里,所以这很合理。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为什么有的人说在上面荡秋千,说明他有一种攻坚克难的气派和能力,所以就能渡过去。
你走啊走啊,在这六根线当中,有的人特别喜欢哪一根线,只要你静下心来,就表示你就处在这个阶段,然后它会告诉你,你在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告诉你这么几件事:第一这个时空点的总体情况;第二告诉你应该怎么去做;第三告诉你结果,这样做的结果是吉还是凶。这就是《易经》原文,所以《易经》实际上是一部人生的辞典,你遇到什么难事,就翻一翻它,它是一个人生的指南,是一部辞典,你可以来查。当然就让你感应,怎么感应?就是寂然不动才能感应。我测试了一千多场,只要你是静下来的,跟他一说,我就是在这里,说的情况跟我完全一致。而这种观象的方法就能把儒家的正心、道家的清心、佛家的明心,三家融为一体,并且可以操作。
好多人说我还有其他六十三卦怎么办?非常简单,一个卦就变出其他六十三卦,这就叫做变卦。这就是易学,要不断的变,不断的修正自己。所以大家有缘可以走入周易神秘的殿堂,这里面一定能够带来修心开智的大智慧。
最后祝每一位都有健康的人生、快乐的人生、智慧的人生。谢谢!
第四篇:张其成《国学与修心》
《国学与修心》
张其成: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我不是心理学家,我不敢给你们心理学家讲课,心理学家大会邀请我四次了,前三次,每一次我都拒绝了,为什么?因为这是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到会的都是心理学家,我说我不够格。后来他们告诉我,说我们演讲的才是心理学家。这样我就更害怕了。所以我今天来的身份不是一个心理学家而是一个国学研究者,当然我今天讲这个话题,也跟我们“心理”有关。我把“心”分为三个层面:
1、心理。
2、心智。
3、心灵。我讲的可能更偏向于心灵层面。
我是研究国学的,所以我要从国学讲起,看我们博大精深的国学是怎么在讲我们的心灵,怎样讲提升我们的心灵境界。
什么是国学?其实很简单,国就是中国,学就是学问。中国传统的学问,中国传统的学术,也叫中国传统文化。这种国学基本的构造,用这张太极图就可以说明,这就是中国国学最典型、最完美的一种表现方式。
中国国学的基本结构可以用两句话概括:
1、一源三流。
2、一干三枝。就是我们的国学,中国传统文化和我们中华大地的地理风貌非常接近。4.14玉树地震之后,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大地上有一源三流,源头就是玉树,青藏高原。流出来三条江,一条是长江,一条是黄河,一条是澜沧江。澜沧江流到东南亚就是湄公河。
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一源三流。一源就是易,三流是儒家、道家、佛家,准确说是中国化的佛家,它的代表就是禅。就是儒、道、禅。为什么这么说?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然后再说易、儒、道、禅是怎么养性修心的,这就是我们先贤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可能跟我们的西方心理学在某些方面稍有不同,或者在很大层面要超过现在的西方心理学。
为什么说易是源头?因为易形成的时间最早,《易经》这本书形成经过三个阶段,伏羲氏作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夫子做了解释,一共写了十篇,叫作十翼。黄帝距今五千年,伏羲氏是在黄帝之前,有人说七千年,有人说八千年,有人说六千年,我们取一个中间数,七千年左右,这当然是传说的。但传说不是没有道理的。后来随着大量的出土文物,发现是有道理的。比如伏羲出生在甘肃天水。传说伏羲就作了八卦,很早。暂且不说伏羲氏,我们就说周文王,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应该是不虚的,周文王距今三千年。周文王当时不叫周文王,他是商朝一个诸侯国——周国的首领,叫西伯侯。他的儿子才把商纣王打败,建立了周朝。他写了《易经》这本书,后来过了几百年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才有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最重要的就是儒家和道家,距今2500年左右。老子生于公元前585年,农历2月15日,这都是公元前500年左右,他们生活的时代,孔子活了73岁,老子不知道活了多少岁,史记上记载:不知所终。
在西汉末年又从古印度引进了佛家,佛家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农历4月初八,释迦牟尼活了80岁,所以他们生活的时间都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这就提醒我们要纠正一个基本错误——文化总是越来越进步。科技文化的确是越来越进步,但是伦理文化、宗教文化、哲学文化是越来越进步吗?后世儒家有超过孔子的没有,道家有超过老子的有没有,佛家有超过释迦牟尼的有没有?绝对不可能有。如果你们思路稍微拓展一下,你会发现公元前500年左右,那个时候在西方是古希腊时代,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时期出了一批巨人巨著,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后人谁超越了?所以要提醒大家纠正一个基本错误,文化总是越来越进步,是不对的。应该说只对了一半,另外一半不对。所以这个时代被称为“轴心期”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基本是各民族文化形成的轴心时代,我把它成为高峰期,就是说公元前500年左右是世界文明形成一座高峰,直到2010年10月19日上午8月55分还没有出现第二个高峰。好多人问了,11点会不会出现,我告诉你不可能!当然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2012年12月21日真正到来才会出现。但我相信不可能,因为2012年12月22号的早晨太阳照样升起。所以我们才要学国学,才要学几千年以前的东西,否则的话文化总是越来越进步,我们还学几千年前的文化干吗?
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诸子百家,公元前500年左右,可是到了汉代,准确地说是到东汉以后就不是诸子百家了,而是儒道佛三家为主了,就是三足鼎立,是三个代表,所以我把国学说成“一个中心,三个代表”。一个中心就是易,三个代表是儒道佛。一源三流,源就是易,三个流就是儒家、道家和中国化的佛家,因为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就跟中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了。这里结合的最成功的就是禅宗,我认为禅宗就是古印度的大乘佛教中观派和我们中国三玄(易老庄)结合的产物。所以它就是中国化佛教的代表。
自汉代之后,中国文化就是这三个代表,三足鼎立,但是别忘了,都是跟易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周易就是一个源,叫做一源三流,因为它时间最早。
一干三枝。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做一个比喻,把它比喻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个树的树根就是伏羲八卦,有七千年了,当然这是传说。真正发现最早的八卦是在2006年5月,在河南淮阳平阳台这个地方发现的,是一个陶片,碳14检测结果是距今4500年左右。究竟什么时候出现八卦符号?这个问题当然只能由考古学界通过考证来回答。我要说的是这种八卦的思维方式很早就形成了,这是一个源头,没有问题。所以把它比喻成一棵大树的话,它就是树根,然后有一个很粗的树干,就是易学。这个树干上长出三个枝:儒家、道家、禅宗。但是别忘了,除了这三枝以外,还有一枝,现在还是绿的,也就是在我们老百姓层面还在广泛使用的,还运用的到现在,那就是中医。
中医是什么?好多人就问我,你说一源三流,但中医是哪个流?我说中医叫汇流。我指的是到了隋唐时期,那个时候的中医就把这三家汇总了,并且运用在我们老百姓的生命层面。最近习近平有一个讲话,说到: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就是我们国学的结构,现在听出来了,一说国学,中国传统文化好像一盆糊涂糨,现在比较清楚了。现在国学热,已经成为现在企业家们热门的培训课程,并且成为最贵的培训。听一堂国学课,南方一家公司办的,1万/天/人,总共学费36万。当然国学培训的金牌老师之一就是张其成。不是我讲得好,只是我太会说了、太能说了,所以我是最无知的,这是老子说的:“言者不知,知者不言”,我最无知了。其实我也不想“言”,但是没办法,我是被你们逼的,如果我也像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那样,一句话不说,手中拈着一朵花看着你们,你们肯定说这个人神经病。所以我经常说一句话叫做: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为什么我们的国学有这么大的魅力?这场国学热实际上从2004年开始,一开始我就在北大、清华国学班给他们讲国学,讲课的对象跟你们有所不同,你们是心理学专业的,他们都是非专业的,但都是在自己的领域作出很大贡献的,都是企业家们。好多人学了国学之后说,现在只要国学课我就听,只要不是国学课我就不听。我问为什么?他们说现代管理我都学过了,现在让我手下的人去学。我要学国学,国学太有意思了。我问他们学了之后有什么感觉?他们告诉我四个字:一头雾水。我说听了半天怎么一头雾水?他说:你看国学里面有诸子百家,现在讲国学的也是诸子百家,以现在的诸子百家讲过去的诸子百家,你不一头雾水才怪呢。我一听有道理,我就琢磨,怎么学国学学了之后不仅不一头雾水,而且能在我们的现实人生当中加以应用,得以弘扬。后来我琢磨出三句话,按照这三句话学国学,我保证你不会一头雾水:
1、一个中心。
2、三个代表。
3、两个基本点。(众笑)
一个中心:易,学国学一定要抓住易。三个代表: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也就是我刚才讲的从汉代之后是三家为主,就是儒、道、佛。两个基本点:国学在当代社会有两个落脚的地方,意思就是说在当代社会有两大基本作用:一是修心,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二是开智。修心可以达到内圣,开智可以达到外王。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修心,修心是开智的基础。这种国学怎么可以用来修心,修心是修什么心?如果说儒道佛三家好比三颗珍珠,易就好比一根红线,就把三颗珍珠串起来。当然除了儒道佛三家之外,还有一家叫医家,也就是中医,也就是把这四颗珍珠串起来。
如果用一张图来表示更形象一些,就是太极图,也叫阴阳图,还叫八卦图。你们所见到的太极图跟我所放出来的这张太极图是不是一模一样?不是。最大的区别在哪里?这个头不一样,你们看的都是大头,我这是小头,也就是说你们看的太极图都是两个半圆画出来的,我这是凹进去的,好比两条鱼,白鱼伸到黑鱼里面,黑鱼伸到白鱼里面。
不要叫我国学大师,我只是讲国学的大学老师,但是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我讲的话是要负责任的,注意!你们所见到的太极图全是错的,这是唯一一张正确的太极图。1999年我写了一本书《易图探秘》,对太极图作了详细的考证。怎么考证的,这里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只有这张图才可以与伏羲八卦一一对应,才可以量化,才可以把易学的内涵全部包含进去。可以说国学就是这张图,这张图里面有八卦,有四象,有五行,更重要的是可以用这张图来说明儒家、道家、中国化的佛家,还有医家,都在这张图里面。就用这张图来修心。在这个图里,你能找出你的位置,你能找出你生命的过程达到了哪个位置,你的心理状态在什么位置,你的心灵境界到了什么位置。
你们要深深的爱上这张图。我们的邻国——韩国,就将太极八卦当做他的国旗。一个国家的国旗是这个国家精神的最高象征,你要对这个国家进行抗议,非常简单,把他的国旗给烧了,人家把它当做最高精神的象征。我们中国人一提起太极八卦,那就是封建迷信。现在又多了一个罪名叫八卦新闻,所以使得我们年轻人对它爱不起来。这不是你们的过错,是我们的过错。所以大家一定要慢慢来品味它。
大家仔细看着这张图。我刚才说一个中心是易,易和这张图是一回事。易有两种写法,一种写法上面是日,下面是月,日叫太阳,月叫太阴,所以日月就是太阳、太阴,所以易是讲阴阳。中华大道就是阴阳大道,就是讲一阴一阳,把阴阳搞清楚就行了。这张图就是阴阳规律的一个最佳体现,最形象的、最完美的一种表现方式,它表达了一个阳长阴消,阴长阳消,互动、互生、互克、互化的一个规律。这个太极图实际上就是有这几个要素构成,有白的、黑的,有两个点,有重点S曲线,有外面一个圈,无外乎是这些要素构成。
我们感受一下儒家在哪里?白的。道家?黑的。为什么?有一次讲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我说为什么呢?有一个学员举手,说:不是说黑道黑道吗?(众笑)我说你太有才了!有黑道,还有白道,叫黑白二道。你们真聪明,这种感觉是对的。为什么你的感觉这么准确?因为你是中国人。
为什么儒家是白的,道家是黑的? 我们来看一个秘密,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你发现什么秘密了?他们的坐骑是不同的,他们骑什么是不同的。老子骑的是青牛,孔子坐骑是马车。你们看过周润发演的《孔子》,孔子会射箭,孔子会驾马车,这都是真的。因为孔子教学生先教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我上次问孔子的坐骑是什么?他们想想回答说是毛驴,我说那是张果老。孔子的坐骑是马,老子的坐骑是牛。你可能会说:坐骑不同有什么意思?其实这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他们两家不同思想的反映,是一个意象,马和牛都是一种象。马跟牛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马快,牛慢。如果你学过《周易》,你会发现《周易》上讲动物可以用八卦来表示,马是乾卦,牛是坤卦,叫乾为马、坤为牛。所以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龙马精神。乾卦为龙,乾卦也为马,乾卦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龙马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你们看孔夫子55岁周游列国,周游列国了14年,他这一路上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当时我们孔夫子还是刚健坚毅,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这就是典型的阳刚的精神。
所以儒家是白的。道家为什么是黑的?因为老子骑的是牛,牛就是坤卦,就是为阴,黑的为阴,乾卦是纯阳,坤卦为纯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是宽厚的、包容的、自然的、不争的、无为的,这就是道家思想。儒家的思想,孔夫子的思想,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仁。老子《道德经》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道。仁,表现一种什么精神呢?是一种刚健坚毅的精神,这是孔子自己说的,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所以他是刚健的。到了老子,他是一种柔弱的、自然的、无为的、不争的。所以孔子的仁,他的精神就是阳,老子的道的基本精神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阴,一阴一阳,一刚一柔,一儒一道,在中华民族就走到了今天。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六种古文明形态当中唯一走到今天的,就是因为有一阴一阳。
后来又加入了佛,西汉末年又从古印度传来了佛教。佛在这张太极图的什么地方?外面一个圈,你是看出了佛家的本性,佛家用一个字来说叫空。但有人看出两个点,或者在中间 S曲线,这也对,你是看出了佛家的中性,佛家又讲中。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就讲中。中是什么意思?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不是这个不是那个,那就在中间。不在两端,就在中间。佛家讲中,没有错,佛家讲中。那儒家讲不讲中?儒家也讲中,儒家叫中庸,所以孔孟之道就是中庸之道。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儒家讲中庸。道家讲不讲中?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中气以为和”第5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我们把我们的国学基本精神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阴阳中和,用一张图来说就是太极图,用一个字来说就是易。这里内涵就是儒家偏于阳,道家偏于阴,佛家偏于空,但是这三家都讲中和。佛家也讲中,叫中观。道家也讲中,叫中和。儒家也讲中,叫中庸。中医更讲中,所以西医老攻击我们中医,说你们中医太简单了,什么都叫阴阳。一个人有病了,叫阴阳失调,怎么治病,叫阴阳调和,病治好了叫阴阳调和了,越简单的东西越接近事物本质。
我有一个定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叫智慧,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叫知识。学国学不是学知识,是学智慧,越学越简单,最后归于太极图,然后太极再进一步一推就是无极,当你到无极的时候你就成佛了,你就成仙了,你就成圣了。儒家成圣,道教成仙,佛家成佛,就是达到这个无极状态。从太极到无极,从这个图当中来读,所以这一张图就够了。儒家偏于白,道家偏于黑,佛家是外面一圈,中医是中间,所以这张图体现阴阳中和。
如何来修心?就是要达到阴阳中和,这不仅是我们国学的基本精神,也是我们修心的最终目标、最高境界。
阴阳中和表现为三个层面:
1、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天人合一,天和人这一对关系当中谁是阳谁是阴?天为阳,人为阴。
2、人我合一,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社会要和谐。人我合一里面谁是阳谁是阴。我经常给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生和年轻教师讲课,经常问一个问题,注意他们是博士生,有的快毕业的,也就是学中医至少学了11年了,还有教师,就是11年多了,然后我问他们,我说老师同学们,你们学了10年的阴阳,你们懂阴阳吗?他们响亮的回答:不知道。人和我之间谁是阳谁是阴?我是阳,人是阴。
我有一次讲课,有一个学员来找我,他说我和我老婆现在距离越来越远,他说现在有一个女人和我相处非常好,我们在同一个层面上,我们谈话非常开心,能够心灵沟通,怎么办?我说可以改变啊,学易经就是要改变。——“易”还有另外一个写法,就是像蜥蜴,就是变。学周易不是算命,而是改命,我说你改,你变。他说那怎么变?她文化程度在那里,还有人生经历,还有目前所处的境界,怎么可以变?我说:是你变!是改变你自己!人生只有一个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所以人我关系之中,如果从内外位置来说,别人是阳,我是阴,因为别人在外,外是阳;我在内,内是阴。如果从功能上来说,起主导作用的是阳,被主导的是阴。
所以我是阳,人是阴。人际关系中我起主导作用。不要怪别人,一切由自己决定。
3、形神合一(心身合一)。这里面形是阴,神是阳,也就是说身是阴,心是阳。现在老百姓的科学素养,或者对于自己生命认知、对医学的基本素养实在是太低了,所以张悟本一说吃绿豆,什么病都治好了,竟然就有那么多人信他,弄得绿豆涨价,还缺货。因为他不懂养生主导的是神。养生是精气神,就是太极图。
这三个层面,儒道佛三家其实都体现了这个思想。这三家不是那张矛盾图,而是太极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果要区分的话,三家各有偏重。哪一家偏向于讲天人合一?道家。哪一家偏向于讲人我合一?儒家。哪一家偏向于讲心身合一?禅宗。禅宗偏于讲心。有人说: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绝对化。因为三家不可强分。就治心来说,三家都重视治心。
在太极图当中,就能体现出来,把这三家的思想共同反映出来。所以我写了一个对联,易贯儒道禅(医),道统天地人(心),重点落实在心上。我们看怎样来修心?
三家的修心各有侧重。儒家讲正心。大家如果学过《大学》,会发现,《大学》里面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是关键,承上启下。道家讲清心。佛家讲明心,叫明心见性,即可成佛。这三家,无论哪一家殊途同归,这三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就是乐。
佛家说人生下来就一个字:苦。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想来到这个世上,我们都是“被出生”的。生命又是十分短暂的,按照佛家的说法生命就在于呼吸之间,没了。这短短的一生,实际上都讲一个乐。所以修心,修的一种快乐之心,当然你也可以叫幸福,就是快乐。好多人又从文字上说幸福不是快乐,快乐不是幸福,你知道什么叫快乐吗?不是吃喝嫖赌,那是小乐,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儒家叫做无忧之乐,孔子和颜子快乐地生活着。《论语》二十篇,第一篇,第一章,叫:“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琢磨好几年,这讲的是人生的三重快乐境界,都追求一个乐的。所以孔子说:作为一个君子,君子有三个“不”: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不忧,就是没有忧愁,没有忧愁就是快乐。正了心之后,你就有一种无忧之乐。而道家讲清心,清了心之后你就有一种逍遥之乐。庄子《逍遥游》,在我看来比什么心理方法都管用。
我有一次给企业家们讲课,我经常要讲《逍遥游》,我说你听到我讲《逍遥游》之后,你就剩下两个字,下面说:逍遥。我说不,再想,哪两个字?结果我上一次在沈阳东北大学讲课,有一个女的,长得很漂亮,她回答“销魂”。(笑)周易上说,人一生下来灵魂就在外面游荡,叫做游魂。学《周易》就是找到自己的魂,叫归魂。人一生下来灵魂在外面游荡,要把游荡的灵魂找回来,回到自己的身上,叫安身立命,安身就是要安心,这样命就定住了,这叫修心。修心是有方法的,我们的方法很高明的。
佛家讲明心,明心见性即可成佛。你们能不能成佛?能。苏东坡和佛印大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佛印跟苏东坡说:苏东坡,我越看你越像佛。苏东坡跟佛印说:佛印啊,我越看你越像牛粪。佛印没有说什么,笑一笑。苏东坡很得意,回去跟他妹妹苏小妹说了这个事情,苏小妹说:“你心中有什么你看别人就像什么,人家佛印心中只有佛,所以看谁都是佛;你心中只有牛粪,所以你看人家就是牛粪。”你心中有佛,看谁就都是佛。所以你要明心见性,这叫解脱之乐。
这三家在养生方面各有侧重,儒家偏于养德,从伦理方面来养生。道家偏于养身方面,从生理方面讲佛家偏于养心,从心理方面讲养生。当然这三家只是有所侧重,不是说儒家只讲养德不讲养身,不讲养心,不是这个意思,太极图不是中间一刀两断的。
修心有四个层面:修天地之心、修民族之心、修企业之心、修个人之心。前面三个不说了,我重点讲修个人之心。那我们修个人的心,有什么方法?修心有一个共同的法门,一个字:静。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还是佛家,儒家说:半日读书,半日静坐。道家说:致虚极、守静笃。你要虚和静,这个往往容易做到,但是虚到极点,静到极点,这就很难做到。这实际上跟佛家讲的三个字也是一回事,佛家说:戒—定—慧。我们人生下来就苦,怎么摆脱这个苦?先要戒,守戒律,佛家讲“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我在2004年10月3日到7日举办了第一届企业家修心特训营。五天内吃饭不许说话,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能悟道,才能够修心。坐在地上五天,课间不许说话,中午吃饭也不许说话,叫静语。五天下来大家焕然一新,不少企业家觉悟了,归零。归零就是虚极静笃。
刚才讲佛家的戒—定—慧。定是什么?定就是道家说的虚极和静笃,就是到了偏于心灵的定。“戒”偏于行为层面,“定”就是心理层面,心灵层面。定就是禅定,禅宗里面分为四禅定,定了之后就能开智慧。这也就是《大学》中说的“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这三家工夫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易字统领起来。就是易家的“洗心法”。易是用来洗心的。
怎么洗心?当然首先要静。观象洗心,怎么观象。“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修心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无思也。没有思维,不要有意念,要排出一切杂念。以后有缘,我们可以来训练,排除杂念。我先问你一句,大家先把眼睛闭上,什么都不想,你能不能做到?可能很难。好多人说老师你别让我什么都不想,你让我什么都不想,我反倒什么都想了。你可以先用有为法,再达到无为法。也就是先想一个地方,先想一念,以一念代万念。
第二步,无为也。无为是指行为上的,好多人觉得无为就是不要去做,就在家里睡大觉,不是这样的。无为就是不要人为,不要按照自己的意念去做,要按照自然大道去做,按照本然——本来的样子去做,所以叫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你在行为上不要按照自己的意念做事,不要按主观意志做事。
第三步,寂然不动。这都是递进关系,先没有思虑,然后行为上宁静,这样就达到寂然不动了。寂然不动是哪里不动?表面上看是身体不动,实际上不是,是心不动,心不动了就大动。“寂然”就是无声无息,实际上就是一种永恒的状态。佛家三法印中就有“涅槃寂静”,也就是“易”之三义中的“不易”义。
太极图上,心不动在哪里?寂然不动就在太极图的最下面。这个时候怎么样?立即白的就来了,就进入震卦了,也就是“一阳来复”了。也就是到了第四步“感而遂通”。——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太极图。你在太极图的什么位置?只要搞清楚你是什么五行,你是什么八卦,你就知道在太极图上的什么位置了。我们看一下太极图的八条半径就可以看出,它就是八卦。最上面全是白的,所以是乾卦,最下面全是黑的,所以是坤卦。左边这条半径是一半白一半黑,但是白的一半在外,黑的一半在内,所以是离卦。右边一半白,一边黑,但是黑的在外,白的在内,所以坎卦。剩下四个卦黑白的比例恰好就是外面的八卦。所以只有这个太极图是唯一正确的太极图,因为只有它可以量化,它就是外面的八卦。
第四步,感而遂通。你寂然不动就到了坤卦,就像一天当中阴气最旺盛的是子时,所以子时就活了。这是怎么动?是感动,是感应。一下跟外物感应上了,就明白天下之故,天下万事万物的本质和规律了。
无思也、无为也相当于佛家说的“戒”,寂然不动相当于佛家说的“定”,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当然就是“慧”了。观象洗心,观卦象,观太极图之象都可以洗心。首先太极图这个象你要观出来。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观卦象。要说六十四卦都学会很难,但是学一个卦就够了,就是乾卦。因为这个卦就是你心灵状态的反映,就是你人生过程的一种反映。人生就分六部曲,你到了哪里,怎么观出来,只有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我在《全解周易》一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这种观卦象洗心的方法。把自己变成一个小人儿,走进乾卦卦象中,看你在六根爻的哪里停下来。我从2004年开始就在讲这种方法,一直讲到现在,做了一千多场测试,只要静下心来走进去、停下来,那么你停留的位置就是你现在的处境,就是你的时空点,也反映了你的心理状态。你看这个卦像什么,也是很有意义的。
举一个例子,上次我在复旦大学讲课,有一个人来听,他说张老师,我怎么看了像几只蜈蚣,那就很有意思。他说什么意思?我说现在不告诉你,我一会儿告诉你。下课的时候我告诉他。他说太对了,就是这样的。什么意思?这个象,就是他内心困惑、挣扎、矛盾,不知如何选择的反映。
还有一个人,他说怎么像六根铁棍。我说你观了之后感觉怎么样,他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说那你再进一步看还有什么反应没有?他说这六根铁棍压得我好害怕,很恐惧。我说你有牢狱之灾。后来这个人就进去了。但不是说每一个人看了六根铁棍都是要坐牢。
有一个人说我看出六根铁棍,我说你什么感觉,他说我手抓在最上面那根铁棍上荡秋千,我说你的艰难马上能渡过去。你有一种攻坚克难的气派和能力,所以困难能渡过去。同时也说明你做事太累了,有一种歇息的感觉。知道吗?这就叫科学。如果所有人只要一看到六根铁棍都要坐牢,这就叫迷信。虽然看到都是铁棍,但不同的人感觉是不同的,要具体分析,这就是科学。很简单,虽然看到都是六根铁棍,但是对每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就看你在潜意识状态下的心灵感应。你为什么紧张,为什么害怕,说明你潜意识里有一种恐惧感,说明你做了亏心事,做了违法的事,将来发现把你抓起来,关到监狱里,所以这很合理的。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然后再走进这六根线段当中去。你走啊走啊,在这六根线当中行走,然后慢慢停下来。就表示你就处在这个阶段,然后它会告诉你这么几件事:第一这个时空点的总体情况;第二告诉你应该怎么去做;第三告诉你结果,这样做的结果是吉还是凶。这就是《易经》原文,所以《易经》实际上是一部人生的辞典,你遇到什么难事,就翻一翻它,它是一个人生的指南,是一部辞典,你可以来查。当然需要你来感应,怎么感应?就是寂然不动才能感应。我测试了一千多场,只要你是静下来的,那么你的情况就跟《易经》上说的基本一致。而这种观象的方法就能把儒家的正心、道家的清心、佛家的明心三家融为一体,并且可以操作。
好多人说我还有其他六十三卦怎么办?非常简单,一个卦就变出其他六十三卦,这就叫做变卦。这就是易学,要不断的变,不断的修正自己。其实真正学会了《周易》,根本不用算,一问什么事,就知道看什么卦。这个卦就告诉你这个时位的情况,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希望大家可以走入《周易》神秘的殿堂,这里面一定能够带来修心的大智慧。
最后祝每一位朋友都有一个健康的人生、快乐的人生、智慧的人生。谢谢!
第五篇:《饮酒(其五)》教案
《饮酒(其五)》参考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法指导
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1.陶渊明生平
陶潜,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今江西九江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任官,他的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但到陶渊明时,家境衰落。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
/ 6
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高傲的脾气使他不愿迎合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终于辞官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回家乡当隐士去了,与官场彻底决裂。《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2.解释下列词语: 喧:吵闹的声音。
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辨:说明。
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二、解题
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3.散读课文。
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的是诗人悠然自得、宁静淡泊的心境,所以,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这是五言诗,朗读时按二/三结构。
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洁身自好不受尘俗的烦扰。起句应读的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但体现出得意感。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何能尔”设问,尔,代前句,写出了反常,与众不同,故应读重音。
/ 6
“心远地自偏” 此句为全篇之骨,要读出一份自豪,体现出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读这两句之前,应有个停顿。因为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这两句是颇有意境的诗句,要读出你的想象和联想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来。
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
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句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4.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四、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
/ 6
“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时俯时仰,“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意境宁静清远。
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意境体宁静恬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恬静优游的情景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悟到此中的真意是什么呢?为什么作者说没有什么可辨呢?
/ 6
明确:因为作者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要远离名利纷争、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这些是需要有心的人去感悟的,不需要用语言去辨。
问:在这里作者达到了一种什么心态境界呢? 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3)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五、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六、艺术特色鉴赏
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一、二句叙事,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自然引出后面两句。
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前面四句在事理情中融情,透露出诗人恬淡的心境。五至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景中寓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
/ 6
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七、课堂小结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诗人是随心而写的,是触景而生的情,人在景中,景在人的活动中,人与景融为一体,悠闲的生活与优美的自然相得益彰,观景有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但要欣赏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还要学习作者那种远离名利纷争,怡然自乐的生活态度。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