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
教学目标
编辑 锁定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三个纬度就是K、A、P,加上学习事件(Occurrence)本身首字母为O,就是我们所说的KAPO模型。设计思路 编辑
教案
教案是课堂教学思路的提纲性方案。什么叫做有教案?什么叫做没有教案?
一个确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拿到一节课的题目时,在头脑中立即就形成了一个教学思路方案,即使当时没有能够写出来,那也是叫做有教案!
一个徒有虚名的教师,甚至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教师,即使利用很长的时间,拼凑出了一个五花八门的二、三十页的教案,或者是什么教学设计,但是心里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教学思路方案,这也叫做没有教案!
教案是常规教学中所设计使用的,是写出来的教学思路方案。不是上课时,老师自己看的,更不是给学生看的!也不是用来进行教学交流的。撰写出来的教案,主要是给教学领导检查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一个更加详细的、加强版的教案而已。
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上,添加了“指导思想、学情分析”等栏目。其中,有的一些项目等的内容,在教案中是不用写出来的。
如:学情分析。自己的学生,自己应该很清楚。可以不用每个教案都写一遍。写出来就是一个词——啰嗦。
教学设计通常是在区级研究课、教学交流展示时用的。将任课教师平时在教案中,不用写出来的项目写出来。
如:“指导思想、学情分析”等。为的是给不了解您的思路的听课老师、专家、领导们看的。因为他们不会像孙悟空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那样,钻到您的脑子里去,了解您的想法。
教学目标 编辑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平时人们常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际上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常常被人们简化为:“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那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勉强地加上了一个学科情感。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中的三个方面:①知识。②技能。③情感。
有了课堂教学目标,教案中的教学过程的撰写,就可以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了。教学目标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即:一对一的关系。教学目标也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的某几个教学环节,即:一对多的关系。
当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别完成的所有的教学目标时,这节课的教学工作也就结束了。不是吗
隐含的教学目标就是在教案中,不能写出来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隐含目标的内容就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果将隐含目标在教案中写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容易使得本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产生混乱,以至于不知道是哪一个学科了。
如: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唯物辩证法等。这是要求各个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潜移默化地、细雨无声地,灌输给学生的。
如果写出来,每一节课都差不多一样,不但是违反了教学目标的唯一性原则,还会写大了、写多了、写偏了、写远了。有可能就成了是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了,如:政治学科、哲学学科等。
隐含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有,更重要的是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能体现出来,又不能影响教学主线。还要能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隐含目标的实现,可以借助于教案中的活动主题、活动任务、列举的案例等来实现。如:
①图形图像课中,对比今昔天安门广场全景图的技术实现。
②电子表格课中,判断刚刚设计、输入的公式对错与否,不是某一个,某几个学生、老师的判定的,也不是什么民主投票决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运行一下,就知道了!
③声音信息感觉媒体课上,举例音乐的曲调和歌词的传播信息的特点和效果时,举例“日本鬼子投降后,曾克林帅部入关,在沈阳火车站唱《国际歌》”“抗日时期,冀中平原夜间老百姓让门外来人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过程中,还要设计有对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等的评价分数,如:百分制的5分。
一维目标 编辑
知识与技能 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维目标 编辑
过程与方法 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编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和情感态度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
这三个纬度就是K、A、P,加上学习事件(Occurrence)本身首字母为O,就是我们所说的KAPO模型。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和情感态度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
整合策略 编辑
在教学目标设计时整合三维目标。把握目标
“整”就是整理,“合”是组合,“整合”就是根据完整性、系统性与有序协调的原则进行整理,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效果。要整合三维目标,前提是要整体解读文本,科学确定每一个维度的目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在阅读文本时,首先要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点。如教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四篇课文,就不能简单地与学生泛谈要保护环境。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分别确定“人类的朋友”“关爱生命”“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然后,再确定知识与能力的落脚点、过程与方法的展开点,如紧扣文本中的“它从那么远飞到这里来,是要和我们做朋友的呀”“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等语句,进行朗读感悟、想象体验等,全面制定教学目标。
组合目标
目标的逐维分解有利于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分解目标只是教学目标设计的第一步,关键是把分解后的目标整合起来,整合的目标更有利于目标的结构化和整体化。如王自文老师设计的《古诗两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课的教学目标:①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②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③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明了诗与诗之间的内在联系,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在目标的表述形式上,虽然没有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明显的提示语,但是每一条目标都很好地把三维目标交融在一起,并且分层递进,为课堂教学达到三维目标和谐共振奠定了基础。
落实目标 编辑
情景假设
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 “同化” 或 “顺应” 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新知探究
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三维目标
知识应用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为此应该设置智力台阶: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四是学科综合。其次要落实四项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方法 编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 “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 为 “ 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 ;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 “ 渔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里 “ 教 ” 是条件,“ 学 ” 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
三维目标
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 “知识清单” ;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价值观 编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出来的吗?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都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教 ” 给学生。
三维目标
一般说来,态度与价值观,可能是没法 “ 教 ” 的。本质上,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一种主观选择,是行为主体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看到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你可能落下同情之泪,也可能想方设法帮助他,还可能视若无睹;购物时售货员少收了货款,你可能暗自庆幸匆匆离去,也可能赶快纠正予以补足,或者以为这是对商业欺诈的合理报复而兴奋不已 …… 凡此种种反应,都是植根于行为主体深层认识的主动选择,都是建立在主体此前所真正持有的、对世界和对自己行为自以为正确的观念基础上的,都是建立在主体性认识与情感基础上的。在主体性认识没有形成或改变以前,可以告诉他可能有几种价值选择,正确的选择是什么;还可以告诉他错误的选择有什么不利影响,甚至可以强迫他按照正确的选择去行动。但是,只要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选择不是建立在自主性认识的基础上,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因为它们不会影响学习主体此后的选择。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答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 “ 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到的认识。其实,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不外是让学习主体有可能实现主动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如此,知识、能力教育亦如此。
多维目标 编辑
一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多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三维目标
第二篇:三维目标是怎样提出的?
三维目标是怎样提出的?
第一篇
认识
一.什么是三维目标-------定义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标准,也就是教学活动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夏谷鸣,2008)。
二.如何理解三维目标------含义
知识与能力:是三大目标之一,而且处于首席的位置。因为知识与能力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同时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知识与能力是新课程提出的目标,但实际上它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双基”,即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掌握33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优秀的要达到4500-5000个词汇。读懂一定难度的文章,学会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是能力赖以形成的基础。无论一个人说得多么漂亮,如果没有基础知识,用的时候看到词不会,小文章也看不懂,解释不了,等于没学。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松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当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有一种不加分析地,笼而统之地淡化甚至贬低“双基”的倾向,有些教师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种钟情于“创新”而冷落“双基”,他们把基础和创新完全对立了起来,这显然是错误而有害的。事实上任何创新都离不开继承,任何高精建筑,都离不开牢固的基础,正确的继承和扎实的基础只会促进而不会妨碍发展和创新。现在,课改纲要把“知识与技能”列为三维目标的第一维,这不仅是对于我们过去重视“双基”教学所给予的应有的肯定,也是对当前某种淡化“双基”的倾向所提出的一种警示。
过程与方法:是课堂教学目标之一,“过去的教学大纲从来没有这样提出过。今天作为目标提出是为了匡正“以知识为中心” 的教学偏颇。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的弊端之一,就在于重结论,重结果,而轻过程,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采取了填鸭式、接受性学习和死记硬背。现在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一个维度,因为它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达成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学生生存、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它留给学生的是一些对他们终身有用的东西,所以充分肯定了它的教育价值,表明了对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过程给予了高度重视。打个比方,说知识好比一个百宝箱,里面藏了大量的珍宝,而这些珍宝不会自动的学习与探究。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探究通过创设情境等手段与途径,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实现知识的内化。这个过程就是新课程要求的“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联系实际体验感悟知识的过程。“过程与方法”虽然作用重大,但却不是离开“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独立自在的目标,而是相随二者同步发展的伴生目标。在教育目标中引进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表明了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这是为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 “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相对应。但“对应”并非相等,它比之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人的精神状态。从知识的传授到对人的重视,从技能技巧的掌握到对人的精神、心理的关怀,凸现了人的本体意义。有效的情感教育不是通过讲解培养的,它搭载于情景话题、语言知识、小组互动、语篇的输入和输出等教学因素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知、体会和反思,直至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品质(胡洁元,2009)我们也可以反思一下,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向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那样关注过他们的心理健康,做学生心灵的“牧羊人”?黄洋的个案令人心痛。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陷入了教育的误区。学生潜移默化中已经被植入了价值观迷茫的基因。只育“才“不育”人。结果必是“人才两空”。三.如何整合三维目标-------意义
三位目标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说知识与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过程与方法则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途径与手段。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保持课堂教学具有生命力的系统。三个目标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整体。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说得再明确不过:“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句话至少让我们明了这样几点:
(1)“过程(二维)”是三维目标的最重要的连接纽带:既是达成认知目标(一维)、情感目标(三维)的主要途径,也是“学会学习”即掌握方法的途径。如果离开了教育教学过程,培养人的教育目标就成了一句空话,方法也不可能产生。
(2)落实第一维目标——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是教学的最基本的过程,而第三维的目标——形成正确价值观是蕴含在这一基本“过程”之中共生的,而不是单列的教学过程,也不是外贴的标签。它必须是在认识知识及建构知识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总之,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终达成,离不开体验、探究的“过程”和科学的“方法”,任何一种学习过程都不仅仅是单纯的认知学习过程,其中还包括学生动机的维持和改变,情感态度的形成、变化与思想文化的熏陶等等。过程和方法是连接另外两者的纽带;知识与技能是实现另两个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另两者的升华。举个例子如果把英语素养比做一座由“三维目标”构成的大楼,知识与能力就是基座,过程与方法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上层建筑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这座大楼的内外装修。
第二篇
思考
一.三维目标设立的误区
关于教学目标的英文表述有三种:Goals,Aims,Objectives。但这三种表述却有着明显的区别。Goals和Aims指的是目的,Objectives才指目标。是以学生为出发点,是具体的课堂学习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所确定的目标当属此种。然而在平时的听课、评课、说课活动中,有些教师却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重视,在教案中省略了对教学目标的描述,直接描述教学过程;有的教师把“目的”当作“目标”,导致目标过于笼统、宽泛,甚至流于形式;有的老师任意降低或拔高目标。这些问题和偏差给实际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误导性。
第一,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然而,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课堂上,最应该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失或者变得含糊。一些课听下来我们总觉得心虚,我们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只抓“双基”,但也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双基”。“双基”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也是形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4月15号在64中,听了两节张若兰老师和朱海风老师的家常课,感触颇深,两位老师都是特别能就这学生的高度设计课堂的教学。比如说朱海风老师讲的是高二的定语从句,她没有上来就讲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先行词这些比较抽象的名称,而是从一个问题导课的“Who is the most handsome boy I our class?”一个小伙子很自信的说,是我。大家哄堂大笑。这样的一个问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接下来老师就从”a handsome boy”这个词组入手,讲了什么的定语,什么是前置定语,后置定语,什么是定语从句以及定语从句中各个部分的名称,作用,用法以及练习。层层深入,问题设置非常的充分而且注意了学生的反馈。一堂课下来,所有学生都能跟得上老师的思维,学生学会了什么是定语从句,什么时候该用关系代词,关系副词怎么用。我们说这样的课堂就是生命化的课堂。他没有多么的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能俯下身来关注到你的学生,这样的课堂就是生命的课堂。可能3中,附中的孩子不需要这样上,可是64中的孩子就是需要这样上,这不就是关注了学情吗?所以说理论是永远也离不开实践的检验的。
第二,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首先,由于“过程、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往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有些教师是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方法的价值丧失殆尽。学生们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这种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但是,现在却有教师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这类教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有积极的作用。我们纵观现在的高中课本选材广泛、题材多样,而且每一模块、每篇文章都是仔细斟酌、精挑细选的,摆在师生面前的就像是一桌丰盛的精神盛筵。学生读完每篇文章、学完每个模块都会受到影响和启迪。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及时对学生启发和点拨,利用好它们。如:必修一Module2就是“My First Day at SeniorHigh”,通过教学要向学生渗透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的情感态度,与老师同学积极融洽地相处。必修二Module2是“No Drugs”,通过教学要向学生渗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思想。通过必修二“Newspapers andMagazines”和必修五“The Great SportsPersonality”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习宇航员、运动员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通过Module2和Module4“Fantacyliterature”和“Music”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热爱文学和音乐,培养音乐和文学素养。通过Module6“War and Peace”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每学到一个模块,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欣赏,以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看完后用英语写出自己的感想或感受,或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讨论,用英语写出调查讨论的结果,上课时大家一起分享。也可以适当组织小型辩论赛来弘扬积极正确的思想,摒弃错误的观念。
二.三位目标的表述 1.分析教材特点:
NSE高中英语教材整体分析
一、词汇分布情况
初中阶段1600词。通过多种语境和有意义的训练,学习新词,使学生在学完1-5册时词汇量达到2500词,顺序选修完6-8册时词汇量达到3500词(课表要求的词汇量:)。
二、语法项目分布 1.必修一:复习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动词的-ing和-ed形式作表语和定语、形容词比较级、冠词;
2.必修二: 将来时、过去完成时、不定式、动词的-ing形式作主语、表语、状语,副词和副词词组、状语从句;
3.必修三:被动语态、不定式、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间接引语、定语从句;表对比的状语从句和让步状语从句,并列句、主谓一致;
4.必修四:将来进行时,将来时表达法,被动语态的复习,情态动词,条件状语从句和让步状语从句,祈使句;
5.必修五:前三个模块式动词的复习,包括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将来时,过去时,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ing形式-ed形式,to do ,系动词;第四模块复习被动语态;第五模块复习状语从句;第六模块复习定语从句。比前四册书加深了,综合性更强了,对应着更多的训练题,在学中用,在用中学。6.选修六:动词的-ing形式做状语、动词的-ing形式的完成式和否定式,以及动词的-ing形式作宾语和不定式的区别;现在完成进行时;虚拟语气。
7.选修七:构词法;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倒装;强调句;更多的状语从句的复现;省略;过去分词作状语的用法;虚拟语气。
8.选修八:主语;情态动词;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状语和状语从句;定语和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不简单罗列或讲解语法结构和规则,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对比、总结等方法发现语法规则,培养语法意识,并给学生提供运用语法的机会。
2.三维目标书写的几个关键词
全面:就是指既要有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也要有能力,情感,习惯方面的目标。适度:就是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一安课的容量既不能太多,以致学生消化不了,也不能太少使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目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个班里的几十个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动机水平是有差别的,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应有针对性,又分别适合于上中下不同水平的学生。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分层次教学。要关注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这也是我们生命化课堂所追求的。
明确,就是目标要抓住教材的重点,不要不分主次地提出一连串教学目标。具体:主要是指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要用学生的学习结果来表述,不要用教师或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来表述。例如“可用”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或”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来表述。用学习结果的动词来表述,这样才能检测教学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通常使用”认识,掌握,能用。。表示,能说出,能标出“等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这就使教学目标具体化。3.三维目标的设立原则
.理论依据《英语课程标准》,一堂英语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方面设定,即教学目标(Instructional Objectives),包括语言知识目标(language knowledge)、语言技能目标(language skills);教育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包括文化目标(cultural awareness)、情感目标(affect),学习策略目标(learning strategy)最后是个人发展目标(Personal Objectives),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根据Mager(1984b),教师在撰写教学目标时要把握ABCD原则:
A---Audience(行为主体),一般而言就是学生,如:Students will be able to…(122中的课例)
B---Behavior(行为动词):对学生的行为、动作或者做事的结果的预设,这种行为或结果必须是可以观察或者听到的。在叙写教学目标时,我们可以参照《标准》里课程目标不同方面、不同级别所用的行为动词,如理解、抓住、听懂、提取、表达、列举、预测等;也可以参考布鲁姆等人提出的认知、情感、运动技能等领域目标分类所用的行为动词来叙写教学目标,如define, describe, identify, know, label, list, match, name, outline, recall, recognize, select, state, comprehend, convert, defend, distinguish, estimate, explain, extend, generalize, give examples等。
C---Condition(行为条件):在何种条件下学生做事或开展活动,如:after debating,given a specific instrument等。
D---Degree(表现程度):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生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4..案例分析:人教版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的Warming-up和Reading
【教学目标】
Help the Ss to get to know how to help wildlife 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wildlife.(让学生了解如何帮助野生动物并且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Train the Ss’ learning strategies, such as skimming and scanning.(训练学生的的学习能力如速度和细读能力)
Get students to learn and use different way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去表达自己)
【分析】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预期描述,是以学生为目标主体的,而不是教师。判断教学有没有效果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所以,我们在关注教学目标时常见的help,train,get…to learn等描述都是不符合新课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理念的,取而代之的应该是“Students will be able to…”等课时教学目标描述,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指导课堂教学围绕学生进行。教学目标描述不明确、不具体,形同虚设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英语Module 4 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的Reading
【教学目标】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learn and master the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学生能够学会并掌握有用的词汇和词组)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提高阅读能力)
Learn to keep 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 life and foster sense of humor.(学会对生活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培养幽默感)
〔分析〕目标1)的描述过于模糊和宽泛。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中出现的新单词和新的词组往往较多,教师要列出要求学生掌握的具体词汇和短语,否则学生会因目标词汇过多而产生畏惧心理。目标2)提到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学生无法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可以学到或者说培养起来的。这些都是一些虚设目标,没有可操作性,缺乏可评价性。
讲了这么多,下面该轮到我们实战演练了,大家可以就刚刚看过的课,谈谈自己的想法。这节课的三维目标已经呈现在大家面前了,我们看看这个三维目标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注意到了刚刚讲到的几个原则?在授课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实现的?那我们把时间交给大家。
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将高中阶段的词汇量由原来的2,000个增加到3,500个,这一大幅度增加势必给中学的词汇和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近几年NMET阅读理解试题十分重视对考生猜词能力的考察,因此猜词能力即使用猜词策略的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让学生了解英语词汇的一些常见的构成方法,就可以对词义进行有效的猜测。构词法(派生,缩略,合成,混合)知识不仅有助于词义猜测,还可以大大扩展学生的词汇量。上下文线索(定义,解释,同义,反义,举例,因果,背景关系):一个单词用在不同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所以孤立地去背一个词的定义对于充分理解词义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从上下文中去揣度词义这一策略在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能够学会。。的方法)2.能力目标:
(1)有助于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并使阅读更加轻松容易。
(2)训练学生从上下文猜测词义使他们大大增强了理解能力并且阅读速度也大大加快。(3)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整体理解的能力。学生在阅读中必须把注意力导向更大的(过程与方法应该描述的更加清晰,设计了哪些活动,通过活动,学生能够获得哪些能力。哪些活动是适合全体学生的,哪些是适合有一定能力的学生的。体现分层次的教学)语言单位,增强学生对文章整体的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教学手段更加有趣而且充满挑战性。因为猜测过程本身包含着解决问题的特点,所以它使阅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迎接挑战。
(2)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也使他们在阅读中建立起很强的自信心。(稍显宽泛和模糊)
那么,活动的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样几句话: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查·艾霍尔)
第三篇: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关于庄子的传说也都或多或少的带有一些神话色彩,因为他的神秘,我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敢读他的原著,因为自己的水平不够高,索性读现在流行的于丹《庄子心得》。读完后,感觉庄子的思想绝非“淡泊明志”这四个字就能概括。他的一些教育思想直至今天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让我受益匪浅。《逍遥游》中有这么一段故事,会子对庄子说,魏王送他大瓠之种,长成后,结成了一个大葫芦,但是这个葫芦用来盛水,则立不牢稳,难以胜任;分剖为瓢,则平浅不容多物。因此把它击碎了。而庄子则认为惠子拙于用大,他说,为什么不把它束于腰间,作为腰舟浮游于江湖呢?惠施认为无用的大树,庄子把它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在庄子看来,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用处。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的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至乐》中,庄子还谈到一个鲁侯养鸟的寓言,说从前有个海鸟落在鲁国之郊,鲁侯把它迎进庙里,献酒给它饮,奏乐给它听,摆上牛羊肉给它吃。不出三天,海鸟死去。这告诉人们,要以养鸟之道养鸟,不能违反本性。
以上可以看出庄子的教育主张:不要以己教人,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看完庄子的这两个故事,让我反省了很长时间。因为我正如那个种葫芦的人,不,我可能远远不及那个人,那个人充其量只是浪费了一堆葫芦,而我的某些做法可能会禁锢一个孩子的发展。虽然我经常提醒自己,作为一个英语老师,上课时应该力图让孩子们喜欢英语,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丰富孩子们的思维广度,但有时却仍丢不掉一些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习惯用同一个尺度去要求学生。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个性和长处,倘若我们按照其个性,把这些长处挖掘出来,那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我们的学生就会万马奔腾,我们教育的硕果就会挂满枝头,芬芳无限。当然,尊重个性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挖掘长处,扬长避短。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确,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谈得上教育。否则,我们教育的结果,只能是培养出一群学习的机器;甚至有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更有桀骜不驯者,根本不接受你这一套,甚至走向极端。总之,那样的结果,只能是众马齐喑,我们的马儿都失去了其活跃的本性,怎么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也会南辕北辙,永远达不到它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要抹煞他们的青春活力。同样,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要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教育学生,要按照学生的特点去安排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
除此之外,于丹在《于丹庄子心得》中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于己于人,无论你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你去顺应的外在世界,却需要你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何尝不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你充当的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对,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时,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我们的快乐,就是可以从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眸子里,看见他们对你的喜爱,夫复何求
提问人的追问 2009-07-19 11:31 有1000字吗?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9 11:37 第二篇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中看到于丹老师在讲庄子,心中有所触动,于是便上书店买了于丹《庄子心得》一书。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是啊!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世间的大与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但其不知唯有大境界之人,才能看到事物其真正价值。庄子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他的“逍遥游”里的境界“心向往之”充分体现出: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需要的是质询自己的心,问一句:面对这纷繁芜杂的环境和世界,面对自己的顺与逆,我们首先应该想如何发展自己,有了更广阔的眼界,才能有大的境界,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自己。正如那句:庄子的逍遥游给了我们每一个凡俗的生命一双非凡的翅膀......于丹用内心、自然流露的语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用那些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诠释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感悟和超越,多么简单而又难以做到的层次。阅读完全书我清楚的认识到:每一个人只有真正清醒地认知了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现如今,我们常被“现实”错过了太多太多。我们这一生一直用于外在的发现,而从来看不见自己的心到底有什么愿望。往往在他人过多的言论中盲从,迷失自己的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只不过是自己生命的质地和所处环境间的一种匹配而已。从认识自己,到倾听自己,直至认知自己,才是一个美好幸福的人生历程。而不是盲目的认为流行就是时尚,不停复制效仿着他人的所做所为,却不知时尚有的时候只是少数人的一种趣味,而流行有时候像流感一样,它只标志着一种数量,并不代表着品质上的更高级。我们站在当下也该拥有一双如庄子那般灵魂的眼睛,获得一份清明的理性,而完成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于己于人,无论你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你去顺应的外在世界,却需要你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何尝不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你充当的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对,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时,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已经尽心尽力。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9 11:44 第三
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
春节期间,我该读一本什么书好呢?我站在书架前搜索。最后,我把眼光停在于丹《庄子心得》上。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一遍,但能记住的似乎太少了。但总又时时在我的心里缠绕,让我时时回味,时时想再读的冲动。
对庄子知之甚少,印象中曾读过《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还读过《庄子.内篇.逍遥游第十七》“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在学校或函授期间也只读过两篇中的一部分,基本上没读懂。其它内容更不要说了,连读也读不下去,何说理解圣人之意。但圣人的智慧、思想、寓言、风格又深深地吸引了我,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召唤着我。我捧着书再次读了起来,读的那么认真,那么真诚,似乎成了我睡前的必修课。我于梦中随他去“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的生平,《史记》中记载的是战国时候宋国蒙地人,曾做过漆园小吏,他一辈子就生活在一个战国纷争、战乱频繁,而到处求贤若渴的时代,他隐居不仕,终老天年,没有什么社会的名分。
《庄子》这本书,历代被奉为经典,现在能看到的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读完全部内容,我似有所思,亦有所想,对我们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为我们的为人处事指点迷津。
一、淡泊名利,笑对死亡
庄子家里很贫困,有时穷得实在是揭不开锅。他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是有清醒认识的,他身边也有很多的有钱人,他也有很多的机会去享受荣华富贵,但他把这些东西看得很淡了。利束缚不了他,为利辛苦,为利奔波,却丧失了自己很多的自由、很多的快乐,“心为形役”,太不值得了。庄子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精神决不潦倒。
名利名利,破名比破利更难。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所以他不爱说什么。当楚王请他出山为相时,他却对请他的两个大夫说:“你们请便吧,让我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吧!”
庄子临死时对学生们说:“我死了以后,要 ‘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形体归于天地,生死归于自然,这就是庄子对自己的形体和生死的看法。他追求的是“乐生”,活得好比怕死要强得多。也表达了一种态度,就是第一不怕死,第二也绝不找死。道家的态度是在流光中顺应,去把握每分每秒,去乐生,让生命获得价值。
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啊。
二、境界改变命运
《庄子》的《逍遥游》篇中告诉我们,世间的大和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人的一生,大小之境应用不同,会带给你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人生。庄子用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而我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束缚了自己的心智。庄子是一个大智之人,他永远不会教给我们小技巧,他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人生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灵魂生活,这种灵魂生活是主善的。我们要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让我们释放自己,尽可能达到一个逍遥游的境界。
三、认识你自己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是有效率的。只有真正清醒地认识了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的观点,世界的一切,以它自己的角度去观察,永远都有它自身的密码,这个密码是看不破的。庄子告诉我们,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心。人最难解答的就是:我究竟是谁?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够去善待他人。庄子的寓言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能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我们需要认真想一想,我们需要不断地追问:这一生我们曾经多少次错失过自己?我们真正找到了被开发的那个机会了吗?怎么样才能找到那个机会呢?庄子在《人间世》篇中教给我们一种认识自己的能力。总结两个字,叫做“心斋”,就是用心的斋戒去真正反躬内省,看看你自己。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人生的每一条路。只有确立了这一切,我们才能以自己的清明理性去善待他人,善待朋友,善待子女,才能够做到对人对己的真正的尊重。
四、心态决定状态
庄子告诉我们:“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好像是一匹白马从门缝里跑过去,那样倏忽一瞬一样。这么短的流光在我们手里,怎么样才能真正地善待生命?庄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态度,那就是:达生。面对生命,我们首先要有一种旷达的态度,这种态度会决定我们生命的质量,心态决定人的状态。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决定成败胜负的,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当我们患得患失时,当我们心有所虑时,你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过分地相信技巧,要保持一种坦荡的好心态,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做到“以人合天”,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庄子教给我的远远远远不止这些,他的大道合乎自然,他的本性和悟性,他的世上总有路可走,他的豁达,他的“乘物以游心”,他的谆谆教导,无不在我的心中翻腾。读完第二遍,我感觉还是没记得多少,甚至忘了大部分,这激发我读第三遍的兴趣。
第四篇:120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
120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人类的智慧在科学与技术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人们利用技术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然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技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舒适、高效、快捷和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事故和核战争威胁等一系列负面影响,而当技术一旦发生失控时还会造成更大的灾难。如上就是20世纪全球所发生的最大的十大技术和工业灾难。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由此可见,技术具有以下特征: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和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等特性。
关于技术负荷问题,自然辩证法观点认为,任何技术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中立性认为,技术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和手段,在政治、文化、伦理上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其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价值性认为,任何技术都蕴藏着一定的恶善、对错甚至是好坏的价值取向。而两者的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技术的内在价值是指技术自身具有的属性及其产生某种效应的可能性,这是由技术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技术的现实价值是指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作用于客体产生的实际效应,这是由技术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不是绝对分开的。
技术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当技术对主题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的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或具有负面的价值。技术的正面价值毋庸置疑,若没有技术的正面价值,我们的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说不定我们现在还象老祖先一样呆在哪棵树上呢!正是因为技术的正面价值,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和进步。但同样,技术的负面价值也不容忽视。核技术的应用把我们置入了核战争的危机中;冰箱(氟立昂)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塑料袋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全球“白色污染”……
但技术具有正面价值还是负面价值完全取决主体的需要。如核技术用于建造核电站,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起的是正面价值的作用;如果该技术为恐怖分子用来制造杀人武器,并以此危及人和社会安全的时候,该技术就具有负面价值。由此可见,技术在此体现的是中立的性质。通观以上19件大灾难,大都说明了这个观点。印度博帕尔事件中发生的异氰酸甲酯外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中的核辐射,只是由于技术本身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没有起到肯定的作用,才起到了负面价值,对我们人类带来了灾难。同样我们可以看出,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下才能体现出来。无论是由“灵丹”变为“魔鬼”的DDT还是导致“兴登堡”号飞艇事故的罪魁祸首氢气,如果它们没有用来制造杀虫剂和当作助飞艇上升的氦气,那么他们自身的属性只能潜存于其中,很难表现出其价值来,而当此项技术被应用于工业和商业目的,它们的价值就存在于此过程中,并显现出来。
由此可见,技术的属性是二重的,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技术属性是两者的对立统一体。在技术与其主体发生的相互关系中,技术的两重性显现为技术价值的两重性,即技术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存于技术同其主体的关系之中。如网络有便于人们交流的自然属性,也有受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等社会因素制约的社会属性,它的两种价值也在于它被主体用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关系之中。
技术的社会价值包括技术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其与技术的自然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但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更应该重视技术的社会价值,但同样要适当考虑其它价值因素。可以这样说,大多数灾难的发生,大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技术价值的内部关系和各种影响因素,因此,这牵涉到技术价值的评价问题。技术价值目前的评论的方法很多,显得很复杂也很科学,但这么多灾难的发生同样证明了技术评价的失误。我认为技术价值的评价首先应充分了解技术的自然价值,然后协调社会价值中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关系。大多数灾难的发生,都是人们忽视了其中某一环的影响。
我们先看技术灾难性事件:魁北克大桥事件是“偷工减料”的结果,也即是经济价值决定一切的后遗症,好象没有技术的事;“泰坦尼克”号事件、维爱特水库事件、DC—10空难、海特饭店事件、“挑战者”号事件等都是设计上的失误,也就是说对技术的自然属性还没有完全搞明白,可能是对技术的充分信任和某人的充分自信而忽略了技术上的不成熟和缺陷的存在;“兴登堡”号飞艇事故是政治上的原因导致的技术失误,这是政治价值至上的体现;DDT事件是化学品滥用的结果,属于对技术的自然属性没有充分认识,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被逐步完善或者被淘汰;印度博帕尔事件,分明是经济价值决定一切的象征,要不为什么美国的污染公司非要开到印度呢;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不说也罢,首先是一个操作人员的好奇,其次是对技术本身自然属性的无知;而“非典”、“禽流感”等流行传染病,已被证实是人们忽略技术的生态价值因素的结果……
我们在看一下工业上的灾难,这个相对更明了一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法明顿煤矿灾难、德伯鲁克谷仓爆炸、拉夫运河小区事件、坎德玩具厂大火、米西索加火车出轨等大都是为了片面追求经济价值,没有顾及任何其它相关因素而发生的,但同时也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依克松•瓦尔迪兹石油泄漏则是操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英国口蹄疫则是生态价值被忽略的体现;而科威特石油大火是政治价值的产物…… 通过对灾难的分析我们知道,灾难的发生要么是因为对技术本身的自然属性没有真正完全的了解,要么是因为技术的社会价值内部之间的关系没有协调。一方面,我们知道技术的基本价值是指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效用价值,它是技术长期演化的产物,不受或很少受外在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技术本身,掌握其自然属性,遵循客观规律,做事不要主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犯愚蠢的错误,避免大多数的灾难的发生。技术上不成熟,设计上的失误将大大减少。另一方面,技术的社会价值也叫做技术的人文价值,是指技术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作用与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伦理价值等,还包括技术与人的解放、技术与人的异化,技术与人类的未来,等等。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衡量,不要单纯为了某一方面的价值而肆意伤害其它的价值。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研究技术价值有助于揭示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技术与价值是指技术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该系统居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之中并受其影响。只有真正地了解这些关系,并且在生产中密切注意,应该可以避免大多数灾难的发生。但在这个问题上还应该注意到技术伦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价值是技术伦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与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冲击。其中,以器官移植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为代表的医疗技术、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都在其各自领域里和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激烈冲突,其结果将可能在继承传统优秀伦理和道德的基础上,冲破落后的伦理规范的束缚,抛弃落后的伦理规范,建立新的伦理、道德甚至是新的文明。要及时研究技术与伦理的关系,恰当地提出适宜的新的伦理规范,代替落后的伦理规范,实施技术伦理的建设,并发挥新的社会伦理的调节功能,推动社会新型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在技术发展中要注意技术的发展目的性问题、对待技术负面效应的认识问题、技术追求的最高伦理问题、高科技与传统理论的相互冲突、技术与伦理道德等伦理问题。灾难的发生促使我们对技术负面效应的问题有了重新的认识。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对拥有的技术感到自信,但灾难的发生促使我们反省,我们的强大并非无懈可击。现代技术产生的负面问题促使人们探讨灾难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它的发生。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技术再进步一点,也许“泰坦尼克”号事件、维爱特水库事件、DC—10空难、海特饭店事件、“挑战者”号事件将不会发生。如果我们能对技术的预测更完善一点,对技术的控制更完全一点,也许DDT化学品泛滥事件将得到遏制。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自然、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我们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和探索也是无穷的,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人类可以采用“预凶”的方法谨慎地使用技术并预先做出对策。
恩格斯曾经这样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充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将对我们实行报复。” DDT化学品泛滥事件就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米勒在1939年9月成功合成了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开创了合成杀虫剂的先河,并因此而获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这同时也造成人工合成化学品的高潮,DDT在杀死了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益虫,从北极的冰块到新生儿的血液中,DDT无所不在,污染了全世界,对生态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给人类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祸害。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对技术望而止步或者悲观失望。
我们人类虽说不能杜绝技术的负面效应,但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减少技术的负面效应。如人们可以通过发明清洁生产技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上各种灾难的善后工作,如果要是没有现在的技术,那么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还在笼罩乌克兰,科威特的石油大火还在燃烧。所以,技术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的,我们要尽量减少技术负面效应的发生。只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我想我们人类还是可以和自然协调发展的。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任何技术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下才能体现出来,当技术对主题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的价值。在回首灾难的同时,我们要牢记血的教训,杜绝下一次同样事件的发生。我们绝不可因为这几点灾难而畏手畏脚,犹豫不前。虽然技术的负面效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但毋庸置疑的是,技术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阶梯,技术进步让人类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科学技术。
第五篇: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1.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3.3.为什么要课程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 4.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5.一.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第一,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阐述,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第二,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这种未完成性是指: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6.二、发展观.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乃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或人格。
7.三、知识观.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8.四、课程观.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