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的统一 (改进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两德统一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能力目标:利用影片和图片等激发学生热爱历史的热情。3.情感价值目标:引发学生对“两德统一模式”的思考。
二、知识重难点 1.德国为什么会分裂? 2.柏林墙 3.德国统一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历史影片、图像的应用。
四、教学设计过程 什么是德国统一? 1.德国做错了什么?
我们知道,由德、意、日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先后有61个国家,越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交战双方动员总兵力达1.1人。战时军民伤亡超过1亿人,其中死亡7000万,军费消耗1.1万亿,直接物资消耗和破坏4万亿美元以上。(图片:希特勒和党卫队)2.两个德国,四个管家。
(1)为了惩罚德国,美、苏、英、法四国按照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决定,按计划对德国实施分区占领,苏联占领德国东部,英国占领西北部,法国占领西部,美国占领西南部。大柏林也由四国分区占领,在占领区有一个盟国管制委员会,但四国占领德国的目的不同,而且在各自的占领区中只按照自己的政策进行管制,事实上德国被分裂了。(图片)
西方阵营和苏联各怀鬼胎最终导致柏林危机,1947年苏联和英法美在各自的占领区中分别成立了各自的政治机构,在德国的土地上,形成了两个社会制度迥然不同的政治实体。
(2)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也就是西德,定都波恩。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也就是东德,定都柏林。(图片)德国正式分裂。和朝鲜一样,它们成为了“冷战”的最前沿阵地。3.将统一进行到底!(1)柏林墙
战后,苏联和西方发现双方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少,矛盾越来越多,双方都不愿退让。在欧洲,柏林便成了冷战的最前沿阵地。1948年6月24日,苏联切断了通往西柏林的路上交通。西柏林只能靠盟国的空运维持运转。(苏联人本来饿死困死西柏林,让盟国屈服。但事与愿违,这场危机却让美国将自己的强大和富有,表现的淋漓尽致。美国在一年的时间内靠空运维持了西柏林200万人的生存,一天3000架次飞机降落在西柏林,我们知道,一天有1440分钟,3000架次飞
机降落,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基本上半分钟一趟美国飞机降落在西柏林。按照这个算法,在一年时间里有几十万架飞机起落,但据说只有22架失事,很让人震惊。在这一年时间里,西柏林人不仅得到了食物、煤等生存资料,甚至得到了生日蛋糕。你可以想象一下西柏林人有多骄傲,瞧咱盟国多强大。东柏林人当然也看到了啊,心里就不乐意了。那怎么办呢,东柏林人就发了疯似地往西柏林跑。刚开始就有160万人逃到了西柏林,占当时东德人口的1/10,而且主要是知识分子。苏联一看不行啊,就修建了柏林墙。)
柏林危机的直接后果是1961年8月13日柏林墙的筑起。东德建柏林墙的目的是组织人民前往更有吸引力的西方。(图片)
(刚开始还不是水泥墙,只是一些铁丝网等路障,但是这样根本阻挡不了人们逃离,苏联人一看,这不行,这才修建了水泥墙。实例:临街的房子,放风筝,挖地道和士兵的故事,公务员和士兵放着皇粮不吃要到那边去,为什么呢,西方有句名言可以解释:哪里有自由,那里就是家)
柏林墙自1961年8月13日建立到1989年11月9日倒塌,近30年的时间里有近5000人因翻阅柏林墙而丧命,也有5000多人成功翻墙到达西柏林。柏林墙刚倒塌的两天里,就有400多万人进入西柏林。(2)我不想当小弟(联邦德国的崛起)
当时大量东德人逃亡西德,其实和意识形态这玩意儿没多大关系,只是觉得人家那边生活条件更好。按理说,战后柏林被打了个稀烂,东部和西部差不了多少。那为什么西德会迅速的崛起?我们一起来找找
原因。内部原因:
政治:民主政治,多党联合执政(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自由民主党等)
经济:首先是因为家底好:德国战前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西德又集中70%战前德国德生产能力,有基础。其次是不折腾:适时进行经济改革,建立了一个比较适合国情并行之有效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实行市场经济。保护竞争,限制垄断。稳定物价,调节经济结构。在20世纪中期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黄金外汇储备在1948年只有3亿美元,到了1970年猛增到124亿美元,居世界首位,被许多经济学家誉为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文化:重视教育,培养大量人才,同时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外交:亲美,向西方一边倒。谋求美国支持。1954年,与英法美签订《巴黎协议》结束了被占领的状态,成为主权国家。
外部原因:马歇尔计划,为西德提供了大量的贷款。美国私人公司的大规模投资。1957—1975年,美国公司在西德的直接投资从6亿美元增长到近90亿美元。
(3)再见了,斯大林。(民主德国的崩溃)(与西德相比,在柏林墙的另一边却是另一番景象)
在德国重新统一前,1990年初西德的外债高达206亿美元,内债为2500亿马克(就是欠别人206亿美元,欠自个儿人2500亿马克)经济的滞涨和萧条造成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十分紧
张。(紧张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买一辆小轿车需要提前10年预定。我们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东德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翻墙去西柏林。)
(生活的不爽,怎么办呢?大家就翻墙,起来抗议、游行)在1989年5月到11月这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发生了很多次游行示威活动,上百万人逃到了西德:
1989年5月,为反对社会统一党在选举中的舞弊,多个城市爆发了示威活动,数百名人权活动分子被捕。
9月10日,匈牙利政府允许东德人通过匈牙利和奥地利的边境前往西德,到9月底有约2.5万人利用这一通道逃到西德。
1989年9月,莱比锡爆发游行,许多人被捕(这激起更多的人起来反抗)
10月2日,莱比锡2万人游行要求政治改革。
10月5日,德累斯顿和马格德堡爆发了要求结束统一社会党的独裁地位的游行。被警察暴力驱散。10月9日,7万人在莱比锡游行。10月16日,12万人在莱比锡游行。10月23日,30万人在莱比锡游行。11月4日,100万人在东柏林游行。11月8日,柏林墙倒塌。人数原来越多。
4.同一个民族,同一个梦想。
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国举行了选举,这是这片土地上近60年来的第一次自由选举。为争取民族统一的右翼党派联盟获得胜利,社会统一党的独裁地位宣告结束。
7月14日,戈尔巴乔夫表示不反对统一后的德国继续留在北约联盟。8月31日,两德在柏林举行《统一条约》签字仪式。9月12日,各大国均承认统一后的德国拥有完整的主权。10月2日,在柏林的盟军司令部宣布解散。
10月3日,民主德国降下了自己的旗帜,至此。两德完成统一。5.爱的代价(两德统一后面临的问题)
(1)自分裂后,东西部的德国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背景和条件下,他们经历迥异,甚至对立。(西部人自视高人一等,东部人感到自卑)(2)重建东部耗资巨大,政府不堪重负。
(3)社会问题复杂:东部高失业率,纳粹实力死灰复燃等。6,一家人(德国统一的原因)
(1)西德政府一直以来的不懈努力。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宪法,新东方政策
(2)东德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东德民众对东德政府失去了信心与支持。强烈要求统一
(3)民族同属感是德国统一的强大动力。
(4)美苏两大集团的关系趋向缓和瓦解,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东欧剧变后一些国家开始倒向西德。
7.延伸拓展:中国海峡两岸可以采用两德模式统一么?为什么?
第二篇:改进干部考核民主推荐
改进干部考核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方法研究
------------------
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是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重要程序和基础环节,是组织部门考察和评价干部的重要方法手段。民主推荐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不仅成为评价干部、给干部定格的重要依据,而且直接关系到识人选人的正确与否。科学地开展民主推荐测评,有效提高民主推荐测评准确性,应是科学有效地对领导班子和干部进行考核评价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涵。
一、影响民主推荐测评的因素分析
(一)从参加推荐测评者层面分析影响民主推荐测评的因素
我们对近五年江山市领导干部考核民主测评和干部选任民主推荐结果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发现在民主推荐测评结果中存在四种规律性现象:一是呈抛物线型的周期性现象。干部到一新单位任职后,民主推荐得票数、民主测评结果(不称职率、基本称职率)经历由低向高,再由高到低,在工作一段时期(一般为三年)以后,推荐测评结果基本趋于稳定。二是呈V字型的大幅升降现象。民主推荐得票数、民主测评结果(优秀率、称职率)由原来的较高大幅度降低,经过一段时期后又大致恢复到原来水平。三是呈直线型的平稳现象。表现为每年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基本一致,保持在同一水平。四是小团体利益型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个单位内一名或几名测评对象的测评结果(优秀率或不称职率)特别高,或者全部测评对象的测评结果(不称职率)均比较高。而这种现象又主要产生于领导班子不团结或干部风气不正的单位。
分析上述四种规律性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发现,影响民主推荐测评结果的参加者层面因素主要有:(1)、认知因素。即参加民主推荐测评者对推荐测评对象的认识、了解因素。这种因素是抛物线型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如一名领导干部到一新单位任职初始,因干部群众对其不十分了解,在测评时,往往投称职票的比较多,不称职票的比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开展,有利益冲突矛盾产生,不称职票增多。再经历一段时期,随着干部群众的较长接触,干部群众觉得其素质不坏,只是方法问题,不称职票又减少。(2)、利益冲突因素。推荐测评对象的某种行为与部分参加推荐测评者的利益发生冲突,导致这部分参加者对推荐测评对象的报复行为,推荐测评结果明显变差。这是比较典型的V字型现象。(3)、心态因素。参加民主推荐测评者的四种心态明显影响推荐测评结果:一是老好人心态。持此种心态的参加者虽然了解测评对象的一些情况,存在不满意的意见,但又不想得罪人,在填写测评表时均填称职。二是事不关自己心态。此种类型参加者在推荐测评时,无论测评推荐对象优秀与否,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随意填写测评表和民主推荐表。三是心灰意冷心态。对推荐测评的公正性不理解、不信任,认为推荐测评不起作用,干脆空白不填。四是小团体利益心态。小团体利益受到侵犯或为保护小团体内部利益,在推荐测评时共同给侵犯小团体利益的对象划不称职,给小团体利益共同者划优秀。
显然,在影响民主推荐测评结果的参加者层面三项因素中,认知因素属正常性因素,对民主推荐测评结果产生正常影响。而利益冲突因素和心态因素,从其产生的结果可以看出,对民主推荐测评起到了非正常的扭曲,这应是提高民主推荐测评准确性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从推荐测评组织者(操作者)层面分析影响民主推荐测评的因素
在民主推荐测评中,组织者(操作者)的行为不可忽视,它与民主推荐测评结果的准确性有着内在联系,有时甚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组织者的操作行为失当,必然会产生失当的操作性误差,使得测评结果的客观准确性难得到保证。从实践中看,组织者的操作行为失当主要有四个方面表现:一是场地失当。安排的民主推荐测评场地不宽松,参评人员“济济一堂”,相互干扰,相互影响,使参加推荐测评者产生心理障碍,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在填写推荐测评表时或草草了事,或难以独立完成。二是时间失当。推荐测评时间安排过于紧迫,使参加者缺乏思考和酝酿的过程,有的甚至弄得参加者手忙脚乱,匆匆了事。三是表示失当。组织者对推荐表、测评表中各个要素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如何正确填写等,未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及具体要求不甚明确,导致参加者填错表格,出现废票。四是统计失当。由于工作态度、耐心细致等方面原因,在推荐测评结果统计中出现差错。
组织者操作行为失当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操作者自身因素,可以称之为内因,它包括组织者水平、能力和工作态度等。另一个是操作者自身以外的因素,即外因,如:无符合条件的场地等客观条件限制,考察考核时间要求紧迫限制等。在实践中,操作者自身因素往往是操作行为失当的主要因素。
(三)从制度设计层面分析影响民主推荐测评的因素
现行的干部考核评价,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直接影响作为干部考评重要方法手段的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的准确性。一是固定统一的标准难以对应精确定位的岗位职责。以固定统一的德、能、勤、绩、廉模式来评价所有干部,往往忽略具体岗位职责的专业要求和特殊规定,难以区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和差别,也难以反映测评对象的本质个性和潜在能力,往往使评价失之个性化,流于一般形式。二是缺乏量化、可操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体标准难以适应《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干部工作法制化、程序化提出更高要求,亟需一套科学的客观评价标准与之对应。而现行的缺乏量化、可操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体标准,使得实际工作中考察评价者只能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和价值取向,凭感觉、凭经验、凭印象来分析评价考察对象,由于考察者个体素质、经验等的不同,必然导致评价结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主观随意性较大,影响了考评的客观公正性。三是干部考评的封闭价值准则难以应对社会公众对干部考评的期望价值。干部考核评价要和各种外在因素发生关系,既有外界因素对干部考核评价的作用影响,也有干部考核评价对外界因素的作用影响。也就是说,干部考核评价必须以开放的眼光、开放的思维进行,必须能与整个社会相兼容。而现行的干部考核评价,往往以单位内部的状况来评介干部,考评对象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如何,常以单位内部的各种微妙关系为评判依据,脱离公众基础,脱离社会形态,产生一系列问题,如考评对象对本单位负责不对社会负责,对单位人员负责不对公众负责。这种封闭价值准则导致干部考核评价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全面认同。四是人才测评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使现行干部考评手段相形见絀。目前运用的干部测评方法,缺乏科学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手段,缺乏对干部个性心理素质的综合分析,习惯按照固定模式、固定思维来分析评价干部,评价结果往往公式化、概念化。
在干部考评制度设计缺陷下,民主推荐测评难以达到其理想的目标和效能。科学地开展民主推荐测评,要求对现行干部考评制度进行从标准、内容到手段等的合理完善。
二、改进民主推荐测评的对策建议
(一)制订干部德才素质标准体系,构建分类民主推荐测评体系内容
在德、能、勤、绩、廉五项推荐测评内容体系中,德才素质是基础。不同的层次职位,推荐测评应体现层次职位要求的德才素质,而同一层次职位的推荐测评对象,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德才标准体系。对不同层次职位的推荐测评对象,制订科学合理的德才素质标准体系,是分类测评的基本要求和内涵。就县(市)一级干部职位设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而言,推荐测评对象一般为普通干部、科局级副职、乡科局级正职三个层次。对这三个层次的推荐测评对象,需要根据其不同特点和要求,制订相应的德才素质标准体系。
制订德才素质标准体系的指导思想:制订德才素质标准体系,必须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1)必须符合党和政府对于干部队伍的基本素质要求。间言之,就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素质要求。(2)要体现当地干部队伍的基本特点,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干部队伍的素质要求。
制定德才素质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总体上,德才素质标准体系的制订,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科学规范。指德才素质标准体系的制订应坚持干部队伍的一般素质要求,同时,注意分析不同职级的对象所在的岗位职责对其履职素质的不同要求,明确区分不同职级的对象在素质要求方面的差别。二是切合实际。指要根据本地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并体现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长远要求。三是简洁扼要。德才素质标准体系应是一个操作性的体系和工具性的体系,一个易于为理解和掌握的体系,一个简洁而不简单、扼要但有丰富内涵的体系。
德才素质标准体系的基本内容架构:根据德才素质标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三个职位层次岗位职责特点和基层实际,对经济欠发达县(市)而言,普通干部和科(局)领导干部基本素质标准应包含下列基本内容:
1、普通干部德才素质标准。普通干部德才素质的确定既要考虑到干部的一般素质要求,又要考虑到普通干部的一般工作特点,即基本素质要求和岗位素质要求。基本素质要突出对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和敬业精神要求;岗位素质要求,应突出干部岗位工作要求的技能和知识、良好的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具体来讲,应包括:(1)政治修养;(2)思想品德;(3)敬业精神;(4)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5)表达能力;(6)协同工作能力;(7)使用现代化办公设施的能力;(8)自律能力。
2、乡镇、机关部门副职领导干部德才素质标准。副职领导干部在县(市)机关部门、乡镇既是领导班子成员,是单位的决策者,又是单位正职领导的辅助者和决策的执行者,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副职领导干部除应具备普通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外,还应具备良好的治事能力。因此,副职领导干部应具备基本素质包括普通干部素质的八项标准,同时还应具备:(1)参与决策能力;(2)岗位管理能力;(3)组织协调能力;(4)应变能力;(5)示范能力;(6)创造性思维能力。
3、乡镇、机关部门正职基本素质标准。乡镇、机关部门正职是乡镇、机关部门的首长,担负着本单位的管理、决策、发展和监督的首要职责。因此,他们不仅应该具备普通干部、副职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还应具备:(1)全局决策能力;(2)宏观管理能力;(3)单位资源配置能力;(4)监管能力。
(二)科学设置民主推荐测评标准体系
一是建立多级推荐测评指标体系。坚持以工作实绩为核心,以德才素质为基础,将德、能、勤、绩、廉的推荐测评标准和内容逐层分解,使之系统化、具体化和量化,组成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可测可比的要素组合体,形成多级推荐测评指标体系。以测评一名科局级副职为例,以前面所述的德才素质标准,可把德、能、勤、廉这四项素质细化为政治修养、思想品德、敬业精神、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表达能力、协同工作能力、使用现代化办公设施的能力、自律能力、参与决策能力、岗位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示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绩”可细化为本职工作、中心工作、协作性工作等。还可以在每个项目下面再增设诸多子项目。同时,有必要进一步拓展测评领域,把社交圈、生活圈纳入民主测评的范畴,并可加以细化。
二是合理选定民主推荐测评参加人员。在范围上,既要注重广泛性,又要注重代表性。分层次、分类别地选择与测推荐测评对象工作联系紧密,了解较深的人员参加。要以《条例》规定的民主推荐参加对象范围为依据,确定必要的、合理的数量。参加推荐测评人员过多,如果有许多人不了解情况,推荐测评的准确性就要大打折扣;参评人员过少,测评意见则难以克服感情色彩、个人的好恶和非组织活动的干扰。
三是合理分配权重比例。要把定性与定量有效结合,量化推荐测评内容。在制度构建中,既要充分考虑各项内容量化的可能性,又要在推荐测评的操作程序上进行量化,即先由推荐测评参加者进行定性的评价,组织者根据既定的标准规范赋分,得出量化的结果,再由量化的结果得出定性的评价。一要按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内容的重要程度确定不同的权重。二是要按照推荐测评参加者的“知情度”、“责任度”和“关联度”赋分。
(三)科学分析、运用民主推荐测评结果
民主推荐测评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推荐测评对象在群众中的公认度,反映了他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但由于推荐测评结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受到非正常扭曲而失真,如果简单地以票论票,以票排队,唯票是举,就有可能导致干部考核评价失真,产生用人不当或失误。因此,对推荐测评结果,应多角度、全方位、科学客观地分析。一是进行外界比较分析。将推荐测评结果与外部反映情况、社会公众认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组织(单位)内部推荐测评与外部反映是否一致。二是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即将测评对象近几年内的推荐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推荐测评结果是否与推荐测评对象的一贯表现相符;将推荐测评结果与考察综合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失真行为。三是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将一个组织(单位)内所有推荐测评对象的推荐测评结果进行比较,或将不同组织(单位)中同一职位层次推荐测评对象的推荐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区别分析正副职之间的差异、性别之间的差异、岗位之间的差异、性格之间的差异、年龄差异、任职时间长短差异、组织(单位)之间差异等因素,以正确定位推荐测评结果。四是进行调查分析。当推荐测评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对推荐测评结果真实性构成明显影响,及实际中出现的领导意见与推荐测评结果相左时,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
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推荐测评结果,是民主推荐测评信度与效度的综合体现和要求。一方面,对那些民主推荐测评中反映出来的群众公认、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要及时提拔重用,或者及时进行表彰奖励。另一方面,对测评中反映较差并经组织调属实的,该降职的要降职,该给纪律处分的要给纪律处分,充分发挥测评结果对干部的教育管理作用和群众的导向作用。
(四)规范操作,减少操作者行为失当误差
一是要严守程序。组织者(操作者)在组织开展推荐测评工作时,要严格遵守《条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二是要精心组织。组织者在推荐测评前,应预先统计好推荐测评的参加人数,尽可能选择较为宽松的场地,为参加者提供必要的回避空间。在时间安排上,应为参加者提供充裕的酝酿思考时间。对推荐测评工作的有关政策、标准、要求和纪律,事先要作充分的宣传。回收推荐测评表,应采取专门票箱或专用信封方式收取。对推荐测评表的填写,要进行具体细致的讲解,并提出明确的要求。三是要实行推荐测评工作责任制。增强推荐测评组织者(操作者)的责任心,提高操作能力和水平。
(五)有效借鉴运用现代管理人才测评技术
民主测评,是一项涉及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完善。民主测评的结果主要体现了参加测评人员对被测评对象在素质、能力、成绩等方面的认可度,反映了被测评对象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的表现,并不能够完全体现被测评对象本身具有的能力素质的完整性。就是说,民主测评主要是评价了测评对象能力素质表现,而对测评对象本身素质能力大小存在,则无法进行有效评价,这方面的功能性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有必要进行完善。
完善民主测评在评价测评对象素质能力大小方面的功能性缺陷,除了制度性方面的努力外,改进测评技术,把现代人才测评技术运用到干部民主测评中,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一是在民主测评中引入现代人才测评。现代人才测评属心理测评范围,具有间接性和相对性,它基于人素质的七个特征而产生。传统心理学认为,人素质具有基础性、抽象性、相对稳定与可塑性、层次性、可分解性、个体内部的统一性、个体外部的差异性七个特性,这七个特性,决定了通过科学方法对人基本素质进行测量和评定的可能性。现代人才测评,是在传统心理学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心理学原理,对人基本素质的心理测评、间接测评和相对测评。如在现代人才测评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人事匹配原理(社会角色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和美国社会学家拉尔夫林顿将其引用到社会学中来,提出了社会角色理论,引申到工作中,也称之为“工作角色”。它可解释为社会通过赋予每一处于特定地位上的人独特的角色期望,对他们的行为加以限制、规定和引导。而这个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对角色规范也会进行学习与适应。特定的工作性质,要求担任这个角色的人具有相应的素质条件、心理特征和工作行为模式。越是高级的工作角色,对素质的要求越高。现代人才心理测评,成功地将“人事匹配”原理运用其中,通过问卷测试、问答等形式,较为科学准确地量评了测评对象的基本素质。这对于干部民主测评来说,应该是值得借鉴运用的测评方法,作为民主测评的有效补充。目前,一些地方已开始引入这种新的方法,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的心理素质测试。二是在民主测评中综合运用现代信息、声像等技术。比如,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设计干部素质基本素质测试软件、干部心理测评软件,干部民主测评综合统计、运用软件等,全方位、多侧面、快速准确地反映出民主测评结果,并借助现代的科学手段,推动民主测评成果最大限度地向工作成果的转化。在干部心理测评中,还可以运用现代声像技术,获取被测评对象的形、声等方面的信息资料,为领导在干部任用及其人事决策中对拟用干部的语言表达、外貌气质等情况的了解,提供比较直观形象的材料
第三篇:论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
论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
张国臣
【提要】 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是拿破仑战争后德国民族统一运动的主流,大学生运动是它的先驱。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民族经济体系和国内统一市场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阐明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政治主张。德国资产阶级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在1848年革命中达到了它的顶峰。
【关键词】 自由民族主义 统一德国 尝试
此前我们曾经探讨了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和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形成。[①]本文拟就德国近代资产阶级在其民族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统一德国的尝试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
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体系建立,德意志既没有作为帝国而被恢复,又没有作为一个民族国家而重新统一;而是建立了一个既服务于神圣同盟重建目标,又服务于奥地利、普鲁士重建目标的邦联制度。准确地说:在维也纳体系下建立的德意志邦联,只是一个由德意志各主权邦组成的联合体而不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这样从法律上确立了德意志继续分裂的政治局面。德意志邦联成了一个被鄙视的、被憎恨的、受奴役和受压制的象征。
造成战后德意志继续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国际上,俄国的欧洲霸权政策和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造成了德意志政治上继续分裂的局面。特别是俄国,历代沙皇把分裂德意志作为它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它不希望在德意志出现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民族国家。1815年以来,沙俄总是支持普奥对立,同时又支持其他中小邦去反对普奥使其互相牵制。建立的所谓德意志邦联就是俄国直接干预的结果。这样俄国便利用德意志的分裂控制了普奥,实现了它在欧洲的霸权。
在国内德国高层统治集团根本不考虑民族利益,他们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而拿民族利益作交易。特别是奥地利王室,为了保持其在德意志的领导权,反对德意志的统一。在它看来,一场民族意义上的统一,无异是一场革命,是对奥地利在德意志的领导权的威胁。因此梅特涅施展其纵横捭阖的外交手段,恢复欧洲旧的封建王朝,镇压任何民族运动和自由主义运动,建立起大国之间相互牵制的欧洲均势,保持德意志政治分裂的局面。
然而,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德意志继续分裂局面则是渴望民族统一和政治自由的各个社会阶层所不能容忍的。因此民族的统一仍是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德意志历史发展的主流。从拿破仑战争以后到1848年革命的结束资产阶级不断地进行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
拿破仑虽然对德意志的占领失败了,但它对德意志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摧毁了神圣罗马帝国,消灭了许多封建小邦,把资产阶级的法典移植到德国,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德意志的封建制度,德意志的统治者们再也不可能完全恢复战前的封建状态。这就为德意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在德国则只是从19世纪才有所谓的资产阶级——德国资产阶级的创造者是拿破仑。”[②]20年代以后,德意志的工业开始活跃与繁荣,具有近代意义的资本主义工厂不断涌现,3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化开始真正启动,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的国内统一的经济体系和民族市场已初具规模。
随着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德意志政治和经济上分裂的弊端日益明显,越来越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从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深深地感到建立统一的国内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市场以及分享政治权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1815年—1849年,德国资产阶级以自由民族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了争取民族统一和自由、建立民族民主国家的努力和尝试。
二
德意志民族主义主要是在反对拿破仑民族掠奇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形成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民族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则是从反对维也纳体系给德意志造成的政治分裂局面,反对德意志各邦的封建专制制度,实现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和政治上自由平等的权利以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的。这一时期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首先是以大学生运动为先驱的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宣传和斗争开始的。
维也纳会议确立了德意志继续分裂的政治局面,德意志的统治者没有履行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已经许下的诺言:建立一个民族的立宪的德意志国家。这就使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积极进行民族主义宣传,强烈要求民族统一,积极参加民族解放战争的年轻爱国者们感到非常失望。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的资产阶级爱国知识分子组成的资产阶级反对派很快发展起来。他们自觉地承担了1815年资产阶级精神先驱的角色。大学生们的政治兴趣比1813年前更加浓厚,返校的志愿军团的成员们仍保持了高度的爱国热情。因此,各大学校院,首先成了德意志自由民族主义活动的中心。
德意志的大学生们举起了自由民族主义统一祖国的大旗。大学生协会便成了自由民族主义运动的有力组织。1815年6月耶拿大学的学生在“荣誉、自由和祖国”的口号之下率先成立了大学生协会,协会只承认一个祖国—德国,其宗旨:“至少在大学里自己的生活范围内实现未能在全国达到的统一”,“建立一个以自由和统一为基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③]他们打着红—黑—红、中间饰以金色橡树枝的旗帜,穿着在拿破仑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吕措夫军团的制服,以表明他们要求民族自由和统一的决心。
继耶拿大学之后,德意志许多大学也相继成立了旨在促进德意志民族自由和统一的大学生协会。1817年10月17日来自全德的大学生协会的代表在爱森纳赫的瓦特堡举行了宗教改革300周年暨莱比锡民族大会战4周年纪念大会,他们声明拥护德意志的统一,公开提出了建立一个“公正的统一祖国”的口号。[④]他们还举行了游行并焚烧了一些非德意志性的书籍以示其民族主义的决心。1818年10月全德(奥地利除外)14所大学派代表在耶拿成立了“全德大学生协会”,该协会把追求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把黑—红—黑并带有一枝金色的橡树枝(橡树枝在德意志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旗帜作为自己的标志。他们要求用“一切精神和物质力量为祖国服务,以促进基督德意志的发展;”[⑤]提出了“德意志人,我们是一个整体”的口号。[⑥]在大学生协会的领导下,大学生们展开了自由民族主义的宣传和斗争。
大学生们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德国,反对分裂;要求实现经济统一和经济自由的权利;要求宪法和言论、出版等自由的权利,反对贵族特权和农奴制度;尊重德意志的风俗习惯,纯洁德语等;提出了“一个国家,一个皇帝”的口号。[⑦]更为激进的大学生们甚至主张废除现有的政治结构,按照法国模式统一德国,实行自由选举的人民代表制,维护人权和公民权等。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们提出的这些自由民族主义政治纲领带有一定程度的泛民族主义的理想主义、种族主义、沙文主义的色彩;他们只是幼稚地把大学生协会这一“德意志大学生国家”理解为民族国家的前身,对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民主国家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解释,对德意志统一的道路缺乏深刻地认识;他们很少追求具体的政治目标,表现出一种烟雾般模糊的冲动;他们“按照法国的调子,唱着这种使青年怀着剧烈的痛苦,为祖国而战,为祖国而牺牲,以求恢复梦想中世纪的帝国庄严”;[⑧]他们的宣传活动仅仅局限于大学校院内,梦想在大学生中间实现民族统一;他们很少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社会各阶级阶层中去进行宣传,甚至有的大学生带着民族的狂热情绪走向恐怖暗杀的道路。因此,它未能被人民群众所了解,反而成为反动政府镇压自由民族主义运动的口实。再加上德意志资本主义刚刚起步,资产阶级比较软弱,他们只是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关心的是经济活动;他们所企望的是求得所在邦政府的扶植和帮助,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政治上,他们关心的则是在小邦之内的立宪政治和自由的权利,而不是民族国家的统一。因此,大学生运动很快就被各邦反动政府所镇压。
资产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的民族经济体系和统一的国内市场,是这一时期德国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20年代以后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自由贵族就开始积极地追求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民族市场。他们不象大学生那样脱离德意志社会实际一味地空喊政治口号,他们所企望的是在实现民族经济统一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国家的政治统一。德国著名的自由民族主义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政治经济发展必须同步,他指出:“不在德意志各邦人民之间实行自由交往,便不可能有统一的德国,不建立共同的重商主义制度,便不可能有独立的德国”。[⑨]基于这样的认识,李斯特坚决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贸易主义的观点,主张保护和发展德意志民族经济,提出了建立全德关税同盟,保护全德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同盟内实行贸易自由,促进德意志民族统一的经济体系和统一市场形成的主张。1819年他领导成立了“德意志工商业协会”,其目标是取消各种邦政治经济分裂主义的限制,在整个德意志创立一个自由贸易区,在这个区域里可以同时实行强有力的贸易保护以对付外来的竞争,保护德意志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个民族统一的经济体系。协会创办报刊宣传建立全德关税区振兴民族工业的主张,并派出代表团到德意志各邦进行游说。这个协会很快成为德意志资产阶级要求经济统一,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运动的中心组织。继该组织之后,各邦的工商业主亦相继成立了许多经济组织。如1821年普鲁士成立了“普鲁士热心工业协会”1826年萨克森王国成立了“萨克森王国工业协会”和“萨克森工艺协会”,在其他各邦也成了许多“未来祖国工业协会”,这些经济组织尽可能吸收更多的成员,它们举行文件研读和讨论,出版经济资料或举行博览会评估学术成就等活动,力求促进德意志各邦经济的一体化,促进德意志统一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资产阶级民族经济统一运动的推动之下,德意志各邦的自由贵族特别是普鲁士的自由贵族认识到了建立统一的民族经济的重要性。他们力图通过国家政权来领导和建立德意志统一的民族经济体系。约翰·阿尔勃莱希·艾希霍恩主张普鲁士应有计划地与美茵河以北各邦进行商业政策上的合作。1829年普鲁士的财政大臣弗里德里希·冯·莫茨明确指出:“关税林立只是各邦政治分立的后果,如果这是国家学说的真理,那么各邦统一为关税的或商业的同盟,因而也导致各邦政治制度达到统一,就一定也是真理。”[⑩]普鲁士的自由贵族看到了经济统一带来民族政治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因此他们竭力组织德意志统一的民族经济组织,促进德意志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而达到德意志政治的统一。在他们的努力下,1834年全德“关税同盟”正式成立。
关税同盟的建立是德国资产阶级和自由贵族进行民族经济统一运动的一大成果,也是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在经济上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它的成立促进了德国民族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德国政治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正如英国人约翰·布伦所说的那样,“关税同盟已经把德意志民族情感从空想和希望的领域带到实在和物质利益的领域,它代表了德意志人民的情感。”[①①]这表明从此以后德意志自由民族主义的发展已经把德意志民族经济和民族政治的统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德意志的民族主义者同样把全德铁路建设看成德意志政治经济统一的重要条件。早在20年代,李斯特就提出了以莱比锡为中心建设全德的民族铁路体系的主张,他认为铁路系统和关税同盟“彼此肢体相连,只有一个思想和一个感官,它们互相支持,追求一个伟大的目标,即把德意志各个部族联合成一个伟大、文明、富足、强大的和不可侵犯的民族。”[①②]普鲁士工业化的先驱哈尔科特也认为铁路是一种为整体利益克服局部利益的团结精神的开路先锋。在德国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极力推动下,德国民族铁路开始发展起来,从1834年德国修建第一条铁路起到1854年就初步形成了民族铁路的基本网络,加强了各邦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为最后实现德意志的政治统一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全德铁路网成了德国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纽带。它是德意志资产阶级民族经济统一运动的又一重大成果。
30年代,资产阶级抛弃了20年代立宪运动时期强烈的分离主义倾向,继承和发展了大学生运动时期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同时也克服了大学生们所表现出的那种无法控制的感情冲动和脱离社会实际等缺点,提出了具体的政治目标。其中心内容就是要求政治自由与民主,要求建立全德统一的议会,要求制定全德统一的宪法,要求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民主国家。1831年西本普伊费尔和维尔特提出了德意志统一和民主共和的主张,维尔特在《致德意志人民之友》的呼吁书中明确要求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和人民主权,在立宪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全国政府。威尔克尔要求整个德意志联邦确立宪法制度,建立法兰克福议会领导下的真正民族代表机构即全德议会。自由派代表人物,在20年代“宁要没有统一的自由,而不要没有自由的统一”[①③]的罗特克也改前说,他在南德意志邦议会上主张“把德意志联邦发展成为促进德意志民族统一和德意志公民自由的组织”。[①④]1844和1845年历史学家达尔曼先后出版了《英国革命史》和《法国革命史》两本小册子,力主实现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思想,要求自由立宪。普费策尔在《德国自由主义的目标和任务》一书中认为自由经常与民族主义缠绕在一起,每个民族都有一个特殊的使命;主张“民族主义和个人自由必须联合前进,”民族统一需要一个德国人的宪法,而这个宪法仅仅支持代表整个德意志民族的议会体制。[①⑤]
40年代,自由民族主义运动中形成了两个鲜明的派别即温和的立宪派和激进的民主派。尽管他们在实现统一的方法上认识不同,但都主张以自由民族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统一的德意志国家。
温和的自由民族主义者意识到旧的封建体制是德意志统一的主要障碍。铲除这些障碍必定会解放德意志民族的政治活力,“只有自由才有可能增加民族的感情,充分消除省的差异,尤其每个对抗的民族忠诚朝向它属于的新祖国。”[①⑥]但他们并不想限制或破坏国家的权力,而是希望净化被滥用的权力,把它转向自由的目标。有人曾写到:“谁不希望国家好些呢?”“我们都想要它是伟大的、强有力的和理性的„„除了把我们的愿望并入国家,把我们的力量献于国家以外,我们都没有其它愿望,我们的最高目标是变成公民并且如此想,如此做”。[①⑦]温和的自由民族主义者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自由民族主义政治纲领,即要求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有宪法保证的权利和自由,这个统一的君主立宪制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应由普鲁士领导来完成。
民主派则主张公民解放,要求享有旨在以建立共和国为目标的人民主权。他们同样树立了自由民族主义的大旗,“他们力图造成一种政治上有觉悟的、有批判力的,成熟的德意志舆论,他们尊崇个人以及个人的政治和社会权利,他们号召在人民主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有德意志人的法制国家”。[①⑧]他们是人民主权原则的热情支持者,他们充满了民主共和的精神,他们对“王权的批判和旧制度的批判是巨大的、尖刻的和不宽容的。”[①⑨]他们主张通过革命的方式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废除等级制度,实现这一目的。民主派尽管提出了革命的主张,但他们“从来没有能够对他们后来所大声疾呼的要求德国统一有任何明确的观念。”[②⑩]
德意志资产阶级在行动上克服了大学生运动所表现出的自由民族主义宣传斗争的局限性,狭隘性和恐怖暗杀的倾向。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政治斗争。
资产阶级积极创办报刊进行广泛的自由民族主义的宣传。1831年西本普伊费尔创办了《西部信使报》,维尔特创办了《德意志报》,他们还成立了“新闻和祖国协会”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纲领,这个组织成为30年代德意志自由和统一运动的组织基础。1841年《莱茵报》的创刊使资产阶级自由派更加懂得了政治日报是联系群众、影响群众,反对封建势力,进行自由民族主义宣传的重要手段。激进的自由民族主义者也创办了《曼海姆日报》和《德意志观察家》等刊物来宣传其政治纲领。报刊成为资产阶级宣传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政治纲领的有力武器。
资产阶级还举行各种形式的大型节日集会,组织全德性质的讨论会宣传自由民族主义的思想。1832年自由民族主义者在普法尔茨哈尔特朗的汉巴宫举行了以“德意志人的民族节日”命名的集会。在集会上西本伊费尔在象征自由的三色旗下预言:“一个共同的德意志祖国站起来的日子终将到来,”[②①]“自由和统一的德国永存。”[②②]菲力浦·黑皮号召所有的德意志人“团结在一起!”“在祖国的范围内„„共和的观点被真正地表达出来。只有在这个道路上,亲爱的祖国才能被帮助,才能被拯救。”[②③]继此大会之后,在德意志的其它地区也举行了类似的集会。40年代漾溢着全德民族激情的歌咏节、射击节、体育节和民族节等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资产阶级对自由和民族统一的渴望。这些集会成了德意志民族交流和一体化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工具,因为它“唤醒在所有参加者中间民族兄弟般的感情。”[②④]
德意志资产阶级学者和议员也不断地举行集会讨论德意志民族统一问题,这样使德意志资产阶级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运动完全超越了分立的邦国边界,具有全德性质。40年代德国学者每年都举行一次全德性质的会议讨论德意志的统一。如1846和1847年分别在法兰克福和卢卑克举行的日耳曼学者大会堪称“思想界的邦议会”。各邦的自由派议员们也开始在一起集会讨论自由和民族统一问题,试图用德意志民族议会来代替联邦议会。1847年10月在赫彭海姆,南德议会的议员代表同西部自由派议员的聚会就是如此。
1848年革命是德国自由民族主义者在自由民族主义思想指导下,试图通过革命的方式来完成德意志民族统一,建立一个民主自由民族国家的尝试,这是德国自由民族主义发展的顶备峰。
资产阶级自由派满足于“他们认为切实可行的东西,即要求在普鲁士立宪政府的领导下建立除奥地利之外的全德联盟”[②⑤]他们并不想革命,他们认为“不论结局多么好,革命也是一场严重的危机,它泯灭良知,破坏国内安定并严重威胁所有的国家条约。”[②⑥]他们的梦想是政治联盟、集会、出版的自由,陪审法院的建立和一个德意志民族议会的召开。他们希望进行民族的自由主义改良,利用一切可能同诸候和政府达成妥协。革命不是出于他们的本意,他们被卷入了革命。因此他们在革命中竭力通过与君主妥协,走温和而合法的道路展开一场政治自由和宪法运动,要求宪法改革,保证政治自由和公民自由。3月革命后,当德意志的国王们被迫接受了资产阶级的梦想,特别是普鲁士国王宣布他宣誓忠于黑—红—黄三色旗,实行出版自由和陪审制,取消领主法庭,承担起德意志统一的事业,把普鲁士合并于德意志时;当自由派被指定的部长进入独立国家的内阁时,资产阶级自由派感到他们的目标实现了,他们的革命热情就在王权面前停止了。他们在3月31日召开了预备国会,通过了不带革命性的初步决议,“体面的、有秩序的政治革命战胜了社会革命**的思想。”[②⑦]5月18日法兰克福议会的召开,资产阶级自由派便成功地把资产阶级民主派在内的资产阶级各派的大多数领袖人物吸引到议会的争论之中,试图通过合法的议会道路达到与君主们的妥协,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统一的民族国家,实现其梦寐以求的统一和自由,从而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
1848年革命的失败标志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尝试遭到彻底的失败,它表明资产阶级没有能力独立地领导德意志的民族统一。
三
这一时期德国自由民族主义思想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资产阶级也进行了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努力和尝试。但在德意志民族主义中固有的种族主义和强权主义的色彩也有所强化。
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的先驱大学生运动吸收了种族主义的东西,对非德意志的东西是一概反对。兰克主张“德国人的任务是创一个符合民族精神的纯血统的德意志人国家。”[②⑧]李斯特也高唱德意志民族优越论,大谈德国对亚非拉的劣等民族的掠夺是德意志民族应负的义务。萨维尼和普赫塔等则把德意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凌驾于其它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之上。这种种族优越论的宣扬在当时强调德意志民族精神,对激发德意志民族的自觉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消除民族自卑心理,促进德意志民族团结,民族统一思想的不断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同样为德意志民族主义向它反面的转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强权民族主义思想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兰克认为广泛发展的自由制度在德国是不适应的,他认为在德国“富有意义的统治方式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君主制。”[②⑨]赫韦格在《德意志的舰队》诗中宣扬强权和扩张的民族主义思想,他写到:德意志人“你们将获得全世界,你们是由众多国家组成的大羊群的牧羊人。”[③⑩]在1848年革命中德意志资产阶级面对被德国压迫的民族的独立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同样执行着民族压迫的政策,宣扬“我们的权利是强者的权利,是征服者的利益,”“德意志在波兰征服的土地是自然的需要。”[③①]强权民族主义思想的新发展仍然表明了德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无力,表明他们没有能力和力量来独立完成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建立资产阶级独立掌握政权的民主自由的民族国家。因此,只有依靠一个强权国家来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它也表明了德国资产阶级依靠强权梦想扩强的侵略心理。
1815年—1849年德意志资产阶级在自由民族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所进行的统一德国的尝试,极大地促进了德意志历史的发展有其很大的进步性,尽管1848年革命的失败,标志着德意志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国尝试的失败,但是民族统一,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已深入人心。同时1848年革命的失败也使德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折,即由自由民族主义统一德意志的道路逐步转向与资产阶级化的容克贵族相结合走强权民族主义统一德意志的道路。这样德国的民族主义逐步由自由民族主义向强权民族主义发展。注释
①见《许昌师专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4期,1996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52—53页。
③、④、①④、②①、②⑥[德]迪特尔·拉夫著《德意志史:从古老帝国到第二共和国》慕尼黑Max Hue btr出版社,1987中文版,第69、70、144、75、81页。
⑤、①⑧、②⑦、③⑩、③①[美]科佩尔·S·平森著范德一等译《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97 100 138 102 145页。
⑥、①①姜德昌等译《德国史文献资料译丛》,东北师大历史系资料室编第24、25页。
⑦、⑨、⑩、①②、②②丁建弘陆世澄主编《德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8、275、277—278、276、286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67页。
①③[德]卡尔·艾利希·博恩等著张载扬等译《德意志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44页。
①⑤、②⑧、②⑨Geor·G·Beggers,'The German Conception of History from Herder to present',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83,p99,73,74" ①⑥、①⑦Tams·J·sheehan,'German Liberlis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Chiago University press 1983 p42,42.①⑨、②③、②④'Nation-BuiIding in CentraL Europe'Edited by HagenSchuze 1987,New york p40,19,25.②⑩、②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28,28页。
第四篇:德国式民主一切都禁止除非法律允许
德国式民主:一切都禁止除非法律允许
2011年10月我去德国慕尼黑附近的一个城市Augsburg参加我所在行业的一个国际展览会,借此机会用了一天的时间游览了Augsburg,之后又去柏林游览了4天。在柏林期间我乘观光巴士游览了原来的西柏林和东柏林,参观了柏林墙遗址和柏林墙画廊、Charles Checking Point(原美军的检查站)、马克思和恩格斯雕像及其身后的共产主义受难者纪念墙、德国历史博物馆、民主德国博物馆还有很多柏林的著名景点如兴登堡们、普法战争胜利纪念柱等等。现在的德国是由过去的东德和西德构成,民主德博物馆则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里边的东西要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一直对德国有着极浓后的兴趣,德国两次挑起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一国之力横扫欧洲,如不是美国最终参战,后来世界的格局恐怕会难以预料。战后20年间西德再次崛起,成为世界上的主要经济强国之一,两德统一后,德国一度成为世界第三大的经济体,德国的产品以其高品质闻名于世。我曾经认为当代德国是人类当代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此次德国之行却多少改变了我的一些看法。
我已在英国生活10多年了,期间曾在一家特大的德国公司的英国分公司工作过,对外我曾有一个经理的头衔,我的一个职责是鉴别供应商,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有机会与集团内部兄弟公司和第三方供应商打交道。对德国产品的特点和企业的管理文化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德国始终没有能够有效深入地了解。四年前我曾来德国出差,但当时很不走运,与我的一个很专横的顶头上司同行,根本没有自由活动的机会,最后只是在慕尼黑走马观花似的转了半天。据我的一个同事,一位高级区域经理讲,这家德国公司在欧洲的分公司都很不错,唯独英国公司搞不好。我那时认为英国和德国的文化不可调和,但我并不懂为什么德国和英国这两种文化不可调和。
以前听说德国强调的是“不可以做什么”,英国强调的是“可以做什么”,这次德国之行使我想清楚了英国与德国的区别:
英国的法律和行为准则强调的是“什么可以做”。
德国的法律和行为准则强调的是“什么不可以做”。
英国是“一切都允许除非法律禁止”。
德国是“一切都禁止除非法律允许”。
以上两种是有管理的法治国家,但各有利弊,利弊容我在文章的最后进行论述。
糟糕的国家是:“一切都允许包括法律禁止”,这种是法律溃败的国家,没有管理也没有控制的国家,如拉美国家,印度,菲律宾,或者如中国古代的宋朝。
最坏的国家是:“一切都禁止包括法律允许”,这种是只有控制但没有管理的集权专制国家,如某些阿拉伯国家,前苏联及其他共产党国家,毛时代的中国是最典型的这种国家。这样的国家必然造成政治严酷封闭,经济上贫穷落后。
中国现在是两极化,是社会分裂的一种体制,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上是:“一切都允许包括法律禁止”,没有管理也没有控制;政治是是: “一切都禁止包括法律允许”,没有管理但严格控制。
这样的体制,目前使得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经济发展处于失控状态,必将在不久的将来产生严重的后果,比如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枯竭。
德国在希特勒之前是民主国家,因为希特勒是通过选举获得的权力,我认为民主就是多数人参与国家治理,国家权力机构由选举产生。希特勒时代的德国是:经济上“一切都允许,除非法律禁止”。政治上是“一切都禁止,包括法律允许”。那种也是政治和经济不一致的分裂的社会,希特勒的纳粹党的全称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所以那时德国搞的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是法西斯主义。
因为我不是法律工作者,因此就英美法律与德国法律问题向美国律师胡国威先生请教,胡先生写道:“英美法系(海洋法系)采用案例法,法庭根据过去的案例判决。如果懂法律的话,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便能根据以前的案例预料将有什么后果。案例法变化缓慢,除非有重大的社会变革,如人们对堕胎的容忍和对种族歧视的觉醒,最高法庭才会推翻原来的案例,作出 Roe v.Wade 或 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 那样的划时代判例。因为案例千奇百怪,无奇不有,所以如果没有案例禁止,便是“可以做的”。“德国属于大陆法系,强调成文法,尽量预料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然后付诸文字,但是仍不可能排除预料不到的情况。所以,至少成文法中规定的,便是“不可以做的”。
比如德国的铁路系统十分发达,火车站和地铁站互相连通,而且都是开放式的,无人查票的,这是我所到过的欧洲国家中唯一所见的(我没有去过北欧,不知道北欧国家是否这样),在一个地铁站看到一个的德文告示,因为我不懂德文,我估计是说:无票乘车,抓到罚款600欧元。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德国的法律法规是以“禁止”为前提的,所以不需要检票,违背了就属违法。
而英国的法律是以“允许”为前提的,比如英国某地的一台柜员机加倍付款,原来是银行的操作人员把20镑的现钞放到了10元的格子里。由于每张提款卡有提款限额,于是一些英国人发现这一好事后,就告诉了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来提款。由于这样的行为是没有案例禁止的,所以这样的行在英国应该不构成犯罪或违法。银行即便掌握提款人的资料,它也无能为力,如果打官司,就得打到最高法院,就算打得赢,恐怕也是得不偿失。
而类似的发生在中国的“许霆提款机提款案”却有截然不同的后果:2006年4月21日晚10时许,由山西前来广州打工的许霆到黄埔大道西平云路上某银行的ATM取款机上取款,本来只想取款100元,谁知机器里面“吐”出来的却是1000元,再进行余额查询,显示仅扣除了1元。反复数次,许霆与郭安山利用ATM机故障漏洞,分别取款17.5万元和1.8万元事发后,郭主动自首被判一年徒刑;许霆潜逃一年落网,2007年12月一审被判处无期。2008年2月22日,案件重审;3月31日,许霆被判处5年徒刑。重审判决“五年有期徒刑”的依据,是“许霆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没有法定减轻处罚的情节”。而且,“许霆在盗窃之后携款逃匿,案发后有没有退还赃款。”4月9日,许霆提起上诉。5月22日,终审维持原判。
法律法规是其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体现,总的来说:英国的“一切都允许除非法律禁止”的弊端是刑法宽松,坏人不容易受到惩罚,造成英国人的缺乏纪律,喜欢惹是生非,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英国的足球流氓。英国人这种性格,不擅长做或不愿意做繁琐的技术上的发展,而热心于科学上的研究,追求革命性的突破,英国的基础产业几乎全军覆没,目前几乎都是掌控在外国公司手中。好处是鼓励尝试,鼓励创新,所以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有40%左右是
由英国人创造的(数据源自于BBC的一个电视节目),在18世纪,19世纪,绝大多数重大发明是由英国人创造的。现代社会的金融产品,包括造成次贷危机的垃圾金融衍生产品也多是英国人发明的,现代的体育游戏和规则大多数也是由英国人发明的,英国这个民族非常善于创造概念。
对应的德国的“一切都禁止除非法律允许”,这样的国家是法制严谨,人民遵纪守法,国家管理井井有条,令行禁止。但人们注重于已经存在的东西,强调的是在技术上的完善,推崇设计-设计既是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资源而不是创新,关注细节且追求极高的产品品质,德国有世界上最严密的工业系统,有种叫法是系统工程,这种系统工程可以使整个国家的效率最大地发挥出来。德国体系的弊端是:设计上保守和传统,德国的强势产业几乎都是传统的基础产业,如钢铁,机械制造业,电气制造业,但新兴产业如相对比较新的电子制造业就不太行了,而计算机信息产业和金融产业与美国英国相比差的就更多了。
过去我认为英国人靠理性,德国人靠严谨,现在看来并不全面,都是靠法制,现在我认为英国是把自由放在第一位,因自由而民主,为民主而法治。德国是把民主放在第一位,因民主而法治,因法制而得自由。世界其他民主国家的区别是自由,民主和法制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区别。比如日本就是在美国的强迫下建立起来的民主国家,就是把法制放在第一位(被迫的):因法制而民主,因民主而得自由,日本的体制我认为是把德国和英国体制的长处完美的结合起来了。英国是海洋国家,他的文明是海洋文明,德国是大陆国家,他的文明是大陆文明,他的法律发规源自于过去的封建传统。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国家,如果要学习欧美的制度体系,我认为应该学习德国体系,就是把民主放在第一位,因民主而法治,因法制而得自由。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是管理方式,民主可以自上而下,也可自下而上,也可以被民主。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至上而下的民主,这样社会的代价最小,比英国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而自下而上的民主就不好了,如法国的大革命,社会动荡好多年。
现在华人社会的情况是:
香港是英式民主:“一切都允许,除非法律禁止”,殖民地文化,是被民主的。
新加坡是德式民主:“一切都禁止,除非法律允许“,这是对华人最有效地一种制度,因自由而民主,特殊情况下的由下而上的民主。
台湾是开明专制向民主政治的过渡期,是由上而下的。经济上是”一切都允许,除非法律禁止”;政治上是”一切都允许,包括法律禁止”,相信台湾很快会建立起英美式的民主体制,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中国大陆则是出于一种政治和经济分裂的状态,是民主的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应该尽快实行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应该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民主机制。(中新网2004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15日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说胡锦涛说:“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胡锦涛指出,当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和执行难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贪赃枉法、知法犯法,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
象,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到现在再谈什么“姓社还是姓私”毫无意义,“先生孩子后起名”,而不应该“先起名字照着生”,这样的历史教训真是够惨痛的了。中国不缺少法律,中国的问题主要是“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还有广泛的执法犯法的现象,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法律的制定者,历史上却一贯带头破坏自己制定的法律。中国有很巨大的人口,如果采用英美似的民主“一切都允许,除非法律禁止”,条件还不成熟,人民的素质也达不到,更缺少历史传统,必然会照成政治上的失控。所以如果中国共产党真是要创建和谐社会,就应该尽快建立党内民主,逐步过渡到全面民主,如开放党禁报禁,给人民监督政府的自由和权力,并建立健全法制,严格执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认真维护法律的尊严,使中国成为“一切都禁止,除非法律允许”的现代化的法制国家。
第五篇:民主与民生
尊敬的党组织:
民生,是指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例如就业、教育、社保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也直接关系到执政者是否得民心,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
俗话说,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纵观古今,民生和民心密不可分。历史反复证明,只有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才能赢得老百姓的真诚拥护,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民生始终贯彻在我党的执政当中。
当前,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要千方百计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渠道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直接的利益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改善民生,不仅是扩大内需的治本之策,更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历史和现实都启示我们,民生问题,无论何时何地都请示不得,忽略不得,淡忘不得。改善民生,不但要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还要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不但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还要追求社会公平。凡是民生解决得好的地方,社会就和谐;反之,社会就动荡。一些地方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几乎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全面小康、构建和谐,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否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我们要肩负起民生的责任,吧发展目标恒久地定格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就必定能够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汇报人:xiexie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