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1

时间:2019-05-15 05:4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1》。

第一篇:《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1

第10课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内容标准】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考试标准】

识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地点、领导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大意义;苏俄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922年苏联建立。

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过程与方法:

归纳分析教学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整理、讨论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长远、艰巨与曲折。

【教学要点】

要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重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与严重弊端。难点: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弊端。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新课探究】

1、苏联的成立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成立,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苏联由最初的4个加盟共和国增加到后来的15个)俄国国名的历史沿革 1480——1547 莫斯科公国 1547——1917、3沙皇俄国 1917、3——1917、11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11——1922、12 苏维埃俄国(苏俄)1922、12——1991、12 苏联 1991年至今俄罗斯

2、斯大林 上台

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Joseph Stalin)成为苏联的领导人。

3、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6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强国。

(2)1932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

(3)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五年计划,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4)1936年制定宪法,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5)总之,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工业生产和教育事业获得跨越式发展,国防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苏联以崭新的强国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令世人瞩目。

4、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弊端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1)3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经济体制及以个人专断为特征的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严重压制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阻碍了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2)斯大林将苏联模式神圣化、凝固化,不准提出异议,更不准改革,致使社会主义丧失自我完善的活力和机会,影响了党心民心的指向。

5、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1)工业化方面,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民年经济比例失调,难以持续健康的发展。(2)农业方面,超越客观条件许可,违背自愿原则,强迫农民接受集体化,片面追求“大而公”,向农民索取资金过多,产生了长期的消极后果。

(3)政治方面,肃反运动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损失了大批党政军骨干,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严重干扰了经济的正常发展,进一步破坏了民主,强化了个人崇拜;形成过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经济体制和个人专断的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都不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

6、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启示与教训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2)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保证各行业平衡和谐发展。(4)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要结合考试标准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922年苏联建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等内容。

第二篇: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4课时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A组 对点练

对点提示:1~7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8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2014•河南洛阳质检)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迄今为止仍然是破坏性最大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无规律

B.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激化

C.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D.股票市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解析 这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是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是导火线。

答案 B

2.(2014•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测试)1933年10月,罗斯福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

A.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解析 这种消费黄金,使得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刺激贸易出口,有利于美国对外贸易。答案 D

3.(2014•广州海珠区测试)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

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

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解析 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属于工业复兴法的内容。A项社会保障制度,C项“以工代赈”,D项农业政策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4.(2014•湖南邵阳模拟)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推行公平竞争,美国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上面写着“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等语,以资表彰鼓励。这里的法规是

()。

A.《全国工业复兴法》 B.《全国劳工关系法》

C.《社会保险法》 D.《财产税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再现能力。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规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规则,遵守该法规的企业或公司可以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蓝鹰徽章。B、C、D三项所述的法规与工业无直接关系。

答案 A

5.(2014•河北唐山模拟)剑桥大学教授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中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

A.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B.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C.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 D.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解析 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因此可以说新政的成功也得益于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

答案 D

6.(2014•湖南怀化模拟)有学者说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后来,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B.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C.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解析 注意理解“转移”的含义。1929年经济危机对整个美国经济带来严重打击,并不是财政中心转移的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传统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美元取代。关贸总协定的签订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自由贸易体系,对世界金融中心的变化没有必然关系。

答案 C

7.(2014•河南郑州模拟)1933年4月5日,罗斯福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A.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

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解读能力。材料反映罗斯福新政采取放弃金本位制(即金币可自由铸造,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自由输入输出),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故A项正确。

答案 A

8.(2014•豫南九校联考)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全面国有化趋势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变化的理解。从材料中的法国政府控制了公用事业的全部,可知此时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故选C项。

答案 C

B组 提升练

9.(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胡佛在一篇演说中说:“„„我们的银行家和准备金体系确保了这个国家渡过信贷风暴而没有任何损失。在商业中,我们只要考虑了维持工资率、分配就业和加速大规模建设。政府扩大了公共建设,为农业提供了信贷,同时又限制了移民。这些措施维持了较高程度的消费,而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只有这样,这些措施才能阻止大范围失业的发生。”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经济崩溃是因为向商业借款人提供的信贷太少

B.联邦储备系统是增强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

C.公共建设成为解决经济萧条的有力手段

D.政府应该扩大权限,控制劳动者工资水平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胡佛认为,银行家应该加大信贷,联邦准备金体系能够确保这个国家渡过信贷风暴,政府应扩大公共建设。故A、B、C三项符合胡佛观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应该控制劳动者工资水平,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0.(2014•湖北荆州模拟)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正常平衡完全足以应付在我们面前的史无前例的任务。但是采取刻不容缓的行动这种史无前例的要求和需要,也有可能要求暂时背离公共秩序的那种正常平衡。”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重在()。

A.协调美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

B.通过立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保障劳工阶层基本的政治和经济权利

D.维护资本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解析 在罗斯福新政以前,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是自由放任的政策,所谓政府只是“守夜人”,主要职责是管好钱、用好钱,罗斯福讲话的主旨是要改变这一传统政策“暂时背离公共秩序的那种正常平衡”,立足点是行政权和立法权平衡的调整,故选B,A、D两项是目的,C项是具体措施之一。

答案 B

11.(2014•河南六市模拟)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现象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解析 图中曲线反映出20世纪后半期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高收入国家也即发达国家的工业比重持续下降,但这不代表其工业水平的下降,这是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果,选择C项。

答案 C

12.(2014•河南郑州模拟)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激进派人士最初对罗斯福抱有很大期待,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

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前者观点代表社会上层利益,后者观点代表社会底层利益

B.前者观点不利于新政的实施,后者观点极大推动了改革进程

C.前者观点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D.后者观点从关注民生角度考虑,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解析 第一种分析没有看到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通过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合理成分,尽量缓解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带来的弊端。故选C。

答案 C

13.(2014•湖北咸宁模拟)经济思想是对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经济思想也是经济政策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欲于器用服玩之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清世宗实录》卷五七

材料二 公元15世纪到17世纪,国际贸易开始真正具有世界性质并获得显著发展。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西欧各国封建自然经济不断衰落,商品货币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地理大发现使西欧国家纷纷走上了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扩张的道路,广大殖民地国家被卷入到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的范围和规模空前扩大,这一切使得国际贸易获得显著发展„„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显著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新兴民族国家聚敛财富的需要,形成了早期的贸易保护制度,而与之相对应的理论基础是重商主义。

——叶晓东《浅析重商主义理论与西方贸易保护政策的渊源》

材料三 1929~1933年发生了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摇摇欲坠。当时,害怕社会主义革命而又较有远见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和理论家为了挽救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认识到自由放任主义确实已经过时,只有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才有希望。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这样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是这样一位理论家。„„两者是不谋而合的。„„他们的思想来自对一些特殊问题的研究,而这些特殊问题乃是在已经过时的思潮之中达到技术上成熟的工商业体制引起的。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思想,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付诸实施后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重商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什么。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7世纪的西欧国家是如何“把各种重商主义的原则付诸实践的”。试运用全球史观加以评价。

(3)依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与凯恩斯“不谋而合”之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些特殊问题乃是在已经过时的思潮之中达到技术上成熟的工商业体制引起的”的理解。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材料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其实施影响了我国工商业的发展,最终使社会进步缓慢。第(2)问,分析当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积累原始资本,聚敛财富;实践上主要概括殖民扩张等活动;评价主要从积极进步的一面来分析。第(3)问,两者都主张加强国家行政力量来管理经济发展,这样经过调整,能最大限度弥补制度的缺陷,发展经济。

答案(1)思想:重农抑商思想。消极影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和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历史条件:国际贸易的显著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新兴民族国家聚敛财富的需要。实践:殖民掠夺;商业贸易;黑奴贸易;海盗劫掠;商业战争。

评价:促进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逐步扩大。

(3)“不谋而合”之处: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摆脱经济危机,保护资本主义制度。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此导致了危机的不断发生。基于解决危机的需要,二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4.(2014•陕西西安模拟)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材料二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所占比例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 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材料三 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如图),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

(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3)根据对材料三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

解析 第(1)问,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材料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中政府通过立法的方式,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为弱势群体提供生活保障。在当时采取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消费能力,缓解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具有积极意义。第(2)问,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材可以了解到,1973年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滞胀”现象,被迫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通过材料可以分析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有必要进行改革。第(3)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福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民众和政府都应从长计议,依据本国实际进行改革,缓解政府经济负担。

答案(1)特点: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缩小贫富差距等。

意义:1929~1933年,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需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3)民众和政治团体必须放弃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

第三篇: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1、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3、《四月提纲》提出

A、把大型企业全部国有B、推翻沙皇专制政权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D、立刻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

4、苏俄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是

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B、明确了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

C、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确立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5、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而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 经济制度不利于农业生产② 农业集体化中的失误③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④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④

6、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C、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7、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规定直接要达到的目的包含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D、借用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

8、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② 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③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④ 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9、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A、加强了无产阶级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大型和重要的工矿企业允许资本经营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D、目的是 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0、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B、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C、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其弊端越来越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

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的剩余粮食征收方式是

A、有偿征收B、无偿征收C、低价购买D、限价购买12、1921年苏维埃俄国出现严重经济危机的原因不包括

A、七年战争的严重破坏B、1921年的严重天灾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D、苏维埃俄国政治危机的影响

13、十月革命 后,苏维埃政权的哪项决定更具有策略性

A、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B、由工人对一切企业实行生产监督

C、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D、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14、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15、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制定新经济政策的最基本依据是

A、从俄国国情出发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C、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6、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17、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在A、卫国战争期间B、一五计划完成后C、二五计划完成后D、三五计划完成后

18、对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客观评价是

① 基本上适应苏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② 这种体制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③后来这种体制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④这种体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9、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A、“八一九”事件B、宣布实行多党制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D、《阿拉木图宣言》

20、导致苏联剧变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A、“八一九”事件B、阿拉木图宣言》的签定

C、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D、明斯克协定的签署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则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养,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

始的,„„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3集中于银行,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文选》

材料四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同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蜾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收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措施?简括实施措施的原因。

(2)材料二是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3)斯大林认为“苏联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对吗?为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三、四及相关知识,评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建设。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民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材料二我们是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的办法,也刚刚开始实行。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件事,也是这样。

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概括的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产品。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材料三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买卖。

——摘自《世界史现代部分》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政策?

(2)结合史实,根据材料二分析列宁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设想。列宁对农民的不满情绪是如何分析的?

(3)根据材料三分析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哪些修正?有什么进步性。

三、问答题

23、简析十月革命后至“二战”前苏俄(苏联)实行的主要经济政策的背景与作用。

24、有人说“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体制上的保证,是苏联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是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也有人说“正是因为斯大林模式导致了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因此,这一体制毫无进步性而言”。

请结合史实和你自己的思考,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专题七 《专题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B;

6、B;

7、D;

8、A;

9、C;

10、A;

11、B;

12、D;

13、C;

14、A;

15、A;

16、C;

17、C;

18、D;

19、D; 20、C。

二.材料题

21.(1)余粮收集制。长期战争,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又处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包围中,战争形势严峻。

(2)粮食税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3)斯大林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势力的包围中,新生的人民政权随时都有被扼杀的危险,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增加综合国力的道路是正确的。

(4)评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建设,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增强了国家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缩小了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但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太多,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最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2.(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2)设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农民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反对共产主义的斗争。(3)满足了农民的要求,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了经营和贸易的自由。进步性:有利于保证生产者劳动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率,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三.问答题

23.(1)1918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遭到了帝国主义与国内反动势力的疯狂进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为战胜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内战争结束,迫切需要恢复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使苏俄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1925年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1927年开始农业集体化,实行了3个五年计划。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但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从世界范围看,社会主义的苏联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使苏联基本由农业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工业产值已占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依赖西方的农业国变成了世界工业强国;但从长远看,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4.提示:

(1)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该体制。绝对地肯定和

绝对地否定都是错误的。

(2)对历史现象的评价,一定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去评价。

(3)对历史现象的评价,一定要史论相结合。

第四篇:苏联亡党亡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亡党亡国的综合原因,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历史原因、现实原因;有经济原因、民族政治原因;有外因、更有内因。1.苏联模式带来的的弊端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高度的集权,这个特征表现为高度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苏联成立之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小农经济明显占主体地位,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采取的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管理权经营权统一,指令性计划经济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矛盾的爆发。人民要求发展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减少官僚阶层腐败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人民群众看到苏联生活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东欧一些国家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与其声称的超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而政治不民主,学术言论不自由进一步导致人民对苏联共产党失望。2.领导人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苏联的解体,毫无疑问戈尔巴乔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改革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发展方向,推行的路线和政策造成了苏联社会的动荡与混乱。在实行民主化时,他极端急躁,从权威的制度向民主制度过渡,从极端集中化向分散的市场经济过渡。意识形态也是苏联国家和社会的主要支柱之一,因此任何大的改革都要意识形态基础,这正是戈尔巴乔夫的弱点,虽然他提出过“新思维”的口号,但是却并没有创造出任何新思维。3.苏共薄弱的党组织建设

这也是苏共失败的重要原因。党组织建设薄弱,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队伍质量低下,不能发挥先锋作用,使苏联共产党失去了保卫自己、推进事业的组织力量。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更是出台了不允许在企业、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建立党组织的法律,结果造成基层组织大幅度萎缩,失去了群众基础。许多干部和党员丧失了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迷失了方向。4.错误估计民族关系发展状况

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苏联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前景过于乐观。苏联领导人坚持认为社会主义建立后国内已经消灭了阶级对抗和民族对抗。实际上苏联民族众多,民族关系更是复杂。苏联错把民族矛盾归结为阶级矛盾和阶级矛盾的表现,混淆了敌我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于是苏联采取阶级斗争的方式处理民族纠纷,加深了民族关系危机。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民族分裂运动愈加猖獗,并且苏联的双重主权国家原则为民族分裂提供了合法依据。5.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从苏联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对社会主义苏联进行了持续的和平演变。通过各种手段笼络苏联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导致苏共内部分裂出亲英美派。同时苏联对人民简单的宣传资本主义一切都不好反倒使一部分人感到实际和宣传的不一样,对苏共的做法产生了怀疑。

二、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1.国家统一是最高原则

1991年3月17日苏联就联盟前途举行全民公决,全苏1.86亿选民中80%以上参加了投票,投票者赞成保留苏联的占76.4%。毫无疑义,苏联解体是违背苏联大多数人民意愿的。苏联解体破坏了统一的经济空间。解体后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短时间不能消除的。任何分裂行为都是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客观规律相违背的。苏联解体给世人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教训就是:国家统一是最高原则。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然就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且一切是从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出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体现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在贫穷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其他方面的优点也难以发挥。只有社会主义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苏联后期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社会主义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3.吸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正确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任何经济发展方式或者部分社会发展方式没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之分,只有是否利于本国国情之分。苏联过度中央集权导致人民没有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过度的舆论约束使人民缺乏表达想法的机会,所以经济社会的发展缺少吸引人民的亮点,且明显的固定模式化。

4.遵循民族自身发展的规律,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有其客观的规律,要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要到国家和阶级消亡之后民族才能消亡,只要有不同民族的存在,就会不断出现新的民族矛盾和问题。而且,民族矛盾和问题的长期存在,是与社会发展中其他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的,致使民族矛盾和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观点,正确认识本国实际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民族关系发展状况,这不仅对解决民族矛盾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必须遵循民族和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认识民族矛盾和问题的长期性、普遍性和复杂性,坚持科学决策,运用民主和法律手段,正确引导和妥善解决民族关系问题。5.健全社会民主义法制

苏联、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没有搞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不正常,由此导致的官僚主义和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党政关系上以党代政,机构重叠,效率低下。所有这些,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西方搞和平演变的反动势力正是看中了这一弱点,集中在“民主”问题上大做文章。他们利用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煽风点火,把“和平演变”称为推行“民主化”。因此,社会主义必须吸取这个教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6.加强社会主义政党的建设,增加凝聚力,走群众路线

苏联、东欧剧变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在关键时刻,执政的共产党内部发生了分裂,党自己改换旗帜,拱手交出政权。苏联共产党从斯大林开始到80年代,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执导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左”的路线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又从“左”的极端一下子跳到了“右”的极端,表现为全盘否定了苏联的历史,终于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总危机。可见,只有加强党自身的建设,从思想上、作风上和组织上把党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7.处理好国际关系,又要警惕和平演变

在对外政策方面,既然集中精力于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任务,外交政策的目标就是为国内建设服务、为国内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就应该始终坚持和平外交的原则。与此同时,也要防止国际敌对势力的颠复破坏,特别是利用民族问题作为干扰经济建设、分裂国家的潜入口。

总之,苏联解体有着深深的必然性,令人反思。它的解体是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低谷,但是也标志着会有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的到来。

第五篇: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老师)

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第七单元2012.6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物战胜敌人,巩固政权,苏俄实施了怎样的经济政策?为了恢复经济列宁在俄国实行了什么政策?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而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该政策有哪些主要特征?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排拆商品经济)、强制性。

3.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有哪些?(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2)兵变事件的发生。

4.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用商品、货币、市场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

5.余粮收集制和粮食税制度的异同点是什么?同:首先满足国家的需要。异:农民可以自由支配余下的产品;挫伤还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6.苏联的最初加盟共和国有哪些?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

7.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8.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有此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有工业基础薄弱;国防建设需要。

9.斯大林模式产生的积极作用有哪些?(1)推动苏联实现了工业化。(2)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10.斯大林模式存在的弊端有哪些?(1)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比例失调。(2)牺牲太多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3)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4)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重要原因。

11.苏联三次改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12.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两次改革最终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农业和重工业。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械式。

13.赫鲁晓夫改革中违反自然规律的措施是什么?广种玉米。

14.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利用市场来调节经济发展。

15.从苏联三次改革中我们有哪些认识?(1)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合生产力发展。(2)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客观规律。(3)改革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16.首次对斯大林模式提出挑战的是哪一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

17.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点放在重工业上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与美国争霸。

18.新经济政策下,俄国人民私人可以开办的企业是哪一类?小企业。

19.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哪一年?1925年。

20.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下载《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材教法-教学教案

    本课地位 1917年3月的“二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和组织的,它推翻了沙星专制制度,其革命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七第二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学设计 定边县第四中学 周婷 一、设计思路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内容等,是......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①外:英、法、美、日对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

    陈独秀对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认识和反思

    陈独秀对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认识和反思 黄公演 (一)陈独秀对后期苏联的认识 陈独秀晚年,认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制度,不能被称为社会主义,他的认识的立足点在于这样的命题:“......

    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5篇模版]

    必修二 经济成长 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春) 一.背景 1.国内: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苏俄面临着物力财力极......

    个人时期1

    个人时期 宝丽金时期 1978年,谭咏麟签约无线拍摄长篇电视剧《天虹》;同年谭咏麟与郑裕玲主持节目“BANGBANG咁嘅声”。 1979年,谭咏麟赴台湾发展,在台湾拍摄电影历时三年,拍了......

    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的中国体育对外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的中国体育对外关系 摘要: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的中国体育对外交往, 不仅在形式上曾经历了退出国际奥委会、发起新兴力量运动会和承办第26届世......

    苏联时期的书报检查制度[小编推荐]

    苏联时期的书报检查制度 2012-11-12 第09版:中外历史 作者:徐元宫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142 在 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俄罗斯的书报检查制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传统,形成了旨在捍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