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材教法-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2 17:3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材教法-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材教法-教学教案》。

第一篇: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材教法-教学教案

本课地位

1917年3月的“二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和组织的,它推翻了沙星专制制度,其革命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即苏维埃俄国,指1917年十月革命后到1922年苏联成立之前的俄国;苏联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从1922年12月成立,到1991年解体。苏联的建立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但苏联的建设中的一些弊端有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借鉴的前撤。教学重点: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成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说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它的经验和教训有时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宝贵财富,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教学难点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的原因。为什么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俄国十月革命前国内外复杂的因素决定的,初中学生基于知识和认知能力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为什么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一点要从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分析,而初中学生对人类历史的整体认识存在困难,所以也是一个难点。

重点突破方案

通过提问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结合视频播放《四月提纲》、俄国二月革命、彼得格勒起义和图片达到突破重点知识。难点突破方案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原因,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利用教材49页中的小字进行通俗解释即可。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这个难点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突破

提问: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变成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你是怎样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通过将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学生阅读,找出依据答出。)

关于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性质的区别

1917年3月的“二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和组织的,它推翻了沙星专制制度,其革命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与以往一切革命的区别在于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的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尽管垄断组织在国家经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相对落后的,日俄战争的失败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究其原因在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残存着大量封建残余,制约了俄国的发展。俄国社会中保留的封建残余表现为:经济上封建农奴制的残余势力很强;政治上沙皇实行专制统治。这两种历史局限性在一战中给俄国造成了十分被动的局面,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加深。以上俄国的特殊国情使起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革命在俄国的发生在所难免。从当时革命的任务和对象来看,俄国革命应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但是,从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来看,俄同无产阶级的力量是强大的,无产阶级在组织性上是成熟的。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有能力领导一场社会主义茧命。况且,农村半无产的广大贫苦农民与沙皇政府的矛盾也非常尖锐,他们在革命过程中可以成为俄国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成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战争引起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作为协约国集团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国内经济无力承受巨大的战争压力,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发生动摇。1917年,俄国工人阶级与社会民主党人发动了“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面对反动的、战争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了用武装斗争完成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建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革命制止战争”。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农利益的法令,还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从1918年至1920年,苏俄政府通过三年国内战争、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退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对世界最大的影响是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苏德签署《布列斯特和约》始末

《布列斯特和约》即《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是苏维埃俄国(以下简称苏俄)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今白俄罗斯共和国布列斯特)签订的条约。它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保存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被迫采取的暂时妥协性行动,使苏俄尽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红军赢得了喘息时间,为后来消灭抵抗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武装和击退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沙皇俄国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一方协约国的成员,但是,1917年11月7日发生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次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这个苏维埃国家第一个对外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强烈谴责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建议一切交战国人民和政府立即举行停战谈判,签订正义民主的和约,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普遍和平。但是,这一建议遭到协约国列强的拒绝。当时前线的旧俄军队溃逃,国内经济困难,尚未组织起工农红军,最迫切的任务是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赢得和平的环境。12月3日,苏俄迫不得以决定单独同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举行谈判,并于12月15日签订了为期28天的停战协定。

22日和平谈判开始。苏俄根据《和平法令》建议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25日,德方表示赞同,但提出要以协约国同意参加为条件。谈判休会10天后,德方于1918年1月9日借口协约国拒绝参加,表示不接受苏俄的谈判原则,谈判被迫中断。1918年1月18日,德国又提出要苏俄割让大片土地的苛刻要求。在敌强我弱、国内百废待举、民众厌战的情况下,列宁毅然同意签约,而布哈林等坚决反对签约,主张进行“圣战”。苏俄首席谈判代表、外交人民委员(即外交部长)托洛茨基主张不战不和。30日,谈判恢复举行。列宁与托洛茨基谈好要尽量拖延谈判,等德方发出最后通牒后,再签订和约。2月9日,德方以强硬态度提出苛刻条件,10日,托洛茨基违抗列宁的指示,拒不在割地条约上签字,并宣布苏俄停止战争,拒绝签订和约,随即离开了布列斯特。德国借机大肆破坏和谈,派兵向苏俄发起全面进攻,逼近彼得堡。在苏维埃国家处于危急关头之际,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一方面动员红军阳全国一切力量进行抗战,另一方面在党的最高领导层中就同德国签约问题进行紧张艰苦的说服工作,终于,党中央以绝大多数通过了接受德国不平等条件并迅速签约的决议。19日,列宁电告柏林同意签约。23日,苏俄政府收到德国的限时48小时答复,条件更加苛刻的最后通牒。以列宁为首的苏俄政府为使刚刚建立的苏维埃国家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国家的安全与独立,派契切林取代托洛茨基前往布列斯特,于3月3日签署了条约。

根据这一条约和此后签订的补充协定,苏俄与同盟国之间停战,苏俄赔款60亿马克(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笔赔款),割地总共达100万平方公里之多。1918年11月3日德国爆发了革命,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君主政权,11月11日协约国同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次日,苏俄宣布废除它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当年3月3日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

第二篇: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九下历史 第一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原因。

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导入新课:PPT显示两个材料引入俄国相关背景导致社会矛盾突出而致革命的爆发。

一、新时代曙光

1、二月革命

学生阅读P2页相关内容找到有关二月革命的相关知识点。背景: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时间: 主力: 结果: 性质:

2、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

(1)阅读课文:一、二、三段内容,学生阅读探究: ①并存的两个政权是哪两个政权?

②两个政权中,谁掌握着国家的实权呢?

③两个政权能长期并存下去吗?为什么?

(2)根据材料思考:为什么俄国在二月革命后,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呢? 材料:“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说明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3)了解“七月流血周”,说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性质。

3、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背景: 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①执政的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继续一战),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②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列宁回来领导革命.(2)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3)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4)布尔什维克党(列宁)

(5)主力: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6)经过:11月6日夜,列宁在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7日,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中,起义队伍攻克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7)特点: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8)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4、关于列宁的介绍

列宁1870年生于教师家庭,幼时聪明活泼,中学时代曾因品学兼优获取金质奖章.17岁入读大学法律系,进校的第一学期就因参加学运被捕并被学校开除。18岁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从此列宁的名字就和俄国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03年,在刚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上,选举党的领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在俄文中,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从此,以列宁为首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诞生.列宁的口号: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权力归苏维埃,工作归失业者.

5、出示有关彼得格勒起义的照片,让同学对其进行介绍和了解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涅瓦河畔。

6、思考: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俄国社会矛盾激化;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7、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困境:

内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外部:战争还没有结束、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措施:

1.政治 :

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2.经济: ①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 ②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3.外交: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4.军事: 通过1918—1920三年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二、十月俄国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意义(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国内)(3)、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国际)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探究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三、回顾小结

1、列表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内容

思考:从这种比较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2、思考探究

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有何启发?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获得了灵活运用。故我们在学习及处理事情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启发: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了胜利(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3、当堂检测。

第三篇: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反思一: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转型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喜欢形式多样,活泼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他们对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但由于历史知识本身的特殊性,即它具有过去性,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历史知识好像是死的,那么,怎样把“史”变“活”呢?通过多年的历史的学习与教学,我觉得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较好的解决方法之一。所谓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老师将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线索等内容通过创设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将问题融入故事中了,进而逐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教者可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形象的了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学会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归纳、质疑历史过程,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反思二: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本课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主题,分别讲述了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本课的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方针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在授课过程较成功之处:

1.通过图片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从当代的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联想到九十多年前的十月革命,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对本课的知识结构的把握较为清晰。将本课的知识内容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十月革命爆发的过程和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网页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十月革命的材料,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十月革命。

在授课过程中几点可以改进之处:

1.时间上把握不好。没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整节课只上了38分钟,有些问题后来才发现没有给学生解释清楚。比如“苏维埃”这个名词,比如“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同时并存的现象”。关于这些问题只是稍微提到,并没有更深层次地为学生叙述,以致于时间过于“充足”。

2.在发挥网络优势方面还做得不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讨论而设置的问题只有一个,没能激起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热情。在评论学生留言时也过于仓促,在学生尚未留言结束时,已将问题的答案公布,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较大的打击。

3.在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得不够。虽然为学生提供的在线讨论问题设置得不多,但其他让学生回答的问题却比较多。由于害怕学生回答不上来而引起尴尬,所以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往往刚提出问题没多久,便帮学生回答了。因此学生学习的热情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也是造成课堂时间过分“充足”的一个主要原因。

反思三: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学会停下来。”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跑步中应学会停下来,就是说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同样的道理,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找出不足,发扬优点,让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不仅要前进,更要有目的的前进,让自己的教学之花能结出累累这一课,来谈一下我的教学反思。

《俄国十月革命》这一课,线索比较清晰,按照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来讲述,由于十月革命的部分史实在初中时已经讲过,所以我就突出讲布尔什维克党决定起义、进行起义、组建国家政权等史实,重点分析了十月革命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影响。1989年苏东剧变以来,关于前苏联和社会主义的话题众说纷纭、不绝于耳。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或多或少地对此有所接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设计中,我主要从现实问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主要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1、新闻图片导入:由列宁的图片和俄罗斯本土品牌“红色十月”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

2、进行材料解析:通过史料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3、创设历史情境:通过历史资料图片,掌握十月革命的基实。

4、分享合作成果:由学生合作编写有关十月革命经过的顺口溜或打油诗,共同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

5、课堂民主讨论:通过讨论有关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情况,使学生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上完课后,我对这一课的备课及教学过程认真得进行了反思:

优点:(1)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图片和文字材料,针对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教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合作编写顺口溜,培养合作堂气氛,并且介绍了>学习方法。

困惑:(1)学生在初中已经系统学习过本课,怎样更好的调动学生,从“已知”挖掘“未知”,找到更好的知识交叉点,学生兴奋点,才能使这节课有别于初中教材,又能更内容丰富不乏味,新颖不老套。

(2)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何更好体现,而不说教。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今后,一定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反思四: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历史与社会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认识身边生活的环境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感情。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社区的划分,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建设社区、为社区做贡献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如在教学《传媒与青少年》时,我把我们青少年对传媒的观点分为两派,由学生课后准备,课内讨论。在课堂上,虽然双方准备的都很充分,但还是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

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希望能冲破瓶颈的新突破。

第四篇: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一)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转型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喜欢形式多样,活泼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他们对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但由于历史知识本身的特殊性,即它具有过去性,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历史知识好像是死的,那么,怎样把“史”变“活”呢?通过多年的历史的学习与教学,我觉得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较好的解决方法之一。所谓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老师将历史知识的重点、难点、线索等内容通过创设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将问题融入故事中了,进而逐步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教者可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努力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使之由被动的“死记”变为主动的“理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强烈的注意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激活求知欲。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形象的了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学会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归纳、质疑历史过程,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二)本节课我讲的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也是我作为新教师讲的第二次公开课。与第一次相比,这次我比较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设计环节,我设计有自主学习、小组赛跑的形式,学生的主动性明显大大提高。此外,经过不断学习和改进,我对课堂的整体把控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尽管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有很多的不足:

一、讲课内容方面

1、没有把握好初中生的学习特点,讲的内容太多,学生无法当堂接受。、课件喧宾夺主,没有充分发挥教材的主体作用,应反素归真。此外课件中选用的图片有的与本课内容不十分紧密,在宝贵的45 分钟内,课件的图片也应近贴课本。、重点不突出,如本节课讲的《俄国十月革命》,重点是十月革命。()但是由于前面二月革命用时太多,导致十月革命这个重点无法凸显出来。此外,对十月革命的意义讲的过细,导致后面没时间将十月革命与中国近代史联系起来。

(二)教师方面、提问问题不够准确,不便于学生回答问题。此外,有的问题还有些深,没有把握好九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对学生的赞美性语言不够。本节课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比较高,但对于回答问题较好的同学,没有积极鼓励性的语言。赞美是一种美得熏陶,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赞美、信任和鼓励,这样的语言对学生来说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以后,这方面我会多多注意。

三、具体细节问题、本节课我设置了6 个自主学习的问题,设置的问题有点多。此外,自主学习部分学生完成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忘记板书、提醒学生的笔记。、小组讨论是学生遇见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再讨论,本节课我设置的小组赛跑不是十分恰当。

总之,十分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对的建议。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修正,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课堂能力会越来越高。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反思

(三)“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学会停下来。”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跑步中应学会停下来,就是说可以对自身做全面彻底地调整,也可以积累更多的体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冲刺。跑步是这样,同样的道理,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找出不足,发扬优点,让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不仅要前进,更要有目的的前进,让自己的教学之花能结出累累硕果。下面我就《俄国十月革命》这一课,来谈一下我的教学反思。

《俄国十月革命》这一课,线索比较清晰,按照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来讲述,由于十月革命的部分史实在初中时已经讲过,所以我就突出讲布尔什维克党决定起义、进行起义、组建国家政权等史实,重点分析了十月革命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影响。1989年苏东剧变以来,关于前苏联和社会主义的话题众说纷纭、不绝于耳。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或多或少地对此有所接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设计中,我主要从现实问题入手,同时通过历史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主要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1、新闻图片导入:由列宁的图片和俄罗斯本土品牌“红色十月”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

2、进行材料解析:通过史料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3、创设历史情境:通过历史资料图片,掌握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

4、分享合作成果:由学生合作编写有关十月革命经过的顺口溜或打油诗,共同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

5、课堂民主讨论:通过讨论有关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情况,使学生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上完课后,我对这一课的备课及教学过程认真得进行了反思:

优点:(1)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图片和文字材料,针对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时提出相关问题,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合作编写顺口溜,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并且介绍了学习方法。

困惑:(1)学生在初中已经系统学习过本课,怎样更好的调动学生,从“已知”挖掘“未知”,找到更好的知识交叉点,学生兴奋点,才能使这节课有别于初中教材,又能更好的体现高中教学的特点,使内容丰富不乏味,新颖不老套。

(2)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何更好体现,而不是流于说教。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今后,一定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第五篇:俄国十月革命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虽然课前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也精心备课,自觉很充沛,但授课后心中难以平静,有着许多的感触。

总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我认为自己这节课的优点主要有:

1.将教材原有的两目进行了大胆整合,分为俄国人民之苦、俄国人民之怒、俄国人民之争、苏俄人民之喜四个部分,层层深入,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更加连贯、更加简洁易懂。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效果很好。

2、充分运用历史资料、图片和文字材料,针对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教法,例如由临时政府宣言引出他们的主张;列宁清扫地球总结十月革命的意义等的设计。力争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先让学生分析总结,最后老师点拨。像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先引导学生讨论,再点睛.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成功的体现了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大大提高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4、注意到抓关键词等解决问题方法的指点.不足:在小组合作探究“十月革命的原因”后对其评价不及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绪调动不够灵活。

困惑:

(1)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何更好体现,而不说教。(2)怎样联系中国史及世界近现代史,进一步形成具体的社会主义发展线索:空想——科学——实践(失败——成功;一国——多国)。

(3)上课时如何把教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特别是教材较难理解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本课的内容。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

1、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必要时进行复习和预习的指导。

2、辅助资料的准备要尽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要精益求精,准备必须充分,才会灵活自如地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关注潜能生。特别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学习参与热情,多提供让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小组讨论时可让他们做记录员的角色。

4、做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必须的。

今后,一定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下载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材教法-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材教法-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历史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萨拉族自治县银川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教案:73民主政治的扩展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领袖......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了解列宁在......

    教学案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学案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课标要求】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反思

    篇一:俄国十月革命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虽然课前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也精心备课,自觉很充沛,但授课后心中难以平静,有着许多的感触。 总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落后的具有军事封建色彩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

    第十九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

    第十九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理解:理解......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1

    第10课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内容标准】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