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维护正义
八年级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
《维 护 正 义》
执教人:石杰
地点:八一实验学校 八(2)教室 时间:2013年3月6日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正义感,能乐于助人,做到见义智为。【知识与能力】
知道维护正义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结合实际说明在日常生活 中我们该如何支维护正义。
教学重点:维护正义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教学难点:未成年人要学会见义智为。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阅读感悟、合作探究、思辨交流。教学过程:
一、【设境示标】
感悟情境:引导学生阅读并感悟文本P7《长霞当舞------任长霞生平事迹》 设疑导思:◆任长霞为什么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感动?
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直抒己见。
归结导入:任长霞之所以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感动,那是因为她怀着正义之心,利用正义之剑,维护了社会的正义。那么,什么是正义?它有哪些基本要求?我们又如何才能维护社会正义?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称”》的第2节《维护正义》。(同时板书课题)
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
二、【感悟交流】 走进正义
●活动一:联想无极限
设疑导思:◆提到“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汇?◆在同学们的字典里,什么是正义呢?
提示要求: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比一比哪组说得又多又准确。探究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并分组抢答。归结点评:结合学生抢答情况进行点评激励,归结补充。●活动二:短诗的启示
情境链接:《马丁神父的忏悔录》(媒体展示)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刻着一位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诗。他曾是纳粹的受害者,也是对非正义保持沉默的受害者。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会成员,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设疑导思:◆马丁神父为什么而忏悔?◆对非正义现象的忍让会产生什么后果? 感悟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并畅所欲言。
归结明确:对非正义现象的忍让,客观上会纵容非正义 行为,最终祸害更多的人,有一天可能受害的是自己。
名言赏析:引领学生朗读并赏析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的名言“一个热最伤心的事……” 提炼归结:在活动一、二的基础上,由此引导学生提炼概括出正义的基本要求。板书明确:正义的基本要求——
一、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二、要勇敢制止社会不良现象。
●活动三:忆往昔 看今朝
启发列举:请同学们列举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富有正义感一些的人物故事。列举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筛选,合作探究,并择优发言。
点评归结: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就是崇尚正义的民族。追求正义,维护正义,这正是现阶段我们中学生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三、【探究交流】 维护正义
●活动四:谁来作证
赏析漫画:漫画《谁来做证》(媒体展示)
提示内容:一小偷当众偷包,众人围观,警察抓信小偷后,无人站出来指证小偷。设疑导思:◆看了这幅漫画后,你有什么感想?
感悟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并择优发言。
归结明确:在感叹世态炎凉的同时,我们要明白,正义需要我们,维护正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活动五:辩一辩 想一想
情境展示:(可用媒体展示,亦可用语言描述)
1、学校里有位残疾学生,不少同学嘲笑他、欺负他,你会------
2、见到有个别同学放学后进入网吧,你会-----
3、班里有位同学由于家境贫寒,准备放弃学业,你会-----
4、社区里有位孤寡老人,无人照顾,你会-------设疑导思:◆面对上述情况,大家将持什么态度?◆这些态度又会有什么结果? 体验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体验,讨论探究,并畅所欲言。归结板书:维护正义的要求——
一、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要勇于和歪风邪气作斗争。
二、要富有同情之心,竭尽所能帮助别人。
●活动六:实战演练场
情境再现:(可用媒体展示,也可用小品表演,或用语言描述)
你去楼下朋友家时,发现他家的门已经被撬开,而自己又已经走进去了,你和歹徒同时发现对方。
设疑导思:◆在此种情况下,你应如何擒获盗贼,维护正义? 探究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体验,合作探究,并分组抢答。
归结强调:结合文本P9的相关方法,给学生明确:我们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智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四、【提炼升华】
播放歌曲:师生共唱《八荣八耻正气歌》,渲染气氛,引发共鸣,促进学生情感升华。升华情感:社会离不开正义的支撑,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我们要有一颗同情心,要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做斗争,努力支匡扶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五、【训练反馈】 [一]、精挑细选 走进生活
《学习手册》选择题 第4、6、7、13、14、15题。[二]、感悟探究 关注生活
1、《学习手册》范例精析中的第3题。
2、《学习手册》“问题探究”第16题。
六、【板书设计】11.2 维 护 正 义
一、走进正义:正义的基本要求——
1、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2、要勇敢制止社会不良现象
二、维护正义:维护正义的要求——
1、要富有同情之心
2、要勇斗歪风邪气——(1)拨打110报警求助(2)在安全的情况下大声呼救(3)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等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尝试,使我感受到了改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得到良好结果的快乐,也看到了学生那种渴望创新、探索、渴望表现的要求,也是我看到了学生的巨大潜能。更大的发展性可塑性。对于我在今后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基础,我会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教案)
【课题】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
(2)具有崇尚正直的优良品质,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3)积极主动追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2.能力目标
(1)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2)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能力。(3)见义勇为精神的践行能力。3.知识目标
(1)理解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涵义,正义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明确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3)了解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学情分析】
针对学生对正义没有明确认识的实际情况。由于正义问题比较抽象,学生虽然对正义有所耳闻,但对正义、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制度等没有明确的认识。
针对总分学生存在逃避规则对自己的约束的行为,不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现实。【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难点:
突破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素材、事例,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P107-111,预做课本问题。【课时计划】共3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课题
“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的故事及图片,导入课题。讲授新课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第一框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思考问题:毒胶囊事件。
(1)新昌生产毒胶囊企业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吗?(2)国家严厉打击毒胶囊的行为是正义的吗?
教师归纳: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思考问题:假如没有正义„„ 早上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黄曲霉毒素奶或香精豆浆,吃几个蒸功夫毒包子。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或毒豇豆,加碗石蜡翻新陈米饭,饭后上盘催熟芒果片+爆炸西瓜条。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回到豆腐渣天价房,开瓶甲醇勾兑酒,就着炒尿素豆芽,吃个增白剂馒头,饭后抽跟高汞烟,得病还要吃毒胶囊的药,钻进黑心棉被窝,醒后我们还要坚强的活下去因为墓地又涨了!
教师归纳: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查处毒胶囊的背后:这一次查处毒胶囊的行动,得益于央视4月15日《每周质量报告》节目对毒胶囊的曝光。
仅凭媒体的曝光能解决毒胶囊事件吗?
事实上,铬超标的工业明胶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曝光,早在2004年,央视就曝光过山东滨州用废皮革加工成食用明胶的事实。但多年来,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的现象从未杜绝,而且态势越演越烈,已经渗透至救命用的药用胶囊。
教师归纳: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真实的故事:2008年南京小伙彭宇搀扶跌倒老人反而成为被告,“不敢扶老人”一时成社会之痛:2010年12月18日的《成都晚报》报道,当月17日,一位七旬老人在成都市一心桥南街路口摔倒了,十余人围观,但没人敢伸手拉大爷一把。一名小伙子迟疑了很久,终于去将大爷扶起来,边扶边对周围的人说“你们几个一定要给我作证哦!”
2011年月,88岁的李爹爹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时后,李爹爹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胶囊企业的命运:随着媒体的曝光,一场不小的信誉危机直击素有“中国胶囊之乡”之称的新昌县儒岙镇。而受伤的,不仅有广大消费者,也有当地很多遵纪守法的企业和员工。
思考问题:毒胶囊事件发生后该镇的胶囊企业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虽然胶囊产业在儒岙镇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这一产业除了制造几个富翁外,并没有改变当地百姓命运,他们大多仍靠打工养家糊口,生活并不富裕。
儒岙镇总人口不足3万,但直接和间接从事胶囊产业的人员却有近万人,差不多一半的家庭都有劳动力在胶囊行业工作。目前,一些企业账户都被冻结了,现在许多工人都在找政府要钱,要求结算工资。
思考问题:假如此时,政府对此不闻不问,那些靠工资生活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庭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中共新昌县儒岙镇委员会书记盛学东表示,事情发生后,县里和镇里都十分重视,将尽快解决员工工资拖欠问题。
思考问题:政府重视解决工人工资拖欠问题,说明了什么? 教师归纳:有了正义与正义制度: ①即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得到保障;
②即使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得到关爱; ③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推动社会进步。
毒胶囊事件后续:据介绍,药用胶囊的主要原料明胶分很多档次,顶级的达5万-6万元/吨,差的只要1万-2万元。但制成胶囊后的出厂价差别却没有那么大:以万粒为计价单位,好的170-180元,差的120-130元。
也就是说,违规企业只要付出大企业成本的16%-40%,就可以挣到其30%-50%的销售收入,利润空间被数倍放大。
违规企业在竞争中占有很大价格优势,面对这种不公平的竞争正规胶囊企业很是受伤。新昌县康乐胶丸囊有限公司总经理潘金槐说: “以后销路肯定会有影响,但起码可以消灭那些小作坊,让我们这些正规企业可以发展得更好。”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①正义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 ②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 ③正义制度是真正公平的基础。后毒胶囊时代:“毒胶囊”事件终将解决,假如你在毒胶囊事件之后,准备在新昌开一家新的胶囊企业。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你将注意哪些问题呢?
教师归纳:诚信经营,遵守道德和法律,生产优质产品,提供周到的服务。课堂小结
社会的发展需要正义,正义需要制度来加以维护,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和谐的社会呼唤正义。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
1.生活中正义的情感和行为随处可见。下列行为中属于正义行为的是()A.同学生活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B.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将销售者打伤 C.拾到物品,据为己有 D.同学与人闹矛盾,为同学大打出手
2.我国对一些贫困地区给予经济上的扶持,对收入较高的人征收个人所得税。国家制定这些政策是为了()
A.减少个人收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消除不公平现象,实现社会的绝对公平C.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构建和谐社会 D.建立起正义的制度,消除人们的收入差距 3.下列做法,体现了公平正义要求的是:
①某些厂家为了使筷子不生虫,用工业硫磺将其熏蒸,不经消毒处理就投入市场 ②全国“扫黄打非”办严厉打击通过手机向消费者提供淫秽色情信息等违法行为 ③湖北省2010年将加快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 ④各级政府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课后作业
1.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预习P112-115课文,预做课本问题。【板书设计】
第一框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一、走进正义
1.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2.制度的正义性
二、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1.正义制度的作用 2.公平和正义的关系 【教学反思】
本课知识点理解难度较大,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师一方面动员学生收集一些素材;另一方面,在教学采用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新闻素材,运用讨论、举例等方式,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运用时政材料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第2课时 引入课题
自习本框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为什么说遵守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2、为什么说对待非正义不应采取消极态度?
3、有正义感的人对正义行为有何举动?对非正义行为呢?
4、正义、非正义与社会稳定有何关系?
5、为什么说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品德?
6、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由自学导入新课。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 讲授新课
一、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案例分析:初三某班有一个直升本校的保送名额,按学校规定综合考评成绩在前两名的同学有资格参加面试。经过综合考评,排在前面两名的小赵和小孙入围面试。面试的当天,两人惊奇地发现吴敏也出现在面试场上。面试的结果没有公开。最后,吴敏获得了这个保送名额,小孙和小赵则名落孙山,大家对此议论纷。面对这一选拔结果,小赵忍气吞声;小孙找到班主任,要求给个说法。
思考讨论:(教师归纳)
1、保送为什么要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来确定人选? 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就是为了体现公平和正义。
2、吴敏得到保送名额会带来什么影响? 破坏了制度,影响了公平和正义。
3、小赵的态度会带来什么影响? 纵容非正义行为。助长非正义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是一个人的利益。
4、如果小孙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的行为还有意义吗? 小孙即使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的行为也是在维护正义。
5、这件事对你的启示? 我们要从小树立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问题解答:
1、为什么说遵守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2、我们应该怎样做?
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材料阅读: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馆碑上,镌刻着一位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他曾是纳粹的受害者,也是对非正义保持沉默的受害者。“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这则短诗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教师归纳:对待非正义不应采取消极态度!问题解答:
3、为什么说对待非正义不应采取消极态度?
非正义行为的危害: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消极态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
二、做有正义感的人
情景分析:在公交车上,小偷的手伸向一个乘客的钱包;一个高大的男生正在对一个瘦小的同学拳打脚踢;个别同学在考试中作弊;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判死刑;分析上述情景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如果你看到上述情形,会有什么感想?
问题解答:
4、有正义感的人对正义行为有何举动?对非正义行为呢? 有正义感的人对正义行为: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的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
有正义感的人对非正义行为:
在情绪上: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在行动上:主动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问题解答:
5、正义、非正义与社会稳定有何关系?
非正义行为会破坏、甚至毁掉社会;正义行为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正义气节欣赏: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正气歌》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杜甫 头可断,要不可屈----张确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正直者不可屈曲----欧阳修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崇尚正直的传统。读了上面的正义气节你有何感受? 问题解答:
6、为什么说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品德?
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我们自身做人要堂堂正正、立得正行得稳、爱憎分明、正气凛然、正大光明、无私无畏。正直具有无以摧毁的人格魅力,具有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一个人可以没有某种能力,但不能没有正直的骨气,不能没有浩然正气。
情景分析:战士徐洪刚在旅途中4面对名持刀歹徒,挺身而出,英勇搏斗,制止了歹徒推动钱财、侮辱妇女的不法行为。他在全身被扎14刀、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忍着剧痛追赶逃窜的歹徒,起到昏倒在地。
徐洪刚的英雄壮举体现了什么情感和精神? 问题解答:
7、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当非正义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2)当看到非正义行为发生在他人身上时: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3)作为未成年,我们应该: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大前提下,维护正义。课堂小结
人生的正直与人生的美丽是统一的,坚守自己正直的人生才能获得美丽的人生。那么,不妨就让我们以自己的毅力和实际行动去承担起一次次个人品质的测试,永远做一个正直的人。因为正直的人越多,我们的社会就越健康。课堂练习
略(详见课件)课后作业
复习本课所学知识。【板书设计】
第二框 自学维护正义
一、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1.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2.如何面对非正义的行为
二、做有正义感的人
1.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2.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针对学生缺少自觉维护正义和公平的意识这一问题,教师采用自主学习法,逐步学习本框知识,懂得了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从而树立自觉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的意识,培养自觉维护正义,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的习惯。
第3课时
一、知识点回顾
1.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p109)2.正义制度有什么作用?(p109--110)3.正义与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的?(p111)4.正义对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111)
5.我们应该怎样自觉维护正义?(p112--113)6.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有哪些?(p113)7.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p114)8.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p115)
二、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略,详见课件)
(二)非选择题
1.材料一:张俊的爸爸是个老板,收入很高。一天,他对张俊说:“不是说多劳多得吗?为什么收入越多扣的税越多?我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交给国家,凭什么啊?” 材料二:小江新买的自行车被偷了,心里很不平衡,看到路边有辆新自行车,于是撬锁把车骑走,被人发现后扭送到派出所。小江想不通。
请问:他们受到的对待是正义吗?为什么? 2.“放手,她是我妹妹!”这是维吾尔族青年艾尼居买·居买尔三兄弟面对歹徒抢劫汉族女大学生时脱口而出的大喊„„女大学生获救,艾尼身负重伤。艾尼三兄弟的事迹感动了全国各族人民。
请你对艾尼三兄弟的行为进行评析。并设想如果缺少这种行为,我们的社会会怎样? 3.2008年10月,南京市一位姓唐的女士,开着面包车到一家超市购物,一名歹徒乘机从车外伸手将车内的包抢走,随后飞快跑到一辆已经启动的摩托车边,跨上车飞奔而去。开车途经此地的陈先生当即加大油门紧追,与歹徒在公路上开展了一场追逐战。最后摩托车因转弯过急摔倒在地,歹徒也因此被抓获。
(1)歹徒的行为有什么危害?(2)陈先生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3)怎样做才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
三、课后反思
通过每课的学习之后,都安排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同步练习,看来,学生已经形成了学习习惯。
第三篇: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
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
年 级:八年级
教学内容:人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六课第二节《诚信是社会发展之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不讲诚信会付出高昂的代价、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2)、讲诚信的企业或组织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走向长盛不衰。
2、能力目标
进一步增加区分诚信与虚伪的能力,初步培养正确表达诚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诚信是做人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做到讲诚信,不做任何有失诚信的事。
教学重点:认识诚信,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怎样把诚信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及言行与内心一致,说话算数,言而有信。
学生谈现实生活中所知道不诚信的事例。引入课题《诚信是社会发展之基》。
二、讲授新课
1、诚信缺失的代价
(1)、展示图片,引出课本66页问题: 这些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反映了个人诚信缺失已渗透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能说出一些个人诚信缺失的事例吗? 学生回答 结论: 诚信缺失对个人的代价是:无以立足妨碍发展(2)、阅读66页“小资料”:《巨大的代价》 思考: 诚信缺失的代价仅仅是经济上的吗?
这个代价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
首先,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其次,诚信缺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第三、诚信缺失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人们之间互不信任相互提防
第四、诚信缺失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结论: 诚信缺失对国家的代价是:有损国家形象和国格。(3)、阅读67页新闻回放: 《南京冠生园》
回答:你认为南京冠生园真正破产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原因: 违背了经济生活中诚实守信的原则,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启示: 在经济生活中,要遵守诚实守信原则,否则害人害己,将受到市场的惩罚,2-
第四篇: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自觉维护正义》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自觉维护正义》
教学反思
《自觉维护正义》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任教不满一年的新老师,很荣幸有机会参加全省课堂教学评比,与全省年轻的优秀的思想品德教师们一起交流学习,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自觉维护正义》教学反思。在这一过程当中,我收获很多,成长很多,甚至可以说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下面对这节课进行反思总结,以便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不断改进,不断进步,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思品教师。
一、备课反思
备课环节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我要讲的是初二下册的最后一课《自觉维护正义》,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能够大概知道什么是正义,如何自觉维护正义,但明辨是非能力、自觉遵守规则和程序的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能力仍需提高,追求正义、向往正义的意识仍需加强。与学生初次见面后,基本确定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讲,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备教材方面,基于对重难点的把握,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删减并整合,把知识点直接明了地展示给学生。我和同行老师收集了大量素材,比如市大华中学初三男生捅伤同学、市民族中学高三学生见义勇为错过高考、女孩喂小偷喝水、水利沟溺水事件、扶不扶等等,最后确定第一个目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用近期发生的大华中学的案例,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增强情感体验;第二个目题“做有正义感的人”用社会热点问题“扶不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由人到己,反思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教学反思《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自觉维护正义》教学反思》()。
备课环节的充分准备让我充满信心,也让我反思了在日常教学工
作中是否存在备课不充分的情况。
二、课堂教学反思
我平时上课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反第一文库网
而抢了学生的回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教学用语不够严谨等等,在这次授课中这些问题都成功克服,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是一次成功的探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课堂,通过活动体验又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生活。
但授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虽然没有拖堂,但时间分配仍不合理。第一板块花费时间太长,以至于后面“践行正义有你我”的活动没有完全施展开,小组写的倡议没来得及收集整理,最后的宣读也因时间关系没有进行,只是由一个小组来展示,情感渲染不明显。第二,因自身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够,在问题引导和总结方面仍有所欠缺。比如角色扮演活动环节,扮演校长角色的学生没有提到学校要怎么安抚家长,要负哪些责任,只提到了以后会加强监管和教育,这时应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学校是负责任的,是安全的。
三、今后努力方向
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工作之余多读书,扩充自己的知识量,利用免费师范生在职读研政策及有关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关注时政热点和社会新闻,把理论和时政与教材结合,才能为备课环节提供更丰富的素材,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更加自信自然,才能更准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大胆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加强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学习,多听多看多学多想,把公开课常态化。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课堂教学,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2 三年级上音乐教案-放马山歌人教新课标(秋)
《放马山歌》教案 放马山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放马山歌》,让学生初步了解云南欢 快、热情、豪放的特点,2、启发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美、感受 旋律节奏美。
3、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 国的思想感情。教学 难点 知识
12、启发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演唱歌曲。重点:曲情感美、感受旋律节奏美。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放音乐,聆听云南民歌《猜调》。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完歌曲后,谈 一谈自己的感受。生:儿歌......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刚才同学们欣赏的歌曲和咱们平时唱的歌 的风味不一样,它是一首民歌(板书),它是经过长期而广泛的……
第3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丝绸之路》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丝绸之路》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3.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1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入……
第4 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案2人教版
第30课《诗五首》讲、学、练立体化教案1.《饮酒》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喧嚣不绝于耳,可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这是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心远地自偏”一句,以极为精练的语言,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的基调。以下几句主体隐去,进入“写景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气日夕……
第5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A)-恐龙-苏教版
xiaoxue.xuekeedu.com20、恐龙
一、教学背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0课《恐龙》是一介绍恐龙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的知识性说明文。作者根据已有的素材和对恐龙的认识,加以整理,条分缕析地推想、叙述当时恐龙的情形。课文语言简洁、生动、流畅,重点突出。生动的比喻、具体的描述、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使恐龙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留给了读者非常深刻的印象。恐龙,毕竟谁也没见过。虽然学生兴趣浓厚,但是无处了解,无从考究。这是理解、想象的一个难点。要化难为易,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
二、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0、《恐龙》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
把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自觉维护正义》教学反思收藏起来以后再看!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自觉维护正义》教学反思所属栏目:〖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自觉维护正义》教学反思”相关专题:211大学名单_211工程大学_211高校_211院校_211学校_211大学排名 985大学名单_985大学_985大学排名_985工程_985高校_985院校_985工程学校 c9高校_c9联盟_c9大学_九校联盟 两学一做心得体会 四级作文,英语四级作文,英语四级作文万能句子,四级作文题目 四级作文万能模板 撒谎作文,关于撒谎的作文 听后感,听后感大全,听后感 禁毒作文,关于禁毒的作文 作文大全600字,初中作文大全600字,小学作文大全600字 胜似亲人,胜似亲人作文,胜似亲人作文400字 高考零分作文 感谢师恩 师恩难忘,师恩难忘作文 租房合同协议 预备党员转正思想汇报 高考分数线预测 合伙协议,合伙协议范本,合伙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 协议书,协议书范本 记一件难忘的事,记一件难忘的事作文 一件难忘的事作文 难忘的旅行 难忘的一件事 劳动合同法 门面租赁合同 合同书 厂房租赁合同 商铺租赁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 借款合同,借款合同范本 劳务合同 租赁合同 商业策划书 创业策划书 品牌策划 广告策划 婚庆策划,婚庆策划方案 项目实施方案 活动策划,活动策划方案 营销策划 影楼策划,影楼策划方案 标语,标语大全 承包合同范本 入党介绍人发言稿 入党介绍人意见,入党介绍人意见大全 工作措施,工作措施大全 大学生自我评价,大学生自我评价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自觉维护正义》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第五篇: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人教版)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忆一忆,说一说,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情景。(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引导思考回答:听到毛主席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全国人民在欢呼雀跃,从心底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为什么?
教师小结:新中国的成立宣告,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二)教学过程: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板书)
1、我国国家性质(板书)
情景活动一:从国徽开始了解我们的国家
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 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国徽。①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见教材p4页)
②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③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见教材p4页)(1)国家的性质
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情景活动二:畅所欲言话主人——
想一想: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那么,你感受到或了解到有哪些事物或事例,可以体现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如各级人代会,信访举报,各种听证会,免征农业税等。)
2、人民的构成 情景活动三:
想一想:人民具体包括哪些人?(教材p4页)我们中学生是人民的一员吗? 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少数敌对分子)教师讲述: 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人;我们中学生是人民的一员。
3、与极少数敌对分子做斗争,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学生阅读教材p5页第一段)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情景活动四:(见教材p5页材料)
说一说: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归纳)教师总结:
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上述情景表现的就是,人民代表在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利。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公民的权利是谁赋予的呢?什么是公民权利呢?什么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呢?
1、公民权利谁赋予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谁赋予的呢?是宪法!我国宪法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中国各族人民奋斗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公民权利的含义
公民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有物质保障。(举例: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财产权等)
3、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例如:人身自由权利、受教育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等。)
4、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情景活动五:人民公民我来辨(见教材p6页图文材料)
辨一辨: ①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 ②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能否享有公民权利? 人民是个政治概念,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公民是个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比人民的范围广泛。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板书: 人民——政治概念,与其相对应是敌人;
公民——法律概念,与国籍密不可分;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
在押犯人是公民,但不一定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
4、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宪法和法律赋予了我们权利,但有的人享有的权利却无法实现,可见,光有权利还不行,还必须有权利的保障体制。情景活动六:(见教材p6页材料)议一议:
(1)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2)小寒作为公民里应享有各种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教师小结: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否则就要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1)立法保障(见教材p7页)(2)司法保障(见教材p7页)
情景活动七: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见教材p7页材料)议一议:
① 傅某把6名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是的)
② 6名学生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
※ 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呢?
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者,讨回公道。
情景活动八:法律与保障我们的权利之间的关系(见教材p7页材料)※ 下列具体法律与保障我们的权利之间有什么关系? ⊙行政复议法:保障公民不受违法行政行为侵害的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权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保障消费者作为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享有的各种权利。⊙婚姻法: 保障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
⊙民法通则:保障公民合法民事权益(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等)。
⊙刑法:保障公民人身、财产、民主权利及其他权利不受犯罪行为侵害的权利。⊙民事诉讼法:保障公民在民事案件中行使诉讼的权利。⊙劳动法:保障公民在劳动关系中所享有的合法权益。⊙继承法:保障公民对私有财产依法继承的权利。
(三)课堂小结: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威权的利剑。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生命之树常青,法律就是那普照的阳光。第二框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了解我国公民的权利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广泛性。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提高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学会寻求法律的保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合法、有效地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我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并予以保障的公民权利。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究竟有哪些权利呢?
二、讲授新课
1、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案例分析:甜甜成长的经历(学生阅读p8页:材料1,思考回答问题)①上述材料中的甜甜享受到哪些权利? ②这些权利对他有什么益处?
③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教师小结: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这些权利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涵盖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1)我国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特征
公民权利 :涉及政治、经济、家庭生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涵盖学校生活等领域——广泛性
(2)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宪法规定的九个方面)资料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篇二: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思想品德 时 间:
地 点:麒麟中心学校阶梯教室 班 级:八
(七)班 授课人:朱天民
公 开 课 教 学 设 计 2009年5月14日第六课 人之根本
一、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 把握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做人之本,是社会发展之基;知道诚信需要智慧,有时还需要勇气。
[能力目标] 进一步增强区分诚信与虚伪的能力;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抵制“老实人吃亏”、“不说谎办不成大事”等错误思想的不良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做到讲诚信,不做任何有失诚信的事。
二、教学重点:认识诚信,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怎样把诚信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模拟情境、感悟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
五、教时安排: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温故知新:
1、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诚信多么重要吗?(指名回答,教师带领回顾)
2、诚信既然这么重要,生活中就要我们不论青红皂白什么事都和盘托出吗?
(二)师生互动大课堂:
三、事情没那么简单(板书)分析:“简单”的反义词是什么?(复杂)本节课就从诚信需要智慧,诚信需要勇气两个方面来说明生活中要真正做到诚信还是要动一番脑筋的。投影:学习目标
学习新知:
1、诚信需要智慧(板书)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叫《实话实说》,顾名思义“实话实说”就是要人们说实话。可是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讲出来的实话别人却不爱听,这是为什么?我们先阅读一下国学大师季羡林《论撒谎》(片段),也许同学们从中能懂得某些道理。投影:季羡林《论撒谎》(片段)
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讲诚信无疑是正确的,但有时实话别人为什么不喜欢听? 学生回答,教师得出结论。
诚信需要智慧:①“讲实话”要区分场合。(板书)投影:《忠言逆耳》组画
情景模拟:如果是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对人提建议不一定要“苦口”,不一定要逆耳,而应娓娓道来,尊重人。诚信需要智慧:②实话要讲,但要考虑表达方式,不能不尊重人。(板书)当堂练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以下情况,想一想,在这些情况下,自己应该如何去做? 投影:林浩的谎言„„ 黄玲的话„„
诚信需要智慧:③“善意的谎言”更显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板书)齐读黑体字内容。
2、诚信需要勇气(板书)
创设情境,讨论在遇到两难境遇时怎么办?
投影:这次又考砸了,老师批评了我一顿,表扬了冬青„„ 辨一辨:讲诚信吃亏吗?当别人不讲诚信时,我们还要不要讲诚信? 学生辩论后,教师得出结论:
讲诚信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从眼前看,可能吃亏,但从长远看是不吃亏的,当别人不讲诚信时,我们还是要讲诚信。
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坚持诚信,在特殊时刻还要特殊的勇气。(板书)
3、我们青少年怎样坚守诚信(板书)教师明了:“让诚信成为习惯,让荣誉成为理念”。为了让诚信伴随我们每一分钟,让我们来共同制定班级的诚信誓言、诚信公约、奖惩记录办法,并选举诚信执行委员会。学生当堂练习。投影:实践营地
4、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讲诚信要智慧和勇气及怎样坚守诚信。
(三)总结第六课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诚信的重要。让我们从小做到信守诺言,恪守诚信,言必行,行必果。积极上进,学会做人,为打造“诚信社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吧!
(四)作业:
(五)播放音乐《诚信之歌》。再见!板书设计
三、事情没那么简单
1、诚信需要智慧
①“讲实话”要区分场合。
②实话实讲,但要考虑表达方式,不能不尊重人。③“善意的谎言”更显示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2、诚信需要勇气
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坚持诚信,在特殊时刻还要特殊的勇气。
3、我们青少年怎样坚守诚信 ①我们的诚信誓言。②我们的诚信公约。
③让诚信成为习惯,让荣誉成为理念。篇三: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第一框:我知我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重点与难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教学准备: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教学过程:
[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
一、“什么是家呢?”
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 “我又有家了”。那么“家到底是什么?”
二、体验活动: “家”的遐想 /我眼中到的家。(并请说明理由)[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
三、“画”家
a 爸爸、妈妈、哥哥、小松
b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兰 c 爸爸、小刚
d 爸爸、妈妈、小浩、叔叔、婶婶
——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父母赚钱不容易:为了撑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妈妈具体从事的工作吗?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他们回家后还要干什么? ——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四、实话实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
a、小冰早就想买一个新款mp3了,妈妈说家庭经济不宽余,一定要买的话就看期末考试有没有进步。
b、小亮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这次在学校不小心打破一块玻璃,要赔偿人民币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刚听了一个开头,便不高兴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顿。
c、小宁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开车送她去学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饭来学校;穿的是名牌,用的是精品;妈妈还告诉她学校的值周劳动最好不要参加。d、??
五、小结: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六、作业:介绍我家的好品质、好家风。
第二框:我爱我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而父母也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
能力目标: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一个小生命还酝酿在母体的时候,已经倾注了家人对他的关爱,那就是他的名字。请学生说说他们的名字的用意。以此来体会家人的期待和关爱。
一、爱的回忆
活动内容:先让学生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并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再设问:在你的家庭中,有没有发生过令你感动的事?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回忆,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教师行为:开展这一活动,一要注意正面引导,防止学生讨论亲子矛盾,而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二要注意辨证地看待这些事,因为许多家长对子女爱护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所以要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作具体分析。
二、无悔的爱
活动内容:让学生填写表格,即“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谁来做?”另外,讨论两个问题:“说说自己家中贡献最大的人是谁,要说出具体理由”和“夸夸自己的父母,并讲给同学听”。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一要让学生根据家庭情况如实填写,通过填写体会父母的贡献;二要引导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渗透在家尽责的教育;三是说说家人的贡献,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良好道德、优秀思想方面的精神贡献;四是找父母的优点,夸夸自己的父母。
开展这一活动,可以不限于教材表格中所列的项目,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家中的事,凡学生能做的,要鼓励学生做,这既能培养学生能力,又能陶冶学生情操,而且有助于增进学生与父母的亲情,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讲“大”的事情,也可以讲感人的具体事例,有些小事反而更能体现父母的一片苦心,容易感动人。在活动中,要注意家庭有缺陷的学生的反应,防止伤害这些学生。
三、爱的低诉:
活动内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写一段他对母爱或父爱的认识,交流自己对这种爱曾经的误会或曾经的感动。教师行为:呈现两个关于母亲的故事(见附录),并引导学生用心感悟他对母爱或父爱的认识,并将优秀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意在让学生体会原来未曾注意的东西,也是丰富学生情感、促进其良知发展的重要环节。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知感恩,不被感动,认为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体验,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有的学生对家长不满甚至看不起父母,也与他们缺乏对父母的理解,不会感受或感受不到亲情呵护有关。因此,要通过这一活动,让同龄人自己教育自己,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切感悟在家庭中获得的爱。
开展这一活动,老师要善于引导,可以用具体事例来启发;要注意以情感人,烘托出良好氛围;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发动学生积极地说、积极地体验就行了;要有意识地从父母的良苦用心、子女的责任两个方面来启发,突出正面教育的效果。如果有学生从反面冲突来讲,要注意剖析分析的本意和期望,剖析其中所蕴涵的爱,把学生引导到爱父母、爱家庭上来。
四、爱的告白:
活动内容:让学生给父母写寄言,即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写几句话并交给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心情。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在于让学生与父母心灵碰撞,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责任和决心。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第一步,可以让学生写父母的优点长处,也可以让学生写父母对自己的呵护和期望,还可以让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和决心。第二步,在同学中互相交流,互相感染启发。第三步,把自己所写的交给父母,与父母沟通互动。
在这一活动中,要注意展示学生的才气,如让他们写诗歌、散文等形式来写。要强调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避免说空话,避免应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情感和意志结合起来,即要把自己的决心和打算反映出来。这件事是一个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过程,要注意发挥家长的作用,如将学生的感受反馈给家长,有条件的可以让家长也给学生写寄言,在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五、爱的成长: 活动内容:讨论:当你们的父母发生了矛盾,你是怎样做的?若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怎么办?为了使你的家庭更美满,你还应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温馨的家庭需要全家人的齐心协力。第三框:难报三春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力目标:辨证分析孝敬父母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教学重点:如何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孝敬父母的道德和法律基础,防止愚孝。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爱洒心间
活动内容:出示材料:一封别样的信(见附录),引导思考:你能读懂母亲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吗?
设计意图:一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二是与教材中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效。教师行为:引导相互交流并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
二、爱的回报
活动内容:小组竞赛,孝亲故事知多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孝亲”的典例中感受榜样的力量,为自己“孝亲”行为提供借鉴。活动内容:讨论:“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把自己尽孝后的感受谈出来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自己孝敬父母的做法和收获,达到同龄人互相教育、启发、感染的效果。
活动内容:讨论,遇到下列情形该怎么办: ⑴父母只要我读好书,我该怎么办? ⑵父母不让我做家务,该怎么办? ⑶外出时应对父母说什么? ⑷父母生病了,该怎么办?
⑸当父母劳累一天下班回家,我该做些什么? ⑹当父母烦恼时,我该怎么做?
⑺作业未完成被老师留下来而迟归,我该怎么面对父母? ⑻成绩没考时,该如何面对父母?
⑼我想买电脑,父母认为我控制能力不强而不赞成,我该怎么办? ⑽朋友来访,但父母不喜欢,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孝敬父母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孝敬父母表现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与父母交往的任何活动中,都有孝与不孝的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把学生孝敬父母的心意、表现与行为选择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就教材所给材料进行讨论,通过分析、选择来判断是与非,进而明确应该如何对待父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题目都是开放性的,有许多可以辨析之处,关键是帮助学生树立为父母着想的观念,找出孝与不孝的出发点的不同。比如,成绩要不要告诉父母,本身很复杂。就学生的权利而言,不告诉并不一定错。但如果从爱父母、孝敬父母出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这对学生自己也有利。如果从怕批评、防父母出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隔阂,就处理不好这件事。中国有句古话“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无孝子”。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首先要表扬孝敬父母的好人好事。如果老师知道一些,也可以先表扬,再引导学生自己谈。其次,让学生谈自己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并注意将孝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予以归类。再次,让学生谈尽孝后的感受。尽孝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孝行,是把教育落到实处的最好策略。也就是说,这种道德规范不是由外界强加的,而是学生自己的主动选择。
三、爱的反思:
活动内容:仔细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孝子”的言行反映了什么现象?你对此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如果有,你将如何改进?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曾有过不善待父母的事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发生了怎样的后果?现在你对这件事又是怎样想的?如果你当时按你现在的想法去做,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这一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学生的回忆和反省,来体会父母对子女深沉、无私的爱,同时,意识到自己对父母付出太少,从而增强同学的责任意识,和为父母、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
四、爱的传递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回忆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粮票的故事”。
设计意图:体验孝敬父母不仅是物质上的扶助,更应是精神上的关爱;不仅要孝敬我们的父母,还应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及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