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又呈吴郎》教案
《又呈吴郎》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同情弱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同情弱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同情弱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写作背景及题解:
767年,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杜甫便写以诗代简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
二、赏析诗歌
1、首联: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1)哪一个字特别能体现诗人对这位西邻妇人扑枣的态度?
任,漫不经心,顺其所为,即不管老妇人如何扑枣,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愿打多少就打多少,诗人毫不介意。(2)为什么要放任呢?
“无食无儿一妇人”,对首句的补充说明,说明诗人任凭邻妇扑枣的理由。因为这位西邻是一个没有吃的又没有儿女的老寡妇。七字层层深入,两个“无”字颇具反复唱叹之致,写出这位老妇人凄惨辛酸的生活境况,不由得使人心生怜悯。我们几乎可以想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扬竿打枣,巍巍颤颤,心神不定的情景。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碎的画面啊!
2、颔联: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1)如何理解颔联?
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因为她担心遭到主人的斥责而心存恐惧,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
“宁有此”三字,以反诘句式阐明老妇人来打枣实出于迫不得已,言外即有无限哀怜。“恐惧”,是对她打枣时心态的合乎情理的揣测,体贴至深。“转须亲”,是暗示吴郎应该改变态度,亲切地对待老妇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杜甫对待老妇人的态度,但是杜甫没有说,你应该像我那样对待老妇人,而是从老妇人“恐惧”的心态出发暗示应该抱有的态度。
(2)想象说话:我们仿佛听到诗人在对吴郎说什么?
(3)小结:首联自述对邻妇的态度和理由启发感化吴郎;交待邻妇悲惨遭遇开脱怜悯邻妇。颔联哀怜体贴邻妇迫不得已而打枣的心态;对邻妇应采取的态度暗示吴郎。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表现出诗人体贴同情广大民众的高尚情怀。
3、颈联: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1)请同学们解释这两句的意思。
这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上句的“防”的主语是老妇人,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是说,老妇人一见你插篱笆就以为是你提防着她,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真的象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自己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你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为啥还要插上篱笆呢!(2)为什么要这样说,好处在哪里?
吴郎插上篱笆明明是为了防止外人偷窃,而诗人反过来却责备老妇人多事,杜甫的本意是想劝说吴郎,希望他体恤老妇的难处,任其前来打枣。但是他先说老妇人的多心,这是体贴吴郎的心情,给他台阶下。这样写便能不伤吴郎的面子,使他易于接受意见,措辞极其委婉,真是煞费苦心了。(3)为什么要这么委婉呢?为什么会这么委婉呢?
一是为了达到劝说的目的: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二是杜甫体贴他人内心的自然表达。„„(引申:我说话就是直。这不应该成为不讲场合、说话伤害人的托辞。因为委婉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艺术,更是一种良好心性、对他人心情体贴的表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甫这首诗歌是情感和艺术的完美结晶。如果仅仅从委婉的技术角度解读这首诗,那么实在是没有走进杜甫的心灵的缘故。)
4、尾联: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1)尾联说了什么?
由老妇人联想到整个社会,揭出她的贫穷是由于“征求”,由于战乱。(2)诗人有何用意?
诗人从高处落笔,再次为老妇人开脱,其意仍是要感化吴郎。由于官府征收各种赋税,使老妇人穷得一贫如洗,她便常常来向诗人诉苦。老寡妇的不幸遭遇,使诗人进而想到战乱中更多的流离失所的民众,忧伤至极不禁热泪滚滚,沾湿了衣襟。诗人的言外之意是:请你不要太小气了,当此万方多难、民不聊生之际,对这样一个无食无儿的老寡妇,为何还吝惜几颗枣子而不救她一命呢!
(3)一到瀼西“便插疏篱”的吴郎,在读完心忧天下、胸襟博大的长辈的这首诗柬后,应该感到惭愧,也当有所感悟吧!如果他给杜甫回复了一封信,可能会说些什么?
三、课堂总结
《又呈吴郎》以诗代简,劝说吴郎不要阻止老妇人打枣,既体贴老妇人的处境和心境,又关照吴郎的心情和面子。语淡意厚,委婉周到,处处体现出诗人一贯以来的仁民爱物、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千载以后读来,仍能感动人心。
四、课后作业 完成《学习单》。
第二篇:杜甫又呈吴郎教案
杜甫
又呈吴郎
教案
引言(略)
(帮助明君像尧舜一样治理国家),他的诗歌创
一、杜甫的生平与创作
(一)杜甫的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巩县(今属河南)人。世称杜拾遗、杜少陵、杜工部。
读书和漫游时期(712-746年)
困居长安时期(746-755年)
陷贼和为官时期(756-759年)
西南时期(759-770年)
伟大诗人杜甫的一生。艰辛悲苦而又坚韧,充分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一面。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他从切身生活体验出发,对儒家的消极方面也有所批判。比如,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儒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
他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百姓)”,“致君尧舜上”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二)杜甫的创作
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
他诸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少陵集》。
(杜甫尤其擅长律诗。律诗格律在平仄押韵对仗上要求严谨,但杜甫的诗作严谨而灵活,不会呆板,今天这首诗歌就具备这样的特点。)
二、《又呈吴郎》赏析
(一)写作背景及题解
767年,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杜甫便写以诗代简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
(请同学们即兴“写”一封信给吴郎,提问。)
(二)文本赏析
听录音。你喜不喜欢这首律诗,说说理由。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1、首联: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扑枣:打枣。任:听任,不加干涉。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草堂前的枣子任凭西邻去扑打,因为她是一个没有吃又没有儿女的妇人。
“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用字的精炼准确,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
任凭扑枣:是诗人从前对这位西邻妇人扑枣的态度。这一“任
”字,尽显神韵。任,漫不经心,顺其所为,即不管老妇人如何扑枣,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愿打多少就打多少,诗人毫不介意。
为什么要放任呢?
“无食无儿一妇人。”对首句的补充说明。说明诗人任凭邻妇扑枣的理由。因为这位西邻是一个没有吃的又没有儿女的老寡妇。七字层层深入,两个“无”字颇具反复唱叹之致,写出这位老妇人凄惨辛酸的生活境况,不由得使人心生怜悯。我们几乎可以想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扬竿打枣,巍巍颤颤,心神不定的情景。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碎的画面啊!
诗人仿佛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自述对邻妇的态度和理由启发感化吴郎
交待邻妇悲惨遭遇开脱怜悯邻妇
2、颔联: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不为:要不是因为。困穷:承上第二句。宁有此:哪会这样做。指贫妇人打枣这件事。“此”,指扑枣一事。只缘:正因为。恐惧:指贫妇人的害怕。转须亲:是说我们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热。
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因为她担心遭到主人的斥责而心存恐惧,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
“宁有此”三字,以反诘句式阐明老妇人来打枣实出于迫不得已,言外即有无限哀怜。“恐惧”,是对她打枣时心态的合乎情理的揣测,体贴至深。“转须亲”,是暗示吴郎应该改变态度,亲切地对待老妇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杜甫对待老妇人的态度,但是杜甫没有说,你应该像我那样对待老妇人,而是从老妇人“恐惧”的心态出发暗示应该抱有的态度。
迫不得已而打枣的心态哀怜体贴邻妇
对邻妇应采取的态度暗示吴郎
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表现出诗人体贴同情广大民众的高尚情怀。“仁民爱物”。
陕西民歌云:“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真是不假。
清人吴乔说:“子美于君亲兄弟,友朋黎民,无刻不关其念”(《围炉诗话》卷四)。梁启超“情圣”。
以上两联自叙以前事以启发、感化、暗示吴郎。体现出杜甫温柔敦厚、仁义和蔼的特点。语言平易,甚至口语入诗,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词来作接,如“不为”等,化呆板为灵活,将律诗的音律美与散文的灵活性相结合,灵活而又严谨。
3、颈联: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即:马上。防远客:提防。吴郎。指老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便:就。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篱笆。甚真:太认真了。
提问:请同学们解释这两句的意思。
这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上句的“防”的主语是老妇人,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是说,老妇人一见你插篱笆就以为是你提防着她,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真的象要禁止她打枣呢!
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自己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你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为啥还要插上篱笆呢!
(给学生理解的时间,可能要重复讲解,然后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说,好处在哪里?)
吴郎插上篱笆明明是为了防止外人偷窃,而诗人反过来却责备老妇人多事,杜甫的本意是想劝说吴郎,希望他体恤老妇的难处,任其前来打枣。但是他先说老妇人的多心,这是体贴吴郎的心情,给他台阶下。这样写便能不伤吴郎的面子,使他易于接受意见,措辞极其委婉,真是煞费苦心了。
(为什么要这么委婉呢?为什么会这么委婉呢?)
一是为了达到劝说的目的: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二是杜甫体贴他人内心的自然表达。„„
(引申:我说话就是直。这不应该成为不讲场合、说话伤害人的托辞。因为委婉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艺术,更是一种良好心性、对他人心情体贴的表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杜甫这首诗歌是情感和艺术的完美结晶。如果仅仅从委婉的技术角度解读这首诗,那么实在是没有走进杜甫的心灵的缘故。)
4、尾联: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征求:朝廷征收的赋税负担。贫到骨:一贫如洗。戎马,指战乱。其时吐蕃入侵,西北边境不宁。
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由老妇人联想到整个社会,揭出她的贫穷是由于“征求”,由于战乱。
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
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象扯得太远,好象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我们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诗人从高处落笔,再次为老妇人开脱,其意仍是要感化吴郎。由于官府征收各种赋税,使老妇人穷得一贫如洗,她便常常来向诗人诉苦。老寡妇的不幸遭遇,使诗人进而想到战乱中更多的流离失所的民众,忧伤至极不禁热泪滚滚,沾湿了衣襟。诗人的言外之意是:请你不要太小气了,当此万方多难、民不聊生之际,对这样一个无食无儿的老寡妇,为何还吝惜几颗枣子而不救她一命呢!诗人在瀼西和东屯时,除了“枣熟从人打”(《秋野五首》其一)之外,他还“药许邻人斫”(《正月三日归溪上„„》),“拾穗许村童”(《暂往白帝复还东屯》)。可以说,正是这种无时无刻不关心黎民疾苦的崇高精神,才使得一部杜诗如此的激动人心而千古流传。一到瀼西“便插疏篱”的吴郎,在读完心忧天下、胸襟博大的长辈的这首诗柬后,应该感到惭愧,也当有所感悟吧!
送枣子,伟人,平凡的人。知识分子的良心,达穷兼济天下。
(齐声朗读,体会诗歌情感,进一步分析。)
(三)思想和艺术分析
?
1、全诗用意恳切真诚,措辞委婉含蓄,语言平易质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一)现身说法,以情感人。
诗歌前四句写诗人自己对待老妇人的态度,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二句写诗人的行为表现。“堂前扑枣任西邻”这一“任”字,尽显神韵。任,漫不经心,顺其所为,即不管老妇人如何扑枣,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愿打多少就打多少,诗人毫不介意。为什么如此宽容、大方呢?原来,这是一位衣食无着、无儿无女的老妇人,对这样一位孤苦伶仃、生活无望的老妈妈,我们还有什么不肯与吝啬呢?再说,读到这两句,我们几乎可以想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扬竿打枣,巍巍颤颤,心神不定的情景。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碎的画面啊!三四句写诗人的心理态度。“
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老妇人如果不是因为穷困潦倒,无儿无女,怎么会沦落到眼前这种靠打枣维持生计,靠施舍苦度时日的地步呢?正因为她打枣的时候心存疑惧,小心戒备,所以我们反倒要对她亲善些,不要打扰她,顺水推舟,任其所愿。杜甫眼明心细,善待老妇人,既表现他悯穷尊老、急人所难的善良品性,更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行为举止、真情实意去感动吴郎的需要。陕西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正是对杜甫悲悯情怀的真实写照。
(二)由近及远,以“泪”感人。诗歌结尾的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既揭示了造成老妇人及天下黎民百姓困苦不堪、一贫如洗的社会根源,又可以看出杜甫忧心如焚、关怀民生的悲悯情怀。上句“征求”暗指封建官吏们的横征暴敛,敲骨吸髓。“贫到骨”极言“征求”的结果:年老体弱,骨瘦如柴,一贫如洗,生活绝望。这一翻诉说为上文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描写诗人把目光投向安史之乱,投向黎民百姓,说得更深刻、更远大,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那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文中“戎马”)。杜甫的伟大在于兵荒马乱年代,他连自身的生活保障都没有,还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还能由一个扑枣的穷寡妇,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特别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百姓,以至流泪,正如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一样“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能从自身的遭遇联想到天下读书人的处境,并热切地发出呼唤。这既是一种由近及远、推已及人、先人后已、忧虑天下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是为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点醒吴郎:危难时刻,互相关照,理所当然,不必如此斤斤计较,为几棵枣的芝麻小事而陷人于困境。杜甫真可谓用心良苦!我们正是从这些隐晦曲折的地方看出了他对人民的挚爱真情。
(三)谦卑含蓄,以“辞”感人。诗歌五六两句“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表面意思是说,那位老妇人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未免多心,未免过分敏感;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上插篱笆,却也很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自己有点太不体贴人了。她本来就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你不对她亲善则罢,反而插上篱笆,阻止她打枣,有损她的面子尊严,这和诗人的做法大不相同。这两句诗文不是生硬冰冷的说教,而是说得十分含蓄,为的是便于吴郎接受。还有
,诗歌的标题《又呈吴郎》中的“呈”字也很有意味,照理说,杜甫是长辈,吴郎是晚辈,长辈对晚辈用“简”(此前杜甫曾写过一首诗《简吴郎司法》)“劝”“告”即可,可是诗人故意委屈自己,说出与身份不相称的“呈”字。呈,呈献,呈进,颇含谦卑恭敬的意思,目的是为了让吴郎在难过不安当中易于接受诗人的劝告。为了宽慰老妇人,为了劝告吴郎,杜甫真是想方设法,费尽心思。读着读着,我们不禁感觉到,杜甫不是一位诗人,不是一位父亲,倒更像一位心慈口善,心细如针的母亲,和天下母亲一样高贵、伟大!
课堂小结
《又呈吴郎》以诗代简,劝说吴郎不要阻止老妇人打枣,既体贴老妇人的处境和心境,又关照吴郎的心情和面子。语淡意厚,委婉周到,处处体现出诗人一贯以来的仁民爱物、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千载以后读来,仍能感动人心。
课后作业
书面作业:结合中间两联体会诗人在批评吴郎时措辞的委婉与艺术性。
课外阅读:阅读杜甫的诗歌选集,体会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第三篇:又呈吴郎原文翻译及赏析
又呈吴郎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又呈吴郎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
又呈吴郎
唐代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译文
草堂前的枣树任由西邻打枣,她是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一位妇人。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只因为不让她变恐惧所以需要转变你的态度,变得可亲。那妇人防着你虽然是多心,但你在枣树周围插上稀疏的篱笆就显得太较真了。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注释
(1)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作者用了小辈给老辈的“呈”让吴郎更易接收。
(2)吴郎:作者的一个亲戚,辈分比作者小,郎则是对人的爱称。
(3)扑:打。
(4)任:放任,不拘束。
(5)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6)不为:要不是因为。
(7)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8)只缘:正因为。
(9)恐惧:害怕。
(10)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亲:亲善。
(11)即:就。
(12)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
(13)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14)便:就。
(15)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
(16)甚:太。
(17)征求:指赋税征敛。
(18)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19)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
赏析:
这首诗出自《杜工部集》。767年(大历二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kuí)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受。
又呈吴郎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译文:
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无食无儿的老妇人。
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
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
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注释:
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吴郎:系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妇人:成年女子的通称,多指已婚者。
扑枣:击落枣子。汉王吉妇以扑东家枣实被遣。扑:打。任:放任,不拘束。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不为:要不是因为。困穷:艰难窘迫。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难道。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只缘:正因为。恐惧:害怕。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亲:亲善。
即:就。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防:提防,心存戒备。一作“知”。远客:指吴郎。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使:一作“便”。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甚:太。
征求:指赋税征敛。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杜甫《登岳阳楼》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盈:满。
赏析: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的主语是寡妇。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
第四篇: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初探(吴俊呈)
初探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合作
毕节三联学校
吴俊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以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本人认为,在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这种学习方式是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特别是我们学习洋思教学和杜郞口中学的教学方法后,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了每天上课的“家常便饭”,以下是我在合作学习方面的点滴体会。
一、合作的方式
通过合作能够在学生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我以班级为单位,依据教学目标定位以及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把合作学习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生生合作
让同桌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就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性这个角度来看,在实际教学中生生合作又可以分以下几种类型:
1、“优”——“优”合作。由于优生的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因而他们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这种学习合作,能够使他们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2、“优”——“差”合作或称交叉合作。实践证明,如果交叉合作操作适当,往往能起到优生对学习困难生的带动作用。
3、“差”——“差”合作。如果教师不加辨别地单一地使用“优差”合作的话,容易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进一步扼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时候,让那些学习困难生互相合作,由于基础相同,他们反而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小组合作
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这种小组也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1、根据学生的常规固定座位,就近组成学习小组,实际教学中这种小组应用率较高,一般以四人为单位前后结合。
2、教师根据学生男女性别、个性差异、能力水平等方面,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灵活组织,各组成员在能力、水平方面要大致均衡。可先由一名在学习、能力、组织方面较强的同学暂任小组长,组内其他同学注意学习和借鉴,后由其他同学相继担任,可采用轮换制。采用这种小组合作方式,可以使组内学生的差异进行互补,也是学生自身独立学习的促进、补充、提高,又可以不同小组之间形成竞争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小组合作适应对较大问题的研讨,或者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竞赛的形式存在。
3、还有一种不常用的,但较受学生欢迎的合作形式。即根据学生的小群体来分,在学生中,有一种不用组织而自然形成的“小群体”,由于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行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再加上在这个小组中,学生的精神是自由的,所创造的氛围是宽松的,从而学生的天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成员之间能产生较强的互相促进的力量。在这种形式的分组中,教师把分组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群体,改变平时固定的座位,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这种学习小组的学习伙伴是相对稳定的。但由于需要打乱座位所以偶尔为之。
实践表明:在小组内进行学习、交流,学生之间没有压迫感,“能者为师,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克服了独立思考时的思维局限,集思广益、广开言路,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全班集体合作
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让学生在争辩中碰撞出智慧火花,在质疑解惑中明晰努力方向。而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
二、合作的过程
1、合理而有效的引导。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语文,它一旦为个体所掌握,就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它融和了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了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了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用生命培育生命,用智慧培育智慧”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归宿,也是语文老师的归宿。
2、灵活而有机的交流。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确定的问题,提交到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以求达到共识。合作结束,总结探究内容时,不能只由能力好的同学包办,其他成员漠然处之,我根据探究内容的不同程度,合理安排学生回答。从而在小组内达到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的目的,并倡导组内成员要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想,学习其他成员的闪光点。对于在小组内存有分歧的问题,再提交到集体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谦虚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
(1)对那些比较简单易答的问题,学生只需经个别思考即可正确回答,如若再分组讨论、交流,既浪费了时间,又降低了学生讨论的兴趣,更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性、想象性、创造性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难度和讨论价值,需要运用各种认知方法、集体合作才能解决,使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发展思维、开发智力、提高素质。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习好为目标。教师则根据合作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奖励。这样一来,就使小组成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教师要有充分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及时点拨启发学生思维中创新的火花,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思维潜力。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多渗透学法的指导。教师的最终目的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传授学法,使学生能“自主探究,自主解决”。
三、合作的总结提升
总结提升、评价合作时,要视探究的结果和课题不同,选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让某小组公布自己的探究结果,同学们畅所欲言共同发表看法,指出其值得学习的地方,提出补充意见。若探究结果迥异,可让几个小组分别公布探究结果,其他同学选择自己支持的结果,组织辩论。也可采用竞赛的方式,学生每提出一条有价值的探究结果,加上相应的分数,也可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教师在点评时,既要点评知识方面,还要点评各组活动的情况,使学生知道在合作时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不好,使学生借鉴其他小组的经验来取长补短,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新。教师点评时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保护的作用。总结评价的方式还有许多,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渴望再次参与。
当然,自古教无定法,教改之漫漫长路在我们脚下,只要我们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来完善我们的教学,相信一定会走出一条有效的教改新路来。
第五篇:读书郎教案
教学内容: 表演:《读书郎》。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的形象。
2、培养自身勤奋学习的精神,明确学习目的。教材分析:
《读书郎》是一首极富童趣的,具有鲜明西南民歌特点的创作歌曲,羽调式,2/4拍,中速,结构为带再现的一段体。歌曲采用了教密集的节奏,富有动感的旋律进行,下滑音和倚音的应用,生动地刻画了读书郎天真活泼的形象,口语化的歌词又表现出他知书达理、坚强自尊的内心世界。学生在唱好这首歌的同时,应该更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学重点 :
1、掌握本课较密集的节奏。
2、正确唱好下滑音、倚音和衬词。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卡片,黑板,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
二、节奏游戏。
1.师:老师请来了很多的音符,它们是?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四分音符、八分音乐、十六分音符卡片,附点卡片。
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些音符和俯点来做个创编节奏的小游戏。
2.师组合成第一条节奏:
师:谁能拍打出第一条节奏?学生练习这条节奏。3.师:老师编了一句话来读这条节奏,今 天 真是 好 日 子。谁也来创编一句? 学生创作歌词。
4.同样的方法组合和练习其他三条节奏 这 里 是 我 们的 学 校
春 天 里 的 花朵 真 美
小 锣鼓 敲 起来 咚咚咚咚 呛 5.师小结,表扬肯定学生的聪明才智。
(歌曲中由八分、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密集节奏较多,唱词时要求灵活,在此先做练习,激发兴趣的同时也作好了唱词的准备。)
三、导入。
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组织学生相互讨论)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
生: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师:同学们,每天清晨,我们背着书包,迎着朝阳,来到美丽的校园里上学,学知识,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考大学。
生:为了孝敬爸爸妈妈。……
2.师:今天我们少年儿童幸福地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但是在旧社会,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多媒体出示旧社会穷苦孩子的穷苦日子的图片。
3.师:他们穿的破烂,经常吃不饱,他们用短小的铅笔写字,买不起纸,甚至在地上书写。
师:看了旧社会的孩子们的生活,你有什么感想吗? 生:我觉得我们现在真的是太幸福了。…… 4.师: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生欣赏mtv《读书郎》。
师:旧社会的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自己能够翻身,有出息。生:为了不受地主欺负。
(通过图片的展示与老师深沉的讲解,通过与旧社会孩子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对比,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幸福生活,明确自己的理想,有目标的学习是学生的动力。)
四、学唱歌曲。
1.师:他们真有志气,今天,我们就来唱唱读书郎。出示多媒体歌页《读书郎》,生跟琴用“啦”哼唱歌曲。2.师:你对歌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歌谱中有向下的箭头,有小小的音符。3.出示课件:下滑音和前倚音的知识和示范唱。生学唱“小嘛小儿郎”,“进学堂”。
4.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生随琴唱第一段歌词,唱好下滑音“小嘛小儿郎”与前倚音“进学堂”“见爹娘”。
5.师:你觉得有下滑音与没有下滑音的,哪个唱得更好?为什么? 生说说下滑音的作用:有了下滑音感觉小儿郎很可爱顽皮。6.学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师:歌曲末的朗里格朗里呀朗格里格朗是什么? 生:是衬词。
师:这些衬词在歌曲可以让歌曲情绪怎样? 生:情绪开朗活跃些。
7.师:是的,虽然小儿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热爱读书,他仍乐观开朗,仍然对未来,对自己满怀理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什么声音演唱这首歌? 生:天真,活泼的情绪唱。
(老师的一系列提问能促进学生主动地比较和思考。)8.师:让我们完整地唱这首歌曲,唱出小儿郎的活泼向上的精神。
生完整地跟琴唱歌曲《读书郎》。跟着mtv音乐伴奏唱《读书郎》。
五、展示与拓展。
1.师:我们学了歌曲《读书郎》,下面请大家寻找伙伴结成小组,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练自演自唱《读书郎》。
2.学生按小组展示:a小组边唱边动作表演,b小组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3.师:现在我们这些读书郎可真幸福哦,我们读书郎的歌声也更欢了,听!多媒体出示,学生欣赏高峰演唱的现代版的《读书郎》,跟唱。师:很多作曲家们也将这首歌曲改编成合唱。学生欣赏合唱版的《读书郎》。
4.师总结:让我们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强大,为了自己的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