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师大上学期 大学语文复习[模版]
翻译:
《庄子·秋水》第一段翻译:秋天来了,大雨应时而至,很多小河的水都汇集到黄河里面,水流冲击河里的小洲,激起奔腾的浪花,在两岸看去,分不清是牛还是马的形状。黄河的河神河伯看到这种画面,洋洋自得,非常高兴,以为天下最美的东西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黄河向东游行,到了北海,再向东一看,看不见水的边际。于是河伯羞愧地转过脸来,抬头看着北海的海神若,叹口气说:“乡间有人常说:‘听了一百种道理,觉得都不如自己’,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我还曾听说有一种人,在他们看来,孔子的见识也很短浅,伯夷的道德也不高尚。一开始我并不相信有这样的高人,现在我见到你(所管辖的北海)一眼望不到头,(才知道你就是这样的高人)。我若是不到你这里来,思想就会很狭隘很危险了,就会经常被通晓大道的高人笑话了。”
1.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2.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嘱托别人请求孟尝君,说他愿意在孟尝君家里当个食客。
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我曾经听说仲尼(孔子)懂得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
4.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善于创始的人不一定完成的很好,有个好开头的人不一定有好结果。
背诵: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3.《贺新郎》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选择:
1.《冯谖客孟尝君》本文展现了冯谖什么样的品德?展现了冯谖不甘碌碌无为,以深谋远虑报效知己的奇卓风采和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良好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2.《秋水》本文旨意为?文章旨意虽或有无所作为,消极虚无之嫌,但其合理内核,却能启迪人们不可于个人有限的识见而自满自足。3.《乐毅报燕王书》本文是写给谁的?燕慧王 4.《贺新郎》本文是写给谁的?陈亮 简答题:容忍与自由的关系
胡适的【容忍与自由】一文及其思想,既有胡适个人思想演进的清晰脉络,更有胡适自己对于国民党在大陆的彻底失败以及退到台湾之后依然未能彻底改变、特别是继续沿袭专制威权体制、不容异见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失望和郁闷。作者根据他一生的深切体验,道出:“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要重要。自由,当然是目的,但作者有时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如果人与人之间彼此对无法完全避免的种种差异与不同都决不容忍,一定要别人完全认同也即顺从于自己的一切思想言行,那怎么能行呢?即使有强人所难、迫人就范的威权,也是绝不能持久,终究要失败的。封建专制主义的终于失败,就是一个最明白的例子。特别在思想学术领域,各种不同的信念之间,通过平等善意的沟通、交流、讨论、可以互补、融会、各自调整、改善的因素和可能很多,而且随着当前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因素和可能已越来越多。过去那种非此即彼,总以为自己所信的一定不会错,别人所信的一定是可恶甚至荒谬的异端邪说,因而导致互相残酷厮杀,无所不用其极,实际是非常不幸的,无助于人类社会在和平于发展中迅速获得更大的进步。
《贺新郎》分别说明此种所用典故含义,并细味稼轩词“以文为词”的艺术特色。答:上片即景叙事而情在其中。“老大哪堪说”,开篇即以沉郁之语直抒胸臆。以下巧用即景叙事艺术,追忆鹅湖之会的豪饮高歌。元龙、孟公皆为豪爽慷慨之士,并都姓陈,以比陈亮。在抗战爱国方面,辛、陈是意气相投的同志。“爱富贵,千钧如发”,见其人格之高洁。但“硬语盘空谁来听?”换来的只有孤月窥窗。下片则纯运赋体而直抒胸臆。神州旳几番离合,千里汗血马的累死盐车之下,令人无限悲恨。“正目断,关河路绝”,表面上状眼前大雪封山之景,骨子里却是叹中原恢复之难。但作者并非一味悲痛失落,“我最怜军中宵舞”,有力地刻画了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志士形象;“看试手,补天裂”,篇末自有惊人语,正见其英雄本色。
此词的特点是“以文为词”,用典甚多,但如盐著水,了无窒碍,丰富了作品的情感和形象,读来觉笔力千钧,浑化无迹。全词既有深刻的现实思考,同时又呈现豪爽飞动的浪漫情怀,在沉郁中见出豪壮,奏出了时代的黄钟大吕之音。背景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而成。《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樊迟、仲弓问仁)2,《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短长》等,属国别体杂史著作,记载各国有关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史实,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分十二国策,共三十三篇。也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它文笔次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冯谖客孟尝君)3,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是唐代,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出身于世代“丰儒首官”之家,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非常关注。半生流离失所的苦难经历,是他的已深入社会,真切认识现实黑暗和百姓苦难。他的众多优秀诗篇,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被后人誉为“诗史”,沉郁顿挫的风格。(又呈吴郎)4,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顺其自然,提倡无为而不为,提出“心斋”“坐忘”等理论。这些文章大都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次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善作连类比喻,富有浪漫色彩。(秋水)
5,胡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诗人。《文学改良邹议》(容忍与自由)6,“乐毅报燕王书”又名“乐毅报燕惠王书”惠:表达燕王的一生。
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词今存六百多首,题材广泛,意境深远,手法多样,善于用典,他把爱国抱负和满腔忧愤倾注到词作中,形成了雄奇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是南宋豪放词派的主要代表。(贺新郎)8,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1928年入学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1932年回国后即投入革命文学运动,并致力于诗歌创作。艾青的诗歌创作与现实紧密结合,及时而强烈地传达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在艺术上,则追求深沉的审美意象和提倡自由流动的形式,推动了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在现当代诗坛有较大的影响。(北方)上下句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房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第二篇:哈师大上学期 古文学
容忍与自由的关系? 答案:胡适的《容忍与自由》一文及其思想,既有胡适个人思想演进的清晰脉络,更有胡适自己对于国民党在大陆的彻底失败以及败退到台湾之后依然未能彻底改变、孔子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为”礼”为规范,宣称克己复礼老子
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治。《老子》语言朴素流畅,多用排比韵语,音调谐婉,1、《容忍与自由》的主旨: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2、《像山那样思考》 为了人类短期利益,从根本上破坏了环境,与自然为敌。我们应该保护环境。
3、《冯谖客孟尝君》特别是继续沿袭专制威权体制、不容异见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失望和郁闷。而胡适所谓的文章难写,其实应该不是就思想本身而言,而是一个现实表述的问题,是一个表述策略、一个传播学意义上的问题:如何将自己有关自由与容忍的思想,在一个尚不开放自由的社会文化舆论环境中传播出来,并达到传播者所期待的目的。这才应该是真正困扰胡适并让他颇费心思的问题所在。胡适甚至认为“容忍”既为一种自由的精神,同时又是一种民主的精神,或者说它就是自由之根本。容忍既是自由存在可能的前提,也是自由最后所成就或者所归属的社会秩序形态和个人思想行为的重要准则。换言之,一个健康的社会,只有容忍不同的思想存在,容忍有不同的声音,才能使人人都有思想的自由。在这两篇文献中,胡适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对不容忍、主张容忍异己、容忍反对党的主张。
在胡适看来,如果一个社会缺少容忍精神,不能容忍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声音,那么这个社会必定会产生唯我主义,而走向极权专制。
胡适不仅认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甚至还认为,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为仁。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而成《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战国策》 ,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短长》等。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
杜甫
(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自其曾祖时迁居时迁居巩县。唐代伟大诗人。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是唐代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出身“奉儒守官”之家,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非常关注。半生流离失所的苦难经历,使他得以深入社会,真切认识现实黑暗和百姓苦难。他的众多优秀诗篇,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被后人誉为“诗史”以沉郁顿挫的风格千锤百炼的语言惊喜老成的诗律被后世推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有《杜少陵集》。
胡适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诗人。《文学改良刍议》
便于记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系统的思辨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庄子
名周,宋国蒙人。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大都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善作连类比喻,富有浪漫色彩。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他词今存六百多首,题材广泛,意境深远,手法多样,善于用典。他把爱国抱负和满腔忧愤倾注到词作中,形成了雄奇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是南宋豪放派的主要代表。艾青
原名蔣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创作与现实紧密结合,及时而强烈地传达了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在艺术上,则追求深沉的审美意象和提倡自由流动的形式,推动了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
本文展现了冯谖什么样的品德?
答案:展现了冯谖不甘碌碌无为,以深谋远虑报效知己的奇卓风采和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良好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4、《秋水》本文旨意为?
答案:文章旨意虽或有无所作为,消极虚无之嫌,但其合理内核,却能启迪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识见而自满自足。
5、《乐毅报燕王书》是写给谁的? 答案:燕惠王。
6、《贺新郎》本文是写给谁的? 答案:陈亮。
翻译
1、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2、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嘱托别人请求孟尝君,说他愿意在孟尝君家里当个食客。属:通“嘱”,嘱托,嘱咐。
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我曾经听说仲尼(孔子)懂得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
4、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善于创始的人不一定完成的很好,有个好开头的人不一定有好结果。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第三篇:大学语文复习--
先秦文学概说与诗经
一、原始时代的文学——远古歌谣,原始神话
二、西周春秋时期的文学—— 诗:《诗经》 散文:《春秋》、《论语》、《尚书》 【《春秋》】:春秋末年,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史书加工创作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私人撰写的编年史。【《论语》】: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优秀的纯语录体散文。【《尚书》】: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文章总集。它是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一部以应用文为主的文集,是我国散文的一个源头。一般认为:“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
三、战国时期的文学——
1、诸子散文:《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2、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左传》。
3、屈原和《楚辞》。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楚国的同姓同裔贵族,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屈原的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外交理念:联齐抗秦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计作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其中,《远游》、《卜居》、《渔父》,伪托的可能性为大。
一、《诗经》概述: 1.《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
三、《九章》概说
性质:一组汇辑性的诗作。汇辑者肯定不是屈原本人。它集中地体现了屈原文学才华独特的一面,是骚体短章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两汉文学
3、两汉作品举要: 辞赋:
贾谊《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东方朔《答客难》。王褒《洞箫赋》,扬雄《蜀都赋》,张衡《归田赋》等 历史散文: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赵晔《吴越春秋》等。诗歌: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上山采蘼芜》,《古诗十九首》
二、汉代乐府民歌:
“乐府”概念: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时演奏使用。后代将乐府所唱的诗歌,直接称作¡°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三、《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之名,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
《古诗十九首》产生年代大致在东汉中后期中国古代诗歌,在先秦两汉是以民歌为主,到魏晋以后则以诗人的个人创作为主,《古诗十九首》恰好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对于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伤,乃是《古诗十九首》的中心主题。魏晋南北朝文学
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选集。
2、文学集团的活跃。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竟陵八友: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二、作家作品
(一)三曹:1.曹操《蒿里》2.曹丕《燕歌行》3.曹植《送应氏》
(二)陶渊明《和郭主簿》
(三)南朝民歌《西洲曲》
1、曹操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曹操的一生大半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其诗,诗今存二十余首,都是采用的乐府古题,反映汉末**,慷慨悲凉。散文,多切政事,清峻通脱。鲁迅先生曾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的著作今有辑本《曹操集》,诗歌注本以黄节的《魏武帝诗注》较为详备。
2、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的儿子。公元220年代汉称帝,即历史上所说的魏文帝。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3、曹植
作品有《曹子建集》。“建安风骨”:“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196——220)
(二)陶渊明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安贫乐道,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思想的两大支柱。
安贫乐道:更多体现了儒家思想,使他追求道德节操的美好纯洁。
崇尚自然,不仅表现为崇尚客观的山水自然,更表现为崇尚精神上的自然,希望返回人真实的、本来的、未被世俗异化的本性自然。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正是这种回归人的本性自然的喜悦。陶渊明的“自然”哲学,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
陶渊明诗歌创作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为中国文学增添了一种新的题材——田园诗。他的田园诗不仅描写田园景物之美,田园生活之趣,而且真切写出了自已身处其中的悠然自得的心境和隐居躬耕的甘苦,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一览无余。陶渊明的文化意义:
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在他身上寻找新的价值,得到精神的安慰。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成了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堡垒。其平淡自然的诗风,也成了人们向往的艺术境界。
酒与陶渊明的生活及其文学紧密相连。他深识酒中之味,从饮酒中体悟人生真谛,从饮酒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菊是陶渊明的化身和象征,也因此成了中国文学中象征高洁远致的意象。
(三)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²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吴歌共326首,西曲共142首。除吴歌和西曲之外,在《杂曲歌辞》中还有一篇抒情长诗《西洲曲》。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本自多情的青年男女,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免油然生发出怀春之情。南朝民歌较清丽缠绵,现存的大多为情歌。体制小巧,清新自然,大多为五言四句。大量运用双关语,表达情感委婉含蓄。《西洲曲》在《乐府诗集》中归入“杂曲歌辞”。题为古辞,此诗应是流传于长江流域的民歌,但显然已经过了文人的润饰,是南朝乐府民歌成熟的产物。唐代文学概说与初唐诗坛
(二)唐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 二初唐诗坛
陈子昂(659-700)
出生于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一个富有的庶族地主家庭,任侠使气。21岁时入长安游太学,次年赴洛阳应试,落第西归,在家乡过了一段学仙隐居的生活。永淳元年(682),他再次赴洛阳应试,得中进士,由于两次上谏疏直陈政事,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官至右拾遗。他曾慷慨从军,随乔知之北征同罗、仆固,跃马大漠南;后又随武攸(you1)宜军出击契丹,因言事被降职,愤而解职还乡。回乡后,他被县令段简诬陷入狱,于久视元年(700)去世,年仅42岁。
张若虚与《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660——720),字号及生平事迹不详。扬州(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风中的顶峰 盛唐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 王维、孟浩然与田园诗 王维(700——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玄宗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此后开始亦官亦隐的生涯。先后隐居淇上、嵩山、终南山,历任右拾遗、河西节度判官等职。安史之乱中,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因此被定罪入狱,但终获赦免,官复原职,官至尚书右丞。王维晚年皈依佛教,无意仕途,常焚香独坐诵经。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他精通音乐,擅长绘画,在山水田园诗中创造出一种自然之美与心境之美融为一体的纯美诗境,其宁静之美与空明境界是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结晶。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人,又称孟襄阳。孟浩然是唐代重要的山水田园诗人,在当时与王维并称“王孟”。
孟浩然禀性孤高,虽始终抱有济时用世之志,却又不愿折腰曲从。所以终身不仕。其山水田园诗更贴近生活,诗中的情景,常常就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诗的语言也自然纯朴,边塞诗主要是结合雄伟、壮阔的边塞景色的描写,表现边塞将士驰骋沙场、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风格奔放雄伟,豪迈悲壮。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蓚(今河北景县),早年生活困顿,随父旅居岭南。开元中他曾入长安求仕,并于开元十八年(730)至开元二十一年(733)间,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希望能从军立功边塞,但却毫无结果。
高适边塞诗的特点是:质实粗犷,豪迈雄壮中含着悲壮,显得浑厚沉实,很有思想份量。李颀(690-751),盛唐诗人,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李颀的《古从军行》是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正如《唐诗别裁集》中云:“以人命换塞外之物,失策甚矣。为开边者垂戒,故作此诗。” 这是一首思想内容深刻的诗。厌战怨征是这首诗的主旋律。诗人放眼于历史上和亲与交战反反复复的现象,把笔触伸入到积怨不解的胡汉双方,最后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不惜以百姓鲜血满足一己私欲的统治者。诗中对被征讨的“胡儿”也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在唐人诗中不可多得,可说是把边塞诗的思想境界提到了新的高度。
诗风悲壮苍凉。诗中以偶间散,押韵平仄互换的形式和卢、骆以来的歌行大体相承,但气势的动荡开阖却是新的发展。诗中大量运用双声叠韵和叠字,在节奏上又多变化,例如每两句的句尾轮换使用双音词和单音词,读来铿锵跳宕,韵味悠长。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
二、李白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一)主要思想:
1、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赠蔡山人》)。
2、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如《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分别描绘了农民、船夫、矿工的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关怀。
3、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喜爱、歌颂高山大川。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4、李白还有不少歌唱爱情和友谊的诗篇,有的写得真挚动人。他歌颂“愿同尘与灰”(《长干行》)那种热烈纯真的爱情。其乐府诗篇,常常从女子怀人的角度来表达委婉深挚的爱情。“青梅竹马”从此诗中来。
(二)艺术特色:
李白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和朴素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他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
1、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豪情万丈的诗句如: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李白诗歌中大量采用夸张手法和生动的比喻。他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刻画他长安政治活动失败后深广的忧思,是广泛流传的名句。
3、李白诗歌的想象是很丰富和惊人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对长安和诗友的怀念。《梁甫吟》、《蜀道难》、《梦游天姥吟》则借助于神话传说,构造出色彩缤纷、惊心动魄的境界。体现了李白诗歌想象丰富奇幻、语句纵横变化的特色。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形成于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的渴望与追求,成为其明显特征。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却是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开始形成,而滋长于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李白的诗歌是“时代理想的艺术升华”;而杜甫的诗歌则是“乱离时世的悲歌”。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他诸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中唐诗
白居易,字乐天,白居易的艺术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的功用: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长恨歌》的艺术特点
1、叙事、绘景、写人、抒情完美结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宋代文学概说及北宋词
婉约派: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 豪放派:苏轼、陆游、辛弃疾等
“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六家都在北宋。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苏轼是北宋五大家,他们真正开创了宋诗的新局面。此外还有杨亿等为代表的“西昆体”诗派;黄庭坚等为代表的江西诗派。
南宋时期诗坛最突出的人物是富于爱国主义精神的陆游。此外还有杨万里、姜夔、吴文英等诗人。
4、戏曲、小说的发展:
在“说话”艺术基础上产生的话本,是用口语和比较浅俗的文言写成的。主要包括小说话本和讲史话本,是我国白话小说的发端。但宋代刊刻的话本今已难以见到。2.北宋前期的词人词作:
晏殊:(991-1055)字叔同,临川(今属江西)人,官至宰相。有《珠玉词》,其词言情纯净雅致、雍容和缓、清丽 淡雅、情中有思。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属江西)人。作词是“以其馀力游戏”,其词多抒 发人生感受,有通俗化倾向,与柳永呼应。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苏州)人。有军旅生活经 历。前期词情柔语丽,后期词意境朗阔,沉郁苍凉。(略)张先:(990-1078)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其词 善于描形摹声,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之美名。3.柳永词的新变
柳永(987?-1053?),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宋词到柳永手中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一,发展了慢词。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八、九十至一、二百字),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二、三十至五、六十字)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为苏辛慢词创作开创了道路。其二,改变了词的声腔体式。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而在宋代所用880多个词调中,有100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其三,雅俗并陈。柳词接受了民间词的影响而又能吸收前代诗歌的精华,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及情调。
4.北宋后期的词人词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将诗的言志与词的缘情结合起来,豪放词派的开创者。苏轼的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苏轼(1037~1101)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经历坎坷。苏轼在文学艺术领域里的成就
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诗歌:提高了宋诗的质量,成为北宋诗坛骄傲。
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领衔人物。
书法、绘画:对书画也很擅长,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轼在词史上的贡献
第一次尝试将诗的言志与词的缘情结合起来。
词本来的内容是很狭窄的,多为应歌而作,其语言风格柔媚纤巧。在文人的观念中,诗庄词媚,词为艳科(指词所具的柔软性、绮艳性、婉媚性)。被视为纯娱乐性的¡°末道小技¡±。
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词在苏轼手中创新一变,他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一、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章丘县明水镇人。其父李格非,著名学者,“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其母王氏,颇通文墨。李清照早有诗名,为晁补之赏识。十八岁嫁宰相赵挺之幼子赵明诚。婚后夫妇唱和,共同从事书画金石的收藏、研究。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亲历变乱,颠沛流离,在寂寞中度过晚年。她工诗能文,词为宋朝一大家。其词今存者仅45首,约3500字。
她一生跨了南北宋两个时代,属南渡词人。以南渡为界,前期词作长于以优美的韵调表现相思离别等传统题材;后期词写破国亡家后的凄凉身世遭遇,沉郁悲凉。她工于造语,创意出奇,长于白描,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前两句与下文的“任”遥应,只是“慵”的表现。第三句点出“慵”;1至5句皆写“慵”:炉中香消烟冷,无心再焚,一慵也;床上锦被乱陈,无心折叠,二慵也;髻鬟蓬松,无心梳理,三慵也;宝奁尘满,无心拂拭,四慵也;日上帘钩,无心欣赏,五慵也。慵而一“任”,则其慵态已致其极也。易安写“慵”,意在写愁。“慵”字是词眼,从易安的慵态中能感到她内心深处的愁情。上片不说离愁,却说生怕离愁,不说因离愁而消瘦,却说不关病酒和悲秋;下片不说云遮视线,却说烟锁秦楼,不说想寄情流水,却说流水应念我:都是深一层写法。
二、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龟堂老人。12岁即能诗文。人称“小李白”。
三、辛弃疾: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宋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稼轩词的特色:
1.主观感情的浓烈、主观观念的执着 2.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元明清文学概说 杂剧、散曲,合称曲,成为元一代文学的代表,在文学史上取得了和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南戏也在南宋以来戏文的基础上,产生了《琵琶记》等著名作品。元代的戏剧,有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
杂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 南戏:高明《琵琶记》、《荆钗记》、《拜月记》
散曲:马致远《天净沙²秋思》雎景臣《高祖还乡》张养浩《山坡羊²潼关怀古》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 白朴:《梧桐雨》《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青衫泪》
二、明代文学概说:
明代文学可从嘉靖元年(1522)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明前期文学的著名作品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元末的社会**在文学作品中有深刻的反映。由元入明的诗文作家宋濂、刘基等,写了一些富有社会内容的作品。
由于封建政治高压的存在,文学创作不活跃。不过,在文学作品的整理方面成绩显著,如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的加工整理,南戏的改编等。
叙事文学走向全面成熟,章回小说和传奇戏曲的体例日趋于完善。明后期,戏曲步入中国古代戏曲的全盛期。
汤显祖的《牡丹亭》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剧目。临川四梦中最著名 小说方面,出现了众多的长篇和短篇小说。其中神魔小说《西游记》影响最大。而《金瓶梅》则是第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和淫乱生活。此外,还有《北宋志传》等英雄传奇和《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以及冯梦龙的《新列国志》等历史演义小说。
三、清代文学概说: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的名著;是清代最杰出的短篇文言小说集。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成为讽刺小说的颠峰;曹雪芹《红楼梦》,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十九世纪初叶,出现了李汝珍的《镜花缘》。此外还有英雄传奇小说、历史小说、才子佳人小说。这些作品,在小说史的发展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戏曲方面,明末清初苏州派作家对戏曲的创作和演出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南洪 北孔(孔尚任)是当时著名的传奇作家,他们分别创作的《长生殿》、《桃花扇》都是传奇中传世的作品。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和倾向:
《三国演义》敷演了东汉末年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共96年的历史,主要描写了曹、刘、孙三家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盛衰兴亡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宫闱斗争等大小事件,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幅汉末三国时期风云变幻、壮丽多彩的历史画卷。首先,《三国演义》是以描写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为主要内容的,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的种种特征。如:自私、残暴、奸诈等。曹操:奸诈、残暴 “不用则杀”:忌杀孔融,疑杀崔琰、恨杀许攸(you1)、妒杀杨修、误杀蔡瑁迫杀荀彧、„„曹操杀吕伯奢全家:“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刘备:虚伪、自私
刘备城府极深,善用韬晦之计。他自领益州牧,取刘璋而代之,他一面要刘璋“交割印绶文籍”,献城投降,一面又口称“吾非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
赵云单骑救主以后,刘备将阿斗掷于地,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因此有了一个民间歇后语:“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 鲁迅:“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孙权:阴险多谋
当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孙刘联盟破裂,三家又都使用各种权术,保存自己的实力而让另外两家互相残杀。
曹操重病时,孙权派遣使者上书,劝他“早正大位,将剿灭刘备,扫平两川”,并表示愿意“率臣下纳土归降”。这一阴谋当即被曹操识破,他大笑着对群臣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结果司马懿替他出主意,利用孙权“称臣归附”之机,对孙权“封官赐爵,令拒刘备”。其次,《三国演义》真实地反映了汉末的分裂割据和军阀混战,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的灾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罪行。
第六回写董卓迁都长安时,驱赶数百万人口,死于沟壑,百姓啼哭之声震动天地,以至“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修髯子在他所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引》中就说过:“欲知三国苍生苦,请听《通俗演义篇》”。
第三,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一些经验和规律,有些方面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三大战役:
官渡之战、赤壁 之战、彝陵之战。
三、《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首先要处理好的即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对此,小说的处理相当出色。
2、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是《三国演义》艺术上的杰出成就。3、《三国演义》的艺术结构也很有特色。(以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为线索,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虚实相间、首尾照应)
4、语言上,在浅近文言的基础上,又吸收了一些口语成分,“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雅俗共赏。
四、《三国演义》的地位和影响: 《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杰出的章回历史小说巨著。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和小说创作两个方面。思想文化上,与其有关的故事、典故、成语、思想等早已汇入中国文化思想之中去;而它对后代文学尤其是小说、戏曲,同样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红楼梦》
一、曹雪芹的家世与 《红楼梦》的创作: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曹雪芹祖籍辽阳。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为满人包衣,即家奴)。清朝建立后,曹家成为管理宫廷杂务的“内务府”成员。脂本是指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各种手抄本,在这些被发现的手抄本中大部分有脂砚斋的点评、回批,是极珍贵的研究资料,也是程本和今本的最原始母本。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真实细致地描写了悲剧发生和发展的复杂现实内容,揭示造成悲剧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根源。
贾宝玉是一个封建家庭和封建秩序的叛逆者。全书以贾宝玉为轴心,以他独特的视角来感悟人生,书中的一切人和事,都是围绕这个人物展开的。
1、他反对封建教育,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父亲骂他“不肖的孽障”母亲叫他“混世魔王”。
2、他反对既定的封建等级秩序和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与此相比,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却深深吸引着他。对于丫鬟、伶人一律平等相待,并将其中一些人引为知己朋友。
3、反抗以家族政治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封建包办婚姻,追求个性自由和纯真的爱情。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爱情,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他爱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的身世处境和内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蕴了生活环境里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动、使他热爱的客观与主观的特征。
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林黛玉也是一位封建礼教的叛逆者的形象。
1、天性纯真,自矜自重。
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爱自己之所爱,憎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这种性格最不宜寄人篱下,可是她却不得不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使她用真率与锋芒去抵御、抗拒侵害势力,以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
2、禀赋高奇,诗才绝代。林黛玉是唯一的、能够与宝玉在灵性的天宇里比翼双飞的姐妹和灵犀相通的知音,同时也使她总是能够赢得宝玉的珍爱。另一方面,高超的智慧与深刻敏锐的洞察力,也使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承受比常人更为深巨的孤独和痛苦。
3、爱得深挚而绝望。
在贾府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她遇着热心、真诚的贾宝玉,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瞬间就彼此达到了了解和默契,他们都在对方的身上发见了自己,在自己心灵上照见了对方。他们由青梅竹马顺乎自然地发展成爱情。林黛玉从她孤苦无依的身世与处境和高洁的思想品格出发,执著而强烈地向贾宝玉要求着彼此“知心”、“重人”、严肃专一的爱情。然而“金玉之论”以及封建主义的婚姻制度,却使没有自主能力的她,不禁自怜自叹,深为绝望。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追求,反映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闪烁着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薛宝钗:是一位典型的封建淑女形象。
1、执著于现实的利益:
她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薛家是商人与贵族的结合,既有注重实利的商人市侩习气,又有崇奉礼教、维护封建统治的倾向。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薛宝钗秉赋着与林黛玉截然不同的性格特质。她们同样都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
2、人情练达,熟谙世故:
元春从宫里送出的灯谜本不新奇,她故意只说难猜;贾母要她点戏点菜,她就专点贾母喜好的热闹戏文和甜烂食品;金钏被逼自杀,她为了安慰王夫人反说金钏糊涂。薛宝钗以她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
3、世事洞明,圆滑机智:
薛宝钗是一个处世冷静、圆滑机智的女子,她禀有在众人中优雅应对、从容周旋的才能,使贾府上下人等无不敬服。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宝钗扑蝶”。
薛家母子三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实现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缘”。薛宝钗深知自家的境况和母亲良苦的用心,而贾宝玉的人品和才情在一般王孙公子中是十分难得的,故她在初次和贾宝玉单独相处时,即探问宝玉的“通灵宝玉”,并委婉地让他认识自己项上的金锁,她的要取得未来的“宝二奶奶”名分的意图一开始就已表露。薛宝钗理想的丈夫是功名富贵中人,她比贾宝玉的父母更敏感到贾宝玉离经叛道的危险倾向,因而不断地以自己少女的妩媚和婉转的言词,同时还笼络了贾宝玉身边的丫鬟袭人,从正面和侧面规谏贾宝玉改弦易辙,劝他留心功名仕途,走上正路。这种规谏总是使贾宝玉从对她的潜意识依恋中惊醒过来,看到他和她分明站在两条永不相交的人生道路上,渐次冷淡了对她的感情。
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有着深厚的社会内容。围绕着爱情婚姻悲剧,同时铺开一个由许多有关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风俗画,从而展示了封建社会渐趋没落的真实内幕。小说第58回以后,就较少描写爱情了,转而大量地描写环境。着重表现了五个问题: ①贾府与外部社会的矛盾: 贾府与四大家族有欺压百姓、作威作福的一面,同时也遭受着来自皇宫内院以及其他官僚势力的盘剥、欺压。前者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后者如忠顺王府的欺压、宫中太监的盘剥以及最后被抄家。②主子与奴仆的对抗性矛盾:
如晴雯屈死、鸳鸯抗婚、金钏投井、鲍二媳妇上吊。③家庭成员的内部矛盾: 如贾母与贾赦(母子)、贾政与宝玉(父子)、赵姨娘与探春(母女)、贾环与宝玉(嫡庶)、邢夫人与王熙凤(婆媳)、邢夫人与王夫人(妯娌)、王熙凤与贾琏(夫妻:尤二姐)等,相互之间都充满了矛盾,表面上温情脉脉,暗地里却互相谋算,用探春的话说:“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④家族后继无人的危机:
贾、王、薛、史四家都面临着这个问题:贾家赦、珍、琏、蓉、兰皆是道德败坏、荒淫无耻、有欲无能的纨绔子弟,全不能继承祖业。贾政虽然人品端方,但为人古板平庸。薛蟠、王子胜、王仁兄弟等也都是不成器的东西。正如焦大所骂的那样:“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柳湘莲也说贾府是“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⑤经济上入不敷出的危机:
由于整个家族没有多少官俸,元春及皇家的赏赐也很有限,贾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地租,但即使是这个收入也经常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贾家主子又个个铺张浪费、挥霍无度、王熙凤等人又中饱私囊,造成了财政的空虚。而在贾家人看来,贾薛联姻乃是重要的补救途径之一。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红楼梦》一书,写了贾家五代五辈:水、代、文、玉、草。水字辈:贾演、贾源;代字辈:贾代化、贾代善;文字辈: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敏;玉字辈:贾珍、贾琏、贾珠、贾宝玉、贾琮、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草字辈:贾蓉、贾兰、贾巧姐。到了贾蓉正好是5代。贾家的灭亡是必然的,即使不因外来的力量,也会因为整个家族的堕落而灭亡。
四、《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人物塑造上的巨大成功:小说塑造了众多的性格鲜明而又富有社会内蕴的人物形象。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480多个,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至少也有几十人。1)曹雪芹写人物完全“打破了历来小说窠臼”,也不再是“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写法,写出了“真的人物”。2)《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是人各一面、各具特色的。不仅不同身份、不同境遇中的人物,即使是身份、境遇相近的人物,也各有自己的性情。
3)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向来不大重视人物的内心描写,但在《红楼梦》中则有许多地方描写得极为深入、细腻,成功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他们的内心秘密。4)《红楼梦》善于把人物放在特定的艺术气氛里,来烘托出人物的内心情绪,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如林黛玉住潇湘馆,贾宝玉住怡红院,薛宝钗住蘅芜院,李纨住稻香村„„再如黛玉葬花。5)《红楼梦》中的诗词能和人物、故事紧紧揉合在一起,它们被熔铸在整个艺术形象中,从而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高超的语言艺术: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最成熟,最优美。《红楼梦》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会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经过作家高度提炼和加工,形成简洁而纯净,准确而传神,朴素而多采的文学语言,极富于生活气息和感染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3、结构艺术:
《红楼梦》在艺术结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突出的,它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了多头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联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在第五回写宝玉游幻境,听红楼梦乐曲,曲词中已将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命运预示出来。可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红楼梦》把大小事件错综结合着写,小矛盾凝聚成大矛盾,小事件积累成大事件。善于在日常生活的描写中掀起大波澜,使情节有起有伏,不会给人以沉闷的感觉,并且“注此写彼,手挥目送”,使每一个情节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近代文学:
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杭州)人。是近代得风气之先的杰出的 黄遵宪(1848-1905),广东嘉应人。经过亲自接触资产阶级文明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明确树立起“中国必变从西法”的思想。并在新的文化思想的激荡之下,开始诗歌上的新的探索,发起了“诗界革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诗派。反帝卫国、变法图强是他诗歌的两大重要主题。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既是“文界革命”的倡导者,也是新文体的成功创造者。变法前追随康有为,大力宣传变法唯心思想;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更加热情地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思想。他的“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文章也形成浩大的声势,震撼了当时的文坛。这从他的《少年中国说》即可见一斑。所有这些新气象都为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做了铺垫。
二、现代文学:
(一)文学革命和第一个十年(1917-1927)
(三)徐志摩:新月派的绅士风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xu4),笔名南湖,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詩人的影响。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散文也自成一格,《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三)戴望舒
1、卞之琳(1910—2000)
&S226;
卞之琳是30年代中国文坛“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卞之琳的创作与提倡格律诗的新月派有关联,但他的风格实际上更接近于象征派,曾与象征派代表诗人戴望舒一起编过《新诗》杂志这一时期的诗作表现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不满与思考。&S226;
他感觉敏锐,又善于将情思与理念深藏于诗意之中,有时却不免给人隐晦之感。他的诗作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不少篇章还弥漫着忧郁惆怅的情绪。鲁迅:《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
第四篇:大学语文复习
大学语文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是(A)。
A.周邦彦
B.欧阳修
C.苏轼
D.柳永
2.元代后期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代表人物是(D)。
A.乔吉
B.张养浩
C.睢景臣
D.张可久
3.《世说新语》产生于(??)。(D)
A.唐代
B.汉代
C.明代
D.南北朝
4.战国后期形成于楚国的一种新型诗体,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的源头。(B)
A.汉赋
B.楚辞
C.史记
D.乐府
5.唐代被誉为诗家天子的七绝圣手是(C)
A.王维
B.孟郊
C.王昌龄
D.岑参
6.《庄子》文章“寓言十九”,下列属于《逍遥游》中的寓言是(A)
A.列子御风而行
B.齐人有一妻一妾
C.五十步笑百步
D.刻舟求剑
7.柳永《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方法是(C)
A.比喻
B.拟人
C.借代
D.象征
8.《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C)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9.《论语》的思想核心是(B)
A.有教无类
B.“仁”和“礼”
C.仁者爱人
D.兼爱非攻
10.奠定王维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他的(D)
A.政治诗
B.送别诗
C.边塞子诗
D.山水田园诗
11.杜诗的主导风格是(B)
A.刚健爽朗
B.沉郁顿挫
C.自然明快
D.幽僻硝硬
12.李商隐最为人传诵的是他的(B)
A.咏怀诗
B.爱情诗
C.政治诗
D.咏史诗
13.成语“夙兴夜寐”出自(D)
A.《陈情表》
B.《短歌行》
C.《关山月》
D.《氓》
14.柳永《八声甘州》中着力抒写的思想感情是(A)
A.羁旅思乡之苦
B.伤春惜时
C.亡国之痛
D.情场失意
15.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作家是(B)
A.杜甫
B.白居易
辛弃疾
D.韩愈
16.岑参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用的修辞有(B)
A.夸张
B.比喻
拟人
D.对偶
17.屈原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是(B)
A.《湘夫人》
B.《离骚》
C.《国殇》
D.《涉江》
18.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C)
A.屈原
B.李白
杜甫
D.白居易
19.李商隐的《无题》是(A)诗
A.七律
B.七绝
五律
D.五绝
20.《春江花月夜》“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潇湘”的意思是(C)
A.河北和湖南
B.碣石山和潇湘水
C.北方南方
D.泛指天南地北
C.C.C.C.
第五篇:大学语文复习
1.《诗经》“六义”
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2.《诗经》名句理解: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茂盛桃树嫩枝桠,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和顺对待您夫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你飘然若絮的衣襟,是我深深的牵挂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诗经·小雅·采薇》
•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3.《庄子》名句理解
•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
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逍遥游》
•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逍遥游》 • 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
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祸害呢?”
• 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
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 在那个时代,人民靠结绳的办法记事,把粗疏的饭菜认作美味,把朴素的衣衫认作美服,把纯厚的风俗认作欢乐,把
简陋的居所认作安适,邻近的国家相互观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百姓直至老死也互不往来
4.名词解释:竹林七贤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5.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王维在是个艺术上的造诣极高,诗歌题材广泛,尤以山水诗最为世人称道。他的山水田园诗既吸收了谢灵运逼真描摹、精细刻画的技巧,又继承陶渊明风格恬淡。富有意趣的传统,加上他本人又是画家,融画理于诗歌创作,形成了“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是山水田园诗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著有《王右丞集》
6.宋词婉约派、豪放派代表人物及艺术特点
婉约派
李清照 一般说来,李清照早期的作品特色在于芳馨俊逸,表现出了妇女敏锐纤细的感觉,而且在表达方面往往用白描之笔,真切而且自然。至于其晚期的作品,则可以分为两种成就:一种仍保有前期的妇女的敏锐纤细的感觉,只不过在意境上较早期作品显得沉郁悲凉了,如《南歌子》的“天上星河转”一首可以为代表;又一种则突破了妇女的情意和感觉的限制,而在意境上达到了非常健举超逸的境界,如《渔家傲》。
柳永 柳永乃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
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柳永名列宋代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他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长,但却不靡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至于“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虽有花间词派遗风,亦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豪放派
苏轼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尤以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爱国思想为中心主题。从词风看,辛弃疾对苏轼和南宋以来的爱国词人的豪放以及其他词人的婉约等风格,兼收并蓄,最终形成了自己瑰奇多姿的艺术风格,成为两宋词坛上一座光辉绚丽的艺术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
7.名词:《西厢记》《赵氏孤儿》
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赵氏孤儿 典故来源于《史记》 时间 春秋时期
8.《牡丹亭·题词》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分析剧本《牡丹亭》里的“情”
9.“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若《牡丹亭》之返魂,《长生殿》之重圆,其最着之一例也。
故吾国之文学中,其具厌世解脱之精神者仅有《桃花扇》与《红楼梦》耳。而《桃花扇》之解脱,非真解脱也。《桃花扇》,政治的也,国民的也,历史的也;《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王国维(1877-1927)《红楼梦评论》
结合这段话,谈谈你对《红楼梦》“悲”的理解
10.名词:荷马史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 《美狄亚》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作者 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被成为“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写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而受苦,为反抗暴力、反对宙斯而斗争.俄狄浦斯王古希腊索福克利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约公元前430~前426年首演。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
美狄亚米蒂亚,又译美狄亚。在希腊神话中,她是科奇斯岛会施法术的公主,也是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后裔。她与来到岛上寻找金羊毛的伊阿宋王子一见钟情。
11.名词:赛珍珠《伊豆舞女》大江健三郎
赛珍珠 美国作家。1932年借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伊豆舞女《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情节简单,描述一名高中生独自在伊豆旅游时邂逅一位年少舞女的故事,伊豆的青山秀水与少男少女间纯净的爱慕之情交织在一起,互相辉映,给了读者一份清新之感,也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把他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伊豆的舞女》也是川端康成作者自传性的小说。
大江健三郎日本作家,1994年瑞典文学院以其作品《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授予大江健三郎诺贝尔文学奖
考试内容:
1.名词解释:5,每题6分,共30分
2.问答题,2,每题15分,共30分
3.作文题,40分。根据提供的资料,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