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
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
主题一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题1.用眼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家乡的情感。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让学生议论一下画面上老师、虎子、妞妞和同学们都在做什么,他们看到和想到了什么,向学生说明,下面将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妞妞的日记,并回答,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3.体验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方向,人们把这4个方向叫做‘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现在,老师带大家做一个练习。请同学们将自己面前的课桌当做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4个正方向。
4.方向游戏。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相应的桌角。
5.方向练习。老师在黑板前面挂好地图,随便指一个地方,让学生运用4个副方向说出它的位置,让学生体会有了4个副方向,寻找起来就更为方便。6.全班讨论。“上次老师布置同学们从高处观察自己的家乡,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大家都看到了什么,然后大家再想一想,你看到的景色在家乡的什么方向上?”
7.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根据自己的观察,完成教科书第7页的观察记录。
课题2.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目标
1.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用几方钟的时间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扬把握方向正确的学生,进行上一课的游戏或练习,复习4个副方向。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议论一下教科书上的学生是怎样描绘自己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然后教师说明,这节课同学们也要为自己的家乡进行绘画。3.小组准备讨论。教师布置任务:“每个同学都从高处观察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上的景色。”将学生分成4个或8个小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提醒学生,要先讨论一下,看到了什么,然后决定画什么内容,都画哪些内容,进行分工(分别画哪一部分),最后进行绘画。4.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
2.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题1.用心体会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课文,并询问有无同学到过四川,然后按照教科书的介绍,简单地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
2.全班讨论。辛蓉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主要介绍了四川的地形、地貌,还介绍了一些风俗习惯),教师告诉学生,我们也要进行类似的介绍活动。
3.小组讨论。教师首先询问学生:“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了解一下自己的老家在哪里,都有什么特点。现在,我们按照老家的不同,分成小组,分别像辛蓉那样,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老家,介绍要以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为主。”教师根据学生老家的不同,将学生进行分组,如果老家在本省的学生较多,可以多设几个小组,或者按照地区再细分;如果老家在某些省(自治区)的学生较少,可以将这些学生合并在一起。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做介绍。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告诉家长自己今天新了解到的同学们的老家的情况。
2.与父母或其他人一起讨论教科书第14-19页呈现的下一个的课题内容。
课题2.走进不同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2.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3.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4.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2.探究活动。教师提问学生:“这两页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它与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这是一张专门的地图,教科书告诉我们,它叫做‘地形图’。那么,什么是地形图呢?请同学们进行思考和探究,自己找出答案。”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科书上的地形图,做出正确回答。
什么是地形?(地形指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类。)
地形图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的海拔。)
对于地形图有什么用途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
3.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每一个小组一张地区的地图,并且指定一个地方,请每个小组根据地形图准备以下问题:这个地方的地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是多少,然后向全班进行汇报。4.全班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形图,可以把地形、地势看得一清二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怎样阅读地形图,现在大家说一说,教科书第14-15页的地形图与周围几张照片有什么样的关系?(每幅照片表现了线条所指地区的地形。)教师并做适当补充,帮助学生注意各地的显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领土的辽阔,并用教科书第15页豆博士的话作为概括。5.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1.导入。“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请同学们与成人一起讨论一下本课题的内容。现在,就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对于教科书第17页的两幅统计图有什么想法?”
2.探究活动。围绕两幅统计图展开。
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通过提问帮助他们真正理解统计图所传达的要点。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我国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哪里?降雨量最多的意思是什么?(是我国在一年中平均下雨最多的地方。)我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是哪里?降雨量最少的意思是什么?(是我国在一年中平均下雨最少的地方。)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哪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意思是什么?(是我国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要比其他地方热。)我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哪里?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意思是什么?(是我国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要比其他地方冷。)
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哪里?我国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哪里?
为什么年最高气温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年最低气温也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夏季的吐鲁番在白天可以达到我国的年最高气温,但新疆早晚的温差很大,到晚上温度可以下降很多,而且新疆基本上四季分明,冬天也很冷,所以按照全年平均计算,吐鲁番的平均气温则不是最高的。同样,黑龙江的漠河在冬季可以达到我国的年最低气温,但黑龙江依然四季分明,夏天也很热,所以按照全年平均计算,漠河的平均气温则不是最低的。海南岛地处热带,靠近赤道,没有四季而只有旱季和雨季,所以年平均气温是最高的;五道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非常高,所以年平均气温是最低的。)
3.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不论生活在哪里,人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这样的主题展开讨论。“通过这两幅统计图及周围的几幅照片,同学们可以体会到,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景色壮丽多姿。在祖国的不同地区,有的地方寒冷,有的地方温暖;有的地方干旱,有的地方湿润,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们,会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16-17页上的照片,并谈一谈他们所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引导他们思考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降水量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及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4.游戏活动。以同桌为对手,互相提问,为不同的民族寻找家园。在此之前,教师要与学生简单讨论,保证他们懂得如何看民族分布图。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用今天学习到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最低气温、年最高气温考一考周围的成人。教师应提醒学生不要去问那些上次与自己一同学习本课题的人,并告诉他们,可能很多成人都不能确切地说出正确答案。
课题3.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学目标
1.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3.提高合作能力。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与学生交流一下上次课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如有多少成人不知道正确答案。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卓玛的信,然后进行讨论。阅读教科书第20页下方的文字,然后进行讨论。
3.全班讨论。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回忆一下,到目前为止,这个学期都学到了哪些内容。(观察了家乡,学习了4个副方向,完成了观察记录,按照不同方向为家乡作画,介绍了不同家乡的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了解了我国的气温等。)4.制作活动。“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将他们学习到的有关家乡的内容装订成家乡手册,今天,我们也来装订自己的家乡手册。”教师依据实际情况决定具体的方式,并将材料分发给学生。
5.学生相互展示并交流自己制作的家乡手册。
家庭作业
向家长展示在课上制作的家乡手册(可以轮流几天完成),并告诉家长自己在其中的贡献。
第二篇:1 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 教案
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
单元概要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家乡的意思,表达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然后,将对于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而拓展自己对于家乡的了解,知道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单元目标
态度
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
知识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四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地8个方向更准确的描述地理位置。重点、难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
单元结构
走进美丽的家乡
1、站在高高
用眼观察家乡
的山岗上
用手描绘家乡 2.从地图上
用心体会家乡 看家乡
走进不同的家乡
请到我的家乡来
主题一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
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
一、教学目标: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教师提前布置,可以提示学生家长帮助,也可以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城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可以)。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的记录。
教师:准备一张大的挂图,可以是全国的,也可以是本省或本地区的。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的图画,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吗?
(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汇报
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去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阅读和讨论。
1.前不久,老师让大家去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的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察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日记。2.阅读妞妞的日记。3.你有什么话想说?(交流)
4.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她们又做了什么?
5.小结: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绘了自己的家乡。
6.同学们也向妞妞一样介绍一下你课前观察到的家乡。*小组探究,每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观察到的家乡景色。*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在原来了解的四个方向基础上继续学习4个副方向。
(三)体验活动。
1.师引导: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 便、准确。*做方向练习
请同学们用课桌当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4个正方向。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然后来认识4个副方向。*让学生明白:课桌的4个角正好代表了4个副方向:
东北——右上角、西北——左上角、东南——右下角、西南——左下角。2.方向游戏。
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马上在桌上摸到相应的位置。
(四)方向练习和延伸 1.出示地图。
教师任意指出其中的一个地方,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方向。(比如:什么河在什么山的东北面。)
2.运用所学的副方向,让学生再次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家乡景色,并说一说看到的景色在什么方向。
(五)总结下课,布置家庭作业。课后完成第七页下面的观察记录表。
板书: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用眼观察家乡
北
西
东
南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题1
用心体会家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二、重点、难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关于四川省一些资料;
2.布置学生收集家乡广东省的一些资料(包括风俗习惯、旅游胜地、名人事迹);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每一省市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天府之国”这个好地方呢?它是哪里你们知道吗?
(二)阅第10页,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
(三)全班讨论
1.四川小朋友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从地形、地貌、特产、风俗习惯作介绍。)2.现在我们对四川小朋友的家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一起再用心体会一下四川这个好地方,看看哪里还需要补充了解的地方,先小组商量讨论,如果还无法理解的再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3.集体探讨:(着重补充介绍以下问题)1.什么是丘陵、盆地?
*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风景区的补充介绍。*吃辣食、川剧变脸的补充介绍。*四川名人介绍。(李白、苏东坡、巴金、郭沫若、邓小平等)4.同学们,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称四川为“天府之国”了吗?
(四)感受家乡的地貌风情
1.导入:刚才我们真正用心体会了一番四川小朋友家乡的情况,现在我想大多数的我们广东小朋友心里肯定有点不服气了,是不是?
2.你们知道咱们的家乡广东被人称为什么吗?(花城、富庶之乡)
3.接下去我们还是分四人小组按刚才四川小朋友那样,从地形地貌、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轮流介绍。
4.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5.各小组轮流向全班介绍。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了四川与咱们两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现在你们心里想说什么吗?
(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五)课外作业
课外向自己的家人或邻家弟弟妹妹介绍今天学到的关于家乡的知识。
板书:
用心体会家
地形地貌
风俗习惯
名人
第二单元
家乡的故事(12课时)
单元目标
态度
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检和今昔对比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延续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有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各种学习活动的互动中,体会探究、比较、合作的价值,勤于思考,乐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
能力
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 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愿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学习在寻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
知识
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
重点
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
难点
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元结构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展览室里的故事多
学校的变化真大呀 生活中的智慧
“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家乡的故事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今非昔比的厨房 家乡名称的来历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家乡水的故事
主题一
展览室里故事多
课题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2课时)教学目标:
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
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自己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一些留有过去生活痕迹的票证等,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学生)2,让学生向家长介绍本课程,并设计调查提纲,请学生按小组有目的地去访问家长。(教师)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师:同学们,这一个单元我们一起搞一个“家乡人们生活变化史展览”,好不好? 2,那么我们怎样来搞好这个展览呢?应该考虑到哪些情况呢? 二,小组探究。
1,师:让我们按学习小组来自由地讨论探究一下吧!2,分组:按照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将学生进行分组。3,小组讨论如何展示,如何布置展示台。4,小组分工。(写介绍、讲解、展示等到)
第三篇:品德社会:走进美丽的家乡
走进美丽的家乡
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6课时)
单元概要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家乡的意思,表达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然后,将对于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而拓展自己对于家乡的了解,知道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单元目标
态度 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
知识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4个副方向,能够知道8个方向更准确地描述地理位置。单元结构
1、用眼观察家乡
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2、用手描绘家乡 走进美丽的家乡
1、用心体会家乡
二、从地图上看家乡
2、走进不同的家乡
3、请到我的家乡来
主题一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2课时)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教学准备
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7页。
2、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做简单的记录。
3、教师准备一张大的挂图(全国、本省或本地区的)。教学过程
1、导入。从本单元的导读图入手,让学生议论一下老师和同学们在都干什么,他们看到和想到了什么,然后向学生说明,下面将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妞妞的日记,并回答,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妞妞和她的同学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绘了自己的家乡。在原来学习过的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又使用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方向。
3、体验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方向,人们把这4个方向叫做‘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现在老师带大家做一个练习。请同学们将自己面前的课桌当作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系右东确定4个正方向。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然后我们来认识4个副方向。”教师告诉学生,北与东之间的方向是东北,北与系之间的方向是西北,南与东之间的方向是东南,南与西之间的方向是西南。课桌的4个角正好代表这4个副方向:东北——右上角、西北——左上角、东南——右下角、西南——左下角。教师在讲解时应当为学生做示范。
4、方向游戏。教师在确定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内容后,组织学生做游戏。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相应的桌角。
5、方向练习。教师在黑板前面挂好地图,随便指一个地方,让学生运用四个副方向说出它的位置,让学生体会有了4个副方向,寻找起来就更加方便。
6、全班讨论。“上次老师布置同学们从高处观察自己的家乡,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大家都看到了什么,然后大家再想一想,你看到的景色在家乡的什么方向上?”
7、小结,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
根据自己的观察,完成教科书第7页的观察记录。
教学后记:通过结合书中介绍的家乡图,以及用眼去观察自己的家乡,学生的体验较深,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家乡。大多学生能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幅方向。
课题2 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目标
1、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方向的认识。教学准备
1、准备4或8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
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教学过程
1、导入。用几分钟的时间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表扬把握方向正确的学生,进行上一节课的游戏或练习,复习4个副方向。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议论一下教科书上的学生是怎样描绘自己的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
3、小组准备讨论。布置任务:“每个同学都从高处观察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上的景色。”将学生分成4个或8个小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提醒学生,要先讨论一下,看到了什么,然后决定画什么方向,都画哪些内容,进行分工,最后进行绘画。
4、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
5、教师小节。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
1、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
2、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教学后记:在巩固4个正方向和4个幅方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取家乡的某个地方去描绘一幅家乡图,收到较好的效果。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4课时)
课题1 用心体会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教学准备
1、就教科书中涉及四川省的内容做必要的了解和准备。
2、按照教科书中介绍的四川的方式,就本地区的相关内容做适合的准备。
3、为学生准备一些书籍、画报等。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课文,并询问有无同学到过四川,然后按照教科书的介绍,简单的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
2、全班讨论。作者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主要介绍了四川的地形、地貌,还介绍了一些风俗习惯)。
3、小组讨论。询问学生:“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了解一下自己的老家在哪里,都有什么特点。现在,我们按照老家的不同,分成小组,分别像作者那样,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老家,介绍要以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为主。” 小组准备:确定介绍的内容,进行分工和练习。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做介绍。
5、小节,布置教庭作业。家庭作业
1、告诉家长自己今天新了解到的同学们的老家的情况。
2、与父母或其他成人一起讨论教科书第14—19页呈现的下一个课题的内容。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对四川省(地形、地貌、风俗习惯)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课题2 走进不同的家乡(2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3、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4、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
1、找一幅本地区的地形图。
2、找有关本地区温度的统计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
2、探究活动。提问学生:“这两页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它于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
“这是一长专门的地图,教科书告诉我们,它叫做‘地形图’。那么,什么是地形图呢?请同学们进行思考与探究,自己找出答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科书上的地形图,做出正确回答。
什么是地形?(地形指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类。)地形图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的海拔。)
地形图有什么用途?让学生自由讨论。
3、小组合作活动。讲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每个小组一张本地区的地图,并且指定一个地方,请每个小组根据地形图准备以下问题:这个地方的地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是多少,然后向全班进行汇报。
4、全班自由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地形图,可以把地形、地势看得一轻二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怎样阅读地形图,现在大家说一说,教科书第14—15页的地形图与周围几张照片有什么样的关系?(每幅照片表现了线条所指地区的地形。)然后稍作适当补充,帮助学生注意各地的显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领土的辽阔,并用教科书第15页豆博士的话作为概括。
5、小结。第二课时
1、导入。“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请同学们与成人一起讨论一下本课题的内容,现在,就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们对于教科书第17页的两幅统计图有什么想法?”
2、探究活动。围绕两幅统计图展开。
1)先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并通过提问帮助他们真正理解统计图所传达的要点。
2)提问学生:“我国降雨量最多的地方是哪里?降雨量最多的意思是什么?(是我国在一年中平均下雨最多的地方。)我国降雨量最少的地方是哪里?降雨量最少的意思是什么?(是我国在一年平均下雨最少的地方。)
3)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哪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意思是什么?(是我国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要比其他地方热。)我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哪里?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意思是什么?(是我国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要比其他地方冷。)
4)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哪里?我国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哪里? 5)为什么年最高气温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年最低气温也不是在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
3、自由讨论。引导学生围绕“不论生活在哪里,人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这样的主题展开讨论。“通过这两幅统计图及周围的几幅照片,同学们可以体会到,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景色壮丽多姿。在祖国的不同地区,有的地方寒冷,有的地方温暖;有的地方干旱,有的地方湿润,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们,会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16—17页上的照片,并谈一谈他们所了解到有关的情况,引导他们思考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降水量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及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4、游戏活动。以同桌为对手,互相提问,为不同的民族寻找家园。在此之前,与学生简单讨论,保证他们懂得如何看民族分布图。
5、小节,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
用今天学习到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年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最低气温考一考周围的成人。
教学后记:带学生走进不同的家乡,他们都感到较新奇,结合图片的介绍,学生对不同家乡的地理环境已有了了解,知道气候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课题3 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学目标
1、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3、提高合作能力。教学准备
1、收集到的学生介绍家乡的记录、学生画的不同方向的家乡景色等。
2、装订家乡手册所需要的工具。教学过程
1、导入。与学生家六一下上次课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如有多少成人不知道正确答案。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卓玛的信,然后进行讨论。阅读教科书第20页下方的文字,然后进行讨论。
3、全班讨论。组织学生一起回忆一下,到目前为止,这个学期都学到了哪些内容。(观察家乡,学习了4个副方向,完成了观察记录,按照不同方向为家乡作画,介绍了不同家乡的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了解了我国的气温等。)
4、制作活动。“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将他们学习到的有关家乡的内容装订成家乡手册,今天,我们也来装订自己的家乡手册。”依据实际情况决定具体的方式,并将材料分发给学生。
5、学生互相展示并交流自己制作的家乡手册。家庭作业
向家长展示在课上制作的家乡手册,并告诉家长自己机在其中的贡献。教学后记:本节课通过阅读卓玛的信,初步认识了她的家乡(地理位置、家乡特色等)经小组合作,学会了如何制作家乡手册。
教学后记:本单元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感情。通过学习,学生对家乡的体验较深。
第四篇:《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反思
《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我教学的思路主要是“认识家乡,了解家乡,歌颂家乡”。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教学中我收集了家乡美丽的景区图片、宣传家乡的视频、歌颂家乡的歌曲,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说教学的内容就是课件内容了。
教学步骤分成三块:第一块是谈话导入,让学生观看家乡宣传视频(《激情山水 广州从化》),初步认识感受家乡美,其次在地图上找找家乡,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第二块是了解家乡的民族风情,主要介绍汉族风情,其次介绍“美丽从化”,让学生了解家乡就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欣赏美丽的从化十八景)。然后从家乡的景美延伸谈到如何爱护家乡美景?如何让家乡变得越来越美?让学生交流,从“景美”升华到“人‘美’(文明美、爱护环境的行为美,遵纪守法美、劳动美)”。第三块和第二块紧紧相扣的,从了解家乡的景美到人美升华到热爱家乡歌颂家乡,主要是让学生听《从化之歌》,跟着唱,歌颂家乡美。
教学存在的不足:
1、在教学中由于紧张导致语言衔接连贯不够自然大方,主要表现在组织学生交流后收场的总结部分。
2、时间把握不恰当,教学前两块花的时间稍长了些,导致最后歌颂家乡部分时间紧了些,学生还没到融入到歌颂家乡的情景里边,主要表现是歌曲还没有听到一半就下课了,学生意犹未尽。
总结本次教学心得:多学习多磨练!认真备教材,认真备学生!四个字就是“厚积薄发”。
第五篇:第一单元家乡特产
五年级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第一单元
一、家乡特产
选题背景:
提到“特产”农村孩子还比较陌生,即使了解一些,思维也会局限在物产方面,甚至认为特产就是好吃的物品,但事实上“特产”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物产、民族工艺、非物质特产等等。广东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许多传统特色农产品,已在国内享有盛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感受家乡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组织开展实践活动课《家乡的特产》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感情。
1.家乡特产大搜查
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特产和什么叫特产。
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同学之间了解各个地方的特产有那些。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
教学过程:
1、内容导入:放映一些特产的录像(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提问:一:你喜欢那些特产,为什么?(个别提问)
部分学生讲完后,试问学生:你知道它们的产地在那里吗?(提问)
师讲: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产。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广西北海的珍珠,云南周城镇的扎染,吉林长白山的人参,福建武夷山的铁,观音茶,浙江金华的火腿等,都是我国各地著名的特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都有自己家乡的特产。
二:小组之间相互说说自己家乡的特产;
三:老师设问:像很多地方都生产大米,为什么说你家乡的大米是特产呢?(激发学生)
四:小组之间讨论,总结(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呢?)老师举例说明: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区别在那里? 五:让学生写下自己对家乡特产的认识。六:引导学生搜索家乡特产。
七:组织学生建立一个调查小组搞一个调查活动。
2.了解家乡的特产
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特产。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乡的特产与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或者经济发展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特产与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或者经济发展的直接联系。教学难点:学生了解特产与自然环境 教学用具:幻灯片,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在顺德生活学习这么多年,你知道我们顺德的特产是什么吗? 师讲诉。
2、现在哪位同学能够把你所了解的情况说给大家同学听呢? 3:同学自由发言。
二、描绘家乡特产:
1、你们可以用照片或图画描绘你最喜欢的家乡特产吗?
2、把描绘好的同学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
3:师讲:同学们,为什么橡胶只生长在海南,而不在其他地方生长呢?武夷山铁观音茶为什么这样出名?(小组讨论)
三、老师总结:其实,特产出产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或经济发展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
四、调查:请每位同学做一个小调查为什么只会家乡出产某种特产。然后写一份调查报告。
五、特产资料欣赏:
武夷山的茶(自然环境,气候,地理位置)
六、实践:
1、要求学生参观特产生产场地,或访问专业人士,了解家乡特产的生产和制作过程。并向大家介绍家乡特产的生产和制作流程,以及技巧。
2、讲一段关于“双皮奶”的来由。
3、提问学生:同学们,你家乡的特产是不是也有这样动人的故事呢?搜索有关的故事传说与诗歌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3、我为家乡特产作宣传
教学内容:为家乡特产作宣传;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怎样宣传; 教学重点:制作宣传画册 教学难点:制作宣传画册 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为家乡特产作宣传”,同学们,你们在调查中,你发现家乡的特产是不是有需要改进(改良)的地方?
2、谁来说说?
二、问题为家乡特产作宣传:
1、采访中,你发现家乡特产的产销情况如何,对家乡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小组先说说)
2、如果你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家乡的特产,你怎样为家乡特产作宣传?(讨论)
(1)、为家乡特产设计商标和广告语(2)、创作赞美家乡特产的文章和诗歌
(3)、制作并播发介绍家乡特产的小影片或广告片 老师总结:
(4)举行家乡特产展示会
(5)在学校或到社区宣传自己家乡的特产
三、总结:请和你的小组同学展示你的创意设计,并说说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预期成果展示:
手抄报 家乡特产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