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中教,做中学”在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实践探究
“做中教,做中学”在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实践探究
【摘 要】阐述“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即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创设探究欲望的教学情景、选用适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课后总结、建立合理评价体系,并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中职卫生学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做中教 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56-03
“做中教,做中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精心设计,以活动为纽带,让学生的“做”与老师的“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突出“做”的功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言是实学”。近年来,“做中学,做中教”在中职学校中得到了普遍推广,并获得了一致好评。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卫生学校一年级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功能模块化的特点。该课程教学既要求学生知道理论知识,又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操作技能,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快,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医疗卫生专业知识、设备的不断更新、卫生信息系统不断升级,更要求医护生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准备。本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创设探究欲望的教学情景、选用适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课后总结、建立合理评价体系等,进行“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教中做,学中做”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以医学检验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硬件组成》内容为例。
(一)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入学后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第一部分内容,引导得法,打好基础,将会对他们今后的计算机学习及兴趣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入学前各个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比较陌生,但充满好奇。尤其是该专业男生居多,好动手操作,思维活跃,对计算机学习较感兴趣。因此本部分课程内容设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侧重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二)教学场景
课程主要安排在计算机实训室进行,辅以校外调查。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学校计算机实训室全部配备有可供拆装的实体机及多媒体设备,通过创设与医院检验科一样的真实教学环境,制作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使学习气氛活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实训室安装有电子教学程序,教师通过控制学生机并进行讲解,再通过开放系统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这种讲-练互动教学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听讲并按计划要求完成基础知识学习与训练。
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6人形成一个工作团队,推选团队正副主管各1人,记录员1人,在老师指导下,正副主管负责组织本团队的任务设计与安排、课内活动、课外调研、纪律监督等;各组之间是合作与竞争关系;教师是设计总监,提出任务要求,对任务进行总控,组织进行任务结果总评。
(三)目标任务要求
总体目标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部分,知道其功能,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具体目标任务:
1.模拟选购。模拟选购配置一台学习用计算机,预算3000元。通过合理配置计算机了解同一设备不同型号间的差别,初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硬件重要参数。
2.拆机学习。在老师指导下拆机观察计算机内部组件,重点掌握CPU的性能指标、硬盘和内存容量。
3.分组竞争。看哪一组装机又快又好。将拆卸下来的硬件快速装回主机箱中,看哪组开机速度最快。重点观察内存条方向、各种板卡的不同接口特点。
(四)教学过程分解
1.通过理论课+预实验课(2节课),初步认识计算机组成。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简要介绍计算机软硬件的组成。然后将学生分成8-12个设计团队,注意男女学生相互搭配,每个团队自起团队名称;选出正副主管,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安排、监督、考勤、意见汇总、组织实施。由教师提供几种常见品牌的计算机配置,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各种配置的计算机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任务“通过市场调查,模拟选购配置一台学习用计算机,预算3000元。”在预实验课上,由各主管组织本团队讨论,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并利用学校计算机上网搜查计算机硬件组成,初步形成本团队所需的计算机硬件配置方案。
2.通过市场调查(课余时间进行),完成模拟计算机硬件配置。由正副主管带领本团队成员带着任务通过电脑实体店、网络查询、用户使用调查,在咨询、走访中了解配备计算机所需要的硬件设备,了解同一设备不同品牌、型号间的效能差别,通过合理分配3000元来完成模拟计算机购置。
3.通过动手拆装计算机(2节课),加深对计算机各构成部分的理解。
(1)调研汇报。由各团队指定1人汇报本团队完成的计算机硬件配置及费用,简要介绍所购计算机的优缺点。通过点评与投票方式选出最优性价比的计算机配置。对获胜团队给予加分奖励。
(2)团队协作。让学生小组拆机一看究竟。教师先通过课件展示主机内的实物,并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在课堂外“做”的情况。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团队在主管的带领下对电脑进行拆机,直观计算机内部结构,让学生一睹计算机真容。其间通过讨论交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CPU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硬盘和内存的容量分别是多少等
在此过程中较常见的问题是学生不太会拆CPU上的电风扇,这时教师就用大屏幕反复播放提前录制的微课视频,以辅助学生完成“做中学”的过程。
在团队协作学生自行讨论环节中,常有一些学生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或讨论探究的问题偏离主题,有些团队则进度较慢,这时教师要根据教学过程的主线,引导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探索活动。
(3)团队竞赛。看哪个团队装机又快又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机各组件的认识,课中设计了如下竞赛环节:将刚才拆卸下来的硬件快速装回到主机箱中,看哪组开机速度最快,对获胜组给予加分奖励。
通过竞赛,使学生重新复习了一遍当天的学习内容,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度。在安装过程中,结合学生发现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内存条方向、各种板卡的接口不同等特点,在原知识掌握上又提出来新的要求,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4)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一个帮助学生整理的过程。通过课件演示以及提问的方式总结出计算硬件的几大部分组成,归纳精讲储存器、运算器的类型、功能,简要展示不同型号的其他各个部件。在学生正做得热火朝天时,进行总结,提高教的效率。
4.课堂评价与反馈。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恰当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提高积极性。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关注的不单是学生知识点学习的状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及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二、“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实践思考
(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教学过程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教师进行了充分备课,精心设计适合“做中教,做中学”教学理念的课堂实践活动方案。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任务设计、资源准备、学习指导、评价反馈等。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包括任务分析、学习实践、交流评价等。具体教学过程通过“导入任务→分析任务、收集任务信息→对任务制订实施方案→任务实施→成果自我评价→成果展示、交流→教师小结、知识归纳、总结提高”的过程来展开。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参与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吸引过来,引导学生参与动手,让他们始终在在这种实践教学情景中积极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让他们以极大的学习兴趣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程创设了如下教学情景:①创设模拟生活情景使课堂教学更接近于现实生活。如“通过市场调查,模拟选购配置一台学习用计算机,预算3000元”。就是给学生创设一种模拟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亲临生活情景,引导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展开联想,拓展思维空间。又如在学习CPU、存储器及外围设备时,结合卫生专业学习中人体解剖结构的心脏、大脑、神经系统等,使学生觉得计算机知识与专业学习有相通之处。②创设“存疑”情景,培养问题意识。如“拆机一看究竟”的实践内容就是创设“存疑”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与好奇拆下电脑的各个部件,更真实与直观地了解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让学生惊喜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③创设激励式问题情景,“团队竞赛,看哪个团队装机又快又好”。因为前半段的调研与拆机课程已让学生对计算机结构有了一定的认知,学生的情绪正处于求知状态,这时通过装机竞赛就是使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加深理解,获得成功感,同时观察内存条方向、各种板卡的不同接口特点,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师引导教学过程
在“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如下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①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教学中给每个学生参与实践探究的机会,如购机市场调查,就是由教师给出“预算3000元,模拟选购配置一台学习用计算机”命题,由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内部结构后,再由各小组学生通过多途径形成购机方案并在课堂上展示。②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式学习。例如,本次课的购机市场调查、拆机一看究竟的动手实践环节、看看哪组开机速度最快的分组竞争活动等,都是通过合作式学习开展的,通过合作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在讨论中强化所学知识。在每一个团队中基础稍好者可以成为每次合作学习的临时指导者,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互相协作,在练习中共同努力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③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教师可通过课前的问题情景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准备,如拆装CPU上的电风扇微课视频,就是教师预先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所作的解决方法之一。
(四)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本次课程主要选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即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以知识点为线索,根据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分析,然后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三个较容易掌握的任务:制订购机方案、拆机直观认识计算机基本结构、装机加深对计算机结构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互相协作、查阅资料、市场调查、拆装机实践等过程逐个完成目标任务。
(五)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课后总结,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内化。归纳总结是一个帮助学生整理的过程。在“做中教,做中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进行知识点和经验总结,享受解决问题后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本次课通过课件演示,以提问的方法来总结了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分组成最后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布置了下次课预习:在中关村在线网站的“模拟装机”模块中模拟装机。
(六)建立“做中教,做中学”的合理评价体系
恰当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提高积极性。笔者在“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评价的不单单是学生学习知识点的状况,而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做”总结经验教训。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说过,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要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而“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实现了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运用“做中教,做中学”的教授方法,把枯燥的计算机课程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通过“做中教,做中学”的运用,深刻感受到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的教学训练方法。因此,上好这门课,需要教师投入心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两者的互动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邵英杰,秦晓明.“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模式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9)
[2]陈良杰.做中教做中学与教学理念转变[J].青年文学家,2012(7)
[3]戴爱玲.卫生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J].广西医学,2014(6)
[4]李年安.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分组式学习法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3(6)
[5]谭长雪.中职花卉课程“做中教,做中学”的实践与探索[J].快乐阅读,2012(10)
[6]李婷好,卢华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情景案例创设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1)
[7]徐晓娟.精心创设问题情景,优化计算机教学[J].教学教法,2012(7)
[8]邵英杰,秦晓明.“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模式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9)
[9]黎敏.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新经济,2015(17)
[10]王鸽.“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1)
【作者简介】戴爱玲(1986―),女,江苏省海安县人,工学学士,南宁市卫生学校助理讲师,主要从事卫生中职及高职计算机方面课程的教学,兼任公共课教研室教学秘书工作。
(责编 卢建龙)
第二篇: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摘要:文章对中职学校机械专业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教法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即整合教材、整合教学资源和转变教学方法,以期在机械专业专业课教学中实现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良好教学状态。
关键词:机械专业;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方法论,贯穿于其所有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目前的职高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离这样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在多年的机械专业一线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虽然意识到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但由于教材、教学安排、学校设施设备等方面的限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难具体展开这样的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在诸多的限制中推动专业课改革的进程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索。
一、实现教材大整合
现有的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工程力学》,另外,一些加工工艺课程会穿插在实训中完成。就单科课程来看,教材内容已经有了一定改进,理论和实践有了较强的关联性,加上教学方法的改进,比如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等方法的采用,强化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联系,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但这几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实训安排,有着明
显的不合理之处。学生的实践和理论整体还是脱节的,比如,因为工艺课程中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是后续课程,所以学生在学习《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铸造、锻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在识读零件图中的轴类零件时,对轴类零件完全没有概念,那么,学习、理解加工位置原则、工作位置原则都只是空谈。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先熟悉轴类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常见的轴上零件以及轴类零件常见的加工方法和过程,然后再去学习相应的理论(轴类零件的零件图,轴类零件的结构及轴上零件的周向和周向固定等),这样,诸如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且由于是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总结,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实施这个过程的关键就是教材内容的整合,整合的目的是根据学校的实习设备等情况,在理论教学中更好地穿插实训课程,同时借助整合后的教材帮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框架,变枯燥的知识堆积为生动的实践经验总结,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记忆和运用。教材的整合是个系统的工程,涵盖了整个职高阶段机械专业几乎所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把这些专业基础知识根据其关联性有机地组合成一根根重要的枝杈,再将这些枝杈组成一棵系统的专业理论的大树。比如,上面提到的轴类零件的问题就是很好的例子:首先,在实训中安排学生装拆轴上零件、熟悉轴类零件的结构和功用,轴上零件的安装定位;接着,安排轴类零件的实际加工生产让学生熟悉轴类零件的材料、切削加工方法、热处理方法等;然后,再进行相应的理论教学,细化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的经验理论。诸如这
样的结合点还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整合。教材整合,是实现教学做统一的前提。
二、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专业课教学资源主要有挂图、模型、实验设备、实训基地以及一些课程的多媒体资料。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资料还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在教材整合的基础上要整合教学资源。
1.按照整合后的教材,分类整理现有的模型、挂图以及实验设施,直接建立类似于实验室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满足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需要,同时创造良好的学习知识的情境,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枯燥的课堂生动起来。
2.建立系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案、题库、图片库、视频库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用三维软件做成的动态模拟仿真动画,可以弥补机械专业基础课实物教学资源的不足,而且更为形象生动。只是这个资源库的建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专业课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集合众人的力量才可能实现。3.根据整合后的教材,合理使用学校的实训设备,安排学生的实习。虽然国外很多职业学校已经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室和车间连在一起,但目前国内的职业学校普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配置,所以,怎样将实训和理论教学很好地穿插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4.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装置设施,就地取材,或者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相关的教具。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是今后教学资源发展的一种趋势。
6.加强校企合作,将课堂拓展到工厂车间,将教学资源无限延伸。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是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基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综合考虑教学资源,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设置学生活动,使学生能在做中学、学中做,将教、学、做更好地结合起来,寻求课堂教学的最优效果。
三、改变教学方法
实现教材整合后,教师要综合考虑已有的教学资源,把教学内容中有关联的知识点设置成一个个工作内容,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即以行为引导教学法展开教学——以做带学、以做施教。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探求和理解,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技能的主动探究者,而教师也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行为引导教学法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项目教学法,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式教学法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项目任务、任务分析、工作实施、检查评估、引深课题五个步骤。学生在整个项目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和“学”都是在“做”中进行的,主张“教
学做合一”,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就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用的法子。”当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仅仅透彻地把握单学科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熟悉机械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甚至更多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可以说,正是实实在在的“做”逼着教师去学、去提高,也让教师不得不转变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从“一言堂”的课堂主体到学习引导者的转变。
总而言之,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是当前机械专业专业课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要认识到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雷纳特·n·凯恩,杰弗里·凯恩.创设与联结:教学与人脑(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李珍兰.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现状及对策[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第三篇:浅谈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论文关键词】 中职学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
【论文摘 要】 计算机技能是当代中职学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育必须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卫校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本文对现阶段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见解。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日趋广泛,计算机操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已经成为当代中职卫校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卫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就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实际,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以期使中职卫校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一、中职学校学生现状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素质较差,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学生多数来自农村,由于乡镇中学计算机教学设备不完善,许多学生对计算机不了解,有的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特点,对计算机的认识仅是上网、聊天、玩游戏。再者,计算机不属于专业课,大部分同学对系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对计算机课程中娱乐性较差的办公辅助以及工具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兴趣不大,能主动学习教材及相关资料并将所学技能用到平时的学习中的学生更少。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医疗中广泛与深入的应用,在现代化的医疗单位中,从门诊挂号、办理住院、处理医嘱、费用管理到病人出院全过程都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卫生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担负着各级医院的医疗、护理等工作,他们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利用计算机对病人进行各种检查、填写病例数据和治疗等。
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掌握网络获取知识的各种方法,加强对信息处理分析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意识,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从教材大纲上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整体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计算机理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因特网(Internet)应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整体的认识,并了解基本常识;另一部分是计算机软件的实际应用等上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体表现为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多媒体处理软件应用、演示文稿处理软件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中职生的抽象思维和数据逻辑分析能力都较弱,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效果往往不理想。在设计和制定课堂任务时,应把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最终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这样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可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能将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能力,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目标,对教材作出相应的处理。
(二)教学手段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手段从过去传统的“黑板+粉笔”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到“计算机+大屏幕”的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和创新。在课堂上授课时,可用投影仪演示多媒体课件,将课堂教学转入多媒体教室,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计算机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将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为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还可以选择教学软件用计算机做现场演示,授课时边演示边讲解,还可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共同讨论。
(三)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结果轻过程,以知识传授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形成,再从问题解决中得到发展的。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提倡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为主,辅以分组竞赛法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总结提高”的教学模式。任务是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不是教师也不是任务,而是学习者本身,更进一步说是学习者的成就动机。通过巧妙的任务设计,将要教授的新知识点蕴涵于任务之中,引导学生提出实际的问题或目标,引起学生对某一实际操作的兴趣,再通过讨论、讲解或操作,使之完成预计任务,从而学会相关的理论或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遵循了知识延伸的连续性,其教学内容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方法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既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让每个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在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中,既可突出实践,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消除学生对理论学习望而生畏的情绪,在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2.案例教学法。所谓案例教学,也称为个案研究,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其主要表现为:学生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引导讨论,与传统教学中一味突出教师单一主体地位,强调单向交流,教材多年一贯的固定化等有很大不同。
3.分组竞赛法。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竞赛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进行讨论和自主学习时,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每次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为各小组打分并给予表扬,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竞赛法,让每个小组完成不同作品的设计制作,完成后各小组统一进行评价,寻找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通过这种教学法,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还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老师的素质和水平,才能确保教学质量。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就是“前沿”,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若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就意味着后退,所以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加强教学研讨,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都是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活动中发展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以创造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的崭新未来。
【参考文献】
[1]吕岩.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
[2]翟哲.《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重在实践应用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4)
[3]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刘晓燕.中专卫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
(7)
第四篇:学中做,做中学,做学合一
学中做,做中学,做学合一
今年,学院党委按照党中央的决定,在全校党员中开展 “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的系列教育活动。这是党内又一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实践,党员自我理论素养不断深化,不断提升内化的重要举措。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内容非常明确、非常集中,就是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好学习是首要任务,是重要基础,“做”是最终落脚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战胜风险、推进工作的“指明灯”。学习系列讲话,重在加强理论武装,用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统一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做到学而懂、学而信,真正从理论上“武装起来”。坚持密切联系实际,把学习领会以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污染治理、化解群众矛盾等有机会结合起来,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才能做到学而用、学而行,真正从实践上运用起来。
学习最终是要靠做来落实,来检验学习的效果。个人认为任党的理论学习活动都离不开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学习都是空谈,会陷入理论虚无主义和高谈阔论的空洞形式。做为学院一线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心学生的成长,必须把握党政前沿理论和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才能在工作上不偏离主旋律,不脱离实际,不落后于时代发展。因此,辅导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并实践:
一、政治过硬,信念坚定,保持学生思政工作有目标
做为党员老师,在学生中应发挥一定的思想引领作用,一言一行都受到关注,所以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意识,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对党的政策和领导的动摇,尤其在与学生讲话和上课的过程中,不能随意发表对党和政府、社会负面言论或表达不满情绪,不能将个人生活中的不如意想法带到工作中来,不对不明真相的社会事件不妄加评论。时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树立好个人远大理想和工作目标,并将这种理想信念融入到学生管理中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心身成长,指导学生正确规划人生,树立远大理想。
二、纪律严明,张弛有度,保证学生管理工作有方法
学生管理工作既要严肃,也要保持适度灵活性,针对具体学生个人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但作为老师自身而言,始终应坚持严格的纪律,保持高度警惕性,自觉遵守各项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保持优良生活作风,以身作则,做到学生的任何事事必躬亲,不拖延,不漠视。
三、品德高尚,生活健康,力争在学生心身成长过程中有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丰富全面,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提升道德修养的行动目标。辅导员言传身教胜于任何严肃的管理方法,故此,我们首选要从自身身上找差距,找问题,努力改进自己的小问题小毛病,努力提高个人道德素养,提升个人品格,并保持健康的生活作风和生活习惯,身体力行,始终争做学生行为品德的楷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思想修养、心身健康、职业规划及生活行为等等,都需要给予适时的指导,没有老师完整的人格修为,是很难获得学生的肯定和支持。
四、甘于奉献,无私公正,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作为 辅导员工作是最基层最繁杂的工作岗位,要坚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有强大的内心,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好务,还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将自己全部的热情、精力和爱心投入到工作中。踏踏实实的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好务应成为我们工作信条。虽然辅导员工作不可能轰轰烈烈,大起大落,但只要付出爱心和热情,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便是我们的工作的收获。
诚然,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离高标准的党员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能够在此次“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中坚持认真领会,深入学习,在学习中积极行动,在行动中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学做合一,反复总结探索,不断开拓学习领域用于创新工作方法,这才不失为学习教育活动的宗旨。
2016年5月30日
第五篇: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中职计算机的教学特点,分析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出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合理创设教学情景和如何把教学情景带进课堂。
关键字: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引导 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兴趣不高。有的学生本来就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计算机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视学生的思维培养,具有高度抽象性、逻辑性,特别对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学生本来对动脑经的事情就不感兴趣,所以出现了很多我们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兴趣不高的现象。
2、重视技能培养,忽略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部分学校只重视学生技能的进步,而对计算机基础文化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这些小孩子就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好,才过来学习技能的。而且技能的培养很快就能出成果,而文化课程在就业层面上短期没有明显的效果。这样导致学校在安排计算机基础文化课程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明显的倾向。重视技能培养课程,而忽略了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3、教师缺乏必要的对学生关怀、师生间缺少沟通。我们的大部分教师都没有走进学生的世界去真诚感受学生的想法,以致教师对学生感到不耐烦甚至有一些偏见,简单地认为学生基础差,不是学习知识的料,课上讲得再好也是对牛弹琴,没有深刻理解教师的职责。情景教学法的提出
提高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但是由于计算机教学重在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更好呢?针对上述问题,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更好,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情景教学法概念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情景教学法的优点
(一)情景教学法特点
情景教学法也称视听教学法,它能够同时激发学生的左、右脑,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共鸣,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性学习。
(二)情景教学法原理
情景教学法的原理是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其对新知识给予更多的情感和关注。情景教学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理论与情感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三)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
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其理论知识系统而复杂,实践性强。特别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理解能力有限、学习意识淡薄、自学能力较差的中职学校学生来说,学习和理解计算机专业知识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因课程而异,创设问题情景
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来看,各学科课程既相互联系但又各具特点,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各学科课程的特点,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充分、丰富的课堂教学材料为铺垫,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上有一个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例如:在进行《图像设计》教学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时尚的、精美的、流行的,学生感兴趣的图片素材,照片,海报等作品,让学生分析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那些效果做得比较好,这些效果又是如何实现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开展有效的学习。还有计算机专业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精心选择一些和课程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经过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将逐渐养成了通过查找观察优秀作品――思考分析――发现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
问题情境的创设也要有丰富的生活见识,因此计算机教师应该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创设情境。例如:在进行“网页设计――表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 QQ 聊天工具的新用户注册界面或者网络热门游戏的注册界面为案例,让学生找出如何用表单制作注册网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学习内容。
3.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音频文件,视频短片,模拟场景等通过耳,目,口三官直接感受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热情。例如:在进行《OFFICE办公软件》――EXCEL中函数和公式教学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个关于某公司年终耗材结算的视频短片,让学生在视频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做出一个完美的耗材结算清单。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工作实际场景,为以后到企业上岗做好铺垫。
(二)因学生而异,进行分组教学,强化学生团队合作
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看,他们的成绩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学生分组教学,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相结合,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在课堂中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在讨论中强化所学知识。例如:在进行五笔输入法的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比赛并组织各个小组进行最终评比,通过这种方法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学生的自我演示、方法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快乐的计算机教学。
(三)引导学生课后总结,深化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主动学习和实践获取知识往往比单纯的理论学习和记忆更加深刻、更加牢固。在情景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后总结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要进行知识点和经验总结,深化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才更加的有条理,记忆的更加深刻。同时,我们也要有目的地为学生准备课后情境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内化,享受解决问题后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并最终经过自己的总结和概括,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体系。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内容和形式,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情境教学法把计算机课程中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充满想象、充满乐趣的过程,让学生们在愉悦快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因此,把情景教学方法推广和应用到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情境教学法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计算机人才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慧卿《浅析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信息
[2]李爱华.《浅议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3]文嘉玲.《情景教学法探源》[J].科技信息.外语教研
[4]田慧生.《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时代特征与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