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美术活动的探索与研究的主要做法(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05:0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快乐美术活动的探索与研究的主要做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快乐美术活动的探索与研究的主要做法》。

第一篇:快乐美术活动的探索与研究的主要做法

宏乐幼儿园园本教研主要做法及开展情况

——幼儿快乐美术的实践与研究

清徐县宏乐幼儿园

美术教研室

我们深知,园本教研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对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对提高幼儿园教学水平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快乐美术》既是我园立项“十二五”规划课题,又是我园园本教研内容,“快乐美术”分为四个子课题,分别为

快乐美术活动教师的导入策略————支持幼儿异想天开

快乐美术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鼓励幼儿随心所画

快乐美术活动幼儿的学习策略、表现策略————允许幼儿自圆其说

快乐美术活动教师的评价策略————收获幼儿沾沾自喜

四个子课题已如期进行探索研究并形成成果,本阶段我园按计划进入总结阶段:后期测试,形成论文集、教学案例集、幼儿作品集,整理统计分析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美术活动在全园开展,各班进行,每日兴趣时间组织活动。★现在就我园在开展教研活动中所作的尝试与大家做一些分享交流。

一、以园为本,完善管理机制,根据快乐美术的实施步骤进行探索研究。为确保教育理论培训和学习制度得到落实,幼儿园从活动安排上、常规检查上、考核评比上等多方面制定了保障措施,如:教研制度经过多年施行与改进,现包括教师考核制度、学习会议制度、听课制度、教研奖励制度、教师学习与培训制度等。教研制度需要尽量详尽,使得教师得到明确的指导,园长也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本园的教研制度对参加教研的人员的资格规定、不同教龄教师作为教研组成员的责任、教研活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教研计划制定的原则与要求等均做了细致规定。

举例:教研活动流程规定①上课前,执教教师给每位看课的教师提供自己的完整教案(可以加于说明和介绍);教研组长发教研活动表,看课教师人手一份,记录自己的看法或建议,教研活动结束时交组长。②上课结束后,先由执教教师简要说明自己组织本次活动是怎样考虑的,设计或组织活动中自己的主要感受或者困惑的地方等等。③再由其他的教师回答执教教师的困惑,或者说说自己对本次活动的看法,可说自己的困惑也可以给与一些建议等。④每次活动要求有一个老师做活动记录,主要记录研讨的主题与讨论的内容包括每位老师的主要建议或看法。

教研计划制定的详细规定:教研计划包括学期教研重点、教研活动的具体日期、执教教师和执教内容。每次教研活动准备讨论的主题及围绕主题深入讨论的论题。比如其中一期的主题:“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教材只提供教案的情况下,如何上好一节水粉画活动?”讨论的论点①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从哪些方面考虑的?②对教案中教学目标的理解或改动从什么角度考虑的?③教学重点的确立?④教师的指导语和问题的设置?⑤幼儿参与度„„组织教学活动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困惑的地方?

教研制度尽量详细,教研计划的制定也尽量详细。有了详细的计划,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做各种准备,就算组长不在,教师们可以自己根据教研计划进行教研。当然,现在也在尝试让每个老师都有机会做教研组长,自己去组织教研活动,设定教研主题,商讨教研活动的讨论问题等,更加深了老师对教研活动的理解,也让教师们更积极的参与教研。

二、以教师为本,开展教研活动。

园本教研活动应该以教师为本,培训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坚持学习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因此,我园把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作为第一福利。我园强调立足教师实际,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将教师美术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最新发展动态与本园实际相结合,以教师在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作为研讨切入点,通过对真实的、典型的案例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引导教师主动去思考,通过剖析、反思、互相启迪,不断进行思维碰撞,不断构建自己的新认识,从而进一步更新观念,并努力将其转化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这点主要谈教研形式的探索,我们立足园本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主要是四种大形式,集体学习新思想新动态;个人学习、反思;集体的同伴互助;常规教研讨论。

(一)集体学习新思想新动态:

1、通过集体学习使教师们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改变,提升了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教师逐步从经验向研究型转变。

2、我们从基础抓起,针对老师们欠缺的地方,一环一环攻破。通过培训,教师们在原有的技能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个人学习、反思为了让我们的教师更好地理解各种理论,并成功的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当中,我们每月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并在每次活动之后鼓励教师谈谈自己的收获或反思。主要有以下形式。

分享阅读:

我们先后学习了《范画的理解与实践》《此范画非彼范画》《没有范画更具魅力》.....等内容。我们改变了以往一人读大家学的方式,让教师自己利用媒体、杂志、网络去寻找学习材料,先自主学习,再集体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加强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丰富了教师的幼教理论知识,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我们利用每次教研活动前十分钟为好书推荐活动,教师们互相推荐选读教育教学专着,论文等幼儿教育方面的好书,以心得体会的形式促进学习。

专题研讨:

尝试开展培训活动专题化,注重结合《指南》的精神,从点上入手,面上突破,形成专题,如开展“《指南》与快乐美术”的专题研究。通过教研组对快乐美术中共性问题的研讨、美术活动的展示观摩、集体教育行为的反思、小组再实践等手段,帮助教师进一步拉近《指南》精神与自己教育行为之间的落差,努力在实践中转变行为,积极实施新型的美术教育活动。

座谈会:

根据教研活动的实际和需要,开展了《魅力幼儿教师》、《观察记录的撰写》、《关于幼儿美术教育》、《快快乐乐做幼教》等座谈活动,让教师进一步明确对本职业的认识,增强美术专业素养,让老师们对自己的职业及幼儿美术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幼儿美术教育热情。

在每次教研活动之后都会请教师谈谈自己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收获或想法,鼓励教师反思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并设立问题箱来帮助教师解决他们的疑惑。

(三)集体中的同伴互助。

理想的园本教研方式不是教师的各自为战和孤军奋战,而是群体合作研究。它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依靠团体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从而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和方式。

1、利用问题箱。教师将自己的问题、困惑、意见等,主动以书面的、匿名的形式写给同伴,放在问题箱。同伴会经常查阅问题箱,并对问题纸条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这中书面的交流,让同伴间得到协作和支持,充分发挥教师间的合作与互助,让教师得到更快的成长与发展。

2、推进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具有丰富经验、教龄长的老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教学强项等,结为对子,签订了师徒结队协议书。采取谈心、听随堂课的方式,互谈观点,形成思维的碰撞。让老师们在讨论中进步,使得行为和观念上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骨干教师示范课供其他教师观摩学习。对教师而言,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观摩和克隆优秀课例,刘国英《快乐的足迹》、陈艳春《远近关系》、秦婷婷《可爱的熊猫》、武丽丽《节日的彩灯》等案例收到大家一致好评,为我园美术教育开创新的教育模式。教师们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在比较和反思中进步。

4、开展提高新教师业务能力的活动。通过教研员的“引”,幼儿园骨干老师的“帮”等形式,开展了以一课多人上,一课同人多次上的活动,促进新老师的业务能力,做到课课有研讨,次次有反思。教师们在经历一次次的教学中去找资料,去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去反思自己的活动、形成了一个个成熟的活动方案。他们说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

5、全员示范观摩课,与其他幼儿园相互观摩学习。

走出本园,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交流学习,开阔我们的视野,吸收他人的新方法新点子,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

(四)常规教研,在教研活动中根据既定计划、确立研究主题,然后组织实施,并将研究目标、过程,实行教研主题专题化。

(1)问题研究。在教研活动时,教师把自己在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中发现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提交给大家交流探讨,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设想、策划等,再付诸实施,最后总结和反思。如一些教师开展的“当孩子的美术技能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该怎么办?”研究与实践,找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和措施。

(2)课例研究。通过课例研究,有利于教师在参与与园本教研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 4 改进行为。教师深入活动,通过听课、说课、评课、个人反思等多种活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探索规律。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我们尽量减少评价式听课,增强指导性听课,解放教师思想,减轻教师心理压力,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呈现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快乐美术》研究内容及成果:

一、快乐美术的目标体系与内容体系。

根据计划第一阶段我们针对快乐美术课题,在充分分析、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美术发展特点——小班幼儿能用线条和圆简单的连接成为拟人化的“脸”,中班幼儿会用颜色画出自己喜欢的单独的事物,大班幼儿则可以画出连续性的图画这些情况下,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幼儿园新《纲要》指导以及幼儿园美术早期教育、各种美术书刊,我们制定了可行的快乐美术目标体系与内容体系。小班为快乐拓印画,中班为快乐线条画,大班为快乐水粉画。每月一个主题一个总目标,每日一次固定的美术活动,每周四次美术活动,围绕总目标制定相应教育活动内容,各年龄段目标循序渐进,层次性强。小班美术目标与内容突显和自然材料的融合,中班美术目标和内容突显对线条情感的体现。大班美术目标和内容突显色彩情感的体现。

二、快乐美术教师的导入策略——支持幼儿异想天开

幼儿阶段绘画兴趣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了兴趣,幼儿就有动手画的欲望,“导入”是绘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绘画教学的“导入”不容忽视,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导入”要讲究策略,通过新颖多样、富于变化的形式、手段,打造先声夺人的良好开端,顷刻间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迅速步入精神兴奋状态,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从而为新的探索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如何让幼儿乐意进入美术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并大胆想象是本子课题的研究重点所在。我园通过实践性研究,各班教师及教研组通过多次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方法,尝试如何使孩子们展开想象,得出以下导入方法:

1、故事导入:教师简单讲述故事,引出美术活动主题。充满幻想,进入角色,引起对故事情境中人物或事物的兴趣,进而愿意投入美术活动。

2、情镜导入:由教师或幼儿情境表演,引出美术活动主题。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好动,通过角色扮演,引起孩子的表现欲望。

3、游戏导入:通过幼儿手指游戏、身体游戏、语言游戏、角色游戏、音乐游戏,引出美术活动主题。本策略适合于小班的幼儿,能很快调动孩子的兴趣,使他们在整个美术活动中心情愉快,从而更好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4、回忆导入:回忆导入策略,能联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引起幼儿回忆、思考,顺利地开始美术活动。这种策略建立在幼儿亲身观察、体验的基础上,适合于中大班幼儿,适用于主题性的美术活动。

5、实物导入:观察动物、植物、生活用品,发现物体特点,引出美术活动主题。直观、生动的物体展示在眼前,更形象、更具体,更有利于孩子的表现,从而也会产生兴趣。

6、多媒体导入:通过电脑信息技术运用,欣赏视频画面或名家作品欣赏,观赏自然界的美好景色,激发幼儿想象,引出美术活动主题。

7、儿歌导入:通过儿歌、童谣的朗诵,直接将美术活动的内容、方法和步骤饶有兴趣表现在画纸上,让孩子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开始了活动。引出活动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三、快乐美术教师的指导策略-----鼓励幼儿随心所画

在美术活动指导中,我们遵循让幼儿随心所画的原则。随心所画不代表随意所画,教师深入引导,激发幼儿极大地创造力、表现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

策略之一:不断提出疑问

当幼儿经常采取某种造型形式、表现方法时,教师提出疑问让幼儿考虑改变思路,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的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当幼儿选择红色画太阳时,教师可以提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当幼儿选用橙色和黄色画太阳时,教师可以再提问:“其他颜色可不可以用来画太阳呢?”当幼儿用彩条画太阳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怎样的彩条才更像阳光呢?”

策略之二:帮助幼儿建立求新、求变的创作思路

很多教师常要求幼儿画得“跟老师的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在多次的研讨活动中,大家发现首先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其次,要把“不一样”具体化、明确化,如大变小、高变低、红变绿、左变右等等。

策略之三:善于用幼儿看待事物的方式去解释画面 幼儿对许多图象的解释都与日常生活经验具体形象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应经常观察、学习幼儿的造型,善于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解释画面,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进行交流。

策略之四:教幼儿学会修改图象

教师应使幼儿懂得完成作业和对待工作一样,应该是完整的,不能半途而废或因不满意而气馁,应鼓起勇气,设法修正,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有些自信心不强的幼儿,常常一画错或一不满意就换一个地方画,或把纸翻过来重画,或坐着发呆直至换一张纸为止,这是极不好的习惯,对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有始有终的学习习惯不利。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有意识地组织了一些教学活动.如“印绳”、“打翻了墨水”、“圆圆找朋友”等,引导幼儿学会对已有图象进行再定义。尤其是当幼儿画“错”的时候,启发幼儿结合创作内容,对已有图象进行大胆想象,并用改变图象、添加特征等方法进行弥补。如果不能修改,则用再定义的方法使其变为其他图象,使其不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策略之五:鼓励幼儿超越教师

教师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不必将图象、颜色、步骤都讲解得十分详细,给幼儿留有较多的创造余地,以显示他们的才能。有时甚至可以有意提供一些不完整或错误的图象启发幼儿思考,让他们担任“小医生”为作品“看病”,使幼儿有超越教师的机会。

四、快乐美术活动幼儿的学习策略、表现策略————允许幼儿自圆其说

美术活动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它是指在美术领域中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自主的进行学习、创作,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幼儿期的儿童好奇心重、兴趣浓、探索欲强,看到一切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迫切想去了解、想学。其实幼儿想学、愿意学是幼儿自主的第一步。但要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就要教师引导幼儿带着热情、积极地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让他们去自由探索、了解环境,幼儿也就会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新的知识,这种相互作用下的学习也将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智慧发展。

因而,我在教学实践中是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 7 的、丰富有趣的物质环境,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孩子更好的发展。

(1)、为幼儿创设一个平等、宽松、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

在自由学习中,幼儿是主人,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并不是教师在主导幼儿学习。因此,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幼儿创设宽松、平等、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自觉投入到这种环境中。它应该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有秩序的、愉快的环境,是容易被幼儿接受的,让幼儿自觉投入到这种环境中。

(2)、给幼儿创设一个新奇、生动、乐于学习的物质环境。

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上,要求班级要有特色、从材料选择、颜色搭配、造型等多方面,要让孩子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感,班级创设美术活动区域,投放5种以上活动材料、工具,吸引幼儿参与美术创作。设置美术作品展示区,为孩子提供展示平台。

2、大胆放手,给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 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现,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给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

纲要中指出:幼儿美术活动应以幼儿为本,应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幼儿在实地、实物、实景、实情中进行情感受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如:在秋游活动中,教师带孩子观察秋天的景象,组织孩子现场绘画秋天的“树”,树的造型、颜色的运用、布局等,孩子们通过感受而做出的作品,真是特别的好。

(2)、给幼儿自由创作的机会

美术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并且每个幼儿的美术表现方式、水平不同。因此,教师要为幼儿美术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分享。

1)给幼儿自由选择表现形式的机会。如:在《树叶》美术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表现形式。如:绘画可选择写生树叶或树叶想像画或叶子印画;手工可选择泥工树叶或剪贴树叶。

2)给幼儿自由选择美术材料的机会。如:为幼儿提供了彩色笔、毛笔、棉签、广告颜料、橡皮泥、各种色纸、卡纸等各种材料,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给幼儿自由表现画面主题内容的机会。

4)给幼儿自由结伴的机会。在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进行合作,允许幼儿个人创作。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度大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实践证明,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成长中的个体,他们既需要成人的帮助和引导,又存在自身内在的发展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幼儿自主成长的要求,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我,从而使他们逐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五、快乐美术活动教师的评价策略————收获幼儿沾沾自喜

策略一 :教师的评价

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艺术创造没有统一的答案。美术造型的精神产物,是人表达情感的视觉语言。因为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他们还不能把所见、所闻、所想的全部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绘画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幼儿在专心作画,教师按照教案的设计,选几幅幼儿完成的作品开始讲评,另一部分幼儿只好在教师的强令下停笔,可又有谁在看在听呢?有的烦燥不已,有的意犹未尽……教师在对少部分作品评价并给予表扬的同时,严重地打击了大部分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绘画的热情降低,对自己的作品丧失信心。那么该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呢?

1、把握作品的主要方面

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评价幼儿作品,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幼儿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而不是用“像”与“不像”,“对”与“不对”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一幅好的幼儿作品充分体现幼儿的思想感情,具有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这是评价幼儿作品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线条有力、连贯,图形、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色彩明显、饱满,内容丰富充实,在活动中以这两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 9 力,从而提高幼儿的绘画表现力。

2、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纲要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评价儿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同一个班的孩子,其绘画水平不是一条线,个体差异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存在,在绘画中也不例外,有的聪明灵活,想象力十分丰富,有的思维较呆板,只能画出一些简单的内容,绘画作品也就千姿百态。因此,老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

3、语言要真切、恰当

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切忌当着孩子的面说:“看××画得多好,你画的那叫什么呀!还说我画好了,我画好!”看不到孩子的长处,去揭孩子的短处,这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很大的摧残。幼儿的“真实”世界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同的,让幼儿像成人那样临摹、写生,是有悖于“童心”的,他们的画往往是造型夸张,构图出格,想象奇特,画可以游到天上、太阳、小鸟、白云画在地上,对于这样天马行空的幻想,教师要表示赞赏,千万不能作贬低性的批评,比如说“你怎么回事,别的都画得好好的,偏偏就画上个黑太阳。”“哎呀,怎么把画画到树上去了。”这样你会大大挫伤幼儿的自尊心,扑灭了求异思维的火花。真切的评价是心与心的交融,是情与情的碰撞,无论是教师还是同伴,真切的评价如一声赞许、一阵掌声都能给被评价的孩子以较大的满足感,使他们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激励他们更加主动地思考。

策略二:幼儿的评价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多以教师评价为主,很少让幼儿自已发表意见。其实让孩子们早一点地学会评价自己的作品,就能早些体会到美术学习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给予幼儿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心情愉悦,还有对自我的信心,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学会评价能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美术活动完成得更好,从而增强美术学习的 10 主动性、积极性,提高美术学习能力。

1、幼儿的自我评价

自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绘画意图重新梳理与反思的过程,同时,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想法,都是他们进行再创造的灵感之源,幼儿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即使很稚嫩,很不专业,甚至不公正,但只要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其闪光点,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就足够了,2、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

每个孩子都有每一个孩子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有机会,告诉大家,那么,一个孩子就有所有孩子的体验,那是多么大的一个财富,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笔财富,在讨论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说服别人的能力等方面都会得到培养,也能提高孩子的审美意识,教师要鼓励幼儿勇敢接受他人的意见,谦虚迎接赞美,不断激发孩子的创作动力,当幼儿在创作完一张作品后,其心中的得意溢于言表,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许。孩子们经过审视,相互交流,相互观摩、学习,他们心理明白谁颜色配的好,谁的构思有主次,谁画的新鲜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信心,自强自爱逐步提高,他们的创作兴趣更高,幼儿既乐于欣赏技能强、创意新的作品,又在那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优点,给予每个幼儿被承认的快乐,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由此更加喜欢美术活动,更富有创造勇气和热情。

策略三:家长参与评价

《纲要》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不断的教研活动实践中,我们引导家长参与对孩子作品的评价,原来听到较多的是“你这是画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而通过我们经常性的家园活动,家长学会了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画,首先看幼儿表现的内容是否富有儿童情趣,是否显示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留心和好奇,以及是否其有一定的想象和求异的成分;其次看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同时不要只是看到,而且要让孩子大胆的表达,一幅成人看不懂的画,在孩子精彩的讲述后,突然变得那么富有意义。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赞美技能精湛,而是倡导一种精神,一种自我探索,自我创 11 新的精神,是诊断、是激励、是促发展,灵活的处理评价方式,鼓励创新行为,珍视创造结果,才能更好的保持幼儿创造热情。

“园本教研是一种‘唤醒’,是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生命意识的唤醒;园本教研更是一种‘体验’,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和生命成长的体验;园本教研还是一种‘对话’,是教师与自我、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新颖多样的,充满研究的,真诚交流的活动,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使其在丰富而真实的体验中激活深度反思、学习、交流和创新意识。只有“活”才能“动”,才能走出思想禁锢的围城,走向行动研究的新视界;在我园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教师快乐了,孩子才快乐;教师成长了,孩子才可以发展。

清徐县宏乐幼儿园 2014年4月15日

第二篇:构建幼儿园快乐体操的探索与研究.

“构建幼儿园快乐体操的探索与研究”

“幼儿园体操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子课题

个案研究

案例背景:

晨间体操训练 案例记录

片段1:

在热身部分,我播放了节奏感很强的《兔子舞》的音乐,小朋友们兴奋的随音乐舞动起来,宵宵手脚同时舞动有点跟不上节奏,于是他举起小手做的兔耳朵,学小兔蹦跳起来。快乐的情绪洋溢在小朋友的脸上。

片段2:

在听一句歌词两人交替变换一个动作环节,我播放了《波斯猫》的音乐。宵宵和伟伟面对面跪撑,宵宵抬头挺胸,尽量塌腰,模仿小马的凹背姿势,同时伟伟含胸低头,尽量向上弓背,模仿小猫的弓背姿势。听完一句歌词两人变换动作,交替进行。往日注意力、持久性较差的宵宵今天能认真练习,节奏还卡的比较准。案例分析:

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选择健康的音乐舞蹈进入教学,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健康、快乐的音乐形式,创设体育课的情境和意境。强烈的音乐节奏,激发、感染学习情绪,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较为平淡的活动转化为一种快乐的共同享受。所以,让“音乐”进入课堂,不仅能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例如,以往的体育课、体操课的准备活动部分,教师一般都会采用徒手操来练习,幼儿亦步亦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激不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完完全全抑制了幼儿的自主性,抹杀了幼儿的自主活动能力。而我则借助音乐,让准备活动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在课的开始部分,我选择一些节奏感强烈的音乐,诸如《兔子舞》等深受幼儿熟悉和欢迎的乐曲,这既是一种较为简单而又符合幼儿口味的一种韵律活动。我们可以边放音乐,边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随意进行,想怎么跳就怎么跳,也可以变化成不同队形跳,如片段1,幼儿跟随音乐自由动作,连平时动作能力较差的宵宵也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总之,让幼儿跟着音乐自主活动,自主练习,或者还可根据一些音乐,教师自编一些韵律舞蹈,进行“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利用音乐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师所要求达到的负荷量。

在体操课的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穿插一些思想内容健康的舞蹈和配以优美的音乐,能促使幼儿运动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加强。从而提高兴奋性,减轻疲劳感,激发机体的潜能和学习的兴趣,采用韵律活动教学可以充实体操课中开始及结束部分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克服教学中动作拘谨、单调、缺少欢快感的不足。如片段2中,宵宵练的很认真是因为将“音乐”这一教学手段恰当的运用到动作练习中,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单调紧张的练习变成动作优美、生动活泼的练习,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使“音乐”与体操教学相融合。

第三篇:个案分析幼儿园快乐体操的探索与研究.

个案分析:

幼儿园快乐体操的探索与研究

——幼儿社会教学中渗透幼儿体操之初探 雕庄中心幼儿园

史银华

一、实例: 片段:

体操室里,孩子们在练习“肩肘倒立”动作,这动作主要是增强幼儿腰部力量和手的肘部肌肉力量,孩子们在练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掌握肘部的支撑点,我一个个进行指导,几次练习后,有个别调皮的孩子开始不认真了,双脚不是往上抬,而是把脚前后摇摆,尤其是章友,玩的很开心。我走过去指导他练习动作,他干脆坐在地板上不做了,“怎么啦?章友”我问道。“老师,我不会做这个动作,做这个动作太累了。”章友调皮的嘟着嘴说。“来,教师教你。”我伸出手准备托他的腰。“老师,我们能不能不练这个动作?太难了”一听他说这话,我就想皱眉头,每次练习动作,就他最怕苦。这时,孩子们都停了下来听我们交谈,我走到最前面,让孩子们坐了起来,就问:“章友,你还记得刘璇姐姐的故事吗?”孩子们都嚷了起来:“老师,我知道。”“刘璇姐姐是怎样练习体操的?”“她的手磨出血泡和老茧时又是怎么做的?她是一个怎样的大姐姐?”我问章友:“你愿意向她学习吗?你是不是一个勇敢的孩子?”章友点点头,“老师也相信你是勇敢的孩子,好了,大家一起练习吧!”我没有去指导章友,却发现他练习地很认真。

二、分析与反思:

纵观我国现代教育现状,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许多家长舍不得孩子受苦受累,各方面尽量满足孩子需求,许多应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都被家长包办,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散漫、懦弱、自我中心意识、怕苦怕累、依赖性强。作为老师,我们应从娃娃抓起,自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品质。今天当章友小朋友因为怕吃苦不愿练习时,我通过故事中刘璇姐姐战胜困难的经历,来感染熏陶孩子,使他们懂得只有克服苦难,才会成功。所以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随时随机的对幼儿进行教育,来培养他们不怕苦、勇敢的精神。

第四篇:幼儿快乐体操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总结

《幼儿快乐体操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总结

(2004.9——2005.6)

雕庄中心幼儿园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体育特色的省级示范园,我园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我们感受到了幼儿基本体操是一项集教育性、审美性、模仿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幼儿基本体操作为体育活动的一个分支,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生物学功能,还对幼儿的机体能力和适应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发展个体的健康心理,造就良好的形体具有深远影响。但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基本体操内容多为基本技能的练习,常以机械训练地形式完成,在练习中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大大影响了幼儿学习体操的兴趣,因此成为制约我园幼儿基本体操迅猛发展的瓶颈。为此,在十五课题滚动研究之际,我园将继续关注幼儿基本体操的研究,让“快乐的乐章在幼儿基本体操教学中奏响”。《建构幼儿快乐体操的探索与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有成功的快乐,也有困难的烦恼。下面针对一学期以来的事实情况作简单的总结和分析。

一、加强学习

科学理论是课题研究的依据和支持,能给课题研究指明方向。教师对3——6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了初浅的了解,能掌握简单的幼儿基本体操动作要领,但对于怎样在体操活动中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以及运用什么方法和手段使幼儿快乐地进行体操学习从而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教师一知半解。于是,我们收集了相关学习材料,如:《快乐体育的基本内涵》《多元智能与传统智能的关系》《幼儿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等进行集体学习,各子课题成员自己自动收集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教师学习高涨,教研氛围浓烈,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做法

1、教师科研的积极性较高,基本能做到人人参加课题研究,班班有自己的子课题。如 景小卫、张艳研究的《幼儿体操教学中的语言指导策略》,史文平、倪芳、濮建秋、钱笑媛研究的《美术活动在快乐体操中的促进作用》,夏吉、沈洁进行《浅谈音乐在幼儿园体操中运用的策略研究》,王秀萍、顾雪华研究的《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对体操活动的兴趣》,居海燕、顾婷嫣研究的《幼儿园体操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何燕萍、史银华研究的《让快乐体操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吴燕萍、丁芸研究的《膳食营养与体操》:张霞、邵丽娟的《探索和实践体操活动的教与学》。

2、以总课题方案为主线,各子课题制定阶段实施计划,并设计前测调查表,要求教师认真设计体操活动教案,保证质量,为结题提供可靠的依据。

3、每个子课题保证每月一次观摩活动,并在活动后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交流活动的开展情况,为下次进行研究活动打下基础,每个子课题学期结束有阶段小结。

三、收获与体会 教师的变化:

1、注重营造轻松、娱乐、童趣、和谐的教学气氛

教育观念的转变体现在行动上。如活动一开始,没有排队的限制,没有多少动作的要求,幼儿或围在老师身边或跟在老师的身后,自然、愉快的和老师一起听着音乐做动作,幼儿的运动机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舒展的同时学习兴趣一下子提上来了,如在“调皮的皮筋”活动中,幼儿变成了可以自由弯曲、收缩的皮筋,在欢快的音乐下时而蹦跳时而伸长,这时教师是活动的推进者,对“立卧撑”动作的学习也不是老师死搬硬套的传输给孩子的,而是让孩子在想象、探讨皮筋的变化的同时,通过幼儿间相互的纠正、总结学得的,教师简洁的“弹”使幼儿的兴趣大增,孩子在活动中始终是学习者、主导者。

2、创编游戏以培养幼儿对基本体操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动作发展。

游戏一直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所以我们教师在或活动中很好的运用了游戏这一手段来组织教学,让生动、有趣的游戏来吸引幼儿。如“长颈鹿吃树叶”的游戏使幼儿“抬头、挺胸、垫脚尖走”的动作学的形象又生动,“小矮人”的游戏帮助幼儿学习了“蹲走”的动作,“壳中乐”活动中,小海龟身穿龟壳分腿从平衡木两侧爬过的游戏则让幼儿的直体行进动作发挥得淋漓尽致。

3、生动的儿歌、童谣刻画动作要领,使幼儿听得懂、易领会、记得牢,教师能注重运用语言的活动中朗朗上口的儿歌来辅助教学,如在引导幼儿学习“立卧撑”的动作时,教师就编“造大桥”的歌谣,而在进行“韧带”的练习时,辅以“小小飞行员”的儿歌,使幼儿在学学、说说、做做中了解了动作的要领,轻松的完成了动作练习。

4、借助多媒体技术,感知过程,突破难点,创设情境,拓宽思维空间

教师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简单的课件,如在《快乐的青蛙》这一活动中,将蛙跳动作要领用分步演示的方法表现出来:全蹲→蹬腿向前扑出→手先着地→全蹲,加上有趣的动画设计,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了动作要领,教学难点迎刃而解。结合教学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幼儿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印象,联系起来更有劲,更积极主动,掌握技术动作更快。又如在体操教学中的开始部分,播放一些青蛙生长的动画,启发幼儿用形体动作表现青蛙生长过程中不同的样子,如幼儿用“皮球滚”动作表示“卵”的样子,趴在地上双手抱肩、双腿并拢、扭动屁股表示“蝌蚪”游动等。在巩固练习蛙跳动作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害虫啃吃庄稼,农民伯伯着急的画面,激起幼儿争当“小青蛙”去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的强烈愿望。以情激趣,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为幼儿而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活跃了学习气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5、利用音乐及音乐风格的差异性,引导幼儿感受形体练习的乐趣

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在体操教学中进行律动教学,采用旋律欢快活泼的歌曲,适当配以简单的动作,幼儿听音乐动作,无拘无束,通过人体体现音乐内容,有表情动作形式或造型,揭示音乐美,以陶冶幼儿美的情操。这种音乐律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提高他们学习体操的积极性。教师还尝试从音乐风格入手,引导幼儿分辨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相应的形体动作与放松游戏,如《丑小鸭》活动中,教师选择了《天鹅湖》代表天鹅自由飞翔,要求动作挺拔、高昂,同时选择《军队进行曲》代表猎人偷袭。幼儿在区分两段不同风格音乐时,表现了不同的动作。运用对比的方法,幼儿较易理解音乐的不同风格,并且在音乐的交换中,感受到形体练习的乐趣。

此外,教师还通过引导幼儿欣赏体操动作的形体美,启发幼儿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体操形体动作的认识。《膳食营养与体操》的研究,教师能意识到要家园同步,促进饮食习惯的培养,制定合理的食谱等。

幼儿的变化:

经过了半个学期的体操学习,幼儿对体操活动有了初步的概念,对体操活动有了较强的兴趣。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随教师一起动起来。孩子的模仿能力日益提高,从模仿一个停顿动作到现在能模仿、爱模仿多个连续动作,他们乐此不彼。幼儿的节奏感有了提高,能跟随简单的二拍子音手拍手、做动作。幼儿有了初步的站立意识,知道要直直的抬头挺胸站立。能做简单的动作,如:踮脚尖、手臂波浪等。幼儿的平衡素质、协调素质、灵活素质等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发展。

四、探索与思考

通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活动,有一定的收获,也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地方。教师方面:

1、划过于统一,没能体现层次性

我们目标制定追求的还是整齐划一,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从幼儿的个体差异出发,针对不同发展水平、能力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得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

2、教师过于注重课前的设计,而忽略了孩子的主动参与

我们的教师往往在课前名冥思苦想,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设计活动,准备教具,布置华丽的场景,却很少关注幼儿的需要,使幼儿无法体验参与整个活动的乐趣,无法做出对活动的判断、无法真正的称为活动的主体。我们的活动还是应更多的考虑幼儿,让幼儿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体。要形成以“以(教学策略的)万变应(幼儿活动的)不变”的教学风格。

3、运动量、密度、强度达不到要求

活动的密度、强度一直是困扰我们老师的难题,但纵观教师的教学,这个问题还是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原因在于:首先,我们选择动作大多是静止的,在练习时的密度有了,可强度够不上,在没有其他强度的动作辅助练习的情况下,幼儿缺少了“难度”与“刺激”,以至于达不到相应的运动负荷高峰。其次,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在组织、安排、讲解上安排时间过多,大大降低了运动的密度。最后,我们的教师喜欢运用语言进行详细的指导,这样也会降低运动的密度,而一些非语言信号的运用能帮助我们改善这种状况,如:明确、具体的手势,鼓励的目光,适时的抚摸等等。

幼儿方面:

1、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差,不会避开危险。而体操活动中安全是一个教师急需面对的任务。今后除了要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外,还要教幼儿学会如何避开危险,如何保护自己。

2、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会主动学习,创造性差,不会合作学习,互动性差。教师在下阶段要针对幼儿的这个特点多开展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幼儿学习体操有更大的兴趣和进步。

让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多实践、多种总结,为课题研究画上圆满的句号。

第五篇: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潘杨丽

(六盘水第二实验中学

贵州

水城

553001)

摘要:在新课程下,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改变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改革传统教学的弊端,注重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数学

教学改革

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我校多次派教师到山东昌乐二中实地考察、学习,把好的教学方法、经验带回来,并于2010年秋季开始实行新课改。经过两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本人发现,新一轮高中数学教学变化是巨大的,它与传统的高中数学无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和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从表面看,它似乎走进了新课改的最优状态,但认真深究,就会发现它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等。因此,研究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专业成长,突破口就是课堂,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我们又有哪些策略呢?下面本人就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感受,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增强高中数学教师培训和交流是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新课程改革相对来说是新事物,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对其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存在问题也在所难免。学校要给数学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和帮助,使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并能适应新课标的教学需要,使教师熟悉课程标准的理念和“三维目标”,认真反思、思考自己的教学现状,与同行交流、向同行学习,向书本学习,学习理论、开阔视眼,再回到课堂教学中,指导教学实践。

二、研究新教材,使新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理念相融合。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有不同的版本,其中又分为不同的模块,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和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和内容。以前高中数学教材中没有的函数零点、概率统计、算法、三视图、推理和证明等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知识都加进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有些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理解不透,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识不足,对新课标高考认识不够等,所以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状况,使课堂活而无度、闹而无序,教师不作为,主导作用没有体现,学生乱作为,主体作用被异化的情况。因此,要吸取别人的不足,搜集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材结构和内容。对教学内容要有取舍,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做到“少教精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需要点拨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只有难点和重点需要老师精讲。努力研究新课标、大纲、高考试题,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绝大多数的学生的积极性。可分为问题情境教学策略、游戏情境教学策略、实践活动情境教学策略。例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可先讲一个故事:一个中年人和一个年轻人订了一个合同:一个月内年轻人每天必须付给中年人100元,而中年人第一天付给年轻人1分钱,第二天2分钱,第三天4分钱„,直到30天满为止,猜想一下,这个合同对谁更有利?由于问题的趣味性和研究性,学生的情绪立刻就活跃起来了。

四、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改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就是高中数学必修课课时紧张。其原因首先是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内容作了一些删减,但新增的内容远远多于所删减的内容,同时新教材课后练习、习题容量增加了许多,其中还有一定量难度较大的题目;第二是已删的内容(如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球面距离等)在各类资料中出现,为了讲解透,老师又重新补充上来;第三对于比旧教材明显降低要求的内容(如函数值域的求法、空间距离等),许多教师还在不断拓广和加深、拔高;最后是原来由一学期90学时,每周5到7课时,再加上周末、节假日补课尚能完成教学任务,现在一学期改为72学时,每周上4个课时,相比课时比过去减少的情况下,矛盾越来越尖锐了。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缓解了这一矛盾,不仅能够丰富数学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且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精确作图、图像变化、制作图表、函数模型等用传统教学较难实现的操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画正弦函数图象时,传统的教学是通过平移12条正弦线的方式来作出图象,这一方式虽然准确,但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计算机展示作图过程,生动清楚,利于观察,提高课堂效率。

五、先学后教,落实学案导学的编制和实践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在新课改下,要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让教师学会编制、用好导学案。学案可以自己编制或用别人的导学案,进行二次备课,大胆对导学案进行取舍,别人好的我用,不好的我不要,通过与学生、同事、其它学校、专家的合作,不断改进所编制的导学案。而了解学案导学的课题结构能更快捷地让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1、自主学习是关键

教师应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处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完全不必也不能去干涉学生探究活动,教师应多看、多听、多感受而少说话,在心里记下学生发现的问题,在必要时给学生点拨和引导。

2、合作探究是核心

教师不要把结论或推理直接展现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师生、生生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多边互动。同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不同,一定会有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实施“差异教学”,使人人参与,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高涨,兴趣浓了,成绩就提高了。

3、练习检测是巩固

课堂练习一定要少而精,让课堂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地,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练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练习设计可进行分层,分层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优化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稳步前进。

4、评价反思是提高

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评价的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

总之,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体现在教材上,而且还体现在教学方法、方式、评价手段等方面。因此,高中教师要顺应新课标的特点和要求,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教师、学生等因素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肩负起作为一名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师赋予的历史重任。

下载快乐美术活动的探索与研究的主要做法(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快乐美术活动的探索与研究的主要做法(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索研究

    摘 要: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

    读快乐教育与做快乐教育(★)

    读《快乐教育》与做快乐教育袁子意(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 210017)又一届高三毕业了,有一个女生在毕业留言上写到:“天终于亮了”是的,不但她有这样的感受,我们老师也有同样的体会,这......

    “教学做合一”在美术教学中的探索

    “教是单边的教,教学是双边的配合,教学做合一是完整的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诲对我触动很大。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如一位溺爱孩子的母亲,喜欢把所有的知识嚼烂后灌输给他们......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现行的数学教学,一般是以班级为基本的组织形式进行课堂活动。它是把学生个体学习组织成群体......

    活动与探索集锦

    活动与探索集锦 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类试题一般都要求学生拟定班会的主题、目的、准备、步骤等。主题设计是班会的灵魂,主题的设计要紧密联系材料和教材的内容,中心明确,简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与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与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西河镇中心小学 汪庆丰 经过将近两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校在这过去的一学期中按照课题实验方案......

    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探索与研究

    文章标题: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探索与研究一、前言对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的研究,我市早在两年前已着手实施。并于2003年9月份,在总结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关于领导干部......

    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探索与研究

    文章标题: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探索与研究一、前言对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的研究,我市早在两年前已着手实施。并于2003年9月份,在总结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关于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