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表演和舞蹈在音乐教学的作用
表演和舞蹈在音乐教学的作用
钟山区二小
陈春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一开始上课的时候这些孩子都很胆怯,让他们自己起来自我介绍都是很害怕,很没有自信。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信,我把舞蹈、音乐表演等活动运用到教学当中得到了不错的收益。舞蹈、音乐表演在课堂的恰当运用,是可以把课堂的气氛变得最活跃。而且舞蹈、音乐表演是你能很好培训学生的节奏感。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表演和自编舞蹈体会音乐作品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发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艺术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而学习能否具有实际的成效不是靠强制的灌输、重复的练习、机械的训练去获得的,而是靠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的态度和必要的智力基础而获得的。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自编舞蹈,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归纳,音乐基础知识涉及到以下一些主要教学内容:
这种音乐知识观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中的音乐知识观。它不再用单纯的音乐学科观念将学生局限于基础乐理知识或识谱知识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而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使学生在享受音乐、增进审美修养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其音乐文化素质。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表演和自编舞蹈体会音乐作品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可以收到了较好效果。
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幸福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和小朋友开心时,能说一下自己开心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和小朋友开心的分享幸福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幸福开心的唱好吗?同学们便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其次,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要让孩子去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应该有一种良好的载体。于是,我让学生将学过的歌曲通过小组的合作自编成舞蹈。这样既激发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又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了音乐深刻内涵的魅力。我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具有强烈表现自我的心理,按照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音乐教学的规律,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边唱歌边表演,或将歌曲集体创编为舞蹈。例如:在学完《大树妈妈》这首歌之后我让学生观察、品味歌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将观察看到、听到的动作表现出来。看谁表演得像,学生争着表演起来。在我的鼓励下,学生都尽情地做着表演,有的大树的动作,有的做小鸟的动作,有的学小伞的样子。通过听音乐、学表演,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了音乐作品。
再其次,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音乐具有“有声无形”的艺术特点,人们对音乐内涵的感知比较抽象。但是,音乐的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所表现的内容、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情绪,总是能被人们所感知,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正因为在这一方点,充分利用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启发学生利用想象力将所听到的音乐用肢体语言描述出来,同时也描述出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所以表演和自编舞蹈与音乐表现的内容、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情绪是分不开的,而表演和自编舞蹈又是以音乐作品中表现的内容、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情绪创编出来的,二者缺一不可。把音乐与表演、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表演、舞蹈,使我们的课堂能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角色,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体验感受音乐,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学生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同时通过创编歌词,创编舞蹈动作,创编节奏等。让我的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样给学生真正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第二篇:论舞蹈表演能力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论舞蹈表演能力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摘要:一名舞者想要将所表演的舞蹈完美呈现,必须具备舞蹈表演能力,舞蹈是以身体的动作来完成的,其能够表现时空的穿越,也能够表现事务的发展,用身体作为讲述的语言。肢体和心灵成为其表现的两大本体,融合了身心的交融,表演力不仅包括基本的观察能力、动作的模仿能力、身体动觉能力等,还包括二度创作中所需要的对艺术的想象力,对音乐的感受力等。一个好的舞蹈演员必然具备好的舞蹈表演能力,只有好的表演能力才能够让舞蹈充满生命力,满足观看人员的欣赏需要。
关键字:舞蹈;表演能力;作用
前言:各行各业都都在谈“能力”,而“能力”对于舞蹈而言,则是在舞蹈中完成一系列的动作的心理状态,动作包括腾跳、翻转,而我们所说的舞蹈表演的能力则被囊括在心理学的范畴内进行衡量。舞蹈表演能力不同于普通行业所说的能力,它需要表演者成功完成一项表演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心理条件。舞蹈对表演者要求的身体表现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需要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不断的揣摩、练习,在揣摩、练习的过程中也在增加舞者的表演能力。本文基于舞蹈表演能力的重要意义谈及舞蹈表演能力在舞蹈表演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培养舞蹈表演能力,希望可以给舞者以借鉴,增强自身的舞蹈表演能力,更好将舞蹈的魅力表现出来。
一、舞蹈表演能力的重要作用
表演能力是人们成功的完成一项表演艺术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心理条件。不用怀疑,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力表演完成一项舞蹈,甚至并非所有舞者都能够站在舞台空间为人们进行表演,它需要舞者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具有多元化的、综合的舞台表现艺术。舞者自身需要具有很好的肌肉控制能力、还要有协调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肢体动作的表现能力,这些都是作为一名舞者的前提条件。因此,如何训练一名舞者掌握这些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每个人都会扭动腰肢、蹦蹦跳跳几个动作,但是并不是完成这些动作就可以说是会跳舞,更不是简单学习几个动作就可以成功的表演一段舞蹈的内涵和立意。优秀的舞者都需要通过训练对自身的舞蹈表演能力进行增加,通过舞蹈基础课程,使身体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只有提高舞者的表演能力,才能够适应舞蹈技巧的复杂多变,才能够表现舞种的各种风格,才能够丰富舞蹈的词汇。同时,一名舞者还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文学修养。否则连舞蹈
所想要表达的内容都无法理解,则更不可能很好的表现舞蹈了。一名舞者承担着塑造不同时代、不同人物性格的重任,只有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才能够明白舞蹈编导的编排含义和整体构思。
二、舞蹈演员舞蹈表演能力的现状
1、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一个团体里面,每个舞蹈演员的表演能力各有不同,有的舞蹈演员表演能力很好,能够很好的掌控整个舞台,而有的舞蹈演员表演能力则很差,甚至可能会对整个舞蹈造成很大的影响。一些演员受过专业的、系统的训练,整个身体柔软度很好,肌肉表现能力也很强,无论技巧性还是身体能力都有一定的表演基础。而另一些舞者则仅是经过形体方面的简单训练,技巧单一,表演能力不足。
2、演出占据大多学习时间
大家所了解到的情况是文艺团体大多以参加表演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内容,而对于文化素质课则开展甚少,对于专业训练分配的时间也很少,舞蹈演员大部分的时间都分配给了舞蹈排练和演出活动上,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舞蹈演员必然在专业训练和学习上有所欠缺。使得“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成了“必修课”本末倒置的现象严重。
3、缺乏专业心理辅导
舞蹈教师大多的意见是多参加舞蹈演出,积累经验,自然就可以增强心理素质。这只是增强心理素质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大部分专业的舞蹈演员来说,都会进行专业化的心理辅导,以及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候如何救援,现在舞蹈团体缺乏这样的一个专业学习和训练,使得很多舞蹈演员在面临较大舞台时候过于紧张,无法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导致很多好的舞蹈艺术无法得以展现。
三、舞蹈表演能力的培养
之前已经对舞蹈表演能力的重要作用和舞蹈表演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应当提出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只有改进现状,提高舞者的舞蹈表演能力才能够将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通过优秀的舞者得以展现。
1、增加舞蹈中的“小品训练”
舞蹈也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表现一件事物,只是它的表现形式不同于文学、语言的表现形式,舞蹈运用的是身体的肢体语言进行的讲述。而小品虽然有一定的语言的成分,但是其对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动作的要求很高,只有语言与表情、动作相结合,才能够表现小品的 立意和编排。舞蹈可以借鉴小品的这种表现手法,增加舞者的表情表现力,从而锻炼对感情、表情的认识,把握所要表达的事物的发展状态、情感的辗转起伏、人物的性格变化,从而将编排舞蹈动作将之表现的淋漓尽致。
2、加强舞蹈中的音乐欣赏
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舞蹈离不开音乐,通过音乐的配合,舞蹈更具有张扬性,更具有表现力,舞蹈伴随音乐而生,在音乐中成长,在音乐中发扬广大。因此一名好的舞者需要对音乐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现出来”,而如果舞者根本不懂音乐,难以想象会将舞蹈表现的更好。舞蹈团队应当对舞者对音乐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加音乐欣赏课程,并在播放音乐过程中,让舞者自己想象舞蹈的画面,不仅对于舞者表现舞蹈有帮助,对于舞者以后编排舞蹈也大有脾益。
3、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虽然舞蹈需要实践表演的积累,但是如果没有专业知识做好铺垫,很难将舞蹈的深刻思想表达完整。因此舞蹈团队应当对舞者进行文化知识的培训、专业知识的学习。领队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后,舞者才能够对此引起重视,进而将所学习的文化知识与舞蹈结合,将专业文化融入到舞蹈创作中,创造出更好的舞台效果。
总结:综上,一名好的舞者想要通过肢体语言完美的呈现舞蹈的语言,需要具有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并且只有不断加强舞蹈表演能力才能够将舞蹈表现的更好,文艺团队和舞者自身都应当对舞蹈表演能力引起重视,从而在追求舞蹈艺术之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石雪函.论舞蹈表演能力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D].北京舞蹈学院,2014.[2]成丹.浅析舞蹈表演能力的培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第三篇:浅谈“气”(呼吸)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浅谈“气”(呼吸)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摘要】“气”(呼吸)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是什么?研究这个话题,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到人的呼吸和舞蹈肢体动作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有益于在舞蹈表演艺术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气;呼吸;气韵;舞蹈表演
一、日常呼吸与舞蹈表演中呼吸的关系
1、日常生活中的“气”(呼吸)
首先,从纯生理上来说,人是一个气囊,有气则轻,无气则沉,人需要在呼吸中生活下去,无时无刻不在一呼一吸中进行这吐故纳新、新陈代谢。因此人只要有呼吸新鲜空气的条件,依靠呼吸作用,把食物作为营养而摄取到人体中来,可是在呼吸不到足够氧气的不佳环境下,人会感到窒息而透不过气来。所以人体需要足够的氧气,才能生存下去,可见,呼吸是人体生理上一分一秒所不可缺少的。
呼吸原来是生命中的一种自在行为,是无需意识操控的“自动化”行为,但人的感观在将外界的刺激反映到大脑皮层后,会影响心律并进而改变呼吸的节律。人所表现出来的果断、踌躇、真挚、嘲讽、关切、淡漠、愤怒等情感都是直接从呼吸中表现出来的,从而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和情感因素。
由于人在社会之中生活,并与其发生种种关系,在社会生活的宏观环境内,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不同寻常的生活现象而产生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由于这些情感上的变化要使人适应,因此必须用呼吸的不同去进行调整。有时人因为受到生活上的压抑和痛苦,可以发生大喊、大叫、大哭、大笑的情况,用以排解胸中的苦闷。这种哭和叫、喊和笑就是呼吸的扩大,使其能迅速地“出”与“进”,促进人体心理上的发泄。由人的情感而引发的心理变化也是通过呼吸来反映了。当情感与生理上的正常呼吸发生不适应的情况时,心理上的变化就要引起生理上的调整,让呼吸跟上每一个情绪的变化而发展,从而形成“气”的特点。
2、舞蹈表演中的“气”与日常呼吸的关系
我们发现,在我国汉语的许多词汇中,譬如:“气质”、“气韵”、“气度”、“气概”以及“神气”等等。这类词的共同特点是针对人的品貌而言的。由此证明了“气”是人的一种带倾向性的内在物质,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志趣、节操、神态、韵味及风度。因此“气”在生理上包含呼吸成分的同时又形成了人的风貌之重要因素。“气”被认为是由物质反映到精神层面上的产物。
在舞蹈表演艺术中,“气”的概念是具体的,它与生活中的认识雷同。从而吴晓邦老师正是依据人在生活中生理上对气本质的认识,而明确的将“气”划为舞蹈表演的要素之一。当然艺术来自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舞蹈也不例外,所以在舞蹈表演中的“气”,需要本着人们对生活中呼吸的认识,再经过艺术家的锤炼、分析和创造,之后运用到舞台上的各种角色中去。
古人说:“感物于外,情动于中。”想象和情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中国传统上叫心、意、气。心就是意志,意就是意识,意必须由“气”贯穿下去,我们常说心有余力不足,就是说虽有坚强的意志,可是力不足,因而意就达不到了。懂得“气”就可以知道动作的所以然了。所以,中国称“气”为丹田之气,气藏在丹田,人有了中气,就可以自由行气到身体的任何部位上去,蓄气的目的就是发的要领。这同时也是舞蹈表演上呼吸和动作的关系,即有蓄才有发,有刹住才有流畅。再者,“气”的自由运用和控制是靠人的意识决定的,情感和想象是要控制的。控制气息能使表演者的狂热动作在气的调整中重新冷静下来。这与我们生活中的呼吸运用时息息相关的。然而,舞蹈者能把生活中人们内心深处的乐与苦,通过舞台上一束花的夸大和缩小,能够让人在最心酸或最快乐的时候真正地流出眼泪来,从而把观众送进另一个幻觉的世界中去。所以,人在“气”的流动中产生一种力量,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无论什么动作,无论大和小,强和弱,在动之前都有一个运气的过程,人体力学上称作“气的推动”,有了气的推动,才能形成动的抛物线,才能让肢体做波浪式、冲击式、复线式以及人体的反胴运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肢体动作,从而也形成舞蹈表演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气”(呼吸)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1、“气”在舞蹈表演中对步法的作用
舞蹈步法是完成舞蹈的主要部分。因为它可以让人体在舞台上行进、后退和各种变化,以及旋转、跳跃、翻滚等等。没有步法就没有舞蹈,她在舞蹈表现中是属于形体在移动中的交换和发展,步法必须在动作的整个意义中进行,手、臂、头、肩、胸,都在脊椎的弛缓和硬直的关系下进行。比如:在舞蹈《秋海棠》中,演员一出场时颤颤巍巍的小碎步的步法,并配合着演员的弓腰塌背的体态,眼神的呆滞,这样一个饱经沧桑的人物就突现在观众眼前了。这都是演员有意识的在“气”(呼吸)的控制下而形成了特有舞蹈步法。而流畅的步法,即可使整个舞蹈似乌云层层滚,也可能是彩云朵朵飘;既能形成急水奔流大江东去之势的阳刚之美,也能幻化为似泉水点滴细水潺涓的柔美。这充分说明在舞蹈表演中,灵活多变的步法往往使舞蹈在表演中更加丰富多彩,个性鲜明。
2、“气”在舞蹈表演中与“力”的关系
以中国古典舞为例:“气”不仅作为外部姿态的某种推动力,更注重“气”之流动形态的体验与模仿。如向上张扩展时身体需要吸气,而下沉的动作则应呼气,腿部动作需提起以减轻负担,许多动作需立腰提胯,有些动作幅度大速度快需吸气,由“冲”、“靠”演变的动作需呼气。钱宝森教授指出:“惊者上提,气者沉”,充分说明了“气”与舞蹈表现的关系,如悲伤时是长吸短吐,动律以旁提为主,欢乐时是快吸快吐,动律以横拧、闪、点为主,愤怒时是短吸长吐,动律以圆加拧、倾为主等等。其实在舞蹈中形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力”的形态,实际上都是由“气“控制的。”力“通过”气“来展示,”气“又顺”力“而来,中国古典舞中的动作,讲究气平、气匀、气稳以求意稳、心稳、劲达。同时还讲究力发于腰而达于稍(肢体末端),内心呼吸的感觉必须从身体的中段开始一直贯到眼镜、手臂。以”风火轮“为例,该动作以腰为运动轴,”拧“、”倾“、”圆“、”曲“尽含其中。在下沉预动之前,由气带身,臂部向上提气以做”起法儿“,右臂领向左拧致仰是推气过程;接着一部分气存于丹田,一部分向全身神经末梢投射出去,形成一种刚韧之力;在向右拧倾至左倾曲,含都是沉气的过程,向外投射的气全部存于丹田形成一种柔顺之力。古典舞”气“于动作的关系及其用”气“的规律,分析如下:
(1)刚力:力量强,幅度达,时间短。气比较饱满的在身体中段时间有力的运用和控制,特别是在亮相时爆发力强、吸气有一刹那的凝聚。
(2)跪力:力度一般、爆发力仅次于刚,气是短促的快吸快出,具有明快洒脱之感。
(3)寸力:力度小、幅度小,是稍慢的吸气一瞬间的呼气,富有弹性,小巧凌厉。
(4)韧力:含刚与柔里,呼吸的速度稍慢,比较饱满的有控制地在每一块肌肉中运用,柔软中带有力量。
(5)柔力:舒、缓有序,吸如缕,吐如丝,有控制的绵延伸长,使动作行如流水,轻松自如,总之,只有将“气“的运用和情感表现、用力方法及眼神的运用达到高完善的配合。
3、“气”(呼吸)在舞蹈表演中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在舞蹈中人物的表演,也主要依靠”气“来直接向观众交流,没有”气“的主导,观众无法追踪表演者,舞蹈表演也失去了对观众的引导作用。如在我国传统表演中,所讲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作用于”气“的概括和要领。如果”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便可发现这个要领发源于运动的范围,在人体头至腹之间,故人的头、颈、躯干便成了人表演最重要部位。在人体的运动中”气“可以找到一条天然的轨道——脊椎。脊椎在人体的结构上像一根支柱,支撑着人的身体。当它受”气“的作用拉成直线时人体硬直,扭曲时则人体迟缓,从而带动和传导给四肢及其他部位,形成了人体形态上无穷的变化。美国现代舞大师玛莎格莱姆,在舞蹈的表演中正是沿着脊椎这条轨道运行和传导着,把人的脊椎骨比作舞蹈中”一根连接天与地的线“。并且创造以呼吸与脊椎的训练、表现力以及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为基本特征舞蹈表现方式,而成为美国现代舞三大体系之一。这同时也说明,呼吸在任何舞蹈中都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已知道,”气“在人体中是一种相当电流的能量。”气沉丹田“可以说”气“在舞蹈表演中的实质。”气沉丹田“中的沉在作低下的解释,其中还含有静、稳的意思。”气“在表演前一刹那,并不是在丹田部位进行新陈代谢的活动,而是保存在那里。这样”气“就转化成为储存在人体中的能量,在表演前,气沉在下丹田(腹脐),正是人体的中位。”气“以此为仓库对保持人生理于心理的平衡,对这一能量运行到其它部位去进行转换,都是最佳位置。储蓄气的目的在于发,随着人呼吸的吐纳与心理变化(思维、感受、情感、性格、能力)的结合,”气“的幅度也跟着扩大和缩小,这是演员便可以抓住这些特质,在舞台上充分发挥出人物的性格和特征,让观众一目了然,所以”气“的运用在舞蹈艺术表演过程中,是刻画人物最关键的一环,会对舞蹈形象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是刻画人物形象成功与否的精髓。
在舞蹈表演当中,因为表演中人物性格不同,人物身份,职业的殊异,所以他在呼吸用气的方法也不相同,用鼻或用口的方法是根据人的气质来决定的。通过呼吸的长短、延续、速度、大小、重新来区别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日常生活中人所表现出来的果断、踌躇、真挚、嘲讽、关切、淡漠、愤怒等情感夸大并集中表现出来,所以便形成了表现各种人物性格时,各有各呼吸上的特点。在表现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运气的运用上也不相同,如:体力劳动者的呼吸比较强,一般用气适口鼻兼用,是劳动的节奏来决定的。而脑力劳动者在伏案写作时,用鼻子呼气,在传统的表演中很讲究”气“的用法,表演女性大家闺秀及有身份地位的人时,都只能用鼻子呼吸,因为用口出气有失端庄。而表现普通人时,气的用法比较自由可以用口鼻通用。但在舞蹈表演中,如果是一个贯”气“于胸、收腹挺胸体姿,这个动作显然是战斗中英勇、自豪的姿态,这在部队题材的舞蹈中经常看到此种造型。如果”气“足而精神虚一些,加上身体斜腰曲背而挺胸,则是一种古代教师爷的架势,这样,鲜活的人物形象便出现在人们眼前了。恰如其分的将”气“作用于舞蹈表演的动态当中,绘画龙睛般的将人物形象描绘出来,这样”气“(呼吸)就更具体的迈入舞蹈表演范围之内。
这在舞蹈表演中人物的形象塑造是至关重要的。但现在很多舞者在表演、学习和实际操作当中,并不知道这个关系,所以往往在技术表演上停滞不前,只会一昧模仿,死学动作而不知道人体呼吸和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动作学的很僵,动作不合节奏和表情,并且常出现要刚刚不起来,要柔柔不下去,粗不成,细不了,在需要表现轻的时候轻不上去,表现重的时候重不下来,养成表情和肢体上抑扬顿挫不鲜明的毛病。
三、“气”(呼吸)——舞蹈表演中的原动力
综上所述,舞蹈表演中的形象有无魅力?能否激起观众情趣?是舞蹈表演中的关键,所以在刻画万象纷披的舞蹈形象时,如不注意从人物的“气质”、“气节”、“气概”等诸含“气”的因素上入手,便不足以称之为舞蹈艺术的创造。只有这些形象定含这血肉,生动感人,与以往陈陈相因、千人一面的形象有了本质的区别。“气”不仅给舞蹈人物形象以生命,还赋予它特有的心理倾向,“气质”就是表达人物倾向(思想、感情)的要素。发挥好“气”的能力,时刻在人物身上以灌之、充之,其结果方能把握住人物的本质。
表演中的“气节”反过来作用人心理的反映,与生理上给人以心理的节制,这种节制是人物节操的标志,不同的节操可形成不同的个性,所以节气在刻画舞蹈人物形象中,有属于理性的方面。如果能集中突出的将人物生理与心理双反面的“气”表现出来,这个人物的形象便有了“气概”,“气概”受情感与理智的支配。“气度”是衡量人物胸怀的量度,它对刻画人物的风貌也是一个因素。将种种“气”的因素凝聚起来,人物形象的“气韵”也就油然而生了。因为在舞蹈表演中演员表情和肢体上节奏的变化,包括快慢、轻重、大小、沉浮都和呼吸(气)有关系,舞蹈表演中,呼吸形成了人不同的气质、气节和气韵,所以,我们说“气”的运用在舞蹈表演艺术中,会对舞蹈形象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把握住“气”这个表演元素,如:表演中国古代民族英雄时,不按照中国古代英雄所具备的气节、气韵,加以深刻的研究,不赋予这个人无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气概,以及这个具体人物身上烙有的时代、道德、文化的印记。可能这个舞蹈形象会误导程式化的后果,从而模糊了人物特有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舞蹈表演只有牢牢抓住“气”的元素的能动力进行渲染与体现,新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就会应运而生。
还有,如果不重视“气”元素的作用,只是一味的靠形式来进行表演,那么含有洋人气质的古人,染有古人气节的今人会充斥于舞台之上。以至于到最后可能会出项一下情况,如:名噪一时的楚霸王的动作变得与罗马时代的奴隶斯马达克的形象酷为相似,没有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中国英雄豪气与气概。而在表达虞姬和项羽生离死别的爱情之时不非得要无痛无痒的类似芭蕾的双人舞,以至于仿佛没有托举他们之间爱情便不能升华。楚文化本就是一部辉煌的史诗,我们不要非得仰他人之鼻息。还有的舞蹈在表现中国两千年前的大诗人时,却常常成为“功力非凡、腾挪跳跃”的技术性很强的表演,结果诗人文不文、武不武,抹杀了诗人的桀骜不驯浪漫色彩,这种舞蹈表演上的痼疾,也是没有用“气”来这进行人物形象的梳理和刻画,因而不是显得“气”太盛,就是“气”不足。这属于表演上的混沌,这种混沌以成为舞蹈表演上的一种病毒,它的蔓延与扩散的后果,从而直接损害了舞蹈表演的真实性和艺术审美性。
最后,从以上所说的“气”之中,我们把“气”认为是人体中所含有的一种能量,`近年来科学家们也称“气”为“生物能”,它是传达人行为的必然物质,尤其在舞蹈表演这门表演艺术之中,形成舞蹈“形于外”,“动其容”的特点,产生着能动作用,说的更透彻一点,“气”(呼吸)是舞蹈表演艺术中的原动力,“有气则舞蹈生,无气则舞蹈死!”
第四篇:浅谈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
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谈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
目录
目 录
摘要....................................................................................................................................I 1前言....................................................................................................................................1 2国内舞蹈教学中音乐的发展现状及状况........................................................................1 2.1舞蹈教学中音乐的发展现状......................................................................................1 2.2舞蹈教学中音乐发展的状况......................................................................................2 3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2 3.1舞蹈教学中音乐的特点..............................................................................................2 3.2音乐在舞蹈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2 3.3舞蹈教学中的音乐能激发学生的感情......................................................................3 3.4舞蹈教学中的音乐赋予舞蹈以节奏、韵律和风格..................................................4 3.5能够营造热烈活泼的课堂气氛..................................................................................6 4 如何发挥音乐在舞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6 4.1学校应为舞蹈专业学生开设音乐课..........................................................................6 4.2舞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7 4.2.1首先要全面分析整个舞蹈...................................................................................7 4.2.2了解舞蹈与音乐的关系.......................................................................................8 4.2.3掌握舞蹈风格.......................................................................................................8 5 结
语...............................................................................................................................9 鸣
谢……………….........................................................................................................10 参考文献.............................................................................................................................1
1摘要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舞蹈教学中音乐的发展状况及舞蹈教学中音乐的特点,说明音乐在舞蹈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动作和姿态来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风格各异,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的舞蹈音乐,有着不同舞蹈风格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音乐与舞蹈的有效结合,加强音乐舞蹈完美结合方面的联系,要能很清楚的了解在舞蹈课堂教学中音乐的重要作用。舞蹈教学只有有了恰当地,优美的音乐与舞蹈教学相结合,才能有助于发挥音乐对舞蹈教学的重要作用,服务于舞蹈教学。
关键词:舞蹈教学;音乐;作用
I
浅谈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
前言
音乐与舞蹈教学相结合,丰富了舞蹈课堂的情绪,渲染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习者的乐感,是舞蹈教学的有力臂助。不但会给学生的舞蹈艺术之路和将来的求职就业带来很大的益处,并且也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一份难能可贵的积淀,艺术形式从来都是相通的,更何况舞蹈和音乐这样的姊妹艺术。音乐知识的丰富和音乐水平的提高.会使学生在舞蹈艺术的求索中和今后的人生路上走的更远、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专业修养,把音乐融入舞蹈教学中,选择用形象具体,丰富多彩的音乐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分析、理解舞蹈学习的精华,使学生在学习舞蹈时能够迅速的,准确的把握舞蹈的风格走向,刻画具体的形象,因此,要发挥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文章主要分析了国内舞蹈教学中音乐发展的现状和状况,及舞蹈教学中音乐的特点,来研究舞蹈教学中音乐的重要作用,说明舞蹈教学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舞蹈学校还是舞蹈老师或舞蹈学生应清楚的了解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及如何发挥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一起配合促进舞蹈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国内舞蹈教学中音乐的发展现状及状况 2.1舞蹈教学中音乐的发展现状
音乐对于舞蹈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音乐的选择也直接影响舞蹈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中不可缺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音乐,舞蹈教学就缺乏生动性,灵活性,进取性,以及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投入学习状态。因此音乐是舞蹈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舞蹈教学的日益发展,用什么要的音乐也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音乐教育毕竟还不是很完善,学生对音乐的节奏及风格特点缺乏认识。
本人通过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现实情况,并分析和研究现存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建议。以使音乐更好的为舞蹈教学服务
- 1 -
2.2舞蹈教学中音乐发展的状况
舞蹈教学中音乐如此重要,但现实中舞蹈课的音乐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就其原因我认为有一下几点:
首先,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不深,没有意识到音乐伴奏对舞蹈的影响力,导致舞蹈没有与音乐伴奏很好的结合,没有发挥音乐伴奏的特有功能。
其次是学生缺乏对音乐风格的的了解,制约着对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一名舞蹈学员应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相关的多元化知识体系。
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尽快改善现存的情况
首先,加强学生对舞蹈课上的音乐的重视,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舞蹈课上的音乐不够重视,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学生觉悟,对音乐重要性的认识。这样,学生才能以积极地态度面对没一堂舞蹈课,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未能是音乐更好的服务于舞蹈课
其次,学校要组织学生对相关音乐的学习,例如对乐理的学习等。促进学生与舞蹈教师,音乐教师的交流与协作,对于更好的发挥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更好的配合舞蹈教学。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 3.1舞蹈教学中音乐的特点
音乐伴奏已被大量运用到专门舞蹈院校中的基本功、身段、民间组合和艺术院校非舞蹈专业的形体课上,其效果也是非常独特的
舞蹈的音乐要根据民族舞蹈、芭蕾、古典和现代不同舞种的需求,为舞蹈课上备用。优美和谐的音乐伴奏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和训练兴趣,准确地舞蹈音乐能让舞蹈者迅速的把握舞蹈的感觉、风格,然后用优美的舞姿展现出来。音乐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舞蹈教学的特点、学生掌握的程度、情感变化采用不的音乐音乐还具有感染性,更加鲜明的表现任务的形象、风格、意境及突出情感。增强了舞蹈的形象感和流畅度。教师抓住舞蹈教学音乐的重点,为学生学习舞蹈带来新的内涵。音乐的好坏带给舞蹈者的信息是直接的,好的音乐可以启发舞蹈者的肢体语言把握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意韵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而模糊的、不负责任的音乐。则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只能带给学生错误的信息,降低学生理解舞蹈语言的能力,从而降低教学效果。
3.2音乐在舞蹈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舞蹈教学中,音乐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音乐,舞蹈课将会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不能很好的达到训练的结果。而做为舞蹈课堂上的音乐,要顾忌到学生的表演内容,音乐选择的好,就可以使舞蹈者浑身充满热情,意志深远秒不可言。学生可借音乐的魅力完成难以完成的动作,音乐选的不好,学生感觉不对,总会有束手束脚的感觉。所以
- 2 -
舞蹈教学中,音乐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作为一名从事舞蹈专业的学习者,几乎在学习任何的舞蹈的过程中,从基础课到最后的舞蹈作品,都离不开音乐的伴奏。如何能很好的感觉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内涵,对于一个舞蹈者的学习和表演等都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在舞蹈课上,有些学生不会听准备拍的音乐而不能正确进人;有些学生尽管明白动作要在重拍上结束的道理,但由于听不出音乐的重拍.所以还是不能很好的合上音乐。在舞蹈作品的表演中,有的人可以和音乐完美的融合,使音乐与舞蹈很好的结合和统一。令别人在欣赏舞蹈的同时甚至忘记了音乐的存在;相反,有的人则总是和音乐脱节.有时即使节奏勉强和上了。但舞蹈和音乐的感觉总是统一不到一起,令人觉得是“两张皮”。上述中的不尽人意之处都是由于舞者缺乏音乐方面的训练所造成的。我们常说的要把音乐“灌满”.就是说舞者的动作要有张力.能最大限度的表现音乐的内涵。当然.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与生俱来的乐感,而这种乐感是因人而异的。有人稍强而有人稍弱,但这并不意味着乐感无法在后天培养。其实后天对音乐感觉的培养,能使一个人乐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针对舞蹈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些乐理、视唱练耳、音乐赏析以及一些基础的声乐、钢琴等课程,不但可以使学生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在进行舞蹈表演时,也会对舞蹈的音乐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从而有助于增强舞蹈本身的表现力。因此舞蹈专业的学生接受一定程度的音乐训练,对于舞蹈方面的学习将是大有裨益的。当舞蹈专业的学生成为教师后,他应该能够正确理解、把握指出学生在舞蹈与音乐配合当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舞蹈教师所必备的修养。而些教师不能做到这一点.音乐换来换去都不合适却不知道问题所在;还的教师一味的让伴奏老师去配合学生的快慢.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每个的节奏感都有差异,伴奏老师几乎无法去一一配合,到了舞台上用乐队伴奏带伴奏时。也不可能要求乐队或伴奏带跟着舞者去改变速度和律。另一方面,当教师为学生的舞蹈选择伴奏音乐或根据一段音乐进行编创造时,要为舞蹈选择恰当的音乐或依据音乐的节奏特点、风格流派、族背景等来编配出合适的舞蹈动作.这些都要靠教师本人的音乐知识音乐感受能力才能很好地完成。对于专业院校的舞蹈学生来说,未来舞蹈艺术事业的成功,需要的是种相关知识的积累,而不能仅仅是狭义的“跳舞”,在这些相关知识中音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学生毕业以后,除了一些人可以从事舞蹈方面教学工作以外,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去中小学担任音乐教师或到普通高、机关单位的团委,工会能部门工作。而在这些岗位上所需要的知识和能都不仅仅局限在舞蹈专业上。比如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在课堂上授学生唱歌、乐理和音乐欣赏等知识:在团委和工会要组织各种各样的娱活动,这些活动当然包括舞蹈,同时还有独唱、合唱等十分丰富的内。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部分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发挥们的特点和长处。
在舞蹈教学中,许多课程需要音乐伴奏,从一个学生进校第一次上课开始,音乐就与舞蹈专业技能训练同时进入。音乐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来表达美的空间,美的意境、并给人以联想、启迪,音乐的优美音色、饱满的,丰富的旋律起伏变化、平稳的节奏与速
- 3 -
度、清楚的乐居与呼吸在学生耳边回响。在日复一日、潜移墨化的音乐熏陶中,使得刚刚步入舞蹈艺术殿堂的学生学会了听听音乐。有了节奏、乐居、呼吸灯初级音乐审美的反射,继而对音乐表现、美感体验、艺术想象等较为深刻的音乐内涵也有所追求,带领学生从感性理解,逐渐地进入到更为深刻的理想想象,走进音乐与舞蹈世界,由此,它对学生舞蹈的学习与音乐艺术修养的形成,起着一种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3.3舞蹈教学中的音乐能激发学生的感情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音乐以及其鲜明的感情色调去感染学生,使他们迅速把握这种情态基调,迅速今天音乐意境,与舞蹈表现的特定氛围,以体态语言把这种情调形象化,达到以情代舞,以情促舞,舞中有乐,声情并茂。舞蹈表演除了自身肢体语言的表达以外,它还是有感情的,并不能离开音乐而存在,其中充满了感情内涵的音响激动。音乐通过节奏、旋律与和声这三撒要素来表达人内在的感情生活”而舞蹈则以及音乐所提示的感情,用人的“外在”肢体身段,眼神和面部表情来表达可以看得到的人的精神生活;观众更能可以从舞蹈者的表演艺术中“看”到音乐,变视觉为听觉,视觉达到统一。所以舞蹈教学中的音乐不应是节奏一速度的简单陪衬,而是通过音乐的表达来补充,渲染和深化舞蹈表演所要表达的内容,使得舞蹈表演更加细腻、感人,成为一种精美艺术。由此,音乐的情感激发作用可以这样界定:音乐可以调动学生舞蹈肢体语言的表达,赋予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最终学会以舞蹈语言来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美,将舞蹈表演达到音乐,舞蹈完美融合的艺术境界
3.4舞蹈教学中的音乐赋予舞蹈以节奏、韵律和风格
音乐家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可否说节奏也是舞蹈的骨骼呢?现在许多舞蹈学生对于节奏的把握,实际上知识对于姐怕的把握,深圳于接拍的轻重关系尚不清楚。他们一举手像抓空气,一投足像踩棉花,没有重心,没有棱角、没有力度。节奏是音响的时值长短、力度轻重、素的缓急的有规律的组合。所谓内在节奏感,是在以种节奏框架内把构成节奏的各种元素的特点充分发挥、灵活组合,用来自由地表达人的复杂心理、情绪和情感。一个武打动作,一个动作与另一个动作的衔接都灌注着内在的节奏感,特别是以连串快色、复杂、艰难的动作之后的那个亮相,不仅是准确沉稳的优美,更使你感到英武豪迈和震撼。音乐的节奏感能制成学生的每一个动作,这才是骨髓的舞蹈;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舞蹈存在大量的空白.一个时值场的慢动作是空白,一个动作转换为另一个动作之间是空白,从快色动作到静止造型时的空白.我们称这种没有艺术感觉的舞蹈叫“白舞”。从舞蹈教学的一个具体角度来说,这种“白舞”也可以说是没有韵律感。优秀的舞蹈伴奏会给舞蹈者以每秒的韵律感。每个音符、每个乐句、每个乐段都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是以个绵延不断的有机结合的整体。在这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中,以有规律的抑扬顿挫、轻重变化和艺术的呼吸,生动地表现出乐曲的情感内涵。舞蹈者之一用心倾听伴奏乐曲,领悟它如何在有机联系中表现情感内涵,这样的舞蹈就有可能
- 4 -
成为充满韵律感的艺术品;舞蹈教师要接受各种舞蹈,比如西方代表性舞蹈、蒙古舞、藏族舞、朝鲜舞等等。我们发现,尽管教师认真教,学生努力学,但学的那么神形全非,要么形式神非,要么残缺不全,总是不能掌握风格要领。这时音乐选取恰当,节奏准确,将会有力地帮助学生把握各种舞蹈风格。以蒙古舞我例,如果音乐是蒙古长调那种高亢嘹亮、辽阔悠远,描绘出那蓝蓝的天空、绿色的草原、雪白的羊群,抒发出蒙古人那宽广热烈豪爽的情怀;又进一步将那些衬腔装饰音乐得惟秒惟俏,表现出蒙古人那空旷寥寂的苍感;那么,只要舞蹈者能够细细品味、真正把握长调的音乐风格,又努力把它灌输溶化到舞蹈动作中去,就可以神形兼备地表现出蒙族舞风格。
下面我们以中国民间舞为例,说明音乐的作用。各类民间舞体裁中都蕴涵着浓郁的中**语音乐体系的风格,各种民族的舞蹈动作和造型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韵味。音乐的编配,音乐的选择应该体现民族风格和特征,使音乐与舞蹈课堂教学更好融合 首先,中国民间舞蹈音乐的节奏特点。如果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那么节奏就是舞蹈的“骨架”。节奏具有组织性的能力,它的反复有整齐性的结构感,它的变化又呈现出多样统一的风格。出现在民间舞蹈课堂上的主要有汉族、维族、藏族、蒙族、朝鲜族等民间舞蹈,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各自的特点。那么音乐节奏的选择的准确对完成舞蹈动作起着关键的作用。切分节奏鲜明是维族的节奏特点。这就要求,维族手鼓这就要求手鼓伴奏,模仿维族手鼓的节奏织体,配合右手的旋律,使阩借助音乐节奏体会并表现出维族舞蹈的韵律。维族舞蹈特别注重手和眼的配合,伴奏音乐就要使点线节奏与舞蹈动作相配合;线就是连,点就是断。音乐中最难表现的是汉族舞蹈东北秧歌。这是因为:在东北秧歌音乐中,时常伴有锣、鼓等打击的节奏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编配成旋律弹奏出来。教师应抓住这类曲子的节奏特点来选用音乐和弹奏音乐。舞蹈的动作加快,音乐也加快,使学生感到音乐的力量帮他们进入欢腾、火爆的现场。音乐节奏最丰富的是朝鲜族、蒙族、藏族舞蹈。如:气质组合,要求教师选用的音乐节奏有准确的节奏强弱拍子以外,要要具有内在的张力。蒙族民间舞蹈的伴奏音乐,通常是由长调民歌改编的,长调是蒙古族拥有的一种具草原特色的民歌体裁,舞者动作舒展、柔美;时而起伏跌宕,时而内心惆怅。这就是要求乐曲的终止上、结尾处在主旋律音上有明快而较长的颤音或流畅的琶,伴奏织体随着音乐、舞者的情绪而变化。藏族民间舞蹈在传统观念上,民歌和舞蹈时不能分开的,多为踏歌。具有代表性的“卓舞”是一种场面大、参加人数多;围成圆圈边唱边跳的歌舞形式。音乐的节奏较为自由,律动鲜明,旋律质补优美;曲调华丽而带有装饰性。伴以丰富的民族和声织体,弹奏出和谐、优美的旋律。
其次,舞蹈课上,音乐对舞蹈的呼吸,表情训练是民间舞蹈的重要教学内容。民间舞没有表情呼吸,动作就会失去表现力。音乐要给予学生这种“表情”呼吸的暗示。例如:在蒙古族《揉臂组合》训练中,学生在做揉臂动作之前,要做一个深呼吸动作,为充分展现双臂做准备。这时,音乐伴奏也应给出明显的气口,要正拍清楚,随动作深呼吸,有意识地让每一乐句的第一拍晚一点点出现;节奏要沉稳;旋律流动要保持很好的内在张力。在学生呼气的一刹那,音乐蛮而圆润,引起轻扬、飞翔、幸福的情绪遐想,- 5 -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舞蹈动作的丰富内涵。
再次,了解民族声调的重要性,清楚乐曲的调式,音乐可采用丰富的民族和声织体。准确地表达乐曲的音乐形象,把音乐和民族的舞蹈特点完美的结合起来。
3.5能够营造热烈活泼的课堂气氛
舞蹈教学是艺术教学。艺术教学应当充满激情和活力。现在许多舞蹈教学课堂被严酷、冷漠、机械、呆板的气氛所笼罩,教师拿着棍子严厉地教,学生俯首帖耳乖乖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是只会做各种机械动作的傻孩子。我们提倡积极愉快的师生互动的教学,让课堂洋溢着激情和活力。在这里,音乐冲忙激情地或激昂慷慨,或斯文典雅或优美深情,让动人的音乐深入老师同学的心灵,缓解他们的精神紧张,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教学进入艺术状态。如何发挥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4.1学校应为舞蹈专业开设音乐课
音乐是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如何发挥音乐对舞蹈教学中的作用,直接影响整个舞蹈教学的效果,舞蹈教师要充分重视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利用音乐个舞蹈动作的配合来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能很好的感觉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内涵,对于一个舞蹈者的学习和表演等都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在舞蹈课上,有些学生不会听准备拍的音乐而不能正确进人;有些学生尽管明白动作要在重拍上结束的道理,但由于听不出音乐的重拍.所以还是不能很好的合上音乐。在舞蹈作品的表演中,有的人可以和音乐完美的融合,使音乐与舞蹈很好的结合和统一。相反,有的人则总是和音乐脱节.有时即使节奏勉强和上了。上述中的不尽人意之处都是由于舞者缺乏音乐方面的训练所造成的。
我们常说的要把音乐“灌满”。就是说舞者的动作要有张力.能最大限度的表现音乐的内涵。当然.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与生俱来的乐感,而这种乐感是因人而异的。有人稍强而有人稍弱,但这并不意味着乐感无法在后天培养。其实后天对音乐感觉的培养,能使一个人乐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针对舞蹈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些乐理、视唱练耳、音乐赏析以及一些基础的声乐,不但可以使学生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在进行舞蹈表演时,也会对舞蹈的音乐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从而有助于增强舞蹈本身的表现力。
因此舞蹈专业的学生接受一定程度的音乐训练,对于舞蹈方面的学习将是大有裨益的。当舞蹈专业的学生成为教师后,他应该能够正确理解、把握指出学生在舞蹈与音乐配合当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舞蹈教师所必的修养。对于专业院校的舞蹈学生来说,未来舞蹈艺术事业的成功,需要的是多种相关知识的积累,而不能仅仅是狭义的“跳舞”,- 6 -
在这些相关知识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学生毕业以后,除了一些人可以从事舞蹈方面的教学工作以外,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去中小学担任音乐教师或到普通高校、机关单位的团委,工会能部门工作。而在这些岗位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都不仅仅局限在舞蹈专业上。比如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唱歌、乐理和音乐欣赏等知识:在团委和工会要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这些活动当然包括舞蹈,同时还有独唱、合唱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部分舞蹈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发挥他们的特点和长处。
综上所述。给舞蹈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关的音乐课程是十分重要和势在必行的。根据舞蹈专业的特点以及将来就业等方面的需要,这就要求在舞蹈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开设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技能和素养的课程。这些音乐课程应该包括基础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可以以大课的形式进行)、声乐(可以一合唱课的形式进行)和音乐赏析等。每门课程都应至少开设一个学期。有些舞蹈专业教师担心这些课程的开设会影响到学生舞蹈方面的学习,诸如练功时间的减少、精力的有所分散等,但事实上,只要能够对音乐课程做到合理安排.不但不会影响学生舞蹈方面的学习,相反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能够大大增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的适应性和工作能力。现在有些院校的舞蹈专业已经开设音乐方面的课程,这说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已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但会给学生的舞蹈艺术之路和将来的求职就业带来很大的益处。并且也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一份难能可贵的积淀。是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的客观要求。艺术形式从来都是相通的,更何况舞蹈和音乐这样的姊妹艺术。音乐知识的丰富和音乐水平的提高.会使学生在舞蹈艺术的求索中和今后的人生路上走的更远、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4.2舞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
舞蹈教师应提高自身修养,只有提高自身专业修养,才能使音乐与舞蹈教学达到高度的和谐的统一。教师选用的音乐与舞蹈的旋律、节奏、速度等有机融合为一体,达到高度和谐统一,才能以音乐来辅助和引导舞蹈训练。这就是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具有的修养、专业能力。可以说,教师的自身修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舞蹈教学的效果优势
4.2.1首先要全面分析整个舞蹈
首先教师要全面分析整个舞蹈,舞蹈本身有着复杂的呼吸及舞句,在舞蹈动作中,舞蹈的开始、停止或停止后又开始都有一个起始的动作。要求音乐按照舞蹈的呼吸,在学生迈出第一步的时候给以音乐。只有在十分熟悉舞动作规律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使用音乐,才能够发挥音乐的使用效应。这就要求舞蹈老师应善于感觉舞蹈动作的音调和速度体系,从而帮助他们全面了解舞蹈艺术的艺术表现力和特点。作为一名舞蹈老师应提高自身对舞蹈艺术的理解程度。
4.2.2了解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 7 -
不同的动作对音乐节奏’速度、音乐的艺术感及韵律线的长短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一个造型、姿态,每一个眼神都传递出不同的信息。例如,在基本功训练中,要踢腿是干脆有力地动作。为了体现男子的阳刚之气,在音乐中,要着重体现力度。所以,要求音乐在踢腿踢到最高点的同时给予重音。摆腿跳要求学生做个动作的时候腾空要高,在空中要有舞姿的停留,那么应该用音符与学生一起跳、一起在空中停留、一起落地,而节奏是很难与动作产生默契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动作技术要求选择相适应的音乐
4.2.3掌握舞蹈风格
民族舞课的音乐,应该深刻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传统、民族风格、舞蹈素材及表现手法,要将名族情感和民间舞蹈的风格表达出来。如朝鲜族舞蹈中的古格里,表演舒畅连贯、潇洒大方,气息、节奏十分明显,音乐旋律与舞蹈韵律松紧变化适度、悠长而柔美,展现出一幅朝鲜族清庙曼舞的画面。蒙古族训练组合的打肉背,伴奏要浑厚、悠长的气息,从而体现蒙古式的圆润、富有厚度的歌唱性。蒙古族民间舞组合的赛马,为了强调蒙古族特有的强烈节奏,声音要粗犷、直率,深圳可用击鼓的弹奏方法,以表达那种万马奔腾、驰聘千里的壮壮景象。舞蹈教师对音乐的选择
高师舞蹈课的音乐选择就非常重要,有时对舞蹈教学的完成甚至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优美动听、真挚感人的音乐,会让学生很容易进入特定的艺术情境,使之能有较好的艺术表现力。关于舞蹈音乐的选择,要遵行以下原则:
(1)要有较强的律动性
在舞蹈训练中,音乐的律动性能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促进学生舞蹈参与的主动性,使之有兴趣、有热情地进行肢体运动。同时,音乐所特有的节奏和旋律能帮助学生对动作进行“时间定型”,包括对动作顺序的时间定型和动作力的处理的时间定型,尤其是对集体成套动作来说,这种利用音乐律动的变化能实现集体成员在同一时间,用合适的力度来展现舞姿,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2)要有丰富的表情性
音乐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其自身就带有非常丰富的灵性,同时音乐的这种灵性又能诱发学生舞蹈的灵感。人的神经中枢对听觉刺激作出的心理反映是有规律的,不同的听觉刺激往往诱发不同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能使舞者在舞蹈过程中,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心理感受,达到音乐与动作的完美结合,实现情与理、形与神的有机统一。跌宕起伏的音乐能够引导学生随着音乐的流动而使身体重心不断移动,优美抒情富有表现力的音乐旋律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联想,实现舞姿的造型美感。如果音乐本身缺乏丰富的表情性,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学生也就无法引起内心的感触,这样的舞蹈也就是“动而不抒,舞而无情,蹈而无感”,就没有舞蹈美可言了。
(3)要有明晰的结构和对比性
- 8 -
音乐明晰的结构线条,能帮助学生理清舞蹈作品的结构,音乐作品各部分的层次特征在舞蹈作品中也能得以体现,更方便学生掌握舞蹈作品的层次感。一部好的舞蹈音乐作品,其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在音乐语言、音乐配器与织体、音乐色彩等方面都有非常典型性的对比,其音乐形象也非常生动鲜活。在这样的作品衬托下,舞蹈语言也随之有深刻的变化,舞者(学生)在充分把握住音乐形象的同时,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才能用准确的舞蹈语言、感性的肢体动作去演绎,从内心到外表达到统一,以达到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结
语
在舞蹈教学中,不能没有音乐,音乐带动学生的情绪,在潜移墨化中熏陶学生,学校开设音乐课,教师具有很好的专业修养,这样可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从而使他们的舞蹈艺术能发挥到最佳境界,最终达到珠联璧合,交相生辉的艺术境界。舞蹈教学中的音乐作用重大,高质量的音乐伴奏是保证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发挥音乐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应有作用,需要学校,师生在实践中密切配合、积极探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音乐知识,通过深刻而细腻的音乐为舞蹈教学服务,为今后有机会培养高素质的舞蹈艺术人才辛勤耕耘,做出应有的贡献。
- 9 -
参考文献
[1]人民音乐出版社舞蹈组编.《舞蹈的基本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2]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 夏雄.郑祥瑞编著.《舞蹈基础知识》.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9月 [3]汤晓宁.舞蹈艺术与实践[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4]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5]黄明珠.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舞蹈 1997(4)51 [6]娄钰.高师音乐专业舞蹈教学略论[J].舞蹈 1997(5)56
- 10 -
第五篇:浅谈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呈现形象、舞蹈彰显魅力
自古以来,舞蹈和音乐就是一堆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舞蹈就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重视学生的体验,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的需要为基础,以学生的审美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探索为特征,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在音乐课中能够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舞蹈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彰显,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舞蹈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舞蹈就是用肢体语言在音乐的情感和意境的启迪下,用身体演绎出它的节奏。小学生天真活泼、热情好动,在音乐课中,单纯的唱歌教学他们很快会觉得乏味,音乐课中舞蹈教学采用愉快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伸臂展腿,扭头摆臀,营造欢快、活泼、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如在上音乐课之前,我让学生听《堆雪人》《踏雪寻梅》等,随着优美欢快的旋律做着舞蹈动作,营造了音乐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对音乐课充满了期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如在《赶圩回来啊哩哩》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增加了彝族舞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边舞边唱,在舞蹈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音色的变化,学生兴趣高涨,不但很快学会了歌曲,还表演得很好,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使学习音乐的兴趣更浓,受到的感染和熏陶更强。
二、舞蹈教学辅助歌词的记忆
在小学音乐课中,歌词的记忆成了孩子学习音乐的小小障碍。例如:在教授《快乐的一天》这首歌时,它的歌词特别难记,因为一年级学生刚开始还不认识字或识字很少,不能看懂歌词。我使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记忆,我根据歌词的内容编了舞蹈动作,学生很快就理解并记住了歌词,学生当时兴趣很浓,课堂效果也不错。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舞蹈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教师尽可能从儿童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根据歌词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那么歌词的记忆就在孩子们愉快的跳动中轻松搞定。
三、舞蹈是儿童学习音乐的一种艺术手段 音乐是一种听觉形式的艺术,是以审美为目的和核心的。舞蹈是把对音乐的感受、体味、认知和发现,用动作形式表现出来。在欣赏一段音乐时,反复的聆听会让学生觉得单调。我便想办法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以舞蹈带动听觉欣赏,就是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现音乐,使学生的思维在动作的支配下属于兴奋状态,舞蹈给予了音乐生命的活力。音乐如一股清澈的山泉,舞蹈就象一幅优美的画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在欣赏《大河之舞》的片段,如此经典的作品,配以欢快、流行的踢踏舞,流动的旋律赋予人物的思想、情感,使音乐有了生命,有了活力,学生在艺术的殿堂中,亲身感受着美的力量,美的真谛。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中曾提到:“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培育,进而为音乐所用。”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能更生动、更准确地理解和表现音乐感受所联想到的事物,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办法,所以舞蹈教学是音乐美的延续,是音乐美的升华。
四、舞蹈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奥尔夫教学法曾指出:“原始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本身是一种游戏,是一种生活。应多渠道的发挥、挖掘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所以音乐课要让学生动手动脑,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体验,舞蹈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积极参与,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营造氛围,创设情境。通过音乐实践充分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让学生真正地去音乐世界里遨游,得到美的享受。舞蹈教学可以给孩子们多点时间进行自由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舞蹈教学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即性动作,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的美好与存在,使音乐实践活动有了成功的保证。例如在《火车开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快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表情呆板,此时加入几个舞蹈动作,让学生一起随着音乐欢快地跳起来,载歌载舞的实践活动,满足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音乐与舞蹈是血与肉的关系,在音乐课舞蹈教学中,既要注意舞蹈语言的直观性和动作性,又要注意舞蹈教学的抒情性、思想性和创造性,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舞蹈教学的实效。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领悟、发掘音乐的情感内容,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得到美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所以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框架下,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转变观念,以新理念从事音乐舞蹈教学工作。要充分运用舞蹈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感的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向儿童提供无边无际的幻想空间和无限的创造机会与创新能力的可能性。如果说音乐是“蓝”,舞蹈是“青”,那么通过舞蹈创新教育教学这一重要手段,就能达到“青出一蓝而更胜于蓝”的创造效果。
螺溪中学:杨珍
党员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91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中国革命的前面,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无数的胜利。党的91年的光辉历史,就是坚持先进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先进首先是理论和指导思想的先进,其次是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91年来,我们党在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始终保持了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政策的先进性,带领中国人民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党的理论和指导思想的先进,党组织的先进,并不代表所有党员都先进,从总体上来说,党员的大多数是先进的,但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总有认识跟不上的,总有不够先进的、掉队的,甚至是走向反面,以至于被人民抛弃。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是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上的开放改革,文化思想领域的环境也宽松了,很多西方的思潮引进来,国内一些被批判过的错误思想也有所抬头,一些新的错误思想也逐渐产生,而我们有些党员在经济建设大潮中把思想教育和学习放在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地位,更为这些错误思想和思潮开绿灯。事实上,确有部分党员被侵蚀,引起群众反感甚至是愤怒的腐败现象,另外一部分党员虽然还算不上腐败,但是他们忘记了党的目标,迷失了方向,甚至放弃了信念,为个人私利盲目计较,丧失了党员的先进性。这些现象损害了党的形象,危害了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党现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非常及时,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活动能教育广大党员保持先进性,能够挽救一批走到悬崖边上的人,把他们拉回来,这个活动也证明了党充满活力,能够自我完善,具有良好的造血换血机制,保持自己的肌体永远健康。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对照自己的思想,我也有一些体会。要经常以党章和胡总书记的六个坚持对照检查自己,是不是像个党员,是不是具有先进性。近年来社会上对党员有这样那样的议论,我认为应该以自己的言行为榜样,要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要敢于表现出党员的行为,要敢于和不正确的思想作斗争。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不能满足于遵纪守法或者是为人师表,这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做到的。党员教师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另外工作中,教育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教育观、艺术观。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进一步认真对照党章,我们学习的重要文件,按照这个要求,找清思想上的差距,包括实践能力的差距,做到既有深刻认识,又有改正和进一步作为的能力。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一次很有成效的教育活动,我将借这个难得的机会认真学习,争取让自己符合党员先进性的标准。
杨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