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微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小学微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近几年来,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热点。许多一线教师希望尝试制作微课辅助教学,但大多数老师对如何制作质量较高的微课存在困扰。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时期的奠基阶段,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学习的效果,本文将针对“微课”教学的相关内容,对其在中小学课堂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微课 微课设计 分期
G434 A 2095-3089(2018)10-0079-02
“微”字是2018年年度汉字,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微生活,例如微信让我们更方便快捷地和朋友交流,微博通过简短的文字分享信息和想法。国内的微课有很多种叫法,例如微讲座、微课程等,简单来说,微课的核心就是“微”,一般教学载体是长度为5-8分钟的微视频,最多不超过10分钟。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点,利用微课件、微教案等开展教学。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灵活易开展的特点。
一、微课概念分析
微视频、微课堂等概念的出现让微课迅速发展起来,但是教师对于微课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微课的本质,结合实际情况开发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微课。笔者认为,微课的划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课程资源组成,例如微型网络课程就是由多种教学资源组成的,而微课件、微课例以及微教案等则是由单一的教学资源组成的;第二是微课的载体,可以是多种资源并存的形式,也可以是以微视频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第三是运行方式,可以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在线共享方式,也可以是单独的离线方式;第四是学习空间,可以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也可以是有固定的地点和时间;第五是学习方式,是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接受教学还是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被动学习方式。
二、微课发展的现状
微课(Micro-lecture)始于美国,并在美国发展壮大后,传至世界各地。国外对微课用于教育的研究,比较注重微课与课堂的有效结合,力图从微学习理念出发提升教学质量,注重在微课支撑下新的教学模式的开发。
微课从2018年在国内开始兴起,2018年胡铁生教授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自此,微课开始成为教育领域热议的对象。各种微课大赛的举办,将微课推向了全国各地。微课在国内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由于我国依然在延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我国开发的微课资源不能与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仅仅是停留在微课比赛和教师互相借鉴以及教研活动方面,没有将其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三、中小学微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查找和分析中国知网上关于中小学微课的文献以及中小学微课大赛的微课作品,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一)微课的理论研究多于实践研究在查找到的所有关于微课的文献中,对微课理论进行探讨的文献数量是最多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对微课的定义、微课的特点、微课的定位、微课的类型进行探讨。而关于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微课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的研究更少。
(二)理论研究缺乏对实践的指导目前,大部分关于微课的论文都是专家编写,而微课是由学校里的一线教师实际应用的。专家编写的理论,有的对于一线教师过于复杂、难懂,理论性强,有的脱离实际情况,不能很好的指导一线教师有效的利用微课进行教学。
(三)微课的数量多但不精由于各种微课大赛的举办,微课被推向了全国各地。各个学校的教师都积极投入到微课的建设中去。微课在国内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国内微课的数量已经很庞大,但是算的上精品的微课寥寥无几,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
(四)微课的内容不够“微”,形式太过“微”大众对于微课的共识就是“小”,不仅在时长上要小,而且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小。但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把握好“小”的含义,比如,中国微课网的一些微课,有的是截取一段课堂实录的十分钟小视频,有的通过加快语速或压缩学习者思的时间来保证微课在形式上看比较小,使一节微课所传递的知识量过多,而不是清晰简练的讲解一个知识点。
(五)微课的应用率低虽然说现在微课在教育领域闹的轰轰烈烈,但是使用微课的教师和学生却很少。很多一线教师积极制作微课只是为了参加微课大赛获得奖项,而不是为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虽然现在网上有很多微课资源,但是会主动的去寻找微课资源来帮助自己学习的学生很少。
(六)教师设计制作微课面临很多困难微课制作包含了教学设计、素材准备、录屏以及后期的优化处理,大部分教师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技术方面的,特别是在录屏和后期的视频编辑环节。如果仅凭一个非专业的老师独立完成的所有的制作,这对老师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无形中加重了老师的负担。部分教师对制作微课很感兴趣,但是他们有很重的教学任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制作微课。还有的教师认为学校的硬件条件还达不到制作开发微课的要求。
(七)微课平台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在实践中,免费的微课平台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于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微课,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会使资源呈现杂乱的状态,很难快速准确的查找到所需要的微课资源,使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由于微课管理的不合理,也造成了很多资源的重复建设。
四、微课教学的优化
1.积极适应
现在大多是各地区教育部门推动微课发展和普及的,学生和教师都是被动接受,因此存在抵触心理是肯定的,因此除了行政推行,还要通过移动端、网页等多种形式,让家长、学生和教师了解微课的优点,扩大用户群,有效应用微课。
对于设计微课教学,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重点难点精炼表达,而不是简化,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及时切入主题,将课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达,在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评价。
2.组织竞赛
有了竞争才会有进步,有了优秀的微课才能提高微课标准,将微课引领至更高的层次,目前的微课大赛上普遍缺乏优秀微课,承办单位比较混乱,甚至企业都可以参加,因此必须完善相关制度,让微课比赛更加规范,形成良性竞争。有竞争就要有标准,微课建设同样需要体系和规范。在微课比赛中,参赛者不仅要上传自己的作品,还要对其他参赛者的作品做出客观评价,完善微课评价体系。
3.优化资源
建设微课资源需要多个环节,微课是否成功决定于每个环节的实际情况,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学视频的录制,如果视频画面出现抖动、不清晰、编排混乱等问题,很难带领学生开展学习,因此学校要聘请专业摄像人员,优化视频录制。
第二篇:湖南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湖南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09-8-1
4摘 要:县域经济在国计民生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尽管湖南的县域经济仍然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但发展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为此而研究相应的对策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县城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市)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目前湖南省共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其主体经济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有89个县市区,县域占居全省96.6%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省91%的人口,提供了2/3以上的轻工业原料和工业品市场,其GDP占全省76.3%,地方财政收入占58.5%。由此可见,振兴湖南经济的关键在于振兴县域经济,而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重点是做大做强县城经济。
一、湖南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县城建设滞后
县城的建设主要看县城的骨架是否拉开,城市的水电路讯设施是否完善,能否为城市的拓展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能否为工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从这个方面看,在湖南省的89个县城中,只有浏阳、望城、耒阳等10余座县城是较好的,而大多数县城,有的是县城的发展空间没有充分拉开,有的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相当多的社区仍像村庄一样,没有自来水,没有下水道,没有消防通道,甚至街道路面还没有硬化。有的县城公共活动场所少,绿地少,不但不能满足县城居民生活需要,也影响县城形象,使得其缺乏对农民应有的吸引力。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部经济资源的吸引力,从而影响了县城经济的发展。
2.人口规模较少
一定的人口规模是县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当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后,县城的商贸服务业及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才能得以发展,所以人口规模太少同样会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如衡阳市的七个县城中,只有耒阳县城人口达到了30万以上,衡阳县和常宁市两个县城人口突破了10万,祁东县城人口在9万左右,其他3个县城人口均在6万以下。一般来说,县城的人口规模在20万左右,才能支撑县城经济的发展,才能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由此可见,湖南省的县城人口绝大多数低于这个人口规模,这也或多或少制约了湖南省县城经济的发展。
3.产业特色不明显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由于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导致社会分工愈来愈细,这对区域经济,也包括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要求各区域、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承担特定的社会分工,发展有区域和县域特色的地方产业,这种特色产业一般是建立在当地的资源优势、传统的产业优势或技术优势上。如果一个县没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雷同的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定受阻或被淘汰,县域经济就不可能得以振兴。目前,湖南省89个县城中,除浏阳花炮、醴陵陶瓷、邵东小五金外,其他县城很少有能形成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如果我们也有广东顺德的家具、佛山的建筑陶瓷、中山的灯具,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温州的鞋业、嵊州的领带等优势产业,湖南省的县城经济和县域经济就会更加兴旺。
4.县城建设特色没有得到彰显,没有突出区位优势
最能体现县城特色的是县城的历史的文化资源和县城的建筑设计。一些县城由于历史的原因,能够体现县城特色的文物遭到严重破坏,留存的文物也没有得到合理保护、利用和开发。由于建筑设计的创意不足,一些县城显得千人一面,缺乏生机和情趣。虽然一些县城具有特色资源和意识,但由于没有很好的营销手段,没有概念和理念的提升,县城的特色也没有合理展现出来。目前在县级城市发展中,一些县市没有自己的定位规划,而是照搬仿套别人的经验和城市规划,邻县互相攀比,贪大求洋,使一些县城建设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宽马路、大广场、高建筑,缺乏产业的支撑,没有自已特色的城市内涵,难以起到聚集和辐射效应。
5.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基本点方面: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性突出,县市之间差距大。二是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步子不快,产业结构层次低。第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在第一产业中,传统农业占的比重还很大,常规农业耕作模式和粮猪结构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零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起点不高,往往只在调整面积上做文章,还没有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产品趋同、产业趋同,产品科技含量低,大路货多,精品名品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在第二、三产业中,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快。
6.发展后劲不足
近年来由于许多县财政困难,吃饭难保,根本无力进行生产投入。农民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投入积极性下降。县办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大多也因进入买方市场后投资回报率低、经营困难而无力扩大规模。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县域经济虽然争取到了一些有限的国债投资,但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农民投资主要用于改善住房条件,而这些投资很难直接创造税收和拉动经济的增长。在新增的投资中用于县域工业和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十分有限,2000年县域经济全社会固定投资占全省比重由1995年的55%下降到49.5%。除投入不足外,大部分地区县域经济没有形成本地的支柱产业、拳头产品,没有大企业、大项目支持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后劲乏力。
二、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克服行政区划的制约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市带县”的管理体制。为了发挥城市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浙江、湖北、江苏等地纷纷实行了省直管县财政就是一次探索。这种体制在推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湖南的行政体制还存在不少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地区出现了“小马拉大车”现象,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够,而有些地区地级市对下属县域的财政剥削
过重,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湖南有必要出台对县(市)下放经济管理权限的配套政策。要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使县(市)、镇(乡)的责、权相统一。要彻底改变县级政府的“有限权力政府”、“无限责任政府”的形象。要按照责权统一、运转协调的原则,下放经济管理权限。除对国债项目、省级预算内项目、统借统还国外贷款项目,以及跨地区、跨领域、战略性资源开发、关系公共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需要省政府继续实行审查批准制外,其它项目不再审批。凡省下放给省辖市的,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外,一律下放到县(市)。
2.应率先彻底取消县级城市的户口限制,允许农村人口自由流动
目前严格的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了城乡之间的壁垒,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可否认户籍管理制度有其积极的意义,使中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避免了大量的城市贫民窟和城市贫困现象。但是它人为地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同时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一体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政府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来改革不合理的制度,从而适应湖南县域经济和城市化的步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而且可持续发展赋予了人与社会新的内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必须取消现行的户籍制度,虽然现在各地已开始实践,但力度不够,所以应不断地开拓创新。
3.进一步壮大县乡财政实力
将中央和省财政安排的支持县乡发展的转移支付等资金直接拨付到县市,提高省、市州建设资金用于县乡的比例。各部门依法依规收取的各项规费,在保证上交中央财政部分的基础上,视情增加对县市返还比例。适当降低县市所得税省级留用的比例。建立财政增收激励机制,省、市州对财政增收较快的县市给予奖励。各县市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优化财政结构。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精简县乡机构,促进县乡减人、减事、减支。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国库(财政)集中支付和收支两条线改革,规范、约束部门的收支行
为,建立县乡公共财政制度。认真清理核实债务,严禁新增负债,逐步化解县乡债务风险。
4.科学规划、逐步推进、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市
要正确处理县城定位和城市发展规划的关系,定位是根本,规划是基础,特色是方向。科学的规划是实现县城定位的关键环节,城市发展规划要与城市定位相一致,体现定位特色。县域经济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应科学规划、逐步实施、持续受益。所以在准确定位同时,要树立科学规划观念,坚持立意新、方案实、特色明显!不仅要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空间资源,而且要保护好有关资源,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坚决反对急功冒进,模仿攀比,形成千城一面的现象。把县城发展成各具特色的小城市。
5.完善纵横向的协调机制
首先是成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领导机构,指导全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其次是探索和完善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地方党委协管机制。第三是建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合作协调机制。建立各经济区域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研究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项,协调推进区域合作。建立各区域内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负责组织有关单位联合编制推进合作发展的专题计划,并向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提交区域合作进展情况报告与建议。在各市州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设立区域合作的日常工作机构。
6.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兴县
要发展好民营经济,一是要发展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现在衡阳市各县城的规模民营企业较少,经济实力不强,竞争力普遍较弱。今后在发展民营经济中要注意解决这个问题。二是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资金、土地、人才信息的短缺问题。三是要优化发展环境。特别是要整肃吏治,彻底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并且要从财力上想办法解决政府公职人员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从根本上解决乱收乱罚的问题。四是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民营企业需要什么服务,政府就要提供什么服务,而且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
7.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对县(市)领导干部要相应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包括制定科学县域经济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把县域经济发展考评结果纳入县(市)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对一定时期内能够实现目标,县域经济发展快的,书记与县(市)长要提拔重用;对实现不了目标,一个任期内县域经济没有起色的,不仅不能重用,还应及时调整。建议省统计局、省财政厅、审计厅等部门每年要对全省各县(市)GDP、人均GDP和财政收入等重要指标进行审核,并在一定范围内排名公布。对发展速度快、财政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的县(市),给予表彰和奖励。
参考文献:
[1]赵国如:县域经济的经济学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卢荣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工业化中心下移到县域[J].中国农村经济,2005(4).[3]陈国明:发展民资经济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6)
[4]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报告.2005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三篇:中小学德育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中小学德育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赵 亚 斌
(陇南市宕昌县南阳中学甘肃宕昌748507)
摘要:德育概念在内涵上的模糊和外延上的不断延伸,让我们在面对德育问题并解决时有种无处入手的感觉,可想出现德育危机再去解决时就可能有些茫然了。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中小学德育工作困惑的各种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此来提高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 :德育; 中小学 ;成因分析; 对策、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德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但对于“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学校德育旨在在达到何种目的”等更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追问。在中小学,德育问题一直困绕着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德育面前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出了问题时谁都难以解释,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出了德育问题时束手无策,这样导致德育的实效低下。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检讨现行的学校德育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人为表浅化、孤立封闭化、课程知识化;单向灌输多,双向理解少;集体受教多,个体关注少;僵化而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魅力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这样的困惑就是在课堂中如何实施德育教学,除了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中有相关的德育内容涉及外,其它课程(如语文、数学、物理等科目)中的德育只能使潜性的东西了,并且实施起来有难度。而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有的却沾上了一些政治色彩,经常通过考试能够选出A、B、C、D或者作为评论他人的“理论工具”。笔者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对干瘪无味的说教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有些学生已有一套对付老师的“德育”。从而让课堂中的德育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
(一)三级课程之间的衔接与配套存在缺陷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各有利弊,各有特色,因此这三种课程应相互配套和相互补充。在实施德育教学方面,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往往或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校德育建设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而德育课程的开设除了思想品德课外,主要还需要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校本课程。而综观目前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让人有点担忧,尤其在交通落后偏僻的农村开发校本课程就更加困难或者根本不存在开设的条件。
(二)在德育评价制度方面
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评价体系,无论是对一个领导干部(主要指德、能、勤、绩、廉)还是对一个学生(主要指德、智、体、美、劳)都至关重要,因为在他们的
1都把德育放在了第一位,但是具体的德育评价制度这也就是德育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有困难,并且存在知行脱节的问题,也有评价单一化、定势化的现象存在。个别学校甚至有“以德代智” 的现象存在。例如在学生的通家书操行评定一栏中,有关对品德的评价仅用“良好”、“端正”或“恶劣”等词语来形容,而对智育夸夸其谈;另外,在我们的教育中选用英雄、名人的事迹教育学生,为了增强说服力,有时把这些人进行艺术加工,装扮成一个没有任何缺憾的“完人”,让学生去学。其实生活中很难找到没有任何缺点的“榜样”,他们在听到和看到之间,从神话的人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之间发现了差异,“完人”的形象就失去了应有的光彩。
(三)在社会价值取向方面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已有的一些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而更加趋向务实和功利化。市
场经济社会承认个人利益,提倡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学生在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开始具体的利益标准而不是传统的利益标准。他们注重个人利益的维护,注重个人能力的锻炼,不断强化效益观念和权利意识,关心家庭,关心朋友,关心环境和国家的现实经济运行情况,而诸如理想和信念放在了较轻的地位。这表明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逐渐形成了务实的特点。对长期长期争论的“义”和“利”的问题,他们持有自己的态度,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和人生道路。在他们看来,既不能见利忘义,也不愿求义舍利。对于道德操行在内的各种生活领域,他们认为义利兼得才是理想结果。
(四)在操作层面
1.缺少渗透性。理论说教多,情感投入多,拨动不了学生的心弦。教师只有恨铁不成钢的热情,没有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工作平铺直叙,强化重要性,缺少艺术性,单刀直入,让人难以接受。
2.缺少共振性。一些德育活动重形式轻效果,针对性不强,满足于轰轰烈烈,失去了扎扎
实实。
3.缺少穿透性。德育载体单调,没有吸引力,经常出现组织者热血沸腾,而参加者无动于
衷的现象。
4.缺少氛围,缺少特色,千校一面。德育的特点决定德育工作的渗透性和全时空性。只有
在一个到处充满德育氛围的学校和时空环境中熏陶,才能使道德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形成独特的道德个性。然而目前的中小学学校的时空特性被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所统领的智育氛围所笼罩,很少能嗅到德育的气息。另一方面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合时的载体才能实现,这种载体就是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中小学德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德育问题的症结
我国德育问题的症结何在?这个问题并非三言两语能够手清楚,就“德育”一词的定
义就有很多种。在《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而在《中学德育纲要》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思想、纪律、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不过从世界其它国家来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德育均指的是道德教育,而我国长期以来指称“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1]。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我国如今所谓“德育”,就其性质、目标和内容来说,属于广义的“德育”,有别于一般所谓的“道德教育”就其途径和方法来说,它也有别于近代以来通行的“道德教育”观念。因为通行的“道德教育”,主要速诸于“教育性教学”,在现代主要通过课程(其中特别是、社会、文学、历史、伦理课程)实施,辅以学生行为指导和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而我国如今的德育,主要指课程以外的工作,把社会伦理政治涵盖在内,它主要由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者”承担。表明我们试图以比一般“道德教育”更为狭窄的途径,实现比一般“道德教育”更为宽泛的目标,此症结一。
症结二:迄今为止,我国实际上还未形成堪称“思路”的德育思路。这是由于我国“德
育”概念。或为历史形成的概念,或从别国搬运过来,其含义模糊,范围有点大,(普遍使用“德育”一词是从二十世纪初西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传入我国才开始的,近代多用“训育”指称德育。现有的“德育”框架是不断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并掺杂别国经验、教训拼凑而成,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形成的“路”,而不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产物:现有的“德育”总体上缺乏“研究”含量。不少“德育理论著作”,只是按照“德育”的意义任务内容过程原则途径方法,排列“德育”知识,从而落入传统教科书的俗套。其中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与特定的德育任务与德育内容缺乏具体的联系,德育途径与方法同德育内容缺乏具体的联系。而所谓德育原则只能流于形式,或者是不着边际的空谈,而对于真正需要研究的问题,如学生道德品质如何形成,学生政治和社会教养如何提高,学生的精神和道德品如何陶冶,这些不同性质的问题,各不相同或者互有区别的目标如何确定,采取什么手段较为恰当,却缺乏可靠研究。
(二.)多元价值中道德选择的困惑与成因分析
伴随着信息刺激源多元化、社会经济多元化,中小学学生的道德价值趋向也多元化。这
种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非道德主义的气焰,并使之任意泛滥,从而给中小学学生学习生活形成了不利的社会环境,尤其对生理和心理发育还未健全的中小学学生而言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摧残。多元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冲击导致人们评判同一事物或现象时出现了多种价值标准,而每一种标准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因为支撑他们的“每一种文化教育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都会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光彩照人的魅力[7]。”看来我们需要做道德价值判断,抉择是必要的,而不是被“西化”和“自私”。有学者提出,“对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而言,21世纪意味着传统的‘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必须转变为‘教会选择的道德教育’[8]”。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多种标准都合理,并且都是正向价值的前提下进行,而因为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中小学
生——各方面还不成熟,要让他们在多种价值观中判断抉择就有点牵强了。
由于双重标准或多重标准的并存,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缺乏一致性和相对稳定性,故而一定程度上造成道德规范的混乱,这种混乱往往使中小学学生的道德品质下降。
(三)经济体制转型中的道德困惑的成因分析
市场经济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只不过在我国出现的比较迟罢了。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必然会在改革中或前进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再加上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的步伐迅猛,由此带来了公共生活的内容空前增多,公共生活准则骤增,这使得习惯传统道德运作模式的人们来不及将新道德观念迅速纳入原有的道德思维中去,更难在短时间内将其化为内心信念并付诸自觉而积极的道德行动,而道德观念和道德习惯没能跟上时代步伐,依然停留在“差序格局”的状态,这样一来,长期受到传统道德思想(其实质为儒教伦理)影响的人们在对待一些公共生活领域道德问题时有点茫然。“虚无道德”或“道德困惑”的帽子扣给市场经济是有失偏颇的,而相反市场经济很重视道德(如诚信,公平等),只不过这种过快的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没有适宜的道德规范去制约,这也验证了一位学者的论断“道德基础规范的一致性的丧失,是深刻而危险的现代性的伦理危机”[9]。
市场经济的导向促进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并承认人的多种需要,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唤醒了被抑制的“自我”于“自主”,[11]这样一来,大众文化脱离意识形态的规范河自主地发展,并且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难免有人认为世态炎凉,或道德危机。总之,对待德育这样的抽象问题要辨证的看待,绝不能把现象扩大化或以点盖面。
三、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全面育人的场所,抓好学生德育责无旁贷。因此,加强中小学生道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抓好德育队伍建设
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者,更是思想和品德的启蒙和引领者。无论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还是各科的任课教师,首先都必须端正自己的教师态度,真正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本职工作和最重要的任务,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品德的提升,绝不能像本文前面分析的那样把德育的责任推卸到班主任或思想品德老师一个人的身上。其次,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在保证人员配备的情况下,通过交流、学习、培训等途径,把握新时期中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开展德育活动和应对突发情况等的能力。最后,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所谓为人师表,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而且还要在思想、行为和日常表现等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改进实施方法,多种途径育德
1.注重渗透教育,潜移默化育德。德育与智育不同,在方法上,智育只要讲清概念、原
理、观点,而德育更重要的是靠渗透,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渗透,即课堂教学渗透、教育活动渗透和环境情感渗透。课堂教学渗透是利用每堂课的每一个契机,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适时的德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愿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能力;教育活动渗透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社会、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环境情感渗透是学校通过创设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和人际环境于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心灵,树立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开展个性咨询,提高教育实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需要也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要从传统的大规模群众性单项灌输教育方式向现代的小型个体化多层面的双向交流教育方式转化。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的日益强烈,客观上也要求中小学德育更多地采取咨询型的教育方式方法。这种咨询型教育方法,使学生在有各种疑难问题时主动找老师寻求帮助,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可以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相对低下变为逐渐平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也由被动变为主动。另一方面,咨询的保密性、科学性也提高了教育的信度,使咨询者容易暴露真实想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能较好的达到教育的效果和目的。
3.注重人文关怀,强化实践锻炼
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情感因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注重情感这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教师要有充分的爱心和尊重,对学生有较好的了解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德育过程中创造出一种平等、和谐和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才成长的促进者。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课堂,必须切实加强。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把真理转化为学生的自我内心体验并外化为自觉的行为,有助于形成良好稳固的道德品质.⒋扬长避短,建构学校德育校本课程
学校校本德育课程,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根本保障,也是营造良好的优秀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因素。俗语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要养育好一方人,必须要利用好一方水土。很难想象,不同的学校用统一规划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模式,能够取得好的效果。一个学校能否从根本上提高德育实效,是看他有没有探索并形成切合自身实际的德育课程。由于不同学校的历史原因、地理位置、师资构成、学生来源、办学经验、校园文化等诸多会有所不同,有优势也有劣势,学校的德育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深入分析、挖掘、整合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形成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校本课程。因此校本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总要求和学校自身实际结合的产物,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此外,在开发学校德育课程的过程中,全体师生都是构建德育课程的决策者和参与者,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全体成员参与,有利于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同时,校本德育课程能够有效弥补三级课程之间衔接的不足。
(三)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配合学校在组织好校会、班会、社会实践的同时,可以通过聘请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水平,各方面密切配合,最终达到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的目的。
总之,中小学德育教育量大面宽,任务艰巨。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科学地运用德育教育方法,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时钟.全国德育重点课题研讨会综述.[J]教育评论,1999(2)
[2]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索.[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7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
[4]朱小蔓等.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5]陈桂生.德育书简(九.十).[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5期
[6]陈桂生.德育书简(一-----四).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2期
[7]马永芝.中小学生思想道德面临的挑战及工作对策.[J]中小学教育.2002.11
[8]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对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
[9]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9—30
[11]金生宏.质疑建国以来的道德教育规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第8期
第四篇:我国农资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农资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从农资物流的基本含义出发,探讨了农资物流的内容、方向、环节和主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资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指出,降低农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降低农业风险,需要我们合理规划区域物流,减少流通环节,实现农资连锁经营,对重要农资实现安全库存。具体提出了调整农资生产厂商的分布、对生产周期比较长的农资实行总量平衡、建立农资储存系统、实现农资连锁经营等对策。对我国农资物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资物流 问题 对策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basic meaning of agricultural logistics, discusses the agricultural logistics content, direction, link and the subj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agricultur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The article points out, lower production cost of logistics, improve logistics services, reduce the risk of agriculture, we need rational planning of regional logistics, reduce the circulation link,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chain, th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implement safety stock.The proposed distribution,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ers of relatively long production cycle of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total balance, establish agricultural implement agricultural chain system, storage and countermeasures.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logistics.Keywords: agricultural logistic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农资物流概述
1.1 农资物流的定义
农资物流是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保障农村经济发展供给和补充农业生产所需生产资料的物流形态。其流向主要是从城镇向乡村流动。农资物流是农业生产和加工农产品的前提条件,也是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物资保证。没有农资物流,农业生产就会停止。由于它是将工业产品向广大农村输送,属于工业和农业两大物资生产部门之间的物质流动范畴。而且农资物流又处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以它又是国民经济物流即社会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具有社会大物流的一切性质和特点。
1.2.1 农资物流的内容。农业消费的对象是农业生产资料
农业生产资料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农业机械设备及其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这些商品有的技术含量高,对储运的条件要求高;有的有毒、有害、刺激性气味,属于特殊商品,需要专业化储运条件;有的易磨、易损、售后服务麻烦;有的商品季节性、地域性强。这都给连锁经营中的货品管理、仓储运输、销售服务等业务环节带来了很多挑战。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管理也将会加大经营成本,增加经营风险。
1.2.2 农资物流的方向。
农村市场是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市场。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市场遍及全国农业区。农资物流的对象大都是工业产成品,因此供应物流的方向是一定的。都是从城市市场流向农村市场,然后转向消费者。其运输形式和过程是从干线运输到支线运输,从一级批发市场向二、三级市场转运,一直送到农业生产者手中。其流通形式为明显的树型结构。
1.2.3 农资物流的环节。
农资物流环节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农用物资的供销形式和供销环节。供应环节多、运销距离远,物流环节可能会增多,否则就会减少。物流环节过多,就会延长物流时间,造成物
流损耗,增加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成本,降低物流效益。
1.3 农资物流的主体
农资物流的主体是在农用物资交易过程中或交易后确定的。凡是确定为直供直销形式的,则生产厂家或供货人是物流的主体;凡实现转销直供的,则最后供货人是物流主体;凡是执行配送制的部门或仓库,则供销部门或仓库是物流的主体。物流的主体决定物流的内容、物流方式、物流手段、物流环节、物流时间和物流规模流量、流向及流程,它对物流效益有决定性影响。
农业物流的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供销系统,属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几十年来各级供销部门主要从事以农药、种子、化肥、和农膜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近10多年来随着农资市场的逐步放开,其在农资供应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仍然举足轻重。近几年,供销系统对化肥、棉花的流通其市场份额分别稳定在50%和60%以上,因此供销系统企业是农资供应物流的重要主体之一。二是农业系统,农业系统(包括农垦和林业)涉足农业物流的主要是种子、植保、土肥、饲料和畜牧、农机等部门或企业,其中种子、畜牧、农机等部门企业涉足较早,其它部门企业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资市场的逐步放开,结合农业技术的推广而涉足的,主要参与了农作物种子、种苗、农药、化肥、饲料和兽药、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活动。三是其它农业物流主体,包括农资生产企业的运输销售部门,农产品生产者本身和有关公路、铁路、水运和物质等运输仓储企业。近些年,一些个人和农民组织也纷纷参与到了农资物流中来了。
目前进入农资市场较大的国内物流公司有:邮政、华宇、佳吉、豫鑫、长通等。较大的农资物流公司有:安利、方圆等。这些企业目前运作的情况都还不错。这些企业和农资物流的前景、农资经营密切相关。也就是只有农资市场的规模和农资生产经营的实力不断壮大,作为服务的物流企业和市场才能相应发展。农资的主导品种是农药、种子和肥料,肥料一般都是采用火车和船舶运输,一般的物流公司插不上手,种子需要种子检疫的相关手续,走物流的也不多。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资的需求量大。所以物流市场较大,前景乐观,更为关键的是绝大部分农资生产和经营企业已经离不开物流公司了。制约我国农资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农资物流市场大约为1500多亿元。制约我国农资物流发展的问题也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资行业缺乏规范性的大规模的物流企业,从事农资物流的物流企业一般都是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机就开张了,留给货主的后遗症多。二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机构。农资行业的特殊性(有毒、季节性强等)也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有别于其他物流的要求。另外,农资物流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农资特别是农药是有毒物品,运输有一定的危险性和特别要求。二是季节性很强,货主要求时间严格。三是农资利润特别是肥料利润低,货主很“抠”运费。等等原因造成部分物流公司不敢或不屑农资物流市场。
近几年,农资物流市场取得长足发展,专业从事和附带从事农资物流的队伍和规模不断壮大,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和延伸服务在增强,比如送(接)货上门,代收货款等很普遍。农资物流为农资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可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和贡献。但发展不足也是比较明显的,集中体现在物流企业规模小,在货主心目中的可信度差(主要指代收货款上),部分物流企业管理跟不上,诚信度不够,到货时间不准,往往拖后,耽误使用季节,而这正是农资经营企业最担心的问题,一批货晚到三、五天,季节就结束了。发展农资物流的对策分析
如何降低农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降低农业风险,需要我们合理规划区域物流,减少流通环节,实现农资连锁经营,对重要农资实现安全库存。
3.1 调整农资生产厂商的分布
根据各区域使用各种农资的量,尽量使农资生产地靠近对应农资需求量大者,以减少长
距离的跨区域物流活动的发生。
3.2 对生产周期比较长的农资实行总量平衡
国务院有关部门必须认真组织好供需总量和分地区、分品种的衔接平衡工作,做到数量充足、品种对路、供应及时。农业部对国内需求总量要提早进行预测,并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需求,提出总量平衡、品种调剂及运销方案的建议。
3.3 建立农资储存系统
根据一些农资常年生产、季节性使用的特点,需要建立淡季储备制度,实行淡储旺销,稳定市场。淡季化肥等生产资料储备以农业生产资料购销系统为主,生产资料企业也要储备一部分对大量生产的优质生产资料,农资系统在淡季要坚持按计划收购,使生产企业保持正常生产。
3.4 实现农资连锁经营
采用先进的连锁业态管理及连锁品牌营运模式,大力拓展农资分销渠道及零售终端网络给农资厂商提供畅通的营销通路,每个终端超市都实行仓储式开架售货,给农资需求者提供更规范宽松的购买环境,物流快捷,配送及时,减少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省中间成本,使农户购买到品种齐全、价格适宜的农资商品。农资产品进入连锁店前都要经过严格检测,合格者方可进入流通,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在体系内流通,使农业生产者购买到安全放心、质量保证的农资商品。透过集团供应链管理系统使得采购、供应、销售都通过现代电子商务系统规范而快捷的完成,交易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营运。我们可以把原有的和农业接触比较紧密的,又有农村网络优势的企业公司改造成连锁店。
.当前农资市场由于进入门坎较低,加上地方保护等可谓企业林立,鱼龙混杂,多数企业仅偏于一隅,多数依靠价格竞争,在局域市场上获得生存。整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都还比较低,真正意义上的冠军企业或领导企业还没有出现。
由于前期农村经济不活跃,农民收入增长较为缓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优势企业品牌和实力的发挥。这个时候,农民朋友更多关注的是“有效性”,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则考虑得相对较少。
但近两年,随着国家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费改税的试行、农业税的减免、以及以工补农措施的贯彻,尤其中央刚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构想,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村乡镇的重新规划、免除学杂费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等,农村经济有了并继续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民具有了相对较高的品牌意识。此种特点尤其在安丘市场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此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利好消息,将为众多以“三农”服务为主体的农资企业提供广阔的天地。现在摆在农资企业面前的则是能否抓住这一大好市场机遇,以农民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对产品和品牌进行重新的梳理和提升,对营销组织结构进行变革,以实现企业的最大化增值。
参考文献:
[1]欧阳强斌.中国农业物流研究:
[2]丁俊发.解决“三农”问题物流大有可为.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12
[3]邬跃,张涵.农资物流连锁的盈利模式.中国商贸,2007.7
[4]佚名.五种农资连锁经营将受扶持.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6.湖南省软科学计划基金项目2009 对现在农资公司公司发展方向的思索2010-02-06 14:06:00|分类: 经营管理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第五篇: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钱金云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独特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活力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竞争的能力,而且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是全社会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成份,是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渠道,是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又是市场竞争的弱者。为了弥补市场缺陷、保护公平竞争,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有必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根据国家五部委局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已占全国的60%、57%、40%和60%以上,并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从农村转移出来的约2.8亿劳动力,大多数也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税收来源,增加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它们成为创造就业机会、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以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为确保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所需投资较少,并能够充分利用各地分散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它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方式灵活,管理成本较低,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强,并且有利于发挥从业人员的创造性。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加快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快了一批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它们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并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及分工协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现代经济中,对于活跃市场,推进改革,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我国各类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及障碍。
2.1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筹资困难,资金不足是目前我国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尤为突出。中小企业由于资本实力较弱,市场知名度较小,融资人才缺乏,因而筹资难度比大企业大的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支持。再加上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基层缺乏自主决策权,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与贷款经营中的客观风险相悖,制约了信贷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利润率较低,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从而影响了信贷业务的展开。
2.2 技术落后,创新能力差。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长足进展,但是总体上讲,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信息匮乏,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没有成为多数企业的自觉活动。大多数中小企业属于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投入技术开发的经费约占我国研究经费的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中小企业只有13%设立科研开发机构;70%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只占当年销售收入的1%以下;82%的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发明和专利产品;75%的企业未通过IS9100国际产品质量认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技术创新任务紧迫,直接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2.3 人才缺乏,管理落后。
由于社会观念和认识的偏差以及企业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很多人不把私营企业看作是真正的就业,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吸收到所机需要的人才。导致企业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竞争不强,效益不高。我国中小企业中经营建材、冶金、矿产、机械、食品加工等粗放型低技术含量的企业占约为70%,从事高新技术及新材料的企业数量很有限。因此,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才紧缺这一问题将会显得越来越突出。当然,企业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相应的法规尚不完善的因素,也有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不高,技术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要求等因素。同时。还与政府的管理和政策引导因素有关,致使中小企业运行缺乏相应的环境条件和经验。
2.4 结构不合理。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不面全”的全能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较低。第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占用了企业的资金,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第三,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组织联系相当松散,缺乏密切的协作关系。大企业难以从中小企业那里获得低成本,高质量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而中小企业更是难以从大企业得到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无法通过企业专业化的分工来提高效益等问题。
2.5 竞争无序,扰乱市场的秩序。
各地的中小企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着低水平过度竞争的的问题。同类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竟相压价;企业为了在保持低价位的情况下获得一定的利润,有的偷工减料,降低产品质量;有的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市场秩序,同时,这种不公平竞争导致产品市场竞争无度,中小企业自身也较为被动,经营难度加大。
2.6 污染严重,破坏环境。
中小企业中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由于点多面广,管理困难。加之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企业领导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导致治理“三废”的力度小投入少,措施不力,企业生产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中小企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3.1 改革产权制度,建立科学的组织形式。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先导,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已经成为当前中小企业改革的关键。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对于盘活中小企业存量资产,为企业引入新机制、积累资金优化产业结构和产权结构,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可以区别自身的具体情况,采用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各出售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对于那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应以法实行破产。通过以上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产权形式和组织结构。
3.2 转变观念,加强企业管理。
中小企业应该彻底抛弃“小而全”的经营思想,围绕自己的核心能力进行经营,将非核心的业务,非核心专业部分,通过“外包”等形式,分给其他厂家去做,自己则专心致志地做最专业的业务。从而发挥自身优势,建立起“专、精、特、新、优”的战备思想。同时,中小企业在管理上要转变观念,抛弃那种经验式、粗放式、家式专断式的随意管理,建立建全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制度,并辅之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同时还应重视人本管理。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能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现代成功企业的经验充分证明了挖掘人的潜能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其次要注重风险管理,企业经营过程也是企业合理承担风险并取得风险报酬的过程。通过投资组合的选择来分散、降低和避免风险,提高风险报酬率和经营安全性。而风险管理就是在经营中化风险为安全,抓住机遇,取得竞争优势。还要重视战略管理。中小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把战略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做到长远目标明确,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避免企业全局决策的失误,保证内部机制灵活,并做到依法经营。实行政策支持和政策引导,使其发展方向与现有产业链尽量搭接。中小企业的发展不能再走散、乱、差的道路,必须形成产业链才有竞争力。加快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企业的业务领域,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3.3 勇于创新,提高技术水平。
创新是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帮助中小企业成长的最有效方式。中小企业只有通过创新,对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与整合,提高有限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和创造市场的需要,才能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求得持续发展。首先要使企业成为具有“四自”的完全独立的经营者,必须建立企业法人制度,建立合理的国家、企业、经营者、劳动者的收入形成机制,建立自负营亏的自我约束机制,建立企业产权转让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正常秩序要求的、规范各企业间交易的规则体系,以降低交易费用,节约交易成本。其次中小企业应尽快确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战略,并尽快使创新成果商品化,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中,要把自立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结合起来。通过自立创新,研究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新产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先得优势,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
3.4 拓宽融资渠道,克服融资瓶颈。
一方面要完善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政策,消除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的体制和政策障碍,通过发展风险投资、创建风险基金;利用二级市场,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开展中小企业金融互助使用等形式,来解决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问题。
另一方面,要建立建全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国家要建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基金和机构,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的资金渠道,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上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以调动和引导社会创业投资者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和整顿现有创业投资公司的经营行为,允许一部分国外创业投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帮助拓宽融资渠道。
3.5 加大政策扶持,整顿市场秩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国应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应逐步建立国际通行的中小企业政府扶持政策体系,建立包括财政税收政策扶持体系、资金融通体系、信用保证体系、创新促进体系在内的中小企业发展社会化促进体系。我们应全面落实《中小企业促进办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制度,创造公平市场环境;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指导。资金融通、信用担保、创业培训、产业指导、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对外交流等多方面的服务。总之,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中小企业成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罗江.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经济问题探索,2001.5
[2] 张景青,冯进跃,黄蕴华.中小企业的处境分析和政策建议.经济问题探索,2001.4
[3] 史忠良.促进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问题研究.当代时经,2001.4
[4] 张政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创新政策制度环境[J].中国诚信,2005.10
[5] 张继刚.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