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复合材料力学研究与教学的先驱之一
我国复合材料力学研究与教学的先驱之一
下一页 1 2 周履(1917—),结构力学和固体力学家。长期从事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和弹塑性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复合材料叠层板的弯曲和屈曲分析的研究工作中作出了贡献。
周履,1917年4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县的一个书香之家。祖父是清朝举人,担任过地方官员和驻奥地利外交官员,做官时重视兴修水利,所筑堤坝被称为“周公堤”。父亲周宗清早年留学德国,攻读医学,是个反帝爱国、进步的无党派知识分子。母亲王宗浈,支持并参与周宗琦的爱国进步活动,曾经亲自给新四军送过药品。受家庭的熏陶,周履青少年时就喜爱读书,养成了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习惯。1934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1942年上海沦陷,日本侵略军进驻租界,周履不愿过亡国奴的生活,遂只身离家转赴内地,到重庆綦江铁路工程处任帮工程师,在农村工地的艰苦条件下为抗日战争效力。后来,他抱着“科学救国”的幻想,于1944年底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进修。他选修的课程之多,使他的导师都无法理解地惊问道:“你不要命啦!”1946年,他仅用一年时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当时正值抗战胜利,他以为国家富强有望,毅然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奖学金机会,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返回祖国,在上海市工务局技术室担任技士。但是当时社会政治腐败,经济崩溃,民不聊生,使周履痛感知识分子仍然报国无门。1947年,他再度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1950年,他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并在麻省波士顿市杰克逊·摩兰德工程咨询公司任工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祖国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消息使他十分激动,加上父母及其他亲友的宣传动员,重新燃起了周履的报国心、爱国情,他于1951年重返祖国,历任岭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原华南工学院)教授至今。
回国后,周履亲身体验到祖国建设迫切需要人才,因而将其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去。1954年,他组建了结构力学教研组,并着力抓教学法建设,编写讲义、指导青年教师、健全试讲制度等,使教学工作日益走上正轨。他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亲自为中、青年教师举办多期学术讲座。1956年,他率先招收副博士研究生,促进了土木系学术水平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周履以其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精神赢得了广大学生和中青年教师的爱戴,因此于1956和1958年两度被评选为广东省教育先进工作者。1960年,华南工学院成立数学力学系,周履调任该系结构力学教研组主任,后任系副主任。他根据土木系的成功经验,为应用力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周履一贯主张大学教师既要担任教学,也要从事科学研究,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表率。50年代,他在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积极研究结构设计,并以其思想活跃、见解独到,深受同行们的赞誉。例如,针对当时结构力学界对“力矩分配法”的过份崇拜,周履正确地评价了该方法在学术上的地位,指出它实质上是数学中的迭代逼近法,而在运算时赋予了直观的物理概念,使工程人员易于掌握。他认为,对古人和洋人的好的东西是应该学习的,但不要盲目崇拜,以至迷信。50年代后期,为适应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寻求更合理的设计理论,周履把科研方向转移到塑性理论方面,是我国最早从事塑性力学研究的学者之一。70年代末,他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承担了复合材料力学这个新课题。他主持建立研究室,组织培养研究梯队,筹建中国力学学会复合材料专业组,多次参与筹备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在宣传和推动我国复合材料的研究方面起了带头作用。1963年1月,周履遭歹徒袭击,大脑受重伤,留下后遗症,且体质孱弱,慢性疾病不断。几十年来,他在与病魔的顽强抗争中坚持带病工作,依然为寻求更合理的设计理论和推进我国复合材料力学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寻求更合理的设计理论
早在美国学习时期,周履对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就有很深的造诣。40年代末,随着厚壁结构在工业建筑中的使用增多和大型块件的兴起,作为结构单元之一的深梁引起了工程界巨大的兴趣,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周履也注意到了这一研究动向。
深梁一般可分三类:受周期荷重作用的无限长梁、受非周期荷重作用的无限长梁和有限长深梁。前两类问题可用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积分求解,第三类问题的求解比较困难,当时还甚少研究,原因是不易满足所有边界条件。周履在《深梁的分析》一文中采用了应变能方法,用两个应力函数相叠加求得了有限长深梁的应力公式,画出了曲线,并和有限差分法以及经典梁理论进行了对比,这在当时条件下,是属于首创性的工作,有较大的理论和使用价值。
后来,他又在美国《土木工程》学报上发表了《深梁中的应力》一文,按弹性平面应力问题给出了各类荷载作用下分布的数值解。这对当时结构工程界深入了解深梁的特征和指导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于1953年2月对这篇论文进行了讨论,还出版了讨论文选。当时有些著名教授如M.古兹曼(Guzman)和J.路易塞尼(Luisoni)亦参加了讨论,并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认为单跨深梁的分析是一个困难问题,作者的差分解是相当成功的,与光弹性实验比较,当高跨比为1时,跨中截面最大弯曲应力的误差不超过20%。周履在这篇论文中列出的数据和图表,已为后人引为设计依据。
为了适应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寻求更合理的设计理论,从1954年开始,周履把研究的主攻方向移到塑性理论方面。当时,我国全面学习苏联,在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设计等方面都部分采用了按极限状态计算的方法。为了适应工程实际的需要,周履努力学习塑性力学,研究了大量的资料。他通过举办讲座,积极宣传和推行极限设计理论,向中青年教师介绍了这一领域中重要作者的工作。
1956年,周履在校庆报告会上作了“塑性理论中的极限定理及其应用”的报告。这是一篇很有意义的综述报告,引起工程界极大的关注,被国家建委主编的《经验报导》杂志所刊用。后来,他又参加了《土木工程》学报关于《杆件系统中极限荷重的计算》一文的讨论。他在讨论文章中阐明的观点得到作者李立和同行们的好评。
1956年,周履出席了全国第一届力学大会。这一年,他首次招收了副博士研究生。根据高等教育部规划的分工,他与清华大学一道率先研究薄壳理论和推广薄壳结构设计。为了给研究生和年轻教师打基础,他主讲了В.З.符拉索夫(Власов)专著《薄壳理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一书。他对该书许多公式都认真推导,发现了不少错误或刊误之处。有人评论说:“国内还很少有人像周先生这样仔细地钻研这本巨著。”
率先研究复合材料力学
1978年,周履应教育部科技局的邀请,参加了教育部理论与应用力学规划会议,接着又参加了全国的力学规划会议。国家宏伟的发展规划给周履以巨大的鼓舞。他放弃了原已准备申报的研究项目,承担了新兴学科复合材料力学的研究。当时,我国虽在玻璃钢方面的研究已有相当的基础,但在复合材料力学领域几乎还是未开垦的“生荒地”,既缺乏资料、设备,也缺乏受过这方面训练的人才。周履认识到这一学科的研究对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立志组织队伍攻克这一科学难关。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他主持筹建研究室。通过国外亲友,他个人订阅了几种国外期刊和书籍,提供并指导研究室的同志们学习。他不顾自己身体多病,亲自为大家讲授“张量分析”和“复合材料细观力学”,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1980年3月,根据中美文化交流协定,他受教育部委托,聘请美国南方大学R.M.琼斯(Jones)教授来华讲学和交流,组织了我国复合材料力学第一次大规模的学术活动。5月,他又邀请美国复合材料首席科学家、美国复合材料杂志主编蔡伟伦教授访华,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学术座谈,同时邀集了国内部分单位代表进行商讨,组织与协调我国复合材料力学的研究工作。在王震鸣的建议下,周履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大连工学院等单位磋商并发起筹建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委员会复合材料力学专业组,经批准,周履担任了专业组第一任组长。
周履认识到,复合材料的发展必须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因此,他积极推动各种联合形式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为了联合活动,他担任了中国航空学会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通过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宇航学会的共同努力,从1980年起,我国定期举行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迄今已举行了6届全国性的和2次国际大型学术交流会。近年,他又参与筹建了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并当选为副理事长。
身为教育工作者的周履,深知培养人才对发展科研事业的重要性。他在研究室内建立并坚持定期进行学术讨论的制度,精心指导和培养研究梯队。他在我国率先招收了复合材料力学方面的硕士研究生。1980年7月,他接受教育部干部局的聘请,委托范赋群为全国力学讲习班首次开设复合材料力学课程,并出版了《复合材料力学通讯》内部交流资料,达到了宣传、普及的效果。为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需要,他应高等教育出版社之约,与范赋群合作撰著了《复合材料力学》教材。该书较系统地反映了周履等人对复合材料力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其中并包含有作者们的研究成果。
鉴于复合材料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许多基本理论问题有待继续发展。譬如,现有的复合材料细观统计断裂理论,实质上是套用了最弱环统计链式模型。它无法描述真实复合材料的非自相似随机扩展的破坏方式。周履及其同事们创立了随机扩大临界核、亚临界核理论,用统计断裂力学的方法定量地描述了复合材料的多种形式的就位强度。这一工作被同行们认为是突破了现有的理论构架,可望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又如,现有的结构临界力的线性理论,用于求解具有几何和或物理耦合变形的复合材料结构,有时会得出不真实的结果。这一问题已为国内外学者所注意。周履及合作者们在指出问题的同时,提出了“非线性-耦合前屈曲二级线性-一级线性”的临界力理论,将后屈曲理论转移到了前屈曲,并可给出满意的结果。
周履在注重复合材料力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对求解方法的研究。1980年,在全国第一届计算力学学术讨论会上,周履应大会主席钱令希之邀,作了《复合材料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法及计算机化简介》的综述报告。在这篇报告中,他强调了复合材料的特点,介绍了复合材料细观和叠层分析的有限元方法,以及叠层破坏的宏观分析,他强调指出了计算机在复合材料力学分析与计算中的重要性。这是我国计算力学领域中涉及复合材料最早的一篇综述报告。
在《双模量复合材料十字叠层矩形薄板的弯曲》一文中,作者们首次成功地将加权残数法用于双模量复合材料,表明了该方法用于双模量材料的可行性及该文所用试函数的有效性。该文发表后,有关评论认为“用加权残数法分析层合板弯曲问题已基本上解决了”;该文内容被收入有关加权残数法的专著;其方法后来被引用到厚板问题、热应力问题及叠层扁壳的弯曲问题。下一页 1 2
第二篇: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筑力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是学习后继职业技术课程和从事技术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高职教育要求、学生素质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等,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环节、师生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有其鲜明的特点。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其中重点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高职教育要求、学生素质特点以及笔者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对《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1]
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来才大力发展,高职院校大部分由中专院校升格而来,教师一般来自中专院校或本科院校或研究型院校。高职教育有别于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理念和本科教育理念都不能很好的适应高职教育,因此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本着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理念,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特点,我一方面经常参阅相关资料、信息,学习高职教育文件,高职教育教学论文,不断学习高职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院督导交流思想,听取合理建议。在讲授《建筑力学》时,由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完整性转变重视知识的实用性;由单纯理论讲解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不仅仅面对课本,有时还面对的施工现场、教学模型等;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交流、讨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由单一以分数来评定学习效果的结果性考核转变为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出勤率、回答问题、作业和小测试、考试等方面的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全过程考核。高职教育理念逐渐清晰,教育理念的转变带来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2、优化教学内容
《建筑力学》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基础课程,以物理学、数学为基础,整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结构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职业技术课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由于它以物理学、数学为基础,知识点多,难度大,并且高职教育要求减少理论课时,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甚至还有些同学在高中学习文科),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对于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以及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暂时用不上的知识点不在课堂上讲授,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学方式去拓展视野;对于难懂的知识点注重实践应用而弱化理论推导;对于在教材中整合不当的问题进行修正。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必须讲透,不能完全受课时的限制。比如平衡条件、内力,是强度计算十分重要的基础,并且对于不同的计算结构简图,表现形式又不相同,初学时很容易迷惑。因此在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合理安排课时。
总之,讲授的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让学生感觉它有用,而不是难,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进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
受,很少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模式下很容易疲劳,养成依赖性,思维懒惰、僵化[2]。而高职教育不仅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应转变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启发、引导、讨论、自我发现下掌握知识。
4、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授课时,不能单一采用课堂讲授法,而要积极采用更适合学生积极参与的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3],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挂图、构件模型来演示结构或构件的受力和变形。
5、抓好课程考核环节[4]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采用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纪律性、作业表现、考试成绩,重能力和素质的全过程考核[3]。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包括学习态度、出勤率、回答问题、作业和小测试等方面,分别占有一定的权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让学生对阶段性学习进行检测,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找准努力的方向;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题型丰富多样,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等。
6、加强师生交流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十分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乐意接受的学习方式,以及自身授课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调整安排授课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力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以后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高职教育贡献一份力量。参考文献:
[1] 丁晓玲 曾桂香.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力学教学与教学改革交流会学术论文集,2006
[2] 张亚芳 禹奇才.建筑力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刍议.广州大学学报,2002(3)
[3] 张立柱 关于《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辽宁师专学报,2005(1)
[4] 罗银燕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科技信息,2006(5)
第三篇:建筑力学研究的对象
建筑力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杆件和杆件结构
结构按几何特征分:杆件结构、薄壁结构、实体结构
杆件结构分:梁、拱、桁架、钢架、组合结构
建筑力学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力的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改变时,力的作用效应也要随之改变
单位牛顿1kgf=9.8N一吨=10KN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静力学又称为刚体静力学
静力学的基本公理:二力平衡公理、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推论一: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推论二:若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则地三个力的作用线必须通过该交点(三力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找到作用点明确对象)
三个力交于一点,物体不一定平衡
根据斜边求领边乘以弦值,根据领边求斜边除以弦值
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某轴其投影等于零,当力的作用线平行于某轴其投影等于本身。力系的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时代数和称为合力投影定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除了使物体产生移动效应外,还可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
力矩是反应力对物体转动效应的物理量 M=Fd
正负表示转向,力对矩心逆时针转动取正号,对矩心顺时针转动取负号,力偶矩同理 力的平移定理:作用在刚体上的力F
第四篇: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 摘要] 教学督导是高校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对教学工作的“督”和“导”活动, 是高校对教学质量的监督、控制、评估、指导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本文重点探讨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关键词] 督导队伍建设;现状;对策
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开展及其成效的基本保证。高校教学督导人员担负着行使督导职权、实施督导工作的重任, 他们的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督导工作的成效。要全面提高教学督导的质量与水平, 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保障作用, 就必须切实重视人员的选配和素质的提高, 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
一、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一)高校教学督导队伍老化现象严重
总的来说, 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 队伍老化现象严重。出现这种情况和督导制度创建初期的指导思想有关。高校教学督导人员任职条件里明确规定督导人员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有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 还要有副高以上专业职称。因此要选些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来任教学督导人员。另外, 老同志担任督导人员具有一定的优势,凭借其事业心和个人声望能更好地开展督导工作。但督导队伍的年龄老化问题已影响着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发展。首先, 教学督导工作需要常跑到各教学单位听课、检查、交流、指导, 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老同志有限的精力和体力可能会成为督导工作顺利开展的障碍。其次,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教育改革的力度、深度、广度不断加大, 教育领域的新思想、新政策不断出现, 老同志在适应新形势方面比不上中、青年人。第三, 教育督导制度会逐步完善, 将采用依法督导, 以操作评估指标体系来完成任务, 工作的科学化、技术化成份越来越高, 单纯依靠老同志个人经验和声望进行督导工作已不能适应教学督导发展的需要。(二)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总体上看, 我国高校教学督导人员的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首先, 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 难以涵盖各类教育。其次, 知识结构不合理, 难以担当督导重担。再次, 由于教学督导的教育行政监督职能被弱化,导致了督导人员自身定位的偏差。最后, 督导人员的督导工作水平和能力与时代发展要求相比, 尚待进一步提高。一些督导工作人员在督导理念、督导职业精神、督导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 与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和督导工作相比, 仍有不小的差距, 亟待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
(三)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运行机制不到位
首先, 教学督导人员的选拔缺标准。我国高校的教学督导人员一般采取由学校校长直接聘任、由院系推荐、督导人员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从本校离退休教师和校(院)领导、管理人员中选聘, 也有个别教学督导人员由在职教师或领导兼任。教学督导人员的选拔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可供参考, 显得随意性很大, 很难保证督导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其次, 教学督导人员配备不足。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人数一般是5—10 人, 从教学督导工作的任务上来看, 这样的人数是不够的, 难以满足“督教”、“督学”、“督管”的任务。第三, 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缺计划。提高高校教学督导人员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培训, 目前, 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培训工作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 有的高校偶尔想起来了才给其进行培训, 有的高校甚至从不对督导人员进行培训, 高校教学督导无规划和计划可言。
二、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的主要方略(一)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
经济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勃勃生机。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不断在变化, 这就要求高校教学督导的思路、原则、范围、标准等也要随之改变。教学督导队伍建设要与时俱进, 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实事求是地解决督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督导实践中, 既要继承督导工作的一些好传统、好做法, 又要将先进的现代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文科学及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到督导工作中来, 不断更新教学督导的思路、手段、方法, 增强队伍的权威性和督导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用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去指导实践, 推 动督导工作的切实开展。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督导理念
教学督导的根本目的不是抓老师的问题, 而是帮助、促进老师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各个督导成员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要从老师的角度出发, 进行换位思考。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教师那种渴望被社会肯定、被他人尊重, 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性, 把督导工作从原来以检查、监督为主转为鼓励和提倡为主。要抱着向教师们学习的态度, 怀着去发现好的教学典型和总结成功经验的愿望, 了解教学改革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听取师生对教学工作的要求、呼声和意见, 诚心去发现、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 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要摒弃去监督、去检查、去考察的心态, 在评教中以同行的身份出现, 尊重教师,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以谈心的方式、商讨的方法, 以共同研究切磋的精神, 做到启发点化、引导激励改革教学, 使教师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三)增强时代的督导意识
高校教学督导员队伍的建设, 要与时俱进, 要使其成员具有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交流意识。
首先, 学习意识。在高等教育督导发展中会不断出现新变化和新情况,督导队伍中多是离退休教师和干部,在接触和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文件时,往往滞后于在职人员, 这就需要学习,增强自觉学习意识, 要建立学习制度,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 以分散个人学习为主, 定期组织专题讨论, 使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求真务实,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 促进督导 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其次, 服务意识。需增强每一个教学督导人员的服务意识, 把教学督导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放在服务上, 坚持从“督”入手, 在“导”上下功夫, 针对不同的对象,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次, 创新意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 高校教学工作将面临更多的矛盾和问题, 这就要求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教学督导人员要转变观念, 努力成为能力强、水平高的引路人和研究型、创新型的教育行家。
最后, 交流意识。交流意识对每一个督导人员来说是必不可缺的, 只有通过交流, 才能增进理解, 增强凝聚力, 促进各种问题的及时解决。此外,教学督导工作要定期召开督导工作交流会, 对业务理论进行学习讨论, 交流体会, 以总结教学督导工作的得失, 提高督导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 还要加强高校间有关教学督导工作的交流和研讨活动, 以促进和提高各教学督导 工作的实效。
(四)实行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创新
机制能够规范人的行为, 给人提出要求, 给人以压力, 激励人不断进取, 开拓创新。因此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应该重视制度的作用, 从制度建设着手, 以切实发挥教学督导队伍的功能。1.设置相对独立的教学督导机构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督导机构不是独立的部门, 基本上都是挂靠在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如教务处), 依据教务处的工作安排开展督导活动, 这样做形成了“ 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 有失公正性与权威性, 其监控力度与监控效果不可避免地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设立相对独立的教学督导机构,在学校直接领导下, 与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密切联系而又独立于外的专门负责承担教学监督、指导、评估以及咨询。这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高校教学督导制度, 它在比较客观、公正的立场上, 协助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指导, 严格教学过程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促进教风学风建设,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另一方面, 按照“检查督促, 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指导改正”的思路, 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协助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对教学工作的绩效进行调查研究、质量分析、检查监督, 以此为基础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 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2.严格遴选教学督导人员
借鉴国外的经验, 我们认为应该严格地遴选教学督导人员, 不能把教学督导室作为所有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 要严把入口关, 必须择优遴选那些政治素质好、政策理论水平较高、敬业爱教、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教育规律和教育管理工作的、为多数人所公认的教育专家和干部, 组成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教学督导队伍, 并在督导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督导能力。要求他们工作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平等友善;要求他们不仅要熟悉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还应尽快了解并逐步掌握相近专业、甚至无关联专业的基本知识, 进一步扩充知识面;要求他们积极学习教育理论, 掌握教育规律, 熟悉教育管理方法, 不断提高督导能力。应该从思想、知识、经验、能力、性格等方面确定标准, 进行公开选拔考核后再聘用。3.加强教学督导规章制度建设
制度是开展工作的保证, 也是做到有法可依的坚实基础。由于目前高校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因而会带来工作的随意性增强, 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保证。加强高校教学督导制度建设应从实际出发, 包括教学质量督导规章、督导评估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督导人员档案管理办法、督导人员信息反馈机制、督导人员的培训与聘任制度、督导人员工作守则等等。(五)提高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综合素质
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通过其成员的综合素质体现出来的。新时期对督导员的素质、能力、品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督导员不仅要熟悉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还应尽快了解并逐步掌握相近专业和更广博的专业基本知识, 要了解当今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此, 高校要给督导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和规章制度, 学习教育理论, 掌握教育规律, 熟悉教育管理方法;要让他们走出校门, 与同行进行交流;要在督导员上岗前进行一定的工作培训。惟其如此, 才能提高督导能力及其督导工作的实效性
第五篇: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1
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 易 曾 权 编 编 辑 说 明
一 本《书目选编》主要供翻译研究人员、外语院校系师生、翻译工作者以及相关人士使用。
二 本《书目选编》收编翻译研究图书,选择性地收编翻译教学图书和翻译研究/教学/实践工具书,兼收一些涉及翻译家、翻译管理以及翻译经营等方面的图书。
三 本《书目选编》正文条目按照图书作者/编者/译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音序或拉丁字母顺序编排。四 本《书目选编》中有些图书,从书名上看不出而实际上是翻译研究图书。这类图书一律收编。五 由于编辑客观条件有限,本《书目选编》还存在遗漏、差错和不足,欢迎读者指出,以便今后修订书目时增添、修改和弥补。
目 录
一 我 国 翻 译 研 究 与 翻 译 教 学 书 目(1—30页)翻译理论•翻译史•佛经翻译•翻译教学•英汉/汉英 翻译•文言/白话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
二 我 国 翻 译 研 究 与 翻 译 教 学 书 目(30—36页)除英语外的外国语与汉语双向翻译研究和教学书目
三 我 国 翻 译 研 究 与 翻 译 教 学 书 目(36—37页)少数民族地区语文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书目、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双向翻译研究和教学书目
四 我 国 翻 译 研 究 与 翻 译 教 学 书 目(37—45页)一)台湾地区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 二)香港地区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 三)澳门地区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
五 我国翻译、引进出版国外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书目(45—49页)六 我国翻译研究、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工具书书目(49—51页)
一 我 国 翻 译 研 究 与 翻 译 教 学 书 目
翻译理论•翻译史•佛经翻译•翻译教学•英汉/汉英 翻译•文言/白话翻译研究与教学书目
安菊梅.英汉翻译教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巴金等.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王寿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855页.白靖宇.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17页.包惠南.语法与翻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9.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50页.包惠南,包昂.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技普及出版社,2001.350页.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336页.包家仁.汉英句型比较与翻译.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6页.保清,符之.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343页.鲍刚.口译理论概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43页.北京大学西语系法文专业57级全体同学集体编.中国翻译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西语系,196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书编委会编.语言与翻译(论文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本社编.导游翻译经验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3.121页.本书局编辑部编.英文翻译指南(2册).上海:文艺书局,1933.卞立强.卞立强:一个翻译家的轨迹.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202页.蔡基刚.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98页.蔡小红.口译评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66页.蔡新乐.翻译的艺术哲学——文学翻译的含意本体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蔡新乐.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翻译研究的第三条道路、主体间性与人的元翻译构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84页.蔡新乐.翻译与汉语——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55页.蔡新乐.相关的相关:德里达“„相关的‟翻译”思想及其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05页.蔡新乐,郁东占.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曹菡艾,赵兴民.联合国文件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曹雷.过去的回响——六十部译制片配音笔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240页.曹明伦.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415页.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289页.曹顺发.走近可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158页.曹顺发.走近“形美”:古汉诗英译实践点滴.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28页.曹汀.关于翻译标准的几个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曹炜等.文言文今译方法和规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柴明颎主编.口译的专业化道路: 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论文集,英文、中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58页.柴秀娟.翻译描述中的语域 : 英汉虚构类翻译平行语篇的语域分析模式(英文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常玉田.经贸汉译英教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263页.常玉田.经贸英译汉教程.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520页.车丽娟,贾秀梅主编.商务英语翻译教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陈艾莎主编.飞行翻译教程.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371页.陈达编.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成都:巴蜀书社,2003.232页.陈德彰.英汉翻译入门(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陈德彰.翻译辨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80页.陈德彰.中国人最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240页.陈登,谭琼琳.英汉翻译实例评析.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1998.陈定安.英汉修辞与翻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84页.陈定安.翻译精要.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84页.陈东成.文化差异与翻译.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0.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000.521页/527页.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37页.陈光火主编.电子翻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陈浩然.外贸英语翻译漫谈.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3.陈浩然.外贸英语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7.258页.陈浩然.外贸英语翻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2000.陈宏薇主编.汉英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陈宏薇,李亚丹主编.新编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46页.陈建平.法律文体翻译探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陈洁等编.英语口译技巧.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陈菁.口译交际过程中的跨文化噪音.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80页.陈茂新.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415页.陈明瑶,卢彩虹.新闻英语语体与翻译研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234页.陈蒲清.文言今译学.长沙:岳麓书社,1999/2000.陈清贵.翻译与翻译教学.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陈清贵,杨显宇.翻译教程.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陈秋劲,Richard B.Baldauf, Jr.;David Gordon Etheridge编.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30页.陈生保.英汉翻译津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陈仕彬编.金融翻译技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389页.陈淑华.英语修辞与翻译(英汉对照).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0.陈树培编.英汉报刊翻译常见错误.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304页.陈苏东,陈建平.商务英语口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陈苏东,张新红,李明主编.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62页.陈廷祐.英文汉译技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2001.陈廷祐.跟我学翻译——英文汉译技巧.北京:华龄出版社,1994.陈伟.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目的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17页.陈伟.翻译与词典间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27页.陈文伯.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537页.陈文伯.教你如何掌握汉译英技巧.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陈文伯.译艺:英汉汉英双向笔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493页.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5.377页.陈文伯.译艺:英汉双向笔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382页.陈翔主编.同传捷径——英语高级口译技能训练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81页.陈翔主编.同传捷径——高级英语口译实战演练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陈小慰编.语言▪功能▪翻译——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陈小慰编.新编实用翻译教程.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52页.陈新主编.英汉文体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19页.陈秀等编.浙江省译家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17页.陈胥华.英汉对译指导.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1984/2000.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陈肇雄主编.机器翻译研究进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陈振东编.英汉汉英口译基础教程.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92页.陈中绳.英译汉病句分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陈中绳.汉英词语翻译漫谈.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陈中绳,吴娟.英汉新词新义佳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0.陈忠诚.词语翻译丛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2000.陈忠诚.汉英、英汉词语翻译趣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278页.陈忠诚.法窗译话──法律翻译絮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295页.陈忠诚.英汉法律用语正误辨析.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陈忠诚.法苑译谭.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04页.陈忠诚.汉英语对译正误辨析.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390页.陈忠诚.汉英词语翻译漫话.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259页.陈忠诚,陈国权,陈新.译仁译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55页.陈忠诚,吴幼娟.词语翻译丛谈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498页.陈忠诚,吴幼娟.词语翻译新话.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陈忠诚,吴幼娟.词语翻译趣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54页.陈忠诚,吴幼娟.辞书与译事.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306页.陈忠华.科技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陈宗余等.现代英汉对译常见错误1000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成昭伟编.简明翻译教程(英文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312页.成昭伟.文学翻译概论(英文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418页.成昭伟主编.新英汉翻译实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02页.成昭伟主编.新汉英翻译实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96页.程尽能,吕和发主编.旅游翻译理论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35页.程永生.描写交际翻译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445页.程永生编.汉译英理论与实践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13页.程镇球.翻译问题探索——毛选英译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程镇球.论汉译英的几个问题(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程镇球.翻译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14页.褚东伟.商业翻译导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68页.褚东伟,马云霞主编.新编经贸英语翻译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84页.楚至大.翻译理论与实践——桑榆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271页.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54页.崔长青, 张碧竹编.翻译的要素.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崔永禄等.实用英语口译(英汉)新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崔永禄主编.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520页.崔永禄等主编.新编英汉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306页.戴剑飚主编.专业翻译实战速成.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008.218页/240页.戴明瑜等主编.译苑人物.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戴文进.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99页.戴延年等编.中国外文局五十年•大事记(1、2).北京:新星出版社,1999.465页(1),439页(2).戴云主编.研究生英语译写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43页.但汉源.翻译基础:原理与方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但汉源.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党金学.中外翻译理论选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丁菲菲主编.翻译入门——汉译英.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46页.丁树德.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327页.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413页.丁小丽,程华主编.商务英语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10页.丁孝文.实用英语口译捷径手册.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276页.东万育.实用科技英语翻译.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董国忠.英译汉须知.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董乐山.译余废墨.北京:三联书店,1987.231页.董乐山.董乐山文集(第二卷).李辉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24页.董乐山.西行的足音.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90页.董力争.医学英语翻译技巧.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138页.董明.翻译:创造性叛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17页.杜碧玉主编.法律口译教程.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316页.杜承南,文军主编.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杜建慧等.翻译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330页.杜瑞清,党金学主编.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术论丛(第六卷)——翻译的艺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