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的认识》课堂实录

时间:2019-05-15 05:0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桔子的认识》课堂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桔子的认识》课堂实录》。

第一篇:《桔子的认识》课堂实录

活动目标

1.在摸摸、看看、闻闻、吃吃中认识橘子。

2.学剥橘子,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宝宝学习与他人分享食物

活动准备

1.神奇口袋一个,老师用的毛巾一块。

2.每个碟子里一个橘子用湿毛巾盖好活动过程

一、师幼问好:

宝宝们(诶)今天我们小托班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宝宝一起转过头去看一看,这些老师啊都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我们宝宝一起跟老师们招招手,打个招呼,你好,你好。

二、激发兴趣导入课题老师要上课了,请宝宝转过来小眼晴看陈老师,跟老师一样坐坐好,坐的好的宝宝待会有好东西吃哦。

1.出示神奇的口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宝宝猜猜看,这个神奇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让宝宝自由的说说

2.宝宝上来摸橘子里面到底是什么好东西呢?现在我请宝宝上来摸一摸,想摸的宝宝举手,请2~3个宝宝上来摸,并请他悄悄的告诉我摸的是什么。

3.到底是什么呢?陈老师来把它请出来,看好啦,看,是什么啊?(橘子)对了,是橘子,刚才有的宝宝猜对了,我们一起为猜对的宝宝鼓鼓掌。

4.认识橘子

(1)宝宝们看看,橘子是什么形状的?请2~3个宝宝说。大家一起说。(圆圆的或者圆形)对了橘子是圆圆的或者说是圆形的。

(2)再看看橘子是什么颜色的?请2~3个宝宝说。大家一起说。(黄色)你们说的真好,这橘子是黄色的。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宝宝都知道了橘子是圆圆的,黄颜色的。

5.幼儿尝试剥橘子那你们喜欢吃橘子吗?那你们知道橘子要怎么才能吃吗?(幼儿说要剥了皮才能吃)那你们会剥吗?(不会、会的)老师教你们一个办法,先找到橘子的一头,用大拇指掐进去扣一个洞,然后从洞口一点一点把皮剥掉。(老师边剥边讲解,幼儿观看)剥下来的橘子皮要放在哪儿?(碟子里,然后再扔到垃圾楼里)看,橘子皮剥掉了,你们闻到橘子的味道了吗?是什么味啊?(香香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橘子肉是怎么样的呢,老师把它一分两半,告诉宝宝橘子肉是一瓣一瓣的,像个小船,像月亮,我们吃的时候也要一瓣一瓣的吃。

宝宝们都想吃橘子了吧,老师在每个宝宝的位置上都藏了一个橘子,请你把你的小椅子轻轻的搬过去,坐下来,先用湿毛巾擦擦手,然后再剥橘子。

(1)让幼儿尝试剥橘子,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剥橘子完之后教育幼儿果皮要扔到垃圾桶)

(2)在幼儿剥橘子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闻一闻,橘子香不香,看一看,剥开的橘子肉是不是一瓣一瓣的,像小船一样。

(3)宝宝剥完吃橘子,宝宝吃橘子时,提问宝宝:橘子吃在嘴里是什么味道的。

(4)教师小结:橘子吃起来酸酸的,甜甜的,营养很好,宝宝要爱吃橘子。

三、分享食物

1.看客人老师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他们也想吃橘子怎么办呀?(让幼儿尽情的说)

2.今天小托班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把好吃的橘子分点给客人老师吃吃好吗?(幼儿送橘子给客人老师吃)教师及时表扬主动送橘子给客人老师的宝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各种感官感知橘子的形状、味道等特点。

2、乐意参与活动,学习在教师的鼓励下尝试剥橘子。

3、初步了解橘子皮和肉的作用。活动准备:橘子、干净的盘子,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摘橘子,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出示教学挂图:这是什么?树上有什么?

2、我们一起把树上的果子摘下来,看看是什么?演唱由《苹果歌》改编的《桔子歌》:树上许多黄桔子,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桔子,身体健康多快乐。

二、请幼儿观察桔子的外形特征。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摘到桔子呀!老师把你们刚才摘的桔子全部都带了过来。(教师把桔子拿出)

2、看,你们摘了好多的桔子哦!(教师请幼儿每人上来拿一个桔子)

3、请幼儿进行观察:小朋友,请你们看看,你们手里面的桔子是怎么样的呢?它是什么形状的?它像什么呢?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摸上去感觉怎么样?闻一闻,什么味?

4、小结:桔子圆圆的,像个小圆球,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绿色,上面有细纹,摸起来滑滑的,闻起来香香的。

三、请幼儿学习剥桔子,观察并品尝。

1、你们想吃桔子吗?那我们应该怎么剥呢?

2、教师示范剥桔子,从上往下一片片地剥开桔子皮。并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将桔子皮剥开。

3、引导幼儿观察、品尝橘肉:橘肉露出来了。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呢?白白的须须能吃吗?

4、请幼儿进行品尝,鼓励幼儿连橘肉上的橘络一起吃掉,说说橘肉的味道是怎么样的?

四、了解橘皮、橘子肉的作用。

1、橘子皮可以用来做陈皮、泡橘皮茶,橘子肉可以榨橘子汁、做橘子酱。

2、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吃的含橘子成份的东西:小朋友,你们还吃过什么东西带有橘子的味道呢?

五、结束活动。

评点者:华中师大副教授

旷习模

武昌水果湖二小

张之仁 教

材:自编(一年级)教具与学具:桔子、小口袋、塑料杯、塑料盒、统计图、白纸。教学纪实:

师:今天上课的题目老师藏在口袋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桔子),这是什么? 生:桔子。

师:对,今天要认识桔子。我们看看这个桔子是什么颜色? 生:黄色的。

师:(出示一张黄色纸片,跟桔子进行比较),桔子的颜色跟黄色很象,很接近。还有人说说吗? 生:金黄色。生:比黄色深一点。

生:这个桔子的颜色有点象黄,有点象金黄。生:有的桔子是绿色的。师:这个桔子是绿色的吗? 生:不是的。

师:那你能说说这个桔子是什么颜色吗? 生:我说这个桔子是桔黄。

师:有人说这个桔子颜色是黄、金黄、桔紫,反正它跟黄色相近,但又不是黄。生:枯黄。

师:大家说说这个桔子什么颜色? 生(齐):桔黄色!

评:指导学生观察,通过比较和描叙,认识了各种层次的黄色,选择合适的词来表达。

师:(又出示一个桔子)这个桔子是什么颜色? 生(齐):绿色!

师:(又出示一个桔子)这个桔子是什么颜色? 生:金黄色。生:红色。

师:(出示红色纸片)象红色,可又不一样,对吧?这是什么样的红颜色? 生:浅红。生:桔红。生:深桔黄色。

师:我看刚才那个桔子是桔黄色,为了好记,就叫桔红艳,好吗?一个是桔红色的桔子、一个是桔黄色的桔子、一个是绿色的桔子。现在老师扮演一个没见过桔子的人。访问你,小朋友,桔子是什么颜色,你怎么告诉他。生:绿色、桔红色、桔黄色。

生:桔子有这三种颜色,有绿色、有桔黄色、有桔红色。

评:综合描述桔子的颜色。

师:哦,桔子有三种颜色,有的是绿色,有的是桔黄色,有的是桔红色,那人家一听再看见绿色的东西,他就想了,桔子有的是绿色的,这大概是桔子。看到了这个桔子,是桔红色的,这是什么玩意呀?大概是桔子。这个同学说得真好。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老师有个口袋,口袋里装有桔子、苹果、梨子。请一个小朋友上来,不用眼看,在口袋里用手摸出一个桔子给大家看。

评:教师引导儿童用手感知桔子的表面情况。

(一个学生在口袋里摸,正要将手摸到的东西拿出来,老师抓住了他的手)

评:教师用适合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描述自己的感觉。师:会不会摸错? 生:不会。

师:你怎么知道不会错? 生:因为苹果、梨子是光滑的,桔子上有好多小洞。师:要是他说对了,摸对了,大家为他拍手好不好!生:好。

(学生摸出的是桔子,大家鼓掌)师:这手真巧,不用眼看就能摸到桔子,这个桔子送给你啦。大家都想试呀,那我们每个人都试试!我为你们准备了口袋,口袋里有苹果,梨,你们别摸错了,凡是摸的是桔子,这个桔子就归你啦。摸到的桔子放在纸上。

(发给每个小组一个装着桔子的口袋,学生分别在口袋里摸,都摸出了桔子。)师:下面我们来一个剥桔子比赛,看看桔子里而是什么。我们比剥得好,不比快。看谁剥下的皮不碎。你会吗?剥了的皮放在前面,肉放在纸上。

评:引导儿童观察桔子的内部。

师:(出示一学生剥的皮)圆圆的桔子剥下的皮是这样的,象一朵花。现在大家举手告诉同学们,你看到的桔子里面是什么样的。

评:以下由老师引导儿童描述去皮之后的桔子的形状,可以看出学生丰富的形象思维。

生:不把它剥成一块一块,就是圆的,要是剥开,就象晚上的月亮。生:如果不剥成一块块的就象大皮球,如果剥开就象一个(切开的)西瓜。生:桔子剥出来的肉象个南瓜,剥成一块块的,象香蕉。师:看起来,小朋友们都看到了桔子里面是一片一片的。

评:教师及时为儿童提供合适的词语。师:你能数数桔子有几片吗?

(学生开始数,并将片数告诉老师)师:7片、8片、11片都有,不会错吧?(学生再数)

评:很有意思的是,有的学生周而复始地数,这既可以视作一种练习,也可以说是选择适当的数法。

师:我看有些同学数数时不小心又数回去了,大家剥开,一片片放在纸上数好吗?

(学生剥开桔子,并将桔子排列成形状各异的图形)

评:笔者在自己听课的位置上看到,至少有七种排列方式,表达了儿童在排列时不同的心态,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审美观点。

师:下而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统计,老师带来一张图,一年级小朋友也能看懂。(出示图表)如果你的桔子是9片,把布袋上黄纸片拿下来,然后粘在9片这个格子里,听懂了吗?下面把纸片取下来,一组组上来。

(学生拿纸片往图表上粘)师:要表扬一个小朋友,他刚才把小纸片贴到13片的一格里,可回去一数只有12片,他又上来把纸片从13片上撕下贴到12片上去,他是不是很认真呀? 生:认真 师:你们还有没有贴错的? 生:我的桔子只有9片,我贴到10片上去了。

(学生上来重贴。)

评:生动的科学态度的教育,毫无脱离教学内容的生硬的说教。师:我来数数几个小朋友的桔子是8片,几个橘子是9片。

评:这张统计图是由孩子们用老师事先准备在小布袋上的不干胶圆片亲手贴成的,它简洁、美丽,渗透了概率,集合、正态分布等方面的数学知识,又是以一年级儿童能接受的形式生动具体地展示出来,反映了教师深厚的功底和独具的匠心。

师:我要问了,桔子里有几片啦,应该怎么说? 生:有10片。

师:因为你的桔子是10片,是吗?如果我剥的桔子只有9片,那不是桔子呀。生:桔子有的是9片,有的是10片。

生:桔子有各种各样的,有的是8片,有的是9片,有的是10片,有的是11片,有的是12片。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生:不同意,我以前吃的桔子里的片数很多很多,都有15片的。师:章老师在家吃桔子的时候数过,是有15片的。刚才有一个小朋友的发言特别好,他说有的桔子有8片、有的9片,有的„„12片、有的13片。

14、15片、有的桔子只有7片。

评:这儿如果加上一句:“大多数桔子是10片的”,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桔子瓣数分布的概率就更好了。

师:我们该尝尝桔子的味道,桔子是甜的,还是酸的?今天我给你的桔子是甜的,还是酸的?另外,小组里4个人中哪个人的桔子最甜,哪个最酸,等会先尝自己的桔子的味道,再交换着尝尝,比比。开始!

评:尝桔子的味道,教师估计学生难以描述味道上的细微差别,所以重在学生的实际感受,而不作描述。

(学生品尝桔子,老师巡视,不时与学生交换意见)师:时间不多了,现在吃桔子比赛,看谁吃得快。好吃吗? 生:好吃。师:还想吃吗? 生:想。

师:我其还有呢!现在要发的桔子,老师把它用刀切开了,一会我给每个小组发一个盒子,盒子里的桔子共有八片,开始每人只拿一片,看看,刀切开的桔子是什么样的,仔细看,看好了举手告诉大家。生:桔子里面是金黄色的。生:桔子里象花。

生:灯一照,里面亮晶晶的。

生:我的桔子有八片,象电视里的花仙子,灯一照更好看了。

师:最外一圈是什么呀!是皮,皮里是肉,对不对呀?现在老师要出一道难题来考大家。不剥皮,数数你的桔子有几片。

(学生报数,8、9、10„„)

师:同学们都会数,老师很高兴,接下去,老师要你们在盒子里找出哪半个和你的半个合起来正好是一个,如果找到了,这个桔子就归你啦。

评:二引导儿童寻找细微的共同之处。

(学生积极寻找、比较。)师:大家都找到了,那么我们要吃掉这只桔子啦。怎么吃呢?看老师的,我们来挤桔子水喝(示范),可以品尝,大家开始。

(学生挤桔子水。)师:(出示一个学生挤完水留下的桔子反)大家看看,水挤完了,又是一朵花。

评:美的熏陶,美的感染。

师:剩下的桔子,同学们可以带回去挤,挤完水,喝完水,桔子皮不要乱扔,要扔到垃圾箱里。

最后,老师请大家看一盏小桔灯。(取出一只用枯皮做的小桔灯,点燃。)你们如果喜欢,回去都可以学看做一只。

评:“小桔灯”。是小学语文将要学的一课,孩子们在一年级见过它。将来再读冰心奶奶这篇名作,会感到多么亲切啊!总评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旷习模

一、教育改革如何深化?就是在教育思想上的深化,教育方法上的改革,这节课正体现了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改革自然教学。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新的因素,1.通过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在改变环境中认识环境。

2.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概念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究发现的结果。在教学中只有师生之间共同合作,情感交融,才能彻底地废除注入式,实行启发式。

3.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自如地学习,减轻了师生的1心理负担,孩子们不再认为学习是苦差事,而是有趣的、快活的。我们常说:“还给孩子们的快乐的童年”,如果每个教师上课都象这节课一样,我看孩子们是会高兴的。

这三点说明自然课改革的幅度之大,成效之大,我认为《桔子的认识》是很出色的一节课。它体现了教育思想的大转变。

二、这节课的几个特点:

1.体现了科学启蒙的含义。科学启蒙不仅包含知识,更包含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这些在本课中都有体现,而又不脱离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

2.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这节课中,孩子们对司空见惯的桔子进行科学的认识,从颜色到味道,他们的兴趣自然而然地产生,自始至终保持了旺盛的学习热情。

3.课堂结构严谨。这节课的每一步骤都经过了心设计而又不露痕迹。老师的设计能顺利实现,因为他考虑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课堂教学的规律,所以必然会成功。光凭经验是达不到这一点的,章老师的理论素养比较高。

4.反映了把高深的科学内容巧妙地渗透到低年级的教学中去。在这一节课,有统计、概率、集合、正态分布内容,有的要高中、大学才会学到,但教师却以合理的、恰当的形式教给了一年级的儿童,让他们从现在起就获得具体的感性材料。这种教育的效应是延时效应,日积月累,让孩子们够成一种习惯、一种观念,这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这也是打基础。

5.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方针。我认为应该重视美育,以美促学,强调课程之外,非课程教学产生的效应。这节课体现了让孩子们在美的环境中产生和谐的思想感受,对桔子形状、颜色的描述,摆桔子瓣,正态分布的统计图,剥开的桔子皮„„教师无处不重视美的观念渗透,美的情操陶冶,对美的欣赏力的培养。总之,在这节课中,美育有充分的体现。

6.在活动中让孩子们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每个孩子既按教师要求完成每项操作,但又允许孩子发挥各人的自由想象,无拘无束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这对教师了解学生,进一步有的放矢地教育大有好处。

这节课还可在一年级儿童的认识水平上进行归纳,如桔子的颜色、味道、形状,认识它的科学方法等。在关键时刻,如研讨桔瓣分布的统计图,大多数桔子是几瓣?应点拨一句,已经水到渠成,孩子们会自己总结出大多数桔子是6片和10片。这对他们建立概率的表象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篇:小学科学《桔子的认识》课堂实录

《桔子的认识》课堂实录

□教具与学具:桔子、小口袋、塑料杯、塑料盒、统计图、白纸。□教学纪实:

师:今天上课的题目老师藏在口袋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桔子),这是什么?

生:桔子。

师:对,今天要认识桔子。我们看看这个桔子是什么颜色?

生:黄色的。

师:(出示一张黄色纸片,跟桔子进行比较),桔子的颜色跟黄色很象,很接近。还有人说说吗?

生:金黄色。

生:比黄色深一点。

生:这个桔子的颜色有点象黄,有点象金黄。

生:有的桔子是绿色的。

师:这个桔子是绿色的吗?

生:不是的。

师:那你能说说这个桔子是什么颜色吗?

生:我说这个桔子是桔黄。

师:有人说这个桔子颜色是黄、金黄、桔紫,反正它跟黄色相近,但又不是黄。

生:桔黄。

师:大家说说这个桔子什么颜色?

生(齐):桔黄色!

评:指导学生观察,通过比较和描叙,认识了各种层次的黄色,选择合适的词来表达。

师:(又出示一个桔子)这个桔子是什么颜色?

生(齐):绿色!

师:(又出示一个桔子)这个桔子是什么颜色?

生:金黄色。

生:红色。

师:(出示红色纸片)象红色,可又不一样,对吧?这是什么样的红颜色?

生:浅红。

生:桔红。

生:深桔黄色。

师:我看刚才那个桔子是桔黄色,为了好记,就叫桔红色,好吗?一个是桔红色的桔子、一个是桔黄色的桔子、一个是绿色的桔子。现在老师扮演一个没见过桔子的人。访问你,小朋友,桔子是什么颜色,你怎么告诉他?

生:绿色、桔红色、桔黄色。

生:桔子有这三种颜色,有绿色、有桔黄色、有桔红色。

评:综合描述桔子的颜色。

师:哦,桔子有三种颜色,有的是绿色,有的是桔黄色,有的是桔红色,那人家一听再看见绿色的东西,他就想了,桔子有的是绿色的,这大概是桔子。看到了这个桔子,是桔红色的,这是什么玩意呀?大概是桔子。这个同学说得真好。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老师有个口袋,口袋里装有桔子、苹果、梨子。请一个小朋友上来,不用眼看,在口袋里用手摸出一个桔子给大家看。

评:教师引导儿童用手感知桔子的表面情况。

(一个学生在口袋里摸,正要将手摸到的东西拿出来,老师抓住了他的手)

评:教师用适合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描述自己的感觉。

师:会不会摸错?

生:不会。

师:你怎么知道不会错?

生:因为苹果、梨子是光滑的,桔子上有好多小洞。

师:要是他说对了,摸对了,大家为他拍手好不好!

生:好。

(学生摸出的是桔子,大家鼓掌)

师:这手真巧,不用眼看就能摸到桔子,这个桔子送给你啦。大家都想试呀,那我们每个人都试试!我为你们准备了口袋,口袋里有苹果,梨,你们别摸错了,凡是摸的是桔子,这个桔子就归你啦。摸到的桔子放在纸上。

(发给每个小组一个装着桔子的口袋,学生分别在口袋里摸,都摸

出了桔子。)

师:下面我们来一个剥桔子比赛,看看桔子里面是什么。我们比剥得好,不比快。看谁剥下的皮不碎。你会吗?剥了的皮放在前面,肉放在纸上。

评:引导儿童观察桔子的内部。

师:(出示一学生剥的皮)圆圆的桔子剥下的皮是这样的,象一朵花。现在大家举手告诉同学们,你看到的桔子里面是什么样的。

评:以下由老师引导儿童描述去皮之后的桔子的形状,可以看出学生丰富的形象思维。

生:不把它剥成一块一块,就是圆的,要是剥开,就象晚上的月亮。

生:如果不剥成一块块的就象大皮球,如果剥开就象一个(切开的)西瓜。

生:桔子剥出来的肉象个南瓜,剥成一块块的,象香蕉。

师:看起来,小朋友们都看到了桔子里面是一片一片的。

评:教师及时为儿童提供合适的词语。

师:你能数数桔子有几片吗?

(学生开始数,并将片数告诉老师)

师:7片、8片、11片都有,不会错吧?(学生再数)

评:很有意思的是,有的学生周而复始地数,这既可以视作一种练习,也可以说是选择适当的数法。

师:我看有些同学数数时不小心又数回去了,大家剥开,一片片

放在纸上数好吗?

(学生剥开桔子,并将桔子排列成形状各异的图形)

评:笔者在自己听课的位置上看到,至少有七种排列方式,表达了儿童在排列时不同的心态,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审美观点。

师:下而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统计,老师带来一张图,一年级小朋友也能看懂。(出示图表)如果你的桔子是9片,把布袋上黄纸片拿下来,然后粘在9片这个格子里,听懂了吗?下面把纸片取下来,一组组上来。

(学生拿纸片往图表上粘)

师:要表扬一个小朋友,他刚才把小纸片贴到13片的一格里,可回去一数只有12片,他又上来把纸片从13片上撕下贴到12片上去,他是不是很认真呀?

生:认真

师:你们还有没有贴错的?

生:我的桔子只有9片,我贴到10片上去了。

(学生上来重贴。)

评:生动的科学态度的教育,毫无脱离教学内容的生硬的说教。

师:我来数数几个小朋友的桔子是8片,几个橘子是9片。

评:这张统计图是由孩子们用老师事先准备在小布袋上的不干胶圆片亲手贴成的,它简洁、美丽,渗透了概率,集合、正态分布等方面的数学知识,又是以一年级儿童能接受的形式生动具体地展示出来,反映了教师深厚的功底和独具的匠心。

师:我要问了,桔子里有几片啦,应该怎么说?

生:有10片。

师:因为你的桔子是10片,是吗?如果我剥的桔子只有9片,那不是桔子呀。

生:桔子有的是9片,有的是10片。

生:桔子有各种各样的,有的是8片,有的是9片,有的是10片,有的是11片,有的是12片。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生:不同意,我以前吃的桔子里的片数很多很多,都有15片的。

师:章老师在家吃桔子的时候数过,是有15片的。刚才有一个小朋友的发言特别好,他说有的桔子有8片、有的9片,有的……12片、有的13片。

14、15片、有的桔子只有7片。

评:这儿如果加上一句:“大多数桔子是10片的”,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桔子瓣数分布的概率就更好了。

师:我们该尝尝桔子的味道,桔子是甜的,还是酸的?今天我给你的桔子是甜的,还是酸的?另外,小组里4个人中哪个人的桔子最甜,哪个最酸,等会先尝自己的桔子的味道,再交换着尝尝,比比。开始!

评:尝桔子的味道,教师估计学生难以描述味道上的细微差别,所以重在学生的实际感受,而不作描述。(学生品尝桔子,老师巡视,不时与学生交换意见)

师:时间不多了,现在吃桔子比赛,看谁吃得快。好吃吗?

生:好吃。

师:还想吃吗?

生:想。

师:我这还有呢!现在要发的桔子,老师把它用刀切开了,一会我给每个小组发一个盒子,盒子里的桔子共有八片,开始每人只拿一片,看看,刀切开的桔子是什么样的,仔细看,看好了举手告诉大家。

生:桔子里面是金黄色的。

生:桔子里象花。

生:灯一照,里面亮晶晶的。

生:我的桔子有八片,象电视里的花仙子,灯一照更好看了。

师:最外一圈是什么呀!是皮,皮里是肉,对不对呀?现在老师要出一道难题来考大家。不剥皮,数数你的桔子有几片。

(学生报数,8、9、10……)

师:同学们都会数,老师很高兴,接下去,老师要你们在盒子里找出哪半个和你的半个合起来正好是一个,如果找到了,这个桔子就归你啦。

评:二引导儿童寻找细微的共同之处。

(学生积极寻找、比较。)

师:大家都找到了,那么我们要吃掉这只桔子啦。怎么吃呢?看老师的,我们来挤桔子水喝(示范),可以品尝,大家开始。

(学生挤桔子水。)

师:(出示一个学生挤完水留下的桔子反)大家看看,水挤完了,又是一朵花。

评:美的熏陶,美的感染。

师:剩下的桔子,同学们可以带回去挤,挤完水,喝完水,桔子皮不要乱扔,要扔到垃圾箱里。

最后,老师请大家看一盏小桔灯。(取出一只用枯皮做的小桔灯,点燃。)你们如果喜欢,回去都可以学看做一只。

评:“小桔灯”。是小学语文将要学的一课,孩子们在一年级见过它。将来再读冰心奶奶这篇名作,会感到多么亲切啊!□总评(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旷习模)

一、教育改革如何深化?就是在教育思想上的深化,教育方法上的改革,这节课正体现了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改革自然教学。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新的因素,1•通过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在改变环境中认识环境。

2•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概念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究发现的结果。在教学中只有师生之间共同合作,情感交融,才能彻底地废除注入式,实行启发式。

3•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自如地学习,减轻了师生的1心理负担,孩子们不再认为学习是苦差事,而是有趣的、快活的。我们常说:“还给孩子们的快乐的童年”,如果每个教师上课都象这节课一样,我看孩子们是会高兴的。

这三点说明自然课改革的幅度之大,成效之大,我认为《桔子的认识》是很出色的一节课。它体现了教育思想的大转变。

二、这节课的几个特点:

1•体现了科学启蒙的含义。科学启蒙不仅包含知识,更包含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这些在本课中都有体现,而又不脱离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

2•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这节课中,孩子们对司空见惯的桔子进行科学的认识,从颜色到味道,他们的兴趣自然而然地产生,自始至终保持了旺盛的学习热情。

3•课堂结构严谨。这节课的每一步骤都经过了心设计而又不露痕迹。老师的设计能顺利实现,因为他考虑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课堂教学的规律,所以必然会成功。光凭经验是达不到这一点的,章老师的理论素养比较高。

4•反映了把高深的科学内容巧妙地渗透到低年级的教学中去。在这一节课,有统计、概率、集合、正态分布内容,有的要高中、大学才会学到,但教师却以合理的、恰当的形式教给了一年级的儿童,让他们从现在起就获得具体的感性材料。这种教育的效应是延时效应,日积月累,让孩子们够成一种习惯、一种观念,这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这也是打基础。

5.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方针。我认为应该重视美育,以美促学,强调课程之外,非课程教学产生的效应。这节课体现了让孩子们在美的环境中产生和谐的思想感受,对桔子形状、颜色的描述,摆桔子瓣,正态分布的统计图,剥开的桔子皮……教师无处不重视美的观念渗透,美的情操陶冶,对美的欣赏力的培养。总之,在这节课中,美育有充分的体现。

6•在活动中让孩子们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每个孩子既按教师要求完成每项操作,但又允许孩子发挥各人的自由想象,无拘无束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这对教师了解学生,进一步有的放矢地教育大有好处。

这节课还可在一年级儿童的认识水平上进行归纳,如桔子的颜色、味道、形状,认识它的科学方法等。在关键时刻,如研讨桔瓣分布的统计图,大多数桔子是几瓣?应点拨一句,已经水到渠成,孩子们会自己总结出大多数桔子是6片和10片。这对他们建立概率的表象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篇:认识面积课堂实录

认识面积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学期内容,学生现在刚学完长度,还没接触到周长,所以本节课没牵扯到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的辨析方面。

从对一维长度的度量到二维长度的度量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对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身边事物入手,有层次的,逐步深入来理解面积。教学目标:

1.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感知面和面的大小。

2.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用多种方法初步比较面积的大小。

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3.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4.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教学难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纸片做的树叶,两个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小正方形,小圆片,小三角形。课前活动

同学们,我们昨天见过面了对吧。现在又见面了,见到你们真高兴 今天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小小粉刷匠》 一起唱吧

在欢快的歌声中,小白兔把房子刷好了 看,它都刷了哪儿? 生:墙 师:墙的表面 生:烟囱(烟囱面)

玻璃(玻璃的面)门(门的面)

哦,你连雨水管都注意到了

小白兔住进了它漂亮的房子,那我们就准备好,上课吧? 来,上课

一、感知面和面积

活动一:找一找,说一说、摸一摸周围物体的面。师: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在歌曲中,小白兔粉刷了好多的面 我们周围的物体有面吗?找一找 生:课桌的面

师:,对,来,完整的摸一摸。(生动手摸,)

还有吗?

生1:有课本的面、师:这是课本的封面,摸给大家看一下

大家一起摸一摸课本的封面(老师示范)要摸到全部 生2:有黑板的表面:(提醒说完整,谁的面)师:黑板也有面 生3:板凳的面 地面。。。

(生说文具盒里面,师:里面是装文具的一个空间 生说窗户的面 师:可以说是玻璃的面)师:好了,同学们,不找了,我们周围有很多的面,有的物体还不止一个面呢 活动二:比一比。体会面的大小 生4:文具盒的面

师:比如我们的文具盒,这是上面,这是下面,还有。。文具盒上面的面,和它的侧面,那个面大?那个面小?

师:摸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和课桌的表面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数学课本的封面小,课桌的面大

师:你能在找两个面比一比,说一说那个面大,那个面小吗? 师:我们通过一摸,一比发现了——有的面(大),有的面(小)生: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师:唉,看来面是有大、有小的。

刚才我们找的这些物体的面,它们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揭示面积概念

师:(摸着说,老师一定注意要摸到全部的面,做好示范)大家看,数学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课件)。板书:认识面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面积 谁来说一说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

师: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生接:课桌面的面积)生:面积

师:谁的面积?说准确好吗 生:课桌的面积

师:课桌面的面积(课件出示:)师:谁能完整的说一遍? 生:

师:谁再说一遍? 师:越说越好了

师:你能照这个样子,说一说什么是黑板面的面积吗?

说给你的同位听

(生互相说给同位听)

说给大家听一听。师:说的很棒

师:你能举例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生1:练习本封面的大小就是练习本封面的面积。师:说的不错

生2:窗帘表面的大小就是窗帘面的面积。我们对面积的认识也许还有点陌生,随着后面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好吗?

5、完善面积概念 练习

1、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 那你们来看看,数学课本是如何摆放的? 生:

师:看看封面的面积有没有变化?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同一个物体无论怎么放,面积大小都不变 我们对面积的认识又多了一点

2、观察法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课件

师:观察下面三个图形,说一说那个面积大,那个面积小? 生:正方形面积大,三角形第二,五角星最小

师:你们一眼就看出大小,是吗?嗯,面积差别大的用肉眼一下就能看出大小了,我们叫观察法(贴观察法)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使学生感知面。比一比,知道面是有大小的。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概念。学生首次由一维空间发展到二维空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感受,领悟,通过丰富的实例,边摸边说,边说边想,加深理解)

二:优化方法,比较面积,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1. 重叠法

师:看,老师手里是什么?仔细观察一下,你能看出谁的面积大吗? 生:一样大,红色大 绿色大

师:答案不统一了,这种面积相差不大的,不容易看出大小,有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吗? 生:合在一起比

师:怎么合?你来比一下。

(生上台把树叶重叠,比较,展示给同学看。)师:这样就可以看出,谁的面积大? 生:绿色的面积大

师:不容易能看出面积大小的,这位同学想到合起来比,也就是用重叠的方法,一下子就比较出了大小,很有数学头脑。真棒!(板书重叠)2.优化方法

师:这儿还有两个长方形呢,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生:白色大,黄色的大

师:你用哪种方法来比的?指着黑板的两种方法(观察)

师:这两个图形面积相差不大,谁的答案对呢?我们用那种方法验证?(重叠)

师:(重叠)好,谁来重叠下,(生重叠)展示给大家看 能确定谁大吗?

生:不能

师:长边和短边都不能完全重合,重叠也不能比较出大小。怎么办呢? 师:看来要找个新的比较方法了 要是能知道这两个面积有多大就好了。生:量一下

师:大声说下刚才的三个字 生:量一下 师:多有度量意识啊

3、测量意识的初步生成。师:量长度时有长度单位

那量面积就应该用 生:面积单位

师:聪明,大胆猜想一下,量面积的面积单位长什么样? 听听小精灵的提示

4、体验度量。

师:低头看桌面,长方形底下,找一找,找到什么图形? 生1:我找到了圆片 生2:我找到了三角形 生3:我找到了正方形

师:小组内商议下,你们选用那个图形来测量? 生:三角形。。师:选好了吗?还改吗?

生:不改了

师:想一想,你打算怎么测量这两个面积? 生:量一下,在量一下,在数一数 师:听明白怎么摆了吗? 其他图形呢,方法一样吗?

一会老师会给你足够的图形,你就可以一个个的摆了

来,做起来,量之前,先听一听温馨提示 播放

1分工合作:两个人量一个图形,另两个量另外的图形 2.说一说:你是用哪种图形测量的 3数一数:每个长方形各摆了几个图形 4比一比:谁的面积大,听明白要求了吗?

师:小组长拿出你们组选择的图形,好,开始测量吧

5、汇报交流。

师:测量完了吗?比较出结果了吗? 师:我们来一起交流交流。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

师:多勇敢的小组,掌声鼓励(汇报1)

师:小组汇报时。其他组做起来,要认真看,注意听,有不对的地方提出来,在补充。好吗?看那个小组最会倾听,来,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生:我们选用的是正方形来测量的,白色长方形有10个小正方形大,黄色长方形有12个小正方形大,测量结果是黄色面积大。师:谁和他们选的图形一样。是这个结果吗?

好,你们组汇报的很清晰。

师:我把他们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可以吗?(把这组的结果贴在黑板上。)(汇报2)

师:用圆片测量 小组。上台来给大家交流。生:我们组选的是圆形,……

师:那个组也选了这个图形?结果是谁的面积大?

好,你们交流的很明白,请回。

师:他们的方法也要展示出来(贴测量的结果)(汇报3)

师:用三角形测量的,也给大家展示一下。生汇报

和他们一样用三角形的请举手。结果一样吧?

你们汇报的很完整,请回

同学们,把学具收到桌子的一边,坐起来,看黑板。现在让我们来回顾刚才的测量过程。

6、回顾优化。

师:我们不管是选用三角形,圆,还是正方形来做面积单位,都能通过数个数,比较出黄色长方形的面积大。

同学们,让我们仔细观察并思考:用哪种图形作为测量面积的面积单位最合适呢?为什么?

小组内先讨论讨论,在说一说,开始。生:正方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正方形能铺满,圆和三角形都有空隙。师:这是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你们和他的看法一样吗? 谁有不同看法?再来说说。

生:用三角形和圆铺都有空隙,正方形能铺满,所以我们选正方形为面积单位

师:这两个同学的解释你们满意吗?

师:掌声送给这个两个会观察,爱动脑子的孩子 小结:用三角形和圆片铺仅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但是他们没有铺满,还有空隙(板书)不能准确量出图形的面积 只有正方形能铺满(板书)师:很会观察

师:选小三角形的小组,你们觉的小三角形好用吗? 生,不好用,很难铺对,师:需要多次尝试,不断调整,才能铺正确,对吗 生:对

师:铺正方形和圆的呢?你们需要不断调整位置吗? 生:不用,一下就能铺好

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比较和观察,既能准确的测量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又用起来很方便的,是谁? 现在我们统一选 哪种图形来作为测量面积的面积单位呢?(生:正方形)板书: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以后,我们就选用正方形来测量面积,既准确又方便(课件:用正方形做测量面积的面积单位最合适)

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正方形的这种摆法,是以后我们会学到的密铺方法。相信到时候你会体会的更深刻。

(设计意图:本小节的教学是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去比,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发生认知冲突,不断让知识在解决新的问题中得到升华。)

三、巩固应用

同学们,我们对面积有了这么多的认识,就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面积有多大

面积单位选出来了,会不会用它来量面积呢? 师:(1)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师:几个面积单位?

生:有6个

师:它里面有6个面积单位,我们就说,它的面积就是6(2)

师:这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这个不够一个面积单位怎么办? 生:移到那个地方

师:不够一个的,凑成一个面积单位 师:我们就说它的面积是8(3)自己数一数

2、有趣的发现

同学们,你们拼摆过七巧板吗?老师这里有5个小正方形,发挥你的想象,看谁能拼出最有创意的图形,生:摆出

师:让学生在黑板展示

师:先不摆了,做起来,看黑板,老师选了几个同学的作品,我们班的同学多有创意,摆出了这么多图形,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都是5个小正方形

师:都有5个面积单位,我们就说它们的面积 生:面积都是一样的 师: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不一样

师:孩子们你们太厉害了,通过观察,这些图形拼虽然形状不同,但是面

积的大小是一样的。真棒!(设计意图:面积守恒的练习,即让学生巩固对面积的认识,也让面积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回顾小结

1、回顾

师:同学们,让我们静下来,仔细想一想,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1:我认识了面积

生2:我学会了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生3:我知道了面积单位

师:这节课同学们非常棒,小脑袋很会思考,知道了什么叫面积,还会比较面积的大小,对吗?最棒的是同学们自己发现了测量面积的工具,是什么图形啊? 生:正方形

2、延伸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一个任务,用这个小正方形去量一量我们学校的操场的面积吧?

师:用这个小正方形合适吗,到底用多大的好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先不告诉你。回头先自己去量量看多大合适,好吗?数学学习就是这样有魅力,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永远都有这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今天这节课只是面积学习的开始,后面我们还会学很多关于面积的知识。那时,在看看你找到的测量操场的单位是不是和课本上的一样。

好,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空间感还没有建立,是学生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身边事物入手,有层次的,逐步深入来理解面积。在矛盾冲突中找到新的思路,观察和重叠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当已有的经验解决不了新知识时,怎么办?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渗透学生的度量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第四篇:《认识面积》课堂实录

《认识面积》课堂实录

东台市富安镇小学 林小丽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三年级(下册)第58~60页。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理解周长与面积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丰富对图形的认识,体验多种比较策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能和你们一起上课,林老师很高兴,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今天还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好吗? 生:学生拍手。

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这是老师的手掌面。

(老师自己摸自己的手掌面)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师:生活中的每一个物体都有它的面,(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请拿出自己的数学书,用你的手掌慢慢地去摸数学书封面的全部,感受一下它的大小。

生:摸数学书的封面。

师:你也能象这样找到我们身边一些物体的面并用手摸一摸吗? 生:学生找物体的面并摸一摸它的面。师:谁来说说你摸的是哪个物体的哪个面? 生:学生汇报。

师:那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生:数学书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师: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师:还可以怎么说?

生: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这是黑板的表面,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齐读面积)

现在再来说一说什么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师:那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呢?

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师:在我们身边的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它们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现在请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

(反思: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学生自己身边的事物,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物体面的面积有大有小。随后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在此环节我注意到教师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同时也注意到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准确性。)

三、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1. 涂一涂。

师: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物体表面,看过了,也摸过了,想不想再动手涂一涂呢?(想)好,那我们来个涂色比赛。请听清三个要求:第一,从发给你们的作业纸上选择一个图形涂色;第二,老师说“开始”,才可以动笔涂,时间15秒;第三,涂好的小朋友请举手,看哪些人速度快。

师:准备好了吗?开始!

学生涂色。

师:时间到,老师想问问涂的快的小朋友,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为什么选它? 生1:我选的是三角形,因为它小。

生2:我选的是三角形,因为它的面积最小。

师:哦,原来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2. 练一练。

(1)“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我们祖国领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它包括34个省级行政区,这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地图。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生:青海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2)画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师:下面请大家动动手,画出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要求用黑色的笔画图形,用红色的笔涂面积。

生按要求画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并涂色。

选择几幅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师:那黑色的边线是图形的什么?红色又表示图形的什么呢? 生:黑色的边线是图形的周长,红色部分表示图形的面积。

师:同学们画出的这些图形,都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吗?(能)

(3)“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校园平面图。

师:咱们再来看一幅校园平面图。选择其中两个图形,比一比所占土地面积的大小。

生1:运动场的面积比生活区的面积大。

生2:水池的面积比花坛的面积小。

„„

师:那办公楼的面积和生活区的面积比,谁大谁小呢? 生1:办公楼的面积大。生2:生活区的面积大。

生3:办公楼的面积和生活区的面积一样大。

生:到底是办公楼的面积大,还是生活区的面积大呢?能一眼看出来吗?

生:看不出来。

师:怎样比较这样看上去面积差不多的两个图形的面积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4)比较图形的面积(书上的例题)

师:(出示面积接近的两个长方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呢?(学生意见不一)

师:咱们光用眼睛看,难以准确地做出判断。你们能不能想想其他的办法?

学生在小组内议论。

师: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材料:一些小正方形和几张方格纸。大家可以借助这些材料,想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略)

(反思: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当我问及两个面积很接近的图形来比大小时,引起了学生的争论,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时候的学生是带着问题在思考,策略的探求已经从“外压”转化为求知的“内需”。但是我处理这个环节的过程总觉得不够理想,特别是学生汇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部分,显得有点乱,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 “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图形。

师:下面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你们有比较的办法吗?

生:数格子!

师:那么,我们就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图形的大小。

学生在书上数出结果,写在每个图形旁边。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汇报。(数梯形的面积时出现了分歧,有少数学生的答案是17格。)

师:究竟哪一个答案正确?

生:应该是16格,梯形中的4个半格合起来是2格。

师:通过数格子,我们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生:梯形的面积最大。2. 游戏(猜猜看)。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规则是:同学们分男女两组,分别看老师出示的图形。男同学看图形时,女同学不能看。

师:(出示一个较大的被分成4格的图形)请第一组同学看,这个图形一共有几格?

生:(齐)4格。

师:(出示一个较小的被分成6格的图形)请第二组同学看,这个图形有几格?

生:(齐)6格。

师:大家来猜一猜,哪个组同学看到的图形面积大?

生1:6格比4格多,当然6格的图形大。

生2:不一定。说不定6格的图形格子小。

师:究竟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想不想看看这两个图形。(出示两个图形)为什么4格的图形,面积反而大?

生1:4格的图形,每个格子大。

生2:6格的图形,每个格子小。

师:看来,用数格子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专门用于计量面积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五: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又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第五篇:认识数据库课堂实录

《认识数据库》课堂实录

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认识数据库》课堂实录

开始上课。

老师:前面一节课,我们通过使用网上在线数据库,通过它提供的查询功能,输入关键字,从而获得我们需要的数据。我们知道这些数据来自于网页背后的数据库,但是数据库是什么样?这些数据在数据库中是如何组织的?我们还不知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数据库的真实面目,看看它是什么?

老师:查询数据时,如果这个网站的数据库突然没有了,会怎么样? 学生:网页无法显示 学生:不能使用

老师:如果它的数据库没有了,我们就不能正常使用这个网站了,如果搜索引擎的数据库没有了,会怎么样?

学生:搜索引擎不能使用了

老师:举例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数据库? 学生:图书馆 学生:超市 学生:银行

老师:如果数据库没有了,中午去食堂吃饭,还能打卡吗? 学生:不行

老师:如果数据库没有了,会出现很多情况,那么接下来,请把你的看法分享给大家看看。(要求登录网站(一个简单的留言本程序,只输入输入姓名,学号,信息,提交),输入自己的看法)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提醒输入学号时要在英文输入状态下输入,不能输入胖胖的数字,要输入瘦瘦的数字,以及不要输入“号”。学生输入完成点提交后,可以看到其他同学提交的信息。

老师:我们一起来浏览。从大家的信息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数据库很重要。那么,数据库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老师就打开一个数据库,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什么样的。

老师:从教师机上复制vfp的文件夹,打开文件夹,大家观察这个文件。老师:这个文件有什么特点?它的扩展名是什么? 学生:DBC 老师:以前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文件? 学生:没有

老师:从今天开始,你就认识了一种新的文件类型,它的扩展名是DBC,它是数据库文件。怎么打开它呢?

老师:双击打开文件

老师:观察窗口的标题栏,看到什么? 学生:Microsoft Visual FoxPro 老师:Microsoft Visual FoxPro是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是用来管理数据库的一种软件,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EXCEL、WORD、POWERPOINT是同门师兄弟,都是微软OFFICE软件包的成员之一,所以它和WORD、EXCEL在很多操作上是类似的。

老师:观察中间的窗口,是什么?这个主文件名与我们前面双击打开的数据库文件名是一样的。我们看到数据了吗?

学生:没有

老师:数据在哪儿呢?我们看到的是表“学籍”,双击打开表

老师:现在我们看到了什么?一张二维表格,我们刚才输入的信息全部在里面

老师:这张二维表格类似于我们熟悉的EXCEL工作表,有行和列组成,在VFP中,我们把列称为字段,列名称为字段名,行称为记录

老师:观察这张表,发现有六个字段,除了我们输入的姓名,学号信息外,还有编号,时间和IP地址

老师指向某一个没有使用真实姓名的留言

老师:这个留言是谁发的呢?通过IP地址和时间,我们就可以找到这位同学(电脑IP是固定的),所以当你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是你发的,其实是可以查出来的。

老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数据库是由数据表组成的,数据表是二维表格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还有什么特点?

老师:刚才我们大家能同时往数据库中输入信息,说明„„

学生:可以共享 学生:能更新

老师:对,数据库可以共享给多人同时使用,能动态更新,看看书上的定义是如何写的

学生查看课本84页上的定义,老师解释

老师:解释一下,什么是辅助存储器?计算机有两类存储器,一类是内存,一类是外存,辅助存储器属于哪一类?

学生:外存

老师:对,辅助存储器就是指外存,就是硬盘。软盘。光盘。磁带等 老师:通过观察,通过书上的定义,我们对数据库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数据库?

学生登录网页,输入姓名,学号,信息,然后提交。老师巡视。部分学生输入很快,有学生输入,数据库是存储数据的仓库„„

老师:我们一起来浏览。数据库是存储数据的仓库?数据库是数据集合,但数据不是简单的存储在一起的,是按照 一定的方式存储和组织的,如何组织的呢,在以后的选修课程中,我们会详细学习到。

发现一条垃圾留言(有个学生以李寻欢为名,输入了一条信息),学生大笑。老师:这样的信息称为垃圾信息,如何把它删除?在这儿能删除吗?如何删除?

学生:数据表

老师:对,通过vfp来修改数据库

老师下载数据库,下载之前重新命名刚才下载的数据库文件,然后打开新下载的数据库文件

老师:和刚才相比,多了很多新的记录,所以数据库是随时更新的。老师找到垃圾信息

老师:如何删除?想想在EXCEL你是如何删除的? 学生:右击

老师右击,删除信息

老师:接下来,请大家下载数据库,帮助老师整理数据库文件,要求删除垃 3 圾信息,修改不正确的信息,完善自己输入的信息,整理后把数据库保存,重命名,并上传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提醒学生,不知道如何操作时,想想EXCEL是如何操作的,试试右击鼠标。学生整理数据库,没有什么问题,说明这部分操作简单,完全可以自己解决。

老师:我们来看看大家修改的效果。从上传的数据库中复制一个到数据库的文件夹中,重命名原来的数据库文件,把这位同学的数据库文件命名为原来的数据库文件名

浏览网页,发现垃圾信息已经删除 老师:这样整理数据库方便吗? 学生:太麻烦了

老师:这个数据库的记录不多,才几百条(有前面几节课学生输入的信息),确切的说,有几条记录?

老师:查看哪儿?最下面的状态栏

老师: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的整理很麻烦,所以一般我们通过数据库应用系统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比如我们通过网页来信数据库中输入信息,这个网页就是数据库应用系统,比如网站提供的查询功能等,这些应用系统的特点是使用方便,而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相对麻烦,一般是由专业人员来操作的。

老师: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用户,专业人员,再加上计算机硬件就是完整的数据库系统。注意数据库系统不仅仅是数据库,还有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专业人员,以及硬件。

老师:本节课主要介绍两个内容,一是什么是数据库,二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老师:没有上传的同学抓紧时间上传

(从学生上传情况看,基本完成了上传,从学生操作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vfp中关于记录的操作,从学生留言来看,对于数据库一是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二是知道它是关于数据的集合,是能共享的)

下载《桔子的认识》课堂实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桔子的认识》课堂实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厘米》课堂实录

    基于儿童视角 化繁为简看直尺 《认识厘米》课堂实录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的过程,能用刻......

    课堂实录——梯形的认识

    《梯形的认识》课堂实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梯形的概念以及梯形各部分名称,了解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掌握梯形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动......

    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画圆、测量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点,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别,......

    圆的认识 课堂实录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实物画圆 师:圆的美,光靠看是不够的,咱还得动手来画。因为,画圆的过程,正是我们体会它的特点、发现它的美的过程。师引导学生进行第一次画圆比赛,看谁画得......

    《千米的认识》课堂实录

    《千米的认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转化。 2.培养学生观察、估计的能力,发展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

    认识角 课堂实录[五篇]

    《认识角》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经历动手操作角,画角,认识角,在常用物品上找角的过程。 2. 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能辨认角,能在物品图......

    《周长的认识》课堂实录

    《周长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及评析 毕俊梅执教 (于河实验小学 )刘雪峰评析(于河实验小学 )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1、......

    角的认识课堂实录

    角的认识(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课本31~35页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角,掌握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知道这些角的分类及其角度的范围。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和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