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b6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苏教版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摘要: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外,还应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变通,特别是课堂提问艺术的讲究,因为那关系着一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因此,我根据自己现有的教学经验与在其他老师那的吸收借鉴,特提出了一些浅薄看法:语文课堂提问要注意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提问要变直为曲,引人入胜;还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同时提问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关键词:诱导启发艺术;契机;曲问;活问;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作为教者的我们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伟大的悲剧》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悲剧”可以用“伟大”来修饰吗?“悲剧”又会怎样伟大呢?它们不矛盾吗?文末又说“一个人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又怎样来理解呢?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伟大的悲剧”的真正含义时,也掌握了“悲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剧”之所以被命名为“伟大”的原因了。本来一篇这么长、会让人厌读的文章如今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越读越有味道。所以说,文章的兴趣与否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我”为什么会趁先生入神之际画画玩纸盔甲,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是不是他们贪玩不爱学习?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那么这里该如何来理解呢?例如有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玩游戏,这又说明了什么?两者一样吗?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鲁迅小时的这一举动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还记得我读高中时我们语文老师李军伟在讲授《变色龙》一文时就采用了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他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很容易就回答出来了——“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我们就很有兴趣了,纷纷回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等;在此基础上,李老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我们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所以毫不费劲地回答出来了:“看风使舵”。最后,李老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一系列的有一定深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就这样,整篇文章有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很快很容易得到了解决。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珍珠鸟》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珍珠鸟与作者的这种互动可以与我们平时哪些行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邓稼先》中邓稼先献身科研为国为民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纵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北京全品教育研究所 组编.素质教育新教案语文[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2]孟建平主编.初中辅教导学——教师用书 七年级语文(下)[M].浙江:杭州出版社,2004.[3]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二篇:b6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桢中学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苏教版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等问题严重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对此,我们应通过树立有效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有效性意识;强化有效教学行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与学生加强交流和合作,促进课堂有效交往等途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有效性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严重问题,新课程改革把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了新课标,并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施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文试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略作探讨,以期为语文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那么,究竟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首先,要树立有效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有效性意识
有效教学理念的树立是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的前提,它为有效教学行为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并强化正确的目标意识;语文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合理安排时间的观念,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
1、强化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目标设置得高、多,课堂上得不到落实,就占用课外时间,因此造成了学生学习负担重,效率低下。语文教学目标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学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显性目标;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隐性目标。由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而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最终目标。语文教师要做到有效教学,树立并强化正确的目标意识至关重要。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辨证地认识三维目标的关系。
(2)认真制定符合新课程和学生实际的课时教学目标。(3)促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2、强化时间最优化意识
(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结构。对学生的生理测验表明,在每节课的45分钟时间里,学生大脑的兴奋呈曲线变化,课始15分钟内维持兴奋状态;15—25分钟的时间里,大脑处于疲劳波谷,注意力下降;25—40分钟的时间里,再度兴奋;40—50分钟的时间里,再度疲劳,注意力下降。根据学生心理的这种变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化规律,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结构,既要充分利用学生心理的两个兴奋区间,也要注意克服学生的心理疲劳。在课堂教学的结构组织中,要注意安排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缓急张弛,以此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度。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还要注意结构组织的多样统一,用变化的曲线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疲劳,从而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2)增加有效教学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长时间练习之后会发生“高原现象”,即当练习达到一定的时间后,练习效果不再随练习时间增长进一步提高的现象。由于过长时间的练习,练习者的兴趣降低,影响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的发挥。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增加课时量,增加作业量等,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高原现象”发生的规律,提示着教育者,把自主时间还给学生。尽量减少甚至消除语文课堂上无效的热闹讨论,无效的多媒体放映,单调的授课方式等,彻底避免无效教学时间和负效教学时间,尽量增加有效教学时间,如提高讲课的清晰度,结构性和明确性,浓缩次要内容,精讲重点内容等,以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要做到合理分配时间,增加有效教学时间,就不能随意延长学生的课业时间;不能剥夺学生自由发展的体育活动时间;不能人为地挤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不能掠夺学生生理所需要的时间。要精心设计作业,控制作业量,达到少而精;实行弹性作业制度,按“必做”和“选做”提出不同的要求;禁止布置惩罚性作业,比如:抄写课文30遍等;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性作业方式,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其次,要强化有效教学行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语文有效教学行为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实现的,所以强化语文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对促进语文有效教学、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说到根本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是“白板”、“容器”,强行灌输,也不应该过分夸大学生的自主性,放任自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做:
1、创设环境。即教师为课程的教学提供场景开始自己的讲课,学生会学得更多。它可以达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课程的框架;帮助学生将新知识、新信息与以前所学的联系起来;在介绍新知识之前,确定学生已有的入门知识等目的。当教师有意设置环境时,学生取得的成绩会更大,记忆会更长。比如:在教课文《我的母亲》时,教师刚开始上课就播放《懂你》这首歌,当教室里弥漫着这首歌的氛围时,学生们也产生了一种与课文中所描述的极其相似的情感,这时,教师再进行课文讲解等,最后,让学生思考:“儿子有没有读懂母亲?”于是,整节课下来,教师利用有效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这篇课文时始终围绕着“理解别人,读懂别人”的情感,于潜移默化之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效果。
2、教学过程多样化。多样化的安排使用是有效组织课堂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之一是将多样化运用到课堂行为的几乎每一个方面,包括非言语行为,教育方法,课堂组织,提问,评价方式,手势等。如果语文教师在整个学期用相同的方式讲每一节课,用相同的顺序安排相同的活动,用相同的单调的音调,很少用手势,那么必然会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对学习语文产生抵抗心理,使教学低效,甚至无效。而多样化虽不能直接促进教学,但它对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精神有着积极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对学习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有更强的接受能力。语文教师可以从教学活动和材料上的变化,师生交流方式的变化这两方面来进行组织教学过程的多样化。
3、提供清晰的指导。指导清晰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使其获得对所学内容清晰理解的能力。学生认为,讲课清楚的语文教师会重复要点,将它们写在黑板上,说完要点之后停顿、复习要点,以此来强调这些要点。它们会通过提问或组织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检查学生理解的清晰程度。当学生不理解时,语文教师会重复、复习,或重新描述要点。毫无疑问,语文教师经常、熟练地使用这些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会比其他教师更能使学生进行更好地学习,获得更大的满意。如文言文、国内国外历史名著的学习,这些距离学生学习比较遥远的“语文”,学生学起来,就会有一些困难。这时候,教学提供清晰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对文言文字词进行归纳,重点字词、句式等进行特别的概括强调,以及提供故事的背景,基本结构等,使学生较好地接受课文,理解课文,在无形中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益。
当然,语文教师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清晰地指导学生学会语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师的指导和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语感,学会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明晰是学生要达到的目的,而非教师。通过学会如何教学能够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内容,可以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要加强交流和合作,促进课堂有效交往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而课堂交往活动实际上更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着频繁而密切的联系。要使语文课堂上不再放任学生盲目讨论,改变课堂秩序的混乱,必须进行有效的语文课堂交往活动。要使课堂的这种交往活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首先要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群体作为发动对象予以激发,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比较大的学习动力,从而推进集体学习的学习方式。其次要认真地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一是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二是合作交流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交流是低效的;三是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
当然,交流合作更不能只流于形式,而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是师与生,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双向理解、问题解决的活动,是达成共识的共创共生的活动。合作交流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意与学生个体的直线式的信息交流,而成为师生及生生之间的网状立体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得到最大限度的信息量,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我想,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认知活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分析和探讨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对促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有效教学是否能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教师对它认识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2]张希希.论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1,32-34.[3]朱继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及思考[EB/OL].http://,2005年2月.[4]郭根福.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语文教学改革[J].教学风景线,2003 [5]韦晓燕.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EB/OL].http://www.xiexiebang.com,2004年11月.[6]宋秋前.教学缺失与矫治策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7]卿成.课堂教学改革析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8]克里克山克.教学行为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9]肖淑梅.优化政治课教学效果初探[J].教育探索,2003,72.[10]姜宏德.大面积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益的研究和实验[J].课程·教材·教法,2001,52-55.[11]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宋建华.让“合作学习”走进初中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41.[13]夏慧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4]何玉风.透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异化现象[J].全球教育展望, 2005,38-39.[15]谢利民.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焕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1,20-23.[16]李樱.纵观英国当前的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03,59.[17]林刚.浅谈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J].教育探索,2003,70.[18]丁春锁.暗示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03,75-76.[19]郑国民.关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4-7.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的激趣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的激趣艺术
一、引语导趣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知识的传授,师生情感的交流,主要靠语言来进行。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根据课文内容,恰当地引用富有哲理的名言,使之既脍炙人口又发人深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例如在讲授鲁迅的《故乡》一文时,对于杨二嫂的贪婪、刻薄,我引用了莎士比亚诅咒金钱的名言:“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不仅拓展了课文内容,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正确理解,也是对当今社会出现的拜金主义思想的抨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学习中受到教育。
二、设疑引趣
在课堂上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性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使思维不断深入。在讲授《七根火柴》一文时,可开篇设疑:在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中,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为什么只有“七根”火柴?为什么又写了一名无名战士?为什么不写部队首长和红军领导人?那样不是更感人吗?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这样,于无疑处设疑,相机而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竞相发言,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三、直观生趣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形象感知比文字更具直接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心理出发,结合课文内容,力求采用形象直观的演示、图画、影视等多媒体教学,创设一些可以感知的具体对象,给学生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活动。如教学《狼》一文,可以出示“晚归”、“遇狼”、“喂狼”、“劈狼”等幻灯片。教学《孔乙己》时,可以放映教学片《孔乙己》,利用形象直观的展示拉近课文时代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文字描述和形象展示融为一体,入耳入目入心。
四、想像致趣
想像致趣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由再现形象进入文章创设的情境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探求文章意蕴。如学习李清照《醉花阴》时,可让学生由“薄雾”、“浓云”、“西风”、“黄昏”感知词人所处环境,再由“瑞脑”、“金兽”、“把酒”想像词人生活,进而体会女词人的“销魂”、“人比黄花瘦”的凄凉心境。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激趣艺术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次激趣都必须建立在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内部动因上,树立学生的自尊自信,驱动学生的知、情、意、行,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四篇: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初探
贵州省瓮安县玉华中学
王明祥
主 题 词:课堂教学探讨 关 键 词:课堂提问艺术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双边活动,合作探究,提问艺术,抓关键词提问,贴近学生生活提问把握难度,注重效益,以乐学提问,发展思维,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现行新课标学习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躬行自主的学习,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的重要性和提问的艺术性,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提问的质量,让设疑提问真正发挥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呢!笔者对如何提高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浅谈一点粗略的认识。
在现行新课标的教学法,教法研究都强调教师不在是神圣的知识权威也不在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而是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求异、创新。这就涉及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和提问的艺术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注意教师的一面,又要注意学生的一面。为此,提高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主要抓好几个方面。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在于抓住关键性提问
从教师的角度看,要提高提问的质量,就应该注意三个方面,即课前精心设计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课堂上把握好提问契机,并相机点拨;操作过程中重视提问的艺术性。在课堂上主要注意抓住关键性提问。
在教学中,老师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掌握好重点,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在教学中,一篇文章,可以提出、讲析和思考的问题很多,关键是老师能否独具慧眼,独具匠心、提出问题是否具有艺术性,能否单刀直入,深中肯綮,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满堂问,无的放矢,课堂教学外活而内不活。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文章开头,第一段:作者写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仟余里,别了二十年的故乡,作者为什么回故乡,回乡的目的是什么,然后进入第二段,写了自已到故乡所见之情,写作者心情的一个词是“悲凉”,能否将“悲凉”一词换成悲伤,悲痛,悲愤、感动等词吗?来提出问题就带有艺术性,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分析,作者悲凉的心情贯穿了全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故乡的景悲,儿时的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一种“理想”。而现时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二是故乡的家悲,老屋寂寞,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三是的人悲。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愚昧、市侩和猥琐。而故乡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经后又怎么办呢?是像闰土那样过着辛苦麻木的生活,还是如别人辛苦恣雎的生活,还是过着我辛苦展转的生活。还去追求我的新生活。可见作者回故乡触景而悲,在故乡是因人而悲,离故乡是因虑而悲。通过一个“悲”字就能探讨出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这样的提问抓住了关键性词在课文中的作用从比较入手,触及主题、切中课文要害,分析思路自然流畅,很自然地引出学生把握课文的主题,又弄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还可体味作者用词之精妙。真可谓“一箭中鹄”,“一针见血”、“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然要真正做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那就要老师真正做到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有的放矢,还需要深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为前提。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要贴近学生的思维最近区
在上周我听了几节语文教师的课,有的教师往往疏于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在备课时虽精心设计了问题,可是一旦进入课堂,往往收效甚微。要么大难,学生不知所云,一头雾水;要么太容易,咯加思考或不思考便可答出。课堂虽然活跃,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却设达到最佳。结果是课上知而课下不知。我在去年参加过“省万里行专家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会上有一位苏州大学教育博士韩军教授推行新语文教学,主张课堂提问修饰词的重要,切忌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一类毫无艺术性的提问,课堂气氛活跃了,而启发学生心智的目标却搁浅在一边了。因而,在提问要接近学生思维最近区,贴近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设问题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宜实不宜虚,做到问题取向明确,具体,由易及难,才可能真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能力。如学习《孔乙已》一文,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一个“笑”字,进行课堂的设疑提问,才能增强提问的艺术,因为文中几处“笑”容易贴近学生思维,小伙计的笑,短依帮的笑,小孩子的笑,掌柜的笑,丁举人的残酷,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培的效果,把握世态炎凉的文章主旨。
三、在课堂教学中让提问成为一种学生学习乐趣 一堂语文教学课,要提高提问的质量,老师不仅要从自身因素上下功夫;还要在学生方面着想,每设计一个问题,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为此主要注意使提问成为一种学习的乐趣。老师要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答问习惯入手,我在听课中,发现几乎是老师自问自答,学生是默坐而静言。为此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必须做到提问有贵:贵趣、贵曲、贵活。教师曲折的提出问题,引导逐渐转入正题,灵活变通,因材施教,并采用一定手段,对学生答对答错,教师都要给予鼓励,要注意挖掘学生答题的闪光点,让学生给答题者的掌声给予赞扬。教师一边引导,一边对学生的答题给予肯定。让学生含英咀华,识其文,通其情,创造乐趣,发挥想像,使提问成为一种学习的乐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老师的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学生便可悟在其中,得在其中,乐在其中,趣味也无穷无尽啊!
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以学生提问为主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不仅自己精心提问,还要鼓励学生向自己提问,对有创见者大加赞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营造一种课堂民主气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和反问机会,教学相长,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很多的,老师不在是知识的化身。让课堂提问的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有一位美国教育专家认为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问题走出教室。也就是说教学要追求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才是优质教育。然而我们传统教育观念,则认为每一节课或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不管是学习什么问题,都要完全解决了才算有结果,不少教师甚至认为,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比让他们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要好一些,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熟练所学知识,而不是带着满脑子的困惑去学习,去探究。事实上我们的这种教学法降低了学生持续学习和思考的动机,致使学生的问题意淡薄,难以进入研究状态的学习,久而久之,他们不再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题这正是课堂改革的意义所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以学生提问为主体。因此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纽带,我认为应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法方案时,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编成学生探究的问题,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构建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结构,在语文教学中要构成“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运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再则要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要不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躬行自主的学习方式为主。增强其自主学习的兴趣。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可能提高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作为教学的有效手段,提问理应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中华民族教育》《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和桂莲 邮
编:550400 电
话:***
第五篇:(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可见,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它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德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科的任务,它是一切学科的共同任务。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不仅有工具性,而且有思想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语文科的思想性具有本身的特点,它凭借的材料无一不是思想情绪的表现。数理化等学科不反映思想感情色彩,不包含伦理道德,自不必说。思想政治科固然是有目的地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其内容一般抽象,表达上强调严密准确和符合逻辑,思想性科学性突出而情感性艺术性欠缺。语文教材上的文章,选用的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其内容丰富多彩,对学生的影响涵盖了思想品德、理想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各个方面。在表达上常常以精炼的语言,生动的形象,精巧的结构和丰富的情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强烈而深刻的影响。在德育方面,语文科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这也是在中小学里语文教师常常担任班主任的一个重要原因。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主要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然有机地进行的。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不必单独拿出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应该有意识地将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语文知识的习得和思想情感的浸染如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在组织教学、新课导入、诵读指导、引入高潮、结束课文等教学环节上适时插播相关影音剪辑资料,吸引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净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寓德育于潜移默化之中。
在组织教学方面,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在上课前2-3分钟站在教室门口,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时间到即走到讲台上宣布开始上课。这种做法显得严肃呆板,影响学生课间自由休息,不大受学生欢迎。如果教师在上课前4~5分钟步入教室,播放与当节课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就既能消除学生的疲劳,吸引注意力,为即将进行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又不影响学生的休息与自由活动,时间到即可顺势宣布上课和导入新课。当然,播放的音频视频内容需要精选,既要切合课文内容,又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能引发他们的兴趣,而且播放效果要良好,长度要合适。我在教授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时,利用课前休息时间先播放流行歌曲林俊杰的《曹操》,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一曲终了,恰好上课。这时,我再用歌词导入新课: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这节课我们学习三国英雄曹操的代表作《短歌行》。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弄清一个问题:曹操是一位英雄吗?
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接着我指出,评价曹操要把历史上的曹操和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文学作品中的曹操区别开来,曹操自己的作品是了解其人的较为可信的资料。如此导入新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客观地评价人物,帮助学生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和正确的英雄观。为了让学生充分地领略曹操的英雄气概,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在这节课的结尾,我又适时播放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激情吟唱《短歌行》”的视频剪辑,从而将课文的学习推向高潮,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英雄人物曹操的仰慕之情,而且对曹操那种苦于时日短暂、求贤若渴、急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产生共鸣,对帮助学生开阔胸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也有潜在的感染作用。
二。联系现实,注意发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内容,纵横勾连,整合材料,形成专题。善于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补充丰富课文德育内容,开拓学生视野。
语文教材中所选录的文章,有不少是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其中自然蕴含和保存了中华文化之精粹。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汉魏晋诗三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和秦观的《鹊桥仙》,这两首诗词都涉及到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如《孔雀东南飞》中有“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的诗句,“初七”即指的是“七夕”。在当前像“情人节”等洋节流行,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年轻人中影响日趋式微、遭遇冷清遗忘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有责任宣传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揭示古代诗词等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其来源包含了在中国流传一千多年的美丽传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像“穿针乞巧”“喜蛛留巧”“拜织女”等有关“七夕节”的习俗趣闻更是不胜枚举,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和乐于知晓的。然而,若是单纯孤立地讲解这些不少已经失传的风俗旧闻,难免会显得单调乏味。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这两首诗来学习了解。不仅限于此,为了进一步加深了解,我们还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搜索到关于“七夕”的大量古代诗词和习俗记载,精选其中的部分诗词予以解读。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唐代诗人罗隐和宋之问的《七夕》,运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所载的唐代“七夕节”的习俗予以解读,在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文化的同时理解鉴赏唐诗,事实证明效果是非常好的:使学生掌握了一种解读诗歌的方法,拓宽了学生视野,激起他们对“七夕节”和唐诗的浓厚兴趣。有同学甚至兴致盎然地立刻开始测算日期,看今年的“七夕”在哪一天。
其实,语文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不只是“七夕节”,我们学习屈原的《离骚》和沈从文的《边城》时自然会联系到“端午节”,学习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时必然会关注“重阳节”,学习杜牧的作品时自然会联想到“清明节”„„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去发掘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内容,当我们学习到一定的阶段时,完全可以在学生中做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学作品专题赏析研讨会。如此,必将大大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以教材为载体,注意联系生活,即兴发挥,着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以至于改善学生的个性品质,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是衡量语文教学是否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发挥其育人化人功效的关键和根本所在。
从小学到初中以至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顾虑增多了、想法变复杂了,性格趋向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内敛。在高中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的学生一般是很少的,无论教师怎么鼓动激励,效果总是不佳。针对这种情况,在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一课时,我有意突出讲解了当时“耻学于师”的奇特社会环境,结合课文内容,讲述了韩愈奋然不顾流俗笑侮,抗颜而为师,虽屡遭排斥打击仍坚持倡导师道尊严并身体力行的事迹,在学生纷纷为韩愈唏嘘慨叹、打抱不平之时,我顺势向学生发问:
如果你是韩愈,如果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有着畸形社会风气的环境中,你敢于与强大的流俗势力抗争吗?你能够做到特立独行吗?
由于学生已经被韩愈的精神所感染,立时就有好几个学生应道“能”“敢”。我抓住时机,说:
光口头上说“能”不算是真的能,要有行动上的表现来证明,现在就请你们勇敢地举起手来!„„如果我们连周围的同学都没有勇气去面对,将来在复杂的社会关系里,又如何敢坚持真理呢?„„举一次手容易,难在长期坚持举手!„„也许我们在举手的过程中会像韩愈那样遭遇误解、失败和嘲笑,但我们一定不能因此而退却!
学生在课堂上能否经常积极举手发言,并不是一件小事,它能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优劣、学习主动性的强弱、个性品质是否开朗健康、师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等等。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认识到语文教师在德育上的特定职责,充分利用语文科的特点与优势,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善于捕捉时机,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为丰富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用心
爱心
专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