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教学是开发人脑潜能的有效手段

时间:2019-05-15 06:4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胡教学是开发人脑潜能的有效手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胡教学是开发人脑潜能的有效手段》。

第一篇:二胡教学是开发人脑潜能的有效手段

二胡教学是开发人脑潜能的有效手段

目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普遍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都想自已的孩子更聪明些。笔者认为,所谓更聪明,无非就是反应快、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强,让孩子的大脑好使唤。

要让左右脑相互协调,平衡发展。

当代生物学、医学研究表明,理论思维主要定位于左半脑,形象思维主要定位于右半脑。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学内容偏颇于传统教育,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到教育管理,都是有利于左脑。如在教学形式上基本是语言教学,即老师讲,学生听,直觉形象思维一般不重视。而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的是记背的逻辑推导的过程和知识,忽略轻视观察实物、实验和画图等辅助手段。从选拔过程上看,一般是看他们记住了多少,能用语言复述知识多少。这就从很多方面把擅于直觉思维的人排除掉了,或者说原来有良好右脑思维的人,也被教育改造成了习惯用左脑思维的人。如此,对左半脑的功能较为重视,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而对右半脑的开发使用重视相当不足,甚至压抑了右半脑的“能动性”,使其潜在功能长期以来未被人们充分了解。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如果人在工作学习中长时间地使唤左脑,使之负担过重,右脑轻闲无事,明显会使智力发展得不到平衡,乃至对学生的将来可持续发展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要开发右脑,使左右脑协调平衡地发展,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利用二胡教学开发右脑世界。

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右脑世界,使其智力水平能进一步得到提高。利用二胡教学是个很好的途径。二胡教学是一项生动活泼的动态系统工程,它始终要求受教育者在听觉上专注敏感,双手同时要做多种复杂而积极的活动,再加上上身 肢体的协调配合,在视觉方面,当看到某个音符时,必须两手配合准确拉出,同时眼睛还得看下面的音符,否则演奏就时时断时续。特别是左手的指法、把位、揉滑的变换,右手的强弱,顿、跳、颤等等一切都需要有良好的协调平衡控制能力。在这种生动的动态系统中持久锻炼,必然对人的生理心理思维的健康成长产生有益的影响。也正由于通过这种有效的训练,可使人的右脑的神经元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刺激增长,年长日久,右脑的新生思维细胞就会不断增加,从而使其比一般人来得更灵敏、聪明些。由此,我们可以说:二胡是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听觉、记忆力、节奏感、表现力最有效的手段。

通过二胡的教学,除完成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外,对加强调节左右脑功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有在锻炼脑力、开发智能、陶冶情操、培养优秀心理品持(性格、意志、气质)和发掘音乐潜能、扩大知识段等诸多方面,有着其它训练不能替代的功能。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种现象,一些上幼儿园中班的学生,刚来学二胡时什么都不懂,老爱哭鼻子还往妈妈怀里躲,经过一点点的启蒙教育,一遍遍地手把手地教,稍有一点成绩就及时表扬鼓励他们,慢慢地竟能上台表演,考级。有些还在省市及全国比赛中获奖,文化课也在班级年级名列前茅。事实证明,受过此种训练的学生,才思敏捷,掌握各种知识的效率明显高于其它学生。开发右脑的潜能需要从娃娃抓起。

经医学心理学专家研究指出:幼儿期是人的智力开发的敏感期,是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四岁前的人,神经系统与脑的发育可发展到成人的50%,八岁前后可发展到80%,十七岁才可达到100%,由此可见,学龄前的二胡学习对即将进入小学的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素质的提高,将为他们接受基础教育提 供了良好的条件,也正由于家长们充儿认识到这一点,目前社会上这支队伍不断壮大,学二胡已蔚然成风。这也为提高我们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胡启蒙教学中的“七要”

二胡是中国最富有表现力的优秀民族乐器之一,已有一千我年的历史。近年来,二胡教学蓬勃发展展,而作为二胡第一步的启蒙教学,尤为重要。我从事二胡教学多年,深知启蒙教学如高楼之根基,容不得半点马虎,在此,针对启蒙教学谈谈自已感受颇深的几点。

一、拜好老师,选好琴。

“名师出高徒”,学习二胡,专业老师的选择至关重要,好的专业二胡老师应具备以下三点:第一,音乐院校毕业,有一定的演奏水平,能给学生做较好的示范,而不是只靠嘴讲。第二熟悉各种二胡教材,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第三,责任心强,对琴童因材施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拜好老师后就是择琴。二胡的外形,手感,音准,音质对初学琴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自身各方面较差,再没有一把好琴,不但兴趣大减,而且对技术的提高也较慢,所以选琴必须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购琴,选择一把孩子喜爱的二胡,那就会为他们以后的学琴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拉乐曲时,先将乐谱唱下来。

这是有经验的专业老师普遍使用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有以下几点益处:首先通过学生的唱,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识谱问题,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识谱能力。学习音乐,乐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过唱,对乐感、节奏也是训练的过程,唱最能直接表达内心感情,你能唱什么样,就能拉出什么样,所以必须要求学生在这乐曲之前唱乐谱,能很好地将内心感情和器乐演奏贯穿起来,使孩子们真正演奏出充满感情的优美音乐。

三、初学阶段,不宜过分要求力度。

根据多年的二胡教学经验,我认为,学习二胡的初级阶段,应以手型姿势为主,这是二胡演奏的基础的基础,没有正确的手型,所以演奏的技法都无法掌握好,在动作及手型模仿基本就绪的基础上,才可以进入力度及其它训练阶段。如果在启蒙阶段过分要求力度,很容易使肌肉紧张及手型变化,出现发音不畅,音质不美的现象,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四、多拉练习曲,才能拉出优美的曲子。

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先考虑的问题,但初学琴时,学生和家长都有一种迫切的心情,想尽快地在琴上拉出小曲子来。有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练习曲不练习,基础不扎实,即使为曲子而拉曲子,拉出来的曲子也是不完美的。每一首练习曲都是为曲子服务的,只有练好练习曲,才能拉出优美动听的乐曲来。但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地拉一些乐曲也是有必要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不宜教得太多。

入门阶段,教师应高标准,严把关,师生共同克服急于求成的毛病,因此,一不定期让学生把最基础的演奏方法熟练到形成习惯,才可以增添新的学习内容。

六、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

作为初学者,一不定期要美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坐姿,持琴,演奏,状态等,从一开始就要规范化,如欲快则先慢,循序渐进,反反复复等,练琴时保持清醒 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注重耳、脑、手、嘴并用,只有掌握这些方法,才能使孩子们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受益终身。

七、多给孩子些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们在表演中感受成功。

在二胡教学中,除了为孩子们打下良好的正规的专业基础外,要采取不同的方式给予他们不断地鼓励和表扬是很必要的。在教学中,可举行一些汇报演出和各种比赛,从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胆识,让他们在演出和比赛中体验和享受成功,有了鼓励和表扬,有了成功的喜悦,孩子们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会积极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为以后的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你们的未来是挑战的未来,你的们未来是竞争的未来,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参照以上“七要”拉好二胡。现在多一份兴趣,将来少一份竞争,为把自已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吧!

浅 谈 识 谱 教 学 及 训 练

识谱教学是学习二胡的基础课目。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技能:听音及视唱。听音训练主要在于音高与节奏的辨别与模仿。在学习二胡过程中,音的高低及音准是最重要的。特别是音的准确性与先天的听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决定后天的训练,只有经过严格的音准训练之,才能使学生确立准确的音高、长短和强弱等概念。达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目的,二胡也就拉得又快又好。音准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五音不全”有其一定的顽固性,要解决这个问题,训练的时间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要加强七个唱名的教学,先从五声音阶开始,再引入半音关系,先进行五度音程,三度音程,再进行二度音程的训练,特别是半音关系,要让学生有一个感 性的表象认识,再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2、要加强练耳的训练,练耳是训练音准的手段。其方法是听音训练,听音练习是由听旋律、音程逐步过渡到听乐句。采用的方法有模唱、听辨和听记。在教学实践中,一般先给学生一些和谐的五度、三度音程,让其听琴模唱,在适应音高的概念基础上,再进行八度音程的练习。

节奏是旋律的骨干,如果节奏不准确,就会使音乐支离破碎,二胡永远也拉不好。节奏的训练方法主要是教师在教学生曲谱时边唱边以手掌拍击各种不同的节奏,由学生来听辨模仿。一般以两小节四小节为宜,节奏训练的内容不宜太复杂,也应由简到繁,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后,可发展到更多小节乃至全曲,内容也可不断增加难度。三连音的节奏是较难掌握的一种,学生在视唱时易唱成前八后十六分音符或前十六后八分音符的节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这两种节奏与三连音比较区别,让学生多听多练以辨正误。

视唱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通过系统地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视唱练习,使学生对乐谱的音高、节拍、节奏、速度和强弱具有正确的灵敏的反应。要达到这一程度,唯有不断地勤学苦练。

在视唱练习时,开始可根据琴一起去唱,最好是键盘乐器,当音唱准后,不宜过多地依赖乐器,以利自我独立锻炼音准的感觉和概念。练习时应注意保持气息平稳、自然,声音舒展流畅。应以中旨中弱的音量进行抑扬顿挫的练习。节奏的强弱对比,是反映音乐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视唱练习的过程是训练学生对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过程,也是对下一步拉好曲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视唱练习要坚持“四到”,即眼到、心到、手到、口到。眼到就是要求学生的视觉十分灵敏,当视觉神经将谱子的第一小节的音高、节奏、强弱等反映到大脑并 由嘴唱出来的时候,眼睛就应该继续将第二第三小节的音乐语言和形象反映到大脑,再由大脑指挥其它有关器官作出相应的反应。心到其意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要练好视唱,要在大脑的支配下,通过许多感官的共同反应才完成的,所以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手到就是在视唱练习中,通过右手打拍子,左手指曲谱。点脚或摇头晃脑来作为打拍子都是不雅的动作,而且弊处很多。视唱时划拍子的动作要小而自然协调。针对曲调的不同,拍子速度要和嘴里唱出来的一样正确,不至于出现快慢失控。口到,视唱正确与否,以唱来衡量,眼、心、手是否到位,都是以“口”是否到位来检验。视唱练习不同于唱歌,要以对乐曲的音高、节奏、节拍、速度和强弱的把握和技能性的表达完整为原则,以柔和自然的中等音量来练习才能唱得正确。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要结合学生不同的实际水平,选择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曲谱,在音型和节奏等方面,加以由易到难的变化,作为补充教材来提高识谱教学和训练,从而促使和提高拉琴的效果。

练琴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练琴就是练脑、练手、练意志。一日练一日功,一个不练十日空。

一、练琴的态度

练琴不是玩琴,是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能掩盖问题,欺骗自已。它是一项艰苦严格的艺术劳动。对练琴不负责任,就是对自已不负责任。坐在那里挨钟点,混时间,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时间到了,练琴也就结束了。只有端正练琴的态度,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二、练琴的计划

练琴必须订出自已的计划,每天的小计划非常重要。今天有多少时间,重点练什么,哪些地方需要巩固保持,哪些地方需要强功进展,目标明确,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琴艺自然会进步很快了。

三、练琴的过程

1、基本练习

所学的练习曲和一此弓法指法技巧,这些都属于基本功,都是技术中的筋骨,把这些练好了,很多技术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所以这些每天必练。

2、视谱,背谱

看谱拉琴一定要拉对,有了正确的第一印象,就会减少以后的错误,看谱时不能急于求成,要慢,要细心,要看清楚调号、拍号,注意弓法和指法的正确。根据老师的调整和变化,要在曲谱上标记好。随着对乐谱的不断熟悉,才能加速并注意融入情感来练习。先要仔细认真地视谱,才能为背谱打下基础。随着不断的练习和提高,你要掌握背谱的窍门,有些是小节相同,还有的是小节反复,头尾相同„„总之,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早背谱就可以早从视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指法和弓法及其相互配合上。你果你一遍遍地拼命练,好象这种练习就会好,其实这种练习事倍功半,既浪费时间,还达不到好的效果。慢练就是解剖分析,就是检查修理,要弄清哪些地方有障碍阻挠,是音准节奏问题还是弓法、换把或两手配合问题?只有找出问题的所在,再来一遍遍慢练,一点点加速,这样练才有效果。慢练不是某一时,某一天才要做到的,而是要经常反复去做。在慢的过程中,一不定期要专注。有的人也慢练了,效果却不理想,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不专注,认为慢练相对简单,思想也就随之松驰,注意力分 散,这样不仅达不到练习效果,反而养成了不良习惯。

总之,练琴时要动脑,要用心,将老师所教的东西变为自已的东西,那才是练习的目的。

儿 童 学 琴 应 注 意 什 么

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少年儿童的培养也越来越多元化了。从小学琴,提高音乐素质,开发智力,为今后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天,我想对学琴的孩子及家长提出几点在较长学琴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起步时间

儿童几岁学琴最好?这里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但要遵循一个原则,好苗子要从小调教。我们要根据儿童的生理条件与心理接受能力而定。有些在四五岁就可以学琴,而有些则要到七八岁,甚至十来岁才具备学琴条件。当然,早期的音乐熏陶是不可少的,要因材施教,不能误了孩子早期学琴。

二、学琴的目的

学琴为了什么?或许每位家长心中都有自已的打算。对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厚望,一般都有以下同种心态:①望子成龙,②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③为今后某求一技之长,④攀比思想,⑤培养耐性,⑥提高孩子的音乐素质等等。有些家长除了孩子学琴,还要全面开花,如学舞蹈、英语、书法等,多多益善,同时进行。但殊不知孩子的兴趣与能力有限,这样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再加上文化课的压力,使得孩子学得是晕头转向,反而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一门都不精,令人大失所望。

考级作为检验琴童在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锻炼能力和胆识是有必要的。孩 子年龄大了,功课紧了,甚至催老师学琴考级要跳级,为考级早点结束。每天练习的只有有限的几首考级曲目,最后虽然能过关,但这种做法限制了孩子在音乐上的发展,造成基础差,形成拔苗助长的效果。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在对待孩学琴的目的上,应该把眼光放远一些,因势利导,多让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演出和一些比赛,从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奋斗目标。

三、循序渐进

学好琴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不参操之过急。让孩子喜欢音乐,懂得享受拉琴的乐趣,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循循善诱练好基本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渐渐地培养他个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高雅的音乐素质。

有些家长看到别的孩子拉得好,进步快,就盲目要求老师提高进度。这样一来就违反了教学规律,所学的知识就成了夹生饭,从而影响学习兴趣,甚至会失去信心。另外家长在对待孩子每天练琴时间上要随机应变,不能死板教条,今天功课松,兴趣浓,就多练一会儿,反之那就少练一会儿,总之,每天最少不低于半个小时。“一日练,一日功”就是这个道理。练琴不能浮躁,着急,遇到问题常与老理互通情报,掌握科学院的学琴方法,这样才能科学成长。

四、家长配合

一般来说,家长对孩子的学状况都是关心的。这里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①当好热心的观众,孩子拉琴总希望有人在旁边欣赏,以满足其表现力,另外也起了一不定期的督促作用。②当好孩子的知音,当孩子练琴遇到困难时,一般较急躁,没有耐心去纠正,这时家长要善于开导,给予支持与鼓励,面对困难要勇敢地去战胜困难,这样孩子对拉琴就会产生信心。但有些家长不是这样的,孩子拉 错了,轻者大声训骂,重者巴掌上身,这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感,放不开手去拉,也就拉不出应有的效果了,起不到练琴的目的。③注意练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儿童注意力坚持时间一般在半小时之内,这时家长要安排孩子适当休息,看书写字或做游戏,然后再回来拉琴,要注意劳逸结合,科学安排,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后友情提醒部分家长,因为你们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们不光教育和督促孩子学好拉琴的技术,也要注重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通过学乐器激发孩子的毅力

清秀的面容、修长的手指,言语不多但一提到二胡就“打开话匣”的30出头的年轻人,就是镇江市青年宫二胡教师刘森。通过一位老同事,记者采访了这位从四五岁开始学习二胡的“科班”教师。

刘森出生在江心洲,四五岁时学习二胡,初中时以一手漂亮的二胡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附中,然后又进入南艺深造,学的还是二胡专业,毕业后回到镇江。现在已经是镇江二胡演奏和教学的佼佼者之一。

“学乐器,看似学‘艺’,其实很重要练的是‘毅’。”刘森说,“拿学二胡来说,真正最终能以二胡为终生职业的,其实很少,而能登上顶峰的,更是少之又少。但为什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来学呢?因为在孩子的性格成长初期,通过学二胡(包括其他乐器),进行个性、性格培养与智力开发教育,往往事半功倍。”

确实,许多家长也注意到,学琴兴趣较浓的孩子,他们在上课时态度也就认真主动,求知欲也强,往往也能刻苦、勤奋地练琴和学习。刘森介绍,对于儿童 来说,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刚向他们敞开的世界,一切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那么新奇、可爱。而拉琴是一门技艺很强的表演艺术,需要付出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不间断的努力。而因为学琴的艰苦性和长期性,也就意味着毅力的培养对学琴的孩子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很多人一辈子研究二胡两根弦,却未必能搞明白它的精深妙义,中国人的感情语言通过二胡表达能够被全世界的人“读懂”,二胡在国际上也有地位,钢琴家郎朗曾经向外国观众介绍“二胡是‘中国式小提琴’”。刘森认为,小孩子应该学点中国传统乐器。学一门艺术,能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小朋友学习紧张,功课多,回家演奏半个小时,大脑皮层便能得到休息,对孩子的学习和人生都有好处。采访结束时,刘森希望通过本报寄语所有的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为他们长大后能胜任各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础教学杂谈

二胡正确的持弓方法(刘森)

1、大拇指和食指根部构成控制弓杆的支点

2、中指和无名指插置弓杆与弓毛之间,松成控制弓毛的支点

3、食指环抱弓杆,小指自然处在外面

4、拉内弦时,用中指和无名指的力量往里压弓毛,弓要有一定的张力,拉外弦时时靠中指背面和大拇指腹部外顶,中指是五个指头的中枢,持弓全赖于此。

5、弓毛的松紧要适度,紧则发涩,松则运弓费力。

6、运弓时,先运动大臂→小臂→手腕。以上几点要协调进行,应尽量做到动作协调自然,优美大方。

教学有感:《二泉映月》既没有“泉”也没有“月”

很多音乐老师直接或间接地把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传世名作《二泉映月》与水、月联系起在一起。有人说作品表现的是夜澜人静,泉清夜冷的意境,还有的人说,作品描写的是无锡“天下第一泉”,因为阿炳生前经常在惠山的亭子下拉琴。其实,《二泉映月》是阿炳在苦难一生中用血和泪拉出来的人生苦难曲。《二泉映月》这首世界名曲,原本是一首无标题音乐。很多人对它不理解,从曲名看,它似乎是描写景色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但据我查阅大量资料,曲名应是由著名音乐家杨荫浏先生和阿炳一起即兴商定的。曲名与乐曲的内容并无多少内在联系。原来杨先生也是无锡人,和阿炳是同乡,杨先生一生中向阿炳请教过三次,其中一次是1950年夏天,他回到无锡拜访了当时默默无闻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做了一件音乐史上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就是请阿炳演奏录音,留给后人无价的精神财富。而时阿炳处境十分艰难,已有两年没拉琴,技术也荒疏了,甚至于旧的二胡都已不能再用了。经过杨先生的再三说服,阿炳终于同意录音。但阿炳坦率地说“我荒疏太久了,让我练上三天再演奏吧”,在录音现场,全场鸦雀无声。当阿炳拉完第一首二胡曲时,全场掌声四起。当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首曲子是没有名字的,我是用二胡信手拉出来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个样子”。杨先生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常在街头,也在惠山拉过”,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杨先生想了想接着说:“二泉不象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有个《三潭印月》,是不是叫它《二泉印月》吧”,不行“印字不能抄袭,我们无锡有个映河山,那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当 即点头头默认,《二泉映月》的曲名就是这样定下来的。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我们决不能孤立地看《二泉映月》的曲名,更应该了解阿炳的身世。阿炳原名叫华彦钧,1983年生于无锡,在旧社会苦苦挣扎,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为了生存受尽了人间的苦难。35岁时双目失明,时人称其瞎子阿炳。据无锡的老人回忆,在旧社会,一听到阿炳的琴声,人们就会叹息道,可怜的阿炳又来了,他有拉不完的怨、拉不完的恨。世界著名的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听了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拉的《二泉映月》后激动地说:“只有跪着听,才有资格”。

多少年来,每当我拉这首《二泉映月》时,都把它当成一首依心曲来拉,使我深深感到《二泉映月》有悲、有怨、有感、有叹,有刚也有强。我在教学生《二泉映月》时,尽量避免公式化。先让学生了解曲子的背景,逐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内在含义,感受音乐中的美。

瞎子阿炳的世界名曲《二泉映月》,既没有“泉”也没有“月”,而是叙述他自已苦难一身的遭遇!

怎样帮助音乐素质较低的儿童学二胡

在多年的二胡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儿童素质有所不同,音乐素质好的儿童表现大多相同,而素质不好的儿童,有不同的问题,音准很差或节奏非常不稳定或注意力极不集中等等。碰到这样的儿童,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要有耐心

对素质不好的儿童应当采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二胡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不能一味地批 评和指责,不断地研究和分析儿童学中困难的原因,找出原因后循循善诱,一步一个脚印,手把手地去教,一遍、十遍、百遍,甚至上千遍,只到会了好了为止。

二、对症下药

对于缺少音乐兴趣的儿童,通过适当启发、欣赏、示范,让他们多听二胡曲,教师要常示范所教的曲子或二胡名曲,来诱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物别对民族音乐二胡的兴趣。

对听力低,视谱慢的儿童,首先加强对音符的练习巩固,然后唱练习曲,训练时由简到繁,由慢到快,特别训练未唱完前一小节曲谱时,眼光就已看到第二小节甚至第三小节。这样训练能不断提高他们超前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视唱音准差的儿童,也通常说的“五音不全”。对这种训练,这不是短时期的事,不纠正这一问题,会影响他一生的音乐发展。不光二胡拉不好,就连歌曲也唱不好。首先对音阶的训练,先跟老师唱音阶,或老师拉二胡,你唱。有条件的可跟键盘乐器来唱,特别注重半音关系的音符,如唱mi fa 或 si do 时要压制一点唱,唱do si 或 fa mi 时要放开唱,反反复复,多唱音阶是提高音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当你唱曲子的时候,遇到音不准,跑调时,你也别急,暂别往下唱,抓住那个不准的音,去唱音阶,当你唱音阶找准那个音的高低时,再连起来唱,直到唱准为止。同时也培养了你的细心和耐心。

在学琴过程中,有不少学琴儿童注意力不够集中,上课时眼睛东张西望的,视谱时,能跳几小节拉琴,指法弓法不对,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一是讲话要有趣味性,如每首曲子都有它的创作背景,老师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有些儿童喜欢表演或听,老师也可以演奏或放录音给他们欣赏,让他们沉浸于音乐之中。二是劳逸给合,当课程教到中途时,也可以休息几分钟放 松一下。三是表扬或鼓励,当他们稍有进步时,要以表扬为主,鼓励他们继续发扬,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四是适当加强一点压力,对那些确实多动调皮的儿童,施加点压力,但要注意分寸。总之在教学中动静搭配,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但千万不能过分指责和批评,导致对拉琴产生厌恶情绪。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上说“长善救失”,教师本人的素质也是帮助音乐素质较低的儿童学习音乐的关键,教师不但要有耐心,还要具有良好的知识和技术、学术背景以及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教好这类儿童。

儿童学琴应注意兴趣培养(刘森)

大多数从事音乐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但是对于如何培养儿童的兴趣这方面却往往束手无策。儿童学琴大多数是家长逼出来的。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不喜欢学琴的孩子气是害怕老师“专业化”的要求太高,完成不了老师的作业而缺少学好的自信心;有的是因为家长攀比,别人家小孩进步快,不顾自已的孩子实际水平,拔苗助长,硬跳级考级而感到累;也有的是因为年龄小,缺少基本功等接受能力方面原因,一味模仿老师的动作技巧,不会表现音乐而感到没有兴趣;再有就是小孩贪玩文化课偏紧,没时间拉琴,没有兴趣。面对上面提出的问题,教师和家长又该怎么办呢?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呢?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刚开始学琴的孩子不能过分重视技巧和考级,因为急功近利是兴趣的杀手。首先,应该充分注重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想办法通过一定的手段、方法让孩子学得开心,愿意学。例如:刚开始学琴的儿童,上到半堂课时,老师可以让他们活动放松一下,并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当学到一不定期基础时,可补充教一些他们自已会唱的歌曲,教他们边拉边唱,稍有进步,即时表扬,就这样,孩子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教师在教学中慢慢注重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一回到家,家长督促其练习的方法不对,诸如“注意力不集中,手臂抬起来,你真笨„„”生硬的语气,无情的现骂,甚至体罚,使孩子气感到无所适从。这样一来,好不容易把课堂上培养出来的兴趣给扼杀了。所以家长如何在家里进一步巩固激发孩子的兴趣尤为重要。孩子有不足时,要先肯定表扬,再指出存在的问题。“不错,弓拉得很平稳,但弓子还应该如何就更好了等等。”另外,还要创设让孩子表演的机会,诸如家庭成员围聚一堂,听孩子表演,多参加班级、学校才艺活动,让他们得到长辈们的表扬和同龄小朋友的羡慕。每天练琴家长也可在日历上挂上小红花。孩子练琴时,家长要认真倾听,“听你拉琴,我真开心,琴声真美啊,我都不感到累了”。总之,给予赞誉的肯定,尝试对孩子进行“成功教育”,是激发孩子拉琴的好方法。只要孩子在拉琴中获得大人的赏识而得到快乐,他才愿意不怕辛苦地去拉琴,才可能在拉琴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了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业余的音乐教乐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家庭之中,这种自发的教育行为,为培养音乐爱好者和音乐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老师和家长们遵循教育规律,注意兴趣的培养,使孩子们在音乐在陪伴下健康地成长。

不容忽视的二胡复习课

二胡复习课是强化上课的教学成果,是完成二胡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巩固,使学生加深理解发展记忆,形成技能技巧,提高二胡演奏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二胡的复习课,并对它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实践,我注重在二胡复习课中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一些趣味性的复习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对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提高有着质的飞跃,从而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一、改变课堂模式

以往的复习课“回忆-讲解-练习”,这种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容易墨守成规,不善思考,因此我们打破常规,先是学生自已拉一遍,而后教师拉或放录音,再让学生进行对比,提出问题所在,针对问题,立即纠正,只到会为止,然后老师带着一齐拉或放伴奏带自已演奏,当他们看到成就感后,就会反复练习,这样就会牢固掌握学过的知识。

二、增加新鲜感

因为复习的内容都是以前所学过的,犹如一盘冷饭,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而学生本身好奇心就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快,如果复习中加入一些新的江西,不但能抓住他们的吸引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复习起来会事半功倍。在复习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时,老师提示后,让学生找出象声词来比喻,如“哗啦啦”,复习大附点时,可用放鞭炮声“嘭.趴”,看谁找得准,找得多,不但加强了音符的复习巩固,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扩大了知识面。

三、开展互学互帮

众所周知,学生之间肯定存在着个体差异,要让学生共同提高,首先要知道问题的所在,所以我们用找问题的方法,互相督促,互相帮助,互相提高。首先让一个学生拉琴,其余的学生帮他找问题,找出后说出问题的原因,再示范一遍,然后反复轮流进行。这样一来,他们找问题的态度很认真,就连点滴的小问题也不放过。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复习,不但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之间也能 取长补短,活跃顾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复习的目的。总之,二胡音乐的复习课不容忽视,也是我们专业老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胡教学中的“为什么”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则说明他已经仔细观察了这一现象。那么,我在孩子们解答问题的同时,要充分肯定这种提出为什么的精神,并大力鼓励孩子大胆提出更多的为什么,这样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探索与研究。

在我的实际二胡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质疑,都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流,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二胡课上,学生的提问是学生吸取新知识的感受,体味音乐的一种积极的反映,而教师的提问则是在启发诱导学生对音乐深层的了解,那么我们在二胡课堂上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如在学生视唱乐曲遇到大切分时,为什么往往吃不准,老师针对这一难理解的音符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子帮他们理解,现在有两块饼,小明吃一块,小红小华每人吃半块,一块的放于中间,两个半块置两边也就是前半拍后半拍,中间一拍的大切分,然后再上升到理论。再如跳弓“为什么跳不好?”,这是由于左右手不协调,特别右手弓子弹跳不起来,教师不厌其烦地纠正,右手弓子弹下来时,弓毛着琴筒,借助弹性反复往上弹跳,然后左右手配合,学生通过大胆提出问题,解决了以前模模糊糊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与学,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作风,锻炼了他们敢于提出“为什么”,长期以往,孩子们胆子大了,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兴趣,产生了新的灵感,新的想象。教师要起一个积极引导作用,既不能空洞说教,泛泛理论,一定要根据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精 心设计一套能解答问题,调动积极性的方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找到答案。

作为一名二胡教师,要想把自已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形式,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积极鼓励孩子们大胆提问,大胆超越自已,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设计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才能使我们小朋友的二胡越拉越好听。

难道揉弦就真的这么难练吗?

答:揉弦是左手最重要的技巧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二胡演奏中最为重要的技巧之一,它还是一个演奏家独特风格的具体体现。

滚弦是最基本的揉弦技法,它是以手掌的上下摆动,带动手指第一关节作屈伸运动,使指尖在音位上均匀地滚动,来改变弦长产生音波的一种揉弦方法。滚揉是由两个动作过程来组成的,第一个过程是:手掌上提,使手指第一关节伸直,以指面触弦,此时发出比音准基线略低的音;第二个过程是:手掌下摆,使手指第一关节弯曲,触弦点滚至指尖部位,此时发出比音准基线略高的音。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手指就在音位上均匀地滚动,从而发出围绕音准基线上下波动的揉弦音。

在滚揉时,动作的主动点应该放在手背部位,手掌只可上下运动,而不可里外煽动。手腕是动作的一个“轴”,因此腕部千万不可僵硬。运动中小臂被动地微微上下摆动是正常的,但有的演奏者却用小臂来带动手运动,这就使滚揉动作的从属关系颠倒了,会造成动作僵硬、发音笨拙等不良倾向。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滚揉的音波一定要围绕音准基线上下等幅地均匀波动。滚揉的音波总是从音准基线先向下波动,然后再经过音准基线向上波动,如此循环。因此,它的第一个动作一定是手掌上提,而不能是相反。

滚揉是借鉴西洋弦乐器的揉弦技法而来的,它发音优美、流畅,揉弦的频率和幅度易于调整,是演奏歌唱性旋律首选的揉弦方法。在纯粹运用滚揉技法时,手指的触弦不可过重,而且腕部可稍稍抬高,以增加手指的活动余地。一指和二指因弯曲度较大,所以滚起来比较轻松、自如。三指的弯曲度就小得多了,尤其在二、三指呈全音指距关系的时候,常会感到手指缺乏滚动所必要的活动余地。四指本来就是伸直按弦的,它的第一关节没有弯曲的余地,因此滚揉对于四指来说是不适宜的。

练习滚揉时要克服动作紧张、僵硬,各部位的配合不协调,如①手臂动作太大,甚至过于主动运动;②腕部不松弛,没有起到“轴”的作用;③手指僵持,第一关节不能自如地作屈伸运动;④手掌里外煽动,⑤用指力过多地抠弦,等等。在初学揉弦时,可先以左手在桌面上练习“小鸡啄米”的动作,熟练后再持琴,将动作过程分开来训练,边练边数“一、二、一、二、„„”,数“一”时,做滚揉的第一个动作过程;数“二”时,做第二个动作过程,如此反复练习,至动作正确、操作熟练后再将动作过程连起来练习,直到运用自如,方能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为了在滚揉时手指运动更为灵活,可尽量少用保留指,以减少手指间的互相牵制。只要肯动脑,认真思考和琢磨,再加上一定时间的练习,相信大学都能熟练地掌握揉弦这一二胡技巧。

第二篇:教学论文:教育最有效的手段是爱

爱,是教育的底色

泉口小学

内容提要: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爱,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根植于爱的土壤。教师只有在宽容、尊重、赏识、平等的基础上,唤醒、激发起学生的自主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学生才能抛弃胆怯和害羞,从而自信、自强地健康成长。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是生命与生命的互动。教育不能是简单的说教,它是一种爱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关键字:爱的教育、爱在细微处

正文:

爱,是教育的底色!就像乍暖还寒时的春天,就算刮风下雨甚至四月飞雪,温暖是她的底色。只要有爱,只要有越来越多爱学生、爱读书、爱思考的好教师努力给孩子们带来幸福,那么,中国教育的春天就不会遥远!因为每个孩子都配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满足并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用爱唤起每一位学生心底的学习热情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通过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被认为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爱的教育》不仅能教育孩子,而且能教育那些正在教育别人的人。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而常常会被我们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并以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优秀班主任老师任小艾说:“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李镇西老师说:“爱的教育是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教育的目的是爱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知识还是为了爱?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学识教育无可厚非,试问文盲能有多大贡献?学识低下的社会根本不能发展,这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是一种鼓励上进的价值取向,我们不可否定它,但它其中的确有功利主义的成分,如果全盘肯定,社会上到处是功成名就的呼声,那么我们的教育将是一种绝对的失败,因为它是一种爱的缺失。把爱心、善良等美德转化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是成功教育应该达到的方面。教育不能提升一个人的修养品德,它就偏离了教育的宗旨。爱的教育与学识教育两者都是教育的重要内涵,在偏重学识教育的今天,爱的教育显得尤为可贵!

年近八旬、经历文革之苦的李吉林老师也曾说过:“一个好教师,首先要有个‘爱’字,没有爱,做不好教师。要真爱教育,爱孩子的心,爱自己的学科。”为了“让孩子们从封闭的传统教育的捆绑中蹦跳出来”,李吉林主动要求从一年级教起。“一年级的孩子多么可爱,他们对小学生活向往已久。他们又非常弱小、单纯,需要老师的呵护„„”读至此,作为一名低年级的年轻教师,我的心都要融化了:我多么希望我的孩子能遇上李吉林这样爱孩子、呵护孩子而不嫌他们烦的好教师!爱心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爱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所以只要在教育中用爱心去感化和教育孩子,孩子的未来是美好的。

教育本意就是要用爱感染人、激励人。师生成长的主要场所——教室,也是学生学习与成长、师生交往与情感交流的重要地方。教师和学生在这里可以分享学习的激情,分享新发现的过程。这种“分享”,至少体现了三层含义:第一,要关切到对方的需要、感受、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第二,要享受彼此双向的平等给予,它不是单向的居高临下的施舍。如果存在着施舍关系,那么被施舍的一方在自信心和主动性上就会受到挫伤。第三,分享意味着彼此心灵的真诚相对。教师要让学生享受课堂的温暖.有时候,当我们教育者在一起探讨时,谈得较多的话题是:什么样的教学真正有利于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换句话说,什么样的教学状态才称得上完美呢?不同的课堂,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其实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指标体系。但不管怎样,我们可以提炼出3个关键词,那就是:真诚、深刻、丰富。

二、教育根植于爱

鲁迅先生说:“教育根植于爱。”其实,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才是当好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这种爱,完完全全只包含情感,不包含任何目的。从教以来我都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好的老师,身上都应该具有哪些素质呢?哪些品德呢?经过这么多年的亲身实践和体验,我心里有了这样一个答案,一颗心,一颗爱心。一颗爱学生的心。

35岁就获评特级教师的戴曙光,对孩子和课堂永葆一颗“初恋的心”,每次上课如赴约,有莫名的甜蜜与期待。“是什么支撑我?很简单,就是喜欢,就是爱。”戴曙光讲的一个小故事很感人:“走读生的我,有一次回家的路被洪水阻隔。班主任拉我到他家里,煮了一碗米粉,我含泪吃完。就是这碗米粉,让我开始喜欢上班主任,喜欢上班主任的数学课。”他说:“学生喜欢一门学科,往往从喜欢老师开始,从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开始。”读至此,我又想起那句话“好老师就是学科的化身”——老师对孩子的爱,多么重要!

高尚纯洁的师爱,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结果,有了热爱学生的思想,老师就会自觉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亲密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完成艰巨复杂的教育任务。爱心教育是一种享受,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更是精神世界的享受,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心灵深处的不断启迪。爱心教育更是老师人格魅力的不断提升,精神世界的不断升华。

三、爱在细微处

教师只有在宽容、尊重、赏识、平等的基础上,唤醒、激发起学生的自主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学生才能抛弃胆怯和害羞,从而自信、自强地健康成长。我把师爱与尊重紧紧相连。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前提是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次,爱是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教师对学生的爱,还是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长规律,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最后,爱是尊重孩子的自我实现,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应是爱的最佳境界。

我的班上有一位学生叫强强,他的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但是他在平时的学习中并不努力。更让人头疼的是他在平时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冷漠。他的家庭条件在本地是非常贫困的、父母也是极老实巴交的农民,这让他的心里很自卑。越是这样,他越表现的冷漠、高傲,甚至经常顶撞老师。他毕竟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的很多思想观念来自我们成人,就他来说,父母的“成功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是他的行事准则。那么我们可以分析:在他内心深处,他是渴望成功的,只是表现形式有些极端罢了。换言之,他也想有“伟大”之举吧!根雕常常以其精美的造型,独特的构思,巧妙的加工受人青睐,成为提升家庭文化品位的首选。然而根雕的前身是什么?无非是生于荒野的树根。培根说:“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知识好比是修剪移栽。”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可以造就的生命,我们要用艺术家的眼光对待,即使就是荒野的树根,我们也能否把它变成如根雕一样的艺术品呢?所以教育者应该拥有一种心态,对待学生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在某些方面也可能

是金子,是可以造就的人才,教育者不能总是把眼光放到几个优生身上,而是应该运用赏识,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自信,拥有成功。

差生的心理最脆弱,他们更需要老师真诚的关心,尊重和爱护。这种师爱往往是医治差生心灵创伤的最好良方,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金钥匙。“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这份爱,才会在转化差生的实践中转变观念,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耐心;有了这份爱,才会在转化差生的工作中多一份细心,用博爱和宽容代替粗暴和训斥,用博识和娴技去吸引学生;有了这份爱,才会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主动地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条件和让他们走出尴尬的台阶,才会耐心地去辅导和帮助,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四、教育应无痕

“润物无声,教育无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不露痕迹”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看似简单的一个爱抚,富有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都会给孩子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产生极大的影响。通过一个眼神、一次手势、一份表情、一声语调,向学生传达着各种正确的观点、情感和立场;广大学生在这绵绵“春雨”里健康成长,也是最具成效的。

有人说,热爱是最高的禀赋。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种事业。做一名拥有自我成就感、社会赞誉的好教师,任何时候都要有一颗童心,眷恋讲台,甘于寂寞。为师之道的真正含义,其实就是摒弃了功利心,满怀热爱之情,以匡世济民的情怀,去浸润一个个心灵,培育千万颗种子。

教育无痕,宛如纷纷扬扬的雪,丝丝缕缕的雨,融进了地里,滋润了禾苗,却不见其痕,不闻其声,受益的却是禾苗!教育孩子亦应如此,在融洽的氛围中,师生交流、亲子沟通,孩子心中“不设防”,教师和家长也不是“进攻”态势,最终才有可能达成共识。“润物细无声”、“身教胜言教” 的教导方式,才是刻骨铭心的。

教育需要无痕,这不仅仅是一种向往,也不仅仅是一种境界。这更是一种原则,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技巧。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对我启发很大,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游客自动脱下斗篷,冷风呼啸而来,使劲吹。游客反而拼命抱紧斗篷不松。太阳出来了。暖洋洋的用爱心关照游客,不一会游客“感动”的自动脱下斗篷到树荫下乘凉。这则寓言就告诉我们:用爱心来感化比教育惩戒更有效,教育的本质是要有一颗爱心。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在履行职责时对教育对象产生的一种强烈的高尚无私的道德情感,它在现实中具体渗透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可见爱的教育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一个真正有个性的老师,一定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一个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之人;一个爱教育、爱学生的人;一个具有教育智慧的人;一个不甘于平凡的人。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是生命与生命的互动。虽然教师是一种职业,但教育是一种艺术,一种爱的艺术。从事教育,首先就要学会如何去爱?因为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所谓教育,也许就是这样,爱与耐心,加上孩子能明白的方式!

第三篇:模仿文章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模仿文章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背景

学生对于作文感觉相当困难,即使他有某种生活经历,要把这种经历撰写成文,也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下笔。很多学生因此买了许多有关作文的书,来应付作文,以此为范本,只要能够搭上边,他们就会参照,有时近似于抄袭。这种作文态度,其实非常不好。我们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会写比较像样的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如果没有个体的感受,文章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是,学习任何东西,都少不了模仿的过程,总是在模仿中不断进步,直至完全成为自己的一种能力。因而我们要正确认识到模仿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模仿运用得好,可以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对于表达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同学。

怎么模仿,才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呢?笔者认为,模仿文章的结构、立意等比较可行。

实践一:

我们在学过《羚羊木雕》一文之后,我就要求学生模仿课文顺序之中运用插叙的手段,写一件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有关欺骗的事。这种生活经历学生应该都有,只是各自的感受可能不同。他们模仿课文的这种结构作文,85%的同学习作都比较像样。对于他们而言,就获得了一次成功写作的经历。

实践二:

在寒假刚刚来临之际,上海下了一次大雪,可能是很多同学以往所没有经历过的。为了让学生写出面对这场大雪他们所有的感受,我让学生写了一篇作文,题目为《雪》。对这篇作文的立意我没有提出高要求,只要他们能写出所见到的大雪的特点以及自己当时的那种新奇、兴奋的感受就行了。怎么写呢?我就指导学生模仿朱自清《春》的写法,用几个片段来表现。要求他们按照大雪来临的时间顺序,选择几个不同的场景来加以表现。在描写的时候,最好能从不同的角度、并适当的运用一些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拟人和排比这三种修辞。结果学生写出不少比较好的作品。

实践三:

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太多关于这次地震的事,惨不忍睹的城镇、争分夺秒地救援、举国上下的募捐、刻骨铭心的哀悼日……等等。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经历应该是不少的,我们应该把这种经历记载下来。怎么写呢?

在这次写作训练时,我先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故事写成小说。训练时,特意规定学生把那个废墟中的母亲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要求学生以那位年轻的母亲为描写对象,写出人物在地震来临前、来临时以及震后所见、所闻、所感。要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等描写刻画出人物的形象。我给学生示范了小说的基本框架,并读了一篇小说《永不放弃》(刊登于《环球时报》)。这样指导后,许多习作已经基本像一篇小说了。接下来,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散文,题目是《爱在身边》,内容还是关于在这次震灾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感人至深的爱。这篇文章我要求学生从三到四个方面来表现我们身边涌现出来的关爱,一个是党和政府的关怀,一个是救援者的挚爱,一个是灾区人民的相互关爱,还有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用小标题的形式来分别表现。一开始,我没有做详细的写作示范,因而三班学生的习作,就比较糟糕;于是,重写时,我就口述了文章的开头,对中间的小标题也作了相应的示范,并且对每一个方面的内容也作了尽可能的提示。经过这样的指导,三班学生才把这篇文章写得像样,那些平时话都说不周全的个别学生,写得也差强人意了。

在此之后,期中考试前一周周五,我又要求学生按照写一件事情的写法写出这段时间自己所经历的一件事。这时,有的学生感觉似乎有些乱了,似乎不知道怎么写一件事了。于是,我又帮他们温习了《羚羊木雕》、《一千张糖纸》、《窃读记》等课文,提醒他们要细化过程,突出描写人物的言行和心理。另外,我有帮助他们回忆了震灾发生之后他们所经历的过程,譬如说,什么时候知道发生了大地震,自己和家人有什么感受;接下来的几天,你有什么表现;什么时候知道和参与了募捐;当哀悼日来临的时候,你有何反应和表现,等等。但是,有不少学生还是因为先入为主的问题,写的还是发生在灾区人民或救援人员身上的事情,并没有写出自己经历的事情,受小说的影响较大。因为时间问题,这次训练,没来得及集体评奖,只是针对问题较大的学生作了个别指导,并让他们学习借鉴了几篇写得较好的习作。

反思:

如果我们能注意学习借鉴一些好的文章结构,使之为表达自己的感悟服务的话,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对某种写法就容易形成深刻的印象,在写作时,也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感觉困难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采用这种模仿文章结构的作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并意识到这绝不是抄袭作文,只是用这样的文章结构来说自己的话,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但是,现在我们一些学生已经沾染了抄袭的恶习,他们只是把人名、地名、事情作了点简单的改变而已,他们有的却以此获得了较好的作文分数,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注意和警觉!

第四篇:大众化教育的最有效手段是学校教育

大众化教育的最有效手段是学校教育

今天是

2020

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都开展了近两个月的线上教学。线上教学有许多优点,也快步跟上了万物互联的时代步伐。是青少年追捧的新鲜事物。一时间出现家家都装宽带,人人都拥有一部手机的景象。网络最繁忙的时代出现。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优质的各级教育。这让人们感受到了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网络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集中优势的教学资源,对各地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统一了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时间。也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因为教师水平、教师要求、班级管理、学校管理等不同,而带来的差异。择师择班择校问题自然消失。还减少了学校管理的风险。什么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学生打架斗殴,学生间的矛盾,师生间的矛盾,学生间打伤,摔伤,溺水,跳楼,校园欺凌,逃学,偷窃等等问题都统统消失。同时也减少了国家很多公共财产的损失。没有因学生使用学校财产带来的损坏及故意破坏,及不必要的公共资源的浪费。学校不用担心课桌凳损坏,水电浪费,实验设备的损失,运动器材的耗损。学校还不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来购买及建设学校教学设施:电脑、投影、网络、实验室,音乐美术设施,体育器材,跑道,学校绿化,课桌凳,各种宣传横幅,教学楼建设等等。

也减少了很多家庭因为接送孩子而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更

不存在家庭与学校、老师之间的矛盾。学校管理,学校财产

损失立即变成零风险,零损失。这是以前实际中,无论学校及班级如何管理,都做不到的。如果这种教学可以长期下去,大大减少了老师数量,大大减少了财政支出。国家在教育的巨大投入就几乎变成零。

但是这种线上教学模式真的可以取代学校教育教学吗?

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衡量。

一、从硬件看。

有的家庭有几个孩子,又在不同的年级,要同时上课,手机电脑电视全用上还不够,所以造成很多学生没法及时听课。不少家庭仅一部手机,且是老年机,即使有智能机,家长还要自己用于接打电话,无法腾出给孩子用。

有的家庭虽然给孩子特意配置了手机,但有的家庭经济较为拮据,舍不得给孩子购买性能较好的手机,有的家庭虽然条件较好,但考虑孩子用手机玩游戏聊天等,不愿给孩子配性能较好的手机。造成上课收看视频时常常不能顺畅观看。有人说,不用手机看,用电视可以看啊。但是一台电视只能满足一个年级的一个孩子收看,有两个甚至三个孩子且不在同一年级怎么办,加上各科老师发作业及通知,只能通过网络微信发到手机上,离开手机是不行的。

根据同学反映,没有独立拥有一部手机的同学还不少。很多学生要做作业,都要等到父母下班后才告诉他。这样耽误了不少学生做作业时间。

父母双亡单亡或者离异,吃低保及国家精准扶贫对象,生活由七八十岁的老人照顾,没有上网的设备,家中甚至什么网络都没有,电视都是老式的黑白电视,用智能手机上网,对他们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根据统计,这个群体还不少。我们学校,几乎每个班都有。以我班为例,我班有

个吃低保或国家精准扶贫家庭。对他们家,整个家庭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宽带、闭路电视网是非常奢望的事,孩子独立拥有一

部智能手机更是难上加难。我班一个叫曾平的学生,父母双亡,留下两个孩子,姐弟俩都才十几岁,都是读书年龄,靠原本是农村的六十多岁的爷爷奶奶抚养,一家人的吃住都难以维继,更谈不上其他。姐姐被托付给姑姑家,弟弟曾平跟爷爷奶奶生活。住在政府免费提供的九十年代建造的破旧十几平米的办公房内。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救济。疫情开始听说要上网课,他奶奶就问我咋办。其他同学,虽然情况没有曾平这么糟,但我的一个班就有不少无法上网课的家庭。根据家长反映,有的没有网,有的没有智能手机,有的手机可以上网,但配置低,难满足网课要求。疫情开始正遇上春节,在城里上学的孩子,不少随家庭已经回到农村过春节;

以及本来就是农村的学生,他们在农村,许多家庭没有网络,网课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网上也报道过,一个女学生在农村,家里没有网,为了能收看视频,每天顶着寒风准时跑到村外一个小ft上去蹭网上课。

另一方面,这么多学生同时上网,且上同一个平台,网

速慢,卡网,平台瘫痪是必然的。特别是网课开始这段时间,很多问题始料未及,卡网,平台瘫痪时有发生。

二、从管理看。

离开了学校,许多家庭无法正常管理孩子学习。根据家长反映,有许多学生没有天天坚持按时上课,更

没有认真听,做笔记,写作业。有的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

孩子学习。根据电话访问调查,就是在学校时认真完成学习

任务的学生都常有漏听课,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平

时纪律散漫的,更是如此。从各科老师反映看,一个班有的不到

50%的同学会及时完成作业,有的老师反复催问,也是抗拒不写不上传。我班肖伟同学,白天父母都有工作,每天

他一个人在家,是否听了课,父母无法知道;每次晚上要他

写作业,就跟父母吵或者故意乱写欺骗父母。根据平时表现

及作业情况,可以推测,他白天基本上是上网聊天,或者玩

游戏。

离开了学校,失去了一个来自同学相互竞争及老师管理的压力,独自一人在家,完全依靠直觉,每天简单的重复枯

燥的学习作业,又要坚持这么久,加上同学聊天,网络游戏

等诱惑,学习动力会大大减弱。

此外,家庭环境本来就不是一个像学校一样是用来学习的环境。对全体学生学习来说是一个极不稳定的环境,会因为各种家庭事件的发生而干扰学生专心听课、思考、写作业。

家庭中的事件无论大小,对学生专心学习都可能产生影响。

尤其本来就不安心学习的同学影响更大。他会由此找各种借口放弃听课写作业。

三、从教学方式及效果看。

网络教学无法做到互动。互动是

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中小学生,互动可以调动

他的听课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调动更多器官参与学习,这有

利于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也不易造成学习疲劳。

网络教学还无法做到让学生对现在学习的知识当堂反馈。老师一味的讲,学生听懂了吗?老师一概不知,加上基

础、习惯、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等都是千差万别。统一的教

学模式,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学要

求,统一的教学风格不是对所有学生都适应。有的学生可能轻松学懂了,而有些学生,一点没有学到。这些上课老师都

无法及时掌握,也就无法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进度

来适应学生的需要。更无法通过面对面的针对性辅导,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这样必然造成教与学脱钩。从近段时间学生及家长反映看,多数家长及学生要求复课后,学校老师要

重上全部内容。

课堂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会通过激情讲课,诙谐语言,实时监督,提问,实物表演,实验,表扬,奖励,惩罚等等手段来驾驭课堂,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奋点,让学生保持听课的热情,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而

网络教学永远做不到这一点。就像听著名歌手唱歌一样,通

过酷我k

歌来听,永远比不上现场听,不然,人们就不会花几百元买票去现场听歌了。

网上教学由于时间及进度早已安排好了,一成不变。且要求每节课把课本上内容讲完,讲全,不遗漏。这就造成许多重点难点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等无法展开。对于理科,大部分学生会感觉听课时似乎听懂了,可是写作业时无法下笔。

因为他们还停留在问题表面,无法掌握一些解题中遇到的问题,无法深入问题的本质,无法将知识正确迁移和转化。不少学生不写作业,有一大部分是想写,可是无法写,特别是理科作业。一直以来,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及习惯,缺乏自学和钻研能力,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完全依靠上网课,是很难学好学懂的。这也是不少家长反映,返校后老师要重上一遍全部内容的原因。

坐在教室里比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看似更加吵杂,更不利于安静下来思考、听课。实际上,没有坐在一起的全班同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监督,时间久了,难免打瞌睡,玩手机聊天,打游戏。同时,有其他同学的相互探讨,相互帮助,会给不少同学实时解决课堂中遇到的困难。

四、从身心健康看。

每天长时间盯住小小的手机屏电视屏,极度疲劳,特别是眼眼睛,以至爱玩手机的小孩,每当要上课时都有点厌倦了。

长期一个人独自在家,没有一个可以交换心声的环境,心理很难承受。天天只有听到家长的唠叨,没有任何让他舒

缓的心理压力的地方,没有同学的相互追逐嬉闹,无法释放心理的变故,也是极不符合一个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特点的和

心理渴望。

可能有人会说,爱迪生不是依靠母亲在家把他教育成发明家的吗?首先,任何事物都有特例。网课也不是每个学生都等于没有学到知识。此外,爱迪生有一个懂教育的母亲,爱迪生又是一个好思考爱动手的人。他不是不热爱学习而不去学校,是他的好学及智力超出了学校教学能力。他有极强的自学能力。所以他在家学习是不会感到寂寞,有懂教育的母亲正确引导,他不会像我们今天这些只会玩,对知识科学没有一点渴望的学生。

五、从中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看。

大部分学生心理及不稳定,兴奋点易转移,没有外力的前提下,很难长时间做好做完一件事,特别是没有兴趣的事。学校上学时,来自学校、班主任、科任老师、班干部、甚至其他同学的严厉监管,学生必须在学校制度,班级制度,班主任要求,科任老师的要求下进行学习活动及其他活动。学校、班级、老师也会通过各种奖励、惩罚、表扬、批评等手段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他们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心态,始终不懈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学生一个人坐在家里听一天的课,他很有可能疲劳

时坚持不了而打瞌睡,由于没人监管,他很可能睡过一两节

课。如果在学校,当他也感觉疲倦时,一是他担心老师同学发现,二是他在一个集体环境中,由于有老师的提醒,以及老师的讲课声,同学的回答问题声,同学的朗读声这些变化的声音,都可能打断他的美梦。实际上,在学校上课时,打

瞌睡的只有个别现象,除非是特别厌学,生病才会出现上课打瞌睡现象,正常情况是很少出现打瞌睡的。尤其睡几节课这种现象更是少见。

在学校中,同学相互竞争,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

这会使很多同学不断提醒自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拼搏,赶超别人。这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这与一个人闷在家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坐井观天老子天下为王,学习动力大大减弱。一边是枯燥的学习,一边是诱惑极大的手机聊天手机游戏,对一个没有极强控制能力,没有渴望知识的思想极易摆动的学生,他会选择什么?

根据部分家长反映,有的学生在校时表现很不错,可是这段时间,一个人在家学习,作业都不做了,是否听了课也不知道,因为父不在家,就是在家时他也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不让父母看见。很多老师反映,网课进行到现在,不少学生都不愿写作业了,而把老师发的答案抄了,或者要同学发答案给自己抄了再发给老师。这种监管的缺失,对于一个中小学生来说,不可能不让人担忧他是否每天自觉地坚持学习。

六、从实际结果看。

初三高三都已经返校。返校后,大部分学校测试了前一段时间上网课的效果,大部分学校反映很糟糕,有的同学几乎是个零。即使是成绩较好的,也退步很多。

更可怕的是,不少学生养成了懒惰无组织无纪律的坏习惯。七、从世界发展看。无论这个国家历史多么悠久,经济多么发达,包括美国、欧洲在内,大众化教育,还是采用学校教育这种模式。没有哪个国家用网络替代了学校教学这种模式。

实际上无论今后经济如何发达,网络如何发达,都不可

能完全替代现在这种学校教学模式。至今也没有哪个预言家提出过今后学校教学可能被网络教学替代。除非哪天网络可以控制人的行为。

疫情对国家的经济、工农业生产、商业等带来了极大冲

击,对教育也不例外。

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有其特有的特点及规律,是不可能简单被其他手段代替的。特别是教学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面对面实时管理,课堂师生互动及当面反馈,群体在一起相互鼓励,相互监督,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相互促进,这些特点都决定网络教学是无法替代的。缺乏管理的教育,怎么可能健康成长,怎么可能培养优秀人才,怎么可能普及推广,怎么可能让全民受益?

第五篇:“教学游戏——思维潜能开发”教学案例格式

“教学游戏——思维潜能开发”教学案例

宁都县第三中学 曾华生

一、案例名称:平面镶嵌

二、设计意图:

(1)让学生知道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和任意三角形,任意四边形可以平面镶嵌。

(2)让学生理解镶嵌的关键在于“在一个公共点处,各角的和是360度。

(3)训练能力方面 学生能用简单的镶嵌设计一些图案。(4)问题解决方面通过学生动手游戏,思考探索平面镶嵌的条件,让游戏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

(5)情感态度方面:通过学生动手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在游戏的乐趣中学习到新的知识,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

三、操作器物: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边形的塑料片或硬纸片各若干,全等的任意三角形和四边形塑料片或硬纸片各若干。

四、器物文化:平面镶嵌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个具有非常丰富生活内涵与生活气息的数学问题,体现了日常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的关系;平面镶嵌的图案是美丽可观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美,欣赏美。

五、活动内容:

(一)学情背景 1.活动人数:42 2.器具准备 教材配备的教具或自制。3.教学问题:平面镶嵌

(二)活动过程(真实的教学重现)1.了解平面镶嵌的有关概念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教室地面铺设的磁砖图片,竹坑水库大坝铺设的水泥六角砖图片与其他的用多边形铺设的美丽图片。并告知学生,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如何铺设这些美丽的图案。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的图片与一些美丽的镶嵌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与积极性。引出平面镶嵌的概念:

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或平面镶嵌。

教学效果:通过美丽的图案,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课程上,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强烈愿望,学生们都充满自信与强烈的未知欲,急于开展新课程的学习。

2.组织游戏: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拼图游戏。把参加游戏的42名同学分成五组,每组的桌面分别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塑料片或硬纸片若干张,另外还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任意三角形、任意四边形的塑料片或硬纸片若干张,要求学生用老师所给的正多边形材料把桌面铺满,要求除边缘外,不能重叠、不留空隙,比一比,看看哪一组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好。本组的同学可以共同讨论,共同思考,共同研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拼图,完成正多边形的镶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激情很高,很多平时数学成绩偏差、动手能力不强的同学也能积极地参与,动手去拼图,并能参与到同组同学中去讨论,表现出极强的积极性与求知欲。3,游戏结果的展示:首先完成的正方形组的,他们铺设了形同地面磁砖的图案,依次完成的还有正三角形组和正六边形组的,这些组的同学也面带喜色,对自己能完成游戏感到高兴,而正五边形组与正八边形组的同学则是一面无奈,情绪有些低落。

4,对正五边形、正八边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进行讨论,研讨其原因。老师:请正五边形组与正八边形组的学生向大家说明一下你们的拼图情况。

同学1:我们用正五边形拼图,发现在一个点周围放正五边形时,放三块则有空隙,放四块又放不下,有重叠,不符合老师的要求,我们的拼图不成功。

同学2:我们用正八边形拼图,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用三块正八边形,放不下,但用二块的时候,中间有空隙,而且我们在拼到多块的时候,发现八边形中间的空隙是正方形。

老师:这两个组的同学没能完成拼图,下面请另三组的同学去帮帮忙,看看你们能不能给他们带去帮助,完成老师要求的拼图。另三组的同学兴冲冲地去,却带着一脸无奈与疑惑离开。失败依旧。老师:正五边形,正八边形不能象正三角形、正方形与正六边形那样完成镶嵌的,同学们请思考一下,原因在什么地方?在铺设的过程中,跟用正方形、正三角形、正六边形相比,出现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从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中走出来,转向理性的思考。

思考一会后。

同学3(正六边形组):我发现用正五边形拼的时候,正五边形的角太小一点,用三块后还留有空隙,而正六边形用三块恰好。同学4(正方形组):我也有类似的感觉,跟正方形比,我觉得正五边形的角太大,放不下四块,而正方形则正好能放下四块。5,通过对正

五、正八边形的思考与探索,得出平面镶嵌需要满足的要求。

老师(指着正方形的拼图与正六边形的拼图的公共点处):在这,周围有四个正方形,正方形每个内角是90度,共360度,成一个周角;在正六边形这,周围有三个正六边形,正六边形每个内角是120度,共360度,成一个周角。而五边形的每个内角是108度,用三块,则只有324度,不足一个周角,而用四块,则有432度,远远超过一个周角。从而说明,能否用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关键取决于什么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思考方向去思考.同学5:我知道了。关键取决于:在一个公共点的地方,各角的和是不是360度,是360度,可以进行平面镶嵌,不是360度,不能进行平面镶嵌。

同学6:我还发现一点:用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要求360是这个多边形内角度数的倍数。而360是正三角形内角度数60的6倍,是正方形内角度数90的4倍,是正六边形内角度数120的3倍,跟我们的拼图中在一个公共点,正三角形有6块,正方形有4块,正六边形有3块也是相同的。而360不是其他正多边形内角的位数,其他正多边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

老师:说得真是太好了!为这两位同学的精辟见解鼓掌!(掌声)

老师板书:1),用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关键是:在一个公共点的地 方,各角的必须为360度。

2),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只能用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设计意图:及时归纳学生的见解,对学生的见解予以赞扬,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时归纳结论,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6,利用平面镶嵌要满足的条件,简单探寻二种正多边形平面镶嵌的组合。

老师:经上面的讨论,用单个的正五边形与正八边形是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为弥补这个遗憾,下面把条件放宽,同学能否再选一种正多边形,使它能与正五边形、正八边形一块完成平面镶嵌?若能,分别应该选择正几边形?并解释其原因。设计意图:一方面是让学生灵活地运用上面归纳出来的结论,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另一方面是引申出用两种正多边形的进行平面镶嵌。

学生7(正八边形组):只要再给我正方形就可以完成,正方形可以填补中间留下的空隙。(师:介绍一下这样的理由)正八边形的内角是135度,正方形的内角是90度,两个正八边形的内角和一个正方形的内角恰好是360度。

正五边形组的学生经一翻讨论与争议。

学生8(正五边形组):我们经过讨论与计算,发现在一个公共点处,如果放三个正五边组,则无论再选什么正多边形,角度都太大了;而只放两个正五边形,则剩余的角是360-108×2=144度。而内角度数为144度的正多边形是正十边形。所以我们可以用正五边形与正十边形组合进行平面镶嵌。

老师:这两位同学说得真好!这样我们就得出了用两种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的两种组合:正方形与正八边形,正五边形与正十边形。那么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用二种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还有其他的组合吗?

同学9:可以用二个正六边形和二个正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是120×2+60×2=360.也可以用两个正方形与三个正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是90×2+60×3=360.7,利用平面镶嵌要满足的条件,通过游戏探索用一般三角形、四边形进行平面镶嵌的方法。

老师:上面我们讨论了用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的几种情况,下面同学们利用所学,思考并实验一下,用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的一般三角形、四边形能否进行平面镶嵌,如果能,图形又应该怎样拼图? 同学10:用任意三角形可以,还具有不同的方法。(他展示了如图所示的图案,这是他所组的两种不同拼法)

同学11:用四边形也可以。我拼的图案是这样的:如图3,4 老师:用三角形是很简单的,用四边形有一定的难处,要点就注意把四个不同的角放同一公共点处,相等的边互相重合。8,小结

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本节课学了哪些主要内容?(2)进行平面镶嵌的关键是什么?

(3)用单一的正多边形,有哪几种能进行平面镶嵌?(4)用两种正多边形镶嵌,你能举出哪些组合?(5)用任意的三角形、四边形能否进行镶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拼图游戏与理性思考两个角度来总结自己的收获,通过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来显现生活中数学与数学的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指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9,练习:用平面镶嵌的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要求用到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活动的启示

本节课将游戏带到了初中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做拼图游戏的同时学习到了数学知识,一边玩一边学,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相结合,体现了在“学中玩”与“玩中学”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平面镶嵌要满足的条件——各角的和应为360度,有充分的认识,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再把数学当作是枯燥的、无味的,从中体会到了学生数学的乐趣,同时也明白,数学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对现实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生活离不开数学。这些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带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也要求老师要适当改变过去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以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带给学生一个愉悦的、有趣的、能最大程度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高效课堂。

另外,这一节课也有几个方面是需要改进的。作为游戏用的图形模板,因为是自己动手制作,工艺很粗糙,也不美观,影响了拼图以后的效果,给学生美的感受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另外,正多边形的模板类型数量少了一点。在游戏中,只制作了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还可以考虑制作正十边形、正十二边形等正多边形的模板,以有利于讨论更多的正多边形镶嵌组合。另外对于四边形的平面镶嵌问题处理过于仓促,让学生们没能更好地展示他们的作品,而其中有很多作品是很有创意的,遗失了部分珠玑。这些都是需要在今天教学中予以弥补,也值得引起老师给与思考的。

下载二胡教学是开发人脑潜能的有效手段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胡教学是开发人脑潜能的有效手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右脑潜能开发招生试听教学流程

    潜能和识字招生试听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 通过照相记忆游戏,利用海马照相记忆功能,训练孩子瞬间记忆的能力。 2. 通过智慧拼版的游戏训练培养孩子的观察、动手组合、综合理解......

    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手段

    “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 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手段 “游戏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英语学习的起始年龄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

    幽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幽默课堂 轻松学习 红丰校区 张帆 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可以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幽默是一......

    组织生活创新是提升党组织活力的有效手段

    新时期党的组织生活如何有效落实 党的组织生活对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党组织了解党员思想、工作、学......

    标准化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统计有效手段

    标准化是加强和改进金融统计有效手段 推进金融统计标准化,最终是要建立“全面、统一、敏锐、协调”的金融统计,对此应如何理解? 对建立“全面、统一、协调、敏锐”的金融统计体......

    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有效手段(5篇材料)

    招商引资是拉动一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型、增量型、吸纳式发展道路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这是被成功实践所证明的一条真理。 近年来,满洲里......

    人性化管理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有效手段

    人性化管理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有效手段 (部队管理交流材料) 古今中外一些军事将领,带兵打仗,都用不同的方式,实践着“人性化”带领军队、管理部队的思想。中国古代大军事家......

    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 一. 基本介绍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