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语文课堂互动的诊断及其对策

时间:2019-05-15 06:3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低效语文课堂互动的诊断及其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低效语文课堂互动的诊断及其对策》。

第一篇:低效语文课堂互动的诊断及其对策

低效语文课堂互动的诊断及其对策

兰溪市实验中学 王燕琴

摘要:本文认为互动实质的失真,互动方法的缺位,互动评价缺失衡量的基准是当前语文课堂互动低效的主要表现。在分析了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互动实效性的基本方法:语文课堂互动要以文本为依托,要有强烈的情思共鸣,要具有文化情境性,要融入生命的反思。关键词:课堂互动 语文 低效性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但就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我们看到师生互动的状态依然很不理想,总体上表现为一种低效互动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我们首先要从现象入手,找到其背后的真正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提出改进措施。

一、低效的语文课堂互动的表现

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互动,由于观念的偏差、行动的盲目、人事的局限等,导致了课堂互动中出现了很多虚浮和无效的互动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互动实质的失真

互动实质失真就是指互动徒有形式而无实质内涵。语文教师和学生是活生生的人,都有情感的需要,他们需要互相信任。师生之间的互动要以学生思维的活跃、情感的碰撞、心灵的交流为基础。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师生关系、学习方式、课堂氛围等方面都为课堂教学搭建了一个可利用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中,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有师生的感情交流。没有情感投入,课堂将会是一潭死水。在当下语文课堂中,有些教师面无表情,语气生硬,缺乏亲和力,在这样的氛围中,虽然有互动和对话,但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很难完成师生的有效互动,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或者,在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互动又走向了“为互动而互动”的形式主义,与互动的本质背离。比较典型的是程式化,程式化的师生互动是经过教师特殊“包装”过的,或者是在教师一定“控制”下的师生互动。表面看来是师生在互动,实质还是教师的话语霸权在控制,或者说教师在预设的框架内无法解放。

2、互动方法的缺位

目前的语文课堂互动过程中,问答和讨论的运用成了语文课堂上互动方式的主角,语文教师采取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来替代以往老师“满堂灌”或“满堂问”。这本身没有错,但流于“形式化”或“程式化”就反映出教师在运用互动方法上的意识缺位,成了课堂互动中的隐形“杀手”。就拿讨论法来说吧:讨论是一种多向信息的交流活动,其优点在于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可有的教师使用“讨论法”,仅仅是为了以此获得课堂上的热热闹闹,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贴上“学生为主体”、“研究性学习”等时髦标签,根本不考虑讨论的质量和效果,只管让学生信马由缰地讨论,这就使讨论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未选择的路》时,在学生还没有深入理解课文时就让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没有告诉我们选择的结果,他通过“未选择的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面对人生的道路你将如何选择?学生讨论的很热闹,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特视角,教师为了尊重多元理解,讨论完全脱离文本,偏离了主题,海阔天空,莫衷一是。如此,讨论活动不仅耗时、低效,还拖散了严谨的课堂结构,而且养成了一些同学在热闹中偷闲。因此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到位,使讨论形同虚设。讨论的成员之间分工及要求不到位,造成了效率的低下。问题设计不到位,这样的互动越多,离教学目标就越远,而且使有价值的互动内容失去意义。

3、有关互动的评价缺失衡量的基准

语文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施,课堂教学任务由“双基”变为“三个纬度”,就是要在“双基”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评价体系上也就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评价。这种全方面、多层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大大改善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进一步扩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将大有裨益。但是,在针对语文课堂的评价中,常常暴露出评价方式不公平不合理的问题,如互动评价不公平等。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影响到互动的效果和互动的继续进行,还会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对互动的评价也存在不公平,如对自己喜爱的学生的评价一般是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对自己不喜爱的学生的评价一般是消极的、否定的评价。或者对自己喜爱的学生经常做出评价;对不喜爱的学生不做评价、做出较少评价或者做出无关紧要的评价等。教师的评价通过各种途径反馈给学生,学生接受到教师的这些暗示,或者得到鼓励或者得到排斥,存在评价的不公平和不合理问题。

二、语文课堂低效互动的原因剖析 实践中,课堂互动活动的低效性直接表现为:或者是学生在互动活动中不动,对教师的要求反映较冷淡;或者是气氛虽然活跃,甚至教师和学生看起来都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没有深度,也没有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层体验和思考。换句话说,就是无法在互动中“给学生一种理智的欢乐——一种经过思考后豁然开朗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这些低效的互动活动进行分析,我们把造成课堂互动活动低效的原因具体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师对互动缺乏辩证的理解

课程改革倡导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于是,互动成为部分教师追求的时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的新课标理念本无可厚非,但是任何理论在付诸实践时,如果不加以辩证地理解和思考而照搬硬套,就容易走入极端。认为“互动就是有交流、有对话,形式热闹”,而忽略了互动的真实内容和精髓。正是对新课程互动理念缺乏辩证的深入地思考,使得教师在开展互动的实践中“剑走偏锋”。

2、互动侵吞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在这种课堂互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或者几乎没有障碍,只需简单思考甚至不需要思考就能进行;或者对学生有一定难度,但答案是封闭的而不是开放性的,是唯一的而不是多元的,学生的思维只是在“是什么”层面上进行,所需要的思维能力是在书中找到答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互动侵吞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是互动中学生思维表面化,无法走向深刻。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参与活动的激情降低,活动的效果就不理想。有时,课堂互动活动虽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和环节,但实质上后面课堂互动活动的目标和前面已经实现的目标相同,例如有的教师已经对学生讲解清楚一个问题的情况下,再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就只是重复前面已完成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学生新的收获不大。

3、学生的互动主体地位似有实无 过去,教师对学生的地位是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教师心目中没有学生的现象很普遍。当前教学改革重点已把主体转向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当作认知体来看。学生必须在课堂互动活动中积极主动,才能获得过程中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学生处于被动的活动,本质上还是单向性的活动而不是互动性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找不到兴奋点,对活动不感兴趣,“互动”也就谈不上。

4、形式结构喧宾夺主

有的课堂互动活动由于活动形式专业性要求较高或过程较复杂,给学生的活动造成一定困难,学生不得不花较大的精力应对活动形式的需要,注意力发生转移,活动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另外,在一节课中如果教师设计的课堂互动活动过多,学生一方面缺少思考和静心体验的时间,另一方面易产生兴奋疲倦,这也会大大降低互动的有效性。

三、高效语文课堂互动对策诉求

“语文课堂互动”以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为主线,同时力求反映其与学生认知过程、情绪过程的对应关系的形态。要提高语文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就必须抓住语文课堂互动的特点,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语文课堂互动要以文本为依托

语文课堂互动的前提是语文教师和学生与文本的互动,也就是说需要以文本为依托。文本是作者独特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其价值与内涵的发掘,是语文课堂互动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文本,我们在吸取文化精髓的同时,也相应地获得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和实践能力。在互动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人本,而忽视文本,则容易出现架空文本的“空互动”和“假互动”。课堂上要首先细读文本再开展互动。

2、语文课堂互动要有强烈的情思共鸣 语文是人文性学科,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情感和思想。语文课堂上无处不存在着情感,首先是文本中的情感,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典性文章,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情感,如具体的形象、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等。这些为互动提供了强烈的情感内容,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三纬目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其次是互动中的情感,语文课堂和其它课堂的差异在于,语文课堂更注重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课堂上无处不存在着体验和感悟。这些课堂学习方式注定了其大量的情感和思想的共鸣。

3、语文课堂互动要具有文化情境性

语文课堂互动的文化情境性就是指语文课堂互动中蕴含着文化,以及其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选择的过程。语文课堂互动离不开语言和情感,语文课堂本身重在学习语言文字,获得言语能力,培养情感。比如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利用一篇文质兼美的语言文字作品使学生获得言语能力,形成语言审美文化;另一方面,在互动的过程中,蕴涵着深刻的文化选择含义。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必然涉及一个文化的价值选择。应该说,语文课堂互动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选择活动。课堂上涉及的文化的传承和积淀不是师生之间任意的、无限制和无规则的,必然有一个扬弃、淘汰、沉淀的过程。例如:在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的互动探讨中,学生们就如何看待三味书屋中儿童的生活问题的难免会有些偏激的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观点和辨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导向。语文课堂的互动在无形之中推动了文化的选择和积淀。

4、语文课堂互动要融入生命的反思

对自己的生命、生活进行沉思和反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而这一特征恰恰是我们生命教育得以建构的人性基础。语文课堂互动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教材中大量文本,需要师生一起去体验,一起去感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生成对生命的反思,在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中,在心灵与心灵的触动中,获得成长。应该说,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语文课堂互动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才会感受课堂互动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参考文献

[1]张剑,李明辉.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失真现象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7(3).[2]赵嫚莉.试析师生互动的形式化——对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观察与反思[J].学科教育,2004(9).[3]李艳伟,冷泽兵.当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文教资料,2010(13).

第二篇:白板互动,绽放语文课堂精彩

电教论文

白板互动——语文课堂精彩绽放

内容提要:本文着力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正确处理好运用多媒体与教材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面向多数与个别指导的关系,强调通过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形象;教材处理;交互性;角色转换;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集图象、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以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电子白板技术迅速地渗透到教育各个领域,将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做成课件,使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成为丰富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一、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语文,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并且会主动探究,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这就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手段,使学生通过电脑、网络,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如我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在导入课文、朗读指导时,利用“电子笔”轻轻一点直接导出图片, 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苏州园林的美丽画面,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苏州园林 “完美的图画”的特点,被带入学习情境之中。然后选择了几处有特色的景点,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视频让学生欣赏,同时配古典音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聆听课文范读,捕捉每一个“图画美”。这样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语文课堂,学生岂能不喜欢?

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引导想象,激活思维。

当代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交互式白板是引导学生想象,激活思维的一种很好手段,它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听材料,使学生能更直观、更真切地感受事物,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起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良好效果。这样,既丰富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如在学习《春》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几首关于春天的乐曲,如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等,在播放乐曲的过程中,学生朗读课文,在优美的旋律中细细品味文章中绮丽的意境。然后,利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一组春天的图画,在视觉上给学生予以冲击,接下来学生讲解课文,教师用电子白板演示比较有立体感的描写性语言,如:山水花鸟、小草果树、蜜蜂蝴蝶、和风细雨等景物,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美丽景色的语句,小组感悟交流作者描写的五个画面,感受春的气息。这样借助电子白板,化抽象的景色为具体的美景,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并进一步去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春的美。最后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的绘画功能把心中美好的春天,以图画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整堂课学生读读、说说、画画,把听说读写的训练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又巧妙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突破难点,理解释疑。

各种感觉器官的并用,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声音、文字、图象及动画的处理已经达到了比较完整的地步,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视觉和听觉形象,那鲜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使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印象,有效地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在教学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再现课文中描述的情景,能很好地突破难点,加深理解。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先由学生小组交流找出课文难点,为了让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形象起来,我特地做了课件。桃花林中的草美花繁“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安宁的社会环境。“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些语句辅以画面想象,辅以音乐品味,辅以声色影,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背诵的任务轻而易举就完成了。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本文难点主题: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陶渊明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解决了这个难点,不仅帮助学生扫清了学习的障碍,而且引起学生产

生学习的新异感,很轻松地识记下这篇古文。

四、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情境,培养审美。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帮助学生由抽象变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培养审美情趣。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为了很好地展现这一情景,我特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制作Flash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的一幕。小斑羚踏在老羚羊背上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学生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从而激起了他们对生命礼赞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激发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难以得到的。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斑羚种族的伟大,从而激起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五、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评改练笔,便捷直观。

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或平时练笔时,学生可以将想说的话直接以电子稿形式输入,然后投影到电子白板上,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本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练笔的评改和被评改当中来,如在学习《三峡》后,让学生每人当回小导游,写一篇导游词,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展示,然后由学生评价,推荐优秀练笔,对于有失误的练笔学生集思广益当场修改。传统的评价一般只局限于教师,另外,课上时间有限,只有少数人能有机会读范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其实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评价的渴望,如果该学生能接收各方面的建议、赞扬、批评„„,就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大的写作热情。

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现代化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的推广应用,深化了学生的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得生动活泼,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功能。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

【摘要】有效课堂教学要求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探索的兴趣、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课堂上的45分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互动和反馈的最佳时期。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互动教学、语文、课堂教学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焕发了生机,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许多新的变化。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教师的互动反应不积极,举手发言的人数寥寥无几,很多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只有少数的学生回答,未能达到预期的“全体参与,师生互动”的目标。由此,我们不得不陷入反思,为什么学生缺乏积极性?是学生不懂?还是学生害怕?其原因有许多,但都体现了“师生互动”的无效。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从客观上要求老师优化课堂教学,树立教学的有效性理念。基础教育的改革必须做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模式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转变。

我试从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中师生不同角度,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

一、课前预习中的互动教学

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要精心备课,对教材要多钻研,教学内容对学生一般情况下也是保密。这导致了学生预习的盲目性,顶多就是读

几遍课文,解决一些字、词而已。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师在上课前,可设计预习作业,如:让学生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就了解本文的学习内容,从而使他们的预习有意识、有目的。课前教师与学生有效的互动,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有效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1、平等是互动教学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绝不会自然产生,它有赖于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给学生充分尊重,让尊重走进课堂。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老师具有“教”与“学”的双重关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成为

“小先生”,并能主动地、大胆地、积极地去读书、学习,做到师生“心理相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良师,先要做益友。才会实现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良性循环。

2、教师的引导情景创设是互动教学的必要

要创建一个合理的引导激励措施,起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作风必须民主,课堂气氛要相对宽松自由,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看书、自己找答案的机会和时间。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质疑问难并挑起争辩,“迫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解决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绘等手段,创设“入境始于亲”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如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时,我运用多媒体介绍丹顶鹤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获得了丹顶鹤冬天向黄海之滨迁徙时数量众多、歌声嘹亮的感性认识。

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得先创设情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品维品质,丰富思想情感,提高学习效果。如:在教学《窗前一株紫丁香》时,我以“情”为首,调用多种手段创设情景,运用朗读形式激发学生对角色感情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师情,学生情,课文情,“三情”共振情更浓的效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课堂中,情景的创设是学生情感的催化剂,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基础。

3、教师的激励是互动教学的动力

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行为科学家总结出一个公式:工作绩效 = F(能力×激励)即是说,个体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个体的能力与激励水平高低。可见,语文教学要使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必须要激励学生,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师情感的推动力,激发学生的自动力,切实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承认学生之间在知识和智力水平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允许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的快慢不一。要特别关爱学困生,应该创设机会,让他们显示自己的优势。例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也可以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让他们有机会动手、动口。同时,教师应适时给予表扬,如“说得真好”、“写得真漂亮”、“你一定会成功”„„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信心增强了,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浓了。总之,都是要尽量挖掘学生的长处,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有所发展,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师生角色互换是互动教学的亮点

在传统的观念里,上课只能是老师在上面讲,同学在下面听和抄,其实,适当的让学生上讲台做一名“小老师”会对语文的教学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应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不服输的思想,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如果给他们一个上台当老师的机会,那么他们所做的准备工作一定是平时的好几倍。如: 我在上《白雪公主》这一课时就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而且由谁上是临时抽签决定的,并要求同学们要评出最佳的“老师”结果是抽到的同学会尽力当好“老师”,而没抽到的同学则尽力做好“评委”。他们所准备的资料都非常充分,可以说课还没上,他们就已经把课文研读了七层了。在这里老师的作用只是在学生讲完后我们做一个评价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需要教学互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运用教学“互动”促成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是《语文课程标准》人本思想的要求和体现。语文教师若能合理加以运用,定能促成学生自主探究性人格的形成,语文教学也将更加生动、实用、有效。教育家陶行知说“课堂是知识的圣地,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

第四篇:语文课堂良性互动阶段性小结

《语文课堂教学良性互动的探究与实验》阶段性小结

楼坊坪中心小学蔺彦生 《语文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点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下面是我对课堂教学“互动”方式的探究。

一、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动态反应,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一种不断作用的状态过程。主要包括3方面。

1.言说互动。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师生沟通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的话语交流。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课堂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质,这就是教学对话的原理,言说互动就是通过对话这一形式体现出来的。言说互动的基础是了解师生沟通中的不同情境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除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讲究与学生对话的技巧,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平等、自由、民主、协调、富有情趣和美感的交谈氛围,并且时时激发出新意和遐想,这才是我们新课程中所需要的平等、和谐的言说互动。

2.信息互动。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也发生变革。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不再是教师根据教材和自己掌握的信息走向学生、学生依靠教师的信息走向教材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信息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在现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从教师那里获取的信息来理解掌握教材外,更多的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媒体来主动获取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教材、媒体、学生等多方面获取信息,不断充实自己。把握住课程目标的精髓,有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正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学会学习。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现代的课堂教学内容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这几种要素形成了立体交互式的信息传递网络。此网络中,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认知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在认知的同时,学生对所学习和理解的知识要紧密相结合,主动从各方面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宽知识面。

3.情感互动。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达到师生间开放、支持、反馈、愉悦的目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很少顾及学生接受时的状况,于是师生间情感上产生距离,影响教学效果。情感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设身处地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要和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创设宽容理解的心理氛围。师生之间要相互包容,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确立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教学交往,形成双方的心智交流。

二、生生互动

它是指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一种互动行为,是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心灵沟通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它具体表现在课堂上学生的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竞争等方面。课堂上的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就是在这种生生互动中产生的。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方式主要有3种。1.小组互动。是指由3—4名学生组成多个学习小组,通过对话、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各小组总体表现作为教师奖励的依据。小组互动中的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在这个集体中不同智慧水平、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学习风格的组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思想的交流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讨论的实质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助长式互动,参与讨论的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得出结论,以获得新的知识,实现素质与价值观的转变。2. 角色互动。也可以称作模拟法。指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不同人物,分别扮演特定情境中的具体角色,展示这一背景下学生的不同观点,这种方法的操作方式是介绍背景—分配角色—进入角色—评出最佳演员—总结优缺点,特别是在朗读教学中多采用这种方法。角色互动一般是由教师根

据教材内容分配角色,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信息收集、分析思考、明确自己角色在文中的地位与作用。3.质疑互动。有疑才有思,要想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可选取教材中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整体感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互相解答疑问,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学习小组中通过讨论来解决,最后,将小组中认为最有思考讨论价值的问题写下来,提问其他小组学生,并对其做出正确评价。相互质疑,往往使学生能更自觉地从教材中发掘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并且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质疑互动是生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方式。首先,在互动中,每个学生都处于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其次,在互动中,每一个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这对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再次,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交流的权利,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可使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交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课堂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多学生会由于害怕被别人发现错误而掩饰、遮盖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的学生本来有自己的想法却随大流人云亦云,有的学生本来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于是原本一次深刻的思维碰撞机会就错过了,原本一次很好的情感交流机会也错过了。

因此,老师可以跟学生共同创造一些课堂制度:如奖励发表异议的、鼓励大胆发言的、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等等,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暴露真实的思维、愿意表达真切的情感体验、大胆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促进生生问、师生问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在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中,我们多于对各种教学要素作思辨性的分析。但真实的课堂是一个具有时间、空间、人际间等多向维度的立体系统,其问充满了即时兴的、不确定的、无法预料的成份。

第五篇:让语文课堂情境有效互动

让语文课堂情境有效互动

——读李吉林《美的彼岸》后感

在情境课程中,儿童是至高无上的,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体。而学习正是由认知的主体积极建榭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习得。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这是情境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李吉林

一、创设宽松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

情境课程的优越性就在于以情感为纽带,进行审美、道德、理智的陶冶和教育。

——李吉林

要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教师就应该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合作,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打开思想的阀门,畅谈心里所想。

1.尊重每一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进入课文去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让他们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从而对自己所想所说的话充满信心。

2.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表现会更出色:教师要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内向的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多提问不经常举手发言的学生,当他们回答正确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因为教师的一个眼神、动作或者一句话都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培养互动基础,养成良妤习惯

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因此,学生能否主动投入,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情境教育将儿童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美与智交织的优化的环境,促使儿童主动投入,快乐地沉浸其中,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通过自身的感悟、操作、体验,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儿童的主体位置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保证。

——李吉林

互动是一种双向活动,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而且要求听者会听。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清楚表达的习惯是提高互动质量的基础。

1.让学生“听”得入耳。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加上课堂互动“热闹”的氛围也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听”的质量,可以采用积极引导、抓典型予以表扬的方式,还可以进行一些听力训练,如复述故事、传话游戏等。

2.让学生“说”得清楚。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有条理地表述出 来。对于一个问题,—下子要求学生说得清楚、具体肯定有难度,所以教师在课堂 互动的过程中,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搭建有序的梯度空间,如 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然后让他们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再进行表达交流。

三、方式灵活多样,确保互动有效

让儿童由被动角色转换为主动角色。因为角色的新异性和亲切感,它既引起儿童 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角色的活动,又引起儿童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角色 转换激起热烈的情绪,使儿童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充分地投 入,全面地活动起来。角色扮演的热烈的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 的心理活动过程。

——李吉林

(一)表演让互动更有趣

教师可利用表演的方式渲染课堂氛围,注重工具性训练的同时也凸显了语文课的人文优势,使课堂互动有趣又有效。如在教学《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挨着”这个词语,我告诉学生换着就是靠着的意思,学生迷茫地点了点头,我知道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学会这个词语,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先指名让学生读词语“挨着”,再让两名学生上台表演。我辅导学生完成表演,并及时总结:“看,就这样,一个靠着一个,就是挨着。”接着,我出示了一张图片,说:“像这样,一朵梅花靠着一朵梅花就是挨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读“挨着”这个词语,学生的理解就深刻了。

(二)评价是心灵的交流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评价则是这门艺术中绚烂多姿的花朵。艺术性的评价能激发学生情感的碰撞,促进心灵的交流,让课堂实现有效互动。教学课文《春到梅花山》理解“欢乐的海洋”的意思时,我并没有直接问学生,这里的“海洋”是不是指真正的海洋,而是问他们:“如果你此时正在赏梅,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说:“开心。”那你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开心呢?”有的说:“我会在那里拍照。”有的说:“我会在那里唱歌跳舞。”有的在课堂上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时我知道契机来了,及时给予评价:“人们的笑声、歌声融合在一起,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不直接告诉学生词语的意思,而是通过评价去让他们理解,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三)体验让互动升华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为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地进入文本,这种互动已经超越了语言的沟通,是一种自我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学课文《大禹治水》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千辛万苦”的含义。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爬山的时候,烈日当空,大禹满头大汗,但是他依然„„过河的时候,寒风凛冽,站在水里的脚已经冻得冰凉,可是他依然颤抖地„„快要到达山顶了,他的脚往下一滑,人滚下大山,伤痕累累,但他依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想象,更深刻地理解了“千辛万苦”的含义。讲到大禹治水13年从来没迸过家门时,为了体会时间之长,我问学生:“如果你一天不回家,心里是什么感受?一个月呢?一年呢?大禹可是13年都没有回过家。”这样学生对书中所写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反复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慢慢地积累起来了。

课堂互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语言沟通、心灵交流的平台,是师生双方共同成长的舞台。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美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多种方式,让互动更精彩,使知识在情境、互动的课堂中生成,进而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情境有效互动。

下载低效语文课堂互动的诊断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效语文课堂互动的诊断及其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现象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现象及对策 朱宝华 现象之一:过于强调主体,缺乏恰当的主导。 曾看到这样一个课例:一位四年级的老师教学“24时记时法”时,指名一学生上黑板计算一段经过......

    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课堂效率低效的问题与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高效”主要是针对“无效”而言,研究“课堂高效”,首先要考虑如何减少“无效”行为。通过日常调研,我们发现“课堂无效......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整体,也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教师应该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探究模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探究模式的研究 张丽娟 (北京市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北京102200) 【摘要】本研究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强大的教育技术集成功能、教学应用软件及教育主题资源优势,......

    浅析信息技术课互动学习低效现象及应对策略

    浅析信息技术课互动学习低效现象及应对策略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的对话、生成、互动,广大教师逐步从唱独角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走向师生互动。但实践发现,课堂互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表现与对策[推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表现与对策 时间:2012-11-21 09:23:53 作者:当阳市新民小学李虹来源: 浏览次数:76 文字大小:【大】【中】【小】 我们的语文课堂从提倡有效课堂到现在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产生高耗低效的五大原因:主要是缺乏理论引领,教学具有盲目性;教学目标不易确立,教学具有随意性;语言训练......

    实施对话与互动 语文课堂和谐有效(叙事)

    实施对话与互动 语文课堂和谐有效 当今社会,从国际争端到经济往来,从电视访谈节目到邻里生活交往,对话与互动无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达成学生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