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标点符号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标点符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此文摘录自网络,作者不详)
如今,素质教育的口号响遍整个教育界,教育者们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已经在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不过,在探索素质教育途径的今日,许多人以为标点符号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其实,标点符号对数学知识的内涵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重视和加强小学数学中的标点符号教学,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举措之一。
一、重视和注意数学中的标点符号教学
数学教材中标点符号是构成数学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教学中我们对待它应与其它数学教学内容一视同仁,应充分重视,切实加强教学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标点符号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严谨性
数学学科中,基本概念的准确严密、数学语言的规范简练、知识结构的协调完善、教与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所有这些均是数学学科的诱人、极富魅力之处。这些集中起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严谨性。
数学学科的严谨性,不仅体现在知识、概念的阐述上,也体现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如应用题中问题后面的“?”,不仅表明应用题的基本结构特征,还指明思考解答问题的方向和出发点。应该看到,“?”这个标点符号不是可有可无之物,而是一个应用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中涉及到的每个标点符号的意义和作用,籍此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
(二)标点符号在数学领域中有着众多的特定作用
无可否认,重视标点符号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1、对省略号“„„”的理解
——1—— 省略号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表示省略某些内容,而在数学学科中,它所表示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如:在数学教材中,出现在“像1、2、3、4„„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这个概念中的省略号“„„”,它表示自然数数不完,无穷无尽。这点或许可以和语文教学中省略号的作用联系起来。其它的比如在讲述小数的形成、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进率时,教材中多处使用了省略号“„„”,这几处的省略号“„„”则表示在小数加法中知识的推类迁移。
当省略号出现在9÷2=4„„1这个算式中时,它的作用可以替代汉字“余”,此处它是把不完全商和余数间隔开来,作用又不同于以上两处。
当“„„”出现在下列算式中时,它起到诠释说明的作用: - 3 = 9 被减数 减数 差
2、“:”在数学中的应用
当“:”出现在数学当中时,我们认为不纯粹是冒号。如做某道题目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与错误率的比例是6∶1,在此处的“6∶1”中,“∶”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如“3∶1”我们可以读作“3比1”表示两个数比的关系。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个时刻也用到“∶”,如下午6时20分,按24时记时法记作18∶20。“:”在这里又用来表示几时几分。
3、“·”符号的应用
“·”在数学中的作用很大。它一方面可表示小数点,如3.5读作三点五;另一方面它可以表示相乘的意思。数学中含有字母的式子中,数学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像2×b记作2·b。
值得提醒的是,在重视数学标点符号作用的过程中,若采取的措施不当,反而会事与愿违。不少数学老师为了区分“0”与“。”,常在句末不加上“。”而随意地写了个“.”,这样会混淆许多问题,象57、98两个数有的教师写成57.98。由于教师的大意,会让学生误读成“五十七点九八”,这就不免误人子弟了。
——2——
4、几个标点符号的一些其他用法
解方程中“解”字后面的冒号“:”作用在于提起下文,引出解方程的过程;应用题中答字句中的冒号“:”主要是引出答句,句号“。”则表示解题完毕。象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符号,其实不是毫无意义的。学生若在此处遗漏某个标点符号,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对此处标点符号的作用不甚了解,也可折射出对此块知识巩固程度的欠缺,极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全面、正确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教师及时地点拨与讲解。
二、重视标点符号教学的前提和关键
上述现象均表明:标点符号在数学教学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切实发挥标点在数学中的作用,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从教师自身做起,充分重视小学数学中的标点符号教学
要使学生在某方面的观念有所更新,教师必须身先垂范,要带头更新思想。并且,作为学生掌握知识引路人的教师有责任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应该指出,备课中细致地理解钻研教材,掌握每个标点符号的意义、作用,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小符号,是充分重视数学标点符号教学的前提。另外,教师可利用小学生特有的向师性特点,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数学中的标点符号引起重视和兴趣,从而逐渐养成不随意放过一个小符号的好习惯。
(二)努力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中标点符号的作用
我们在对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探索研究的同时,还必须要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学习、理解和掌握教材,切实了解数学教材中所涉及的每个标点符号的意义和作用。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有长流水。可以说,教师在标点符号方面的掌握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掌握水平,这是把数学学科中的标点符号教学落到实处的关键。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标点符号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更应重视。如果您是数学老师,想一想:您重视了吗?
除了“解”和“答”后边要加“:”,其它标点符号您在教学中强调了吗?
——3—— 学生的数学作业上的标点符号,您留心过吗?
您发现数学教材上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多么严谨吗?
数学教材上例题中的标点符号,除了“:”号还有“,、;.”等,您真的留心过吗?您给学生强调过要学习、效仿教材例题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吗?
作为合格的数学教师,看了这篇文章之后,相信您一定会开始或更加重视数学标点符号教学!
——4——
第二篇:数学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社会数学化”,只具有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强调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关键词:数学阅读;特殊性;教育功能
一、引言
阅读,对大家来说是一点都不陌生。但一谈到阅读,人们往往只想到语文阅读,英语阅读,却很少有人提起数学阅读。在一次教研会上笔者曾提出数学也要阅读,但马上就有老师反驳:数学阅读内容不过是口诀、概念、法则、定律、定理、公理、性质等简单的内容,无需花大量时间去阅读。其实数学应以理解为基础,以训练为主线,它不欣赏死记硬背,但它也需要阅读。请先看下面几道例题:
例1:有一天小明起床晚了,骑车子去学校很可能会迟到,因此小明就拿了一盒500升的牛奶和两个100千克的梨,打车去了学校。车速是每小时50米。结果小明还是迟到了,请问这是为什么?
看到此题,一部分学生总是抓耳挠腮干着急,但阅读能力较强的同学能很快的看出该题单位名称出错了不符合现实,是一道错题。
例2:已知第一个数为1×2,第二个数为2×3,第三个数为3×4,请写出第四个数及第k个数。
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发现能力,喜欢阅读的同学会发现第二个数、第三个数与第一个数之间的差别与联系。如果不认真观察,在求第k个数时就无从下手。
例3:已知x△y=x(y-1),求x△(3-x)≤3的解集。
此题需要同学们认真观察算式,得把“已知”读懂,才能对“求解”下手,否则就不知道“△”表示什么意思。
从以上几道例题可以看出,数学只是记公式、口诀、公理、定理、性质等是不够的,还需要认真阅读,因此本文就“数学阅读不容忽视”提出几点看法:
二、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1.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识结构,这中间用到的逻辑推理思维特别多。而一般阅读“理解和感知通常是融为一体,这种情况下的阅读,主要的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把它与新的印象联系起来,从而掌握阅读的对象”,较少运用逻辑推理思维。
2.数学阅读要求细致认真
数学语言的特点也在于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错对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当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浏览、快速阅读等阅读方式不太适合数学阅读学习。
3.数学阅读过程往往是读写结合过程
一方面,数学阅读要求记忆重要概念、原理、公式,而书写可以加快、加强记忆,数学阅读时,对重要的内容常通过书写或作笔记来加强记忆;另一方面,教材编写为了简约,数学推理的理由常省略,运算证明过程也常简略,阅读时,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以便顺利阅读;还有,数学阅读时常要求从课文中概括归纳出一些东西,如解题格式、证明思想、知识结构框图,或举一些反例、变式来加深理解,这些往往要求读者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4.数学阅读过程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思维灵活
数学教科书中的语言可以说是通常的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数学阅读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言语转化”,即把阅读交流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因此,数学阅读常要灵活转化阅读内容。如把一个用抽象表述方式阐述的问题转化成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的问题;把用符号形式或图表表示的关系转化为言语的形式。总之,数学阅读常要求大脑建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而这也正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它阅读的最主要的方面。
三、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
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教学实践也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其独特作用甚至是其它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
1.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所谓数学交流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狭义指数学学习与教学中使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进行各类数学活动的动态过程。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极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作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提高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2.加强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我们广大师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教师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没有让学生真正地用心去读。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贝尔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科书曾作过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必须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其实,我国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应该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3.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头戏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值得指出的是,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育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4.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
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习的关键是教会阅读。研究也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解。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国内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先生的“自学辅导教学法”、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及“青浦数学教改实验”等,无不得益于课堂阅读教学环节。
四、数学阅读的体会
1.教师与学生应重视数学阅读,认识到数学阅读的价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是阅读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
2.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数学阅读材料和阅读时间,让学生慢慢养成数学阅读习惯。要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数学阅读中逐步达到愿读、会读、乐读三种境界。
3.在阅读前,教师应对阅读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要害问题,列出提纲或编制思考题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学生阅读之前,老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则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4.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严谨性、精确性,尤其是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跟自然语言差别很大,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反复推敲、勤思多想,在阅读中要注意内部言语的转化过程,灵活转化阅读内容。
5.阅读后应及时交流、小结。阅读完一章一节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向交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要理清脉络、疏通思路、消除障碍,与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比较,形成正确概念。
参考文献:
[1]李伟.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
第三篇:数学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另一方面,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一个对数学语言不能理解的人是绝对谈不上对数学知识有什么理解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用数学语言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也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数学语言要求精准、一、数学语言应具有精准性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不管是在上课还是在下课,都要随时注意自己语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说“半截话”,不说指代不明的话。做到语言准确、精练、简洁,思路要清楚,叙述要有条不紊。如在教学“数位”时,有时不注意就说成“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听起来好象没什么大错,大多数的学生也知道老师说的意思,但是,这句话是错误的,不准确,会给一部分的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因此,必须加上一个前提“从右起”,这样才科学、准确。教师的任何语言都对学生起着一个潜移默化和表率的作用,所以,我们时刻都要注意自己语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老师,精准的数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题意,不至于误判和误解,同时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健康发展。教学中,应保证教学语言的精准性,不能模糊教学内容,要力求对教学内容的表述清晰、精练,如应用题中最常见的,“增加了”与“增加到”这两词,虽然只相差两个字,但意义完全不同。“增加了”的数是净增数,不包括原数,而“增加到”的数是指净增数与原数的和。比如“数”与“数字”、1 科学、严谨、逻辑性强、幽默、具有激励性等.“除以” 与“除、”“时间” 与“时刻” 等概念如果混为一谈;比如:下列方框中填上正确的数字,等式成立 □□X7=□□
在下图的方框中填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
如;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分数都由分数线、分母、分子组”成、“任何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
二、数学语言应具有逻辑性
富有逻辑性的数学语言,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轻松和甜蜜之感。有的老师在数学课上,为了说清一个概念,或者表述一段数学事实,绞尽脑汁,最后还是重复啰嗦,学生都被搞晕了,这样的情况往往是授课老师不注意教学语言的逻辑性造成的。“时间” 与“时刻”、“小时”与“时”等概念混为一谈,有些老师很难讲清他们区别。时刻是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即某个时间点。比如8点05分这就是一时刻;没有长短,只有先后,它具有序数性质。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长度,时间具有基数性质。但俗语又可以表示时刻,如问现在是什么时间,也就是现在是几点的意思。
“小时”和“时”的区别,国务院在1984年2月27日颁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所规定的。对时间这个量的单位名称规定为: “小时”是计量时间长短的一个单位名称,但如果在不至于与表示时间的某一瞬间的“时”发生混淆时,这个“小”字可以省略。因为只有表示经过多少时间的量才能参加运算或换算,所以在算式中可以将“小时”省略为“时”。如,198 = 11(小时)”,也是可以的,千万不能把它判错。
假如教师在教学分数应用题:“六<1>班有男生28人,比女生人数多3/4,女生有多少人?”时,用“甲数是28,比乙数多4,乙数是多少?”来导入课题,那这节课上下来必定是失败的。因为“多3/4”和“多4”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就是说用例子引入课题不对。
老师在教学“平行与相交”时,出示“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就是平行线”让学生判断对否。如果学生对平行相交的概念没有足够的理解是不会判断的。
这里就缺少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这个条件加上去,这个“平行线”的概念就完整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容不得半句模糊语言,否则,表达的数理就不够准确,甚至出现意思偏离。
三、数学语言应具有严密性
从数学学科的本身出发,要求我们教学中语言应该严密、准确,否则会导致学生思维的混乱。如,在求圆柱的表面积时,有一题为:一个圆柱形木料,底面面积是15.7cm2,如果把它平均截成2段圆柱,表面积比原来增加()cm2。解题时,有个学生问到15.7cm2,是两个底面积之和吗?这样的现象,就是表述语言不够严密所造成的。如果出题的老师能在出题时把“底面面积”改为“一底面面积”。这样学生在解题时,就不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情况了。
而六年级下册在圆柱体侧面积的推导时,判断:“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对错? 这句话就不够严密。
3 数学语言严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俗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是讲说话人语言不严密,造成听者的不同理解,从而产生误会。而命题人数学语言不严密,就会造成学生的误解。下面的例题:
春天来了,某地池塘中的荷花枝繁叶茂,己知每一天新长出的荷叶覆盖水面面积是前一天的2倍,若荷叶20天可以完全长满池塘水面,当荷叶刚好覆盖水面面积一半时,荷叶已经生长了()A.10天B.15天c.19天D.20天
这是一道屡见于各种课外资料的题目,但是它是一个有争议的选择题。争议的所在是,对题中的关键句“己知每一天新长出的荷叶覆盖水面面积是前一天的2倍”应该如何理解? “每一天新长出的荷叶”是指当天新长出的,但“前一天的2倍”是表示前一天新长出的,还是包含了以前各天的和呢。如果是指“以前各天的和”,我们可以利用指数函数很容易得出答案,那么标准答案c就是正确的;如果只表示“前一天新长出的”,则需要利用数列知识求解,而且过程相当麻烦。
所以,数学教学中,作为老师,我们理应注意数学语言的规范性、严密性。
四、数学语言应具有严谨性
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具体承载形式,教学中,应遵循知识的严谨性,不能犯知识性错误,否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数学学习,还会误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破坏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的语句还是词语,教学前,我们理应好好考究相关的句段,以免课堂中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如,老师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出现了这样一道式子:“5∶3=4∶2”,让学生判断是否成比例。这根本就不成立的式子,严重违反了科学的客观性,从而误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
比如哪两个连续的月份都是大月?只有在一年里才只有7、8月,如果去掉了“一年”这个条件,12、1月也符合条件。
今年六年级练习册P21的第7题,我的发现:怎么填?还是给大
4 家看份这两个学生的作业答案吧。这两个学生答得就不严谨。所以,数学语言一定要严谨。
五、数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
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每个概念都有确定的含义,每个性质都有确定的条件,因此,数学语言务必符合科学性。另外,数学语言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如一位老师上‚“时、分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认识“时”、“ 分”之间的关系,教师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引导学生发现‚1时=60分。学生观察后,教师问: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长时间?一生说:1小时。师接着问:分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一生说:1小时!教师一连问了好几个学生,学生回答全部一致:1小时!费了好长时间,学生始终没有说出‚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分。教师只好自己交代: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分。因为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分,所以1时=60分。其实,这是教师语言模糊不清造成的,如果教师问: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不就行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模糊不清的教学语言,避免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间的无效对话中无情地流逝
如:有些老师在教学读写数是,常会与学生说这样的话:“读数是些大写的数,写数是写小写的数”。这样说是没有根据的,我们要知道大、小写只有在中文中才有的。
而要我们读这样的算式时,也要注意用术语来叙述:如:(153-5)×(14+83)就不能读成“括号153减5乘括号14加83,得多少?” 如教学列式计算“42除以2/3的商加上91乘2/7的积,和是多少?”
“7/12与它的倒数的积减去0.125所得的差,除以3/8,商是多少?”
今年六年级练习册P22第1题:你知道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吗?请写一写。
1.据统计,某市小学生近视人数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15%.2.羊毛占50%,澳毛占35%,其他占15%。
一位老师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老师问“8cm、5cm、12cm的
5 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学生回答说:“能!因为其中两边大于第三边”,“对”师说。对于这么一个明显的错误,老师完全没有意识到。而是继续讲下去。
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不能把“平移”讲成“平行移动”,等。语言含糊不清。一位教师在上《直线和线段》一课时,想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出直线的特点,师问:直线从头到尾有没有端点?生答:有。本意是想通过设问强化直线没有端点,但“从头到尾”一词,产生了误导,使答案意思相反,更模糊了学生对“直线”一词的理解。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有的不规范的地方要及时给予纠正。
六、数学语言应具有完整性
小学生在表述某一个物体的状态时,经常忽视对关键字、词的分析与理解,说的数学语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数学语言的完整性。如,小学生说:“女生人数少5人”,“张华在前面,李敏在后面”。正确的表述是“女生人数比男生少5人”,“ 张华在李敏的前面,李敏在张华的后面”。
六年级植树节去义务植树,六(1)班植树200棵,成活185棵;六(2)班植树250棵,20棵没有成活,哪个班植树的成活率高。
计算过程大部分学生都做好了,问题就出在答上,有些学生答成“六(1)班成活率高。”
教师应该始终如一地对语言表达从严要求,培养学生“说完整的数学语言”,形成严谨缜密的思维。
数学语言包括口头的数学语言和书面的数学语言,书面的数学语言又分成文字语言、图象语言和符号语言。数学教师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概念,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简练性、精确性和严谨性,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才能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6
第四篇:在数学教学中引入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精选)
内容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理念是: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也就包括了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些要求,构成了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阅读并不只是语文教学的事。但在过去,一谈及阅读,一些数学老师往往认为与数学教学无关,单纯地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解题教学,让学生阅读会浪费时间,不如我多讲几个例题。有时虽然有加强学生阅读的想法,也是由教师自己阅读、剖析代替了。而这些做法忽略了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结果导致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低下,对数学的学习没把握住本质。为了改变这些现状,就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得先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思路,就得先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在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每一册都出现了阅读材料,而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教师的教学任务或者说考试要求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各个教师在处理阅读教材时各不相同,有的点到为止,有的索性不讲,而大多数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都不会去看的。其实这些材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3.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就得先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际上,一个班里的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教师的授课内容满足不了那些对数学特别有悟性的学生,于是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显得格外重要。研究也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能。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4.要充分发挥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就得先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上课循循诱导,深入浅出,讲完后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把教科书当作习题集,这导致教师讲的精彩而有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实际上,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是国外也是如此。如法国:“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指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第五篇:浅谈师德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精选)
浅谈师德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者、教育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素质教育工程的成败。而师德修养在教师素质修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有正确的认识,以未来发展需要的要求,给自己定位,要清楚地认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其中也就包括师德修养,加强师德修养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师德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和逻辑思维的提高。而数学教学又是培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的师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无论我们面对的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还是肮脏的孩子,我们都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全体学生,关心爱护所有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出现一丝一毫的偏爱情绪和不公正对待学生的倾向。我们应该以学生的欢快为欢快,以学生的忧虑为忧虑,全身心地热爱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影响到学生,哪怕是你的一个习惯、一个动作。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教好学生。譬如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劳动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那我们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等等。道理很简单,因为教师做的是教育人、培养人、造就人的工作。
师德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社会、家庭、学校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三大因素,而学校处于主导地位,学校中,良好的师德师风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所以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有强烈的上进心,业务上精益求精,方法上不断更新。当然,师德修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远远不只这些,总之,师德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