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时间:2019-05-15 06:3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第一篇: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霍邱中学:吴艳妮

又是一年开学时,看着一个个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对新的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有自己新的目标,新的梦想,渴望在新阶段的学习中一展身手。但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更确切地说是高一语文教师,我不得不思考在实际学习中,他们却普遍表现出对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对高中语文学习感觉力不从心,成绩下滑,于是茫然失措,丧失了新阶段语文学习的信心。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之不同

1.教材教学目标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则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标准》则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它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大纲》在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上,过分强调其工具性,而《标准》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纲》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单一的,定位于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即“双基”,而《标准》的语文课程功能是综合的,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由传授转变为引导。譬如语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特别是文言文,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而高中教师却说,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如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便气不打一处来,自然数落起初中教师来。2.教材知识点要求方面

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要求“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问;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要求“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

高中必修课程要求“独立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教材方面“教材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 3.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

初中新教材告别以往语文教材头绪繁多的编写体系,每个单元仅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个系统。前面有导语,每一篇的开始有阅读指导。

高中必修课体系安排,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三大版块,每一版块都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并确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其次,在练习的安排上,设计了“研讨与练习,精读课文一般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至三道题。这些题目一般首先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突出学习重点,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然后是文章写法上的,或最具特色的或结构上的,帮助学生从结构上把握全文,学习写作方法;第三个主要是语言方面,如一些精彩语句的品味,文言文有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练习,重在积累,帮助学生领悟语言魅力,掌握驾驭语言的能力;最后一个是开放性,拓展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这类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再次是写作能力训练,每册设有“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板块,不仅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告诉学生写作方法,而且教给学生“写什么”,与阅读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长期积累,打好写作基础,避免了过去的纯技术性写作训练,让学生的习作不再空洞。

通过前面的比较可以看出语文教材在知识点要求、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存在着不衔接的状况,教材虽给师生诸多的余地,要求大胆取舍,自然有个如何取舍的问题,在实践运用中自然会出现偏差。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策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每一方面都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从而更大层面上避免学生产生不适应、不习惯、厌学、缺乏信心的现象,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并推动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1.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达到的程度

我们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下步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条件。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有句话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能这句话过于绝对,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有一定的道理,它强调了习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常生活如此,语文学习也是这样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譬如,做读书笔记,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记录,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学习习惯。3.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

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往往充满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有的由于过去成绩不理想产生了迷茫、恐惧;有的由于以往战绩辉煌而仍沾沾自喜;有的由于接受不正确的外界暗示产生了敷衍应付的心态等等。所以,初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首先体现在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动力和情感的衔接,注意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其次,便是注意教材本身的关联,做好知识上的衔接和过渡。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高中的“语基”已由识记辨认语修知识、文学常识,变为联系具体语境的语言操作;现代文阅读已由教师指导下的浅易材料的初步理解,变为艰深文本的批判性阅读;文言阅读已由初步接触,变为全面展开深入学习。比如初三学习的词《沁园春雪》,高一教学《沁园春长沙》,虽然教学要求不一样,但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的诗词中引入。在阅读时,不局限于同一篇作品中,要在一个大范围内比较阅读:同一作品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不同作家在同一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与茅盾的《子夜》等。

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决不能单靠教师。到了高中,学生除了课文学习,还有相应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对学生实现由“扶”到“放”的转换。

这里,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其次,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会积累式阅读,教师应积极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向深度、广度发展。如我们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就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评论集或网站,通过这些素材中的人物品评、诗词欣赏、经典对白等内容,对文本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由此也积累了文学常识。

同时,还以课文所负载的语文知识点和规律为依据,在《语文读本》《外国文学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等课外读物中,有意识地选择同类型阅读材料,训练所学的语文技巧。再次,为了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应该做到“七多”:一要 “多看”: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扩大语文教学视野,跳出教材圈子,关注社会热点及动态,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素材积累。二要 “多听”: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谈话,新闻广播等,在听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素材,避免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现象。三要 “多说”: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四要 “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则熟,熟能生巧,巧则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会大幅提升。五要 “多写”:现在高考中的主观表达题和作文考查的都是写的能力,因此平时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多写才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六要 “多记”:多记包括多记忆和多记录。记录与记忆相辅组成,会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为培养能力打下基础。七要 “多思”: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多思是前 “六多”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总之,高一,是学生由初中到高中过渡阶段,也是能否进入高中语文学习状态的一个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平稳过渡,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必然有助于学生培养并树立起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最终为其高考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初高中诗歌教学衔接教案(语文)

《初高中语文诗歌衔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初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不同点,感知诗词魅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诗词的兴趣。

2、在初中学习诗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些语文学习诗歌的方法。教学重点:

1、认识初高中诗词教学的区别。

2、谈诗词教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3、提学习诗词的要求,规范学习行为。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去初三的三百多个日子里的一点一滴,正如一朵一朵姹紫嫣红的小花,开在每个人的心里。不是每朵花都美丽得惊天动地,不是每朵花都香艳得惊世骇俗,也并非每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然而,在诗词中我们能知悉其中的变化,大家用自己熟悉的诗词说说。

二、回顾以往,走进高中语文诗词教学

(一)了解初高中语文诗词教学差别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知识型:读读背背,了解内容(初中)

知识能力型:分析形象、意象、意境、表现手法,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感情,鉴赏诗歌。(高中)

(二)真题回放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试题)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②,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中考语文试题)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割”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1分)

2、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两句?请说说喜欢的理由。(2分)

答案:

1、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我喜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语言、手法、中心登角度赏析皆可)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诗歌简析: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三)学生结合实例,感知初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不同。(提示:主要是从形象到意象、意境)

三、分析诗歌形象意象意境

【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1、诗歌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这也就是需要我们在初中分析诗歌的形象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情感,即从鉴赏形象到感知意境。

2、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说简单一点就是意象的特点。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

初高中过渡衔接(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2)、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提问变体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目: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这初春的景象也就是意象,其特点就是意境。

四、了解诗歌艺术手法。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三、课堂总结

第三篇: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方案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选题依据

(一)研究的目的

初高中的新课程实施已经有一短时间,为了处理和把握初中生初入高中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初高中教学衔接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生活,我们依靠科研,把“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探微”课题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初高中语文学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以往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对此做过有益的尝试,但是有些教育界人士认为这个衔接可以自然地完成,再加上对“衔接”这一概念的模糊认识,导致这个本来就起步晚的研究课题,至今没有理性的、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衔接现状的调查结果和个人的教学实践,深入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衔接的策略构想。

(二)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将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及学生访谈等形式,对学生从知识链条到学习习惯的种种断层现象进行归纳与总结,分析现状调研反映出来的问题,从语文课程教学理念、语文教材序列、语文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找到“裂缝”,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探索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的有效的策略。

(三)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案例研究及数据分析,找到衔接教学的有效途径,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和一定程度的理论创新,提出有效衔接的可行性方案,努力开发衔接教学校本课程。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协同发展。

二、研究范围

(一)断层现状及原因分析:

1、学习主体的生理及心理变化: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初中生(年龄在14-16岁)处于少年期或学龄中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高中生(年龄17—19岁)属于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思维已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并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2、课程理念上的差异

初高中课在对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上有共同的内容都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初中《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共同基础,高中《课标》强调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课程目标上的差异(1)、语法知识:目前初中教材只有语法知识的介绍,在语法知识标准上初中课标缺乏具体的铺垫,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在高中学习文言文时,学生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2)、阅读与鉴赏能力要求: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发现式的评价,高中新课标要求“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初高中写作思维的要求:高中新课标要求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而初中课标只有“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的要求。

(二)、初高中语文衔接策略:

1、教师要更新观念,增强衔接意识。教师要把初高中语文学习看成一个整体,主动钻研初高中课标与教材,主动了解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初中语文基础、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开展合作、探究的活动,增强互动性。在教研组内,应形成研究衔接的教研气候,与初中教师相互沟通、合作,必能使初高中教学各得其所,相互促进。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预习、记笔记、积累作文素材、写随笔,课堂积极思考,课下自觉、自主学习。学会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有自己的独见。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提高阅读写作水平。

三、研究分工

在教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发扬协同合作的精神,把衔接教育的内容进行分块归类:

秦文霞老师负责诗歌衔接 冯宝荣老师负责文言文衔接 宋婕老师负责写作衔接 郑强老师负责现代文衔接

分别编写了各部分的衔接教育教案,然后举行公开课进行教学示范,其他小组成员在观摩的基础上再次讨论总结经验和不足,最终形成组内的衔接教案。

四、研究步骤

①2014年5月,对安阳市实验中学、第三十七中学、第三十八中学、第一高级中学、第二高级中学、第三高级中学,共六所高级中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调查,随机选取被调查人当场作答,及时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合格率100%。根据100份合格问卷进行分析,数据统计结束,由秦文霞老师形成论文《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现状的调查》。

②2014年6月,小组成员在搜集资料和研究调查的基础上,编写了针对本校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教案,初、高中语文衔接教育的语法知识教案,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教案,诗歌鉴赏知识和方法教案,写作衔接教育教案。③2014年7月,课题组进行中高考试题研究。长期以来,由于学制、机制等多种原因,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的教学缺乏必要的衔接。正如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所说:“初中不知道高中要干什么,要求初中做好什么准备;高中不知道初中做了什么,要求高中继续做好什么”。因此,高中老师要了解初中现状,基本熟悉中考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会较有针对性,效果也会更明显。

④2014年9月,在学校内开展教研公开周活动,为了加强教师间的经验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教研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以打造适合我校学生认知能力的“衔接教育”为中心,我校举行了 “公开教研周”活动,本次公开教研周活动历时三周,共进行了三场公开教研活动。包括请来安阳第六中学的初三语文老师进行学习交流,高一语文教师集体去初中听课,刘琦老师面对高一学生开展题为“引领学生尽快适应高一学习”的讲座等,对安阳市实验中学高一年级22个班的学生进行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指导,⑤2014年10月,对安阳市实验中学高一年级22个班的学生,我们大胆尝试,把语文必修一中的内容选择性学习,在教学中穿插进行语法、诗歌、现代文,写作等衔接专项练习。

⑥2014年11月,对安阳市实验中学高一年级22个班的学生和语文教师进行访谈调查,随机选取被调查人当场作答,及时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合格率100%。根据100份合格问卷进行分析,数据统计结束,由冯宝荣老师形成论文《安阳市实验中学初、高中语文衔接教育教学效果的调查》。

⑦2014年12月,总结上一阶段情况,安排下一阶段进度,由宋婕老师完成课题中期报告。

⑧2015年1月—2015年5月,充分利用课题组周例会、集体备课会分享课题组成员研究成果;使用多样化评价测量手段,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课题组成员撰写相关研究心得、理论文章等,并做好资料归档整理。整理小课题资料,数据库初步建库。发表相关论文,整理过程性材料,结题。

五、研究方法、时间和进程

针对初高中语文学习探究从课题的意义上提出,是中学语文教学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完善中学语文教学的系统性上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课题组设立了这样的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2014年5月-2014年7月):

小课题申报、前期准备。

1、该阶段主要是选题和论证阶段,确定了课题方向,并对课题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2、课题组成员探讨初高中语文教材,并认真学习初、高中《新课程标准》

第二阶段(2014年8月-2014年9月):

根据课题组成员的实际情况,做好分工合作;课题组成员撰写相关研究心得、理论文章等,经过集体讨论,完成开题报告。第三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利用多种形式巩固研究成果,完成中期小结。第四阶段(2015年1月-2015年5月):

利用课题组周例会、集体备课会分享课题组成员研究成果;使用多样化评价测量手段,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课题组成员撰写相关研究心得、理论文章等,并做好资料归档整理。整理小课题资料。整理过程性材料,结题。

六、研究成果预期:

课堂教学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因而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衔接是衔接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针对高一新生教学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摸索,在教学方面能取得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可喜的成绩。

当然,高中语文教学的艰难起步和运行过程不仅靠知识的衔接,也不仅靠两个学段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的衔接,要靠高中语文老师主动衔接的意识和行动。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中,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衔接,就必须脚踏实地从“衔接点”出发,在实践教学中一以贯之,初高中语文教学有效衔接的困惑就会云开雾散。我们希冀这些成果与体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以在实践中检验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七、研究成果表现形式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还有其他表现形式: ①研究心得、教研论文:探讨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的理论依据与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等问题。

②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研究资源库的初步构建与形成。

③公开课:课题组成员针对不同板块的研究内容开展公开课,以教学试点的形式进行示范教学。

第四篇:初高中教学衔接化学

关于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建议

-----贾汪教研室梁青2010/9/26

在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听不懂化学课程必修一的内容,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障碍和困难,有的甚至产生厌学心里,进而丧失了学习化学兴趣、热情和动力。经过调研发现:学生在初中阶段使用的是沪版教材,高中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有些知识点初中教材不呈现或没有表述到位,而实行初高中分离的学校教学使得初高中老师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因而给高中教学衔接带来了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建议老师们展开研究和讨论,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在教学实践中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研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研究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衔接

我们要研究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及初、高中化学教材,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

在知识衔接方面,由于新课标教材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所以,新课程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总量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

1、原教育部教学大纲上有,但新课标删去的知识点有:

(1)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仅要求能识别);

(2)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3)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指源于溶解度概念的复杂计算);

(4)氢气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和实验室制法(放在知识拓展部分);

(5)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6)酸、碱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及应用;

(7)物质的溶解过程;

(8)元素的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9)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

(10)碱式碳酸铜的分解;

(11)氧化物和自燃的定义;

(1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

(13)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合物的介绍;

(14)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15)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等。

2、新课程标准中有但比原教学大纲降低了要求的知识点有:

(1)新课标要求“知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原大纲要求“掌握”氧气(与碳、硫、磷、铁在氧气里燃烧)和二氧化碳(跟水、石灰水的反应)的化学性质;

(2)新课标要求“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而原大纲要求“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在新课标中也降低了要求,只在“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两处教材有点文字体现,而原大纲要求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4)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而原大纲中要求“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与盐酸、硫酸,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5)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酸三条、碱两条)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而原大纲要求“掌握”盐酸、稀硫酸的性质,“常识性”介绍浓硫酸和硝酸,“了解”酸的通性(五条),“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了解”碱的通性(四条);

2(6)新课标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大纲对分子的概念、原子的概念要求均为“理解”,并要求“掌握”它们的应用,对离子的要求是“了解”;

(7)关于元素,新课标要求“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而原大纲要求“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8)关于化合价,新课标要求“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而原大纲要求“了解”化合价的含义,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9)关于化学式,新课标要求“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而原大纲要求“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并“掌握”其应用;

3、在高—年级教学时,需要对初中某些知识点进行完善和深化

老师们在教授以下内容时,应注意适时、适度地加以补充,用以填补学生知识上的空白点。

(1)氧化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的角度(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高一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的角度(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①初三只举例介绍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高一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形成。

(3)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氧化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4)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5)酸的5条、碱的4条、盐的4条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4、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只要求了解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可在高中阶段的适当时候补充。

(2)“差量”法的应用

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时可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特别是被新课标淡化的“双基”,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理解把握初中化学知识,对今后继续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三、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虽然老师们都在尝试探究式的教学,但受应试的影响,较多的还是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尝试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高一化学教学工作,教师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熟悉教材、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教师要熟悉各版本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时高一新生的初中化学复习内容并制定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和中考试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对初中与高中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教学和新课教学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就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应始自高一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时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内容承载着培养不同种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场合里的学习机会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5、坚持备课组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定内容,定主讲人。在备课时,根据新课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恰当的衔接补充。

6、根据各高中生源基础的差异来确定衔接方案。如建平中学:生源基础较差,很多学生没有达到高中学生的基本素养要求,初中化学很多内容都不知道的现状,可用两周左右的时间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部分进行复习,重点是化学用语、物质分类、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抓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中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

在课堂里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和技能,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外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各内容给予学生具体指导。

五、抓好情感态度的衔接

新学期前几节课,教师尤其要加大感情投入,设法拉近师生间距离,使学生主动跟你接近,不要望师生畏;让学生从心理上作好想学好化学的准备是做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

第五篇: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跳跃。高中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我们就必须在进入高中的初始阶段,尽快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位置,调整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自觉克服学习的依赖性和安于现状的思想,必须学会主动学习,培养自学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 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在这样的要求下,对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我提两点建议:一要善于“发现”,二要善于“表达”。

不少同学抱怨:作文没什么东西写,写不出来;名篇佳作看完,没看出什么,也没学到什么。罗丹有一句名言:“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学会自己主动去发现自然、发现社会、发现生活。

什么是发现?就是你观察到的、体验到的、感悟到的。

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呢?

一要细心观察、体验和感悟。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社会,随时看、细心听,做有心人;留意体察自我和他人的思想、学习、生活,我们对自然、对自我、对社会、对人生就会有很多发现。大家有眼睛可以看,有耳朵可以听,有手足可以触摸,有心灵可以感受。

如果大家关心自然景物,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就会有很多发现。举些例子吧。《钱塘湖春行》写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白居易眼中发现的春色。韩愈观察到的春景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眼中的夏日景色。高骈眼中发现的夏日又是怎样的呢?“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杜牧眼中的秋景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而杜甫却发现秋天的另一种景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柳宗元发现的冬景是“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而祖咏的《终南望余雪》观察到了这样的冬天景象:“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当你打开电视,当你走上街头„„你又发现了什么?观察自我、观察他人、观察社会同样是如此,只要留心,你就会有很多发现。

我们在阅读优秀作品时,品味其语言,感受作品思想、艺术的魅力,体味到作品所表现的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和人生,领悟到其丰富内涵,思考着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从作品中发现新意义,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用现代的观念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新看法。

这也是发现。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他看书的发现。前人研读《红楼梦》有了很多的发现。前一阵子,刘心武推出了他的研究心得——《红楼望月》,这是他读此书的新发现。研究《红楼梦》也是王蒙的一件常活儿,他把《红楼梦》当成一部活书来读,当做活人来评,当做经验学问来思索。最近他又有了新发现,推出的新书《王蒙活说红楼梦》,以独特、现代的视角解读《红楼梦》中的政治、爱情、命运、人生价值„„。这是王蒙先生继《红楼启示录》后又一本评说《红楼梦》的作品。

二要学会不断追问,懂得联想和想象。

观察到一件事、一种现象,可以多问几个问题: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与之相关的人或物是什么?如何解决?当你推开窗子,把头伸出窗外,你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你听听外面的风声雨声,你想到了什么?你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呼唤声吗?你听到了一片森林被毁灭的痛苦呻吟吗?你听到了一片农田被侵占的沉重叹息吗?你听到了一条崭新的铁路延伸的欢笑吗?你听到了社会变革的呐喊吗?

学会发现,培养主动自觉的发现意识在语文学习上非常重要。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非常需要“发现”。

有了这些发现,就有了倾诉、交流的欲望。向同学、向朋友、向家人、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新发现(观察到的、体验到的、感悟到的)。比如,有的同学看了一本书,就会和其他同学说,今天看了什么书,这书如何好看,故事情节如何吸引人。其实这就是对作品的简单评价和鉴赏。这些都可以通过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将口头的表达通过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同学除了倾诉,还和他人争论起来。你说这书怎么好,我说它怎么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理由摆出来,如果形成了文字,那就成了一篇议论文了。有的同学更有了发表的欲望:随着自身独立性的加强,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自己的思想,就渴望着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与社会进行对话。而作文就成了对社会的模拟发言——如果在报刊上发表,也就自然成了公开的发言,这个时期很多同学常常对这样的公开发言感兴趣,其实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自我价值的确认,并得到社会的承认。大家可以大胆地自由地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是有价值的时候,你的写作一定会有重大的突破。因为这意味着写作已经成为自身的精神需求,不仅我要写,而且我喜欢写,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更为自觉、主动、自由的写作状态,而且也会主动、自觉地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写作的飞跃性发展。

那要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发现”很好地表达出来呢?一句话,语言基本功要过硬。

我们要扎扎实实地掌握汉语这一门语言的基本功,注重积累语感。汉语基础知识包括字音、字形、标点、词语、句子、修辞等。这些平时我们都应该好好学。如果你说的话人们听不懂,你写的字人们看不懂,文章错别字、病句多,语言生硬、词汇贫乏,说话不得体,那不管你思想多么深刻,多富有创意,那也是白搭。汉语是一门非常精妙的学问,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的细微变化都会产生出变幻无穷的意义。读音不同,表达的意思就大不一样。如“他的孙子在工厂当工人/古代的孙子是一名军事理论家”,两句中的“孙子”都是名词,前一句的“孙子”是指儿子的儿子,“子”是虚语素,读轻声。后句的“孙子”是人名,这个“子”古代表示对人的敬称,不是虚语素,读上声。有一件发生在周总理身上的事:一名外国记者讥讽周总理:真是对牛弹琴!周总理礼貌的回敬:对,牛弹琴!一字未改,标点一变,面目全非!再如:“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这句话停顿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两人对骂:甲:你放狗屁!乙:你放屁狗!甲:你狗放屁!虽然粗俗,但的确让人忍俊不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寥寥两句,颇含哲理,道尽人世沧桑。我在农村过春节的时候,看到很多门户上都贴“招财进宝”四个字,很一般,但有一次,我却发现有了不同,贴的是:门对青山摇钱树,户迎绿水聚宝盆。怎样,语文的档次就出来了。这些都牵涉到语言的基本功。

这些语言基本功如何得到提高呢?

上高中的我们就应该积极主动学习了。到了高中,有必要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

课本要好好学。教材是例子,我们通过学习每一篇文章,获得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指导着大家阅读和写作。所以不要随意抛开课本,另搞一套。课本的学习可注意以下几点:

1、自己提前预习课文。如自查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如《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同样是大有收益的。阅读课文,找到重点,提出疑难,根据课前的“学习重点”提示和课后的“思考练习” 进行思考。

2、自己主动去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对每篇课文中涉及的有关字词句式、语法修辞,要注意有心积累,存心记忆,用心感悟。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必有收获。

3、勤于朗读背诵。背诵要下苦功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课文是范本,只有熟读背诵才能增强自身规范运用语言的语感。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

4、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以及老师提出的要点,自己试着分析理解课文。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欣赏文章的行文构思,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思索感悟文章所蕴含的人文思想。

5、练习,特别是思考性较强的练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方法。可运用比较异同或归类整理的方式学会独立作业,不断提高整体认识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文言文的学习。

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迁移。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

为老师已讲清楚,我也明白,这就够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这里说的迁移能力,指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实词的意义(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等)。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二)掌握虚词的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

(三)把握文言句式。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文言的词语和句法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平时注意,到高三时花很短的时间便可总结出来。文言文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了几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是不会成功的。

要学好语文,光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应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学习的计划中。“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要解决语言生硬,词汇贫乏的问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除了课本外,每天至少读课外书半个小时。主动涉猎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来拓宽阅读量,扩展知识内容,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就应该主动再去涉猎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绿》《春》《匆匆》等,这样就可以做到以点代面,触类旁通,拓宽阅读。新教材除课外的教科书外,还有供学生课外阅读用的《语文读本》。除了这些,我们还应该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俗话说:开卷有益。高一初始阶段,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少,考试的压力相对较弱,这正是学生广泛涉猎课外图书的大好时机。要学会利用图书馆敏捷地发现自己需要的最新语言信息,并快速地接受、归纳、摘要、判断,根据信息去解决问题,利用各种信息去得到新的结论。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常记、常背、常用,努力将散落在各种书籍中的精华变为自身的营养素,在表达中展现出来。比如,每次写作文都要求自己将近阶段学到的新词用上几个,好的句式用上几句,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可发现自己的作文的语言有了崭新的面貌。

总之,掌握好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对提高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主

动的人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们往往能掌握先机。我们要利用升入高中上进心强的有利时机,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学会自己去探索和发展。真诚希望高一新同学们能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摸索语文学习的规律,从而在短时间内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成绩。

下载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高中语文衔接指津

    初高中语文衔接指津 初高中语文衔接指津一、高中语文学习的门径 (一)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法宝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语文学习总是离不开阅读。多读书、多做笔记是语文学习......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遮谈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遮谈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 冉明远 许多初中时语文学得不错的同学,一进入高中后,尤其是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后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

    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最终5篇)

    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由于初、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的要求不尽相同,特别是初中新课程有意淡化、弱化某些语文能力,使学生一入高中便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老师和学生都面临......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

    经过前期的资料阅读整理,结合自己对本课题的认识体会及同事的交流意见,对课题中期研究小结如下:介绍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研究的话题之一,原因可能比较......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工作总结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工作总结 天台育青中学 袁丽莉 高中英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延续和提高,但两者相比,高中英语无论是从知识的难度,还是授课方式、方法都有一个大的跨度,以至......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计划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计划常听有的高一学生说,“我们的初中历史课上得生动活泼,我的历史成绩非常好,经常得高分,为什么进入高一后历史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高中历史真难学”。......

    初高中衔接教育教学管理办法

    初高中衔接教育教学管理办法 2009-02-13 10:51:04 作者: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0 文字大小:【大】【中】【小】 简介: 校教字[2009]02号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做好初高中教育教学工......

    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

    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 (2011-11-20 16:57:31)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作者:惜惜流 简易语法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轻松划分现代汉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