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变迁中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简案(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6:3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美术《变迁中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简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美术《变迁中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简案》。

第一篇:八年级美术《变迁中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简案

八年级美术《变迁中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身边建筑物的观察和感受,认识建筑之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趣。

2、掌握基本的透视规律,学会运用一定的绘画技能和技巧。

3、通过欣赏和感受,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园。

4、通过观察、欣赏和技法训练,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个性,运用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家园的热爱。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欣赏和感受,运用一定的绘画技巧表现有个性的家园,抒发对家园的热爱,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教学难点

素描风景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 教具

ppt,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进入活动

听一首歌,引出本课主题。

二、发展活动

1、与学生交流戴南的“今天”和“昨天”。

2、复习“透视原理”

三、拓展活动

1、欣赏风景素描画,就其中的一幅重点赏析。

2、学生观看风景速写视频,了解作画步骤和简单的作画技巧。

四、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练习,提出作业要求。

2、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活动

五、家庭作业

第二篇:八年级美术《变迁中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详案

八年级美术《变迁中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身边建筑物的观察和感受,认识建筑之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趣。

2、掌握基本的透视规律,学会运用一定的绘画技能和技巧。

3、通过欣赏和感受,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园。

4、通过观察、欣赏和技法训练,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个性,运用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家园的热爱。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欣赏和感受,运用一定的绘画技巧表现有个性的家园,抒发对家园的热爱,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教学难点

素描风景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 教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进入活动

1、听费翔的《故乡的云》这首歌,引出本课主题“变迁中的家园”。

2、体验诗中古人对家乡的情感。

二、发展活动

1、与学生交流戴南的“今天”和“昨天”。

2、通过展示不同的建筑物,请学生总结: a.今天的建筑物——别墅、公寓和公共设施 特点:美观、舒适、实用,健康

b.昨天的建筑物——土坯房、茅草房,露天厕所

特点:简陋、拥挤、不合理,不卫生

3、请学生谈谈戴南巨大变化的因素,激发描绘家园的欲望。

4、复习“透视原理”

三、拓展活动

1、欣赏风景素描画,就其中的一幅重点赏析。

2、学生观看风景速写视频,了解作画步骤和简单的作画技巧。

四、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练习,提出作业要求。

2、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活动

1要求各组成员互相欣赏和评价,评选出5-10名“最佳家园表现师”,5-10名“最佳家园设计师”和5-10名“优秀临摹师”。

2、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作品。

六、家庭作业

1、通过诗歌、摄影,绘画等形式感受并记录家乡的变化。

2、观察学校各处的景点,下节课交流观察后的感受。

七、教后记

第三篇:九年级美术上册《美丽家园》第1课时教案

九年级美术上册《美丽家园》第1课时

教案

总课时

第14课时

****年**月**日

第7课

美丽家园

共2课时

第1课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尝试用平面示意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运用于住宅区折规划设计。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欣赏传统私家园林艺术,让学生了解具有代表性的造园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关注身边居住环境,从宜居、绿色、环保的角度对居住区的建筑、景观、道路、生态环境等整体规划。

教学重

重点:了解园林艺术的思想内涵及实质,初步掌握欣赏园林的方法。

难点:理解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

教法学法

欣赏、分析、小组交流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提问导入

敦煌的党河风情线的建设。

二、视觉感受,欣赏园林的自然美

1、中国园林的分类。

2、欣赏园林图片,修建一个家园需要哪些要素?

归纳:山是园林的骨架,水是园林的灵魂,植物是园林的生命。园林中的山水、花草树木虽是人工的,却是妙造自然的。这是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三、综合分析,探究园林的空间美(建筑美)

1、各小组带着问题欣赏园林的建筑图片,了解园林的建筑形式、布局、陈设和色调。A、园林中的建筑有哪些类型?B、园林中的建筑的整体色调怎样?c、建筑的布局有什么特点?D、建筑中有哪些陈设?

教师小结。

2、重点欣赏园林中的长廊,使学生对园林中的建筑有更深入的理解。

3、了解园林造景的方法:借景、框景、分景、障景。

四、方法指导,理解园林的人文美(诗情画意)

1、园林中植物的象征意义(梅、兰、竹、菊、荷等)。

2、由园林中的景联想到诗的意境。

3、造园者往往用诗词来为景点命名。

4、园林中还有许多的匾额、对联等。

归纳:“诗情画意”中国园林的精髓。它体现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物比德”中。

五、作业要求:学习活动一

说说敦煌这方面建设情况和主要有特色的地方。

学生讨论归纳:

A叠山理水;

B花草树木;

c园路建筑.、学生欣赏、分析小组讨论后代表回答。

2、学生欣赏、领会。

3、学习造景的方法。

学生听讲、领会。

按要求完成作业。

第四篇:九年级美术上册《美丽家园》第1课时教案

九年级美术上册《美丽家园》第1时教

总时

第14时

****年**月**日

第7

美丽家园

共2时

第1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尝试用平面示意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运用于住宅区折规划设计。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欣赏传统私家园林艺术,让学生了解具有代表性的造园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关注身边居住环境,从宜居、绿色、环保的角度对居住区的建筑、景观、道路、生态环境等整体规划。

教学重

重点:了解园林艺术的思想内涵及实质,初步掌握欣赏园林的方法。

难点:理解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

教法学法

欣赏、分析、小组交流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提问导入

敦煌的党河风情线的建设。

二、视觉感受,欣赏园林的自然美

1、中国园林的分类。

2、欣赏园林图片,修建一个家园需要哪些要素?

归纳:山是园林的骨架,水是园林的灵魂,植物是园林的生命。园林中的山水、花草树木虽是人工的,却是妙造自然的。这是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三、综合分析,探究园林的空间美(建筑美)

1、各小组带着问题欣赏园林的建筑图片,了解园林的建筑形式、布局、陈设和色调。A、园林中的建筑有哪些类型?B、园林中的建筑的整体色调怎样?、建筑的布局有什么特点?D、建筑中有哪些陈设?

教师小结。

2、重点欣赏园林中的长廊,使学生对园林中的建筑有更深入的理解。

3、了解园林造景的方法:借景、框景、分景、障景。

四、方法指导,理解园林的人文美(诗情画意)

1、园林中植物的象征意义(梅、兰、竹、菊、荷等)。

2、由园林中的景联想到诗的意境。

3、造园者往往用诗词来为景点命名。

4、园林中还有许多的匾额、对联等。

归纳:“诗情画意”中国园林的精髓。它体现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物比德”中。

五、作业要求:学习活动一

说说敦煌这方面建设情况和主要有特色的地方。

学生讨论归纳:

A叠山理水;

B花草树木;

园路建筑、学生欣赏、分析小组讨论后代表回答。

2、学生欣赏、领会。

3、学习造景的方法。

学生听讲、领会。

按要求完成作业。

第五篇:变迁中的家园(教案)

变迁中的家园(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身边建筑物的观察和感受,认识建筑之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趣。

技能目标:相互学习,相互研究,掌握基本的透视规律,学会运用一定的绘画技能和技巧,关注不同的观察视角及构图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表达感受。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干涉,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园。

创新目标:通过观察、欣赏和技法训练,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个性,运用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家园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欣赏和感受,运用一定的绘画技巧表现有个性的家园,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指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家园的美和各种特点,抓住家园的特色进行描绘。

教学过程:(本课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准备: 风景图片、风景绘画作品、多媒体课件、教学常规用具。

一、组织教学:

大自然是一幅壮丽的画卷,人类的生息繁衍会在上面留下什么痕迹呢?让我们循着时间的线索,了解居住的变迁,畅想未来的家园。

二、欣赏、感受:

1、欣赏图片 创设情境畅谈感受(5分钟)

在优美的音乐中,课件中展示一些老房子和一些有名的建筑风景,让同学们看到常州的旧容新貌,在教师的引导下畅谈感受。通过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各色建筑物,为后面创作做好铺垫。

师问:你能认出这是我们身边的什么地方吗?你觉得这些图与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而归纳出技法上的不同;角度上的不同。

2、透视:绘画术语。也称“远近法”。

同样大小的物体在画中呈现出近大远小,最后都有一个汇聚点,比如《乡间 的路》那条寂静的小路。西方传统绘画中的透视:(1)、平行透视(一点透视)(2)、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平行透视总有一组边和视平线平行,否则就是成角透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透视:散点透视

3、如何取景与构图:

(1)、主题规律和均衡规律是基本构图规律:

A、主题规律是指一幅画要有一个主题,构图时要适当安排,适当突出主题。B、均衡规律是指对比和统一的规律,即画面要有大小、主次、疏密、虚实、明暗、轻重等对比关系,同时要同属于一个整体中。(2)、常见的构图形式有:

A、水平线构图 B、垂直线构图 C、三角形构图 D、S形构图 E、辐射形构图

4、取景:

选取自己认为最美好的物象作为主要描绘的对象,使画面具有远、中、近的

空间层次,同时要注意色彩中亮、灰、暗层次的把握。自然物象的美主要体现在形象、色彩、肌理上。三者居其一就可入画,如能同时统一在一个画面中,那就美不胜收了。

5、引领示范:

教师示范画房屋的步骤,先整体构图,再画主要房屋轮廓,再画次要房屋轮廓,再画出周围背景轮廓,再从主要房屋到次要房屋到背景的细节勾勒,再着上适当的色彩。

三、学生活动:

选一幅作品进行临摹练习。教师提出临摹要点。

四、发展活动:

1、展示欣赏 相互评价

在学生绘画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激励学生。

2、教师总结: 本节课主要在于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大家的展示,同学们都能绘制出很好的绘画作品,我相信只要你们做个有心人,定会发现你身边的更多的美,并能运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创造许多美来点缀你们的生活。使每一天都更加美丽。

五、教学反思:

下载八年级美术《变迁中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简案(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美术《变迁中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简案(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简案)--2013湘美版

    第1课 笔墨千秋 一、 教学目标 1、能够表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画表现意境的主要元素。 2、能够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分析具体作品。 3、能够通过短文描述自己对具体作......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案(简案)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惊奇”、“羡慕”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

    九年级美术上册《美丽家园》第2课时教案

    九年级美术上册《美丽家园》第2课时教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课 题 第7课 美丽家园 共2课时 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为我们居住地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

    6.2中东 第1课时 教案(中图版八年级下)

    第二节 中东(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图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

    八年级上册全册美术教案_(简案)--2013湘版(精选)

    第1课 笔墨千秋 一、 教学目标 1、能够表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画表现意境的主要元素。 2、能够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分析具体作品。 3、能够通过短文描述自己对具体作......

    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2011年9月10日—9月14日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外国美术作品:《持阳伞的女人》、《曼陀林和吉他》、《静物》、《戴帽子的......

    《论语》第1课时教案

    《论语》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内容】 走近孔子,走进《论语》 【教学目标】 1、认识孔子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2、了解《论语》的作者和主要内容及文体的特点。 3、学生自我浏览......

    垂线教案第1课时

    垂线教案(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垂直、垂线的概念和垂线的画法,垂线的性质1. 2.内容解析 垂线的概念、画法和性质是初中几何知识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生活中也有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