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第七版[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5 06:1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第七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第七版》。

第一篇:生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第七版

生理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专业使用)(依据全国统编教材第七版修订)

生理学教研室修订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等基本概念。熟悉: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教学内容】 掌握:

1.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负反馈、正反馈、前馈)以及生理功能的自控原理。

熟悉:

1.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体液调节(激素、局部体液因素),自身调节。

了解:

1.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为何必须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将如何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提示:如何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这一问题有待学完全书后解答)2.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它们是如何调节的?

3.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试各举一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授课时数】讲授2学时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机制,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过程。熟悉: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骨骼肌原理及肌肉收缩力学分析。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教学内容】 掌握: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单纯扩散、载体和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极化,超极化的概念,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静息电位+和K平衡电位)及其研究手段。3.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去极化、复极化、反极化、超射的概念;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阈值、兴奋性和兴奋,阈电位与局部兴奋;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锋电+位与Na平衡电位)及其研究手段(平衡电位、改变离子浓度;通道阻断剂;电压钳与膜片钳);兴奋的传播: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其意义。

4.局部电位:局部电位的概念、分类(去极化与超极化)、特点与产生机制。5.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终板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特征。(细胞的信号转导将在内分泌章讨论)。

熟悉:

1.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理论;兴奋-收缩耦联、张力-速度关系曲线,长度-张力关系曲线,最适初长度。

2.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单收缩、强直收缩;前负荷、后负荷;等长收缩、等张收缩;Vmax,P0;肌肉的收缩能力。

3.钙离子在耦联中的作用。

了解:

1.了解单位膜的分子组成,液态镶嵌模型。

2.骨骼肌的细微结构,肌小节,粗肌丝和细肌丝,肌管系统。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的转运机制如何?

2.何谓跨膜信号转导?细胞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进行跨膜信号转导?各自机制如何? 3.何谓兴奋性?它与兴奋有何区别?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有何变化? 4.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有何特点?它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实验依据? 5.何谓动作电位?试述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波形、特点和形成机制。6.试区别阈电位与阈强度的概念,以及各自对产生动作电位的作用。7.何谓局部兴奋?它有哪些特点?并指出在哪些方面与动作电位不同? 8.兴奋如何引起?又如何在同一神经纤维上传导?

9.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如何进行的?如何加以证明?

10.骨骼肌的收缩机制目前都用“肌丝滑行学说”加以解释,其依据是什么? 11.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它包括哪些过程?其结构基础和耦联因子是什么? 12.试区别骨骼肌的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以及单收缩和单收缩的复合的概念。13.骨骼肌收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影响? 【授课时数】讲授12学时

第三章血液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红细胞生成的调节,血液在内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生理性止血与凝血的过程与机制;血量、输血与血型鉴定的生物学意义。熟悉:血液的理化特性。

了解:血液的组成、血浆及有形成分的功能,白细胞生理。【教学内容】 掌握:

1.血浆渗透压及其在水分移动中的作用。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造血微环境与造血干细胞的作用、调控及其新进展,促红细胞生成素。细胞集落生成刺激因子与抑制因子。

3.生理性止血与凝血:生理性止血的一般过程:血管收缩与止血栓形成和加固,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反应、止血栓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4.输血的生物学意义。人类血型的分类及其依据,ABO血型的鉴定原理与方法。

熟悉:

1.人体血量、血液成分、功能及其正常值。2.纤维蛋白溶解;现代凝血概念及Rh血型

了解:

1.白细胞的生理:白细胞的分类与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破环,生成与调节。2.血小板的形态、数量与功能,寿命与破环,生成及调节。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血液由哪些成分所组成?它具有哪些理化特性?

2.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是如何形成的?各有什么生理意义? 3.红细胞具有哪些生理特性?各有什么生理意义?

4.何谓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其正常值是多少?在某些疾病时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5.红细胞的生成必须具有哪些原料和辅助因子?并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 6.试述血中各类白细胞的正常值以及主要生理功能。

7.血小板具有哪些生理特性?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和凝血中具有什么作用? 8.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有哪两条途径? 9.为什么正常人血管中的血液不发生凝固?

10.临床上需要输血时,在输血前须给病人做什么试验?并如何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输血治疗? 【授课时数】讲授5学时

第四章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心脏生理(心脏泵功能及心肌电生理),血管生理(动、静脉压,微循环、组织液及淋巴液生成)及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器官循环。熟悉: 了解: 【教学内容】 掌握:

1.心脏泵血功能:心动周期的概念,泵血的机制与过程(左心室射血与充盈过程,房压变化、房室在心脏泵血中的作用、等容收缩期、等容舒张期)。泵功能的评价(心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泵功能储备、搏功与分功)。泵功能的调节(异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

2.心肌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机制(浦肯野细胞及窦房结P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肌的兴奋性及其影响因素,心肌的自律性及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以及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4.动脉血压(形成、正常值、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及其影响因素。

5.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血管中枢,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内皮素,肾上腺髓质素,内皮舒张因子)。

熟悉:

1.心电图:波形及生理意义。2.心音及其产生的原因。

3.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4.血量的调节(神经和体液因素,急性失血时的生理反应)。5.组织液(生成、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6.冠脉循环(解剖特点,血流特点,血流量的调节)。

7.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新进展:功能、调控及与临床的关系。

了解:

1.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动脉脉搏(波形及意义)。静脉血压(外周静脉压)。微循环(组成、毛细血管血压、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淋巴液(生成,回流及其影响因素,淋巴回流的生理意义)。

2.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躯体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其他内脏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脑缺血反应。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前列腺素,阿片肽,心钠素,心钠素组织胺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自身调节(肌原学说、局部代谢产物学说)。

3.肺循环(生理特点、血流量的调节)。脑循环(生理特点、血流量的调节、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试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心室内压力、容积、瓣膜活动和血流的变化。2.试述心房、心室舒缩和瓣膜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3.试述第一、第二心音的特点、成因和意义。4.试述心脏泵血功能的各项评定指标。5.试述调节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6.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是怎样形成的?

7.心室肌细胞在发生一次兴奋的过程中兴奋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有何特点及意义? 8.何谓期前收缩和代偿收缩?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9.窦房结和浦肯野细胞4期自动除极机制有何不同?为何前者自律性显著高于后者? 10.为什么窦房结细胞能成为正常心脏节律性活动的起搏点?

11.兴奋在心脏内传播有何特点?这些特点对心脏泵血功能有何生理意义? 12.试分析、比较影响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因素。13.心肌细胞有哪些生理特性?与骨骼肌相比有何差别?

14.何谓心电图?心电图和心肌动作电位的有何不同及关系?心电图各波各代表什么? 15.试分析动脉血压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16.何谓中心静脉压?正常值是多少?有何生理意义? 17.试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8.人体由卧位转为直立位时,有哪些生理反应?机制是什么? 19.试述微循环的组成、通路及其血流动力学。20.试述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21.试述心交感和心迷走神经对心肌电生理和收缩功能的作用机制。22.引起血管收缩与舒张的神经有哪几种?它们的分布及其作用机制如何? 23.人体动脉血压如何保持相对稳定?(提示:包含快速波动时的调节和长期调节)24.在家兔实验中,阻断一侧颈总动脉血流后,血压有何变化?为什么?

25.何谓心肺感受器?可接受哪些刺激而引起反射活动?对心血管活动有何调节作用? 26.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位于何处?对心血管活动有何调节作用? 27.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血压调节中起什么作用?机制如何? 28.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29.血管升压素在血压调节中起什么作用?机制如何? 30.试述局部组织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机制。31.冠脉循环有什么特点?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

32.肺循环和脑循环各有什么生理特点?其血流量分别受哪些因素的调节? 33.何谓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它们的结构基础和生理意义是什么? 【授课时数】讲授14学时

第五章呼吸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的原理及肺功能的评定,呼吸节律的产生和呼吸活动的调节。熟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了解:呼吸的意义及其各环节的基本过程。【教学内容】 掌握:

1.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组成、产生、作用机制、临床意义及其新进展。

2.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肺内压的变化,胸内压的变化。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顺应性与比顺应性。呼吸时气道阻力的变化。

3.肺容量和肺通气量: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泡通气量。

4.呼吸气体的交换:气体交换的动力-分压差,肺泡,血液和组织液内气体的分压值。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的过程,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气体的分子量、溶解度、气体交换的面积,温度、通气/血流比值。

5.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脑干呼吸相关神经元的定位和联系,延髓背侧组和腹侧组呼吸相关神经元,脑桥上部呼吸调整中枢的概念;呼吸节律的产生。肺牵张

+反射。化学因素对呼吸活动的调节,外周化学感受器与中枢化学敏感区,血液CO2.H、O2浓度的变化对呼吸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熟悉:

1.气道上皮的生理作用与临床。

2.非弹性阻力:惯性阻力、粘滞阻力。

3.肺容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肺总量,肺通气量,最大通气量,通气储量百分比,无效腔及其影响因素。

4.呼吸功。

5.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及其影响因素。6.节律性呼吸运动的起源。

了解:

1.呼吸的意义:呼吸的三个环节:外呼吸、气体运输与内呼吸。

2.实现肺通气的结构基础与功能:呼吸道、肺泡、呼吸膜;胸廓:平静与用力呼吸。

3.呼吸肌的本体感受器反射,肺毛细血管旁细胞感受器反射。咳嗽反射、喷嚏反射。

4.异常呼吸:陈-施呼吸、Boit呼吸、呼吸暂停的产生机制与意义。5.人工呼吸的原理与方法。6.肺功能的检查原理与方法:肺活量与时间肺活量的测定、肺功能余气量的测定。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试述胸腔负压的成因,以及它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和生理意义。2.说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来源、特性、生理作用及意义。3.胸廓弹性阻力在不同肺容积时对肺通气的作用有何不同?为什么? 4.临床上常见支气管哮喘病人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其生理机制是什么? 5.较好的肺通气功能评定指标是什么?为什么? 6.试述肺、组织换气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7.何谓通气/血流比值?正常值是多少?有何生理变异?如何影响肺部气体交换? 8.试述氧解离曲线的特征、成因、生理意义以及影响因素。9.O2和CO2各自通过哪些形式在血液中运输? 10.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对呼吸活动有何影响?为什么?

11.试述动脉血中Pco2升高、Po2降低和H浓度升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产生机制。12.如何用实验证明动脉血中Pco2升高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影响呼吸运动? 【授课时数】讲授6学时

+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胃、小肠内消化功能及其调节,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熟悉:胃肠道的内分泌功能。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中进行消化和吸收的基本过程,以及神经和激素对消化腺分泌和消化管运动的调节作用。【教学内容】 掌握: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和电生理特性(静息电位、基本电节律、动作电位以及三者的关系)。消化系统的神经支配。胃肠激素和脑—肠肽的概念。

2.胃内消化:胃酸的作用与盐酸分泌的机制;胃蛋白酶;粘液;内因子;胃液分泌的兴奋性调节:基础分泌,头期;胃期和肠期的胃液分泌;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胃运动调节: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3.小肠内消化: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熟悉:

1.主要的胃肠激素。

2.胃粘膜保护,“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的运动形式和作用,神经和体液因素对胃运动的调节。

3.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小肠液分泌的调节,小肠运动的形式和作用,小肠运动的调节。

了解:

1.概述: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腺细胞分泌的机制。外来神经和腹内神经丛。2.口腔内消化(自学):唾液的性质和成分、作用,唾液分泌的调节。咀嚼运动的意义,吞咽及其过程,食道的蠕动,食道胃括约肌的作用。呕吐反射。

3.大肠内消化(自学):大肠液的分泌,大肠内的细菌作用,大肠运动形式,集团运动,排便反射。

4.吸收(自学):吸收的概念,吸收的部位,吸收的机制,几种主要物质的吸收,胃肠道的免疫功能。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何谓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它对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和收缩有何影响? 2.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功能有何特点?

3.试述胃泌素、胰泌素、胆囊收缩素和抑胃肽的生理作用。

4.胃液中含有哪些主要成分?分别由什么细胞分泌产生?各具有哪些生理作用? 5.胃腔内含大量胃酸和胃蛋白酶,为什么正常情况下不产生对胃粘膜的自身消化? 6.影响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有哪些?它们如何促进胃酸的分泌?

7.试述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提示:除受兴奋性因素影响外,还受抑制性因素影响)8.胃有哪些主要运动形式?各自的产生机制如何?各有何生理意义? 9.试述胃排空及其调控机制。

10.为什么说胰液是消化食物最全面、消化力最强的一种消化液? 11.试述胰液的分泌调节。

12.试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发生急性和慢性胰腺炎的可能机制。13.试述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以及分泌和排出的调节。14.何谓小肠的分节运动?它具有哪些生理意义? 15.为什么说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16.糖、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内是如何被吸收的? 【授课时数】讲授6学时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与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熟悉:

了解:机体能量代谢的概况;机体体温的正常变异和测定方法。【教学内容】 掌握:

1.能量代谢: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基础代谢的测定方法。

2.机体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的平衡,主要产热器官及影响产热的因素。散热过程:皮肤散热的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汗腺的神经支配,体温调节的控制系统,丘脑下部的整合作用。

熟悉:

1.间接测热法的原理。

2.基础代谢的测定原理与意义。

了解:

1.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在机体代谢过程中能量的释放、储存、转化及利用。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试述能量代谢和氧债的概念,以及人体的能量来源与去路。

2.何谓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呼吸商在哪些情况下会发生改变? 2.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3.何谓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有何临床意义? 4.受试者应在什么状态下测定基础代谢率?为什么?

5.某女性,20岁,体表面积为1.5 m2,在基础状态下测得1 h的耗氧量为18 L。试问该受试者基础代谢率是否正常?可能提示有什么疾病?

6.生理学中所指的体温是什么?它有何正常变动? 7.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调节? 8.对高热病人可采用哪些物理降温措施?其理论根据是什么? 9.比较温热性发汗和精神性发汗的有关汗腺、神经支配及其调节。10.以自动控制系统理论解释人体维持37℃左右体温的机制。【授课时数】讲授3学时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尿生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尿的浓缩和稀释。熟悉:肾脏功能的研究方法及血浆清除率的概念与意义。了解:肾脏排泄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意义。【教学内容】 掌握: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影响肾小球滤过因素,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

2.尿液浓缩与稀释: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肾髓质渗透梯度与尿液浓缩稀释的关系,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渗透梯度中的作用。

3.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肾内自身调节;神经调节;体液性调节: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心房钠尿肽、内皮素。

熟悉:

1.滤过膜的结构、功能特点。

+--+2.几种物质重吸收部位与机制:Na、Cl、水、HCO3、K、葡萄糖。

++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功能:K、H、NH3的分泌。4.血浆清除率:血浆清除率的概念及意义。

了解:

1.概述:排泄的概念和途径,尿液的理化性质,尿量:多尿、少尿和无尿。肾脏功能排泄代谢产物,保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产生生物活性物质,肾脏血液循环特点。

2.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中体液性调节的其他内容。

3.尿的排放(自学):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排尿反射。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试述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的因素。

2.大量失血、高血压晚期肾小球病变或血浆蛋白减少对肾小球滤过功能各有什么影响?机制如何? 3.试比较近端小管和远曲小管、集合管对Na+、水重吸收机制的异同点。4.葡萄糖在肾小管重吸收有何特点?(提示:从重吸收部位、吸收量、吸收机制、肾糖阈、葡萄糖吸收极限量等方面考虑)5.试分析肾在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机制。6.试述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机制。

7.试比较糖尿病多尿、垂体损伤出现尿崩症,以及大量饮清水所致水利尿的不同机制。8.何谓管-球反馈和球管平衡?它们对肾的尿生成有何影响? 9.肾交感神经兴奋对尿生成有何影响?其机制如何? 10.大量出汗或大量失血对尿量各有何影响?其机制如何? 11.试述肾素分泌的肾内调节机制。12.试述醛固酮的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13.心房钠尿肽对肾的尿生成有何作用?其机制如何?

14.何谓清除率?如何利用对清除率的测定来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 15.脊髓腰骶段损伤或胸段损伤对排尿功能有何影响?为什么? 【授课时数】讲授6学时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光与声音的感受原理。熟悉:

了解:各主要感觉器官的功能。【教学内容】 掌握: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和感受器的敏感性的调制。

2.视觉器官:眼的调节,视网膜的结构和感光换能功能:视觉二元论,视紫红质的光化学特性及其代谢。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微结构和光-电转换感受器电位的产生机理。

3.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的增压效应。耳蜗的感觉功能:耳蜗的结构,基底膜的震动和柯蒂氏器的换能作用;行波学说;微音器电位与听神经动作电位。

熟悉:

1.视锥细胞和颜色视觉,色觉学说。暗适应和明适应,视野。2.视网膜与耳蜗的生物电现象,平衡觉的产生过程。

了解:

1.感受器的定义与分类。

2.眼的折光成像原理:简化眼视敏度,近点与远点的概念,眼的折光能力异常,瞳孔近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视网膜的信息处理,双眼视觉和主体视觉。视网膜电图。

3.听觉器官:人耳的听阈、听域和声音强度的表示方法,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咽鼓管功能,声音的骨传导。

4.嗅觉和味觉感受器的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感受器具有哪些生理特性?这些生理特性具有什么生理意义?

2.何谓视敏度?能辨认国际视力表上1.0行E字的眼,为何被认为具有正常视敏度? 3.当被视物体由远移近时,眼将发生哪些调节而产生清晰视觉?其机制如何? 4.何谓老视、近视、远视与散光?原因何在?如何矫正? 5.何谓瞳孔对光反射?有何生理、病理意义?

6.试述视网膜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依据。7.视杆细胞在接受光照刺激后是如何产生超级化的感受器电位的? 8.颜色视觉在视网膜水平是如何产生的?

9.何谓暗适应、明适应、视野、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10.试述外耳道、鼓膜和听骨链的传音和增音功能以及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11.试述耳蜗的感音换能功能。

12.试述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的适宜刺激和感觉功能。13.为什么有人乘船、乘车会晕船或晕车? 14.何谓眼震颤?其产生机制如何?有何生理意义? 【授课时数】讲授5学时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突触传递原理和特征,中枢抑制,感觉和丘脑投射系统,肌张力的产生及其调节,睡眠与机制。

熟悉:兴奋在反射弧中枢部分传播的特征。神经递质的分类、作用和受体,中枢的感觉功能,自发电活动与诱发电位。了解: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基本功能,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和免疫的调节。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内容】 掌握:

1.突触与接头传递:突触的分类、基本结构,传递过程及机理。2.中枢抑制: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与变化。突触前易化。3.神经递质:外周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递质与调质的概念。

4.感觉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内脏痛的特性与牵涉痛。中枢感觉传入冲动的反馈控制。

5.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内脏活动的调节: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脊休克;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肌梭与腱器官。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小脑的功能。

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脑的电活动与觉醒和睡眠:脑电图的皮层诱发电位,脑电图的波形;脑电波形成的机制;诱发电位形成的机制,觉醒和睡眠的时相。

熟悉: 1.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和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及机制。

2.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电突触,局部回路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3.兴奋在反射弧中枢部分传播的特征。4.神经递质的分类、作用和受体。

5.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大脑皮层的一侧优势。6.中枢的感觉分析功能,自发电活动与诱发电位。

了解:

1.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神经的营养作用。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2.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反射弧、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传导通道,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触-压觉、肌肉本体感觉、温度觉),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平衡觉、嗅觉)的中枢分析。

4.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新皮层,边缘叶,情绪的生理反应。

5.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与本能行为和情绪有关的神经解剖结构,本能行为和情绪活动的神经基础,激发行为的动机与成瘾。

6.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和免疫的调节及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影响。7.脑的高级功能: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何谓神经元的轴浆运输?有哪些证据证实其存在?其分类和生理意义如何? 2.何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其可能机制如何? 3.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哪些生理特征和功能?

4.试举例说明突触后神经元由突触传递而发生兴奋时的电活动改变及其机制。5.试述突触的抑制和易化的类型和产生机制。6.试比较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和突触兴奋传递的特征。7.突触的可塑性有哪些形式?其机制和意义是什么?

8.何谓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与经典的突触传递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9.何谓电突触传递?与经典的突触传递相比具有哪些差别?

10.何谓神经递质?作为一个神经递质,应符合或基本符合哪些条件? 11.何谓递质共存?试举例说明其生理意义。

12.周围神经系统中有哪些属于胆碱能纤维?哪些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

13.外周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哪些类型和亚型?激活后可产生哪些效应? 14.试比较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特征和功能。15.何谓牵涉痛?试举例说明其产生的可能机制。

16.睡眠有哪两种时相?在不同时相时的表现如何?各有何生理意义? 17.试述牵张反射的类型及特征。

18.试比较体表感觉区的投射规律和主要运动区的功能特征。19.何谓脊休克?其主要表现是什么?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说明了什么? 20.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21.当基底神经节受损时可出现哪些症状?试分析其产生机制。22.试述小脑的功能。

23.试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特征和功能。24.试述下丘脑的功能。

25.摄食行为主要与中枢哪些部位的活动有关?如何证明?

26.何谓防御反应与防御反应区?发生防御反应时常伴有哪些自主神经活动的改变? 27.何谓奖赏系统和惩罚系统?其有关中枢的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28.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位于何处?损伤时会出现哪些语言活动功能障碍? 29.何谓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优势半球和次要半球各在哪些功能上占优势? 【授课时数】讲授14学时

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熟悉: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主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与作用机制。【教学内容】 掌握:

1.激素作用的机制及细胞信号跨膜转导。

2.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下丘脑与腺垂体的机能联系,下丘脑的调节性多肽。3.腺垂体:腺垂体激素的生理作用。

4.神经垂体: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的来源、生理作用与分泌调节。

5.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储存、释放、运输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6.肾上腺皮质:皮质激素种类、生理作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熟悉:

1.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过程及其效应。

2.胰岛: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的调节。

3.肾上腺髓质:髓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素)种类及其作用。

4.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和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调节,维生素D3,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的调节。

5.瘦素的有关新进展。

了解:

1.激素的分类。

2.其他器官的内分泌功能和激素:松果体和胸腺的内分泌功能。3.前列腺素的作用。【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何谓激素?激素可通过哪几种方式作用于靶细胞? 2.试述含氮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不同作用机制。3.下丘脑通过哪些结构与垂体之间建立功能联系? 4.试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5.试述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甲状腺功能的调节。6.体内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主要有哪些?如何调节? 7.试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8.试述应激和应急反应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9.试比较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授课时数】讲授6学时

第十二章生殖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性腺的主要内分泌功能与生殖过程的重要环节。熟悉: 了解: 【教学内容】 掌握:

1.女性生殖:卵巢的功能及其调控,月经周期与下丘脑腺-垂体-卵巢的关系。2.男性生殖:睾丸及其功能调控;抑制素与激活素的作用及调控。

熟悉:

1.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了解:

1.女性生殖:妊娠受精、着床、妊娠维持及激素的调节,分娩与授乳。2.阴茎勃起和射精。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试述睾酮的生理作用和睾丸功能的调节。2.试述卵巢周期中有关激素的分泌调节。3.试比较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授课时数】讲授2学时

第二篇: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大纲

骨科

骨折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骨折的定义和分类、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2.熟悉骨折的愈合过程和影响因素。3.熟悉骨折的急救及治疗原则。

4.了解开放性骨折的分类处理特点。

5.了解骨折延迟连接、不连接和畸形愈合的概念。教学时数:讲课:3学时;见习:1学时 讲课内容:

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和骨折段移位。2.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常见并发症。3.骨折愈合过程及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4.骨折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5.骨折延迟连接、不连接和畸形愈合。自学内容:

1.骨折的变化、固定和功能锻炼。2.开放性骨折与关节损伤的处理。见习内容:

典型病例及X线片示范,结合幻灯、多媒体,介绍典型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常用治疗方法如骨折复位牵引、石膏绷带包扎等的操作示范。思考题:

1.叙述不同的骨折分类方法。2.骨折的特有体征是什么? 3.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4.试述骨折的愈合过程和影响因素。5.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处理原则。

上肢骨关节损伤

目的要求:

1.熟悉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2.了解上肢各关节脱误特点和治疗。

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0.5学时 授课内容:

1.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2.肩关节脱位的分类和临床特点、处理原则。自学内容:

1.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和前臂双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2.肩锁关节、肘关节脱位和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见习内容:

结合X片进行典型病例示范。结合幻灯或多媒体示范一些具体治疗操作。思考题:

1.试述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分类及治疗原则。2.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有哪些?

3.试述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骨折端移位特点及处理原则。

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

目的要求:

1.熟悉手外伤的现场急救原则。

2.了解手外伤的损伤原因检查方法。3.了解断肢(指)再植的概念。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

授课内容:手部常见损伤原因。手外伤的检查及现场急救原则。自学内容:断肢(指)再植的概念、急救与适应症。思考题:

1.手外伤的损伤原因和创伤特点有哪些? 2.手外伤时,要全面检查哪些项目。3.什么叫完全性断肢和不完全性断肢?

下肢骨、关节损伤

目的要求:

1.掌握股骨颈骨折的分类和诊断。

2.熟悉髋关节脱位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原则。3.了解股骨干骨折的分类。

4.了解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

教学时数:讲课:3学时;见习:0.5学时 授课内容:

1.髋关节脱位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原则。

2.股骨颈和转子间骨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3.股骨干骨折的病因与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

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5.膝关节韧带损伤。自学内容:

1.髌骨骨折和脱位。2.胫骨平台骨折。3.踝部骨折和扭伤。4.跟骨和足部骨折。见习内容:

典型病例示范、配合X线片、多媒体等,并结合具体操作如半月板损伤的检查、骨折的手法复位等。思考题: 1.试述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及其处理原则。2.试述髋关节脱位诊断和复位方法。3.股骨干骨折的移位特点是什么?

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脊柱及骨盆骨折

目的要求:

1.熟悉胸腰椎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熟悉骨盆骨折的分类、并发症和处理原则。3.了解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0.5学时 授课内容:

1.脊柱骨折(胸腰椎骨折、颈椎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3.骨盆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并发症。自学内容:

1.脊髓损伤的治疗。2.骨盆骨折的治疗。

见习内容:示范脊椎及骨盆骨折典型病例,配合X线片、多媒体等。思考题:

1.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2.何谓“脊髓震荡”及“截瘫指数”? 3.骨盆骨折的并发症有哪些?

周围神经损伤

目的要求:了解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自学内容:

1.复习周围神经的组织解剖,神经损伤的分类、诊断和治疗。2.上、下肢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教学方法:自学

思考题:上、下肢各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临床特征有哪些?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目的要求:

1.熟悉常见的慢性损伤的分类、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了解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肿。肱骨外上髁炎、肩关节周围炎 3.骨头骨软骨病的临床特征。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 授课内容:

1.常见的慢性损伤的分类、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重点介绍疾病: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肿。肱骨外上髁炎、肩关节周围炎。3.软骨的慢性损伤。自学内容:

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滑囊炎、骨的慢性损伤、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思考题:

1.试述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分类和临床特点。

2.狭窄性腱鞘炎主要指哪些疾病?临床特点是什么? 3.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4.股骨头骨软骨病的病理和临床特征是什么?

腰腿痛和颈肩痛

目的要求:

1.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分型、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2.熟悉腰腿痛及颈肩痛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教学时数:讲课:3学时;见习:1学时 授课内容:

1.腰腿痛的病因和分类。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颈椎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自学内容:

1.腰腿痛的解剖生理概要。

2.腰腿痛的疼痛性质和压痛点。3.颈肩痛的解剖生理概要。

见习内容:典型病例示教、检查方法和影象学检查。思考题:

1.叙述腰腿痛的分类和病因诊断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3.试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4.颈椎病的临床分类有哪些?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骨或关节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3.了解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理、诊断、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见习0.5学时 授课内容:

1.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诊断及治疗原则。3.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诊断及治疗原则。

自学内容:化脓性脊椎炎,局限性骨脓肿,硬化性骨髓炎,创伤后骨髓炎。见习内容:示范典型病例,并配合影象学检查。思考题:

1.叙述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演变过程。2.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分期和鉴别诊断有哪些? 3.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理和临床特征是什么?

骨与关节结核

目的要求:

1.掌握骨关节结核的病理演变、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脊柱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手术指征。3.了解髋关节和膝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 见习:0.5学时 授课内容:

1.骨关节结核概论: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2.脊柱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3.脊柱结核并发截瘫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自学内容:髋、膝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见习内容:示范骨关节结核的典型体征及检查方法,配合影象学检查。思考题:

1.叙述骨关节结核的病理变化、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2.脊柱结核病理分类和诊断有哪些? 3.寒性脓肿的形成和临床特点是什么?

非化脓性关节炎

目的要求:了解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 见习:0.5学时

授课内容: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自学内容:

1.强直性脊柱炎。2.大关节病。

见习内容:临床病例示教,读片,强调非化脓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思考题:

1.叙述骨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是哪些?

运动系统畸形

目的要求:了解常见的运动系统畸形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 教学内容:

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脊柱侧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2.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自学内容: 1.先天性斜颈。

2.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平足症和母外翻。思考题:

1.试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站立前期和脱位期的诊断。2.脊柱侧凸的分类有哪些?

骨肿瘤

目的要求:

1.熟悉骨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分期。

2.了解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及骨肉瘤的临床表现、X线诊断和治疗原则。教学时数:讲课:2学时; 见习:1学时 授课内容:

1.骨肿瘤概论: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分期。

2.良性骨组织肿瘤(骨软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3.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则。

4.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5.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 自学内容:

1.良性骨肿瘤:骨瘤、骨样骨瘤、软骨瘤。

2.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软骨肉瘤、骨纤维肉瘤。3.骨的瘤样病损。见习内容: 示范典型病例,并结合X线片及幻灯,了解良性及恶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及体征,两者之间的鉴别。

思考题:试述骨肿瘤的分类及指导治疗的外科分期。

第三篇: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000001

课程中文名称:生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Physiology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

开课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开课学期:5

总学时:40(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8)

总学分:2.5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了通向服务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生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不仅着重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通过适当介绍一些新进展,启发学生智力,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第一章绪论/细胞。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功能。熟悉肌肉收缩功能、产生原理。掌握细胞兴奋性、生物电现象机理。

第二章血液。了解血液的组成、特性,熟悉血细胞生理、止血与凝血机制;掌握血型、输血原则。

第三章血液循环。掌握心脏生理(心脏泵功能及心肌电生理),了解血管生理,熟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器官循环。

第四章呼吸。了解呼吸各环节的基本过程。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的原理及肺功能的评定,呼吸节律的产生、调节。熟悉气体的运输形式。

第五章消化。了解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基本过程。掌握胃、小肠内消化、内分泌功能及其调节,熟悉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

第六章泌尿。了解肾脏功能。掌握尿生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熟悉肾脏功能的研究方法。

第七章感觉。了解各主要感觉器官的功能、感受原理,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第八章神经。了解神经元活动、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熟悉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及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掌握大脑的高级和脑功能研究方法。

第九章内分泌。了解激素的一般特性。掌握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3学时)

1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

2细胞膜的结构功能

3掌握细胞兴奋性、生物电现象

4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第二章血液(3学时)

1血液的组成、特性

2血细胞及功能

3生理止血与凝血

4血型与输血原则。

第三章血液循环(4学时)

1心脏泵血功能

2心脏电生理

3血管生理

4熟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器官循环

第四章呼吸(3学时)

1肺通气

2呼吸气体的交换

3气体的运输

4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五章消化(3学时)

1概述

2食物消化的基本过程

3食物的吸收

第六章尿的生成和排出(3学时)

1了解肾脏功能解剖及肾血流量

2肾小球的滤过

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功能

4尿液的浓缩与稀释

5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6肾脏功能的研究方法。

7尿的排出

第七章感觉器官的功能(3学时)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视觉器官

3听觉器官

4前庭器官

5嗅觉与味觉

6皮肤感觉

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8学时)

1神经元活动、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2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及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3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4大脑的高级功能

5脑功能研究方法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2学时)

1概述

2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研究性教学方法))

上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辅以教学录像,采用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方式,结合临床案例,使同学们能对生理学的知识有深入的认识。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实验一:肌电图的测定。学习肌电图的测定方法,了解不同情况下肌电图的变化。实验二:视野测定及声音传导途径检测。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测定正常人白、红、黄、绿各色视野;采用音叉振动法检查声音空气传导和骨传导的特点。

实验三:家兔血压的调节。以动脉血压为指标,在整体条件下,施加某些因素,观察神

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选做实验)

实验四:肺通气量的测定及呼吸运动的调节。了解人体肺通气量的测定方法和正常通气

量。观察不同条件下呼吸运动的变化。(选做实验)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分别为人体解剖学、生理系统仿真建模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8月第2版.

第四篇: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

前言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功能的科学。生理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之一,学习生理学,不但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生理学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生理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课内容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根据重要程度的差别,将理论课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大纲中用横线标记的,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的重点内容。大纲中规定的熟悉和了解内容,要求学生有一般概括性认识。通过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对重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本大纲是根据我校护理学专业三年制专科生理学课程基本要求和教学计划,以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生理学》第二版为基准制定的。

生理学教学总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52学时,实验课20学时。

理论教学时数分配表

目次 内容 学时数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4 第三章 血液 2 第四章 血液循环 10 第五章 呼吸 6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4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2 第八章

排泄 6 第九章 感觉器官 2 第十章 神经系统 6 第十一章 内分泌 6

第十二章 生殖 2

总学时 52

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标]

掌握:生理学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效刺激的三个条件;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意义;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三种调节方式的特点。

熟悉:刺激与反应、兴奋与抑制、阈强度或阈值、兴奋性概念及其关系;反射、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及其意义。

了解: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三个水平。[学习容]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习生理学的意义,学习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

人体与环境:人体体液与内环境及其稳态。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反射及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人体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反馈的概念(正反馈与负反馈)。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学习目标]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静息电位的概念和产生机制;动作电位的概念和产生机制;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熟悉:细胞膜的结构、各种细胞器的主要功能、细胞膜物质转运的特点、动作电位的特点、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和收缩机制。

了解: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骨骼肌收缩的外在表现。[学习内容]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由离子通道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由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受体的概念。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锋电位,后电位(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与阈电位,局部反应的特点,动作电位的传导与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

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终板电位。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肌原纤维与肌小节,肌管系统(横管和纵管)。骨骼肌细胞的收缩机制肌,粗肌丝,细肌丝,滑行学说,钙离子在细肌丝滑行中的作用。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单收缩与强直收缩。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平滑肌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第三章 血液

[学习目标]

掌握:血液组成和理化特性、三种血细胞的正常值和功能以及血液分型、临床输血原则。熟悉:血细胞的生理特性、常见贫血原因。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学习内容]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细胞比容,血液的颜色,血液的密度,血液的粘滞性,血浆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作用,学浆的PH值。

血细胞生理: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促红细胞生成素,雄激素。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各类白细胞的功能。血小板的数量和生理特性,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凝血因子与凝血过程,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抗凝与促凝,肝素与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溶解。

血量和血型:血量,ABO血型系统,凝集原,凝集素。Rh血型系统,输血原则。

第四章血液循环

[学习目标]

掌握:心脏泵血功能,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心肌自律性的产生及正常起博点;心肌兴奋性周期性的变化与心肌收缩性的关系;心传导的途径和特点;动脉血压的形成;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反射。

熟悉: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形成原理和不同点;心音的形成、特点和意义;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了解:影响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收缩性的因素;重要器官血液循环的特点。[学习内容]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和心率。心脏泵血过程及心房、心室内压力,容积,瓣膜活动和血流方向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搏出功与每分功。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心力储备。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的类型,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的自动节律性,正常起搏点和潜在起搏点,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心肌的兴奋性,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心肌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心肌的传导性,兴奋在心脏内的传导过程和特点,影响传导性的因素。心肌的收缩性。心音和心音图,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血管功能: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动脉血压的形成和正常值,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及其生理意义。动脉脉搏。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静脉压。静脉血流及其影响因素。微循环的组成和血流通路,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和迂回通路,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机制,有效滤过压,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淋巴液循环。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心脏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作用。血管的神经支配,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心血管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减压反射)及其生理意义。

第五章呼吸

[学习目标]

掌握:外呼吸、内呼吸、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无效腔、每分肺泡通气量等概念;呼吸的三个过程;肺泡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氧的运输;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呼吸的化学感受性调节。

熟悉:肺通气阻力和动力来源;胸膜腔负压形成的原理及意义。

了解:呼吸运动;呼吸运动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二氧化碳的运输;肺牵张反射和防御性呼吸反射。[学习内容]

呼吸的意义。

呼吸过程: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

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类型,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胸式呼吸和式呼吸,呼吸运动时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变化,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肺通气阻力,弹性阻力和顺应性,肺表面活性物质,非弹性阻力。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深吸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活量,用力呼气量和肺总容量。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随意通气量,通气贮量百分比,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呼吸气体的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分压差,气体的分子量与溶解度。肺换气,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通气血流/比值。组织换气,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氧的运输,氧与血红蛋白(Hb)的结合,氧容量,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二氧化碳的运输,碳酸氢盐形式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氯转移。

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的中枢调控,呼吸神经元,延髓呼吸中枢,脑桥呼吸中枢,呼吸节律的形成。大脑皮层对呼吸的调节作用。呼吸的反射性调节,机械感受器反射,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器反射。化学感受器反射,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CO2、H+和低O2对呼吸的影响。防御性呼吸反射。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学习目标]

掌握:消化、吸收的概念;胃液、胰液、胆汁的生理作用;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形式及途径;胃、小肠的运动形式及意义;小肠在吸收中的作用。

熟悉: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其意义;胃液的成分及作用,影响胃排空的因素;主要胃肠道激素的生理功能;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消化器官的生理作用。

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小肠液的性质、成分、生理作用及意义;大肠液的作用及排便反射过程;消化器官活动的反射调节。[学习内容]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电活动,基本电节律。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液的功能。

口腔内消化: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咀嚼和吞咽。

胃内消化: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盐酸分泌的机制。胃运动的形式及意义,紧张性收缩,胃的容受性舒张,胃的蠕动。胃排空及其控制。呕吐。

小肠内消化: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胆囊的功能。小肠液及其作用。小肠的运动形式及其意义,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

大肠的功能:大肠液及其作用,大肠内细菌的活动,大肠的运动与排便。

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糖的吸收,蛋白质的吸收,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水的吸收,无机盐的吸收,维生素的吸收。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壁内神经丛及其作用。非条件反射性调节,条件反射性调节。体液调节,胃肠激素及其生理作用,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学习目标]

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体温的概念及正常值;散热方式。熟悉:能量代谢的概念;体温调节;能量代谢的测定。

了解: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食物的能量指标;体温的生理变动。[学习内容]

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三磷酸腺苷,糖,脂肪和蛋白质的能量转化。能量代谢的测定,直接测热法和间接测热法。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呼吸商,非蛋白呼吸商。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肌肉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环境温度。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

体温及其调节:体温的概念及生理变动。临床常用的测定体温的方法和部位。人体的产热过程,主要产热器官。人体的散热过程,皮肤的散热方式,辐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不感蒸发和发汗)。散热过程的调控,汗腺与汗腺活动的调节,皮肤血流量改变。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机制,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的整合作用,调定点的概念。

第八章排泄

[学习目标]

掌握: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其主要调节机制;肾小球滤过率。

熟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尿量及常见的排尿异常。

了解: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尿液的理化性质;排尿反射。[学习内容]

机体排泄的概念及途径: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皮肤,肾脏。

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征:肾单位和集合管,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球旁器。肾血液应及肾血流量的调节。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膜及其通透性,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方式,主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Na+、Cl–、水、HCO3–、K+、葡萄糖等物质的重吸收。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H+、NH3、K+的分泌。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尿浓缩和稀释的基本过程,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和保持,影响尿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尿生成的调节:小管液的渗透压,球-管平衡。抗利尿激素的来源及作用,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的调节。醛固酮的来源及作用,醛固酮分泌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K+和血Na+的浓度。血浆清除率:血浆清除率的测定方法,测定血浆清除率的意义及应用。

尿液及其排放:尿量,尿的理化性质。排尿,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排尿反射。

第九章感觉器官

[学习目标]

掌握:感受器的生理特性、眼的调节、两种感光细胞的功能、中耳的传音功能、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熟悉:明适应、暗适应以及视野等基本概念。了解:内耳的感音功能、前庭器官的功能。[学习内容]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和分类。感受器的生理特性,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和适应现象。

视觉器官:眼的折光功能,眼的折光与成像,简化眼。眼的调节,晶状体的调节,瞳孔的调节,两眼会聚,瞳孔近反射(瞳孔调节反射),瞳孔对光反射,互感性对光反射。眼的折光异常,近视,远视,散光。

眼的感光功能,视杆系统(晚光觉系统),视锥系统(昼光觉系统)。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视紫红质,视网膜的信息传递。暗适应,明适应,色觉,视敏度。视野,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听觉器官: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鼓膜和听骨链的增压效应。声波传入内耳的途经,气导和骨导。内耳的感音功能,基底膜的振动与行波理论,耳蜗的生物电现象,蜗神经动作电位。听阈和听域。

前庭器官:椭圆囊和球囊的功能,半规管的功能,前庭反应和眼震颤。嗅觉和味觉器官

第十章神经系统

[学习目标]

掌握: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突触的概念和突触传递过程;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内脏痛的特征;牵张反射的概念及类型;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熟悉: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的区别;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异同;去大脑僵直;小脑的功能;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及相应受体的功能;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了解:帕金森病与舞蹈病;脑电图与大脑皮质的语言功能。[学习内容]

神经元及反射活动的调节: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神经纤维的分类与传导速度。突触的概念,突触的基本结构和分类,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电突触传递。神经递质,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中枢抑制,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脊髓感觉传导通路,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体表感觉区(第一感觉区),内脏感觉区,本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痛觉,内脏痛与牵涉痛。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的躯体运动反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脊动物与脊休克,屈肌反射与交叉伸肌反射,牵张反射及类型。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去大脑僵直。小脑调节躯体运动的功能,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基底核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层的运动区,锥体系及其功能,锥体外系及其功能。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自主神经的递质及其受体,胆碱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脊髓、脑干、下丘脑、大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脑的高级功能与脑电活动:条件反射的形成、消退、分化及生物学意义,人类条件反射的特点,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学习与记忆:简单学习和联合型学习,记忆的过程,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大脑皮层语言功能的一侧优势。大脑皮层细胞的电活动,正常脑电图,脑电波形成的机制,大脑皮层诱发电位。觉醒与睡眠的产生机制。

第十一章内分泌 [学习目标]

掌握: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熟悉:激素的概念及特点;下丘脑、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种类;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

了解:激素的分类及作用原理;肾上腺各部位分泌的激素种类及作用;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学习内容]

激素的概念,激素的运输途径,激素的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激素的作用机制,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下丘脑与垂体:下丘脑-腺垂体系统,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腺垂体激素及生理作用,生长素(躯体刺激素),催乳素,促黑激素,腺垂体功能活动的调节。神经垂体激素的作用,抗利尿激素,催产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运输,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胰岛: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及其生成的调节。

第十二章生殖

[学习目标]

熟悉:男性睾丸和尿道的结构和功能;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及月经周期形成的机制。

了解:生殖系统的组成;输精管道以及乳房和会阴。[学习内容]

男性生殖:睾丸的生精功能。睾丸的内分泌功能,雄激素的生理 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

女性生殖:卵巢的生卵功能。卵巢的内分泌功能,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月经周期,月经周期中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变化,月经周期形成的机制。妊娠,受精与着床,胎盘激素与妊娠的维持,分娩与授乳。

二、实验部分 实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

学时数

实验一

刺激频率和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4 目的要求:1.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2.熟悉刺激频率和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3.熟悉生理学实验常用仪器(包括多媒体)。

实验二 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计、动脉血压和肺活量的测定。4 目的要求 :掌握各项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三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4 目的要求:1.掌握直接测定血压的方法。

2.观察心血管活动的某些影响因素。

实验四 呼吸运动的调节。4 目的要求:1.掌握气管插管方法。

2.观察各种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实验五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4 目的要求:1.了解本项目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2.观察影响尿生成的各种因素。

第五篇: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课程教学大纲 二零零六年二月

外科学(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腹壁外科部分课程 课程基本要求 第三十五章腹外疝(一熟悉

1、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鉴别要点

2、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二掌握

1、腹股沟区的解剖,包括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和股管等部位的解剖

2、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急诊手术处理原则(三了解

1、腹外疝的概念,病因,病理和类型

2、股疝的概念,鉴别诊断及手术修补原则 第三十六章腹部损伤(一熟悉

1、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二掌握

外伤性肝、脾、腹膜后血肿和肠破裂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因和诊断步骤 第三十七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一熟悉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病因及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二掌握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理生理(三了解

腹腔脓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第三十八章胃十二指肠疾病(一熟悉

1、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疤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2、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症

3、胃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胃癌的诊断,治疗原则(二掌握

1、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

2、胃大部切除手术的生理学依据

3、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特点

1、手术方法及其选择和手术并发症

2、胃癌分期及胃癌手术的根治程度 第三十九章小肠疾病(一熟悉

1、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肠梗阻的病因、分类、病理和病理生理(二掌握(三了解

1、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2、小肠肿瘤、肠息肉和息肉病的诊断治疗 第四十章阑尾疾病(一熟悉

1、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和临床分类

2、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二掌握

特殊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三了解

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 第四十一章结、直肠肛管疾病

(一熟悉

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二掌握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手术原则(三了解

直肠、肛管的解剖和检查方法 第四十二章肝疾病(一熟悉

1、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2、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二掌握

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三了解

1、肝脓肿的病因

2、肝脏的良性肿瘤 第四十三章门静脉高压症(一熟悉

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三了解

1、三腔管使用方法,手术方法的选择

2、Budd-Chiari 综合症 第四十四章胆道疾病(一熟悉

1、急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二掌握

1、胆石症和胆囊炎,胆管炎的病因,病理

2、胆石症胆总管探查的指征,拔除T管的指征及注意事项

3、胆道蛔虫病的诊断和正确处理(三了解

1、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3、肝外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第四十五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自学

第四十六章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自学

第四十七章胰腺疾病(一熟悉

急性胰腺炎(特别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二掌握

胰头癌、壶腹部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三了解

1、慢性胰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第四十八章脾疾病 自学

第四十九章腹主动脉瘤和肢体动脉瘤 自学

第五十章周围血管和淋巴疾病(一熟悉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2、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

3、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二掌握

1、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各种检查方法和治疗

2、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三了解

1、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

2、雷诺综合症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三十五章腹外疝(一讲授

1、腹外疝的概念和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2、腹股沟区的解剖,包括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和股管等部位的解剖

3、腹股沟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和各种修补法的适应症

4、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急诊手术处理原则

5、腹外疝的病因,病理和类型

6、股疝的概念,鉴别诊断及手术修补原则(二见习

1、通过病例示范,掌握腹股沟疝的典型体征和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2、通过疝的修补手术示范,熟悉腹股沟区的解剖、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和各种修补法的适应症

(三自学

1、切口疝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

2、脐疝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

3、白线疝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 第三十六章腹部损伤(一讲授

1、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因

2、开放性损伤与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表现、特征,早期诊断方法,腹腔诊断性穿刺和诊断性灌洗

3、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早期诊断、治疗原则、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4、肝、脾、胰破裂和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处理方法

5、腹膜后血肿的临床表现特点(二见习

1、病例示范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早期诊断、治疗原则、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2、病例示范肝、脾、胰破裂和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处理方法

3、病例示范放性损伤与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表现、特征,早期诊断方法

4、病例示范腹腔诊断性穿刺和诊断性灌洗的目的、指征和注意事项(三自学

第三十七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一讲授

1、腹膜的解剖和生理

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

4、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选择(非手术疗法,手术的原则和处理方法

5、腹腔脓肿的治疗(二见习

病例示教: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脓肿(三自学

第三十八章胃十二指肠疾病(一讲授

1、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特点

2、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

3、疤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4、胃大部切除手术的生理学依据

5、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原则

6、胃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7、胃癌分期及胃癌手术的根治程度(二见习

3、病历示范: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病穿孔、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幽门梗阻和胃癌的病例,结合化验检查、X线片,胃镜检查照片,病理标本进行分析,讨论

4、胃部手术:胃大部切除术的手术操作(三自学

1、胃十二指肠的解剖生理概要

2、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

3、胃癌的病因 第三十九章小肠疾病(一讲授

1、肠梗阻的病因、分类、病理和病理生理

2、肠梗阻,特别是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4、小肠肿瘤、肠息肉和息肉病的诊断治疗(二见习

1、病例示范,结合病史、体检、典型的X线片,讨论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三自学

1、肠道的解剖生理概要

2、肠道炎性疾病的病因、病理 第四十章阑尾疾病(—讲授

1、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和临床分类

2、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特殊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4、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

(二)见习

1、病例示范:结合病史,体检等,讨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阑尾切除的操作步骤

(三)自学

1、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

2、阑尾炎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3、异位阑尾炎 第四十一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一)讲授

1、直肠、肛管的解剖和检查方法

2、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3、肛瘘的形成,分类和治疗方法

4、痔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

5、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6、结肠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7、直肠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综合治疗原则

(二)见习

1、病例示范,学习直肠指检方法

2、示范肛旁脓肿、肛瘘、痔、直肠癌

3、通过病例示范,结合病史、体检、典型的 X 线片,讨论结肠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 疗方法

(三)自学

1、肛管直肠的解剖

2、直肠脱垂

3、便秘

4、结肠癌的病因,病理 第四十二章 肝疾病

(一)讲授

1、肝脓肿的病因

2、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4、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二)见习

1、病例示范或病案讨论,结合病史、体征和 B 超、CT 或核磁共振成像,配合病理标本或 幻灯片,讨论原发性肝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2、病例示范或病案讨论细菌性肝脓肿的诊

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三)自学

1、肝脏的生理、解剖概要

2、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

3、肝脏良性肿瘤 第四十三章 门静脉高压症

(一)讲授

1、门静脉的解剖概要

2、门静脉高压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

3、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

(二)见习

1、病例示范,结合病史、体征、典型 X 线片,讨论门静脉高压症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示范三腔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三)自学

1、Budd-Chiari 综合征 第四十四章 胆道疾病

(一)讲授

1、胆石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胆道系统感染的病因、病理

4、慢性胆囊炎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胆道蛔虫的发病原理,转归、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6、肝外胆管癌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7、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8、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见习

1、通过病例示范,结合病史、体检、典型 X 线片等,讨论胆石症或急性胆囊炎的诊断、鉴 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2、病例示范和示教,熟悉胆石症作胆总管探查的指征及拔除 T 管的指征

(三)自学

1、胆道解剖生理概要

2、胆道良性肿瘤,胆囊癌 第四十五章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自学 第四十六章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自学 第四十七章 胰腺疾病

(一)讲授

1、急性胰腺炎(特别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 疗原则

2、胰头癌壶腹部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二)见习

1、通过病例示范和病案讨论,结合病史,体征,化验检查,X 线片及其他特殊检查,讨论

外科阻塞性黄疸的诊断,鉴别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法

2、病例示范和病案讨论,结合病史,体征,化验检查,X 线片及其他特殊检查,讨论掌握 急性胰腺炎(特别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外 科综合治疗

(三)自学

1、胰腺的解剖生理概要

2、胰腺囊肿

3、胰腺内分泌肿瘤 第四十八章 脾疾病 自学 第四十九章 动脉瘤 自学 第五十章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一)讲授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病理,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动脉栓塞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原 则

3、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和诊断、并发症的防治,非手术和手术疗 法的适应症,以及手术的基本要求

4、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见习

1、病例示范:下肢静脉曲张的检查方法

2、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三)自学

1、周围血管病的共性临床表现和一般性检查方法

2、动脉瘤和损伤性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雷诺综合症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4、下肢象皮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下载生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第七版[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第七版[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理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生理学Ⅱ 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小班教学使用)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2016年2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生理学 Ⅱ 课 程 号: 5......

    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3602082 课程学分:学分 总学时数:64学时 开课单位:体育学院 运动生理学 SPORTS PHYSIOLOGY 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 社会体育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对象 体育学院社体13级......

    《药理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最终定稿]

    《药理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药理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针灸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临床五年制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针 灸 学 教 学 大 纲 (适用专业:临床五年制、八年制本科) 中医学教研室 修订日期: 2015年 2月 一、中医养生文化介绍 一、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1......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专业适用范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德,能掌握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独立从事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并具有一定的预防保健和医学科......

    外科学教学大纲(六、五年制)

    外科学教学大纲 山 东 大 学 医 学 院 二○○九年六月 前言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重要的二级学科,是阐述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知识的科学。由于近年来医学科学......

    五年制大专语文教学大纲

    江苏电大职业技术学院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 (三)教学要求 《语文》(三)是2007级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和前提。教材仍然......

    08眼科学教学大纲((五年制)

    眼科学教学大纲 前言 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学抖。其任务是研究人体重要感觉器官之一的视器官疾病,教学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