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普通心理学

时间:2019-05-15 07:1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资料-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普通心理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资料-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普通心理学》。

第一篇:资料-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教案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

脑的进化

一、脑的进化过程

二、人与动物大脑的比较

三、脑的进化

1. 脑的相对大小变化

预期的脑的大小是指哺乳动物100g体重的平均脑重量(g)

脑(皮层)指数=某类动物100g体重的平均脑重量(g)÷ 预期的脑的大小 进化特点之一: 脑重占体重的比例增加 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

(1)大脑的发展初期与动物嗅觉机能的发展有关,与嗅觉有关的皮层称为旧皮层。(2)后来发展起来的称为新皮层。

(3)新皮层到了哺乳动物才得到巨大发展。

(4)若用皮层指数(实际的大小与期望大小比值)的来表示,人类新皮层的容积是非灵长类动物新皮层容积的3.2倍。

进化特点之二:大脑新皮层的容积增大。3.皮层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人脑和动物脑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巨大的差异。1,结构:

小脑:低等动物占比重大;人占的比重小。

新皮层:动物新皮层容积小;人的容积大。2.功能: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教案

人脑的功能更复杂。

例如,视觉区的数量,松鼠有4个,猫12个,枭猴,人至少20个。进化特点之三:结构、功能更复杂。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第二节

神经元

一.神经元 P47 1.定义: 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基本作用: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 3.结构:胞体+胞突(树突+轴突)4.种类:

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

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腺体)

传导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间起联络作用)

神经冲动

1. 定义: 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称为神经兴奋。

2.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一定的电位差。一般膜内电位低,带负电;膜外电位高,带正电。

(课本定义)当神经原处于静息状态时测到的电位变化。(2)静息电位是如何产生?

与神经元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关:细胞膜对不同的离子具有不同的通透性。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 的通透性较大,对 Na+的通透性较差,结果K+外流,致使膜内外出现电位差。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出现静息电位。

(3)动作电位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

定义:它使Na+ 比K+ 和Cl- 更容易通过。Na+进入细胞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这一电位变化过程叫动作电位。3.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神经冲动具有全或无的性质

p51

当刺激强度未达到某一程度时(刺激阈值),即无神经冲动发生;但当刺激强度达到某种程度而能引起冲动时,该神经冲动立即达到最大强度;此后刺激的强度即使再继续加强或减弱,对已引起的神经冲动的强度不再发生影响。

三.突触及突触传导

1.突触定义: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 2.突触结构:

突触前成份(轴突末梢的球形小体,其中包含许多突触小泡。是神经递质的存储场); 突触间成份(临近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胞体内一定部位,通过突触后膜与外界发生关系); 突触后成份(临近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胞体内一定部位,通过突触后膜与外界发生关系); 3.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化学物质(神经递质)来完成的。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教案

兴奋作用在轴突末梢,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到突触后膜的受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递质与分子受体的结合具备两个条件: 不能有其它递质或者化学分子附着到分子受体上 2 神经递质的形状必须与分子受体的形状相匹配。

四.神经网络

1.神经网络的构成:通过突触,经过复杂的链接而形成。它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2.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辐射式

(2)聚合式

(3)环式

3.大脑以反射方式产生心理 传入神经感受器(1)反射: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对环神经系统的境中一定动因作出一定的有规律性的反应。中枢部分(2)反射弧: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

效应器传出神经(3)反射弧的构成

感受器:是生物换能器,它把外界不同形式的能转化成生物电能(离子能)

有时效应器的活动不明显,如心里产生一种想法,但发音器官会发生不明显的轻微的变化 膝跳反射与触火反射示意图

第三节.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结构

神经系统(NS)中枢神经系统(CNS)外周神经系统(PNS)脑脊髓躯体神经自主神经系统(ANS)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脑内分泌系统

1.外围神经系统

除去脑和脊髓以外的全部神经。

功能:将眼耳等感受器的信息提供给中枢神经系统,并传递脑对躯体器官和肌肉的命令。包括:非自主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系统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教案

二、中枢神经系统 1.脑的结构与功能

(1)脑干(延脑、桥脑和中脑)

p57 中脑(midbrain):中脑中存在着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

桥脑(pnos):是中枢和周围神经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脑桥传递身体运动的信息,对注意、睡眠具有调节的作用。延脑(medulla):“生命中枢”,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

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与生命相关的活动与脑干有关。

网状系统 :脑干中神经纤维纵横交错,呈网状。主要包括延髓的中央部位、桥脑的被盖和中脑部分。

功能:上行激活系统和下行激活系统。上行系统维持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下行系统能加强或者减弱肌肉的活动。(2)小脑

p58 与大脑皮质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运动,调节身体姿势与平衡。在控制身体运动的运动技能的学习方面,有一定的作用。(3)间脑

p57

脑干上方,大脑两半球的下部 丘脑(thalamus):

皮层下高级的感觉中枢,除嗅觉外的各种感觉的中继站。下丘脑(hypothalamus):

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中枢。主管内分泌系统,维持新陈代谢,调节体温,与饥饿、渴等有关。

(4)边缘系统

p58

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杏仁核,附近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下部等组织。

与动物的本能行为有关:

与记忆有关

与情绪有关

3.出生前脑的发展

二.大脑皮层结构与功能 1.机能定位(1)大脑结构

A.皮层的沟、回: p60-中央沟、大脑外侧裂、顶枕裂;

中央前回、中央后回 B. 皮层的四个分区:

-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2)大脑的各机能区

视觉区:位于枕叶皮质,主要在半球内侧面,负责接受并加工视觉信息。

听觉区:在颞叶皮质的深部,接收并加工来自双耳的信息。左侧颞叶受到损伤影响对语言的理解。

感觉区:在中央后回,与身体感觉有关。

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支配所有随意肌的运动。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教案

言语中枢:布洛卡区,额叶下部靠近颞叶处(左半球)。(3)感觉区和运动区与人体感觉运动的对应关系 A.感觉区

躯干、四肢在体感区的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

 头部在感觉区的投射是正直的。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B.运动区

运动区与躯干、四肢运动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运动区与头部运动的关系是正直的。

身体各部位在运动区的投射面积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

2.联合区

p63 感觉联合区: 邻近感觉区的脑区。受损后,产生失认症。不能认识区分物体形状。运动联合区: 运动区的前方,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受损后,精细活动受损。前额联合区(前额叶): 位于运动区和运动联合区的前方。3.大脑单侧化优势

p64(1)左右半球的功能差异

p65 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推理等。

右半球: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和艺术欣赏、舞蹈雕塑等。

正常情况下,两半球即分工又联合活动,完成复杂的活动。(2)胼胝体的位置与功能

胼胝体是连接大脑两半球的轴突纤维,位于大脑半球底部。正常情况下,两半球协调活动,一半球的信息通过胼胝体传到另一半球。(3)Sperry的裂脑人研究

裂脑被试盯着一点,看到两张脸的组合体(A)。

然后问他看到了什么,被试选择了孩子——呈现在左视野(B)。

但是当被试要用左手指出那张脸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戴眼睛的女人。(呈现在右视野的图片)。(4)小结

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是协同活动的。

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化并不是绝对的。

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主要问题:脑是整体发挥作用?还是不同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还是即分工又合作?

一、定位说(Localization theory)p67 1.各种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

-始于加尔的颅相说。“心理表现为许多机能,这些机能在大脑内有其对应的位置”。

-真正定位理论的提出始于19世纪60年代失语症的研究。 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

 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机体感觉中枢。

 20世纪40-50年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记忆与颞叶有关;  情绪与边缘系统有关

2.定位理论对脑的功能做出静态的、局部的描述。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教案

二、整体说1(Wholistic theory)p68 1.脑的各种机能是由大脑整体负责

(1)弗罗伦斯(1794—1867)的鸡、鸽 实验

发现切除动物一部分皮层导致的行为损伤,能恢复。动物行为损伤的程度与切除大脑皮层的大小有关。

感觉、知觉在脑中占共同位置。(2)Lashley(1890—1958)的白鼠实验

-支持整体说(均势与总体)2.大脑皮层活动的重要原理:

均势原理:皮层各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记忆发生作用;

总体活动原理: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损伤的面积有关,与损伤的特定部位无关。

三、机能系统学说1 p68(Theory of Three functional system)(1)鲁利亚提出(机能恢复)。

(2)脑的一定部位损伤,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丧失,而是导致一系列心理过程的障碍。

(3)提出大脑皮层定位是动态的、系统的机能定位说。

调节激活和维持觉醒信息接受、加工和行为调节系统状态的激活系统定位在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保持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储存的系统定位在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下组织。作用是接受、加工与储存刺激。定位在大脑皮层前部,主要是前额叶。负责编制行为的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4)任何一种心理活动是三个系统相互作用,协调活动的结果,既分工又合作。

四、模块说

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如颜色、运动和形状知觉是两个功能模块。

五、总结

定位说:把脑的机能与脑的某一部位严格对应起来。

整体说:大脑是统一的机能整体,脑的各种机能是由大脑整体负责。机能系统说:任何一种心理活动是三个系统相互作用,协调活动的结果。

模块说:强调不同的模块执行不同的功能,模块的结合保证认知功能的实现。

第二篇:普通心理学 笔记 课堂重点 考试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2.3.4.5.6.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个体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类型: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心理学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作品分析法。主要的心理学学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

7.当代心理学研究取向: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有局部切除法、电刺激法、生物化学法)、行为主义的研究、心理分析的研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大脑皮层的分区

⑴ 初级感觉区

①视觉区:17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区

②听觉区:

41、42区,在颞叶区的颞横回处

③机体感觉区:1、2、3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

⑵ 初级运动区:4区,中央前回和盘中央小叶的前部,简称运动区

⑶ 言语区:44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

⑷ 联合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前额联合区

2.脑功能的学说:

⑴ 整体说:功能的丧失与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而与特定的部位无关。

⑵ 机能系统学说: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某种综合症,即引起一系列的障碍。

第三章. 感觉

1.感觉的编码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是不同的。

神经系统不能直接接受外界的物理能和化学能,只接受神经冲动。

2.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

韦伯定律:K=△I/I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3.视觉(传导机制:眼球-视网膜-视神经-大脑枕叶;生理机制: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 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⑴.适宜刺激:频率范围为五乘十的十四次方——五乘十的十五次方,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

⑶.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之后,感受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

4.颜色的混合:色光混合(加法)、颜料混合(减法)

5.色觉理论:

⑴.三色说: 英国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

中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更敏感,绿色对中波更敏感,蓝色对短波更敏感。

⑵.对立过程理论:德国黑林提出四色说,他认为视网膜中存在着三对色素:黑-白色素,红-绿色素,黄-蓝色素。它们在光刺激下表现为对立过程,黑林成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6.听觉

⑴.适宜刺激:振动频率16Hz——20000Hz,次声——超声波

⑵.传导: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器官震动-卵圆窗-耳蜗淋巴震动-基底膜毛细胞兴奋-到大脑

7.理论(了解)

⑴.频率理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振动的,震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也叫电话理论。

⑵.共鸣理论:基底膜神经纤维长短不同,长纤维对低频率产生共鸣,短纤维反之,一条纤维只对一种声波频率发生反应,刺激不同部位可产生不同声音,强调了基底膜的震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也叫位置理论。

⑶.行波理论:声波振动,作用与卵圆窗、基底膜产生相应运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步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升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也不同;镫骨按高频运动时,基底膜的底端振动较厉害,声音频率降低,基底膜的最大振动部位转向蜗顶。

⑷.神经齐射理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

8.其它感觉

⑴.肤觉的基本形态有四种: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⑵.嗅觉和味觉

⑶.内部感觉:动觉,平衡觉(静觉)和内脏感觉。

第四章. 知觉

1.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⑴.感觉是对个体属性的反映,而直觉是对整体属性的反映

⑵.感觉介于心理和生理活动之间,而知觉是对物体属性的解释分析加工过程

⑶.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活动

⑷.感觉是基础,知觉是进一步发展

2.知觉的特性

⑴.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受主观因素影响: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与自己的兴趣有关)⑵.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⑶.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

⑷.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包括形状、大小、明亮、颜色恒常性

⑸.知觉适应

2.运动视差。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不同:近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不同的速度印象

3.网像运动系统:当一个运动着的物体移过视网膜时,它将依次刺激视网膜上的一系列感受器,并使相邻感受器受到连续的激发,从而提供了运动的信息

4.头—眼运动系统:如果物体静止,而人们移动自己的眼睛,那么,人们不仅得到来自网膜映像流的视觉信息,而且也得到了来自中枢动作指令的非视觉信息。这两种信息互相抵消,人们看到的物体就是静止的了

5.似动: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电影就是按这个原理制作的)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1.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途径: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观察来完成;通过分析自己的活动认识自我、2.什么是意识:意识是一种觉知;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3.什么是无意识: 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盲视

4.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状态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5.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任何目的、也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人本身的状态;期待

6.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对人格的依从性

7.注意的品质: 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分配性注意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条件:至少有一种活动不需要过度的智力活动)

8.注意的认知理论

⑴.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⑵.衰减理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⑶.后期选择理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选择阶段。

⑷.多阶段选择阶段: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9.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⑴.认知资源理论: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

⑵.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我们能同时做好几件事的现象。

第六章.记忆

1.记忆的基本过程:编码——储存——提取

2.记忆的分类: 感觉记忆(感觉记忆 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在1秒左右;短时记忆在1分钟左右,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长时记忆在1分钟以上,容量没有限度

3.记忆的SPI理论

SPI理论假定,存在5中主要的记忆或记忆系统: 程序性记忆,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记忆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存储是并行的,提取时独立的4.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 觉醒状态, 组快和加工深度.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有效方法,复述又分两种机械性复述和精细复述.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干扰信息引起的.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认和回忆.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认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进程不均衡,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遗忘进程除受时间因素影响外,还有: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进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

6.遗忘的原因

⑴.衰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学说

⑵.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从未发生任何变化。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⑶.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有些使人产生痛苦、不愉快和忧愁的回忆,拒绝它们进入意识,将其储存在无意识中,也就是被无意识动机所压抑,只有当情绪联想减弱时,这种被遗忘的材料才能被回忆起来。

⑷.提取失败: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去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7.内隐记忆

⑴.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被试的内隐记忆未受到作业任务类型的影响,而外显记忆则明显受到了影响

⑵.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谁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得多

⑶.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这是记忆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研究表明,这一规律仅使用于外显记忆,而内隐记忆则不然

⑷.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在填字组词测验中,被试者的内隐记忆在不同通道呈现方式时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在线索回忆中,被试的外显记忆成绩并没有受到通道变形的影响

⑸.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干扰词对外显记忆的成绩影响较大,而很少影响内隐记忆的成绩

第七章.思维

1.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2.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室思维的基本过程,比较,抽象和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

3.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知道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代替作用;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

4.想象的综合过程:想象是从旧的形象中分析出必要的因素,按照新的构思重新结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有其独特的形式:黏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5.概念结构的理论:层次网路模型,特征表理论,原型模型

6.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在所有可能的方法中选择出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法(根据一定经验,在问题空间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解决问题.有手段----目的是分析,逆向思维和爬山法三种)

7.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心理因素:知识的表征方式;定势;功能固着;动机;情绪;人际关系和人格特征

8.创造性的心理成分:辐合思维、发散思维、远距离联想能力以及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

第九章.动机

1.动机: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语言表达等外部行为江姐的推断出来

2.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3.马斯洛层析理论(从低到高);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越低能量越大

4.动机与工作效率 倒U型曲线: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主见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5.动机的理论:本能理论;驱力理论;唤醒理论;诱因理论;动机的认知理论

6.动机的认知理论: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目标理论.7.意识行动中的挫折

⑴.挫折: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⑵.挫折的反应:情绪性反应,理智型反应和个性的变化.情绪反应的形式很多,有攻击,冷漠,退化,固执,幻想,逃避,自戕等,其中攻击最常见.⑶.增强挫折承受力:正确对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总结经验教训;调节抱负水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8.意志的品质: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1.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感染的作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情绪状态的分类(了解):心境;激情;应激

4.情绪的早期理论(比较詹姆斯—兰格理论和坎农—巴德理论)

第十一章.能力

1.什么是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

2.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3.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液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个人的禀赋);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4.斯皮尔曼二因素说:能力有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一般能力或一般因素,另一种是特殊

能力或特殊因素

5.加德纳智力多元理论(七元):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

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

6.吉尔福特的能力三维结构模型:三个维度,能力、操作、产品

7.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智力成分亚理论(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智力

经验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

8.智商的算法:智商(IQ)=(智龄/实领)*100IQ=100+15Z

第十二章.人格

1.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

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结构包括气质、性格、认知方式和自我调控系统等。

3.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4.艾森克的三因素理论: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

5.投射测验:以佛洛依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

6.人格成因:遗传与环境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

期经验因素、学校教育、自然物理、自我调控、第十三章.学习

1.什么是学习: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

持久的变化

2.什么是动作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

3.高原现象:练习成绩暂时性的停顿现象,它与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极点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的技能学学中都必然存在极点现象

4.知识的迁移:人们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影响到随后学习的另一种知识

第三篇:心理知识题库——普通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选择题

心理知识题库——普通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选择题

2012-03-24 20:56:30| 分类: 心理知识题库

|字号大中小订阅

1.小明性格安静稳重,平时言语不多,但喜欢思考问题,大家形容她“火烧眉毛也不着急。”小明的气质类型属于(A)

A.粘液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2.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 D.人文科学

3.感受性的大小与感觉阈限之间是(B)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函数关系 D.非确定性关系

4.以下不属于心理特征系统的是(B)

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5.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

(D)

A.否认 B.压抑 C.转移 D.退行

6.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 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7.“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A)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8.使用特定的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方法是心理学研

究中的哪种方法(B)

A.观察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

9.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心理健康就是指(C)

A.没有心理疾病

B.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C.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D.乐于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10.人类能创造出“猪八戒”这一并不客观存在的文学形象,这恰好说明了【D】 A、心理是脑的功 B、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是极其复杂的 D、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1.11.《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动作稳定缓慢,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敏感多疑,孤独多虑,情感体验深刻且持久。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林黛玉的神经活动类型属于【A】

A、抑制型

B、兴奋型

C、活泼型

D、安静型

E、均衡型

12.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A)。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13.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亍(B)。

A.焦虑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14.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B)。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15.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D)。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16.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C)。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的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的惧怕

17.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同时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D)。

A.焦虑症 B.依赖型人格障碍 C.抑郁症 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8.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之为(C)。

A.从众 B.服从 C.认同D.内化

19.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B)。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20.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的现象称为(B)。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21.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D)。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22.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A、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 B、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就属于精神异常

C、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是完全异常的 D、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无法转换

23.精神病学研究的侧重点是(D)。

A、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B.个体的心理差异

C、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D.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

24.“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C)。

A、关系妄想、被害妄想 B、夸大妄想、自罪妄想

C、病理性象征凰维 D、内心被揭露感

25.按照妄想的起源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A)。

A、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 B、嫉妒妄想和被钟情妄想

C、被害妄想和牵连性妄想 D、疑病妄想和自罪妄想

26.关于“注意”,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B)。

A、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属性 B、注意对判断有无行为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C、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 D、注意障碍也可见于激情状态 27.关于“情感淡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对事物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B、表情比较呆板

C、内心体验丰富,但表达不出来 D、对周围事情漠不关心

28.关于“意志缺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生活极端懒散 B、行为被动

C、多见于躁狂症患者中 D、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9.关于“缄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患者绒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

B、有时可用手势或写字与人交流

C、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

D、多见于癔症患者

30.紧张性木僵症候群,是紧张症性综合症的一部分,其临床症状不包括(D)。

A、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 B、被动服从、刻板动作

C、缄默、模仿动作和言语 D、意向倒错、作态等

31.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不包括(B)。

A、偏执型人格 B、内向型人格

C、反社会型人格 D、强迫型人格

32.(C)人格障碍,是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的。

A、冲动型 B、焦虑型

C、强迫型 D、表演型 33.进食障碍不包括(D)。

A、神经性贪食 B、神经性呕吐

C、神经性厌食 D、神经性消化不良

34.个体能够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这种能力,被称为(A)。

A、自信 B、自卑

C、自负 D、自嘲

35.心理活动耐受力强是指在遇到精神刺激时(C)。

A、有较强的抵杭能力 B、有较快的恢复能力

C、有较持久的经受力 D、有自如的控制能力

36.“心理正常”意味着(D)。

A、包含精神病症状在内的心理活动 B、包含心理不正常在内的心理活动

C、一切可能的心理活动 D、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37.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C)。

A、健康常模 B、心理状态

C、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 D、心理绝对平静的过程

38.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B)。

A、健康常模 B、心理状态

C、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 D、内心无任何矛盾

39.下列说法中从心理学意义上看不妥的是(A)。

A、查房时通常应先在病房检查病人,之后就地讨论患者的病情 B、对治愈疾病的理解,应当是帮助患者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同时好转

C、对疾病的治疗应深入到除生物学以外的心理和社会学层面

D、应考虑到病人精神状态与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

40.“心理不健康”的分类标准不包括(D)。

A、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确诊的神经症

41.假如发生了某个生活事件,在(C)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体验到压力。

A、忽略了事件的存在 B、对事件漠不关心

C、抱怨事件给自己带来麻烦 D、对事件一无所知

42.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出现时,称为(A)。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43.当面临两种不利情景如“腹背受敌”时,称为(B)。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44.当同时面临两种既有利又有弊的选择时,我们将体验到的冲突称为(D)。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45.在(A)的认知情况下,可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

A、能正确认识和评估压力 B、了解自己的实力不够全面 C、难以正确认识和评估压力 D、夸大压力的程度

46.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A)。

(A)能力(B)需要(C)动机(D)信念

47.感受性是(B)。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C)感觉阈限的大小

(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

48.下面哪一种对梦的态度是正确的(A)。

(A)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B)梦是焦虑和紧张状态的产物

(C)我们不能对梦做科学的研究

(D)做梦时人感觉不到外界刺激

49.需要是指(A)。

(A)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B)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环境条件的欲求。

(C)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D)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5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D)在最高层。

(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缺失需要

(D)自我实现

51.一个人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情绪易激动,这是在描述他的(C)。

(A)性格(B)习惯(C)气质(D)能力

52.以下对知觉特征理解正确的是(A)。

(A)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B)知觉常常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不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

(C)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是相同的。

(D)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不同的。

53.(C)的信息多为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识记

54.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自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D)。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55.只有在(B)的信息才能被人们意识到。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识记

56.(A)是完成意志活动的前提。

A.确立目标 B.动机斗争 C.采取决定 D.执行决定 57.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B)。

A.诱因 B.需要 C.兴趣 D.爱好

58.以下不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需要是(A)。

A.权力需要 B.生理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59.人脑通过一定的事物为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这充分体现了思维的(A)。

A.间接性 B.概括性 C.抽象性 D.系统化

60.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B)。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61.精神动力学派的创始人是(B)。

A、冯特 B、弗洛伊德

C、缪勒 D、柏拉图

62.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63.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64.浪漫的爱的组成是(A)A.亲近和激情 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65.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c)

A. 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66.梦属于(B)。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67.气质类型(D)

A.有好有坏 B.都是好的 C.都是坏的 D.无好坏之分

68.精力旺盛、表里如

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A)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6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A)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70.记忆过程包括(D)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71.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心理过程是(A)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E、想象

72.心理科学诞生的标志是(C)A、希波克拉底提出气质体液说

B、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

C、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D、詹姆斯等人提出新心理学理论

7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情绪状态是(A)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美感

74.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是(B)A、认识 B、意志 C、情感 D、感知

75.《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动作稳定缓慢,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敏感多疑,孤独多虑,情感体验深刻且持久。根据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林黛玉体内占优势的体液是(E)A、血液 B、黄胆汁

C、粘液 D、胃液

E、黑胆汁

76.《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动作稳定缓慢,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敏感多疑,孤独多虑,情感体验深刻且持久。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林黛玉的神经活动类型属于(A)A、抑制型 B、兴奋型 C、活泼型 D、安静型 E、均衡型

77.办事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的人,其意志活动缺乏(C)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E、独立性

78.执拗和一意孤行的人,其意志活动缺乏(C)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E、独立性

79.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已的理想与抱负的需要是(E)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被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80.“前有狼,后有虎”,这种动机冲突是(B)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E、双趋双避冲突

81.“想吃糖,又怕胖”,这种动机冲突是【C】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E、双趋双避冲突

82.科学心理学诞生于(B)

A.1864年

B.1879年

C.1903年

D.1920年

83.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D)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象

C.感觉适应

D.联觉

84.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C)

A.强、不平衡、不灵活 B.弱、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 D.弱、平衡、灵活

85.抑郁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D)

A.强、平衡、不灵活 B.弱、平衡、不灵活

C.强、不平衡、不灵活 D.弱、不平衡、不灵活

86.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B)

A.强、平衡、灵活 B.强、平衡、不灵活

C.弱、不平衡、不灵活 D.弱、平衡、不灵活 87.编制世界上最早的一个智力测量表的是(C)

A.吉尔福特 B.推孟 C.比奈-西蒙 D.韦克斯勒

88.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A)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或限

89.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利用了(A)

A.后象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 C.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

90.注意里的转移与人的气质类型有关,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B)

A.胆汁质 B.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91.瓦特从蒸汽把水壶盖推得上下移动而进入蒸汽机的发明制作,这是(A)作用。P228 A. 原型启发 B.迁移 C.科学幻想 D.再造幻想

92.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B)

A. 定势 B.迁移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作用

93.感受性的大小与感觉阈限之间是(B)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函数关系 D.非确定性关系

94.第一个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人是(C)

A.推孟 B.威克斯勒

C.比纳 D.吉尔福特

95.讲话风格是属于(B)A.言语沟通 B.非言语沟通

C.身体语言 D.表情

96.个人由于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认知或行为上与多数人趋于一

致的现象叫做(A)

A.从众 B.众从 C.去个性化 D.顺从

97.幻听最常见于(D)。

A.抑郁症B.强迫症C.躁狂症D.精神分裂症

98.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中不包括(B)。

A.遗传因素、教育因素与认知因素并重的原则

B.以“自我”为中心,努力实现自我的原则

C.身心统一的原则

D.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原则

99.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D)。

A.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

B.促进健康服务和健康服务政策的制定

C.生活方式及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

D.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00.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是(C)。

A.各类异常心理状态

B.所有心理正常的人群 C.心理不健康的各类状态

D.心理障碍的人群

101.一般来说对人威胁最大的事情是(B)。

A.可控制的 B.不可控制或不可预见的

C.可预见的 D.事先知道的

102.在全新的生活环境中,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会使人产生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源属于(D)。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

103.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是(A)。

A.积极与消极两方面 B.无任何影响 C.积极影响 D.消极影响

104.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B)。

A.经历一般性生活压力的效果不完全是负面的

B.适应重大生活压力的效果是负面的

C.压力适应过程中需要付出许多生理及心理资源

D.生活中个体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生活事件

105.经受破坏性压力的个体,出现逢人就述说自己遭遇的行为,可推断其处在(C)。

A.初始期 B.惊吓期 C.恢复期 D.康复阶段

106.以下哪一项不是精神活动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B)

A.认知的结果可转变成个体行为作用于环境和社会 B.经验形成的认知倾向性是不稳定的

C.个体长期积累的经验可以参与个体认知

D.认知倾向性对个体可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107.心理学是研究(A)的科学。A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

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

D.正常成人心理现象

108.心理现象可分为(C)。A

A.心理过程和人格 B.认识、情感和意志

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

109.遗忘的进程是(B)。B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

1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A)。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学习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为他人服务的需要

111.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D)。D A.激动和平静 B.高兴与悲哀

C.喜、怒、哀、乐 D.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112.“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A)。A

A.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

B.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难于变化的

C.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不会发生变化

D.环境改变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113.促进心理健康可以从(C)三个基本途径着手。A.个人方面、集体方面、社会方面

B.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行为方面 C.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

D.遗传方面、教育方面、认知方面

114.某女大学生失恋后,4个月来严重失眠、自卑,心境抑郁,不愿见人,不愿说话,仍能努力学习,未出现妄想、幻觉等重性精神障碍症状。注意力有时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这是(B)。

A.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可疑性抑郁症

D.可疑神经症

115.不少非常优异的高中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在新环境里一下子失去了绝对优势,不再是最出色的学生,因而意志消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承受不了(C)。A.压力

B.焦虑

C.挫折

D.应激

116.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B)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117.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B)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18.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方法?(C)

A.文饰 B.转移 C.投射 D.幻想

119.把失恋的挫折感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这种心理防御方法称为(A)。

A.升华 B.转移 C.文饰 D.压抑

120.一位内向、缺乏魅力的男青年恋爱受挫后,想象自己是一个英俊的小伙,成为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陶醉在幻想的世界中获得心理满足。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D)。

A.反向 B.投射 C.压抑 D.幻想

121.欲盖弥彰,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D)

A.投射 B.文饰 C.否认 D.反向

122.有些酗酒者认为“喝酒伤身”没有科学根据,照样喝酒,这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B)

A.文饰 B.否认 C.投射 D.反向

123.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觉得事事不如别人,却有意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这是哪种心理防御方法的表现?(C)A.升华 B.文饰 C.反向 D.转移

124.一些吸烟者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依然继续吸烟如故。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D)

A.反向 B.文饰 C.升华 D.否认

125.恐惧症来自于(B)。

A.挫折 B.焦虑 C.压力 D.幻想

126.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焦虑可持续几秒钟,也可能是几小时或几天,而后消失,又在不经意间重新出现。这是(C)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恐惧症 C.恐慌障碍 D.创伤后应激症

127.对心理健康不合理的判断是(C)。

(A)个体的自控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B)易受暗示者,心理健康水平低

(C)智力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D)对环境压力耐受性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128.(B)不是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

(A)遗传、教育与认知因素并重(B)人格完整

(C)人与环境协调(D)身心统一

129.妄自尊大并总是需要得到别人注意和赞美,这些特点是哪一种人格障碍类型的表现(A)A 自恋型 B反社会型 C偏执型 D控制型

130.“走极端、以偏概全、消极思维、敏感多疑、自卑心理、自罪自责、自我评价过低”主要描述是(A)A.抑郁症 B.自负 C.躁狂症 D.强迫症

131.下列不是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的是(D)A.情绪稳定 B.情绪愉快 C.经常开心 D.喜乐无常

132.不是积极心态的作用的是(D)A.内心的平静 B.信心 C.成功的意识 D.浮躁

133.由于缺乏准备,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D)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134.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是(A)A.我爱我 B.我是我 C.我要我 D.我想我

D.恐惧

第四篇:2010年自学考试普通心理学串讲资料汇总(本站推荐)

情感是与人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并受世界观和价值观制约,因此更加深刻、含蓄、稳定而持久。

2、联系情绪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3、它们属于同

4、一性质的心理活动,5、因此有密切

6、的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2.离开具体的情绪表现,3.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

4.情绪的变化受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制约,5.那些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6.有时会因情感的社会内容而7.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人的情绪情感具有对立的性质,就象磁铁的两极,每一种情绪情感都可以找到与它对应的一级,两极性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从情绪情感对人的意义、作用和性质来看,2.可分为积极的、增力的、肯定的情绪情感和消极的、减力的、否定的情绪情感。

3.情绪情感是多维度的心理现象,4.其两极性还可从快感度、激动度和强度来区分。

5.情绪的紧张度分为:紧张平静。

7.情绪的快感度包括:愉快兰格 学说:认为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是错误理论)

坎农道德感2理智感

情绪情感的功能与作用

1.情绪的动机性功能

2.情绪的信号功能

3.情绪情感的易感性功能

4.情绪是意识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5.具有意识性功能

第11章 意志

第一节:意志的一般概述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第三节: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包括:1意志的果断性 3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其行为的目的及社会意义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并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活动目的的品质。

果断性:指一个人能迅速有效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断的品质。

坚韧性:又叫顽强性或毅力,是指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自制性:即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善于管理自己的能力。表现为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与目标相违背的言行。

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盲目性(或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与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

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顽固、执拗、动摇。

与自制性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和怯懦。第12章 能力

能力:指顺利而有效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

知识 能力

智力:通常叫智慧,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代表智力的水平。

第五篇:心理咨询师应试资料

心理咨询师应试材料

在心理咨询师二级以及三级考试中,经常出现案例,特别是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癔症、精神发育迟滞:注意缺陷障碍和品行障碍等)各种病情难以进行诊断,成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精神障碍的症状、分类以及如何进行诊断进行了分析,方便考试解决考试的难点和重点。

一、神经症

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前有一定的人格特征,无器质性病变,自知力完好,主动求治,社会功能相对完好,有特征性临床相,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一)疾病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至少有1项):  恐惧  强迫症状  惊恐发作  焦虑  躯体形式症状  躯体化症状  疑病症状  衰弱症状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有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癔症除外)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病性、心境障碍

(二)疾病分类:

1、恐怖症:(1)强烈的恐惧情绪,与处境不相称(2)回避或限制性行为,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

2、焦虑症:感到自己的躯体或心理将会受到威胁

 惊恐发作障碍:疾病特点(突然、持续数分钟、濒死感)

 广泛性焦虑:(1)焦虑情绪体验(2)植物性神经症状(3)运动性不安

3、强迫症: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

4、躯体形式障碍 疾病分类:

 疑病症:疾病特点(1)躯体症状和反复就医行为(2)阴性检查(3)抑郁和焦虑的情绪体验

 躯体化障碍:以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  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 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5、神经衰弱: 疾病症状表现:

(1)精神易疲劳(核心症状):休息后不能缓解、感觉过敏(畏光)(2)情绪症状(易激惹综合征):易兴奋、易烦恼、易悲伤等

(3)睡眠障碍、紧张性疼痛(头痛为主)、内脏功能障碍(消化系统、性功能)

二、精神病性障碍:

(一)精神病性症状如下:

1、幻觉

2、妄想

3、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

4、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退缩

5、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

6、畸张症性行为

(二)精神病性障碍分类:

1、精神分裂症

2、偏执性精神病:系统妄想、30岁以后、女性偏多、有人格特征、内容有一定现实性,不荒谬

3、反应性精神病:2周内、2-3个月痊愈、有相应的心因、以精神病性症状

4、器质性精神病与症状性精神病

三、应激相关障碍(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疾病分类

1)急性应激障碍:急剧、严重、1小时内发病,几天至1周内缓解良好 2)创伤后应激障碍:威胁、灾难、创伤,半年内发病,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 3)适应障碍:易感个性、难以适应、1个月内起病,病程小于6个月

四、心境障碍 疾病分类

1、躁狂发作:三高症状(1)情感高涨(2)思维奔逸(3)意志活动增多 症状持续一周

2、躁狂发作(即抑郁症)症状表现

(1)三联征(三低症状)1)情感低落 2)思维迟缓 3)意志活动减退

4)症状表现持续两周即可诊断

3、双相障碍

4、持续性心境障碍

1)环性心境障碍: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与“环性人格”有关,心境的波动与生活应激无关。

2)恶劣心境障碍(即抑郁性神经症):以心因为主,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程度加重时也会有轻生的念头,但社会功能无明显受损,常有自知力,主动要求治疗,与生活应激和性格都有关。诊断标准如下: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持久的轻、中度抑郁为主要临床相 3)伴下述症状的三项  兴趣低下,但未消失  悲观失望,但不绝望

 自我评价低,但愿接受鼓励和赞扬  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接受支持和同情  想死,但顾虑重重  主动求治

4)病程两年以上,间歇期不超过2个月。

五、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一)人格障碍

1、诊断标准:

1)病程标准: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有2年以上症状表现 2)排除标准: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病性引起

3)严重标准:无自知之明,但异常的偏离使病人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4)症状标准:病人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明显偏离,广泛、稳定和长期

2、疾病分类:

1)偏执性人格障碍:猜疑和偏执 2)分裂性人格障碍:情感冷漠 3)反社会人格障碍:冷酷无情

4)冲性性人格障碍:攻击性、冲动性行为 5)表演性人格障碍:感情用事 6)强迫性人格障碍:完美倾向 7)焦虑性人格障碍:需要被喜欢和接纳 8)依赖性人格障碍:依赖

(二)性心理障碍

1、性身份障碍:对自身的性别及生理特征厌恶

2、性偏好障碍:恋物症、窥阴症

3、性指向障碍:同性恋

六、心理生理障碍

1、进食障碍(1)神经性厌食:1)体重很低仍严格节食2)体像障碍3)停经

(2)神经性贪食:1)暴食2)诱导排出

2、睡眠障碍

3、性功能障碍

七、癔症:症状表现

(一)解离症状:自我身份识别和现实解体感觉

(二)转换症状:以躯体症状为主(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

(三)流行性癔症:集体发作的癔症

八、精神发育迟滞: 轻度:学龄期 中度:3-5岁 重度:2周岁

九、多动(注意缺陷)障碍和品行障碍

十、居丧障碍:

1、与失去亲人有关

2、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直接提示抑郁症

3、丧亲2个月后仍然表现抑郁应考虑抑郁症

下载资料-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普通心理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资料-2-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普通心理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未成年心理辅导站资料

    坡头区中小学心理辅导站材料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范围的普及,心理问题的发现率与显现率不断提升,在实践工作中,我们感觉我区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同时,社会对心理学......

    心理知识竞赛资料

    一、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1、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它的标志是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2、1922年,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有张耀翔编辑出版,标志......

    部队心理资料[5篇]

    心理疏导资料 心理疏导,是指当人产生委屈、狂热、郁闷、烦躁、伤感等背离常态的心理情绪时,针对其情绪产生的原因所做的化解和引导,避免其情绪向极端发展,将其引致正常人的心理......

    心理学理论的补充资料

    传统的心理学理论涉及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方法论和涉及全学科范围的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领域。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是指从非经验的角度,通过分析、综合、归......

    中心小学心理辅导工作资料5篇

    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工作职责1.替有需要的学生做团体或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2.通过访谈调查和普查等手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掌握一般学生的心理状况。 3.......

    院心理协会宣传资料

    院心理协会简介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心理协会由广大心理爱好者成立,致力于服务于全院师生,竭力为广大全院师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我们的宗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

    大学生消费心理论文资料

    《消费者心理学》 深入了解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报告 专 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班 级: 三班 学 号: 201232020308 姓 名: 何斌 目录 一、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

    同等学力硕士全国统考心理学必看资料--普通心理学考点精要增强版

    普通心理学(共106个知识点) 分值;普通心理学共占30分。其中单选题4到5题,名解题1题,简答题2题,论述题1题。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心理现象: 答: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